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合集)

时间:2019-05-13 11:2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

第一篇: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

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

2012-09-20 15:12:44 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浏览次数:17

3导读:未来必须反思这些城镇化偏向,克服城镇化失衡,推动智慧城镇化,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通过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构建城市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城市财政体制,改变城市政府过度依赖“土地红利”,高地价推高房价的偏向。

城镇化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大战略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11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实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转变。相比国外城镇化进程,中国30 年城镇化进程较为迅速。然而,当我们在为中国城镇化“跨越式”发展而高兴的同时,也在担心中国城镇化发展是否可持续?

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必须建立在产业支撑和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四化”协调发展。首先,城镇化要与工业化、与制造业由大向强转变相协调,城镇化要建立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基础上,防止“产业空心化”。要防止脱离实体经济、没有产业支撑的拉美式城镇化陷阱,大力优化城镇实业经营环境,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巩固城镇化的实体经济基础。其次,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加快城乡统筹,通过现代化释放更多劳动力,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未来城镇化发展要以城乡统筹为导向,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辜胜阻等,2009)。第三,城镇化要与信息化相协调,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获取城镇化发展红利。世界银行在《2030 年的中国》报告中认为,“智慧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表明,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内涵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如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座百万人口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化管理,将使城市的发展红利增加3 倍(张伟,2011)。

一、当前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中的“五大偏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是也需要反思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过多的非家庭式城乡人口迁移、过高的半城镇化和城市间恶性的GDP 硬实力竞争等多种偏向。

(一)城市政府过度依赖“土地红利”,“土地财政”使过高地价推高房价,城市房地产形成高度“泡

沫”态势

“分税制”改革后,受限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但也造成城市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见表1)。一方面,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加剧了房地产的“泡沫化”,过度透支了居民消费能力,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阻碍了人才进入,制约了城镇化长期发展。如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越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城市的房价指数也越高,即政府对房价的上涨可能存在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张双长、李稻葵,2010)。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城市“征地—卖地—收益”的粗放式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有统计显示:2000~2009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长了69.8%、75.1%,但城镇常住人口仅增加了28.7%(周慧兰、曹理达,2011),使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不可持续的风险。

表1 2001~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数据汇总

年份 200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地方财政收(亿元)129

6土地出让金(亿元)780

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

16.6

2417 8515 28.45421 9850 55.0

6412 5884 7677 13000 9600 16000 27000

1189

315101 18304 23573 28650 32581 35383

53.9 39.0 41.9 55.2 33.5 63.4 76.6

资料来源:张燕君等(2012):《土地制度与“土地财政”对房价上涨的影响及平抑对策》,《理论导刊》,第2期。

(二)城镇化过度依赖超级城市、特大城市而不是大都市圈,人口过度集中于特大城市 造成“大城市病”的集中爆发

中国城镇化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人口过度集中于超级城市和特大城市,如农民工总量的65.4%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外出农民工的64.7%集中在地级市以上城市(国家统计局,2012),导致城镇发展规模并不均衡。一方面给大城市带来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资源紧张、城市贫富两极分化等“大城市病”的困扰;另一方面也导致中小城镇的规模过小,缺乏集聚效应。如占国土面积超过70%的西部地区城市比重却不到30%,城镇化水平只有38.3%,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发展非常不足(见表2)。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城市的发展规模超出了原有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就必然降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影响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化发展。如有统计显示,全国667 个城市,约有2/3 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2/3 的城市被“垃圾围城”(陈文胜、王文强,2011)。有研究发现,受制于城市管理模式滞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落后于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城镇化水平在50%~70%之间将是“城市病”的爆发期(张忠华、刘飞,2012),为此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表2中国分地区城镇化水平及人口流动现状

地区

东部 数量 比重(%)

中部

数量 686.7

西部 比重(%)71.6

数量 比

重(%)

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

105.2 10.9

167 17.4城镇发展 城市个数

263 40.2226 34.538 31.147 39.838 25.2103 39.1343.031.436.6

166

25.3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十大城市群分布 城镇化率(%)

44.3 40 33.9 72 47.7 97 36.7 6 56.231 41 64 1 38.3

24.6 26.3 27.1 24.2

人口流动

输出地农民工占全国比重(%)外出农民工(%)

42.7

25.9

31.6

31.8

本地农民工(%)61.422.717.6

15.9

输入地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

65.4

16.7

国家统计局网站。

资料来源:城镇发展的数据来自辜胜阻等,2010;人口流动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2):《201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三)过度依赖人口非家庭式迁移和异地转移,大量“钟摆式”和“候鸟型”人口流动造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巨大社会代价

目前,中国两亿多农民工中,已婚者占73.4%,其中外出农民工已婚者达58.2%,但近80%农民工是单纯劳动力转移而非家庭迁移(国家统计局,2012),家庭生活重心保留在农

村,并且多在假期和农忙期间返乡,预期自己年老、生病、失业时仍将返回农村,从而呈现显著的“钟摆式”和“候鸟型”流动模式。这种单纯的劳动力异地流动带来了沉重的社会代价:首先,牺牲了“三代人”的幸福。据统计,在农村人口中,约有5 000 万留守儿童,4 000 万留守老人和4 700 万留守妇女(刘杰,2011),农民工自身缺乏家庭幸福感,留守长辈的劳动和精神负担加重,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安全等问题突出。其次,带来了严重社会隐患。在农村壮年劳动力转移之后,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治安状况堪忧,而务农重任落在妇女和老人身上,又进一步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和农民工不彻底转移的“半城镇化”发展模式,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 中国当前的“半城镇化”突出表现为农民工既不能完全从农村和农业中退出,也不能完 全融入城市,身份得不到确认,只是简单实现了职业转换和地域转移。这导致城市对农民工

是“只用一时,不管终生”,“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拒绝”,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权益。调查显示,目前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仅为13.9%、23.6%、16.7%、8.0%和5.6%。同时,企业对农民工是“取而不予,用而不养”,与城市劳动者相比面临“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不公平待遇,农民工多从事脏、累、苦、险性质工作,员工待遇差。如当前41.3%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这些农民工每人月均居住支出335 元,占其月均收入的16.0%(国家统计局,2012)。

(五)在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竞争过程中,过度重视GDP 等硬实力和高楼广场等硬环境,忽视软实力和软环境,城市间形成GDP 恶性竞争局面

如果说GDP 规模、高楼大厦,道路交通是城市的“硬实力”或“硬环境”,那么城市精神文化、居民道德修养和城市社会服务等就是城市的“软实力”或“软环境”。对于城市发展而言,软实力具有双重功能,对内它担负着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对外它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金周英,2008)。没有“软实力”或者“软实力”不好的城市,和计算机的裸机一样是没有活力的。但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偏重于进行GDP 规模、高楼大厦、道路广场等“硬实力”竞争,而忽视了“软实力”和“软环境”建设:重GDP 规模,轻民生幸福;重“大拆大建”、“推倒重来”,轻传统保护;重“贪大求洋”、“攀高比新”,轻人文关怀;重“形象工程”,轻功能效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城市间GDP 恶性竞争扭曲了城市发展的目的,忽略了改善民生、让居民生活更美好的本质。竞争导向的扭曲,一方面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千城面貌趋同,“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缺乏居民文化认同感和对外的文化吸引力,城市精神衰落;另一方面也导致许多市政设施使用率低,建设资金浪费。据统计,全国的城市和建制镇中,约1/5 存在铺张浪费的“形象广场”(冯华,2006)。

二、改变城镇化失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改变城镇化失衡,推动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着力避免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多 重偏向,让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要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改变城市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形成多层次的住

房供应体系,使房地产“去泡沫化”,让房价回归合理价位

土地财政是不可持续的,依靠土地财政推动城镇化建设也非长久之计。要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探讨扩大地方政府发行城镇建设债券试点,研究开征保有环节房地产税等税种,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逐步取代城镇建设依赖土地出让金的局面。要积极推行“扁平化”的财政体制改革,改变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未来应该继续在省以下启动和推动“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要构建城镇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逐步挤压房地产“泡沫”。就像车市一样,有低档、中档、高档,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房地产市场也需要构建一个包括高端、中端和低端商品房,保障房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要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利用法律、税收、金融等措施调控社会闲置房源,减少空置率,抑制投资性住房需求,加强房价管控,使房价回归合理。

(二)要采取均衡城镇化发展模式,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对“大城市病”进行标本兼治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合理分布,有助于提升城镇化整体效益、减少“大城市

病”。要实施均衡城镇化战略,在以大城市为依托发挥大都市圈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同时,重视在都市圈以外地区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推进农村城镇化(辜胜阻等,2010)。依托县城发展一批中小城市、推进据点式城镇化:在100 万人口以上的大县把城关镇发展为30万~50 万人的中等城市;在50 万~100 万人的中等县以城关镇为依托建立20 万~30 万人的中小城市;在50 万以下人口的小县则要拓展县城。在都市圈发展中,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提升都市圈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要通过利用“智慧城市”先进技术和手段,加强城市规划和组织管理,治理“大城市病”,提高城市的组织管理效率。合理进行空间规划和交通规划,发 展公共交通等,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等,克服大城市环境污染。

(三)要推进劳动力输出省份的农民工的回归,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家庭式迁移和就近转移,减少过高异地流动带来的沉重社会代价研究发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比较收益差距较大影响了农民工转移的地域选择(辜胜阻,2011)。为此,要推进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为农民工就业创造良好条件。中西部城镇要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激励政策,健全基础设施、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完善产业配套服务能力、优化政府投资服务,大力吸引国外及东部地区企业进入。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就地转移的能力。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的资金、人力支持,使用财税政策吸引企业参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改革农民工职业技能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强化有助于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就业技能的培训。鼓励农民工家庭式迁移,减少大规模异地流动的社会代价。

(四)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工的市民梦、安居梦、创业梦“三大梦想”

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让进城农民能够在城市“安得下来”,保障

农民工合法权益。为此,要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民工的“市民梦”。因地制宜,对不同规模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的政策,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可能完全放开,但在中等城市,应该积极放开户籍,小城市更是可以完全放开。要分类指导,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及老一代农民工的“精英群体”率先实现“市民化”。循序渐进,先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再逐步实现市民和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先让农民工落户,从身份上市民化,再通过教育宣传等提高农民工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实现心理上的市民化。要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盘活土地资本支持农民工创业,实现农民工的“创业梦”。要通过设立创业园区,优化返乡创业审批机制,强化创业技能培训,建立创业专项扶持基金,减免创业税费等措施,扶持农民工创业。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财产抵押机制,盘活土地资本,提供创业资金来源。要推进城镇安居工程建设,实现农民工的“安居梦”。要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构建“政府-企业雇主-农民工个人”三者相结合的多渠道保障房资金筹措机制,探讨农民工的农村住房或宅基地与城镇住房置换,使用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建立农民工的标准员工宿舍。

(五)要重视城市“软实力”和“软环境”的建设,改变各城市在GDP 上的恶性竞争局面,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增强城市特色和综合竞争力

当前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比GDP、比区位、比资源向比文化、比环境、比服务转

变,一句话就是“软实力”的竞争。文化是国家软力量主要来源之一(Joseph,1990),而文化资源、传播力度、社会和谐则是影响城市软实力的直接因素(陶建杰,2010)。从偏科学规划的“功能城市”发展理念向偏人文关怀的“文化城市”理念转变,已成为优化居民生活的“软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共识。如伦敦将文化视为城市的“心搏”,新加坡明确提出“文艺复兴城市”,首尔把以文化为中心的市政方针放在首位,确立2015 年建成“文化城市”的愿景(吴忠,2010)。为此,中国城镇化建设要以建立“幸福城市”和“和谐城市”为目标,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将城市发展从GDP 竞争导向向民生竞争导向转变,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标准,将居民幸福指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等指标纳入考核,着力增强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重视以政府服务而非“形象工程”来提升城市美誉度。政府需要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对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要保护城市传统文化及物质载体,挖掘并创新具有城市个性的优势文化,大力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

三、研究结论

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中国城镇化必须坚持“四化协调”原则:城镇化要与工业化相协调,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农业要稳,制造业要强,服务业要大,防止“产业空心化”;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加快城乡统筹;城镇化要与信息化相协调,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获取城镇化发展红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多重偏向和失衡,未来必须反思这些城镇化偏向,克服城镇化失衡,推动智慧城镇化,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通过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构建城市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城市财政体制,改变城市政府过度依赖“土地红利”,高地价推高房价的偏向。要通过采取均衡城镇化发展模式、加强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来缓解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造成“大城市病”的偏向。通过推进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来解决城镇化过度依赖人口非家庭式迁移和异地转移,造成巨大社会代价的偏向。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农民工与市民逐步平权、推进城镇安居工程建设来解决城镇化过度依赖农民工不彻底转移的“半城镇化”和过度依赖“人口红利”的偏向。要通过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提高城市“软实力”营造“软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来解决城镇化建设过度重视“硬实力”和“硬环境”及GDP 恶性竞争的偏向。(作者:辜胜阻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杨威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参考文献:

1.陈文胜、王文强(2011):《规划不合理致城市交通拥堵》,《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8日。2.冯华(2006):《奢华成风跟风模仿片面追高城市建设病该治了》,《人民日报》,8月7日。3.国家统计局(2012):《201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4月27日。4.辜胜阻等(2009):《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期。5.辜胜阻等(2010):《均衡城镇化: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人口研究》,第5期。6.辜胜阻、李华(2011):《以“用工荒”为契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7.金周英(2008):《从国家软实力到企业软实力》,《中国软科学》,第8期。

8.刘杰(2011):《调查称中国每年近三千万亩耕地因农村人进城撂荒》,央视《新闻1+1》,9月13日。9.陶建杰(2010):《中国城市软实力评价及实证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10.吴忠(2011):《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与路径选择》,《学术界》,第5期。11.周慧兰、曹理达(201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战略》,《21世纪经济报道》,9月17日。

12.张双长、李稻葵(2010):《“二次房改”的财政基础分析———基于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视角》,《财政研究》,第7期。

13.张伟(2011):《破解“城市病”智慧城市渐行渐近》,《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8月8日。14.张忠华、刘飞(2012):《当前中国城市病问题及其治理》,《发展研究》,第2期。

15.Joseph S.Nye Jr(1990),The Changing Nature ofWorld Powe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05(2)(编辑:易雪颜)

第二篇:经济发展引擎将由工业化偏向城镇化

经济发展引擎将由工业化偏向城镇化

李扬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内容辑要: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城市化则方兴未艾。由此,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两者并举,并逐步向以城镇化为主导的方向转移。这种城镇化模式的转变影响深远,意味着未来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保持相当大的规模。未来规模投资引导我国经济总格局没有变化,但是投资领域将因城镇化模式变化而发生重大变化。金融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予以配合。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的发展是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即解决温饱问题上起步的,因此工业化很自然的就成为一个在较长时期发挥主导作用的因素。与此同时,虽然城镇化也有相当大的发展,但是从两者的关系来看,这样的城镇化发展是由工业化引致的,可以将其称之为引致性的城镇化模式。

对这样一种模式,国际国内上存在着很多的争论,不少人将城镇化速度落后于工业化视为我国发展中的遗憾和缺陷。但笔者的观点却恰恰相反,认为这种模式是特定时期,我国发展道路的较好选择,使我国避免了像拉美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早出现大城市膨胀,以及各种各样的贫民窟遍地产生的社会弊端。

当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原先的引致性的城镇化模式所蕴含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开始日益暴露出来。

首先,在过去的城镇化模式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并不谋求移民,成为城市居民。而由此,产生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对我国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压力,也产生了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其次,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主要收入并不会留在城市里,而大多汇回农村,这就造成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动。第三,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往往除了吃穿等基本消费会在城市中进行,其他一些耐用消费品,如住房、医疗等消费活动仍主要发生在农村。

所以,可以这样说,由工业化引致城镇化的发展,事实上是固化了我们城乡的分隔。笔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没有像城市居民那样呈现不断升级态势。相反他们的消费结构,甚至表现出低级化、甚至出现了恩格尔系数逆转趋势。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使他们在城市里赚取了比过去更多收入,但是他们仍然延续着,甚至强化着原有的消费习惯。

对于这种现象,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话,其主要原因在于分散的农村,供应不能非常集中,存在规模不经济。而主要引发的后果,就是导致社会有效供应不足和价格过高。笔者曾做过统计,发现就消费价格而言,2001~2008年,我国农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3.3%,城市只上涨18.4%,农村价格水平上涨幅度高于城市。

不过,最近几年,我国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城镇化趋缓,民工荒现象出现尤其值得引起关注。分析发生的原因,其一是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其二则是由于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较大程度改善了就业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笔者认为,城镇化趋缓,民工荒现象出现预示着随着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我国正迎来一个转折点――从工业引导城镇化向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举,并逐步向城镇化为主导的方向转移,而这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新的趋势。

这种转折和趋势,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新的改革要求,而其中蕴含的发展动力、发展潜力更是巨大。可以这样说,城镇化将逐步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例如,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工将从候鸟型流动转变为城市移民,这不仅需要制造业继续稳定发展,而且对城市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提出巨大需求。又如,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城乡差距,而新的人口流动格局会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对于改变我们国家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做出贡献。

面对这样的转变和趋势,金融支持必不可少。不过,笔者认为,在从工业化主导向城镇化主导的过程中,投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总格局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领域却会因城镇化模式变化而发生重大转变。因此,工业化主导的投资和城镇化主导的投资风险不同,商业可持续性不同,所需要的价格和收费的环境不同,需要的税收待遇不同,这一系列的变化也意味着投资资金性质在发生着改变。这就需要我国金融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予以配合。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股权性资本的比重,聚合各类资本,鼓励金融创新,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等。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温儒敏

本文是温儒敏教授近期在北大承办的“国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上的讲课整理稿,指出了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包括: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对话”多,涵泳少、默读少);不让学生读“闲书”;“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宿构作文”成风,等等。文章分析了产生这些偏向的原因,并提出如何在课改中逐步纠正这些偏向。该文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期,《语文学习》2011年第1期。

课改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有显著的变化,大家都感到现在的基础教育的确问题很大,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必须改革。拿语文课来说,本来是“化育”人的课,是学生天然喜欢的课,可是由于“考试为本”,成了让人头痛的课。教师们也感到无奈。现在完全抛开中考和高考来谈课改是不现实的,课改和考试也并非就水火不容,我们要做的是不被考试牵着鼻子走,要有些平衡,让学生既考得好,又不至于被题海战术败坏胃口,不会把脑子“搞死”,兴趣搞没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只要有心,总会有些改进的办法,无论如何不能退回到应试教育的泥淖中去。这里我想结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偏向提出某些看法。主要有以下五种偏向:

第一种偏向,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违背语文学习的规律。

首先是教材的问题。现在新编的小学和中学教材,都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靠,应当说各有特色,各有所长,这要肯定,但普遍不太讲究梯度。这和编写体例有关。过去的教材一般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课文、知识点和练习的安排,都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线索。而现有的多种新编语文教材体例都变了,就是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以主题来牵动整个课程计划。比如有的初中教材三年6册,费尽心思分列出诸如“家国情怀”、“亲情歌吟”、“生命礼赞”、“品行善恶”、“艺术感悟”、“亲近自然”、“时政聚焦”、“科学之光”等二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三四篇课文,都是按照主题类型来安排的,选文自然也主要从主题需要考虑,各单元之间本来应有的语文学习的逻辑递进关系,就难于照顾了。再说“练习探究”题,每课三四题,也都偏重主题内容方面,从语词表达等方面设计的练习题较少,也很难体现教学的梯度。有的教材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特意穿插补充某些语文知识的小板块,比较零碎,还是看不出梯度。现在通行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教材也大都采用主题单元框架,有的甚至把初中已经有过的部分”主题“重复一遍,加上必修课时间缩短到一个多学年,更谈不上梯度了。

这种主题单元结构的编法有无好处?有。就是课文内容相对集中,分阶段围绕某一方面主题来实施教学,凸显所谓人文性。问题在于用主题来划分教学单元或板块,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考虑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难体现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教材编写的这种新的偏向,是片面理解”人文性“所造成的。当初教材编者可能为了通过审查,刻意凸显选文与内容的创新,在主题编排上花费很多功夫,相对就忽视了梯度以及教学适用度的要求。

现在教材编写基本上都是出版社组织班子,以项目的形式分头进行,编高中教材的不太考虑初中,编初中的又不太顾及小学,彼此的衔接以及梯度更成问题。教材的偏至,已经给一线教学带来一些麻烦,造成教学梯度的丧失。我建议今后教材修订要认真考虑梯度问题,要讲规律。最好放弃这种主题单元的体例,回到语文习得的主线上来。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学段语文教学要达到怎样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可以分解为哪些主要的方面,又如何在选文、练习与教学活动等方面体现,都要有通盘的考虑。

好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很快就会公布,其中对每个学段必须达到的标准都有规定,可以供教材编写者参考。当然,教师们不能等到新教材修订出版后才上课,那可能要等上几年。现有的教材继续用,注意在梯度问题上有所调整就是了。不必死板地按照现有教材的体例和顺序进行教学,教师们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对现有教材做必要的调整。这要认真参考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要求,结合自己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对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课文的单元组合服从这种新的安排。比如这两周的课重点是讲解和练习“浏览”,下两周重点是“群读”(瞬间能看一组词);这一单元侧重学习描写,下一单元重点学习议论,等等,是以语文“基本要素”的侧重点来组成教学顺序与线索,课文则是服务和体现这一顺序与线索的。如果感到这样改变的“工程”太大,难于操作,也可以仍然按照教材的单元顺序以及课文组合,但最好在讲解和练习等方面往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方面靠一靠,就是说,尽量回到语文学习与训练的框架上来安排课程,讲一点梯度,而不是“主题先行”,把教学计划弄得很零乱。

为何现在语文教学不太讲梯度呢?除了教材和教学体例的混乱,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急躁症”。一切还是瞄准考试,便都很功利,很焦躁,都在搞“提前量”,随意增加教学难度。过去高考的紧张从高二之后才出现,现在高一就进入紧张备考了。连初中生也总被提醒如何准备考大学,某些高中的课就搬到初中来学了。这种紧张还波及小学,甚至幼儿园、学前班,都在搞课程学习的“提前量”。有的学前班就要求孩子认识3000汉字,上小学一年级必须先会拼音,二年级就开始写作文,等等,一级一级都是超负荷的提前量,太不正常了!课改后高中分为必修与选修,本是个创举,可是有的学校1.25学年必修学完后,马上转入高考备战了。还有的刚上高一,就大量练习“高考瞭望”、“高考攻关”之类习题。真是适得其反。课改本来是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可是搞了多年,并没有把负担减下来,有的还加重了。这里当然有社会原因,竞争加剧,转移到教育了。但从课程教学本身检查,一切面对中考高考,不断搞提前量,层层加码,必然是不讲梯度,违背规律,搞乱脑子。

这次课标修订,重新强调了教学的梯度,这是很值得重视的。比如,小学低年段识字量就降了一些,提倡“多认少写”,并不要求都“四会”。拿阅读教学来讲,课标强调不同学段都要有梯度。小学一二年级,阅读教学主要还是激发兴趣,让孩子开始接触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多多少少做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天性,培养“兴趣”。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习默读和略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而到了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阅读才有速度要求,要让学生学会浏览,能初步阅读叙事性作品。作文教学呢,也有梯度要求。小学低年级不安排作文,只有“写话”,能用几句话写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事物,就可以了。到小学高年级,也还不是完整的作文,所以叫“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还没有必要把各种文体分得那样清楚。到了初中,才开始有作文,要求能写简单记叙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高中呢,作文开始有文体练习的要求,一是理论类,如评论、随感、杂文等;二是实用类,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研究报告等;此外,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的写作。注意,高中作文是把理论类和实用类写作放在前面,这是基本的,然后才是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

一个学生初中毕业,一般而言应当具备怎样的写作能力水平?现在被弄得模糊了。其实课标是有要求的。初中毕业也就要求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大致熟悉并能掌握一般的议论文、记叙文或应用文,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现实情况不是这样。因为面向中考和高考,标准普遍拉高,而且方向也在偏离,如要求“创新”、“个性化”、“思想深刻”、“文笔优美”等等,都是高出于课标要求的。不讲梯度,都在搞“提前量”,有的小学一二年级就要求作文了。字都认不全,怎么作文?那只能是家长替写。有些教师要求小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凡是过节或者逛公园,都要布置作文。那也太过苛严了,结果就是让孩子害怕读书,反感过节逛公园,这是扼杀天性。现在初中作文就开始和考试挂钩,高中作文更是全都对付高考,很多学生因此讨厌作文课。这些反常现象都值得我们反思。所以我这里讲梯度,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全局性问题。我们还是要强调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与要求,不能顺便搞“提前量”,给学生层层加码。

第二种偏向,是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默读少,涵泳少。

现在很多教师备课很程式化,课堂上留给学生读的机会不多,还是讲得多,加上练习、做题和讨论又多,“读”就被挤压了。还有,就是讲课太琐碎,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本来语文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现在变成了苦差事。考试当然要面对,但总不能只顾考试把学生的兴趣扼杀了。再说,阅读课读得少,默读少,如何能提升语文能力?新课标强调语文能力的综合培育,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在大量阅读中去逐步习得。这就是“涵泳”,浸润式习得,语文阅读教学最佳的境界。语文课要想办法让学生多读,尤其是诗词课,还有文言文的课,更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没有反复阅读,那情味就出不来,语感就出不来。集体朗诵也有必要,但不能取替个人的默读,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教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就可能破坏“涵泳”的感觉。现在最需要改进的就是增加学生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默读与细读中咀英嚼华、涵泳浸润。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学段,可以多一些集体朗读,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就要更注重默读、浏览与快读,让学生有机会静下来自己去读,进入作品世界,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提升审美能力。

课改之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上讨论多了,教师备课也刻意安排许多讨论“对话”。讨论和对话是需要的,可以活跃气氛,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让学生自己先读,先有阅读的印象与感觉。不管什么类型的课,一上来就安排集体朗读,然后字词解释,段落大意,最后就是对话讨论,这样一味追求热闹,学生根本没有机会静下心来读。有的教师追求课堂效果,并不重视学生自己的“读”,而是安排很多讨论和对话。师生之间有问有答,但很多“问答”无关紧要,是脱离课文的无“语文性”的“问答”,我把它称为缺少思维深度的“浅问答”,真有点浪费时间。学生还没有怎么读,教师就要求放开思路“对话”,结果只能是天马行空。这样的课很活跃,可是上完了,并没有什么把握得住的“干货”。语文教学的“对话”很重要,这也是课改之后的新气象,但“对话”要有质量。其实“对话”有两种,一种是师生或者同学之间的对话,还有一种是学生与课文作品之间的“对话”。不能只顾前一种,而忽视后一种“对话”。学生与课文作品之间的“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学生自己经过细读、默读,先和作品形成过“对话”,然后再和老师或同学“对话”,才有质量和意义。课堂教学中应当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默读、细读,尽量达到涵泳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动笔写一点印象、感受等。这样,文字可以将思维细化和条理化,也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可以说,没有默读和细读,没有涵泳,也就没有成功的语文课。

现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少涵泳,效果不太理想,除了受制于高考和中考,还跟照搬大学中文系专业教学的框架方式有很大关系。比如文言文教学,像大学中文系的古汉语研究似的,把语法讲得那样细,一个字一个字翻来覆去掰碎了,学生哪还有时间读书?往往一首诗、一篇文章学生自己还来不及读几遍,就开始总结思想、分析形象,甚至过度阐释,语文的感觉、体验始终没有出来。还是要注意给学生一些空间,营造一点涵泳氛围,培养语感和审美力。每个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只要有心,想着让学生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发展,让学生既能考好,又确实培养起阅读兴趣,那才有真功夫,也才符合课改精神。

现在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很多,对教学实施是有帮助的,但我觉得不能只从技术层面看待这个问题,还是要更新观念,有了正确的观念,才可以找到好的办法。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次课标修订是如何强化新的阅读教学理念的。课标认为阅读除了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就包括前面说的“涵泳”。新课标还特别提出要打破以往教师讲得太多,而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偏向,当然,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这些提醒,对于教学都是有针对性的。课改是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所谓启发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探讨去逐步加以解决,感受力、理解力与表达能力都会很自然地得到提高。应当让学生在阅读中全身心去体验,才能发现美,那样的课也才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感觉。看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得注意改变“两多两少”现象。

第三种偏向,不让学生读“闲书”。

新课改在阅读教学方面有明确的指示,就是让学生有选择,有自由度,扩大阅读空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光靠做题是不行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的胃口,让他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这里要特别讲讲学生读“闲书”的问题。现在无论教师还是家长,一般都不太赞成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不让读“闲书”。这种偏向是不对的。“闲书”指的是学生选择的课外书,包括某些流行读物。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语文生活”有所了解,能藉此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可能别开生面,并可以事半功倍,大大延伸出去。

2009年我在北大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两点:一,凡是喜欢语文,形成了阅读习惯的,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二,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转入大学的学习方式也都比较难,视野窄,思路不太开展。第二类学生占有相当比例,他们往往是高分低能。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兼顾一些,除了“为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课外的阅读,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前面讲到现在某些新编教材存在不讲梯度等缺失,但也有长处,就是普遍都有阅读探究的“链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应当好好利用这种“链接”资源,鼓励课外阅读。教师和家长应当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来看问题,看到学生有课外阅读需求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要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当有所关心和一定的指导,但没有必要过多干涉。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包括他们的课外“闲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QQ,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方面,又关系到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应当看到,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的,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再没有兴趣读书。这是可悲的。语文课改一定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并能多少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应建立这样一种观念: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止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这次课标修订也强化了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提高能力”。这三句话很值得琢磨。在课内要注意引起阅读的兴味,学生课就会主动找书来看,慢慢形成习惯。

现在语文教学几乎完全指向高考,这是很枯燥、很累人的,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却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除了课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来培育。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也很难提升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

课改指导下的阅读教学,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如果能从培养一种完善的生活方式这一角度去理解,阅读教学的改革就可能获得新的高度和力度。

第四种偏向,“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我曾经写过专门的文章,认为“文笔”并非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①目前,过分看重“文笔”的偏向很突出,应引起高度警惕。

语文课历来注重文学性,注重修辞、文采,文学类课文在语文课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文学作品在情感教育和学习表达方面有特殊的功能,语文课多选一些文学类课文,是必要的,特别是小学与初中。而到高中,则应当适当增加非文学类的课文的比重,包括理论性、应用性的文章。总的来说,无论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践,我们的语文课还是格外注重文学的,这容易给人印象,好像“文笔”好就是语文好,其实不见得,两者不能画等号。中小学生学习文学,是为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了学习语言表达,但不是为了学会创作,更不是为了培养文人。我看有些初中语文教材的思考练习题设计,太过偏重文学技巧的训练,而不在引导审美与表达方面下工夫,这是舍本逐末,偏离语文教育的宗旨了。我们许多教师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对文学创作比较有兴趣,在文学技巧手法方面也好像比较好发挥,“有讲头”,教学中很自然就往文学的方面偏,偏重于“文笔”了。我觉得对这种偏向应当有所反思,回到语文教育的宗旨上来考虑问题。目前语文教学偏重“文笔”,不见得就是钟爱文学,也不一定是重视审美与情感教育,而是另有功利化的考虑。为了准备中考和高考作文,往往就教学生如何把文字写得漂亮,去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这做法影响到整个语文教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作文课都往抒情、修辞、文学的方面走。于是那种缺少思想内涵与智性分析,动不动就用典、堆砌词藻、宣泄人生感慨的写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很多见。我把这种文风叫做“文艺腔”。

某语文刊物组编了2010年高考作文的专刊,收录有各省市高考高分和满分的考场作文四十多篇,每篇都有讲评。我粗略看过,发现其中大多数都有“文艺腔”。所谓“文艺腔”有这么几个共同点:多用排比、比喻;喜欢洋洋洒洒列数古今人物典故名言,显示有“文化底蕴”;堆砌词藻,走华丽的路子,大话空话多,炫耀文笔,很少是朴实、清晰、亲切的一路;预设开头结尾,彼此雷同。我试图说服自己:这毕竟是青春文章,难免华丽、幼稚。问题是这些都是高分作文,而且是阅卷教师也都比较赞赏的。可见前面说的作文教学太过注重“文笔”,以至“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这一判断,大致是符合当下语文教学的实际的。

为什么会太过注重“文笔”?首先是传统的延续与影响。从历史上看,偏重“文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自然有其理由,可是这种传统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在意“文笔”,思考力、分析力与创新能力却不见得好。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②。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文人教育”,其得失是可以专门去研究的,但影响不能否认。现在的基础教育应当是公民的普通教育,而不是“文人教育”,即使语文课要有文学审美的教育,也只是培养“全人”的需要,而并非要培养文人。

过分重视“文笔”,还和中考与高考的负面影响有关,这是更主要的原因。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大都偏于文学的感性的路子,而且重视“文笔”的考查,这就影响和制约着语文教学。拿高考作文评级来说,有意无意在鼓励偏重“文笔”,这是个问题。现有的高考作文判定分数设定了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前者是较差和一般的,而发展等级则含有四个要素的评判,即深刻(其实对中学生来说比较难,还不如立论有新意),丰富(材料,形象,意境),文采(也就是文笔,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修辞),创见(独到见解,这也很难)。其实“深刻”、“丰富”和“创见”都较难,也不太容易评判,唯独“文采”比起其他三点容易达到,也较好把握,改卷“操作性”较强,这就让人感到“文采”或者“文笔”是比较看得见,也是容易“拿分”的,大家都乐意在这方面投入。许多教师训练学生,就把“文笔”作为最重要的应试手段,甚至等而下之,当做一种“眼球”战术。“文艺腔”所以成为风气,跟这种考试的指向有关。看来高考评分等级还是要改一改,适当淡化“文采”或“文笔”要求,强调文从字顺以及分析、概括、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基本和主要的,其次才是文采、抒情、审美,等等。中考和高考作文主要考什么?主要还是考文字表达能力,当然,其中也就包括思维能力,至于文笔、文采,虽然也应纳入评分,但不应是主要的,考试也不应当侧重考这些。

我很欣赏2010年有些地区语文高考的两个变化。一是除了专门的作文题,还把某些“作文因素”分散到其他试题中,让其他试题也担负一部分作文水平测试的功能。比如增加了“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这类题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偏于理性表达,一味追求“文笔”是不管用的。这体现高考作文改革的一个方向。第二个变化,是作文命题由感性抒情转向理性分析。材料作文或“截搭式”作文的题目多了,共同点是开放,又有一点限定,可以抒情、想象,但更需要理性思维。这种变化符合课改的意图,是可喜的,也是可行的。

第五种偏向,“宿构作文”成风。

现在很多中学的作文教学都是瞄准中考高考,主要是以范文分析为核心的文体“套路”的练习,但“套路”容易沦为“宿构”,结果“宿构作文”成风。模仿式的作文教学对于学会一般的文字表达,也不无好处。以“仿写”作为一种初级写作教学的办法,通过系统上课和反复练习,让学生熟悉和练习写作的基本技能,会有所收获。但“仿写”不是目的,满足于“仿写”,沦为应试的“套路”和技巧,就走向反面,肯定束缚个性,形成空话、大话、假话连篇的“八股”。前面讲的过分追求“文笔”,往往也和“套路”连成一气,结果带有“文艺腔”的“宿构作文”就遍地都是了。

现在市面上常见很多作文选析、作文辞典之类的书,对考试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但如果满足于读这样一些书,停留在作文技法的模仿阶段,水平终究是很难上去的。况且这类为应付考试的的书读多了,匠气就来了,最严重的后果,是语文学习的“胃口”给败坏了,兴趣没了,对学生的成长来说,这可是伤筋动骨的残害。2009年我在北大本科生中的调查也表明,学生最反感的是传授这种“敲门砖”式的“宿构作文”,认为这无形中鼓吹了虚假浮泛的学风,对他们的人生观都有恶劣的影响。③

写作教学的问题很大,要改革很难,我看可以从这里入手,就是要摆脱那种“宿构作文”的教学思路。也要改改“急躁症”,不能太功利,不能只面对考试,还是要着眼长远,着眼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作文教学很难“教”,好像投入和产出往往不成比例。的确,作文教学不好把握,没有适合所有学校与学生的万全之策。写作能力的提升归根到底要靠语文综合素养,靠积累,而语文素养,包括才情、个性、潜能,不全是“教”出来的,有很多东西“教”不出来,能“教”的只是一部分。比如写作的技能、知识、套路,也就是一些“规矩”,是可以“教”的,但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又不能只靠这些。我们可以教学生如何“做文章”,教一般的路数和技巧,但很难教“做好文章”。不可教不是不要教,不是放弃,而是需要整个语文教学来配合,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不能立竿见影。

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应当想办法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动笔的兴趣,有了兴趣就好办。如果把作文课上成应试技巧课,完全纳入高考或中考准备,那是很难引起兴趣的。如果教师自己都很功利,对写作没兴趣也没感觉,那也不能指望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应当让学生感到学习写作既是升学的需要,更是终生需要的一种能力和修养,是有趣的、值得投入的事情。

有些太功利的事情是不能去做的,比如押题。即使教师心里有猜想考试题目的愿望,也不能让学生往这方面准备。何况现在高考和中考作文命题的类型在改变,押题越来越难,即使押对了(这种几率太小),也无济于事。

如果说有作文教学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话: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写作水平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写作课,平时的阅读课和选修课等,也应适当安排写作练习。写作可以呈现阅读状态,还可以促进、深化阅读效果,提升阅读能力。阅读课上可以让学生及时把阅读的印象、体验与感悟写下来。一边读,一边写,其中有思路的整理,有分析概括,是思维训练和文字训练的好办法。这样还可以把写作训练分散到阅读课中,真正做到读写结合。除了阅读课上 练笔,平时也应当鼓励学生把阅读与写作结合。

提升写作能力,最重要是扩大阅读面,加上适当的思维训练和文字训练。多读比多写能更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写作主要属于信息输出行为,在一次次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对于已有的素材进行筛选、剪裁、组合等,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会有所提高,但是对于信息量、信息结构和精神能量影响不大。而多读就不同了,多读能不断增加信息量,改变知识结构,拓展视野,丰富想象力,提高分析概括能力,下笔时思维就更加活跃;而且阅读可以获取大量写作素材,词汇量大增,语感形成,这些都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总之,阅读量增加,与写作水平提高是成正比的。所以还是要特别重视阅读,鼓励阅读,尽量扩大阅读面、知识面。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当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这是写作教学的基础。老师们常常抱怨没有一种可行的作文教学系统,难于安排教学计划。现在的语文教材都设计有作文教学的板块,各个版本不太一样,有的依若干话题带出种种写法,有的则按照文体和技法安排,各有各的特色,也可能有短处。教学中不一定照搬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最好能依托自己的经验,并面对你们的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某一种体系作为基本框架,加于调整,形成自己的写作教学计划。作文教学实践性很强,不必讲许多理论,主要靠大量阅读、适当模仿和不断的练习。基本的写作技能训练还是要讲的,要有层级递进,每个层级或环节突出某一重点,但不必分得太细、太琐碎,也不要太技巧化。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改作文,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写作教学的确很多困难,但这毕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不是无所作为的,只要加大投入,细水长流,就一定会有成效。

注解:

①见拙文《文笔不是作文教学第一要义》,《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24日。

②见《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原载武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8期。

③见拙作《北大学生眼中的中学语文》,《语文学习》2008年1期。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一)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文/温儒敏

本文是温儒敏教授近期在北大承办的“国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上的讲课整理稿,指出了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包括: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对话”多,涵泳少、默读少);不让学生读“闲书”;“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宿构作文”成风,等等。文章分析了产生这些偏向的原因,并提出如何在课改中逐步纠正这些偏向。

4月1日,在师徒组活动中,我们对此文进行了阅读与研讨。要求师徒组每位成员聚焦某一种偏向,结合自身的课堂实践,撰写一篇学习体会文章。

【正文】

课改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有显著的变化,大家都感到现在的基础教育的确问题很大,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必须改革。拿语文课来说,本来是“化育”人的课,是学生天然喜欢的课,可是由于“考试为本”,成了让人头痛的课。教师们也感到无奈。现在完全抛开中考和高考来谈课改是不现实的,课改和考试也并非就水火不容,我们要做的是不被考试牵着鼻子走,要有些平衡,让学生既考得好,又不至于被题海战术败坏胃口,不会把脑子“搞死”,兴趣搞没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只要有心,总会有些改进的办法,无论如何不能退回到应试教育的泥淖中去。这里我想结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偏向提出某些看法。主要有以下五种偏向:

第一种偏向,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违背语文学习的规律。

首先是教材的问题。现在新编的小学和中学教材,都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靠,应当说各

有特色,各有所长,这要肯定,但普遍不太讲究梯度。这和编写体例有关。过去的教材一般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课文、知识点和练习的安排,都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线索。而现有的多种新编语文教材体例都变了,就是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以主题来牵动整个课程计划。比如有的初中教材三年6册,费尽心思分列出诸如“家国情怀”、“亲情歌吟”、“生命礼赞”、“品行善恶”、“艺术感悟”、“亲近自然”、“时政聚焦”、“科学之光”等二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三四篇课文,都是按照主题类型来安排的,选文自然也主要从主题需要考虑,各单元之间本来应有的语文学习的逻辑递进关系,就难于照顾了。再说“练习探究”题,每课三四题,也都偏重主题内容方面,从语词表达等方面设计的练习题较少,也很难体现教学的梯度。有的教材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特意穿插补充某些语文知识的小板块,比较零碎,还是看不出梯度。现在通行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教材也大都采用主题单元框架,有的甚至把初中已经有过的部分”主题“重复一遍,加上必修课时间缩短到一个多学年,更谈不上梯度了。

这种主题单元结构的编法有无好处?有。就是课文内容相对集中,分阶段围绕某一方面主题来实施教学,凸显所谓人文性。问题在于用主题来划分教学单元或板块,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考虑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难体现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教材编写的这种新的偏向,是片面理解”人文性“所造成的。当初教材编者可能为了通过审查,刻意凸显选文与内容的创新,在主题编排上花费很多功夫,相对就忽视了梯度以及教学适用度的要求。

现在教材编写基本上都是出版社组织班子,以项目的形式分头进行,编高中教材的不太考虑初中,编初中的又不太顾及小学,彼此的衔接以及梯度更成问题。教材的偏至,已经给一线教学带来一些麻烦,造成教学梯度的丧失。我建议今后教材修订要认真考虑梯度问题,要讲规律。最好放弃这种主题单元的体例,回到语文习得的主线上来。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学段语文教学要达到怎样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可以分解为哪些主要的方面,又如何在选文、练习与教学活动等方面体现,都要有通盘的考虑。

好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很快就会公布,其中对每个学段必须达到的标准都有规定,可以供教材编写者参考。当然,教师们不能等到新教材修订出版后才上课,那可能要等上几年。现有的教材继续用,注意在梯度问题上有所调整就是了。不必死板地按照现有教材的体例和顺序进行教学,教师们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对现有教材做必要的调整。这要认真参考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要求,结合自己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对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课文的单元组合服从这种新的安排。比如这两周的课重点是讲解和练习“浏览”,下两周重点是“群读”(瞬间能看一组词);这一单元侧重学习描写,下一单元重点学习议论,等等,是以语文“基本要素”的侧重点来组成教学顺序与线索,课文则是服务和体现这一顺序与线索的。如果感到这样改变的“工程”太大,难于操作,也可以仍然按照教材的单元顺序以及课文组合,但最好在讲解和练习等方面往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方面靠一靠,就是说,尽量回到语文学习与训练的框架上来安排课程,讲一点梯度,而不是“主题先行”,把教学计划弄得很零乱。

为何现在语文教学不太讲梯度呢?除了教材和教学体例的混乱,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急躁症”。一切还是瞄准考试,便都很功利,很焦躁,都在搞“提前量”,随意增加教学难度。过去高考的紧张从高二之后才出现,现在高一就进入紧张备考了。连初中生也总被提醒如何准备考大学,某些高中的课就搬到初中来学了。这种紧张还波及小学,甚至幼儿园、学前班,都在搞课程学习的“提前量”。有的学前班就要求孩子认识3000汉字,上小学一年级必须先会拼音,二年级就开始写作文,等等,一级一级都是超负荷的提前量,太不正常了!课改后高中分为必修与选修,本是个创举,可是有的学校1.25学年必修学完后,马上转入高考备战了。还有的刚上高一,就大量练习“高考瞭望”、“高考攻关”之类习题。真是适得其反。课改本来是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可是搞了多年,并没有把负担减下来,有的还加重了。这里当然有社会原因,竞争加剧,转移到教育了。但从课程教学本身检查,一切面对中考高考,不断搞提前量,层层加码,必然是不讲梯度,违背规律,搞乱脑子。

这次课标修订,重新强调了教学的梯度,这是很值得重视的。比如,小学低年段识字量就降了一些,提倡“多认少写”,并不要求都“四会”。拿阅读教学来讲,课标强调不同学

段都要有梯度。小学一二年级,阅读教学主要还是激发兴趣,让孩子开始接触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多多少少做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天性,培养“兴趣”。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习默读和略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而到了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阅读才有速度要求,要让学生学会浏览,能初步阅读叙事性作品。作文教学呢,也有梯度要求。小学低年级不安排作文,只有“写话”,能用几句话写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事物,就可以了。到小学高年级,也还不是完整的作文,所以叫“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还没有必要把各种文体分得那样清楚。到了初中,才开始有作文,要求能写简单记叙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高中呢,作文开始有文体练习的要求,一是理论类,如评论、随感、杂文等;二是实用类,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研究报告等;此外,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的写作。注意,高中作文是把理论类和实用类写作放在前面,这是基本的,然后才是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

一个学生初中毕业,一般而言应当具备怎样的写作能力水平?现在被弄得模糊了。其实课标是有要求的。初中毕业也就要求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大致熟悉并能掌握一般的议论文、记叙文或应用文,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现实情况不是这样。因为面向中考和高考,标准普遍拉高,而且方向也在偏离,如要求“创新”、“个性化”、“思想深刻”、“文笔优美”等等,都是高出于课标要求的。不讲梯度,都在搞“提前量”,有的小学一二年级就要求作文了。字都认不全,怎么作文?那只能是家长替写。有些教师要求小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凡是过节或者逛公园,都要布置作文。那也太过苛严了,结果就是让孩子害怕读书,反感过节逛公园,这是扼杀天性。现在初中作文就开始和考试挂钩,高中作文更是全都对付高考,很多学生因此讨厌作文课。这些反常现象都值得我们反思。

所以我这里讲梯度,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全局性问题。我们还是要强调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与要求,不能顺便搞“提前量”,给学生层层加码。更多文章:http:///info/

第五篇: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失地农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后续社会保障跟不上,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另一方面,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制度仍未建立,导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按此模式继续推进城镇化,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农村人口的减少慢于农村耕地的减少,不仅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

(二)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问题

一些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相邻城市之间发展不够协调,不利于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还有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人口、经济、城区面积等指标,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部分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规划和管理脱节,市政工程缺乏统筹规划和建设,综合管理能力滞后,影响城市运行效率,一些城市“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问题比较突出。

(三)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数已超过1亿人,但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很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的问题也很突出,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刚刚起步,养老保险尚未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围。很多录用农民工的企业都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为其录用的农民工提供法定的保险。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对广大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欠帐,虽然降低了目前的企业运营和城市发展成本,但是将构成对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巨大压力。

(四)城镇化的多头管理问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的政府部门从各自的职责范围和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对城镇化的过程进行管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城镇化的进程涉及许多领域,但在统一市场的框架内,具有区域整体性的特征,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管理模式不符合城镇化这一特征的要求,不利于统一的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在实施中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城镇化进程健康高效地发展。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资源、环境和体制约束等客观原因,也存在认识不足、管理不当的主观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体形态、空间布局三个基本问题,还缺乏全面把握和有效指导,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重视。

下载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温儒敏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编辑:pkuyuwen 日期:2011-12-02 分类:语文前沿 评论:暂无评论 简介:温儒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有显著地变化,大家都感到现在的基础......

    如何治理城镇化发展中的“垃圾围城”[5篇范文]

    如何治理城镇化发展中的“垃圾围城”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住建部的一项调......

    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中的十个关系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 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中的十个关系本报讯 记者尹姮报道 11月17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化发展中需要正确认识和把......

    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能够在此探讨农村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深感荣幸。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工作者,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在......

    当前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低、小、散,抗风险能力弱 一是我县大多数企业以家庭作坊起家,且部分企业是沿海地区的梯度转移,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低、结构差。 二......

    义务教育与城镇化进程需要统筹五种关系

    义务教育与城镇化进程需要统筹五种关系 封留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光明日报 》 2014 年 6 月 3 日 15 版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发展义务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

    PPP模式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浅谈PPP模式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前言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当前及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就业压力、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安全网脆弱、社会冲突事件等 社会建设包含的内容:一是发展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质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