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陀支撑服务中心日、周、月会制度
普陀支撑服务中心日、周、月会制度
一、目的:
1、实现有效管理,对政企客户经理的指标把控分析。
2、提高工作效率,追踪客户经理工作进度。
3、集思广益,实现优秀案例的共享以及无产量客户经理的帮扶。
4、鼓励士气,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工作。
二、时间与会议地点
1、时间
1)日会于每周二和周四下午3点 2)周会于每周五下午3点
3)月会于每月28日下午3点(有月会的那周周会并到月会)
2、地点:普陀移动县分公司20楼政企部4号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普陀政企部所有客户经理和部门管理员及移动县分政企管理员徐和波
会议主持:月会和周会由部门管理员主持,日会由各位客户经理轮流主持
四、会议流程: 日会
1)、每位客户经理汇报前几日的工作量,以及遇到的问题和需要管理员协调解决的部分。
2)、客户经理相互交流,取长补短。3)、管理员对前几日下派的任务,进行逐个询问。4)、管理员针对移动临时性的政策进行宣贯 周会
1)、客户经理汇报上周工作完成情况,着重介绍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
2)、客户经理按照工作要求和指标提出下周工作计划。3)、对于指标完成较差的客户经理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4)、好的案列做到分享总结。
5)、部门管理员做好总结指导,对业务量不高的客户经理进行约谈。月会
1)、部门管理员通报本月各位客户经理业务指标完成情况。2)、部门管理员对下月起有变化的政策进行宣贯。
3)、客户经理汇报本月工作总结,包括业务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汇报下月初步计划。
4)、部门管理员总结上月整体业务发展情况、分配下月任务。5)、对政企各项主要业务流程进行再次培训,要求每位客户经理务必熟练掌握。会议要求:
1)、所有应与会人员均不得缺席、迟到、早退。
2)、主持人须在会议前拟定好会议议程等,不能毫无准备地召开会议。3)、所有与会人员准备好笔和笔记本。
第二篇:日周月查制度
姑庵小学日查、周评、月结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力度,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校委会研究军顶,想将我校月查、周评、月结制度制定如下:
一、学校检查小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各种教案、班级十好活动、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督促(每天一查)检察人员(日查为教学巡视制度所定检查人员,周查为教研会人员,月总结为教委处),除有特殊情况外,必须准时及时到位,若无故不执行者由校长当面人、找其谈话,由本人负责解释不及时参加的原因。
二、检查人员在进行检查室被查教师必须积极配合,不得已任何借口推脱拒绝检查,检察人员要及时记录并按馋鬼检查中的“无执行记为0”。在对教师进行常规档案检查时,具体扣分原则一句学校制定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三、执行每日一查是,各负责人要根据自己分管的内容坚定不移的坚持在校、班级内巡视,教师档案,及时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本着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的原则就,制定出接军问题的措施,让有问题的教师立即整改,并视其情况折期在进行复查,对本人在检查室不能接军的问题报请校长解决。
四、学校执行每周一大查制度,定于美周五下午主要检查教师的业务务档案,包括写案的修改,反思及作文课的备课,语文数学综合科的作业质量。教师活动开展情况,教师的培训情况等各种档案,由教研员分工检查记录,然后再下一周的教学反馈会上讲存在的问题及反馈总结通报教师。
五、五、上述各项检查每月记总一次,将本月中
再次检查后的情况及分数汇总量化。教导处写出总结对教师本月的常规进行排名。好的表杨,差的由校长当面找其谈话、批评。
姑庵小学 2013年3月
第三篇:日周月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
安全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
按照市安委会2016(15)号关于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定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切实消除我校驾驶人在机动车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状况或人为因素导致的道路安全事故隐患,避免机动车在突发状况下对单位财产和他人带来损失和影响,现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如下:
第一条 驾校部门负责人、技能培训部(教练员)、部门(安全科)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活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事故隐患,是指部门及班组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运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 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是针对各岗位隐患排查缺乏系统性、周期性、持续性的问题,对建立隐患班组(教练员岗位)日排查、部门(安全科)周排查、法人(主要负责人)月排查三级排查治理制度(以下简称“日周月”排查制度),整体提升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为我校事故防控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条 驾校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安全科对公司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其他人员在各自岗位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第五条 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完善隐患治理机制。对必须立行立改的隐患,要每天清理,确保每周整改有进展;对需要认真研究并多方联动整改的隐患,要每周清理,确保每月整改有进展;对需要较长时间解决或与驾校联动整改的隐患,要每月清理,确保每季度整改有进展。通过各级分口把关,形成隐患整治监督的闭环管理。
第六条 班组日排查清单。班组排查主要由班组组长单独实施。排查内容主要对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以及安全设施、设备是否齐全有效。班组排查根据实际分别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进行。班组(组长)日排查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行车前:检查资质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设备、设施运行及工具完好情况;(车辆喇叭、灯光、雨刮、油、电是否完好);
行车中:观察各种仪表工作是否正常;安全部件(轮毂、制动等部位)是否正常;消防、防护用品是否有效;其他应排查的内容。
收车后:油、水是否欠缺;机械部位是否严重磨损及其它变化;车辆停放位置、环境是否安全合理;车辆是否安全关闭;
第七条 部门(安全科)周排查清单。周排查由部门(安全科)责任人负责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班组日排查制度执行情况;
(2)班组作业中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3)班组其他管理。日排查中发现的隐患整改情况、车辆安全设施、设备配备情况、驾驶员资质等情况。
第八条 法人(主要负责人)月排查清单经理。(主要负责人)月排查由驾校校长负责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班组日排查、部门周排查制度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3)各科室当月排查计划工作及完成落实情况。
(4)各科室对人、车、路、环境等管理对象排查计划执行及完成落实情况。
(5)排查办公场所消防安全及治安保卫工作落实情况。
第九条 “日、周、月”的时间周期,是对各班组、部门和经理三个层级隐患排查频次的最低要求,即班组的排查每天至少一次,部门的排查每周至少一次,法人(主要负责人)的排查每月至少一次。
第十条 各部门的隐患排查治理纳入月度安全考核。对积极发现、报告和消除隐患的有功人员,月度考核时在考核结果外加5分;对瞒报隐患或者消除隐患不力的人员严格实施安全考核并按照驾校相关安全制度实施处罚。
第十一条 各部门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记录,填写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记录表,按照职责分工实施治理,并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安全科报备。
第十二条 安全科应当每月对所属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形式报送职培中心安全管理办公室。
第十三条 安全科必须把隐患整治作为“日周月”排查制度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并建立相应机制确保落实。
第十四条 一般事故隐患由安全科及时组织或责成相关部门人员整改。第十五条 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按照以下规定处理:(1)根据需要暂时停止隐患机动车的运行或教练员的教学工作;
(2)及时向职培中心和干校及运管所、交安办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名称、内容、级别、排查人员、排查时间;
(3)组织开展现状风险评估;
(4)根据风险评估情况,组织制定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组织落实治理方案,消除隐患;
(6)组织隐患治理情况评估,恢复机动车运行或教练员的正常教学活动。
第十六条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第十七条 在事故隐患治理前和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臵警戒标志和警戒区域,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
第十八条 对因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要求进行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本校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第十九条 对外部因素造成的重大事故隐患,本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应当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 对隐患的整治,必须有闭环型的记录和台账。隐患整治清单可以与排查清单同表建立。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
第四篇: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实施方案
********** 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要求,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推进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并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严格落实项目部主体责任,针对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缺乏系统性、周期性、持续性的问题,对隐患日常排查的周期、内容和排查的层级管理等予以具体化、制度化,建立隐患班组日排查、部门周排查、经理月排查三级排查治理制度(以下简称“日周月”排查制度),整体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为项目部事故防控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编制清单。
1.班组日排查清单。班组排查主要由班组长或班组委托专人实施。主要包括常态排查和临时性工作排查两个部分。排查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其他工作。班组排查要根据实际分别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
常态排查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员工操作规范,即操作规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和员工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等;
(2)设备、设施运行及工具完好情况;(3)材料、半成品、成品状态;(4)工作环境安全状况;
(5)管理落实情况,包括班前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员工按清单开展隐患自查等情况;
(6)其他应排查的内容。
临时性工作排查,指对不属于班组常态工作,但与班组作业相关的其他作业活动(含特种作业)隐患的排查。2.部门周排查清单。部门周排查由部门负责人或委托专职安全员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班组日排查制度执行情况;
(2)班组作业中重点设备状态,重点工艺、重点作业规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3)班组其他管理,含班前会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资质、劳动防护用品配发使用等情况。
3.经理月排查清单。经理月排查由项目部领导班子各成员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班组日排查、部门周排查制度执行情况;(2)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3)部门班组作业中重点设备状态,重点工艺、重点作业规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
(二)分级实施。
“日、周、月”的时间周期,即各个班组的排查每天至少一次,部门的排查每周至少一次,经理的排查每月至少一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对企业设备、工艺按照“小时制”做出排查规定的,要从其规定开展排查。
我项目部根据实际,按照班组、部门、经理三个基本层级模式划分出不同层级的排查单元,明确层级关系,并按照不低于“日、周、月”的时间周期“底线”要求确定各个层级的排查周期。
(三)隐患整治。
项目部把隐患整治作为“日周月”排查制度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并建立相应机制确保落实。要对照问题清单,建立按照“日清周进、周清月进、月清季进”的工作机制,确保整治到位。班组、部门、经理现场发现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发现的一般隐患应按照本单位制度落实责任及时予以消除;发现的重大隐患要按照整改责任人、措施、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定”落实的要求闭环整治;发现的管理方面问题,要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或者研究问题解决的措施、办法并及时改进。
对隐患的整治,必须有闭合型的记录和台账。隐患整治清单可以与排查清单同表建立。对重大隐患的整治,还需要有专门的包含“五定”在内的整治方案。对排查出的隐患及其整治情况要按照要求层层上报,其中,向当地政府或部门一般隐患报告数据,重大隐患报告明细。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和施工队伍要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日常监管重要性的认识,把建立“日周月”排查制度作为事故防控“核心目标”的重要举措,重视推进工作机制的建立,认真编制工作方案,抓好试点和推行。根据实际,制定通用指导标准和重大隐患的具体判定标准。要通过宣传和培训指导,深入企业宣讲、指导、培训,切实增强企业建立“日周月”排查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充分领会制度内涵、实质,编制落实好各个层级排查清单及隐患整治要求。
(二)严格执法。各级各部门要把 “日周月”排查制度的建立作为日常检查的重要内容。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存在的隐患、尤其是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信息报送工作不落实的行为实施严格执法,要以强有力的执法震慑推动“日周月”排查制度的落实。
(三)加强督查。项目部要把“日周月”排查制度建立作为行业部门“三个必须”责任落实的重要内容纳入综合督查。要开展对“日周月”排查制度建立情况的专项督查。要加强对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的督查和结果运用,严格考核奖惩,要通过严格的制度有力推动“日周月”排查制度在项目全面落实。
第五篇: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征求意见)
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
1.总则
1.1 为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管理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推进公司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1.2 公司所属各生产单位、各部门(以下简称各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日周月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1.3 本办法所称事故隐患,是指各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受外部因素影响形成的各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1.4 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是针对各单位隐患排查缺乏系统性、周期性、持续性的问题,对隐患日常排查的周期、内容和排查的层级管理等予以具体化、制度化,建立隐患班组日排查、部门(车间、工段)周排查、经理(主任、站长)月排查三级排查治理制度(以下简称“日周月”排查制度),严格落实各单位主体责任,整体提升全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
1.5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其他人员(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1.6 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完善“日清周进、周清月进、月清季进”的“三清三进”隐患治理机制。对必须立行立改的隐患,要每天清理,确保每周整改有进展;对需要认真研究并多方联动整改的隐患,要每周清理,确保每月整改有进展;对需要较长时间解决或与公司(包括职能部门)联动整改的隐患,要每月清理,确保每季度整改有进展。通过各级分口把关,台账清理销号,形成隐患整治监督的闭环管理。
2.事故隐患分级排查治理职责 2.1 编制清单
2.1.1班组日排查清单。
班组排查主要由班组长或班组委托专人实施。主要包括常态排查和临时性工作排查两个部分。排查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其他工作。班组排查要根据实际分别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
常态排查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员工操作规范,即操作规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和员工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等;
(2)设备、设施运行及工具完好情况;
(3)材料、半成品、成品状态;
(4)工作环境安全状况;
(5)管理落实情况,包括班前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员工按清单开展隐患自查等情况;
(6)其他应排查的内容。
临时性工作排查,指对不属于班组常态工作,但与班组作业相关的其他作业活动(含特种作业)隐患的排查。
2.1.2部门(车间、工段)周排查清单。
部门(车间、工段)周排查由部门(车间、工段)负责人或委托专门人员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班组日排查制度执行情况;
(2)班组作业中重点设备状态,重点工艺、重点作业规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
(3)班组其他管理,含班前会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资质、劳动防护用品配发使用等情况。
2.1.3 经理(主任、站长)月排查清单。
经理(主任、站长)月排查由各单位领导班子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班组日排查、部门周排查制度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3)部门(车间、工段)班组作业中重点设备状态,重点工艺、重点作业规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
2.2 分级实施
2.2.1 “日、周、月”的时间周期,是对各班组、部门(车间、工段)和经理(主任、站长)三个层级隐患排查频次的最低要求,即各个班组的排查每天至少一次,各个部门(车间、工段)的排查每周至少一次,各个经理(主任、站长)的排查每月至少一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对企业设备、工艺按照“小时制”做出排查规定的,从其规定开展排查。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按照班组、部门(车间、工段)、经理(厂长、矿长)三个基本层级模式划分出不同层级的排查单元,明确层级关系,并按照不低于“日、周、月”的时间周期“底线”要求确定各个层级的排查周期。
2.2.2 各单位应当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制度,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和消除隐患。对发现、报告和消除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或者表彰;对瞒报隐患或者消除隐患不力的人员实施处罚。
2.2.3 各单位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记录,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按照职责分工实施治理,并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公司通报。
2.2.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
2.2.5 各单位应当每月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形式报送公司负有专业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2.2.6 公司比照“日、周、月”的时间周期排查要求,建立排查制度,编制排查清单,对各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每半年必须对各单位隐患排查实现全覆盖。
2.3 隐患整治
2.3.1各单位必须把隐患整治作为“日周月”排查制度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并建立相应机制确保落实。
2.3.2 各单位应当建立包括下列内容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班组和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职责范围、防控责任;
(2)建立“日周月”隐患排查制度,从时间、空间和管理层级上规范安全检查,实行班组日排查、部门周排查、单位负责人月排查;
(3)根据国家、行业、地方有关隐患排查的标准、规范、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日排查、周排查、月排查隐患排查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事项、具体内容和排查周期;(4)明确隐患判定程序、处理措施及处理流程;(5)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排查事故隐患的人员、时间、部位或者场所,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形、数量、环节、性质和治理情况;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建档管理,每月向公司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2.3.3 一般事故隐患由各单位(车间、工段、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及时组织整改。
2.3.4 重大事故隐患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2.3.4.1根据需要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
2.3.4.2 3个工作日内向公司及所在区县(自治县)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名称、内容、级别、排查人员、排查时间;
2.3.4.3组织开展现状风险评估;
2.3.4.4根据风险评估情况,组织制定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2.3.4.5组织落实治理方案,消除隐患;
2.3.4.6组织隐患治理情况评估,恢复生产经营或使用。2.3.5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2.3.6 各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前和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和警戒区域,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暂时难以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隐患涉及相邻地区、单位或者社会公众安全的,各单位应当立即通知相邻地区、单位,并在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相邻地区、单位应当支持配合。
2.3.7 对因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要求进行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本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2.3.8 对外部因素造成的重大事故隐患,本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应当向公司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2.3.9对隐患的整治,必须有闭环型的记录和台账。隐患整治清单可以与排查清单同表建立。对重大隐患的整治,还需要有专门的包含“五定”在内的整治方案。
3.附则
3.1各单位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单位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制度工作方案或制度,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工作制度落实。
3.2各单位要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时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企业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长效机制。
3.3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