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章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工作,就是宣传教育群众、尊重依靠群众、组织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的过程。身处基层的乡镇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必须切实具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为什么要做好群众工作?因为我们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群众工作做好了,我们的各项事业就能取得胜利。我们刚刚学过的《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关于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论述部分,首先摘录了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关于怎样做群众工作的文章中的两段话,其中第一段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这是毛泽东在1934年1月2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说的一段话。其实,在这段话的原文后面接着说道:‚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说这段话时,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正处在关键时刻,中共临时中央刚刚于1934年1月15日至18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六届五中全会,这次全会全面肯定了四中全会以来的‚左‛倾错误路线,并且通过了一系列‚左‛倾错误理论和政策,‚是第三次‘左’倾路线发展的顶点‛,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最终导致了中央革命根据 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中央红军开始了漫漫长征。在这种情况下,他说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而且这个话说完以后的15年,新中国就诞生了。可以说,在当时我们力量非常弱小的时候、在很多人看不到前途的时候,他能把这个话说出来,说得准,做出一个准确的预见,那可不是容易的事,也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毛泽东同志敢于说这个话,就是因为共产党和国民党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就在于党与群众的关系上,在于群众工作做得如何上。
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党的执政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从群众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业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诉求日趋多样化,老年人思想守旧但传统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强,中年人新旧思想浮动,差异性、多变性和自私自利特征表现明显,青年人思想新潮但传统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使涉及到每家每户的工作难以落实,如去年征收新农保。随着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和表达利益诉求渠道的保护、畅通,有部分群众抱有“不找不闹不解决问题”的侥幸心理,大事小事都要通过或威胁使用来电来信来访方式反映,甚至利用部分基层领导干部怕出事心理,无理纠缠取闹,工作难做,欲壑难平,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等,使基层维稳压力增大。随着党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越来越优惠,如低保、危房改造、大病救助等,群众的等、靠、要的思想和攀比心理也在增加,有的甚至旧帐新翻(如涉军、民师人员),但毕竟不能做到利益均沾,达不到个别满足,群众期望难解决。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家里只剩下“386160”部队(指妇女、老人和儿童)留守 2 家园,文化层次低、老幼病残多,遇事只讲农村老道理,不讲法律和政策,要求各级给办的事挺多,而要求他们来点付出、尽点义务、做点贡献时挺难,事不关己必定高高挂起,如护林防火、卫生整治,找人帮忙出点力实在难办。还有一种‚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就是不少参与群体事件的群众,本身并没有直接利益诉求,只是因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对待,对一些党员干部或社会现象存在不满情绪,与有利益诉求的人搅合在一起,借机宣泄,围观、起哄,故意闹乱子、搅混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以说,当前群众对干部多得是怨气,少的是理解和支持。有一个例子很说明问题:村里刚刚修了硬化路,有个群众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他爬起来不是自认一声‚倒霉‛、拍拍灰土继续走路,而是骂‚他妈的修了些什么路,还不如原先的土路好,摔倒跌不疼。‛这说明群众心里有气啊!总体上说,当前群众普遍的安全感、经济基础脆弱,更关注别人是否在意自己的困难和问题,更把自己放到弱势群体当中去考虑,更注重分享惠农政策带来的生产生活待遇和条件的改善。
从干部的角度来看:从税费改革前的 “计划生育、三提五统、大会战”的具体工作到现在的走村入户指导生产、服务群众的转型,从管理的主体变成服务的主体,有些干部的工作方法还不同程度地在走老路。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低、生活困难大,有的家庭基础比不上普通群众,造成情绪低落,干劲不足不愿耽误工夫,因而工作方法简单、语言粗鲁、脾气烦躁、态度生硬,容易造成工作失误,容易造成群众对政府和干部的怨气和误解,有失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号召力。部分干部村务不公开、做事不民主,政策不透明,群众猜疑多,一旦存在优亲厚友的事,群众更不服。过去富有农村工作经验和有威信的老同志大多退休、离职或内退,当前部分镇村干部农村工作经验少,吃 3 苦精神少,头脑简单,处事没耐性,工作缺少方法、缺少主动,对群众缺少沟通、缺少调研,又怕失身份掉架子,办事一厢情愿、主观武断,群众难以接受和服从。有的干部遇事怕麻烦,办事愁花钱,群众遇到难事不给办,或给群众办事刁难并要钱,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等等。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是一名乡镇干部的基本功。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如果能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就能从根本上改善与群众的关系,调动起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群众工作,我认为需要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察民情。群众工作的对象就是我们面对的老百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上群众的门、见群众的面、听群众的声,身子沉得下,问题摸得上,深入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知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知道群众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二要重民生。做好群众工作,关键是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为民办事的问题上要尽其所能,有所作为。首先要解决一个态度问题,民生是大计,百姓无小事。要做到‚在大与小面前,群众的事最大;在急与缓面前,群众的事最急‛。其次要解决低保医保、劳动就业、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具体问题。三是要解决实事办好的问题,做到干部不出事,群众要满意,上级要认可。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解决好了,我们就能赢得信任和拥护。
三要解难题。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群众的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通过群众工作是可以化解的。相反,不做群众工作,矛盾就可能激化。一是要做好排查。‚千里之堤,4 溃于蚁穴‛。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意。一个地方不发生矛盾、不出现问题是不可能的。第二,要做好接访。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群众向我们反映问题是寄希望于我们解决问题,就要耐心听听他们的诉求,那怕是心里的倾诉,我们要努力做到真正了解、真诚贴近、真心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第三,要做好化解。解难题要立足于化解矛盾。调解是群众工作的传统,要具体周到地了解双方矛盾产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通过个别解释说服和相互表白让步的办法,达到握手言和、重归于好的目标。
四要找症结。由于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变化,利益诉求的变化,群众工作确实比以往要难做多了。干部说群众不听话,群众讲干部不像话。这主要是缺乏沟通、缺乏理解、缺乏信任。一是一些群众利益诉求过高,表达方式过激,有的还把怨气发泄到基层干部头上。第二是镇村干部掌握解决问题的资源太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束手无策,很难为群众办成‚实事‛,群众从镇村干部手中得不到‚实惠‛,就很难认同我们。镇村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上感到无奈、无法、无助。三是强行的征地拆迁有损害群众利益的倾向,强制的计划生育有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强硬的党员干部有损害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等等这些都无形增加了做群众工作的难度。四是有的基层干部个体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对群众漠不关心,不愿意听群众的声音,不愿意和群众交朋友。还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缺乏耐心,群众意见多、情绪大,影响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做群众工作效果。我认为:不管有理的还是无理的,总会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有一天会解决这一个问题。
五要刚柔相济。就是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所谓柔,就是说服教育群众,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政治工作;所谓刚,就是对一 5 些蛮不讲理、违法乱纪的落后群众,采取相应的强硬措施。应当肯定,我们的群众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群众对政策法律不是不知道,而是知而不行,对自己应尽的义务不是自觉地履行,而是想方设法地抵制和刁难。对这样的人和事,首先要做思想工作,尽量用说服教育的办法解决问题,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但是也不能全依靠说服教育一种办法,说服教育并非‚万金油‛,对那些屡教不改、拒不履行应尽义务、甚至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少数人要敢于以硬碰硬,进行必要的处理,给予应有的惩戒。
六要加强学习总结。首先是要向书本学习,学法律、学政策、学科技、学管理。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一个光有感情、热情而不好学无才情的干部,是不可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书读得多了,干部自然就少了俗气多了清气,少了媚气多了骨气,少了霸气多了和气,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与群众融为一体。其次是要向群众学习。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和才能,他们是学习知识、增长才能的源泉。我们只有虚心地向群众学习,运用从群众中来的方法,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才能体现群众的愿望,为群众所接受,最终使群众受益。再次,要学会总结,既要总结做群众工作中比较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有过失败的教训,经验和教训同样能够提高我们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第二篇: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执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提高“五种能力”,即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能力,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依法执纪、依法办案的能力,发展党内民主和维护党员权利的能力,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能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牢牢把握纪检监察工作“五种能力”的基本要求,以提高五种能力为重点,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
1、牢固树立服务第一要务的思想。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不断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一是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要务的意识。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重大问题包括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的基础。只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富裕,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的意识,自觉地把
纪检监察工作放在发展这个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自觉地把促进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积极拓展服务第一要务的思路。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把反腐倡廉工作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拓展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工作思路,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化反腐倡廉工作,努力使反腐倡廉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有效性。三是要不断创新服务第一要务的方法。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着眼于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纪检监察职能的认识,把握教育、监督、惩处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第一要务的方式方法。要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要严肃查处损害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要倡导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形成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善于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服务第一要务的质量和水平。
2、不断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力度。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力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增强监督力度放在突出位置。一是要准确
定位,强化监督职能。在监督内容上,要把对执行政治纪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内法规情况的监督,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作为监督的首要任务的同时,还应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加强对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的监督,加强对纠风工作的监督和反腐败抓源头工作的监督;在监督的对象上,应突出抓好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这个重点;在监督的环节和部位上,应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二是要完善体制、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对派驻派出纪检监察机构人员的统一管理,在人员的考核任用、工作目标考核和队伍的管理上加大力度,完善定期报告和年终述职制度,使其在派驻派出单位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上级纪委应加大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力度,从人事任免、业务指导、干部培训、考核考评等方面加强领导。要强化制度创新意识,构筑严密制度体系,狠抓制度执行,使反腐败斗争实现从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出击为主、从权力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从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的方向发展。要认真研究腐败滋生蔓延的制度根源,总结监督工作的经验教训,从削弱权力、规范权力、制衡权力、公开权力运行等环节入手,构筑相应的制度体系。三是要整合资源,增强监督成效。查办案件是十分有效的监督形式,特
别在腐败案件呈现“多发、高发”态势下,必须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提高纪检监察机关依法执纪、依法办案的能力;其次,要加大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的执行力度和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及赃款赃物的追缴力度;再次,要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与监督功能,以惩治手段来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要将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提高监督效力。
3、进一步提高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要求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进一步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要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提供组织保证。要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全局性、倾向性问题,深入研究,通盘谋划,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协助党委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党政领导班子正职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对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失职行为,要依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进一步规范组织协调的内容和程序,推进组织协
调工作制度化。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审计机关、组织人事和宣传舆论等部门的联系,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反腐倡廉的合力。
4、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按照“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切实抓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树立监督者必须接受监督的意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自觉接受党委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以及社会各界、各方面的监督,自觉改进工作,纠正问题。二是要严把“入口关”。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资格准入制度,达不到一定资格标准的不得进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录用干部要注意选调党性强、综合素质好的人才,并大力推进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机构的领导班子配备,要严格考察、严格把关。三是强化内部约束机制。严明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纪律,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切实认真贯彻执行。对领导干部实行一岗双责,既抓工作,又抓队伍建设、干部管理。四是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装备现代化建设,大力改善交通、通讯、网络、办公等方面的条件,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执纪执法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培训,不断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篇:增强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调研报告
加强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能力研究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局深入开展“三送”活动,从抓党员干部作风、做群众工作入手,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三送”活动梳理了民情民意,营造了和谐环境。通过开展“三送”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化解基层矛盾,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了群众参与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对党员干部工作的满意度。“三送”工作组通过广泛跟基层群众谈话、跟群众谈心,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打开了群众心结、理顺了群众心气,形成了工作合力。当前的基层农村形式总体上较好,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问题虽然有客观原因和多方面的因素,但也有与少数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对部分群众利益考虑不够、作风不深入、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有着密切联系。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感情不深,很少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认为群众工作是小事,习惯于搞行政命令,不愿做群众工作;有的不敢面对群众,怕稍有不慎激化矛盾,引火烧身,影响到自己的前途,面对矛盾和问题畏难发愁,遇到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惊慌失措,于是碰到问题绕着走,不敢做群众工作;更有少数党员干部,学历是越来越高,年龄也越来越轻,但他们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具备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不会做群众工作。作为与群众直接联系最多的基层党员干部,其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基层农村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通过当前深入开展的“三送”活动,着力提高做群众
1工作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一、增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用真心去帮助群众。
群众处于社会的底层,政府、干部是其代言人,党员干部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有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群众利益的责任。党员干部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才能真心帮助群众。在创先争优(“三送”)活动中,可以通过建设党员服务群众中心、定岗定责来提高党员的责任意识。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深入了解群众思想动态,了解群众所需,及时为群众解决难题,维护群众的利益,化解群众的内部矛盾,把真心实意为群众,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
二、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用真情去感动群众。
对待群众要有真挚的感情,带着真情群众自然会感受
到,不能是虚情假意,要把群众当做是衣食父母来看待,有了这种感情才能耐心细致的去做群众工作。要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就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结合创先争优(“三送”)活动,把开展党支部、党员公开承诺作为服务群众的助推器,积极推行党支部向广大党员公开承诺、党员向广大
群众公开承诺制度。对党员干部分门别类地提出要求,赋予任务,有针对性地服务各类群众。引导党员干部在创先进、争优秀中把目的放在更好服务群众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做好化解工作。
三、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用真话取信于群众。
对群众要讲真话,不能说空话、套话,更不能欺骗群众说假话,一旦说了假话就必然失去群众的信任,在群众面前就没有了威信,对上负责,对下敷衍的工作方式也只会激起群众更大的对立情绪,必然得不到拥护,就更做不好群众工作。通过创先争优(“三送”)活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培养干部讲信念讲传统,高标准严要求,在党性上创先争优。同时创新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干部敢说真话、能办实事,以理服人、敢于负责,积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四、摆正主仆位置,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主人,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只有摆正位置,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才能真正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摆正主仆位置,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蚁穴溃堤,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有些问题看起来细小琐碎,但小问题不解决,也可能发展演变成大问题。摆正主仆位置,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要做到真诚面对。领
导干部对待群众要认真听取来自基层和群众的建议及意见,缩短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距离,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用“真诚”换取群众的“真心”,在干部群众中形成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的氛围,做群众的知心人。摆正主仆位置,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观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五、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群众工作的第一手材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处理。调查研究要克服怕见群众的心理。应及时深入第一线,到困难群众家中去,决不能回避矛盾,怕见群众,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这样,才能摸清情况,晓得群众怨在何处,解决起问题来才能胸有成竹,处理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如果不敢面对群众,那只会离群众越来越远,与群众隔膜越来越深,调查研究也成为一句空话。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矛盾比较复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而不是听听汇报,走马观花,要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用更多的时
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农家,拉家常,结穷亲,掌握第一手材料,拓宽党和人民群众联系交流的渠道,这样,不仅可以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而且还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及时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转变作风的措施,使工作更有成效。调查研究要真心为民排忧解难。调查研究时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看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属于既合理而又有条件解决好的,就要抓紧办实办好,对那些属于正当要求但一时又难以解决的,则向群众说明情况,明确有关单位,落实责任人,限期给予解决,使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他们看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增强他们的信心。
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本领。
要学会和使用群众语言。现在一部分领导干部有相当深厚的理论功底,说理论一套一套,如数家珍。但离群众太远,语言干巴巴的,群众不想听。要善于与群众平等交流,需要用喜闻乐见的群众语言,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启发群众。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能摆架子,耍官气,以权压人。做群众工作不能以“官老爷”自居,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以普通朋友的姿态和群众沟通,与群众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有敢于碰硬的胆气。做群众工作要依靠群众,关心群众,但不等于一味地迁就纵容。对一些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
政策的要求,特别是对群众中出现的违法现象,我们决不能放任自流。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利用群众的问题上大做文章,唯恐社会不乱的违法犯罪分子,我们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绳之以法,以确保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要有人格魅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廉谁贪,谁好谁坏,清清楚楚。领导干部一定要慎独、慎微,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断增强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
第四篇:提高公安群众工作能力
结合公安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公安群众工作能力
公安工作群众路线,是指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它是在公安工作上服务群众、保护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群众工作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工作对象的广泛性。2.工作内容的复杂性。3.工作时间的随机性。4.工作方式的多样性。5.工作结果的双向性。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在做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做好群众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积极性不强、警民互动缺乏等方面。
(一)认识不足。走群众路线是做好公安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我们必须做好群众工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公安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民警长期脱离群众,怕下基层,不愿同老百姓打交道,自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导致我们的侦查工作耳不聪、目不明,结果是案难破、人难抓。
(二)主动性缺乏。一方面,部分民警缺乏一种职业荣誉感,感到做基层群众工作总是默默无闻,很难做出成绩,且工作压力大、待遇低、从而失去了主动做好群众工作的精神动力和主观愿望,对待群众工作缺乏真情实感。另一方面,部分群众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市场经济中消极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民警找他了解一般情况都难,更别说让他为我公安机关工作了。
(三)警民互动不够。由于民警和群众之间缺乏广泛的良性的交流
渠道和互动空间,群众不能真正地了解公安工作和民警所付出的大量劳动,因而不能真正理解公安工作。民警与群众关系相互脱节,从而渐渐失去公安工作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
总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基层民警传统的思维方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主要表现在部分民警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安工作从管理型到服务型转变的重大意义,习惯以管理者自居,以耍特权为荣,在思想上轻视群众,在行动上脱离群众,不善于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经常使自己的工作陷入孤军作战、孤立无援的状态。
(二)基层民警无法实实在在地沉到基层一线。因为现在流行“有困难找警察”,致使公安机关过多地忙于应付一些非警务工作。而当前,各种社会新问题、新型犯罪呈爆炸式出现,基层公安机关为应对新情况而普遍出现警力紧张状况,也极大地挤压了基层民警做群众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三)基层民警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基层民警对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对公安工作的方针、原则掌握不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薄弱,办案过程中刑讯逼供、对待群众“冷、硬、横、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徇私枉法、徇私舞弊。
(四)基层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民警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民警往往不自觉地会把这种不佳的精神状态发泄在工作对象身上,造成“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从而进一步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毕竟新时期公安工作已经从管理型转变到服务性。但是提高公安群众工作的方法还是大致一样的。
(一)从意识观念入手,确保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当前多数民警应当完全转化意识观念,拒绝停留在上世纪的保守思想上。不能有偏见,不能太自私,不能不作为。
(二)要树立一种观念,在感情上亲民。不要把自己地位想得跟民众有什么区别,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警民是一家,为群众办事儿就是为自己办事儿。
(三)要营造一种氛围,在措施上为民。公安宣传工作也应该把群众工作当成重点,在公安队伍中营造一种警民和谐而且必然和谐的氛围。在政策的制定上也要贴近民众的感受,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有利。
(四)要明确一种导向,在效果上惠民。正确的导向促使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导致正确的惠民效果。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就会更支持公安工作更相信人民警察的办事能力。
(五)同时,从能力素质入手,确保在感情上拉近群众.强化政治理论与政策法规学习;强化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塑造民警一身正气的形象.在与群众接触的时候随时拉近距离突破心理防线。
(六)此外,从细微实事入手,确保在实践上融进群众.不仅要拉紧与群众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我们因该乘胜追击与群众融在一起,打成一片。
群众工作不仅要从大的方针政策去落实,更要从小事儿做起,比如我们实训课上练习的敲门、入户访谈、接待等等。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未来的群众关系会大有改观。
第五篇:密切联系群众 增强群众工作能力
密切联系群众 增强群众工作能力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进行。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强弱将直接影响工作落实情况。如何增强群众工作能力,最关键一点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及时把握职工情绪。只有准确知道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才能谈得上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激发群众的内在积极性和潜能,才能实现科学决策与和谐发展。
一、密切联系群众,就要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跟群众交朋友,在与职工的交流沟通中,俯下身子说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首先,要在“打成一片”上下功夫。与群众“零距离”,才能听得清楚、听得全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办公室,常下班组、到艰苦的地区、偏远的班组和火热的生产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讲形势,肩并肩保安全,手拉手唠家常,心连心听意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密切联系的氛围中体察民情,在非常自然的环境里倾听呼声。第二,要在“增加信任”上动脑筋。群众信任我们,才能打开“话匣子”,向我们敞开心扉。因此,我们说过的话要算数,承诺的事项一定要落实;必须高度重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条条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要让职工切实感到说话有作用,提意见有效果,反映问题能解决,打心眼里信任我们。第三,要在“形成制度”上做文章。既要经常化,坚持做到困难的时候要听顺利的时候也要听,有空的时候要听忙碌的时候也要听,使听意见形成习惯、形成自觉、形成风气;把听取意见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不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动作”;坚持把听取意见作为决策过程的一个必要程序,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虚假形式”。
二、密切联系群众,就要耐下性子敢于接受辛辣意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要真诚真心,与群众谈心交流要做到不设主题、不做辩解,引导群众讲真话、说实话,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问题;要有闻过则喜的胸怀,对不同意见、批评意见要更加重视,高看一眼,合理的意见立即采纳,该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对偏激的不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不能着急发狠,要耐下心来认真听完,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绝不能敷衍了事;对待提意见的人不是反感而是感激,不能当面违心感谢,事后找人“算账”,给人家“穿小鞋”。实践证明,敢于让职工讲真话,勇于听取批评意见,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更是了解实情、正确决策的需要。
三、密切联系群众,就要静下心来分析研究群众意见。密切联系群众,要善于总结分析群众意见。群众意见往往是对工作、学习、生活的一种直观反映,是对客观现实的外在表现,常常不那么规范、雅致、顺耳、好听,不那么有条理、有分寸、有格式、有章法,有时甚至以尖锐的、粗糙的、带刺的、极端的形式和方式表现出来。作为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不能只做意见和建议的汇总者,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反映群众的一般情绪,做机械地传声筒,而要坚持把调查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收集和处理来自群众的各种信息,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分析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从中总结提炼群众提出的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这些建议在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落实,推进工作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进行。
四、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放下架子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党员干部既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不能花拳绣腿、眼高手低,不能光喊口号、不干实事、不求实效。群众听不听你,信不信你,服不服你,归根结底就是看一件事,那就是你是不是真心实意帮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党员干部要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变成经常性、主动性、自觉性的行为,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感情上紧紧贴近群众,作风上真正深入群众,重心上切实关心群众,工作上充分依靠群众,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心里想着群众,跟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武义县道路运输管理局 徐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