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纺织品战略贸易研究(定稿)
中国纺织品战略贸易研究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纺织工业焕发出勃勃生机,2002年中国纺织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出口创汇600多亿美元,仍为我国净创汇支柱行业。中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增长引起了部分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恐慌,纷纷向各自政府施加压力,敦促出台限制措施抵制中国纺织品进入本国市场。
关键字:发展现状 存在及面临的问题 应对措施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及WTO成员的不断增多,国际贸易有向多边化、全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实现真正意贸易义的贸易自由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际贸易中总有不和谐的声音,老的贸易壁垒被取消,新的壁垒又出现,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国际自由贸易仍然无法真正实现。近年来,区域性自由化自由贸易不断涌现,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成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三国之间的为零关税,其实质是区域自由贸易掩盖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应该认识到: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的差异,国际贸易的绝对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发达国家总是想方设法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过去最为有效的手段是用配额来限制进口数量。但是用配额限制进口有悖于WTO的精神,将逐步被淘汰。技术性限制因其符合人类对安全性的追求,普遍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必将取代数量的限制成为国际 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进口国运用WTO规则,对进口产品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有害物质的控制,达到限制进口产品数量的目的。当前,技术性贸易壁垒正在逐步取代配额等贸易壁垒形式成为国际贸易最主要的障碍。中国是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损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我国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经济损失达170 亿美元,受害最严重的是动植物产品。纺织行业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1.7亿美元,居受害程度的第五位。
中国学术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受到资金、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多数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实质性解决问题。中国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相继设立研究项目帮助相关行业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失。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各行业应以战略高度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对于纺织品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但体现在高标准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上,还体现在对产品安全性和对有害物质的限制上,有时甚至还体现在对人权的要求方面等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国家差异较大,难以全面掌握。
近年来,由发达国家发起的绿色浪潮和生态纺织品要求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穿上了更加美丽的外衣。
一、中国纺织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最大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也是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第一出口大国。纺织品出口约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0%左右。
(一)国内纺织业区域分布情况
我国纺织工业主要集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福建六大省份,出口额占全国80%左右。广东主要出口香港;浙江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江苏、山东以棉制品为主,利润较高;上海是主要的出口口岸;福建以针织、机织服装成衣为主。当然这六大省市也存在分化,上海的发展明显已经减速,江浙两省填补了上海留下的大量空白。山东纺织业在环渤海经济圈已显示出强大的领头作用,其纺织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广东纺织业的增速不很理想,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纯加工贸易的模式存在弊端;另一面,该地区也逐渐有选择地退出传统行业而专注于新兴产业,但是广东纺织业的整体工业化水平高于江浙两省。
从区域分布的前景来看,短期内这个格局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可能存在的变化有两个:第一是福建可能超越上海;第二是中西部的产业质量可能会得到一些提高。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纺织工业本身发展阶段的进一步跃升以及沿海省份在高新产业上的逐步壮大,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物流水平继续提高,纺织产业有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二)质量情况
我国国内纺织品服装检测率不足50%,质量状况也有待提高。2006年国内生产及流通领域纺织品和服装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产品名 抽查合格率 儿童服装 59.7% 西服、大衣 64.8% 羽绒服 67.9% 羽绒制品 44.0% 衬衫,T恤 62.7% 絮用纤维制品 69.0% 床上纺织用品 79.0% 丝绸产品 74.5% 针织内衣 44.3% 休闲服 82.4% 亚麻凉席、亚麻汽车座垫 70.0% 2007年以童装及婴幼儿产品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来看,全国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国家质检总局: 96.4%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72.4% 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43.3% 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33.9%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77.5%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86.7%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42.5%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64.0%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34.0%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60.0%
(三)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情况
2008年1-5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累计736.7亿美元,增长13.9%,其中出口661.7亿美元,增长15.4%;进口75亿美元,增长1.8%。累计实现顺差586.7亿美元,增长17.4%。1-5月,我国累计对欧盟出口136.3亿美元,增长43.1%,其中对原15国增长46.3%,对东扩12国增长8.8%。2008年5月当月我国对欧盟东扩12国出口增长56.6%,连续四个月超过对欧盟整体出口增幅。2008 年1-5月累计对美出口86.5亿美元,保持平稳增长,增幅为1.4%。对其他主要市场日本、俄罗斯、韩国等的出口保持增长。
部分地区出口增长异常自主要市场进口有所恢复,2008年1-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排名中,山东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排名首位,新疆新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保持第二位,广东东莞市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黑河市大黑河岛经贸有限公司列第三、四位。在出口前100家企业中,去年同期无出口实绩的有6家,出口增长异常的有9家,主要集中在新疆、福建、深圳和黑龙江。这些地区中,新疆地区的企业主要向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增长异常,福建和深圳地区的企业主要向欧盟出口增长异常。主营地出口形势出现分化地震对川出口影响尚未显现5月,前五大出口省市中,广东省的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至29%,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的出口保持增长,且增幅均超过全国整体水平。其中浙、江、沪的出口增幅较4月份有所反弹。
纺织行业最主要的的风险仍来自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价格将直接影响到行业供需、规模、效益,为行业运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给企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便是用工成本加大。此外,美国经济在2008年可能呈现的衰退趋势或影响到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不利。
二、中国纺织业存在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有专家预言:中国的轻工业和纺织工业将是受益最多的行业。有人乐观地认为,中国纺织工业在摆脱配额束缚后在国际市场上将长驱直入,全面飘红。同时,也有专家呼吁,中国大多数纺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还不够成熟,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纺织工业将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现有格局将被打破,一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威胁。但是,无论争论结果如何,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中国纺织工业只有正确面对入世的利与弊,迅速寻找差距,迎头赶上,消除不利因素,利用WTO规则,引导中国纺织工业走向成熟,变被动为主动,才是正确的态度。目前,中国纺织工业主要面对的问题如下:
(一)从中国自身方面来说:
1、中国多数纺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不够,适应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有限;
2、中国纺织企业大多从事来样加工生产,被动执行客户标准,多数企业没有完善的企业标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不同的标准。中国纺织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个体差异也很大,导致中国纺织产品总体质量不够稳定;
3、随着服装向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快速反应能力的强弱将意味是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抢得先机,中国纺织企业整体快速反应能力不如发达国家;
4、中国部分纺织企业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面前无所事从。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技术壁垒的损失,被迫采用过高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造成质量过剩,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降;
5、中国纺织品国家标准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但是由于中国纺织品国家标准沿用了前苏联的模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的分类方法不同,并且政府部门对国家标准的推广力度不够,同时国标也没有相应的英文版,有些国际买家想采用国标也无法实现。
6、中国多数现有纺织品商检系统和专业检测中心未被国际市场认可。现有 国家标准和检测体系受到与国际接轨的挑战;
7、中国纺织工业总的生产能力明显过剩,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生产规模,局部地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纺织工业缺乏总体规划,政府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一些地方政府,盲目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也主观造成生产过剩。
中国纺织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纺织区域经济特色,自然形成了纺织品集散地,如浙江的柯桥,广东的西樵等纺织名镇。纺织特色城镇在活跃了地方经济的同时由于产品结构雷同,存在同行业过度竞争、产品结构单
一、低水平扩张等现象。
生产过剩的结果必然引发价格的竞争,企业为了获得订单被迫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减少生产环节或采用廉价原材料,忽视质量控制和检测,陷入恶性循环。
产品价格上不去,质量就无法保证,低水平进入国际市场必然引发国际市场的恐慌,中国纺织品必然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攻击,发达国家纷纷针对中国制定一系列的技术限制措施,对中国纺织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中国纺织品的进口数量。
(二)中国纺织品的质量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差距
应该说,中国纺织产品的整体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中国纺织品以其物美价廉著称于世。但是,由于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中国的纺织品尚未进入发达国家的主流消费群体。中国纺织品的档次认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有些与国外同等质量的产品,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价格总是无法与发达国家 的产品相比。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纺织品的总体质量水平与国际先进还有一些差距,大体上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国纺织品的整体技术创新点不如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中国大多纺织企业的产品开发投入不足,少数企业以仿造代替开发,片面追求效益,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有局部风格雷同的现象;
2、中国纺织染整加工技术虽然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但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高档的概念仅限于高支高密和强力,对织物风格重视不够;
3、中国纺织品质量总体不够稳定,同类产品的档次差距过大,采用产品质量标准过多,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再现性差;
4、中国纺织品中大路产品的比例偏高,整体降低了中国纺织品的档次和水平。
三、面临的机遇和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面临的机遇--纺织工业面料检测网络为中国纺织工业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创造了条件
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发起组建的“中国流行面料”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是:组织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用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引导产品开发,用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纺织品商业标准指导生产和贸易,建立新型国际采购链,整体推进“中国流行面料”相关企业的产品开发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高档面料精品形象。
“中国流行面料”系统工程包括四个体系: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体系;产品开发与协作体系;标准、检测与质量认证体系和贸易推广体系。
标准、检测与产品认证体系的任务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纺织品商业标准;建立“中国流行面料”产品检测网络;整体提高“中国流行面料”相关企业 的标准和检测水平,为企业提供标准和检测技术培训,帮助企业建立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企业内部实验室;用“中国流行面料” 吊牌认证国产面料精品。为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批准由中国纺织信息 中心组建纺织工业面料检测网络,网络建成后将整体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标准和检测水平,为行业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做出贡献。
总之,中国纺织工业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危害。战胜技术性贸易壁垒,减少经济损失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政府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危害,组织行业中介机构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平台,运用商业手段引导纺织行业。
(二)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
加强国与国之间政府的交流,通过协调方式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应努力营造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国内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针对不同性质的技术壁垒制定相应对策,借鉴和采用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系统研究我国应对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战略,政府应协调对外开放和环境保护,使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政府还应加大对纺织优势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如技改贴息、债转股、压改结合等。
建立纺织业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及时向企业提供WTOPTBT、WTOPSPS 通报,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法规、国际上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动态等信息。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只满足于依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标准行事,而要主动参加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活动,使国际标准能充分反映我国的意见和要求,力争将我国已具有优势的项目标准纳入到国际标准中去,以扩大我国产品的影响力。
构建我国的国际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寻求合理的贸易保护。建立TBT 体系,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国内企业加强对TBT 认识,改进生产以适应各种先进标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本国TBT条例防止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加工贸易和投资向我国转移高污染产业,也可使外国慑于报复的可能,减少歧视性的技术规定。
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产业内贸易。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档次,拉近与发达国家技术上的距离,通过产业政策扶持,促使高科技产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实现有利的贸易政策以保证它们在国际中的地位,从而使得资源、环境、贸易和社会 发展之间产生良性循环。
2、纺织企业自身的应对之策
(1)走创新之路
当前国际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方向新的发展,面对国际经济新形势,我国纺织业如何从“模仿”到“创新”,对于长期以来给外国跨国公司打工的我国纺织服装业来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任何企业若没有创新是很难持续发展的,仅靠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是不能占领国际市场的。
(2)推行“品牌战略”
为打破“有规模、缺品牌”的困局,许多企业开始尝试以自主品牌出口。在2007 年华交会上,宁波市许多企业打出了自主品牌;爱伊美的成交订单中,有近20 %属于自主品牌出口。“广博”在美国、中东、欧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品牌,并从日本、韩国引进了专业设计师,在2007 年华交会上推出了三大类新产品56款新设计“, 广博”牌相册颇受东南亚客户的欢迎。
(3)推进产品的多元化,提升产品档次和推进产业升级,完善产业体系
目前,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技术含量低,贸易依然局限于低附加值的中低档产品。对此,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既要积极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更要加强自主研发力度,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纺织业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方向发展,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争取向中高端产品市场进军。
(4)推行贸易方式多元化
现在我国纺织品出口面对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比较多,我们的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贸易方式,例如在一些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从靠出口产品发展为以出口产品、投资设厂和技术输出并存的多元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这样不仅可以利用东道国廉价的原材料及劳动力优势来降低成本,还可以打造全球供应链,增强品牌战略,同时还可以避开贸易壁垒。
3、推进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措施
纵然中国是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但在面对重重压力的情况下,也要当真总结经验教训。入世必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如何在竞争中“永保青春”,是每个纺织 6 企业都应注重的问题。要在竞争中抖擞,在竞争中成为强者,只有真正参与竞争,才能提高竞争力。
(1)依靠科技,起劲创新
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虽然具备比较优势,但我国大部分的纺织企业都属于低科技的制造业,遍及规模较小、技术装备不先进、企业信息化资金不肯投入、相关政策不配套、缺乏信息人才和适合企业应用的软件,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以是我国的纺织企业要改变传统不雅念,依靠科技与网络联系在一路,真正做到创新。当前,电子商务正如火如荼,成长快速。电子商务与纺织业的结合是入世后做好纺织业的必然趋势。在现今信息社会形态的时代,时间就是财富,电子商务就能很好地缩短时间,创造财富和利润。以是我国的纺织品行业要认清社会形态趋势,加强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重视,在政策上加以引导,把信息化建设列入重点,利用现存的典型例子来学习参考。固然要舍得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提居高不下业员工的知识水平。一支好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得以持久生存的重要保障。最重要的就是支持虚拟网络的安全需要,安全性才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与电子商务结合的过程中,要更深的懂得外贸轨制及相关法律。
(2)要加强对纺织行业的管理、规范与调解
自2001年11月入世,中国纺织品面对更大的市场。市场虽大,压力也大。不仅面对发达国家进口限制的压力,还面对着成长中国家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唯独是出口,国内纺织品市场也压力重重。以是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面对国内纺织行业的大量涌现,国家也要规范市场,调解秩序,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当局也要不错加以引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有效手眼了解市场,反映快速,要通过研究培养适合所需的人才,要有丰富的社会形态知识,超前意识,善于找到成长的道路,在成长自身的同时也要做好公共关系。
(3)树立品牌意识,要创建自主品牌
中国服装大国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大而不强却刺痛诸多企业的神经。自主品牌无法走出去、大多企业靠给国际品牌代工赚着低价的加工费。纺织服装是当时的风尚财产,设计是时装的灵魂。现今社会形态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质量好、档次高的产品是目前遍及受欢迎的。以是对于国内生产的质量一般、档次一般的纺织企业已是命在朝夕了。入世后国外品牌 的大量涌入及消费者的反映足以证明品牌意识这一点儿。以是我国的纺织业要加强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高,通过先进的科技水平和不错的领导,实施科技兴厂战略,务实求绩,使中国的纺织品在质量和档次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4)成长配套行业,提高整体效益
纺织品从它本身来看可以分为多个行业,如服装、艺术品等。一个企业在开展一项为主要行业的同时,也可以生产其它的纺织品,能有效地进行专业分工,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成长配套行业的同时不能盲目成长,要以某一项为重点,不能全部重点成长。一方面要调解产品出口结构,减少毕业产品,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找国外市场,拓宽新的销售渠道,将产品面向全球,使企业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5)保持成长的持续性
中国纺织业历史悠长,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财产。以是在改革体制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其成长的持续性。在完成升级的过程中,应注意与财产成长前一阶段在过渡和衔接上保持杰出的持续性。万一在某个环节上脱落那就等于前功尽弃。以是,企业首长一定要越发注意衔接问题,只有真正与国际接轨除开,企业才有生存之道,成长之空间。
结 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空间将越发大。但是同时也面对着挑战。一个企业要生存,就得顺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裁减”这是一般规律。
世界纺织品贸易市场的一体化将带来纺织品国家之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出口不再有配额,而是由各自的竞争力去决定。因此我国只有顺应和市场的需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求得生存和成长,中国的纺织业才能在世界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
1.彼得●林德特 国际经济学,1999版 2.云南大学经济管理文献。2011版 3.国际贸易组织纺织品研究文献,方启云
4.《海闻: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智慧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5.(美)亚蒂什M•巴格瓦蒂《高级国际贸易学》上海时政大学出版社。2004年 6.(意)G.甘道子夫等:《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7.(美)克夏格:《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李实。2004年 8.高成兴(国际贸易政策研究),中国出版社。1999年
9.杨小凯,黄有光著(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张正纲译,经济出版社,1998年。
10.盛斌著(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黄建忠著《国际贸易新论》。经济出版社,19991年
第二篇:纺织品贸易实训指导书
纺织品贸易实训指导书
(纺检贸易 专业 11纺检1 班)
实训时间:第1周~第3周一、实习的目的及任务(综述)
《纺织品贸易实训》课程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操作性、实践性非常强。本次实训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仿真情景下,以对外贸易的联络、洽谈、磋商、签约、履约等业务往来流程中各个环节与单据缮制为载体,介绍基本知识点。技能点以及最新的国际惯例、贸易政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能逐环节地掌握进出口贸易基本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外贸素质,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1.理论复习及实训准备
任务:复习业务操作基础理论及相关计算。
理论复习内容:
(1)主要结算方式和贸易术语条件下纺织贸易业务流程。
(2)纺织品贸易操作中的主要术语和有关计算。
要求:
(1)及时整理归纳纺织品业务操作基础理论知识。
(2)能够根据合同要求进行产品报价计算。
(3)对主要结算方式和贸易术语条件下纺织贸易业务流程。
(4)根据分配完成相关业务操作(见附表)。
(5)准备实习报告用纸。
2.模块一:上机流程实训(上机操作)
(一)信用证+CIF出口实训
任务:通过信用证方式按出口业务模拟操作,锻炼贸易操作者以下业务技能。
要求:(1)基本掌握我国出口贸易信用证+CIF的操作流程,能根据国家相应规定完成出口手续;
(2)能根据业务需要合理使用商务函电进行交易的洽谈工作;
(3)能根据贸易洽商结果顺利完成贸易合同的缮制工作;
(4)能根据产品的特性尽快运输及报关报检工作;
(5)具备商务单据的制作技能,顺利结汇;
(6)能根据国家政策完成出口核销工作。
(二)托收+FOB进口实训
任务:通过托收方式按进口业务模拟操作,锻炼贸易操作者以下业务技能。
要求:(1)能够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市场调研,包括搜集商品信息、国内外客户信息、国际国内市场信息、能够对进口商机进行有效地分析;
(2)能够准确、清晰、整洁地书写外贸商务函电,能够熟练地处理外贸函电;
(3)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进口成本核算,能够核算进口价格、进口费用和进口利润,能够进行还价核算;
(4)能够科学、合理地签订内、外贸合同,能够熟练订立进口合同的商品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保险等条款的内容;
(5)能够根据出口商预装船通知办理订舱,能拟写装船指示,能办理进口货物预约保险;
(6)能够结合进口业务风险和公司利益,进口托收业务的对外付汇工作;
(7)能够进行进口接货、报检、报关各环节的操作;
(8)能够及时办理进口付汇核销手续;
(9)能够完全理解外贸法规政策、国际贸易惯例,能够根据最新进口相关政策准确地办理相关进口环节业务。
.
(三)电汇+CFRC5C出口实训
任务:通过电汇方式按出口业务模拟操作,锻炼贸易操作者以下业务技能。
要求:(1)基本掌握我国出口贸易电汇+CFRC5C的操作流程,能根据国家相应规定完成出口手续;
(2)能根据业务需要合理使用商务函电进行交易的洽谈工作;
(3)能根据贸易洽商结果顺利完成贸易合同的缮制工作;
(4)能根据产品的特性尽快运输及报关报检工作;
(5)具备商务单据的制作技能,顺利结汇;
(6)能根据国家政策完成出口核销工作。
(四)信用证+CFR进口实训
任务:通过信用证方式按进口业务模拟操作,锻炼贸易操作者以下业务技能。
要求:(1)能够根据进口合同,填写开证申请书并办理申请开证手续;
(2)能够根据合同和信用证,审核单据。
三、考核评定办法
1、考核方法:根据以下四项综合评定:
①平时成绩、实训纪律、综合测试40分;
②实训老师对实训过程和单证内容的审查40分;
③实训总结20分。
2、考核依据:根据单据的缮制情况情况评分。评分要点:
(1)能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宣传企业及产品;
(2)进行外贸业务磋商,掌握往来函电的书写技巧;
(3)掌握不同结算方式和主要术语条件下的外贸履约流程;
(4)正确填写各种单据(包括出口业务中的报检、报关、议付单据,信用证开证申请等);
(5)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及注意事项。
五、组织安排
1、学生分组:
11纺检贸易1班:负责人:
学生负责人职责:安排卫生值日,协助教师进行考勤,实训纪律管理、卫生检查,及时收缴作业。
表二:11纺检贸易1班实训名单
3.指导教师安排
表六:指导教师安排表
指导教师安排表(第一行为质检实训,第二行为贸易实训)
周课次
备注
1、实训第一阶段是实训动员、理论复习和方案设计阶段。指导教师负责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及讲解后的学生指导工作。
2、实训第一周周2至实训第四周是纺织品贸易实训阶段。
3、实训总负责人:xx
实验室管理:
成绩汇总上传:xx
染化工程 系 纺检贸易 教研室
第三篇:纺织品贸易实务课程小结
“纺织品贸易实务”课程小结
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中国纺织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那时的居民已经会使用纺专纺纱。从夏朝开始,纺织品已成为交易物品,并出现了纺织生产发达的中心城镇。汉朝时期,当时的中央政府开辟了丝绸之路,纺织品贸易空前繁荣,中国的丝织品远销新罗(今朝鲜半岛),安息(今伊朗),大秦(罗马帝国),为我国纺织品贸易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罗马的贵族妇女,都以能穿上中国丝织的透明衣裙为荣,中国丝绸于是成为罗马帝国最大的奢侈品之一。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素纱禅衣,长三尺七寸,重量不到一两,其工艺之精巧,轰动了整个世界。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发展很快,并率先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中央政府的海禁政策和西方先进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产生,纺织品贸易渐渐落后于欧美等工业化国家。鸦片战争后,由于资本主义的大量倾销导致多数手工业纺织业受到致命打击,同时也刺激了近代化大机器纺织工业的兴起,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从事纺织业的企业家,如我们无锡的荣氏,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展到今天,中国这项已经成熟的产业在国际上也占领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是从国际贸易的现状来看,我国纺织品贸易还是存在很多问题。1)贸易摩擦不断,受到贸易倾销指控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至今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他们认为中国纺织品价格偏低的原因就是中国政府对纺织服装实行全面限价,严重影响了其本国的纺织业的发展,而对中国的纺织品抱有抵制态度。而且,继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之后,以SA8000社会责任认证为代表的“劳动壁垒”,正成为中国出口纺织品的又一大障碍,因为虽然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价格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我国的劳动力很多是在不被提供任何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工作的,也就是被欧美等国称为“血汗工厂”的现象。我国在短期内无法达到这些国际标准,这势必成为阻碍我国纺织品贸易的一大挑战。2)经济危机的打击。2011年以来,中国纺织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外有全球经济复苏减速,内有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等紧缩货币政策、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等问题,整体市场处于宏观环境的阴霾中,纺织行业压力持续加大。原材料成本上升幅度较大,尽管企业纷纷通过调整产品价1
格、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管理方式等方法努力消化成本上涨压力,但价格传导仍不能同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此外,在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各国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而我国纺织行业所面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在近年来尤为明显,使得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对我国的传统纺织服装行业(尤其是服装行业)直接构成挑战和竞争。3)纺织企业自主生产能力不强。我国的纺织行业生产以大量的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由于我国纺织品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规模只在中低档产品市场有优势,所以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率比较低,赚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环节微薄的利润,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50 %以上的服装出口是来料加工,30 %以上是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来进行加工,自主品牌服装仅占10 %左右,而且设计开发水平不高,不能自主设计、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4)生产技术落后,不能达到国际标准。国内许多公司纺织技术与国际纺织技术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例如纺织化学纤维品种变化慢,需大量进口化纤面料;纺织加工技术水平较低,毛纺锭、印染设备只有10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技术方面刚刚起步等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
为了改善我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我国政府应努力营造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国内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针对不同性质的技术壁垒制定相应对策,借鉴和采用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系统研究应对发达国家的各种贸易壁垒的战略,协调对外开放和环境保护,使其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除此以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只满足于依照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标准行事,而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活动,使国标能充分反映我国的意见和要求,力争将我国已具有优势的项目标准纳入到国际中去,以扩大我国产品的影响力。我国纺织品行业协会也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坚持信息共享、互利互惠等原则,避免行业内部产生恶性竞争等现象,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我国纺织品企业应当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顾客满意为标准,打造中国自己的纺织品牌,提升自身的整体品质,逐渐形成积极创新,追求卓越,锐利进取的企业文化。在物流方面,我国也要尽力与国际接轨,提高运输的速度和通达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重现我国纺织业在历史上的辉煌。
第四篇:纺织品贸易实务课程小结
“纺织品贸易实务”课程小结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0801 0205080108 陈艺翀
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1651.4亿美元。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38%,贸易顺差达1290.34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
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以2006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口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24.2%,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增长42%,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尽管2006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在出口整体规模和效益上仍取得较大发展。
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和纺织品出口大国,中国的纺织品遍及全球,是影响全球纺织行业的重要力量。但是需要大量进口纺织品的还是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他们没有比较优势来大规模生产纺织品,以是进口的比例比较大。因此中国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美、欧三大市场。
中国和日本的纺织品贸易一直比较好,日本既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大国,也是纺织品的进口大国。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主要是原料,加工后再返销到日本。中国对日本的纺织品出口50%甚至更高是加工贸易。日本在华投资也对中国纺织品贸易起了很大的作用。据统计,2003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占48.3%。以是,日本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大国,是最有前景的一块市场,即第一市场。
美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其国家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他们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无瑕顾及,因而是一个纺织品进口大国。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是服装,近年来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贸易顺差。据数字显示,2003年中国的纺织品占美国纺织品进口总额的19.8%。以是美国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另一块肥地,即第二市场。
欧盟的纺织品市场相当活跃,是世界上纺织品进口的第二大商,市场渗透率达50%摆布。欧盟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主要是成员国之间的内部贸易,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交往比较少。但是中国仍是欧盟纺织品进口的主要国家,虽然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中国出口。据有关数字显示,2003年欧盟除进口成员国之外的,中国的纺织品就占5.3%。以是欧盟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第三市场。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贸易摩擦、贸易壁垒不断
我国加入WTO以后,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全球纺织业原有市场和利益格局,因此对于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就有了所谓“挤占了他人的市场份额”的大量反倾销等各种障碍。法国纺织工业联盟主席吕西安德沃日曾表示,应延长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配额限制至2008年底,“以便向中美之间签署的此类协议看齐”。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至今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甚至干预中国的金融政策。从纺织层面上来说,他们这样认为是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快速增长且在进口国零售市场上的份额增长较快,已对进口国的制造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甚至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下降,我国纺织业将成为全球贸易摩擦的焦点。
继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之后,以SA8000社会责任认证为代表的“劳动壁垒”,正成为中国出口纺织品的又一大障碍,因为虽然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价格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我国的劳动力很多是在不被提供任何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工作的。面对进口国实行越来越严格的“劳动壁垒”措施,纺织行业虽然也开始积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也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公约开始实施了符合国际惯例以及我国国情的行业自律性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但在推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初期,肯定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阻挠。
纺织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纺织企业自主生产能力不强
我国的纺织行业生产以大量的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由于我国纺织品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规模只在中低档产品市场有优势,所以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率比较低,赚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环节微薄的利润,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50 %以上的服装出口是来料加工,30 %以上是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来进行加工,自主品牌服装仅占10 %左右,而且设计开发水平不高,不能自主设计、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2、出口成本增大,且品牌竞争力不强
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成了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最大利空因素,由于纺织品附加值较低,人民币升值使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进一步削减了企业的出口利润。
3、生产技术落后,不能达到国际标准
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使纺织品寻求增强竞争力的要素,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已成为国际纺织品业增强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国内许多公司纺织技术与国际纺织技术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例如纺织化学纤维品种变化慢,需大量进口化纤面料;纺织加工技术水平较低,毛纺锭、印染设备只有10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技术方面刚刚起步等等。产品生产技术的高低影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出口结构不尽合理
许多中小型纺织公司纺织品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其表现是:纺织服装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价格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衣着用多,产业用、装饰用少。单一的产业结构会影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范围,我国应按照国外的形式变化,积极变通销售模式,使产品多样化,增加产品的竞争机会,丰富纺织品的出口种类。
5、市场过于集中、产品价格偏低
纺织品出口的市场往往集中于一个国家或邻近国家,出口市场的过分集中增加了纺织品出口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增加了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不稳定性和外贸政策实施的难度。随着进出口权的放开、进口成本的降低、配额的削减,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业绩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出口价格普遍走低。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空间将越发大。但是同时也面对着挑战。一个企业要生存,就得顺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裁减”这是一般规律。
世界纺织品贸易市场的一体化将带来纺织品国家之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出口不再有配额,而是由各自的竞争力去决定。因此我国只有顺应和市场的需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求得生存和成长,中国的纺织业才能在世界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纺织品贸易实务课程小结
纺织品贸易实务课程小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纺织业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中国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纺织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支柱,并曾在4000余年的漫长历史中领先于世界。从公元前2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手工机械纺织业的发展到近代机械纺织品的建立,再到现代50年建成的纺织品大国,中国的纺织品行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纺织品服装一直是全国首位的出口商品,其出口金额不仅占到出口总值的1/5,而且是我国外贸顺差的第一大来源,这样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自从加入WTO后,我国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651.4亿美元。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38%,贸易顺差达1290.34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
尽管如此,我国近些年的纺织品却受到多方问题的困扰。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中美纺织品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配额取消后带来的低价竞争、我纺织品对美出口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大、、美国业内限制我国纺织品进口、缺乏自有品牌、纺织品设限等市场潜在不确定因素短期内尚难消除。
从我国方面分析,在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在一、二阶段由于一方面中国纺织产业起步较晚,产能有限,另一方面我国还未加入世贸组织,中美纺织品贸易规模、矛盾及摩擦都相对较小,中国纺织业存在的问题不太突出。中国纺织业强大起来,到目前为止一直成为世界,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供应国。中美纺织品贸易在迅速扩大的同时问题日渐尖锐。
从美国方面分析,从美国贸易历史可以看出,美国的贸易策略采取了双重标准原则。在有竞争力的产业里,美国是极力倡导自由贸易的,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能够挑战它们产业的一些产品,就积极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世贸规则无不是美国倡导自由而又留有保护政策的缩影。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之间竞争剧烈。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多是对美国出口服装和纺织品的大国。墨西哥、东盟、中美洲一些国家也都是中国现实或者潜在的竞争对手。美国纺织品市场虽然巨大,但总容量是有限度的。中国要想扩大对美出口,就必须挤占他国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区域组织协定,美国会加大对加勒比地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进口。美国无论出于政治还是经济目的,都会对中国纺织品进行限制。
二、中欧纺织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在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上, 中国纺织服装业长期保持相当强的竞争优势, 这一点不容置疑。但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优势强度的长期趋势 是在逐渐下降的, 这一情况反映了中国纺织服装业在欧盟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大却不强,而且纺织行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和每个人的生活都相关, 其振兴将影响着众人的命运。这样我国还存在着实际竞争力不断降低的隐忧。由于中国纺织品价格低廉具有世界性的比较优势, 受国内生产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的纺织行业依然处于较低的国际分工地位。因为廉价的产品易于导致进口国认为这是一种低价倾销。低价出口自然增长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使中国纺织品占据了欧盟大量的纺织品市场, 从而不断引起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摩擦。
当前, 我国的外贸出口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外贸出口企业也将面临着在夹缝中求生的境地。使企业丧失发展预期, 这是欧盟纺织品贸易争端对中国纺织业所产生的最大损害。这必将导致国内一些企业面临停产、半停产或转产, 势必减少用工,造成就业岗位和人数减少, 从而增加社会就业压力, 影响社会稳定。
就欧盟对华实施的纺织品特保措施而言, 主要是采用替代配额的手法继续保护欧盟纺织业的发展。根据有关规定, 欧盟对华纺织品出口实施的有关数量限制, 最长可以达到4 年。而在竞争剧烈的今天, 这样长时间地限制中国纺织品的进口, 会使欧盟市场被他国占领和取代。如此下去,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将举步维艰。
三、中国周围邻国纺织品存在的问题
2012年5月22日,尼日利亚移民局以“在尼非法从事纺织品贸易活动”为由在尼日利亚北部城市卡诺的堪汀夸里纺织品市场逮捕了45名中国商人,尼日利亚卡诺州移民局局长伊曼纽尔·布拉斯科向媒体指责这些中国商人如同“拾荒者”一样,钻市场的空子,抢走了本应属于尼日利亚本地人的工作机会。他说,尼日利亚欢迎并支持中国人前来投资创业并进行正常的贸易活动,但决不允许这种在市场上和尼日利亚人争夺生意的行为。他说,这些逮捕行动是一次大规模打击非法经商活动的一部分,尼日利亚将继续打击这种非法商人。
四、、未来处理纺织品贸易关系的主要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格局多元化加速, 中国纺织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 以创新为驱动, 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全行业的时代命题, 从而推动中国纺织业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 成为业界推崇的中国纺织业的创新思想库。
中国纺织品在欧盟乃至世界市场所占的比例已经不小了, 中国纺织业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如何扩大市场份额, 而是如何增加高质量、深加工、具有自有品牌的产品。因此, 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重塑我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 以“ 质”取胜。还要进一步完善原材料市场的流通机制, 尽早实现与国际市场的真正接轨。对这些市场的开拓应是有选择、循序渐进的, 还要注意细分市场, 针对各国市场的特点设计和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