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7: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第一篇: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为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促进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2014年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在全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要求各地以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组织措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为主要内容,开展自查。在各地自查基础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教育部相关司局、国家督学和专家组成6个督导组对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12个省(区)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期间,共抽查了48个县(市、区)的288所学校(包括教学点、县乡村的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校),听取了省(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县(市、区)政府的有关工作汇报,与部分校长、教师进行了交流。督导情况如下:

一、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做法

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影响,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大力促进信息化应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规划

各省均在教育行政部门内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业务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大多数省还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跨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绝大多数省份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确立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分工合作

各省普遍建立了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一是各省建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各业务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建立基础教育、教研、教育技术等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二是部分省份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工信、科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厅际协作机制。青海、贵州等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相关厅局为成员单位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江苏、辽宁等省成立了厅际协调小组;安徽、湖南等省建立了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机制,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2.注重科学规划,加强督导落实

各省(区、市)基本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专项发展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进行了任务分解,规定了完成时限,落实了工作责任,完善了保障措施。绝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强化督导检查,促进相关工作落实。云南省将教育信息化设备配备纳入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将信息化配备水平、“三通两平台”建设配备情况等列为政府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湖南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考核内容,并建立县级奖补机制,从2013年起奖励在“三通工程”建设与应用方面的24个示范县各10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县级政府加快“三通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3.重视专业引领,组建专家团队

部分省(区、市)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组建了省级教育信息化工作专家委员会(或专家库),提供研究论证和专业引领,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智力保障。其中,北京等省(区、市)成立了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河南、内蒙古组建省级培训专家库,甘肃将省内高校相关教育信息技术专家列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

(二)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各地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团体、企业支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初步形成。多数省份安排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弥补经费缺口。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给予优先保障。

1.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各地积极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在中央财政专项投入基础上,各地加强省级统筹,弥补经费缺口。部分省份安排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以省级财政投入带动市、县财政加大投入。上海市从2011年起、湖南省从2013年起年均投入专项经费超过1亿元。二是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给予优先保障。陕西省在2015年项目申报中明确将“全面改薄”工程资金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湖北省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18.7亿元,占改薄资金总额的7.8%。三是多数省份明确规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标部分,用于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方面的开支需求。安徽省规定各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公用经费10%的比例建立信息化专项资金。

2.探索多元投入格局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各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与移动、联通及电信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动员社会多方力量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宽带接入及信息化环境建设。贵州省采取向社会融资、企业垫资、租赁+财政补贴等方式探索“政企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三种模式,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四川省与电信、移动等四大网络运营商沟通协商,制定“校校通”网络接入实施方案,并以目标考核方式下达各市县年度完成目标。河南省内三大电信运营企业近三年累计投入7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的提升。甘肃省与企业合作为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为5297、6033个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河北省与省通信管理局合作实施“校通宽带”工程,免费为500所农村中小学校铺设网络。

(三)强化教师培训,提升应用能力

各地普遍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参与过相关培训。各地积极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有效性。绝大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相应考评指标体系,建立推进应用机制。

1.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各地各校不断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是拓展培训内容,满足发展需求。围绕“国培”计划有关内容,部分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浙江省结合自身需求,设计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三大主题的教师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促进教学应用。各省通过集中培训、开展教研、举行赛课、考核应用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贵州省以“开足开齐课程”为目标,发挥县域内教研、中心校示范作用,由各县、中心校制定同步教学和教师培训计划,采取传帮带多种方式,指导教学点教师充分利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海南省运用主题式培训,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研究构建“QQ群+个人空间+工作坊+研修社区”网络技术手段和平台,推动教师学用结合。江西省采用“自主普及学习+诊断测评+能力提升培训+培训测评”的模式,开展分学段分学科分城乡校长、教师等专项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是充分整合培训项目资源,扩大覆盖面。河北、山西、广东、贵州等省充分整合“英特尔?未来教育”、“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培训”、“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资源,加强各级各类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

2.纳入考评体系,促进教学应用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各地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考评体系,并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一是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考评体系。大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福建省在进行岗位细分等级聘任工作中,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聘任的必备条件。江西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列入了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

二是开展试点引领。各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在教学应用、区域整体推进、机制创新等方面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安徽省开展以县为单位,以中心校辐射教学点的在线课堂常态教学实验,县镇学校教师通过视频互动方式为教学点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在线课堂技术标准和常态化教学组织模式。浙江省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形成一批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和机制创新典型,如杭州市拱墅区的集研训、交流、协作于一体的网络研训模式和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云实训”,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转型提供了范式。

二、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成效

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

各省积极配套经费,整合资源,推进教师培训,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了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

1.教学资源同步配送

在加强设备配备的同时,各省通过卫星和网络接收项目配套小学1-3年级教材版本数字教育资源,并有效整合市、县教学资源,初步形成了对教学点的辐射服务支持机制。河南省搭建省级“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同步课堂、名师课程等辅学资源和教研备课资源,同步课堂视频资源覆盖7个学科、9个版本教材,共3000余节。

2.课程开齐率大幅提升

随着项目逐步实施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长期以来缺师少教、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学点国家规定课程开齐率不断提高,尤其是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开课率显著提升,特别是对一师一校型教学点,效果尤其明显。陕西省所有教学点均已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河南省90%以上教学点能利用设备和资源开出音乐、美术等课程。福建省教学点教师利用设备和资源开设的课程占总课程的74%,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点比例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21个百分点,达到88%。

(二)“三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各省通过“三通”建设,积极创设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不断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广泛利用学习空间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应用。

1.“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

截至2014年11月,全国中小学(不含教学点,下同)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82%,其中,接入带宽在4M-10M之间的中小学比例为32%,接入带宽在10M以上的中小学比例为41%。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全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78%,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39%,普通教室半数以上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46%。

2.“优质资源班班通”初见成效

各省采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稳步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山西省实施“‘班班通’教育教学资源进教室计划”,建设交互式数字资源、“同步课堂”资源和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数字资源,探索多途径实现“班班通”。海南省成立省级骨干教师工作组,分学科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形成本省特色资源,在名师相对集中的学校开通“名校课堂”“名师课堂”,乡镇中心校以上教师利用优质数字资源备课、上课已成为常态。

3.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各省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初步积累教育教学应用经验。海南省建立实名制教师学习空间8万个,占教师总数的71%。浙江省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比例达68%,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研的教师比例达43%。吉林省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44%,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占任课教师的44%(其中城市教师达到77%)。黑龙江省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中小学教师占已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比例分别达86%、21%。

(三)“两平台”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通过“两平台”建设,各省初步形成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共服务的系统化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1.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各省依托已有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共享机制。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初步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积极推进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浙江省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用户择优选择的方式,构建“资源超市”。甘肃省通过与企业合作、购买、组织竞赛等方式获取和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并免费为教师提供教学助手、虚拟实验室、备课工具等教学应用软件,初步形成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天津市通过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汇聚已有各级门户网站,实现多站点统一管理、权限统一分配、信息统一检索,并对多方优质特色资源进行整合与集成,实现与第三方数字资源和数据库的跨平台统一搜索。

2.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稳步推进

按照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部署,各省积极规划并出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建成省级数据中心。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各省完成部署,从教育部到学校的五级应用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并稳定运行。甘肃省建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部署了国家级应用系统5项、省级应用系统5项,同时开发了教育综合数据监测系统。陕西省在省政府信息化中心设教育专区,搭建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并建设了包括学籍、教育科研、教育行政决策、教育基础数据库及交换平台在内的多个特色业务管理系统。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妥善解决。

(一)统筹推进力度不够

督导中发现,一些地方对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与具体部署了解不全面,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一是协同推进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仍有部分省份尚未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与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导致各项政策措施未能形成合力,推进工作缺乏有效组织保障。二是缺乏对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规划。仍有一些省份未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平台与已建成的市县平台、企业平台间缺乏互联互通,无法有效整合。资源平台与管理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撑和运行维护等还无法完全实现共建共享。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水平还不高

督导中发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还未产生实质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没有根本性改变。一是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多;二是大部分教师仍处于信息技术的浅层次应用阶段,部分教师仅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形式,缺乏对有效融合的教法、学法的深入钻研,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收效还不明显。

四、督导意见

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地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理顺机制,加大统筹力度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准确把握本地区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强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力度:一是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建立并完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人社、工信等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进度安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合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二是加强对省级资源服务平台与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实行对两大平台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维护。建好省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对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互联互通。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各地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断改进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切实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汇聚、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针对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置分层级的立体式培训内容体系。创新培训方式,重视学用结合,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组织教科研队伍、专家、名师等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活动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鼓励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和部分优质学校,大胆创新,形成可示范、可复制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篇: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暨2011年 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领导讲话材料

二○一一年三月

目 录

1.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的讲话………………………………… 1 2.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的讲话…………………………… 18 3.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李天顺的讲话…………………… 35 4.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王珠珠的讲话…………………………………………………………… 50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同志们,我们今天全国各地教育系统都在认真学习国家“十二五”规划,积极贯彻落实“十二五”精神,努力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在杭州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暨2011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长会议,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我了解一下今天有26个省市32位省电教馆正馆长参加会议,说明大家对会议的高度重视,一天多来大家通过报告、经验交流和研讨,沟通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进一步落实了纲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有关要求,王延觉司长、李天顺司长在会上作了很好的报告,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总的看来,会议开得很好,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一是总结交流了各地教育信息化成功作法和经验,二是研讨了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和工作思路,三是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特别是2011年工作的重点,这次会议很重要的是大家进行了沟通,相互交流,刚才有四位同志代表小组分别报告了各组讨论的情况,大家对会议的召开纷纷提意见,特别是四位同志提出了20条建议,大家的讨论还是很认真的,这些建议也是很有价值,教育部司局回去后认真的研究,认为大部分建议都提得很好而且有操作性,值得大家认真地研究。

那么下面我就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工作中,教育信息 化就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进行来安排,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加强了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经过教育系统上上下下的不懈努力,“十一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识,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工作情况,王延觉司长总结中讲到了,我这里就概括一下,主要有这么几条:

1、现代远程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十一五”期间现代远程教育逐渐成为人们认可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势,教育部批准的68所大学和中央电大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全国教师教育的部落联盟的成立推动了我国继续教育事业调整,向智能计算机网络的第三代远程教育转换,目前网络教育本、专科生招生规模达到160万,远程培训教师的数量连续几年超过百万人次,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历时五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教育卫生宽带传输网,部分省、市、区的教育网也已经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局面,基本覆盖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各个领域,成为远程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产生渠道,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条件,全国已有近半数的省份不同程度的建设了地方教育网络,全国约16%的小学、46%的初中、77%的高中已建立了校园网络。

3、数字化资源体系开始显现,“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了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教育教学需要的资源体系,中国高教文献保障体系,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的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各级各类教育资源 不动工具,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免费提供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全学资源,国家级高等质量工程,已经建设2500多门本科精品课程,1000多门高职高专的精品课程,200多门网络教育的精品课程,中国职业教育网开通后,每天都有大量的访问,非常受用户欢迎。

4、信息技术专业人材培养和教育普及工作持续的推进,目前,高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在校生的规模约为300万,中职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学生达到400万,“十一五”期间近500万教师通过了教师教育技术初级或者中级培训,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开课率明显提高,达到初中90%,小学40%。

5、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和省级教育部门基本建立了政务公开网站,电子政务公开正在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校园安全的管理系统建成,提高了教育管理效率,促进了教育管理和教育学者的科学化。

6、教育信息化重大应用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在普及化应用,远程教育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高校招生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考试监控系统、教育科研管理系统,科研信息交流平台等也都在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7、电教系统已经成为知识教育信息化重要的专业化对口,中央电教馆和全国各省、市、县电教机构的2.3万专业人员街接全国46万多中小学专、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和电教工作人员,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作贡献中实现了从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基础(9:35),在“十一五”期间,电教系统得到了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远工程建设和应用的理念,在重点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信息 技术教育普及,远程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在区域学校的实验室试点推动等业务发展中已经成为一支知识教育信息化重要的专业化队伍,成为把教育信息化延深到基层学校和边远贫困地区的重要支撑,“十一五”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总结“十一五”电化教育工作,有几条成功的做法,特别给予肯定,一是政府积极推动,“十一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在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迅速推进,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中央到地方直接经费投入与多个重大项目的设立起到了给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经历。二是基层探索应用,“十一五”期间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给教育改变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建设项目,探索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好局面,在一些地区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已逐步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融合,不断的创新,也涌现了一些好的人才。三是注重资源,“十一五”期间形成的各级各类资源,主要采用评比、招标、采构、征集等方式,形成教育界的优质资源,越来越多采用网站的形式集成整合的发布资源,提供给学校、教师和学生使用。四是关注新技术的引进,做到与时俱进,从“十一五”初期到后期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出现了明显上升,这与关注和应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移动技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点“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绩和所做的工作。第二点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坚决性,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等方面的新形势、新 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教育信息化做了重要指示,教育规划纲要把信息化单独列为一章,刘延东国务委员多次对教育信息化作出指示,在今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又特别作了强调,教育部高度教育信息化,袁贵仁部长亲自抓,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并把教育信息化列入了2011的重点工作,袁部长还特别讲了一句,不管我们的重点工作有多少项,教育信息化都必须是其中之一。那么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抓落实,抓好落实需要首先形成共识,要通过学习和宣传、讨论,使教育系统和全社会对纲要提出的教育信息化有深刻的体会,形成共识,特别是规划纲要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大家很好的思考来领会,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是规划纲要里面讲到信息化意义的时候特别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也要同时加快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性,坚决性有深刻地认识,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第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是国家信息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与科技结合的一个标志性,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可以从很多方面讲,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简单的一句话,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无论如何推动都不会过头。为什么这么讲呢,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除了单列一章外还有一个重大项目,第二教育信息化是渗透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方方面面,每个环节都有,抓好教育信息化,对我们完成纲要的核心任务,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和作用。第三教育信息化有可能改变我们教育的传统规律。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整体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一教育信息化关系千家万户,而且直接影响民心。

第二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当前形势下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今年是落实纲要的第一年,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任务、重大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启动,教育信息化作为纲要的重大任务和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我们必须尽快启动,加快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重大的课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等改革措施的深化,各级各类教育都必将对教育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地部署,才能积极回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信息化如果说滞后,发展影响的不仅仅是教育信息化本身,影响的是整个教育的改革发展,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将影响到国家整个教育整体战略的实施,也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竞争力。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教育信息化也有着很多的期待,我们要对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性有充分的认识,我们要使教育信息化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前面,应该成为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突破,教育部“十一五”就提到要用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我们的任务是非常重大的,要起到带动作用。

第三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十二五”期间一项十分艰苦的任务,不仅有紧迫性,也有坚决性,“十一五”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成就巨大,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再一次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要求与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及全国现代化的整体战略目标,与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和水平相比,应该说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任务是十分 艰巨的,我们教育信息化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比我们的教育整体水平恐怕要大很多,我们任务非常艰巨,我们现在基础还是比较差,我们发展面临的困难还是比较多,大家刚才提的建议也隐含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们面临的既要追赶发达国家的步骤,又要追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节奏,同时还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信息化的巨大期待,所以我们在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我们一方面在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同时既要解决发展不平衡和设备浪费闲臵,我们在加大资源建设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建设可持续的资源共享、共建的基础,在改变教育信息管理严重滞后面貌,实施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协调各方的需求,落实责任主体,形成协作合力。在推进信息化应用的同时,还需要解决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以及师生应用能力提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我们说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建设问题、投入问题和硬件的问题,也是深层次的体制和探索的任务,我们现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机制和模式可以拿来就用、我们就直接推广,我们现在探索过程当中,我们教育信息化十年来从形成阶段到应用阶段,过去我们有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和做法在我们下一步从应用阶段走向融合和创新阶段的时候它也不能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有些是可以用的,有些还不能够用,可能还要创新,所以说没有新的突破和没有重要进展的话,就会影响到我们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甚至影响整个教育改革。

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这是当前我们最紧迫的事情,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需要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同时也要有机遇意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内外部环境总体是很好的,是难得的机遇。

第一,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步伐。国家信息基础化和工业化,推动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应该说是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是好的,有利于信息化的发展。

第二,是在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指导下,和党中央关怀支持下,整个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这是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去年的纲要发布以后,全党全社会统一了思想和行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纲要贯彻落实工作正在扎实地推进,贯彻落实的机制不断创新,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出招,这其实也是我们教育信息化的进展。

第三,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向各个行业越来越广泛快速的渗透,以及一批优秀信息技术企业的成长,也为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持环境,我们不仅有政府支持环境、社会支持环境也有市场支持环境。

第四,是经过我们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教育信息化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别是教育部高度重视,目前,已经就教育信息化正在做若干计划,所以我认为现在正是一个大好的时机,应该充分认识这些机遇,珍惜这些机遇,抓住机遇,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教育信息化现状,以及现阶段发展的阶段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教育规划纲要在第十九章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优质资源开发的应用,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三个方面提出了总体的要求,纲要就是三条任务,一是基础设施,二是资源建设,三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十个重大项目之一,所以我们经过研究以后确定,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和谐目标和工作任务就是要落实好纲要的各项要求,按照纲要明确的三项任务加一个重大项目的牵头部门都是教育部,当然还有其他的部门配合,所以我们教育系统对教育信息化也承担了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教育部也正在组织编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纲要,在这里再强调一下我们这个总的思路就是要以全面落实纲要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为核心,以服务大局、保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创新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与教育结合为战略方向。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所以有些还来不及做,当然大家刚才提的有些建议我觉得政策因素,包括专家讨论也讲到这个政策,因我们有很大一部分是面向群众,光靠几个项目是解决不了很多问题,这是一个宏观的抓手,下一步政策,重要的是我们要抓好一批在省市或者是学校要选择一批示范引导,要抓好示范引导,因我们现在没有现成的模式,那我们就要去发现典型,发现好的,很多创造性好的东西都是由我们基层的创造,都是大家创造的,所以我们要去发现,通过这种好的来引导。第三,就是微观上面的,我们要抓一些重大的项目或者是工程,有些是具体的项目,比如发射卫星,教育卫星这些具体项目,那有些是工程,比如农远工程、校安工程等等这些,涉及面很广,它是通过一个系统的策划和布局,各个省市的系统推进、执行特定的目标,这是我们在三个层次都要抓住,不能只有一个层次的抓住,一个层次的抓住不能够实现我们教育纲要、规划纲要所提出的目标,达不到,这是我们这三个抓住,通过这三个抓住我们要全面系统的推进教育信息化。同时呢,重点的推进 以宽带网络全覆盖为主要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的内容方式和积极,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形成数据互通的教育科学管理的基本构架,分工负责协同推进教育管理的科学发展,所以我们在落实各项任务中间,很关键的要选好抓手,把握关键。建立教育信息化领导与支撑的保障机制,使教育信息化在创新精神中做到有效推进,并能够发挥实际作用。这就是刚才所讲到的,我们不是把它当一个项目来做,是要把它当作一个工作,要形成一种持续的常态的工作机制,这个很重要。不是说我们到时候设计好一个项目或者工程,找它一笔钱了,再去推进这个工作,再给大家布臵任务,不是这样的。那么我们要从常态工作作为基础,而且应该是我们主要的工作任务。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持续发展的机制,然后再来抓一些重大的项目,重大的工程。来推动重点领域,应该是这个思路。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开这个会,就是要跟大家吹吹风,沟通一下思路,新增活力。那么我们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根据以上这么一个总体思路,我认为还需要特别是把握好这个重大的问题,这也是对这一个思路的一个进一步的体现。

第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前瞻布臵。他们原来给我写的是超前布臵,我把超前改成前瞻,超前让人感觉到我们是不是超越了现实,不是这样的。我把它改成前瞻,感觉更准确一些。前瞻是要立足于现在的眼光,看得更远一点。不是要你超越现实走到前面去,不要脱离现实。我们必须要有这种眼光,很重要。教育信息化发展快,影响远,在精神设计上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也可以说是超前性。本来超前性也没什么,但是我预防有因为上面布臵的任务,底下的提高指标,脱离实际,所以我把它改成前瞻性。其实超前布臵,其他很多地方都是讲超前,这本身没有错。一定要有前瞻性。今天做出来的东西,明天就过时了。虽然说我们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但是我们的设施设备的浪费还是存在的。当然不是说是教育信息化的因素,别的部分的信息化也比较普遍的。尤其我们的硬件的利用率,适当超前的部署,首先应该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超前部署不是说你本来是386的机器买486买586,最后你还是过了两年以后又过时了,你还没用又过时了。超前部署主要是超前考虑人的需要在什么地方,你得前瞻性考虑,他需要什么东西,下一步,这是我们超前的主要的钻研点。所以我特别讲一下,不要我们理解啊,本来买386,非买486、586甚至更好的奔腾。不是这个意思,超前部署,首先是要把人的超前需求考虑在里面,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技术和设计。要围绕使用者的下一步,或者未来的一些需求进行超前的设计。把握好现时可能及前瞻性衔接,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以教师学生、学校的管理者的基本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我们应该始终不渝的把教育信息化在多项程度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素质队伍的提高,作为检验我们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否取得成效,取得多大实效的最重要的标准。不是说你买了多少计算机,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为什么把它放在第一条。

第二个很重大的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应用带动,要把握好教育优先发展和服务全局的关系,把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给教育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而不仅仅是技术导向,项目导向,而是要切实落实好需求导向,这是保障教育信息化效应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我在给大家讲得通俗、简单一点,教 育信息化是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而不是说倒过来,不是说别人为我们服务,我们是为别人服务的。今天来的都是主管教育信息化的主管同志和领导,这个指导思想非常重要。那我为什么请这么多司局来,就是让他们提供需求服务的。教育部各个有关的司局,安排的重大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就是我们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需求,当然也包括地方的,就是我们服务的主要对象。所以说基础教育的重大任务是什么?高等教育的重大任务是什么,高校重大科技任务是什么。教育信息化重在应用,要强化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的机构学校应用,着力提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应用技术的能力。将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强大动力。落实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院系班上。体现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上,落实到教育改革的发展上,我们一定不是去做样子,争一个指标,完成一个指标,如果说你的教育机构没有用或者说用得不够,那就只能说是浪费。这是第二点。

第三,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切实加强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大家都强调这一点,所以我们从顶层设计做起。强调全局性的部署和安排,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中的领导作用。从宏观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规划,在认真研究教育信息化需求和客观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需求上搞好顶层设计。要特别防止低水平重复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同时我们也要科学的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 一些基础的标准,并且提供指数,这个标准也是这个顶层设计的标准,包括我们总体宏观要达到的目标,也包括一些具体的。要把握促进公平与效应的关系,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臵和优化布局。引导资源的整合,鼓励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研究提出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方案来指导实践,在实施过程中间还要加强协调。

第四,要坚持创新机制,共建共享。共建共享是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一项关键性的机制问题。特别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共建比共享的难度可能更大,如果政府拿出来的钱大家都建好了拿来给我们共享一下,反正多少,这个还好说,比较容易形成共识。但是共建,目前来看,共识还不是很高,难度也更大。所以希望大家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协调和更多的支持。要搞好共建共享,需要逐步统一规范,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广大基层和师生的创造性。这个建设里面也要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鼓励探索新的路子,尤其要深入的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新路子。这方面,我也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一下材料,已经有一些好的典型。但是还不是很多,希望大家能注意发现和总结,要把握好开发和集成的关系,公益资源和市场资源的结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逐步使共建共享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第五,坚持政府推动,多方参与,政府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作用的着力点和实现方式是会有所区别的。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政府从三个方面进行推进工作。刚刚已经讲了,一个是加强典型示范,第二个是要加强典型示范的引导,第三要重点抓一批重大的项目和工程。但是,教育信息化只有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必须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特别是现在有一些企业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现在企业不光是技术上的 支持,还有资金、人员各方面的支持。他有些产品完全可以融入到我们这个大的资源体系中间来。多方参与当然需要新的机制,你要是老的机制可能很难。要强调开放,强调合作,强调互利。以上就是我对我们抓住机遇,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总的思路、考虑。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要改革创新,把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落到实处。完成纲要提出任务首要是要改善位臵,关键是要改革创新,根本还是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各地要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本地的实际,选对工作路径和着力点,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上改革创新,有所作为。

这里,我也讲几点近期工作的几点要求吧。

第一,要抓紧启动规划制定,做好顶层设计,这是当前最紧迫的一件事情。有些省市动员得比较好,可以得到肯定,特别是浙江省,据我知道,是全国第一个发布教育信息化纲要,明天他们召开全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这还是全国第一个,据我们部门现在了解到的也可能不是很准确,现在的工作还没有你们完善、全面,我想应该是差不多。这个我觉得是走在前面的。我们也有些省市做了很好的工作,有些已经纲要制定得差不多了,准备发布,我觉得这个挺好。教育部,我们现在也在做,也已经组织了专家队伍,开始调研,今天我们也请了专家来吸取这个营养。各地也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启动这项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本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站在宏观战略高度,组织力量,科学规划,要在认真研究本地信息化需求和客观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确定战略重点和难点,明确发展目标。分解和落实各项任务,搞好顶层设计。在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和 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宜尽早发布尽早实施。提的第一条要求,还是要做好这项工作,这是我们在听取各方面反映,要求最为迫切,最为集中的一条意见。

第二,要切实推进示范引导工作。希望各个地方要认真做好调研,总结本地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发现典型。教育部考虑要抓紧启动试点示范的项目,各地也可以抓一批典型示范,全国各地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基础,不同的文化特色。教育信息化引导示范也可以各有特色。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也不一样。抓好了教育信息化这示范,就为全面普及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就有了培训和发挥辐射作用的基地。工作推动起来,能做到心中有数。我想成效也会更快。

第三,尽快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和工程。教育部正在征集有关方面的需求,在已有征集项目的梳理之后,我们也希望推出一批若干个重点的项目或者是工程。这个里面重点的一个是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第二个是教育信息化支持教育,科学管理决策的细节性。第三就是数字文化校园建设方面。这几个方面重点,但也不完全是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个跟我们纲要布臵的任务密切相关。而且近期是可以着手的。这也是我们主动性较强的。像一些基础设施呀,主动权不一定都在我们手上。我们要通过梳理,还要通过论证,来选择一些重点项目,争取国家来支持一批。当然也要坚持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因为这方面的投入都比较大,还要积极做很多工作,大家都希望我们有一些投入。没有好东西在手上还是很难争取到投入的。大家尽可能给我们出些好的主意,提一些好的建议。我们希望各地也要抓紧做好这项工 作。在一个省一个市也有相对重大的项目不能都是等到国家来部署主意的重大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教育信息化项目推动还是重要的方式之一,我们要共同来抓好项目的设计和立项论证实施工作。每个地方都可以相对集中力量办成几件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关的重大的事情,这是第三点要求。

第四,要充分发挥电教系统等信息化相关机构的作用。我们这次会议就是为了很好的形成教育信息化的合力。电教系统及教育信息化等其他机构要进一步增加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在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中做贡献,求发展,中央电教馆在认真学习纲要,研究教育部信息化工作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年在四个方面加强系统协作,重点突破。一个是实施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二是在教育部领导下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区域和学校的实验示范;三是探索深入基层,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试点。四是以战略规划高度开展系统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希望这些工作得到尽快落实、实施、启动。教育部也将继续支持他们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作用。各个省市、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支持他们的工作,给他们压担子,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难题,促进他们做出更大的贡献。电教系统,我也很了解,是我们教育系统推动信息化至上而下有那么一种完整的系统,很难得的一支队伍。而且有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积累,应该充分发挥好这支队伍。当然还有些其他的作用。

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体系建设。能不能做好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我看关键是能不能把这件事摆上位臵。我觉得这个事摆上位臵是第一位的,你不摆上位臵是不可能做得好的。我在科技部工作很多年,科 技工作弹性比较大,但关键在一把手,我们总结了多年的经验。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只要一把手抓,这个工作就一定能抓好,能抓出成绩。教育信息化一定要摆上位臵,这也是规划纲要要求的,规划纲要写得很重要,摆上位臵了,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完成。做好信息化工作也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领导。现在教育部已经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我们还将成立一个部级协调小组。部内的领导小组是由袁部长亲自挂帅,好几位部长都参加,相关的司局和主要信息化相关单位都在里面。教育部党组已经初步决定要建立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现在正在酝酿人员和设臵。这是一个重大的举措,这是袁部长亲自提议的。可见教育部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确实高度重视。所以我们各地也要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主持引导,主要引导要高度重视,要切实投入精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注意及时解决重大问题,要明确各项工作的实施主体,提出建设要求和考核指标,关键是要形成合力,在这里面,关于领导组织机构,因为今天来的主要是分管的一些领导,我希望回去后别的东西应该说也要汇报,这个问题我希望成为重点问题回去给主要领导汇报,这个问题是教育部党组织高度重视,袁部长多次反复的强调,我在来教育部之前他就给我说过这个问题,头一个月几乎每次碰到都讲,我当时还不太理解,我还以为当时有个重大项目特别急迫是不是马上有笔钱,后来我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这项工作我觉得是在袁部长脑子摆在非常重要的位臵,希望大家要认真策划、具体落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条件保障,抓住落实“十二五”规划和教育经费达到4%的要求,4%也要找好的项目,我们教育信息化应该成为其中的好项目,审慎规划和设计,积极落实信息化经费和项目经 费,落实政策支持,真正把事情办好,对于大家提出些意见、建议,我想很多教育部还有处理措施,因为我们处理工作也是刚刚开始起步,现在还在组建队伍,还在设计阶段,我想这个工作我们按照这个思路抓下去教育部党组重视的情况下我想一定扎扎实实进行,大家提出些好建议我们还会认真的研究,最后我还想讲一条这个要求,我们为什么开这个会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我们计划今年下半年九月份左右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次开的会是以司里的名义开的会,下一步是教育部的名义开,部里面的主要领导参加我们肯定希望还有更高的领导参加,这个会议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要向大家把我们一些思路与想法告诉大家,请大家尽快行动起来,加大力度,加强措施,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争取做出些更好的成效,希望把我们这去些已经做的更好的总结提炼,出政绩、出措施、出条件,这样为我们这个今年的全国教育信息工作会议作好准备,这样大家对今天这个会议都高度认可,认为十年以来还是第一次,很重要,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在下一个会议,我们这次会是为下一次做准备,所以大家也能够理解下一次会议是多么的重要,希望我们大家都全策全力全力以赴,共同把这个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好,同志们,教育信息化是值得我们为此不懈奋斗的事业,意义非常重大,任务非常艰巨,使命非常光荣,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会议之后希望各级部门加快行动,以改革创新精神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尽快部署,力争在重点工作上尽早突破,有比较大的进展,为今年下半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作好充分的准备,也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就借这个机会讲这么一点,谢谢大家!

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展望

——教育部科技司王延觉司长在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暨

2011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各位厅长、处长、馆长,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教育部科技司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调研,了解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需求与经验;二是吹风,向大家通报教育部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思路和部署;三是摸一批典型,为下半年要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做准备。通过这次会议,希望大家能够交流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研讨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加深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形成大家共同关心、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局面。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和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自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启动建设以来,经过“211工程”、“985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校校通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多项信息化建设项目,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基本成绩如下: 1.教育信息化基础网络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建成了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为支撑的全国教育网络基础设施,部分省市依托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基础服务建成了省市级的教育网,成为教育信息化重要基础设施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纯IPv6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主干网,已接入200多所高校,其中100所学校校园网已全面支持IPv6协议,正在开展示范应用,为教育信息化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得到初步应用。高校校园网已经普及,其他类别学校也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配备了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建设了卫星教学收视系统或计算机教室,初步构建了一个惠及全国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资源。

2.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所提高。国家基础教育资源、高等教育精品课程、高校网络教育课程、国家职业教育资源等资源库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初步建成了大学数字博物馆、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等资源系统,在为教学、科研和科普服务方面发挥了作用。

3.教育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较快。以教育部办公厅为枢纽,初步实现了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校的政务信息联网交换。基于网络的政务信息发布、高考阳光招生、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学历学位认证等得以应用。初步实现 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办学效益。

4.信息化在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应用。高校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有所增强,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创造力。网络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稳步发展,成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开始的“教师网联计划”、2005年开始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以及中小学普遍开设的信息技术课,使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提高。公共教育资源逐渐向企业和社区辐射,远程教育培训开始应用于农民工培训、干部培训和企业在职培训。上海教育资源库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五大类资源体系,在满足学校教育需求的同时向社区推广应用,已成为上海构建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基础。

5.教育信息化标准化进程取得一定进展。2002年底成立的“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ELTSC)”,发布了多项标准,构建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CELTS),所研制的“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三项标准已成为国家标准。2003年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在指导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中已有初步成效。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我国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信息化观念薄弱。总体来说,有关方面对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认识不足,支持不够;对教育信息化的 发展规律认识不深,推进不力。教育信息化还停留在战术层次,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体制改革的结合不够,在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管理体制没有理顺,运行机制不健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推进工作机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条块分割普遍,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不足。缺乏战略研究与咨询机构。统计、监管和评估机制不完善。技术研发不够重视,标准推广应用滞后,采标率低。教育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体系不健全。

3.资金投入无保障,多元投入机制未形成。教育信息化总体投入不足,结构不均衡,运行、维护和可持续发展没有根本保证。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缺乏信息基础设施维护与升级的投入机制,有些地方现有设备的使用面临经费短缺。

4.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总量不足,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教育信息资源总量仍显不足,优质适用的资源严重缺乏;资源有效利用共享水平较低;优质教育资源的良性建设模式尚未建立,资源开发体制单一,市场力量参与不足。

5.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覆盖不足,整体发展失衡,各级教育网络参差不齐,区域、城乡差距大,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及西部地区,学校互联网接入水平和校园网建设水平以及信息化应用能力都还很低。

6.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发展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能力不足。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亟待深入,应用水平亟待提高。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支持不够,尚未建立快速有效的教育数据信息采集与监测系统,缺乏教育基础数据库和相应的教育决策支持系统。

7.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不高。总体来说,仍处在单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阶段,一些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尚未建立。尚未形成有效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交换、共享体系,数据集中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以上是制约教育信息化持续深入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着力解决、重点突破。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呈现出了新局面和新变化,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大需求和更高要求,使教育信息化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发展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信息化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从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思想,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举措,再到十七大报告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称为“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战略任务,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已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2.“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之一。教育规划纲要 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列为一章(第19章)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管理信息化、支撑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大重大项目之一。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也第一次成为教育部的一项独立工作进行部署和推进,并开始组建实体的推进机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3.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现代远程教育能在短期内为师资力量较弱的地区提供信息化教学环境和优质教学资源与课程,已成为消除“信息贫困”,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4.数字化学习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快开发网络课程,发展多媒体教学、混合式学习和在线学习,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与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5.国民信息素养提高以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必需资源。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需求。国民信息素养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必需资源。

6.信息化平台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我国的知识和技术主要集中在教育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集中在城市。要构建学习型社会,方便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必须借助信息化平台,促进知识的传播与辐射。必须不断完善信息化学习环境,推广低成本信息化设备,采用更新更实用的教育技术,实现更好、更便捷的学习。

7.电子政务成为“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有力工具。教育电子政 务为社会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与沟通平台,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转变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政务、校务公开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工具。

以上是我对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本看法,概况说来就是“成绩显著、问题棘手、机遇难得”。综合以上情况,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做出以下总体判断:

如果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划分为“解决有无”、“普及覆盖”、“性能提高”三个阶段的话,先行一步的高等教育系统正处于“性能提高”阶段,而一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则刚刚起步,尚处于“解决有无”的阶段。因此,基础设施的“普及覆盖”和与之相应的能力达标应该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如果把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阶段划分为“有无”、“能用”、“好用”三个阶段的话,各级种类数字化教育资源基本解决了“有无”,处于“能用”阶段,但“好用”的不多。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和服务平台尚未建立。因此,进一步把“能用”的填平补齐,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良性建设模式以加快优质资源库的建设,启动优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如果把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分为“单个应用”、“数据互通”、“流程再造”三个阶段的话,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正处于进一步完善“单个应用”并同时向“数据互通”过渡的阶段。因此,顶层设计、建立标准,在完成“数据互通”的过程中,适时启动“流程再造”是必然的选择。

二、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 这个问题各级领导在各种场合已讲过多次,为什么我今天还要再次强调呢?我认为,在现阶段,有关方面对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认识仍显不足,信息化观念薄弱的问题仍然是阻碍教育信息化持续深入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有创新思路,才能做到推进有力。

我们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的主要认识有以下几点: 世界正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教育信息化建设内容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重大应用、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国际交流等各个层面,渗透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

教育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基本特征,是加强科教结合的重要形式。教育信息化提供信息时代的基本教育环境,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实现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证。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观念的全面改革和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育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及水平、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在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应该也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保障,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教育信息化必须走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前列,成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

三、教育部关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总体设想与2011年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

2月15日,教育部党组专题会议原则通过了科技司代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金教办)所汇报的“教育信息化总体设想”,是未来十年教育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初步方案,给大家简要通报如下:

“总体设想”首先分析概括了《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有以下4点:

1.建设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网络全覆盖、校园全接入,缩小数字鸿沟,保证教育公平。

2.建设教育网络资源及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尤其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共享,促进教育均衡。

3.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实现政府、学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实现教育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提高决策与服务水平。

4.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推动教育观念、方法的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以上要求,基于对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总体状况等的基本把握,确定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工作任务为: 1.以网络覆盖为基础,以能力达标为关键,以示范引领、培训提高为保障,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及使用能力的全覆盖。

组织实施国家教育宽带网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以CERNET为骨干网络,以基础电信网络为依托的省级教育网络为接入网络,以教育宽带卫星为补充,覆盖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及边远地区中小学的、可管、可控、安全的国家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将其纳入国家信息化整体战略规划。超前部署、整合资源、整体推进,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宽带接入网络环境。

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能力达标计划。遵循教育信息化的实际进程和发展规律,基于设施装备、课件资源、软件工具、教师应用能力四个方面,按照各类教育的不同特点,分级、分阶段建立标准。按照“强制最低标准,鼓励跨越发展”的要求,组织推进分段达标。不断推进校园网络设施建设水平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示范培训基地建设计划。在各级各类、各区域学校中,遴选一批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学校建立示范培训基地。在应用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内容、方法、手段、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等方面先行先试并承担培训任务。在师范院校中建立教育信息化培训示范基地,并将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标准能力作为相应教师培养的必修课程。引领支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分段达标。

2.以填平补齐为基础,以优化提高为核心,以平台和机制建设为保障,推进国家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及共享服务能力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数字化进程。以现有资源开发主体为基础,以执行现有标准为原则,征集需求、统一规划、填平补齐,完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数字化。进一步丰富数字化教育资源,为资源优化提供基础。

组织实施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建设计划。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分级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建立政府补助开发和政府采购推广应用相结合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机制,推动社会资源参加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工具软件的开发。整体规划、分头实施,加快覆盖各级种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组织实施教育资源云建设计划。以云计算技术为技术手段,以整体规划、区域示范为原则,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成覆盖全国的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3.坚持顶层设计、建立标准,以实现数据互通、形成基本管理构架为目标,加快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集成现有的业务信息系统,抓紧建设一批新的业务信息系统,统筹建设教育部统一网络信息门户,初步形成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基本构架。为建设统一的国家教育管理与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打下基础。

建立国家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整体数据规划,建立统一的教育管理数据标准与编码规范,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设分级管理、规范有序、来源可靠、充分共享的国家教育管理基础 信息数据库。

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制定学校信息化管理基本要求,分类指导,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4.建设教育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保障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研发体系。设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和装备开发专项计划,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研究基地,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网络技术、终端装备、工具软件、数字化教育资源素材库和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范例的研究开发,为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体系。以现有教育信息化支撑队伍为基础,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服务体系,并将基本费用纳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事业费预算,保证教育信息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推进教育信息标准建设与应用。以现有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为基础,研制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并建立有效的标准评价测试体系,逐步规范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进以上任务的工作思路是:

以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总体部署为核心,以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保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创新为目标,以深入推动科教结合为重点,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多方参与、协调发展,示范引领、应用为先”为工作原则,明确总体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工作实效。根据以上的任务设计和工作思路,教育部2011年将从以下方面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1.做好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

编制并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建设内容、考核指标、进度安排等。《规划》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行动路线图。这项工作现在已经正式启动。3月10日,杜占元部长出席了《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议并做重要指示。目前编制专家组正在紧张工作,后面还会陆续到一些地方调研,有初步成果后还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起草并发布《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规划、参与各方的责权利等。《指导意见》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顶层设计是施工蓝图,做好顶层设计是关乎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希望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和要求,参与全国教育信息化规划和指导意见的调研起草和征求意见,并以此为指导,组织编制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做好本地区、本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

2.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规划和指导意见基本完成后,教育部将择机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预计在9—10月份),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面部署教

育信息化工作。届时拟请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出席并做重要讲话。教育部领导和有关部委、省市教育信息化主管领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高校主管领导出席。

3.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重大项目建设要求,在组织编制相关规划、计划的同时,启动“学校信息化能力达标建设试点”、“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示范工程”、“国家教育云建设试点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原金教工程),建设教育基础信息库与教育状况监测分析系统。推进双向宽带教育卫星系统立项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全国共享和大规模远程互动教学,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质量。

4.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落实机构和人员 教育部已向国务院提出成立由教育部牵头,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参加的教育信息化部际协调小组,建立部际协调机制的建议,以分工协作、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教育部还将加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金教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完善落实教育信息化决策与执行机制,明确任务及责任主体,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决策的高效、科学与执行力,并进一步组建实体化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作为统筹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教育信息化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项目组织、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各项推进工作。

在专家支持方面部内将成立常设的“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完

善专家咨询机制,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建立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专门机构(智库),采集、统计、分析教育信息化基础数据,完成绩效评估,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支持服务。争取将教育信息化经费在各级政府教育经费中按一定比例专项列支,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政府财政投入。

体制机制问题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保障,期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能从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工作推进和支撑保障体系,在全国形成自上而下、完整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

同志们,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希望大家利用本次大会提供的难得机会,在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外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推进策略、发展规律、建设模式等方面,畅所欲言,充分沟通,深入探讨,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我相信,通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本次大会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第三篇:小学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自评报告

以信息化专项督导为契机 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程

------杜集小学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自评报告

一、评估简况:基本概述

之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极度滞后,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教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落后。以淄博市信息化专项督导工作为契机,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以管理制度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以校园网站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为突破口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

二、自评结论

(一)资源建设

1.基础配置不够完善:学校虽然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硬件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并努力投入资金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力求以最佳配置实现效益最优化,但是知道现在基础配置仍不够完善。

学校没有计算机专用教室,均安装了教学多媒体设备;8个教学班没有实现了班班通设备。目前,学校在编教师人数14人,只有4台计算机能够使用,师机比14:4;学生总人数300人。

2.学校还没有成立网站管理网络,因此,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内容相对不够充实。

3.人力资源丰厚:

校领导在学校管理与教学中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网络,基本上实现无纸化办公。学校重视和加强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50岁以下教师能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并全部合格。

(二)管理机制

1.重视组织规划:学校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由各学科教师任组员。

2.重视制度建设: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

3.重视经费投入:学校多年来在信息技术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教育信息工作的开展。

4.重视维护保修

学校在建设信息化资源的同时重视设备的维护工作。各类设备都有专职或兼职维护人员,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畅通。学校联网电脑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使学校的网络设备正常运转,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三)应用水平

1.课程实施:学校贯彻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究学校的信息技术现状,根据课程标准,我校在三、四年级中每周开设1节信息科技课。

2.重视教师发展: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应用的培训,从而促使教师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观念,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三、主要经验与特色 1.重视网站管理、健全制度:学校成立了网站建设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实行分级管理。

2.重视网络内容科学合理:杜集小学网络使用充分考虑了学校工作的需要和办学特色,网络内容的使用积极与教学相结合,力求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四、主要问题与建议

1.基础配置:因为学校信息化基础配置不够完善,所以部分具体工作不能够及时完成。

2.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工作 进一步对教师加强信息化教育科研指导,提高教师开展信息化教育科研的水平,改变目前关于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方面的薄弱状况。

回顾几年来学校信息化工作发展之路,我们深切地感到: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近几年以来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将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工作,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争取迈上新台阶。

高青县木李镇杜集小学

2010.12

以信息化专项督导为契机 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程

------杜集小学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自评报告

高青县木李镇杜集小学

2010.12

第四篇: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体会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体会

王万宏

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学校和企业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区、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及所属有关部门负责人、学校代表在当地分会场参加会议。会上刘延东国务委员发表了重要讲话,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就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四川、湖南、贵州三省作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经验介绍。

我县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会议内容,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刘延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刘延东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不断扩展,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培训持续推进,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延东强调,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明确发展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兼顾、有序推进,优先保障农村和边远地区,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数字差距”。要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多管齐下加快推进学校接入宽带,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营维护机制,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要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重点建设名师和名校网络课堂,集中开发音乐、美术、英语等短缺课程,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要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保障。刘延东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明确责任、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此次教育信息化视频会议的召开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四川、贵州等省的先进经验也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工作思路。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势必将为教育带来更大更好的革新,是提升教育水平的科学战略选择。我国的教育信息化道路将沿着更加科学规范的道路继续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

第五篇: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2011年罗岗中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学校体卫艺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体卫艺锻炼是青少年健康身心和促进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工作。我校以贯彻落实体卫工作《条例》为依据,以开展各种体卫艺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体卫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全员抓体卫艺,全员参加体卫艺,全校热情高涨,体卫工作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结合此次体卫艺工作专项评估的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梅州市教育局19号文件和兴宁市教育局88号文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自查工作,形成此自查报告。

一、强化领导,建章立制。

为加强对学校体卫艺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由分管校长为组长,体卫艺主任、教务主任、安全办主任为副组长,各年级主任、班主任、体卫艺教师、医务人员为组员的领导班子,将学校体卫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计划之中,定期召开会议落实体卫艺工作,并把体卫艺工作业绩列入对班主任考核的内容。教务处专门出台了《体卫艺课规范操作规程》,使我校体卫艺工作步入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之轨。确保了日常体卫艺教学、训练以及各项课外体卫艺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克难进取,造创条件,完善体卫艺设施。

我校现拥有250米4道环形跑道一块,足球场一块,室外篮球场2块,羽毛球场2块,乒乓球台3张;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体卫艺场地无法达到教育部颁布的1类配备标准,由于体卫艺器材有部分属于易耗产品,我校每年投入数千元添置体卫艺器材。目前,我校的运动场地、体卫艺器材只能基本上满足体卫艺教育教学的需求。

我校现有标准教室36间,所有教室都按新标准全部粉刷,采光标准达到卫生部标准,各教室均按要求配置桌凳和日光灯。我校为31个教学班配备视力测试表,用于学生视力自测,提醒和教育学生对视力进行自我保护。

我校建有符合卫生标准的供水设备,采用管网水供水,水质卫生可靠,供水充足。

此外,我校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于2008年高标准新建了学生食堂一栋。

三、体卫艺教师、医务工作者的配备。

我校现有体卫艺教师8人,医务工作人员1人,每位教师均接受了体卫艺教学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体卫艺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其中中教一级4人,中教二级4人。

四、健康第一,全面开展体卫艺健身活动。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我校要求,体卫艺与健康教学必须确保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卫艺健康的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每周每班开设体育课2节,美术、音乐

各一节,每两周开设健康教育课1节,体育课由专业教师执教,健康教育由体卫艺教师兼任。我校规定,上课时间每天下午4:40-5:40各班轮流进行千米长跑,并且各班都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运动,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体育锻炼(含体育课)。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办板报,办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同时常用药品的配备齐全,使在校学生在体卫艺课和课外活动中的偶发事件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2、规范体卫艺课堂教育教学行为,我校教务处对体卫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体卫艺课必须切实落实“体卫艺教学活动安全第一,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教学思想;要求体卫艺课节节有教案,案案有内容,案案有方法,案案有反馈。确保了体卫艺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参加体卫艺活动的安全。

3、强化学生体质标准测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学校每年都由教务处牵头,以任课体卫艺教师为指导和组织者,高质量地完成了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每年学校邀请市疾控中心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校医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发放健康建议书给每位同学。校医务室定期对教室,寝室进行全面消毒,在流行病高发期实行零报告制度,并发放足够的预防药品。

五、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存在的问题:

1、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经费紧缺等多方面的原因,学校体卫艺场地、体卫艺场馆、体卫艺器材还无法完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缺少音乐室、美术室。

2、体卫艺教师数量不足无法按标准开足体卫艺课及大课间体卫艺活动的开展。

3、我校的美术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全校只有一名美术教师,导致我校的大部分美术音乐课由班主任代任课,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对应整改措施:

1、加强与上级联系,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多增加对我校在师资、体卫艺场(馆)建设经费、体卫艺器材等方面的调拨数量。

2、加强与在外乡贤、海内外校友的联系,积极动员他们为家乡学子的求学,母校的各项建设多提供物资、资金和的支持。

罗岗中学在建校以来,在上级领导、热心乡贤、深情校友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使我校体卫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奋斗。

兴宁市罗岗中学

2011年6月

下载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工作专项督导

    体育工作专项督导 评估自查报告 体育工作专项督导 评估自查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科教局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与提高学生......

    专项督导整改报告(样本)

    XX初中 关于上报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专项 督导检查的整改报告县教育督导室: 根据全县2010年教育督导工作安排,县教育督导室督查组在县政府督学XXX同志带领下,一行五人,于20......

    潍坊锦绣学校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潍坊锦绣学校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教育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助于新课程......

    体育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体育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整改报告(精选多篇) 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们以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为宗旨和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依据,按照学......

    体育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体育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二中体育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整改报告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提出的'......

    体育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二中体育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整改报告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提出的"从2013年起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工......

    督学责任区开学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模版)

    督学责任区开学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为总结九月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学校(幼儿园)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于2016年10月14日对仁里集镇肖姚中心小学的校......

    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报告

    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科教局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切实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