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桑园间套种工作总结
201
5年桑园间套种工作总结
一、目标任务
结合2015年全州经济林果生产实际,选择在祥云县刘厂镇,实施“蚕桑—大豆”、“蚕桑—马铃薯”等间套生产模式,核心示范200亩,中心示范片1万亩,辐射带动25万亩。实施粮经间套种百亩核心区1个,亩均增产20公斤以上,亩均增收100元以上。推广高效粮经生产模式2-3个,覆盖率达100%;开展规范化种植和科学配方施肥达100%;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达95%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
二、项目实施完成情况
(一)完成桑园间套种粮食作物模式示范10083亩,是计划的100.8%。示范区位于祥云县刘厂镇松梅村、青坡村、刘厂村(其中:松梅村3543亩、青坡村3440亩、刘厂村3100亩),涉及三个村委会1275户,以桑园间套种大豆模式为主。
(二)完成桑园间套种粮食作物模式核心示范250.48亩,其中:“蚕桑—大豆”225.14亩、“蚕桑—马铃薯”25.34亩。核心示范区位于祥云县刘厂镇松梅村,涉及农户197户。
(三)推广高效粮经生产模式2个,覆盖率达100%;开展规范化种植和科学配方施肥达100%;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达95%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超额完成计划指标。
三、项目成效
(一)产量情况:通过随机抽取12户农户田块进行测产实收(其中:“蚕桑—大豆”11户、“蚕桑—马铃薯”1户),核心区及示范区产量情况如下:
1、桑园间套种大豆
核心区:实测5田块面积3813.5平方米,产量幅度70.5-89千克,平均亩产量80.7千克。
示范区:实测6田块面积5133.6平方米,产量幅度48-70千克,平均亩产量57.1千克。
2、桑园间套种马铃薯
核心区:实测1田块面积600平方米,实收鲜薯重量1230千克,亩产主粮242.3千克。
(二)间套种效益情况 核心区:
1、桑园间套种大豆面积225.14亩,平均亩产量80.7千克,平均亩产值645.6元;
2、桑园间套种马铃薯面积25.34亩,平均亩产量1230千克,平均亩产值2460元。
示范区:桑园间套种大豆面积10083亩,平均亩产量57.1千克,平均亩产值456.8元。新增效益460.6万元。
四、项目关键技术
(一)技术路线 围绕立体多熟制间作套种增产增效的思路,结合多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经验,强化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深化落实,实行标准化栽培、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达到节本增效、高产优质、高效。
(二)主导模式
以“蚕桑—大豆”、“蚕桑—马铃薯”等间套生产模式为主导,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统一防治,推广集成配套技术,覆盖率达100%。
(三)主推措施
1、桑园套种大豆:统一间套种“8157”大豆,在4月中下旬播种。在桑园内空行之间,大豆种双行,塘距15—20厘米。田间管理主要是疏松土壤、消灭杂草、追肥、灌水等以促进大豆生长。可结合桑园中耕铲地、施药、追肥进行复式作业。在大豆生育后期,施以氮、磷、钾10∶10∶10 复合肥 10 ~12 kg/亩,在开花盛期至鼓粒初期灌水,达到最佳增产效果。
2、桑园套种马铃薯:选用适应性强、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性较好的脱毒马铃薯合作88号;精细整地,深耕细耙,适时播种,在3月中下旬下种,在桑园行间种单行,塘距20—30厘米; 每塘放一个种薯,种薯大小20-30克,保证每块有1~2个芽,并在塘内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00公斤+硼肥500克+钙镁磷肥50公斤作种肥+辛硫磷300克防治 地下害虫。及时用农膜或稻草覆盖,保证马铃薯出苗,同是起到保水保肥作用;加强田间管理、适时追肥培土、灌水和防治病虫害,在马铃薯成熟适时收获。
五、项目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领导组和技术实施组,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实施。
1、领导组
2、实施组。由大理州农科院经作所牵头,组织项目区县、乡科技人员、村社干部组成项目实施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
(二)项目管理
项目实施在州农业局、州农科院领导下,实行项目负责制管理,层层把关,认真组织落实。通过“插牌子、亮身份、定目标、定责任”,抓实“政技合作、技物配套、专业化服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实行严格的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专款专用,严格遵守国家财政审批、审计和监督制度。
(三)宣传引导
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编制工作简报及时反馈信息。适时开展生产技术指导,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工作,加强典型经验,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农用物资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农副产品价格相对稳中有降,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
2、农村劳动力缺乏,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效果差;
3、项目活动涉及面广、规模大,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项目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二)建议
1、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更多农民真正掌握成熟、实用、高效的作物间套种技术;
2、增加项目及基层农技推广单位的经费投入;
3、组织培训学习,拓宽技术人员的视野。
第二篇:曲靖市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总结
曲靖市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示范现场会议精神,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在2009年的小春生产中,按照“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的思路,以提高小春粮油生产能力为核心,以调优种植结构为重点,以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为抓手,突出特色产业开发为突破口,力求增加农民收入。
一、小春生产及冬季农业开发情况
2009年,我市小春生产及冬农开发工作按照“适应市场求发展,发挥优势促开发,改善品质增效益,突出特色促增收”的思路,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农作物品种品质结构,着力培植冬油菜、冬早蔬菜、冬早马铃薯特色优势产业,全市冬农开发呈现出范围扩大、面积增加、方式创新、布局优化等特点,冬农开发已成为我市深化结构调整的有效举措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全市完成小春作物播种346万亩,同比增7%,超计划3%。小春粮豆面积212万亩,同比增3%,超计划2%。其中:小麦50万亩,大麦62.6万亩,蚕豆42.6万亩,杂粮23万亩,冬早马铃薯33.4万亩;小春经济作物134万亩,同比增14%,超计划5%。其中:冬油菜90万亩,蔬菜44万亩;绿肥种植120万亩。全市冬农开发面积259万亩,同比增11%。签订订单生产的面积53.9万亩。1
3月13-14日,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霜冻和强降温天气,会泽、宣威、富源、沾益、麒麟、陆良、师宗、罗平等县(市)区的98个乡(镇)夜间气温普遍下降至-2~-6℃。白天气温回升较快,最高温度达25℃,致使正处于抽穗、扬花期的麦类,荚果膨大期的豆类,苗期的小春马铃薯,角果发育成熟期的油菜和正值花期的桃、李、苹果、梨等造成了严重危害。全市小春作物受灾面积263.7万亩,成灾面积176万亩,绝收面积74万亩,分别占小春种植面积347万亩的76%、51%、21%。水稻秧苗受灾6326亩;大春经济作物苗床地2616亩。全市小春直接经济损失87067万元。预计全市小春粮食产量2.02亿公斤,比去年2.24亿公斤减少2200万公斤,减10%,比计划产量
3.35亿公斤减13300万公斤,减40%。油菜籽产量9638.8万公斤,比去年的7774万公斤增加1864.8万公斤,增24%,比计划的12252万公斤减少2613万公斤,减21%。全市冬农开发综合产值10.6亿元,比去年的15.8亿元减少5.2亿元,减33%。
灾情发生后,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及时部署农业抗灾救灾工作:一是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及时下发了《关于对霜冻灾害暨春耕生产进行督促检查的紧急通知》(曲农明电„2009‟6号),抽调了农业专家组成了粮食、经作、种子等3个督促检查技术指导组,深入各县(市)区进行查灾核
灾和对春耕生产进行督查指导工作,帮助抓好抗灾救灾。二是组织群众采取灌水保温、覆盖簿膜稻草、喷叶面肥和防冻剂等措施进行防御救灾。三是分类指导。针对已经受灾绝收的小春作物,动员群众提前收获,翻犁地块,确保大春作物早播早栽夺高产;对受冻的果园加强树体管理,树下合理间作其它经济作物,以农补果。四是科学组装配套十项高产栽培技术,以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为基础,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重点,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保障的各项综合技术配套到位率。安排好18个农作物“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搞好典型示范,以高产创建带动大春粮经作物丰产增效。五是及早谋划好晚秋生产。六是做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准备工作,力争大春及晚秋作物增产,弥补小春损失。
二、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情况
我市各级农业部门从改革耕作制度入手,把小春生产工作重点放在冬季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因地制宜,科学间套作,深挖冬闲田地和冬季温光的“两冬”潜力,努力恢复冬闲田地的耕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基本稳定小春粮油生产总面积,扩大油菜、小春蔬菜、马铃薯、杂粮、豆类、绿肥、饲料等种植面积,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在作物布局上,大力提倡优势冬油菜、冬早蔬菜、冬早马铃薯到田,大、小麦到地;在种植模式上,旱地大力推广规范化的预留带状
种植,重点推广麦豆油、小麦品种多样性混种和粮经作物间套推广等种植模式。
全市小春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推广70.5万亩,举办核心样板10万亩,共涉及55个乡镇、17056户农户、60767人,预计可增产粮食1.22亿公斤,比去年亩增粮食9公斤。其中:麦豆油等作物间作套种推广重点以罗平、沾益、麒麟、会泽等县(区)为主,示范推广面积35万亩,在麒麟区举办5000亩省级核心样板示范区;小麦品种多样性混种推广重点以宣威、会泽、富源、师宗等县(市)为主,示范推广22万亩,在师宗县举办2000亩市级核心样板示范区;其他作物间作套种模式以宣威、会泽、富源为重点,示范推广14万亩。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以全省粮食间套种高产示范现场会议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切实抓好粮食间套种高产示范工作。市、县农业部门分别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按照省厅《2009年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云农种植字„2008‟60号)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落实,突出工作重点,理清工作思路,优化结构调整,提高开发效益,确保小春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推广工作的圆满完成。
(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各级农业部门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小春粮油生产结构和特色品种,坚持点面结合,大力推进,积极探索小春间套种高效种植模式和品种搭配试验、示范,控制病虫害发生,提高经济效益和耕地产出率。全市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切实抓住各关键时节,充分利用科技赶场、电视、农网广播、网络、板报、明白纸等手段,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强化科技入户,培育一批种粮大户和种田能手,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种植效益。市、县、乡、村层层建立新技术、新品种示范片,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各级样板做到统一规划,规模连片,良种规范化种植,力争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全市举办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基层农村干部和农民技术骨干32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8.6万份,建立优质麦、优质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核心示范样板10万亩,中心示范片30万亩,辐射带动推广面积70.5万亩。
(三)强化服务,促进推广
为使全市小春粮油生产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转变服务方式,加强技术、物资、信息、流通等配套服务,积极与省内科研院校推广单位衔接,不失时机地搞好小春生产所需的良种、专用肥、农药、种薯等农用物资组织调运与调剂供应,努力保证技物配套,满足群众生产之需。同时,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改革和运用各种各样的立体种植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不断地挖掘土地的增产潜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篇:桑园小学2015-2016学工作总结
桑园小学 2015—2016学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以十八大修改后的新时期教育方针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以实施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现对本学年各项工作做一下回顾,以利于我们发扬成绩纠正不足,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美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营造文化氛围
1、每学期初,学校和班级全部更新了校园板报和教室板报。栽植并聘请园艺师修剪了校园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还把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在醒目位置大红字书写,时时警示师生。
2、定期打扫,检查校园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每学期我们都组织大范围的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不少于三次,平时更是温馨提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校领导积极筹措资金,争取上级的财政支持,上学期利用国庆假期对学校的厕所进行了修缮,搭起了彩钢棚,结束了近三年来全校师生露天入厕的局面,本学期又对厕所进行了改建,工程已完工等候县上的验收,学校的整体建设规划也已经列入县局的规划日程,要不了多长时间,我校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以上几点,给我们学校创设了优雅的育人环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抓好德育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
1、我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县教育局“三线五风建设活动方案”的相关要求,坚持教育理想,恪守师德底线,以“严教风、正学风、强班风、立校风、促行风”活动为主线,坚持学习为先,深刻领会、身体力行、自立为主、干群齐心协力,在教学工作中自觉践行 “三严三实”,确保风清气正,做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2、牢固树立“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班会、校会和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各个班级都开展了推普周活动、创森活动、尊老助老等一系列活动。在各班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基础上,学校于4月12日还组织了以“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六年级和五年级同学在比赛中成绩优秀,受到学校的表彰奖励。学校还组织学生专场观看了爱国教育影片,并向县上上报了影评作品,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各班制定了班级管理措施,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利用班会、少队会时间进行了学习,学生认识明确,思想观念得到明显转变,组织纪律性得到加强。
三、严要求,细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而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围绕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开展,我们立足本校实际,在教学上舍得投资,新购置了大型的打印复印一体机一台,以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上坚持以研促教,在常规管理上做细做实,在各科作业的安排上做到分类布置,在学生的培养上做到因材施教。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做到合理布局,整体规划。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学校的教学管理有了显著的提高,校园环境有了有了明显的变化。
(一)严格考勤制度,做到为人师表
在上下班管理上,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每天提前到校。要求教师上课时做到和蔼亲切,仪表端庄,组织教学简捷,省时,沟通新旧知识联系。大家都积极响应,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校领导轮流每天到学校早晨检查教学秩序,同时还检查学生作业和教师批改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教师及时纠正。
(二)坚持以研促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年来,我校特别注重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把每周三、周四下午自习后定为各教研组政治理论学习的时间,为教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使教师逐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措施为:一是积极开展专题讲座,观看优秀课例、经验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坚持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让全校的教师每人轮流讲一节公开课,大家互相取长补短,通过这种手拉手活动,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大家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效果非常明显。三是鼓励青年教师大胆创新、合作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我校全体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开展“传、帮、带、教”活动,共同营造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以研促教活动的扎实有序开展,使课改逐渐深入课堂,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始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杨勤茸老师等5名老师荣获赛课优秀奖。
(三)、重视教学常规检查评估,以查促教督学。学校坚持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评估,及时反馈,扬长避短。我校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的考核工作,加大教学工作的资金投入,购置了新型的打印和复印一体机,要求各任课教师自行印制试卷,每单元有考查,月月有评估,每学期都组织不少于三次的语数英月考活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都进行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奖励先进促后进,扬长避短。
(四)、重视家校携手,关注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本学年,我们召开全校性的家长会两次,并开展了全体教师参与的大家访活动,密切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进行活动,争取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我们特别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校扎扎实实开展了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和阳光校餐的食用和上报工作,学生的音乐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我们重视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聘请红拳名师为学生教授红拳基本功和简易套路;课间练习花样跳绳。庆六一学生精彩的文艺演出和红拳集体表演得到了县教育局和中心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力求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齐抓共管,搞好安全工作。
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安全制度,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召开安全专题家长会,明确安全责任,做好安全记录。
2、完善校园安全日检查制度,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责任,人人齐抓共管安全。
3、加强校了领导及代课教师护送学生放学制度,保持良好的放学秩序,切实保护好学生人身安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4、强化班级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召开班会,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时收缴刀制管具及危险器具,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5、学校定期召开安全工作校会,加强安全常识教育,进行防震、消防、自救逃生演练。
6、加强疾病防控,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广泛开展手足口病等疾病的防控宣传活动,定期进行校园教室等重点部位消毒,坚决杜绝学生购买垃圾食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总之,我们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使师生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意识,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成绩面前,我们觉得还有许多不足,这需要我们全体师生更加努力,扬长避短,用辛勤的汗水,务实的工作作风,使教育教学工作再提升一个新的高度,为振兴桑园学校的教育事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广济镇桑园小学
2016年6月22日
第四篇:2011年桑园村关工委工作总结
2010年桑园村关工小组工作总结 2010年,我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镇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际,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和老同志的主阵地作用,多形式、宽领域地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证,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现将今年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领导重视
我村坚持关工委工作由支部书记亲自抓、总负责,把关工委工作列入社区日常重要工作之中。成立了以桑园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关工委工作小组,实行支部副书记亲自抓、总负责,社区干部全力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队伍落实,“五老”优势发挥好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老同志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村围绕构建和谐社区为中心,积极充实了“村关工委志愿者队伍,抓好青少年德育宣讲、老少结对促帮教、以老带新谋发展三大工作载体,形成关工委组织队伍、制度保障、服务成效和资料积累四项规范,使关工委工作落实到位、作用到位、效果到位,从而吸引了更多的老少同志参与其间。这为发挥“五老”人员的余热提
供了一个舞台,为发挥“五老”人员的优势提供了一个阵地。我村坚持定期召开五老联席会议,探讨工作思路并研究解决工作过程的困难和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工作计划。社区还利用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走访社区的五老人员,邀请他们参与社区建设,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出谋划策。
三、制度健全,工作组织协调好
在工作中,村十分注重做好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和会议制度等工作制度,台账齐全规范。
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组织网络确保了各项活动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成效显著。尤其在寒暑假期间,学生参与活动率达到了村学生总数的90%以上。在学生们上课期间,我们侧重组织关工委老年志愿者参加学习培训、交流座谈,开展工作调研。组织老同志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青少年心理常识,定期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等,为假期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四、活动创新,特色工作开拓好
本着“联系青少年,凝聚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的工作思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半年以来,在双休和节假日,社区充分利用电教设备组织学习
培训,播放教育片、革命影片等,旨在引导青少年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艰苦奋斗 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探索社区、家庭、学校三级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为更好的教育辖区内青少年从小养成讲文明的习惯,社区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共创和谐社区”的文明宣传活动。活动中,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文明行为,发放文明资料,有效培养了青少年和居民群众关心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参加公益劳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虽然我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在2010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关工委的要求还有有差距。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强化进取意识、增强创新意识,抓住机遇、脚踏实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抓好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顺利开展,最大程度服务好辖区内青少年。
桑园村委会
2010年12月5日
第五篇:桑园司法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桑园司法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桑园镇司法所在镇党委、政府和县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四个覆盖”活动为指导,认真落实责任措施,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较好地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好法律参谋助手
我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盯紧抓实项目建设,打造休闲旅游聚集区。工程的实施,法律工作必须先得到位,我充分发挥“法律参谋助手”职能,积极宣传,积极参与每个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深入百姓家中做思想工作,确保了工程如期开工,受到了镇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加强法制宣传,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上半年全国防火形势严峻,为确保我镇防火工作顺利完成,我所每天都参加防火巡逻,并通过张贴标语、广播、安放标志牌等形势宣传防火重要性,并在镇派出所的协助下,对纵火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起到了“惩治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三、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治理工作,认真做好人民调解
上半年我所继续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治理,采取拉网式逐村逐户进行排查调处,发现一起调处一起,成功化解了一桩桩容易激化、易引起上访的事件,半年共排查纠纷50件,全部成功化解。接到申请17件,成功调解成功14件,3件正在调处中。
四、认真开展邢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刑释解教人员是社会特殊群体,如不抓好帮教工作可能使其重新走上犯罪道路,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为此,我所对所有释放人员登记造册,每名回归人员都有特定的镇村干部、派出所民警为其帮教人,制定并落实了各项帮教措施。帮教人定期向所汇报帮教对象的行踪、思想及生活情况,有什么问题及时沟通,并予以解决。截止今年7月我镇共有22名释放人员,现在所有人员情绪稳定,没有发生一起重新犯罪。社区矫正人员10名,其中8名办理了定位手机,每天上午9点,下午4点对其进行监控一次,对出怀来县界外未经批准人员按照上级要求都进行了扣分处理,保证矫正人员时刻在我司法所的监管范围之内。
上半年,我所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立足于基层,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再创佳绩。201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