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中院推进“无讼社区”创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市中院推进“无讼社区”创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2011-08-15 11:16:00 来源:人民论坛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市中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以现代“社区”为载体,融合传统“无诉”理念,扎实推进“无讼社区”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转变理念,做到三个“下沉”。一是职能下沉社区。推行社区立案制度,及时收集社区各类矛盾纠纷信息,通过整理、分类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到社区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当场解决,确保纠纷尽早化解在萌芽、在基层、在诉外。大嶝法庭将小嶝社区的民事纠纷全部交由“好厝边会所”进行诉前调解。鼓浪屿法庭对于内厝社区居民直接起诉的纠纷,在法律规定的审查立案期内,将案件交由社区调解。二是互动下沉社区。以“一社区一法官”的模式推行法官到街镇、社区挂职锻炼制度,增进法官对社情民意的了解,帮助街道、社区制定普法依法治理规划,指导社区居民制定《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公约》。整合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司法所等综治力量,共同预防和化解社区纠纷。以司法大走访活动为平台,推行法官下访制度,两年多来共收集民情、民意、民生信息和建议235条,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32件。三是服务下沉社区。深入街道、社区、工地和辖区单位举办宣传教育培训98次,受众达2.3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居民的法制意识。活动开展以来,针对社区发生的相邻权纠纷、物业纠纷、征地拆迁、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等社区管理共性问题发出司法建议70余条,成功帮助社区解决一些源头性、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切实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统筹规划,建立四项配套措施。一是组织配套。把创建“无诉社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以市、区两级法院院长为组长的“无讼社区”创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确定“无讼社区”创建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人,明确要求,分解落实。建立两级法院党组成员挂钩联系“无讼社区”制度,挂钩联系的院党组成员定期深入活动创建点,加强与基层组织的联系,研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推进创建工作。二是制度配套。围绕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司法确认等问题开展调研,先后出台《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试行)》等30余份文件。出台活动考评细则,健全完善“无讼社区”创建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制度。积极争取党委政法委的支持,推动政法委出台实施意见和考核措施,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综治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指导配套。两级法院启动指导人民调解活动,组建法官宣讲团,在全市各街区巡回培训人民调解员2800余人次。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制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纠纷工作规程》等调解工作的制度、纪律11项。指导基层调解组织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制作人民调解协议的规范化水平,减少因不规范的调解协议而引发新的纠纷。四是对接配套。大力推动面向社区的诉调对接机制,全力化解社区纠纷。市中院加强与市司法局医疗纠纷调委会、市妇联妇女儿童权益保障调委会的沟通协调,推动调委会做好社区医疗纠纷、婚姻家庭纠纷诉前调解工作,向市建设局等部门建议成立物业调解委员会,做好社区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同安法院、海沧法院分别与区工商局出台处理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规定,设立专门工作室,共同负责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
作。截至2011年7月,全市法院与司法局、工商局、部队、妇联、工会、台商协会等单位建立诉调对接机制18个。
因地制宜,探索五项创建模式。一是社区法官模式。在城市社区采取设立“社区法官”的模式,以职业、中立的角色为社区居民及时疏导、化解纠纷。湖里法院创建“1+N”社区法官工作模式,在法院设立社区法官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辖区内各街道、各社区居委会分别设立“社区法官工作站”、“社区法官工作点”,并聘请各行政机关、基层自治组织以及群众代表、律师等为特邀调解员,配合法官每周五下午进驻各“社区法官工作点”,共同开展“和谐调解进社区、便民审判进社区、综合治理进社区、民意沟通进社区”活动。二是社区会所模式。翔安法院建立“好厝边会所”,由街道综治办、司法所、边防派出所、社区两委成员、综治协管员、老党员、老人协会成员等组成,利用调解人员社情熟、地缘广、信息灵、威望高的优势,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009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纠纷 102件,诉前调解、和解率达到100%。同安法院大同法庭在五显镇倡导设立15个农村家事纠纷援助中心,由村治保会、调委会、妇女会和村民小组中的“调解能手”组成,同时吸纳村中有威望、口碑好、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退休干部、教师等参加,形成覆盖全镇所有自然村的家事纠纷调解网络,成功调解婚姻家庭矛盾、财产纠纷和赡养纠纷等各类纠纷375起,大同法庭受理的此类案件因此下降一半以上。三是社企合一模式。翔安法院设立“马塘好厝边会所暨新圩巡回审判点”,根据马塘村与银鹭集团相互交融的实际情况,借助马塘“全国文明村”的基础和银鹭集团国内知名企业的优势,通过整合基层调解组织和知名企业的调解力量为村民和企业员工矛盾纠纷的化解提供途径和便利。“马塘好厝边会所暨新圩巡回审判点”成立以来实现治安案件“零发案”的目标,成功化解25件纠纷,诉前调解、和解率达到100%。四是社区集约模式。面向社区,整合交警、保险、法律服务等社会资源一站式解决社区纠纷的机制。同安法院在交警办公场所设立道路交通法庭,率先将保险公司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商业责任险的赔付纳入调解工作,建立了“可现场立案、可预支保费、可申请司法确认,可督促执行”的交通事故纠纷一站式处理新模式。法庭成立以来,受理案件1544件,审结1267件,调撤案件1166件,调撤率达92.03%,实现“低上诉、低执行、低信访”的良好效果。五是社区延伸模式。莲前法庭在加州城市广场、瑞景商业广场、明发商业广场组建“商圈法律服务站”,从近年审理的3000件涉商圈纠纷的案件入手,总结大型商圈在建设、招商、运营等发展阶段中的共同特点,分析法律纠纷背后的成因,通过向商圈的开发商、物业公司、业主、商家等不同主体进行风险提示,引导商家规范经营,减少法律纠纷,共同营造无讼商圈。
第二篇:秀屿法院深入创建无讼社区
秀屿法院:深入创建“无讼社区”
秀屿区人民法院院党组先后到辖区部分乡镇、村居,同乡镇领导、部分村民进行座谈,针对农民群众法律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到4个基层法庭进行了调研和座谈。在论证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活动方案,实行庭长或副庭长负责联系包保乡镇制度、驻村法官制度和严格的奖惩制度。主动协调司法局,进一步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法》,为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奠定基础。同时要求法庭的庭长、副庭长首先与辖区乡镇街道领导对接,为乡镇重大经济活动、重大建设项目等中心工作提供法律服务。驻村法官与辖区各乡镇街司法所干部进行对接,与信息联络员对接,信息联络员发现村民之间有矛盾和纠纷,可能引发诉讼或激化为治安、刑事案件苗头,法官接到通报后及时到现场进行疏导和劝解。活动开展以来,共进行法律咨询78次。
积极有效构建活动常态化运行机制。形成制度,每月上旬和下旬,驻村法官定期深入村居进行排查,了解是否存在可能引发诉讼或矛盾激化的纠纷。在春耕和秋收时节,驻村法官深入耕种和收割现场,了解是否存在争水争地等矛盾纠纷。今年以来,驻村法官走访村民35户47人次,排查处理可能引发涉诉的矛盾纠纷14起。(廖倩)
通讯员:廖倩
地址: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法院
电话:***
审核:徐立强研究室主任电话:***
第三篇:社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XX社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实施方案
社区是直接面向居民群众的服务单位,为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争先创优活动的顺利开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区和谐、服务居民群众、的总体要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能力、服务作风的转变。战士社区良好的精神风貌,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变化。
二、主要内容
本着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互促双赢的原则有效地进行活动的组织协调,确保活动的查实有效开展。
(一)推行三亮,激发内在活力,通过社区和驻社区单位以及各成员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亮明身份,把主要领导、具体业务、办事流程等进行公开,同时,党员佩戴工作牌、摆放台签等方式将姓名、职务、工作职责等信息公开,其次,要亮形象,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营造执政为民、发展利民、服务亲民的氛围;制定党员工作规范,在举止行为、工作规范、服务态度等各方面约束党员行为。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再次,是要亮承诺,社区以及各辖区单位应重点围绕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对群众作出公开承诺,要结合党员承践诺,将承诺内容和办结时限细化,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二)开展“三比”,增强活动实效
通过比学习组织党员围绕政策法规、业务技能等方面开展学教活动;采取有组织的集中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攥写心得等方式,切实查找不足、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服务承诺制度,结合党员承践诺活动,努力使工作效果最大化;为了让群众感受到活动效果,社区党总支以意见箱、座谈会、民主评议等方式广泛争取群众参与、群众监督。做到边测评、边整改、边提高,用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三、任务措施
1、落实领导责任,为了加强活动效果、社区党总支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专项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要求,协同配合、齐抓共管。
2、坚持党群共创、党总支与驻社区单位及下属各党支部发动本单位内的职工、成员广泛参与、通过党群共创、促进服务单位创先争优充分开展,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优质的服务感染群众、引导群众、通过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把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4、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社区充分利用条幅、板报各种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创先争优的要求、措施、群众的参与方式以及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并大力推广,努力在开展优质服务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的具体成效。
第四篇:市建社区创建无传销社区工作计划
市建社区创建无传销社区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严厉打击传销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和完善打击传销长效机制,消除传销的生存空间,有效遏制传销活动的蔓延,防止传销活动出现反复,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根据社区实际,制订市建社区创建无传销社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关于做好将打击传销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评工作的意见》为依据,从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把打击传销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行动,着力建立健全防止传销长效工作机制,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二、具体措施
(一)、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社区成立创建“无传销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任组长,综治干部,各片区党支部书记、户警、巡逻队员、楼栋长等为领导小组成员.社区综治干部作为具体责任人,楼组长作为信息员,组建网络,把创建“无传销社区”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互动机制。建立群众、社区、职能部门之间打击传销的互动机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的管理制度,将派出所、工商所、街道办事处、社区的打击传销举报电话和联系方式公布给每个居民,使群众能及时快速反应举报传销活动,及时掌握传销活动动态,力争把传销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建立信息机制。建立线索收集和指挥协调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社区内出租屋、常住人员、外来人员基本信息台账,做到社区内的基本情况底数清、情况明;要严密监控外来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做到“三个知道”,即知道是什么人、知道从事什么职业、知道主要有什么活动,及时为执法部门提供低打击传销有效线索。
(四)、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出租屋主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发放传单,张贴海报、图片及漫画,悬挂横幅标语,观看录像,市民学校,简报等多种形式,着重宣传国家打击传销的坚定决心和法律、法规、政策。切实做到打击传销宣传工作进社区。利用典型案例向群众介绍传销组织、传销人员的欺骗手法、操作方式及受骗群众心理,彻底揭露传销坑人害人的诈骗本质,使辖区内群众能深入了解传销的危害,自觉远离传销,主动举报传销。设立宣传栏加强宣传,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禁止传销条例》等。
市建社区 2009年4月12日
第五篇:市商务局采取六项举措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诸城市商务局采取六项举措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诸城市商务局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利民、惠农、助企、亲商,推动商务事业科学发展”的主题,以“科学发展、争创佳绩、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为载体,认真筹划好“公开承诺、党性教育、岗位奉献、服务群众、亮牌示范、组织创新”等主题活动,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序推进。
做好公开承诺。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承诺,党员向党组织、群众承诺,让先进的有光荣感、后进的有危机感,一般的有紧迫感,鞭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努力创先争优。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结合岗位和个人需求,开展“周学一文、月读一书、季撰一稿、年习一技”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读书交流活动,树立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气,建立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开展党性教育活动。采取重温入党誓词,支部书记讲党课、原原本本、逐章逐句学党章、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等形式,对党员普遍进行党性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开展岗位奉献活动。围绕商务中心任务,基层实际情况,从岗位特点出发,组织党员开展业务知识竞赛、计算机操作、公文写作等大练兵活动,以练促学、以学促干,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本职岗位上创一流业绩。
开展服务群众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深入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开展亮牌示范活动。通过佩戴党徽、党员示范窗口、党员先锋岗等形式,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计划地塑造一批“树得起、推得开、叫得响”的党员示范岗位,开展“学习身边先进典型、争做率先发展标兵”活动,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能,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