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时间:2019-05-13 17:0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第一篇:强化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强化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全旗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阿 木

(2010年1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旗委、旗政府组织召开全旗农村牧区工作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参会范围之广,是近年来少有的,充分体现了旗委、旗政府对“三农三牧”工作的重视和推动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决心。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和旗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精神,全面把握新时期农村牧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强化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农村牧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出台了发展农业生产力的25项政策措施,1982年至1986年,中央和国务院连续下发5个“1号文件”,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4年至今,中央和国务院再次连续下发7个“1号文件”,调整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五个统筹”,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两个趋势”的论断,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十六届五中全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重申了2002年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彻底免除了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再次激发了农业和农村的内在活力。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科学技术支持下的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牧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牧业。党的十七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对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所有这些政策措施都为我们转变农村牧区发展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创造了政策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涉农涉牧文件和惠农惠牧政策。2000年制定下发7号文件,指导农村牧区税费改革。2003年一年内接连出台23号、24号和25号3个文件,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加快产业化经营和林业发展。2007年制定1号文件,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2008年又用1号文件强调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促进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近年来,鄂尔多斯在发展现代农牧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2000年,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市委将生态问题与“三农”问题合并解决,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2005年,市委一届八次全委会提出“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确定了加快农牧业区域布局、种养结构、畜牧业生产方式、人口居住布局、农牧业产业化和资金投入方式“六大调整”的农牧业发展思路,按照“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发展现代农牧业。2009年,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在深刻总结过去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确立了新时期全市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方针。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发展变化,为我们发展现代农牧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从我旗来看,农牧业发展同样走过了从集体到分散再到集中,并正向高度集中、建设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发展道路。2000年以前,我旗的农牧业是典型的“温饱型”农牧业,整体处在粗放型经营水平。2000年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旗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旗情的基础上,确立了“立草为业,养畜为本,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农牧业发展思路和建设“绿色大旗、畜牧业强旗”的战略目标,通过对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大力度调整,我旗农牧业发展重心开始向沿河转移,优势产业呈现集中发展趋势,打破了传统的“北粮南牧”产业格局。2006年,我旗召开了全旗农村牧区工作会议,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的要求,开始对农村牧区产业布局进行深层次、大力度调整,做出了建设生态自然恢复区、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大决策。2007年,依托水权转换工程的实施,我们开始了建设现代农牧业的探索与实践。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农牧业发展最快、农村牧区变化最大、农牧民得实惠最多的巨大历史性成就。到2008年底,粮食总产量是1978年的13.6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是1978年的40.7倍,人均耕地面积是1978年的1.7倍,牲畜总量是1978年的2.4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尽管从政策或者理论上讲农村牧区的基本经营制度是集体加农牧户型的双层经营体制,但由于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的问题严重存在,统一服务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从而使单一家庭承包经营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出来,一个农户作为三五口人之家,三两个劳动力,其生产经营能力、参与竞争能力、投入发展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好多事情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者办了也不合算,农牧业发展难有大的飞跃。

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会到现在为止主要是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牧区的生产力,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对农村牧区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出的生产力已经发挥到极限。要想使农牧业在新的生产力条件下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迅速提高农牧民收入,全面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就必须按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坚持农村牧区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村牧区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全面创新,并统筹好解决好创新基本经济制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那么,如何创新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引进企业把农牧民的土地和草牧场以反租、承包的形式实现规模化、企业化经营;二是通过农牧民与企业合股实现规模化、企业化经营;三是通过发展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规模化、企业化经营。这些形式都坚持了农村牧区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高了统一的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解放农村牧区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通过对农村牧区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必然会引发农牧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引发种植规模化、养殖集中化、作业机械化、经营企业化、建设设施化、销售品牌化、生活城镇化、管理社区化、就业多元化、观念现代化。这是农村牧区发

展的必然规律,谁能够更早地认识、掌握和实践这个规律,谁就会抢占农村牧区发展的先机,率先走上一条农村牧区快速发展,农牧业快速增效、农牧民快速增收的统筹城乡、集约发展之路。

2009年,我旗顺应发展规律,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要彻底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农牧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农村牧区发展要求,对农牧区发展方式作出战略性调整。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引进企业直接开发和经营农牧业,组建旗现代农牧业开发公司,培育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启动建设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现代农牧业的框架基本确立,现代农牧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践充分证明,这一思路和方向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中央和上级党委对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要求,符合杭锦旗实际,我们要按照既定的思路坚定不移地快速推进。

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当前,我旗农村牧区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新时期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我们面临非常好的条件和机遇:一是我旗有沿黄河南岸242公里肥沃的土地资源和相对富集的水资源,加之近年来的水权臵换和土地整理整合项目的实施,已经具备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基础;二是我们规划建设五大园区、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加快三个中心城镇建设,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中央、自治区、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旗农牧区发展、农牧民增收提供了政策保障;四是随着我旗发展现代农牧业成效的日益显现,农牧民对建设现代农牧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五是通过“两委”班子换届,一批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为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全力开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旗农村牧区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以现代农牧业建设、现代生态建设、人口转移、现代村镇建设为重点,切实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农牧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农牧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互动发展,全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新牧区。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是:一产增加值预计达到9.6亿元,同比增长10.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同比增长25%;农村牧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这仅仅是一个最低的目标,如果我们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我们将会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公司化农牧业为突破口,彻底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现代农牧业首先是规模化和公司化经营的农牧业,是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农牧业,是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农牧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建设现代农牧业就必须破除分散、粗放、传统的农牧业发展方式。从当前我旗的发展来看,大部分地区都开始推进规模化种植、集中化养殖,但仍然是单家独户的形式居多,大部分只注重形式上的规模化、集中化,而没有真正实现运作上的规模化、集中化,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还没有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中转变出来,农牧业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机械化水平滞后仍然是当前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为此,我们要通过引进农牧业企业、成立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农牧业大户等形式,彻底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牧业种植规模化、养殖集中化、经营企业化、建设设施化、作业机械化、销售品牌化。

一是以公司化农牧业引领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公司化农牧业是农牧民闯市场、抗风险、增收入的农牧业,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资源配臵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由公司统一租用农牧民的土地,集中统一经营,农牧民可以根据需要进入企业打工,获取工资性收入,也可以转移到其他产业就业。我们要加快土地整理整合,完善土地流转政策,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资金和技术,发展壮大旗现代农牧业公司,充分发挥其规划设计、对外招商、科技服务、打造品牌、市场开拓、融资平台的作用,使之成为引领我旗公司化农牧业的龙头。要采取政府投入建设规模化种植和集中化养殖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办法,吸引更多的大型企业参与农牧业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开发公司、伊泰集团、汉森集团等企业的农牧业开发项目。要依托沿河地区自然环境好、污染少、气候适宜等优势,坚持“打有机牌,走特色路”,依托农字号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有机品牌认证,努力把绿色有机果蔬产业做大做强;要引进企业建设集中化养殖园区,打造沿河百万头只肉羊肉牛养殖基地,提高养殖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围绕集中化养殖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乳制品、肉制品等农畜产品加工基地;要结合设施农业和集中化养殖园区,配套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形成设施农业、集中养殖、农畜产品加工、有机果蔬加工、沼气利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是以专业合作组织推动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是公司化农牧业的雏型,是当前我旗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但专业合作社规模小、覆盖面窄、组织形式单

一、融资困难、带动能力较弱,尤其是民主决策、风险控制、利益分配等机制运作不够规范是我旗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按照金融和市场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规范”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村牧区专业协会合作组织组建指导工作,引导龙头企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牧区能人领办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扶持流通大户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信息指导、产品流通等方面的作用。各苏木镇干部要对口承包专业合作社,帮助那些具有特色、成长性好的专业合作组织,尽快注册,取得合作组织合法地位,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发展壮大,吸纳更多的农牧户加入到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中;要抓住国家出台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多渠道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持,增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后劲。各职能部门要配合支持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工作,使农村牧区合作组织更好地发挥“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作用。

三是以培育种养殖大户带动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从当前的情况看,我旗现有种养殖大户产业层次低、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差,特别是缺乏市场理念,与大市场对接的难度大,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极弱。我们要围绕全旗已经初步形成的优势产业的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培育种养殖大户,支持规模经营,利用重点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基地建设,引导大户向公司化转变。逐步建设一批规模大、集中连片的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和生产基地,更好地满足龙头企业在数量、质量、标准、安全等方面对加工原料的需求,使企业与种养殖大户形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信贷资

金投放,在现有种养殖大户中有重点的培育一批效益好、规模大、会经营、有特色的大户,大力发展肉猪、肉牛、禽类养殖业和沙地蘑菇、有机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大力推广农牧业优良品种,引导猪、牛养殖户改变小规模分散饲养、粗放经营的方式,向数量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种养殖模式转变。

(二)以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重点,彻底转变农牧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鄂尔多斯市加快人口转移和我旗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成果,为转变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我旗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必将会为农牧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新时期的农村牧区,已不再是城乡分割、二元封闭的农村牧区,也不是完全属于农牧民自身的农村牧区,而是开放的农村牧区;农牧民不是从事简单农牧业生产的体力劳动者,而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现代理念,具有某种劳动技能和一定科技水平,参与现代农牧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股东和产业工人,是建设现代农牧业的新型农牧民。要实现这样的转变,我们就必须在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基础上,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彻底转变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实现农牧民生活城镇化、就业多元化、管理社区化、观念现代化。一是加快农牧民城镇化住宅区建设。居住城镇化、集中化是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按照集约化中心集镇、功能化中心居民区、景观化产业复合式农牧庄园的三级村镇布局体系,统筹考虑人口和产业要素,认真做好新村庄布点规划,逐步优化村庄布局,强化工作措施,集中建设高档农牧民住宅小区,统筹运用人口转移各项政策,把愿意搬迁转移的农牧民尽可能地纳入转移退出范围,迁入移民住宅小区生活,引导农牧民向基础条件好、有发展空间的地区集中,让他们的居住实现集中化,生活实现城镇化,管理实现社区化。政府要统筹规划,在各苏木镇集中建设移民住宅小区,综合运用各项移民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小区建设进程。

二是加快推进支撑配套产业发展。构筑支撑产业是实现农牧民就业多元化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更加注重通过产业拉动就业、促进增收。第一,要全面启动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在锡尼镇、独贵塔拉镇、巴拉贡镇要开工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性高、发展后劲足、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从政策、金融等方面集中扶持,促使其尽快做大,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的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新型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日用品加工和药品、保健品研发生产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牧民实现就业,成为产业工人。第二,要依托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物流、配送、商业、餐饮、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扩展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新领域,为转移农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第三,要在农村牧区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和有机农牧业,通过引进企业、成立农牧民合作组织和培育种养殖大户推进集中化养殖园、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和生态林、经济林、能源林及草原散养鸡等产业,使转移农牧民能从转出地实现增收。

三是加快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发展。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臵,统筹公共服务的分配与布局,形成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新格局,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配臵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农村牧

区学校布局,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加强旗、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向农牧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坚持预防为主,扩大农村牧区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大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牧区文化事业,加强苏木镇文化活动场所和队伍建设,改进面向农村牧区的广播、影视、图书、报刊、演出工作,加大文化下乡力度,丰富农村牧区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社会保保障事业,优先安臵转移农牧民大学生子女就业,减少转移农牧民后顾之忧。

四是加大农牧民教育培训力度。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让农牧民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掌握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通过做给农牧民看、领着农牧民干、让农牧民在干中学、让农牧民在干中得实惠的办法,把农牧民培养成新型农牧民,把部分农民培养成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者,成为现代农牧业企业的股东或职工。要根据我旗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方向,集中捆绑各类培训资金,以规范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委培就业企业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直接对农牧民进行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健全转移农牧民培训体系,使农牧民尽快实现观念、知识和技能现代化。

(三)以人口转移和生态保护建设为重点,实现生态环境整体好转局部优良。去年10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自治区调研时作了重要讲话,特别是对内蒙古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在三年内实现由整体遏制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局部优良转变”的要求。从鄂尔多斯来看,随着全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已跨入自治区的第一方阵,在推进生态建设中鄂尔多斯市也应首当其冲。按照李源潮部长提出的生态建设要实现“整体好转局部优良”的战略部署,我市提出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全部禁牧,使生态建设走进自治区前列。从我旗来看,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项目,全面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已达到1300多万亩,全旗禁休牧面积达2000多万亩;全力推进人口转移,人口整体退出区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近一半。实现三年内全部禁牧,推进农牧业集约化、设施化的条件已具备,我们要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措施,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力争三年内实现生态由整体遏制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局部优良的转变。

一是加快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坚持把产业集聚、城镇建设作为人口转移的突破口,促进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要按照为转移进城农牧民“提供一套住房,培训一项技能,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就业培训、住房、社保等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牧区人口有序转移。要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全面落实转移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补贴政策,对于转移进城农牧民,要按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标准对待,对转移农牧民个人交缴确有困难的必须帮助解决,切实解除后顾之忧;要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解决转移进城农牧民的住房问题;要高度重视转移农牧民的培训工作,加大农村牧区劳动力免费培训力度,特别要重视少数民族转移人口的培训、教育、引导工作和转移农牧民大学生子女的就业问题,每户少数民族转移家庭要有一名干部承包联系;要实行农牧民自主创业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和公益性岗位优先安臵等扶持政策,确保每一个转移进城的农牧民实现当年就业。

二是加快农牧业的重点向优化发展区转移。要把农牧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优化发展区,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向转向优化发展区,集中人力和物力建设现代农牧业。要把沿河地区作为全旗农牧业人口转移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把全旗畜牧业和现代农牧业向沿河地区转移集中。对生态环境较差、农牧业基础薄弱、农牧业生产资料分散的地区,要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对生产条件极差的地区,加快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全旗优化发展区或本地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转移,对有条件的地区进行集中建设。要加大畜种结构调整,压缩小畜养殖,发展大畜和禽类养殖。要转变农牧业灌溉方式,沿河区逐步推进由黄灌模式向井灌模式的转变;梁外区要积极探索大型喷灌用于牧区草原浇水抗旱的方法和措施,合理利用草原水资源。通过产业转移、畜种结构调整、转变灌溉方式等,减小生态压力,提高生态再生能力,实现生态自然修复和生物链的良性循环。

三是加强整体退出区管理与建设。当前我旗整体退出区的面积已占到全旗总面积的一半,整体退出区人口和产业转移出去后,对转移出去的人口和留臵下的土地如何进行管理和建设,是关系全旗农牧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关键。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人口属移入地管理、生产属移出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转移农牧民的跟踪调查,掌握转移人口结构、转移方向、就业领域和收入状况,切实保护好转移农牧民的民主权利和人身权利;要严格整体退出区的日常管护,由旗人民政府聘用专门人员、核定专项工作经费,具体负责生态自然恢复区森林草原防火和管护工作。对管护人员要按照《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人员管理办法》进行聘用和管理,严禁管护人员在生态自然恢复区内从事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管护人员的聘用,重点考虑当地文化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熟悉情况的农牧民;要高度重视移民后的生态恢复区建设,制定扶持林沙产业政策,引导移民在当地发展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得益彰的产业,支持和鼓励企业承包移民的沙地、荒地进行生态林、经济林、能源林、绿化林建设,实现由治理生态向经营生态转变、由单纯的生态效益型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标转变。

三是加大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力度。要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继续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2010年新增禁牧面积20%,在三年内实现全面禁牧;坚持生态富民理念,按照政府补贴、多元投入、全民建设、成果共享的原则,组织和动员干部职工、农牧民和部门、企业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六大”生态建设工程,掀起全民建设的高潮;要实施生态科技工程,强化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植物多倍体培植技术研究,委托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开展杭锦旗植物志的编纂工作,为全旗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要根据全旗气候、土壤情况,科学选用生态建设苗木种类,扩大沙柳、柠条、文冠果等种植面积,积极探索沙蒿地改造沙柳地的方法与措施,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四)完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现代农牧业是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的农牧业。我们建设现代农牧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在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进程中,政府必须解决好现代农牧业的投入问题、科技问题和市场及物流问题,确保现代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全面提高现代农牧业装备水平。要适应农牧业规模化、企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坚持用先进、适用的机械装备农牧业,不断改善农牧业生产经营条件。

积极推广应用施肥、打草、除虫等农牧业机械,推进现代农牧业全程机械化作业。加快大型灌区水利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全面推行现代农牧业大型喷灌和设施农业滴灌、微灌技术,发展节水型农牧业。加快推进养殖园区和日光温室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牧业集约化水平。要立足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高标准完善和配套优化发展区电源点、电网、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现代农牧业发展基础。

二是加强现代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政府和企业都要大量招聘科技人员,把科技人员作为我旗第一代现代农牧民;要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突出抓好农畜产品质量监测、投入品监管、标准化基地建设、农畜产品认证和品牌培育,建立健全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引导和鼓励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要鼓励现代农牧业企业从事农畜产品深加工,努力构建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要瞄准国内外发达地区的高端市场,做好市场定位,加快现代农牧业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引进和支持农牧业专业物流公司,建设农牧业物流园区,完善农畜产品物流体系;要开展生物技术研究,组织实施重大农牧业科研项目攻关,切实加大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争取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是彻底转变支农支牧方式。我们要想转变农牧业的发展方式,就必须转变政府、部门、金融、科技的支农支牧方式。政府的人财物要从支持传统的小农经济向支持现代农牧业转变,部门要从扶贫向扶持进入现代农牧业领域的企业和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转变,金融要从小规模扶持千家万户的农牧户分散种养向支持进入现代农牧业领域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转变,科技要从走村串户服务向服务现代农牧业园区、现代农牧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转变。旗内每一个金融部门都要对口承包、支撑、服务经济合作组强和种养殖大户。通过支农支牧方式的转变,整合所有资金、科技、人才资源,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时期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推动新时期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全旗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农村牧区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农村牧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力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坚决贯彻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政策,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在统一思想中提高领导农村牧区工作的能力。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实现农村牧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旗各级党组织要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旗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把转变农村牧区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作为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核心任务来抓,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进行新的构筑,不断提高领导农村牧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注重对市场的研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用市场化的理念指导农牧业工作,提高科学发展的本领。要在抓现代农牧业建设、抓生态建设、抓人口转移、抓城镇建设的实践中提高领导农村牧区工作的能力,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效检验其执政水平。

(二)要在转变职能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嘎查村党组织要认真研究、深入思考新形势下自身职能定位问题,明确“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抓人口和劳动力转移、抓现代农牧业、抓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上来,把工作职责定位在维护稳定、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上,切实提高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农口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能作用,加强相互间协调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政策、法律、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农牧民创业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牧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主要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切实做好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善于把党的主张、旗委的决策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使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信任和拥护、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切实担负起化解矛盾的责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抵制歪风邪气,树立文明村风。积极探索选聘高校毕业生和苏木镇年轻干部到嘎查村任职的有效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要在狠抓落实中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今后一个时期,全旗农村牧区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抓落实必须加强领导,要通过抓领导的落实,把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任务落实到项目,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去。抓落实必须突出重点,各苏木镇、各个部门、每个领导都要认真分析各自的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抓大工程、大项目,竭尽全力取得新突破。抓落实必须严格责任,对于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地区和部门要严格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毫不手软,决不姑息。抓落实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有实施新战略、加快新发展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有追求大作为、实现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开创抓落实的新局面。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实干得民心,以实干促发展,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集中精力把目标变为现实。

同志们,新时期农村牧区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旗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强化发展理念,彻底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农牧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加强改革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面

据新华社合肥4月27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十三五”规划纲要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对实践的新要求,反映了人民意愿和社会期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行动指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来到六安、滁州、合肥等地,深入农村、企业、高校、科研文化单位,就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进行调研考察。

位于大别山区的六安市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24日上午,习近平驱车1个半小时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瞻仰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总书记不时驻足凝视,并询问有关细节。习近平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老区人民生活怎么样,习近平一直牵挂于心。24日下午,他沿着山路乘车1个小时,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脱贫工作。在贫困户家中,习近平详细察看住房和陈设,了解贫困原因、贫困程度,通过扶贫手册看脱贫措施定了哪些、落实怎么样。当地干部沿途向总书记介绍茶园、鱼塘、小型光伏电站等扶贫项目,习近平一一询问生产经营、成本效益,同大家一起算脱贫时间账。

习近平在农家院落同村民们进行亲切交流。乡亲们畅谈生活变化,感谢党和政府关心帮扶,表示要通过勤劳努力,寻找更多致富门路。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离开村里时,闻讯前来的村民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为总书记送行。习近平同他们热情握手,祝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

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是闻名全国的大包干发源地。2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这里考察,听取全村农业生产情况介绍,沿田埂步入麦田察看小麦长势,向种粮大户和农业技术人员了解高产示范田种植管理要诀。习近平指出,安徽是粮食生产大省,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优化技术措施,落实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努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

随后,习近平乘车来到小岗村18户农民发起大包干签字的“当年农家”院落,看当年的茅草屋,了解当年农户们商量搞大包干在这里签字的场景,称赞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叮嘱要好好记住这段历史。

离开“当年农家”院落,习近平又到村民吴广利、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家中看望。看到他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用上了自来水,通上了宽带,公共服务进入社区,生活环境干净整洁,习近平很高兴。他表示,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习近平希望小岗村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

26日,习近平在合肥考察了中国科技大学、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上午,在研究院结合实物展示,详细了解安徽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观看合肥市在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新材料、生物医药、无人机、智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察看量子通信等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到量子通信京沪干线运管中心了解量子通信网络建设、运行和应用情况。下午,到学校近代物理系了解实验室科研总体情况,在自旋磁共振实验室视察自主研发的低场核磁共振设备、电子顺磁共振设备,了解原创性单分子磁共振设备和超分辨磁共振谱仪在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实践应用,同近代物理系部分教师和正在图书馆上自习的部分学生亲切交谈。

习近平强调,安徽作为科技大省,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中国科技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大家要向我国老一辈杰出科学家学习,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考察期间,习近平听取了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肯定。

习近平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部署。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新服务。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良好生态环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习近平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问题矛盾增多的情况下,尤其要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增强民生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会有一些职工下岗,要更加关注就业问题,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落实和完善援助措施,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政策托底等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习近平强调,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是新一轮改革的特点。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重点要破字当头、迎难而上,根本要激发动力、让人民群众不断有获得感。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列改革题目,定改革举措,要紧密对接群众需求,悉心听取群众意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建功立业、在改革中多得实惠。

习近平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的一件大事,各级党组织务必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首先要学好党章。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依据和总遵循,也是全体党员言行的总规矩和总遵循。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决定着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水平,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不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要做合格党员,学习贯彻党章都是第一位的要求。

习近平强调,学习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基本功,这个功课要经常做。学习党章不仅要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做到知其然,而且要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做到知其所以然。要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实际,联系党的理论发展和今天坚定理想信念的实际,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今天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和今天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联系党员义务权利和今天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联系党的纪律规矩和今天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实际,深入思考党章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要求是哪些、怎样身体力行,深入思考对照党章自己哪些没做到、应该如何提高,深入思考全面从严治党还有哪些环节需要加强、哪些制度需要完善。要通过这样的学习,把党章融会贯通,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

考察期间,习近平在合肥亲切接见驻皖部队师以上干部和作战团单位主官,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皖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

第三篇:努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开创现代花卉业发展新局面(范文)

努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开创现代花卉业发展新局面

——2011年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工作报告

江 泽 慧

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全面总结 “十一五”花卉工作,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思路,安排部署2011年协会重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现在,我向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关于“十一五”我国花卉业发展情况的简要回顾

“十一五”时期,我国花卉业抓住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契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南方雨雪冰冻天气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大力推进现代花卉业建设步伐,使我国花卉产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效益明显提升。据统计,2009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83.41万公顷,年产值达719.76亿元,每公顷收益8.63万元,比“十五”末2005年分别增长

2.95%、43.00%和 38.90%,实现了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可喜变化。花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涌现出浙江森禾种业等一批大型花卉企业,北京东方园林、广东棕榈园林等花卉企业成功上市。花卉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基本形成了以云南、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北为主的切花生产区域,以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福建、海南为主的苗木和观叶植物生产区域,以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四川、湖北为主的盆景生产区域,以四川、云南、上海、辽宁、陕西、甘肃为主的种球(种苗)生产区域。一些我国特有的传统花卉产区和产品,如洛阳、菏泽牡丹,大理、金华茶花,长春君子兰,漳州水仙,鄢陵腊梅,天津菊花等,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云南已成为我国鲜切花特色大省,以昆明杨月季、虹之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在专业化生产、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科技研发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逐步显现,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产业效益显著提升。北京市花卉生产每公顷收益达到30万元,成为花卉产业效益最高的地区之一。

(二)科学技术平台逐步完善,研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服务水平日益提高

到2009年,我国拥有花卉专业队伍14.96万人,比“十五”末2005年增长13.05%。产前、产中、产后等领域取得和贮备了一批科技成果。“全国花卉标准委员会”、“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全国性花卉科技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等省(市)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组织花卉育种研发团队,联合科研教学机构与企业协作攻关,搭建了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玫瑰、康乃馨、非洲菊、含笑、杜鹃等一大批花卉新品种相继自主培育成功。截至2009年底,国家林业局共授权花卉新品种167个;截至2010年底,农业部共授权花卉新品种7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玫瑰新品种“中国红”,成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颁奖用花。种苗种球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组培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我国花卉种苗种球生产质量;花期调控技术和促成栽培技术等精准化栽培技术实现了目标花期生产和供应;切花、草花连作障碍攻关取得进展。全国初步形成了以各级农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各级植保植检机构、花卉重点产区园林研究教学机构为主体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以协会组织、企业带动、花农参与为基本格局的花卉产业服务体系。中国花协建立了中国花卉协会网、协会各分支机构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四川、河北等十多个省(市、区)建立了花卉网站,基本形成了多层次花卉信息网络,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三)配套加工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出口明显增长

“十一五”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园林机械、花卉温室、花卉薄膜,以及花肥、花药、花器、基质和花材等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对于提高设施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全国工业和药用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19.16万公顷。以菊花、玫瑰、薰衣草、茉莉、桂花等为代表的众多花卉,开发出花茶、香袋、精油等系列化深加工产品,涉及休闲旅游、医疗、保健、食品、日用化妆品等众多领域。2009年,全国花卉出口4.06亿美元,比“十五”末2005年增长了163.31%。产品主要出口日本、荷兰、韩国、美国、新加坡及泰国等。云南、广东、辽宁、福建已成为主要花卉出口基地。俄罗斯、乌克兰、东盟、中东和中亚新兴出口市场正在形成,大批国产花卉经过新疆口岸进入中亚市场。

(四)花事活动蓬勃开展,花卉文化日趋繁荣,引导消费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正值奥运会、世博会在我国举办,花卉界积极参与两大盛会,开展花卉景观布置,提升花卉园艺技术水平,扩大产业影响力。北京花卉协会在北京奥组委支持下,举办迎奥运插花花艺大赛、“奥运与花卉”论坛等活动,组成奥运花店运行团队,成立奥运花卉配送中心,高标准、高水平完成奥运颁奖用花工作任务。上海市全面推进花卉景观布置,让鲜花扮靓全市区县、主要特色景观道路和花坛花境,以花团锦簇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

中国花协在北京顺义区和山东潍坊市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每年在北京、上海两地轮流举办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西安举办中国杯插花大赛。中国花协各分支机构、各省(区、市)花卉协会花事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中国花协兰花分会举办了中国兰花博览会、国际兰花旅游文化节、海峡两岸国兰精品博览会、中国兰花产业化研讨会和国兰敬教师等活动,梅花腊梅分会分别在成都、合肥、青岛和上海举办了全国梅花蜡梅展,荷花分会在九个地市举办了五届全国荷花展,茶花分会在云南和重庆市举办了两届茶花博览会,月季分会在常州举办了中国月季花展暨2010世界月季联合会区域性大会。此外,牡丹与芍药分会、杜鹃花分会、桂花分会、蕨类植物分会、零售业分会、盆栽植物分会、绿化观赏苗木分会、花文化委员会,以及省(区、市)花卉协会举办了行业性或区域性展览、展示、展销和研讨活动。安徽合肥、河南许昌、浙江萧山、福建漳州、山东青州、云南昆明等地连年举办大型花木展会,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产业发展。各花卉主产区充分挖掘花卉文化内涵,将花卉产业园区建设、主题展览展示与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以赏花为主题的旅游市场逐年升温。

(五)宏观指导不断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

“十一五”期间,中国花协组织开展了全国花卉发展中期战略研究,组织编写了《切花月季生产技术规程》等30多项花卉行业标准。北京市、浙江省、云南省、河南省等省市,许昌市等一些地区都编制了区域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组织编制了花卉地方标准,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引领、规范和指导。北京组织开展全市花卉生产、流通现状以及花卉进出口情况专题调研,建立企业和市场电子档案,规范行业管理。云南省2009年颁布《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条例》,成为我国首部关于花卉产业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

(六)对外开放加速推进,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中国花卉协会正式成为亚洲花店业协会成员,提高了协会在该领域地位,促进了亚洲地区花艺交流。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第十届亚太兰花大会。规范了世界园艺博览会申办办法,成功申办了西安、青岛和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组织参加了2006年在泰国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建造了具有我国江南园林特色的室外展园——中国唐园,并赠送泰国政府。组织北京市、上海市、西安市、洛阳市参加了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

过去的五年,是我国花卉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成就辉煌、影响深远的五年,是花卉业地位不断提高、内涵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的五年,也是花卉业实现产业转型、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效果最为明显的五年。花卉业的发展,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林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积累和丰富了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

一是在发展方向上,坚持把建设现代花卉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题和方向,转变经营方式,促进产业现代化。现代花卉业在投入上具有资本密集、科技密集、管理密集和人才密集特征,组织上具有工厂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特征,产出上具有高效益、高辐射特征。“十一五”期间,我们确立了现代花卉业的发展主题和方向,使花卉业有了科学的发展目标。

二是在发展方式上,坚持以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积极实现产业由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转变。实践证明,不断开发花卉业的多功能,是花卉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和潜力所在。开发花卉经济功能,就是要突出第一产业中种(球)苗业、高档盆(切)花业和出口创汇型花卉业和第二产业中花卉设施业和花卉产品加工业;开发花卉生态功能,就是要突出发展循环花卉业,走低碳经济之路;开发花卉社会功能,就是要突出发展现代花卉物流业、现代花卉零售业、现代花卉租赁业等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开发花卉文化功能,就是要突出发展插花花艺、景观园艺等花文化创意产业。

三是在发展机制上,坚持“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集、资源整合”推进机制。重点推动现代花卉科技创新体系、生产体系、流通体系、资金投入体系和组织创新体系等花卉产业综合体系建设。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促进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创新、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先进设施设备应用,建立科研、推广、生产三位一体机制;建设生产体系,就是要不断完善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企业实现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建设流通体系,就是要不断发展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业;建设资金投入体系,就是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营造多元化投融资环境;建设组织创新体系,就是要不断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积极发展新型花农合作组织。

上述成就和经验的取得,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归功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归功于花卉界广大同仁艰苦努力。在此,我代表中国花卉协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花卉业建设的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 我国花卉产品质量和效益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没有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特征,花卉产业多功能、多效益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当前我国花卉产业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育种水平滞后,自主创新能力弱;设施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流通体系不健全,花卉物流发展水平低下;花卉业管理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不规范;花卉企业融资和保险困难;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二、关于我国花卉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花卉业发展、全面开创现代花卉业发展新局面的战略机遇期。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林业建设,需要把花卉产业作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一方面,我国花卉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花卉生产和贸易大国,花卉业已成为新兴朝阳产业,被纳入国家《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林业产业振兴规划》和《全国林业

发展“十二五”规划》,成为林业发展十大主导产业之一,花卉产业作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重要内容的地位已经确立。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花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传统花文化,赋予时代特色,不断创新发展,满足时代需求,既是发展我国花卉业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发挥花卉产业消费潜力巨大的优势。花卉从生产、科研、流通、市场到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发展花卉生产,可以带动上游种苗、种球、种子产业,下游花卉加工业、花卉物流业和花卉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温室、机械、花肥、花药、花器、花材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渗透到休闲旅游、医疗、保健、食品、日用化妆品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幸福家园,需要发挥花卉产业独有的精神文化产品特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花卉不但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它以独特方式愉悦人们心情,阳光人们心态,陶冶人们心灵,净化人们心境,保健人们身心。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中,花卉对人们生理和心理健康大有裨益。以植物栽培和园艺操作活动为特点的园艺疗法,可以丰富精神生活,缓解精神压力,改善身体状态,促进心理健康。花卉业这一特殊功能,为我们实现内心和谐,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新思路。

四是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挥花卉产业市场化程度高、比较优势明显的优势。花卉业经济效益显著,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一个花卉生产者,平均要有若干人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发展花卉业,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实践证明,随着花卉业的发展,花卉产区农民依靠花卉生产走上了致富路。很多农民通过直接生产花卉或为花卉生产提供服务等渠道,增加了经济收入,过上了富裕生活。

五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把花卉产业作为农林业主导产业加以发展。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有效控制。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花卉业是一项绿色产业,符合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要求,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改变,实现花卉生产模式、价值观念现代化,提高花卉业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可以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做出应有贡献。

六是建立森林城市、园林城市需要把花卉产业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产业加以发展。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成为市民普遍愿望,也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花卉业,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绿化美化材料,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这既是城市发展对花卉产业的要求,也是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在看到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诸多不利因素。一是城市迅速扩张导致自然资源紧缺,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成本快速上升,从而削弱了我国花卉业的传统竞争优势。二是发端于城郊和农村的花卉产业发展,受到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等因素制约。三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花卉生产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和约束。四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花卉业面临消费需求升级、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总之,“十二五”时期我国花卉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审时度势,科学应对,趋利避害,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就一定能够推动现代花卉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关于“十二五”花卉业发展思路和2011年协会重点工作

基于对我国花卉业发展新形势的判断,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我们提出“十二五”时期花卉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现代花卉业建设为核心,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区域布局、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构建花卉良种选育推广、现代花卉栽培技术研发推广、花卉产业集群、花卉现代化信息系统、花卉文化等五大体系,不断提高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着力提高品种创新能力,开展花卉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保存工作,在保护名贵珍稀种质资源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商品化潜力大、推广性强的名特新优品种。

二是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注重商品花卉品种收集与保存、花期调控和花卉采后保鲜、冷藏、包装、运输、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

三是着力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打造完整的区域产业链,保证花卉生产基地、包装运输、市场销售等产业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标准等的建立与完善。结合区域优势和发展现状,重点发展花卉种子(种籽、种苗、种球)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切花切叶、盆花、盆栽观叶植物、盆景、花坛植物、绿化苗木中心产区基地建设。

四是着力构建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和完善全国花卉信息网络,打造现代信息交流发布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

五是着力引导市场消费,系统挖掘整理花文化与提升国民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特点,大力宣传、普及花文化,引导花卉消费。

六是着力深化改革,理顺花卉管理体制,强化花卉行业指导。把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良种选育引繁、栽培技术研发推广纳入公益性事业发展;对于花卉生产基地和物流构建等给予必要扶持。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保证我国花卉事业和花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关于今年的重点工作,在1月12日召开的中国花卉协会会长座谈会上已经进行了研究部署,有的工作如举办第五届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组织参加洲际杯插花花艺大赛等已经完成。在这里,我重点强调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制定全国花卉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科学谋划新时期花卉产业发展

为科学指导全国花卉产业发展,确保花卉产业在宏观规划指导下又好又快发展,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全国花卉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我会秘书处具体负责组织编制。我们要在认真调查总结我国“十一五”花卉产业发展现状,深刻分析存在问题和社会对花卉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新形势下产业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为指导新时期花卉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今年1月开始,计划用7个月时间编制完成,争取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希望各省(区、市)花协、协会各分支机构群策群力,积极配合,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二)筹备、举办好几项大型展会活动

一是积极筹备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前期申办工作将告一段落,举办城市今天即将产生。无论哪个城市举办,希望大家积极支持、热情参与。二是落实好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秋季年会各项工作。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4月28日-10月22日举行,是AIPH批准的A2+B1类国际性花卉博览会,也是今年国内最大的花事活动,希望各参展单位抓紧认真做好布展等相关工作,确保展会圆满成功。也希望各省(区、市)花卉协会组团观摩考察。三是组织好2012年荷兰世界园艺博览会参展工作。该博览会是A1类世界园艺展会。应荷兰大会组委会和中国驻荷兰大使馆请求,经国务

院批准,由国家林业局代表中国参展,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工作。要抓紧组织专家确定设计方案和施工单位,尽快赴荷兰进行施工建设。四是有序推进“2014年青岛世园会”、“2016年唐山世园会”筹备工作。“2014年青岛世园会”工作重点是:完成国内报批手续,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总体方案,完善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工作,开展各项筹备工作。“2016年唐山世园会”工作重点是: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各地举办世园会的经验和做法,制定好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提前做好国内审批的相关工作。五是积极协助海南省三亚市申办2017年第22届世界兰花大会。

(三)强化行业服务,加强行业指导

一是加强花卉标准化工作。3月份,已完成7项花卉林业标准专家审定工作,要争取尽快通过报批并发布;要根据全国花卉业发展需要,提出2012年花卉标准申请项目;要加强花卉标准宣传和贯彻力度;要适时召开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工作会议。

二是做好命名授牌工作。《中国花卉协会命名授牌管理办法》刚刚获得通过。按照这一办法,各省(区、市)花卉协会、协会各分支机构要积极组织,严格把关,规范运作,切实树立一批产业发展样板和典范,真正让命名授牌工作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是办好第七届中国花卉产业论坛。实践证明,通过举办论坛,交流发展经验,加强理论研讨,开展舆论宣传,对指导全国花卉产业发展作用重大。今后要紧紧围绕现代花卉业发展内容,列出系列主题,每届逐一研讨,真正达到推动花卉业发展的目标。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希望大家围绕这一主题,认真做好准备。

四是大力推进花卉信息化建设。要加强《中国花卉园艺》杂志和中国花卉协会网站资源整合,完善信息资源收集、发布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好杂志和网站的宣传优势;要壮大《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通讯员队伍,加大权威性、前瞻性报道,提升编辑水平,进一步扩大发行数量;增加中国花卉协会网站信息量,不断提高信息更新速度,拓宽信息覆盖面;要抓紧完成“中国花卉电子博物馆”建设;要联合协会各分支机构、各省(区、市)花卉协会网站和杂志,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花卉信息网络,加大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使之成为弘扬花卉文化、引导花卉消费的重要载体。

(四)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提升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确定中国花卉协会和中国花卉博览会会徽。做好这项工作关乎协会形象和对外宣传,至关重要。要根据协会宗旨和行业特点,认真组织征集、审议,确定最佳设计方案,提交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二是指导分支机构举办好各项活动。长期以来,协会各分支机构根据各自业务特点,针对不同领域专业属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花事活动,成效显著。分支机构是这一领域的全国性权威组织,一举一动关乎协会形象和声誉。各分支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协会统一要求,规范管理,既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要与协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特别是举办各类活动要做到高层次、高规格、高品位。协会秘书处要制定办法,加强监管。

三是完善协会各项规章制度。要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落实民主集中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业务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科学谋划,扎实工作,努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全面开创现代花卉业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九十周年!

第四篇:努力开创项城改革发展新局面

努力开创项城改革发展新局面

——项城市市委中心组2011年1-5月学习总结

项城市委宣传部

针对当前学习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项城市委中心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带头学习,带头实践,不仅有效地带动与促进了各单位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而且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推进项城科学发展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开创项城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一、基本情况

项城市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作为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坚持每月1次集中学习,参学率在95%以上。通过市委中心组集中系统学习、个人自学和集中研讨,中心组成员的综合素质、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分析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任务的完成。

二、主要做法

(一)抓辐射带动,拓展中心组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此,在工作中,我们多措并举,创新形式,以充分发挥市委常委中心组带动作用为切入点,狠抓中心组学习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一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市委中心组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坚持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会,周口市委常委、项城市委书记王宇燕同志都亲自确定主题、审定学习计划、主持集中学习,带头谈学习体会、作学习总结,并定期对中心组其他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成为理论学习的带头人。市委中心组其他成员在抓好自学的基础上,积极参加集中学习,踊跃发言畅谈体会。在市委中心组的带动下,全市各级党委(组)中心组学习自觉性明显增强,都把中心组学习作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履行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作为统一领导班子思想和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形式,摆在重要位置上,作为紧要工作来抓,确立了“一把手”抓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形成了党委(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协助抓的领导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中心组其他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其中项城市财政局党组开展了“干部大讲堂”活动,要求每个同志都要讲一节课,为确保大讲堂活动扎实有效,并拟定了百题调研题目,鼓励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调研、学习和总结,节约了培训经费,起到了一定效果。

二创新形式,改进方法,不断提升理论学习的档次。今年,市委继续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作报告,每两月一期。主要

围绕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民生、新农村建设、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设置专题,参加范围扩大到市直、乡镇现职正、副科级领导干部。为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高层次、多视角、宽领域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平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场所。使参加学习的同志用较少的时间,获取了更多权威的、前沿的、准确的、有效的知识和信息,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维。同时也增加了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深度,提高了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质量,增强了影响力。

三面向基层,贴近群众,不断扩大理论学习的覆盖面。市委还紧扣“和平九论”这个重点,开展大讨论活动,鼓励撰写学习调研材料,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打破思维定势,放宽视野,拓展思路,求“真情”,务“实绩”。同时,我市还注重发挥基层党校、团校、业余讲师团、村活动室、村广播室等阵地的功能作用,整合理论宣讲力量,开展了送党课到基层活动,并拟定了10个主题,将课题内容、主讲教师、联系方式制成表格公布于众,让各单位点题授课,抓好了机关、乡镇(办事处)、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基层党员群众的理论普及工作,受到各界好评,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辐射带动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放大。

(二)抓学习保障,促进中心组学习的规范化、经常化有效的学习制度是规范领导干部学习、增强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保证。我们通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习计划、学习档案、学习预告、学习通报、学习交流和学习考核等一系列的学习制度,使市委中心组学习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强,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严格学习管理。规范了学习请销假制度,中心组成员如因事不能参加集中学习交流,事先应先向学习组长请假并经批准同意。中心组建立了集体学习档案,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了个人学习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学习笔记、学习体会、调研文章。每次学习都要求中心组成员事先研读原文,做好笔记,同时撰写心得,不定期的组织交流和推荐投稿。

二是严格学习内容。为了便于学习,市委宣传部每月把月计划提前发到中心组每个成员手中,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及时提供最新的学习书籍和学习材料。在学习内容上主要结合项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干部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重点围绕中央、省、周口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理论问题,深入研究项城在实现赶超型、跨越式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严格学习形式。市委中心组在坚持系统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分组讨论相结合、请专家辅导与下基层宣讲相结合、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理论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基础上,采取专题学习、专题讲座、专题研究等形式,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分专题定期进行,推动中心组成员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三)抓学用结合,促使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思路、举措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加快发展的思路是理论学习的目的所在。市委中心组在理论学习中自觉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认真查找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思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正确分析和把握改革和发展形势以及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把理论学习贯穿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整个过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发展良策。各成员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按照统筹发展,深入基层和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认真研究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办法,形成调研论文,推进科学决策。成果运用坚持着眼于转变思想观念,不断解放思想;着眼于完善决策过程,实行科学决策;着眼于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素质;着眼于指导基层工作,发挥辐射作用。努力在发展中形成新思路,在改革中寻求新突破,在开放中开创新局面。

三、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虽然我市中心组理论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中央、省、周口市委的要求相比,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理论学习精度、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拓宽等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求新、求真、求深、求实上用心

使劲,进一步提升市委中心组学习的层面和实效,努力开创项城改革发展新局面!

第五篇: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重温邓小平理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1978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航程,逐步在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邓小平理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情况新形势,经济转型任重道远,改革攻坚如箭在弦,社会矛盾易发多发,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重温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真理,是对我们党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高度总结,凝聚着对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深刻思考。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概括,把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根本任务和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另一方面,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当代中国国情,得出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判断。党的十三大报告充分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这使我们真正回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吸引外资国,多项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大踏步提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完全建立在对国情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的生动概括。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经过不懈努力,2000年我们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分解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一百年”,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为我国未来发展勾画了更为清晰的蓝图,极大地感召和鼓舞了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我国经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已进入到经济发展的转换期,经济增速开始趋缓,这实质上是经济发展驱动力的转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核心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当注重解决科技和教育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加大科研和人力资本投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打破了长期束缚人民思想的藩篱,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他深刻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精辟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突破传统观念和模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

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对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同志认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作为一场新的革命,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当然,这种变革不是要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走过前半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这项工程极其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搞好顶层设计,全面系统地推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才能使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心。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为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标准,我们才能大胆地推进各项改革,那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才能在中国成长壮大。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做好承受改革压力和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这一论述与“三个有利于”标准一脉相承,应当坚持用这一标准来衡量各项改革的得失成败,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处理好事关改革全局的重大关系。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推进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政治和社会长期稳定。他还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坚持这些重要思想,注重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避免一些转型国家出现过的经济严重衰退和社会剧烈震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把经济改革同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相互促进、协调推进,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两手抓”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稳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三、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邓小平同志深刻洞察时代特征和国际局势,提出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使我国抓住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同时积极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分步骤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兴办经济特区,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倡导和支持的崭新事业,拉开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序幕。他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要扩大对外开放,现在开放得不够”。30多年来,从设立经济特区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地域,从单方面引进来到实施走出去战略,从被动接受国际贸易规则到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要改革投资管理体制,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放宽投资准入,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在进一步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基础上,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谋划“一带一路”开放新布局。中央批准设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随着一系列新举措的实施,我国将逐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邓小平同志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他一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要“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必须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亚洲地区成为世界经济重要引擎。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我们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改善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打造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和平、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为我国赢得更长战略机遇期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正如邓小平同志1987年所说:“我们说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在全党集中精力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制定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其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念,锐意进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下载强化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开创我旗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创农业农村发展升级新局面

    开创农业农村发展升级新局面 刚刚闭幕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的......

    转变发展方式范文合集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田建荣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也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正是这位地球母亲,人类社会的生存发......

    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开创全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新局面

    转变发展方式 着力改善民生开创全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新局面 ——阿书记在中共杭锦旗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

    创新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创新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访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 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

    农信社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信息简报

    农信社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韩江雪“九台农商行在哪都找不到,在别的地方还不能用,办你们信用社卡有什么用啊!”,一位领取粮食补贴的青年对我们大堂经理说,为什么青年客户说在全省......

    农村牧区教育事业发展材料大全

    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事关国民素质和民族的进步,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近年来在旗委和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旗上下的共同努力,我......

    12.5转变发展方式

    12.5转变发展方式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释放发展潜力,争取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进一......

    开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小编推荐)

    开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民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民生民政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