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险预控建设汇报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下面就我公司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做以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为贯彻执行集团公司“一落实、双建设、双达标”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公司“12256”的安全生产方针。公司制定了“抓小防大,预防为主,件件分析,件件考核,常抓不懈、持续安全”的安全工作原则。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采取各项有效控制措施,通过全员宣贯,逐级指导,让每位员工真正明白体系建设对提升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监测、隐患整改,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风险控制队伍,确保公司安全目标实现。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如下:
一、成立机构,分解任务,制定体系推进方案
为确保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公司精心安排,全面部署,于2013年7月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领导组,制定了《泰山隆安煤业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明确分工,细化考核,各科室、队组都制定了可行的实施方案,本着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原则,确保了体系建设不留死角,全面展开。
二、按照实施方案,完善体系文件
公司在集团公司领导下,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指导下,按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于2014年6月完成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七大文件编制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风险管理手册》主要包含风险概述、工作任务风险管理、煤矿系统评估、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监测、预警、控制、升降级管理等内容。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小组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及事故机理分析法,对全公司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工作地点的任务进行了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级分类。全公司342项工作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共有3143个,其中人员方面的危险源有2343个,机器设备方面的危险源有573个,环境方面的危险源有168个,管理方面的危险源有50个。
2、《程序文件》是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通过程序化的管理对主要作业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予以控制。《程序文件》以PDCA的方法建立,符合矿井实际运作的要求,规定了相应过程控制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控制内容、方法和步骤,适合各级相关单位(部门)、岗位和人员对各项事务的管理和运行控制。《程序文件》内容包含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和辅助管理五大部分共48个管理程序。
3、《管理制度汇编》用以规范矿井的安全管理,是矿井安全管理合法有序地运作及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管理制度汇编》在单位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汇总,共48项,适用于矿井的各级管理人员及广大员工使用。
4、《考核评分标准》为五大部分(共178个元素,867条指标):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其中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部分分为通风专业、采煤专业、掘进专业、地测防治水专业、机电专业、运输专业、调度专业等7个专业,综合管理部分分为应急救援、职业健康、其它等3个专业。
5、《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安全、舒适、高效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指南,也是人们获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规范及标准。安全文化是企业管理技术的灵魂科学,通过发挥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6、《管理手册》:明确了管理方针、目标,描述了体系涉及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展示了煤矿体系的整体框架,明确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委员会及矿属各科室、区队的职责和权限。该手册是泰山隆安煤业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适合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使用。
7、《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第一部分是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通过对生产作业中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包括通用、采煤、掘进、爆破、机电运输、一通三防、洗选7部分)进行辨识,将辨识出的680种不安全行为按照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细化了行为纠正、奖罚考核等全过程管理。第二部分是员工岗位规范,包含各岗位的通用安全行为规范和具体的185个岗位规范,明确各岗位安全要点、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等内容,用以指导规范员工的安全作业行为。
三、营造氛围、全员宣贯、建立风险控制观念
为使员工全面熟悉风险预控体系,掌握风险预控知识,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全员风险管控能力。
1、推进危险源知识的宣贯,利用各种会议、培训、讲座等形式大力营造风险管理氛围。
2、将风险预控知识融入日常业务学习(每日一题、班前会“三个十分钟”、班组周训、干部上讲台)之中,将风险知识的学习常态化。
3、深化危险源知识“背、讲、辨、用”活动,生动开展风险预控知识学习。
4、通过开展危险源知识考试、全员岗位练兵活动,巩固员工学习成果。
5、举办危险源安全知识竞赛,掀起全员学习风险预控知识的热情。
6、将风险预控知识学习及运用能力作为评优评先,竞聘晋升的重要考核标准,强化员工风险预控管理理念。
7、制作、发放各岗位生产安全风险预控卡片和手册,通过一系列的宣贯、学习、培训,使员工现场风险预控能力大大提升。
四、持续风险评估贯穿安全生产全过程
在学习领会风险预控理论的基础上,从深化理论、细化管理、现场执行、动态监测、持续改进等方面提高风险管控能力,通过各种手段有效落实预控措施,将持续风险评估贯穿安全生产全过程。
1、持续辨识评估各类危险源,扎实风险预控理论基础。建立健全风险辨识评估组织机构,细化责任分工;逐层逐面召开风险评估会议,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2、全面应用辨识评估成果,实现风险预控管理落地。(1)班前会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提前进行作业安全预想;(2)针对各项施工进行专项风险评估,确保施工过程有序可控;
(3)根据设备、作业、环境变化情况,开展持续风险评估,实现对新技术、新设备、新任务有效安全管控;
(4)建立员工行为观察制度,实施员工行为管控,竭力消除员工“不安全行为”;
(5)充分利用监测监控、各类保护等先进手段,分析设备运行状态,排查设备运行安全隐患,全面提高设备运行质量;
(6)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实战演练,提升事故、故障处置能力。
五、用风险预控管理理念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短期安全靠机会,中期安全靠制度,长期安全靠文化。为推动安全管理由制度型向文化型转变,依据风险预控管理理念,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优化企业安全环境,通过宣贯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安全文化环境,推进公司安全文化落地,构筑企业安全第一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创造一种“安全在自己、安全为自己,违章就是事故、细节决定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
六、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虽然安全工作取得成效,但是从管理层到操作层的完整管理体系不完善,个别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与控制程度不够,不安全行为控制和安全工作程序未全部有效落实,全员风险意识还有待提高。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公司2015年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化平台;二是开展全员知险源、学体系、用体系活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三是深化推进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力打造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四是建立以风险预控体系为主线,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案的落地,进一步升华建设成果,实施文化引领,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之路。
最后希望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提高。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二篇:风险预控汇报材料
煤业有限公司
风险预控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二O一四年十二月十八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结合郑煤集团公司《关于做好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及某某公司《关于做好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我矿领导高度重视,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时部署落实到位。至2014年11月份我矿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基本完善到位,现就我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时间:2014年3月份)
煤业有限公司
风险预控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风险预控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某某风险预控建设实施方案》(某某[2014]26号),进一步落实责任,要求各部门按照时间节点按时完成任务有序的推进我矿的风险预控体系建设。
(二)及时组织培训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时间:2014年4月份)
分别从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通风防突、调度、安监、政工后勤等科室抽调精干人员,去专业学校参加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培训班进行学习,经培训后人员固定负责本专业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三)组织全体职工培训学习,提高认识(时间:2014年5月份)
我矿于5月份由安全科根据“人—机—环—管”相关管控措施,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风险预控知识的培训学习,让广大职工深入了解到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四)建立体系阶段(时间:2014年6--10月份)1.危险源辨识:采取从下至上的原则,根据我矿实际,发动全体员工对自己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逐一排查和登记,确保危险源无遗漏,明确安全管控对象。
2.风险评估: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将危险源分为5个等级(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类风险),4大类别(人、机、环、管),既有轻重缓急之分,又有目标责任,清晰可查可控、可追溯,确定风险等级,明确安全管控的重点。
3.制定风险管控标准及措施:针对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结果,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解决每个危险源“如何管”和“如何管得有效”的问题。按照《规范》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危险源管控标准和措施,确定相关责任人、监管部门以及监管人员,明确安全管控依据,落实安全管控责任。
(五)试运行阶段(2014年11月)
1.风险监测:建立危险源监测的管理办法,保证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设备灵敏可靠、信息传递畅通、及时,通过监测危险源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管控标准和管理措施执行的效果,实现事故隐患动态排查。
2.风险预警: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确保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分级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风险控制:建立风险控制的管理办法,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 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运行模式,根据危险源的预警警级,现场责任人根据相应的管控标准,迅速采取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将不安全隐患有效地消除或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对风险的预控管理。
4.检查、审核和评审:各业务部门要制定反映本单位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并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评价和考核,以确保管理体系能够达到煤矿安全管理的要求。同时,找出本单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系统,不断杜绝由于人为的、已知规律的、可控的因素而导致的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管理。
(六)改进提高阶段(2014年12月)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各部门针对管控标准、管理措施、风险预警体系或管理制度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郑煤集团公司风险预控体系验收评分标准于今年10月份起对我矿安监调度、地测防治水、采掘、机电运输、后勤管理等系统实施了月评,通过评分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危险源监测及时排查隐患,落实整改责任,形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最终形成闭环式安全管理运行体系,保障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
虽然我矿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工作,但因 兼并重组矿井底子薄、基础差,又因我矿停工停产期间职工在岗人数较少,因此暴露出了对员工安全风险预控知识培训相对不到位,职工辨识风险能力较差,信息反馈工作落实相对不及时、不到位,使风险预控总体工作都相对较为滞后。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结合实际逐步予以解决:
1、从职工上岗操作前即做起风险预控相关知识培训工作,使每位员工都严格做到岗前实施风险辨识,作业当中主动查治隐患,操作结束反馈信息等的相关方法。
2、从根本上做好“人—机—环—管”各环节的管控措施,将我矿风险预控体系真正运用到基层每名员工的实操当中去,彻底消除我矿“人—机—环—管”各环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使我矿安全生产工作向更好、更稳定方向发展。
经过不断努力,我矿的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与现场不相符、职工运用不灵活等问题,我们在以后工作中会逐步修改完善风险预控体系,使我矿风险预控体系工作完美化、实际化、全面化。
某某煤业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三篇: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
风险预控管理办公室在集团领导的要求下,重点了解各煤矿单位体系建设的进度和开展情况,坚持日常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相结合,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及纠偏,探讨体系建设的方法和步骤,同时与各单位体系建设人员进行交流,对体系建设滞后单位进行督促。通过不断查找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推广好的经验、方法,采用示范带动的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风险预控管理办公室通过对试点单位和其他单位的督导和探讨,现将在督导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和要求归纳如下,以便体系建设单位汲取和借鉴:
一.矿级领导和中层领导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1)矿级领导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对体系建设作用和用途不理解,不知道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对此工作开展不积极;
(2)中层领导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不知道体系建设的基本知识,想开展但不知道从何入手,更不能指导职工;
(3)有等待、观望、临时思想,认为是搞形式主义,可有可无,应付对待等;
(4)战线领导不重视,没有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所分管战线体系建设工作的情况不知也不过问,给体系建设带来消极负面影响。
二.三级培训没有落实;无培训计划,无培训效果考核;矿级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有的培训不到位,笼统培训无针对性,干部不理解,职工不清楚,工作无法开展。体系建设期间应让职工知道的:
(1)什么是危险源?什么是隐患?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危险源辨识?什么是隐患排查?
(3)怎样去辨识危险源,从哪些方面去辨识危险源?(4)危险源的风险怎样准确描述?(5)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6)科队级领导及风险小组人员还应掌握危险源分类、整理、补充、完善;以及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能指导本单位职工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范围确定不准,前期准备不充分,基础工作调查统计不认真,缺失相关单元及元素;
(1)单元划分要全面、准确,战线(专业)、区队(劳动组织)、班组(工作空间);
(2)工作场所、活动区域(包括井上和井下);(3)所辖设备、设施、材料物质、工具及器具;(4)工艺流程、职业健康、环境因素、危险场所;(5)工作任务及工序;(6)岗位、工种、所有员工;
(7)对矿井还有生产系统、生产工艺流程等。
四.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不结合基础调查统计进行,随心所欲,危险源辨识五化把门;
(1)全员危险源辨识没有结合员工自己的岗位、工种、工作及工序、操作的设备、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所处的环境;
(2)没有结合“人、机、环、管”四个方面;(3)没有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4)没有考虑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5)没有统计本单位及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无法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和找出导致事故的危险源;
(6)没有全员参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而是以班组或找几个人在一起商议填卡;
(7)班组、区队汇总时,缺失内容没有得到补充和完善。五.区队干部及职工对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有应付差事的思想,不管全面与否,准确与否,交了完事,不能保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准确及全面;
(1)干部职工没有学明白,不明白怎么做(也是培训问题);(2)危险源辨识不认真,填辨识卡应付3—5条;(3)没有让职工有充分时间去讨论和探讨,没有充分去认真思考;
(4)危险源辨识卡填的是隐患而非危险源;
(5)危险源辨识卡填写相互抄袭,一人填完全组抄,没有真实反映职工对岗位及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认识,交完就忘;
(6)个别管理人员让技术员或职工代填,给职工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该单位工作被动、滞后。
六.基础调查统计中,概念模糊、张冠李戴、相互交叉、条理不清;
(1)工作任务中划分的工序与工作任务不对应;(2)一项工作任务的工序划分顺序颠倒;
(3)条理不清,让你看不明白那道工序与哪项工作任务相对应,像记流水账式的。
七.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概念模糊,交叉使用;
(1)措施中有标准,标准中有措施;(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把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手段。)
(2)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没有对应管理对象;
(3)管理对象不同,但出现管理标准和管理对象却一样。八.矿未制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考核奖惩机制,不能调动全矿干部职工对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重视,好坏一个样,工作无法开展;
(1)预控办的同志督办不力,不及时下基层去区队督导和指导,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使基层做无用功,而影响进度;
(2)矿级对区、队、科室及相关人员的没有考核和责任追究;(3)区队、科室对职工没有考核及追究。
(4)风险预控办公室人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不清。
九.不结合本单位实际,比葫芦画瓢抄袭神华宁煤资料,一味追求进度,而忽视基础工作和实际效果,最后形成“两张皮”,无法向职工贯彻和实施,写非所干。
十.注重了井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而忽视了地面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1)地面办公场所、工厂、材料库;(2)交通运输;
(3)两堂一舍,地面环境;
(4)地面灌浆站及偏远地点,特别是人员不常去,而人员又少,易被忽略的地方和工作;
(5)地面供电、通讯线路,高空作业及悬空设施等。十一.忽视了员工档案建立的全面性;(1)所有在岗员工档案不齐全;(2)档案信息不完整,缺内容;
(3)没对档案分析,未确定重点管控对象;(4)没有档案管理保密制度,员工信息外泄。
十二.文件、资料汇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条例、规范等)方面;
(1)没有层次、主次不分;
(2)胡乱收集,有用没用,适合不适合的都收集;(3)不适合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应保留有用的。十三.与其他试点单位沟通交流少,没有汲取先进工作方法
和经验,只闭门工作,多走了弯路,影响了进度和质量;
(1)矿与矿之间缺乏交流和相互学习;(安全矿长不带队去学习交流,效果欠佳)
(2)矿内部战线之间,队与队之间缺乏交流和相互学习;战线领导未组织战线专业会议,没督促体系建设工作;
(3)不能自以为是,要知山外有山;
(4)交流沟通前,要自查不足和差距,带着问题去交流、学习,才能提高,然后全面了解。
十四.战线对所辖区、队体系建设不指导,放任行事,对专业内容、基层上报资料审核不认真;
(1)汇总不认真,不细致,没有分类、分级、归类;(2)汇总后没有按程序去进行补充、完善和纠错;(3)没有组织战线、区队两级风险小组成员审核,而是由内审员一人完成;
要求:各专业战线是初稿、审稿的完成者,也是最终定稿完成者,并由战线领导、参与人员签字,对终审稿负责。
十五.可试点先行,重点带动,完善体系,全面运行;有的单位人多、面广、战线长,基层单位多,可找出试点单位先行,探索经验,掌握方法,正确引导,其他单位跟进;但存在后续单位多,工作量大,体系建设任务后翘;但是,只要试点单位做好,后续单位少走弯路,也会迎头赶上;“时间服从质量”,但不是无限期推后,各单位应制定详细、切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
和计划安排,并有科学的考核,认真落实,稳步推进。
十六.理清各部门职责,做到“干什么写什么”,“写你要干的,干你所写的”;
(1)危险源辨识目的是让每个职工真正了解自己的岗位有多少危险源,每个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是什么,并熟记,变不知为先知;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最终达到所有危险源是可控的,采取措施、达到标准,杜绝危险源处于失控状态,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3)避免单位部门之间管理交叉,任务重叠,考核重复,政出多门,文件打架等。
十七.“时间服从质量”,但不是没有时间要求;
(1)各单位(含基层区队)要根据自己的计划,逐月、逐周去落实,结合实际开展工作;
(2)按照省政府、集团公司的要求,按时间节点抓落实;(3)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遵循:边培训,边创建,边运行,边完善;
(4)省政府、集团公司将按照要求进行考核,奖惩兑现。十八.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1)全员分层次(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有针对性培训;
(2)全员参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尽可能力求全面、完
善、准确、术语标准;
(3)风险管理对象提取,风险管理标准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4)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
(5)其他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逐步进行,逐步完善。十九.省政府、集团公司要求所有工业企业全面建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时间是2015年以前。这就要求集团公司所有单位必须全面开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不是可建不可建的问题,而是必须建成体系、结合本单位实际去建体系并常态运行。
二十.基本知识: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
@危险源辨识:是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或:危险源可能导致的损失、伤害或其他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风险预控:指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分为:事先控制措施、接触控制措施、事后控制措施)。
@不安全行为:指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3)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点:
@以风险预控为核心;(按风险预控管理流程,顺序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对象确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危险源监测、风险预警和控制);
@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 @以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为基础; @以PDCA循环方法为运行模式;
@依靠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体系有效运行。
领导重视,培训全面;思路清晰,方案可行;方法适宜,试点先行;切合实际,按标实施;保障有力,全面推进;体系建设,按期完成;抓手选准,考评到位;反复贯标,注重实效;全员学习,素质提高;落实现场,安全可靠。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办公室
张永灿
***
2014年2月28日
第四篇:风险预控及班组建设论文
风险预控及班组建设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共筑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是煤矿企业的“天字号”大事,群众安全工作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群众安全工作,是煤矿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是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落实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做好群众安全工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扬安全工作“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优良传统,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营造安全氛围,夯实安全基础,扎扎实实筑牢安全防线,使群众安全工作常抓常新,进一步推进矿井安全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宣传力度,夯实基础
群众安全工作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个主题,按照进一步完善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实效、突出效果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建设安全阵地,营造安全氛围。可以采用安全宣传“一条街”、安全文化长廊、定期悬挂安全标语、口号、安全警句等,定期举办安全黑板报展览,组织安全文艺演出等形式,警示职工自觉搞好安全生产,设立安全大屏幕,24小时滚动播出上级一系列安全指示和本矿安全规章制度,从而在全矿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氛围,有力地增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大安全观念。
利用多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等时间,利用板报、画廊、广播、有线电视、标语等各种宣传阵地和工具,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的指示精神,积极倡导“安全是企业的第一政治、煤矿的第一效益、职工的第一需要、干部的第一责任”,“违章指挥就是杀人,违章作业就是自杀”等安全理念,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和安全氛围。
建设安全文化,创新宣传方式。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实现煤矿长治久安的强有力的支撑。因此,要大力实施安全文化工程,坚持“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的原则,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加强观念文化;从规范职工个人安全行为入手,加强行为文化;从严格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入手,加强制度文化;从抓安全文化一展厅、一长廊、一手册建设入手,加强物态文化建设,真正用文化铸造安全盾牌。
二、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培训,抓住关键
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要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主线,做到班前安全教育时间有保证,学习质量有保证。以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技术课活动为载体,开展好“每日一题、每旬一考、每月一考”基层培训制度,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安全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安全文件及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职工法律意识,做到自主保安、相互保安、监督保安,立足岗位,为保证安全生产做贡献;还要加大职工安全培训力度,认真落实上级职工安全培训要求,结合矿井实际,采取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对职工分期分批进行安全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安全业务素质;同时,对群监员采取业余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高群监员识别排查隐患的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使群监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扎实抓好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在针对性安全思想教育上,要牢牢把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原则,重点抓住农忙时节、节日前后以及职工思想情绪波动时等不同时机,以及有针对性的事故案例,对职工加强安全思想教育,突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个主题,利用活生生的事故案例,职工身边的真人真事,对职工进行安全第一思想教育,使职工的心灵受到震撼;对节假日职工人心不稳等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责任,对安全无把握人员重点防范,有效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安全活动,突出重点
加强班组建设,夯实安全基础。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实现矿井长治久安的重要环节。为调动广大职工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组中开展“三无班组”、“十佳班组”和“优秀班组长”竞赛;在群监员中开展“在我身上无违章,在我身边无事故”和争当“优秀群监员”竞赛;在职工中开展“遵章作业当模范,安全生产当标兵”和争当“安全能手”竞赛,有效地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一线班组安全生产。
开展安全竞赛,创新安全活动。通过开展“安康杯”等群众性的安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使这些安全“金点子”迅速转化为促进安全生产稳定发展的动力;督促群监员认真履行职责,敢于坚持原则,查找隐患点滴不漏,制止违章不留情面,敢于叫响“遵章作业向我看齐”,使群监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矿井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协管作用,筑牢安全防线。发挥“半边天”作用,充分发挥女工、家属在安全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开展以争当“好矿嫂”、“贤内助”竞赛、在重大节日到井口送元宵、月饼、苹果、西瓜、毛巾、鞋垫等形式,用亲情和爱情筑牢第二道安全防线;建立共产党员安全监督员、班组长安全监督员、工会群监员、团员青安岗、武装民兵哨、女工家属协管员一体化的监督检查网络,形成全方位
第五篇:风险预控基础知识
1、体系建设采取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专家法、矩阵法、LEC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风险指数法,煤制油项目危险源辨识方法是LEC法。
2、一单四卡:作业任务单、风险辨识卡、风险控制卡、能量隔离卡、质量验收卡。
3、体系建设“五关系”。
职责产生工作,工作产生风险,风险产生制度,制度产生记录,记录支持职责。
4、体系建设中的六个关系?
1)处理好“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安全管理”的关系。传统是管结果,现代管理实现了由管结果到管过程的转变,重点抓过程。
2)处理好“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软指标”与“硬指标”的关系。“硬指标”是安全管理应该达到的结果。“软指标”是实现“硬指标”要求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手段等(即过程管理)
3)处理好“体系标准”和“考核标准”的关系。体系标准是体系建设的指南,从正面阐述管什么、如何管的内容,规定了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要求;体系考核标准是对体系实施运行情况进行检验评价的一套标准。我们要依据体系标准来建立体系,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来验证各项体系工作是否达标。4)处理好建设过程中“体系办”和“全员管理”的关系。体系建设是全员参与的一个过程,不能依靠体系办独立完成。
5)处理好“隐患管理”和“风险预控”的关系。风险预控是为了将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做到安全管理的事前管理。
6)处理好“知道”和“做到”的关系。
6、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流程图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的运行模式。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执行任务和管理任务的通用模型,这个模型表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分为4个阶段进行,即计划(Plan)阶段、实施(Do)阶段、检查(Check)阶段和处置(Action)阶段。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 有效保障每一项管理任务的计划充分性、执行合规性、过程依从性以及效果符合性。图1给出了风险预 控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关于PDCA的含义简要说明如下:
——计划:建立所需要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企业安全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检查:根据安全方针、目标、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处置: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7、风险预控流程
风险预控管理遵循安全管理的一般性程序,覆盖了从危险源辨识开始到风险受控为止的全过程,图2给出了风险预控流程图。因该过程分为七个步骤,又称为“七步法”。
8、风险预控的“七步法”是哪七步?
第一步: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管理的范围,只有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才能做到安全管理无遗漏。
第二步: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借助可量化的技术,明确安全管理的重点。
第三步: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
研究和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防止危险源转变成为隐患,通过安全技术应用预防隐患产生。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可以明确管理的依据,制定管理措施可以明确管理的途径。
第四步:执行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贯彻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切实降低和保持在控制标准水平,确保危险源的风险处于受控状态,达到从生产过程中防止隐患产生的目标。该步骤是把安全管理的重心从隐患排查治理转移到风险预防预控的关键环节。为了保障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得到落实,企业需要建立和保持相应的保障制度,这些保障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和安全文化保障。
第五步:危险源监测监控
采取适当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对工作场所内的危险源进行监视和测量,在生产过程中验证危险源的状态变化,查找隐患。通过认真执行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后,确保所有的危险源在受控状态,就需要进一步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跟踪危险源随时间的状态变化,确保管控措施始终有效,危险源始终在受控状态。
第六步:判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将监测结果对照风险控制标准,分析和判定危险源的风险状态是否可承受,找出已经处于异常和紧急状态的风险。
第七步:风险预警和隐患治理
对发现的隐患启动预警,及时通知到暴露人员和责任单位,重新返回到第三步开始执行。由责任单位采取隐患治理行动,进行消警,将危险源的状态恢复到正常。
9、“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企业建设”分为四个等级,及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为最高;“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企业建设”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为最高。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一级:≥90分,一、二级的单位所占考核单位数的70%及以上(子分公司达标要求),安全生产1000 天以上(生产、建设单位达标要求);
二级:≥80分,一、二级的单位所占考核单位数的60%及以上(子分公司达标要求),安全生产500 天以上(生产、建设单位达标要求);
三级:≥70分,一、二级的单位所占考核单位数的50%及以上(子分公司达标要求);--四级:≥60分,一、二级的单位所占考核单位数的40%及以上(子分公司达标要求);
10、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价的审核范围明确:集团对每个子分公司和生产、建设单位 每年 至少进行 一次 考核验收。子分公司 每季度 至少对所属生产、建设单位进行 考核验收,生产、建设单位 每月 至少进行 一次 内部考核验收。集团公司和子分公司不定期对生产、建设单位进行抽检。
11、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管理中危险源分为两类。
一类是系统性危险源管控,即:以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为主体,开展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并落实整改措施,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另一类是岗位危险源管控,即:以科室、车间,班组和一线员工为主体,全员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控。
12、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需考虑的几个方面:
在危险源进行辨识过程中需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三种状态(事故、隐患、风险)及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同时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这个过程也就是风险识别的过程。
1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构的17个一级要素分别是什么?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构可分为17个一级要素,分别为;
1、总要求
2、安全生产方针
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策划
4、体系文件
5、资源、机构、职责和权限
6、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
7、能力、培训、意识和文化
8、建设项目
9、生产系统运行控制
10、不安全行为控制
11、其他要素控制
12、相关管理
13、应急准备和响应
14、隐患和事件
15、安全信息
16、安全检查与评价
17、持续改进
15、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十个关系。
1、风险预控与HSE的关系。一是风险预控体系与HSE来源一样,都来源于国外;二是一级要素一样,无论是前期本安体系的七个一级要素还是现在风险预控的十七个一级要素,与HSE要素的条款是一样的;三是方法和内容一样,方法都是PDCA,都采用检查表法、风险指数法等,主线是一样的,主线都是风险预控,即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制定措施和标准、落实措施和标准、风险预警。四是结果一样,都是用这套体系来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
2、体系与管理人员的关系。一是体系由管理人员主导,管理人员都要学习体系;二是体系是一套管理的标准和方法,管理人员必须要学习;三是体系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体系管理的这套方法;四是各级管理人员掌握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必须履行的责任。
3、安全检查与审核的关系。一是检查与审核是过去与今天的关系;二是检查是突出点和线的问题,审核是突出面的问题,通过月度检查和季度审核,可以将点、线、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三是检查是管理与执行的问题,审核是管理的问题,突出的重点不同;四是检查是找问题,审核主要是依据标准制度找符合性、找证据。
4、业务保安与安全监察的关系。一是业务保安与安全监察是主角与配角、主体责任与监管责任的关系,业务保安是主角,是责任主体;二是交响曲与独角戏的关系,业务保安是共同奏响的交响曲,不是安全人员唱的独角戏;三是业务保安是责权利统一的关系,各业务在体系建设中占有不同的权重,加上安全监察就是安全的100%权重与责任。
5、建设项目安全与质量的关系。一是安全在建设项目是阶段性的,质量是永久性的;二是质量的群体性风险远远大于安全的群体性风险,今天的质量是未来的安全;三是建设项目的质量等于人的健康,离开质量等于没抓安全;四是体系中对质量是有要求的,抓质量是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6、安全质量与两个作业包的关系。一是风险预控作业包,用于作业人员的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检修作业安全;二是管理人员技术资料包,是技术人员用来管质量的,在现场落实质量控制过程化的要求。
7、审核依据与审核证据的关系。一是审核依据是神华集团风险预控体系审核的要求与制度、宁煤集团的制度、本单位的制度与要求,审核证据是这些制度落实的记录,来源于审核依据;二是理清制度与记录的关系,职责产生工作,工作产生风险,风险产生制度,制度产生记录,记录支持职责。
8、引用与编制的关系。一是上级单位的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管理,直接引用;二是上级单位的制度部分适用的可直接引用,不适用的部分各单位结合实际补充编制;三是上级单位的制度用于本单位不能管理到位的,必须自行编制。
9、一单四卡与方案的关系。
方案是工作的总要求,一单四卡来源于方案,一单四卡是落实方案的具体工作。
10、审核红线与季度审核的关系。针对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制定“化工板块审核红线”,各单位违反下列“红线”的,在集团季度体系审核时不予审核。一是违反神华规定发生瞒报死亡事故行为、所属单位发生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的不予审核;二是业务保安职责划分不清楚、责权利不明的不予审核;三是风险预控作业包和管理人员技术资料包未推行的不予审核;四是文件记录清单不清的不予审核;五是未制定体系考核评分标准的不予审核。六是未进行管理评审的不予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