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5篇

时间:2019-05-13 18:5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

第一篇: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

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5月07日

来源: 河南日报-

(一)当2011年新春的阳光普照中原大地,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大潮正激越澎湃,又一个加快发展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人勤春来早。今年是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起步之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省人民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在希望的田野上,精心描绘亮丽的春色。

(二)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河南探索”,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历史抉择。

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蓝图的实现需要不懈的努力。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切入点和有力抓手,是贯彻中央精神、符合河南实际的重大命题。

(三)何谓“发展方式”?就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一定的发展战略和一定的体制机制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途径和模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是加快由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向科学的、现代的发展方式转变。

何谓“领导方式”?就是党实行领导、执掌政权的体制、机制、手段、方式以及领导者素质修养等的总称。转变领导方式,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跟上中央步伐,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

(四)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客观世界变化万千。作为实践活动的引领者和推动者,领导干部的认识能否因时而变,施政能否顺势而为,直接关系党的领导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

(五)变则通,通则久。

当今时代,国家和地区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时刻考验着执政党的领导力。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

探索规律的脚步从未停歇,追寻真理的目光始终执著。

从强调“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再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们对发展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对发展方式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从提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到“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再到“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始终把提高领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六)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巨大变化,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领导干部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走在前面,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七)发展的航船需要依靠理论的灯塔抵达彼岸,思想的翅膀总是借助实践的长风高高飞翔。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富含时代新意的命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土壤里孕育出的思想果实,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提炼出的智慧结晶。它在开启我们思想解放大门,找准加快转变、科学发展着力点的同时,也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具体认识。

(八)卢展工同志指出,“讲转变,首先要从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转变开始,思考自己怎么转、怎么做”,他进一步强调,“发展目的必须明确”、“头脑清醒至关重要”、“正确思路应当持续”、“方式方法亟待改进”。

讲发展,更要讲发展方式;讲发展方式,必须讲领导方式——层层抽丝剥茧,我们的思路才能豁然开朗,问题的关键才能清晰可辨。

布一子而活全盘,牵一发而动全身。

转变发展方式的征程上不仅有铺满鲜花的大道坦途,更有布满荆棘的岔口迷路。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需要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需要合理带动,持续与提升、速度与质量、增长与效益、发展与民生、经济与环境等,统统纳入决策者的视野,时时考验着驾驭者的本领。

(九)发展方式的新变化,对领导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反观现状,我们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在领导方式上还存在着种种的不适应、不协调,有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甚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多消极的、落后的、陈旧的方式依然存在,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

转变领导方式,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八个关键词息息相关。每个领导干部都要认真想一想——

如果没有敏锐的机遇意识,怎么能够抢占发展的先机?

如果没有深沉的忧患意识,怎么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如果没有对规律的准确把握,怎么能够适应发展的新要求?

如果不能站位全局,怎么能够视野高远、大有作为?

如果不讲锐意创新,怎么能够与时俱进、动力澎湃?

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怎么能够责随职走、心随责走?

如果没有求实求效的作风,怎么能够把美好蓝图化为现实?

如果没有发展为民的坚定理念,又怎么能够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走上富民强省的康庄大道?

(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就在于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领导方式转变与发展方式转变如车之两毂、鸟之两翼,领导方式转变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和保障,发展方式转变是领导方式转变的基础和目的,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实践。要转变、转快、转好发展方式,必须首先转变、转快、转好领导方式。

(十一)在“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八个方面着力,实现“八个转变”,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当务之急,是领导方式转变的现实选择。

“八个转变”既包括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又涵盖了工作作风、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方方面面。“八个转变”互为依存,互相促进,互相激发,相得益彰,其核心就是发展和为民。紧紧抓住发展不放,牢牢坚持为民不松,把两者统一起来,就抓住了领导方式转变的核心。

实现“八个转变”,就是要在认识上、思路上、意识上、作风上、情感上、方法上来一次彻底的转变,归根到底,领导干部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转到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转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方向上来,转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进而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十二)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盛世伟业向我们发出了春天的邀请,“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我们一展才华、大显身手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大舞台。各级领导干部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练就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硬本领,在领导力的提升上来一次新的飞跃——

转变领导方式,就要不断增强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的洞察力;

转变领导方式,就要不断增强驾驭全局、统筹协调的掌控力;

转变领导方式,就要不断增强遵循规律、实事求是的运作力;

转变领导方式,就要不断增强从容清醒、化危为机的应对力;

转变领导方式,就要不断增强敢想敢干、锐意进取的创新力;

转变领导方式,就要不断增强实干为先、求实求效的执行力;

转变领导方式,就要不断增强恪尽职守、忠诚履责的向心力;

转变领导方式,就要不断增强发展为民、团结奋进的凝聚力。

(十三)开启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幕,河南发展的“春天交响曲”已经奏响。听从指挥、把握节奏,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倾情投入、完美绽放……我们才能传递出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春之韵”,才能迸发出热烈奔放、万物争荣的“春之声”,才能飞扬起活力无限、气象万千的“春之魂”。

(十四)转变领导方式,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是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转变、(十五)要处理好工作方式与工作方法的关系。转快、转好领导方式,就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工作方式包括观念、思路、作风等多方面内容,工作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那些“行政命令式”、“家长式”、“包办式”、“运动式”等工作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需要,必须彻底转变,否则,就会出现“拉闸限电”、“文山会海”、“一言堂”、“一刀切”、“大呼隆”等陈旧落伍、简单粗放的做法。

工作方法是工作方式的实践途径。方法正确、手段得当,工作就能顺利推进,反之就会事倍功半。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就能迅速得到落实、真正见到成效。

(十六)要处理好转变与持续的关系。

转变领导方式,转的是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观念和做法,切实把领导方式转到发展为民、求实求效上来。

转变不是简单的抛弃,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要遵循发展规律,在持续中转变,在转变中持续。“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三平”精神等优良传统,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都需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一以贯之地持续下去,发扬光大。

还要看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真正做到发展不松懈,转变不停步,加快转变、持续转变。

(十七)要处理好个人修养与制度建设的关系。

加强个人修养是领导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优良的个人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有一个不断学习、修行、磨炼、提升的过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要通过领导方式的转变,实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慎友、慎权。

加强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绝不是实行“人治”。要建立行之有效、周密严谨的决策、执行、评价、监督、激励机制,特别是在选人用人上,要坚持好“五重五不简单”,为领导方式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序化、科学化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十八)要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领导不是万能的,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和举措只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否则,无论多么高明的领导者,一旦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他的智慧就会枯竭,工作必然失误。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以权谋私。要想依靠人民,首先为了人民。领导干部要经常想想群众在自己心里是什么位置,自己在群众心里是什么形象,正确处理权力与义务、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部门利益与集体利益等关系。

中原经济区是为亿万人民群众谋福祉的伟大事业,也需要无数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的河南人投身其中,我们要充分调动蕴藏其中的无穷智慧,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汇聚成推动发展进步的强大合力。

(十九)跨越历史沧桑,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从来不缺乏砥砺奋进的伟大力量。

岁月峥嵘,几多春秋。我们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精神所感动,被“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浩然长歌所震撼,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抱负所激励。

心手相牵,薪火相传。秉承民族精神的血脉,高扬时代精神的旗帜,亿万中原儿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新的辉煌,谱写新的华章。

(二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当我们推开“十二五”发展的大门,站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起跑线上,可曾感到肩上的压力、背负的希望?

一场新的“大考”已经开始,我们付出所有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都为了追求那份永不放弃的光荣与梦想。

春风浩荡,春意融融,春光无限。

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中原崛起新的春天。

第二篇: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

——六论学习贯彻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3年08月29日04:29来源: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生机,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活力。

“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系统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重点要抓好的“三个创新”,为打好宣传思想工作主动仗明确了主攻方向,为赢得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指出了实现路径。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革命时期,“一支笔”唤起工农千百万,成为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动了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三贴近”、“走转改”,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当前,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观念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播手段迅速发展,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不日新者必日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只有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回答好时代考题,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宣传思想工作要跟上时代的节拍,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这“三个创新”,是重中之重。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基层工作创新,就是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充实队伍力量、改善工作条件,提升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做好这“三个创新”,才能把握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让宣传思想工作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导。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引导广大群众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最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坚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正能量。

《 人民日报 》(2013年08月29日 01 版)

第三篇:在职场中如何赢得他人信赖学习心得

1.从课程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至少阐述三点?

1.人力资本领导矩阵很有趣。人财是企业的宝贝之才可以放心使用,人才是企业的可用之才但有可能他不为你所用,人材是企业的后备之才需要培养后使用,人裁无才无德是企业应裁撤之人。2.构筑自己的人际关系架构,是一种储蓄行为,晴天防下雨。3.获得人际关系“信赖卡”很重要。慎终如始是获得人际关系“信赖卡”的一种好办法。

2.通过课程的学习,哪些方面可以与实际业务工作结合?下一步您将如何行动?

活用人力资本领导矩阵。首先把自己定位于中的A象限。其次学会策略地管理各矩阵中的人。对人裁和人才的使用尤须小心。

3.您感觉课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优化? 很好!

第四篇:以作风大转变促进事业大发展

以作风大转变促进事业大发展

——本报与市委党校举办“干部作风建设年”专题理论研讨会

编者按:

“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启动之后,在全市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更好地推动活动开展,本报与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了专题研讨会,党校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就如何改进作风、优化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发言摘要刊发,敬请关注。

“三年大变样”

作风是关键

边雪城

【核心观点】

实现“三年大变样”,没有超常的工作作风是不可能的。干部作风问题已成为影响“三年大变样”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冲击,完成“三年大变样”的繁重任务,如果没有超常的工作作风、超常的工作力度是不可能的。干部作风问题已成为影响“三年大变样”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

今年是“三年大变样”的关键攻坚阶段,省市及时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积极转变干部作风,助推“三年大变样”目标的实现。

首先,要以扎实的作风、科学的态度、先进的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定省会城市的发展规模,明确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搞好城市的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突出城市的山水特色,增加城市文化底蕴。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上,要经各方面专家科学论证,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一步到位。

其次,以快捷高效的工作效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解决省会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生态和景观环境差等突出问题。今年市委、市政府大气魄、大手笔地推进了环境提质、交通提速、住宅提档、品位提升四大工程和20项向国庆献礼项目。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如此繁重的建设任务,必须转变作风,工作提效。在项目审批上,要做到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在项目建设上,要实行市、县领导项目分包责任制,加强项目调度,对完不成任务的实施问责。

最后,以优质周到的服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城市管理上,要解决因管理手段落后,方法简单,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而出现的管理不规范、城市秩序不够好等问题。坚持高标准,积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大幅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有序、便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在城市管理上跃上一个新台阶。

治重症顽疾

必须出狠招

龙凤英

【核心观点】

作风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症顽疾,需痛下决心,建立刚性机制,以壮士断腕的魄力予以根治。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应做表率。但近些年来,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的作风问题,却对省会发展软环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必须出狠招、下猛药,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

首先,要痛下大决心,转变观念,从审批环节入手消除“中梗阻”、打破“潜规则”、出台新举措,最大限度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要出狠招、下猛药,对现有的审批和收费项目取消一批、合并一批、放开一批、下放一批。通过加强管理能够解决的事项不再进行行政审批,通过市场、中介组织、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彻底分开。当然,削减审批和收费项目,只是第一步,怎样为企业服务,完成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才是开展这次 “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最大着力点。

其次,用刚性的制度机制规范行政行为。特别是对那些具有行政审批权限的职能部门,要通过制度规范行为,靠严格的制度管事、管人、管权。对所有审批机制、审批流程都应认真研究,重新设计,最大限度减化程序,提高效能。形成以效能监察、勤廉考核、公开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项机制为保障的制度体系。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办一起,决不姑息手软。

再次,坚决查处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吃拿卡要乱作为行为。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乱作为行为,要全面强化监督检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那些影响、破坏投资环境,伤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害群之马”要严加惩处,该降级的降级,该辞退的辞退,该撤职的撤职,该调离的调离,对触犯党纪政纪、影响恶劣的干部,要依法严肃查处。

第四,推行问责追究制。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承诺事项没有按时兑现的,对属下单位发生重大问题、重大事故的,对因工作作风原因导致重大事故及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对违反首问负责制、承诺制,失职误事的典型案件,要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人的责任,直至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转变职能

改进作风

刘江茹 刘聚梅

【核心观点】

要把改进作风与转变政府职能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干部作风的改变。转变政府职能要全力打造“求真、务实、高效、快捷”的政府。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也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客观需要。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干部作风改进必须落实“三个转变”。一是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我国政府正处于一个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的大变革中,转变政府职能必须牢固树立法制意识,把法制法规作为工作行为规范,把服务基层作为党政机关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把基层工作的好坏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工作的镜子,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二是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坚决改变过去的“蒙盖”现象,将工作规划、工作效果、工作方式方法等统统在阳光下暴晒,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要破除旧意识,树立新观念。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作风,切实解决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漠视群众,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的作风,切实解决责任心和执行力不强,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坚持用权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方向。要淡化官本位意识,强化民本位奉献意识;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作风,切实解决部门利益至上,本位主义严重,阳奉阴违,不讲诚信的问题;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切实解决追求形式,贪图虚名,脱离实际,不察实情、不讲实话、不办实事、不求实效的问题;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的作风,切实解决为政不廉,以权谋私,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的问题。

疏通出口

能上能下

韩丽君

【核心观点】

实现干部合理有序的流动,要创新“官念”,严进宽出,在内部提炼优选,建立一支有能力、有道德、有责任的干部队伍。

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必须形成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要真正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既要把“上”和“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通盘考虑,又要着力突破“下”这一难点。

坚持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原则严格选拔。德才兼备,要把德放在首要位臵,把党性作为德的核心内容;实绩突出,要把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作为衡量干部能力的标准;群众公认,要把造福人民、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解放思想,创新“官念”,是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基础。“上”这个“入口”不严,就会泥沙俱下;“下”这个“出口”不畅,就会憋闷致死。要解放思想,引导广大干部打破“官本位”,辩证地看“上”和“下”,树立正确的“上下观”。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有效途径。要把“伯乐相马”、“群众选马”和“赛场竞马”相结合,实行差额考察制,完善任前公示制,推行试用制,坚持公正公开,创造选拔优秀人才的条件。

明确“下”的标准、疏通出口,是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的关键。目前干部“上”得容易“下”得难。这种现象与一些干部不愿放弃既得利益的“官念”有关,与缺乏科学、刚性、可操作性的 “下”的标准和制度有关,与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有关。具体就是要制定易操作的“下”的标准。对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给全局或整体利益造成损害的拿下;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侵蚀,以权谋私的拿下;民主测评不称职、作风差、独断专行、拉帮结伙的拿下;弄虚作假、浮夸瞒报、骗取荣誉或利益的拿下。同时,要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实行末位淘汰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干部辞职、辞聘制,使干部能合理有序地流动。改变少数干部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激励干部恪尽职守、奋发有为。

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是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保证。由于干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干部面临着来自多方面多形式的诱惑和考验。虽然有因其自身“免疫力”低下摔倒的,但疏于管理、监督不力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因此,要切实加强对干部的培养和考察、管理和监督,不断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干部行为,形成比学习、比工作、比政绩、比奉献的良好风气。

重在建设

贵在自我养成

谢英芬

【核心观点】

作风的养成需要外在的约束,更需要自我养成。要不断地锤炼个人品行,加强党性修养,以优良的作风发挥表率作用。

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是党的作风的核心,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然而,优良的作风不是与生俱来的。优良的作风从哪儿来?如何养成优良作风?只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找到作风建设和养成的现实路径。

加强党性修养是根本。党性与作风相互促进、共生共长。党性是魂,作风是形;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源泉,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没有坚强的党性,就不可能有好的作风。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入脑、入心,将理论活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抓实干,克服坐而论道、说空话假话。

注重品行锤炼是关键。品行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干部的为官之要。我市干部队伍中,部分人思想上或僵化保守,或自由放任乱“解放”,工作上或标准不高,不想事、不干事、不尽责,或滥用权力,腐化堕落。究其原因还是德行不够。因此,每一位干部都应锤炼品行,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修身固本。

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优良作风的一种体现。广大干部应在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上做表率;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做表率;在服务群众、亲民富民上做表率;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上做表率;在倡导民主、团结协作上做表率;在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上为群众做表率。

组织的严格要求、教育、管理和监督是保证。干部作风建设,不仅要靠自我加压、自觉养成,还需组织的严格要求、教育、管理和有效监督作助力。干部作风建设应放在突出位臵,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干部队伍作风总体实际,摆足问题、找准原因、说透危害、定实改进措施,出实招、下猛药、动真格、见实效。同时,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与广大群众的作用,强化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使作风优良的干部得到褒奖,作风不正的干部受到严惩。

体制机制的

创新是根本

赵秋生

【核心观点】

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作风建设体制机制,形成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制度环境。

人能创造制度,制度也能塑造人。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缘于党性纯度不高的内因,更缘于作风体制机制不适的外因。因而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作风建设体制机制,形成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制度环境。

创新体制机制是转变干部作风的前提。我市干部作风体制机制建设并非一张白纸,问题是有而不新、有而不实、有而不刚。不新是因老规则不解决新问题,新领域又无新规范,体制乏新,机制断档;不实是因一些体制机制华而不实,太抽象缺乏细化,可操作性差;不刚是因有些体制机制定得很好,但往往中途停摆,不见效益,制度名存实亡。因而,转变干部作风必须从创新干部作风体制机制入手。

创新干部作风体制机制,首先要拓宽作风规范视野。领导干部作风彰显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党的作风的特殊载体。因此,对领导干部作风的规范,不能采取以往“一站式”规范,而要采用“全程式和全天候”。要拓宽视野,必须解放思想,摒弃“无需规范”和“没办法规范”的消极认识,找准创新干部作风体制机制建设的新环节和新领域。其次是提高体制机制规范化程度,完善制度、堵塞制度漏洞。制度的规范化程度是由规则的高度和规范幅度决定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满意不满意应成为制定制度的第一标准和最高标准。最后是对干部作风体制机制进行刚化处理。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不落实或不真落实都是制度的死亡证书。对体制机制的刚化,不仅在其自身的刚化程度,更在于对执行制度的刚化程度。

营造干部作风养成的制度环境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战略工程。当制度作为客观实在作用于人的行为,成为公众意识时,不仅会引起人行为的改变和规范,也会引起人思想的重组和转换,从而产生与制度价值取向相一致的制度意识,形成道德舆论的压力和氛围,引导人的行为。

营造有利于作风养成的制度环境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必须完成好的任务。因此,要长抓不懈,把作风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始终保持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结合改革作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正面教育,把党规党纪变成人们易懂易记的通俗读物。总之,只要坚持下去,集腋成裘,就会逐步形成有利于作风养成的制度环境。

完善干部实绩

考核考评体系

刘丽敏

【核心观点】

干部考核不能只靠听、只靠看,要用完善的制度进行公平考查,避免形成偏听,造成优秀人才的埋没和流失。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选好人、用好人,必须要有完善的干部考核考评制度。科学的干部考核考评制度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改善干部作风的重要手段。

从目前我市考核考评体系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实绩考核标准不够明确,对干部考核考评中的德、能、勤、绩、廉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缺乏针对机构及部门职能特征的具体考核指标体系;实绩评价不够全面,重显绩轻潜绩,重局部实绩轻整体实绩等;考核结果运用不理想,对正反两方面典型宣传奖励和惩罚力度不够;民主开放的群众评议机制尚未建立,在实际考核考评时,“民意失真”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干部考核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必须动真格、找症结、下猛药,抓住“执行、落实”这个核心,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确立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考评原则。考核评价原则是考核考评中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考核考评的内容、程序、方法、目标、效果等多方面的权重和方向。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显绩与潜绩相统一原则,正确把握群众公认原则等。

二是要坚持干部实绩考核考评的科学性。要将实绩作为考核考评重点,正确设臵考核考评的内容,科学设定考核考评指标,改进考核评价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量化技术,开发、应用考评软件,快捷处理考评信息。引进新闻媒体等社会评价系统,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进行考评和监督,建立干部考核评价信息库。合理有效地运用考核考评结果,提高考核考评的效用性。

三是完善干部实绩考核考评保障机制。建立考核考评主体的专业化机制,成立实绩考评和目标管理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吸纳财政、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联合作战”,有效提高工作实绩考评的客观性、准确性、专业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考核工作责任机制,包括建立责任范围界定机制、责任监督机制、操作规范的责任追究机制、配套的责任保障机制,特别是对考核主体的责任追究和考核客体的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干部机制,采取上下左右评议、定量打分评议的方式,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组织各界群众代表,对干部作风状况进行打分评议,并将评议结果运用到任用和奖惩工作中。

作风有问题

体制是缘由

马志朝

【核心观点】

干部作风问题形成原因复杂,究其根源是体制的问题,转变作风必须推进体制改革。

当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其深刻复杂的原因。这些原因中体制机制是更为深层的原因。

由于体制改革不到位,长期存在的顽症得不到根本解决,一些要害问题不触动,导致前改后犯,不断反弹,改革的成果难以巩固。例如,机构设臵庞杂,职能配臵不科学,交叉混乱,边界不清,经常造成他们之间的相互推诿扯皮;审批事项过多,审批环节过滥,审批手续过于复杂;责任制虽然明确写进了宪法,但贯彻落实的却不尽人意,有权的不负责,负责任的没有权,结果是大量应管该管的事情无人负责;对于干部重考核轻处理,考核结果不公布,奖惩措施不兑现,特别是考核体系指标不科学,考核过程和办法不重视民意,难以真正起作用;表面上看,我们的监督体制很健全很完善,但很多地方都很难真正完全监督到位。我们简单列举的这些,归根到底是制度问题。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干部也是如此。社会大环境好,干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作风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只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本来很好的干部一旦当了官掌了权,作风就慢慢变坏了,学坏了,这里虽然与他们自身的思想变化有关,但其最后的深层的原因恐怕还应到体制机制中去找。当前许多干部存在的作风问题,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只是干部自身的思想问题、品质问题,这样做显然是不公平的。我认为,绝大多数干部存在的作风问题,都和体制机制现存弊端以及不好的社会大环境直接相关,都可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净化、优化社会大环境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第五篇:在深化改革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深化改革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山西省委书记 袁纯清

发表时间:2011-07-16 来源:光明日报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安康,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加大文化创新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和基本途径。经济领域不改革没有出路,文化领域不改革同样没有出路。文化体制改革事关文化发展的生机活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事关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整体素质,事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的精神力。文化作为产业是国家的硬实力,作为事业又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的改革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大业中的一部重头戏。文化体制改革能不能搞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能否更好地落到实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文化的改革发展对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来说,既是重要内容又是强大动力。文化体制改革不

到位,谈不上转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没有大的发展,谈不上跨越。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就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实践也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中央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中央关于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加快”、“一加强”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文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扎实的工作举措,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破解五个方面的课题,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不断开创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下功夫破解如何把历史文化以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山西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发现的古遗址多达5000处,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根祖文化、晋商文化、佛教文化、宗庙文化、大院文化交相辉映。晋商兴隆数百年,山西票号开中国金融业之先河。山西素有古代建筑的宝库、雕塑壁画的殿堂、文学艺术的海洋等美誉,现存宋、辽、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国家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居全国之首。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和五台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遗存众多,红色旅游资源弥足珍贵。抗战时期,山西是华北抗战根据地的中心,是八路军总部三大主力师所在地,是抗战的主战场之一。八路军和太行儿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夺取抗战胜利进行了英勇斗争,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也是宝贵财富。我们要坚持煤与非煤并重,做好地下地上两篇文章,实现资源和市场的对接、文化和经济的互动、精神和物质的转化。一要用市场的理念、科技的手段抓文化,开发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培育新媒体产业园、山西创意产业示范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做到科技与艺术的高度结合。二要搭建政策、融资、项目等平台,着力优化投资环境,降低准入门槛,加大政府资金的导向和扶持力度,引导信贷资金,扩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促进民间资本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及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三要加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革命遗址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大重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加强文物和历史遗迹抢救性修复,把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发展红色旅游与扶贫

开发结合起来,开发精品线路,打造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公共博物馆在传承文明、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四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抓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发展机遇,充分挖掘文化创意产业蕴藏的巨大潜力,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打造具有山西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并以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下功夫破解如何在市场化、网络化、多元化的条件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面临许多挑战。在新形势下保持、发挥、放大我们党的优势,必须走创新的路子。我们要致力于三点:第一是精神引领,充分挖掘和运用山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晋商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

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广场联合举办《在太行山上》群众歌咏大会,举办了中共山西党史图片展等展览和活动,收到良好效果。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内容鲜明的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积极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时代内涵,坚持办好“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我们的节日·春节——百家大戏乐平遥”等系列文化活动。第二是贴近群众,紧紧抓住各种重大纪念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引领群众性文化和谐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更好地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使广大群众增强对党的理论的认同感、对党的事业的向心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第三是占领阵地,健全舆论引导和管理的各项制度,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以及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制度,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强化对新闻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提高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形成正面宣传强势,抢占舆论和道义的制高点。

三是下功夫破解如何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地提供动力、惠及群众、提升形象。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大局、贴近群众,在于发展实践和群众生活。省级主要媒体围绕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联合作战,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去年以来,在山西日报发表以转型跨越为主题的10篇评论文章和8篇解读文章,发表6篇解读“十二五”规划的文章,针对换届工作发表一系列关于匡正用人风气的评论员文章,受到广大群众好评。下一步,要围绕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重点工作,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以各级主流媒体为主导,认真开展战役性宣传、系列化报道,加强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的宣传,在全社会唱好主旋律,营造转型跨越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制定“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实施一批新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项目,继续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达标、地级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组织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公益性文化工程,落实好各级政府按项目、按比例分担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经费的保障机制,把资源向文化倾斜、把文化向基层倾斜;要把对内凝聚力量与对外提升形象结合起

来,把加强文化交流与扩大山西影响结合起来,结合对外大型经贸活动搞好文化展示和文艺演出,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工程,继续举办好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文化系列活动,组织好黄河壶口文化艺术节、太行山红色文化艺术节等重点文化节庆活动,加强外宣阵地建设,加快黄河电视台孔子学院的建设步伐,加强与美国五洲电视台等国外媒体的合作,宣传山西转型跨越和扩大开放的新进展、新面貌、新形象,提振山西人民的精气神。特别要抓住今年中部地区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山西举办的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山西形象。

四是下功夫破解如何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更好地出人才、出产业、出精品、出活力、出效益。真正的文化不怕市场,而且会占领市场,走不向市场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我们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在改革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既要在改革中发现和激活人才,又要引进省外的高端人才。实施战略重组,搞好内引外联,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煤焦企业、民营资本进军文化产业。把建设文化强省和建设旅游大省结合起来,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山西新的支柱产业,成为转型跨越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力争“十二五”末文化产业

增加值达到800亿至1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一是抓巩固提高。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三加快一加强”的重要指示,坚持领导决策、舆论造势、政策保障、督导检查“四轮驱动”,省级广播电视局台分离,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省市县三级电影放映发行单位、新闻机构经营性单位、电影制片单位、部分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完成了转企改制,县级文艺演出院团改制加快推进,山西文化体制改革一度走到了全国前列。对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领域和单位,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做到不留死角。着力规范文广新局、广播电视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功能定位、权力责任、内部管理,使运行更加科学高效;着力推进已转企改制的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着力解决好转企改制单位原有人员的身份待遇问题。二是抓重点突破。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加快文艺院团改革,全面完成省市县一般性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任务。按照国家出台的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意见,全面完成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任务。强力推进全省广电信息网络“一张网”建设。三是抓政策保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一系列文化改革发展政策,尤其要加快制定出台促进动漫、电影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

业的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加大对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支持力度,保证原有财政支持力度不减反增,同时在人员安置、剧目创作、演出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四是抓项目推进。重点支持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对省属六大文化企业集团的龙头项目,列入省重点工程,在立项审批、用地保障、资金拨付上给予支持,推动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五是抓任务落实。进一步加大领导决策驱动、政策保障驱动、督促检查驱动、舆论造势驱动力度,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确保高质量提前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繁荣了文艺创作, 打造了一批精品。电视连续剧《西口长歌》、《天地民心》、《乔家大院》、《喜耕田的故事》,大型说唱剧《解放》,大型民族舞剧《一把酸枣》、话剧《立秋》、绛州鼓乐《杨门女将》等受到广泛好评。

五是下功夫破解如何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发挥优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今世界,随着文化与经济、政治、科技日益交融,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产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直接贡献于经济发展,而且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重要的 突破口,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恩格斯曾经说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山西是欠发达省份,但在文化发展上有优势、有潜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有大的作为。中西部省份包括我省的一些成功范例坚定了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近几年,我省在文化发展上投入700多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70亿元,文化工作呈现良好态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有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必须培育市场主体,健全产业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文化市场,打造知名品牌,造就优秀人才,推动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具体讲就是:大作品展现,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进一步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精心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有较高质量和思想内涵的文化品牌,做到可视、可感、可消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大集团运作,推动挂牌成立的六大文化企业集团做强做大,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支持文化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重组,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发

展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骨干文化企业,打造晋军文化“航母”和领军企业;大景点支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景点为突破口,重点抓一批体现山西文化符号和元素的景点和项目,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集中进行包装、推介、扩散,打造一批文化旅游景区,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大服务引领,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各大景区的文化设施配套和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搭建商务洽谈、资金运作、项目推荐、信息传输等平台,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准,引进文化与旅游产业领军人才,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服务层次;大会展集聚,加快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打造一批节庆和会展平台,积极承接北京的会展转移及延伸,吸引承办国内外专业性商务会展,争取举办国内外大型文艺会演、体育赛事、专业论坛,继续办好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平遥国际摄影展等节庆会展活动,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会展品牌,增强招商引资、文化交流的吸引力。同时,要进一步大力推进“一策一业一品一节一剧”工程,要求各市、县制定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抓好一批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的重点产业项目,推出一批有地域特色、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品,打造一批集

文化、旅游、商贸为一体,能提升当地形象和影响力的节庆会展活动,创作一批群众喜爱、服务基层、叫好叫座的文艺剧目,努力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百花竞放”的全方位文化发展新格局。总之,我们要突出文化改革发展在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着力把山西革命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全面推进三晋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开创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下载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创新中赢得发展先机(共五则)

    在创新中赢得发展先机 新时期新阶段,新军事变革日新月异,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异常繁重,是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还是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符合时代潮......

    在职场中如何赢得他人信赖课前测试[推荐]

    在职场中如何赢得他人信赖 课前测试 说明:课前测试是测试您对课程内容的初期掌握情况,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测试结果不计入考试成绩。 判断题 1. 人力资本领导矩阵的第二象限是“......

    把握青春,在转变中前行

    把握青春,在转变中前行 望昨日,历史由青春书写;看今朝,发展涌动着青春。 遥想当年那段动荡岁月,北京街头那群学生装的青年,不畏强权,挥舞着手臂,呼喊着口号,引领着时代走入了新民主主......

    中、小企业如何赢得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如何赢得竞争优势 当前,企业并购已是司空见惯,大企业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在国际、国内日益巨大的大企业挤压下似乎生存的道路更加狭窄,如何能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获得......

    陕西日报:在创新中赢得蓬勃生机[优秀范文5篇]

    在创新中赢得蓬勃生机 ——延长石油集团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巡礼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延长的石油定边的盐。” 过去,西部小城延长曾因石油而名震一方,并被作为石油的象征,......

    副课组在教学中如何转变工作作风讨论稿

    在教学中如何转变工作作风讨论稿无论做什么工作,工作作风必须端正、严谨,方能将工作干好,干出成绩。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端正、......

    中建技术研发赢得开门红大全

    中建技术研发赢得开门红 在2014年初,中建研发在实实在在的技术上赢得了开门红。 两项专利,它在2014年1月22日宣布授权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批准。这两个名为“超硫酸盐水泥速凝剂......

    转变教风求不足赢得桃李竞芬芳

    转变教风求不足赢得桃李竞芬芳 ---浅谈教育系统如何实现“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 安阳县永和乡中心学校荣爱和 (Tel:***;Emai:rah1976@163.com) 摘要: 新课程改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