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力发电厂技术管理工作规定(2016版)(五篇)

时间:2019-05-13 18:3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技术管理工作规定(2016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型火力发电厂技术管理工作规定(2016版)》。

第一篇:大型火力发电厂技术管理工作规定(2016版)

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管理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生产技术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方针。按照“关口前移、闭环控制”的原则,实行技术管理责任制。

第二条 生产技术管理是火力发电生产设备安全、经济、可靠运转的重要基础。为规范和加强基层企业各专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理顺三级管理体制,结合点检定修制、运行集控制及项目管理制的管理体制,特制订本规定。

第三条 生产技术管工作理应当贯穿整个生产流程的全过程,在发电设备设计、选型、招标、安装、调试、验收、运行、检修、更新、报废等各个阶段均应执行规定,使各项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准备、实施、分析、验收、总结等各个步骤更科学、有效、规范且具有可追溯性。

第四条 各部门应根据本规定要求制订基础管理、设备管理、运行技术管理和检修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细则,并不断探索更新,认真归纳总结,使之不断完善,逐步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做到技术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以适应和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第五条 生产技术管理应尽量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实现资料共享。

第六条 基层企业应完善各项专业技术监督、可靠性分析等生产技术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等各项管理规定。

第七条 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每年进行重大危险源定级评估。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并按规定进行演练。

第八条 制定安评、经评等滚动规划,按期按规定进行评价,并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以保证机组设备可靠、安全、经济运行。

第九条 所有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都应熟悉本条例并认真贯彻执行;所有负有技术管理职责的行政领导,应熟悉本条例的全部或有关部分,并督促所管辖的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本条例。

第二章 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

第十条 基层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由公司、部门(部室)、班组三级组成,在技术管理上,三者之间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第十一条 企业级技术负责人是总工程师,技术负总责,行政上接受总经理的领导。设备管理部(以下简称设备部)为本厂技术管理的职能部门,按照其职责范围要求以及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的指示,负责组织解决全厂重大生产技术问题,归口管理技术监督日常工作,处理日常的生产技术问题。副总工程师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分管的技术管理工作。总工程师有事离厂时,其职责由指定的副总工程师代理。

第十二条 部室技术管理的负责人是其行政一把手。部室专职工程师是部门技术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负责日常的技术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副总工程师的指导,应经常将工作情况向部门一把手和相关专业的副主任汇报,每月进行一次技术总结,向总工程师及分管副总工程师书面汇报。

第十三条 班组的技术管理工作,设有专职工程师(或技术员)的由工程师(或技术员)负责,无专职工程师(技术员)的班组,由班长负责。在技术上,班组技术管理负责人要接受所在部室专职工程师的领导,完成其布臵的工作,并经常将工作情况向其汇报。

第三章 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职责

第十四条

技术管理体系通过逐级负责的方式,提出并解决生产过程中一切技术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对生产过程实施及时有效的技术监督,为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第十五条 总工程师对下列技术工作负责:

(一)负责批准以下技术文件:

1.变更设备和生产建筑物结构、增加荷重、开孔、打洞,变更主保护、热力系统、热控逻辑、电气主接线(包括厂用点接线)以及使设备性能发生变化的技术设计或技术措施。

2.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热控定值、质量标准等技术标准。

3.在生产区域内新增永久性建筑物,使生产区平面布臵发生变化。

4.向外报送的技术性工作总结、试验报告、请示、报告等技术文件。

5.按《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技术监督的有关规定,由总工程师签发的文件。

6.热控保护、继电保护定值的计算、变更。7.检修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8.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包含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9.与外单位签定的科技协议,技术转让协议,技术性来往文件。

10.重大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二)负责审定以下技术文件 1.2.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包含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影响设备安全、经济技术指标和变更设备名牌的工作。3.重大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4.审定大、小修计划、年度更新改造计划、年度科技工作计划、年度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及时报送生产副厂长批准。

(三)负责以下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

1.组织研究并提出重大技术问题和重复发生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并监督、指导实施。

2.现场生产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

3.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重大项目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技术把关。

4.经常深入现场和基层检查技术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给予帮助和指导。

5.组织全厂年度技术培训计划的制定。并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实施。

6.对生产现场发生较大或原因比较复杂的事故以及进行重大运行操作、试验、施工等进行现场指导。

7.批准主要热控保护、继电保护的投退。

8.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定评价、并提出奖惩方案。

9.批准消防水系统等重要设备系统的因检修需要的停运申请。

10.发现现场有违反技术管理制度、违章、违规等行为时,应及时予以制止。

11.发现现场有违反技术管理制度、违章、违规等行为时,应及时予以制止。

第十六条 运行副总工程师对下列技术工作负责: 运行副总负责运行管理(运行方式和方式优化、节能、环保)。在行政上接受生产副厂长的领导、对生产副厂长负责,在技术上接受总工程师领导、对总工程师负责。应履行下述职责:(一)负责以下技术文件:

1.根据专业特点,审核技改方案和技术协议。

2.常规调试方案及检修中的分步启动和分步试验措施的批准。

3.辅助设备检修、预试申请的批准。4.母线运行方式改变申请的批准。5.一般性运行反事故措施预案的批准。6.一般性运行管理制度的批准。(二)负责组织编写并审定以下技术文件: 组织运行规程、运行管理制度、典型运行操作票(卡)编写及修订,并负责审定。组织编制大小修开停机试验方案并审定。根据专业及分管特点,对送报总工程师批准的文件负责审定。

(三)负责以下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 1.运行方式的归口管理,并了解系统方式,负责与电网调度机构进行联系与沟通。

2.全厂节能管理,归口日常节能工作,每月组织召开节能月度会议,组织编制中长期节能规划。

3.按照重大操作到位制度的现场监护;负责一般运行方案(含跨专业)、负责熟知专业技术监督和技术问题的把关。

4.环保运行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以及数据审定工作。5.对运行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负责运行现场一般技术问题的决策。

6.经常深入现场掌握情况,并指导优化运行方式,及时有效地组织对现场运行技术难点进行攻关。

7.审核组织编制运行年度技术培训计划并认真执行。8.对值长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对运行专工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并向总工程师提交有关业务能力考核评价。

9.完成总工程师授权的其他技术工作。

第十七条 检修副总工程师对下列技术工作负责: 检修副总归口管理检修。在行政上接受生产副厂长的领导、对生产副厂长负责,在技术上接受总工领导、对总工负责。应履行下述职责:

(一)负责审批以下技术文件:

1.根据专业特点和检修管理的特点,批准一般技改方案和技术协议。

2.检修方面一般性施工方案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以及施工设计。

3.组织编写并批准一般性检修管理制度和设备分工的规定。

4.一般技改项目的验收和总结。

5.根据专业特点,总工程师授权的除年报和对外的技术文件以外的技术监督文件。

6.科技管理制度和规定。

7.科技和攻关项目的验收和总结。

8.企业科技发展年度计划及中长期规划。9.安措项目和难点攻关施工方案、施工设计。10.反措项目和难点攻关施工方案、施工设计。

(二)负责组织编写并审定以下技术文件:

1.组织编写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验收标准及相关的检修管理制度并审定。

2.根据专业及分管特点,对送报相关报表数据的审定。3.总工程师批准的文件负责审定。4.特殊检修项目的施工方案。5.组织编制检修计划、“两措”计划、技术改造计划。6.组织编制点检修订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等检修管理制度。

(三)负责以下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 1.检修项目把关,重大检修工作(含抢修消缺)现场指导;根据专业特点负责相关的技术监督及技术问题的把关。

2.检修计划、“两措”计划、设备技术改造的归口管理。3.检修质量、检修成本和检修工期的监督和控制。4.检修工艺的改进与完善。

5.深入现场班组掌握情况,并组织对现场检修工艺、质量、技术难点进行攻关。

6.对检修专职工程师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并向总工程师提供部门专工业务能力考核素材、提出奖罚建议。

7.科技(疑难或重复问题)攻关的组织。8.职工合理化建议管理。9.安措、反措项目的管理。

10.深入现场班组掌握情况,并组织解决现场和基层存在的疑难问题,检查落实技术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指导专业工程师进行技术管理和技术攻关并向总工程师提出考核意见。

11.负责全公司的技术监督及技术问题的把关。12.负责完成总工程师授权的其他技术工作。第十八条 设备部主任(副主任)和设备部点检长负责下列技术工作:

(一)按批准的技术方案,组织设计、施工或使方案具体化,并向生产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汇报。

(二)负责审核各部门报送的大、小修计划,大修总结、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试验报告、技术措施、设计图纸。设备部点检员负责起草的措施、计划、图纸,由点检长(或相关主任助理)审核。各部门报送的,一般由设备部点检长审核。审核后的文件、图纸,必须要有明确的意见,并对文件、图纸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再送交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审批(审定)。

(三)组织编写检修作业指导书。

(四)负责运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等修编后的审核。(五)审定在生产厂房建、构筑物上增加荷重以及在楼板上打孔的申请。

(六)负责收集、整理、完善本专业的主要设备技术台帐,收集本整理专业的技术资料,负责本专业的技术图纸、资料的归档。

(七)贯彻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精神,督促、检查部门技术工作情况,并向生产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汇报。

(八)指导相关部门的技术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对重大技术问题的攻关。

(九)绘制本专业所辖设备备品配件图纸,参与有关备品配件进厂的质量验收。

(十)提出本专业所辖设备技术改进方案,设计、绘制有关图纸,编写有关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负责编制工艺要求,督促施工人员认真执行检修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

(十一)提出本专业所辖设备的试验方案,编写试验报告。(十二)建立健全本专业所辖设备的技术台帐。

(十三)负责科研项目的攻关和重大技术难题的攻关。(十四)总工程师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十九条 安监部主任(副主任)

(一)组织编制年度安措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

(二)组织编写年度应急演练情况并监督实施。

(三)审核存在较大安全作业风险的施工三措、技术方案、反事故措施。

第二十条 生产部门(专业)专职工程师负责下列技术工作:

(一)经常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本部门运行、检修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技术管理情况,主动想办法加以解决。

(二)指导班组技术员的工作,组织班组技术员加强各项技术管理工作。

(三)编制本部门年度和季度生产、检修计划,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

(四)负责或组织运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的修编。

(五)编写部门年度专业工作总结,大、小修总结,各种报表、试验报告。

(六)负责编写或初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七)负责签署设备检修质量验收报告。办理固定资产退役报废手续。

(八)收集整理本部门、本专业的设备技术资料,编写本部门、本专业设备技术台帐,填写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障碍、异常报告报表,建立本部门的图纸、资料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九)负责班组报送的技术报告、技术措施、设计图纸的初审。初审后的技术报告、技术措施、设计图纸应有明确的意见,并进行必要的完善和修改,按规定的程序报设备部审核。

(十)组织新到货的设备、零部件开箱验收,领取、保管、复制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十一)组织和参加大修后机组的调试和验收,负责机组安全性能、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

(十二)总工程师委托的其他技术工作。

第二十一条 检修班组技术员(班长)应负如下技术责任:

(一)掌握本班所辖设备的健康状况,积极想办法解决本班所辖设备存在的问题。

(二)安排好本班所辖设备的检修项目,并加强过程控制,保证检修质量。

(三)处理本班所辖设备检修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严格把好检修后的质量自检验收关。

第四章 生产技术基础管理

第二十二条 发电厂生产技术基础管理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标准和规程管理、台帐资料管理、技术培训管理、生产信息管理等。生产技术管理资料管理遵循以电子版为主,印刷版为辅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技术标准和规程管理

(一)设备部点检长、其他部门专工应收集国家、行业和上级主管单位颁发的有关标准、规程、导则、规定、制度、反事故措施和管理办法,分专业每半年交资料室归档保存,并及时更新、完善,保证资料室存有最新标准。

(二)当设备、系统、逻辑发生更改或异动时,应在设备试运之前办理异动手续,并完成工作票、操作票、自动、保护的修改。

(三)至少每年修订一次本企业制定的规程、规定、标准、制度和实施细则,每五年进行一次进行一次重新编制。

(四)人员岗位变动时,本岗位必须的标准、规程、技术资料必须进行全面移交,不得对电脑资料进行删除。

第二十四条 台帐资料管理

(一)基层企业应建立《生产技术管理档案管理制度》,技术档案形成厂、部门、班组三级管理体系,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和分工、档案的形成、积累、管理和开发利用要求。

(二)公司在新建扩建、运行检修、技术管理、设备改造、科技攻关等方面形成的文件材料,均应按期归档。主要包括有关规划、设计、制造、安装、验收、调试、运行和检修工作的各种文件资料;主辅设备、机具、仪器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在质量管理、技术引进、更新改造和标准、计量、监督、环保、科技攻关和科技情报管理中形成的技术文件资料等。

(三)设备更新改造、机组检修、设备系统重大试验等应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将有关图纸、说明书、试验报告、总结等整理归档。技术资料的正本存入档案室,副本由专业保存。

(四)各专业应建立的台帐和资料主要包括: 1.通用部分

(1)各部门、专业有关生产设备管理技术资料档案的总目录;

(2)年度执行的本企业生产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明细表;(3)主辅机振动监督报告;

(4)机组年度检修计划、设备治理计划、更改工程计划、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科技项目计划、节能项目计划等;

(5)厂家说明书和设备图纸;

(6)设备检修规程、运行规程、专业系统图;

(7)设备台帐(含设备规范、参数、名称及重大变更);(8)压力容器登记簿、压力容器检查检验记录;(9)热力设备及管道支吊架变形检查及调整记录;(10)管路与承压部件金属材质检查、寿命评估、老化治理记录(包括各疏水管弯头等易冲刷部位材质检查及测厚记录);

(11)设备检修技术记录(即检修台帐);

(12)设备分析(含缺陷统计分析、专题分析和月度专业分析)报告;(13)年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4)专业检验、试验、化验报告;(15)设备异动通知单;

(16)机组检修策划、管理、验收资料,冷、热态验收报告,检修总结;

(17)需监督运行的设备、部件的详细记录及监督的技术措施;

(18)改造工程、重大非标项目的技术方案、施工方案、总结报告;

(19)设备未消二、三类缺陷记录及消缺计划;(20)机组一、二类障碍及事故分析报告;(21)建构筑物检测分析记录、基础沉降记录。(22)重大危险源评级报告。2.锅炉侧

(1)锅炉受热面及承压部件泄漏记录、原因分析及防范技术措施;

(2)锅炉检查记录,受热面管子腐蚀、蠕胀、变形、磨损、过热等缺陷及处理情况;

(3)承压部件金属、化学检验报告,割管检查记录、割管金属性能试验报告、水冷壁结垢量和年沉积率分析报告;

(4)安全门定期检验校对记录和放汽试验记录;(5)空预器的腐蚀、堵灰、磨损及漏风记录;(6)磨煤机出力试验报告;

(7)除尘器修后空载试验报告及除尘效率报告;(8)输灰管线运行维护记录;

(9)储灰场大坝自然沉降定期检验记录、基准点、观测点、坡面、坝前积水、坝体检查等记录;

(10)脱硫系统运行维护记录。3.汽机侧

(1)汽机调节系统静态试验和甩负荷试验报告;(2)汽机转子叶片频率测试报告;(3)凝汽器、加热器泄漏及堵管记录;

(4)机组大轴晃度、轴位移、各轴承及轴振动测试记录及异常分析报告;

(5)汽缸、转子、螺栓等部件金属检查报告,螺栓伸长检测记录;

(6)承压部件金属、化学检验报告 4.电气一次侧

(1)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2)电气设备定期预防性试验报告;(3)发电机护环和转子锻件的金属检验报告;(4)发电机定子绝缘监测记录;

(5)电气设备红外监测记录及定期分析报告;(6)电气设备外绝缘爬距资料;

(7)升压站所属污区等级、盐密、灰密值实测记录;(8)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及开挖检查记录;(9)生产区域避雷设施检查记录。5.电气二次侧(1)励磁回路绝缘监视装臵的测试记录;

(2)继电保护和自动装臵的定期检验记录报告、设备调试报告;

(3)继电保护(包括故障录波器)月度动作统计和分析报告;

(4)蓄电池的充电记录、核对性放电记录、定期测试记录;(5)充电装臵的定期检验记录;

(6)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臵定期检验记录;(7)直流系统电压监察装臵的定期检验记录;(8)励磁调节器定期检验报告。6.热控部分

(1)热工联锁保护装臵定期试验记录,联锁保护投退审批情况记录;

(2)自动调节装臵投入时间统计记录、定期试验记录、调节品质统计记录及动、静态参数修改记录;

(3)主要仪表定期校验记录;(4)事故顺序记录仪定期试验记录;(5)DCS系统抗射频干扰能力测试记录;

(6)DCS测点接入率统计记录、完好率统计记录及定期试验记录;

(7)DCS供电系统定期切换试验记录;(8)DCS接地系统定期测试接地电阻记录;(9)DCS时钟定期校准记录;

(10)DCS系统主要模件、主要控制器、通讯网络冗余、定期切换试验记录;

(11)DCS环境温度、湿度、灰尘定期测试记录;(12)DCS(含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历史站、CRT、LCD、机柜等设备)滤网定期清洁更换记录;

(13)DCS工程师站使用记录;(14)最新保护定值表; 7.化学部分

(1)化学监测日报、月报、季报和年度总结;(2)化学仪表校验记录;

(3)水质全分析记录,油质分析记录;(4)燃煤、燃油分析记录;

(5)氢气纯度、湿度检测分析记录;(6)锅炉烟气检测分析报告;(7)进厂化学药剂质量检查记录;

(8)脱硫废水、工业废水处理及外排废水分析记录;(9)停用设备保护措施及实施情况记录; 8.燃料部分

(1)接卸煤设备、报警装臵、自动保护、闭锁装臵试验记录;

(2)铁路调车信号、通信和闭锁装臵试验记录;(3)煤场及输煤系统等生产环境煤尘检测记录;(4)油泵房内可燃气体测试记录;

(5)贮油罐本体及基础情况检查记录,贮油罐安全附件试验记录;(6)油区防雷设施及防静电设施检查记录、接地电阻测试报告;

(7)煤场存煤煤种、煤质、煤量等记录及每次盘点记录。

(8)燃油存量及盘点记录。第二十五条 技术培训管理

(一)基层企业应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机制,制定本各企业的《生产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现生产人员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技术培训应建立健全厂、部门、班组三级培训网络,明确各级培训人员的职责及权限。

(三)按年度编制企业生产培训规划及年度培训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四)从事运行、点检、特殊工种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术、技能竞赛,以竞赛促培训,努力提高竞赛成绩。

第二十六条 生产信息管理

(一)企业应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手段,不断完善MIS、OA、耗差管理、物资仓储、缺陷管理、生产任务等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生产指标、技术监督、缺陷管理、计量管理、检修管理、物资备件管理、能耗分析等的管理水平。

(二)发电厂的一体化等管理网络只能从DCS等生产控制系统中提取必要数据,严禁向DCS等生产控制系统传输数据,且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手段,如设臵防火墙等,严防病毒从传入DCS。

第五章 设备管理

第二十七条 设备管理采用点检制。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分工(责任制)、设备定期检测分析、设备检修、设备缺陷、设备维保周期、设备润滑、设备异动、反事故技术措施、设备更新改造、备品备件等管理。

第二十八条 设备分工(责任制)管理

(一)各企业应制订本企业的《设备分工管理规定》,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做到全部设备(系统)都有责任部门、责任人。各部门应参照本企业《设备分工管理规定》制订本部门的设备分工管理办法,做到台台设备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并随人员的变更及时变更。

(二)《设备分工管理规定》应根据设备专业属性、功能和明显的现场界面划分,并应考虑设备管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一般情况下宜将专业属性和功能上不可分离的最小单元的设备归属一个单位管理,最大限度地从管理上避免责任不清、推诿扯皮。

(三)外包给其它单位负责运行、维护、检修的设备及系统,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责任人,严禁以包代管。

第二十九条 设备点检分析管理

(一)点检人员是设备管理责任人,设备检查周期、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应进行标准化并严格执行,点检员对每台设备进行跟踪检测,并做好记录和统计分析,掌握设备劣化趋势,控制设备健康状态。积极开展精密点检、状态检测技术和诊断分析技术的研究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应用。

(二)开展设备异常分析工作,根据点检结果做出趋势分析,对出现的异常,由点检人员负责分析并编写《异常分析报告》,其内容应包括异常现象描述、异常原因分析、可能引起的后果及应采取的对策等。对不安全现象早发现、早准备、早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设备管理部门每月组织检修、运行专业人员进行设备分析,结合设备缺陷分析、主要异常分析、运行定期分析、设备检测统计分析(振动、红外测温、油质等)及技术监督发现的问题,分专业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明确下一阶段的点检重点、消缺重点和工作重点。

第三十条 设备缺陷管理

(一)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缺陷分类及各类缺陷处理时限的要求。对重大缺陷、需要降负荷、停机处理的缺陷,要及时向公司生产部和调度局汇报并提出消缺申请。

(二)要定期对缺陷发生情况分别按缺陷类别、发生原因分专业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消除情况和遗留缺陷进行汇总,对重大缺陷和频发缺陷要进行专题分析并制订解决办法。

(三)对于短期内不能消除的缺陷,须经运行副总或检修副总同意。且应制订消缺的技术组织措施,落实方案、备件、材料,具备条件时及时消除,各专业应在批准的消缺时间内对本专业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或维护。

(四)设备缺陷从填报、确认、消除、验收到终结实行计算机系统全过程管理。

第三十一条 设备维保周期(有效期)管理

(一)各专业应按技术监督规程、计量法规、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检验规程等的要求对高温高压部件、仪器、仪表、压力容器、电气绝缘等严格按周期进行定检或校验;对使用中会发生劣化、磨损、腐蚀、疲劳、剥落、老化、性能退化等的设备或部件,应根据其设计寿命等因素实施有效期管理,按周期对其进行检查、检修或更换。

(二)定修周期应按以下几个因素确定: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规定和相关标准;制造厂提供的设计技术资料;检修工艺规程以及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和备用容量;设备状况、实际运行条件以及同类型设备检修维护经验等。

(三)对纳入维保周期(有效期)管理的设备或部件,应建立台帐,标明设备或部件的检查、检修周期,记录上次检查、检修时间、内容,结合机组检修计划、运行状况等安排下次维保。

(四)当设备、部件、材料或运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维保校验周期。

第三十二条 设备润滑管理

(一)设备管理部应对所有润滑设备进行分类,依据标准、规程、厂家说明书及运行方式制订《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明确设备名称、加油部位、加油方式、加油种类、加油标准、换油周期和责任分工。当润滑油种类发生变化时,应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

(二)需用专用设备加油或检修时一次性加油的设备一般由设备维护人员负责完成,并对加油情况做好记录。进行稀油润滑的设备加油由运行部门负责。

(三)设备管理人员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三十三条 设备异动管理

(一)《设备及系统异动管理制度》应明确异动申请和审批程序、异动单内容填写、异动执行和验收、异动单归档等要求。以下范围均应纳入《设备及系统异动管理制度》的管理范畴:

1.检修或改造引起设备规范、运行方式的变动; 2.管路系统、阀门、支吊架的变动; 3.电缆的变动;

4.热工电气设备、线路、原理、功能、软件逻辑及定值的变动。

(二)设备异动实施前应编制相关的技术方案,经过审批流程,经总工程师批准后进行。设备异动应由移动实施部门填写设备异动申请单,向设备异动相关管理部门申报,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并按程序报副总工程师及以上生产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与电网运行方式有关的异动需经电网主管部门批准。

(三)设备异动单应标明设备异动原因、异动前后设备及系统状况,必要时应附图说明。

(四)设备异动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进行验收,异动单经验收签证完毕及时归档;凡设备异动构成固定资产变动时,应办理固定资产增加(报废)手续,并报财务主管部门备案。

(五)异动设备投入运行前应由运行管理部门向运行人员进行交底,必要时制定专门运行措施或修改相应的规程、制度并事先组织运行人员学习和考试。

(六)异动设备的异动报告、系统图、规程、操作票、工作票没有修改完毕之前,该设备不得投入运行。

(七)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对设备异动单进行整理并修订相应的图纸资料和规程、规范,修订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三十四条 反事故技术措施管理

(一)设备部应制订《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明确反措编制的责任分工、立项依据和审批程序、项目的实施和验收、统计检查和评价总结等要求。

(二)基层企业要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及电力生产的各种事故案例分析、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种文件要求,结合生产设备存在的问题,经过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讨论,制订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落实方案、完成时间和责任人。

(三)基层企业在编制年度生产费用计划时,应保证反措项目的资金落实。

(四)设备管理部门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反措项目完成情况统计,对不能按计划完成的项目进行分析,并在下一季度安排完成。每年都要有年度综合统计分析报告,重大反措项目应有专题报告。对于当年确实不能完成的项目要提前上报分公司安生部,经批准后可跨转到下一年度实施。第三十五条 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技措、节措)管理

(一)发电厂应根据公司相关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编制本企业《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二)发电厂设备管理部门应结合本企业设备运行状况、运行年限、设备技术水平、国家环保能耗要求及产业政策组织编制本企业年度更新改造项目计划和3-5年年滚动规划。更新改造项目要优先安排影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电网安全、环境保护的项目。

(三)更新改造项目立项前应编制《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主要技术方案、所需费用和效益分析,经报主管部门批准并落实资金后方可实施。

(四)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采用项目管理制,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实施工程全过程管理,必要时实行项目监理制,加强项目质量验收,保证施工质量和改造效果。

(五)更新改造项目完工后应按《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及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的要求,对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办理固定资产变动手续,报财务主管部门。

(六)更新改造项目完成后应做好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跟踪、工程总结和项目后评估工作,并及时编写《项目完工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概况、计划费用、实际发生费用(超出计划应有详细原因说明)、验收情况及遗留问题、安全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等。第三十六条 备品备件管理

(一)公司应制订本企业《备品备件管理规定》,明确管理要求和职责分工,使备品备件从订货到验收、入库、保管、领用、报废的各个环节均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制订本企业《生产用备品备件清册》和《事故备品备件清册》,标明备品备件品种、规格、型号、用途、图号、在装量、应备量、库存量等。应备量的确定要做到既不影响安全生产又不过多积压资金,备品备件消耗后要及时补充。设备系统经过更新改造或重大修理后,要及时修订备品备件清册。

(三)物质部严格审查生产(经营)单位的资质、能力、业绩、信誉等,把好第一道关。

(四)加强备品备件的到货验收工作,合金部件应进行光谱复检,热工和电气类设备、仪表、测量元件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或校验。

第六章 运行技术管理

第三十七条 运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运行管理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水平,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绝误操作,认真监盘,深入开展运行分析,及早发现设备存在的不正常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事故防范措施和处理预案。积累运行资料,为设备的更新改造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二)各运行部门应保证生产系统的指挥、协调、控制和管理通畅。

(三)基层企业应制定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培训,做到全部运行岗位持证上岗。

(四)运行人员应努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并积极推广,提高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十八条 运行规程、系统图和文件的管理

(一)规程的编制与修订

运行规程是运行值班人员进行各类操作、调整、检查、试验及事故处理的准则和依据,要求正确、全面和可操作,文字简单、明了。规程应根据制造厂技术资料和设计资料,参照部颁相应典型运行规程、导则等有关规定及现场运行经验编写。运行规程的颁布、修订须经总工程师批准。运行规程应根据已发生的事故暴露出的问题、上级反事故措施和设备异动情况随时进行补充与修订,一般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设备运行规程应包括如下内容:

1.引用标准和设备规范;

2.设备的操作程序,以及正常和极限的运行参数; 3.设备异常情况的判断和事故处理;

4.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逻辑关系及机电炉等各专业的保护联锁定值;

5.设备运行中的检查和维护; 6.设备定期倒换和试验规定。

(二)应具备的运行规程:

1.主机集控运行规程(或汽轮机运行规程、锅炉运行规程、电气运行规程、热网运行规程、升压站运行规程等);

2.辅控网运行规程(或输煤运行规程、除尘除灰运行规程、化学运行规程、循环水系统运行规程、脱硫运行规程、废水处理运行规程、原水中水运行规程、铁运运行规程、水运运行规程、油泵房运行规程等)。

(三)相关专业规程: 1.继电保护规程 2.热控系统规程 3.消防规程 4.其他规程

(四)系统图

系统图必须真实反映现场设备系统实际,以便指导运行人员正确操作和故障分析,系统图应根据设备、系统变动情况随时进行修改。运行系统图的修订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并逐步实现统一标准的CAD绘制。应具备的系统图:

1.2.3.4.5.6.7.8.9.锅炉系统图 汽轮机系统图 电气一次系统图 电气二次系统图 除尘除灰系统图 循环水系统图 化学系统图 输煤系统图 脱硫系统图

10.消防水系统图 11.地下管网系统图 12.热工保护联锁逻辑图 13.热工CCS和DEH控制图 14.废水回收系统图 15.其他系统图

(五)应具备的法规、规程、制度,并及时更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5.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6.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7.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 8.电网调度规程

9.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 10.其他法规文件 第三十九条 运行记录管理

(一)值班日志管理

运行岗位值班日志是反映运行岗位活动的历史记录,是接班人员了解非在岗时间设备、系统状况的重要手段,不同岗位值班日志保存期限为1-3年,值长日志应长期保存。

1.运行日志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运行方式及变更;

(2)运行操作(包括启停、试验、切换及热工或继电保护的投停等工作);

(3)调度命令(包括值长指令及操作步骤)及上级指示;(4)发生的事故、异常、设备缺陷及其处理情况;(5)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和工作票管理;(6)与相关岗位的联系事项。2.运行日志填写要求:

(1)日志的填写必须真实、准确,用词规范。

(2)与相关岗位的联系要写明时间、地点、操作人、下令人、通知人等。

(3)设备名称有双重编号的要写明双重编号。(4)设备正常启停及调整操作记录要完整、简明扼要。(5)详细填写接受或发布的指令、故障及其处理情况等重要内容。

(三)专项记录管理

为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设臵如下专项记录: 1.工作票登记:记录工作票号、缺陷单号、工作类型(热力机械、电气一种、电气二种或明火工作)、工作内容、发出时间、终结时间等内容。

2.绝缘记录:记录测量时间、被测设备名称、设备电压等级、使用仪表、测量值、环境温度、吸收比、测量原因、测量结论、测量人等内容。

3.设备定期试验记录:记录定期试验轮换设备、试验时间、试验数据、分析结论、试验人员等内容。

4.地线登记:记录地线编号、安装日期、安装地点(包括机组)、安装执行人、安装发令人、地线号码、拆除发令人、拆除人、拆除时间、地线存放地点等内容。

5.调度命令专项记录:记录接令人、发令人、发令时间、命令内容、操作执行人、操作完成时间、回令人、回令时间以及回令接受人等内容。

6.保护室、制氢站、油库、危化品库等进出登记本:记录进入保护室等处的人员、进入时间、批准人员、进入原因、离开时间等内容。

7.配电室钥匙借用登记本:记录钥匙借用时间、借用人、借出人、归还时间等内容。8.收发讯机试验记录本:记录线路名称、测试时间、测试人、测试结果等内容。

9.热工保护投退登记本:记录热工保护退出时间、保护内容、批准人、退出操作人、投入时间、投入操作人等内容。

10.保护装臵定值及校验记录本:记录设备名称、保护或装臵名称、保护定值、定值变化情况、保护校验时间、校验人、校验结果、异常及处理情况、注意事项等内容。

11.设备异动登记本:记录异动时间、异动专业、异动简要内容、设备或系统异动工作单编号、异动批准人、异动登记人等内容。设备移动登记本分专业按年度登记。

12.反事故演习记录本:记录主持人、题目、运行方式、日期、天气情况、事故现象、参加演习人员、处理顺序、演习评价等内容。

13.设备缺陷记录:记录缺陷发现时间、缺陷内容、缺陷发现人、缺陷单号、缺陷处理方法、缺陷处理结果、缺陷处理人、缺陷消除确认人等内容。

14.解锁钥匙使用记录本:应记录解锁时间、解锁设备、解锁原因、批准人、解锁执行人等内容。

15.主再热汽超温超压记录本:记录锅炉主再热汽超温超压值、超限时间、恢复时间、记录人等内容。

16.过热器、再热器管壁超温记录本:记录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超限时间、恢复时间、记录人等内容。

17.炉膛负压超限运行记录簿:记录炉膛压力超限值的运行时间、原因、记录人等内容。第四十条 运行资料管理

(一)机组典型记录

每台机组每月要有各专业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全面数据记录,并进行对比对照分析;同时在正常启停机及故障时,要记录机组实际的惰走曲线及升降压、升降温曲线等。

(二)事故分析报告

运行事故分析报告对运行人员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对其进行分析学习也是提高运行水平的一种手段。

(三)各种试验报告

机组进行漏风试验、甩负荷试验、深度调峰试验、制粉系统试验、燃烧系统调整试验、滑压定压运行对比试验、发电机进相试验、汽机调节系统静态试验、励磁系统试验、各种运行方式对比试验及检修(技改)前后的热效率试验等试验报告要妥善保管,以供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五)各种技术资料

应结合实际情况编制《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制定事故异常防范技术措施,供运行人员使用并妥善保管。

第四十一条 运行分析管理

(一)运行分析是通过对设备状态、操作监视、异常现象和运行经济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进运行措施和对策,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活动。

(二)运行分析的重点内容为:

1.主要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2.技术经济指标。3.重大和频发的设备缺陷。4.异常运行情况。

5.设备的检修质量、试验状况及设备健康水平。

(三)运行分析,包括岗位分析、定期分析、专题分析。岗位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交接班检查、巡回检查、监盘等所获得的运行参数变化及设备的状态变化信息,查明变化产生的根源与实质,使运行岗位人员明确设备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岗位分析是运行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它的开展深度是运行人员值班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必须做好有关记录,运行管理人员要进行审核,主值、单元长、值长应每月进行一次岗位分析。

定期分析一般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一般是由专工对典型记录、各种曲线等数据进行整理,针对一段时期内设备系统参数、数据的变化趋势、规律、试验结果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专题分析是对发生的事故、异常、事故处理等进行总结分析,特别是抓住机组启停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情况、运行中发生的老大难技术问题和频发性的异常操作或工况,深入剖析其产生的根源,从管理上、技术上制定相应的措施,指导日后的运行工作。

第四十二条 “两票三制”管理

(一)“两票三制”在提高发电厂安全生产水平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也是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

(二)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制度

工作票和操作票是对发电设备及系统在启动、运行、停运过程中和在停运期间进行各类检修、检查、实验、测试等项工作以及运行人员对设备进行各类操作的依据,是检修人员安全施工、运行人员安全操作的保证。

动火工作票是针对动火工作的特点提出的,它是工作票的延伸。在动火工作管理中,发电厂应对各区域的动火级别、动火工作的具体要求、各级人员的职责分工、动火工作票的使用标准进行严格规定。在已停运的可能引发爆炸、剧毒等危险的设备上进行动火工作时,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主管厂领导批准。

操作票管理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正确操作的基础上,对使用操作票的范围、使用操作票的种类、设备设施以及操作人和监护人等必备条件、操作票的填写要求、操作的具体程序、操作票的统计与考核做出明确的规定。

标准工作票、标准操作票应每年组织进行一次修编。

(三)交接班管理制度

交接班管理制度是运行工作的基本制度之一,是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组织措施,通过它将运行人员的劳动协作关系有机地组织起来,保证了电力生产的连续性、安全性。

交接班管理制度应对运行人员的交接班方式、交接班的主要内容、交接班期间的注意事项、交班与接班的检查及准备工作、班前会与班后会具体要求,并对在交接班期间发生异常等情况做出详细规定。

(四)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的严格执行能够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变化规律,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故障或隐患,对确保安全经济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发电厂的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要对巡回检查的人员、方法、路线、项目、周期等有明确、详细的规定,以保证检查工作的协调、统一、规范。

(五)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度

设备定期试验、定期轮换工作的正确开展,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保护、报警以及备用设备的具体问题。应根据需要确定各专业系统设备在启动、运行、停运、检修、备用等各阶段所需定期试验或轮换的项目、周期、试验人员等,并对试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合理调度设备运行,保证备用设备的可用。设备定期试验和轮换应做到有据可查、数据齐全。

第四十三条 运行计划管理

(一)为了提高运行管理水平,运行工作应实行计划管理,以保证工作的前瞻性。运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季节或环境变化确定标准运行方式。

2.根据运行方式的变化制定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措施。

3.制定季节性反事故措施。4.运行人员的培训及考试管理。5.热力试验项目及计划管理。6.机组计划检修、停备的启停及试验、试运计划管理。7.其他运行生产计划管理。第四十四条 其它相关管理

(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危险点分析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预案演练,以减少事故和提高事故处理操作水平。

(二)公司应建立生产调度管理制度,对中调管理调度以及电厂管理调度的设备的检修、试验、计划申请、批准程序、批准人员、发生紧急缺陷的处理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设备的启停调度严格有序。

(三)应建立完善的运行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一个运行岗位的职责,做到责任清晰。

(四)运行值班管理制度应明确运行值班人员在值班过程中所从事的操作、监护、监盘、调整、巡视、抄表以及值班纪律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五)必须搞好工器具的建帐、定期维护、试验与校验、借用、报废等规范化的管理工作。

(六)主控室、继电保护室、热控电子间、电气开关站(变电站)、配电室、制氢站、油库、化学药品贮运间等场所是重要生产场所,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第七章 检修技术管理

第四十五条 检修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发电厂设备检修应坚持质量优先的方针,根据PDCA循环(P-计划、D-实施、C-检查、A-反馈)的质量管理办法,推行检修全过程管理,开展好设备检修的策划、实施、验收、总结、归档和后评估工作。

(二)公司应根据国家经贸委颁发的《发电厂设备检修导则》及公司对发电设备检修管理的原则要求,结合公司设备点检定修实际情况,制定设备检修管理计划,逐步实现状态检修,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检修维护成本。

(三)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编制质量管理手册,完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加强工序和过程管理。机组A级检修必须采用监理制。

(四)检修中应积极推广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材料,避免浪费,提高设备技术水平,有效降低检修费用。

第四十六条 检修计划管理

(一)发电设备计划检修按A、B、C、D级进行分类。A级检修为恢复性大修、改进性大修。B级检修为扩大性小修,工期处于A、C级检修之间。C级检修为设备标准小修。D级检修停用期约为C级检修的一半,主要指利用节假日及电网低谷期间进行的检修。

(二)应按《发电厂设备检修导则》的要求进行年度检修计划和三年检修滚动规划的编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检修主要项目、重大特殊项目及列入计划(规划)的原因、主要技术措施、检修进度计划、工时和费用等。

(三)每年9月份编制次年的检修计划和三年检修滚动规划,包括重要更改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所需重要设备、备品配件、重要工器具、材料和费用计划,经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报分公司安生部。

第四十七条 检修策划管理

(一)基层企业应按照公司下达的年度检修计划及早编制检修策划文件并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小修(B、C、D级检修)策划一般应提前3个月,大修(A级检修)策划提前6个月,提前一个月具备开工条件。

(二)检修策划管理文件、检修作业指导书等一般应在检修开工前一个月内编制完成,由生产领导批准后执行。文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检修实施目标; 2.检修组织措施; 3.检修进度网络计划;

4.检修中应执行的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及规定; 5.检修安全隔离措施、定臵图等; 6.检修质量管理程序;

7.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制及使用导则; 8.检修不符合项管理程序; 9.检修调试工作程序;

10.检修项目计划表(含标项、非标、技术监控、安评、经评项目等)及质量验收计划(含三级验收级别设臵和W、H验收点设臵);

11.检修总结要求(含技术资料收集、汇总、归档;试验报告、验收报告及专业检修总结)。

(三)检修项目的确定应依据《发电厂检修规程》的规定,结合机组设备状态进行编制,大修项目一般应包括:

1.制造厂家要求在大修中进行的检查、检修项目; 2.全面的检查、清扫、测量和修理项目; 3.定期监测、试验、校验和鉴定项目; 4.更换已到期的零部件项目; 5.技术监控规定的定期检查项目;

6.根据状态检测、诊断结果需要进行检修的项目; 7.需在大修中完成的更改、节能、环保等非标项目; 8.消缺项目。

(四)小修项目一般应包括: 1.消缺项目;

2.重点清扫、检查项目和处理易损、易磨部件工作(必要时进行测量和试验);

3.按周期进行的定期监测、试验、校验和鉴定; 4.根据状态检测结果需要进行检修的项目; 5.可以完成的更改、节能、环保等非标项目;

(五)策划文件中应确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负责人和责任人,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和权限,以保证质量监督和验收系统的正常运转,有效控制各检修项目和工序的施工质量。

(六)检修作业指导书是检修人员为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必须执行的书面文件,检修开始一个月前应完成各检修项目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审核、批准等。

(七)检修开工前应由设备部组织对各部门的检修准备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一般包括:

1.检修策划文件已经批准,其各项内容落实完毕; 2.非标项目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已经批准并已向施工班组交底;

3.各检修项目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并已批准; 4.检修物资(备件、材料)已落实,并经验收合格; 5.外委外协项目施工合同签订和准备工作结束,承包方特殊工种人员资质审查合格;

6.施工用工器具、安全用具、起吊器具等经试验合格; 7.测试用仪器、仪表、量具有质量鉴定合格证并确保在有效期内;

8.修前各项试验、技术鉴定和状态检测工作结束; 9.组织检修人员进行安全规程、策划文件、检修作业指导书学习,必要时经考试合格;

10.监理单位已到现场并已按监理作业计划开展工作。第四十八条 检修实施管理

(一)设备系统正式解体检修前应首先确认与运行系统、带电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已经执行,办理好允许开工项目的工作票等手续。

(二)主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解体时,专业技术人员应在现场指导,掌握第一手资料,就记录原始资料,查找设备问题,掌握设备内部状态,鉴定以往检修和技改成果。

(三)设备解体检查基本完成后,应及早召开检修阶段会,对解体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检修项目、进度、技术方案和施工措施,发生重大变更时应在检修进行到一半之前报设备部,由设备部决定是否报分公司公司。

(四)检修过程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和标准执行,并及时做好记录,所有记录应完整、正确。

(五)质检验收人员应严格按质量验收计划设臵的验收级别进行验收。验收工作必须在现场进行,并应实测实查,实行验收签字责任制和质量追溯制。若验收不合格,质检人员应填写“返工通知单”,经返工仍不能合格者,按不符合项程序进行处理。

(六)检修中应特别注意对检修质量极其重要的特殊工艺(如焊接、热处理和无损探伤等)和隐蔽工程的控制,对这些工序进行连续监督,并保存工序、设备和人员的鉴定记录。

(七)设备检修工作完成后,应按检修调试工作程序进行分部试运、冷态验收和整体试运工作。分部试运前必须确认相关设备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工作票已终结或临时收回,重要设备或系统的试运要有企业主管领导批准的试运措施。参加试运的人员应包括检修、质检、运行和生产管理人员。

(八)设备分部试运全部完成后,由总工程师主持进行冷态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机组整体热态试运启动。

(九)整体热态试运期间,检修人员、运行人员和质检验收人员应共同检查设备的技术状况和运行情况。经大负荷试运合格后,由生产调度向电网调度报竣工。

第四十九条 外包项目管理

(一)外包项目承包方应具有相应的业绩、资质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以招投标方式确定承包方。

(二)加强对外承包工程质量管理,明确对外承包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质量验收人、工作负责人和管理责任人,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防止“以包代管”。

(三)加强对外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承包方施工队伍应严格执行企业相关安全管理和生产场所准入制度,起重工、电焊工、架子工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使用的计量器具、仪器应符合相关安全和技术标准,并校验合格。

(四)外围单位使用的工具、仪表必须经检验合格,电动工器具应由发包单位进行抽检合格。

第五十条 检修总结与资料管理

(一)机组大修后20天内安排进行修后热效率试验,一个月内完成检修总结并上报分公司。

(二)大修总结报告按《发电厂检修规程》规定的格式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检修质量、进度、安全、人工、物资消耗、费用、过程管理、效果等方面。

(三)小修总结报告可参照大修总结内容编制。

(四)机组检修后应及时整理检修技术资料并分级归档,内容包括:

1.检修策划文件; 2.机组冷、热态验收报告;

3.机组检修前、后热效率试验报告; 4.机组检修工作总结; 5.检修技术记录; 6.设备系统异动单;

7.更新和新增设备技术资料、图纸、说明书; 8.试验、调试、鉴定报告;

9.有关单位对设计、材料、标准、技术说明进行修改或补充的文字资料等。

第八章 技术资料管理

第五十一条 技术资料管理基本要求

(一)技术资料和技术档案是搞好生产的重要依据和资源,积累技术资料、建立技术档案是技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职责,也是对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二)技术资料的归档,按专业分类,由设备部点检长具体负责(控制部的归档资料由控制部相关专业专工负责)。原则上由以谁为主完成的技术工作,就由谁负责向设备部点检长提供归档资料。技术工作完成的标志是以是否将所有技术资料归档为标准,没有完成所有技术资料归档的技术工作,不能参加科学技术成果评奖,亦不准对外发表技术论文。

(三)科技档案实行集中管理的原则,由设备部科技管理专责整理后交厂综合资料室管理。技术资料(包括台帐、工具书等)实行三级管理,即形成的技术文件除必须存档案室外,根据工作需要,部门、班组应该分别建立自己的资料、文件专卷。

(四)部门、班组等生产性单位的各类技术台帐,专业人员应按要求及时登录和补充,电子技术台帐要及时更新。部门、班组要建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做到有专人负责,资源共享。人员变动时,技术台帐、技术资料要及时移交,保持技术台帐的连续性和技术资料的完整性。

(五)规程、制度、标准、厂家资料(含开箱资料)等重要技术资料,应该将有各级审批人员签字的原件(正本)和印刷件(副本)一并送档案馆存档。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报告、技术总结等的技术资料,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形成合订本后移交副本到档案馆存档。有各级审批人员签字的原件和印刷件各一份存部门文卷,移交厂综合档案馆的资料要求一式二份。

(六)各级各类技术人员都要注意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参加各种技术会议(包括鉴定会)的技术资料回厂后要及时归档。没有档案室签字证明技术资料已归档的,企业财务部不得报销会务费、资料费。

(七)全厂所有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设备系统结构原理及布臵(含施工安装)、备品配件装资料,必须全部移交档案馆,在档案馆存档2份后,由档案馆负责分发生产部门专业工程师、设备部工程师,并由领用人签名。

(八)厂综合档案馆的存档的技术资料不准存在孤本。否则,应进行复制,一份供技术人员借用。技术档案资料的正本一般情况不予借用,特殊情况可在档案馆内查阅。

第五十二条 各级技术人员必须拥有、建立和完善下列技术资料,并在岗位变动时进行书面移交:

(一)检修班组技术员

1.上级和本企业颁发的与本班有关的规程、标准、规定、制度。

2.本班所辖范围设备系统的技术台帐。

3.本班所辖范围的设备结构总图、断面图、易损件加工图、耗材型号标准表。

4.有关的系统图,保护、自动装臵配臵图。5.设备检修(包括测量、试验、验收等)记录。6.设备缺陷及消除记录。

7.设备评级记录,泄漏率统计记录。

8.保护、自动装臵校验、整定记录及台帐。9.计量装臵和计量标准检定记录、台帐。10.设备系统变更异动记录。

11.有关的施工用工机具的检验、试验记录。12.培训计划和实际培训记录。

(二)检修部门专职工程师 1.上级和本厂颁发的与本部门有关的规程、标准、规定、制度。

2.本部门所辖范围的设备系统技术台帐。3.主要设备结构图、常用易损件加工图册。4.设备系统图、接线图。

5.主设备、主要辅助设备检修记录、总结资料。6.二、三类及重要的一类设备缺陷和处理记录。7.设备评级记录,泄漏率统计记录。8.设备更新、异动记录。

9.设备检修、试运验收记录。

10.主设备及主要辅助设备的性能、效率、出力试验,预防性试验记录。

11.保护装臵校验、整定记录。

12.事故、障碍、异常记录及其技术分析记录。13.部门培训计划和实际培训记录。

14.技术监督等有关的上报资料,向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和各种报表。

(三)运行部门专职工程师

1.上级和本厂颁发的与本部门有关的规程、标准、规定、制度。

2.与现场一致的设备系统图、接线图。3.开停机记录、设备定期检查分析记录。4.运行分析记录。

5.运行操作记录、运行日志。6.经济运行卡片。

7.事故、障碍、异常记录及其技术分析记录。

8.部门培训计划和实际培训记录,反事故演习记录。9.保护装臵校验、整定记录,保护定值更改记录。10.设备更新、异动记录。

11.技术监督等有关的上报资料,向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和各种报表。

(四)设备部点检长:

1.上级和本厂颁发的与本专业有关的规程、标准、规定、制度。

2.设备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登录簿。3.锅炉、压力容器技术台帐。

4.主要设备、主要辅助设备检修总结。5.三类及重要的二类设备缺陷和处理记录。

6.本专业的重要技术分析、总结,事故及一类障碍记录及其技术分析总结。

7.各种系统图,全厂建筑物和地下工程总平面图。8.全厂公用系统、地下管网图、总体规划图。

9.技术监督、计量网络图,能源利用、消耗平衡图。10.技术监督等有关的上报资料,对外送出的各种统计资料和报表。

第五十三条 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

本章所指的技术文件,是指由基层企业内部编制的技术报告(包括请示、汇报)、技术总结、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以及技术性标准、规程、规定、制度等。

(一)技术文件编制、呈报的一般规定:

1.技术文件的编制、呈报,使用统一的封面,格式见附录A。

2.技术文件的呈报,一律使用纸质文件。除编制人员外,各级审批人员必须在审批栏签署明确的意见,并手工签名和填写日期。

3.由班组编写的技术文件,部门专业工程师负责初审,部门专业主任负责审核;部门专工编写的技术文件,由部门相关专业主任负责初审,设备部主任助理(或其指定的点检长)审核;根据权限由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批准。由设备部专工编写的技术文件,由设备部主任或主任助理负责初审,副总工或总工程师指定的人员审核,总工程师批准。

4.需要跨专业会审的技术文件,在初审完成后进行,相关会审人员在审核栏签字。

5.初审主要负责技术文件有无技术上的错误,对数据引用和计算的正确性、完整性负责。审核主要负责技术文件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确认。批准主要是对技术文件是否符合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负责。

6.各级审核人员必须对本级审核工作负责,本级发现的问题应与设计者协商修改好后再上报。当协商意见不能统一时,由其技术上级裁定。

7.技术文件审批完成之后,由技术文件编写人员将批准的电子文件转换为PDF文件存档(此文件应包含审批人员姓名、各审批人员签署的意见等),并将文件分发给相关人员。

(二)几种技术文件的特别规定: 1.请示文件

a.技术请示文件一般应该一事一文,题头起始称谓为最终送达批复者,可以抄送其他人员。请示文件的各级审阅者应该在二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表明是否同意请示事宜,并在最终批复后尽快告知请示者。

b.技术请示文件的最终批复者,根据管理权限确定。

2.汇报文件

a.技术汇报文件包括技术工作汇报和技术收资汇报。汇报文件不能包含请示事宜,但可以有建议意见。

b.无建议意见的技术汇报文件,上级技术部门和人员可以不作答复,不在汇报文件上签字。有建议意见的汇报文件,一般应该签署是否同意建议的意见,并逐级上报。3.技术总结

a.技术总结包括检修总结、单项工程技术总结和专题技术总结。

b.检修总结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分析方面。

c.单项工程总结要从工程的立项到工程的完成进行全面的总结,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分析、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以及工程过程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d.专题技术总结则根据不同情况,或侧重技术分析,或侧重经济效益分析。

4.技术方案

a.技术方案是给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一般应该包括引言、现状分析、安全性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案论证、结论。b.解决问题的方案一般不应该少于三套,每套方案都应该是可行的。

c.方案论证应该对每一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d.结论中,方案编写人员必须阐明自己推荐(或优选)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e.各级方案审查人员都必须在审查签字栏中明确签署同意哪套方案。如果审查人员和编写者(或前面审查人员)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和方案编写者以及前面审查人员进行协商。协商后仍不能统一意见时,应该在签署意见时表明另选方案的理由,最后由总工程师确定。

5.技术措施

a.技术措施是给操作者具体操作的指导性文件,一般应该包括引言、现状分析、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施工的技术步骤和技术要求、施工的安全措施、施工的组织措施,必要时还可以在最后列出注意事项。

b.技术措施中的重点是施工步骤和技术要求,应该尽可能清晰明了。凡是本厂检修工艺规程或运行规程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步骤和技术要求,都应该具体明了。c.技术性标准、规程、规定、制度

d.此类技术文件的编写,格式应该满足DL/T600—1996 《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等国家、部颁的有关要求。

e.为了提高此类文件的质量及减少无用工,编写前宜先编制编写大纲,待编写大纲审查通过后,再正式撰写。

第五十四条 工程设计制图的规定

(一)一般规定

1.改建工程、新建工程和设备的技术改造,要有完善的技术设计和设计说明书,并按施工图组织施工。禁止无图纸(无技术措施)或不按图纸(技术措施)要求,变更设备、建筑物的结构和系统的连接。

2.在进行技术设计之前,应先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小型技术措施项目,宜先完成技术措施报告后再进行设计。

3.重要过程的设计,需经过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由总工程师或副总,召集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进行讨论,确定设计原则和技术经济指标后,指定专人进行设计。此类工程设计,必须编制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4.两个及以上专业参加的工程设计,由总工程师指定工程负责人,负责组织设计中各专业间的配合和汇总工作。各专业的设计图纸中的有关部分,应有相关专业主要设计人会签。会签过的图纸单方面不能进行尺寸、数据的修改,要进行修改时,必须征得会签人的同意。

5.提交施工的图纸,一律采用蓝图和复印的图纸。

(二)图纸签字的规定

第二篇: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

SDGJ2—85

主编部门:西北电力设院

批准部门:东北电力设院

施行日期: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水利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院

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

设计技术规定》SDGJ2—85的通知

(85)水电电规字第121号

近几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高参数大机组的建设,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 迅速发展,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为了总结近年来水处理设计经验和在设计中更好 地采用水处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新成果,提高设计水平,加速电力建设,我院 组织有关设计院对原《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SDGJ2—77)进行了 修改。修订工作经过调查研究、征求意见、组织讨论,并邀请了有关生产、科研、设计、施工、制造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对修订后的送审稿进行了审查定稿,现颁发执 行,原设计技术规定作废。

本规定由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和水利电力部东北电力设计院负责管 理。希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及时总结经验,如发现不妥和需要补 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和水利电力部东北电力设计院,并 抄送我院。

1985年10月22日

第一章 总

第1.0.1条 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水处理设计应满足发电厂安全运行的 要求,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并为施工、运行、维修 提供便利条件。

第1.0.2条 水处理室在厂区总平面中的位置,宜靠近主厂房,交通运输方便,并适当地留有扩建余地;不宜设在烟囱、水塔、煤场的下风向(按最大频率风向)。

第1.0.3条 水处理系统和布置应按发电厂最终容量全面规划,其设施应根据机 组分期建设情况及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是分期建设还是一次建成。

第1.0.4条 本规定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12~600MW的新建发电厂或 扩建发电厂的水处理设计。

第1.0.5条 发电厂水处理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现行的有关国家 标准、规范及水利电力部颁布的有关规程。

第二章 原 始 资 料

第2.0.1条 在设计前应取得全部可利用的历年来水源水质全分析资料,所需份 数应不少于下列规定:

对于地面水,全年的资料每月一份,共十二份;对于地下水或海水,全年的资 料每季一份,共四份。第2.0.2条 对地面水,应取得历年洪水期的悬浮物含量和枯水年的水质资料,以掌握其变化规律,并应了解上游各种排水对水质的污染程度;对受海水倒灌影响 的水源,还应掌握由此而引起的污染和水质变化情况;对石灰岩地区的泉水,应了 解其水质的稳定性。

第2.0.3条 设计热电厂时,应掌握供热负荷、回水量、回水水质、外供化学处 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等资料。

第2.0.4条 应了解所选用的水处理设备、材料、药剂、离子交换剂及滤料等的 供应情况(质量、价格、包装和运输方式等)。

第2.0.5条 应了解机炉设备的结构特点,包括锅内装置型式、减温方式、凝 汽器和各种热交换器的结构及管材,发电机冷却方式,辅助起动设施等情况。必 时,可对设备制造厂提出结构和材质的要求。

第2.0.6条 扩建工程应了解原有系统、设备布置和运行经验等情况。

第三章 原水预处理

第一节 系 统 设 计

第3.1.1条 预处理系统应根据原水水质、需处理水量、处理后水质要求,参考 类似厂的运行经验或试验资料,结合当地条件确定。

预处理设备出力应按最大供水量加自用水量设计。

第3.1.2条 经处理后的悬浮物含量应满足下一级设备的进水要求。处理方式可 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地面水悬浮物含量小于50mg/L时,宜采用接触凝聚①“接触凝聚”系指加 入凝聚剂后,经水泵或管道混合直接进入过滤器(池),或经反应器后进入过滤器(池)。、过滤。

二、地面水悬浮物含量大于50mg/L时,宜采用凝聚、澄清、过滤,并根据原 水悬浮物的含量选择合适的澄清器(池)。当悬浮物的含量超过所选用澄清器(池)的进 水标准时②采用机械加速澄清池时,最大允许悬浮物含量为3000mg/L,其它型式为 2000mg/L;石灰处理时,还应适当降低。,应在供水系统中设置预沉淀设施或设 备用水源。

三、地下水含砂时,应考虑除砂措施。

第3.1.3条 高压及以上机组,若原水中含有较多的胶体硅,经核算,锅炉蒸汽 品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接触凝聚、过滤或凝聚、澄清、过滤等方法处理。原 水胶体硅允许含量和胶体硅去除率的参考数据参见附录C(一)。

第3.1.4条 当原水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可采用加氯、凝聚、澄清、过滤处理。当用以上处理仍不能满足下一级设备进水要求时,可同时采用活性炭过滤等有机物 清除措施。离子交换装置也可选用大孔型树脂等抗有机物污染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化学除盐系统进水的游离氯超过标准时,宜采用活性炭过滤或加亚硫酸钠等方 法处理。

第3.1.5条 化学除盐系统进水水质要求为:

浊度

对流

<2度

顺流 <5度

化学耗氧量(高锰酸钾法):

使用凝胶型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时 <2mg/L(以 O2表示)

游离氯

<0.1mg/L(以 Cl2表示)

含铁量

<0.3mg/L(以 Fe表示)

第3.1.6条 电渗析器进水水质要求为:

浊度

宜小于1度,不得大于3度(根据隔板厚薄、水质情 况而定)

化学耗氧量(高锰酸钾法)<3mg/L(以 O2表示)

游离氯

<0.3mg/L(以 Cl2表示)

锰含量

<0.1mg/L(以 Mn表示)

铁含量

<0.3mg/L(以 Fe表示)

第3.1.7条 反渗透器进水水质要求为:

卷式(醋酸纤维膜):

污染指数 FI

<4

化学耗氧量(高锰酸钾法)

<1.5mg/L(以O2表示)

游离氯

0.3~1mg/L(以Cl2表示)pH

5.5~6.5

水温

20~35℃

含铁量

<0.05mg/L(以Fe表示)

中空纤维式(芳香族聚酰胺):

污染指数 FI

<3

化学耗氧量(高锰酸钾法)

<1.5mg/L(以O2表示)

游离氯

<0.1mg/L(以Cl2表示)

pH

5.5~6.5

水温

20~35℃

含铁量

<0.05mg/L(以Fe表示)

第3.1.8条 当原水碳酸盐硬度较高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石灰处理。原 水硅酸盐含量较高需要处理时,可加入石灰、氧化镁(或白云粉)。

第3.1.9条 当地下水含铁量较高时,应考虑除铁措施。其设计可参照现行《室 外给水设计规范》进行,并参考附录C(二)地下水除铁设计参考意见。

第二节 设 备 选 择

(Ⅰ)澄 清 器(池)

第3.2.1条 澄清器(池)的型式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水量、处理系统和水质要 求等,结合当地条件选用。澄清器(池)的出力应经必要的核算。其设计可参照 现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3.2.2条 选用悬浮澄清器(池)和水力循环澄清器(池)时,应注意进水温度波 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当设有生水加热器时,应装设温度自动调节装置,使温度变 化不超过±1℃。

第3.2.3条 澄清器(池)不宜少于两台。当有一台检修时,其余澄清器(池)应保 证正常供水量(不考虑起动用水)。澄清器的检修可考虑在低负荷时进行,用于短 期悬浮物含量高、季节性处理时,可只设一台,但应设旁路及接触凝聚设施。

(Ⅱ)过 滤 器(池)第3.2.4条 过滤器(池)的型式应根据进口水质、处理水量、处理系统和水质要 求等,结合当地条件确定。

第3.2.5条 过滤器(池)不应少于两台(格)。当有一台(格)检修时,其余过滤器(池)应保证在正常供水量时滤速不超过规定的上限。

第3.2.6条 过滤器(池)的反洗次数,可根据进出口水质、滤料的截污能力等因 素考虑。每昼夜反洗次数宜按1~2次设计。

过滤器(池)应设置反洗水泵、反洗水箱或连接可供反洗的水源。反洗方式宜采 用空气擦洗。

第3.2.7条 过滤器(池)的滤速宜按表3.2.7选择:

表 3.2.7 过 滤 器 滤 速

第3.2.8条 过滤器(池)的滤料和反洗强度可参考表3.2.8选择。

表3.2.8 过滤器滤料级配及反洗强度表

续表3.2.8

注:1)表中所列为反洗水温20℃的数据。水温每增减1℃,反洗强度相应增减 1%。2)反洗时间根据过滤器(池)的型式和预处理方式而定,一般5~10min。

(Ⅲ)清水箱(池)、清水泵

第3.2.9条 清水箱(池)不宜少于两台(格)。其有效容积可按1~2h清水耗用 量设计。

第3.2.10条 清水泵应设备用泵。当清水泵的布置高于清水池最低水位时,每 台泵应有单独的吸水管,水池应有排空措施。

第三节 布 置 要 求

第3.3.1条 澄清器(池)、过滤器(池)、清水箱(池)的布置位置应根据当地气象条 件决定,通常布置在室外。

第3.3.2条 寒冷地区,澄清器(池)顶部及底部应设置小室,相邻澄清器(池)的 顶部应有通道相连。

第四章 锅炉补给水处理

第一节 系 统 设 计

第4.1.1条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应根据原水水质、给水或炉水的质量标准、补给水率、排污率、设备和药品的供应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时,应采用正常出力和全年平均水质,并用最坏水质对系统 及设备进行校核。

锅炉补给水处理方式,还应与锅内装置和过热蒸汽减温方式相适应。

中压、高压、超高压和亚临界汽包锅炉常用的汽水分离系统的携带系数可参见 附录C(三)。

第4.1.2条 锅炉正常排污率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一、以化学除盐水为补给水的凝汽式发电厂 1%

二、以化学除盐水或蒸馏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发电厂 2%

三、以化学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发电厂 5%

第4.1.3条 水处理设备的全部出力,应根据发电厂全部正常水汽损失与机组起 动或事故而增加的损失之和确定。

发电厂各项正常水汽损失及考虑机组起动或事故而增加的水处理设备出力按 表4.1.3计算。

表4.1.3 发电厂各项正常水汽损失及考虑机组起动或事故

而增加的水处理设备出力

注:①锅炉正常排污率按表中1、2、3项正常损失量计算。

②发电厂其他用汽、用水及闭式热水网补充水,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 适的供汽方式和补充水处理方式。

③采用蒸馏补给水时,应考虑蒸发器的防腐、防垢及机组起动供水措施。

第4.1.4条 高压、超高压、亚临界汽包锅炉和直流锅炉,应选用一级除盐加混 合离子交换系统。当进水质量较好,减温方式为表面式或自冷凝时,高压汽包锅炉 补给水除盐系统可选用一级除盐系统。

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的选择,可参见附录C(四)。

第4.1.5条 锅炉补给水处理采用化学除盐时,其他用汽(采暖、卸煤、燃油等)及其他用水(机车、轮船补充水等),应与有关专业共同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研究 确定合理供汽、供水及水处理方式。

第4.1.6条 原水含盐量较高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弱型树脂离子交换 器、电渗析器、反渗透器或蒸发器。

第4.1.7条 中压汽包锅炉补给水处理,在能满足锅炉给水和蒸汽质量要求时,可采用化学软化化学软化系指软化或脱碱软化。系统。

第4.1.8条 若用固定床除盐,当其进水中的强、弱酸阴离子比值较稳定时,可 采用阳离子交换器先失效的串联系统,此时阴离子交换树脂装入量应有10%~15% 裕量。

第4.1.9条 设计除盐系统时,应在保证出水质量前提下采用能降低酸、碱耗量 和减少废酸、碱排放量的设备和工艺。排出的酸、碱废水应加以利用或设有必要的 中和处理措施。

第4.1.10条 碱再生液宜加热,加热温度可为35~40℃。

第4.1.11条 在除盐(软化)系统中,对流离子交换器配制再生液及置换、逆洗所 用的水,串联系统为除盐(软化)水。并联系统可使用本级交换器的出口水。

第4.1.12条 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顶压用气和混合离子交换器用气的气源,应 无油及有稳压措施。

第4.1.13条 氢钠离子交换的软化水管及除盐水管宜防腐。

第4.1.14条 海滨电厂钠离子交换器的再生剂可采用经过滤的海水。

第4.1.15条 水处理室至主厂房的补给水管道,应满足同时输送最大一台机组 的起动补给水量和其余机组的正常补给水量的要求。

发电厂达到规划容量时,补给水管道不宜少于2条。

当补给水管道总数为2条及以上时,任何1条管道停运,其余管道应能满足输 送全部机组正常补给水量的需要。

第4.1.16条 并联水处理系统,每种离子交换器有6台及以上时,设备宜分组。

第二节 设 备 选 择

第4.2.1条 各种一级离子交换器的台数不应少于两台;其出力计算应包括系统 中的自用水量(由后向前推算)。

离子交换器再生次数应根据进水水质和再生方式确定。正常再生次数可按每台 1~2次每昼夜考虑。当采用程序控制时,可按2~3次考虑。

第4.2.2条 除盐设备可不设检修备用,但当一台(套)检修时,其余设备应能满 足全厂正常补给水量的要求。对凝汽式电厂,离子交换器可不设再生备用,由除盐水箱贮存再生时的需用水 量。对供热式电厂,当水处理设备出力小时,可设置足够容积的除盐水箱贮存再生 时的需用水量,当出力较大时,可设置再生备用设备。

第4.2.3条 离子交换剂的工作交换容量,应根据选用的离子交换剂、交换器的 形式、再生剂种类、再生水平、原水离子组成、处理后水质要求等因素,按厂家提 供的产品性能曲线确定或参照类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必要时也可经试验确定。离 子交换剂性能曲线参见表C(五)。

顺流及对流离子交换器的设计参考数据,参见附录C(六)、(七)、(八)。

第4.2.4条 并联除盐系统与氢钠软化系统中的除二氧化碳器,在电厂最终建成 时,不宜少于两台;当一台检修时,其余设备应满足正常补给水量的要求。

第4.2.5条 除二氧化碳器宜采用鼓风式,有条件时也可采用真空除气器。

除二氧化碳器风机在室外吸风时,宜有滤尘措施。除二氧化碳器的排风口,宜 设汽水分离装置。

第4.2.6条 除盐(软化)水泵及并联系统中的中间水泵应设备用。

第4.2.7条 中间水箱的有效容积,对单元制系统,应为每套水处理设备出力的 2~5min贮水量,且最小不应小于2m3;对并联制系统,应为水处理设备出力的 15~30min 贮水量。

第4.2.8条 除 盐(软化)水箱的总有效容积宜为:

一、凝汽式发电厂,其水箱的总有效容积为最大一台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 150%与离子交换器再生期间所需贮备的水量之和。

二、供热式电厂,当补充水量较大,水处理设备按“需要“需要”指水处理设 备运行流量是根据外部需要而调节的。”调节流量时,为1h的水量。当补充水量 较小时,水处理设备按“供给“供给”指水处理设备运行流量是固定的,不随外部 流量变动而变化。”调节流量时,水箱的容积要满足调节和机组起动的需要。

第4.2.9条 对流离子交换器及并联系统采用程序再生的顺流离子交换器,应设 再生专用泵。

第4.2.10条 对化学除盐系统,应考虑检修离子交换器时有装卸与存放树脂的 措施。

第4.2.11条 无垫层阳、阴离子交换器之间及混合离子交换器出口,应设置树 脂捕捉器。

树脂捕捉器宜有反冲洗水管。

第三节 布 置 要 求

第4.3.1条 水处理设备宜布置在室内,当露天布置时,运行操作处、取样装 置、仪表阀门等,应尽量集中设置,并采取防雨、防冻措施。

第4.3.2条 经常检修的水处理设备和阀门等,按其结构、台数、起吊件重量,宜设置固定式或移动式起吊设施。

第4.3.3条 离子交换器面对面布置时,阀门全开后,通道净距宜为2m。两设 备间的纵向净距不宜小于0.4m(如设备本体为法兰连接时,净距可适当放大)。设备 台数较多时,每隔一定距离应留有通道。

第4.3.4条 水处理车间的动力盘,应与设备保持适当距离或布置在单独小间 内。

第4.3.5条 运行控制室的面积,应根据水处理设备出力、表盘数量等不同情况 确定。室内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并有足够的值班场地和检修通道。室内不应有 穿越管道。

水处理设备采用程序控制时,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

第4.3.6条 水处理室宜设运行分析室、检修间和厕所等。采用程序控制 时,应设仪表维修间。

第五章 汽轮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

第5.0.1条 汽轮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宜按冷却水质量、锅炉型式及参数、汽 水质量标准、凝汽器结构及其管材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及必要的核算后确定。

一、由高压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以海水冷却以及由超高压汽包锅炉供汽的 汽轮机组以海水或苦咸水冷却时,可每两台机组装设一套能处理一台机组全部凝结 水的精处理装置。

二、由亚临界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每台机组宜装设一套能处理全部凝结 水的精处理装置。

三、由直流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每台机组应装设一套能处理全部凝结水的精 处理装置。必要时可设置供机组起动用的专门除铁设施。

四、当采用钛材制造的凝汽器时,由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可不设置凝结 水精处理装置。

凝汽器管材可按SD116—84《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选用[参见附 录C(九)]。

第5.0.2条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中的除铁过滤器和离子交换器的设置,按下列原 则确定:

一、供机组起动用的除铁过滤器,可两台机组合用一组过滤器,且不设备

用。

二、对于体外再生的混合离子交换器,对由直流炉供汽的汽轮机组,每单元可 设一台备用设备;由亚临界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且当混合离子交换器采用氢 /氢氧型运行方式时,可不装备用设备。

三、对于由超高压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离子交换器可每两台机组设一台 备用设备;对于由高压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离子交换器不装备用设备。

凝结水精处理设备的设计参考数据,参见附录C(十)。

第5.0.3条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应装设:

一、当过滤器或离子交换器运行压差超过规定值时,应装设能保证通过所需凝 结水量的自动调节旁路阀。

二、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前后的管路排水阀。

三、离子交换器后的树脂捕捉器。

四、补充离子交换树脂的接入口。

第5.0.4条 凝结水精处理设备宜布置在汽机房或其附近。

第六章 冷却水处理

第6.0.1条 冷却水处理系统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冷却方式、水源水量及水质;

二、全面考虑防垢、防腐及防菌藻的处理;

三、节约用水;

四、药品供应情况;

五、环境保护要求等。

第6.0.2条 直流冷却系统如有结垢倾向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稳定措施。

第6.0.3条 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采用冷却水池时,如果

V>60(V——冷 却水qV池容积,m3;qV——循环水量,m3/h),可按直流冷却系统考虑。

第6.0.4条 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在排污法不能满足防垢要求时,可采用下列 方法防垢:

一、加酸法。药剂宜使用硫酸。

二、加阻垢剂法。药剂可采用三聚磷酸盐、六偏磷酸钠、有机阻垢剂等。

三、加炉烟法。此法可利用炉烟中的二氧化碳;当燃料中可燃硫较高时,也可 利用炉烟中二氧化硫来防垢。采用加炉烟法时,应考虑烟气的除尘、加烟设备及管 道、沟道的防腐和水塔的防垢等问题。

第6.0.5条 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在原水暂硬高和需要提高浓缩倍率以达节水 目的时,可采用补充水石灰处理或离子交换(弱酸氢离子交换等)处理。

第6.0.6条 敞开式冷却系统必要时可采取去除补充水悬浮物的措施或采用冷 却水的旁流过滤。

第6.0.7条 循环冷却水的菌藻处理可采用间断加氯法或投加其它杀微生物 剂,但宜采用低毒、低剂量易降解并与阻垢剂、缓蚀剂不相互干扰的药剂;受菌藻 污染严重的补充水,宜对补充水进行连续加氯处理。

第6.0.8条 在有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时,可采用加阻垢剂、缓蚀剂及杀微生物 剂的综合处理、旁流处理等。

第6.0.9条 应根据冷却水质选用合适的凝汽器管材,请参照附录C(九)SD116— 84《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选用。

第6.0.10条 当循环冷却水中硫酸根过高时,应考虑硫酸盐对水工构筑物的侵 蚀问题。水对混凝土侵蚀性的判定标准请参照TJ21—77《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地质勘察规范》的有关部分进行。

第6.0.11条 当循环冷却水采用较高浓缩倍率时,应考虑硫酸钙、硅酸镁和磷 酸钙等的结垢问题。

第6.0.12条 为抑制凝汽器铜管腐蚀,宜设置运行中硫酸亚铁涂膜处理设施。

第七章 给 水 处 理

第7.0.1条 中压机组的锅炉给水宜采用氨化处理。

高压及以上机组的锅炉给水和装有凝结水精处理设备的超高压及以上机组的 凝结水,宜采用氨、联氨处理。

未进行凝结水精处理的超高压机组,凝结水可只采用联氨处理。

第7.0.2条 氨及联氨的加药设备,宜分别设置。

应设备用加药泵。布置在一起的一组加药泵(小于四台),可合用一台备用泵。

几台机组合用一台加药泵时,加药泵出口管道上应装设稳压室,每根加药管上 应装设转子流量计。

氨及联氨的配制可用凝结水(除盐水)。

第7.0.3条 氨及联氨加药设备宜布置在主厂房的单独房间内。室内应有通风,加药设备周围应有围堰和冲洗设施,并应考虑有适当面积的药品贮存小间。

第八章 锅 内 处 理

第8.0.1条 汽包锅炉应设置磷酸盐处理设施。

第8.0.2条 锅内加药泵应设备用的。布置在一起的一组(小于四台)泵,可设置 一台备用泵。

第8.0.3条 磷酸盐溶液宜就地配制。当药品耗量较大时,也可集中配制。

第8.0.4条 磷酸盐可采用干法贮存,配制溶液应有搅拌设施。

配制溶液应用除盐(软化)水。

磷酸盐溶液输送管道应考虑防止低温过饱和结晶的措施(如蒸汽伴热等)。

第8.0.5条 磷酸盐溶液应进行过滤,也可在搅拌器或溶液箱中或出口处设过滤 装置。

第8.0.6条 锅内加药设备宜布置在主厂房内便于管理、环境清洁的地方。加药 设备周围应设有围堰和冲洗设施。地面应能防腐和防渗。

锅炉露天布置时,加药设备应布置于室内。

第九章 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水处理

第9.0.1条 热网补给水,一般采用下列方式供给:

一、锅炉排污扩容器后的排污水。

二、当水量较小时,采用经过除氧的锅炉补给水。

三、当水量较大时,宜单独设置处理系统。此系统可采用钠离子交换处理,并 经除氧。

第9.0.2条 以生产回水作为锅炉补给水时,应根据水质污染情况,考虑生产回 水的处理措施。如暂不能采取措施时,可在设计中预留将来增设水处理设备的条 件。

生产回水中含有油质时,应要求用户进行初步除油使水中含油量低于10mg/ L。

第9.0.3条 需要处理的生产回水,其处理方式应根据污染情况确定:可采用单 独的处理系统或与锅炉补给水合并处理。

第9.0.4条 不需处理的清洁生产回水,应接入在热力系统中设置的监督水箱。

第十章 药品贮存和计量设备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10.1.1条 药品仓库的大小,应根据药品消耗量、运输距离、包装、供应和 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按贮存15~30d 的消耗量设计。

当药品由本地供应时,可适当减少贮存天数;当用铁路运输时,还应满足贮存 一槽车(或一车辆)容积加10d 的药品消耗量。

第10.1.2条 药品贮存间宜靠近铁路、公路,干贮存堆积高度宜为1.5~2m,并有必要的装卸设施。

贮存间应有相应的防水、防腐、通风、除尘、采暖、冲洗措施,对于纸粉贮存 间还应有防火、防爆措施。

第10.1.3条 各种溶液箱的有效容积,应能贮存不少于8h运行的需要量。

各种交替运行的计量箱、溶液箱的有效容积,应满足4~8h连续运行的要求。

第二节 石 灰 系 统

第10.2.1条 根据水处理系统、容量、当地药品供应情况和计量设备的型式,可采用高纯度的粉状石灰或块状石灰。

第10.2.2条 采用高纯度粉状石灰及氧化镁粉时,干贮存及干法计量,可使用 气力输送或机械输送。乳液用泵输送。

第10.2.3条 采用块状石灰时,宜按下列原则考虑:

一、块状石灰宜采用湿存。配制石灰乳的搅拌器不宜少于两台,采用机械 搅拌。

二、加药宜用泵计量,每台澄清器(池)设两台泵,其中一台备用。石灰乳含量 为2%~3%。

三、输送石灰的吊车,应采用地面操作的直线单轨抓斗吊车或桥式起重机,吊 车运行速度不宜过快。

第三节 凝聚剂及助凝剂系统

第10.3.1条 凝聚剂及助凝剂的品种、剂量大小应根据原水水质(pH值、碱度、浊度、有机物含量)、药品来源、处理后水质及运行要求[水温、混合及澄清器(池)型式等],经烧杯试验确定。

凝聚剂剂量可采用下列数据:

硫酸亚铁

41.7~97.3mg/L

三氯化铁

27.03~63.07mg/L

硫酸铝

33~77mg/L

聚合铝

5.27~7.37mg/L

溶液中药剂含量

<10%

第10.3.2条 固体凝聚剂及助凝剂可采用干贮存,对大、中容量电厂,凝聚剂 也可采用湿存方式。

药剂的溶解,可选用循环搅拌或机械搅拌方式。

第10.3.3条 凝聚剂及助凝剂可采用计量泵加药,在泵的入口宜装滤网。

第四节 酸 碱 系 统

第10.4.1条 酸碱贮存设备应靠近运输线,当运输线距水处理室较远时,在其 附近宜设贮存或转运设备。

贮存设备宜不少于两台,并应考虑有安全、检修及清洗措施。贮存槽地上布置 时,其周围宜设有一定容积的耐酸、碱防护堰,当围堰有排放措施时,其容积可适 当减小。

第10.4.2条 酸碱再生液宜用喷射器输送,有条件时也可采用计量泵。

第10.4.3条 计量器的有效容积应满足最大一台离子交换器一次再生用量。

当离子交换器台(套)数较多,有两台(套)交换器同时再生时,计量器的台数应 能满足其同时再生的需要。

混合离子交换器宜专设一组再生设备。

第10.4.4条 盐酸贮存槽宜用液体石蜡密封,或在排气口装设酸雾吸收器。浓 硫酸贮存槽排气口宜装设除湿器。

盐酸计量器排气口应装设酸雾吸收器。

第10.4.5条 装卸浓酸、碱液体,宜采用负压抽吸、泵输送或自流,不应用压 缩空气直接挤压槽车。

当采用固体碱时,应有吊运设备和溶解装置。

第五节 盐 系 统

第10.5.1条 盐湿贮存槽宜不少于两个。

第10.5.2条 饱和盐溶液应过滤。这可在盐槽底部设慢滤层或专设过滤器进 行。饱和盐溶液箱的有效容积,应满足一台最大钠离子交换器一次再生的需要

量。

第10.5.3条 盐液系统设备和管件,应防腐。

第六节 氯 系 统

第10.6.1条 氯的设计用量应根据试验数据或相似条件下运行经验的最大用量 确定。

第10.6.2条 加氯机应有指示瞬时投加量并有防止氯、水混合物倒灌入液氯钢 瓶内的措施。

第10.6.3条 加氯间的位置宜靠近氯的投加点。加氯间内的采暖设备不宜靠近氯瓶或加氯机。

第10.6.4条 钢管中液氯的气化可采用液氯气化器或淋水加热的方式。

第10.6.5条 加氯间应与其它工作间隔开,并应设下列安全措施:

一、直接通向外部且向外开的门。

二、加氯水泵、动力盘等不宜与氯瓶布置在同一房间内。

三、加氯水泵应联锁并有可靠电源。

四、加氯间应备有带氧气瓶的防毒面具。

五、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应设在加氯间外。

六、采用防腐灯具。

七、加氯机喷射用水源,应保证不间断并保持水压稳定。

第10.6.6条 氯气和水混合物的管道及配件、阀门,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第10.6.7条 液氯钢瓶的贮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可按最大用量 的7~30d考虑。

第10.6.8条 加氯间内应设置起重、称重设施。

第10.6.9条 加氯间的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强制通风设备。

二、与经常有人值班的车间和居住房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第十一章 箱、槽、管道设计及防腐

第11.0.1条 水箱(池)应设有水位计、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排污管、呼吸 管及人孔等,并有便于检修、清扫的措施。必要时,还应装设高低水位警报装置。

第11.0.2条 真空除气器后的水箱,应有密封措施;超高压、亚临界汽包炉及 直流炉的凝结水箱,宜采取与空气隔离的措施。

第11.0.3条 寒冷地区的室外澄清器、水箱及管道阀门,应有保温防冻措施。

第11.0.4条 管道布置应力求管线短、附件少、整齐美观、扩建方便、便于支 吊,并宜采用标准管件和减少流体阻力损失。

对于衬胶管、塑料管和玻璃钢管,应适当增多支吊点。

第11.0.5条 室内跨越人行通道的管道,其净高应不低于2m,横跨离子交换 器间的净高不宜低于4m。管道布置不得影响设备起吊,也不宜挡窗。需要运输设备 的通道净高,应满足设备运送的需要。

第11.0.6条 动力盘、控制盘的上方,不应布置管道(尤其是药液管)。

第11.0.7条 由水处理室至主厂房的管道,可采用通行管沟、不通行管沟或架 空敷设。通行管沟净高不得小于1.8m,通道净宽不得小于0.6m。

管沟及沟内管道,应有排水措施。第11.0.8条 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方,浓酸、碱液及浓氨液管道不宜架空敷设,必须架空敷设时,对法兰、接头等应采取防护措施。

第11.0.9条 浓硫酸、浓碱液贮存设备及管道应有防止低温凝固的措施。

第11.0.10条 石灰系统的阀门宜采用铁质旋塞,管内流速不宜小于2.5m/s; 自流管坡度不宜小于5%;管道宜减少弯头、死区、U形等;管道的弯头、三通 和穿墙处应设法兰,水平直管不宜过长(不大于3m),必要时在拐弯处以三通代替 弯头,以便拆卸、清洗。

石灰乳管道系统,应有水冲洗设施。

第11.0.11条 手动操作阀门的布置高度不宜超过1.6m。高于2m的应有阀门 传动装置或操作平台,阀杆的方向不得向下。

第11.0.12条 装流量孔板或加药孔板的管道安装位置应符合热工仪表的要 求,孔板前直管段长度应大于15~20D(管径),孔板后直管段长度应大于5D。孔 板应装设在便于维修的地方。

第11.0.13条 凡接触腐蚀性介质或对出水质量有影响的设备、管道、阀门、排 水沟等,在其接触介质的表面上均应涂衬合适的防腐层,或用耐腐蚀材料制造。

各种设备、管道的防腐方法,可参见附录C(十一)。设计中应注明设备及管道 防腐的工艺要求。同一工程中不宜选用过多的防腐方法。

第11.0.14条 不宜采用地下混凝土(内壁衬玻璃钢)制的浓酸、浓碱池。

第11.0.15条 设有防腐层的设备及管件,设计时应考虑防腐施工的安全与方 便,并应注意在防腐前完成所有焊接工作。

第11.0.16条 酸贮存计量间的地面、墙裙、墙顶棚、沟道、通风设施、钢平台 扶梯、设备管道外表面,均应采取防腐措施。地面应有冲洗排水设施,室内应有通 风设施,并不得装设电气操作箱,照明应采用防腐灯具。

碱贮存计量间的地面、墙裙及沟道应防腐,地面应有冲洗排水设施。

第十二章 水处理系统仪表和控制

第12.0.1条 水处理系统仪表、控制水平和方式,应根据电厂容量、机组自动 化水平、水处理系统和出力以及自动化设备元件供应情况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 定。

第12.0.2条 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的内容宜考虑设有原水温度自动调节、自动 加药、澄清器的自动排泥、过滤器(池)的自动反洗、水箱液位自动调节、碱加热温 度自动调节及离子交换器的程序再生等。

对整套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可采用按“供给”控制或按“需要”控制设计。凝 汽式电厂宜采用按“供给”控制方式;供热式电厂的控制方式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 定。

第12.0.3条 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机组或单套(台)设备出力100t/h及以上 的离子交换器再生应采用程序控制;其他情况下离子交换器再生采用程序控制时,每台每昼夜再生次数宜为2~3次。

第12.0.4条 当采用气动阀门时,应具备可靠的气源。

第12.0.5条 水处理系统与热力系统化学监督所用仪表,应根据机组型式、参 数、系统特点、运行监督方式及自动控制程度等因素确定。选用化学监督仪表时请 参见附录C(十二)。

选用仪表时应随时注意产品的更新情况。

第十三章 汽 水 取 样 第13.0.1条 汽水系统的取样点,参见附录C(十三)、(十四)。

第13.0.2条 取样管材一般采用不锈钢。

第13.0.3条 选用的取样冷却系统及冷却水源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样冷却器应有足够的冷却面积。冷却后取样水温度低于30℃,最高不 超过40℃。

二、对200MW及以上机组,可采用集中式汽水取样分析装置。

三、冷却用水应保证系统不结垢、不污堵、不腐蚀。

当采用闭路循环系统时,应采用软化水或凝结水(除盐水)。

四、每个取样器用水量,可参照表13.0.3规定选用。

表 13.0.3 各取样冷却器的用水量

浸管式取样器样品流量按30~40L/h,进口冷却水温度按20℃计算。双重套 管取样器样品流量为18~30L/h,进口冷却水温度不超过33℃,压力不小于1.96 ×105Pa。

第13.0.4条 取样冷却器的布置位置如下:

一、热力系统的汽水取样冷却器,应布置于主厂房运转层,并应考虑便于运行 人员取样及通行。

二、除氧器给水箱出口管的取样冷却器,应尽量靠近给水箱。

三、露天布置的锅炉,汽水取样冷却器应有防雨措施或布置于室内。汽水取样 冷却器处应有照明。

第十四章 化 验 室

第14.0.1条 化验室所用仪器规范、数量及化验室面积,应根据机组参数、容 量等条件,参照部颁定额标准确定。

第14.0.2条 化验室的布置应与煤场、有污染的药品库等保持较远距离,不应 有振动、噪声等影响,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热量计、精密仪器等仪器分析室宜设空调装置。

设计还应注意化验室对建筑、照明、水源、采暖、通风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

执行本规定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附录B 本专业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

表B1 常用单位名称和符号

续表B1

附录C 设计参考资料

(一)原水胶体硅的允许含量和胶体硅的去除率

1.高压、超高压和亚临界机组,原水胶体硅的含量超过0.5~0.6mg/L时,宜 考虑去除胶体硅的措施。

2.不同处理方法,胶体硅的去除率如下所列:

接触凝聚、过滤60%

凝聚、澄清、过滤90%

凝聚一级除盐加混床>90%

(二)地下水除铁设计参考意见

1.除铁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原水中铁的形式和数量、处理后水质要求,并参照水 质相似厂的运行经验,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地下水中的铁质常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通常采用曝气、过滤法除铁。

2.曝气、过滤法除铁可按下列条件选择:

(1)曝气、天然锰砂过滤,适用于原水中重碳酸型铁的含量小于20mg/L、pH 值不小于5.5时。

(2)曝气、石英砂过滤,适用于原水中重碳酸型铁的含量小于4mg/L,曝气后 pH 值大于7。

3.曝气设备应根据原水水质及曝气程度的要求选定,可采用接触式曝气器或压 缩空气装置。

4.接触式曝气器的淋水密度,可采用5~10m3/(m2·h)。

5.采用接触式曝气器时,填料层层数可为1~3层。填料采用塑料多面空心球 或粒径为30~50mm的焦炭,每层填料厚度为300~400mm,层间净距不宜小 于600 mm。

6.曝气器下部的水箱容积,可按15~20min处理水量计算。

7.采用压缩空气时,每立方米水的需气量(以升计),宜为原水二价铁含量(以 mg/L计)的2~5倍。

8.天然锰砂滤池滤料的粒径、厚度及滤速可按表C1确定。

表C1 滤料的粒径、厚度及滤速

9.滤池垫层的粒径和厚度,可按表C2确定。

表C2 滤池垫层的粒径和厚度

10.重力式除铁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可按表C3确定。

表C3 重力式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

11.压力式除铁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可按表C4确定。

表C4 压力式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

(三)中压、高压、超高压和亚临界压力汽包锅炉

常用汽水分离系统的携带系数

表C5 中 压 汽 包 炉

表C6 高 压 汽 包 锅 炉

表C7 超高压和亚临界压力汽包锅炉

(四)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选择

表C8 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

注:①表中所列均为顺流再生设备,当采用对流再生设备时,出水质量比表

中所列的数据要高。

②离子交换树脂可根据进水有机物含量情况选用凝胶或大孔型树脂。

③表中符号:H——强酸阳离子交换器;Hw——弱酸阳离子交换器;

OH——强碱阴离子交换器;OHw——弱碱阴离子交换器;D——除

二氧化碳器; H/OH——阳、阴混合离子交换器。

续表C8

注:①表中所列均为顺流再生设备,当采用对流再生设备时,出水质量比表

中所列数据为高。

②表中符号:H——氢离子交换器;Na1、Na2——一级或两级钠离子

交换器;D——除二氧化碳器。

(五)对流、顺流再生阳、阴离子

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图

1.阳离子交换树脂HCl对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1。

2.阳离子交换树脂 H2SO4对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2。

3.阳离子交换树脂 HCl顺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3。

4.阳离子交换树脂 H2SO4顺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4。

5.阴离子交换树脂 NaOH 对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5。

6.阴离子交换树脂 NaOH 顺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6。

图C1 对流式盐酸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进水中钙(镁)离子浓度相等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1%~3%;层高为 1.6m 时,工作交换容量约降低1%~2%。

p硬为进水硬度与含盐量之当量比(后同)。

再生剂比耗=再生剂用量/工作交换容量(后同)。

图C2 对流式硫酸二步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进水中钙(镁)离子浓度相等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1%~3%。

图C3 顺流式盐酸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图中虚线表示水中强酸阴离子浓度(c强)的极限;如果所查得的工作交换容 量点落在与进水c强相对应的虚线上方,则表示在该条件下周期平均出水Na+浓度 将大于500~800μg/L,相应的一级除盐水电导率将大于5~10μS/cm。如该 出水水质不合要求,应提高再生剂用量或改用对流式。

进水中钙(镁)离子浓度相等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1%~3%;水温增(减)10 ℃,或碱度/含盐量值增(减)0.2,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减少)约3%。含盐量为1 mg·eg/L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约3%。

图C4 顺流式硫酸一步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同图C3的全部注文。如果采用分步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可以明显提高。

图C5 对流式氢氧化钠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20℃再生时,工作交换容量降低约10%;用40%工业碱时,工作交换容 量可提高约3%~8%。进水SO2-4/强酸阴离子为0.8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1%~ 2%。本图适用于进水 HSiO-3/总酸度<0.4的情况。

图C6 顺流式氢氧化钠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20℃再生时,工作交换容量降低约10%,出水SiO2浓度提高;用40% 工业碱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约3%~8%。本图适用于进水H2SiO3/总酸度<0.4的 情况。

(六)顺流离子交换器设计参考数据

表C9 顺流离子交换器设计数据

注:(1)运行滤速上限为短时最大值。对于强酸阳、强碱阴离子交换器来说,当进水水质较好或采用自动控制时,运行滤速可按30m/h左右计算(以后同)。

(2)硫酸分步再生时的含量、酸量的分配和再生流速,可视原水中钙离子 含量占总阳离子含量的比例不同经计算或试验确定,当采用两步再生时:第一步 含量0.8%~1%,再生剂用量不要超过总量的40%,流速7~10m/h;第二步含 量2%~3%,再生剂用量为总量的60%左右,流速5~7m/h,采用三步再生时: 第一步0.8%~1%,流速8~10m/h;第二步含量2%~4%,流速5~7m/h; 第三步含量<4%~ 6%,流速4~6m/h。每一步用酸量为总用酸量的1/3。

(3)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应根据厂家提供的工艺性能曲线确定,当没有时可参考本表数据。

(4)置换流速与再生流速相同。

(七)对流离子交换器(逆流再生)设计参考数据

表C10 对流离子交换器设计数据

注:(1)大反洗的间隔时间与进水浊度、周期出水量等因素有关,一般约10 ~20d进行一次,大反洗后可视具体情况增加再生剂量50%~100%。

(2)顶压空气量以上部空间面积计算,一般约0.2~0.3m3/(m3·min),压缩空气应有稳压装置,“无顶压”方式数据暂不列入。

(3)为防止再生乱层,应避免再生液将空气带入离子交换器。

(4)硫酸分步再生时的浓度、酸量分配和再生流速可视原水中钙离子含量 占总阳离子的比例不同经计算或试验确定。采用分步再生的技术条件参见表C9。

(5)再生、置换(逆洗)应用水质较好的水,如阳离子交换器用除盐水、氢 型水或软化水。阴离子交换器用除盐水。

(6)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应根据厂家提供工艺性能曲线数据确定,当没有数据时可参考本表数据。

(八)对流离子交换器(浮动床)设计参考数据

表C11 对流离子交换器设计数据

注:(1)最低滤速(防止落床、乱层)阳离子交换器>10m/h,阴离子交换器> 7m/h。树脂输送管内流速为1~2m/s。

(2)硫酸分步再生技术条件参见表C9。

(3)本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为参考数据。

(4)反洗周期一般与进水浊度、周期出水量等因素有关,反洗在清洗罐中 进行,每次反洗后可视具体情况增加再生剂量50%~100%。

(九)《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

SD 116—84(节录)凝汽器用管材

目前供凝汽器选用的国产管材,主要有含砷的普通黄铜管、锡黄铜管、铝黄铜 管、白铜管和钛管等。

表1

3.1 冶金部1978年颁布了我国凝汽器用黄铜管和白铜管的标准。标准中规定的管 材品种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3.1.1 黄铜管(YB716—78标准)

3.1.1.1 品种:国产黄铜管的品种和牌号列于表1中。

3.1.1.2 主要成分:黄铜管的主要成分列于表2中。

表2

3.1.2 白铜管(YB713—78标准)

3.1.2.1 品种:国产白铜管的主要品种和牌号列于表3中。

3.1.2.2 主要成分:白铜管的主要成分列于表4中。

表3

表4

3.2 除符合上述“冶标”的凝汽器管材外,目前正在试用的管材有以下两种:

a.钛管;

b.白铜 B10管。

3.3 与上述国产凝汽器管材品种相当的进口管材也可选用。国产管材牌号和国外品 种的对照关系见附录 B(本规定未列)。凝汽器管的选材技术规定

4.1 几种管材的耐腐蚀性及其适用范围

4.1.1 H68A管

H68A 管是在H68管成分中添加微量砷制成的。由于黄铜中的微量砷能有效 地抑制黄铜的脱锌,因此,H68A管的耐脱锌腐蚀性能比H68管要强得多,其主 要腐蚀形式为均匀腐蚀,使用寿命比H68管要长。目前,不含砷的H68管已不推 荐使用。但H68A管在轻度污染的冷却水中,也会出现层状脱锌与溃蚀,一般只用 于溶解固形物<300mg/L、氯离子<50mg/L的清洁冷却水中。

4.1.2 HSn70-1A管

HSn70-1 管是多年来国内外在淡水中使用较广泛的管材。为了进一步提高其 抗脱锌的能力,在HSn70-1管成分中添加砷,即为“冶标”的 HSn70-1A管。

HSn70-1A 管一般使用在溶解固形物<1000mg/L,氯离子<150mg/L的冷却水 中。

HSn70-1A 管在表面有沉积物或表面有碳膜等情况下,容易发生点蚀。

4.1.3 HAl77-2A 管

HAl77-2A 管在清洁的海水中是耐蚀的,一般推荐在溶解固形物>1500mg/L或 海水的冷却水中使用。

HAl77-2A 管耐砂蚀的能力差,在悬浮物及含砂量较高的海水或淡水中,会发 生严重的入口管端冲刷和由异物引起的冲击腐蚀,腐蚀表面呈金黄色,腐蚀坑呈马 蹄形,并有方向性。采用硫酸亚铁成膜处理,能有效地减缓HAl77-2A 管的冲击 腐蚀。也可用改进水工设施,降低水中含砂量的方法,减缓铜管的冲击腐蚀。

HAl77-2A 管表面附有有害膜时,往往会在短期内出现腐蚀;在管材安装不当 或机组有振动时,HAl77-2A 管容易在淡水中发生应力腐蚀破裂和腐蚀疲劳损 坏;在污染的淡水中,HAl77-2A 管也不耐蚀。因此,HAl77-2A 管一般不推荐在 淡水中选用,也不宜在浓淡交变的冷却水中使用。

4.1.4 B30管

B30管具有良好的耐砂蚀性能和耐氨蚀性能,适用于悬浮物和含砂量较高的海 水中,并适于安装在凝汽器空抽区,可防止凝汽器管汽侧的氨蚀。

B30管在污染的冷却水中会发生点蚀和穿孔,在初期保护膜形成不良及表面有 积污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孔蚀。因此,B30管应使用在流速较高及含氧充足的冷 却水中,采用海绵球清洗能明显提高B30管的耐蚀性。

4.2 选材的技术规定

4.2.1 应按表5中所规定的水质和流速条件选用各种管材。

表5

①1500mg/L~海水是指这一范围内的稳定浓度。对于浓度交替变化的水质,需要通过专门的试验和研究选定管材。

4.2.2 在采用以上规定时,还应考虑下述因素的影响:

4.2.2.1 水中悬浮物和含砂量的影响。

冷却水中的悬浮物和含砂量对管材有影响,表6列出了各种管材所允许的冷却 水悬浮物和含砂量。

上述含量的规定,是指在悬浮物中含砂量百分比较高的水质,对于含砂量较少、含细泥较多的水,允许含量可适当放宽。

H68A 和HSn70-1A管在采用硫酸亚铁处理时,悬浮物的允许含量可提高到 500~1000mg/L。

表6

4.2.2.2 水质污染的影响。

目前国产的凝汽器管,一般只适用于下述清洁程度的水中:

[S2-]<0.02mg/L;

[NH3]<1mg/L;

[O2]>4mg/L;

CODMn<4mg/L。

当水质污染程度超过此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加氯处理、海绵球清洗、硫 酸亚铁处理或限制排废等措施,以减少其影响。

4.2.2.3 对于200MW及以上容量的机组,空抽区布置在中间部位的凝汽器以及空抽 区铜管已有氨蚀的凝汽器,其空抽区推荐采用 B30管。

4.2.2.4 钛管对氯化物、硫化物和氨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耐冲击腐蚀的性能也较强,可在受污染的海水、悬浮物含量高的水中及在较高流速下使用。目前钛管的使用经 验不足,对其较易发生振动、吸氢、生物积污引起铜管板腐蚀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 究总结,且价格较高,选用时,应通过专门的试验和经济比较,并经过上级电业管 理部门批准。

4.2.2.5 B10管在清洁的海水中也较耐蚀,但缺乏耐冲击腐蚀的使用经验,选用时也 应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

4.2.2.6 为防止水中悬浮物在管内沉积,引起管材的沉积物腐蚀,还应注意低水流 速的影响。对于黄铜管,冷却水在管内的最低流速,一般不应低于1m/s,白铜管 则一般不应低于1.4m/s。管板的选用

对于溶解固形物<2000mg/L的冷却水,可选用碳钢板,但应有防腐涂层。

对于海水,可选用 HSn62-1板或采用和凝汽器管材材质相同的管板。

对于咸水,根据条件可选用上述任一种材质的管板。

HSn62-1板的化学成分列于表7。

表7

(十)凝结水精处理设备的设计参考数据

体外再生混合离子交换器设计采用数据

运行流速(m/h)

90~120

树脂比例①(阳、阴)

体外再生混合离子交换器阳、阴树脂比例建议参照以下条件选择:

a.氢型混合离子交换器及当污染物主要为腐蚀产物(凝汽器泄漏率低),且凝结 水含氨、pH值高时,阳∶阴宜为2∶1;

b.铵型混合离子交换器及冷却水为淡水时,阳∶阴宜为1∶1;

c.冷却水为海水、高含盐量水时,阳∶阴宜为2∶3。

树脂粒度(mm)

0.45~0.6

混合空气[m3/(m2·min)]2.3~2.4(p=1.08×105~1.47×105Pa)

正洗流速(m/h)

正洗水耗(m3/m3树脂)

再生设备设计采用数据

空气擦洗[m3/(m2 ·min)]3.4~4

擦洗方式② 脉冲进水气:

反洗进气1~2min

擦洗用气源可选用罗茨风机或罗茨风机与压缩空气并用。

正洗进气2~3min

空气压力4.90×104Pa

擦洗次数:

起动 30~40次

运行 20次

反洗分层流速(m/h)

10~15(15min)

反洗树脂流速(m/h)

阳阴树脂各为10~15(15min)

再生液药剂含量(%)

Hcl 4 NaOH 4

再生时间(min)

阳 30 阴 30~60

再生流速(m/h)

阳4~8 阴 2~4

再生比耗(kg/m3树脂)

阳阴树脂各为100

(十一)各种设备、管道防腐方法

表C12 各种设备、管道的防腐方法和技术要求

C12续表

注:当使用的环境温度低于0℃时,衬胶应使用半硬橡胶。

(十二)化学监督仪表选用参考表

表C13 化学监督仪表的规范和测点位置

续表C13

(十三)汽包锅炉汽水系统取样点

表C14 汽包锅炉汽水系统取样点位置

续表C14

(十四)直流炉汽水系统取样点

表C15 直流炉汽水系统取样点位置

续表C15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规定主要编制者:金久远、曲玉珍、潘有道、李仲鲁、袁维颖、沈凌霄、丁兆令、安炳仁、顾承隆。

第三篇:采煤技术管理工作若干规定

东风煤矿采煤工作技术管理规定管理制度

为加强采煤技术管理,完善工作制度,使采煤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生产、指导生产,经研究决定,对采煤技术管理作以下规定:

1、采区技术员对本区技术工作、图牌板管理、矿压监控工作负责,要经常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掌握工作面地质条件变化及生产情况,针对现场变化情况及时编写安全技术补充措施,向施工人员贯彻并监督指导规程措施在现场的执行情况,切实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2、采区技术员每周至少到采煤副总办公室填图一次,每周至少到采煤组一次,进行业务交流,填工作面位置与现场实际偏差不能超过1m,否则罚款20元/次。

3、工作面遇特殊情况,应及时编制补充措施,迟写影响生产的视情况罚50~200元。

4、工作面过溜斜、材斜及收作后7天内,须上交生产部采煤组交底材料(一式三份),迟交的罚款5元/天。

5、每个工作面回采结束后,须写出书面总结,总结要按集团公司下发的采掘技术管理规定要求认真编写,要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15天内交采煤组,迟交的罚款5元/天。

6、工作面初放材料要在初放结束后5天内交采煤组,迟交的罚款5元/天。

7、规程措施审批时间为周二至周五(特殊情况除外),审批规程必须提前一天通知有关单位,规程和措施出现图表不全的一处罚5元,错别字罚2元/个。

8、作业规程和所有措施都必须经总工程师签字,审批意见写齐全,若审批时无意见,写“现场严格按照此措施执行”,所有措施贯彻记录要全区人员签字,作业规程要有考试成绩。作业规程、措施(包括贯彻记录)在审批后5天内、措施在3天内交采煤组,迟交的罚款5元/天,交来的规程措施不合格的一次罚50元。

9、周报、月报、隐患排查报告及机电设备运行分析报告都要使用电子版发到邮箱里。

10、采煤技术员上报周报要求:周报在每周四~周六,三天内交来,每月月报在月底或1号上午下班前交来,周报要写明两巷回采位置,工作面回采情况及安全重点,月报要写明两巷回采位置,全月两巷推进度,工作面回采情况及安全重点并要附平面图,对迟交来的技术员罚5元/天,内容不全的少一项罚5元/次,上报材料有明显错误的罚10元/次。

12、生产部采煤组安排的业务范围内的工作,采区技术员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否则一次罚款20元。

13、请假制度,请假一天之内必须经区、生产部采煤组同意后方可离矿,一天以上必须写请假条,经区、采煤组、采煤副总同意,经查实未办请假手续的罚20元/次。

14、召开技术例会,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迟到一次罚10元,无故不参加者罚50元。采煤队技术员要编写初采初放总结报告,交生产技术科存档。

十二、管理制度。

1、井下所有工程作业前,必须有经过批准的作业规程,严禁无作业规程施工,无作业规程作业的按“三违”处理,并罚款100—500元。

2、要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套用的按无措施处理。

3、职能部室或矿领导在布置工程施工或作业的同时,要布置编制作业规程,一般要提前9天通知单位编制作业规程,单位要提前3天编制完毕,提前2天组织工程参加人员贯彻学习考试,推迟一天罚款20-50元,影响生产谁影响谁负责,无作业规程强行施工按“三违”处理,造成后果追究违章指挥者责任。

4、传批的作业规程或措施,严格按程序审批,审批者当天必须审批完,不准积压过夜。会审的作业规程,会审单位人员必须准时到会,不得迟到,不得缺席。第一审批人不在时,由单位技术负责人代替。

5、作业规程审批完毕后,要立即打印下发到有关单位或个人。办公室接到后要及时打印,一般不超过1天,推迟一天罚款10元。

对规程、措施或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不按规定要求编制、审批、报送、贯彻、执行、监督、检查、复审的责任者初采初放工作结束后,采煤队技术员要编写初采初放总结报告,交生产技术科存档。

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对作业规程编制质量负责,作业规程经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部门进行会审批准后执行。其他分管副矿长必须定期检查监督作业规程落实情况。区(队)长负责作业规程的现场落实,违反作业规程作业严格追究其责任。

第四篇:火力发电厂文明生产若干规定

火力发电厂文明生产若干规定

【颁布单位】 能源部

【颁布日期】 19910318

【实施日期】 1991031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把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建设成为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不断提高安全、文明生产水平,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文明生产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发电厂文明生产,要立足于造就一支“奋发进取、忠于职守、规纪严明、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创造一个设备完好、窗明几净、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第三条 发电厂厂长既是本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同时也是全厂文明生产第一责任者。

第四条 发电厂要有明确的文明生产管理部门,并逐步形成厂、车间、班组的三级文明生产管理网络。

第五条 发电厂必须通过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严格齐全的规章制度和检查考核办法,逐步将本规定的要求融汇到每个职工的日常工作之中,形成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

第六条 要坚持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的精神,实事求是,反对铺张浪费,不搞形式主义。对影响文明生产的设备问题要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改造,不要盲目追求高标准。

第七条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断激发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企业凝聚力。对职工要加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本职工作,模范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第八条 各电管局(电力局)应建立、健全基建移交生产时的文明生产验收制度。凡明显影响发电厂文明生产的设备、设计、工程等均不得参与评优。

第二章 职 工 队 伍

第九条 发电厂要努力造就一支爱国家、爱企业、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的职工队伍。

第十条 发电厂职工要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第十一条 发电厂职工要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

第十二条 发电厂职工在工作时要说话和气,讲卫生,有道德,待人礼貌,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忠诚老实。

第十三条 发电厂值班人员着装应规范整齐,符合安全要求,并佩戴岗位标志。

第十四条 值班监盘要做到位置适中,姿势端正,注意力集中,不谈笑嬉闹,记录准确、真实、清洁、工整。

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检修工艺规程,文明施工。检修和设备消缺要做到三无(无油迹、无水、无灰),三齐(拆下零部件排放整齐,检修机具摆放整齐,材料备品堆放整齐),三不乱(电线不乱拉,管路不乱放,杂物不乱丢)。每天收工前清扫场地,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第十六条 发电厂职工要努力学习文化,钻研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三章 厂 区 环 境

第十七条 发电厂厂区道路、场地应整齐、清洁、无痰迹、无垃圾、无杂物、无不规则临建。不随便堆放物资器材。厂内禁止流动吸烟。

第十八条 主要通道平整畅通,沟道盖板齐全完整,下水道无堵塞,电缆沟内整齐无积水。路灯、交通标志牌完好规范。

第十九条 厂区绿化面积达宜绿化面积的85%以上,绿化区整齐、养护良好。

第二十条 厂区各类建筑物外观整洁,不得随意书写标语、广告,不得乱涂乱画,屋面墙壁不漏水,厂房、室内、墙壁清洁、无污迹、无明显积灰和珠网,门窗及玻璃齐全洁净。

第二十一条 厂区厕所清洁、无明显异味,水箱、自来水龙头等无漏水。

第二十二条 生产车间不得停放自行车,厂区不得随意停放自行车,自行车应整齐排放在车棚或指定地点。

第二十三条 厂区不得放养家畜家禽。

第二十四条 运输燃煤或散料的车辆经过厂区主要道路时,应有防止装载物散落的措施。

第四章 生 产 场 所

第二十五条 生产场所地面、墙壁整洁,通道畅通、栏杆完好,盖板完整整齐,照明良好。

第二十六条 生产场所无垃圾、杂物,设备材料一般不堆放在厂房内,必须堆放者应按指定地点堆放整齐。

第二十七条 机器、设备、表盘见本色,表面无积灰、积垢、积油,铭牌标志齐全、规范。

第二十八条 各种管道色环清晰,介质流向标志清楚、规范,管道无明显积灰。

第二十九条 电缆铺设整齐、无明显积灰,电源箱、端子箱完好规范。箱内外无积灰、无杂物,电源刀闸完好。

第三十条 汽水容器管道、暖气管道无泄漏,煤灰管道无明显泄漏。

第三十一条 从锅炉零米到炉顶平台无明显积灰、积煤、积粉、积水,无垃圾杂物,无乱堆放设备材料等。

第三十二条 2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锅炉零米应具备水冲洗条件,制粉设备上无明显积灰、积油,锅炉出渣口无明显积渣、积水。

第三十三条 厂房的高层玻璃不易保持清洁完整或无法清扫处,应尽可能不采用或少采用玻璃窗。已采用玻璃窗的电厂应采取措施,加强维护,尽可能保持清洁完好。

第三十四条 送、引风机室、排粉机层无明显积灰、无垃圾杂物,烟风道保温良好,风机、电机无积灰、漏油。

第三十五条 除尘设备外部平整清洁,灰斗水封良好,不漏灰水,不堵塞,灰沟通畅,水管无明显泄漏。

第三十六条 灰浆泵、渣泵等除灰设备无明显漏油、漏水,地面清洁,灰、水管道及阀门无明显泄漏。

第三十七条 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层地面整洁,设备见本色、无积灰,轴承端面无积垢,前箱、轴承箱无漏油。

第三十八条 锅炉、汽机零米地面清洁,无明显积水、积油、积灰,无乱堆乱放设备、材料,汽水管道及容器无漏水、漏气,油系统设备、管道无漏油。

第三十九条 升压站、主变区道路平整畅通、无杂物,开关、变压器事故排油池无杂草,开关、互感器、刀闸等瓷瓶清洁,变压器、开关、互感器无漏油,卵石无积灰油污。

第四十条 开关室地面无垃圾、杂物,墙壁门窗完好、无孔洞,继电器无积灰。

第四十一条 循环水泵房、深井泵房无明显漏油、漏水,地面整洁,水管道及阀门无明显泄漏。

第四十二条 管道、阀门、容器等需要保温的设备、部件,其保温完好、规范。

第四十三条 厂房及厂房周围电缆沟道内无明显积灰、积水,无杂物、垃圾。

第四十四条 磨煤机罩壳内无明显积粉,无垃圾、积水。磨煤机油室、给水泵油室内无明显漏油、漏水,无积灰、积水,无垃圾杂物。

第四十五条 除氧器层、管道间、排粉机层等无明显积灰、漏水、漏汽,无垃圾及乱堆、乱放的杂物。

第四十六条 输煤系统一般应能进行水冲洗并配有有效的除尘设备,输煤皮带间地面无明显积煤、照明充足、门窗完好,从煤中清出的杂物应及时清理。

第四十七条 值班室应窗明几净,箱柜、工具等放置有序,无垃圾、无积灰、无珠网、无烟头痰迹。

第四十八条 运行盘面清洁见本色,盘内外无灰尘、无杂物,表计清晰。

第四十九条 生产现场应坚持定期清扫的制度,明确规定清扫周期与责任者。

第五十条 单元机组集中控制室要创造条件做到值班人员不在集控吃饭、喝水、吸烟,检修人员不在集控室填写检修工作票或休息。

第五十一条 努力消除七漏,即漏煤、漏灰、漏烟、漏风、漏水、漏油、漏汽。应尽可能做到发现一处,消除一处。

第五十二条 消防器材、检修用具及其它工、器具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

第五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食堂、单身宿舍、值班休息室、医务室、托儿所、浴室等后勤服务设施及宿舍区,按能源部对电力系统生活设施的要求执行。

第五十四条 发电厂在班组建设中应有明确的文明生产目标、要求、标准及责任制。

第五十五条 发电厂应根据本规定的要求与本厂具体情况制定文明生产实施细则,落实责任制到每个人,并制定严格的检查、考核、奖惩办法。

第五十六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在能源部。

第五十七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开始生效。

第五篇:火力发电厂施工技术总结

2009年技术管理总结及2010年技术管理规划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又一年了,算一算来到京泰项目部酸刺沟电厂已经一年半了,又是一年冬季来临了,随着工程的逐渐结束,自2008年06月15日项目开始至今,经历了在京泰项目部建筑工地一年半的技术管理工作,技术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技术工作经验得到了积累。一年半的时光不知不觉间匆匆流过,回顾这一年半技术工作过程中2009年技术管理总结如下: 汽机地下设施的施工:

施工顺序应由深到浅,先施工埋深的设备基础及各种沟道、管沟,再施工较浅的基础。地下设施施工时必须认真,因为设备基础、支墩太多哪怕是漏掉一个对以后的施工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设备基础施工完后,最重要的控制环节就是回填土。基坑回填前先清除松土,并打两遍底夯,并要求平整干净,由于施工项目的区域性,内蒙古地区属于高寒地区,今年的冬季来临比每一年要早,温度降的太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相当快的反应速度,寒冬来临在第一时间做好保温工作,如果回填土冻结会给施工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在这方面,本项目的兄弟单位因为回填土回填质量没有控制好,导致汽机房0m局部的部分设备基础和地面全部下沉,造成了很多大的经济损失和工期损失,并遭到了业主,监理的严厉批评,损坏了公司的整体形象。主厂房装修工程:

首先是地面的施工:汽机房里面的设备基础、沟道特别多所以施工前必须先排版设计。总体的原则是尽量用整砖铺设,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避免不了切割地砖的地方,其次就是大面整砖,在不显眼的地方用剩余的废料铺设。主要施工方法:

一、楼地面工程

弹铺砖控制线,当找平层砂浆抗压强度达到1.2MPa时,开始上人弹砖的控制线。预先根据设计要求和砖板块规格尺寸,确定板块铺砌的缝隙宽度,紧密铺贴缝隙宽度不宜大于lmm,虚缝铺贴缝隙宽度宜为5~10mm。在房间分中、从纵、横两个方向排尺寸,当尺寸不足整砖倍数时,将非整砖用于边角处,横向平行于门口的第一排应为整砖,将非整砖排在靠墙位置,纵向(垂直门口)应在房间内分中,非整砖对称排放在两墙边处。根据已确定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4块砖弹一根控制线)。

铺砖,为了找好位置和标高,应从门口开始,纵向先铺2~3行砖,以此为标筋拉纵横水平标高线,辅时应从里向外退着操作,人不得踏在刚铺好的砖面上,每块砖应跟线,操作程序是:铺砌前将砖板块放入半截水桶中浸水湿润,晾干后表面无明水时,方可使用;找平层上洒水湿润,均匀涂刷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涂刷面积不要过大,铺多少刷多少;结合层的厚度应为10~15mm。使用水泥砂浆结合层时,配合比宜为1∶2.5(水泥∶砂)干硬性砂浆。亦应随拌随用,初凝前用完,防止影响粘结质量;铺砌时,砖的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铺砌到已刷好的水泥浆找平层上,砖上楞略高出水平标高线,找正、找直、找方后,砖上面垫木板,用橡皮锤拍实,顺序从内退着往外铺砌,做到加砖砂浆饱满、相接紧密、坚实,与地漏相接处,用砂轮锯将砖加工成与地漏相吻合。铺地砖时最好一次铺一间,大面积施工时,应采取分段、分部位铺砌。

勾缝、修整:铺完2至3行,应随时拉线检查缝格的平直度,如超出规定应立即修整,将缝拨直,并用橡皮锤拍实。此项工作应在结合层凝结之前完成;勾缝擦缝,面层铺贴应在24h内进行擦缝、勾缝工作,并应采用同品种、同标号、同颜色的水泥;勾缝,用1∶1水泥细砂浆勾缝,缝内深度宜为砖厚的1/3,要求缝内砂浆密实、平整、光滑。随勾随将剩余水泥砂浆清走、擦净;擦缝,如设计要求不留缝隙或缝隙很小时,则要求接缝平直,在铺实修整好的砖面层上用浆壶往缝内浇水泥浆,然后用干水泥撒在缝上,再用棉纱团擦揉,将缝隙擦满。最后将面层上的水泥浆擦干净。

二、墙面抹灰、踢脚工程

.基层清理。首先清理干净基层表面杂物,将松动部分剔除,将基层表面的浮尘、污渍、油污等均需彻底清理干净;将基层表面凹凸不平处须处理平整,将突出处剔凿平整,凹处用1:3水泥砂浆填实找平;墙体上的各种施工用留孔,在确认不再需要后封堵填实抹平,小型的永久性穿墙孔洞在保护穿墙管、线等后将周围缝隙嵌填密实。2.基层表面处理:对于混凝土基层部分由于较光滑需凿毛或用1:1水泥砂浆加10%TG胶先薄薄刷一层;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基层,在将基层表面充分湿润后,使用TG胶水泥浆甩毛。3.加强网通常使用孔径20mm×20mm的钢丝网,钢丝直径0.2mm左右。墙体满挂加强钢丝网,固定时可使用铁钉钉在砌体上,用以固定加强网,加强网离开墙面5~10mm,尽量置于抹灰层中部。可提高抹灰层的抗裂性能。4.打灰饼、冲筋:抹底层灰前,将房间四角找方(弹中心线或对角线),弹出墙裙(踢脚线),用线坠和小白线检查墙面的平整度,确定抹灰厚度。然后在墙面上做标准灰饼,先在四角各做一个,再拉白线每隔1.5m做一个灰饼,上下灰饼间设10cm宽冲筋,一天后,即可进行底层抹灰作业。打灰饼、冲筋用砂浆与抹灰层材料、配比相同。5.分格条安装:使用专用塑料分格条—黑色、12mm宽、5mm厚,先将分格条固定在底层灰上,然后在抹灰过程中通过抹灰层将其与抹灰层粘结固定。框架梁柱边位置,用胶将分格条粘在底层灰上及混凝土侧。6.抹灰前24小时前在墙面浇水2~3遍,抹灰前1小时再浇水1~2遍,随即刷掺加建筑胶的素水泥浆一道。每遍浇水之间的时间应有间歇,在常温下,不得少于15分钟。浇水量以水渗入砌块内深度8~10mm为宜。浇水面要均匀,不得露面。做内粉刷时,以喷水为宜。建筑胶素水泥浆后可立即抹灰,不得在掺加建筑胶的素水泥浆干燥后再进行抹灰。7.抹灰层数不少于三层,底层抹灰终凝后—约24h即可抹中层灰,中层灰做完后,全面检查墙面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及早修补。中层灰抹完后使用塑料地膜覆盖养护,必要时可对抹灰层喷水雾增加湿度。以后再根据安装等相关交叉工程施工项目完成情况分区域逐步完成饰面抹灰、面层涂料涂饰施工工作。抹灰面要求分层赶平,表面压光,要求表面洁净,线条顺直、清晰,接槎平整。

三、屋面防水工程

本项目工程设计院将屋面防水做法一致变更为:保温材料采用120厚憎水珍珠岩保温板(用配套胶水粘结)。防水材料采用2层2mm厚SBS卷材防水。保温层施工:待主体结构封顶后开始屋面基层处理。先将屋面清扫干净,用防水微膨胀砂砂浆将屋面施工予留洞口填补,检查各种伸出屋面的予留管的标高位置是否准确。用珍珠岩保温板配套的胶水粘结保温板,将保温层上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硬块要剔平扫净。将板底垫实找平,不易填塞的立缝、边角破损处、宜用同类保温板块的碎末填实填平。通过四级验收后开始找平层的施工。

找平层施工: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贴灰饼,顺排水方向冲筋,冲筋的间距为1.5m,在排水沟、雨水口处找出泛水,冲筋后进行找平层抹灰。找平层要留分格缝,分格缝兼做排气屋面的排气道时,分格缝应适当加宽,并与保温层连通,一般分格缝的宽度应为20mm;留置分格缝的位置应在预制支承的拼缝处,其纵缝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找平层不宜大于6m,沥青砂浆不宜大于4m铺灰压头遍:沟边、拐角、根部等处应在大面积抹灰前先做,有坡度要求的部位,必须满足排水要求。大面积抹灰在两筋中间铺砂浆(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用抹子摊平,然后用短木杆根据两边冲筋标高刮平,再用木抹子找平,然后用木杠检查平整度铁抹子压第二遍、第三遍:当水泥砂浆开始凝结,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注意防止漏压,并将死坑、死角、砂眼抹平,当抹子压不出抹纹时,即可找平、压实,完成第三遍抹压,这道工序,宜在砂浆初凝前进行,砂浆的稠度应控制在7cm左右。找平层抹平、压实后,常温时在24h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小于7d,干燥后即可进行防水层施工。在找平压实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突出屋面的管根、预埋件、楼板吊环、拖拉绳、吊架子固定构造处等,应做好基层处理;阴阳角、女儿墙、通气囱根、天窗、伸缩缝、变形缝等处,应做成半径为150mm的圆弧或钝角。

基底施工:卷材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卷材铺贴前先涂刷玛蹄脂一道,做为隔气层。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屋面在粘贴卷材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刷冷底子油,大面刷前,应将边角、管根、雨水口等处先刷一遍,然后大面积刷第一遍,待第一遍涂刷冷底油干燥后,再刷第二遍,要求涂刷均匀无漏底,干燥后方可铺粘卷材。

卷材施工:铺贴卷材的方向:应根据屋面的坡度及屋面是否受振动等情况,坡度小于3%时,宜平行屋脊铺贴;坡度在3%~15%时,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当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卷材应垂直于屋脊铺贴。铺贴卷材的顺序:高低跨连体屋面,应先铺高跨后铺低跨,铺贴应从最低标高处开始往高标高的方向滚铺,浇油应滑油毡滚动的横向成蛇形操作,铺贴操作人员用两手紧压油毡卷向前滚压铺设,应用力均匀,以将浇油挤出、粘实、不存空气为度,并将挤出沿边油刮去以平为度;粘结材料厚度直为1~1.5mm。冷玛帝脂厚度直为0.5~1mm。铺贴各层油毡搭接宽度:长边不小于70mm,短边不小于100mm。若第一层卷材采用花、条空铺方法,其搭接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注意在铺贴卷材时不允许拉伸卷材,也不要有皱折存在立面卷材由下向上铺贴,阴角处要粘贴严实,不能出现空鼓现象。

卷材末端的收头处理:卷材末端收头用聚氨脂嵌膏封闭,待嵌缝膏固化后,再在收头外涂刷聚氨酯涂料,在涂料未完全固化时即用107胶水泥砂浆压缝封闭。

四、内墙乳胶漆工程

基层处理:基层先用1:3不泥砂浆打底15mm厚,再罩3mm厚纸筋石灰膏。基层要求坚固和无栈松、脱皮、起壳、粉化等现象。基层表面要求干净、平整而不应太光滑,做到无杂物脏迹,表面孔洞和沟槽提前用腻子刮平。基层要求含水率10%以下,PH值10以下,所以基层施工后至少干燥10d以上,避免出现粉化或色泽不匀等现象。

刷乳胶漆:在刷涂前,先刷一道冲稀的乳胶漆(渗透能力强),使基层坚实、干净,待干燥 3d后,再正式涂刷乳胶漆二度。涂刷时要求涂刷方向 和行程一致,在前一度涂层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度涂刷,前后两度涂刷的相隔时间不能少于3h。涂料使用前应按出厂说明书规定,开桶后加水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后使用。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掺水或颜料,避免在夜间施工,避免手感掉粉或色泽不匀。施工所用的一切机具事先必须洗净,不得将灰尘、油垢等杂质带入涂料中。

五、压型金属墙板工程 外观上的要求

1、金属板铺放需平直整齐。

2、螺钉固定位置应依照规定,并置于同一水平线上。

3、收边须保持棱角整齐美观,并遵守本公司规定。

4、中性密封硅胶不准任意涂抹,避免造成板面与收边板脏污。

5、金属板须擦拭干净后才能安装。功能上的要求

1、窗台、门窗上沿收边须有斜度,以免积水。

2、收边搭接处须于搭接面内涂上中性密封硅胶,收边搭接处须以防水拉铆钉接合,不得以侧接或十字螺丝接合;

3、螺钉固定保证足够数量,不得漏钉。

4、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压型钢板重叠堆放时,每叠不能超过四箱,不能在钢板上放置重物和踩踏,以避免损坏面漆甚至基板;螺钉固定顺序必须与板铺设方向相同,严禁逆向固定螺钉;如遇到门窗及专业洞口需要切割板材时,尽量在地面进行,切割前要准确测量所需尺寸,并画线。不得在靠近其它彩钢板的地方切割。严禁在其它彩钢板上进行此项作业。切割时,彩钢板的正面朝下,切割后彩钢板上的残余铁屑及飘落在周围彩钢板上的铁屑必须全部清扫干净,否则铁屑将很快生锈,附着在板上而影响板面的美观及使用寿命;每天安装工作完成后,必须将墙面当天留下的所有铁屑、杂物清扫干净;当天不能安装的彩钢板,要堆放成捆,加以捆绑,以免被大风刮走或损坏,造成人员伤害;在需打封胶的地方,必须严格按要求足量打上密封胶,以免造成漏水;彩钢板搭接前应除去保护性塑料薄膜(如有),打胶的地方应清除尘污,并最好用浸湿的布擦净,以保证搭接处密封胶的密封效果。连接面要保证干燥、无尘。附属区域建筑装修工程

在化学水建构住物的施工过程中,采用现浇沟盖板节省了盖板的运输及安装费用,成为三节约的亮点。预制盖板浪费场地而且在安装运输的过程中施工极为不便。采用现浇盖板完全解决施工难题,待电仪、热机电缆、管道施工完毕后,对沟盖板进行现场支模、绑筋、浇注。但是过程也有一些难题,有些管道的上表面离盖板的距离太近,或是管沟里的管道太多了。即使支模绑筋浇注后,最后导致模板无法拆下来。

卫生间的装修虽然面积较小但是包含的环节挺多,水、电、暖综合考虑。卫生间的装修要求墙砖、地砖、卫生洁具相互协调。卫生间墙面、地面砖缝对齐;洁具中心线要与砖缝对称;排砖设计时地漏宜置于板块正中,地板砖对角线裁开加工地漏口,地漏口要比周边地板砖低5mm;地面找坡0.5-1%,泼水试验要求地面排水顺畅、不积水;卫生间地坪、地漏及防水处理,卫生间的楼板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浇注时应同时将周边墙体除门洞口处范围以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120mm的混凝土翻边,成品地坪应低于相邻房间20-30mm,过楼层板管道孔洞应采取预留法并做套管,套管应做止水环,套管上沿应高出成品地面30mm以上;如套管漏装或移位另做时,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建筑胶液,混凝土填塞分两次进行:用掺入适量抗裂抗渗作用微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浇注至套管挡水圈以上,凝结后进行2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再填嵌上部混凝土并留置10mm凹面涂刷防水材料;垫层施工时,从地漏口向四周拉放射线找坡,坡度为0.5-1%,地漏口周围做5%的泛水坡度;在做地板砖前必须先做一道防水层,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及预留孔洞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确保不渗漏。

对于装修犹如人的外衣,因此要作为重点来抓。在施工中,室内贴转是工程一大重点,贴转的质量以及标准尤为重要。首先要在图纸上进行排版,使整体的效果美观、并节约成本。其次就是施工环节,基层铺设的干硬砂浆是否符合要求,整体的平整度,是否有空鼓,这些都是控制的重点,并对其进行检测。贴转完毕后就是成品的保护,因为交叉的作业面多,对于成品的破坏又成为又一重点,否则造成返工更是麻烦。保护好地砖,在过程中就应该作为重点,砖地下的干硬砂浆必须有强度以后才可以承重。因此在过程中,我们严格的防护只要是铺完的砖,周围挂有警戒绳并贴有警示牌。整体铺设完毕后,对每块砖进行敲击检测,检查是否有空鼓并及时的更换。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应对办法:

寒冬来临在第一时间做好保温工作,回填土的保温相当相当重要,否则会影响设备运行过程中基础的使用,地面使用过程中的整体装修美观效果及使用功能,回填土施工保温、避免冬季温度低阶段回填;

2、做好回填土土源的保温;

3、回填土施工现场温度的控制,例如;搭设暖棚、生炉火、通褥子覆盖回填土等措施;

4、做好回填土好的土层保温工作,例如:覆盖塑料薄膜、棉被、电褥子等。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保温:

1、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石子、沙子、粉煤灰及外加剂的保温。利用业主提供的采暖蒸汽将石子、沙子保温、利用苫布棉被等覆盖保温等。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保温:将混凝土运输罐车用专用外衣包裹好,保证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损失。

混凝土浇筑工程中的保温:增加施工人员的数量以加快浇筑施工速度;做好浇筑后混凝土的棉被覆盖、薄膜包裹保水

混凝土基础的养护中的保温:搭设暖棚、生炉火、棉被覆盖及通电褥子等。楼地面水泥地面施工:整体标高控制,应对的方法:

1、两家标段施工单位必须采用一个水准点,如果其中一家已经施工完毕,另一家按其已施工完毕的地面标高施工即可;

2、测量人员水平要高、施测要认真、态度要端正、施测要尽可能多的验证。

楼地面地砖施工:

1、地砖的布置。应对方法:提前根据图纸实地量好尺寸进行排版,将剩余的废料在不显眼的地方铺设;地砖铺设的后的成品保护。应对方法:由于工程特性,交叉作业施工多,必须派拉好警戒绳并专人看护,疏通人流,实在疏通不了的我们采用彻底封死地方法,但是必须是封闭彻底不能留下一点能拆除的可能,否则起不到成品保护的作用。

屋面防水施工:找平层施工,难点在于局部太厚了覆盖不好会产生温度裂缝,这样直接会影响到上部的卷材防水的施工,最终导致防水效果不理想出现

漏水、渗水现象。应对方法:尽可能的将找平层做的薄一点(大概厚度在30mm—50mm),做好收光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好,保存水分充分养护,冬季盖上层再覆盖好棉被、电褥子。卷材末端的收头处理,难点在于卷材末端收头例如:阴阳角、女儿墙、天窗、伸缩缝等处;应对方法:阴阳角、女儿墙、通气囱根、天窗、伸缩缝、变形缝等处,应做成半径为150mm的圆弧或钝角,待嵌缝膏固化后,再在收头外涂刷聚氨酯涂料,在涂料未完全固化时即用107胶水泥砂浆压缝封闭。

压型金属墙板施工;檩条挠度的控制。难度在于:为了降低成本,厂家将设计节省超过了材料的极限:所有墙檩条均没有设计竖龙骨,300mm*1000mm的C型檩条在没有任何竖向支撑的前提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挠度;应对方法:为了减小以后的消缺工作量,在安装檩条时要注意做好减小挠度的有效措施例如;利用废料堆中的角钢、槽钢以及施工过程中剩余的300mm*1000mm的C型檩条头来充当厂家设计缺少的竖向龙骨;自攻钉的使用。难度在于:设计厂家所供材料不是很理想的能穿透8mm厚的槽钢(实际厂家供货能穿透的厚度最高不过6mm),这样就导致了,自攻钉施工中会出现很大的浪费,最终导致材料不足;应对方法:提前查阅个材料的技术参数以及厂家提供的材料说明,在厂家设计人员图纸技术交底时,提出此项问题,避免在施工中遇到影响施工质量和工期;如果施工前,由于厂家提供的资料不足以得到各种材料的技术参数而导致此问题已经颤声道施工中影响了施工,必须马上将施工队伍和质检人员组织到一起研究,根据现场的实际经验,自攻钉的强度达不到或者钻尾不足够长均可以产生穿不透槽钢达到固定墙板的目的,我们给施工人员技术交底时,嘱咐施工人员用自攻钉手枪打钉子时,手向墙板方向给自攻钉一个冲量,以保证自攻钉的瞬时冲击墙板的冲量足以穿透墙板而减少钻尾的磨损,从而达到施工的美观最佳效果.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难点在于;我单位的技术人员的岗位流动性比较大,导致工作交接时要有一个适应期;应对方法是:工程与资料必须同步,避免工程施工已竣工,工程资料刚开始,定期检查工程资料的整理情况,对于好的予以表扬和奖励、对于差的予以批评并限期整理、补充,还是不能按时按量的完成的,予以处罚(最好为经济处罚)。

2010年技术管理工作规划

1、工程与资料必须控制在一致的速度,即资料不允许拖工程施工的后腿。

2、工程施工质量必须有效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返工造成经济损失和公司名誉损失。

3、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在教育,多学习兄弟单位的好施工工艺、好材料以及好的控制方法为我所用。

4、加强测量人员的技术控制,杜绝建筑物的初始定位误差,避免后续工作的变更费用。

5、对于跨专业工序施工,要提前审阅图纸,与他专业技术人员提前沟通,避免遗漏施工或者施工完毕后增加施工量。

酸刺沟建筑工地:苏智超

2009-11-20

下载大型火力发电厂技术管理工作规定(2016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型火力发电厂技术管理工作规定(2016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DRZT01-2004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定(DRZ/T 01-2004)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配置、补偿、......

    公司机务技术安全管理工作规定

    公司机务技术安全管理工作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公司机务技术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公司建立机务技术工作系统,设立公司技术安全部门,设立各职能部门及分管领导,并配备......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 A、安装调试试运通用规程标准 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工[2003]153 号 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

    对大型火力发电厂生产准备工作的几点认识

    对大型火力发电厂生产准备工作的几点认识 安全生产部(工程部) 近几年,随着电力工业的科技进步,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建设迅猛发展。大批300M......

    技术管理工作

    浅谈企业技术管理工作 企业技术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技术管理的目的,是按照科学技术工作的规律性,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企业技术力量和......

    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管理工作2010年是瑞园实体工程的攻坚年,技术管理工作。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项目部晋总的总体把握和具体安排下,一号楼从地面三层开始,6月16日封顶,目前,内外......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小编整理]

    火力发电厂 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 DLGJ 24—91 主编部门:能源部东北电力设计院 批准部门: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 实行日期:1992年2月1日 关于颁发《火力发......

    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化学处理技术(模版)

    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化学处理技术 发布: 2008-12-09 13:54 | 作者: londsky | 来源: 中国电厂化学网 摘要:阐述了循环水化学处理技术和化学药剂的发展及趋势,同时介绍了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