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民商事案件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调解
工作的调研报告
民商事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审判实务中大量的民事纠纷通过调解结案,省事、省力、风险小、见效快,普受法官和立法者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司法者与当事人双方的力量不足、纠纷形态本身以及认识纠纷的方式三个因素致使采取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成为必要”。因此,完善法院民商事调解制度势在必行。
从法治资源上讲,调解制度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纠纷解决方式,它是我国民商事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商事纠纷非诉解决机制的一种,调解以其灵活、便捷、低成本和社会效果好的特点,一直在民商事案件定纷止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标准是影响人们行为取向的首要因素,从效率和低成本的立场出发,在选择纠纷解决方式时往往倾向选择调解作为首要方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民商事纠纷与日俱增,“诉讼爆炸”已渐成实事,如何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快速解决社会纠纷、促进经济发展是人民法院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同仲载一样,调解也日益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非诉解决方式。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已经比较广泛地适用调解的模式解决了大量的民商事纠纷,从结案的角度考察,每年大约有65%的民商事案件是以调解方式结案。认真总结调解实践中的经验和成功作法,深入研究调解过程的监控和制度化建设,应是现代民事商审判中一项十分有益的工作简易民商事案件审理规定实行以来,白银区法院在案件审理“速度快、期限短”的基础上,建立了立案速裁机制,逐步完善以“审前、审中、判后答疑”为横向,以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为纵向的简易案件立体化、多元调解网络,形成了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相互衔接的诉调对接机制,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调解格局的内外联动、协调有序、合力推进。力争将各类社会矛盾化解萌芽、基层,着力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白银区法院始终将调解工作作为民商事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调解责任,创新调解方法,增强调解能力,全面加强调解工作,有效地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假期,我按照学校的安排,联系了社会实践单位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法院,与白银区法院主管民商事的副院长张显玲、民一庭负责人关凌燕、民二庭庭长高秉剑、民三庭庭长张凤彦、西郊人民法庭庭长张绍爱和立案庭庭长何正军等人组成了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在张显玲副院长的具体指导下,用一个月的时间翻阅了2008至2010年民商事案件的有关卷宗和相关司法统计数据,跟随西郊法庭巡回审判6次。对近年来白银区法院审理的民商事案件调解情况开展调研活动,白银区法院民商事案件类型主要包括家庭婚姻纠纷、继承抚养、借款合同、买卖合同、侵权纠纷、农村承包合同、信用卡合同等、保险合同、房地产经营合同、借款合同等。调查结束后,在各位法官的参与下,认真分析研究了白银区法院适用调解结案的案件情况,并指出了在调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白银区法院民商事审判基本情况
2008年至2010年,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596件,审结3156件,结案率98%。其中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3092件,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率占69%。在已调撤的案件中,立案前调撤410件;送达应诉时调撤98件;庭审前调撤82件;庭审中调撤346件;庭审后调撤2156件。在已调撤的案件中,离婚756件;抚养156件;赡养85件;收养12件;分家析产98件;交损102件;相邻关系334件;民间借贷289件;合同898件;其他类型362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普遍都认为调撤能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且大多数案件审理期限较短,能快速解决纠纷;没有提出再审的调撤案件;调撤后90%都能自动履行。调撤案件平均审理期限是22天;判决审理期限平均是56天。
二、白银区法院诉讼调解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缓解案件增加的压力,及时、彻底化解纠纷,近年来,白银区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调解机制,总结调解经验,推出接力式“交叉调解法”,以调解方式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为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白银区法院与白银区司法局联合发文制定了《诉前调解确认实施细则》,并成立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对接工作机制,在各乡镇街道设立了法官联系点。三年来,白银区法院调撤率从2008年62%上升到69%,并被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之所以大幅上升,主要是基于全院上下将调解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来抓,充分认识调解的重要性。工作中,法官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细心讲解法律法规,以情感人,用自己的热心、耐心、公心、诚心赢得当事人的理解,将坚持调解的基本原则和灵活运用相结合,逐步建立了由法官独立调解、法庭或当事人委托调解、庭外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以及调解协议确认等调解模式,把调解工作贯穿审判全过程,实现调解全程化。
(一)树立全员参与调解一盘棋观念。一把手亲自抓调解,坚持定期对全院所有法官的调解率情况亲自审核,定期听取调解工作情况汇报,指导制定调解工作规范、总结调解经验。进一步强化法官调解意识,充分认识诉讼调解在有效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促使当事人关系和好、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院形成了加强诉讼调解的良好氛围。
1、调解关口前移,大力推行立案调解。交叉调解的前提是业务庭每名同志分案不分家,胸怀全局,对他人经办案件也能尽力协助,在案件调解中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协力,发挥整体优势,追求交叉调解的最佳效果。以庭审为划分标准,调解可以分为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庭中调解虽然一直被广泛采用,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特别是在法庭调查和辩论之后,双方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同时庭审的气氛也很不适宜调解,法官马上转变角色也面临心理困难,调解成功率较低。因此,我院法院将推进调解的重点放在了庭前。化“大立案”劣势为优势,建立立案调解网络,把现有的立案、信访、诉讼保全、排期及兼管法警送达等各项业务职能与立案调解有机地结合起来,理顺各项业务与立案调解工作之间的衔接,充分利用立案窗口、诉讼保全和案件排期三大优势,严把选案、送达和调解质量几个关口,使立案调解贯穿于立案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进一步提高案件在立案阶段调解结案的可行性和办案效率。
2、着力培育不同调解风格。在平时工作中,有意的培养对某一类型案件处理相对精通的法官,同时培育不同的调解风格,以利于在案件调解中实现调解风格互补。如有的同志办案雷厉风行,能迅速抓住纠纷核心,随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的同志善于倾听当事人陈述,考虑当事人心理感受,迅速拉近与当事人心理距离,有的同志能够换位思考,擅长把握当事人心理,等等。这些同志在案件审理中只要配合得当,一般案件都能够调解解决。
3、积极开展接力式调解。对有调解可能的案件,承办人调解不成,其他同志利用自己的优势,或协助调解,或接手调解。通过轮流做当事人工作,把调解工作做细、做深、做透。
4、确立疑难案件调前会商制度。个别特定疑难复杂又确需调解结案,则就调解问题专门召开调解庭务会,在承办人介绍案情基础上,集体研究调解突破口,制定多种调解方案,力争调解成功。
5、抓好送达环节的调解。近年来,白银区法院认识到送达对于提高审判效率、做好调解工作、减轻执行压力、提高当事人对法院的满意度的重要意义并加以重视,想方设法做好送达工作,提高送达率和当事人到庭应诉率,为开展调解创造机会。一是由书记员电话通知当事人到法院签收文书,对于有躲避诉讼嫌疑的当事人,则耐心告知其答辩的权利,说明不答辩、不到庭应诉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通过劝说,大部分当事人都能认识到积极参与诉讼的重要性而到庭应诉;在当事人到法院签收文书时,书记员即了解其调解意愿,进行沟通引导,为下一步的调解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对于不能电话通知到庭的当事人,通过特快专递等方式非直接送达,当事人到庭应诉率较难得到保障,对于部分案件由司法警察协助直接送达,以提高当事人到庭应诉率,增加调解的机会。
(二)强化诉讼保全和庭前证据交换。对有履行能力而又赖账不给的当事人,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另外,实施财产保全措施时,一般就会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并把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给经办法官。对于进行评估或鉴定的案件,还充分利用评估、鉴定期,进行调解。庭前证据交换是当事人出示证据、固定证据,并发表对证据初步意见的过程。通过证据交换,实际上达到了固定双方争议焦点的目的,同时使得当事人对诉讼结果有了一定的预期。此时,法官注意运用释明手段,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开展调解工作,大大提高了调解成功率。
(三)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
1、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培训。不定期组织法官深入村镇、社区和厂矿企业等,以上法制课、开座谈会、法律咨询、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调解组织进行指导。同时,还组织调解员进行法庭观摩,传授调解技能,提高调解水平。
2、定期或不定期到司法所召开业务指导会,帮助解决调解委员会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另外,还组织有代表性的民商事案件到社区现场调解,并邀请基层社区领导和调委会成员参加调解和观摩。
3、强化人民调解和行政调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及立案调解的过滤功能,通过“速裁法庭”及立案法官的工作,将依法不属于法院受理或者通过诉讼外渠道更有利于矛盾解决的纠纷,分流到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加强对企业内设联系点、联络员的指导,将纠纷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4、运用多种方式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行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通过指导合同签订、发布合同书范本等形式予以指导,预防纠纷发生;针对区域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联合人社部门、工会,促进企业在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缴纳保险等方面的规范化;积极指导本地区特色行业成立行业协会,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帮助其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三、白银区法院调解各类民事案件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类型案件调解率有明显差异,特定类型民商事案件调解工作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体调解水平。白银区法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中,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买卖合同类案件的调解撤诉数量最多,其次为借款合同类案件。多数借款合同纠纷和买卖合同纠纷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确凿充分,事实清楚,案情明了,在可明确预测到判决结果的情况下,当事人乐于选择以调解的方式结案,这样易于执行,减少诉累,真正做到案结事了。由此可见,民商事案件的收案结构对调解率会产生重要影响,某些特定类型纠纷调解成功与否直接决定民商事案件整体调解率的高低。
(二)法院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诉讼调解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法官仅把调解当做回避办案风险的手段,对案件处理把握得准的案件,不愿花时间去做调解工作,遇到把握不准的案件时才想方设法进行调解,对调解工作有功利性倾向;有的法官认为判决更能体现法律的严肃性,而调解弱化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滋生了惰性。
2、开展诉讼调解工作不够规范。有的以拖压调、强行调解甚至“以判压调”,迫使一方当事人放弃部分权利;解释宣传法律不够透彻,或故意曲解法律,哄骗当事人接受调解结果;主持调解行为不规范,引起当事人反感而不愿接受调解;调解书制作不够规范,主文表述不够严谨。
3、缺乏调解方法和技巧。有的法官对调解工作存在畏难思想,不愿做也不想做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有的满足于“和稀泥”式的调解方法,缺乏对调解技能和调解艺术的总体把握;有的法官在高强度的任务压力和快节奏的审判流程下,找不到头绪,调解效率低下,有的案子甚至久调不决;一些年轻法官,学历高但社会经验不足,调解能力相对较低。
4、“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案多人少”使法官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过细的调解工作。白银区法院年均受理案件书占全市法院年均受理案件总数35%以上,民商事案件数量增长迅速,“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法官办案压力日益增大,在结案压力下,法官一般会采取判决方式结案,并以此加快办案节奏,提高办案效率。
5、调解工作的规律与现行审判方式改革要求及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磨擦。当前审判方式改革实行统一立案,立审分离,统一送达、排期开庭、强化庭审功能,主审法官自主支配调解时间和把握调解时机的空间有限,调解工作一般被局限在庭审中或庭审后进行,由于庭审的激烈对抗特点和时间的限制,当事人一般很难达成调解协议;强调调解工作在审判法庭进行,导致调解缺乏必要的气氛和沟通。
(三)当事人和代理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1、当事人“恶意调解”。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隐瞒事实,到法院走程序,欺骗审判人员,得到合法的调解书,以此转移财产,规避法律责任,获取非法利益,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及集体、国家的利益;一些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一再要求对方当事人让步,对方作出让步并达成调解协议后,在执行阶段却拒不履行或消极履行调解书规定的义务,使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遭到损害;有些当事人利用调解恶意处分他人财产;一些当事人将调解作为缓兵之计,进行资产转移。
2、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当前社会诚信度不高,一些当事人缺乏诚信意识,达成调解后并不自动履行,一些案件仍需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导致人们对于诉讼调解的信赖度下降。
3、当事人下落不明或拒不到庭造成调解工作客观上无法开展。当前人员流动性大,被告难找,送达难、被告到庭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公告送达的案件约占9%左右,此类案件的存在,使调解工作无法有效展开,影响了调解率;部分当事人虽然送达,但对诉讼消极应付,拒不到庭,案件缺席审理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被告到庭率低造成调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四、白银区法院调解工作存在问题
存在问的主要为:一是个别法官对调解工作的作用、意义认识不够深刻;二是诉调对接等相关工作落实得还不够好;三是未能充分发挥律师等诉讼代理人参与调解的作用。四是片面强调调撤率的做法欠妥。
五、对白银区法院调解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白银区位于黄河中上游、甘肃腹地,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素以“铜城”闻名遐迩。区域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现辖5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有45个行政村,36个社区,总人口29万人。辖区内有银光公司、稀土公司、白银公司等大中型企业20多家。白银区法院法院受理的各类民商案件相比白银市其他县区法院来说,案件性质比较复杂,数量比较多。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好民商事案件的调解工作。
(一)主体拓展,完善多元化主体调解商事案件的新格局
1、商事案件主体一般为法人,由专门负责法律事务的人员进行诉讼,对法律关系的确认没有太大分歧,这就决定了此类案件的调解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耐心地做双方当事人的说服工作。目前,白银区法院一线法官占全院干警的29%,与之相对应的庞大的案件数量和日益复杂化的、逐渐增多的新类型商事案件,主审法官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调解工作,即使办案法官主观上想多调解,也无暇顾及,客观上造成调解不能,直接影响到民商事案件的调解结案率。要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应当解决调解主体的范围,利用法院内外的人力资源,建立多元化的主体参与调解的格局。建立社会人员调解模式。民商事案件往往涉及审计、评估、鉴定等其他社会中介机构的配合,适当扩大调解参与人的范围,适度进行调解工作的社会化,能够有力地促进民商事调解工作的开展。可以根据案情需要,聘请或委托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特定社会经验、特定专业知识,或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的人,如会计人员等参与诉讼调解。社会调解员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的,应由审判人员审核后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二)方式拓展,开辟多样化民商事调解新路径 一是调解时机的拓展。实行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的方法,将调解贯穿于审判全过程和各个不同的诉讼环节。由于庭审的激烈对抗性特点和时间的限制,并且有的诉讼代理人没有调解的权限,庭审中当事人一般很难达成调解协议。对于那些当庭没有宣判的案件,由于审限的限制,法官一般也不主动建议和主持当事人进行庭后调解,这无疑限制了诉讼调解制度功能的发挥,直接导致了调解率的下降。而且,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庭上调解的时间是在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后进行的,也就是说,庭上调解的时间是在查清事实后进行,这样,在胜负分明情况下,“有理”的一方当事人即使原来有调解的意思,在此时也会放弃。将调解向前延伸至开庭前的任何诉讼阶段,例如送达、传唤、证据交换等各个环节,向后延伸至公开宣判之前。二是调解策略的拓展。商事案件的主要特点就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多数是单位,且一般都会委托代理人出庭应诉,因此民商事案件不能囿于传统的“四步”、“四心”调解法,依据其自身的特点,加强民商事案件的调解指导实践工作。三是相关制度激励。采取激励调解机制。鼓励当事人首先利用调解来解决纠纷,制定能诱导当事人选择调解的规定。在现有民商事矛盾冲突日益突出,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的现实条件下,实行鼓励性的调解机制,可以实现司法与当事人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可参照撤诉中诉讼费用收取办法,规定在审前调解结案和当事人庭外自行和解的,减半收取诉讼费用,以此来鼓励当事人选择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纠纷,及时、彻底化解矛盾,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与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的衔接机制。四是把握个案特点,力求对症下药。因案制宜,对症下药,是调解成功的关键因素。有的案件可以采取面对面的庭审调解方式,有的则只能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法;群体性纠纷案件,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有影响的“领头人”身上;借款纠纷把重点放在借款人一方等等。根据各类案件总结出了调解四法,即:一是宣传法律政策法。对于事实清楚,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明之以法”,对当事人着重宣传法律法规,晓以利害,消除当事人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尽快达成调解协议,从而减少诉讼成本;二是分清是非责任法。对于事实不清,双方争议较大的案件,“晓之以理”,通过证据交换、庭前调查、开庭审理,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使当事人明白各自的是非过错、应享有的权利及所应履行的义务,从而有理有据地说服教育当事人,促进调解;三是运用情感沟通法。对于双方均有过错,因矛盾激化而起诉的案件,“动之以情”,促进调解。四是发挥系统效应法。把法庭调解与基层民事调解相结合,大力加强与辖区村委会、调解委员会、企业及厂工会等组织的沟通和联系,逐步改变法院单方诉讼调解工作的局面,发挥系统效应,形成社会合力。五是立足五个结合,追求制度创新。在调解工作中,注意做好五个结合:①注重庭前、庭上调解和庭后调解相结合,切实将调解贯穿于审判始终;②注重当事人自行协商和办案人员直接言辞调解相结合,提高办案效率;③注重办案人员主持调解和利用其他与当事人有特殊关系的组织、人员的说服工作相结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纷争;④注意审理好个案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增强当事人的法制观念,减少诉累;⑤注重面对面调解和分别调解相结合,全面深入地做好息诉工作。⑥发挥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一是审判人员合理搭配要优势互补。按照法官的能力和特长,对民事审判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对案件实行分类负责、专项审理,充分发挥每位审判人员的优势,形成强有力的调解合力。二是调解层次优势互补。在庭内建议实行案件承办人调解、合议庭调解、庭长调解三个层次的调解机制。上一层次调解不了的案件,及时交由其他层次进行调解。
总之,从双方愿意调解解决争议到调解的最后达成,体现在纸面上是薄薄的几页调解书,但这几页纸,凝结着法官多少汗水、心血和智慧!调解一个民事案件甚至比判决更累心、更耗神、更费口舌。法官在调解工作中应具备的勤勉敬业精神,为使当事人各方都满意、也为了最终消弥矛盾,法官应吃透具体案情,摸清当事人的心理,抓住案件关键,潜移默化地创造调解时机。当事人在法官细致入微的工作下,在法官敬业精神的感染下,往往会放下纷争、作出让步,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以达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作出了新贡献。
第二篇:民商事调解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日益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纠纷决定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诉讼调解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重要方式之一,在定纷止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优越性,尤其在我国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制度的作用和功效显得尤为重要和契合时机。因此在和谐社会大力推进的过程中发挥诉讼调解制度的作用和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诉讼调解,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和优势,以实现调解制度之公正、效率的终极目标,值得深思。前不久,根据市中院的安排,专门对法院民商事调解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案件情况及特点
1、从法院近三年审结的民商事案件看,调解所占比例并不高。2009年—2011年6月共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4251件,调解992件,调解率占审结案件的23.34%。
2、纵观分析,调解率每年处于上升趋势。
从上图分析,结案件数呈下降趋势,但调解的案件数略有所上升,特别是调解案件占结案的比率上升较快。
3、从整体上看,我县法院的调解率并不高,通过走访部分法官,他们认为主要原因是:①、调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不断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强化审限管理的同时,调解的力度相对被削弱;②、案件数量的增加,使法官没有多少时间过多的去调解,客观上造成调解的不能;③、调解需要当事人的同意,即需要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④、案件的性质决定了调解的概率,如离婚、债务、相邻纠纷等案件易于调解,调解成功率较高,而案情复杂的案件调解成功率相对较低,如交通事故、股权纠纷等。没有具体的给付内容,如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破产案件等,则会因诉讼标的的特殊性而无法进行调解。
二、法院的主要做法
从我院的调查情况看,法院在“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下,将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环节中,尽量通过诉讼调解达到平息纠纷的目的。
1、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时的“送达调”。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收案后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即以打电话、就地审理等简便灵活的方法通知当事人到庭或到当事人住所,在双方当事人同意且被告自愿放弃答辩期的前提下进行调解。
2、询问被告答辩时的“答辩调”。即在被告向法院送达答辩状时,根据原告的起诉事实及被告的答辩意见,给被告做调解工作;如被告同意,便及时通知原告立即到庭进行调解。
3、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的“即时调”。
4、庭前准备阶段在交换证据时的“听证调”。
5、庭审阶段的“庭审调”。
6、发挥双方委托代理律师的作用,促使当事人庭外和解的“庭外调”。
7、定期宣判送达前,当事人行使请求调解权的“庭后调”。
三、当前法院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法律规定调解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弊多利少。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应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是判决的前提条件,而调解的含义本身就包括对某些界限不清的事实、责任含糊不究,互谅互让,以达到既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目的。当事人选择调解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效率,如果所有案件都要求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进行调解,调解的优势就会丧失,还不如判决更简便、快捷。可见,一味要求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既不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权,耗时、费力,又浪费法院的审判资源。
2、调解监督机制不健全。虽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了“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但在实践中,由于调解协议是当事人亲自签字,即使是违法调解,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还好,要求当事人提出“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的证据,几乎是陷当事人于举证不能,一般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大都将错就错。而且人民检察对调解也无权提出抗诉,所以对调解的监督力度几乎为零。
3、“调审合一”影响司法公正。民事诉讼法对调解的程序未作独立、专门的规定,实行的是“调审合一”的调解模式。这种模式对降低诉讼成本、避免严格程序带来的对抗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但是,随着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它在审判实践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日益突出,如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常常身兼调解者和审判者双重身份,势必造成法官在身份上的冲突,一旦调解不成,容易使当事人对法院的公正和判决的正义产生怀疑,有损司法权威。
4、片面强调调解结案率的做法欠妥。调解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只是一种结案方式,虽然能够产生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它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审判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公正和效率,不能为了完成调解结案的指标而久调不决,拖延时间;也不能违法调解,压制当事人,给当事人留下“和稀泥”的印象,让当事人心有不甘。
5、审限对调解的影响应引起重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来讲,因法官在同一时间段内审理的案件数量太多,导致实际分配到每一个案件上的绝对时间是不到3个月的,并且有些案件在调解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处理”,因法律及司法解释未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期限是否可以延长,导致有些本来可以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最后却采用了判决方式解决。
6、当事人恶意调解问题。调解协议的达成往往是权利人一方作出某种程度的让步以换取更大的主动权。由于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建立,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往往利用法院调解这个程序达到使对方让步的目的,等调解协议达成后却不按时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而对方为了达成调解协议往往作出一定的让步。使权利人为了能使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快的保护而所作的牺牲就完全白废,也直接影响了法院的权威与公信力。如何避免当事人自愿调解的风险也成了法院调解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7、调解与防止虚假诉讼问题。实践中,一些离婚案件的当事人为了多分财产、有较多债务的特别是财产被法院查封、扣押、拍卖、变卖的债务人为了少还债务,往往会与亲属、朋友恶意串通,进行虚假诉讼,而此类案件双方当事人往往一起到庭,主动要求调解。在调解中,如何防止虚假诉讼是法院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建议
1、确立当事人意思自治为主、国家干预为辅的调解制度。首先,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权。在没有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情况下,当事人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自主处分的结果,法院应当认可。其次,全面落实调解的自愿原则。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是否调解的选择权在当事人,是否再次调解的选择权也在当事人,法院不得在事先未告知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情况下通知其到庭进行调解,调解方案应当由当事人首先提出等。再次,调解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重新架构调解与判决的关系,有条件的法院可以实行调解前置、推行调审分离。将调解放在庭前准备阶段,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诉讼阶段。这一方面可以及时解决部分民事纠纷,减少进入审判程序案件的数量,化解法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当事人在庭前准备阶段较为宽松的氛围下,通过对自己各种权益的衡量,更易于接受调整理文章由编辑:xiexiebang.com解这一和平解决纠纷的方式,这也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推行调审分离,将法院内部的法官进行重新定位和分工,一部分法官专司调解,可以有效地防止法官以拖压调、以判压调等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避免现行诉讼机制下法官为了调解不得不与当事人庭下接触的尴尬。
3、建议简化调解书的制作。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调解结案的案件法律文书如何简化没有明确规定。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涉及了该问题(即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需要制作民事调解书的情形下,制作法律文书时对认定事实或者裁判理由部分可以适当简化),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对调解书的简化作列举式规定不合理,应作原则性规定,使法官面对具体情况时可以灵活掌握。有条件的法院可以采用格式调解书,如仅写明当事人与调解协议,当场制作并送达。另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简易程序诉讼文书样式(试行)的通知》中,分不同情形规定了三种样式的民事调解书,但因其之间差异不是很大,没有必要。
4、建议建立委托调解制度
法院应当与政府机关,共同设立乡镇、社区、村调解委员会参与的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民事纠纷调解网络,并对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与帮助。而后,法院可以将公民与公民之间传统的民事纠纷对外委托,也可以将公民与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纠纷对外委托,在纠纷类型上,不仅将婚姻、家庭、相邻、债务等多发、常见的民事纠纷对外委托,还可以尝试将一般侵权等案件对外委托。现在当事人不愿意接受对外委托调解,主要是基于调解的法律效力考虑,故已经立案的案件,可由主办法官与被委托的调解委员会共同进行调解,已确立调解的效力。对外委托调解一方面可以减少法院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达成调解协议,因为被委托的调解委员会的委员一般来说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威信或者在某一专业上具有特长,能够较好的与法官形成互补。
第三篇:民事诉讼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作者:王丹 好范文原创投稿
关于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调研
王 丹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在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从我国几十年的司法实践来看,它对于及时、有效地解决民事纠纷,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法院调解制度再一次被提到了重要位置,通过调解审结案件,对于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事诉讼中调解工作的基本做法:
与判决相比,调解结案的好处在于:
1、直达诉争双方的思想根源解决矛盾纠纷。由于许多民事案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财产关系,而且还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情感世界,因此,用判决的方式很难更好地解决这类纠纷。调解能很好地抓住当事人之间矛盾症结,既能从事实上又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彻底解决这类问题。
2、案件调解结案后无须启动二审程序,当事人一般也没有提起申诉,很少启动再审程序,对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大多能自觉地履行从而减少执行案件数量,减轻执行环节的压力,这样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也有利于人民法院提高案件的审判效率。
3、诉讼中的调解,尤其是庭前调解制度的实行,简化了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开展调解,提前解决纠纷,这样减少了诉讼环节,避免了诉讼资源的浪费。采取调解方式审结案件,不但能提高办案效率,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由于民事诉讼调解具有诸多优越性,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的巨大功能作用,受到了民事诉讼当事人和法官们都乐于接受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片面性。首先,对民事诉讼调解的地位认识片面。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着重对庭审方式进行改革,强化庭审功能,强调当庭宣判率,从而制约了法官在庭前、庭审、庭后调解,削弱了法官的调解意识,导致部份法官不再重视调解,而过于热衷于裁判权的行使,甚至简单采取“一判了事”的方式结案。
(二)工作上存在敷衍性。
由于对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份法官对调解工作采取敷衍的方法,因调解工作法官需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做了大量工作不一定达到预期目的,费工费力,有时甚至出力不讨好,不如判决结案简单明了,所以,调解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当事人一方不同意调解,便顺水推舟不再作调解工作,导致调解流于形式。
(三)方法上存在单一性。
有些法官对民事案件的调解,只是在走程序,在庭审中征询当事人意见,若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则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协商不成即终止调解;若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便终止调解;法官不注重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阐述有关法律规定,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不能充分发挥法官调解案件的能动作用,只是被动的简单应付了事。
(四)督导上存在软弱性。
从法院督导职能上看,对民事诉讼调解的督导没有过硬的措施,一是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调解工作运行机制,使调解工作存在任意性;二是没有硬性的监督措施,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督导没有形成制度化、责任化、指标化,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追究承办人,顺应了审判人员不愿作调解的心理,也是导致调解工作弱化的重要原因。
(五)当事人方面的原因,导致调解的难度加大。
随着法律知识的日渐普及,受当事人对诉讼的期待过高,有的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和对诉讼成本的核算,对司法公正,尤其是对法官调解动机的怀疑,及欲通过关系影响司法的意图、矛盾激化状况下与对方鱼死网破的决心,以及通过诉讼拖延时间,以达到某种目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案件调解难度增大,调解结案率降低。
(六)律师介入的原因,使调解的机率降低
案件中有律师代理,一方面有的律师能够配合法官,正确引导当事人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种情况下,能够增大调解成功的机会。但由于律师代理往往替代了当事人本人的参加,而他们往往又没有真正的调解权限和调解动机,因为律师比当事人更关心法律问题,更追求官司的输赢结果,更不在乎诉讼的风险和成本;律师对法律的解释和判决的预测经常会给当事人以不十分确切的期待或盲目的乐观,而当事人往往又对律师的作用过分相信。此外,当事人甚至把请律师本身也作为增加对峙实力的武器之一,也是刺激当事人期待诉讼高回报的因素之一。
三、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完备的调解制度体系,法院调解作为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一种形式,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
第四篇:民事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东方红林区基层法院
关于民事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民事审判一庭王金锋
(2011-9-30)
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始终贯彻执行“三个至上”指导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方便群众诉讼、保护当事人诉权为切入点,集中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核心价值和实践特色。全面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作为司法为民、利民、便民的有效途径,转变司法理念,改进审判作风,努力构建诉讼调解,及时化解了大量的民事纠纷,实现了案结事了,为林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现将,2008年以来,我院民事调解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呈上,不妥之处,请指正。
近几年来,东方红林区基层法院的民事调解工作可以说一步一个新台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进展:2008年民事调撤率达80.8%、2009年为83.26%、2010年为85.29%、2011年上半年为85.62%。综上,自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我院民事调撤率均达83%以上,伴随着民事案件调解率的逐年提高,东方红法院信访量居高不下的局面得到了控制,执行积案严重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干警为民爱民的意识明显增强。这一系列变化背后包含着东方红法院党组对林区社会矛盾纠纷特点的准确分析和把握;包含着对如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入思考;包含着对“案结事了”和谐司法理念的新认识;包含着抓调解的坚强决心和有力措施;包含着审判一线干警的尽心尽责的辛勤付出。
一、开展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准确把握民事纠纷的特点,把调解作为加强和改进民事审判工作的着力点
据统计,我院自2008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797件,约占全院案件总数的70%左右。辛勤工作在民事审判一线的干警,在人员少、审限严格的情况下也始终保持着年调撤率达80%以上,结案率100%的审结效果。其实判决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判决多,调解少使新问题接踵而至,执行难问题、因不服判决而引发上诉率高、发回率高又使本来就不足的审判资源更加紧张;因案件的不公和干警作风纪律等引发的上访问题层出不穷等等,司法的权威受到了质疑,甚至把矛头指向了法院,干警叫苦,群众不满,社会效果不是很好。面对法院系统普遍存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东方红林区法院院党组审时度势,大力加强审判调解工作,强化一线办案法官,民事案件无小事意识,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积极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注重民事调解机制建设。
(二)以提升干警“案结事了”意识为突破口,多措并举推进民事调解工作
判决或调解是两种不同的结案方式,应共同和谐发挥其各自功能。什么案件宜调,什么案件当判,什么时候调,什么时候判,要视案件的性质而定,而不是法官的主观臆断,调要调出社会和谐,判要判出法律权威,根本的目的是化解矛盾,做到“事了”。院党组有针对性的进行增强干警调解意识的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周一学习日时间进行业务研讨。为提高调解技能,开拓调解思路,东方红法院经常性的学习各类媒体关于宣传对民事调解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为牢固树立“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意识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了调动民事审判人员的调解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全院形成重视调解的良好氛围,该院党组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奖惩措施:
一是树立调解典型,营造调解氛围。把调解率高的办案人员树为典型,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总结调解方法、推广调解经验;年终评出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法院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二是树立正确的用人
导向,激发调解积极性。在用人政策上予以倾斜,新分配到法院工作的干警要先到民庭锻炼;2007年以来,东方红法院将通过司法考试的年轻干警充实到民事审判工作,加强司法实践锻炼;三是建立绩效考评机制,责任落实到具体办案人员。坚持审判工作季考评通报、半年总结制度,对评查中出现的问题在全院通报批评并记入干警执法档案;对因不用心调解而造成当事人上访的,要先进行训戒谈话,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明显改进,要按《审判人员岗位职责》处理。敢于对“后进”打板子。
多项措施的实施激发了广大干警的调解热情,“案结事了”意识进一步增强,调解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自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民事调解率均达80%以上,绝大多数民事案件都是通过调解结案的,许多群体案、疑难案、“骨头”案都在干警的不懈努力下得以解决,提高了办案质量,社会效果佳。
(三)以彻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行之有效的调解方式方法
一是在“案结事了”原则的宏观调控下,全院干警结合辖区特点深入实践,有针对性抓好诉讼调解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方法。一方面加大人民陪审员的参审面。他们具有在社区威信高,社情民意熟的优势,更能了解案件当事人的诉求,大量纠纷在陪审员的参与调解下,案结事了,大大地减轻了诉讼压力,也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另一方面,发挥律师、法律工作者的释法作用。对法律咨询的当事人站在公平公正立场上答疑释惑,不为矛盾纠纷推波助澜。即使进入诉讼程序也会为化解矛盾尽职责,增强了以调解化解矛盾的可能性。
二是巧借外力、形成合力的同时,该院党组倡导要把调解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各业务庭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探索出了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新方法。立案庭结合诉前保全推动诉前调解,把大量责任明确,矛盾纠纷不大的案件消化在诉前;民一庭采用庭审缓引先前同类案例的方法进行调解说理,以大量林地案件为重点,用已经生效的同类案例,对比现在的案件,不作急怱判决,而是积极进行调解,效果很明显。东方红法院总结出了“用热心去帮助、用耐心去解释、用诚心去感化、用公心去调判”的“四心促调法”。这些闪耀着干警智慧的调解方法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民事调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东方红林区基层法院的民事调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调解工作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规范成熟的调解机制和运行方法;二是个别干警对调解的价值认识仍有偏差,没有处理好判决和调解的关系,对调解持消极态度;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反映出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和激烈,导致调解工作难度加大,如交通肇事案件没有将保险公司列为诉讼主体参加诉讼而引发的保险合同理赔案件,难于调解。这主要是保险公司为了向上一级公司报案审批理赔款项,法院的调解法律文书不能作为理赔依据,往往拒绝人民法院的调解工作,要求法院以判决的方式作出法律文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民众普遍法律意识不高,还固守传统偏见认为调解就是“和稀泥”,而对法院判决却抱有过高的正义期望。有些当事人认为,他们到法院就是寻求一个“说法”,而法院调解有时会模糊事实认定,对双方的利益冲突寻求一个平衡,即所谓的零和博弈,而这种博弈的结果是双方都作让步,并没有达到保障自己全部合法权益的结果;并且鉴于目前法律并未要求调解书对案件事实认定作硬性要求,加上调解结案中,有些案情根本或难以查清,在事实认定中往往会有模糊词汇,这就严重影响日后的权利救济。而判决则不同,是非分明,法律关系清楚,法律责任确定,在日后的权利救济中,其中的判决主文可以明确无误地被引用而很少能产生歧义。四是法院案多人少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疑难复杂案件需要耗费法官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化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解工作的进展;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试举不宜进行调解或可附相应限制条件的民事调解
一是恶意诉讼不宜进行调解,调解严重损害法律权威恶意诉讼调解是指当事人为获取非法利益,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恶意串通,隐瞒事实,欺骗审判人员,将非法目的通过诉讼调解合法化,在调解协议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①恶意诉讼调解的表现是:在多数情况下,调解是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形成一致意见后,再诉至法院,有的案件当事人恶意串通,为逃避他人债务以诉讼调解的方式转移财产、规避法律责任,较为常见的有调解假离婚、假抵债、假清偿,这类案件的调解,往往是事后才发现调解目的恶意并损害了第三人利益。
恶意诉讼调解不仅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而且制造了新的纠纷和矛盾,浪费了审判资源,损害了人民法院、法官形象,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法律的尊严,恶意诉讼调解的受害者很可能因为法律保护的缺失,而产生对法治的信仰危机。当前许多审判人员对恶意诉讼调解造成的危害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一味盲目追求调解。
二是审判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法官作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双方有调解的意向,在调解的关键时刻,一方当事人作出让步后,就会提出附条件或附期限的调解协议,一旦附条件、期限的协议不被采纳和确认,就放弃调解而等待法院裁决。如调解离婚案件,一 方会提出要求对方改变生活不良习惯、不打骂动粗、要善待老人等为条件,调解合同纠纷和其他侵权赔偿案件,当事人会提出履行期限的要求等情形,如对方不同意或法院不确认所附条件、期限,调解就很难成功,这是法院调解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对那些符合法律的附条件、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应在调解中予以肯定和确认。这样,法院的调解结案率至少会提高很多。
四、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调研工作。在审判实践中了解和掌握民事审判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有针对性地探讨案件调解
范围等问题。对于一些矛盾容易激化的案件、群体性案件、有关部门领导和社会特别关注的案件、双方都没有证据优势的案件、纠纷后当事人仍需在一起继续工作或生活的案件、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滞后的案件等,都要优先考虑适用调解方式结案。二是探索新的调解方式方法。根据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因案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找准矛盾点,发现平衡点,寻找突破点,捕捉切入点,着力提高调解成功率,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应当重点调解的案件类型和调解率等作出明确规定,并辅之以申诉信访率、自动履行率等指标进行考核,加大表彰奖励力度,以激励广大法官多以调解方式结案;通过建立健全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审判流程管理等措施,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对民事调解工作的监督力度,避免强迫调解、违法调解等现象的发生。四是提高干警的调解能力和水平。民商事案件千变万化,不可能有一套适合所有案件的调解方法,只有针对不同案件不同当事人,灵活选择调解的方式方法。我们将通过提高法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来进一步提高调解能力。
第五篇:民事诉讼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在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从我国几十年的司法实践来看,它对于及时、有效地解决民事纠纷,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法院调解制度再一次被提到了重要位置,通过调解审结案件,对于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事诉讼中调解工作的基本做法:
与判决相比,调解结案的好处在于:
1、直达诉争双方的思想根源解决矛盾纠纷。由于许多民事案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财产关系,而且还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情感世界,因此,用判决的方式很难更好地解决这类纠纷。调解能很好地抓住当事人之间矛盾症结,既能从事实上又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彻底解决这类问题。
2、案件调解结案后无须启动二审程序,当事人一般也没有提起申诉,很少启动再审程序,对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大多能自觉地履行从而减少执行案件数量,减轻执行环节的压力,这样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也有利于人民法院提高案件的审判效率。
3、诉讼中的调解,尤其是庭前调解制度的实行,简化了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开展调解,提前解决纠纷,这样减少了诉讼环节,避免了诉讼资源的浪费。采取调解方式审结案件,不但能提高办案效率,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由于民事诉讼调解具有诸多优越性,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的巨大功能作用,受到了民事诉讼当事人和法官们都乐于接受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片面性。首先,对民事诉讼调解的地位认识片面。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着重对庭审方式进行改革,强化庭审功能,强调当庭宣判率,从而制约了法官在庭前、庭审、庭后调解,削弱了法官的调解意识,导致部份法官不再重视调解,而过于热衷于裁判权的行使,甚至简单采取“一判了事”的方式结案。
(二)工作上存在敷衍性。
由于对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份法官对调解工作采取敷衍的方法,因调解工作法官需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做了大量工作不一定达到预期目的,费工费力,有时甚至出力不讨好,不如判决结案简单明了,所以,调解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当事人一方不同意调解,便顺水推舟不再作调解工作,导致调解流于形式。
(三)方法上存在单一性。
有些法官对民事案件的调解,只是在走程序,在庭审中征询当事人意见,若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则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协商不成即终止调解;若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便终止调解;法官不注重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阐述有关法律规定,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不能充分发挥法官调解案件的能动作用,只是被动的简单应付了事。
(四)督导上存在软弱性。
从法院督导职能上看,对民事诉讼调解的督导没有过硬的措施,一是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调解工作运行机制,使调解工作存在任意性;二是没有硬性的监督措施,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督导没有形成制度化、责任化、指标化,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追究承办人,顺应了审判人员不愿作调解的心理,也是导致调解工作弱化的重要原因。
(五)当事人方面的原因,导致调解的难度加大。
随着法律知识的日渐普及,受当事人对诉讼的期待过高,有的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和对诉讼成本的核算,对司法公正,尤其是对法官调解动机的怀疑,及欲通过关系影响司法的意图、矛盾激化状况下与对方鱼死网破的决心,以及通过诉讼拖延时间,以达到某种目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案件调解难度增大,调解结案率降低。
(六)律师介入的原因,使调解的机率降低
案件中有律师代理,一方面有的律师能够配合法官,正确引导当事人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种情况下,能够增大调解成功的机会。但由于律师代理往往替代了当事人本人的参加,而他们往往又没有真正的调解权限和调解动机,因为律师比当事人更关心法律问题,更追求官司的输赢结果,更不在乎诉讼的风险和成本;律师对法律的解释和判决的预测经常会给当事人以不十分确切的期待或盲目的乐观,而当事人往往又对律师的作用过分相信。此外,当事人甚至把请律师本身也作为增加对峙实力的武器之一,也是刺激当事人期待诉讼高回报的因素之一。
三、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完备的调解制度体系,法院调解作为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一种形式,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规定,这些条文构成法院调解制度体系。我国现行民诉法关于法院调解的规定以及最高院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也可以说构成了一个体系,但是,从构建和谐稳定的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要求,还可以对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作进一步的完善,在立法中明确规定调解是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美国百分之九十的案件未到开庭阶段,即在庭前准备阶段解决,把调解程序与阶段充分扩展,实行调审分离与即时调解。实行在起诉送达阶段由立案法官“送达调”,在举证、询问阶段由法官“答辩调”,在庭审前准备阶段的“即时调”,在交换证据时的“听证调”与在庭审阶段的“庭审调”五调结合,完备调解体系。
2、界定法院调解案件的范围,如前所述,并非所有民事案件都适用调解。法院可调解案件范围应排除以下几种案件:
1、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2、适用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
3、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4、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5、无效的民事行为需要予以追缴或民事制裁的案件。
3、规范调解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并未规定法院调解应采用的方式。实践中最为流行的则是所谓“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即法官与当事人各自协商,在双方之间穿针引线,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我们还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对调解的方式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原则性的规范,以有助于双方当事人的自由协商并达成协议,法官不应发表个人意见让各方当事人接受,法官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的请求作出评价,并帮助他们了解诉讼中潜在的有利点和不利点,以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
4、处理好久调不决与审判效率的关系,规定调解期限
强调调解不能只重调解,强调调解是强调调解的自愿性,而不是强调调解的结案方式的比例,必须改变审判实务中出现的以劝压调、以拖压调、以判压调、以诱压调,久调不决等违反自愿原则的操作。调解不成或者双方没有调解诚意,应及时判决,提高审判效率,从而避免久调不决的现象。
5、对调解悔约的,加大惩戒力度,确保调解协议的履行
针对目前存在的当事人一方并不真心调解,而借调解之机让对方当事人做重大让步,以降低标的额,而后仍不履行,另一方再申请执行只能以重大让步以后生效的调解书数额进行的情况,建议在调解协议中强制加上“如不履行协议,将……”的惩戒条款,以禁止恶意调解行为,保护当事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