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四一副部长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18:0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胡四一副部长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胡四一副部长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胡四一副部长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胡四一副部长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我们召开这次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五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和经验,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研究、部署“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这次会议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这是一次关键性的会议。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到今天,又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刻,如何解决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方向和动力等问题,进一步开创这项工作的新局面,要求我们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其次,这是一次启发性的会议。我们首次将会议安排在中部地区召开,通过考察参观中部崛起重要一极的中原城市群核心--郑州的经验,就是要让大家思考节水型社会建设如何更好地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下面,我代表水利部和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讲四点意见。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

“十一五”是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铺开、深入发展的时期。全面铺开,是指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节水型社会四大体系建设普遍展开;深入发展,是指通过试点建设,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国家颁布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等法规;发布了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量分配暂行办法、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等规章,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陕西省、河南省、宁夏自治区、浙江省等七个省级行政区颁布了省级地方性节水法规,郑州市、哈尔滨市、徐州市等有立法权限的特大城市颁布了市级地方性节水法规,形成了以水法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构建了我国水资源规划体系,为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奠定了基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通过专家审查,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全面展开,各项水资源专业规划和各地综合规划基本完成。全国和各地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水资源配置有序推进,国务院批复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授权水利部批复大凌河水量分配方案,水利部出台水量分配暂行办法,广东东江和江西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经省政府批复实施,七大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编制完成。用水定额体系基本建立,除西藏外的全部省市实行了用水定额管理,并将用水定额作为取水许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计划用水工作的重要控制指标,推行用水关键环节定额控制。基本建立促进节水的水价机制,水资源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征,部分地区水利工程供水实行了两部制水价、丰枯季节水价,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施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推行范围不断扩大。水功能区划制度进一步健全,国务院批复实施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其余六大流域水功能区划开始全面复核,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批复实施水功能区划。此外,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从源头遏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耗水、高污染建设项目,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大部分省市实行地下水年度开采总量控制,苏锡常地区实现全面禁采,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限采稳步推进。

(二)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建设力度加大,各地产业发展进一步趋向节水减排。国家严把水资源论证关,在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中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在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坚决遏制建设高耗水、重污染项目。国家发改委规定,北方缺水地区新建、扩建燃煤电厂禁止取用地下水,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励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或其它废水。火电厂建设要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规划,配套同步建设。坑口电站项目首先考虑使用矿井疏干水。黄河流域规定,无余留黄河水量指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引黄用水项目必须通过水权转换方式在分配给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水量指标内获得黄河取水权。国家对从事符合条件的节水所得和使用专用节水设备的企业抵扣、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将农业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财政补贴范围,有力促进了节水产业发展。

各地结合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部署,统筹布局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定产,以水调结构,促使经济结构进一步适应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北京市实施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首都经济特点,对65种高耗水产业实行市场禁入,小水泥、小造纸等27个传统工业退出北京生产领域,关停、搬迁300多家高耗水、高污染企业。天津市根据城市空间总体布局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解决产业与资源匹配问题,压缩水稻种植面积80%,对电力、石化等高用水企业集中布局滨海新区,依托临海地域优势,实施海水综合开发利用战略,对纺织工业园、空港物流加工区、滨海新区各工业园区实行循环用水模式,全市逐渐形成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配置和用水结构一致的供水格局。河北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最大限度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节水耐旱作物种植面积;结合主导产业发展,推动钢铁业新增生产能力向沿海集中,实行海水替代。山西省要求火电新建项目一律使用空冷技术,首先使用城市再生水和矿坑水等非常规水源。

(三)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技术工程体系建设加速,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工程技术蓬勃发展。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辽宁大伙房输水、甘肃引洮等区域性配置工程,开展了引江济太、淮河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从宏观上优化配置水资源,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国民经济布局不相匹配的问题。国家批复实施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重点对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相对贫困地区的大型灌区加强以节水增效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水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通过技术审查,水利部印发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基本技术要求,选择28个城市开展了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建成22个市级水资源监控中心,42个县级分中心,对2710个城市饮用水源地、大型取用水户、地下水超采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等监测点实施了在线监测。国家发改委实施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以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为重点,在电力、化工、石化等行业大力发展海水替代淡水作冷却水。目前,我国已建海水淡化能力每天达到80万吨,海水直接利用量每年达到300亿立方米。水利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共同实施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引导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限制和淘汰落后的高用水技术、工艺和设备,采用“研究”、“开发”、“推广”、“限制”、“淘汰”、“禁止”等措施指导节水技术的发展,重点对用水效率高、效益好、影响面大的先进适用节水技术进行研发推广,极大地鼓励了节水技术研发投入。目前,全国节水专利已达12000多项,重大关键性节水技术产品得到全面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地区推广实施了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新型工业园区普遍发展和推广了循环用水和串联用水系统,火电行业新建项目全部采用了干式除灰技术,钢铁行业全面推行了循环用水技术;发达地区和省会级城市基本普及了家庭节水器具,大城市高校基本完成学生用水IC卡系统自动化管理建设。

(四)促进公众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宣传教育体系有效建立,全社会节水意识得到提高。国家强化了节水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节水宣传。中央各大媒体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与节水”、“农业节水与新农村建设”、“城市节水”等主题连续多年开展了“节水中国行”宣传活动,对全国各地节水情况进行集中采访报道。水利部、教育部全面开展了以广大在校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学校节水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将资源道德意识纳入学生的德育教育范畴,培养学生自觉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行为。评选确定了10家全国节水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基地开展节水教育活动,通过体验式教育宣传节水知识。水利部、全国青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联合开展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主题实践活动,遴选了18名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力强、公众形象好的优秀青年作为中国节水大使,引领带动公众积极投身水资源节约保护行动。全国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达4万多家,其中位于大型灌区范围内有1.7万多家,在全国大型灌区内,由协会管理的田间工程控制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达50%。

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铺开的同时,我部通过中央财政专项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已建和在建试点达到100家,试点建设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深入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是试点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政府主导节水型社会建设作用的发挥。政府主导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各试点政府均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实施规划,分解年度目标任务,监督各有关部门落实,其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当地水利(水务)局,由水利(水务)局协调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各地通过制定规划和法规,使政府主导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普遍共识,极大地激发了政府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观能动性。郑州市政府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政府任期目标,建立节水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层层有责任,逐步抓落实,定期召开节水型社会建设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试点建设的重大问题,市四大班子领导定期深入节水型社会建设一线,督促协调,全力推动。西安市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全市目标责任综合考评体系,将14大类、66项目标任务落实到29个部门和单位,提出完成任务时限要求,每年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与部门、区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各成员单位与区县政府实行年度考核,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太原市政府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地下水位升降幅度3项指标纳入市政府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

二是试点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机制的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建设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可以说,“十一五”取得进展的水权转换、水价改革、计量管理等,都是试点勇于探索,大胆突破的结果。河北省衡水市农业用水实行“提补水价”制度,“提”就是首先将水价提高,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提高幅度依据水源的重要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补”就是政府补贴,将补贴资金与价格提高的部分作为节水调节基金,按承包地面积平均补贴给农民。一提一补的水价改革,既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实现了节奖超罚,又没有增加农民的负担。张家港市探索了“以电核量、定额考核、节量有奖、以工补农”为基本内容农业节水新模式,通过电量计量水量,定额内用水实行奖励。泉州市制定水资源红黄蓝分区管理规定,就不同分区实行差别化的水资源管理措施,红区实行最严格措施,执行高标准行业定额等。安阳市以计划用水管理为核心,全面落实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将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个人、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所有高用水行业都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实现非居民用水全部计划管理,严格实施超计划累进加价。宝鸡市实施了水权转换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水权转换的条件和程序,指导依法取得水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在一级市场进行水权转换。舟山市岱山县立足全岛水资源统一调度,依据定额标准,实行农业计划用水指标有偿转让,对水工程管理单位节约的水量由自来水厂进行收购,有偿流转到城市。鄂尔多斯探索农业向工业水权有偿转换,工业反哺农业的节水新机制,水权转换一期工程基本完成,转换水量1.3亿立方米,有力推动了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

三是试点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各行业节水的发展。城乡各行业节水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试点地区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和服务业节水工作。宁夏在北部引黄灌区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井渠结合灌溉技术,在中部干旱扬水灌区发展高效节水补灌技术,在南部丘陵区实施库、坝、塘、池、窑联合配置水资源,发展覆膜保墒集雨节水旱作农业,全面推进全区农业节水。张家港市对重点工业行业提高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和允许排水量限值标准,限制污水排放,鼓励废水再生利用,促进节水减排。石家庄市大力推广高浓缩冷却循环用水、空冷、串联供水等节水技术工艺,对130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节水减排档案,将用水情况纳入企业内部生产核算,实行按月考核奖惩。鞍山市立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依托鞍钢推动全市工业节水,在鞍钢集团、公司、车间、班组建立了节水管理机构,对内部用水实行指标考核,内部用水实行计量收费管理,推动水平衡测试,检测内部用水各个环节,推动节水技术革新和改造,吨钢耗水指标六年降低了70%。

四是试点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试点地区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成立各类用水户协会,促进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浦东新区策划制作了我国第一部系列水卡通片,讲述爱水节水、人水和谐的故事,通过知识性、趣味性引导青少年节水。深圳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节水征文评选活动,公布节水举报电话,及时受理市民投诉,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节水问题,鼓励广大市民参与节水;连续多年举办以“饮水思源,市民关爱东江行”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每年邀请市民代表参观境外引水工程,使市民通过实地参观感受深圳之水来之不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宁夏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1394个,并以用水户协会为核心建立“用水户、协会、水管单位”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管理支斗渠道2716条,控制灌溉面积550万亩,占灌区灌溉面积的85%以上,增强了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的积极性。敦煌市在党河灌区结合管理实际,成立56个渠灌农民用水户协会,63个滴灌用水户协会,健全协会章程、财务管理等配套制度,规范协会管理,全面提升协会管理水平。试点地区新颖有效的节水宣传教育措施、组织管理措施使节水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赢得公众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支持。

五是试点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地区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带动了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立足于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始终把节水型社会建设放在全流域生态保护和全局利益的高度去统筹考虑,在总结向下游输水、改善下游生态环境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国家出台了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健全了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以落实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为核心,组织编制辖区内年度水资源分配方案,提出水量调度计划和地下水削减开采量计划,协调解决和处理各种水事关系,逐级分解落实地表水量调度和地下水削减开采量任务,健全了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各项制度。天津市通过试点建设,推动政府整合供水、排水部门,全面组建水务局;四川省在绵阳、德阳、双流等试点的带动下,全省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石家庄、郑州、徐州、洛阳、湘潭、长沙等重要城市通过试点建设,编制规划,把水务体制改革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重要内容,明确实施步骤,有序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在试点期内按规划要求成立了水务局,为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体制保障,也为全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六是试点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试点地区着眼于切实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全面深入地推进各项水资源管理工作。郑州市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度,编制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制定实施城乡重大用水调整战略,加快南水北调相配套的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和管网建设、生态水系建设、城市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加大封停自备井力度,适应南水北调通水后的城乡水资源配置格局。天津市、大连市发挥临海优势,制定实施海水利用规划,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优化区域内水资源配置,提高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太原市启动两期“关井压采”行动,关闭自备水源井375眼,实现日压缩地下水开采量34.5万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局面,地下水环境明显改善。义乌市加大投入,全面实施分质供水及中水回用规划,对市政污水和过境水进行处理,用于城市景观、绿化、农业灌溉等方面,增加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榆林市大力推进矿井水综合利用,指导各矿井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相应的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井下净水工程将处理后的矿井水,部分作为煤电联营冷却用水,部分作为洗煤厂洗煤用水和车间冲洗用水,同时,还将多余的矿井水排入露天矿采空坑,建成调蓄水库,供工业生产和矿区绿化,大大减轻地表水供水压力,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萍乡市加大水资源监控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市水资源监控中心,对6座中型水库、4个重点工业用水企业、市污水处理厂和市供水企业实行远程实时监控。

“十一五”以来,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微增长。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2009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比2005年下降31.2%,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下降31.3%,均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9,预计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以上成效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中央治水方针正确指导的结果,是水利部党组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示范带动的结果,也是广大投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同志们辛勤努力的结果。前不久,我部验收通过了西安市、张家港市、天津市、廊坊市、徐州市、淄博市、郑州市、襄樊市八个全国试点。今天的会议上,将授予这八个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我谨代表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向以他们为代表的全国试点地区,向长期以来致力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利和节水工作者以及关心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二、“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验

“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生动实践,不仅推动了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工程技术发展、宣传教育普及,丰富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也更加深化了我们在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事业中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和把握。

一是要始终坚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性、战略性措施。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状况不相匹配,既是我国现阶段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作为资源节约型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水型社会,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为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基础支撑,以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为手段,以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保障,所形成的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节水型社会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节水工作。传统的节水工作更偏重于节水的工程,设施和技术等措施,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而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解决的是全社会的节水动力和节水机制问题,更加注重综合手段的运用,既要使得各行各业、社会成员受到普遍的约束,需要去节水,又要使得全社会能够获得制度的收益,愿意去节水,从而使节水成为用水户自觉、自发的长效行为。因此,从生产关系变革的程度、制度建设的深度、社会管理的广度上讲,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十分深远。建设节水型社会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二是要始终坚持发挥好市场配置水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难点和关键在于调整利益格局,最大的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多地发挥好市场配置水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锐意推进改革创新。市场配置资源的关键纽带是价格体系。理顺水价关系,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对抵制不合理用水需求,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具有关键作用。河北省衡水市紧扣水价改革,走出一条意义深远的道路。提补水价看似简单,但实质是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带来了好的利益调整,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天津市对再生水生产用电执行单一电价,免征水资源费和公用事业附加费,对企事业单位回用的再生水免征污水处理费,宁波等城市实施了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都取得很好的节水效果。节水型社会建设要重视市场、依靠市场、发挥市场的力量使浪费用水的行为受到惩罚,使节约用水的行为得到奖励,使节水成为社会成员自发的行为。

三是要始终坚持节水型社会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促进用水方式转变。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郑州市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立足于建设中部地区全国重要粮食供应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化配置水源,高效用水,循环用水,推动用水方式转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服务。天津市确立“水源跟着发展走、水源带动产业变”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思路,重点构建以引滦引江双水源为基础,以海水淡化、再生水利用为补充的适合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的水资源保障格局,建立与经济发展布局相匹配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各项工作,以用水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水型社会建设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成为政府“好使管用”的措施,成为人民积极参与的事业。

四是要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保障。很多试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关键是重点推进了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良性投入机制。郑州市、徐州市、石家庄市等试点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整合水利、供水、排水三大行业,加强了行政区域内涉水行政事务的综合管理,统筹城乡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再生水回用等工作,实现对水资源全方面、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有力保障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张掖市、武威市在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基础上,推动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将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从流域综合治理层面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序推进。这些试点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列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有效整合了水利基本建设、水资源费、节能减排资金等投入渠道,积极引导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各行业节水,完善了节水投入机制,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各方面保障,才能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深入发展。

五是要始终坚持创新工作方法,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发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从无到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十一五”以来,水利部把试点建设作为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方法,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建设宁夏省级试点、南水北调区域性试点、长株潭城市群试点,通过试点进一步推动工作创新,改革体制,健全机制,探索不同类型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途径,深化对节水型社会规律性的认识。抓住“十一五”国家强化资源管理的机遇,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实行年度考核,强化了工业节水工作。各省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实践需求,创新性地开展工作,重点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考核工作。山西省、辽宁省、江西省政府将节水指标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年度工作考核体系;河北省水利、财政部门联合开展年度试点检查;江苏省水利厅、发改委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13个地市,对建设成效好的城市进行表彰。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实现新的发展,切实解决好水资源问题,就必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水资源条件的变化,推动工作方法不断创新。

“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还有许多经验需要全面加以认真总结,以进一步指导“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会议之前,我们选取了二十个试点经验,撷英集萃,编印成册,不求“高、大、全”,只讲“短、实、新”,将鲜活的经验提供给各地参考。以后还会继续编发一些经验,充分发挥好试点经验的示范作用。今天的会议,也安排了部分省市作经验介绍,结合昨天的参观考察,希望大家积极交流和互相学习,得到更多的启发。

同志们,“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制约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一是地区间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和水资源紧缺地区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一些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还不够重视,公众认识也亟待提高。二是规划没有得到全面实施。由于投入不足,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很多关键性项目未能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全面推进。三是地方政府责任还不明确。一些地区还没有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还主要靠水行政主管部门孤军奋战。四是节水制度体系还不完备。国家层面的节水条例还未出台,计划用水、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水平衡测试、节水产品推广等管理制度还未规范化、制度化,急需制定国家和地方性节水法规,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五是现有制度执行还不够严格。一些地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违法不究的问题,浪费用水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六是好的经验尚未全面推广,试点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全国试点和省级试点创造的一些好经验没有得到有效宣传推广,试点之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试点对周边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需要下大力气推动。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用水方式转型最紧迫、水资源管理要求最严格的关键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水资源刚性需求日益增强,水资源保障压力增大。水资源评价最新成果显示,1980-2000年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更是减少了41%。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重,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可能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十一五”以来,北京每年增加54万人口,由此新增的刚性用水需求达6000万立方米;上海市每年增加近30万人口,由此新增的刚性用水需求达3000万立方米。北京市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生活用水已占用水总量的44%,如果人口持续膨胀,南水北调的水量将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吞噬。我国工业化进程长期加速推进,全国能源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导致工业用水“十一五”以来增长100亿立方米左右,占全部新增用水的1/3强。过去一年中,国家先后批复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中部崛起等九个区域发展规划,出台了十一个产业振兴规划,这些区域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区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城市用水需求刚性增长,加上资源禀赋的变化,水资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才能解决,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和挑战。

二是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大从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出发,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了全面部署,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可以说,国家“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已经明确,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水利领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突破口,必须要在加快用水方式转变上,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上有更有力的措施和更大的作为。这就需要严格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管理,强化对重点行业和新建项目的水资源供给刚性约束,促进形成节约用水的倒逼机制,推动各行各业用水方式切实转变,进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全面推进民生水利发展对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水利部党组、陈雷部长对民生水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推进民生水利发展的重要时期,重点要着力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水土资源保持能力、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节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水利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要按照民生水利的总体要求,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优先领域,保障城乡居民的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环境安全,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使水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0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强调,要从我国的基本水情出发,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陈雷部长在2009年水资源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水情,在对过去水资源管理工作系统总结基础上,考虑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借鉴国土资源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领域的管理经验,提出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也是当前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抓紧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三条红线的建立和保障体系建设上来,使管理目标更加明确,制度体系更加严密,管理措施更加严格,责任主体更加明确。要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十二五”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工作,予以全面考虑。

五是城乡各行业节水发展对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时期,是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协调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面临着不同的发展要求。国家用水总量控制要求农业除为保障《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外,不得新增用水。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迫切要求在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基础上,全面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西北内陆等能源资源基地建设与区域缺水的内在矛盾,要求大力调整用水结构,发展水权转换。核电大规模发展要求谨慎论证,促进项目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匹配。国家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在厉行节约的基础上,保障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水。对国家鼓励发展的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水基本同价,营造现代服务业低成本发展环境,对缺水地区的高档洗浴、滑雪场、高尔夫球场等高用水行业要限制发展。

四、“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总体部署和工作安排

“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就是我们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总的来说,“十二五”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要立足于解决水资源问题,立足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立足于促进用水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开创新的局面。

(一)“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

把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工作,重点建立健全考核体系,严格实行问责;把加强需水管理,转变用水方式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调整用水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体制机制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法规,理顺体制,健全机制;把试点建设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抓手,全面发挥试点示范作用;把水资源费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最强有力的保障,加大节水投入,保障各行各业节水全面发展。

(二)“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不突破6200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下降3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60%。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全面推进,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效提高,重要流域和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地级以上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系全面建立。

(三)“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

“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要继续围绕四大体系建设,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注重实效,扎实推进。下面,我重点强调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要按照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部署,制定各省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指标体系,做到能操作、可检查、易考核、有奖惩。要将红线控制指标实行逐级分解,落实到各级行政区。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将地方人民政府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落实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明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同时,推动出台节约用水、规划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调度、计划用水、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水平衡测试、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政策,严格执行已有的规定措施,推动红线指标达到管理目标。二是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十二五”全国用水总量要控制在6200亿立方米以内。下一步,要尽快将这个指标分解下去,建立流域和省、市、县分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使每个地区都有明确的用水上限,作为各地需水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总量控制,坚决遏制区域不合理用水需求。三是加快制订水量分配方案。各流域机构要根据国家即将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会同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水量分配方案制订工作。要把握重点,从易而难,循序渐进,逐步建立国家水量分配体系。四是严格取用水管理。各行政区要按照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实行行政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论证,从源头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关,对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一律不再审批新增取水。五是加强定额管理。组织开展现状用水水平分析和重点行业水平衡测试,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定额进行评估,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用水定额制修订工作,建立用水定额动态管理体系,加强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用水计划下达、节水水平评价等工作环节的用水定额管理。六是严格地下水管理。“十二五”时期全国地下水年取水量要控制在1000亿立方米以内,要将这个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各个行政区,实行计划管理。对已经达到地下水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禁止新增地下水开采。要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受水区等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着力改善超采区生态环境。

2、深入推进各行业节水。农业节水要继续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科学制定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确定节水灌溉发展模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把推广节水灌溉与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集雨节灌等结合起来,提高整体效益。工业节水要以火电、钢铁、石化、纺织、造纸等高用水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用水、串联用水、系统用水,推广节水工艺,提高节水水平。鼓励企业“零排放”,促进废污水的处理和回用。城镇生活节水要注重公共供水环节节水,着力推广使用节水型产品,严厉整治供水环节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同时,要把再生水作为节水的重要领域。完善再生水利用标准,配套建设城市再生水管网,统筹配置再生水,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城市景观绿化和市政杂用。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和规模,力争“十二五”再生水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沿海缺水城市大力发展海水综合利用。

3、充分发挥水价促进节水的作用。水价应当能够全面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成本,补偿供水及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建设成本,并使企业合理盈利。要根据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及资源补偿的要求,合理确定各类用水的水资源费标准。污水处理费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水平。尽快将水利工程供非农业用水价格调整到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水平,综合考虑节约用水和农民承受能力,逐步推进农业灌溉用水价格改革。综合考虑供水管网建设、供水水质净化、供水应急保障等因素,合理核定城镇供水价格。加快推行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的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

4、大力发展节水产业。节水产业既促进节水,又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十二五”期间推动节水产业规模化发展。要通过制定强制性用水效率国家标准,建立节水产品市场准入门槛,带动节水产品制造业发展。要建立健全用水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用水量大、使用面广的生活用水器具、农业灌溉用水产品、工业用水设备强制性用水效率标准。在出台用水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上,实施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制度,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水产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水平和不同行业用水特点,研究制定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目录,对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行强制淘汰制度。引导建立一批提供水平衡测试服务的中介机构、提供节水产品检测和节水技术咨询的公司、实施节水产品认证的公司,探索推动节水服务业发展。

5、夯实节水管理基础。加强用水计量的监督管理,公共建设和住宅用水计量到户,工业企业按《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国家标准要求安装计量器具,灌区计量设施安装到斗渠,井灌区实行井口计量,对未规定安装计量器具取用水的单位和个人严厉处罚。要加强用水、节水统计,规范水资源公报用水、节水统计内容和统计标准,联合统计部门推动建立国家用水、节水数据采集监测网络。“十二五”时期,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国家和各地的节水示范项目。通过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对重点灌区、工业企业、生活服务业用水单位实行监控,及时了解各地区、各行业用水水平。结合水利普查,全面掌握社会用水信息。把用水、节水统计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实行三条红线考核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6、构建公众全面参与平台。要积极引导成立城市和农村各类用水户协会,鼓励居民参与水量分配、水价改革、用水管理,形成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建立政府和公众信息沟通的桥梁,向社会宣传节约用水形势,减轻水价改革的阻力。各地要深入开展节水教育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集水知识、节水文化、节水科技、节水教育为一体的节水教育场所,并积极有效地利用基地开展节水教育活动,帮助公众近距离感受用水方式,学习节水知识。各地要积极开展节水型灌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机关、节水型学校、节水型社区等节水型载体创建活动,把节水型载体建成公众有效参与的平台,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提高公众参与节水型社会的积极性。

7、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要以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区域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为方向,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行政区域内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再生水回用的综合管理,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要根据国家要求,切实把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加大中央分成水资源费和地方各级水资源费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投入,多方面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要重点推广已有先进节水技术,引导建立节水技术开发、示范、推广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支撑作用。

最后,我再简要谈一下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方法问题。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工作,不是现行各种节水措施的简单叠加。负责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要准确把握“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同时,要不断更新观念,跟上水资源变化的形势,赶上国家发展的步伐,适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

二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推进。地方政府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制定规划,完善政策,积极推进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注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要勇于创新而不墨守陈规。要在政府主导下,正确处理行业内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对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增进沟通,寻求合作共赢。

三是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我国各地水资源禀赋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节水型社会建设要立足区情、水情,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区域实际的发展措施。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确定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各类节水工程和节水措施。

四是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要把试点和示范项目建设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手段。要建设好100个国家级试点,通过试点和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途径。要对试点和示范项目开展阶段性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加大推广力度,引导带动面上的整体建设。

同志们,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继续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任,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再创“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辉煌。

谢谢大家!

第二篇:建设节水型社会经验交流材料

乌鲁木齐市地处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少,蒸发量高,蒸降比大于7,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城市。全市水资源量10.5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立方米,仅为全疆的1/10,全国的1/4,处于极度缺水边缘。面对我市水资源短缺的形式,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坚持“开源、节流和保护水源并重,节流优先”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按照国务院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文件精神,以及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制定的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指标的要求,XX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活动的决定》、《关于批转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市政府于XX年9月14日,召开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动员大会,正式提出了2011年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自治区节水型城市; 2011年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2011年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节水型社会(含农牧区),实现节水型乌鲁木齐的总体目标。

目前我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要求已全面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定差距。现就有关工作情况汇报交流如下:

一、健全机构,加强保障

1981年乌鲁木齐市成立了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在20余年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自治区、市节约用水的政策和法规,开展了节水宣传、计划用水、节水检查、工业节水技改、水平衡测试等工作,我市的节水工作取得的一定的成效。XX年,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同年4月16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和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刚为新成立的水务局挂牌剪彩。至此,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管理打破了城乡、部门间的界限,建立了城乡供水、节水一体化个管理体制,实现了城市与农村、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与水量、供水与排水、用水与节水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二、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 制定方案分解目标

市委、市政府把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摆到了改善乌鲁木齐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投资环境和建设“和谐乌鲁木齐”的战略高度,列入了市委、市政府,各区(县)政府及委、办、局的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 “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节水办负责具体日常工作。部分区(县)也相应成立或完善了节水管理机构,成立了创建节水型城区领导小组,明确了管理职责,基本形成市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县)节水办——用水户三级创建节水型工作网络,为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有效的创建组织体系。

三、制定创建节水型工作制度,使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创建节水型城市宣传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各项标准的通知》等,把创建的各项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还使创建工作有目标、有检查,便于考核,为成功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宣传 提高认识 营造全民节水氛围

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各区(县),委、局、办及相关部门进行多方联动,在每年的“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和“世界环境日”等活动期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以及节水服务下社区、悬挂节水横幅、设置节水咨询台、发放节水宣传手册(单)、播放节水宣传片、以节水为主题的板报巡展等多种形式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宣传,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和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的重要意义。此外还通过开展中小学校节水征文比赛、举办节水知识竞赛、节水知识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全社会的节水知识和意识的普及教育,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各方配合、齐抓共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节水环境。

五、完善节水政策法规、标准,提高节水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

我市目前出台了实施了《乌鲁木齐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乌鲁木齐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乌鲁木齐市节约用水中长期规划》等专项规划,为我市今后的节水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系统的依据。

六、加强创建人员的培训工作

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涉及节水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节水工作的各项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具体做法,充分发挥创建工作人员作用,以适应节水工作的需要,担负起创建节水型工作的重任。为了保证我市的建设工作规范完整,全面了解各项创建指标。XX年制定《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举办5期培训,培训人员主要来自各区(县),委、局、办工作人员,用水单位管理人员,其中,第一期培训对象是各区(县)政府(包括街道办事处),委、局、办,参加人数126名;第二期对象是农牧区用水管理人员,参加人数30名;第三期培训对象是用水单位管理人员和部分街道办事处节水专干,参加人数250余名。内地培训班2期,参加人数共40余名。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创建工作队伍的整体能力和工作水平。

七、制定用水定额,建立健全指标体系

1981年我市开始实施计划用水工作,初步制订了《生活用水定额》,对全市实行计划用水管理,超计划用水实行加价收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随着我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的开展,先后制定了新的《乌鲁木齐市工业企业产品用水定额》和《乌鲁木齐市城市生活与公共用水定额》,已报请自治区、市有关部门批准。同时,定额标准的实施,企业可以对照标准、主动寻找差距,促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加强内部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较好的节水效果。

八、加大节水器具的更新改造力度

为从源头上做好节水工作,一是,对用水单位进行节水普查,并引导用水户使用节水型器具,宣传建设部颁布实施的《节水型生活用水标准》。二是,督促用水单位对非节水型座便器的配件进行改造、更换。三是,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严格把关,对使用淘汰落后用水器具的不增加用水指标。四是,各区对辖区居民住户进行用水器具调查,督促制定了相应的改造计划。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九、各区(县)按照统一部署,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活动

为了及时掌握辖区创建单位工作的基本情况,区(县),街道办事处从抓好入户摸底调查入手,强化创建工作力度,组织人员对工业企业用水、生活用水器具、用水量等多项工作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对街道办事处和辖区创建单位、社区、居民小区,进行经常性的督查指导。

区(县)政府,按照《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实施方案》和《乌鲁木齐市节水型企业(单位)、居民小区申报、考核验收、命名办法》的要求,开展了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活动,对辖区创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工作。天山区、沙区、新市区、头屯河区政府组建了由区(县)节水办、建设局、区目标办组成的验收组。水磨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开发组建了由建设局、街道办事处节水专(兼)工作人员组成的验收组、已于XX年9月底至12月底,分别对辖区创建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工作主要从创建单位节水宣传工作、节水日常管理工作,节水管理制度建设、节水管理档案建立等方面入手,同时对各单位各用水点、节水设施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最后将考核内容进行综合打分,综合得分在85分以上的成为区级节水型企业(单位)或社区(居民小区),通过考核验收共评出达到区级标准的单位有315家。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我市的沙区、新市区在创建节水型工作的同时,要求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率先垂范,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目标考核办法》进行了考核验收和综合评分,沙区考核达到优秀街道办事处有7家。新市区考核达到优秀街道办事处有10家。为今后创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十、大力开展城市节水科学研究,以科技进步和新技术、新器具推动城市节水工作

为了认真落实《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实施方案》中涉及节水设施建设、科技节水等项目。编制完成了《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务信息化大纲》,其中乌鲁木齐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已经国家水利部审查通过,并予以一定资金支持。编制了《乌鲁木齐市节水规划》、《乌鲁木齐市农业节水规划》即将完稿。针对洗车行业用水和中水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正在进行调研和草拟相关管理办法。在制定规划和办法的同时,对全市工业用水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对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XX年节水工程项目计划”;“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XX年—2011年节水工程项目计划”;调查汇总乌鲁木齐市特种行业用水设施及技术改造项目;配合自治区建设厅制定乌鲁木齐市XX年—2011年节水工程项目计划;配合市建委落实我市XX年节水示范工程资金;配合市科技局落实XX年5项节水科研项目及资金。完成5座城市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建设。

十一、积极开展农业节水工作

我市农业用水利用率低,XX年我市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62%。部分地区农田基本建设不配套、设备老化、利用率低,主要采用传统的漫灌方式,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难度大,北郊大多为井灌区,渠系利用系数可达0.7左右,南郊板房沟、水西沟两乡的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55左右,达坂城地区渠系配套更差,仅有干支两级渠道,亩灌溉定额高达1060立方米。我们针对农业用水现状和《实施方案》中涉及农业节水的各项指标,加强农业节水的管理。一是向各区(县)政府,农林水牧局、建设局发放国家、自治区有关建设节水型社会文件及“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文件材料。使农牧民对节水农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二是对南郊、北郊、东山、达坂城农业区进行了斗渠调查,获取农业灌溉第一手资料,作为农业节水基准年的基数;三是按照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各项指标要求,对我市农业用水情况、农作物分布情况进行了普查,收集整理、汇总相关资料;四是开展对我市农业用水三级渠道分布情况、防渗设施、进行调查;五是对农业用水定额进行定点测试,并签订测试协议;六是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资金到位后此项工作可即时开展。七是制定农业节水宣传方案。为实现农业节水的工作目标奠定基础。

第三篇:在全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全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老军乡人民政府

(2009年5月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老军乡实际,我就如何有效利用现有水资源,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如下交流发言,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老军乡地处大黄山北麓,人口7618人,总面积389平方公里,草原面积79万亩。共有耕地6万亩,其中保灌面积1.2万亩。干旱缺水严重,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匮乏始终是制约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年降水量195毫米,年蒸发量2246毫米。水资源总量153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777.5万立方米,可利用量只有412.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奇缺,仅有752.5万立方米,全乡17眼机井的出水量均在40立方米以下。人均水资源利用量不足500立方米,是全县缺水最严重的地方。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少雨,不仅农田保灌面积逐年减少,而且人畜饮水也出现困难,干旱缺水已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存和社会发展。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水危机的首要措施,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我乡水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突破水资源制约瓶颈,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施水利工程治水。我乡可利用的现有水资源主要发源于大黄山北麓,主要由流水口、瓷窑口、大口子河、南山沟、火烧沟等大小沟壑组成,现有的三座水库(流水口、瓷窑口、硖口),都是病险库,其中硖口水库已经报废,现有水库的年均蓄水量只有220万方,只能保灌1万亩,而从大口子、南山沟、火烧沟径流的水由于没有拦蓄设施而任意放流,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要合理利用我乡境内的水资源,就要采取建塘坝修水库等拦蓄措施,最大限度的利用极其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流水口除险加固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完工,及早发挥效益,对瓷窑口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增加蓄水量,减少渗漏,可增加保灌面积3500多亩。二是争取立项修建大口子水库,将年径流量210万立方米的水充分利用,增加保灌面积3000多亩。三是修建截引蓄水。在火

烧沟、南山口修建蓄水塘坝,铺设输水管道,增加保灌面积1000亩,可有效缓解羊虎沟、郭泉、潘庄、硖口四个村的供水需求矛盾。

二、修渠保灌节水。在现有水资源的条件下,提高水的利用率,是解决水危机的根本措施。一是要加强渠道修建。通过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来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损失,提高输水效率,从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我乡干、支渠道共有100.9 公里,衬砌33公里,其中6.5公里是在2003年衬砌,其余均是70年代衬砌,且大部分都是土渠,坑大沟深,渗漏严重,水的利用率仅有45%。要改变我乡渠道破烂的现状,就要积极争取水利建设项目,利用项目资金和政府补贴来带动群众自筹,提高群众自发修渠的积极性,逐年建设,争取全部实现高标准渠系配套,使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二是要发展旱作农业。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广地膜覆盖和保护性耕作模式,积极引导群众扩大胡麻、豆类、马铃薯等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种植马铃薯全膜覆盖沟播示范田,降低亩均用水总量,提高单方水的产出效益。三是要改变灌溉方式。长期以来,农民仍然固守着旧观念,认为浇水就是浇灌“地”,要浇足浇够水,于是沿袭传统的灌溉方式,采取大水漫灌,浇地时,把整个田块都放满水,加之,老军地势落差较大,田间土地不平整,要使地块都漫上水,就无形中增加了用水

量。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浇灌方式,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如平整土地,选取合理的沟、畦规格和放水时间及流量),推广先进的喷、微灌等技术,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田间水利用率。

三、营造环境惜水。普及节水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积极采取编发制作易于大众理解和接受的宣传标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教育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使全社会转变用水和节水观念,树立节水型社会的新型价值观,普遍接受、理解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提高参与意识。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全社会的任务,而不单单是水务局或是政府职能,因此,群众参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培育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热情,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努力营造节约用水和崇尚节水的社会氛围,让广大的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要以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为前提,一切工作都要兼顾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做到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滴水、利用好每一滴水,为推动发展提供有效的水资源保障。

第四篇: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调查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调查:丰水省份为啥还要节水?

丰水省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水质性缺水问题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记者日前随水利部“节水中国行”中央新闻采访团在湖北、湖南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调研了解到,当地发挥丰水地区节水潜力,探索节水经验。节水在减少污染、促进经济转型、治理城市“内涝”等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节水即是减污

湖北有“千湖之省”之称,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湖南地处长江中游以南,人均水资源量约2500立方米,“两湖”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水资源污染,清洁水源不足等水质性缺水是丰水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

水资源污染容易,治理难。解决水质性缺水的关键是节水,节水是最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手段。

据通用算法,使用1立方米水将产生0.7立方米的污水,按照最低1:40的纳污标准也需约28立方米的清水来降解。节约一吨水,意味着少污染28立方米水。

节约胜于治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湖北、湖南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现了“增产增效不增水”。以武汉为例,2000年至2013年,万元GDP用水量由309立方米下降到44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461立方米下降到51立方米。

这背后是政府运用价格杠杆,严格监管的结果。企业超计划用水将按2至5倍缴纳水费,且推高排污成本,偷排污水将被罚款高达百万元,在多重压力下,节水成为企业最经济的选择。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节水意味着企业的生命。荆门市金龙泉啤酒厂通过技术、管理“两手抓”,将节水指标细化到每道工序、每个人,实现生产每吨啤酒耗水2.99吨,远低于3.8吨的行业标准。

节水促经济转型

我国农业用水占比约为65%,是节水的主战场。在湖北省钟祥市石碑镇彭墩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节水灌溉系统遍布田间地头。

“以前大水漫灌,一次灌满十天不管,浪费水还产量低。现在用滴灌,每天四次定量精准灌溉,产量和效益上去了,还节约了大量的水。”彭墩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华说。

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改变了农民家庭式经营的生产关系,从分散式种植向集中种植转变,实现了节水增效。

彭墩村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统一经营模式,通过不断优化用水结构,由单纯种植粮食作物向种植蔬菜、果树、种子培育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转变,1000亩土地实现年产绿色蔬菜2000万斤,利润1000万元。

这只是湖北省荆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生态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之一。现在当地依托优质水资源,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等第三产业。“用20%的土地解决了80%的农民就业问题”,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节水为“抓手”的转型升级在工业企业也全面展开。在政府主导下,一方面推动企业加大节水的硬件投入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政策上的“用水红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长沙规定,对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超过21立方米的企业不予落地;武汉出台政策鼓励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低耗水型企业发展。

节水从点滴做起

城市节水涉及千家万户。长沙市户表改造及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李群介绍,当前有20%的水量浪费在“最后一公里”,城市管网渗漏影响水量、水质和水压,不及时排查还将造成地面塌陷。

为向“最后一公里渗漏”宣战,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开始累计投资808.98万元建设给水管网监管系统,通过智能监控水表实时监控,单查堵管网漏点一项4年来节水985.6万吨。

要技术节水,更要意识节水。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居民陈元炎,自建家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养近千盆花,一年节水近200吨,被评为武汉市“节水示范家庭”。

为推广陈元炎的节水妙招,武汉市水务局资金扶持建设家庭雨水收集装置,带动300余户家庭,年节约用水约1.5万立方米。

节水意识在百步亭社区已经融入当地社区建设规划,铺设管网收集雨水作为小区绿化和景观用水,每年节水6万立方米,降低了物业运行成本。

“在丰水地区抓节水,关键在树立节水意识,贯彻到生活点滴。”武汉市节水办主任叶辉说。

当前各地多种手段开展节水宣传,“全国节水教育基地”--武汉节水科技馆,通过虚拟技术、人机互动等方式普及节水常识,将节水意识“从娃娃抓起”。

来源: 新华网

第五篇:在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加强班组建设是夯实企业基础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召开建材公司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目的就是总结前一段公司班组建设开展情况,加强各单位、各班组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相互借鉴经验,促进公司班组建设工作,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的会议主题很突出,安排很紧凑。四位基层区队领导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班组建设管理经验,四位班组长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希望大家把这些好的经验带回去,对照先进找差距,深化认识查不足,把本单位的班组建设工作搞得更好,推动我公司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更好更快地实现安全、高效、优质生产的既定目标。

班组建设工作回顾

公司现有班组77个,其中生产班组49个,自班组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公司党政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将其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通过班组建设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夯实了班组管理基础,提高了班组现场管理水平。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与协助

公司党政高度重视班组建设工作,确立以“党委主导、行政主体、工会协调、部门联动、职工参与”的工作原则,及时成立了党委书记、总经理为组长的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坚持把加强班组建设作为夯实企业基础管理、迅速提高我公司整体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着眼于班组组织建设,着力于选拔培养班组长工作;着眼于班组队伍建设,着力于职工培训工作;着眼于班组制度建设,着力于班组规范化运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建设标准、组织领导、职责分工、班组长管理等方面内容;建立起以行政领导为主、车间具体负责,职能部门业务指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使我公司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健全制度,加强考核与引导

公司先后向全体职工发放了《你在为谁工作》、《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生命第一/员工安全素质手册》、《形势任务教育读本》、向班组长发放了《白国周班组管理六法十八解》、《班组建设学习与指导》、《优秀班组长现场管理》等学习书目;下发了公司《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建材公司班组建设管理制度》和《建材公司班组建设考核细则》,从总则,组织领导,班组管理体系,班组考核内容、班组的考评奖励,班组长任职条件、职责、权限,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民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统一制定了班组综合管理制度、班组交接班制度、班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班组生产管理制度、班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群众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班组质量负责制度、设备维护保养等八项制度;实现了我公司班组工作的有章可循,使各班组工作有序开展。基本实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和工作管理系统化。可以说我公司的班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保障了生产安全平稳运行,也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把握关键,注重基础和实效

集团公司“三基三抓一追究”,其中一项基本工作就是班组建设,抓班组建设的关键要从班组长选拔使用重点基础工作抓起。各基层区队根据要求,从班组长配置、产生、选拔、任用,进行了明文规定,并按程序进行了民主改选,使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过硬、作风扎实、敢抓善管的职工选拔到了班组长岗位上来,为班组建设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基础。

在班组建设推进过程中,注重基础和实效。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一方面加强了基层区队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基层区队利用班前班后会开展安全戴帽、安全措施贯彻学习、每日一题等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导师带徒、每周集中培训等形式,学习业务技术和班组安全管理,提升了班组长及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强化了基层班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学习和执行,加强了“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和“安全双向确认法”的操作,使班组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做到规范操作,推动了基层班组的规范化,取得了实效。

班组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

企业的健康发展凝聚着公司77个班组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你们活跃在生产的各个岗位,肩负着全厂的生产任务,管理和操作着几千万元的资产。取得如今的成绩,归根结底,是靠我们基层班组辛辛苦苦、分秒必争的结果,是我们最基层班组每名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公司党政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和先进企业相比,我们的班组建设工作还有不少的差距,甚至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为:部分干部职工对于班组创建的目的意义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真正树立抓“三基”的思想,目标模糊,基础不扎实,班组建设有要求而无氛围,有的只停留在形式上,致使班组岗位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考核奖惩流于形式,强调了物质奖励,忽略了精神培育;也有的单位重视制度建设而忽略了文化管理,重视现场管理而忽略了人的素养管理;个别班组存在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淡薄,班长冲锋在前而班组成员消极滞后,说明班组管理机制和培训教育工作仍待创新、完善和发展。这就是我们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快速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必须调动全员参与,必须从简单的制度管理、物质管理转变为重视文化环境建设、人文关怀和精神激励,真正的将班组建设成为基层员工队伍的建设家园,才能有效激发基层的活力和热情,提升班组建设的整体水平

对今后班组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

针对班组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我着重讲以下一些认识和大家交换一下意见。

一、立足现状,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推进班组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是管理的最末端和最前沿,是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的基础和关键。今天的会议,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对公司班组建设这项工作的现状要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对公司所处的发展环境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以增强我们促进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2009年启动了班组建设工作,健全了班组建设组织机构,逐步制定出台了相关制度和考核标准,加强班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日常考核,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班组建设逐步规范,班组的管理水平整体得到了提高,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2010,公司评选出了10个先进班组8个明星班组,以上这些就是我们班组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但是,评价自身进步与否,仅仅与自身过去比是不够的,很有局限性,还要横向比较,要和兄弟单位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存在着很大差距,诸如班组建设搞形式主义,班组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培训教育不力,缺乏激励机制,执行力不够等,没有得到多少解决。从我们当前班组建设情况来看,单位之间、单位内部班组之间,推进的深度、力度、效果参差不齐,极不平衡。班组培训、班组文化、安全管理、亲情教育等需要“补课”的基础性工作还很多,这就是我们的真实情况,不想办法、不动真的、不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快速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必须继续保持团结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状态,必须苦练内功,强基固本,脚踏实地做好班组建设工作。、二、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正确把握公司班组建设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公司现阶段班组建设总体要求是:在班组建设和班组长队伍建设中,实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和工作管理系统化,把班组长培养成为政治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和具有现代意识的基层管理者,把班组员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敬业勤奋、创新踏实、热爱本职岗位的劳动者,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文明高效、培养凝聚人才、开拓进取创新、团结学习和谐的企业基层组织,为职工搭建不断提升技能素质,充分展示自身能力和抱负的平台,不断提升班组建设的水平。

推进公司班组建设,切实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要创新理念,学习借鉴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顺应班组建设时代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班组不仅仅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层组织,已成为涵盖生产经营、文化建设、技术创新、民主管理、团队建设、利益分配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单元,加强班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理念,要善于保持发扬自己的好传统,要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好经验,要善于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是要提升素质,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构建班组职工成长平台。加强班组建设必须不断营造职工学习工作的良好环境,拓展职工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职工的创造活力。要把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起点放在基层班组,以培养敬业、勤奋、创新、踏实、爱岗的职工队伍为目标,完善班组职工的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搭建班组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平台,畅通班组职工职业上升通道。

三是要激发活力,尊重职工首创精神,挖掘班组自主管理潜能。要引导好、发挥好、维护好班组职工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自觉、自愿、自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变被动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自觉接受并严格执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使班组自主管理更好的服务企业发展。

四要传承精神,建设优秀班组文化,打造和谐敬业班组团队。企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环境在变化,但建材公司班组职工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不能变,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的作风不能变。在班组建设过程中,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章守纪、团结和谐、开拓创新和提升执行力为主要内容的班组文化建设,制定和完善职工行为规范,推行与传播优秀班组团队文化,塑造班组良好的团队形象。

三、明确目标,真抓实干,努力做好班组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进一步抓好落实,我着重强调五点意见。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为班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各分管战线领导是本战线班组建设主要负责人,各单位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制定和完善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班组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各级党政负责人要把班组建设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事关企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考虑,把班组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指定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工会积极发动,形成推进班组建设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二是坚持典型引路,兼顾平衡发展。典型是时代的旗帜,标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培育先进典型是在我们公司当前班组基础相对薄弱的状态下,推动班组建设工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加强企业班组建设必须坚持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大力培养和选树具有时代精神、引领班组建设发展方向的先进典型,使班组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你追我赶,形成典型引路,兼顾平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注重工作指导,不断完善班组建设的工作机制。班组建设工作需要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齐抓共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全生产劳资等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机制,重点解决目前班组管理粗放、基础薄弱、专业技能偏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继续推进企业管理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重心向生产一线下移,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开展班组建设工作。

四是把握班组建设的关键,切实做好班组长选聘与培养工作,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出思想好、安全责任感强、技术精、懂业务、会管理、作风正、干劲足、有威信的人担任班组长。同时,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积极组织班组长培训,强化班组长的安全知识、管理方法和生产技能的培养,为班组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五是坚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班组建设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工作,是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工作,不可能靠一朝一夕的突击抓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加强班组建设,要耐得住性子,能扑下身子,一如既往、一抓到底,才能取得真正实效。

同志们,加强班组建设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事关公司发展大局,在当前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班组建设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本次会议精神的落实为契机,推动公司班组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下载胡四一副部长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胡四一副部长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齐 继 慧 (2008年10月2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决......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全面部......

    在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动员大会主持词(精选五篇)

    在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动员大会主持词同志们:很对不起,刚才因为市委召开会议,不准请假,我和李秘书长因为参加会议来晚了,让大家久等了,很抱歉。好了,现在开会。经过较长时间的筹备,经......

    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农经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农经体系建设 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年6月22日) 这次座谈会的任务是,总结交流农经体系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

    在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审查会上的发言1五篇

    在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审查会上的发言 岳池县人民政府县长汤才勇 (2012年4月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是岳池县人民政府县长汤才勇,下面我就岳池竞争节水型社会建设......

    在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验收会上的致辞(最终版)

    王正喜常务副市长在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验收会上的致辞(2011年10月20日)尊敬的王主任、陆厅长,验收组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验收组莅......

    在全镇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胡)

    在全镇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今天,我们召开全镇2009年经济工作暨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上级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县三级干部大会精神,回顾总结200......

    在公司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会议发言材料之二:2011公司班组建设工作总结讲话同志们: 加强班组建设是夯实企业基础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召开建材公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