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推广工作汇报(最终版)
传统文化推广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节日文化活动
一、抓好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意义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现代生活理念发生的变化和文化消费、生活方式呈现出了多元化,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尤其是绝大多数小学生对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了解甚少,对其中所蕴涵的内在文化更鲜为人知。因而,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教育,不断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就显得如此迫切。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瑰宝。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 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近日新颁布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二、设计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活动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因此我校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及一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让学生深切感受到
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我校主要设计了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活动的内容如下:
三、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
1、寓传统节日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在小学阶段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涉及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的,我们要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进行民族历史和人文传统教育。如:通过《中秋话团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象征意义,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人们对家庭团圆、社会祥和、祖国统一的向往;通过《又是九月九》和《听爷爷讲故事》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敬老日的由来,感受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逐步养成尊敬和关爱老人的好习惯;通过《清明的思念》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清明的传统习俗,教育学生引水要思源,不忘生命的根,等等。
充分发挥《语文》等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体验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经久魅力。如:通过《老师领进门》、《三过家门而不入》、《花木兰》、《程门立雪》等课文的赏析,让学生懂得尊敬长辈、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感悟。
编写校本课程《弘扬民族文化继承美德传统》,使民族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系列化。如:以“走进民俗文化”为课程目标,具体分为“节日简介、节日的由来与传说、节日习俗、节日诗选、节日主题活动”等内容,并在教材中提出分年级要求。校本课程的编写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更应立足于学校实际,体现学校“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表现出鲜明的学校特色。
2、寓传统节日教育于主题实践活动之中
课外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利用特定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发其中蕴涵的教育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增长知识,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并外化为具体行动。如结合“端午节”我们开展“中国心、中国情、中国节”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走一程“端午之旅”,做一个“端午香囊”,包一串“端午香粽”,演一回“端午传说”,使学生对端午习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于是爱国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又如在春节开展“过中国年”活动,让学生在抄写春联的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中国味”和醇醇的“中国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元宵节开展“闹元宵猜
灯谜”活动;在清明节开展“为亲人点一烛香,为烈士献一朵花”祭扫活动;在重阳节开展“当一日家长”爱老敬老教育活动;在中秋节开展赏月赛诗会等,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育精神。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要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活动目标,根据目标选择相关的活动内容,以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3、寓传统节日教育于环境创设之中
环境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我们以“透视民族文化,尽揽民俗风情”为主题,构筑民俗文化墙;在校园长廊中以“民族魂”为主题,展示每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揭示了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为让学生时时感受浓烈的民族文化氛围,我们在班级版报中结合民族传
统节日的时令,进行专题布置。学生在搜集资料和设计布置中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将音乐铃声选用民族音乐,如《步步高》、《茉莉花》等。既让学生增加音乐素养,又弘扬了民族文化,为美丽的校园增添了浓浓的文化韵味。
4、寓传统节日教育于家庭活动之中
由于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小学生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在节前学校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分别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任务,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这样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春节期间开展“做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的实践活动;在重阳节期间开展“我为爷爷奶奶洗一次脚”的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亲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倍受教育。在活动结束后,学校应及时请家长填写反
馈表,并做好总结工作。
同时学校结合探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围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知多少”,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节日进行探究,从而深入了解它的由来、习俗,并设计与此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接受教育。
四、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活动,拓宽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空间,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开发了民族传统节日教育资源,使教育活动课程化、系列化、规范化。2、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萌发了敬老、友爱、勤劳、善良、感恩、回报等健康情感与品德,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互动发展。
3.进一步促使教师、家长更加重
视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为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的优秀文化内涵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隆盛庄学校
2014年3月
第二篇:传统文化推广工作汇报
2010年3月25日,恰逢谷江小学举行少先队活动,都匀市兴德书院的老师和义工们前往该小学进行传统文化的推广活动,这是兴德书院第五期《幸福人生讲座》活动的延续。
在此之前,兴德书院曾组织过工作人员来开展这样的活动,起初很多老师并不认可,认为这样对他们的教学没有什么帮助,于是不予理睬。但今天却不一样,由于老师们刚刚受过第五期《幸福人生讲座》的培训,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按照预定的时间,罗校长带着老师和学生代表们早早在校门口恭候,当我们的工作人员到达时,他们全体人员深深地行了一个标准的鞠躬礼,表示诚挚的欢迎。
这次带去的课程是传统礼仪、孝亲尊师的讲学,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由黄云霞老师给大家讲解传统礼仪当中的鞠躬礼,并对鞠躬的好处作了生动的说明:对别人鞠躬,不仅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而且能显示出自己的谦虚,放下自己的傲慢心,只有肯在人前降低自己姿态,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和接收到更多的知识,别人才会愿意和你相处,你也会得到贵人相助。为了更生动地阐明这个道理,她还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并在现场进行了一个模拟操作:双手分别拿着一杯水,甲杯水较满,乙杯水较少,将甲杯的水倒进乙杯中。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乙杯要想从甲杯中得到水,就必须放得比甲杯低,而且本身的水不能是满的,否则是没有办法得到水的,这也告诉大家,为人也是一样,不管是对待同学、同事、朋友、长辈、领导,都要怀着一种恭敬、真诚的心。
第二个环节由朱兆云老师主持,她主要依据《弟子规》当中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给大家讲解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基本礼仪,分为站姿、坐姿、走姿等,由曹燕玲老师配合做示范动作。在讲解的过程中,朱老师还针对一些平时容易做不标准的动作进行纠正,使得讲课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得到了场下的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其中罗校长就带头上台演示,曾到兴德书院受训过的8名学生也表现出了她们精神、勇敢的一面,这对于学校的礼仪之风的培养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个环节由金春老师带领大家歌唱感恩行善的歌曲《我的好妈妈》、《七劝行善歌》《生命的河》、《小草》、《母亲》等。在唱歌的同时,金老师、黄老师还穿插了一些有关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让他们生起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知道积德行善的重要性,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等等。
课程前后只进行了3个小时,但效果还不错。在分享中,罗校长感慨道:在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遇到过很多困难,无从解决,自从上次组织老师到兴德书院参加《幸福人生讲座》的学习后,再加上今天各位老师的现场指导,我觉得,以前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了!龙老师也说道:过去我只求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就好了,其它很多事情都是被迫去做的,但看到我们的校长有如此大的转变,我觉得自己是不是更该主动一点好呢?
兴德书院此次谷江之行,一共9人,来自不同的单位和个体,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受到火灾而遭到巨大损失的高杜老师,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仍然牵挂着山里的孩子们,与我们一起开展了这项活动。高老师的这一举动,实属难能可贵,这也坚定了我们兴德书院各成员会一直坚持走上推广传统文化道路的信念!我们更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传统文化走进更多的学校,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受益!
第三篇: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
胡营小学实施德育工程 以孔子学堂为平台学习
践行传统文化
胡营小学一直以来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特色学校创建,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学校引入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以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为核心,以熟读《笠翁对韵》、《三字经》、《大学》、《论语》、《中庸》等古经典作品为辅助,实施“二四双十”德育工程,旨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高尚的情操,乐观的心态,举手投足之间都彰显着美好的德行与素养,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胡营小学主要从五个方面,三个维度进行规划,组织实施。
(一)突出一个核心。
即以学习践行《弟子规》为核心,把学习和践行相结合,把学习的成果用行动展示出来。
(二)实现两大目标。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集合三方力量。
即集合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四)做到四种结合。
1、《弟子规》学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2、《弟子规》学养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3、《弟子规》学养教育与各种活动相结合。
4、《弟子规》学养教育与经典诵读相结合。
(五)继承“十大”传统美德教育和养成“十大”良好行为习惯。
(1)继承“十大”传统美德教育,具体包括:
①孝悌教育;②谨信教育;③谦恭教育;④宽容教育;⑤友善教育;⑥勤劳教育;⑦俭朴教育;⑧担当教育;⑨坚强教育;⑩廉耻教育;
(2)养成“十大”良好行为习惯,具体包括:
①礼仪习惯;②饮食习惯;③睡眠习惯;④卫生习惯;⑤说话习惯;⑥学习习惯;⑦劳动习惯;⑧节俭习惯;⑨交通习惯;⑩惜时习惯。
上述的(二)
(四)(五)是胡营小学德育特色创意的精髓,提炼归纳为 “二四双十”德育工程。
三个维度:
(一)空间上,从学校的外墙走进教学楼的门厅、楼梯、走廊、教室,弟子规文化遍布每个角落,让学生处处看到弟子规。
(二)时间上,从周一的训话故事到周三的校本课堂,从晨诵、午吟 到路队诵读、晚读,弟子规诵读遍布每个时段,让学生时时听到弟子规。
(三)形式上,从学校的听、读、学、诵、唱、演、做到家庭的力行作业,让学生刻刻用到弟子规。
晨读弟子规。
就餐、放学路队读弟子规。
胡营小学的《弟子规》传统文化学养教育创建工作可以概括为打造四大体系。
(一)打造《弟子规》校园文化体系
环境怡人——让《弟子规》浸润心灵。
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人为环境,使置身其中的人耳濡目染,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所以,胡营小学瞄准了“环境”这一“软实力”,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校园德育氛围,为此,学校打造了以楼外墙、门厅、楼梯、文化长廊、教室等为主的的七道靓丽风景线。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悄然无息地涵养浸润着师生的心灵。
(二)打造《弟子规》课程课堂体系
校本育人——让《弟子规》净化心灵。
1、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特色项目建设研究团队,确立了“吟诵课程、宣讲课程、践行课程”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爱心企业为学校捐款2.8万元,印制了《孝弟三百千》和《学庸论语》等吟诵教材。国学经典的诵读如一股清泉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注入了丝丝清新与活力,它唤醒了孩子人性的美好,不断提高着孩子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同时,学校还印制了《弟子规易解及故事》和《弟子规颂词故事》等宣讲教材。这套校本教材结合大量的古今故事,对《弟子规》的每一句话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诠释,师生阅读后获益良多。
2、将《弟子规》特色教育与语文、音、体、美、传统、品社、校本课堂相融合,创建了弟子规操,弟子规舞蹈,弟子规绘画、手抄报、书法、读后感等多种新式的课堂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堂体系。
(三)打造《弟子规》行为规范体系
活动塑人——用《弟子规》感动心灵。
德育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学生的德育,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为此,胡营小学开展了一系列践行《弟子规》活动。
1、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老师们借助《弟子规》分步实施养成教育,结合现代礼仪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主编写《胡营小学<弟子规>学养教育100题》校本教材,使习惯养成训练内容更具体,方法更规范,效果更明显。
2、节假日和主题月教育系列活动
学习弟子规,识记是基础,践行是关键。为达到“双十”目标,学校结合节假日和主题月教育系列活动,强化《弟子规》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落实,让学生明白弟子规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弟子规。
(四)打造《弟子规》成果评价体系
评价励人——让《弟子规》敛制心灵。
学校践行弟子规,只有充分利用“评价”这根指挥棒,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形成“君子厚积而薄发”的态势。
1、把对学生的评价融入“星级评价”中。
(1)学校专门设计了精美的表扬卡和日月星文明徽章,形成了完备的文明之星评价制度,及时对学生的善行义举进行表扬,并在周一训话大会上进行表扬鼓励与拍照留念,这样的评价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经典、行善向上的热情。
(2)学校检查小组对每位学生的一日常规进行检查,分别设置了唤醒篇、曝光篇和激励篇,遵循表扬鼓励的原则,将学生们做的好事写于激励篇上,并根据各班学生表现每周发放习惯养成流动红旗。
通过激励评价,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已成为一种骄傲与自觉。
2、把对教师的评价纳入“绩效考核”中。
在弟子规教育中,老师充当重要角色,而“竞争”是教师不竭的内动力。学校对教师进行动态化的评价。一方面是教师自身践行弟子规的情况,学校将教师对弟子规的“知”和“行”纳入绩效考核的组内自评和互评中;另一方面是对践行弟子规的文明班级的评比,这一结果直接纳入绩效考核和班级团队管理奖考核中,进行捆绑式的量化计分。通过激励评价,教师学习践行《弟子规》已成为一种荣誉与鞭策。
《弟子规》文化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丰富了胡营小学的德育内涵,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在诵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引领他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范本
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范本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的博大精深早已令世界折服。今天它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也为世界各国所借鉴,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与骄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我国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它还教给人们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它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无价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龙的传人。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武术等课程,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我校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艾山二中,努力把艾山二中创建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校。把民族传统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校内外专题教育和各项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构建和谐校园。
启动仪式
我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为此,在全校开展了艾山二中“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以提高广大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传统文化逐步渗透到教学中去。在启动仪式上,徐校长详细介绍了艾山二中的“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计 划。我校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 入校本课程、团委活动的方法,积极开展古诗文吟诵、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革 命传统教育、书法、舞蹈、民族乐器和古乐欣赏等活动。启动仪式上,学生吟诵经典诗文《爱莲说》、教师表演吟诵《诗经·木瓜》、教师书法展示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节目不仅加深了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是我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良好的开始,为我校传统文化特色学校的创建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整个校园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1、学校文化布置——在校园内悬挂弘扬传统文化的标语,并在全校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征集活动,通过此活动学生真正重视和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同时,设立文明礼仪宣传板、传统文化宣传园地,组织学生收集传统礼仪故事、中华传统历史格言、名人名言,在宣传板和宣传园地展示并及时更新,以此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在教学楼道内建设文化园地,展示传统礼仪故事、名人名言和学生作品,创建走廊文化。
3、充分利用每个班的文化墙和黑板报,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每个班级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4、让校园广播成为宣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通过广播大力宣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播放经典诗文吟诵等等,让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校园,以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
为实现传统文化进校园,我校秉承物尽其用的原则,使校园的每个设施都能发挥最大作用,让校园每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传递着传统经典的声音,为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创造良好的校园风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校本课程
我校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 入校本课程的方法,使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语文及班会等课程、教材对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教育的作用。结合各学科教学,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题材的专题视听资料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此外,学校还专门开发了相关的校本课程,如毛笔、钢笔、粉笔书法课,民族乐器和古乐欣赏,国画欣赏等课程,从而让学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达到传承灿烂传统文化的目的。
吟诵特色
为把我校创建成为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我校成立了“古诗文吟诵社团”。为将传统文化渗透落实到教学中去,从启动仪式开始,我校把吟诵加入到语文课堂中去。并且要求各班每天必须充分利用晨诵午读课间吟诵《弟子规》等启蒙书籍,将尊师重教,孝敬父母等传统的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一代先师孔子倡导的“温、良、恭、俭、让”的好行为在我校逐步掀起。同时,我校还举办形式多样的吟诵比赛,调动学生学习吟诵的积极性。校广播站成为推广吟诵的有效途径,在校广播的耳濡目染中学生张口能吟。吟诵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我国传统诗词文赋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太极书法操
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我校积极探索新形式,力求传统文化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认识传统文化。书法是我国古老而璀璨的艺术,太极是我国源远流长而蕴含哲学的拳术,我校独创太极书法操将两种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运动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文化熏陶中强身健体。
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对中国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文化精髓的传承,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响应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号召,将传统文化带入校园。
在今后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组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音乐美术课教师组成。通过校本培训、外聘教师等途径培训教师,使我校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
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今年国庆节前,我校组织开展了“爱我中华”的主题演讲比赛以及革命歌曲比赛。此次活动的开展,很好的激发了校园的活力,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我校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举办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节日的气氛中深入感受传统文化。
学校要求各班每学期举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班会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年级组长、政教处人员深入各班参加班会课活动,通过歌曲、舞蹈、诗歌、小品、礼仪等表现形式,展示我校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形象。
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我校组织力量编印传统文化进校园校本教材,以满足和适应我校传统文化学习的需要,形成我校特色文化。此外,开办以家长教师协会为培训组织的家长课堂,聘请优秀家长或教师讲解《礼记》、《论语》等国学经典文献,向家长传播中华传统教育思想,交流家教经验,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
通过《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几分汗水、几分收获、几多付出、几多收获。我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构建融合校园工作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学校还将不断努力,继续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实力。
第五篇:关于推广普通话工作汇报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关于推广普通话工作汇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们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县语委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职能,精心安排、全面部署,在全县党政机关干部中积极开展推普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效地适应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统一思想,增强推普工作的紧迫感
国家公务员讲普通话的水平高低,代表着一个地区?,我县共有1220名国家公务员,其中县直839人,乡镇381人。使他们能够讲普通话,是我们人事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把此项工作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落实到位。
二、发挥职能作用,在党政机关中推广使用普通话
我们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入手,多措并举,强力推行使用普通话。
(一)严格要求,将普通话做为全县机关公务用语。按县委县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政府及上级的要求,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自觉使用普通话,特别是在召开会议、执法执纪、集体活动、窗口接待等方面必须讲普通话,并将此作为衡量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标准。同时在人事任免等工作中,我们将使用普通话做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考察条件,对新任命的股级干部都要进行一次普通话测试,对未达到标准的进行强化培训,合格后方能任命上岗。有效地确保了全县股级干部都会使用普通话。今年以来,我们新任命的78名副股级以上干部都能规范的使用普通话。
(二)加大力度,扎实开展公务员普通话培训工作。为使机关公务员能够正确有使用标准普通话。我们组织全县公务员统一学习普通话。明确培训范围,出台了《XX县委组织部X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务员必须接受统一的普通话培训,并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优化培训教学,为确保培训质量,确定县电大为定点培训学校,承担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任务。选配了2名有普通话辅导员资格的优秀教师任教,采取了课内讲座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中三个月的时间,对县直单位的630名公务员进行了培训。同时为了帮助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能够及时的参加培训,我们本着方便、就近的原则,采取下乡授课和送知识上门的方式,组织教师利用双休日的时间,深入到乡镇政府为他们单独开班、当庭讲课,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欢迎。今年以来,我们共举办公务员普通话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培训班14期,其中下乡授课5期,参训人数累计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达823人,到10月底参训比例已达90%,目前正在举办培训班,预计到12月底应参训率达100%。加强督导考核,我们组织专人不定期对培训情况进行抽查,对不按规定派人参加参训的单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并且行文明确规定普通话培训考核合格率达不到100%的单位,在年终考核时,酌情扣减评优指标,对普通话培训不达标的公务员,年终考核时暂不确定考核等次,不许评优,并扣发年终一次性奖金。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公务员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的自觉性,保证了培训效果。严格培训测试,会同县语委办协助市语委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规范测试管理,保证准确的测试出参训人员普通话水平。今年以来,我县已有243名参训公务员通过了普通话测试,其中有104人达到二甲标准,93人达到二乙标准,46人达到了三甲标准。其余参训公务员将于12月底前全部参加下一批普通话测试。
(三)严把入口,将普通话做为公开招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招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中,把准确使用普通话做为面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面试分值比重,由原来的占面试分值的5%提高到10%。两年以来,我们为街道办、县财政局、县计生局、自来水公司、畜牧局等单位招聘的145名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都达到三甲标准。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三、搞好协调配合,扎实作好推普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提全县人民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积极性,我们在开展第八届“推普周”工作中,会同县语委成员单位下发了《关于做好第八届“推普”宣传周工作的通知》,协助县语委组织了上街宣传活动,设置了宣传展牌,在县城主要街道配发宣传材料2000份,悬挂张贴标语口号26条;开展了一次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使用普通话抽查活动,检查县直单位6家,乡镇2个,纠正不使用普通话现象20人次,有效地规范了全县机关事业工作人员使用普通话的行为。
四、规范文字用语,做好机关内部的推普工作
作为县语委成员单位打铁还得自身硬。今年以来,我们率先组织本单位公务员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培训率达100%,有效地提高了全体人事工作人员的语言文化素质。行政文书中的语言文字达到了格式规范,语言简练、用字准确;组织、劳动执法文书达到了逻辑严谨、书写规范,用词得当。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完备、手续严格,总体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在机关对外服务科室和窗口,特别是劳动力交流大厅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坚持用普通话服务,真正做到规范用语,保证了前来办事的群众达到了“一听就明白”的要求。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以上是我们在推普工作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些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使语言文字应用更好的适应我县经济发展要求,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