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孤独之旅》解读与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时间:2019-05-13 02:1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孤独之旅》解读与设计鲁教版五四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孤独之旅》解读与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孤独之旅》解读与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孤独之旅》

【我解读】

《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纯美系列小说之一的《草房子》。儿童文学评论家张美妮教授这样评说《草房子》:当我们一页页、一章章地读着这部小说时,闪耀在眼前的是一道道满盈爱心和可贵人格的光彩。试看桑桑和女孩子纸月两小无猜的纯真友谊,以及他在病中所感受到的人间真情;迷恋土地、几近矫情的秦奶奶最终对“占有”了她的土地的小学校、小学生所捧出的深深的爱;有残疾的秃鹰户为自己尊严义无反顾的执拗;倔强的细马咽下委屈,在本可继承的房产荡然无存之时扛起生活的重担,为了养父母重建家园的坚毅;遭受家庭变故,跌进生活谷底的杜小康拼搏逆境的顽强等等,都与我们真诚团结、不畏艰难挫折、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接合,也与人类自强不息、不断发展自己、开创未来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相通。小说感动了今天的读者,也将感动明天的读者。《草房子》以善于异想天开、顽皮淘气的桑桑的成长为线索为我们塑造了一组生长在油麻地的儿童形象,整部小说充满着一种让人感动令人屏住呼吸的美感。

《孤独之旅》讲述了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我们要在引导学生阅读《草房子》的基础上,更好地品读《孤独之旅》,或者说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孤独之旅》,激发学生去阅读《草房子》热情与渴望。

一、故事情节伴着人物的情感变化波澜起伏

《孤独之旅》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始终紧扣着杜小康的情感变化,波澜起伏。杜小康不见油麻地“要上岸回家”被父亲断然拒绝到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再到前方的憧憬,似乎还只是微波荡漾。等到了目的地——那一片犹如“万重大山”的芦芦苇荡的时候,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杜小康“真正感到害怕”,“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这一片芦荡,其实连父亲都“显得也是有所慌张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孤独这个父子俩最大的敌人逼近了,“满世界都注满了孤独”,“开始想家了”。战胜孤独之后,随着鸭群的长大,随之而来的却是暴风雨的磨难。歇斯底里的暴风雨几乎摧毁他们的一切,吹散了他们的鸭群。为了追回鸭子,杜小康冒着暴风雨,脸被划破了,脚被戳破了,甚至迷路了,他“哭起来……说不明白为什么想哭”,“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他惊喜地跑过去” ……这一切构成了杜小康的孤独之旅,也构成了杜小康的精神成长史。

二、唯美的画面和细节处理让故事引人入胜

有人用隽永、精致、永恒来形容曹文轩的儿童作品。我说,曹文轩作品有一种裹挟着你的心灵的魔力。我以为主要原因之一是情节的发展与人物的内心人物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同时,还在于他的作品充满着唯美的画面和那些看似信手拈来却打动人心的细节处理,让我们尽管读到的是杜小康的磨难,但内心没有那种歇斯底里的纠结与绝望,始终被一种温暖的希望包围着。“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读着这样的文字,让你的心会随着杜小康的心而慢慢平静下来;“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惟一的炊烟……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这是纯粹前行中的安静;“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的闻的……使杜小康不时地用劲嗅着”,这几乎是从恐慌中安静下来的一种享受;“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这样的细节,一定让你感动得想流泪。在这样的纯美境界里,我们和杜小康一起成长。

三、朴实温暖的文字下蕴藏着丰美的主题

曹文轩先生认为,文学的标准只剩下一个——深刻。他对这种大抵源自西方,属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标准,或属于我们那些掌握着批评话语权的批评界精英们的标准发问道:“中国数千年,一代一代文学批评家建立的标准体系中,我们所用的范畴是格,格调,雅,雅趣;境,意境,味,我们原来是没有深刻这个纬度的,谁能证明,深刻一定比意境更高明?”从这一段话里,可以看到曹文轩对作品追求深刻性是持保留意见的。读《草房子》、读《孤独之旅》,从这些朴实、干净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触摸到那种温暖的生命的活力,可以感受到那种美的意境和高雅的韵味。杜小康这个形象不是孤立的,他与鸭群、芦荡、风雨,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在作者经营的这些意境里需要我们去品味出其中超出语言的隐喻意味来。曹文轩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他正是把他作品中丰美的主题,掩藏在文字里,让我们在感受唯美中去咀嚼。学者周国平在《孤独的价值》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也许可以成为我们打开理解这篇小说主题的钥匙:“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我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精神的创造力”、“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周国平先生在《文化品格》一书的彩页上还有这样一段颇为耐人寻味的话:“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无爱的心灵不会孤独,未曾体验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我想,这些也许是曹文轩先生将《草房子》中的这一节选定名为《孤独之旅》的缘故吧。这一远离油麻地的牧鸭之旅,这一孤独之旅不仅 仅是让杜小康长大了,走向了坚强,我想更重要是让他真正地理解了生活、理解了生命,让他懂得怎样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也许,这就是以后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更加强大的杜小康。

【我设计】

教学创意:读懂故事,读懂人物,避免在一望而知的东西上纠缠。面对初三的学生,按照编者的意图,以自读为主,交流读“懂”的和读出的“问题”,采用菜单式教学,教师适度拓展。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把握故事内容,提出问题。

2.在品味语言中,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灵之旅。3.在适度点拨、拓展中,理解课文的丰美意蕴。课前准备:

1.用两周的时间读完《草房子》,写一写你的阅读感受。

2.预习《孤独之旅》,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问题,在书中进行批注。教学流程:

一、《草房子》知多少

1.学生交流对作者的了解,交流阅读《草房子》的心得体会; 2.教师概括、小结。

二、《孤独之旅》大家说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准备如下菜单:

(1)故事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2)人物塑造——说说杜小康,说说这一人物与《草房子》中其他人物的不同之处。教师追问:你最欣赏杜小康什么?

(3)环境描写——这是一次充满着孤独充满着磨难的旅程,可是环境描写又给你怎样的感受?

2.说说你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准备如下菜单: 菜单一:关于孤独

为什么以“孤独之旅”为标题?

引导回到课本,抓住文本主要语段品析(1)作者是怎样描写孤独这一最强大的敌人的?杜小康有怎样的表现?

明确:课文“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孤独的逼近,压迫感到最后的坦然面对,杜小康内心在孤独中日益强大。

(2)文章除了描写孤独带给杜小康的磨练之外,还有哪些?

明确:从“家底最厚实”到家道中落,从孩子王到失学,“一落千丈,跌落到另一番境地里”。离开油麻地,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前途的渺茫等等。

教师拓展,引出周国平《孤独的价值》,PPT显示:

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我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精神的创造力。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

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无爱的心灵不会孤独,未曾体验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

菜单二:关于苦难

你怎样理解杜小康所遭受的苦难?

曹文轩先生倡导苦难教育,他和他的儿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值得我细细品味,PPT显示: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苦难绝不是你们这代开始的,今天的孩子,用不着为自己的苦难大惊小怪,必须指出、告诉你的是,苦难从你降生那一天起就伴随着你,人的一生就是与苦难相随的一生。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延伸下去,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少年时,就有一种对苦难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1)回到文本,你读出了杜小康面对苦难时的优雅风度了吗?老师理解中的优雅就是:坦然、沉着、无所畏惧……

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语段1:这里的味道,倒是很好闻的……并且迟迟不能入睡。讨论:这里的杜小康是不是很脆弱,是不是感觉他很不中用呢?

语段2: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讨论:你怎样理解杜小康“哭了起来”和“没有哭”? 语段3:八月的一天早晨……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朗读:读出杜小康内心的惊喜、自豪与骄傲。

(2)也许作者正是基于对苦难这样的认识,在小说中看不到悲伤,而且处处透出一种美感。文章中有哪些段落让你感觉很美,或者说很能打动你的内心?

玩味精彩语段,在诵读中说出自己的体会,把握作者的语言特点。

语段1: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语段2:鸭们十分的乖巧……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语段3:鸭们也长大了……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教师追问:在这一旅程中,鸭子给杜小康带来了什么?你觉得作者对鸭子的描写是否有更多的意味?

明确:鸭子的隐喻作用。

语段4:这才是真正的芦荡……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语段5:与这种孤单相比……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讨论:作者是怎样来强化人物内心的恐惧与孤独的。

教师小结:这样的讨论似乎有些沉重,其实作者是对“深刻”持保留意见的,作者追求的是文学作品的“格、雅、境、味”,他相信“美”也是力量可以通过文字使人变得“高雅”,PPT显示:

中国数千年,一代一代文学批评家建立的标准体系中,我们所用的范畴是格,格调,雅,雅趣;境,意境,味,我们原来是没有深刻这个纬度的,谁能证明,深刻一定比意境更高明?

我们在品味课文语言中,在赏玩画面与细节描写中,不仅仅感受到一种美,杜小康的美,鸭群的美,那一片芦苇荡的美,甚至暴风雨也是另一种美,是感受到一种力量,成长的力量,坚强的力量,生命的力量。这就是曹文轩作品的力量,他平白、朴实、干净、带有温度的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唯美的世界。这个世界因苦难而美丽。

三、总结课文,走进更为广阔的曹文轩作品的世界 推荐课后阅读:曹文轩著《青铜葵花》。

第二篇:八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孤独之旅》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精

《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快速阅读的相关知识,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②结合文本,感受文中主人公面对“孤独”心理的变化,从而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

①组织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线索。

②设置问题,渲染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杜小康所经历的“孤独”之旅。③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畅谈各自“成长”的体会与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孤独,勇敢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①理解编者命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②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孤独”一词,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为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理解。

第一课时:预习课文。

分为课堂预习和课后预习两个环节。课堂预习: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弄通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用批注法熟读课文,在句子旁写下自己的心得。课后预习:(当晚作业)

1、搜集作者资料,了解曹文轩。

2、在日记本上写下初读文章的读后感。

(文章近6000字,依每分钟读500字的速度计算,学生读完一遍至少需要12分钟,为此我安排一节课预习,为正式上课作好准备。)

第二课时:品读课文。

一、导入:

同学们,每次当我们走近曹文轩为我们搭的《草房子》时,我就想起了童年的许多浪漫的事,心中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感萦绕心间,挥之不去,难以释怀,今天当我们将要再次走进 《孤独之旅》的时候,我想在坐诸位很想先来分享大家阅读完《孤独之旅》之后的感受,还望诸位畅所欲言。哪位同学先来说?

学法提示:我们可以从文章的主题、人物、情节、标题等多角度谈自己的读后感。此环节教师捕捉学生的发言,引出下面两个问题。

1、介绍背景

一教师引导学生品读第一段的“家底最厚实”“一落千丈”“跌落到另一番境地”“只好去放鸭”,了解《孤独之旅》的写作背景。主要由读过原著的学生介绍。

二播放电影《草房子》中杜小康被迫失学放鸭的短片,让没有读过原著的学生感同身受,同时渲染氛围。

2、解题

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杜小康旅程的任务是放鸭,目的地是大芦荡,但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我要读书”。为了这个信念,他在旅程中,战胜了困难,让孤独之旅变为成长之旅。

二、品读感动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听出来通过昨天的第一课时,同学们已经把这篇文章面上的问题解决了。然而只解决面上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像《草房子》这样的纯美作品。那么我们如何在这节课上真正走进《孤独之旅》,走进杜小康的内心世界,我想了很久,终于看到了一个人,他就是本文的作者曹文轩,他告诉我们该怎样读《草房子》:文学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一刹那间,把情调的因素输入人的血液与灵魂——让读者感动。

1、学生自主学习:下面请大家用点评批注法读书,从细处去品味文字背后令你感动的情节,并说说理由。这个细处可能是一段话,也可能是一句话,如果你能为某个词感动,那就更可贵了。

2、班上交流分享。(这是课堂的主要部分,时间安排15分钟左右,具体视学生情况而定。)

此环节要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学生不解和不能深刻理解时,适时点拨启发,使学生达到品读入木三分的效果,深刻体味杜小康的孤独和成长。

此环节教师有两点学法指导:

学法提示一:分享,顾名思义:你无私的把自己的思想拿出来和我们共分;我们要学会享:认真的倾听,积极的思考,有选择的做笔记。

学法提示二:读书贵在感悟,也贵在联想,你能由人及己,感动着杜小康的感动,非常令我感动和欣慰。

以下是拟定的点拨内容:(具体何时哪句需要点拨,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1、29——33段:必要的对话 红门的孤独

他们必要的对话会说什么?(原著)“饱了吗?”“饱了。” “就在河里洗碗?”“就在河里洗碗。”“困吗?”“不困。”

父子俩之间的对话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干巴巴?生活单调,情感空虚,环境压抑 红门的孤独:家败、父病、母哭、失学,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如今陪伴他的只有月光、影子„„杜小康从未领略过如此深切的孤独。

“那点”、“简直就算不得了”,那是无法比拟的孤独啊。无人可见、无话可说、无处不在的孤独,无人能受!而杜小康接受了。

你有过这种孤独的时候吗?

你能帮杜小康消解孤独吗?请两名学生谈谈自己的主意。2、44——48段

44段“踩到”“躺了下来”

曾经的杜小康睡在柔软的床上,曾经让他绝望胆怯恐慌的芦荡,如今他不仅勇敢的穿梭其中寻找丢失的鸭子,而且把它踩在脚下,把大自然踩在脚下,那个渺小的杜小康战胜了伟大的自然,他反败为胜了!他战胜了自己,战胜了自然!

48段——嚼着

他嚼的是什么味道?甜,又带着一点苦涩。“甜”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真正成长了的一种甜蜜感和成长后的惊喜,有一点苦涩是因为他经历了一些暴风雨的袭击。

其实在原著《草房子》中,在“嚼”这个词前面还有四个字:“甜津津地”,但是,在删改《孤独之旅》的时候,曹文轩把这四个字给删掉了,因为他觉得读者一定可以凭着自己的理解把这味道品出来的。你看,这位女生就品出来了。

他嚼的哪里只是芦根,更是油麻地任何一个孩子都没有咀嚼过的苦难。甚至后来当杜雍和因为鸭群连续几次误入人家的鱼塘,几乎吃尽了塘中刚放养的鱼苗,被愤怒的当地人扣下小船和鸭群,而真正一贫如洗的绝望时,他万万想不到这段时间的生活给了儿子多少珍贵的财富!杜小康有着父亲的悲伤,却没有父亲的绝望。他在享受磨难。

嚼是味觉,之前杜小康的感官是沉睡的,而现在他的感官已经复苏了。还有哪些感觉?46段:嗅觉、触觉;47段:视觉。

配乐读44—48段,美美地感受一下暴风雨后的那个晚上,杜小康感官复苏后的那份美,感受杜小康的人性美。3、30段“大哭”——46段“哭”——48段“不哭” 为什么从大哭到想哭又不哭?磨难磨练了杜小康。4、14段“吃饭”23段“吃完饭”

想像父子吃饭的神态动作。无精打采的吃饭,闷头扒饭,不知饭的滋味。为什么吃了饭才安静下来?他毕竟还只是个孩子。

5、“前方”“撩逗”

杜家父子要去哪里?文中说出了吗?——前方!4、5、6段中反复地提到“向前”、“向前”、“前方”、“前方”,这“前方”到底是哪里呢?父子把鸭子赶到大芦荡,等待鸭子下双黄蛋。杜家的前途。杜小康的前途——读书。杜小康的人生梦想。“向前”说明他们对人生仍有希望。“前行是纯粹的”——没有退路。

11段的“撩逗”。(挑逗,心存向往,充满幻想,幻想重返油麻地小学读书。)但是,这种幻想在什么时候全都破灭了呢?——21段芦荡。6、38段:“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

危难之间见本性,败军之际担大任,昔日在自然面前跪下的男孩,不再恐慌,不但接受了磨难,此刻他勇于承受磨难。7、41段“分头找”

主动选择孤独,再次承受孤独,有责任感。坚定的长大了!

“又走了”,一场自然界定暴风雨把杜小康逼到了人生的边缘,一场人生的暴风雨让杜小康瞬间成长,没有自豪,只有坚定。似乎他理所当然应这么做。

“摇摇头”,摇得坚定,从容。

读的语气:身体劳累,内心却平静透着坚强 8、51、52段: 叹号的作用:惊喜

为什么惊喜?阴霾已去,曙光即临,崭新的生活就要来了!终于可以读书了。其实,后来,杜小康不仅没有读成书,反而还非常坦然的去油麻地小学卖小杂货,他还偷偷的读书,这趟孤独之旅成为了杜小康的成长之旅,校长桑乔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就是杜小康了!读出惊喜(此处播放“下蛋”短片,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总结提升一:小组四人合作朗读四句话,班上展示。

1、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2、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

3、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4、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总结提升二:读书方法——人生经验通感法。

师:刚才同学们都在畅谈自己的感动,也读出了自己的感动,你们真是天才,你们已经悟到了一种非常难得的读书方法——人生经验通感法。人生经验通感是一种接受美学,利用作者常会遇到的相似人生经历,诱发读者一种联想,这种联想引起读者共鸣时,不知不觉,读者就参与了一种创作活动。

三、品味意境美:

师:曹文轩的作品总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动。如何使读者感动呢?曹文轩说:唯有美:意境美、细节美、人性美。

刚才,我们已经深深的被作者笔下的细节美和人性美感动了。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是曹文轩作品的一大特色。对于这一点,曹文轩毫不含糊地加以肯定,甚至有打上自己作品特色商标的冲动。“我的作品之所以是我的作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是风景元素。从写作上来看,离开风景描写于我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本文的意境美,有感情的读出你喜欢的景物描写,并说说美在哪里。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感受曹文轩纯美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要学生找到环境描写可能不难,但要他们通过环境描写深刻体会杜小康的孤独,可能就比较抽象了。所以教师在此期间的要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度品味语言。时间大约10分钟。

学生班上交流展示。教师点拨以下内容: 1、21段.

杜小康生在芦荡,长在芦荡,为什么说是“从未见过的芦荡”? 比较阅读: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秋水长天,天水相接,浑然一体。

此刻你会是什么心情?——心旷神怡,满怀壮志。

而此刻浩浩荡荡,广阔无边的芦荡带给杜小康的却是无比的压抑,彻底的失败!

当记者问一位成功的环海旅行者: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说:孤独!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尤其是在深夜,神秘和恐惧是外界强压给我的,但孤独却发自内心,不可遏制!

他就是日照的航海家:翟墨。

大人如此,孩子何以堪?何况一个养尊处优的杜小康!

哪些词语可见杜小康真的被打败了?——“真正的害怕”“逃不走”。原来的害怕都是假的吗?引出11段的“撩逗”——心存幻想。

在伟大的自然力面前,人是何其渺小!杜小康此时叫天天不灵,喊地地不应,昔日熟悉的美妙的生于此长于斯的大芦荡,此刻却成了杜小康的滑铁卢,一场磨难开始了!

一生读21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杜小康的那份恐慌之情。2、13段“烟”

“第一缕”“唯一” “炊烟”代表有人家,有人的地方才会有炊烟。强调环境的冷清。其实“炊烟”在古文学中经常代表孤独,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如此。此刻是“芦荡炊烟孤”。

中国文字是很迷人的。比如这个“烟”字,本意因火而起,这里却意境无穷。江南的水烟、树烟也很美。

碧水茫茫、绿树苍苍,如烟如雾,如入仙境,美轮美奂。怪不得曹文轩如此热衷描写水乡。

大自然绝不仅仅是独立的存在,也不仅仅是给人一个生存的环境,更多给了人精神上的东西。而人与自然之间,也有一种神秘的和谐。

此时此景,却给杜小康带来了无穷的茫然与孤独。

你看,这就是曹文轩,明明要写孤独,却渲染的如此美丽,孤独也美丽,就连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情都是纯美的毫无瑕疵的。这就是纯美的曹文轩。

我经常在想,曹文轩为什么能把江南水乡写的如此纯美呢?昨天晚上半夜时分,终于有一个人来告诉答案,他就是诗人艾青: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然后又有一个人跑过来了,他就是赵本山,他说,到我们大城市铁岭去看看吧,乡村爱情也好看呢!

本文的意境美还有24、25段的描写.

小组合作:你自己任选三段中的一段,美美地读出来。怎样才能读出美美的感觉呢?老师给你一种独家诀窍:把头摇起来,轻轻的摇,身体也随着轻轻的摆动。

3、鸭子的描写:10、15、50

鸭子也可爱。鸭子也至情至性,鸭犹如此,人何以堪?更何况年仅13岁的孩子!

四、再谈感悟:是什么让杜小康的孤独之旅成为了成长之旅?

是大自然。一位奋力杀敌的战士受伤躺在战场上,万念俱灰,这个时候是什么东西拯救了他?不是祖国的概念,而是蔚蓝的的天空、碧绿的草原和滔滔的河流、是天地大美、是美拯救了他,是自然拯救了他。

但又不仅仅是自然。人除了战胜自然,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人定胜天。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就像地震中幸存的人们,他们更懂得什么是幸福。

就像云南大旱中的孩子,他们更明白每天节省一瓶水给父母的真正含义。就像杜小康。就像曹文轩自己

他用笔构建了一个诗性的天堂,因为“这可以实现我美学上的追求”;他向往优雅,所以在他的笔下总是浮现一个无比美丽氤氲的世界,即使深重苦难,也闪烁着人性大美的光辉。

感谢曹文轩!

是他拨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心弦,去体味这些优美的生命。是他点燃了我们记忆中的情感之火,让我们回望来路„„ 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

走进曹文轩的乡村土地,感受着那独特的芬芳。享受着曹文轩那如小溪般清澈的文字,感动着曹文轩的感动 因为

他就站在麦田的那边,在青青的麦叶中。

麦叶被风吹动,绿色的爱就从曹文轩那边涌过来.„„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7 敬业与乐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

2、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能力目标

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体会本文语言通俗、准确、生动有力的特色。情感目标

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式】小组合作、质疑探究、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二、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①了解梁启超。补充: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合集》:“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3.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示例:

(1)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2)当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他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会感到无比的郁闷与孤寂,即使他想掩盖,也不能摆脱他的形只影单。所以,有业是必要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出无业的悲哀,让我们明白有业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听写词语: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趋之若鹜、亵渎、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1)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2)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明确:“神圣”。

(3)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4)“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

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5)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6)《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7)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8)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

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1)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 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2)乐业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乐、杜绝游思乐。(加点字板书,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

三、拓展延伸

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板书

敬业与乐业

粱启超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

(本论)

(结论)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论“敬业”的重要。

第二层:论“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总------------------分-----------------总

第四篇:鲁教版五四制第四册语文第七单元词语

想象喇叭糟糕很糟脏乱心脏肯定宁肯玲珑 电铃山岭楼梯数学电梯滑梯脑筋电脑钢筋 采用采摘莫非莫斯科斯文爱莫能助莫明其妙派人派出所委派蜜蜂附近附加附件远近近处 惊讶引路引号谈话谈天交谈敲门敲碎守护 守门保守计算算式撞坏撞车锄头锄地流窜逃窜浪费话费因此从此焦急焦点喘气树桩 气喘吁吁木桩吃亏亏本篱笆讥笑天鹅鸭子乌鸦讨厌蛋壳鸡蛋欺负自欺欺人欺骗负伤讨好翅膀讨教贝壳

《揠苗助长》的道理: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守株待兔》的道理:对意外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

事情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5《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鲁教版五四制(新)

《列夫·托尔斯泰》

找寻“桃源”的入口

读《桃花源记》总是以为渔人能有幸进入桃花源,是因为有“落英缤纷”的桃林的吸引,是因为有览胜探奇的果敢,是因为奇遇般地看到了山上一个“仿佛若有光”的“小口”。此三者既有偶然的非确定性因素又有既成的确定性因素,缺少任何一个条件恐怕渔人的桃源之行都不会实现。

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文本犹如桃花源,教师和学生就是行进在桃源路上的渔人,我们陶醉于一路缤纷的落花,我们有览胜探奇的兴致,但关键是要能找到一个进入“桃源”的入口。大概以此能引出解读文本和课堂教学要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这一话题。

一、文本的特点影响读者关注的角度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从来是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当时叶圣陶与夏丏尊合编《国文百八篇》,指导思想就在于“定目标”,按“目标”选文,按“目标”编文。“依我们的信念,国文科和别的学科性质不同,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因此,我们主张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讨究。” 这两段话包含了一个重要内容,即语文教本的目标之一应重在对文本形式的探究。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文章的特点选编的,或考虑到文本的文体特点,或考虑到单元主题特点,或考虑到语文知识能力特点等。如果从文本形式这个层面去看待文本的话,我以为文体特点是重要的。从文体特点出发寻找进入文本的切入点,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但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强调文体知识教学。近年来,教材的编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的以文体来划分教学单元,有的以人文素养来划分主题单元,有的甚至打乱以单元为序列的模式,将编排授课序列的权利交给教师,这实际上弱化了文体意识。但弱化不等于完全否定,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入手,找寻教学的切入点,是对文体知识良性的、动态的、积极的渗透。如教学《小石潭记》,可抓住作者一“乐”一 “忧”的情绪变化,理解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孤凄悲凉的心境。小说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切入,散文可以从情景交融、象征手法等角度切入,现代诗歌可以从意象解读、朗诵品美等方面切入。

二、教师的解读决定对文本的把握

当教师试图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时,意味着教师已经从文本中走出,而当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走进文本时,已经是一种重复意义上的思维和情感行走。此时教师是一个带路者,有选择道路的权力,这种选择是由教师对文本的个人解读与认知经验决定的。所以如果想做快乐、1 智慧的向导,就要全面熟悉路况,要吃透教材,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

长春版教材选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傻瓜》。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意蕴深奥。它采用俄罗斯民间口头文学的叙事方式,讲了一个傻瓜变成权威的过程。而听者要思考的是傻瓜是如何变成权威的,在傻瓜变成权威的背后,作者揭示了什么、批判了什么。在反复研读课文之后,我发现文中有三个词语很关键:傻瓜、权威、唬。便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没有安排学生预习,上课直接板书课题“傻瓜”,学生看到这两个字便笑。)师:请问大家笑什么?

生:“傻瓜”这个词语从语体色彩来看是贬义的,是骂人的。师:你说的对,你们笑得有理,这个词的确有贬义色彩。(板书作者:屠格涅夫)

师:不是老师要用这个词骂人,这是屠格涅夫一篇散文诗的题目。有了解屠格涅夫的同学吗?

(学生摇头)

师:大家打开课本,看看谁能最先在课本中找到相关介绍?生:在积累里。(请一位学生朗读教材上的简单介绍)

师: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罗斯文坛如此有影响的一位大师,他写这篇文章是不是有失文雅,是不是也在骂人呢?

生(齐答,语气肯定并摇头):不是。

师:这只是你们的主观判断,到底是不是还要等读了文章才知道,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读完后老师要提四个问题,大家要抢答哦。

课前导入实际上已经从语体色彩上引起了学生对“傻瓜”这个词语的关注,并且通过设疑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我提出了如下四个问题:

(1)人们最初是如何评价傻瓜的?(是个没脑子的俗物)

(2)傻瓜面对人们评价的反应是什么?(觉得丢了面子,要改变在人们心中的印象。)(3)最终傻瓜在人们心中变成了什么样的人?(权威)(4)傻瓜用什么样的办法做到了这一点?(驳斥别人、责备别人、唬别人)学生注意到 “唬”这个字,并解释它有“蒙混欺骗”之意,由此直接进入傻瓜能顺利变成权威的深层次原因的探究中,实际上这是在咬文嚼字的同时直接进入了文章核心内容的探究。

三、学生的阅读经验影响对文本的处理课堂是动态的,是生成的。当教师在设计寻找进入文本的突破口时,要清醒地意识到阅读是一个多边对话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主体,2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不但要考虑学生的阅读积累、理解能力和学习需求,还要考虑上课的环境等多方因素。这不仅是一种教育伦理上的尊重,也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该突破“独怜幽草涧边生”的个人意识,要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维视野。

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时,我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托尔斯泰的生平,侧重对托尔斯泰的信仰和理想、创作成就以及他人的评价进行说明。介绍时特意隐去了托尔斯泰的名字,让学生猜老师介绍的人是谁,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另一方面激起了学生的“听”趣。接着我设计了两个环节:(1)想象托翁样貌。让学生想象贵族出身的大文豪托尔斯泰会长成什么样子。(2)到文本中求证想象。这样又激起了学生的“读”趣。这两个环节的设置既直接进入了文本,又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使他们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这个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任何以教师个人的阅读体验为切入点的教学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在双边或多边对话中,话语权不是仅仅掌握在教师手中的。

写至此,脑海中闪现出这样几个字:“给生命一个出口”。曾读过相关的文章,讲的是一只小黄蜂误入室内,几番挣扎后找寻到纱窗上一个小小的洞,终于飞了出去。这只小黄蜂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是像埋头钻研的教师呢?当我们埋头研读文本的时 候,需要给自己一个解读文本的出口——走出去,然后以快乐、智慧的“渔人”身份,引领学生找到梦中的桃花源——走回来!在这一出一回间,我们完成了一次愉悦的阅读行走。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文学大师。这对我们理解课文非常必要,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地听。

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

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

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因此他不仅失去了幸福的家庭,更遭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和统治阶级 3 的反叛和宣战。他差点被流放,幸亏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的荒唐行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谁吗?

(生摇头)师:那老师接着介绍。

对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探索,使得他痛苦、矛盾、孤独。他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让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没有看见家乡的风景,而是躺在异乡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的小床上,看着窗外那将亮未亮的天空。他的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而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 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60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列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步”。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

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介绍时多媒体显示提到的相关书籍图片)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应该知道老师介绍的是谁了吧?(生还是摇头)师(笑):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屏幕显示的图片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字以及插图,并且有列夫·托尔斯泰名字。)生:列夫·托尔斯泰。

(学生默读课文前5段)

师: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社会活动家,是世界文豪,可以说是个明星,你想象中的托尔斯泰应该长什么样子呢?你能把他的外貌给老师描述一下吗?

生:很潇洒,应该很整洁,衣服很漂亮。不会有外国人那种乱七八糟的大胡子,发型应该不错。

(生笑)

生:经常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会把自己打扮得很绅士,然后每天去参加酒会什么的,4 他有自己大大的庄园,会和其他人一起玩乐,做上流社会人做的事情,也许会有自己的跑车之类的流行东西。

(生笑)

师:你是设想了托尔斯泰的生活方式,刚才老师是想听你们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述。生:长得一定很英俊,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是个非常招人喜欢的人。

师:我们想象中的托尔斯泰有共性,潇洒、高贵,是个绅士,有贵族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跑车。

(生笑)

师:真正的托尔斯泰我们已经无缘得见,我们只能通过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 证实我们的想法了。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长什么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默读课文)

师:怎么样?茨威格描写的托尔斯泰和大家想象中的一样吗?老师采访一下刚才发言的两位同学。

生:不一样,很普通的一个人,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英俊潇洒。师:记得你刚才说托尔斯泰应该没有大胡子,托尔斯泰留胡子了吗? 生:留了。而且是乱蓬蓬的大胡子,很不整洁。师:文中是如何描写他的大胡子的?

生:“卷起的滔滔白浪般的大胡子”。胡子很多,卷起来了,不太整洁。

生:和我猜测的也不一样。他长得不怎么样,就是到老年的时候才有一点善良的感觉,才变得慈祥了。

师:你强调到了老年时候才有些慈祥,潜台词是不是托尔斯泰在青年和中年的时候看上去很吓人?生:很丑陋。

师:好,这是托尔斯泰给我们的很吓人的印象。其实我们能有这个印象,是因为茨威格并没有美化托翁的相貌,反而他还评述了一下。托尔斯泰的形貌通常情况下留给人们的都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文中有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找出来?

生: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师:这里茨威格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托尔斯泰的肖像,我们再来读一下。(生齐读)

师:这几个词语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彩上是褒义还是贬义?生:贬义。

师:哪一个词语贬义色彩最浓?生:粗鄙。

师:你能解释这个词吗?生:就是粗俗不堪,有些令人讨厌。

师:这个词只是指一个人的相貌吗?它还可以描述人的哪方面?生:言行举止。师:能随便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一个人吗?生:不能。

(师板书“粗鄙”)

师:我们看这个词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极其粗俗鄙陋,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便这样评价人家的,那怎么能用来形容一个大文豪呢?是不是不太恰当?而且茨威格似乎还想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不良印象无限度地加深,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

比如说他提到了另外一个俄国人—— 生:陀思妥耶夫斯基。师:对,目 的是什么?生:对比,突出托尔斯泰长得丑。师:还有类似能起到相同效果的描写吗?

生:有,还写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见到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估计这些人和我们刚才的想法都一样,一看就大跌眼镜。

(生笑)

师: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生:侧面描写。

师:除此之外还运用了许多整齐的句式,还有大量的否定句。而且在如何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上也做足了文章,许多地方都用了修辞方法。

生:比喻。

师:请找出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师生活动:找出了第一段中有比喻、夸张修辞的句子。每找到一处学生自觉分析好在哪里。)

师:同学们不仅找到了句子,还说出了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是在第一段中找,第一段的确是句句用修辞,老师建议大家来齐读这一段,感受一下茨威格的语言魅力。

(生齐读第一段)

师:其他段落中还有运用了比喻、夸张修辞方法的句子吗?(生找出句子)师:哪一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师生活动:简析两个句子“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 6 膛”,“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重点品读“皱似树皮”“森林般”。)师:我们看到,用了修辞和不用修辞在表达效果上是明显不同的。如把“皱似树皮”去掉,便成了“遮住了黝黑脸膛”,没有原句形象生动。可见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写作时运用。练习,好不好?

(师放幻灯片,同时解说。)

师:与茨威格同年出生的中国文豪鲁迅、2003 年感动中国人物成龙、从辽

宁铁岭走向全国的笑星赵本山。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位,描写他肖像中最突出的一点。

生:鲁迅的胡子很特别,就像是一个浓墨重彩的“一”字,显示了他的倔强和刚强。生:成龙的眼睛眯缝起来很小,似睁非睁,好像是一线天,你用力望过去才 能看见有光从里面透出来。

生:我没有见过猪腰子,但是听人说看看赵本山的脸就可以了,今天一看,果然不假,而且是一个风干了一年的老猪腰子。

生:还有比喻成鞋拔子的,我看也是一个用了多年的旧鞋拔子,失去了 当初的光泽和亮度,显然已有岁月磨损的痕迹。

生:赵本山的脑袋形状也很特别,几乎是方形,从形状上看,分不出上和下来。师:同学们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而且都运用了修辞方法。但老师怎么觉得大家有丑化赵本山之嫌?

(生笑)

师:下面让我们回到茨威格的描写中。老师根据茨威格的描写用电脑给托尔斯泰画了一个像。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件。课件每点击一下就出现托尔斯泰相貌的一部分,按照图像出现顺序,老师解说:泡沫般的鬈发;滔滔白浪般的大胡子;树根样的眉毛;树柴样的额头;宽宽的、仿佛被人打塌了鼻梁的狮子鼻。课件特点:没有眼睛。)师:请同学们评论一下我画得怎么样。

生:太丑了。

师:不仅丑,还缺少很重要的一部分没画完呢,大家发现了吗?生:眼睛。师:对,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没有画眼睛。为什么呢?这可不是我的错,茨 1 老师的电脑里有三张名人的照片,我们不妨现在就做一下这方面的 7 威格用了长长5段文字描写出来的托尔斯泰就是没有眼睛的。(生笑)

师:为什么茨威格没有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呢?鲁迅先生说过:“要省俭地

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写作也应该如此啊,难道是茨威格疏忽了吗? 生:写了,在后面。

师:已经有同学发现老师在抖包袱了。茨威格不是没有写眼睛,只是在前五段没有写,他后面用了整整四个段落来写这双眼睛。我们来看下面的课文。

(师生合作读完课文)

师:读这段文字,有许多句子能让我感受到托尔斯泰的眼睛是有特点的,如“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里用了比喻,黑豹似的,豹子的特点是什么?生:反应迅捷,身形矫健,有捕捉力。

师:说得很好,因此老师感到托尔斯泰的目光像豹子一样有神采,尖锐犀利。你能用刚才老师说话的逻辑方式,谈谈你的阅读感受吗?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老师给你们一个句式。

(多媒体展示:我从_______这几句话中读出来,这是一双______的眼睛。)(生套用句式,谈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师:用大家的话说,这双眼睛是犀利的、锋利的、尖利的、锐利的,同时又饱含丰富情感。老师发现一个问题,茨威格比较偏爱托翁的眼睛。描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彩上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前面是贬斥,是充满了憎恶的,描写眼睛呢,是充满赞美和喜爱的。

师:看来作者重点要描写的还是托尔斯泰的眼睛呀,这种先丑化后美化的写法叫什么呢?

(生摇头)师:叫欲扬先抑。(板书:欲扬先抑)

我想此时我应该随着作者的描写让托尔斯泰这双具有特色的眼睛回到他的面庞上去。(多媒体展示画面——画上眼睛)

请大家注视托尔斯泰的眼睛5秒钟,看看有什么感受。(生全神贯注地看画像)

师:好,现在我们把这两张照片放到一起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生:这双眼睛给托尔斯泰带来了一些生气。

师:那么托尔斯泰因为有了这双眼睛会有什么大的改变吗?英俊了?潇洒了?绅士了?有了贵族的威仪了?

(学生一直摇头)

师:那就奇怪了,这双眼睛并没有使托尔斯泰由一个丑陋的人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托尔斯泰的相貌并没有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那么茨威格为什么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描写这双眼睛呢?

生:因为当我们注视这双眼睛的时候,能看到他的才华、他的天赋,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师:能用文中的句子说明吗?

生:“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集中在他的眼睛里。”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觉得在这几段文字中,有几个句子可以让我们直接看到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

师:看来作者重点要描写的还是托尔斯泰的眼睛呀,这种先丑化后美化的写法叫什么呢?

(生摇头)师:叫欲扬先抑。(板书:欲扬先抑)

我想此时我应该随着作者的描写让托尔斯泰这双具有特色的眼睛回到他的面庞上去。(多媒体展示画面——画上眼睛)

请大家注视托尔斯泰的眼睛5秒钟,看看有什么感受。(生全神贯注地看画像)

师:好,现在我们把这两张照片放到一起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生:这双眼睛给托尔斯泰带来了一些生气。

师:那么托尔斯泰因为有了这双眼睛会有什么大的改变吗?英俊了?潇洒了?绅士了?有了贵族的威仪了?

(学生一直摇头)

师:那就奇怪了,这双眼睛并没有使托尔斯泰由一个丑陋的人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托尔斯泰的相貌并没有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那么茨威格为什么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描写这双眼睛呢?

生:因为当我们注视这双眼睛的时候,能看到他的才华、他的天赋,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师:能用文中的句子说明吗?

生:“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集中在他的眼睛里。”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觉得在这几段文字中,有几个句子可以让我们直接看到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

(多媒体显示: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生齐读)

师:这几句话是对眼睛的描写,有丰富的含义,我们可以先选择其中的一句话,再结合老师对阅读积累来品读,看看在这双眼睛背后的托尔斯泰,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品析其中的一个句子,然后交流。教师补充点拨,联系托尔斯泰的作品。)

生:托尔斯泰不仅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剖析社会、剖析他人,同样也勇于剖析自己。他的自我剖析,苛刻而残酷,不留丝毫情面,像插在自己心窝的刀子。托尔斯泰用这种方式反省自己,我们从中能看出他的理想和追求,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很严格。

生:当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大文豪为国民大众的利益去挑战强权、揭露黑暗与丑恶时,他的自身生活和个人利益一定会受到影响。他不仅失去了财产,甚至差点失去生命。比如妻子和他分家、差一点被流放、被开除教籍,等等。

师:很高兴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已经从外表逐渐走向内心,这让我们明白了人的高贵不在于相貌而在于灵魂。虽然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但却是个很好的开始,老师有个建议,让我们阅读大师,走进经典:

(多媒体展示:《名人传》《忏悔录》《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今年的9月9日是托尔斯泰诞辰纪念日,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世界文豪的祭奠和敬意吧。

师: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表面上看可能和本课无关,但我相信它会给你们启发的。

(多媒体展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10(多媒体展示:《名人传》《忏悔录》《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今年的9月9日是托尔斯泰诞辰纪念日,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世界文豪的祭奠和敬意吧。

师: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表面上看可能和本课无关,但我相信它会给你们启发的。

(多媒体展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师:下课。同学们再见,谢谢大家!

下载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孤独之旅》解读与设计鲁教版五四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孤独之旅》解读与设计鲁教版五四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