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弊病及其措施
浅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弊病及措施
三台县永明中心小学 蒋小红
[摘要]近20年扎根于农村,躬耕于农村中小学校那三尺见方的讲台。所教过的科目也有好几门了。最让我深思的,最令我有着揪心般疼痛并且一直耿耿于怀的还是农村中小学校的英语教学。当今世界,已经是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化的时代,社会生活的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得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世界其他各国人民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新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加之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不断推动着教育的改革,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国新课程改革已经逐步深入。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包括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目前中国广大学校较为普遍的共同学习的外语是英语。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世界意识,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多年以来,在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英语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体系的问题,导致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偏低。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时常很痛心地看到: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已修完义务教育的初中学生,不知道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该怎样去应答。更别说主动与说外语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了。更令我们反思的是许多人竟然还自嘲似的说,“我是中国人,偏不学外文?外国人要想懂我中国人,我中国文化也该整整他们!”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清清楚楚地知道,语言的交际功能是何等的重要。中小学英语的课程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农村中小学人数所占比例很大,教育界对其关心程度却不够。笔者在农村中小学任教近20年,对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深刻领会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弊病之时,不断积极思考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这期间我也曾无数次仔细阅读了许多英语教学的理论著作,对照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我觉得:改革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要提高认识,感悟时代的脉搏,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运用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入手,有针对性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用好用活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一切因素,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这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刻不容缓的。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希望与工作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第一线的各位同仁共勉,并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进而来研究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
一.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弊病
(一).教学活动为了完成课程标准的任务而实施
义务阶段的英语课程的目的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促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 学习策略,使得学生掌 1 握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得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然而,由于广大农村小学的客观现状,造成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难堪与尴尬。今天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与城市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是无法比拟的,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的英语能力也是无法相比的,从客观上讲,或者说打个比方,他们正在上演着一幕新世纪的龟兔赛跑的童话剧,仰或说是蜗牛与火箭比速度。试想想,一个在小学完全没有学习过英语的孩子进了初中,马上就开始拿出吃奶的力气,站在原始的起点,与已经跑了至少三年(多者六年,甚至更多时间)的城里的孩子作等距离的长跑比赛,谁胜卷在握?比赛还在无形无影的场地里进行着,也许会有天使创造奇迹,于是,每个人都翘首企盼着那来自终点的欢呼,比赛得继续。可是有多少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师正在眼睁睁地看着,看着自己的学生无力地奔跑在后面,一任自己再怎么地为他们呐喊,可是孩子们的脚步依然那么沉重,甚至于还有些凌乱不堪,终于有的孩子跑出退出了比赛的跑道。老师心里的焦急,伤心与失望并存。然而,可以停下来帮扶那些那些孩子重新进入跑道吗?那有谁来为那些正在跑道上蹒跚奔跑着的另一些孩子加油呢?
相同的任务,因为错过了许多时间,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于是有了太多的无奈,教学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星夜兼程地赶!
(二)英语课堂上的“幽默”,母语充斥课堂
为了使得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英语。在农村中小学,初级阶段,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和表演的方法,促使学生直接理解英语,这在农村中小学还基本可以实施。但随着学习知识的的增长与难度的加深,英语教学的实施就举步维艰了,学生词汇量的掌握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进行。老师不得不常常使用母语来给学生重复解释,课堂教学在英语与母语的交替中进行。甚至很多孩子本末倒置的等着老师用母语来解释,而他们则用母语作笔记,更有甚者用母语来给英语注音!
教学活动如此的尴尬!乐与趣能寄身何处?四会能力,听说读写,到头来仔细思量,一会都不敢拍着胸膛说“我会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难啊!可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
二.听听乡村孩子们的心声
(一)小学英语,好奇驱动下的极大兴趣遭遇漠然
城里的孩子大部分从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的今天,农村孩子却只能羡慕的对此眨巴眼睛,好奇与羡慕两者见兼而有之。听听“Good morming!I’m Xiao Wanzi.Nice to meet you.”看人家,全身透着洋气,满口洋文,举止儒雅,与咱就是不一样。与他们在一起,咱们就只有目瞪口呆的份!于是我们盼呀盼,终于盼到三年级了,课程表里有谓之英语的神奇的语言课了。我们差不多已经开始自豪地想象下次见到Xiao Wanzi时一定要让她知道我也可以洋那么一 点点了。可是等得眼睛都花了,英语老师 2 也没有露面。好不容易英语课堂上来了学校里最年轻漂亮的音乐老师,我们高兴极了,唱歌也不错的!更叫我们开心的是,老师今天没教我们“哆来咪”,改教“1(one),2(ywo),3(three)”了。那以后我们甭提有多喜欢看见音乐老师的身影啊!可是她总很少来,差不多都等我们把她教我们的“1,2,3”都忘得没踪没影了的时候才会再在英语课上看见她姗姗来迟的身影,听见那似曾相识的声音。我们好遗憾,我们只能给老师那灿烂的笑脸,期盼的眼神配以目瞪口呆般表情。我们的笨被表现得那么充分,老师无奈只好从头再来,我们一学期结束都在数1,2,3,还一直没 数会。于是终于不敢想象再见到Xiao Wanzi的 事了,最好这辈子都别见着那丫头!(二).初中英语,单词重压下的兴趣被压扁到几乎与地平线齐平
上初中了,最大的快乐就是兴趣死灰复燃了。可以每天跟老师念A,B,C,终于破解了城里小丫头的神气了。可是好景不长,每天一大堆的单词弄得我们晕头转向。老师的笑颜不再那么好看,更多了些殷切的期待,可是我们的脑袋都大了,也想不起来昨天还念了无数次的东西该怎么念。我们又一 次无可奈何的重现无数次曾经演练过的表情,又一次一次的目瞪口呆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正如古人所说的“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可是这一串又一串的单词啊,怎么就没有过尽头呢? 二.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一).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始动力
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也没有哪个孩子不梦想着自己可以腾飞,正因为如此,在学习之初,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英语,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事实上,小到日常交际活动,大到学术探讨,英语都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门语言。老师要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就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让学生明白,从而激发起学生心中那种最原始的动力。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并且勇于尝试,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我们留心,英语课堂中的趣无处不在。比如:教学单词时的进行的看谁读得好又快的小竞赛;对话教学 3 中的真实情景模拟——表演;猜谜语;作业评讲时的我们都是好医生,各种方式的英语小型竞赛,„等等活动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3.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外语教学成功与否不只是一个教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学习者成功与否,变因很多,包括心理特征(敢于冒险,对歧义持容忍度,产生依赖性,移情等),情感因素(喜欢或讨厌老师,喜欢语言的文化等),个人心理特征,社交方式(性格,社交心理特征以及社交能力等)虽然这些变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1).读出书中之趣
作文的材料来源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以及对生活的理解。阅读是间接生活的积累,也是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是写作前期的重要积累途径。加强阅读,特别是扩大学生课外阅读,可以丰富他们的阅历,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而要求学生去写比较高质量的作文无疑是缘木求鱼。因此我们认为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前提,作文不过是阅读的延伸和发展。张志公教授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里说:“说到最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从基本训练入手。阅读训练搞得好,基本训练搞得好,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张教授的话中,其中一个方面的意思就是说阅读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同时,通过长期的读书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韩寒在新概念作文竞赛中屡获大奖,大概是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大凡写作能力强的人,要问他们的经验,总是说得益于大量的阅读。因此,在近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把阅读教学和提高写作兴趣联系起来组织教学,收效很好。
(2).读出书中的道理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截然分开,支离破碎地肢解课文,结果作文成了“老大难”问题。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范例,介绍作文材料的来
① 4 源,启发学生,使学生举一反三,从而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例如教《小巷深处》一文,我就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母亲爱女情深的所有事,同时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事为什么能表现母亲的爱女情深,使学生明确了很多琐屑的事,家中发生的常事,也能做文章的题材。而且这些题材往往最感人,最能触动人们的灵魂深处。学生懂得阅读是间接观察生活,也能感悟到很多道理。使学生改变了写助人为乐必是“救落水儿童”,写拾金不昧必是“拾到几千元钱的皮夹”,且千篇一律的恶习。2.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写作动机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多半是根据教师的需要,或仅仅是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生活的需要,缺乏写作的主动性,而写出来的文章相当一部分是无病呻吟。南京市教研室姜鸿翔老师提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需要。首先,有计划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依据新课标和教材编排,在初一年级,安排了以下8 次实践活动:“照片的故事”、“今天我当家”、“秋游涪江”、“献给最可爱的人”、“我为邻居写对联”、“春天在哪里”、“校园因我而美丽——栽花”、“野炊”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了发现、有了感受、有了交往的需要,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其次,捕捉生活热点。学生校园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家庭生活中的小事,社会生活中的大事都拿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倾诉,表达的需要。
3.通过竞赛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争强好胜。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利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在本班设立了“青苹果”作文奖,将本班的学生按水平分三个组,每次每组的第一名奖励苹果一个。学生非常喜欢这一活动,一提起作文课就兴趣高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写作的需要,就为我们搞好作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
1.写作的准备——教会学生观察,为写作建立丰富的素材库(1).多体验,多观察,使用恰当的方法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思考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②
叶老的这两句话就说出了准备功夫,观察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应当如何做好观察训练呢?
首先,要加强对“五觉”的训练。因为观察的第一步在于感觉。这就需要训练自己的五个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肤——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正是收集信息,积累资料的关键。
同时,经验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的同时要教育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体验。同时要做到在观察中理清自己的思路,按照一定的顺序。感受的生活材料要富有哲理性、富有层次性、富有深意。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后,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小学时,我的成绩很好,考试后根本不用提心吊胆地怕妈妈盘问成绩。进初中后,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每当考试后,我的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更害怕妈妈问分数,我深深知道妈妈 脸上的笑容是和成绩的好坏成正比的„„”好一个“成正比”,学生已感悟到了妈妈的脸部表情和分数间的关系,富有深意和新意,富有层次性。因此,感悟生活是有层次的,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思考方法,理清感悟的层次,才能揭示生活的真谛。
最后,应把联想和想象的成果也当作观察的一部分。在我们观察和体验事物时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把眼前的事物和我们所经历过的事物、眼前的体验和经历过的体验联系起来。这是人思维的必然,也正因为如此,丰富了我们的写作素材。我们应该把联想和想象作为观察的一部分。
所谓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心理思维过程。联想是联系眼前的事物与以往曾接触过的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联想,可以从眼前的事物生发开去,由一点发散到另一点。如峻青在《雄关赋》中,不仅展示了“固若金汤的雄关”(山海关),而且借物抒情,由具体的“雄关”联想到人们心中的“雄关”,那就是“对社会主义,对革命事业,对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坚贞不渝的信念”,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联想所产生的作用很明显,它使人思路更开阔,视野更广远,使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更为深刻。
想象是人们追忆形象的一种机能,是一种通过温故而创造新形象的机能,是人们在已有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思维的活动。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诗人可以通过想象创作出瑰丽的诗篇,音乐家可以通过想象谱写出动人的乐章,科学家可以通过想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可以说,想象是思维之源,是知识之源,也是创新之源。
联想和想象是创新思维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大大拓展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丰富文章的内容。可以说,文章正是有了联想和想象才更加精彩。
(2).坚持写日记,记下自己的观察成果
日记是一种自由灵活的体裁。因此,在现实操作之中,可以指导学生将观察或体验到的生活用日记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材料。一方面是写作的一个资料库,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练笔,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阶梯。2.写作的训练——采用恰当的方式(1).抓住日常生活精彩瞬间——片段描写
片段描写应当受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视。所谓片段描写是指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做专题的训练。它自由,灵活,用时间短,可操作性很强,适用于初中作文教学。在语文初中教材中就有很多的明确的要求。我统计了初一语文第一册,现代文阅读共20课,其中,有片段描写练习的达到12课,占了60%。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就有很多的人忽视了这一训练,甚至错误的认为是与考试无关,是浪费时间。
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应该认真完成这一训练之外,还要创造更多的片段描写的训练范例。因为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例如在学了《一面》之后,可以设计写一个人物外貌的片段,着重训练如何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在学习了《猫》一文之后,可以设计一个写动物的片段,写出动物的特征。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还可以根据单元的重点,安排单元的片段训练内容。
这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听课有重点,同时将课堂上一些零散的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形成很好的效果。又可以使阅读课上 的经验尽快的运用到写作上。
7(2).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仿写
作文可不可以模仿?我认为可以。当然,我们首先要鼓励学生的作文要写得有新意有特色,但也允许适当地模仿别人的作文。写字,画画都有临贴、临摹这个阶段,作文也会有个先模仿的阶段,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或学生习作,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可以降低作文难度,先“扶”再“放”,不至于一开始就产生作文难的心理。而且,文学的起源就有“模仿说”,认为文学就是对现实的一种模仿。初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和写作的技能,然而模仿是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初中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a.仿照范文的手法。以小见大,借景抒情,以物喻人,欲扬先抑......初中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典范。这些手法还需要学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例如我们学了杨朔先生的《荔枝蜜》以后,可以布置学生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一个片段。也可以布置学生观察一种事物,联想人们的某一类品质,从而写出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可以掌握一些常见的写法,提高写作的水平。
b.仿照范文的结构。初中有很多文章的结构可以称得上是典范,学生掌握这些结构以后对今后的写作是很有好处的。以初三的议论文为例。吴晗先生的《谈骨气》是一篇相当经典之作。学生仿照其结构,可以采用“提出问题——举例证明——归纳号召”的形式写议论文;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发问的精神》学习正反对比论证;通过《怀疑与学问》学习名言在议论文中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模仿,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3).提高作文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集体作文
集体作文是指通过指导全班同学对同一题目的同一题材使用同一形式进行写作训练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某一类文体的把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种方式适合用来写要求相当规范的公文,如感谢信,倡议书,调查报告等等,但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文、说明文。
例如在初中二年级下期训练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写说明文时,我指导全班同学写了一篇《粉笔世家》。我先让学生分组收集材料,再将各组的材料汇总,形成了要说明 8 的主要内容:粉笔的身世、粉笔的分类、粉笔的贡献,再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粉笔。学生在以后的作文实践中、就能运用类似的方法介绍其他的事物。
(4).注重学生作文形式的训练,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和安排,这就等于说,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③美学家朱光潜的这番话说明了不同的材料适合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作文就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因此,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式等也应当给学生介绍,使学生可以选择恰当的形式来表达。
(三).建立恰当的评价激励机制 1.把握标准,不吝啬分数
作文经常得低分,这是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批改作文时,“分”抠得很紧,学生辛辛苦苦写过一篇文章,能得个七十分就了不起,有的学生甚至一学期都没有作文能得60分。经常低分,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失去自信心,最终引起回避和退缩的反应,失去作文兴趣,形成畏难消极的心理。是不是学生作文实际水平只能评低分?我们不能否认有一部分学生作文确实很差,但对多数学生来说,之所以低分,主要还是教师作文批改时,把握标准存在误区:一是把学生的作文当文学作品看待;二是用成人文章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三是把新课标中学生作文的总体要求、最终目的作为统一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作文,从而导致在教师的眼睛中,学生的作文很差很粗糙。因此,教师应抛弃这种片面认识,正确把握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认识到学生作文只是一种练习作业,一种学习过程。要根据新课标中对不同阶段的不同作文要求,按照学生作文有个逐步提高,逐渐达标过程的规律来确定标准考虑评分。不要吝啬分数,只要达到了本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好作文,就要给较高的分,以帮助学生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2.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最重要的,其他各种需要都是属于次要的手段性质,自我实现才是人生存在的目的④。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写好作文。反之,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感 9 受不到一丁点成功的体验,再坚强的人也难免丧失信心,何况是初中生。教师要想办法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编印一本班级作文集,让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入选,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摘一些单项或片断的作文练习,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成功„„ 3.表扬强化,使学生增强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rlock)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关于表扬与批评效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受表扬组每次成绩都有进步,且成绩比受批评组的要好⑤。由此可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正确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真正优秀的,符合文章要求的还比较少。教师的目光 不能只盯住学生作文中的缺点,不能成天只对学生讲这里写得不行,那儿写得不好,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作文难写和怕写作文的心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一项新鲜的材料„„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只要作文有了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不断强化使优点巩固坚持,缺点就会相应减少,不仅使学生逐渐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为写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动力。4.讲究批改艺术,多用鼓励性评语
在作文批改中,有的教师看见一些差的作文心中就厌烦,随意给一个低分,连评语也不写,或者气呼呼地写上一些批评、挖苦、斥责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逆反心理本就很重的初中学生不仅不会改正缺点,由怕作文到厌烦作文,有的干脆拖欠不写,或胡乱抄几句应付了事,因此,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有一颗爱心,满腔热情。评语要用鼓励性语言,既要肯定点滴优点,又要诚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还要介绍一些修改的具体方法。要用谈心式、讨论式的语气,让学生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
当然,针对新课程、新标准,作文教学如何树立新理念、采取新策略,还需进行 10 深入的思考;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又是一项新课题。我们迫切希望得到有识之士的指导,并愿意和大家一道共同探索。总之,我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问题及措施[范文模版]
一)、对农村教育认识的偏差
1、农村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农村教育不单纯是基础教育,还应该包括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等,是社会综合性的基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农村的发展和未来,同时也决定着城市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全社会人口整体素质的高低。
2、农村教育问题就是教学质量问题。在农村教育就是基础教育的思维定势下,往往又直接产生了教学质量问题,把农村教育局限于学科教育和质量上。考虑的是把多少学生输送到了重点中学,忽视了德育教育、人文关怀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其结果只能是个别学生得到发展,大部分学生学无所成,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教育问题就是办学条件问题。现阶段,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比,基础设施、办学水平、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办学规模、办学效益等问题日趋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急于跟城市学校攀比,想方设法集中条件创建部分优质学校,其结果是个别学校冒了尖,出了名,大多数学校在没有压力下应付完事。这也是农村教育认识上的重大误区。据笔者了解,某镇有13所完小和7所分校,受社会和家长认可的仅为1所中心学校。
4、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初高中毕业生中的50%以上要回到农村,有些地区更高达80%以上,因而造成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学生也无心向学,无所事事,把学校当做人生的“休闲站”。返乡务农,学非所用,无法触入到农村的经济活动中去,造成农村劳动力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二)、师资不足,素质偏低
解放后,我国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各级师范院校培养了一大批教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教师队伍仍严重不足,大量民转公、代课教师依然存在,外加上世纪80年代一批顶班教师的出现,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下降,从而引发群众的不满,造成负面影响。有些边远学校长期得不到一位正规师范院校分配的教师,要提高质量,谈何容易!
(三)、资金匮乏,投入不足
在教育投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能说不大,但是,这些投入基本上都是用于解决教职工的工资,在学校改造、办公经费、教师培训、设备购置、组织活动等方面的投入几乎是空白。特别是2001年以前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农村地区拖欠教师工资现象比比皆是,更不要说其他方面的投入了。而学校仅靠有限的学杂费收入维持正常运转,办学举步维艰。有些学校,甚至在破旧的危房或公庙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即使个别学校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迎接“普九”工作验收过关,最终也落得举债累累。
(四)、教师生活条件偏差,队伍不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但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据调查,2004年以前,城市教师的收入是农村教师的2~3倍。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奖金和福利,外加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广大农村教师很不公平。教育不公平现象不仅体现在学生身上,教师方面也暴露无遗。为此也造成农村教师人心浮动,拼命往城里挤,这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城镇教师大量过剩,农村教师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学校个别优秀教师,城镇学校也想法设法把他们挖过去,这又造成了拖走了优秀教师,同时也拖散、拖冷了人心的局面。据某校统计,2000年以来县重点中学抽走了该校8位骨干教师,而直接补充到该校的教师仅有5位。
(五)、辍学、失学偏高,巩固“两基”之路依然漫长
自《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绝大部分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外加家庭劳动力不足,教育投资偏大(家长负担过重),再是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造成部分农村家长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不高,辍学和失学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两基”的巩固和提高。1986~1990年以来,全国每年辍学和失学的小学和初中生都在500万以上,1988~1989学接近800万,1989~1990学565.4万。辍学率和失学率之高,令人担忧,文盲和半文盲的冲击,低素质劳动者的恶性循环,怎能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六)、体制单一,办学缺乏自主权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焕发生机,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民办、企办、公私合办学校相继出现,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但在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是公办学校一统江山,直接依托于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求变,不敢变,没有能力变,“特色学校”鲜有少见。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走出误区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提高认识,夯实责任,扎实做好本地区农村教育工作,要从“三农”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教育问题。同时,创造条件引导广发家长走出误区,要深刻认识到农村学校不仅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适应农村未来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升大学仅是少数,留在农村毕竟占绝大多数,掌握实用的技术同样可以有所做为,同样可以体验成功与成就。
(二)、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抓好继续教育
针对师资不足,素质偏低这一问题,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加大教师培养和培训力度,一方面,继续办好各级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教师,并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广泛吸收有志投身教育事业、且又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人士加盟教育事业,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大力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从而为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对部分不适合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要坚决清理,并做好他们的转岗和善后安排工作。
(三)、加大政府投入,广纳社会办学资金
办好农村教育,政府负主要责任。现阶段,加大政府投入是办好农村教育的强有力保证。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三保”目标(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实现“三个增长”,在农村教育投入上决不低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总体水平,并逐步有所增长。主要领导要争当“教育的父母官”,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出谋献策,保驾护航。同时,广泛宣传发动社会有识之士和广大群众踊跃捐资助学,广纳社会办学资金,缓解办学资金压力,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办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一点,部分地区已有成功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推广和借鉴。
(四)、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制定措施确保队伍稳定
针对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待遇偏低、生活条件差、队伍不稳定这一状况,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有足够的认识,引起高度的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才行。比如,给边远落后地区工作的教师上浮一级工资,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子,政策和扶贫、改危、转移支付资金向农村学校倾斜等等。而对于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调动问题,要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安于农村,乐于农村,奉献于农村;确需调动者,则借鉴“转会制”的做法,经调入方和调出方共同协商,由调入方补偿一笔资金给调出方,以有利于农村学校培养教师的积极性,尽量避免“行政干预”和“人情关”,给农村学校的教师成长创造民主、平等的环境,有利于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五)、依法治教,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对于农村地区儿童、少年辍学、失学偏多这一问题,我想除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家长认识之外,更应该要强化人民政府的职能,依法治教,加强监督和管理。对拒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保证让每位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进入学校读书。同时,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依法从教,依法治教,给农村学校更多的人文关怀、指导、帮助、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过多指责、诽谤甚至粗暴干预。只有这样,农村义务教育才能健康发展。
(六)深化改革
农村教育问题诸多,缺乏活力,出路何在?我想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教育改革。比如,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认真做好教职工定编、定岗、定员、分流工作,保证农村学校教学编制的基本要求。同时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从而产生更大的教育效应。改革,才有活力;改革,才有希望;改革,才有发展。只有深化教育改革,农村教育才焕发生机,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品格具有与生俱来的特质,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通过教师的后天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他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克服困难、改进教育方法、不断摸索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精心打造学生——这件艺术品的优良品性,使他们具有勇于创新的品格。当然,只靠学校、教师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它需要社会、家庭都来关心我们的学校、关心我们的教师、关心我们的孩子,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保驾护航。
我们坚信中国的农村教育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2018总结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8总结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2018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团结协作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2月份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对本学期所研究的内容和所开展的活动进行统筹安排。
3月份围绕教材让五、六年级学生自编自演进行英语课本剧表演比赛,让学生所学知识做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做到学以致用。
4月份围绕活动化教学模式进行优质课大赛,针对课堂中的操练活动环节进行研究,并把操练活动的各种模式进行总结,找出非常适合学生掌握并让学生感兴趣的操练方法,同时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和讨论。
5月份针对课题这几次的活动在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搜集学生对哪些活动和教学方法感兴趣,为下一步研究方向奠定基础。
6月份在学生中进行英语歌曲比赛,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7月份针对课题征集优秀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并在课题成员中进行交流。
8.每两个月对此项课题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写出阶段性报告。
总之,我们学校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要以观课议课活动为桥梁,多学习,多反思,多提炼,并向众多参加课题研究的学校学习,取人所长,补已之短。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研究,切实推进活动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且不断使研究丰富、完善,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四篇:浅谈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浅谈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吴细香,教育管理)
摘要:英语教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然而,受各方面原因影响,当前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以云霄县部分农村中小学为例,着重分析差距问题的原因,从教学质量看,学科设置、学生、家长、教师、教学设备、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补习等方面找原因,并试图寻找出适当的改善方案。
关键词:农村小学 英语教育 学科设置 教师 教材衔接 补习
Key words:The Rural Primary School
English
目录: 引言
一、云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质量分析
(二)、学情分析
1、学科设置
2、师资力量
3、学生与家长
4、教学设施与课外知识
(三)、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分析
1、说中小学教材与教学目标的衔接问题
2、说中小学教法与学法的衔接问题
3、补习之风
二、对于改善现状的对策
(一)、学科设置和教材衔接
(二)、教学设施
(三)、教师与教学方法
(四)、学生观念的转变
(五)、因材施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Teacher
Subject Tuition
引言:
英语这门课程,随着中国经济、教育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教育中占着主要地位。教育部基教司[2001]0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至今十年。英语也成为了中小学这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英语教学也成为了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然而,受各方面原因影响,当前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作为一个农村英语教师,根据我所在地区(云霄)的实际情况,在本文当中试着分析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个人对于改善现状的对策。
一、云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全县农村中学(初中)共11所,县里中学(初中)5所,高中1所。全县小学分为12学区,学区各自划分小学几所。
(一)、教学质量分析
农村小学生小学英语到小学毕业,能完整写出26个字母的人了了无几,听说只会几句Hello和apple等简短问候和单词,读写能力几乎为零。
七年级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伸,是初中英语的奠基,以农村中学七年级(上)英语期末考试成绩为例,及格人数约是总人数的1/5,总平均分约在40左右。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则下落很多,及格人数不到1/18,总平均分不超过30分。学生成绩与水平发展有梭形逐渐演变成三角形,两极分化严重,头小尾巴大,教学成效提不上去。
这样的教学成果质量低下,学生水平跟不上,以致基础教育学科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学生许多因为英语水平低而放弃学习。英语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是占据主要地位的,若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使学生害怕、厌倦学习英语、英语水平低下,从而影响其继续学习的信心是很遗憾的事情。要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就要找出病因,从而才能对症下药。
(二)、学情分析
1、学科设置
小学自从2001年以来开设英语课程为主课。但是根据调查了解,许多农村小学到近几年才开设英语课程,其性质也与音乐美术一样,不参与升学考试的测评标准,于学期末早早结束课程,评价是优良中差。从三年级开始设立,一般每周1——2节,每节课约40分钟。然而,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有些学校还没有开设英语课,有些则是到五年级或者是六年级才开始上英语课。
到了初中,课程量加大四倍,初中英语变身“语数英”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视程度自不必说。英语在中、高考所占分值为150分。根据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况,其英语课程设置为每周5——7节,每节课约45分钟。
2、师资力量
目前,据调查了解到,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缺编严重。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基本上都要每个人教授2个班级。老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教学安排;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不足,成效低;而那些有好方法,能带动学科发展的老师大多是调往县城,致使县城师资雄厚,并且过剩,而农村教师稀缺且平均教学素质不高。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则更是缺的厉害,没老师而没开设课程的学校不多;但是有的老师是从其他学科转过来的,专业技能不足;而有专业老师的基本上是全包全学校的英语课,这些学校所配备的英语教师为每所学校1——2名,稀缺一些的学区或者是学生少一些的几所
学校共用一名英语老师。
这样,农村英语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教师偏向教授学生课本基础知识,而不重视学生对这一语言技能的掌握能力。
3、学生与家长
农村学生多半数为留守儿童,或还有一部分单亲家庭,学生一般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导致部分学生生活没有规律、自制力差,学校教育得不到家长配合,出现学生出了校门无人管的情况。农村学生部分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进入工作,升学率相对城市低下,则学生在义务教学阶段的学习就可能是其一生的正规学习了。
农村小学学生一般就近学区的学校入学,少数跟随外出的父母无外地上学。小学时多还有父母在管,纪律稍强,但是毕竟现在农村小学不重视英语教学,所以小学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就不能有所期望了。
农村中学学生在生源素质上比较县城差了很多。原因在于小学升学初中时,极大多数优质生源流进县城,或者是家境还不错的家庭也是把孩子送到县城学习。所以农村中学生源质量低下,学生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时间长、见效慢,无法跟进教学进度。
农村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即使随着家庭经济的增长、对待教育的意识的加强,却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也是缺乏有效的方法,或是打骂,或是放任,或是强硬,学生入学就全推给教师管,教师精力与时间不足,就使得学生处于教育空窗期。
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兴趣都是很高昂的,然而随着学习接触的时间长了之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薄弱,很多因为英语成绩不佳而放弃学习,也有对英语的认识偏差到认为“不出国、不接触外国人、学习英语没有用、去打工也用不到、学与不学没差别”等,即使在中学时英语作为主要科目,其厌学度比别的科目要多上好几倍,从意识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影响了其学习能力的发展。
4、教学设施与课外知识
新世纪教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这是说给城市学校听的吧。在农村,学校是公办学校,资金由政府财政拨款,县城中学尚且没有每一所都能做到,惶论农村学校。由于条件不足,每所农村学校只能有1——3间多媒体教室,其他是英语教学设备就是录音机。教师多是提着录音机进教室,听完课文听力也就用不上了,基本上还是靠教师的语音等传统教学。
学生由于认识不足和家庭经济因素,相当多没有购买与英语学习有关的学习用品,如复读机,磁带,英语字典等。
除了设备外,在农村,没有多少与英语相关的课外材料提供给学生,学生也没有渠道可获得其他英语知识,单一的书本、练习册,乏味无聊。让学生没有觉得我学完英语对生活是有用的感觉。学生可以说是除了课堂几十分钟外,就接触不到英语,其本身对英语的掌握能力就滞留甚至退后。
(三)、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分析
小学英语开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小学英语升初中之后,为什么总出现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学生重复学习,教师重复教学等教育浪费的现象呢?以下就我教学与调查了解,分析几个方面问题所在。
1、说中小学教材与教学目标的衔接问题
现云霄所有公办小学英语使用教材为“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编委会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
English》。主编为陈维振。这套书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提供小学三至六年级使用,全套共八册,每学期一册。
小学英语的级别要求是三、四年级达到英语一级水平,五、六年级达到二级水平。学会使用700个左右单词。如果把这八册全部教完,可以说,初中七年级英语是不用学的。其情景基本上就满足了初中英语七、八年级的教学所需。
现漳州所有学校初中英语教材使用的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Project English》。主编为加拿大人Jim Greenlaw和王德春。
这套教材写道“《仁爱版英语》(七年级零起点)”。三年时间英语基础从0级学到5级水平,既学会使用1500——1600个英语单词,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初中毕业生的英语级别要求。
零起点,也就是说小学英语不学也可以学这套教材,但是小学英语有上的再学这套教材不是明显的在重复教学吗?教学英语的老师都知道,学生刚开始对英语的兴趣都是高昂的,但是在七年级时的重复教学,使得学生刚开始很有成就感,既而放松学习,既而到后来就完全听不懂,既而失去信心失去兴趣,既而放弃。也就是说这两套教材在衔接上就是完全在重复劳动,工作量大,时间长,浪费严重,导致后果也是失去很多学生的热情。
2、说中小学教法与学法的衔接问题
小学英语怎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初中呢?
小学英语教授的是常用的问候和单词,教学的方式在专业教师的教学下出现多种方式,如唱歌、做游戏等;学生也是在课堂上学学玩玩一节课就过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小学英语并不与语文数学同等,不为学校所重视,要求也就相对降低很多。
初中英语教学基本上做不了游戏与唱歌等活动,由于农村中学学生生源质量的关系,教学进度相对较慢,教学时间就不太够用,教师把教学任务完成也就是大功告成,极少教师会去多做课外活动带动学生兴趣与热情。学生的学习也从玩中学变成了死记硬背,学习内容的增加,大量的单词,枯燥的语法,与农村生活不太适应的情景教学等,让学生觉得学习很不带劲,越来越怕学习英语,怕上英语课。
3、补习之风
补习,这种活动从幼儿园上小学开始到大学结束都是常见的。家长觉得学生成绩不好了,学生觉得学习困难了,旁的学生都去补习了等情况都在指使着学生在课外再补习课内知识。我这里要说的是小学升初中这一个阶段的补习风气。
小学升初中,会去补习的选择什么科目?英语!学什么?七年级上册。学生不可能100%都去补习,补习的学生也达不到70%,那些去补习英语的学生也不全是在同一个地方受同一个老师的教学,教授出来的水平简直的高山流水。这一阶段的补习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统一教学时,学生水平相差太多,好的、学过的学生觉得教师教的慢,吃不饱,在这一方面就是在重复教学,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基础差的学生觉得老师教太快,跟不上。而教师则是感觉众口难调。
二、对于改善现状的对策
找出问题也就能对症下药了。我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努力改进以下方面:
(一)、学科设置和教材衔接
在学科设置方面是针对小学,要重视小学英语教育,必要时纳入升学成绩评价。而小学英语不要求学习的深度,但要求学习的广度,意在追求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热情和了解。
教材衔接则是要求小学学过的基础知识到初中能被承认,初中教材要考虑到小学知识体系,既而把小学知识做为起点,改变初中零起点的知识体系,减少重复教学劳动,也可缓慢学生对英语学习热情的降低程度。
(二)、教学设施
保证财政拨款,加大改善农村教学条件的步划,从教学设备到英语相关知识材料筹集,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丰富魅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三)、教师与教学方法
充实农村英语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稀缺问题。加大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要联系起来,不要各教各的,造成严重脱节。中小学教师互相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尽量接轨,不使学生失去兴趣。
(四)、学生观念的转变
学生观念方面需要家长的配合,支持学生的学习。教师、家长以及社会,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也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五)、因材施教
我认为根据学生的水平分班是十分明确的,不使出现吃不饱和听不懂现象的日益严重,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结束语:
最后,我相信,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与城市会尽快拉近距离。
参考文献:
[1]孔令林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以贵州黔南为例[A] 2005年 2005Y23 [2]鲁子问 小学英语教育学[M]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3]程玉根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A] [4]王振环 农村英语教学[A] [5]王电建 赖红玲 小学英语教学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
第五篇: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措施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措施
辛寨镇卧龙初中刘彩霞马学忠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大力发展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学科是加强美育的主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它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由于种种原因,音乐教育的发展还不容乐观,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部门不够重视,音乐教育观念淡薄。
由于受经济发展缓慢、应试教育、人文素质的影响,人们普遍对音乐的重视不够。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农村中小学,一切都围着“主科”转,加以在中考及高考中不考音乐,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仅仅是会唱几首歌就行了,把希望都寄托在语文、数学上。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政府、学校、家长、学生等都不重视音乐教育,认为可上可不上,甚至有的地方还存在语、数、外老师占用音乐课的事情。
二、缺乏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紧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而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有的农村中小学全校只有一个音乐教师,或者几个学校聘用一个音乐教师,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教师素质低下,缺乏考核制度。
由于目前音乐教师紧缺,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有的学校是由其他任课老师兼带音乐课,他们没有丝毫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甚至连对音乐感兴趣都谈不上,兼职的教师主要精力依然是语文、数学,音乐课自然就没有放在第一位,由于教师水平有限,教学方法、教学方式陈旧,就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自由课,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一些中小学对音乐课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对于音乐课放任自流,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导致音乐教育的发展止步不前。
四、音乐教师待遇低,缺乏工作热情。
在应试教育为主的农村中小学,由于音乐不考试,因此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一部分专业的音乐教师因为教学环境、所受待遇等问题,根本就无法安心、钻心从事音乐一线的教学工作,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五、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入太少。
由于各学校对音乐不重视,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绝大多数的中小学上音乐课还是只用一个破旧的、不断维修的脚踏风琴,甚至有的学校上音乐课就是放录音机,听流行歌曲,至于音乐教室、钢琴、功放音箱、多媒体„„都只能是农村音乐教师的梦想。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上课只能在文化课教室里,一个班级上音乐课,其他班级都会受到影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教学设备,纵使专业音乐教师专业素养再强,教学水平再高,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音乐课时不足,甚至不开设音乐课。
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挤掉音乐课,许多农村中小学虽然在课程表上表明有音乐课,但实际上是名存实亡,都上成了文化课。在教育部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1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的开课率“至2005年,农村学校达到9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70%”。但是实际的开课率只能达到30%。
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不尽如人意,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落后状态是当前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当务之急。我认为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音乐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的问题。我们加强对现有在岗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和合格率,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每年都选拔一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在稳定音乐教师队伍的同时,鼓励现有教师队伍中爱好音乐、音乐素养高的教师,改行任音乐教师,对他们要定期进行培训,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加强音乐教师的双基训练和学历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二、增加音乐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音乐设施的投入,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要把配备音乐设备作为“双基”验收的标准,购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乐器和教学设备。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高档乐器和教具,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狠抓课堂改革,提高学生兴趣。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普遍为单纯的唱歌教学,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呆板,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应该是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倡导学生自制乐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了培养学生乐感,也可将口琴、笛子引入音乐课堂,同时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以歌唱、律动、欣赏、表演、歌舞、情景表演、创作练习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利益机制,稳定音乐教师队伍。
农村的音乐教师在职称、晋级、等方面都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这使得音乐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真正从内心重视音乐教育,给音乐教师以足够的重视,学校要利用利益机制和政策导向,稳定音乐教师队伍,音乐教师要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同其它任课教师特别是主科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总之,中小学农村音乐教育任重而道远。各级主管部门及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促进农村中、学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让中小学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