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化地理教学探索体会
生活化地理教学探索体会
昌吉市一中
邓李斌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有课程就一定要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于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成了新课程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在以往的基础教育课程中,由于高度统一的“一纲一本”,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了少数学者或者优秀骨干教师的专职,而对于广大的一线教师而言则是“弱点”,甚至“盲点”。新课改实施以来,与课程有关的各个方面都成了课程的开发资源。许多教师已投身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之中,提出了不少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途径。
地理新课标提出了不少全新的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理念首当其冲的一条。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他始终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因此,课程应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而非虚假生活文本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让课程回归生活,就得要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依托自己的活动体验来领悟和感知文本知识.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中去寻找原型。
从以上可以看出要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目标,就需要生活化的地理课程资源的支撑,生活化地理课程资源是地理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充分有效开发与利用生活化地理课程资源,就成为值得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
地理教材中的内容,理性知识较多,比较抽象、枯燥、深奥难懂。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要充分挖掘地理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地理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从中引出地理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地理问题的存在,使学生感到地理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时借助于生活情境的创设,把教材中所提出来的问题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使新课一开始就能使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大气》”时,注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大气运动,以及天气、气候等现象。如冬季坐在教室门口附近的同学,会感到冷风从近地面的门缝里钻进来,而教室内的热风从上方的门缝里流出去;春游爬山时,会感到山上比山下凉爽;我国北方冬季的寒潮、春秋季节的沙尘暴、夏季的暴雨等,都与冷锋活动有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与准静止锋有关;我国秋高气爽的天气,以及冬季我国东部吹偏北风,与受高压中心控制有关;城市比农村的温度偏高,等等。从这些学生的亲身生活体会引入到怎样区分各种锋面活动与天气、气候现象。这些生活中的情景,能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走进课堂学习
在教学中由于案例教学设计体现了灵活多变的特点。突出体现了知识的活学活用的特征。所以在上课时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置换,把它换成符合本地特色的案例或乡土地理案例,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接受知识,进而实现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迁移,从而突出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特点。例如在国土整治中学习西北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的措施时,可以结合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荒漠化是如何形成的?学生通过一系列身边的自然现象和地理知识的学习,学习的兴趣得到培养,学习的内动力得到激发,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
总之,地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地理教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而地理又时时联系生活。因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持之以恒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景中体验地理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地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拉近地理与生活的距离,感受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地理、用地理,也是地理教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篇:生活化地理教学
生活化地理教学
张晓丽
(三原县东郊中学,陕西 三原 713800)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周围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容易又有兴趣。下面简单谈谈将生活现象、生活元素融入地理教学中的几种途径。
一、用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心理学认为:当学习的材料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情绪高,思维活跃。新课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联系学生当地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经验的地理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确实是有用,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旅游地理”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今年,你的家人和朋友有没有出去旅游的?他们到什么地方去旅游?有什么收获?你想出外旅游吗?---怎样才能使旅游的效果更好呢?然后从生活中的旅游开始,一步一步讨论提高学习效率。讲“地震”时,可以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汶川地震、日本地震造成的危害不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地震产生的原因、造成的灾害、防灾减灾的措施等问题的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当然生活与地理知识关系很密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大多内容都可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导入,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生活经验,获取地理知识。
学生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地理知识,会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夏季在水中与陆地的感觉有何不同,学生会得出“水凉陆热”,即他们的热容量不同。这样就很容易突破了风向问题。再例如:讲“天气系统中的天气描述时,冬季、夏季的区别;晴天、雨天的区别,学生得出夏季天热,冬季天冷。讲“地转偏向力”时,提问:当把一水池的水放掉时,水流的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讲“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时,提问现在我们可以品尝到很多反季节的和来自域外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这得益于农业区位的什么条件?讲“人口迁移”时,结合当地人去东南沿海打工,提问其原因、打工对当地以及打工地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贴合学生生活,也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知识的获取就自然而然了。
三、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较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讲“交通”时,让学生设计:假设从当地去上海世博会,可采用哪些交通工具比较方便?
如果坐火车应走哪些铁路线?沿途经过哪些大城市,还可以参观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只有知识练到手,就能很好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四、利用实践活动,拓展地理知识。
课外可以留一些实践活动,以便扩大、加深课堂上学习的地理知识,并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与提高。例如:讲方向判别中:利用日出、日落、手表判别白天方向;利用北斗七星的北极星判别晚上方向;利用苔藓、树的年轮判别森林里的方向。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冬夏的日出、日落的方向、记录每天的时间变化。讲城市功能分区时,让学生很好了解当地的城市布局,以便课堂较好的利用。
五、勾勒生活画面,活化地理课堂。
把丰富的地理知识,用动听的语言、美丽的图片编织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地理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使课堂效果更明显,课堂更生动。
总之,生活为地理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地理教学使生活知识更丰富,使人们生活更方便,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只有将生活经验适时用于地理课堂中,必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地理教学生活化。
张晓丽(1968-),女,陕西三原人,三原县东郊中学一级教师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摘要】随着我国的全面发展,对于初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进步着。我国的教育发展为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对于地理的教学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纵然在不断努力着,但是我国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在进行详细研究后,就目前我过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式做出论述。
【关键词】抽象 兴趣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36-02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之下,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新时代之下,对于教学的生活化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教学生活化会不断推动教学发展。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努力,将地理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对于教学生活化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首先来说,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还基本都是以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的模式还是由老师进行讲述为主的。在过去,这种教学手段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时代的发展下,这种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影响已近越来越小。尤其是在面对初中生的时候,对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应当是最为重要的,由于教育中对于学生考虑的缺失,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受到较大影响。
其次是由于地理知识的过于抽象,学生往往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较低。在理论上说,地理知识应当是和生活中的地理相呼
应,可以互相影响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中地理知识
抽象为简单的数字和应用技巧,我们对于学生观点的思考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缺失,那么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低,成绩自然就难以得到保障,所以我们的生活化是不可或缺的。
二、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相关措施
1.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育的目标自然就是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就是?τ诮萄?情境的设定,对于地理教学也是如此。在实现情况下,我们对于学生的考虑不够充分,没能正确的建立教学情境,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是他们已经从小学的稚嫩和不成熟中开始慢慢脱离,但是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是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学习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兴趣的影响。但是在我国,初中教学中对于地理的教育往往还是限制在老师利用书本进行专业知识讲述的过程中,的确这是对于教学考试来说作为简单的办法,但是这样的教学根本无法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就失去了教育生活化的前提。在生活化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将生活引入地理,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的衣着相貌等来对民族等不同的概念进行理解,不但可以降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还能够将知识结构变得生活化,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就可以使原本枯燥无谓的地理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原本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也会因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设立而具体生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因此提升。
2.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元素
其实对于地理的生活化教学来说,对于老师的考验是在提升的,老师想要寻找对于地理教学来说较为符合的生活化元素,就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而又详细的研究,同时还要善于观察生活,能够将生活中与地理教学的有关元素结合到书本知识上,才能真正对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很多老师在教学中自己的地理水平较高,但是对于生活化的理解不是很深,如果老师的水平难以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学习,那我们就难以做到对于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初中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他们对于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手段和理解都是不够的,这就要求老师做出更多的努力,用更多的例子来带动学生的不断学习和进步,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成长中自行对地理知识进行生活化,不断推动学生进步和发展。
3.通过引入生活趣事来调节课堂气氛
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就是在课堂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也确实对于地理的学习很难有人可以一直保持高度注意力,难免会有人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所以对于课堂气氛的调节就变得极其重要。如果一个合格的老师在注意到这种情况后就应当积极寻找一些在地理历史上可以引起大家兴趣的趣闻轶事来引起大家的兴趣。学生在面对枯燥无谓的教学中出现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所以老师对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应当做好准备才能保证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增加对一些国家的别名,各个地方出现过的有趣的事情进行介绍,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那老师也就不用再为课堂中的注意力问题而担心,这也是生活趣事对于课堂气氛的积极调节作用。当然在教学中不能过于追求气氛,要将趣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调节气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老师要将积极努力做出平衡,为学生长久发展做出贡献。
三、总结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只有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更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地理教学生活化就是很好的手段,就现实来说,我国在生活化的改变上还是存在一定不足的,我们也在不断的进行努力,有理由坚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之下,对于地理教学的生活化会越来越深入,对于初中生的地理教学也会越来越进步。
参考文献:
[1]崔春.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6):77-77.[2]张东霞.浅析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4):45-45.[3]包顺喜.贴近生活,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导学,2014,(14):23.
第四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活化教学没有得到切实实施。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多数学校纷纷开始投入教学改革。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虽有创新教学方式的举措,但成效不大,特别是生活化教学。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在采用生活化教学时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没有切实实施其教学方式,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
二、完善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措施(1)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自身的辅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独立思考与探究地理问题。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国家讲解员,运用多媒体辅助播放海陆变迁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海陆变迁过程的认识,随后针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知识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一步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运动等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探究精神。(2)结合生活事物学习地理
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意识通过观察生活中关系到地理知识的信息,强化自己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寻找生活中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究。例如,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记忆典型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认识与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此外,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地图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与记忆,如通过图案来记忆我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轮廓,如黑龙江省像一把斧头,四川省像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3)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学习地理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思考、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地理现象的生活实例,从中总结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规律,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此外,教师结合的实例应该具有时效性与代表性,如与地理某个知识点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应结合热点分析并让学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效率。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提供2013年6月13日发生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的热点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四个步骤分析解决问题:第一步,提取信息。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第二步,找到隐藏信息。把材料中和答题有关的隐藏信息找出来;第三步:知识反馈。思考所问问题与书本上哪些知识点有联系,这些知识点是什么;第四步,整合知识。把所给信息与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得出答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师应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将地理知识与自然、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认识与了解大自然与生活,增加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这一媒介学好地理,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应用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
单位:迁安潘营中学
姓名:李 志 稳
第五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用生活中的地理资源激活课堂
诸城第一初中 张生军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但真正的高效课堂却不常见,教与学的关系始终处理不好,课堂气氛单调乏味,课本知识与现实不能自然连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学习激情,教与学之间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件相互独立的事情,他们之间几乎没有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教与学的关系不仅极大地束缚了教学的发展空间,而且更加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这样的教与学的关系是导致教学古板僵化、枯燥乏味和缺乏创造力的罪魁祸首。新课程要求必须彻底改革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从教师的教中解放出来,同时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怎样才能创建活跃而高效的地理课堂?怎样在课堂中激活学生的激情呢?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觉得热情洋溢、激情高涨,趣味正浓得参与到课堂生活来?那就是用我们身边大家熟识的地理资源,经过充分地加工处理后,把它带入课堂,使它与课本知识充分融合,与学生思想状况充分融合,从而激活地理课堂学习,让学生学习到真正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自己发展有用的地理。
如何捕捉生活中的地理资源,整理生活中的地理资源?如何把握准确的切入点和切入的时机,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让学生短时、高效的学好地理?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的总结了一些经验。
二、方案的探索与实施
1、知识的储备与积累。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满着生活地理资源:课外读物、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等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只要你善于捕捉,善于把握,善于动脑,那么你就会储备积累大量的地理知识。如“青藏铁路的开通”这一事件蕴藏如下地理知识:修建铁路遇到的难题,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重大意义,如何搞好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环境保护等。再如“北京奥运会”的圣火的传递,可以告诉学生全国、全世界的主要城市的分布。通过广州亚运会,不仅走进羊城,还可以探究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的动态。同时还可以领略迷人的南国风光。
2、要把握好最佳的切入点。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同时充分与现实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什么时候学生最感兴趣,什么时机最有效,在学生求知欲最强时把生活地理引入其中,让其与书本的知识浑然天成。例如2010年12月22 日冬至节气这一非常重要的节气又重要地理名词老师可在前一天提前预告,冬至的含义,同时观察天气和天气预报,真正的严寒到来了,过了冬至我们就要数九了,请同学们注意保暖防寒,预防感冒。在关心学生的同时,还可引出南北两半球极昼极夜的变化和昼长夜短的变化,即生动又贴近生活,学生不仅爱学,而且非常容易记牢知识点。再如我们在学习分区地理北京时,讲到北京的人文环境时提到空气污染严重,这时北京正在宣布治堵方案(2010.12.23下午3点),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事件及2010年仲秋前北京140条道路陷于瘫痪,更有人说,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因为拥堵,一生要少活5-10年,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样的生活地理资源适时的在课堂上应用,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能不好吗?再如利用四川大地震,让同学们去领悟地震的原因和震区的分布,进而掌握世界的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系灾区,我为灾区献爱心的活动。这样学习肯定会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欢声笑语和高涨的热情,同时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2)结合生活事物学习地理
3、初中地理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意识通过观察生活中关系到地理知识的信息,强化自己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寻找生活中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究。例如,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记忆典型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认识与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此外,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地图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与记忆,如通过图案来记忆我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轮廓,如黑龙江省像一把斧头,四川省像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
4、捕捉社会热点及时掀起培养学生爱国热情,2010年下半年媒体多次报美日韩的联合军演。中日与钓鱼岛的问题争端,老师就趁机借势,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东部四大海域分界线,台湾岛及其附近岛屿的分布分布,钓鱼岛的位置,台湾岛的由来以朝韩日的地理位置、同时要求学生关注新闻,留心中、日、韩、的关系走向,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中国的领土不容侵犯。可谓是一举两得。再如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热点,引导学生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诚实的条件,进而拓展到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条件有哪些?从我们这里去世博馆,正确出行线路最合适。
总之,你只要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会源源不断的从你的手中与课本的地理知识充分嫁接,营造出“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氛围,就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三、效果
通过把生活中的地理资源带入课堂,从而激活了课堂。学生由此掀起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潮,由一般喜欢变成非常喜欢,同时学生开始像从老师那关注留意周围发生的一些热点,增强与地理知识联系,与生活联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这也是迎合了地理课标的基本理念。所以把生活地理资源带入课堂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而激活课堂,同时也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学生学起来非常轻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成绩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