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佐藤学做教育

时间:2019-05-13 02:5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跟随佐藤学做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跟随佐藤学做教育》。

第一篇:跟随佐藤学做教育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

作者:陈静静

佐藤学

简介

佐藤学,1951年生,教育学博士(东京大学),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从事 课程论、教学论、教师教育等领域的研究。

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遍访日本全国各地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倡导创建“学习共同体”。三十年如一日,每周至少两天深入学校,扎根中小学实地观察,是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个人著作

《美国课程改造史研究--单元学习的创造》(1990)《学习,其死亡与再生》(1995)《教育方法学》(1996)

《课程评论--走向公共性的重建》(1996)《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1997)《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1999)《教育方法》(1999)《教育时评(1997-1999)》(1999)《教育改革设计》(1999)《改变教学,学校改变》(2000)《“学习”再考》(2001)

作者

简介

陈静静,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在读期间赴东京大学佐藤学研究室访学,跟随佐藤学教授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归国后,与上海的研究同伴致力于构建本土化的“学习共同体”。

目 录

序:走向“学习共同体”的创造(钟启泉)第一章佐藤学的研究视野 第二章保障儿童的学习权 第三章协作共赢的课堂

第四章我们的“学习共同体”实践

第五章教育研究者眼中的精彩课堂轶事 第六章追求卓越的教师们 第七章教师的研究日记 后记

内容

简介

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学校改革的一切答案在现场”,研究者要浸润学校,走近学生、老师。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是一位“行动的教育专家”,躬行“学习共同体”理论。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作者陈静静曾赴东京大学佐藤学研究室访学,跟随佐藤学教授参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回国后更致力于将其主张本土化。本书是作者及其同事长期深入学校现场和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借此读者可了解佐藤学的教育理念,以及国内比较成功地实践佐藤学教育思想的案例。

评 价

佐藤学先生的影响力之所以能从日本扩展到我国乃至欧美和东亚其他国家与地区,就是因为他的“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哲学,能够有效地消解现代学校教育的危机,代表着新时代学校改革的方向。

本书作者陈静静博士是我的学生,曾赴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研究室访学,她对“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实践如醉如痴,归国后与伙伴们进行了大量相关的思考与实践,本书即是在此基础上写作而成,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建构具有很大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钟启泉

第二篇: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

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

原创: 冯冰 运城市明远小学

佐藤学提出“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而教师的经验与学习理论、教学的技能,不过占了三成的比例。”

这段话在现在的课堂上有很大分量,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老师明白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老师知道自己在这一阶段的教学状态。学生其实很爱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老师能够在自己问候老师时,老师和自己回应,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

这学期我接手新的班级,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班级有几个孩子比较调皮,课上积极性很高涨,也很热情的帮你干这干那,但对课上学习的内容很不感兴趣,总是开小差、说话,一开始我问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的说克制不住自己,有的说他逗我,我就想还他一下。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这几个学生分开站队伍里,一一击破。嘿!分开变成“传染”了,四个变成八个聊天的了,这有点让人生气。我让其余同学跑步热身,把他们几个留下来批评了一顿,希望他们能够遵守课堂规则。谁知道批评竟起了反作用,本来几个人还属于别人“跑步”他们“齐步走”的阶段,这下子成了“踏步走”,还有一个竟成了“立定”.我立马意识到批评狠了,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下课后我留下最调皮的那个孩子,和他聊天,问他刚开始上课很热情,中间调皮老师批评之后,怎么一下子变成那样了。孩子说:“每次上体育课我都很高兴,因为可以打球,和他们比赛,看谁厉害。可是我也知道自己的坏习惯,喜欢和别人玩耍。每次老师都当着面批评我,让我感觉自己很丢人,时间长了就觉的自己不如别人。”找到问题就好,下来就是解决问题。在之后的课堂上,我多以鼓励他们为主,只要这节课有进步,无论进步大小快慢,我都当着全班学生面肯定他的进步,短短三周时间,相比之前几个人变化非常大,课上能够安静的听老师讲话,明白自己的课堂任务。

这让我想起佐藤学的课堂,不一定你教的好学生就学得好,是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包容学生犯的一些错误,帮学生去解决这些错误,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才会愿意学习这门课,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衍生到爱上这门课。

第三篇:跟随佐藤学一起改进教学

跟随佐藤学一起改进教学

(四)这样的课堂没有了弱势与强势,我想,这应该就是佐藤学所说的“保障所有孩子的学习权”吧。

弱势学生的华丽“逆袭”

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风景——弱势学生的“逆袭”,这样的风景几乎每天都会出现。

浩然是五年级小男生,上课偶尔发言,作业偶尔不做,平时比较沉默。在我的印象里,浩然以往的学习有些吃力,但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却有大不一样的表现。

借助文本实现逆袭

在《月光曲》这节课上,估计是第一次有教师坐在旁边听课,浩然显得有些紧张,他双手平放,坐得笔直。授课教师问了第一个问题:课文中哪几小节具体写了《月光曲》的谱成过程?浩然迅速打开课本浏览,别的小朋友还在寻找答案时,他把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他先是举得低低的,然后又鼓足勇气,把手举得高高的。原来,浩然是个热情的、喜欢发言的孩子呀,我这才发现这个孩子与他留给我的印象截然不同。教师的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打动贝多芬内心的句子,他依然看得很快,迅速标出了第三和第四小节中有关兄妹俩很穷的句子,他认为兄妹俩的穷打动了贝多芬。

读过一遍课文之后,他能找到的内容只有这些。他抬头环顾四周,发现大家还在看课文,于是他再一次去感受课文的内容,这一次他读得很认真,又标出了第八节中描写月光的内容。就这样,他又一次实现了与课文的对话。这样的对话虽然看上去有些肤浅,但却很有意义,因为学生能够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熟悉课文内容。

借助同伴实现逆袭

之后,教师让同伴互相交流观点,于是浩然与他的同伴佳辰开始了对话。佳辰说:“因为妹妹没有听过贝多芬亲自弹琴,所以弹得断断续续。”浩然觉得有道理,就把第一节的“断断续续”也标了出来。浩然接着佳辰的话说自己标了第三节,“太穷”“太贵”两个“太”说明兄妹俩很穷。这时,佳辰有些疑惑:“‘太’说明什么?”浩然补充说:“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很想听音乐会,但他们太穷了,这打动了贝多芬。”佳辰接着说:“只点一支蜡烛,也能说明他们很穷。”浩然连忙点头赞同。

后来,教师让四人小组讨论。这时,小畅和熙彬参与到讨论中。他们就第三节中“穷”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小畅说:“‘穷’跟打动贝多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陷入了集体思考的状态。浩然看了一会儿课文后打破了沉默,他说:“穷兄妹俩很喜欢贝多芬,所以才会弹贝多芬的曲子。他们这么穷,还要弹钢琴,更说明了对贝多芬的喜欢。”这时的浩然可以帮助同伴解决困惑,使讨论更加深入。

借助展示实现逆袭 与伙伴的讨论使浩然的思路走向深入,但还有些杂乱。全班展示环节中,浩然一直都在静静地倾听、记录,并没有因为教师没请他回答问题而失去学习的热情,课文给了他阅读的兴趣,倾听使他收获满满。

当教师进入第二个板块的学习——朗读有关《月光曲》所描绘的情景时,浩然读得一遍比一遍认真。

《月光曲》的音乐响起时,浩然闭起眼睛,沉浸到乐曲中。第一遍自读时,他全情投入,带着对《月光曲》的理解,读得抑扬顿挫。第二遍与同伴一起读时,他提醒同伴要一起开始,还用数一二三的方式协调与同伴的朗读。教师请同伴一起展示时,佳辰不愿意举手,浩然就用胳膊碰碰佳辰,示意一起举手。佳辰在他的热情提醒下也举起了手,老师点到了他们。只见浩然面带微笑,站直了身体,手捧着书,努力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果真,他们的朗读受到了教师的表扬,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月光曲》的柔和美和壮阔美。浩然的喜悦显现在他微笑的脸上„„

我完完整整地欣赏了孩子们学习的全过程,作为教师,我感到自己对他们的认识和理解还是肤浅的。我看到了孩子们通过发现、倾听和对话进入如此高层次的学习状态,他们如此投入、如此专注、如此快乐。这样的课堂没有了弱势与强势,我想,这应该就是佐藤学所说的“保障所有孩子的学习权”吧。

它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权都能得到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

发现孩子的学习

在去年暑假的“佐藤学·学习共同体”工作坊,我学习并经历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协同学习。最令人难忘的是一堂数学模拟课,有着20多年教龄的我,重新坐在了学生的位置上,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当事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发生的过程。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找寻自己的发展空间。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安全、令人放心的“润泽的课堂”,它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权都能得到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这是一种改变生命的教学,让我充满期待。

我开始摸索着在自己三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做实验。例如,我要求他们学会细读文本,圈出关键的词语、句子,并能说明理由。一开始,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显得漫不经心,此时教师的“监督”尤为重要。我收起了犀利的眼神、高八度的嗓音,摸摸他们的头,指指他们的小嘴巴,拉拉自己的耳朵,通过一些小动作安抚、提醒他们,并且准备了一些小图章进行奖励,他们逐渐进入了学习状态。与同伴交流时要轻言细语,这是“学习共同体”课堂的一个特点,我喜欢用“窃窃私语”这个词语提醒他们,在小组交流时要静静地交流,在全班分享时则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晰。为了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每一个学生都在努力,这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体现;每个学生的发言都很重要,教师要学会倾听,不要轻易评判对错,管住自己的嘴巴。学生更要学会倾听,随时补充、纠正„„

改变每天都在发生,即使细微,仍令我感动。

在上《威尼斯小艇》一课时,我特别留意了讲台左侧的那个小组,组内的学生子略学习成绩很好,阅读是他的强项;盈秋是一名不苟言笑的学生,在班级属于静悄悄的那类;小浩是二年级从民工子弟学校转入的,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还有小岩„„他们在交流中会不会有困难?于是,我认真地观察着这个小组——

子略先发声:“我喜欢第二小节,它把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写得很生动,例如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小岩忙问:“什么叫独木舟呀?”子略答:“独木舟就是又窄又深的小船。”子略随手拿笔画了一下,虽然不好看,但船又窄又深的特征还是表现了出来。

小岩接着问:“二三十英尺到底多长呀?”这下可把大家难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答不上来。于是子略说:“我们先打个问号,等一会儿问问老师,或者回去上网查一下就行了。不过我想不会很短,因为要坐人。”大家表示赞同,在二三十英尺旁边画了一个问号。

小岩又接着说:“你刚才说的是小艇外面的样子,其实小艇里面也很舒服,皮垫子像沙发一样,软软的,多舒服。”小浩也说:“还可以打开窗帘,看外面的风景,说说话,跟来往船上的人打招呼,肯定很开心。”子略说:“威尼斯小艇外面和里面都很受欢迎。”于是,他在第三节旁边写上了“舒服”„„

在全班分享阶段,有孩子提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从“操纵自如”等可以看出。于是小浩说:“老师,我补充一下,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还可以从他们面对很困难的情况看出来。例如,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很拥挤的地方都能经过,还会拐弯。”虽然小浩课文读得并不太出色,但是他的表情却是满足和愉悦的。

许多学生都把思路集中在课文的前四小节上,正当我想引导他们深入课文后几节的研读时,一个小小的声音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老师,课文的题目是《威尼斯小艇》,为什么却写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而不是小艇,这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平时默不作声的盈秋居然抛出了这样一个关键的问题,着实让我惊叹。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学优生、学困生的角色常常会互相转换,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常常令我惊讶无比。学生在交流、对话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们把学习的内容、思考、体验,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得共享和认同,学习中包含了“倾听”“表达”“共享”“创造”,这个过程正悄悄地改变着每个孩子。

关注孩子的生命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这才是教育的关键。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为学生的成长、为自己的成长继续上下求索吧。

与其说我在教学,不如说我在与他们共同学习,他们给了我许多灵感,让我变得更加强大。而我能做的,就是创造条件给他们更大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无穷潜力。

给学生以学习空间

蒋忆雯

曾经看过两个学习共同体课堂的教学视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个课例是日本的数学课。教师出了一道两位数相乘的题目,整个课堂静悄悄的,每个学生或是在自己的本子上演算,或是与身边的小伙伴轻声讨论。许多教师和摄像机围在他们身边,可他们却仿佛一点都不受影响,全程投入。在第一个学生的解题思路不正确时,教师并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继续讨论,直到孩子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更神奇的是,这名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不超过10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比较震撼,留给我的思考是:为何每个学生可以如此投入?

第二个课例是一节语文课《渔歌子》。刚上课,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教师轻声温柔的话语、富有情感的朗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在座的孩子们。这堂课并没有像平时的语文课一样,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自己消化掌握。而是学生读完诗词后,自己讨论、自己感受美的地方。教师肯定了每个学生的答案,并把关键词一一写到黑板上,给予他们鼓励和尊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慢慢地从诗词最表象的东西进行深挖,然后升华到诗人的情感和抱负。最后,教师又拿出了一首结构、内容相近的诗词让学生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学起来自然得心应手。这让我想到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的两句话:在教室里,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带着一颗不安的心,我选择了《燕子专列》这篇课文尝试这种教学方法,或许因为内心忐忑,在试教的过程中,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如何串联,一节课下来仍没有找到感觉。

幸好,课后同行帮我梳理了一下失落的情绪,然后与我一起探讨文本。同行告诉我,最好先找到这篇课文的矛盾点。这个点拨似乎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决定从天气的寒冷与人心的温暖这种强烈的对比入手,但我仍有顾虑。我说,学生如果找不到这个主题怎么办。她笑笑说,那就等,给他们时间,相信他们。我说,举手的学生就那么几个。她告诉我,可以找那些不举手的学生,他们会给你意外的惊喜„„这样的探讨让我茅塞顿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重新审视每一篇课文,试着找出一条主线,并在自己的课堂尝试采取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从学生的小组排位到文本的选择,再到文本教学,我终于明白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静悄悄的课堂背后有着无穷的力量。让我欣喜的是,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孩子们提的问题从浮于表面到越来越深刻,有些甚至是我没能考虑到的。他们不再是乖巧听话的接受者,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疑问,与伙伴的交流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好学。

在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警醒自己:下次能不能更好地捕捉到他们的思维,能不能有更好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与其说我在教学,不如说我在与他们共同学习,他们给了我许多灵感,让我变得更加强大。而我能做的,就是创造条件给予他们更大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无穷潜力。

第四篇:佐藤学 教育之眼

佐藤学:教育研究的三种视角

2016-11-03 陈静静 教师博览

微信公众号:佐藤学学习共同体

★☆★

飞鸟之眼:高瞻远瞩却浮光掠影

飞鸟高翔天空,一目千里,所以在自然界中,视野最为开阔的莫过于它们。它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没有限定。但是由于视角多是俯瞰、虽然开阔,却并不集中,而且因为它们高悬在空中,所有的事物在它们眼中都是渺小而不甚清晰的。

记得刚刚开始学习教育理论的时候,我所接触的基本上都是这个类型的理论,比如: “教育与经济谁先行”

“教学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等 作为一个还没有入门的研究者,我曾经一度认为这样的问题体现了思想的深度,这种宏大的哲学命题确实需要我们仔细思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其实这些问题是没有确切答案的,即使有答案也是强加于人的,而且即使我有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当我在面对具体的教育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教育专业人士却在教育的门外打转,隔着厚厚的围墙,在研究一些不着边际的宏观命题。我一直在追寻:

我到底应该研究些什么,我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放在哪里。

一位年近花甲良师益友,致力于教育研究和教学30余年,她不无感慨地说: “兢兢业业写了那么多的东西,现在看来又有多少是有价值的呢?这种纯理论的研究最后只会让人走向困惑和虚无,如同一个人在与空气跳舞。”

我相信很多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或多或少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

以往我们的教育研究过多地从“飞鸟之眼”来观察教育实践,虽然能够“高瞻远瞩”,但是由于飞得太高,根本难以顾及到实践,其结果是一方面教育研究者批评实践现场的封闭落后,而教育实践者也因理论并不能体现和指导自己的工作而对理论丧失信心。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越拉越大,就算在今天这样的倾向性也非常明显。

教育研究常常以其所建构或创造的理论为起点,采用舍恩所谓的“理论应用于实践”(theoryinto practice)的模式,而后再对实践进行评价,然后修改理论,再应用,再评价。

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实践者和实践领域,研究者往往会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其进行预见和猜测。克兰蒂宁和康奈利不无讽刺地说:

“在做研究报告时,我们(研究者)皱眉则想象教师也在皱眉,我们微笑就想象教师也在微笑”。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理论者醉心于自己的假设和论证,对实践越来越缺乏关心和关照,理论和实践,理论者和实践者之间日益分化,而且渐行渐远。教师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者各有一套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两者之间如同两条平行线无限延伸却永不相交。

★☆★

蜻蜓之眼:视角下移却蜻蜓点水

蜻蜓也善于飞翔,但与飞鸟不同的是,蜻蜓飞翔的高度要低得多,而且他们常常还会停下来歇息,因此与飞鸟相比

蜻蜓更加容易亲近,也更接地气。

从研究的角度上来看,“蜻蜓之眼式”的研究所聚焦的不是宏观的层面,而是在思考和反应一些中观层次的问题,比如某个区域的某种特定的教育问题,或者教育管理方面的课题等等。一般来说这样的研究可以对区域的教育管理和决策提供专业支持,这种研究的目的不是理论建构,而是解决教育管理和决策的具体问题。

以“蜻蜓之眼”来看教育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区:

即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这种研究常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研和访谈,有的研究者只需要制定某一个问题的问卷,然后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研究者并不需要亲自到学校去发放,而是采用网络调研的方式,他们与被调查者并没有真正见过面,也没有去过他们所工作的环境,也不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而是根据多数人对问卷的作答情况进行数量化的分析,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不过是这个调研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数字而已。而且调研最后的结果和结论往往是不公布的,所以对很多被调研对象来说,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填写一些莫名其妙的问卷,然后又没有了下文,所以对待这种不知前因后果的调研,老师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 应付

我自己也常常成为被调研对象,我的办法就是与自己相关度较高的就认真琢磨琢磨,否则就随意点一下。正是因为与调研对象缺乏深入的沟通,所以这类调查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另一些研究者相对比较严谨,他们会选择一些学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到学校去访谈一下校长或者某些教师,作为数量化研究之外的补充材料。虽然这比问卷调研有所深入,但由于访谈对象所限,研究者对学校的了解往往是片面的、不清晰的。

可以说一两所学校的一两位受访者的主观感受,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情况,学校和教师的独特性往往被忽略。如果学校层面的校长和老师有机会读到类似的报告的话,他们可能会对研究结论提出质疑,因为这样的结论与他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有些教育研究者或教育管理者也希望能够了解学校的情况,但是他们不愿意去与老师和学生深入交流,而只是与学校的管理者了解情况,看一看学校的工作计划、总结,翻一翻学校准备好的各种台账资料,然后就在心里或在评价表上给出相应的分数,教育问题的研究和评价已经简化成对台账的翻阅。

老师工作得是否愉快

他们在工作中是否遇到了问题 学生们是否能够快乐地学习

他们的成长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关注等等

蜻蜓点水的研究是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的。正是因为如此,这样的研究也得难以广大师生的支持和认真参与,也就无法对学校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

蚂蚁之眼:所见有限却精确细致

与飞鸟和蜻蜓相比,蚂蚁显得微不足道,它们个头不大,四肢短小,每天成群结队地在地表或地下爬行、忙碌。但是蚂蚁虽小,却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

看似最不起眼的它们,却是最为亲近泥土,亲近自然的,它们每天都在用身体丈量着土地,用触角嗅着泥土的味道,它们知道哪里有喜欢的食物,知道地下多深处有水源。它们对大地的熟知程度远远高于飞鸟和蜻蜓,它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土地的样貌和性质,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它们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宰。

蚂蚁的视野随不甚宽广,但是它们却精心地改变着脚下的土地,它们的视角对研究者来说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难能可贵的。研究者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站在他们的立场去亲身体验:

深入学校和课堂 与教师共同生活 了解他们的苦乐

了解孩子们真正的学习情况 了解学校和家长各自的苦衷

教师专业场景中的生活细节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而这样的研究因为更接地气、更接近教师真正的生活,所以会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广泛的接受和支持。

实际上,教育研究应该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甚至都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科学,它应该是深植于教育实践的土壤之中的,应该为教师的智慧的判断和决策、为学生的快乐的学习和成长而不断探索的。

教育的理论应该是“实践中的理论”(theoryin practice),教育理论不会因其具体性、不确切和生成性而显得不成熟,相反当教育理论做到了这一点,真正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找到了合适的契合点,那才代表的教育理论的成熟,代表着教育理论自己的研究方式和特征,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再上升为理论,这样的螺旋上升过程才是教育研究本该选择的发展线路,而不是相反。

★☆★

转换视角:用另一只眼睛看教育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飞鸟之眼”还是“蜻蜓之眼”抑或是“蚂蚁之眼”都是必要的视角,关键是如何让这三种眼睛都成为“慧眼”。每个人会因为自己的身份、立场和背景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观察视角,但是每个人在选择自己视角的同时,应该更加敏感地意识到或许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转换视角这个方面,佐藤教授学无疑是一个典范。佐藤学教授在东京大学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后,曾经在三重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后来,他再次回到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从他的博士论文《美国课程改造史研究——单元学习的创造》(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年)可以看出,最初佐藤学教授也是倾向于理论研究,专注于美国的课程史的钻研。

但是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选择躲在书斋里钻研故纸堆,而是走出了象牙塔,到中小学中去、到课堂中去,对此,他也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

众所周知,日本一向重视教育,1900年日本就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在OECD 的PISA测试中,日本也始终站在第一梯队的前沿。

但是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的学校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学校荒芜、学生逃学、班级崩溃的现象屡屡见诸报端,社会把矛头直指学校和教师,学校教育风雨飘摇。他在研究美国课程改造史的过程中,对杜威非常钦佩,特别是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以非凡地勇气去改造教育现实。时至今日,他对杜威的仰慕之情依然溢于言表。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决定走出书斋,走向实践。佐藤学教授之所以选择引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因为他认为: 基础教育是塑造人的关键阶段,给基础教育以正向的指导,就会影响一批人甚至一代人 因此,他不知疲倦的奔波于各地中小学、幼儿园,走进每一位老师的课堂,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学习过程,在中小学,他的身份不再是一位东京大学的知名学者,而是做一位: 认真的倾听者

倾听老师的心声 倾听儿童的话语

倾听着课堂上每一个微妙的声响

他沉浸其中,以一种“蚂蚁”对待泥土一样的专注精神去感受、去聆听。他与老师在交流的时候,都是以课堂上的儿童所展现出现的学习状态为中心的,他与老师们分享着他所看到的学生们的故事,讨论着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教育内涵,在他看来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是精彩的。因为每一个课堂中都有几十个儿童在演绎着精彩的关于学习的故事

他就是通过对课堂细致而微地观察、分析赢得了老师们的心,老师们觉得他就是自己的知音,他懂自己、懂自己的课堂、懂这个课堂上的孩子们。他用“蚂蚁之眼”所观察到的世界,甚至比真正从事教学的老师还细致、还深入。

但是,佐藤学教授从来不只是用一种视角来看待教育的,他同样学识渊博,高瞻远瞩。走进他的办公室,我们所见之处几乎都是书,而且常常能看到他的桌子上同时翻开几本书。

也正是由于大量的阅读,积淀他深厚的学理基础。可以说,他扎根土壤,思想却在自由高飞。同时,他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因为深入课堂而越发深刻、细腻,并逐渐成为日本教育研究的领军人物,更是曾经担任过日本教育学会的会长。同时他还经常应邀到美国、法国、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家进行讲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声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但是他并不醉心于做飞鸟,而是时刻保持着“蚂蚁”一样的草根性,即便是到其他国家去,他也不会忘记深入课堂,与其他国家的校长和老师进行交流,从异国同仁那里获取经验和灵感。

他在中国颇有影响的著作《教师的挑战》(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2年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TOP10)中对这些国家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阐释。在佐藤学教授的课上,他经常如数家珍地对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让人不禁惊叹于其研究见识的广博和大气。这对我们中国的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和一线的老师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个人的身份可能是固定的,但却不应该因此而固化了自己的视野。

在我们看来,无论是“飞鸟之眼”还是“蜻蜓之眼”抑或是“蚂蚁之眼”,这都是我们必要的视角,对待教育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去转换视角。

做理论研究的人更多地进入学校、课堂,与学校中的老师们、学生们共同呼吸、共同感受,聆听教育最主要的主体们所发出的声音,如果说他们在很多情况下还是“失声”的,那并不说明他们的声音微弱,而是我们自己在堵着耳朵。课堂中的精彩背后有着难以言说的深刻,一个雨滴所折射的是太阳耀眼的光辉。而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也同样可以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所身处的学校和班级,以一种开放的、接纳的、不断超越自我的心态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在看似平凡的教学生活中发现美、发现故事、发现新的路径。

教育就是一个不断与新时代的人们展开交流活动的领域,所以与教育相关的所有人都应该具备与这些新时代的人们展开对话的能力。

要展开对话,最首要的是换位、换角度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种视角都成为慧眼,具备最强的洞察力,那么这个领域的很多问题就可以有解,甚至可能是多解。

作者简介: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研究室访问学者、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论著《教师实践性知识论:中日比较研究》,《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等;翻译佐藤学教授多部著作,包括《教师的挑战》(合译)(2012年中国教师最喜爱的图书top10),《新时代的教师》以及《教师花传书》等。

第五篇:跟随党建导师的步伐,做优秀共产党员

跟随党建导师步伐,做优秀共产党员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作为党员代表在这里发言。在此请允许我向深切关怀我们的领导、辛勤培育我们的导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次党建师制活动中,我院领导为我们党员、预备党员,聘请优秀博学多才的模范老党员党我们学生党员导师,对我们进行全面指导,为我们前进的航线指引方向,引领我们朝着目标奋进。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加入党组织,党性修养、党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都不健全,党建导师制的建立,会对我们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党建导师制的实施充分体现校领导、以及我院领导对我们学生党员的重视和关注。我代表政管院全体学生党员向您们表示真诚的感谢,我们并表示,我们一定在导师的带领下、指导下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尊重导师,有问题主动与导师联系,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定时向导师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

2、以主动、认真的态度,参与导师确定的各项学习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内各类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3、遵守党支部制度,认真履行党建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党建导师制相配套的支部活动。积极配合好各位导师、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不辜负各位导师对我们的培育,不辜负校领导、院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在党建导师的指导、教育下,我院学生党员一定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学习、刻苦奋斗,争当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载跟随佐藤学做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跟随佐藤学做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

    《静悄悄地革命》佐藤学 1、主体神话 在欧美小学里,学生是从小声的不甚清楚的发意见起步的,进入初中、高中后,越往上走越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渐渐地成长起来。......

    学习佐藤学先生5篇范文

    学习佐藤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之 心 得 体 会 石小:张强 面对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改革,学习对于从事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应是必不可小的一项常规性活动,特别是像我这样年龄偏......

    跟随老板潜规则

    跟随老板潜规则 我的工作生涯,几乎全是跟随老板左右打交道,无论身在国企、民企,这样的一群老板人,极其自信,也极其敏感,极其坚硬,也极其脆弱,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往往 都有几条最不能被......

    跟随巴菲特“滚雪球”

    跟随巴菲特“滚雪球” 金融风暴席卷全世界,各行各业受到波及后许多人的财富严重缩水。此时除了减少开支、节衣缩食外,领着固定薪水的上班族还应该如何应对呢?“股神”巴菲特的......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这一段时间读了佐藤学教授的静悄悄的革命,刚拿到这本书时,翻了前言没有看懂,觉得这本书很有难度,反复看了前言几遍还是一知半解,现在虽然看完了这本书,但......

    佐藤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

    2012年5月6日,有幸聆听了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教授的报告,对他提出的“学习共同体”构想钦佩之至。他提出: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又产业主义社会步入后产业主义社会,由此相应的......

    佐藤学分层教学[精选多篇]

    读《“分层教学”有效吗?》有感这是京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学研科佐藤学教授著的书,看到书名时就被深深地吸引,迫切地想一读为快,这本书选取的出发点很有意思,通常的关于分层教学的书......

    跟随毛泽东学习领导艺术

    跟随毛泽东学习领导艺术 伟人毛泽东,值得今日国人认真学习。他注重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群众、方式灵活多变、放手使用人才、思路超前独特......一代伟人毛泽东,令人敬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