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课堂论坛
构建“我的”教学模式
培植快乐课堂“基因”
——常德市中小学校长“快乐课堂”论坛征文
临澧县第四完小
刘文锦
有学者做过这样一份学生问卷:“你来学校读书最想得到的是什么?”结果得到一句沉甸甸的回答:“听到有收获而且开心的课”。在我看来,看似一句不经意的回答,准确击中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要害:“高效、快乐”。追求高效与快乐的课堂,犹如唇齿之间,二者相互依存,“快乐”是课堂教学的最高要求,“高效”是课堂教学的快乐“基因”。一言以蔽之,构建“高效课堂”是登录“快乐课堂”的入口处。瞄准“最高要求”,临澧四小从“高效课堂”入手,开展了构建“我的”教学模式,培植快乐课堂“基因”的校本研究。
反思:扎根课堂,寻找非快乐“因子”
教学现场才能发现课堂问题的真相。只有通过高密度的听课调研,才能准确剔除课堂里的非快乐“因子”。对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反思与梳理:
(一)反思——阻碍“课堂快乐”的症结在哪
体现在教学设计上。相当教师还存在严重的备课资料依赖症,离开了备课资料,教师很难独立设计出一份优质的教学案。教师的备课在很大层面上成了简单的文字“搬运工”。
体现在课堂教学上。相当课堂还存在以“教学流程无序、教学环节杂乱”为症状的“结构性”缺陷。教学策略上要么没有形成稳
定的教学套路,要么套路老土僵化,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这直接导致张志公先生切齿痛批过的“少慢差费”“耗时低效”现象。
如何化解这“两个体现”?我们认为:“只有稳定的课堂结构才能萌生快乐因子”。于是,由“稳定的课堂结构”想到“模式研究”这个选题。
(二)梳理——“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如何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他们把推动课堂改革作为“教育系统一号工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形成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江苏省杨思中学:他们历经多年的实验研究,形成了“先教后学,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成为全国名校。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他们用了8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全国名校。
再如,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也是以“情境教学模式”为发端;特级教师薛法根创立的组块教学模式等等。
(三)寻找——“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何在
缺乏理论支撑的改革、研究,不可能走得远。这个选题是否科学?我们上下求索、广泛求证,最终获得了相应的理论支撑。
1、《教育规划纲要》带来的研究启示
《纲要》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指出:“建立以提高教
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规划纲要》,一份高屋建瓴的、教育宏观规划跨度达10年之久的大文件,竟然会细致到“把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这段话,我们是不是可以做这种解读:“教学环节”不是临澧四小“局部地区”教师的课堂问题,而是全国教师的普遍性课堂问题;强化教学环节应成为今后10年里学校工作的重点。
2、三位教育名家提供的理论支撑
一是魏书生的“民主教育”理论。“民主科学”是魏书生“民主教育”理论核心。“所谓民主,就是增强师生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把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尽责任当作享受,学会把个人、家庭、集体、国家利益统筹考虑,多方兼顾。从树立服务意识、建立互助关系、发展个性、决策大家商量四个方面培养民主治教的习惯”;“科学治教就是不断地分析研究,揭示、认识教育规律,顺应规律,按照规律制定规矩制度”。盘锦教育,因魏书生的“民主科学”思想而享誉全国。因为高度“民主”,他可以做到自己外出半月而学生高度“自治”。
二是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生本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转型时期的标志性理论。基本观点是:生本教育同样看重考试,中考、高考,但“周周清、日日清、堂堂清”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这仍然是一种分数课堂、短期行为课堂,“他们只看到短期指标教学中短时段正面假象,而对中长期负面效应麻木不仁”,就像是忽略了生命成长规律的拔苗助长。生本教育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坚决彻底地改变:“努力看到人,看到人的状态,深信生命潜能的激发会回报我们想要的一切:
快乐、素质、成绩”。十年来,生本教育坚持从根本上的改革行为,用大量生动、成功的经验实现了“快乐学习、素质发展、成绩优异”的理想。
三是邱学华的“尝试教育”理论。邱学华潜心研究50年,创立出“尝试教育”理论,思想的核心就是“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想一想”。活跃在课改一线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是对“尝试教学”的生动演绎。
我们反复提醒教师:“三种理论”是最贴近教学、最实用的教学理论,“三种理论”必须入心入脑,学以致用。
行动:优化流程,构建“我的”教学模式
“研究”这个词,说起来神秘玄乎,做起来不受教师欢迎。临澧四小又该如何将美好的想法化作实在的行动?我们抓住了三个字。
(一)明内涵,课题界定强调一个“我”字
放眼当下,各地推出了层出不穷的教学模式,在眼花缭乱的模式面前,省特级教师、政府参事王沛清教授的观点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王教授认为,教学模式要因个人经验、积淀而异,要因学科、课型而异,盲目跟风,片面追求统一的大模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冒险。由此,我们想到了“我的教学模式”。
“我的教学模式”概念界定是:某个学科中、某一课型教学内容下,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经过自我总结、抽象提炼出的具有个人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套路”。“我的教学模式”也许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强调的是“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是“适合自
己学生的招式”。
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我的教学模式”的外显形式就是:教学流程下若干“板块”的组合。它可以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
具体有如下特点:
①教学过程以“板块”形式呈现,特点比较鲜明。
②每个教学“板块”之间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各个教学“板块”之间大致上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每个教学“板块”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一个教学问题,并由此深化或拓展开去。
③“板块”的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目的,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内容。
我们基于这样的假设:虽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高低,但每位教师都是一座风景不同的高山。发现教师的教学专长,点燃教师的教学亮点,就能使每个人获得属于自己的稳定的教学招式。这就是“我的教学模式”。
(二)定思路,研究过程突出一个“实”字
1、研究内容扣两点
一是确定模块。我们认为,不管什么学科,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教学内容切分出相应的类。譬如,语文教学,按照课型课切分为“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等;按课时可切分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按文本体裁可切分为“叙事文、说明文、诗歌” 教学等。毫无疑问,教学课型不同、内容体系不同,教学套路(模式或者招式)就不同。不同学段、不同课型、不同内容下的教学“套路”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着力点。这就是模块的确定。
二是寻找策略。显然,“模式”不是简单的套路,也不是一个粗糙的教学流程框架。既定教学模块下的具体操作程序才是“我的教学模式”的真正内涵。
略举一例。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搭建出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框架——“因字施教,三步导写”。即“读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因字施教,以学定教;读文:再读课文,学习字词;写字:指导写字,学有所得”。框架有了,操作系统如何?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例如:该模式下的“因字施教,以学定教”模块,我们建构了如下操作程序:
教学原则:生字教学不可平均使用力量,教学中要统筹策划:哪些字要突出字音教学,哪些字要突出字义教学,教师都做到心中有数,使音形义各有侧重。
实施策略:
一找:读课文、圈生字(前提)
二认:看拼音、读生字(基础)
三记:借形旁、知字义(核心)
2、研究步骤抓三步
听课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还没有系统地整理思考过自己的教学套路和教学思想。为了防止模式研究“走虚”,我们引导教师从梳理自己的教学套路入手,按照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步骤推进。
课前提炼:发现自己的教学长处,提炼自己的教学招式,确立自己的教学模块,丰富模式的操作程序。
课堂展示:提供一套模式的电子展示,一份操作策略说明;展示一堂该模式下的教学案例。
课后研讨:自我反思式的主题发言,同伴互助,专家点评。同时要求:研究人员必须全程参加研讨活动;与会教师提供一份操作程序修改建议。
(三)严把关,成果验证追求一个“精”字
“我的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在教师的工作绩效中很有分量:既与团队考评挂钩,又与岗位目标年度考评牵连。成果一期一收集,教导处组织评审,设立了严格的评审标准,具体就是“三看”。
一看模式本身是不是原创。“原创性”是研究者必须遵守的“学术底线”。审核时,一旦没有“我的”影子,即便模式新颖、体系完备,也过不了评审关。
二看建模理念是不是科学。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套路,但建模理念必须符合新课程理念,否则这种模式就是“新瓶装旧酒”。若放任这样的模式“流通”,教学质量将毫无保障,甚至导致“南辕北辙”的教学后果。有了这个评审指标,教师自然会用新课标新理念去关照、诠释“我的教学模式”。
三看操作程序是不是详实。操作程序是“我的教学模式”的灵魂,是“我的教学模式”的核心评价指标。没有详实的操作程序,这样的模式充其量就是“一束没有生命光泽的塑料花”。只有在自我提炼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吸收内化,才能形成详实的操作程序。模式研究的过程,就是构建操作程序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我 的教学模式” 研究就达到了我们的初衷。
当然,“我的教学模式”研究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其间,有的品尝的是成长的惬意,有的感受的是蜕变的痛苦。高年级组长肖秀新老师的感受最有代表性:“教了几十年书,经历的研究也不少,感觉“构建我的教学模式”研究最整人,这种研究远不是上一堂展示课这样简单,难就难在要拿出自己的“套路”,每一个套路还要设计具体的招式。不是校长的“逼迫”,恐怕到现在我都不会梳理自己的套路,更不会有现在的我的教学模式。看来,能力真的是逼出来的!”
深化:整体推进,改革质量评价机制
教育研究,只有“土壤”适宜,才能开花结果。配合“我的教学模式”研究,学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
一是刷新教师奖励机制。为最大限度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学校重新修订了“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从 “团队评优” 到“年度个人岗位评优”共十八个奖励项目。全期备课按模式要求达标了,给奖;业务学习考评进入前10名了,给奖;“我的教学模式”评审通过了,给奖。
二是创新学生评优方式。学校将沿袭了数年的学生期末评价提前到一学期的每个月,推出“校园每月百星”评选活动,“刷新”了表彰形式:设立的18类荣誉涵盖了体现学生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用“百星笑脸墙”取代奖状。这样,通过全期四次的表彰,让每个学生都有在“百星笑脸墙”表彰露脸的机会。实践证明,学生喜欢自己神采飞扬的笑脸要远甚于一张没有表情的奖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总有学生在“校园百星墙”前流连忘返,甚至有不少送子上学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百星”,也忍不住拿手机拍照留念。
三是完善质量评估办法。仅凭期末一张试卷检测教育质量的做法显然已经过时。然而,究竟该如何科学检测教育质量?我们的检测手段是:
语文实行“一加二”考评模式。“二”就是两次竞赛:全期组织一次学生写字竞赛,统一评阅,最终成绩以20%的份额进入期末综评;全期组织一次学生作文竞赛,统一评阅,最终成绩以30%的份额进入期末综评。“一”就是期末的全县统一考试。最终成绩以50%的份额进入期末综评。
数学实行“一加一”考评模式。即组织一次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为主的数学竞赛,统一评阅,最终成绩以30%的份额进入期末综评;第二个“一”就是期末的全县统一考试,最终成绩以70%的份额进入期末综评。
学校同步实施语、数质量考评办法,简称“区间模糊评价”。即设立教学质量检测平均分质量区间“模糊度”,只要平行班之间的平均分差在“模糊度”以内,共享一等奖;平均分差在“限定值”内,按分数高低评出一二等奖。
常识学科考评用好“三个数据”。常规工作抽查数据;教师民意测评数据;期末进度督查数据。
成果:提质增效,芝麻开花节节高
教育改革,只要方向正确,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抵达预期目标。两年来,围绕“我的教学模式”开展的“快乐课堂”系列改革探索,教师敬业精神上来了,课堂氛围和谐了,学生发展更全
面了。
(一)激发了一份学以致用的研究热情
研究离不开学习,没有学习就没有研究。然而,疏于学习又是当前教师的普遍心态。我们的策略有两点:
一是精心配制“营养餐”。即校本培训。所谓精心,每一个学习专题,都要耗费主持者不下于一周的备课时间。如刘校长主持的“我的教学模式解读”专题;为年轻教师(不满40岁)组织的“回到原点、重新出发”专题;为语文教师开设的“如何进行高效的写字教学指导”专题等,形式多样,教师喜欢。
二是定期奖励“自助餐”。即个人自学。学校将教师的个人自学变“逼”为“奖”。全期奖两次,期中奖励进入团队,期末奖励划给个人。此举一出,四小学风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虽然业务笔记不强求人人必交,但每到评阅时间,人人都争先恐后把笔记往教导处送。中年教师王小芳,仅5月份,她的业务笔记就达18页,近八千字。高效的学习必然会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就是这样一支平均年龄“奔五”的队伍,两年内竟有20多篇论文在《中国教育报》《湖南教育》等权威刊物发表。
(二)诞生了一批真实实用的“教学模式”
在“我的教学模式”的强力推动下,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结构,开始梳理自己的教学套路,开始罗列每个模块的教学策略,催发了教师自发的、原生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了“众人同式”的教学模式。最终呈现在这本资料上的:美术教师叶正军创立的 “五美教学”模式;朱桃华老师创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因字
施教,三步导写”模式等,就是构建“我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代表。
每一个模式的诞生,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美术教师叶正军,是一把业务好手,早在8年前就获得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学生非常喜欢他的课。这次构建“我的教学模式”,理所当然他要打前锋,首轮研究展示时,他的模式名称叫“六美教学模式”,在后来的课后研讨活动中,与会者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觉得,听这样的美术课,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以“美”字命名该模式,定位准、取得妙!但还有点“美”中不足——环节过多,重点不能保证。第二轮展示时,就整合成了现在的“四美教学模式”。
数学教师赵学华,长期执教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一直排名在前。“教学上他应该形成了自己的套路”,数学教学的行家里手、教导主任刘银华这样认为。他决定与赵老师联手研究,为数学教学模式提供一个示范案例。研究中,他们发现计算教学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冷门,很少有人涉足钻研,“别人不做我来做”,两月后,“四步探究式”计算教学模式出来了。因为这个模式借鉴了邱学华的“尝试教育”理论,两位研究者姓名都有一个“华”字,这个模式又有了一个别称:“四小三华模式”。
再看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出台之前,只要是听课,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总是非议多多,一节课下来,“会认字”学生认不准,“会写字”学生写不了。遇到教学比武,尽管执教者使出“浑身解数”,也是屡战屡败。“因字施教,三步导写”模式出台后,情况发生了“大转弯”:有模式做先导,教师备课心里有底了,逐渐摆脱了教参依赖症;教学中,认为一节课完成不了的识字教学任务,现在可以轻轻松
松完成。更重要的是,可以腾出充裕时间落实写字教学,同时,利用模式提供的写字教学策略,大大提高了写字教学效率。在2012年举行的校级教学比武中,低年级教师李华、张萍执教的识字教学课双双夺得一等奖。她们手捧获奖证书感慨道:“没有这个模式,我不可能获得一等奖!”
(三)崛起了一支和谐奋进的四小团队
临澧四小地处县城边沿地带,于2004年由望城乡中心小学改制而成,无论硬件还是师资,都属“薄弱”之列,是一所携带了浓郁乡土气质的县直学校。最近两年,在浓厚的教研氛围熏染下,四小和他的团队开始在临澧教育界崭露头角:
2012年1月,省级首批“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的金子招牌落户四小。2012年4月,市级规划课题《城市边缘学校发展对策研究》成功立项;8月,该课题成功晋升为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2012年5月,《湖南商报》以《喜看一所城市边缘学校的崛起》为题对学校进行推介。2012年10月,省“示范家长学校”挂牌。
这些荣誉,在传统优质名校眼里也许只是锦上添花,但对地处县城边缘的四小、对这所年轻的县直小学而言,显得充实而饱满。
各位领导,同仁,“快乐课堂”的探索是一个宏大而系统的工程。或许,从改善“教学模式”入手只是宏大系统工程中的一次浅尝辄止,再者,我们的研究只是地地道道的草根研究,上述观点及相关举措,难免有所偏颇。不当之处,恳请同仁批评指正!
第二篇:高效课堂论坛稿
高效课堂论坛稿
从我上班到现在已经有十七个年头了,课程几经改革,也是旧酒装新瓶,传统课堂只关注知识,追求成绩。为此,教师课满堂灌、满堂讲,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练,教师苦,学生累,效率低,成绩差,教出的学生不是高分低能,就是大部分厌学。传统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再深点说,传统课堂是以牺牲学生今天的幸福,换取学生分数的提高,以牺牲学生心灵的自由成长与创造,来达到某些抽象量化的目标。
今天与几个同学聊天,他们的孩子现在在传统课堂上学习,聊天的内容说的最多的是孩子每天几点放学,一个月放几天假,作业有多么的多,活的有多么的累。一个家长说她孩子告诉她:“妈妈,我不想活了!”大家知道吗?这话是出自一个13岁的孩子之口。作为家长的我们听到这话该怎么想?原因就是孩子的作业太多了,休息的时间减少了,课业负担太重,孩子承受不起了。所以听到这话,我心里马上想起了高效课堂,如果都是高效课堂了,孩子还会为这个报怨吗?
这就是我们传统课堂下的孩子们,听到这些,我真希望他们学校的学习方式也马上改变过来,让孩子们每一天都变得开心、快乐起来。同时我也希望我的儿子能赶上高效课堂的这班车,我希望他在未来的学习中是快乐的、开心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能力提高上去。
本学期我们学校有幸成为高效课堂的试点学校,自开始课改以来,我也是在想方设法的让学生动起来,刚一开始他们非常不适应,曾有孩子跟我说,还是原来的课堂好,不喜欢现在的课堂。慢慢的,学生在小组的学习中比以前是强了一些,有了一些团队的意识,但由于每次活动的目的性不强,也有好多在活动时有边缘人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最初的时间里,我也没有完全放手,本身自己就不是很适应。
记得在刚刚开学的头几天,市教育局的第二次高效课堂大巡查中,我上两节课,其中一节数学课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展示时是一个学生质疑,另一个学生解答,双方争论半天,还没有把话说明白时,我果断的把话接了过来,把题就给孩子们讲了,一是因为太耽误时间了,二是我认为孩子根本说不出来,所以就这样处理过去了,事后在反馈时,于校长也和我谈了这件事的看法,后来我也在反思,当时应该让孩子把他的观点充分的表达出来,你不放手,他什么时候能会说,什么时候他才能得以发展?老师可能代替学生吗?这些话也一直在拷问着我。但我当时确实不知道这个高效课堂该从什么地方下手,怎么去下手?一直有些迷茫与困惑,应该用什么方式方法来把孩子的主体性体现出来呢?每天都在思索,每天也都在改进,只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不是很大,一时间也是很苦恼。
上月个在教育局的组织下,我有幸来到了安徽铜都双语学校,走出去之后才知道原来课也可以这么上,原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这么“闲”?一切其实都是让我感到非常的诧异,课堂上那种灵动,那种活跃,那不都是学生在发展的基础上才有的吗?五天的学习让我的思想一直在产生的激烈的碰撞,每天的不断的体验又让我对高效课堂越来越充满着信心,头脑中的思路也在逐渐的清晰着,想着回去之后要好好的干上一番。可以说观念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正象我看到的鹰的改变一样,我的思想可以说是一次蜕变,我希望我的高效课堂也会跟我的思想一样得以蜕变。
回来之后我也马上按照人家的样子照猫画虎起来,刚开始很不顺利,因为太过着急了,总是发脾气,有时都觉得自己的坏脾气把孩子都给影响到了,把孩子都给弄蒙了,晚上回家反思自己白天的行为觉得不对。明天再改,一点一点的慢慢有的孩子捋顺过来了,并且也能把话说明白了,比如这次的汇报课,他们还能自己尝试着改变,一个孩子说今天要领大家做个小游戏,然后再说题,最后还总结,同学们玩的怎么样。点评时另一个孩子说:
“感谢你带领我们玩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游戏……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自己想的,有时我都觉得孩子们想的比我预设的都要好,他们的能力是无可估量的。可以说孩子真的是在慢慢展示中变化着。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为了练他们的胆量,我让孩子们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概括课文内容,我告诉他们,只要你能站起来说就是好样的,哪怕说错了都没关系,哪怕你是在重复别人说的话都可以,可就这么鼓励还是有孩子不说,就在我尴尬之余,这时有一个平时根本不怎么说话的孩子站了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基本上是重复了上一个孩子的话,即然她站起来了,就是好样的,所以我马上对她的这种行为提出了表扬。接下来的事情让我出乎意料,没多久,她又站起来了,说:通过读这篇课文,我认为……当我听到这些话时,我心里就乐了,这不就是信任的力量吗?我马上再表扬、再鼓励,这时的场景就是更多的孩子往起站了。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就在我前两天的汇报课中,最后我让孩子总结今天的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这个小女孩又站起来回答了问题,从这个过程中真的让我看到了希望。
中国学生其实不缺少才华,更不缺少智慧,缺少的就是展示的机会。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渴望展示的欲望,学生在展示中自信,在展示中进步,在展示中发展。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每一次展示都是学生进步的阶梯,说不定一次不经意的展示就能改变学生的命运,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发展,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
课堂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获取知识,更重要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以提高,品格得以形成,人格得以健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注学生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关注知识”还是“关注发展”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失败的重要标志。更是素质教育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而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是它的起点不只是知识,而是在参与中学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乐学,越来越有责任,越来越有教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一种幸福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中的引领作
二、致力于
“学习方式改革”。让学生快乐学习,全面成长。首先,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前奏。小学生大部分还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还不知道怎样预习。这就要求教师干预、指导预习,一是将预习知识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块,引导学生按区块有序地预习。二是具体指导预习方法,例如课前布置学生做好预习笔记,收集资料,归纳知识点。利用复习、综合、判断等方法,为新的知识点学习奠定基础。
三、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分组
平均分组,每组
人。按照学生的能力、性别、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去,平均分组本身就是一种竞争,而
6人左右的小组又利于形成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平均分组让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责任明确具体。
一般每组有两名组长,每名负责2个组员,组内人人都是科代表。科代表负责本学科本组学生课堂纪律,学习情况反馈及课前活动的组织等,职务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整个组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2
个人还要对子,互帮互助互学,在做练习时彼此相互负责批改,不会的还要给讲会。
每组都是个团结、向上的团队。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口号或誓言。每个组都有自己文化和精神追求。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
班级分几个小组,教室至少要设置几块黑板。我们教室四周都是黑板。每组都有一块黑板。黑板的用途很多,黑板是组内展示和组间竞争的一个平台,黑板便于教师了解学生上课的学习情况,因为每完成一个内容的学习都会有4、5
名同学到黑板上去展示所学。每个小组都把本组的组名、组规、口号、誓言写在本组黑板上,颜色五颜六色很是好看。因此,可以说黑板丰富了班级文化。
这样分组,组内互帮互助都在动,组间互相竞争,互不相让,也在动。学生之间彼此鼓励、彼此扶持,以提高每个人的学习效果,达到团体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对知识形成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全面理解。
2、培训
组长培训分组后,培训组长至关重要,让他们有组长意识,明确责任、职能,如何与老师沟通、配合,如何与组员协调关系,怎样与其他组友好相处,公平竞争,要求他们,对待组员既不能过分严厉,也不能一团和气,要和组员一起制定组规,遇到棘手问题,教师要给予建议。要培养组员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学生的座位都是餐桌式,刚开始同学感到新奇,可能有些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教师要培养每名学生,专注学习,全神贯注,讨论时发言声音适量,别人发言时必须其他人全部禁声。
放权给组长一段时间后,组长和组长之间可以协商进行合理调换,组长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其他组员的入团、期末评优,组长每隔两周要向组员家长汇报组员在校的情况,顶撞组长者直接开除组籍。
组员培训
课堂坐姿:双手放后,后背坐直,目光全神贯注。
发言声音:上讲台大声,宏亮,组内讨论,声音适中。发言时,杜绝讽刺、嘲笑、挖苦的语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以大局为重,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学会质疑,乐于陈述自己的观点,修正别人的观点
记笔记:双手放桌上,双色笔进行标注。
训练板书,内容不限,积极向上内容即可,可以利用课间、中午时间进行。
课堂纪律:严抓不懈,好的纪律是成功的关键。
跑步时,步伐整齐,培养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3、自探
自探就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满足了学生展示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就是明确目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在关键地方画龙点睛。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核心能力和素质逐渐提高。伴随知识的获得,学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乐学;伴随知识的获得,学生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负责,越来越有教养,使课堂成为学生群体自学和团结协作的舞台,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是学生充分互动,相互感召的乐园。
4、展示。
课堂的最大亮点是展示。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展示这一天性,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和时间。
我们的观点是: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说、讲;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写、做;解放学生的眼和耳,让学生看、听;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思、疑。
课前预习由学习自己组织、主持。课中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到黑板展示、汇报,鼓励学生质疑解答,这样学生在说、讲、写、做、看、听、思、疑这些展示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5、竞争。
竞争是学生的天性,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
“课堂充分利用学生好胜这一心理,让竞争贯穿整个课堂。有了竞争,原本枯燥的课堂变成学生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课堂在竞争中变得无限精彩,课前预习有竞争,自主探究有竞争,展示汇报有竞争,强化训练有竞争,竞争无处不在,竞争贯穿课堂始终,竞争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竞争激活了学生展示的天性,竞争点燃了学生互帮互助的热情。
6、成功
中国课堂不缺少知识,最缺少成功。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学会多少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收获成功,获得自信。高效课堂应采取“低、少、多、勤”的策略,即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勤反馈。这一策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所以学生节节有收获,天天有进步。因为能学会而愿学、乐学。因为能学会而自信。自信比知识更重要。成功比成绩更重要。
四、课堂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的评价制度
评价是引领,是高效课堂的法宝。要使课堂上学生能长期保持“善于交流、勇于展示、敢于质疑”的积极态度,为使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努力打造我校的课堂特色,就必须要做好评价工作。为此,特制定高效课堂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的评价制度。
(一)学生个人的评价
以下五项分数之和为学生个人评价得分
1、预习笔记
(1)利用自习及在家时间,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主动预习A
级:
(2)做好预习笔记,注明疑问知识,等待教师讲解。
两点做到,得
4-5
分。B
级:做到一点,得
2-3
分C
级:一点没做到
0
分这项分值最高
分,由老师或组长检查评定。
2、导学案
A
级:导学案书写工整,答题规范,有详细的总结反思
正确率、完成率在90以上得
8-10
分
B
级:导学案书写较工整,答题较规范,有总结反思
正确率、完成率在80-90,得
5-7
分
C
级:导学案书写欠工整,答题不够规范,总结反思不全面。
正确率、完成率在80以下,得
2-4
分
这项最高为
分,由教师在第二次批改导学案时评定,由小组长登记分数。
3、合作探究
A
级:讨论时音量适中,认真倾听组员发言,并积极主动参与讨论
给
4-5
分。
B
级:讨论时音量过大或过小,倾听不够认真,参与不积极的得
2-3
分。
C
级:不认真听其他人发言,不参与讨论,得
0-1
分。
这项成绩最高
分,由教师给予评定,由小组长登记分数。
4、课堂展示
规定展示
A:小组组员轮流展示。得
分
由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展示。得
分
B:板书工整、正确。上台展示时大方、声音洪亮,语言精练、规范。
得
4-5
分
C:板书欠工整、正确,上台展示时不够大方,声音不够洪亮,语言欠精练、规范,得
2-3
分
本项成绩最高为
分,由小组之间交叉评定
自由展示
A:能主动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辩论。得
3-5
分
B:能主动、正确回答问题的得
2-5
分
5、学习成绩的评价
以每次考试成绩换算为满分
分计算
最高
分,由老师评定
(二)学习小组的评分
班主任负责总的管理及评价,各科教师为日常监督及评分执行人,每科课代表协助登记本科课堂及平时常规评分,并及时反馈到各个小组。
1、团体得分:以月考、期中、期末大型考试为准。按小组所
有成员总分进行排名。
第一名:加
分,第二名:加
分,第三名:加
分,第四名:加
分,第五名:加
分,第六名:加
分,第七名:加
分,第八、九名:加
分。
2、个人得分汇总即为各小组日常得分
3、班主任在每月对各组合作学习情况、互帮互学情况总体评价
后,可适当给各组加分。
以上三项分相加即为小组总分。
五、评比规则
每周评出星级小组,星级个人,进步之星,每节课科任老师打分,统计出最后结果、颁奖、表彰。
总之,一切的改革都需要魄力和智慧,改革就需要在实践中修正错误,虽然我们还在尝试中摸索,但我们可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效果会越来越好。
第三篇:快乐课堂
11月25日下午,由丰潭中学语文组承办的区级校本研修活动“快乐语文课堂”在六楼多媒体教室进行。夏畅老师为大家展示了生趣盎然的《绿色蝈蝈》,语文组的老师从教师教学中的快乐因素、学生学习中的快乐因素、在快乐的氛围中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分三组进行了观课议课活动。在夏畅老师结合这节课谈了自己对“快乐课堂”的理解之后,骆欣苗老师、赵肖芳老师和李岩老师代表各组汇报课堂观察结果,之后苏毅老师就“如何构建快乐课堂”进行了总结发言,最后是西湖区首席教师俞华芳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点评。无论是课堂还是研讨活动,都是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开展的,真正做到了“快乐课堂快乐研讨”。
骆欣苗老师代表“教师教学中的快乐因素”组汇报课堂观察结果:
夏老师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童趣,饱含热情的课堂。老师以生动的引导、激励性的语言,带领这学生进入法布尔的昆虫世界,展示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蝈蝈天地。课后研讨中,我们小组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在这节课中,作为一个教师的快乐因素。
第一、文本的选择。教师对于教材的首先会有一个自我的选择性,这和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等众多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教师本身对文本有着独特的兴趣和理解,才会在备课过程中积极地去寻找相应的材料,才能把与文本的对话深入地进行下去,才能把自己在阅读文本中的体会和学生进行积极地交流。这虽然是快乐课堂教学的一个浅显因素,但我们仍然认为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客观因素。
第二、课堂是教师为引领,学生学习为主体的一个过程。学生要快乐地学习,前提在于教师有没有把握教材的要点,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和角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如果被动地在学习,老师的上课无异于表演独角戏,那是一点趣味也没有的。夏老师的这节课,她自身带着快乐的微笑,和学生共同创造了一个快乐的世界。
1、创设了一个快乐的情境,注重培养了阅读文本的兴趣。例如开头她选择了一个《微观世界》的视频,一段生动的想象,一曲夸张的声音,足以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使孩子们做好了上课的心理准备,在第一分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带进特定的学习情景中,就可以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听课,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使孩子们做好了上课的心理准备,又让孩子从呆板、紧张、单调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把握好教材的要点,将丰富的上课内容提炼为一个趣味化的问题:根据蝈蝈的特点,帮助蝈蝈寻找工作。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设计,一下子就把“整体感知和品味语言”的设计落实了下去。这个问题的设计,既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考虑着孩子们的心理年龄特点,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又一个平台,让孩子们在这些平台上快乐地学习、练习和展示自己。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夏老师又很注重追问的艺术。例如,当学生回答“蝈蝈是自信的”,老师追问道:“从哪里看出蝈蝈是自信的,它对于自己的什么方面感到自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等等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并在文中寻找答案。每个问题尽量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孩子们在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难点逐个突破了,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3、师生互动中注重及时的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从学生进步的回答中感受教学的快乐。例如,当处理问题“你觉得蝈蝈适合什么工作时”,学生有些紧张,不知道如何回答。教师面带微笑鼓励说:“不要紧张,蝈蝈可是寄希望于你啊!”学生回答这是一只“悠闲而不乏懒惰”的蝈蝈时,老师笑眯眯地说:“懒惰可不行,生活就没有创造了,回头打个电话批评一下。”机智却生动的评价,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回答充满了信心。
第三、给学生以合理的拓展思考空间,借助文本的平台,帮助学生进入更广泛而深入的阅读空间。在课程结尾的拓展衍生处,夏老师以“法布尔为什么对昆虫观察得那么仔细”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从虫子的世界反思人类的世界”,将她自己的感受“倾听自然之音,善待平等生命”传递给学生。每一个学生都静静地聆听着,也许他们不一定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生命的价值。分享阅读感受,引领人文关怀,这也是教师的快乐所在。
语文是一门集合了诸多足以让人“异想天开”元素的学科,电影、音乐、小说等等无不成为足以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手段。她的魅力像汨汨清泉、和煦的阳光、细密的春雨、点点的星空,是那么地精美绝伦,妙不可言。最好的语文老师是“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煽得旺旺的,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其人人喜欢语文,个个迷恋于读书,痴情于语文”(刘锡庆)。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兴起让文学向着“快餐化”方向发展,与语文教学的相对“经典化”产生矛盾,新的阅读方式开始扰乱我们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形式下,教师要使学习转变为一个有趣生动的过程,使学习的内容充满幽默和趣味。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要努力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体验到学习的平等、快乐。师生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才能共同感受课堂的魅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赵肖芳老师代表“学生学习中的快乐因素”组汇报课堂观察结果:
“导入”这个环节,有趣生动的的视频集“声、色、画”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让学生置身其中,情绪由好奇到好笑到惊讶,一下子就兴趣盎然,被吸引到了情境中。
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将课文练习一中平淡的问题换了一个角度,让学生为“无所事事”蝈蝈写个“自荐表”,根据蝈蝈特点来为蝈蝈求职。这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真正挖掘了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探索、研究的欲望,让学生承担起了推荐的责任,学生有了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就能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在推荐岗位时,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精彩纷呈地发言,充分了体现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个性化理解,也表现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快乐。
“品味语言”时,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纷纷用自己的声音与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其中有的学生阐释得很完美,也有的学生阐释得不是很完美,但每个人都能与作者心灵相通,展开与自我的对话,教师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抒发自己的理解,帮助学生保持思考的快乐、朗读的快乐。同时教师还很注重学生的体验,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蝈蝈的声音,就蝈蝈的形体与声音展开联想与想象,学生在轻松中得到了情感的升华。
在自然界的歌声中,在教师的补充介绍中,学生陷入了对法布尔的“生命观”思索中。有形的课堂结束的同时,是无形课堂学习的开始,相信学生在兴趣盎然地学习后,这样一种深沉的思考,会引领学生上升到更快乐的学习境界,会更自觉地开始阅读《昆虫记》。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用心感受,积极探索,真切体验,热烈表达,是学习快乐的主人。“愉快着,收获着”,这样的课堂,学生要学、乐学、善学。
李岩老师代表“在快乐的氛围中是否达成学习目标”组汇报课堂观察结果:
整节课夏老师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快乐教学,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提升了朗读能力、鉴赏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一、营造氛围为快乐目标达成蓄势。
课堂开始之时夏畅老师说:“昨天我在上网的时候看到了一段有趣的影片,今天拿来放给大家看。”这是一段有关动物世界的电影,拍摄的是一只可爱而又搞笑的蝈蝈。真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一段激趣的电影让学生脸上乐开了花。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给了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在这样的氛围中更有助于目标的完成。
二、师生交流为快乐目标的达成搭台。
(一)师生交流是以问题为载体的,对于问题的设计要力争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入了课堂的学习之后,夏老师说:“现在老师给每一位学生一个机会,帮蝈蝈找一份工作,结合法布尔的《绿色蝈蝈》,给蝈蝈写一份自荐表。在这里夏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为蝈蝈填写一份自荐表,自荐表分为姓名、特点、适合岗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分别从蝈蝈的外形、声音、食性、性格入手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完成这份自荐表,同时也完成了课堂的知识目标。
(二)在思维碰撞中,让学生快乐成长。夏老师问:“什么样的岗位最适合蝈蝈时?”学生的回答百花齐放,其中有两个学生都回答适合当演员,但理由却不一样,一个学生说因为蝈蝈美丽,另一个学生却说因为蝈蝈的性格多样。在不同的答案更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三)亲自体验,感受真正的快乐。当夏老师带领学生体会蝈蝈窃窃私语的声音时,夏老师让学生用书本模拟蝈蝈声音的特点(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顿时整个课堂响起了一片窸窣之声。
(四)想像,让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当谈到蝈蝈的浑身嫩绿,十分美丽时,夏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想像,学生们想到了朱自清笔下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草。老师说:“我想到了花仙子”。当讲到蝈蝈的叫声时,夏老师还让学生去想一想琴声发出的悦耳的声音。
三、感悟延伸,课堂目标引领快乐人生。在课程的结尾部分,夏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法布尔。感受作者对动物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体会真正快乐的人生源于对生命的热爱。
苏毅老师就“如何构建快乐课堂”进行了总结发言:
什么叫快乐?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
心理学家分析,当人心情愉快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潜能将得到很好的发挥。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学习的重要性,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关键是要让他们快乐地去学习,久而久之,必然会有了兴趣,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事半功倍。
怎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怎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只有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语文天地中。今天夏畅老师的课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快乐语文课堂的示范。这节课的特点如下:
一、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尽情品味文本内容和语言之美。
夏畅老师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在导入部分别出心裁的运用了动画视频,那有趣的情节和可爱的卡通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学生,引起了阵阵笑声,激发了学生对蝈蝈的喜爱。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接着,夏老师设计了为蝈蝈找工作写自荐表的环节,把文本的理解和语言的品味巧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概括了蝈蝈的特点,并且品味了语言。这种将文本理解和语言品味有机的结合,打破了板块之间生硬的划分,体现了夏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
最后,夏老师又以感谢法布尔什么,使课堂首尾一致,结构非常严谨。
二、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课堂和谐美。
和谐的气氛是快乐学习的前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活动过程中保证他们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要课堂气氛融洽、民主,师生情感很好地交流。“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鵝卵石臻于完美的”。
在课堂教学中,夏老师力求体现人性化的教学观念,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以轻松和谐的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师生情意美,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快乐的教学氛围还来自于老师所提供的那些多样的评价。教师的肯定、鼓励与指点能激起学生喜爱、满意的情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变“厌学”为“爱学”,从“爱学”到“乐学”,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三、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尽情体会学习过程的快乐。
不管在什么时代,“思考”和“想象”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根源,是能使人成为人的重要条件。思考,并不是困难与痛苦的事,而是一件容易与快乐的事,它可以带给学生更多喜悦。
快乐源于语文所指引的那个深入探究的方向。学习兴趣来自于认知需要的不断满足,所以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会产生问题障碍,激起思维的新冲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意识的能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平衡,得到认知需要的新满足,感到学习的愉快。
夏老师的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
1、抓住关键,巧设问题。
一节课如果从头到尾没有设置问题,那么课堂的气氛必然是沉闷的,学生也提不起劲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进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夏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替蝈蝈填自荐表的方式设置主问题,以疑促思,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的乐趣,进而提高思维能力。
2、善于将大问题分解成分解为小问题,一问扣一问,环环相扣,循循诱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得快乐。
3、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
快乐语文课堂的探索迈出了有力的一步,更需要我们教师多多研究探索。但现在更多的还是一种文本解读式的课。也就是解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以及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还缺少与自我、与社会的对话)。很少看到作者在表达这种情感和思想时,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一种方式。周作人曾说:“法布尔„„实地的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他的叙述,又特别有文艺的趣味,更使他不愧有昆虫的史诗之称。”他还引用法国剧作家罗斯丹(Edmond Rostand)的评语:“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样的想,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而且抒写。”法布尔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文艺的形式来写呢,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追求和文字表现融为一体的,如果送这一方面来教学,也许又可以在教学上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西湖区首席教师俞华芳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点评:夏老师这堂课能够围绕“快乐课堂”这一主题,创设快乐轻松的教学情境。如导课,用了搞笑版的《微观世界》,剧中顽皮的蝈蝈形象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在教学上,始终紧紧扣着快乐轻松的氛围,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计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结束时注意到合理的延伸,提升了学生的思维高度。另外,夏老师的课堂非常饱满,能打破常规性思维,利用联想和想象,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这次教研活动能以分组分工的形式来观察课堂,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研修方式,应该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大力提倡。
第四篇:生态课堂论坛演讲稿
如何打造生态课堂演讲稿
王学栋
生态课堂的主体和主人都是学生,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高效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呢?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们往往还是不考虑学生学习时的情绪状态,不管学生学习时的情绪状态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都按原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时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全然不顾。事实上,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材展开的一种共同探讨活动,教学双方——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有情感的人,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人际交往的过程,是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学习任务。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如果教师营造了快乐的情绪气氛,师生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学、好学,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增强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还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权利”等新理念,努力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能够主动、乐观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行为、价值观等素质协调和谐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业才精,德行才成。
其次,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课堂感受,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关注他们的人格尊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明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
教给方法,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生态化课堂的又一个重要的目标。如根据课题质疑探究时,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往往提不出问题,这并不说明他们没有问题,而是没有掌握质疑的方法。
我们还应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感悟,去获取知识。我们要从“学情”出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暴露真问题,让老师发现真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运用真问题。也就是说,只有把时间还给学生,我们的课堂才能使每一个人积极起来,紧张起来,高效起来。
我们深深地体会,你讲得口感舌燥,学生浑浑噩噩,效果不好,教师对学生教得越多,提供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思考和行动的机会越少。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将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教师要安排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应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多地独立读书、思考、讨论、练习。
生态课堂充满着民主、平等、安全、愉悦,其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的平等交流、相互合作、共同作用的交际过程。
第五篇:高效课堂论坛发言稿
关于高效课堂讨论的发言稿
尊敬的叶教授:
您好!在我看来,所谓“高效课堂”应该先弄清什么是课堂需要的“高效”,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难道只是单纯的在课堂上让学生“生龙活虎”,而带来的这种片面的“极度活泼的课堂”吗?
而对于我所带的学科——语文来说,我觉得,其实想要带动起学生的课堂气氛很是容易:课文的自由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问题;老师不要一味枯燥讲解,给学生多点儿感受课文的空间和时间;在学生进行真正的交流时,给予充分的时间,学会“等待”学生。还比如,学生有了自己的答案时,学会倾听,不能一味否定或者肯定,我觉得“诱导”学生能够感受出更多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高效课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真正在贯彻落实新课改指引下的一些“新”理念,当然,也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在教学上面的一些新的方式和方法。
当然,任何新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同样如此,面对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很多时候,“高效课堂”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进行“隔空对话”。
困惑在于:(1)如果完全实施于这种上课模式,那么教学进度势必是缓慢的;
(2)低段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想给他们充分时间来讨论交流,但结果往往是让课堂纪律呈现出很不和谐的一面;(3)一般的高效课堂都是在小班制上来进行,但倘若班级过大,该怎样进行呢;(4)学生在讨论结果出来之后,发言要么差强人意,要么会变成尖子生“独舞”。
这是我的一些看法,还请叶教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