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论文]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
实验背景
我们飞虹中学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较多,学生思想品德差异也较大,特别是双差生比较 多。以往我们很少研究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备课和执教时往往过多考虑教材内容如何 讲清,教学资料如何充实、齐备,很少从目标上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一些层次低的学生,教学效果不很理想。据此,我们在市教科所的直接指导下,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律知识部分,进行法制 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希望通过这个实验能探索出提高各层次学生法制观念、思想品德和培养良好的行 为习惯的方法,获得在思想政治学科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经验。实验过程
一、分析情况,确定目标阶段
第一步,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制定总目标。
我们课题组根据把学生培养成“四有”公民这个中学阶段的教育总目标,根据总课题组提出的让学生“学 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初中阶段教育目标,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分析了教材的内容,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制 定了总目标。我们认为思想政治课不但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而且要通过知识传授,激发学生的情感,并贯 彻落实到行为上。因此,我们从认识、情感、行为三方面制定了总目标。
认识方面:学生能理解“法律”一词的含义,知道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及其作用、法律规范对青少年成长 的密切关系;知道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政治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情感方面:学生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感。
行为方面:学生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勇于维护宪法和法 律的尊严。
第二步,分析情况,进行学生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不能仅仅根据分数而定,因为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代表他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根 据这届学生进入中学后的表现,听取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法制观念、意识以及在遵守法 律、法规方面的表现,确定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分层类型。第一层:不知法、不懂法,并有违法甚至轻徽犯罪行为,沾染了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第二层:有一定法律常识,但是非不分,看到同学违法犯罪行为不检举、不揭发,甚至包庇、间接违法。
第三层:有一定法律常识,能分清是非,自己基本守法,但对违法犯罪现象不闻不问,明折保身。
第四层:有较强法制观念,不但个人自觉守法,而且对于犯罪现象,敢于揭发甚至斗争 第三步,根据每一层学生情况,确定每一层所要达到的分层目标。
第一层目标:初步了解书本上讲授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识,能分清是非,基本上知法守法。第二层目标: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知识,尤其是和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制内容,是非分明,并能与违 法犯罪现象划清界限。
第三层目标:能知法懂法守法,在遵守国家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爱憎分明,勇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 尊严养成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良好习惯,能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第四层目标:有较强法制观念,对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不但自己学法守法,而且还能积极宣传法律,教育他人知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法律知识帮助他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步,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目标
将课题总目标、分层目标印发给学生,教师详细解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 目标,同时对学生强调:所选的目标要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该是经自己努力能够 达到的目标。另外学生在选择目标时,可以适度修改,甚至可以自订目标。
第五步,学生选定目标、教师调整,最后学生明确目标。学生选定目标后,有的过高或过低。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调整目标。经过师生共 同调整目标后,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同时教师也明确了学生的层次类型。
二、根据目标,进行分层教学、教育阶段: 1.课堂内分层教学
备课 教师在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时,必须考虑对各类学生的不同要求,要把一节课中的各个环 节上,高中低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形式写在教案上。讲授 在课堂教学的讲授方法上,我们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搭台阶的方法教师搭一层,学生登一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打开思路,在知识不断深化的同时觉得自己听懂了、学会了,激发学生继续登台阶的愿 望,最后达到课堂教学目的。教师不要求每个同学都达到最高台阶,不同层次同学达到相应的台阶就算基本达 到要求,并继续鼓励学生向高层次台阶迈进。(参见页底所示的在讲授权利义务时所搭四层台阶的示意图。
第二篇: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
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
实验背景
我们飞虹中学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较多,学生思想品德差异也较大,特别是双差生比较多。以往我们很少研究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备课和执教时往往过多考虑教材内容如何讲清,教学资料如何充实、齐备,很少从目标上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一些层次低的学生,教学效果不很理想。据此,我们在市教科所的直接指导下,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律知识部分,进行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希望通过这个实验能探索出提高各层次学生法制观念、思想品德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获得在思想政治学科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经验。
实验过程
一、分析情况,确定目标阶段
第一步,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制定总目标。
我们课题组根据把学生培养成“四有”公民这个中学阶段的教育总目标,根据总课题组提出的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初中阶段教育目标,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分析了教材的内容,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制定了总目标。我们认为思想政治课不但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而且要通过知识传授,激发学生的情感,并贯彻落实到行为上。因此,我们从认识、情感、行为三方面制定了总目标。
认识方面:学生能理解“法律”一词的含义,知道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及其作用、法律规范对青少年成长的密切关系;知道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政治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情感方面:学生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感。
行为方面:学生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勇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第二步,分析情况,进行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不能仅仅根据分数而定,因为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代表他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根据这届学生进入中学后的表现,听取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法制观念、意识以及在遵守法律、法规方面的表现,确定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分层类型。
第一层:不知法、不懂法,并有违法甚至轻徽犯罪行为,沾染了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
第二层:有一定法律常识,但是非不分,看到同学违法犯罪行为不检举、不揭发,甚至包庇、间接违法。
第三层:有一定法律常识,能分清是非,自己基本守法,但对违法犯罪现象不闻不问,明折保身。第四层:有较强法制观念,不但个人自觉守法,而且对于犯罪现象,敢于揭发甚至斗争
第三步,根据每一层学生情况,确定每一层所要达到的分层目标。
第一层目标:初步了解书本上讲授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识,能分清是非,基本上知法守法。
第二层目标: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知识,尤其是和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制内容,是非分明,并能与违法犯罪现象划清界限。
第三层目标:能知法懂法守法,在遵守国家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爱憎分明,勇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养成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良好习惯,能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第四层目标:有较强法制观念,对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不但自己学法守法,而且还能积极宣传法律,教育他人知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法律知识帮助他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步,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目标
将课题总目标、分层目标印发给学生,教师详细解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目标,同时对学生强调:所选的目标要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该是经自己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另外学生在选择目标时,可以适度修改,甚至可以自订目标。第五步,学生选定目标、教师调整,最后学生明确目标。
学生选定目标后,有的过高或过低。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调整目标。经过师生共同调整目标后,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同时教师也明确了学生的层次类型。
二、根据目标,进行分层教学、教育阶段:
1.课堂内分层教学
备课教师在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时,必须考虑对各类学生的不同要求,要把一节课中的各个环节上,高
中低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形式写在教案上。
讲授在课堂教学的讲授方法上,我们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搭台阶的方法教师搭一层,学生登一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打开思路,在知识不断深化的同时觉得自己听懂了、学会了,激发学生继续登台阶的愿望,最后达到课堂教学目的。教师不要求每个同学都达到最高台阶,不同层次同学达到相应的台阶就算基本达到要求,并继续鼓励学生向高层次台阶迈进。(参见页底所示的在讲授权利义务时所搭四层台阶的示意图。)
┌────┐┌────┐┌───────┐┌───────┐│权利概念││具体权利││掌握权利的含义││权利义务相同点│└────┘└────┘└───────┘└───────┘
┌─────┐
│权利义务│列出→举例→对照例子讲述→分析得出→││
│相互关系│
└─────┘┌────┐┌────┐┌───────┐┌───────┐│义务概念││具体义务││掌握义务的含义││权利义务不同点│└────┘└────┘└───────┘└───────┘
第一层要求
第二层要求
第三层要求
第四层要求
提问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和复习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做到有的放矢。
讨论课堂讨论采取三种形式:
同质组讨论:把同一层次分在一组内,不同层次的组讨论不同程度的问题,讨论有针对性,效果理想。
异质组讨论:混合编组,讨论同一问题,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同质组讨论,异质组交流:将同一层次的同学分在同桌,一起讨论属于本层次范围内的问题,然而请不同层次的小组互相交流各自讨论的结果。
作业作业分层有两种形式:
(1)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数量,不同内容,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对层次低的学生布置较少,较容易的作业。而层次较高的学生布置较难、较多的作业。
(2)全班同学作业相同,但降低对低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求,提高对高层次学生的要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2.课堂外分层教育
课堂外的教育应做到“二结合,一落实”,即:结合分层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落实重点,做到重点学生重点帮教,每位政治课任课教师在所教班级重点落实一、二帮教对象(第一层学生)。一方面帮助他补缺补差,另一方面经常向班主任了解情况,找学生谈心,了解目标达到情况,鼓励和帮助他实现目标。
对于层次较高的同学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在课外学法的兴趣,诸如搞了法律知识专题剪报小组,组织法律知识竞赛,从而激发了高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语文组配合下,参加了区政治小论文的评比活动,并获得了此项比赛中的一半奖项。
三、形成性评价阶段
根据学生知识考核成绩,根据学生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师生共同评价。学期结束后,先进行知识考核,命题兼顾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基础知识的题占60%,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题占30%,有一定难度的必做题占10%,同时增加10%可以让高层次同学发挥的选做题,使试卷能反映各层次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程度。教师要求第一层同学只要达到50分,第二层同学达到65分,第三层同学达到80分,第四层达到90分,学生只要达到这些要求就算合格。然后,让每个同学根据一学期的各方面表现,如出勤、早自习、课堂纪律、作业情况,特别是行为习惯和校内外各方面表现,加上知识考核目标达到的情况,自己考核目标达到的程度,并报出成绩,教师根据所了解的该生情况进得调整,并向学生说明调整的理由,最后在学生认同后,得出考核成绩。不论哪一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自己订出的目标,就能得到好的成绩和评价。
实验结论
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我校实验了近两年,我们初步归纳了以下五点结论。
1.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递进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各项活动中紧紧围绕自己选择的分层目标进行有效有目的的努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教学,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非实验年级,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2.思想政治课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学生不仅知识掌握达到目标要求,而且在情感和行为上也达到了目标要求,进而提高了思想觉悟。分层递进教学,克服了以往造成的思想教育目标高不可攀、学生由于达不到要求而自暴自弃的弊病。现在学生可以通过一层层攀登,慢慢达到目标,学生思想觉悟提高的效果明显。
3.分层递进教学法,可以解决高层次学生“吃不饱”,低层次学生“咽不下”的矛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随着分层递进教学法目标层层达到,给差生以足够的学习和思想提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习困难学生转变。
4.进行分层递进教学,要求教师全面深刻地分析大纲,领会教学目标,探讨与达到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分层递进教学法,设计周密的分层递进教学计划,并随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补缺补差,调整教学目标,这样就必然促进和激发教师进行教改和科研的积极性,从而使课题组教师科研素质与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篇: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
中学生法制教育
------分层递进教学
胜境中学
政史组
我们学校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思想品德差异大,特别是双差生比较多。以往我们很少研究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备课和执教时往往过多考虑教材内容如何讲清,教学资料如何充实、齐备,很少从目标上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一些层次低的学生,教学效果不很理想。据此,我们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律知识部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递进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各项活动中紧紧围绕自己选择的分层目标进行有效有目的的努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教学,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非实验年级,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课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学生不仅知识掌握达到目标要求,而且在情感和行为上也达到了目标要 求,进而提高了思想觉悟。分层递进教学,克服了以往造成的思想教育目标高不可攀、学生由于达不到要求而自暴自弃的弊病。现在学生可以通过一层层攀登,慢慢达到目标,学生思想觉悟提高的效果明显。
进行分层递进教学,要求教师全面深刻地分析大纲,领会教学目标,探讨与达到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分层 递进教学法,设计周密的分层递进教学计划,并随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补缺补差,调整教学目标,这样就必然促进和激发教师进行教改和科研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师科研素质与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分层递进教学法,可以解决高层次学生“吃不饱”,低层次学生“咽不下”的矛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积极性。随着分层递进教学法目标层层达到,给差生以足够的学习和思想提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习困难学生转变。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我们政史组根据把学生培养成“四有”公民这个中学阶段的教育总目标,根据总课题组提出的让学生“学 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初中阶段教育目标,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分析了教材的内容,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制 定了总目标。我们认为思想政治课不但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而且要通过知识传授,激发学生的情感,并贯彻落实到行为上。因此,我们从认识、情感、行为三方面制定了总目标。认识方面:学生能理解“法律”一词的含义,知道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及其作用、法律规范对青少年成长的密切关系;知道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政治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情感方面:学生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感。行为方面:学生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勇于维护宪法和法 律的尊严。
第四篇: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
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 ——燃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希望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大都存在着,重视优等生的拔尖,忽视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培养;或仅按中等生的程度施教,仅考虑大纲的基本要求,按中等生需要制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方法、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对学困生和优等生兼顾甚少,课堂上培优补差、分类分层推进的力度不够,这样的教学使学困生不易接受,学习信心随教学深入而下降,以至于讨厌学习数学;而优等生又因得不到充分发展,学习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优等生不尖,优等生和学困生都成了中等生的陪读者,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我们知道:在教学中应做到注重全体、因材施教,让他们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所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提升。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分层递进教学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它的核心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一、现状
自从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以中考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各校教学成绩的优劣的观念,至今存在。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 “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各校又以考试平均成绩来衡量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于是教师只能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等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连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学得好与差并非是他们智力的差异,而是由于他们基础的差异,使得在接受知识的速度不同,只要我们给予充足的时间,他们会掌握到同样的知识,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采用适当的组织形式,给予不同的学生充足的又适合他们个体差异的学习时间以及感情上的关怀,得到是师生的认可与接纳,而不是受到歧视和孤立,他们就会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才会愿意学习,才会有成就感。再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就能改善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以及小组的合作互助,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分层施教、异步达标、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分层原则
分层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按照平时的考试成绩来划分。不要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互助合作的 2 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实行互助合作自愿帮扶的原则,动态分层。应该向学生宣布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统一认识;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他们的“脸面”,也不至于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更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具体实施
1、学生划分
通过一段教学观察与测试评定后,以及与学生的交谈,初步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根据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习基础好,能独立学习,自我完成练习与作业,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指导B层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解决C层学生的困惑,有创新力,能寻求新的学习方法;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能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不主动,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掌握知识,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为实现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在编排座位时,最好四个人(1个A层、2个B层、1个C层)为一个学习小组,便于讨论、互助、交流、合作、提高,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但是分组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经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将会出现明显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以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2、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坚持“三不离”原则,即不离大纲,不离教材,不脱离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发展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和学习任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安排多种多样的的教与学的形式,以求妥善处理好“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关系。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在学习过程,适当加深加宽知识面,可不拘泥于大纲,适当提高难度,注重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B层:不降低大纲要求,不放慢速度,注重双基的训练与培养;C层:严格按大纲要求,特别注重双基的训练与培养,不高拔高题。
如“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可定为
共同目标:记住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并能用它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层次目标:
A层: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 B层: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进行有关计算和证明; C层: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3、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要做到:对 A层学生重视调动、鼓励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学习,多点拨、引导发散性思维;B层学生多采用低层次小步走的方法,多创设让学生成功的机会,多模仿经验式的引导方法;C层学生多采用引导鼓励、低层次小步走的方法,教学重点放在最基本的问题上,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学法指导应贯穿于每位学生的每一个学习阶段,我们应当及时、且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导,减少他们在学习上少走弯路。A层:自学教 材选学课外读物,做好笔记,找出前后知识的联系,模仿例题初步解决课后练习,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并养成自学习惯。B层:从预习课本、听课、做笔记、记忆方法、利用公式做题、复习、练习、作业等方面进行指导;C层:着重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多鼓励,激发他们的热情,全面耐心指导学法。
4、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5、作业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6、测试分层 测试是检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量尽世界上的万物,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同样的要求、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可以分基础题和分层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层次题各20分,可完成本层次题也可完成高一层次题,若完成高一层的测试,则该部分得分加倍。
7、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C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总之通过对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等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三、后续工作 分层动态管理
学生层次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初中生有较强的可塑性,经过努力,有些学生会有较大的进步;同样原来较好的学生,也会因为某些原因致使学习落后下来,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所有学生根据现实情况重新对他们进行分层,进行一次微调处理,进步的能调入A层的,调入A层„„;不再适应A层的调到B层„„,这种动 7 态管理,既是对学生的鼓励,又是鞭策,这就需要教师教育好学生正确对待这种“压力”,变“压力”为“动力”,而不是被这压力的负担。
提高对分层教育的再认识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到深,由陌生到熟知,由反对到理解,循环往复提高,对分层递进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在试行一段后要进行简单的总结,找出问题及时解决,要是教师统一认识,提高觉悟,统一到新的起点,及时调整状态。学生也是如此,通过师生交谈,生生交流,找到这种教学法的优势与缺陷,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分发挥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
在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教师的更多帮助,因此,以往那种在课堂上听不懂,没事干的“陪读生”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能积极参与学习,尖子生能自我发展,“吃得饱”,中等生得到了能力的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位学生都学得“痛快”,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融洽了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整个课堂变得和谐而又活泼,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使得教师爱教学生爱学,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目的。
总之,分层递进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 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能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以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得师生心心相印,课堂教学就会步入一个赏心悦目、富有创造性的奇妙世界。
第五篇:分层递进 养成教育目标范文
分层递进,分段落实——对小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的探讨青岛市北区实验小学 曹君 2011年1月11日 10:12 浏览数:316 | 评论数:0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诚信教育要从小学抓起,考虑到小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认知能力、生理心理状况各有特点。我们认为小学生的诚信教育要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确定响相应的内容去分阶段进行。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诚信教育,在诚信教育中,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进行了德育目标递进层次的研究与实践,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为契机、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建构诚信教育目标体系
我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构建了不同年龄阶段诚信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方案;学校制定了总目标,并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制定分目标,分目标为横向和纵向坐标,并且为双坐标。横向目标一是指学校目标——班级目标——个人目标层层递性,二是指对自己诚信——对他人诚信——对社会诚信层层递进;纵向目标一是指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目标层层递进,二是指个人发展目标层层递进。学校总目标中纵向目标的制定为:
低年级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内容标准为:(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话,有了错误要承认和改正,不随便私拿别人的东西。(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3)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爱护公物。(4)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中年级总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内容标准为:(1)知道不隐瞒自己和他人的错误、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2)知道讲信用、遵守诺言既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3)懂得勇敢不等于蛮干,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要勇敢,不蛮干。(4)懂得学习、做事都必须有毅力,不怕困难和挫折,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
高年级总目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敢于创新,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具有社会公德意识 内容标准为:进一步懂得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将会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诚实守信更具特殊意义。说话、做事要实实在在,表里如一,要重信誉,守诺言。
横向目标中的班级目标的制定是:各班在发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分别根据学校总目标并结合班级特点制定出班级分目标,最后每位学生根据班级分目标制定个人小目标。把整个坐标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学校有总的德育目标,在总目标下,分为三层递进阶段,即低、中、高年级分别为学校目标——班级目标——个人目标。学校目标的制定体现宏观,班级目标的制定紧紧结合学校目标,个人目标由学生自主的制定,尽量体现小而实,做到具体可行、结合实际,贴近生活,努努力就可以达到。坚持“三个原则”
在制定德育目标时,我们坚持“整体性、系列性、主体性”三原则。整体性原则,即坚持校内外、课内外、各学科之间的合力教育;系列性原则,即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按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起点低,要求严,循序渐进;主体性即各项活动尽可能让学生自我设计、自已主持、自主开展(教师指导)外,特别要结合学生德育评定,倡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处理好“三个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注意处理好三个辩证关系:即(1)总目标与阶段性分层次目标相统一(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正确引导相统一(3)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由于诚信教育从知到行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所以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目标和训练的方法手段也是不同。如低年级学生以知道、学会为要求,对他们教育时我们主要帮助他们养成说实话、不撒谎的行为习惯。中年级学生以理解、自觉为要求,主要创造诚实守信的风气,并用具体的事例使其明白。高年级学生以自觉和意识为要求,学生会重视人际间的协调并努力做个“好孩子”的倾向,对学生表现出的诚信行为让他们知道诚信是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具价值。
二、感知诚信内涵
一种品质只有通过自身的内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避免空洞的、不分层次的说教,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后完成人格的内化升华。
学校积极营造诚信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
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中潜移默化地经常性地受到诚信教育。学校利用到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台、雏鹰电视台、校园网等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诚信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重要要求和行为习惯。
分层次地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了广泛、深入、持久的教育。如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感受中华美德的内涵,使书本的知识升华为思想道德觉悟,学校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背诵古诗文,初步理解含义;中高年级会讲解,悟出做人的道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责任,增强诚信意识。
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诚信伴我行、争做文明人”系列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并向全体学生发出了“诚信伴我行、争做文明人”倡议。低年级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通过看一看(观看有诚信教育的VCD和书籍),剪一剪(把搜集的诚信故事剪下来)、画一画(根据自己的理解画诚信漫画)、照一照(拿起相机把身边的诚信事照下来)等活动的开展,以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激发学生明理诚信道德情感,使讲诚信牢记在学生心中,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年级
开展“诚信誓言宣誓签名大会”、召开主题班队会、专题演讲比赛、“诚实守信伴我行”好格言评选等活动,学生积极完成“诚信“双新作业,一篇篇诚信小故事、蕴涵深刻道理的诚信小格言使学生感受到诚实、守信、文明、乐于助人美好精神。高年级
结合高年级学生中的道德烦恼,用“诚信故事我接龙”的方式来自己想办法,解决烦恼。准备花假钞时的紧张与不安,撕毁假钞时的轻松和快乐;帮助好朋友改正错误的妙计等等,诠释出了学生们对诚实守信美好品德的理解,精彩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诚实守信的真正含义和价值所在,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高年级中开展了诚信教育主题班(队)会、板报展、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影视作品欣赏、观察与辩论、以及诚信教育进社区、进家庭等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诚实守信这一良好道德规范的认识。
三、体验诚信精神
道德必须在实践中习得并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学生在实践交往、处事中养成诚信习惯,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诚实守信地对人、对事,体现诚信品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深切地体会诚信的重要意义,更深切地理解诚信,让学生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反复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地提升诚信品质。为此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学生根据班级的诚信目标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在本月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有的低年级学生制定:“我要自己整理学具”、“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懒惰”、“每天能够在家里自觉学习20-30分钟,注意养成自学习惯等;中年级学生制定的目标:“我要每节课回答一个问题”、“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我要保证作业一道题也不错”等,高年级学生制定的:“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到“、“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守时,不迟到”、“勇于承担责任,具有责任心”等。然后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开始努力,每月末对自己完成目标的情况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同学评、家长评、最后教师评,综合这四项评价,最后得一个总分,每月一循环。在大家的监督下,不少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诚信目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个低年级学生在“我的表现”中这样写到:这个月我制定的诚信目标有五条:
1、老师布置的作业及时完成我做到了;
2、尊敬长辈我做到了;
3、不失约、不骗人我做到了;
4、合理安排时间我做得还不够好;
5、遵守纪律我做到了,但是还不满意,综合以上表现我对自己比较满意。中年级的一名学生,弄坏了同学的铅笔盒,拒不承认。老师对他说:你可以不承认,但你应该对你负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你说出来,同学们不会笑话你弄坏了铅笔盒,而会说你知错就改。结果,这位同学当场站起来承认了错误。
高年级一位同学在诚信档案中这样写道:几个月来,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无论刮风下雨、天气冷热,坚持每天帮助同学中午拿饭,我们认为他是诚实守信的同学,我们在风雪天气里因路不好走经常会有同学迟到,然而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不会迟到,而会准时站在讲台上,老师就是我们诚信的榜样。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七彩斑斓,举手投足可以显示出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下优劣。同学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不说慌,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做起,通过分层次诚信目标在生活中的的实践,学生体验到诚信的价值和意义,收获了诚信的快乐。
另外学校诚信教育还注意“三个结合”
1)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学校开展了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号召全校学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五小”行动,争做“小帮手、小标兵、小卫士、小伙伴、小主人”;小学生服务岗位的设置,鼓励每位同学主动承担责任,服务他人、服务班级、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结合迎奥运、中国入世,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自觉承担作为一个岛城小公民应尽的义务;我校结合双语教学特色,鼓励学生认真学好英语,讲好普通话,为迎接2008奥运会做好准备,以一个良好的形象迎接海内外朋友,树立家乡形象,为家乡争光。雏鹰互联总部也有学生们在社区忙碌的身影,大家利用休息日纷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行宣传,开展活动,为社区建设献一份力量、尽一份责任。2)与思品课有机结合。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学校分别在低、中、高年级中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并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各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诚信的训练。低年级比较多地采用童话、故事、儿歌和浅显的寓言等形式,中年级以上比较多地通过故事说明道理,夹叙夹议地摆事实讲道理,有些还需采取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教育自己。3)与家教指导有机结合。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有利途径,开展了“诚信教育进家庭”活动,通过“我给父母讲诚信”、“父母为我做榜样”等活动,一方面拓展了活动的辐射面,促进了“诚信小手拉大手”工程,另一方面通过家长的有力监督,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想品德的形成。
四、完善诚信评价机制 学生毕竟有其年龄、心理特点,进行一两次诚信教育是不可能有明显效果的,必须打持久战。我校在开展长期的诚信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自律,自觉养成诚信品质的同时,分别制定两级评价制度,促进班级、个人两级目标的实现。在加强班级的管理力度,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方面,制定两项措施:一是在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在学生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各班制定分目标,分目标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指每个班级要根据学校在每个年龄段制定的校级总目标制定班级分层目标,多样性指同一年龄段各班制定的分目标又体现不同。如:一年级一班的诚信目标为:诚实守信记得牢,言行一致做得好;三年级三班诚信目标为:诚实守信做人第一、真诚待人表里如
一、从我做起共同进步。二是为每个班级创设班级《争星榜》,《争星榜》悬挂在本班教室左墙外,内设十项争星项目,分别是:文明、守纪、爱校、勤学、健美、安全、卫生、勤俭、科技、艺术。每项有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考评制度,每天由有关部门进行评比监督,每月底由校务办公会进行评议,评选出本月星级班级,并在争星榜上贴星,一月一换星,年终评选星级班级,此举极大促进班级目标积极向前推进。另一方面,每个班级又分别为每位学生的诚信度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诚信处事的优良品质。为了便于操作,我们为每位学生建立了“诚信誓言档案”,每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在本月希望达到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开始努力,每月末对自己完成目标的情况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同学评、家长评、最后教师评,综合这四项评价,最后得一个总分。每栏5分,共20分,诚信度20分以上即可获得诚信金星一枚,每月一循环,期末获得四颗星的学生由学校颁发校级诚信奖章,进行了表彰。
学校教育担负着对小学生诚信的历史使命,建立诚信制度,并且不断开拓创新,打造教育诚信的品牌,铸造诚信的人格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校在多年的的诚信教育中,探索德育目标递进层次的研究与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自身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塑造,特长得到发展,性格得到张扬,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全国优秀中队;省、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市场经济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热切地呼唤诚信,我们会加倍努力,不断探索,使我校的诚信教育会绽放更加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