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诵读识字: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
诵读识字:半年会识字,一年会读书
《诵读识字》课题组
东南教科所:中国汉字承载着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人称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语言学家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识字量与这个人的语文能力是成正比的。
一、为什么进行识字改革
柳斌同志在《再谈“人生识字聪明始”》文中曾强调:“识字教学十分重要,抓好了利国利民,抓不好不利家国,殃及子孙。对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估计得稍高一些也不为过……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
1.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一严重问题”。他曾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2.时隔32年后,2010年12月9日,崔峦先生在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交流观摩活动的讲话谈到,小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学生整体能力不强,素养不高:①基础不牢。有调查表明小学生识字数量不多、速度不快、写字能力下降、识字拖习作后退。②进入读写的时间比字母国家晚,阅读量小,阅读能力弱。③习作教学指导缺少办法,学生的能力弱……
一位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需要16年,每年按40周、每周按6个学时,有接近4000多个学时学我们的母语,效果令人心寒?
我国已故教育家李秉德教授早就指出我国语文教育问题关键在于识字未解决。究其原因,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常用汉字的识记系统,许多方法仅适用于少数汉字或部分汉字。
(二)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 汉字教学,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识字教学,认为识字是读写之本,把识字教学作为蒙学教育的开端。2000年前的汉代儿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诵读完《急就篇》一书,便可掌握近2000个生字,即可进一步阅读;宋代之后出现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读本,都可让儿童快速识字、尽早阅读。清人唐彪在其所著《父师善诱法》一文中说:小孩三四岁时,就可教其识字……一年可识字一两千。
(三)随文识字好,还是集中识字好 从识字的形式方面可分为两大类: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现在比较通行的识字教学一般采用分散识字,即随文识字。(多数是入学初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先学习汉语拼音,再随文认400多个生字)此方法使用近十几年来,教师累、学生苦、家长忙。
早在40多年前,张志公先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他说:“学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认,一个一个地记;在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前,是无法整句整段地阅读的……”又说:“不集中识字而过早地教儿童读书,其结果是识字教育和知识、思想教育两败俱伤。”
张老主张按照汉字的规律独立进行,成堆成堆地、成组成组地学,集中起来才能充分利用汉字的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帮助学生记忆,培养兴趣,提升独立识字的能力,有助于智力开发。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学生越来越聪明,为什么古人学繁体字能做到的,我们现在做起来这么困难呢?
怎么办?崔峦先生倡导:力求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又好又快又多的尽早识字,让学生比较早地进入阅读和国际接轨。
(四)学生识字现状调查:
一般的教材第一册的识字量在400字左右。多年来,我们进行学前识字测量,发现儿童入学的识字量逐年增加,有50%以上学生超过了400字(运用2500个常用字表测量,测试从三个层面:乡镇的学生、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城市学生的平均识字量分别为400、650、850字左右,生源较好的学校的人均识字量超过了1000字。)
我们自1999年开始,一直坚持“诵读识字”的探索,我们的一些做法简介一下:
二、诵读识字的思考与实践
(一)什么是诵读识字
诵读是学习语文最简捷、最有效的方式。
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全身心地投入,边读边用心去思考。
柳斌先生一直倡导语文应当重视诵读,并为育贤小学《诵读识字》教材题名。“诵读识字”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张田若、崔峦、于永正等专家名师的指导与肯定。
该教材历时14年编写完成,其间不断研究和试用,六易其稿。使用这套教材,学生在一学期内可认识760多个生字,一学年认识1600字以上,二年级上学期即可达到自主读书的目标。
(二)我们的思考与实践 1.博采识字流派之长,站在“识字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我们认真学习了黑山、景山的基本字带字经验、姜兆臣的韵语识字、鄢文俊的字族文识字、黄亢美的字理识字、深圳南山李先启的“八岁能读会写”等经验,借鉴了众家识字之长,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诵读识字》教材。我们采用象形识字、字理识字、基本字带字、看图识字、部件识字、部首归类识字、形声字归类识字、谜语识字、生活识字、数量词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元识字方法。
2.遵循汉语言学习规律,借鉴传统识字的宝贵经验。无数的实践证明:韵语识字是汉字教学独特的宝贵方法,可成倍提高学习效率。韵语富有节奏,易记易诵,便于联想和记忆。能提高记忆率十倍以上,在古代蒙学读本中曾经延续数千年。
我们第一册教材以经典的儿歌、儿童诗为主……全册共9个单其中识字部分7个单元,汉语拼音2个单元,在第五个单元学习了400个左右的常用字元(后再学习拼音),36篇韵文,共用字1582个字,其中字种(单字)607个字,生字密度高,易于重复学习。
3.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先学汉字后学拼音 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什么一年级的学生先要学习拼音?学拼音容易还是还是学识字容易?有多少家长在家里或在生活中教孩子识字的时候是通过汉语拼音这种方式教孩子认字的? 比如您姓王,教孩子认识自己姓的时候,是不是用“wáng”先练拼读,再认识“王”字?
奇怪的是孩子只要跨入学校大门,应该教识字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教抽象的汉语拼音,数学、音乐、美术教师却要教识字。部分学生开始学语文就遭遇到了第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
启示:我们从2002年开始,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实践证明,先学400个左右汉字,再学拼音。降低了学生的门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入学轻松快乐。
我们把学生的姓名变成儿歌,让学生诵读,学生很快就学会了100多个生字。一年级一班 班级姓名歌
杜钰坤 钱孟程 房正昊 高冬晨 胡文利 秦钰萌 刘曜颉 吴思辰 史佳怡 吴延泽 武昌奇 徐铭泽 张健辉 趙治喆 宋雨璇 孙吉泽 朱浩文 张博涵 朱振豪 魏鸾萱 冯博悦 左小凡 靳可欣 王博远
……
杨静雪 王明月 王祥雨 杨紫月 康力凡 薛佳凝 相伴育贤共前行!
另外还有阅读识字报
见 课件 49 4.科学地解决了汉字的字量、字种、字序、字用四大问题。(1)字量:我们确定为一年认1600——1800字。(2)字种:选择构字能力强的字,以一当十的字。
(3)字序:哪些字要先学,哪些字可后学。先学高频字,再学次高频字,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高频字和次高频字中,又先学哪些字,后学哪些字呢?
田本娜教授评价《诵读识字》的“字序”一是真正体现了汉字构造方法的发展过程,先学象形、指事等独体字,再学会意、形声等合体字;二是按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言语出现的频率排序。体现了儿童生活过程言语出现的频率,并将这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既符合汉字特点和汉字教学规律,也符合儿童心理需求。
所以学生按此顺序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例如:见课件58-61(4)字用:解决“字用”问题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整体问题。教材中每课都有“我会认”,“我会读”,“我会说”,“我会写”。特别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大声地把字念出来”,这很重要,因为只有会读出来,才能了解是否认识了这个字,而且“诵读”非常适合孩子们的学习心理。会认、会读、会说、会写,这样就将学习汉字落实在“用”上,才能巩固学习的汉字,才能将学到的汉字用在生活中。
5.卡片辅助,易于巩固。一套易于操作的识字卡片。24张卡片、480个汉字、500个成语、1500个常用词汇,操作灵活,便于巩固。有效地解决了孩子之间的差异,“下可保底,上不封顶”。便于幼儿学习巩固,也有助于教师或家长指导检测。
6.学习常用字,尽早阅读,让儿童潜能得以开发。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提出:“一个人,如果他能认识了500个第一高频字,他就能阅读一般文章的四分之三;若掌握1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可读一般读物的90%以上。”
也就是说要尽早、尽快地认识1000多个最常用字后,才能自主阅读。我们选择的恰恰是儿童阅读最常出现的字。
《诵读识字》第二册
——《弟子规》与识字同行
近年来,《弟子规》已经在全社会特别是民间掀起学习热潮。中央党校的资深老教授任登第先生极力倡导“人人都学《弟子规》”。从形式上看,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易诵,近似白话,体现了“大道至简”的特征;从内容上看,全文有1080个字,360句,讲了113件事,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
《诵读识字》第二册以《弟子规》全文为主线,在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将识字教学贯穿其中。学生在第一册认识760字的基础上,本册学习800个常用汉字,一年认识近1600个常用字,能阅读儿童常用读物的95%以上。
(三)取得的成效
我们对参与实验的学校做过说明:孩子一入学的识字差异非常大,在识字的速度和数量上不要做统一要求,既不可揠苗助长也不能削足适履,允许学生有差异的发展,对个别学生要耐心等待。
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完善。参与实验的学校,学生一年可轻松识字1600——1800字,该成果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济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推广了我们的“识读写”经验,目前省内外有几十所学校参与这项实验,该实验“不挑学校、不挑教师、不挑学生”,均达到了“半年会识字、一年会读书”的理想目标。
三、怎样进行诵读识字教学
课程改革最大的成效一方面是有理论的建树,另一方面是好的教材做支撑。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效益。
1.“读、说、背、认、写”五步教学法。(1)读,是学习韵文的前提。采用范读、领读、指读、分组读、接龙读等多种形式,重复而不机械,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节奏。(2)说,是背诵韵文的基础。根据韵文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简单组常用词,理解字的意思,一般组词不超过三个。(3)背,是认读韵文的关键。让学生能够熟读成诵,整体定位识记生字。(4)认,是学习韵文的根本。让学生采用顺序认、变序认等方式认清字形。(5)写,是认的强化和巩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2.如何与统编教材配合使用?
我们的做法是先通过《诵读识字》教材集中识字。第一册诵读识字教材学习儿童常用字760个,既包括了人教版第一册的400个生字,又包括了2011版语文课标公布的300个基本字。前四个单元学习了400个常用字后,用两到三周时间学习汉语拼音,此时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再把教材作为最佳读物进行自主阅读。
3.什么时候开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和现在。我们的教材使用时间,最好一年级刚入学,再就是现在,就是第二学期开始也不晚。因为我们的识字有规律、识字量大、识字方法有助于学生自学。
在学生掌握了五、六百个常用字后,我们鼓励学生尽早阅读,补充了校本“十百读书”工程。
十百读书——让每一位育贤学子熟练背诵100篇美文、铭记100句经典名句、会用100句日常英语、讲述100个哲理故事、破解100道典型数学题、通晓100个为什么、明白100个生活道理、欣赏100幅书画作品、阅读100本经典名著、珍藏100件自创作品,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秀的文字之一,只要遵循规律、方法得当、易教易学。
语文教育任重道远。我们期盼着更多的有权之士、有学之士、有志之士一起参与我们的实验。
课题联系电话 0755-28773933
第二篇: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
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
济南市育贤小学 王克可
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小学语文到底需要什么!作为一个《诵读识字》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今天主要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与《诵读识字》共同成长15年的收获!
济南市育贤小学自1999年开始,就进行了以集中识字为主的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从最初引进辽宁东港的《韵语识字》,到后来结合学校实际,创编的《快乐识字》《情趣识字》,一直发展到《诵读识字》。几易其稿。我们借鉴“古人以三百千为主,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识认两千左右的常用字,然后转入读书”的优秀传统,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采取韵语的形式,实现了“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的目标。
15年来,我们且行且进步。参与实验的学校,除完成人教课本外,利用《诵读识字》教材,学生一年可轻松识字1600——1800字,该成果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济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推广了我们的“识读写”经验,目前省内外有几十所学校参与这项实验,该实验“不挑学校、不挑教师、不挑学生”,均达到了“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的理想目标。得到了国内众多语文专家,如田本娜教授、崔峦老师、于永正老师、聂在富老师、儿童文学作家尹世霖等人的积极支持和赞扬
田本娜教授这样评价《诵读识字》教材:一是真正体现了汉字构造方法的发展过程,二是符合汉字特点和汉字教学规律,也符合儿童心理需求。
张田若老先生这样评价我们:你们善于思考、敢于创新。胆大心细,方向决定成败,细节决定质量,做了件好事情,是成功的。
2013年6月15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他亲自见证了我们学生的识字、读书情况,并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崔峦老师说:
济南市育贤小学进行的诵读识字经验,是以集中识字为主,吸纳了韵语识字等一些识字经验优点的又一项识字改革实验,集中识字——利用汉字的构字方法是形,韵语识字——借助语境中识字是魂。是新时期识字教学经验,是伴随着第 1 八次课程改革而发展起来的识字教学经验。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实验,是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探索的实验,是能够造福济南市、山东省乃至全国小学生的实验。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还亲自为我们的教材题写了书名。
今天我们几位参与实验的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这项实验:为什么进行识字改革;诵读识字的思考与实践;我们教师应该做哪些准备;怎样进行诵读识字教学等等。
一、为什么进行识字改革
天津师范大学著名教授田本娜说:教育的基础是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是汉字教育。应该说汉字教育关系到民族兴旺之重任,又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之希望。
一般的语文教材第一册的识字量在400字左右。多年来,我们对新生进行学前识字测量,发现儿童入学前的识字量逐年增加,有50%以上学生超过了400字(运用2500个常用字表测量,测试从三个层面:乡镇的学生、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城市学生的平均识字量分别为400、650、850字左右,生源较好的学校的人均识字量超过了1000字。)
(展示各个学校学前识字量统计表。)
可是现行的一般教材,第一册的识字量只有400字左右。我们认为识字数量太少、速度太慢,影响了阅读与作文的发展。
怎么办:深化改革,大力改进识字教学。
二、诵读识字的实践与思考
(一)什么是诵读识字
识字是语文之根,诵读是语文之本。诵读是学习语文的最简捷、最有效的方式。“诵读识字”顾名思义,就是出声的把字大声地念出来。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全身心地投入,边读边用心去思考。
作为儿童识字教材,我们始终贯穿着“儿童为主”的思想,遵循儿童认知从简单到复杂、汉字构形从形象到抽象、从常用字到次常用字的规律,全书多采用韵语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
《诵读识字》教材,历时15年初见雏形,其间不断研究和试用,六易其稿。我们使用这本教材,学生在一学期内认识了750多个生字,一学年认识1600字以上,二年级上学期达到了自主读书的要求。
(二)《诵读识字》第一册,遵循规律,集中识字
(1)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先学班级姓名歌
《诵读识字》来源于生活,起步于诵读。生活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识字资源,学生姓名,便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开学,我们便把学生最熟悉的姓名编写成儿歌,带领学生诵读。自此,拉开了《诵读识字》的序幕。
一上课,我会拿出写有我名字的卡片,教给学生认读其中的生字。然后调动小朋友们的积极性,请小朋友们上台,教给大家认识自己的名字,并把自己的名字贴在桌角,下位交流互相认认同学们的名字。
等大家交流的差不多了,再带领大家一起把所有同学的名字,编成一首儿歌。这样,我们的班级姓名歌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当然,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课前为了使班级姓名歌能够节奏统一、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要提前下功夫的啊!
班级姓名歌
李梓华 王梓栋 张皓哲 崔皓彦 侯君临 褚伟宇 刘沂鑫 张敬轩 孟蛉鑫 苏异博 张英正 王家宽 魏冠霖 郭金硕 王超 汤凯 李明轩
胡霆坤 庞旭烔 刘润泽 吴小漫 韩义硕 张辛庚 凌永森 王鸿轩 唐睿阳 乔文鑫 许一诺 吕明轩 蒋志慧 唐陈靓 安旭 杨飒 杨奕涵
刘煜彧 吴嘉怡 安胥静 鲁佳祺 陈泓琳 于子琦 朱文玉 秦嘉怡 张晓露 孟雨霏 冀梦帅 崔家茜
杨子玉 白天娇 张辰百荷 孔诗琪
整五十个好朋友,欢欢喜喜在一起。同劳动,同学习,你追我赶争第一,争第一!
《班级姓名歌》是用学生自己的名字编成的儿歌,学生读起来劲头十足。课后,我把班级姓名歌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一人一份,贴在书上,时常带领学生读一读。课下,学生还会围绕着班级姓名歌的周围,找一找自己的名字,相互认读一下。很快,这些生字同学们便认熟了。
同伴的姓名都是学生平时所熟悉的内容,他们每天都会用到。用这些作为学习资料,拉近了汉字与学生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汉字的学习效率。以此为范例,我们还把学生身边有关的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家居摆设等等都编写成了儿歌,编排进《诵读识字》的课本中供学生诵读。把识字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展示班级姓名歌视频)(2)先学一些汉字,再学拼音
我们从2002年开始,先学一些汉字,后学拼音。
《诵读识字》第一册全册共9个单元,其中识字部分7个单元,汉语拼音2个单元,在第五个单元学习了400个左右的常用字后再学习拼音。
我们的拼音教学只用了三周的时间就能够进行完。教过拼音的老师都知道,拼音之所以难,主要是难在拼读上,学生明明知道声韵母怎么读,可拼在一起,就是拼不出来,拼音的感觉怎么都找不到,先字后音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我们的教材中,每一组音节下面都配有学生学过的汉字,学生在拼读音节时,可以借助下面的汉字进行练习,慢慢寻找拼音的感觉。
实践证明,先学400个左右汉字,再学拼音,降低了学生的门槛,激发了学 生的兴趣,让学生入学轻松快乐。
(3)借鉴传统识字的宝贵经验
我们第一册教材的编写以经典的儿歌、儿童诗为主,是对传统识字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先让孩子诵读儿童常用字编写的韵文,然后再识字。
(4)遵循汉字造字规律,汉字是表意文字。我们多年来的识字教学就遵循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先学基本字(象形字、指示字),再学合体字,先象形字
再学会意字、形声字
5(5)借助字典,教给学生自己识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一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我们就教会学生用部首查字法自主识字。
我们的学生人手一本小字典,每节课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练习查找一两个生字。
(6)科学地解决了汉字的字量、字种、字序、字用四大问题。
经过科学统计,把1600左右的字作为一年级的字量;选择构字能力强的字作为字种;先学独体字、象形字、会意字,再学合体字作为字序;常用的字学了还要会用,这就要掌握大量词语,尤其是精粹书面语汇,包括:词汇、成语、谚语、格言、名言、佳句等。
严格控制每一课的识字量,不宜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在12-15个,最多不超过18个字。
(三)尽早阅读,让儿童潜能得以开发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提出:“一个人,如果他能认识了500个第一高频字,他就能阅读一般文章的四分之三;若掌握1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可读一般读物的90%以上。”也就是说要尽早、尽快地认识1000多个最常用字后,才能自主阅读。我们选择的恰恰是儿童阅读最常出现的字。
今天我就以自己的孩子为例给大家做个展示。我儿子现在六岁半,再过两天就要上小学了。去年暑假我曾经用《诵读识字》教材教他认识了四百多个常用字,后来因为工作忙就没再教,但一直坚持让他读绘本。昨天给他做了个识字测试,这就是他的测试卷,先让他自己圈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再让他把没圈圈的读一遍我亲自检查,他现在的识字量是1175个。
“掌握1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可读一般读物的90%以上。”昨天晚上录了两段他读书、读报的视频,不是很流利,但基本能读下来。
(展示孩子读书读报纸的视频)
实践证明,用诵读识字教材进行大量识字教学,一年级上学期,我们的学生就能够独立阅读绘本等简单儿童读物。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各种版本的教材、整本的书便相继进入学生的阅读生活。
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都是由强制开始的。阅读档案就是我们最初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的凭借。它不当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够记录孩子成长的足迹,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
(展示学生阅读档案,用数字说话)
(四)家长认可度
关于家长是否认可《诵读识字》的问题,我觉得家长最有发言权。当然,在正式开始之前,一定要通过家长会等形式提前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认同与配合。
给大家看一段小视频,这是今年我们班家长对孩子学习了一年的《诵读识字》之后的反馈。
<播放家长视频>
三、准备工作
《诵读识字》实验“不挑学校、不挑教师、不挑学生”,任何人只要想做,都能够做好。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做一定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更新观念,了解《诵读识字》教材的编排意图,这个在前面已经给大家做了简单介绍。像教材是如何遵循汉字规律进行的编排;先学汉字后学拼音的意义等等。
其次,作为实验教师,要学会运用“读说背认写”五步教学法。也就是我们的具体操作模式。这方面一会儿请我校伊鑫彤老师具体为大家介绍。
<出示“读说背认写”> 第三,读点书,学习点汉字文化。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诵读识字》是一套渗透了许多汉字文化的识字教材。通过对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认识汉字,还能够了解一部分汉字的造字规律。
<1>比如象形字,汉字中有二三百个最简单的独体字是象形字,当初仓颉造字时根据物品形象绘画而来。
如“半”(),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是一副掰牛头的图片,两只手分别握住牛的两只角,用力把牛头掰开。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半”的意思“半个、一半。”再继续观察这个字的演变过程,上面的“点、撇”是由人的两只手演变而来,下面的两横一竖是由牛演变而来,这样学生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
<2>象形字多为独体字,但汉字中大多数的字都是合体字。在这些合体字中,有一部分是根据一定的意义组合在一起的。这一部分生字的教学,我们本着“以理服人”的原则,重在讲理,引导学生通过组字道理来识字。
如 “保”(),我们展示给学生一副妈妈背着孩子的图片,一位年轻的妈妈背着自己的孩子悉心地保护着。在引导学生观察前两个古体字中妈妈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双手的环绕,妈妈的双手把孩子抱在怀里。这就是保护,妈妈会尽自己所能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到一点伤害。单人旁就代表妈妈,右边的“呆”就代表孩子,妈妈保护孩子。
第四,请家长协助,做好学前识字量的摸底排查工作,保留好实验数据。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定期评选识字大王、制作阅读识字报、聘用识字多的同学做小老师、开展各种识字活动等等。
汉字是文化的名片。汉字中所蕴含的浓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有能力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能力。建议大家多看看有关汉字解说、汉字源流的有关书籍,了解汉字的秘密,这样才能够放任自如地教给学生。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秀的文字之一,只要遵循规律、方法得当、易教易学。
如今张校长来到了玉秀,也把这项实验带到了这里。我们期盼着更多的老师一起参与我们的实验。
以上汇报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诵读识字课题组电话0755-28773933,QQ:450190837 2014年8月
第三篇:张立:(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
诵读识字简介
——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
济南市育贤小学张立
1999年至今,济南市育贤小学采用“先学汉字,后学拼音”的《诵读识字》教材,儿童入学一年,可轻松识认1600---1800个常用字,实现了七岁儿童自主读书。学生在校期间阅读数十本、上百本经典名著的大有人在,六年级的多数学生可在30--40分钟内进行现场命题作文。
1.遵循汉语言学习规律,借鉴传统识字的宝贵经验。
韵语识字是汉字教学独特的宝贵经验。韵语富有节奏,易记易诵,便于联想和记忆,古代蒙学读本一直沿用,值得学习传承。
第一册教材以经典的儿歌、儿童诗为主„„28篇韵文,共用字1136个字,其中字种(单字)442个字,生字密度高,易于重复学习。
2.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先学汉字后学拼音。
从2002年起,我们就尝试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实践证明,先学400个左右汉字,再学拼音,能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入学后轻松快乐地学习。
3.科学地解决了汉字的字量、字种、字序、字用四大问题。
(1)字量:我们确定为一年认1600——1800字。
(2)字种:选择构字能力强的字,以一当十的字。
(3)字序:先学象形、指示等独体字,再学会意、形声等合体字,按学生生活过程中言语出现的频率排序。
(4)字用:教材中每课都有“我会认”“我会说”“我会写”。特别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大声地把字念出来”,有利于巩固学习效果,又能促进汉字学习在儿童生活中的应用。
4.卡片辅助,易于巩固。
教材配有一套识字卡片。24张卡片、480个汉字、500个成语、1500个常用词汇,操作灵活,便于巩固。有效地解决了孩子之间的差异,“下可保底,上不封顶”。
5.识字与《弟子规》同行。
《诵读识字》第二册以《弟子规》全文为主线,在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将识字教学贯穿其中。第二册学习850个常用汉字,一年认识1600个常用字以上,可阅读儿童常用读物的95%以上。
6.与其它版本教材配合使用。
我们的做法是先通过《诵读识字》教材集中识字。《诵读识字》第一册教材学习常用字750个,包括了人教版第一册的400个生字,,又包括2011版语文课标公布的300个基本字。前五个单元学习了400个常用字后,再用两到三周时间学习汉语拼音。此时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再把教材作为最佳读物进行自主阅读。
柳斌先生一直倡导语文应当重视诵读,并为育贤小学《诵读识字》教材题名。“诵读识字”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张田若、崔峦、于永正等专家名师的指导与肯定。
《小学语文教师》多次刊登学校《诵读识字》研究成果;《中国教育报》以“满校书迷”报道了学校书香校园办学特色;目前省内外有几十所学校参与这项实验,该实验“不挑学校、不挑教师、不挑学生”,均达到了“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的理想目标。
第四篇:一年识字教学反思
一年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白城市文化小学刘丽岩
古人云:思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后思进。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由“教师型”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为此,我校开展了“反思”课题的研究,并且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着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反思研究,让教师们唤醒自我成长的意识、成功的意识,真正成为一名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
上学期,我第一次接触了长春版的教材,惊讶于其内容的新颖,识字编排上的形式多样,同时又为一年级上册要认识的300多个字----那么大的识字量所深深震撼。面对一个个优美的汉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这么多的字,怎样让学生愿意认字,汉字记得牢呢?忽然我想起了小的时候„„记得我小的时候与母亲逛街时,一边走,母亲就一边教我认识街上的字。天长日久,那些汉字就像刻在了骨子里,怎么也忘不了了。我的母亲——以及众多用这种方法教孩子识字的家长可能不懂得生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也许仅仅是为了丰富一下散步的内容罢了。回想起我的这段经历,我对识字教学充满了信心„„
一、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在教学中,我尽量让课堂充满情趣,创造各种条件,让枯燥、死记、硬背的识字方法变为轻松、愉悦、自主探究的合作识字方法。首先我会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看字形、记字音,如果有困难,找周围的同学帮一帮。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荐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大家共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生字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引导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索识字方法。
我们最常用的识字方法有“增减笔画”、“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换部件”等,同时也要鼓励孩子独特的识字方法。有时即使孩子说的不够好,或者不够正确,也要鼓励他们独特的思维,同时对他们的方法予于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其实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一
节语文课上有个学生记不住“弟”字,另外一个学生马上提议可以想象为“弟弟在滑滑梯”,因为它的笔画看起来比较像滑梯的形状。那位不懂的学生觉得这个方法很有趣,也能记住了。我也马上表扬了她独特的方法,鼓励其他学生也向她学习,积极思考。
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所以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家看电视时多看看字幕,试着读一读那些句子,认一认你见过或学过的字;看到家人看报,也在一旁读一读;周末去街上时留心观察商店的招牌、商品的名称等,认出自己学过的字,加以巩固,对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伴或亲人,也可以记下字形,回家去问家长或老师,还可以自己查字典;过年过节,亲人发短信过来了,也去读一读,再试着写一写;过年时家家贴上的对联,认一认,抄一抄,记一记„„这样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神,让识字与生活同步。
二、课堂中遵循规律识字
1、比较联系识字
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区分形(音)近字。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 “目”里有两横。又如学习“她”字时,可与同音字“他”“它”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读音相同,但男性他是亻,女性她是女,“它”是指事物。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又如学习学“青”字的时候,我就把“清”“情”“晴”“睛”这几个字放在一起学,让学生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他们会比较出“清”字是三点水,和水有关。“情”字是竖心旁,和心情有关。“晴”字是日字旁,和太阳有关。“睛”字是目字旁,和眼睛有关。通过比较部首,学生区分出这几个字的区别。在学这一类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少讲,多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区别,并把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出于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大部分学生会很投入,效果也会比较好。
2、归类识字
教学时,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例如在学完“树、棵、松、桃、林、梅”后,我就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字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后来学生学到某个新的偏旁时就会习惯性地去思考还有什么字是这个偏旁的。如他们总结出“抓”“拍”“扔”“拔”等字与“手”有关;“河”“海”“游”“流”“洗” 都与“水”相关。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归类,通过比较,提高了识记的效果。
3、周期复现巩固识字 我们班东面墙是“识字园”。对于每天检测下来学生较难掌握的字,我就把卡片贴到“识字园”中,让学生课余时去读读认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第八单元有生字“蛙、参、成、洞、睡、觉”,我就串联了“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八成在洞里睡觉了”这么一个句子。
紧张忙碌辛苦的一学期结束了,迎来了轻松愉快漫长的假期生活,轻松之余,我对识字教学又一次进行了反思,新的学期我将开展“汉字就在我们身边”的活动,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识字变得容易而有趣,课堂变得生动而真实,眼睛变得细腻而有神。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深刻的反思,就没有明显的进步;没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就没有持续的进步。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固步自封、墨守陈规、一切从经验和本能出发,是不能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也是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的。只有在每一个教师自觉反思的基础上,教学专业才能不断进化,教师职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反思是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专业无限成长和发展的最佳选择。
第五篇:一年级识字与诵读
一年级《经典诵读与识字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研究计划
2011-06-17 15:35:51| 分类: 教育科研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一年级《经典诵读与识字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研究计划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内容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精神。在识字教学中要遵循大语文观,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结合生活实际,说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要创设平台,提前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成功,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低年级、经典诵读、识字教学、教学媒体、体验阅读成功
一、小学一年级经典诵读与识字教学提出的背景: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较重的识字任务。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进而主动识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册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400个。再加上孩子们在学前已有的识字基础,学生可以马上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读中,增加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据教育专家归纳,在众多的识字教学体系中,有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三大影响较为广泛的教学体系。我们根据自己教识字的经验,觉得可以算是“随文识字”了。不过,这一点,我们过去没有总结归纳过,也没有想到居然这还算是一种教孩子识字的方法。既然专家将之归纳为三大教学体系中的第一种,我们想,这也许有它的科学性。我们理解,所谓“随文识字”,就是让孩子在阅读中识字,不是单独教孩子认字,更不是为了教他识字而机械识字。因此,阅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我看到一个统计: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巨大的记忆潜能正是儿童大脑快速发育的特征,3―8岁是儿童形象记忆的最佳年龄,来自北京、上海的专家提出,这个年龄也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时期。8岁以后,形象记忆的发展就变得非常缓慢,记忆同样的内容需要多花6―7年的时间,错过这一时期,给儿童造成的损失有时是终生无法弥补的。6―12岁是儿童最佳阅读期。因此,让孩子尽早阅读,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有益。
专家还指出,七岁前就学会阅读,就会练成一种很重要的技能――边阅读、边思维、边领会。教育专家经过对众多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以及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统计分析后,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多数都是早读者。他们并非因为是天才而阅读,而是因为阅读而使他们成为天才――早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育、智商提高,也促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造就了“神童”和巨匠。生活中,我们很少见到自小爱阅读而长大不爱学习的孩子。
阅读能够开阔孩子的识字范围和识字量。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尽早读书。“寓识字于阅读之中”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让孩子识字与阅读同步发展,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是儿童学习的基础,也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根基,更有益的是,阅读能提高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最为关键的是,通过广泛阅读,可以提高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对汉字的认识。
既能识字又能提高语文素养是我们年级组在今年的教学工作中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单纯让学生记住某个字形,字音,不在具体的环境中应用,体会字的使用效果,将加大学生的记忆负担,消极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研究传统识字教育的诸多优势,尝试着寻求合适的途径将经典诵读引入到识字教学中;
2、研究当今识字教学的优势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3、研究将经典诵读引入到识字教学中,创建出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4、将经典诵读课的教学与低年级课外识字有机结合,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阅读的能力。
5、尝试快速的将课本要求的400字学完,以方便学生加大阅读。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 一年级在经典阅读中增加识字量;
2.在“经典阅读中诵读、积累背诵经典语句;
3.运用所学的字写句子,能够做到看图写句,或者是出示情景并能够用经典重的句子加以解释。
4.能够讲出与“经典诵读”相匹配的故事,并从故事当中学到一定的道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
5.将经典诵读中所认识的课外字做成识字报,并举出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字。6.开展识字大比拼活动,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是识字好宝宝。
四、课题实施的过程与方法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就要认识大量的抽象的汉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可见识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让低年级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为此,我除了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外,我还结合学校的“经典诵读”课题,想方设法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识字的快乐、收获识字的喜悦。
一、利用《三字经》识字,体验识字乐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着“记字难、遗忘快、不会写字”的现象。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静不下心,坐不住;二是刚入学不久,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生字,识字任务重。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地识字,就要充分地运用国学经典进行辅助识字教学,因为“三字经”制作的光碟集图像、文字、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参与识字,又可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效率。请看以下课例:
在《识字3》一文的识字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利用课前学生已诵读过的“三字经”,他们已经通过诵读《三字经》认识了大量的字。而《识字三》正好是《三字经》里面的内容,所以在识字教学时学生比较乐于学,兴趣浓厚。当我提问你认识了哪些字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识字效果很好。
实践证明,利用诵读《三字经》让学生进行识字,为小朋友提供识字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因为《三字经》好读易记,将识字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并赋予学生爱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日常行为规范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识字教学中,认字是很重要的,因为许多生字都是学生在诵读《三字经》时认识或巩固以前认识的字,而《三字经》又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读本,如:人知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个字、三个字一起读,朗朗上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给识字过程带来了乐趣。为此我采用每天利用午读的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三字经》,并诵读《三字经》形式多样,如:比赛读、表演读、谁是背《三字经》的小能手、谁是识字大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小朋友诵读三字经的兴趣,使学生的识字量大增,这样在识字教学中学生已经在诵读《三字经》时认识了许多字,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印象,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容易接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体验识字的快乐。
二、利用《弟子规》识字,收获识字快乐
古人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条件。为此,在一年级上学期,我开展了诵读《弟子规》与补充部分《三字经》活动。同样采用每天利用早读的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弟子规,并要求学生每节课前三分钟诵读经典,每天的语文家庭作业我也布置学生回家诵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引导学生在读中认字、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记字,在读中理解字义,在读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提升了识字能力,收获识字的快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教育,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从小大声诵读经典,养成每天坚持诵读经典,识字的好习惯。这样用了一个半学期,学生便把《弟子规》背诵完,不仅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了一千五百多字,而且让学生自幼就敦厚好学、通达事理、孝敬长辈,可谓一举多得。
三、利用古诗词诵读,提高识字兴趣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在低年级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让低年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可以让孩子们接受优秀文学的熏陶,提高孩子们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古诗词诵读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识字的持久热情。
记得有一次,我第一次教孩子们学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看着孩子们认真的可爱的样子,我灵机一动,便把在书看到的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们听: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孩子们听得入迷。在背诵时,孩子们兴趣盎然,很快就把诗背了下来,并默写出来,每个字都写得那么工整,漂亮。
此后,我多次利用先把古诗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再引导孩子们在诵读中识字,孩子兴趣高,识字的效果也很好。
四、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但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最常接触最多的中华经典《弟子规》里的内容、如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醒、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勿变„„还有广告牌、商标、报纸、商品包装,商标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最好材料。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广告牌,商标、报刊,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小学生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并杂抄在本子上。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爸爸妈妈或者查字典读一读,并记住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等等,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的热土。
五、开展丰富多彩识字活动,激发识字乐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只是用单调的方法识字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识字效率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引导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识字、记字。特别是诵读比较难理解的经典读本时,更应该要想方设法创设识字的氛围,进行编儿歌、猜字谜、开火车等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又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
1、猜字谜的游戏。
当学到《弟子规》中的“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时我告诉学生给他们猜两个谜语“不上土堆”,“耳朵总是很好使”,他们很快就才出了怀与聪两个字。又如利用儿歌识字,因为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容易记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抓住字型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全”字,大王头上有一人”。教“星”字,“星星宝宝那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等儿歌进行识字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识字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的汉字。
2.开火车的游戏。这种游戏可以较大地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通常在诵读《弟子规》时进行,我会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诵读《弟子规》,提高识字效果。一开始,我会让开头颂读《弟子规》的学生当火车头,这个学生就会说:呜呜、轰轰,火车、火车往那里开?全班同学会说:火车、火车这里开、这里开,指名回答的学生会说,我的火车往左开、往右开、往前开、往后开,然后读《弟子规》,如:“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一人接一句诵读,学生兴致很高,而且形式多样,给经典诵读中带来了乐趣,在经典诵读中渗透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果。
在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有智慧性和文学性的经典读本,并通过诵读大量的古代文化经典,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自幼陶冶高雅情趣,使孩子们敦厚好学、通达事理、胸襟开阔、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特别是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渗透识字教学,并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就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从中获得识字的快乐,进而提高孩子们识记字的效率,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词。此举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六、研究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在经典诵读中识字可以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进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利于高年级教学的开展;
2.在经典阅读中识字可以让学生了解、体会字或词语应用的语境,提高语言的标准性;
3.在经典诵读中识字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了语文知识;
(二)思考
经过访谈我们发现,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识字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实验教师引起重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时间分配问题。虽然应试教育是过时的教育理念,但是现有阶段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仍然是成绩。所以教师在开展的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分配到经典诵读的时间较少。所以一学期下来,整本文献阅读的可能性较小。另外,很多时间教师不舍得将自己的课上时间利用起来领着学生诵读,而是安排在课下,这无形当中加大了学生的负担。
2.经典文献中的字大部分较偏僻,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较小。所以不利于学生的巩固。所以我们认为孩子在阅读中识字的前提是挑选阅读的书目,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3、研究中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能力,而忽视了对特殊学生的研究,有待于加强个案研究。
总之,本学期开展的在经典诵读中识字研究扩展了学生的识字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仍存在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