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一、注重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取新知,并着力去研究、探索的一种意愿,常伴有积极、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驱动力。《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思维碰撞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四年级“神奇的莫比乌斯圈”的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带来了“魔术表演”:先出示2个面、4条边的长方形纸条;将纸条首尾相贴,“变”出一个纸圈――拥有2个面2条边。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教师适时卖了个关子:“猜猜老师继续往下变,能把刚才那张纸条变成几个面?几条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大胆猜测:“还是2个面2条边”“我认为会变出1个面1条边。”在教师再次“变出”一个莫比乌斯圈后,学生的好奇心再次得到激发:这个纸圈到底是几个面几条边呢?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用手上的纸条也照样子做个纸圈。接着,教师引发学生思考:“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纸圈是几个面,几条边?”经过小组交流,得出验证的好办法:在纸圈边沿的一个点上做个记号,用手指沿着边沿绕;在纸圈内也沿着宽画条横线作记号,从这个横线起,沿纵向画线条。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惊奇地发现:用手指绕纸条边沿一圈,回到作记号的那个点;从另一个记号处画线条,最后也回到了出发点。学生惊喜地说道:“这个纸圈真的只有一个面,一条边呀!”在充满趣味的“魔术”情境中,教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莫比乌斯圈”的神奇,掌握其特点。在这里,从“猜测到验证”的数学思想也得到充分的渗透和体现。
二、注重体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以探索活动为主的体验性学习对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在数学教材中,本身有很多需要学生体验的内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认识等。
例如,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一课是建立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用直尺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发现不能用整厘米数来表示,从而引出:需要认识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接着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用手指比画1毫米有多长,再举例说出生活中接近1毫米长或厚的物件。学生取出准备好的银行卡、IC卡等,摸一摸、捏一捏其厚度,建立起深刻的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之后,还安排了让学生按指定长度(2毫米、3毫米„„)捏出书页厚度的活动,整个学习过程都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体验、深刻感受,学生估测物件长度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经历―体验―探索”这一过程目标,要求每位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应致力于注意学生的探究过程,注意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真正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三、注重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其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展开数学思维活动,研习数学家们思维活动的成果,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直观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学习,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主题图,学生找出小明上学的最短路线,后借助动态的课件演示,让学生大胆做出猜测: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个猜测做出初步判断:甲+乙>丙,甲+丙>乙,丙+乙>甲。接着教师出示了3组小棒:①5,9,7,②5,9,3,③5,9,4;让学生用上面的结论,猜测哪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并提出问题:“‘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到底对不对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师提供的三组小棒:①4,5,6,②2,3,6,③4,2,6,动手展开实验,并完成表格。
在小组实验后,学生汇报归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整个教学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教师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场景中抽取数学原型,并大胆猜测。学生运用猜测的结论做出初步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实验加以验证猜测,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既向学生渗透了“猜测―验证”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课末,教师还设计了一道思考题:“两根小棒长度为5厘米和9厘米,要围一个三角形,那第三根小棒最短是多少厘米?最长又是多少厘米(取整厘米数)?有几种情况?”再次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拓展学生的思维。整节课,因为教师注重体验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所以学生学得主动、有效,思维得到很大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渔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第二篇: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小学数学
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媒介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 的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原始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取而代之的 “计算机+投影”,虽然能够较好地呈现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但也存在着缺乏交互性与操作不便等缺陷。而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 教学工具,不仅能够更加全面而多样地展现各种教学资源,而且为课堂教学中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提供了良好的媒介。
本论文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深入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并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建构了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以此进一步印证: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小学数学课程相融合,对建构和谐高效课堂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优势;误区
The effective use of electronic whiteboard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variety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media are subtly changing our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and life.In particular, the arrival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traditional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idea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posed new challenges and challenges.The original “blackboard + chalk” teaching mode has not adapted to the
前 言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国际上新近崛起的替代传统黑板、粉笔的数字化教学演示设备,是汇聚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而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交互式电子白板以电子笔取代鼠标,电子白板取代投影布,直接在电子白板上操作计算机。它通过与投影机、计算机的联机使用,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和互联网信息传递功能,可以轻松实现书写、标注、几何画图、编辑、打印、存储和远程交互共享等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一、电子白板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一)利用电子白板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师生互动交流的 组织者,化的、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调整、修改他们思路的学习工具,满足了他们从“犯错”到“纠错”的学习过程的需要,而且白板的直观功能,让教学行为的产生更具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因为学生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有重大差异,许多独特的思路往往使使用ppt和一般课件的老师措手不及,而利用电子白板可以得到弥补。
(三)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深化课堂训练,提高练习效率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智力的活动。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游戏、选择、填充、拼图等形式,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题型单
一、枯燥的问题,使学生厌烦练习的现象得以改变。
例如:在教学完《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设计了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其中第一关的游戏也是一道巩固练习题:根据给出的分数,给下面的图形涂色。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喷桶,对空白的图形涂上了喜欢的颜色,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可以让学生更贴近生活
充。但在教学实践,我也逐步认识到,电子白板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应当走出下面的误区:
(一)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
有的数学课件把教案搬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上课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对其它教学手段置之不理,使课堂由“人灌”变成“机灌”这些只是简单应用了电子白板的演示功能,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观众。从课堂教学效益角度讲,有些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得清清楚楚的知识点。如集合,教师就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采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从学生身体健康角度讲,过多过滥的电子板书,有损学生的视力,容易产生眼睛疲劳,反而影响学习效率,降低学习兴趣,减弱学习动机。
(二)电子白板创设的“高效”与学生思维“慢”的关系
在数学课堂上,有时整个教学过程都制成了课件,从导课到结果,层层相接、环环相扣,显示出来,课件做得很漂亮,交互性也强,但到最后,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事后才发现本来是学生应该逐步讨论、逐步思考的知识点问题,教师却用课件一股脑儿显示出来,包办代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用电子白板辅助数学教学,教师讲课时只需点击鼠标,配上讲解。教学节奏较快,教学密度较大,而有些学生思考的速度较慢跟不上教学节奏。当学生正在思考这
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只有合理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教”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加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叶文俊
[2] 《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丁兴富,蒋国珍(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37)[3] 《交互白板及其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第3期
[4] 瞿柳 活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使小数课堂妙趣横生[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06期
(承诺:本论文非抄袭)
作者姓名:黄建英
工作单位: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袁家镇中心学校 通讯地址: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袁家镇中心学校 邮 编:424508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1652015650@qq.com
第三篇:浅谈体验式学习在地理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修改)
浅谈体验式学习在地理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吴水华 225006)
一、体验式学习的内涵与设计实施
1.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学习主要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科尔布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大卫· 科尔布的体验式学习模型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代表。科尔布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习者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体验式学习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体验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体验式学习设计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团队规范(或称游戏规则),它是引导学生行动的准则,也是保障学生权益的重要依据。团队规范不仅规定个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有舆论导向的作用,破坏规范者不能被团队所接受。对团队目标和规范的认同会有效提高学生对团队的归属感。因此,团队规范的建立既要考虑到团队的整体性,又要考虑到个体的独特性。第一,明确团队目标。在《聚落》教学中,学生被分成6个小组,提供给每个小组的体验环境不一样,因此,每个小组必须根据不同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明确团队目标。第二,发扬个体长处。同一小组中,不同组员各有所长,在体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仅相同。如在房屋设计环节中,画简图就由本组由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担任,分析房屋设计理念则由语言能力较好的同学担任。第三,体验互助合作精神。小组成员学习能力可能参差不齐,在体验学习过程中设立对小组成员活跃度和参与度的考量,以此鼓励小组内部能力较强的同学对能力较弱的同学进行帮助,并鼓励他们尽可能多的参与到体验、分享、展示的过程中去。第四,学会相互尊重、理解。在体验活动中,组内或组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教师在调解矛盾的同时应适当予以引导,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学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体验式学习要求调用多重感官参与学习,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包括:小组研讨、尝试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知识竞赛、课堂辩论、课堂游戏等。其中常用的角色扮演法,即通过行为模仿或角色替代,使学生受触动而领悟,应用效果尤佳。
二、体验式学习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初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与体验式学习原理有相一致的取向,因此在地理课堂中尽可能创设模拟或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的平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最终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体验式学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角色扮演体验式学习
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时候可将整堂课创设为一个完整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整个情境中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贯穿课堂始终,完成一堂课的体验式学习。
例如七年级上册《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的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对本节内容分析,创设模拟特战队员(学生分组扮演)野外生存的情境。“特战队员”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体验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以下四项任务:
任务1——设计房屋,安营扎寨。队员被空降到不同环境(北极圈附近、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双版纳、新疆沙漠附近)中,要求组员根据所处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适合环境的房屋并画出简图。接下来请小组展示房屋设计简图,并对设计图进行相关说明。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很容易理解平时所见到的不同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间的密切联系。
任务2——选择物品,自给生产。给组员提供一系列的物品(主要引导学生设计简单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组员根据本组所处的环境挑选合适的物品,设计适合本组所处环境的生产活动。组员介绍本组的主要生产活动,并根据生产活动为本组所在的聚落命名(乡村聚落的类型)。
任务3——选择地点,物品交换,城市形成。根据所给示意图,选择便于所有小组共同往来的聚落所在地进行产品交换。最终这个便于大家到达的聚落会发生演变(乡村——城市)。经过本环节学生大致了解聚落发展演变的基本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经验,比较乡村和城市的差异。
任务4——聚落发展,聚落规划。随着聚落规模的扩大,聚落的房屋会逐渐增多,请组员合作讨论如何根据聚落所处的环境对本聚落新增的房屋进行合理的布局,并描绘聚落最终的基本形态(团块状、条带状)
通过模拟体验,学生不仅认识到了环境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而且对原本陌生的关于聚落形成及发展的相关知识有了具体、直观、深刻的理解。
2.知识竞赛体验式学习
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地理学科有很多地理小常识,如果对小常识进行简单机械的记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效率低下。针对这一现象,可根据电视上的《开心辞典》、《一站到底》等比较受欢迎的节目开展相应的知识竞赛,这样便能让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其学习热情,成为积极主动的知识探求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地接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学习的种种乐趣。
3.课堂辩论体验式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就是说,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是把矛盾交给学生去讨论。例如“人口增长快好,还是慢好呢?”“北京的四合院是拆还是留?”等问题可交由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辩论。
4.课堂游戏体验式学习
针对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玩中体验、感悟地理知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如“经纬网”与“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知识历来是初中教学中的难点,前者抽象,后者枯燥。针对这两课内容,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竞赛比传统的教学效果好很多。
在“经纬网”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原理的学习,然后将学生带到室外广场(用石灰画好局部经纬网),学生分组抽签进行游戏竞赛,如通过“寻找地标”、“查找路线”、“播报地标”等游戏项目加深对经纬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教学中,利用中国政区拼图进行多种形式拼图竞赛游戏,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省级行政区分布的识记。
三、体验式学习对师生的要求
1.体验式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体验式学习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如领导者、协调者和教练者等等。首先,教师既是教练,又是学员。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要制定活动目标和活动方案,机智地创设情境、引导讨论、提炼精髓和延伸主题,无一不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同时,这类活动特别强调全体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为了较好地维护团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气氛,教师又要降低自己的高度,做学生的学习伙伴,要能够设身处地理解学生,并把这种理解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知道。
其次,教师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体验式学习中,分歧和碰撞是经常发生的。教师既是“局内人”,能敏锐地洞察学生的思维与情绪的变化,分析、判断学生真实的声音,引导鼓励学生更具体、更明确地提供信息和表达意见。而在表达时,又要充当“局外人”,尽量避免主观意见介入,力求公正性和客观性,使学生感受到充分的关心与尊重,有助于他们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探索。再次,教师既是团队的中心人物,又要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体验式学习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必然是活动的中心人物,然而活动的主体毕竟是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师要善于运用领导技巧(包括反应技巧、交互作用技巧、行动技巧等)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欣赏、观察、参与的态度和行动,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热情。
2.体验式学习对学生的要求
体验式学习以沟通(生生沟通或师生沟通)为纽带,而沟通的有效性来自于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的简约和准确。因此,首先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其次,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与倾听,只有在尊重交流对象和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才能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三,与传统接受式学习不同,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会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要求学生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交流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终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四篇:在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在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对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制约着学生阅读情感与个性的形成。而且,传统的一味讲解的分析式教学模式使文本内容变得抽象且笼统,学生的感性体验严重缺失,精神成长与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程度的限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运用
体验式教学法,即以学生为体验主体,教师为体验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亲历体验活动与反思来获得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技能。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真实情感和态度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和真切感悟,从而获得较为鲜明的阅读感受与阅读体验,进而实现学生心理感受、情感体验与认知感悟等心理活动的和谐统一。那么,该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和方法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呢?对此问题谈几点个人意见与感触。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概述
伽达默尔说过,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的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在教学中,“体验”则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身的领会、感悟和理解,获得直接体验,并在间接经验的配合下,最终达到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发展。从心理学来看,体验是个体通过直觉、理解、感知、联想、想象等,为事物营造一定的情境和情感,并赋予事物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体验”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文本营造的情境,将自己与主人公角色对换、融合,是自己融入到文本情境中,进而以自己的理解获得情感和价值观。体验式阅读教学重在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文本中的事物或事件,来唤醒学生真实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是体验式阅读的核心价值。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的重要性
体验式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决定了体验式阅读的重要地位,其能够让学生进行对往事的联想和对文本情节的合理想象。在小学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儿童文学文本的选择十分关键,其浅显易懂的特点也符合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发展需求。体验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立足点,是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良好路径。此外,体验还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归宿,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使他们从文本中学习和认知活动,进而唤醒情感体验,丰富和完善他们的心理结构。由此可见,体验式的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小学体验式的阅读教学的内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体验式阅读是指在阅读文本所营造出的情境中,以学生主体体验过程为中心,并在教师引导和师生情感互动、交流、共享经验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构建文本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体验式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的意义是生成的,带有体验的烙印,体验的主体性决定了文本意义的个性化,同时体验的情感性也营造了文本意义的情境性。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特征
(一)感悟的独特性。
学生不同的生活阅历、性格爱好、审美经验等个性因素会影响他们在阅读中的理解水平,因此感悟具有个体独特性。
(二)情感的审美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作者倾注身心和情感,给读者以审美愉悦。阅读文本所具有的情感的审美性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美的境界中,完美的个性,同时在这种审美满足中获得正确的认知。
(三)对话的多重性。
由于教师基于自己的理解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于是教师关于文本的理解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关于作品是否依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是否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就出现了作者与编者的对话和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由于阅读活动大多在班级进行,学生之间的讨论会激发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因此也产生了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四、品味阅读文本语言,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意义
文本语言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的媒介和载体,作者的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的表述来流露的。学生若想阅读文本,就必须立足语言,品味语言,从而深入理解作者所塑造出的形象中所凝结的感情与字里行间中渗透出的情怀,进而深刻体验和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细细品味与体会,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语言的描述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让学生在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达到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和感悟作者思想情感的目的。
五、组织对话深化体验,协商平价升华体验
组织对话是实现体验式阅读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体验。组织对话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对话,还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组织对话有助于语文教师了解学生的体验状态,还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在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体验阅读的方法,并且教师自身也应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鼓励学生个体体验表达。教师要创建民主的对话氛围,支持学生个性表达,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此外,教师在组织对话中,还要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的设置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验动机和探索欲望,通过对话引发学生反思体验过程,启发学生反思体验。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在关键点上,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地方,而且问题还要有逻辑性、层次性和环环相扣,问题的难易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组成部分,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这是教学评价的实质。因此,在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选择协商评价的方法,对体验式阅读过程进行评价。在协商评价时,需树立分类分层评价的思想,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过程的评价。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热情,更能提高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品情感的水平以及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如此,体验式阅读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桂妮.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之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33(4):35-40
[2]陈龙晓.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1(4):49-50
第五篇: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
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中心小学 王晓娜
在教学改革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势在必行,而小班化教学为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利用好小班化的有利条件组织教学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把工作落到细微处。
从合理、科学地分组入手。教师要统筹安排,认真分析班里每一位学生的性别、性格、身高、特长、学习成绩、能力倾向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排小组。选定小组长,培训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所以教师既要选定一个优秀的小组长,还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明确小组长的作用和职责;学会团结组员,在组内发扬互相帮助的精神。
把握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合作学习只有根据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呢?(1)题目有一定的挑战性,难度较大,个人完成有困难时;(2)学生的答案多样,意见不统一时;(3)在遇到知识的关键处、思维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时。精心预设明确、具有挑战性的合作任务。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预设小组合作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且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明确、难度适宜,容量适中,这样既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交流,彼此产生的智慧的碰撞。针对小组讨论时往往出现好的学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光听不说,或者不会倾听的问题,小组长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加强小组汇报时师生、生生的互动。在小组进行汇报时,其它小组要认真聆听,深入思考,发现跟自己小组意见不一致时,及时提出质疑、补充意见或建议。制定有效的小组评价方法。有效的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我在班上采用简单易行的激励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奖励红旗。监察学生学习知识和合作技能的发展。有效监察学生的发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更加有效。
总之,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必须把工作具体化,落实到细微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