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政治第七课第一框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doc
第七课第一框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 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 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 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三、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四、教学重点
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五、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
(二)新课: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
第一框 走进法律(板书)
活动
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
学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规画得。
教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的漫画,并讨论:①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讨论)
学生: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 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 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
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交通需要规则,社 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像右图一样混乱不堪,就会陷入 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
教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 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 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 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活动
二、齐心协力
教师: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1:在学校自觉遵守班规校纪,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生2: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抱小孩的妇女或老人让座。学生3:遵守交通法规,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学生4: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
教师:由此可见,规则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活动三:分门别类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
学生1: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道德要求。学生2: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属于纪律要求。学生3: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是法律要求。
教师:道德、纪律、法律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请大家举例说明。学生1: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学生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师:那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著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教师:因而我们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1:第一幅图说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学生2:第二幅图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学生3.:第三幅图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活动四:规则比拼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五:看“小郑”谈法律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么?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 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1:舞迷夫妇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他人的生活,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法了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学生2.:执法部门依照我国有关法律阻止了他们侵权行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3: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我们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4:它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
教师:《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 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欧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师:请大家思考,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有什么作用? 学生: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束了舞迷夫妇的错误行为,最终保护了小郑的合法权益。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活动
六、集体智慧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愿以偿?(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学生1:因为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所以小叶和小静的合法权益才可以得以实现。
学生2: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他们二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3: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 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 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
七、板书设计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
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用心爱心
专心
第二篇: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一框 走近法律 教学设计
●从容说课
本课设计了三个框的内容:“走近法律”“法不可违”“防患于未然”。第一框“走近法律”首先说明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阐明了生活离不开法律;第二框“法不可违”主要介绍了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我国刑罚的种类;第三框“防患于未然”主要分析了犯罪的危害,说明了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引言从两个法盲违法犯罪的案例入手,说明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无知、法制观念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发生,指出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本框由“我们身边的规则”“生活离不开法律”两目组成。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主要讲了三层内容:首先通过漫画的形式,采用对比的方式,说明了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其次说明了在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最后分析了法律作为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具有的三个最显著的特征。之后,教材准备了两个学生参与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进一步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主要说明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教材通过舞迷夫妇受到执法部门警告的事例与漫画切入,引出了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然后具体说明了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表现在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另一方面,法律具有保护作用,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教材通过两个情景对这一作用进行了具体说明。本框落实的课标的具体要求是:“成长中的我”的第三部分“学法用法”中:“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教学重点:我们身边的规则、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教学难点: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何不同。教学方法:归纳分析法、典型事例分析法。●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能力目标
1.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知识目标
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重点
我们身边的规则、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教学难点
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何不同。●教学方法
归纳分析法、典型事例分析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看小故事《弥勒规则》。(多媒体显示)弥勒规则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凡间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平衡的天庭经济,同时也急红了玉皇大帝的眼,为了拉近两地间的差距,玉皇御笔一挥,一批天营企业陆续成立。众仙都已入位,唯有天庭运输公司还缺经理一职,对于天庭的支柱产业,玉皇也是不敢大意。最后,他决定派刚正不阿的李靖与人缘最好的弥勒扮成凡人下界取经。
三天后,两人学成归来。玉皇向来尊重李靖,便令他先掌舵,弥勒作为后补,随时任用。李靖就职后,在经理室挂上了“规则就是力量”的警示牌,这是他从凡间学来的。一月后,公司产值略有增加,但却有无数的匿名信飞到了玉皇手中。原来李靖刚正不阿,用严格的规则管制众人,弄得众仙怨声载道。迫于压力,玉皇不得不用弥勒代替李靖。李靖愤愤不平,挂印而去。
几天后,在众仙的欢呼声中,弥勒走马上任。在众人的簇拥下,弥勒来到经理室,望见“规则就是力量”几个大字,微微一笑,回顾众人说:“此愚人之论也!我在凡间学习时,看到有个经理不守规则,纵容员工,员工们也知恩图报,干群关系好得不得了。依我看,人心为先,规则为末!”“是,是„„”众仙连忙附和。弥勒上任后,立刻把“规则”二字改为“宽容”,用它作为自己处事的警示铭。一个月下来,公司产值大增,上万封感谢信送到了玉皇手中,玉皇深感欣慰。
半年过去了,运输公司大幅亏损,但玉皇手中的感谢信还是有增无减。玉皇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去看看。
一日黄昏,玉皇身着便服,只身来到公司,看到公司员工多已回家,剩下的都在聊天。玉皇带着疑惑走进经理室,看见弥勒正背对自己阅读文件,于是便暗施隐身法立在一旁。“好,月末了,我弥勒要发奖金了!”弥勒按规定拿出了员工们的劳动表,“天狼星出工最多,给他胜利奖。天马星只出了半月工,唔,给他节油奖,都不容易。小熊星没出工,这„„”弥勒摸了摸大光头陷入沉思。“按规定该开除他!”玉皇暗想。“这么办吧!给小熊星安全奖,规则算什么东西,人心最重要。”弥勒决定了。“啊!”玉皇差点喊出声来。
在回宫的路上,玉皇明白了公司不景气的真正原因: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办什么事,还得有规则。还是让李靖来做吧!一日后,弥勒下台。
半年后,公司法令一新,蒸蒸日上。
[师]看过这个小故事,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社会生活需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人们各行其是,任何事情都办不成。
[师]是啊,实际上我们身边这样的事例也不少。那么规则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看今天要讲的内容。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第一框 走近法律(板书)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板书)活动一:看漫画,说启示 活动目的
使学生明确没有规则就会混乱不堪,生活中离不开规则;培养学生尊重规则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规则。•活动准备 了解学生对“规则”“法律”“违法犯罪”等相关内容的已有认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活动过程
第一步: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幅漫画并进行对比,说明两幅漫画所表现的情况有何不同。[生1]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但大家都遵守规则行事,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相反,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社会秩序就会方寸大乱。这两幅漫画反映的就是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生2]在我们身边,违反规则的行为并不鲜见。人行横道线是保障行人安全的“绿色通道”,但不少车辆同行人抢道,有的甚至在人行道上逆向行驶,而许多行人则我行我素乱穿马路;公交车上,总有乘客不遵守“前上后下”规则,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也总有售票员让乘客从后门上、前门下„„许多规则,就这样被打破,造成交通秩序的混乱。要使交通秩序井然,必须使大家都做遵守规则的“规矩人”。这也就是两幅漫画的区别所在。„„
第二步:让学生徒手画方、圆与用尺规画方、圆,进行比较。第三步:教师小结。
[师]规,是画圆用的工具,如数学课上用的圆规、两脚规;矩,是画直角或长方形用的曲尺,如直角三角板或丁字曲尺。画圆而无规,会因笔走龙蛇而画不圆;制方而无矩,会因角不正、线不直而制不出方来。“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就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生活更是如此。
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规则,人们各行其是,任何事情都办不成。既为规则,那就应该是每件事情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红线”,任何人都碰不得;如果碰了,就应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样,我们的社会生活就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有秩序。(师写板书)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评价指导
使学生明确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活动二:说说体育比赛中的规则 活动目的
认识规则是体育比赛正常进行的保障,感悟规则是秩序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强化尊重规则的观念。
•活动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不同体育比赛中不同的比赛规则。•活动过程
第一步:学生以分组对抗赛的方式分别说出不同体育比赛中不同的比赛规则。
[生1]足球比赛中“越位”这个规则的制定,极大地促进了足球比赛的发展。以前的比赛,许多球员都站在球门口,虽然球进的多,但几乎没有什么观赏性。有了这个规则后,大家都更注重战略战术,足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生2]自从詹•奈史密斯发明篮球以来,随着篮球运动不断普及和发展,这项运动在比赛规则、形式和场地设施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特别是篮球规则的不断完善,又促进了篮球运动的普及、发展和提高。刚开始时,参加篮球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时间也不作具体规定,导致比赛中双方队员一窝蜂地粗暴抢球的混乱场面。为此,篮球发明人奈史密斯1892年1月制定了13条最简单的比赛规则,这是篮球史上第一个篮球比赛规则。„„
第二步:说明没有这些规则,体育比赛将会怎样。[生]体育比赛是非常强调规则的,一个体育项目是不是有趣,是不是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娱乐性,规则是至关重要的。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详细的规则来规定比赛怎么打的话,如果比赛没有规则的话,那比赛会成什么样子呢?也许,你起初会觉得这样相当有趣,终于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了,球我爱拿多久就拿多久,不管如何野蛮抢球都没有关系;可时间长了,最终还是会发现,如此一来,比赛真是毫无乐趣而言,简直是无聊之极。„„
第三步:教师小结。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体育规则是多么重要。它一方面规范着比赛秩序,保证了一切按正常轨道来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竞技性和比赛的悬念,这点非常关键,参与者因为规则而更加强了目的性,在合理规范中提高了竞技的精彩程度,而且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比赛会变得千变万化,这就是体育比赛最吸引人的所在。•评价指导
使学生感悟到规则是秩序的保障,自由是规则内的自由。2.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板书)活动三:谈生活中的规则 •活动目的
使学生明确生活中离不开规则,认识规则的各种类型,了解各规则的不同,培养学生尊重规则的意识,使学生自觉遵守规则。•活动准备
学生寻找我们生活中的规则、生活中的法律。•活动过程
第一步:分组以对抗赛的方式分别说出自己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
[生1]我们出门走路应该靠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
[生2]出门乘车,按顺序上下车,先下后上,上车买票,见到老幼病残孕应让座。[生3]去商场购物,要公平交易,买后付钱;去超市,不要随意摆放商品。[生4]我们去公园,应购票入园,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注意安全。[生5]去影剧院,不能大声喧哗、随意走动,要礼貌鼓掌,不要吹口哨。„„
第二步:分析这些规则哪些属于道德的,哪些属于纪律的,哪些属于法律的。
[师]社会生活准则有不同的种类。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道德的,哪些属于纪律的,又有哪些属于法律的。
[生1]如法律确认公共交通方面的准则:规定交通规则,车辆靠右行驶,只准凭证驾车,维护车站、车内秩序,保护交通设施,规定对违规违章的处罚等。
[生2]法律维护公共娱乐场所的正常秩序,确认人们在公共娱乐场所的行为准则:凭票入场,遵守秩序,爱护公物,服从管理,讲究卫生,注意安全等。
[生3]在影剧院,不能大声喧哗,要礼貌鼓掌,不准抽烟,不准吹口哨是纪律要求。[生4]给老幼病残孕让座是道德要求。„„
3.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师]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多媒体显示)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具有的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从三个方面说的:一是从创制形式看,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而纪律是局部适用的准则,由学校、单位等制定的;二是从实施看,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其余二者则不是;三是从适用范围或对象看,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道德的特征:(多媒体显示)道德:
一、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当中;
二、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
三、只对本阶级的成员具有约束力。第三步:填表活动。进一步加深理解法律与道德、守则的不同。学生填课本88页中的表。
第四步:设想一下没有这些规则,你的生活会出现哪些问题或有什么不便。
[生1]没有道德、法律和纪律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法律和纪律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天衣无缝”。若没有道德的支撑,法律和纪律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生2]没有法律和纪律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法律和纪律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道德的底线——法律和纪律画出来的。„„
•评价指导
本框重在培养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板书)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板书)活动四:权利受到侵害应怎么做?没有法律会如何? •活动目的
使学生明确生活离不开法律,感悟法律对公民的保护作用,培养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态度。•活动准备
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并思考有关问题。•活动过程
第一步:学生讨论法律的规范作用。
[生1]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法律的指引作用——法律明确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指引人们行为的方向,鼓励人们做法律所允许的行为。如小郑的邻居舞迷夫妇,每晚都邀舞伴跳到深夜,巨大的噪音扰得四邻不安,这就是相关法律所不允许的,最后被执法部门制止。
[生2]法律的规范作用还表现在法律的评价作用——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有效,是否合法。一种行为是否正当,不是谁能作出决断的,只有法律才可以。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准则,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如果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什么行为是正当的,永远没有定论。
[生3]法律的规范作用还表现在预测——依靠作为社会规范的法,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应该如何去做,预测到某种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如许多犯法者,都知道犯法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只是心怀侥幸才铤而走险。
[生4]法律的规范作用还表现在教育——通过法律宣传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教导人们应当怎样去做。如兰州规定市民如果不从人行横道通过,就会接到50元的罚单。“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让违反规则者付出代价的好处在于,给尚未违反规则而想违反的人,来一个当头棒喝,让遵守规则的“规矩人”,有越来越多的效仿者。这样,使规则真正成为规范,我们的社会生活就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有秩序。
[生5]法律的规范作用还表现在强制——制裁、惩罚那些触犯法律的人,强迫他们必须做自己该做的事。违反法律者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违反法律不受惩罚、没有代价,遵守法律不能受益,法律就会形同虚设。„„
第二步: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生1]如果没有法律,人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会造成彼此的冲突和混乱,因而要靠法律来规范,以维护公共秩序。
[生2]人类社会是个复杂的有机体,社会生活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国家之间的交往等。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都要靠法律来确认和维护。[生3]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
第三步:学生阅读课本89页的相关链接。第四步:教师小结。
[师]关于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有两层内容。第一,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第二,法律规范作用的表现:一方面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制裁,另一方面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或方向,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指导
可结合小郑的事例或学生提供的事例进行分析说明,让学生重点理解人们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师]请同学们看课本89页的两张图片。这两张图片反映了什么?
[生]分别反映了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法律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权。[师]大家说一说法律具有的保护作用还有些什么。[生1]法律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生2]法律保护著作权、肖像权。[生3]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活动:指导学生制定班规、班纪。步骤一:介绍我国制定法律的程序。
步骤二:指导学生根据本班情况制定本班班规、班纪。2.案例分析:在一架中国民航飞机上的一名中国人和一名法国人发生了纠纷。此时,该飞机正飞翔在公海区域。请问正确的选择是()a.适用中国法律,因为飞机是中国的,属中国国家权力管辖范围。b.不适用中国法律,因为飞机飞在公海上,应适用国际法。
d.不适用中国法律,因为其中一个当事人是法国人,应适用法国法。(答案:a)3.活动:请各组组长组织本组的学生,利用休息日,组成小记者团采访当地的警察。将本组的采访过程进行记录,将采访后自己的感想写成小型调查报告。
第三篇: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第一框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走近法律>>公开课教案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三、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四、教学重点
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五、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
(二)新课新学: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第一框 走进法律(板书)
活动
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
学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规画得。
教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的漫画,并讨论:①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像右图一样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
教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活动
二、齐心协力
教师: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1:在学校自觉遵守班规校纪,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生2: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抱小孩的妇女或老人让座。学生3:遵守交通法规,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学生4: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教师:由此可见,规则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活动三:分门别类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学生1: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道德要求。学生2: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属于纪律要求。学生3: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是法律要求。
教师:道德、纪律、法律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请大家举例说明。学生1: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学生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教师:那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著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教师:因而我们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1:第一幅图说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学生2:第二幅图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学生3.:第三幅图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活动四:规则比拼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五:看“小郑”谈法律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么?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 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1:舞迷夫妇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他人的生活,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法了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学生2.:执法部门依照我国有关法律阻止了他们侵权行为。
学生3: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我们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4:它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 教师:《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欧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教师:请大家思考,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有什么作用? 学生: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束了舞迷夫妇的错误行为,最终保护了小郑的合法权益。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活动
六、集体智慧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愿以偿?(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学生1:因为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所以小叶和小静的合法权益才可以得以实现。
学生2: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他们二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学生3: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
七、板书设计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 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文章
<<走近法律>>公开课教学反思
陈彩兰
本堂课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由于从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准备不够充分,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谈一下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学生展示的声音洪亮,姿态自然。可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2.学生能及时给予小组评价,是每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3.教师能对重点内容及时进行考查、追问。在讲完第五题法律的三个特征后,能出示两个材料,判断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4.及时板书,使本节课的知识点清晰,一目了然。但同时,更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1.教师讲课没有激情,语调平淡。2.板书由于着急,写得有点乱。
3.学生在举例子时,有不恰当的(吃饺子),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指导。
4.在讲第三个问题“身边的规则”时,说得少,应多启发学生多讲一些。
5.另外,学生的评价,应制定一个详细的评分标准。
6.没有形成书写副板书的习惯,其实在课堂中把学生的一些回答记载下来。然后用于后面的教学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是最最贴近学生实际的体现。如在给规则分类时,让学生从大家所感受到的规则中来提炼出道德、纪律、法律三类规则。
7.对于法律的强制性,应予以讲解,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正确把握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在重难点知识突破上应再下功夫。
第四篇: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走进法律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2、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3、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1、法律的基本特征
2、法律的作用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播放雪村的《抓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安排学生朗读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让学生知道本课学习的目标。
一、自主学习
学生的阅读教材,自主完成
1、社会生活离不开______。
2、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如: ______、______、______。
3、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它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1)
(2)
(3)•
4、法律的作用:①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
______,必须做什么,______,不应当做什么。
• ②法律具有______
作用,能调解纠纷,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 5、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______
为荣,以
______ 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二、探究提升
活动
一、学生阅读课本84页材料,对比两幅插图,思考:
1、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
2、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
3、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活动
二、列举你熟悉的规则
思考:社会生活有很多规则,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结合课本86页表格,学生共同完成。活动
三、小小法官
2015年12月,琼瑶《梅花烙》著作权维权案终审落幕,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被告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判决即认定《宫锁连城》侵犯《梅花烙》的改编权和摄制权,判令被告方停止侵权,于正向琼瑶道歉,被告方赔偿原告500万元。
1、此案件由谁来处理的?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2、通过这个案件,你想对于正说些什么?
3、此案件中,对琼瑶而言,法律起到什么作用? 课堂小结: 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的讨论、分析,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以法为荣,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三、当堂检测:
1、我国法律规范作用的实现是通过()
A 规定人们的思想
B
规定人们的言论
C 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
D 规定人民的道德观念 •
2、社会生活中,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调解人们行为的规则是()
A 法律
B 道德
C 规章
D 纪律 •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D 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2011.海南中考)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
(八)》,将醉酒驾车、飙车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定为犯罪。这体现了法律()
A、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 5.法律之所以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是因为()
①法律的制定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②法律的实施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③法律的约束力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④法律只对违法犯罪分子有制裁作用,对其他公民则不起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 6.“由来天网恢恢,何曾漏过谁?”这句话表明的观点是()
①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③法律的严肃性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板书设计: 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1、道德、纪律、法律
2、法律的特征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的作用
第五篇: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七课 第一框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七课 第一框 走近法律》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课题: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 课型:新课
学习目标:
1、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区分法律、纪律、与道德的不同;
2、树立尊重法律的观念,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对人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教学重难点: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对人们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导学课程:
(一)自主学习,组内合作
1、社会生活准则的作用是怎样的?
2、社会生活中规矩的含义是什么?
3、生活中的规则有哪几类?
4、法律的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5、P88辨别规则
6、法律的规范作用有哪些表现?
7、法律的保护作用有哪些表现?
(二)展示、探究
1、P88对两种不同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2、P88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3、P90如果没有相关法律规定,情况将会怎么样?
(三)归纳总结
A、知识结构
B、感悟、启示
反馈与检测
(一)单项选择: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揭示了一个重要道理,这就是:
A、没有圆规,也能画成圆;
B、人人都要按自己的规矩办事
C、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D、社会生活中有无规矩都一样
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强制力指的是:
A、军队、警察B、干部、警察C、法庭、监狱D、检察院、政府
3、据报载,某影星涉嫌偷税而受到了法律制裁,说明:
A、公民的爱护公共财物的义务B、税收具有自愿性的特征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材料分析题
2004年2月,大学生马加爵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事后马残忍地杀害了四位同学,后潜逃到海南岛,最终体能逃脱法律的惩罚,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