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的阅读感悟
漫谈阅读感悟
南溪县南溪镇
观斗小学
王炼钢
什么是“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此所作的定义性界说中有这样的话:“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当然是指读者主体的心理过程。而不同读者对同一读物所产生的心理过程(阅读效应)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系辞》),就说出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什么是“感悟”?“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和表现,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叶圣陶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要摒弃只重视理性分析,而置文理情思意境的美和作者的性灵情趣不顾的教法,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
一、对于课文要反复读。
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读不行。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的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如果能不读或只读一遍就能学透,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小英雄雨来》,篇幅较长,有的同学略读一遍,只等上课老师讲解。但毕竟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在一两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文中所写的深刻哲理,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通过读通文字,通过读发扬主题,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课上再有目的地听取教师讲解,则茅塞顿开。久而久之,阅读能力会大大提高。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读书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我们现在的学生,如果能做到反复读、大量读,朗读那些好文章、好书,那么对于语文学习的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二、阅读感悟要联系生活。
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是对全文内理解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意境无一不是寓于语言文字之中。对文章的内容全面、深入、正确的理解,只能来自对语言文字的具体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因此,要使学生真正从本质上、理性上理解课文的内容,首先必须具体、形象地理解语言文字。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多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多数情况下是凭直觉,而不是凭借概念、定义。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在“做”上用功夫,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能极大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从生活角度理解吸收知识,让学生们在“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中感受“人生的需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要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习课文时,不能单纯围绕思想内容兜圈子,止步于对思想内容的条分缕析,阐幽发微,而应当在引导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同时,注重对课文语言的学习,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具体做法是,①初读阶段,侧重认读感知训练。主要训练内容有:学会生字新词,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义;读几遍课文,要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初步了解课文概貌。②精读阶段,侧重揣摩品味训练。语言品味从揣摩书面语言意义的生成机制、领悟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是怎样被具体运用的这方面入手研读课文而领悟这一点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课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因而,品味领悟课文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的同时,也深化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③巩固阶段,侧重迁移运用训练。精心选择听与说、读与写的结合点,并以读写结合为重点,把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法、修辞手段等迁移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迁移运用不独在这个阶段进行,有时在精读阶段,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运用训练,以便使理解运用互相促进,只是在巩固阶段,对迁移运用有所侧重而已。④教学全程,重视语言材料内化训练。内化不同于机械的积累,结合语境的积累才易于被内化。阅读教学过程促进语言材料内化的途径,一是诵读,“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也,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二是在学文的各个环节,把积累与感知、品味、运用结合起来,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对小学生来说,讲词汇、句子、文章的形式,不能从概念出发,也不能出现术语,更不能讲系统的理论。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感性上,初步认识词汇、句子、文章的某些最简单的形式,这种认识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比如,讲到词类,就名词而言,既不讲名词的概念,也不从理论上阐述名词的语法功能,仅把比较典型的名词归在一起,让学生知道这类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就可以了。在写作方法上,也只是要求学生能做到用词准确,能把句子写通顺、完整、连贯,要有中心,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有重点,能表达真情实感。这些方法是最一般、最基本、最简单的写作方法。当然,也不排斥给学生 分析那些与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能够接受得了的、富有艺术魅力的形式,这对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是有益处的。
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个体的一种自主活动,别人无法代替,也不是由教师单向可以决定的。阅读教学当然也不能背离了学习的这种主体性特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大纲》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都明白,课文一经印成为文本,便凝固不变,它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学生即使在同一位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也会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也会不甚一致。这是因为,学生是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他集中了生理的和心理的、智力的和行为的,认知策略的和操作的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的综合效应往往会使读解课文各有千秋,不完全为文本所囿。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7—14岁的少年儿童,自尊心日益增强,他们喜欢受人尊重,渴望获得人们的信任;进入高年级后,更是什么都想自己独立地试一试,干一干,这时正是人的个性与创造力萌发和发展的好时机。一节课,如果你多问问学生的意见,多采取他们提出的建议,那么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特级教师魏书生正是采取这样的教法。他上课的时候自己几乎总是“闲”着,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方法,自己只在适当的时候点拨几句,而教学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重实践运用
重视实践运用既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也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换一个角度看,阅读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乃至自身的生活经历、认识经验的综合应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研读“变色玻璃”一节,有一个巧妙的设计,即把这一小节课文,怎样改变成“变色玻璃自述”。这就为从实践运用的角度来引发学生的研究创造了条件。因为“自述”既带着童话想像的性质,又能恰当地改变人称,实事求是地把自己的特点、用途说完全、说明白、说生动,并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就必然要把如何作改变的研究与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阅读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现行的阅读教学存在两个偏向,一是只重“悟”忘记“读”,二是只重“学文”,放弃“悟道”,这是阅读教学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文道兼得,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形式内容兼顾,才能走出误区,提高教学效益。
第二篇:语文教学感悟(共)
语文教学感悟
摘要:语文教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引来生活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要与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气息想结合,有效补充语文课堂教材内容;语文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活学活用,获得真情实感;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教学感悟
语文作为三大主要学科之一,历来是地位尴尬。从领导到学生,绝大多数是“思想上重视,战略上轻视”。究其原因,一方面,语文作为主要学科,所占分值很重,而且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确实重要。另一方面,由于语文学科的灵活性,造成考试内容的相对不确定。尤其是主观题,学生很难找到标准答案。这也挫伤了一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探索出一条切实适合于语文教学的新路子。语文教学的春天从此来到我们的课堂。我的主要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引来生活的“源头活水”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任何好的教学方法,都是适合于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的人群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的正确的方法。对于别人的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因为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受教者和施教者的情况千差万别,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对于教学的结果,只能预期而不可预知。滋润学生,只有一杯水是不行的,有一缸也不行,要为学生引来生活的“源头活水”。
二、语文教学内容要丰富
语文学科的内容博大精深,在教学上仅仅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这方面,我校的主题阅读大单元教学,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我们以课本为主,由学校教师自行选编了《悦读乐写》辅助教材,“名篇诵读”部分,搜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要求学生记诵;在“美文鉴赏”部分,筛选了大量或语言优美,或格调高昂,或具有人文情怀等各方面的优秀文章,甚至学生的优秀作文也拿来比较赏析阅读。尽管尝试的时间短,也得到了广大家长师生的普遍认可。可以说,在这方面,我们迈出了大胆而又可贵的一步。
即便如此,仍觉内容受限。语文教师还要自觉把教学内容由校内延伸至校外,利用好本地的地方资源。如进行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时,设计以下环节:(1)搜集广告、标语、商业店铺里的错别字。(2)搜集滥用成语的情况并评价。(3)观察你周围还有哪些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如对草坪上的告示“践踏草坪,违者罚款”,学生提出意见:草坪是人们娱乐休闲的地方,命令的语气,罚款的字眼,给人冷冰冰的感觉,大煞风景,与环境不搭调。后来草坪上的告示牌改成了“小草也知道疼,请脚下留情”。但我认为这次活动、这种争论是值得的,有意义的。学生的感觉是敏锐的,只要加以引导,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语文教学方式要灵活
现在多数学校已经改变了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冲击。难怪在各种汇课评课中,教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听语文课真是一种享受”。我校正在铺开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按知识结构和层次水平分组,小组内合作,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小组间竞争,激发学生普遍的学习热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提高了竞争意识,又节约了教育资源。
无论哪种方式,时间久了,学生也会形成审美疲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灵活把握,随机应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教材、备学生以外,还要备到各种突发的状况。记得考试后的一堂课,我原准备讲评试卷,但是,一进教室,看到教室里的情况让我改变了主意。学生千姿百态:有的心情沉重眉头紧锁;有的手舞足蹈喜笑颜开;有的天高云淡满不在乎;有的紧张询问;有的击掌欢呼……我没有立即上课,而是让他们尽情发泄,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的场景,并当堂练笔《考试之后……》。结果,学生好作如潮,描绘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因此,教学中没有什么最好的方式,只要能在此时、此刻、此地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好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独具慧眼,多发掘,多发现。
四、让学生学有所得,获得真情实感
学习应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不能把它当做苦差。教师应该设法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避繁就简,不钻难题怪题,学生理解就好。只要能每课一得,就提出表扬。学生的学习也不必局限在课堂上,广大家长教师应为学生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途径。学生上网是家长最头疼的,但只要把握好一个度,同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要知道,我们学习语文,首先就是为了交流的。好在“统一教育”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便于在家校间、师生间及时沟通。游戏不可怕,特别是一些益智游戏,能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知识并活学活用,这也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五、考我所学,考我乐考
语文教学现在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考―考―考”。考试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怎么考试,由谁评估更合适。那些为了显示自己的出题水平而极力挤兑学生的考试,绝对不是成功的考试,对学生有害无益。新学期我给学生留了一道特别的作业题,就是对每篇课文的赏析,或全文或全段或某句话,可以从各个角度自由发挥。看到学生由最初磕磕巴巴地崩词,到后来的侃侃而谈,我的确很有成就感。无奈接下来的几次考试,并没有这种题型,我们的学生没有沾到光,教师的信心也开始动摇,毕竟,我们呈报给学校家长的成绩,是以分数的形式显现的。也有教师说:“语文考什么试呢?我们班学生描写东西太形象了,抒情也酣畅淋漓,但就是没有提出过表达方式的概念,这次考到,全班空题,可恶!”这就是教学和考试的矛盾,我教的没考,他考的我们没学,能检测出什么水平呢?我认为考试形式可以变换一下,试题由本班教师出或本班学生出,或教师学生出的题各占一定的比例,各班考各班的;还可以开卷闭卷交替进行,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是互相帮助获取信息,而不是相互设置障碍,开卷有什么不可以的!
让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出一条切实适合于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去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范巍美.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课堂的创设[J].语文教学参考,2010(34).[2]刘福柯.创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J].云南教育,2010(11).[3]周明浩.如何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教学评价,2012(1).(责编 田彩霞)
第三篇:语文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
瞿靖中心小学罗鸣
做了多年的语文教师,什么是语文呢?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它的基本任务是教会 “学语文,用语文”如果语文课失去了工具性,那无所谓什么人文性、实践性了,因此工具性是语文的生命。语文课姓“语”,形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的专责,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才是语文课育人的最大价值所在。
那怎样才能体现语文味呢?一要注重语文的多元影响和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课堂上我们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教师要做为一个鼓励者、欣赏者,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回答都给予肯定和表扬,我们更要适当的引导。二是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并不是完全通过书本来实现的,更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而这实践靠得是“练”,因此语文课离不开“训练”,教师的“训”,学生的“练”,“训”和“练”的结合,就形成了语文教学过程。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科学地“训”,学生如何自主有效地“练”。三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学生的良好的语感的形成一般是先感知客观事物,然后是对语言及其所反映的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注重品词、品句、品读的训练,应突出“以读为本”的特点。良好的语感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因此要从整体入手,从文字的意蕴进行感受、体现和领悟,从而完整地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继而以声传情,形成良好的语感。
只要我们正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的语文课就是能上出“语文味”。
教学感悟重读经典 感悟生活
读书,在这个社会,是个落伍的词语了,时髦的词语大多是与金钱和权力有关,期货啦、股票啦、分红啦。但是,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我们的工作就是教人读书,生活再烦躁、信仰再缺失、道德再沦丧,有些文字却会历经千年,墨香依旧。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些经典,也许你觉得没有时间读了,没兴趣读,或者已经读过了。那么你们有学生,你们有孩子,让他们读一些经典,至少不会有害的。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也许现在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是好比曹雪芹先生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群雄逐鹿中原,各路英雄竞天下,个中滋味岂能用“成者王、败者寇”来一言以蔽之,“青梅祝酒论英雄”曹操与刘备也许也有一分惺惺相惜的英雄泪,以儒家思想民本思想指导下的作者“贬曹杨刘”,然而,谁也不能否认,曹操也是一代英豪一代枭雄,不然何以写出“东临沧海,以观碣石”这样气势磅礴的诗篇,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以此为生的红学文人,古今中外,还有哪部文学作品可以使那么多人为之倾倒,一部爱情悲剧下的家族史,几个家族悲剧下的民族史,语言的传情达意,写作的草蛇灰线,要是韩愈老先生在世,也许又会说:“曹工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伤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当官的从政的应该读读《水浒》,看看善良的老百姓是如何一步一步被逼上梁山。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曲词唱尽千般怨。
当代的文学家中,我们的孩子是否应该了解一下巴金和他的《家》,沈从文和他的《边城》,钱钟书和他的《围城》,理解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我们的工作也是围城。了解一下矛盾和他的《子夜》,了解一下曹禺和他的《雷雨》,了解一下老舍和他的《茶馆》,了解一下朱自清的一身傲骨,我们要知道鲁迅为什么伟大,对比一下,现在的文人还有谁还会象鲁迅一样呐喊,当然,我们这个媚俗势利权贵的社会还能否容下第二个鲁迅的存在。
我们再放眼望去,看看塞万提斯的《唐吉柯德》,看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看看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看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体会那种“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形象。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看莎士比亚的悲剧,看托尔斯泰的《复活》,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匹克维克外传》。看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羊脂球》、契可府的《套中人》、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那种冷眼看人生,客观写世界的艺术感染力,足可以打动人心。大家还记得下面一首诗吗?“如果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悲伤不要气馁。在痛苦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把希望寄托给未来,眼前的事情虽然叫人苦恼,但一切转眼就会过去,一过去,生活又充满了欢笑。”普希金的这首诗是否曾唤醒你少年时的迷惘。
人间五千年,现在给我五分钟的时间来讲,也许太短,很多名字只能在脑子
里一一闪过,记得美丽的杜拉丝吗?记得川端康成吗?记得卢曼鲁兰吗?记得王小波吗?记得冰心吗?经典的浩瀚长河里也许上面我所说的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但是至少应该给我们的孩子介绍他们的名字,不要让超女和SHE充斥他们的心灵。现如今,一个民族为了谋生正在无奈和痛苦的学习外语,在堕落中冷落母语,在疯狂地学习谋生地技能,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也不可能是长久的现象。作为我们教师,我们要知道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形势下,教育我们的孩子品读经典感悟生活为生命奠基。
第四篇:语文教学感悟
语文教学是应更重远虑还是应更重近忧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它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更重视多读,多思,更重视观察体验。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阅读名著,在生活中体验。可对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三:
一、认识问题 有许多业外人士(包括家长、其他学科的老师)
认为语文是很好教很好学的,能说话能写字就会学语文。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时间应花在做习题上。许多家长认为做题才是学习,才是作业,读书不算作业,特别是读课外书,那更是旁门左道,大逆不道的。还有功利心作怪,觉得数理化外更好“捞分”,语文就算不怎么搞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使劲搞短期也没有太大的效应,那还不如把时间花在那些科目上。
二、时间问题 每门课的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学好自己的这门课,这无可厚非。但太多的老师认同一个真理:量变引起质变。所以每科的作业总是少不了的。那些作业是要动笔写出来的,背诵要检查的,这样的作业学生不做是不行的,这是“硬”任务。可是语文不行,语文除了记忆,除了少量的作业要写之外,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要有相当的阅读量,而这样的作业是不好检查的,更不可能点点滴滴落实到笔头上。这是“软”任务。而学生的精力毕竟有限,那就只有先完成“硬”任务,在保证不受批评的前提下,再来完成“软”任务。累了,晚了,“软”任务也就成了没任务了。久而久之,语文也就成了“薄弱学科”。
三、方式问题 现在的学生缺少生活体验,情商偏低,看不到让他们感动的人和事。一写作文,说到亲情,就是妈妈在严冬的深夜送我上医院;一提到诚信就是在路上捡到一个装满现金的钱包交给警察叔叔。这也不全怪他们,他们没有生活的储备,只有“闭门造车”,能这样算不错了。因为现在的许多家长把孩子关在家里,什么活动都不让参加,什么事情都不让干,认为学生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从哪里去找真情实感?其实带学生亲身实践考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比如春游,踏青等,可考虑到安全问题,谁敢去做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出了问题,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就算是让学生在电视中学习,或是利用网络,都是行不通的,因为学生没有自觉性,要么看不相关的节目,要么上网打游戏,家长管不了,就干脆一竿子打死,不许看。这个渠道又堵上了,就是过年过节,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家长也是不愿意,不放心,自己又舍不得花时间去陪伴,于是那些布置写的文章又是凭空杜撰的“精华”。甚至好书的推荐,语文老师也是胆战心惊,因为文件明确提出:教师不得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或资料。这涉及到费用问题,更是“红线中的红线”,是“雷区”。
所以可以概括,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除了包里几本书,就剩老师一张嘴了。可纵观任何一个作家文学家,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又经过生活的洗礼,积淀下丰富的情感之后,才有旷世之作的呢?我们不说当作家文学家,但要学好语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多读,多体验,多思考,一个都不能少。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那么远干什么,我们现在要的是升学,是考重高。怎样提高AB率。这就说到语文教学的远虑和近忧上了。
如果远虑,我们就应当多让学生读书,读经典读名著,指导他们读什么,如何读,从中获益。就应当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情感,指导他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体察人间百态,品尝世态炎凉。这是要花大量的时间的,我们要不怕花时间,哪怕是金贵的课堂,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
如果近忧,我们就关上门研究中考考什么,不考什么。哪些技巧对中考有用。时间应花在多做习题,多讲技巧之上。以前我也这样,大纲要求考的我就讲,不考的就少讲甚至不讲。比如句子的成分划分,句群的关系等。可毕业后学生反馈的情况是,到了高中后,许多的知识欠缺,于是高中的老师说初中的老师在搞什么名堂,就象我们当初责怪小学的老师一样。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从我这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学到学习语文的一些好的方法,将来成为情感丰富,博学多才的人,而不是见到题目就兴奋,拿到作文就凭技巧瞎编的“考试机器”。
该多远虑还是多近忧呢?也许有人会说:既要远虑又要近忧!
谈何容易!
第五篇:感悟——语文教学
感悟——语文课堂的美丽色彩
一、对于“感悟”,我的理解:
首先,感悟是因人而异的。一篇文章,不同的年龄阶段去读,不同的心情去读,不同的情境去读,可能感受完全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允许孩子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教师适当地去了解学生,去分析学生,因材施教,往往要比教知识来得更重要。
其次,感悟是学生自身真实的体验。“感悟”就如让你确定水是凉的还是热的,只有自己去喝了、去亲自体验与实践了,才能感觉出来。每个人对水凉的感觉不同,喝了以后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也只有让他们自己去读,去体会,去感受。感悟也是渐进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很全很到位地对文章内涵的感悟,而是一个逐步去发现和把握那些潜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意思,最后得到真正的感悟。
二、重视感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
感悟,是对语言的感知。它是学生语言思维的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揭示的就是感悟与培养思维的辨证关系问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加强、重视感悟能力的训练,增强语感,培养悟性,在探究、体验中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想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语文素质。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呈现出缤纷美丽的色彩。
感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感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语文课堂上,训练感悟的能力,培养感悟的方法,更是最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感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1、在感情朗读中感悟,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
朗读是感悟的基础,是感悟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不读书,无法感知课文,也就谈不上感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更是无从谈起。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朗读既可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又可激活其思维。只有学生把课文读通了,读懂了,才能有更深的思考,有更多的感悟。因此,要让学生踏踏实实地读好书,让学生感悟到位,才能再引导学生发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有着许多生动活泼又内涵丰富的精美文章,它们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念,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教师如能指导学生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学生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揣摩语言内涵,那定能让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
特别是低年级,我们不必让学生说理由,不必让学生说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只要学生能够读出感情,读出味道,我们就应该承认他的理解。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感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体验。这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与表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内化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改变了以齐读来升华课堂气氛的惯例,而是让学生在情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将内心的各种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和融合于朗读之中,使个人情感自然真实的宣泄。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朗读更充分地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刻并受到了感染,通过朗读,还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2、在情境表演中感悟,提高独特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表演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和文本进行对话,完成感悟。学生的倾听、手势、眼神、体态,都在传递着某种信息,情境表演集语言、动作、表情、感想于一身的,更形象地感悟语言的魅力。表演是孩子们都喜欢的形式,表演是一种反馈学生理解内容的形式,目的还是利用学生喜爱的这种形式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综合能力,更是对语言感悟的一种训练。我们应创设一个鲜活的“文本”与学生对话,教师就是文本,文本就是教师,学生正是在与教师这个“活化”的文本的情境交融、声色俱备的表演、对话中,顺利地完成感悟语言的训练,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3、在激发想像中感悟,获得有效的思想启迪。
在阅读教学中,无论哪种朗读,都是帮助学生培养感悟能力,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像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感悟的能力。“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像,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获得有效的思想启迪。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想像的过程。经过课文的语言感悟,朗读训练后,学生的想像力无疑插上了翅膀,他们不再仅以文中对事物的描述作为唯一,在他们的大脑中会形成无数的版本,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当然,我不能保证所有孩子们的所有假设与想像都是符合科学逻辑的,但却一定是充满智慧的。他们总能让我们有无限的激情和活力。课堂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更美丽的色彩。
感悟能力的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在识字、阅读、写作教学中,随时都有阅读的时间,在探究、交流、对话、诵读时,处处都有交流的空间。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进行感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感悟能力,从而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想,只要真正理解和细化了感悟所需的要求,并在实际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得以重视和优化处理,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会成功的,也一定会更精彩的。
三、积累语言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保证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训练亦是如此。只有积累语言,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增强语感。
1.熟读成诵。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小学生记忆力强,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熟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的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课程标准对阅读本身有量的规定,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每日推荐一定数量的诗、词让学生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注脚。
2.广泛而多渠道的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如电视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有“成语故事”“散文欣赏”“岁月如歌”等栏目,诵读诗词、讲解故事,集声音、感情、图像于一身,许多音乐节目歌词都配有字幕,教师要以媒体为载体,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让学生在欣赏中形象地感悟语言。语感虽不易感知,不好培养,但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探寻语感培养的途径,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的语感就能获得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