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计算方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结[★]

时间:2019-05-13 02:4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图形计算方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图形计算方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结》。

第一篇:《图形计算方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结

《图形计算方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结

周 华

一、研究的背景

我校进行的《图形计算方法的有效教学研究》课题探索,在对其有了深刻认识,并对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提出了几点实施策略,并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案例进行尝试。

二、实施策略

确《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从教材的编写特点来看,图形计算内容都是先呈现一个情景 图,然后在情境中学习计算方法,这样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2、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数学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交流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组织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应用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 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以情促知,并创设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通过同伴合作,在实践和探究活动中学会学习,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体会数学的价值。在应用与实践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都获得发展。

三、研究的活动方式与方法

针对以上实施策略,我们作如下思考:

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并不陌生,但他们对其所知仅仅是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具体而直观的,与数学中的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抽象概念有很大差别,教材安排的“花边有多长、地砖的周长,”对学生来说仅仅是靠视觉上的感知来认识数学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缺少真实的体验,很难理解和把握数学意义上抽象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那么,怎样的情景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认识发展是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径螺旋式上升的,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应该让学生在现实的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能单纯地依赖老师的讲解与演示,依赖学生的模仿与记忆。《新课标》强调: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会有体验、有发现、有创新,使学生在所学知识与个人实践体验之间建立一种认知联系,那么,数学活动的设计除了生动多样之外,还应有怎样的追求?

3、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谁做得对,谁做得快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思考,将学到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又应用到具体生活中,使学生再经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不断地寻找新的发现,真正起到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互相促进的效果。学生通过“玩”,找到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在这自主的、合作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应用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经验,加深了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平等的参与机会,自主探索的满足,更多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即怎样考虑应用与实践的内容,确保学生的素养得到发展?

四、案例分析

下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案例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 课间十分钟,听到孩子们欢快的歌声,看到他们的脚步跑了一圈又一圈,我灵机一动:下节课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为何不跟“丢手绢”结合起来呢?于是,我信步走向教室,略作思考,一堂数学游戏课开始了。

师:刚才看见你们做丢手绢的游戏真高兴,这节课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做丢手绢的游戏,好吗?

生(意外):不是数学课吗?

师:那我们就既学数学,又做游戏,好吗?

生齐声:好!

(搬开桌椅,腾出空地)师:谁来丢手绢呢?选谁好呢?这样老师出示三个问题,谁回答正确,这个组的四名同学就来做游戏,好吗? 问题一:正方形有哪些特点?问题二:长方形有哪些特点?问题三: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师依次请三组同学上场,12名同学手拉手围成一圈

师:这是什么图形?生:圆形。

师:圆形有周长吗? 生1:没有。因为它没有边长。

生2:有,它的周长就是这一圈。(手指划一圈)

师:大家同意谁的说法? 生3:我同意生2的说法,圆有边长,它的边不是直的,是弯的。

师:对,圆的周长是这一条弯曲的圆线,想想我们的头围、腰围。生3说得好,我们把丢手绢的机会讲给他,好吗?(生齐唱)生3丢手绢一次后,师叫暂停。

师:大家刚才是围着圆圈转,能不能围成其它图形呢?

生1:能围成正方形。生2:能围成长方形。生3:能围成三角形。

师让生1把12名同学围成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手伸直,转角处能看出明显的直角。

师:这是一个正方形,请生1丢手绢。生1刚好转一圈后师叫暂停。

师:刚才这位同学走了几圈?(一圈)围着这个正方形一圈的长度就是这个正方形的……(生齐:周长。)

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呢?谁能想办法算一算?

生1:用米尺量。生1用米尺沿着学生的手臂量,刚量完一条边数到3时,生2就说不用再量了,四条边都相等,再乘以4就行了。

生3:一条边也不用量,两臂张开约1米,12名同学手拉手约12米。师:刚才有同学不是说还能围成长方形吗?大家围成一个长方形吧!12名同学围成一个长方形。

师:现在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约多少米?

生:还是约12米,因为是12名同学围起来的。

师:能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想出其他算法吗?

生1:长这个边有4个同学,约4米,宽这边约2米,依次相加,4+2+4+2=12米。

生2:有两个4米,就是4*2,有两个2米,就是2*2,再相加得12米,即(4*2+2*2=12米)

生3:4米加上2米,另外两条边也是一样,所以用它们的和再乘以2就行了。(4+2)*2=12米。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说出理由。

出示习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它们的周长。

生谈收获。

生1:我知道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以4,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有三种方法计算。

生2:真没想到,我们的游戏中也有数学知识。

生3:丢手绢不但可以围城一个圆圈,还可以围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是呀,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围成其他图形呢?勇于打破常规,让思维富于想象,富于创新,只要把想想、创新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一定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五、总结

1、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游戏、故事、课件等方式呈现教学素材,课堂中学生再也坐不住了,纷纷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去体验,学生有体验就会有感悟、有思考、有话说;活动时敢于提出疑问,不愿意与别人的方法相同,总想另辟蹊径;平时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去判断、去猜想。部分学生不仅乐意学习数学,而且知道怎样学习数学。

2、具有“再生”功能的情境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当学生面对运算时,能正确提取相应的运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在发生遗忘的情况下,如果情景能成为提取知识的线索,学生运算的正确率将大为提高,但这一定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并能较好的体现知识本质情境才具备这样的“再生”功能。上述案例,丢手绢的游戏就能体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意义,教学效果较好。

3、教师的科研素质、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直接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以课题研究的切身感受促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能结合学生实际、地方资源、现代媒体设计、呈现课堂教学素材。

第二篇:图形计算方法教学有效学习的研究

《图形计算方法教学有效学习的研究》

课题实验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的课题是图形计算方法教学有效学习的研究,就必须探索出一些学习空间图形的有效教学策略、方式、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使图形的学习,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并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会推理。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自主创新的意识。大致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探索空间图形教学的实施途径、方法,保证儿童有自己真正的活动,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而形成以“创新”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的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数学教学模式。

2、搜集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利于培养数学能力,且学生感兴趣的图形教学的素材。

3、创设“自主探索”的教学氛围,初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学会推理,发展自主创新的意识。

4、营造实践活动环境,使学生获得必需的图形知识和动手实践技能。

5、提供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在合作的氛围中体验图形知识的形成过程。

6、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

7、在图形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通过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为:

1、教师明确“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主体性、质疑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原则。

2、丰富学生的学习的体验,有效性学习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延长或深化学习过程,相对于简约化的课堂知识学习,它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研究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3、搜集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利于培养数学能力,且学生感兴趣的“空间与图形”的素材。

4、创设“自主探索”的教学氛围,初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学会推理。发展自主创新的意识。

5、营造实践活动环境,使学生获得必需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动手实践技能。

6、提供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在合作的氛围中体验“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形成过程。

7、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8、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有效性学习需要打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使学生汲取多学科的知识,获得更多新的信息。同时通过对知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学科知识割裂整体知识问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9、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本质的改变,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由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抛弃“权威”意识,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

三、课题实施的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有关的专著、论文,不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做到每月举行一次学术讲座,课题组成员每人订一份教育教学杂志,每学期学习看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摘录做好笔记,并写一篇心得体会等。

2、积极开展研究活动。做到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期上一节公开研究课,课后认真讨论、反思,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

3、善于总结,及时推广。每学期人人写一篇有关有效学习方式的论文,举行一次总结交流会,及时把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全校。

四、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

现在处于研究的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1年8月)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①初步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研讨课、讨论座谈、质量分析等形式的开展研究活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调整和改进研究的方案、计划,及时总结,初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②撰写阶段性研究论文、收集编辑优秀教案、课例和课件,形成课题阶段性小结,积累实验资料。

五、课题实验教师

2010年9月

第三篇: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总结

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总结

写作的个性化,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这一要求贯注于教学实践中,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总结,欢迎阅读。

1、为什么要研究

《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到五年级结束时,学生“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辨别是非善恶;有经常动笔的习惯”。在教学建议中谈到:写作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发现生活,提高感受生活的能力;要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而小学生作文的普遍现状是:感到作文难。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学会怎样作文,因为大部分小学生初学作文时通常都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笔。现行使用的“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写作量大,缺少相应的序列性,强调“想象”、强调“想什么写什么”,造成教师在指导上的缺失,对学生写作上的指导弱化,学生缺乏作文的基本能力。他们害怕作文又不得不完成教材要求的作文成为最大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所以,要求学生把所经历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生活认识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重点具体、意思明确的不跑题的作文很不容易。

因此,教师通过怎样的作文教学,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值得研究。

2、当前研究的状况

作文教学过于强调写作方法的指导,过于强调主题立意,学生不敢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过于强调语言要美,学生不敢说白话。

在作文指导中,教师拔高教学要求,为了引导学生说具体,往往要求学生虚构情景,多数学生难以达到目标,结果学生积极性不高,导致参与面不广。

作文批改中,缺乏眉批和肩批,总批只有等级;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均指出学生习作方面的不足,打消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要求过高,用成人标准衡量学生。

作文讲评强调“评议”,导致学生不愿读自己的写作,评议的学生也不知从何评起。

对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不深,对年级训练的重点不清,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明,导致对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不明确。

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最根本的目标在于提高小学生作文的能力,提高教师作文教学的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研究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作。

2、通过研究,形成小学生作文有效训练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各类记叙文的基本能力。

3、通过研究,总结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4、通过研究,从教师的“批”,逐步做到教师“少批”或“不批”,使学生达到自己能批改的地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本研究在选题阶段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在实施阶段采用行动反思法和案例引领法,在总结阶段采用经验总结法和调查法。

1、行动反思法

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开展研究,探索和构建小学生有效作文教学模式。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进行行动研究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反思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是行动研究的重要途径。

2、案例引领法

指研究开展之初,用典型案例引路,促进教师新行为的跟进,有效进行作文教学。

研究目标细化

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2—5年级分年级写作教学的目标。即:

二年级:

能写几句通顺、连贯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不会的字可以写拼音。

三年级:

认真观察事物,能按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把意思表达清楚;学习观察生活,把所见所闻写清楚;语句通顺,学习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作文。

四年级:

仔细观察事物,把所见所闻写清楚、写具体;学习观察生活,能按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写生动,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学习正确使用省略号、破折号;能修改作文。

五年级:

掌握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等文章的一般写法,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善于观察生活,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辨别是非善恶,有经常动笔的习惯;语句通顺,能正确使用各种标点符号;有修改作文的习惯。

研究训练的内容

按“课内课外两条线”进行作文训练的思想,我们研究了小学生各年级作文训练的基本内容。即:

课内训练作文就是教师命题、提供作文素材,指导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

附2—5年级各学期课内作文训练内容

课外作文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什么就反映什么。课内课外同时进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三年级:解决作文“写什么”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能有顺序地把观察到的写清楚。

四年级:能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写自己感兴趣的生活内容。

五年级:善于积累作文材料,作文有中心,有一定的内容,意思清楚,语句通顺。

研究的专题

为了便于研究和操作,将课题分解、细化为以下9项专题研究

1、小学生作文训练内容研究

2、低年级写句训练的有效性研究

3、中年级作文片断训练的有效性研究

4、高年级学生有效掌握记叙文基本写法的研究

5、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研究

6、引导学生观察并积累生活素材的有效性研究

7、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有效策略研究

8、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性研究

9、作文教学评价的开放性研究

研究的实施模式

基本模式是:专业引领 尝试实践 活动反思 行为跟进

专业引领

我们邀请专业相对领先的能者及绝对领先的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引和培训:

l 理论学习引领。即根据作文教学与研究需要,定期组织理论学习。

l 导师带教引领。即工作室领衔人带教中级教师。

l 能者示范引领。即让教学有经验、研究有成效的教师,经常开设作文研究课,作示范引领。

l 专家指点引领。即请教学专家和科研专家定期来工作室对热点问题、关键问题进行辅导。

尝试实践

采取两种互动形式:

l 采取“同课异构”实践。所谓“同课异构”指:多名教师对同一教材内

容各自进行独立设计,以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的理解和思考,根据班级学生不同情况,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的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选择不同教育教学的策略等,分班授课,展现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各自独具的风采。课后,教师在同一场合面对同样的听课者进行说课,然后听课者进行评课,比较优劣,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最优教法。

l 采取“异课同题”实践。异课同题型活动,就是以作文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或热点问题为主题,引导教师在不同年级进行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用说课的方式向其他教师汇报其研究成果的教学研究活动。

活动反思

我们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反思活动:

l 问题式反思

通过自己事先设定一系列的自我反思的问题,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与作文研究活动。

l 对话式反思

通过与其他教师讨论交流来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作文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教学监控能力。

l 比较式反思

对同一作文教学内容,由几名教师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后进行比较反思;或者对同一作文教学内容,与一名优秀教师同时各自上课,课后进行比较反思;或者对同一作文教学内容,可以是自己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反思。

通过比较式反思,教师发现自己在作文教学理念上的缺欠,找出了教学手段上的差距,明确了教学效果上的差别,从而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

l 录象式反思

通过自己上课录象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过程。这种反思的方法起到了“旁观者清”的效果。教师看到了自己上课的优点并发现不足。

行为跟进

这是将作文教学与研究反思的成果付诸于行动的过程,我们将研究活动中通过集体讨论形成的新方案、新设想,通过自己的思考之后,再来实践一次,即“做”一遍。这时的“做”绝非是简单的“做”,而是教师深思熟虑之后的有意识的做,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知方式。

教师在同伴的支持下,亲身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在与他人进行论辩与争议等过程中不断反省教学行为。我们还以作文课例为载体,在群体对话中,通过反思形成教师个人和集体对课例所涉及的情境、问题的看法和观念,并产生相应的应对策略,并将之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由此产生新课例,然后在新旧案例的比较中,解决现实问题,养成实践智慧。

第一步:建题阶段

1、分析作文教学的现状,确定研究主题。

2、学习课程标准,明确二至五年级写话、写片断和短文的要求。

3、选定研究人员,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步:实施阶段

1、各年级组制定本年级各单元的习作内容及训练序列。

2、抓点,用典型引路,逐步推开。

3、积累“有效作文教学”的案例。

4、研究作文教学评价问题。

5、适时举行“小学生作文教学”论坛。

6、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几次研究反思活动、调整方案再实施研究。

第三步:总结阶段

1、进行有关测试和召开调查会。

2、撰写研究报告。

3、编辑《作文集》和《课例集》。

六、取得的成果

1、研究的结果

初步形成了小学生作文有效训练的基本内容;

探索出小学作文课设计的要点;

总结了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有效地培养和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2、研究的效果

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初步形成了学生喜读爱写的良好局面。大多数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乐于与人交流。学生的观察、思考、评价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勤于思考、用心审题和选材的习惯,勤动笔、多积累的习惯,联想想象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等。

促进了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总结出了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一般思路和方法,中高年级作文指导课和作文讲评课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师不再畏惧作文教学,且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1、研究的体会

专业引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能帮助教师少走弯路;

实践后反思、反思后再实践能帮助教师提高水平;

定期交流研究成果能帮助教师集思广益不断创新。

2、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上作文教学的实践课还存在畏惧心理;

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评价中还经常会拔高要求。

3、今后改进措施

多观摩市区优秀作文教学展示课;

多开展作文教学“同课异构”实践。

1、实施要点

继续采用“专业引领 → 尝试实践 → 活动反思 → 行为跟进”的模式开展研究;

多与他区校开展互动研究。

2、预期成果

从学生方面来看——写作不畏难,有积极性,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符合要求的习作,部分学生能在报刊上发表习作。

从教师方面来看——乐意批改学生的习作,从中产生乐趣,写出经验总结。

写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研究报告。

第四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结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结

张林芳

一、问题来源:

有效教学不仅是个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行动研究的实践问题。新课改的推进离不开教学的主渠道——课堂,而当前课堂中存在着低效或无效现象: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益差。因此,如何使我们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部分班级进行了教学调查的基础上,我校对教与学这对矛盾进行了认真统计及分析,并聚焦课堂追求到问题的焦点——“课堂方式决定效率”这个真问题,为更好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了通过有效教学的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既能保证有一定水准的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二、研究内容:

上学期学校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后,收到了来自各学科教研组的许多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有高中数学组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高中语文组提出了①强化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的实践研究;②“创新写作教学”的课题开展、研究。高中生物提出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创设科学合理的学习情况”;如何科学地评价教学试验的效果的课题开展研究并确立了实验班和对比班。高中英语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地理组提出以《练习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初中数学组提出“把课堂教学中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一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等。子课题立项申请书,经学校批准后确立为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的

本课题主要进行“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动研究。

其主要目的有:一是研究有效性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性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二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三是建构有效性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科学地讲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业绩。

四、研究原则

(一)、关注学生

主要表现在:①有效教学必需坚持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辅资料的关系,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②转变教学方式强化自主学习,研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③教师应成为课堂得合作者、参与者,是评价中的首席。

(二)、关注过程

主要包括:①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的过程;②关注独立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③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过程;④关注教师的反思过程等。教学与研究同步,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要在就教学中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特点,学生也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研究过程

在实践中研究,我们一直围绕将理论学习转变为教学实践。将领导牵动研究转变为教师主动研究,将普遍关注教学学科研究转变为重点学科的研究,本着“以点带面”的思路,将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普遍调动起来的基本思路,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研究:

(一)、全面调动教师积极性,采取“三线一点”的主攻方法,推行课题研究。“三线”即教育科研处、教研组、备课组,“一点”:课题实验教师。采取的形式有:周研会、月例会、月反馈和学期反思。

1、周研会:

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课题研讨会议,即“周研会”。通过这个周研会使形成了学科学习共同体及时发现本周课题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并将实验圣徒到良性循环轨道,例高中数学组林东东老师的发言: “提问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课前准备好的提问,而课堂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无效的提问。问题设计得好,学生投入积极思考的面就广就很有效。”

2、月例会:

由教研处每月召开一次的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会,通过月例会了解各个子课题实施、研究的进展、学校总课题对子课题研究的调查结果进行反馈和回顾、总结课题实施的过程,及时进行有效教学理念的培训。目前,我们已召开了2次工作会。①有效课堂理念的理论学习;②课堂教师行为分析,每位研究实施教师做了详实的课题记录。

3、月反馈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每个月对实验的学科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有效教学反馈。如:实验班级的学情调查、家长的反馈等。

4、期末反思:

学期末出刊一期课题研究教师的实验反思和优秀教案集,便于教师及时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现已收集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案例30多篇。

第五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摘要:首先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大到国家的建设,小到日常的生活用品都离不开它。同时化学又是一门很生动很形象的科目,它不像物理学中力、热、电等知识那么抽象,也不像生物微观生态系统或是整个生物圈那样触不可及。它是形象可见的,用当代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形容就是——有图有真相。这么来说化学应该是一门很受欢迎的科目,但却仍然有不小的一部分学生表示不喜欢化学,理由很简单,即学不好。于是,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则很有必要对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展开一次相关的研究。本文从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分类整理、系统记忆,亲手操作、加深印象以及绿色化学、和谐共生这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联系实际;系统记忆;绿色化学

一、从生活入手,联系实际,使学生热爱化学。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并不是只有学习过后才能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我们应教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把所需的知识内容联系实际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从而由生活实际促进化学学习,再由课堂化学学习去改进日常生活的相关事宜。实现教学、运用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充满实际意义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热爱化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里乐在其中。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化学药品俗称入手,教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辨别日常用品。例如——

大苏打:NaHCO3,苏打:CaSO42H2O,小苏打:Na2CO3。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用小苏打做发面剂,因为它可以在加热过程中释放

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促使面食迅速膨胀至发起。

又例如,我们可以教学生利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醋酸除水锈的例子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这里就不必细说了。而高锰酸钾溶液一旦沾到皮肤或是容器上就会留下很深、很难清除的污渍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利用到了一个氧化还原反映化学方程式——

5H2C2O4+2KMn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问题是,实际生活中草酸并不易得。于是,我们又引入一个新的知识点——维生素C。一片小小的维生素C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洗除顽固的高锰酸钾污渍。于是,除了高锰酸钾氧化还原反映之外,我们还展示了一条新的知识——维生素C含大量草酸。

二、必备知识,系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推断题中的概念描述很多,很容易混淆,这也是一部分学生学不好化学的主要原因。学生们并不是记忆力不好,而是没有对知识做出系统的梳理。这时,身为教师应做的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记忆。比如说,按颜色、焰色和溶解度等规律划分。

(一)按颜色:化学物质单质就有很多种,加上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更是数不胜数,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就要遵从删繁就简的原则,挑少数的、有特殊性质的进行记忆。比如说固体物质的颜色就分好多种,但大多数固体非金属都是白色的,大多数固体金属都是银白色的,这样,我们只需要记住其余几种颜色的物质就可以了。像是红色固体就有单质铜、氧化铁、氧化汞红磷等(内部还有细微差别)。这样记起来就不容易混淆了。

(二)焰色:各种金属离子在焰色反映下会释放出各种焰色的光芒,但是,并不是所有金属的颜色反应都会被应用到。在高中阶段的实验内容中,排在金属会动顺序表中铜以后的金属基本不易出现离子态,那么我们只需掌握几个常见的、活动性强的、能够发生各种反应金属离子简单记忆即可、例如钠离子焰色反映是黄色,钾离子颜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是蓝色等等。

(三)溶解度:这个最简单,参照教材附录上的化合物溶解度表,还是依照删繁就简的原则,把个别特例的记住就可以了。

三、亲手操作实验,提高参与意识,加深印象。

实验总是最直观的表达与接受的方式,所以化学实验课是化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的化学实验课由于设备不足、危险等缘故,总是由教师一人操作演示,由学生来观察成果。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不能对实验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一些作为靠后的同学还会因为观察不便、失去对化学实验的耐心和兴趣。新概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实验氛围中、让他们充分参与到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来。当然,安全还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投鼠忌器。不能因为担心事故就放弃教学。毕竟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性也是教学当中的一个范围。作为教师应在实验之前安排好并详细检查安全事项、并且在整个实验过程当中担任保护工作,随时准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试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亲手的操作、亲身的参与增强了课堂参与意识;并且通过在近距离、可主导的前提下对实验进行细致地观察、思考、总结等步骤,使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有

了更深刻的印象,容易形成永久性记忆,不易遗忘。

四、重视绿色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所谓绿色化学就是在生产类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使反应物尽可能高效率地转化为所需的生成物。也就是杜绝反应废物,从源头上减少由化学反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这是一种在当今世界上被普遍支持的化学理念。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当然要教育我们的学生从思想到行为都要跟上并且超越时代的步伐。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化学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小小的化学知识竟会改变整个生物圈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进而给予学生学好化学的强大动力。

总之,化学是一门涉及到民生中的各个层次、各个范围的科目,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项目。作为高中化学教育者,我们要以全新的理念教育我们的学生以更高的效率学好化学。

下载《图形计算方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形计算方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辽宁省庄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郑恩庆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

    计算方法总结[本站推荐]

    第一章:基本概念 x1x2...xm.xm1xm2...xmn 1. xx1x2...xm.xm1xm2...xmnxmn1x若xx1mn及其以前的非零数字称为准确数字。 准确到n位小数,x10n,称x2各位数字都准确的近似数称为有效......

    计算方法总结(范文大全)

    1. 何为有根区间 给定一个方程f(x)=0,如果f(x)在[a,b]上连续,又f(a).f(b)......

    《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

    《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 肖家二中数学组邢德国等 我校自XX年10月开展《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进行了有效教学及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学......

    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性研究总结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性课题研究总结 十一道沟学校小学部——高玉鑫 体育教学中有效性是体育课的生命,如果离开了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各种各样的身体技术练习,体育教学就成......

    《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 范文大全

    文 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 w w.unjs.com xiexiebang.com《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肖家二中数学组 邢德国等我校自2008年10月开展《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以来,课......

    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研讨活动总结

    沂南县第二实验小学于3月10日—4月10日举行了“自主发展课堂”——之“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交流活动历时一个月,共67节课,现场录像58节,讲课教师从刚毕业的年......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点击数:35 时间:2010-6-6 作者:李飞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案例研究》之《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