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模式的尝试
“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模式的尝试
课堂实录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课间播放汪峰的歌曲《我们的梦》)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歌名是什么?
生:《我们的梦》。
师:对,这是汪峰的作品,这里所讲的“我们的梦”是指什么?
生:2008年奥运会。
师:那我们的梦圆了吗?
生:圆了。
师:是的,我们的百年奥运梦最后圆了。在40多年前,有位黑人也有个梦,到底他的梦能不能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我有一个梦想》(板书)。光从这个题目来看,你来猜猜本文会写什么内容?
生1:马丁?路德?金在讲自己梦想的内容。
师:嗯,他的梦想“是什么”?
生2: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怎样去实现这个梦想?
师:很好!光从这个题目,我们就已猜到了课文的内容。其实“看题目,猜内容”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常见方法;同时也是对我们写作时拟一个好标题有重要的启示。我把刚才大家讲的几个方面板书一下。(板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地整理下文章的结构。整理好的同学举手示意我。
生3:1~7段是“为什么”,8~17“怎么做”,18~34“是什么”。
师:谁有不同意见吗?
生4:1~6段是“为什么”,7~17“怎么办”,18~34“是什么”。
师:根据这两个同学的意见,18段到课文最后归纳为一部分,分歧就是第七段到底放到上一层还下一层的问题。好,那我们先齐读一下第七段。
生:齐读第七段。
师:读了之后,请你谈谈归为哪部分更好?
生5:归于“为什么”更好,因为这段讲的是梦想不实现就对国家带来的不良影响。
师:有道理。所以这段划到“为什么”部分也许更好。现在我们统一一下,1~7段“为什么”,8~17段“怎么做”,18~34段“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我们班刚好是三大组,我们就分组研读一下。第一组主要研读“为什么”部分,第二组研读“怎么办”部分,第三组研读“是什么”部分。这次要精读,深入领会每个部分的内容,还有好好品位一下语言,等下推代表全班分享。(约5分钟)
师:我们先请第一组的同学先来讲一讲,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
生6:因为当时的美国,黑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师:为何得不到保障,就想到这个梦想?
生7:因为100年前,有个《解放黑奴宣言》。
师:这个宣言是谁签署的?
生7:林肯。
师:100年过去了,黑人本应得到解放,可是这个梦想并没有实现。举个例子,就在这次演讲不久之前,一个黑人妇女因乘坐公交车没有给白人让座就被捕入狱,这件事正是这次25万人大集会的导火线。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8:有句话更形象:“诺言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师:对,正是因为这个诺言没有兑现,那么没有兑现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或者说哪一段最能集中反映这个现象?
生:第三段。
师:那我们来齐读第三段,看看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9:100年后的今天,黑奴的生活现状。
师:那么100年后的今天到底怎么样?我想请一位同学读下第三段。
生10(一女生读第三段)
师:我们先不点评,再请一位男生读。
生11(一男生读)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不好,太温柔了。
师: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生12:4个“100年后的今天”。
师:对,这个时刻很重要,时间很长,所以这个时间要读的慢一点,突出时间长。请关注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还有其他需强调的吗?
生13:镣铐,枷锁,备受压榨,仍然,萎缩,流亡者。
师:很好!请关注这里主要用到了什么修辞?
生:比喻与排比。
师:还有其他需突出的吗?
生14:最后一句的“骇人听闻”。
师:好的,我们突出这些词再次读读看,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
生15(一女生范读)
师:读的不错,突出了重点的词句。让我们全班齐读一遍。
生:全班齐读。
师:读得非常到位,为我们自己鼓鼓掌。100年前,宣言给黑人带来了希望;100年后,诺言仍是空头支票。这正是“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的原因。接下来,我们来研习“怎么办”部分?
生16:第十段,要“坚持向前”。
师:坚持到什么时候?
生17:正义和公正实现的时候。
师:哪些段落最能体现?
生18:11~14段。
师:那这样好不好,我来问你们来答,我们一起合作读这几段话。
(师生对读,师换读“你们什么时候才满足”为“你们到底什么时候才满足”“你们难道还不满足吗”“你们现在总该满足了吧”,学生的回答越来越坚定。读完后,学生自发鼓掌,课堂第一次高潮形成)
师:哪些词要突出?
生19:只要,就,仍然,决不。
师:关联词和形容词要突出。大家刚才的回答非常肯定有力。这是“怎么办”的一种方式,要“坚持到底”,还有其他方式吗?
生20:第八段,要不断升华到精神境界。
师:那我们具体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生21:不采取暴力行为,要举止得体,有纪律。
师:这让你们想起谁了?
生22:印度的“圣雄”甘地。
师:是啊,暴力有时候并不能解决问题,非暴力有时比暴力更有力量。所以我们说马丁?路德?金提出的“怎么做”相当有道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习“是什么”部分?
生23:他的梦想是使黑人得到白人一样的权利和地位。
师: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一下?
生24:平等,自由。
师:我们在这一部分的最多的就是“自由”,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自由”。那我们现在去现场体会一下他讲话的语气,同学们对照课本,听听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录像。注意他讲话的语气和神态。
生(看视频,听录音,约3分钟)
师:对于他所说的梦想,你对哪几段最有感觉,以他的语气选2~3段来读一读。等下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来展示一下。
生25(演讲21~22段,掌声)
生26(演讲22~24段,掌声)
生27(演讲20~23段,掌声)(课堂第二次高潮形成)
四、读写结合,促进内化
师:掌声说明了一切,刚才大家的演讲都热情洋溢。接下来试着用笔写下你的梦想,仿写这几段,注意修辞,等下向全班展示。(约5分钟)
生28:我有一个梦想,我想解下背上沉重的行囊,无忧无虑地到祖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化成一束蒲公英飞到一片我能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可以站在高高的山峦上毫无顾忌地放声歌唱!(掌声)
师:看来我们的高中生活实在是任务太重,压力太大了。谢谢你的坦诚,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生笑)
生29: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贫穷和战争的硝烟能够随风而去;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欺骗和狡诈将不会出现在人们之间;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正义和无私能够在这个自由的国度里永远长存。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掌声)
师:你很有正义感,向你致敬!(生笑)
生30:我有一个梦想,能在喧嚣的城市中觅一处净土,被清新的空气包裹,用澄澈的甘泉洗涤那沾了些污秽的灵魂;我有一个梦想,那常受着煎熬的天空可以褪去黯然的黑幕,重新焕发属于他的湛蓝;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每一个湖堤上都能充满生机,绿意盎然,像镶嵌着玛瑙的绿带系在祖国的腰上。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掌声)
师:你非常有环保意识,向你学习!(生笑)(课堂第三次高潮形成)
五、拓展延伸,引发思考
师:让我们回归到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它实现了吗?
生:(众说纷纭,有的说“实现了”,有的说“没实现”)
师:你们怎么判定的?45年之后,另一个黑人也发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讲,他就是奥巴马。现在我们来听听他在“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发表的就职演讲。
生:看奥巴马就职演讲视频。(下课铃声响)
师:马丁?路德?金的梦想真的实现了吗?这个问题留到课后,大家一起去探讨。下课。
课例反思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母语的“读写听说”能力。《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正是紧紧围绕这一宗旨而展开的。这堂课对教材的理解和课堂的定位非常正确,主问题设计非常灵活,课堂节奏把握得非常恰当,体现了较强的语文课程意识。课堂上无论是学生、执教者还是听课老师,都跟马丁?路德?金一样心潮澎湃。这堂课非常重视学生体验,并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多种体验中学习语文,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1.阅读主问题与关键词相辅相成。本课的一大亮点是问题的层递性与课堂的开放性。尤为难得的是本文的三个主问题(梦想“为什么”“怎么做”“是什么”)均来自于学生,而且三个问题的解决具有层递性,第一个问题的展开是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第二个问题的展开是师生合作提炼关键词,第三个问题的展开是学生自主提炼关键词。随着问题的推进,课堂自发形成了三次高潮。主问题与关键词相辅相成,使得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2.课堂在朗朗书声中彰显语文味。语文课非读不可。整堂课很好地把握了演讲这种实用文体的特点,以朗读与演讲为主线,抓住了文章三大部分里的三块内容,以不同的方式(齐读、个读、分读、师生对读等)进行朗读并让学生尝试上台演讲,整堂课氛围活跃,语文味浓厚。
3.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齐头并进。本堂课尝试着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打通,使学生的表达和交流的需求得以激发和满足,从而使阅读思维与表达交流思维得以融合。为此设计了仿写“我有一个梦想”环节,学生文思泉涌,佳作频现。除了课堂上展现的三位同学之外,另据课后收集,大部分同学都写得相当出彩。
4.现代媒体与传统板书相得益彰。这堂课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只是引入了“《我们的梦》歌曲”和“马丁?路德?金演讲”“奥巴马就职演讲”两处视频,点到为止,恰到好处;而全文的思路则通过板书比较好的体现:“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点最后连成一个“心”形,“心”形中间是“梦想”两字。传统板书和现代媒体两种辅助手段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在课后的评议中,听课老师均对这堂课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这是一堂充满激情和语文味,有效而创新的语文课。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第二篇:关于“主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关于“主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过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对文本进行“逐段串讲”“逐句讲析”的“解析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而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和对学生进行提问,成了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一节语文课上,也往往是由一个个问题来支撑整个课堂教学。然而,教师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的无效的“答”在课堂上广泛存在,师生之间为了“问”而问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问”和“答”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平淡无味,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大量的问题“肢解”成一块块“零碎材料”,一节节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之间的“问答”课。针对这样的课堂现状,笔者所在的语文教研室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决定通过推广“主问题”教学模式来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改进课堂教学。
二、“主问题”教学模式阐释
主问题教学模式,就是整堂课能围绕着一个或几个大问题,主线清晰地组织教学和学习。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让老师能够对教材进行整理、提炼,能够关注课标要求在教材中的落脚点,能够让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
但“主问题”教学模式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只是起到一个“保底”的作用,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设计。
三、解读误区
(一)不能够带动全篇学习的问题不是主问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狮子和兔子》这篇课文的时候,有的老师用问题“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接下来用问题“你知道它遇到了什么麻烦”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整堂课教师不停地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段学习,像这样不能带动起全篇学习的问题就不是主问题。
(二)没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问题不是主问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南辕北辙》这篇课文的时候,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季梁提醒他的朋友几次?每次他的朋友是怎么回答的?”这个问题看似能把全篇串联起来,但这个问题只是对文章表面内容的理解,是初读文章时应该解决的问题,即使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能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更不用说完成教学目标。像这样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后,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也不是主问题。
(三)难度不符合学生的理解和认知的问题不是好的主问题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丝绸之路》这篇课文的时候,三位参赛教师都对教材做了准确的解读,把握了文章的重难点,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主问题。
第一位教师提出的主问题是:课文为什么会说张骞是伟大的探险家和外交家呢?
第二位教师提出的主问题是:张骞在开辟了丝绸之路时都经历了哪些千难万险?
第三位教师提出的主问题是:选择性地读文(第3~9自然段),勾画出能反映出张骞探险精神和外交能力的句子中的词语,简单地写出批注。
三位老师的主问题提得都对,但问题提出后,只有第二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能通过与文本对话,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其他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听到老师的问题都无从下手,一言不发或是答非所问,结果老师只好换问题,由一个个小问题牵着学生走,失去了提出主问题的意义。这样的问题不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即便问题能够带动全篇学习也不会有实效,只会是架空的摆设。
总之,只有在基于学生的理解上,提出一个或几个能够带动全篇学习,并且围绕问题学习后,预定目标基本达成的问题,才是好的主问题。
四、设计好“主问题”的几个建议
建议教师今后在设计主问题时,一定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主问题。
(一)解读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
每位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年段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教学每一篇文章的时候准确地抓住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然后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读出这篇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最后还要准确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下面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冰灯》一课为例,进行详细解读。
1.解读课标
深入研究课标中对中年段学生的阅读要求,不难看出,中年段的重点在于词、句、段的训练。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初步把握文章(段)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2.解读教材
在对年段目标清楚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教材解读。
(1)写什么
《冰灯》一课,主要叙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了满足“我”的愿望,辛辛苦苦为“我”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伟大、深沉的爱和“我”对父亲的体贴。
文章为读者描绘出以下两个非常感人的画面。
[画面1]父亲爱儿子
父亲为了满足儿子想要玻璃灯笼的愿望,在找不到玻璃的情况下,一大早,忍受着寒冷,辛苦地磨制冰灯的情景。
[画面2]儿子爱父亲
看到父亲为自己做冰灯,那么辛苦,还得受冻,知道心疼爸爸,于是让父亲到自己的被子里暖手,同时内心也很后悔和感动,觉得“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2)为什么写
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是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体会父爱的伟大,父子间的深情,从而唤起学生对父母的爱。
(3)怎么写
①抓住文章明暗两条线索,感受父爱的深沉、伟大
A.以灯笼为线索――看灯笼、要灯笼、做灯笼、赞灯笼(情节)。
B.以心情的变化为线索,由羡慕到后悔(情感)。
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把父子间那份浓浓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②平实、朴素的人物描写
文章通过对人物大量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把人物塑造得真实感人。
③以“冷”衬“暖”凸现主题
在写父亲在为儿子做冰灯的时候,作者对父亲进行了一系列的描写:“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就在这“寒冷”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父亲对儿子那份暖暖的爱。
3.分析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力强,文章所写的故事与学生的年龄相符,可以预测学生会很感兴趣。但文中所写的那个穷苦的年代和父亲亲手做冰灯,这些与现代的学生距离太远,所以,学生在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会深刻感受到父亲默默、深沉的爱。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抓词、抓句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并没有掌握,这也制约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学情,才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抓住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儿子的体贴。
(2)围绕儿子前后的心理变化展开想象,练习书面表达。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4)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唤起对父母的关爱。
(三)提出多个问题预案
在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后,教师会提出多个引领学生学习的问题:“从哪能体会出父子间浓浓的爱?”“我为什么开始希望父亲给我做灯笼?后来为什么又后悔了?”……这么多的问题哪个才是最适合学生、带动全篇学习、起到牵一发动全身作用的主问题呢?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并论证。
(四)预设教学过程,论证问题是否是主问题
1.论证一
从以上这个论证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从哪能看出父子间浓浓的爱”这个问题是可以带动全篇的学习,并且通过学习这个问题,教学目标基本可以达成。但是,想要围绕这个问题组织教学,前提是学生初读后能初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儿子对父亲的爱,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难了,体会不出双向的爱。如果采用这个方案,就要靠教师的牵引,可见这个问题并不是最佳切入点。
2.论证二
通过以上预设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我为什么开始希望父亲给我做灯笼,后来为什么又后悔了”问题提出后,会让学生直接触摸文本,通过一步步深入理解文本后感受父子间浓浓的爱,做到浅入深出,比较符合学生的理解,并且通过围绕这个问题组织教学后,不仅带动全篇的学习,教学目标也基本达成。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适合学生、适合作主问题的。
以上两次论证只是举例,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前会产生多个问题,就要根据每个问题进行预设教学过程,以便取舍。
(五)设计主问题的切入点
1.抓住主旨切入
“主旨”无疑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所在,也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的标准。所以,教师往往透过主旨,就能提出一个带动全篇学习的主问题。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这篇文章,文章主要写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听说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就决心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国的故事。本篇文章的主旨是:通过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后,毅然决定回国的举动,体会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从文章的主旨切入提出主问题: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华罗庚回国的决心?
2.抓住文题切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的灵魂,抓住题目,往往就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题目中往往会有一个能够统领全题的关键词,一般称为“题眼”,有的课文就可以根据“题眼”来提炼主问题。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飞夺泸定桥》这篇经典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对题目进行质疑,从文题提出主问题――红军是如何“飞”、如何“夺”泸定桥的?
3.抓住文章独特的写法切入
有的文章会采用比较鲜明的写作手法来谋篇布局,从写作手法入手也可以提炼出贯穿全文的一个主问题。
例如,五年级课文《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这首小诗,主要讲了深圳原来是个小村庄,因为改革开放,现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幸福。这首诗采用对比的手法,将原来和现在联系起来,我们可以从写法上提炼主问题: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抓住文章线索切入
线索在串联内容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能把文章的几件事、几个情节围绕一个中心串联起来,所以我们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线索提出主问题。
例如,六年级课文《夜莺之歌》,文章有这样几个情节:小夜莺学夜莺叫引诱敌人,小夜莺边带路边学夜莺叫麻痹敌人,小夜莺通过学夜莺叫向游击队员通报敌情歼灭敌人。纵观全文,“夜莺的歌声”应该是全文的线索,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问题:当每次歌声响起的时候小夜莺是怎么表现的?你又感受到什么?
5.抓住关键词句切入
有的课文中某一个关键词足以统领全篇,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也能够提炼出主问题。例如,六年级《詹天佑》这篇文章,文中能够概括全文思想内容的句子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可以抓住“杰出”“爱国”两个关键词切入提出主问题:从哪可以体会出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6.抓住文章情节切入
故事性强的文章,我们可以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出主问题,但必须对情节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贯穿全篇。
例如,五年级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文章记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普通的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把德国入侵者赶出自己的祖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当藏着情报的蜡烛被德国军官点燃,眼看就要暴露的危机时刻,一家三口用智慧安全地保住了情报的故事。我们可以根据这篇文章情节一波三折的特点,提出主问题:当情报即将暴露的时候,一家三口分别是怎么做的?蜡烛又有什么变化?
总之,设计主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把文本读薄的过程,尽管切入的角度有很多,但只要教师心中有课标、有学生,再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最后预设教学过程,便会确定出科学合理的主问题。
五、“主问题”教学模式的价值思考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教学理念,对带动整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从课堂结构角度看,“主问题”教学简化了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大量的无效提问,使课堂呈现“抓纲拉网”式的板块式教学,有利于形成双向立体式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教学中,教师通过“主问题”的方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将时间还给了学生,做到了学习、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问题。
其二,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说,“主问题”教学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有时间朗读、阅读、思考和表达,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生对课文的解读真正做到了“个性化阅读”。
其三,从教师作用来看,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拒绝教师的“不作为”行为,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四,从阅读效率角度看,设计“主问题”可以大量减少“三无”――无效、无谓、无用提问,通过具有少、精、实、活特点的关键问题引领学生开展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获,能力相应都得到提高。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的理论假设与现实的课堂教学之间还是有差距的。作为现实意义中的“主问题”教学,其最大的不足是:“主问题”教学仍是一种教师预设下的教学,在“主问题”的设计中包含着教师对教材的自我解读和教师的个人设想。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教学模式虽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它对牵动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共舞。但要做到“主问题”有效的设计,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解读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问题”设计能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关键,设计出精准、高质的“主问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责任编辑:符 洁)
第三篇:我的教学主张中的几个关键词
我的教学主张中的几个关键词
学校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仅从中撷取几个起着提纲挈领作用的关键词,来阐述自己的校本化教学主张。
一、教研——效率提升
在当前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背景下,只有着眼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从何而来?答曰:效率从教研来。“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教则怠”。一位教师如果只知道埋头教书,而不去研究先进的教法、学法和教学理念,那就很容易导致“穿新鞋,走老路”,越教越糊涂,或质量低下,或学生负担过重,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一位教师如果只知道埋进教育理论的象牙塔里去搞研究,闭门造车,而不亲临教学一线,那得出的研究成果很可能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实用价值。本人身为扬州市中青年骨干,理应负担引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任,为此我近几年一直担任一门主科的教学工作,既是为教师们做出表率,也是为了教科研工作求得实效。
教师的研究与反思是密不可分的,日本学者上寺久雄在《教师的心灵一风貌》一书中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一个不善于反思的教师,在工作中就难以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感和价值感。在教育局组织的有效教学达标定级活动中,我校把有效反思作为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自身上课后反思,观摩名师上课后反思,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后反思,以教学反思为抓手,有力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衔接——能量积聚
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四十五周岁以上的占一大半,教学水平不均,很多人不能适应大循环,甚至小循环的教学,一些教师长期任教某一年级,造成了对本年级教材非常熟悉,而对其它年级教材知之甚少的状况。这一现状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某一年级段只发生着不太明显的量变,教师即使完全忽视思维训练在试卷上也不容易考查出来;而当学生小学毕业时,六年的学习就可能使他的思维能力发生明显的质变,不同教学方法陶冶出的学生思维能力截然不同;如果某位教师缺乏全局意识的话,在不能实现循环教学的时候,他很可能在教学中只考虑本年级的利益,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位任教三年级数学的老师就对学生说过这样的话:“你们在作业时见到‘多’字就用加法做,见到‘少’字就用减法做。”结果学生按照这一秘诀,在三年级解答这一类问题时屡试不爽,正确率极高,而到了四年级时,这个班已经换了另一位数学老师,学生碰到了下一道题目:“妈妈今年36岁,比儿子多25岁,儿子今年多少岁?”竟有一大半的学生回答是“61”岁,因为这道题目里有个“多”字,学生理所当然用加法解答,结果闹了大笑话,四年级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纠正仍然效果不佳。上述事情说明,在教师不能胜任循环教学的情况下,重视不同年级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⑴跳出教材看教材。不仅要关注本册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还要关注这一内容的纵向发展;不仅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还要重视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课程整合;不仅考虑学生在第二学段所应达到的学段目标,还要考虑学生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⑵对考查内容适度延伸,在不越位的前提下注意所考查内容的自然发展。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衔接,以教研为平台考察教师的设计、实施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进行角色互换,使衔接双方互相感受到对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避免各年级段教师教学时各自为政,形成“一盘棋”的全局观念,是所有教师的教学能量得以积聚,产生1+1>2的放大效应。
三、包容——和而不同
现代社会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语),在学校管理中,面对几十个活生生的教师群体,性格特征的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文化素养的差异,教学风格的差异,亟需校长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对待。
高老师家住江都,上学期开学时孩子才三个多月,正在哺乳期,但学校教师编制紧缺,不得不要求她担任五年级三个班的英语教学。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边是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一百多名学生,高老师陷入了两难抉择:顾了孩子就必然不能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严格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必然顾不了自己的孩子。困难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面对这一艰难抉择,我们选择了包容:高老师除了非亲临学校不可之外的工作,如备课、改作业、反思等允许带回家完成,不必完全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这一人性化的举措使高老师实现了工作、家庭两不误,教学成绩也结出了累累硕果:期终考试中教学质量奖的考核金额在全校名列第一。乡村教师的管理,不在于制定多少规章制度约束,而在于信任、包容、激励和唤醒。
对于不同个性和教学风格的教师,学校更显示出了一种海纳百川般的胸怀,要求每一位年轻教师为自己设计出一份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发展图景,逐步建立起具有昌松小学特色的教师梯队。“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既充分尊重多元化的观点,有效利用多方优势,又通过思维交锋和智慧碰撞,打造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和谐的学习环境。
四、特色——办出品位
为了培养出“合格+特长”的人才,我校成功创建了“江都市象棋特色学校”,以象棋文化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和谐发展,学校的棋文化教育鲜明浓郁,富有品味。
中国象棋作为我国的传统国粹,它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国象棋作为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不仅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符合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的需要,符合传承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符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象棋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喊出了“以棋促智„„以棋会友”的口号,把它与“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棋手争星”,使学生既长棋艺,又增棋品和人品。象棋文化教育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下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右脑,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左脑,学生在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弈棋过程中的胜负,强化了学生的好胜心、进取心、耐挫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在博弈过程中,学生还感受到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道理,正如我们标语中所宣传的“人生如棋,请走好每一步”,在浅显中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3、提高了学生的品德,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在象棋文化教育中,我们同时渗透了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教育,学生领略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学习吸收了名家棋手的人品修养,学生道德修养提高了,行为规范了,学习气氛浓厚了,学校形成了“„„”的校风。
以上简要阐述了本人校本化教学主张中的几个关键词,“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我想,抓住了这几个方面,对于促进我校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一定能起到以点促面、纲举而目张的重要作用;当然,也可能是挂一漏万,贻笑大方,欢迎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第四篇:四主五步教学模式
“四主五步”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魏晓洁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实现“低负担、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结合我乡教育教学实际,我在课堂上使用“四主五步”教学基本模式。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行“四主五步”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研究和实践,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乡教育教学科学发展。
二、模式内容
(一)四主(理念和原则)1.主体性: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应遵循“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以学评教、少教多学”的原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性,学生要得到全面主动发展。教师要尊重、相信、宽容、支持学生,放手于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主导性:即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主要由教师设计。教师角色定位于课堂主导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实现从传统教学方式向新课改倡导的现代教学方式转变。
(3)展---问题。“展”指展示。该环节要求学生全面客观展示真实学情,使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表达、组织、倾听等多方面的能力;三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准讲析的关键点,以此作为依据,进行二次备课,为成功教学做好准备;四是采用多样化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4)讲---解惑。该环节主要通过发挥教师的解惑释疑、总结延伸作用,在学生积极参与下基本完成学习任务。
目的:解决前面环节中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学生展示时具有代表性的易混易错点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学生无法自己探究的问题,总结整理所学知识,达成教学目标。
(5)练---巩固。“练”指练习。该环节重点在于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提升能力。
目的:学生依照教师的设计,进行巩固训练或达标检测,以达到巩固、总结、检测所学内容的目的。
该模式以学生的学路为明线,以教师的指导为隐线,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适时做好点拨指导、解疑释难、评价激励等方面的工作。这五个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几个步骤可以小循环在一节课中体现,也可以在一个课题的教学中通过两、三节课来体现。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等不同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取舍。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取向是让全体学生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最大化地发掘学生“学”的能
第五篇:主问题
我眼中的语文教学“主问题”
王爱芳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一节语文课往往是由一个个问题来支撑整个课堂交学过程的。教师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无效的“答”在课堂上广泛存在,师生之间为了“问”而问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问”和“答”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平淡无味。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大量的问题“肢解”成一块块“零碎材料”,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代替了本来应该有的美读、美听、美析,一节节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之间的“问答”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指的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杨振宁也说过:问题提得好等于成功了一半。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出可供学生深读探究的一两个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即“主问题”),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探、合作交流进行文本的解读是完全可行的。
所谓的“主问题”,即教师在备课中发现文本的核心东西——文(题)眼,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通过抓主问题来带动其他问题,这是顺利进入文本的钥匙,它是贯穿文本教学的线索。如何进行“主问题”的设计?为了更好的进行“主问题”设计,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第一:从题目角度,抓住文眼,设计主问题,感知全文。
对于有的文章,它的题目对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他是这篇文章的文眼,透过题目,你可发现文章的诸多内容与他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所以此时,我们大可在题目上作文章,设计主问题,通过这一主问题的引入带动全文内容。
第二:从结构角度,设计主问题,理清文章脉络。
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在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如果从文章的结构角度设计主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三:从中心角度,设计主问题,摄取灵魂,突出主题。
一篇文章的写作,都蕴含着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或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或高扬人性的美好品格,或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蕴含对世人的警示等等。这些蕴含在文章深层的主旨,教师就可以在这方面设计出阅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第四:从语言角度,设计主问题,培养语感,体会文章语言风格。
语言是文章的外壳,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露。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体现了作者一定的语言风格。有的生动形象,有的清新自然,有的通俗易懂,有的含义深刻,从而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为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关的问题设计,对学生加以引导,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风格,领悟生动的语感,品味、赏析、学习、借鉴语言特色,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天上的街市》一文,在通读诗歌后教师可抛出问题:“郭沫若笔下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街市?”学生会回答富庶的、美丽的、自由的;第二个问题自然而来:“你是从哪些诗句发现的,这是什么写法?”;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联想?”在品读、点拨、引导中完成了教学。
平时让学生说一件事,学生常常说不清楚;让学生精准地概括一件事,学生更难以精炼表达。中考常有概括类题目,解答此类题目,我们也许会给学生这样的方法提示,一要会捕捉阅读内容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二要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用最精炼的话解决问题,不能拖泥带水,画蛇添足。但学生对这样的方法指导仍不得要领,头脑仍不免糊涂。利用“抓主问题”的方法,就可以让此类指导落地,让学生感觉可操作。比如概括《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可以先提出同故事有关连的主问题关键词“冒险”、“遇险”、“脱险”,再进行概括:在五十七年前费城的一个闷热的七月中,我和伙伴玩厌弹子游戏,决定冒险爬悬崖,我在悬崖遇险进退两难,最后在父亲的指引与帮助下顺利走下悬崖脱险。
抓住主问题,就抓住了理解课文的核心,找到了理解课文的钥匙。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我的读书经验》中的“我的读书经验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词;(3)知其意;(4)明其理”。这就一语道出了阅读时抓主问题、抓关键词的精要。浙江温州的杨聪老师教授《杨修之死》一文时,紧紧抓住一个“杨修之才表现在哪里”这个主问题。再围绕“恃才放旷”与“数”这两个词,引导学生历数杨修恃才放旷的事件,并根据重点词语分析理由,加深学生对杨修之死的进一步理解。以“一字评杨修”的环节,表选自己对杨修的评价。然后通过相关评论,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杨修的“放旷”反思韬光养晦的这种人生哲学。从而让学生建构起一种“没有宽容就没有未来”的文化心态。
找到教学的主问题并非易事,那么,教师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呢?第一:解读文本。文本解读是一个游泳过程:“浮上来——沉下去——再浮上来”。
浮上来:要对教材潜心研读。只有读懂文本才能设计出含金量高的主问题。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说过这样的教育感言:我备课,决不先看参考书,自己备好了,可以参考一下,每一课都要经历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的过程”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文章到手,教师首先敢于扔掉教参、解析等“拐杖”,认真读上几遍。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说得明白点,就是教师先自己解读教材、体验教材,然后于课堂上引领学生重走自己解读、体验的过程。”所以,教师拿到一篇教材后,要像学生拿到一篇新课文一样,平心静气、逐字逐句地朗读、标记、圈画,亲身经历学生阅读体验的过程。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懂读好?需要像学生读书一样主动读书、内化语言。遵循学习汉语文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披文——触物——体情”,“寻言——明象——悟道”,“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想一想: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我不懂,对哪些问题我还有哪些不同看法。这样老师知道水的深浅了,教起课来心中有数。
2、沉下去:反复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的“天上的明星现了”“现”与“亮”之辨别,“请看哪朵流星”中为什么用“朵”做量词,几个“定然”是蕴含人与诗人怎样的感情倾向等。教师必须反复吟颂,读出点自己的东西来,才能叫读懂文字,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通过教师对语言文字的“细嚼慢咽”,主旨的整体感知课文,吃透教材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一些最细小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标点,有时却是最基本、最有质量、最含有语文味的,甚至能带动全文,这项内容应作为教师解读文本的重点。如《芦花荡》一文描写老头子“复仇”这一事件时,写道他把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如果换成“一个个投进嘴里去”效果有什么不同?“一个一个”可见吃的速度慢,衬托了老头子休闲自得的心情,符合他“过于自信”的特点,食物引诱的效果 也就有了。“一个个”吃的速度快,效果不如前者。
3、再浮上来:教师跳出教材看教学,自然会找到文本中隐形的“线”,或是情,或是物,或是人。还要考虑本篇文章在单元整体中所处的位置,所担负的教学任务,阅读教参中对文本的解读。
第二:问题的设计避免单一化。教师的设计要在了解学生学况的基础上,必须对学生构成吸引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第三:把主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在这问题下自己主动提出新问题,将学生提问的焦点始终引领到教学重点上。问题从学生中来,教学时就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担负着教学母语的责任;而且还是人类的文化成果,肩负着传承文化薪火的使命。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体现在它必须培养公众的文字感知能力,因为,语言文字作为平面媒体,是阅读行为的唯一媒介,“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情感体验、想象生发等,一切都由文字而来。”我们“抓主问题”进行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想象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这一切都必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及长远发展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