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教学为初中美术课堂增添新彩点
多媒体教学为初中美术课堂增添新彩点
内容摘要:本篇文章是针对初中美术课堂如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向学生渗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并阐明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堂教学
中学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它能清晰形象地显示美术的图画,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状。在由以‚技法培训‛为主的传统美术教学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现代美术教学转变的当前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的介入无疑增添了改革的风采,为当前所进行的提高广大学生的美育素质和创造能力的美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保证。[1] 我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媒体引入教学课堂的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目的引用媒体,而不能装模作样,故弄玄虚,华而不实。对于一堂课用什么媒体,用在什么地方,要在课前有一个周密的考虑,决不能为了摆设、好看滥用媒体。
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它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各种功能为一体,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课堂上充满了儿童情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就像为美术课堂, 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提升了美术教学的品位。[2] 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导’与‘学’的最佳组合。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千方百计使学生自学得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协调一致,相互默契,积极配合,最佳结合形式教学才能使教学理想的进行,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振,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最佳结合。
例如七年级《平面构成》一课,它是按着严格的数理关系和逻辑思维程序,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秩序、条理、速度、节奏,是现代应用设计的基础。在备课时考虑要上出新意,吸引住学生,趣味性进行教学。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为了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中发射构成的含义。我从网上找到了节日放烟花的画面给学生展示,并用Photoshop软件画了一些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硬币组成一幅花的画面,形成发射式构成,结合Flash软件演变成动画效果有里向外扩散,加深发射构成的记忆,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观察分析组合,认识规律,找出规律,围绕身边的事物找出生活中艺术的源泉进行构成的创作。课件的介入,使学生如同教师的设计引导,主动动脑,思考,完成本课的重难点,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出来。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可以使教师、学生、教学客体高度和谐,整个课堂教学高潮迭起、自然流畅、浑然一体,显示出主客体和谐的高潮美。
二 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及创作欲望。布鲁达说:‚学习的剌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中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少,接触的事物不多,所以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就少。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较直观地把各种图象显示在同学们眼前,比老师单讲,他们空想效果要好很多。根据有关专家科学实验的结果,人类感官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视觉83%,听觉11%,触觉 3%、味觉2%、嗅觉1%,而综合刺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音频、动画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3] 如八年级《铅笔淡彩静物》一课,教学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绘画表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即从铅笔素描、水彩这两种绘画形式的分析比较入手,帮助学生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形式与特点,掌握基本表现方法,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为了使学生理解铅笔淡彩静物是素描与水彩两种绘画形式相结合,我制作了Flash Mx 课件来烘托课堂气氛。先用电脑给学生展示几幅水彩静物画,再展示几幅铅笔淡彩静物画,并做出比较。此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趁热打铁引出本课的主要环节——铅笔淡彩静物的作画步骤。第一步图象给学生展示铅笔起稿图,第二步利用动画效果施以明暗,第三步利用动画效果施以淡彩。学生们看得很投入,认真观察,体会每一个作画步骤,激发了他们绘画兴趣,尤其电脑丰富的画面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这种既有步骤又有进程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的方法。
图片展示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予学生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支持,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三 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课堂情境,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 美术欣赏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三个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如七年级的《人物速写》注重对人物的观察,须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和神态用简练的线条和明暗快捷地把人物画出来。这一节内容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排除学生的学习压力呢?首先利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欣赏几幅生动的人物速写作品,配以轻松音乐和解说创设课堂情境,再将人物动态图象与速写作品进行比较,运用画面引路,由图引思,从中认识什么是人物速写及特点,在练习之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本班的课外活动录像,使学生看到画面上的自己与同学们在活动时各自的表情与动态,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这些画面让学生进行创作,画画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调整强化兴奋点,从而使学生迅速调整到积极学习状态中。唤起学生对人物速写作品的审美感受,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
多媒体电教手段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演示的事物、现象、过程,通过光色绚丽的画面,欢快感人的乐曲,丰富的动感,迅速、直观的再现于课堂,并对那些需要学生掌握,平时用语言等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完整地表达的事物动态特征,利用电教手段的特长予以显现、强调、留住和还原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同时用几个感官去接受,去学习,这样感知更充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清楚,学得更实用、快捷、有趣。[4] 四 多媒体辅助教学强调直观特性,提高课堂效率。教育心理研究指出学生一般是依靠形象、色彩、声音和触觉来思考问题,因此直观教学对学生是必须的教学,不应该建筑在抽象的概念和词汇上,而应建筑在学生能直接感受到的形象之上。利用投影仪等电教手段展示事物的细微过程,能够生动、清晰、鲜明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在七年级《写意花鸟》一课教学中,如果临摹课本上的公鸡,画出来的作品都与课本上的差不多,作品呆板,不多样,没有创意性。又假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进行创作,学生画出的作品无造型,比例失调,不是脑袋大了就是身子小了,显然是怪鸡多多,乐趣多多。毕竟现在小鸡们都生活在郊区的多,学生们对它们的接触甚少,更谈不上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了。那在讲课期间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公鸡、母鸡与小鸡生活的画面,让学生多一些时间观察大鸡与小鸡,公鸡与母鸡所具有的不同点。通过放慢、定格、扩大、重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揣摩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记住鸡走路时各种动态特征,领悟各个动作之间的变化与联系,形成清晰的动态视觉表象。
运用电教设备,使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展示较多的教学信息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强学生学习的获知率习得效率。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随着教学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将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教学的各个学科,而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视觉艺术,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学会在自己的教案设计中体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愿全体同仁用汗水和智慧,开创美术教学的新天地,让多媒体教学为美术课堂增添新彩点。
[参考文献] 注 [1] 转引自《中学美术课多媒体教学》浙江美术报2003年12月
[2] 转引自 《美术的再现与创造》中国教育报2002 年6月
[3] 转引自 《多媒体课件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美术报 2003年4月
[4] 转引自 《多媒体课件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美术报 2003年4月
劳技课程二期课改总结
上海市延安中学 劳技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成为“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同时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江泽民同志也曾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的中学劳技教育,如何体现课程优势,发扬课程特点,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有所突破和提高,劳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才一直是我们延安中学劳技教育二期课改的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迁入新校址后,我们延安中学劳技高中课程教学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目前初有成效,走过了四年多的发展历程,劳动技术让学生学习掌握哪些知识和技术,一直是我们学校思考的问题。尤其在入世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们面临着更大的范围的竞争与挑战,需要一大批有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延安中学作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理应积极面对新信息技术和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对学校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站在新的战略高度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以适应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学校依据素质教育精神与上海二期课改的理念,—1—
结合当前的学校发展的实际,指导我们劳技课程的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使我校劳技课程教学成为市二期课改的试点单位,成为长宁区劳技教学的一个闪亮的示范点。四年多来我们劳技组在学校的领导下和市教委教研室贺明菊老师、区教研室顾惠民老师的指导下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进步。
一、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劳动技术二期课改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
1、强调操作,改变动嘴不动手。形成在操作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操作,这样的学习学生影响更深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更强。
2、加强设计,懂得动手又动脑。着力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方法,实现适应社会发展学习现代技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三次劳动技术教学的重大改革符合当今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建立现代劳技实验室,让学生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技能
迁入新校之后,学校成为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办学规模扩大了,生源数目增加了,如何面对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是对学校劳技教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为此,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领导的规划下,我们劳技组的老师按照学校三年规划的要求,以科技教育为主线,着力培养符合21世纪创新人
—2—
才的要求,自行设计了《电子技术实验室》《CAD电脑设计实验室》《金工、钳工制作实验室》《制图设计实验室》等四个劳技专用实验室和一个劳技、科技作品展示室。最近,经区教育局领导牵线我们学校又与美国微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在我们学校创办了《单片机联合实验室》,让我们延安中学的学生学习和接触到当今最新的单片机自动控制技术,全区的电子技术老师来我校听课后,感到耳目一新,赞叹不止。
三、积极参加教改,多次开设公开教学研究课
四年来,我们学校作为二期课改的试点单位和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我们劳技组多次为市里和区里开设市科技教育示范公开课和市、区学科教学公开课,如:《单片机的编程、调试与应用》《CAD三维模型设计》等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得到市教委教研室和区教研室的好评,并接受华东6省1市劳技学科的老师参观和交流,通过开设公开课提高了延安中学在市里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积极参加学校科研工作,选写多篇科研论文
去年一年我们劳技组针对当前的二期课改,积极参加教改,选写了多篇论文,其中有些论文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如:《浅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质疑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获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2002年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的难度与梯度》获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2002年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电子技术课件的创新设
—3—
计》《在小制作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二篇论文刊登在2002年上海市劳技学会年会上获得二等奖。《新编劳动技术教材——单片机教学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在全国劳动技术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发表和交流促进了我们学校老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五、加强科研意识,积极承担科研课题
劳技组的老师都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的教改,已申报立案的校级课题有《劳动技术课改教学难度的研究》,已申报的全国级级课题有《高中寄宿课程信息化、智能化与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的开题促进了教研组科研的气氛,目前,全组老师正在积极地为课题收集资料、整理与编选作准备,课题的开设也促进了学科的教学研究与发展。
六、课程改革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我们延安中学正在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是首批二期课改的试点单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旧的教材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老化,知识需要更新,劳动技术更需要更新,新的教材要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劳技组的老师也承担着新教材试点的任务,为此,我们的老师认真钻研,积极备课,开设了电脑制图、爬行机器人、数字电路、单片机与自动控制等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市、区教研室的好评。七、二期课程改革出现成果
我们学校的劳技课程教育改革在市里处于领先的地位,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当前社会上较为先进的科技知识,比较有用,我们的学生通
—4—
过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参加一系列的大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美化环境的机器人》获得第十八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 意机器人项目一等奖。《智能水面垃圾搜索器》《直冷式充电器的研究》获得第十八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创造项目二个一等奖。《红外线接口技术》《人体半导体降温系统》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亿利达”三等发明奖,《汽车防撞系统》《哨兵生死报警装置》获得第十七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创造三等奖,以及2002年中国海尔科技希望奖,第七届上海市青少年发明创造设计竞赛一、二、三等奖,“英特尔”未来工程师CAD创新设计大赛取得了多个二、三等奖,最近又获得了交通大学“亿利达”创新发明奖二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劳技组成为学校劳技、科技竞赛的主力,竞赛也培养了学生、锻炼了学生。我们学校劳技课程教学改革始终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劳技课程教学的二期课改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化出加倍的心血和功夫才有成效,但我们相信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市、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在我们劳技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学校的劳技课程教学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二零零三年九月 —5—
回上页
二十二中体音美劳技教研组课改总结
[ 作者:体音美劳计教研组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29 更新时间:2005-4-19 文章录入:ningwu ]
认识、提高、创新、参与
——体音美劳技教研组课改总结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是对于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洛克
学校体育与竞技训练不同,它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健康为目的的,侧重于塑造健康体魄,发展健全人格,因此,我们认为体育课程必须遵循生理规律、心理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兴趣爱好和习惯意识形成规律。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基于此,我们在构建学校大体育课程体系之时,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塑造健康体魄,发展健全人格”为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健身育人,将健身体验、实践和探索贯穿与教学之中,构建面对全体学生的体育健身学习的平台。
体育新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体育课程主要是进行运动活动与身体练习,并通过这些活动与练习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但体育新课程更是生活教育课程。我们认为,体育课程主要不是为了学生将来从事某一个专业或职业直接提供认知基础的,它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活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定了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
1.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一种通过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而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与能力;
2.体育新课程应该在满足每个学生个性需要的基础上提供不同的适宜的教学方法;
3.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所有学生规划学习进程,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
4.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
在此课程标准之下,我们对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设计:
我们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课程设置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两大类。
基础型课程包含:体育认知、体育技术技能(跑、跳、掷等)
拓展型课程包含:武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形体、技巧、绳操、健美操等课程。
另外还开设了少量的研究型课程,包括体育游戏活动设计、定向越野等。
基础型课程着重于学生掌握体育健身的卫生与保健知识,指导体育健身实践;进一步理解体育与健身的意义与价值,强化终身体育意识;关注各类体育竞赛,提高欣赏水平;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并在日常的健身活动中加以运用;熟练掌握发展体能的方法,指导健身实践,增强体质;培养不断进取、超越自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拓展型课程根据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点,有分有合,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课程,另外还注意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拓展型课程着重于学生掌握增进健康的知识和多种方法,强化终身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掌握欣赏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方法,关注体育时尚,具有高雅的体育情趣和审美意识;具有帮助他人的行为,并表现出顽强、坚毅和果敢的心理品质。
研究型课程主要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在研究的体验与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和行为,掌握发现、假设、分析、探索和创造性解决体育与健身课程学习中有关问题的方法,培养发展性、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体育新课程之保障措施:
1、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自2002年9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来已有近三年时间了,在此期间,我校曾多次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市、区新教材培训班学习,及时地转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探索健身育人的多种途径,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自实施新教材以来,我校先后3次举行了市、区级教学观摩研讨活动,2004年11月,我校陈小勤老师开设了区级研究课,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师资培训问题是当务之急,师资培训工作必须务实,除了加强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学习外,最关键的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从课程内容来看,有好多是新兴的体育项目和时尚的健身项目,这对于稍有年纪的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所以,加强这方面的业务培训很有必要。对于计算机操作有一定困难的老师,还需进行这方面的培训。
2、体育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之构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应随之出台。根据评价内容与范围,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主要从体能、能力、心理、社会适应三个板块来进行评价。其中能力一块又包含健身技能和自我保健能力,心理、社会适应一块又包含了健身参与和情意表现合作精神。三个板块占的比重依次是30%、60%、10%。能力这一块占了较重的比例。与以往不同的是,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还注重学生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并随着学习评价改革的深入,将逐渐加大这一块的比重。
在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方面,我们克服了教师少带来的交流瓶颈,扩大交流范围,充分发挥校内教研活动的作用,并鼓励教师多到外面学习,通过参加市、区组织的业务进修活动,使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务实。
我们还利用学校各类大型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艺术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创作的风格各异的会标;在红领巾商贸广场活动中,各班都制作出了精美、诱人的广告画……最近,美术组又组织学生开展了“迎„十运‟FA标准化卡片画”的制作活动。在校课改观摩课中,王萍老师的《大海情韵》上出了高水平,被推荐到区里开课。
信息技术课是在信息时代人人必会的工具性学科,鉴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有许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同时课时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组教师克服困难,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使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学校网站的开通,特别是校园论坛这一学生喜爱的交流形式的运作,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我们还开展了电脑制作的活动,一些在其它学科上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也通过这样的活动展示了自己的实力。王顺辰、蔡叶文、朱琴、宋国骥、吴潇君、丁一鸣、王瑾、曹晟等同学创作的电子小报、班级主页等作品,突出体现了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果。
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信息素养、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等内容,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认识课改意义。积极探讨、交流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努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的进行集体备课,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在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内容和课改要求,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过集体讨论制定了教学计划。通过两轮的教学证明,制定的教学计划是有效、可行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协作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大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长期的锻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的能力显著提高,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了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当前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形式下,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还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新的技术,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我们还积极参加新课标、新教法的学习,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通过学习,自己也走到前台,李家隆老师分别在市、区开设了《电子表格——图表的制作》、《电子邮件的收发》两节研究课,受到一致好评。
信息技术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也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们都很注意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努力为学生创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通过网络,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查询、信息处理、信息识别、信息存储与传递等等,现在已经有部分学生开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利用网络传递信息。
勤学,就是需要学习,乐于学习,勤于自我充电,塑造新的自我。勤学就是勤于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拓展学知范围,学会驾驭各种学习方法,是我组全体教师的奋斗方向。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前阶段课改中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要巩固提高,不足之处要通过学习加以改进,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体音美劳计教研组
2005年4月。
第二篇:高中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
高中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
摘要:高中美?g教学现代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高中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这也和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对媒体以自身独有的特点,立体和生动形象的展示美术作品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教师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多媒体;美术教学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运用多媒体技术对高中美术教材进行深刻挖掘,在体现美术学科的特色中将美术作品的魅力呈现在我们面前,为学生的欣赏和创造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探究的平台,从而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是美术特长生,教师更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利用多媒体展示绘画的技巧,着重培养特长学生的专业化技能,通过网络视频链接,给学生做好示范引路,激发学生的灵感,为他们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运用多媒体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想象力实施激发
在教学中,我注意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中,美术情境的创设最重要,我利用多媒体声音的悦耳、形象的立体感和色彩鲜艳等特点,将知名的美术作品的绘画功底尽情展示,让学生对素描作品的主题的认识更清楚,使他们对优秀的素描绘画尽收眼底,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优秀的美术作品方面来,优秀的美术作品的美近距离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热爱绘画的热情被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培养。一名高中的美术学生,他们对绘画作品有了较为深刻的分析能力,对作品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作品的作者内心世界也能把握得恰到好处,作品的灵魂也就不难被他们把握了。因而我在教学中把握了学生以上的这些特点,在教学内容、科学选用教学手段诸方面,对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在思维方法上打破常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
二、多媒体在高中美术的具体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美术预习中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开展有效的课前导读教学活动,给学生造就了一个愉悦和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高中美术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得以激发。比如我们在讲授高中必修《园林与民居》一课时,那美丽和梦幻般的苏州园林的精美视频被我当成课文导入,学生借此深刻的了解了教学的主题,自己的学习兴趣也得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也生动和活跃起来。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中
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利于全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和采用,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有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需求的满足。
三、高中美术课堂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分析
(一)高中美术课堂的影音视频教学形式
目前,高中美术课程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活动,如通过艺术实践调查、美术博览观参观等活动,对传统艺术作品做出了解、赏析,完成个体实践创作。但是,此类活动的实施,往往受到课时、资金束缚,难以有效贯彻执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促使了此类美术实践活动内容,均能够借助影音视频教学模式作出有效呈现,凭借多媒体设备播放课程相关的视频、图像文件,能够使学生清晰管窥到各类艺术作品的特征,代替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语言诠释,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讲述《开国大典》油画作品时,单纯展示油画作品图片,很难令同学详细了解油画创作背景、画面历史感。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即能搜集影像资源,播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画面,借助电影中人物的站位、动作、语言等,使学生在画面与听觉层面,感受油画创作的环境,产生心理层面的深刻认知。尤其播放到油画作品相同的画面时,教师能够随时暂停、回放视频影像,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比影视画面、油画画面的异同之处,从而更清晰掌握油画绘画的技巧。如此一来,学生即由知识被动接受者身份,转为了课堂活动参与者身份,因此学习兴趣也将更加浓厚。
(二)动漫游戏教学形式
动漫游戏教学形式,具体即通过动漫作品与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强调趣味性教学理念,隶属游戏教学的一种。通过针对性契合教学内容需要,合理设?游戏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将静止的教学场景,转化为动态的动漫游戏作品,能够更生动地实现知识传授,促使课堂教学更具情景氛围。
譬如,高中美术课程第5课《第三类时空――摄像的艺术》授课中,面对光圈、快门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更热衷实践操作,但理论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虽枯燥却不能舍弃。因此,教师即应考虑添加趣味元素,在理论授课方面融入动漫游戏教学模式。具体可参考《海贼王》《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经典动画的知识讲述做法,制作FLASH动画,借助动漫人物之口代替教师解说快门、光圈位置、应用等。如此,通过新颖的表现形式,即可营造较好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总体效果。
(三)虚拟仿真教学形式
虚拟仿真教学技术是进行现实世界的模拟再现,模拟者可借助听觉、视觉、触觉等多元传感媒介,获得虚拟现实学习体验,此形式目前也已被借鉴运用到了现代美术教育范畴。
比如,高中美术课程《设计》模块第二单元《逛女装街,画服装图》教学中,教师即可采取虚拟仿真教学模式,预设导入漫游场景,令同学借助电脑、耳机等工具,在交互情景下仿佛置身真实的女装街道,进而进入店铺页面,通过三维场景工具搭设“网络试衣间”,在虚拟三维立体空间内,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三围创建模特,选择模特五官、体重、身高,模拟真实服装上身效果。且此过程中,教师也可预先录制音频软件,向学生传达服装裁剪要点、流程,使同学们依据鼠标工具完成服装的上色、裁剪、搭配。以此,促使同学们在体验中掌握服装图绘制的知识要点,相比现实授课无疑更具实效性。
结语
综上可知,高中美术课堂教育方面,多媒体教学终将成为未来美术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因为多媒体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更便捷的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但是,需要注意今后的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还应本着学生需求原则,从学生心理、兴趣节点等方面着眼,构建多样化、综合性的课堂内容,以更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邹联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微[J].学周刊B版,2014(6):223-224
[2]邱皓波.高中美术多元化教学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127
第三篇:初中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
初中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
黎米丹
(贵州省德江县青龙中学
贵州
德江565200)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如何以生活为中心开展美术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05一01
1.树立”生活”理念,服务美术教学
关于”生活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一直以来从未停止过,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再到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我们教育中关于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已越来越明晰。所谓”生活化教学”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学科教学内容具体到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地用生活的方法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进行”生活化美术教学”要求教者淡化学科中心,积极关注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加以联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在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的美,我们应以“大美术”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以宽泛的美育思想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进行指导,通过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从而有机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2.创设生活化情境
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生活化的教学环境需要精心的设计,才能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美术鉴赏生活化,就是从现实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联系学生自身实际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比如说:在《超现实艺术》一课中我通过进行”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游戏,让学生更深入的领会超现实艺术;在《现代绘画》一课中,我通过”成语预测”的游戏让学生深入体会杜尚的艺术,以上游戏在促进课堂教学的同时,都具有有趣的效果。虽然学生缺乏一定的系统知识,但学生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还是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联系的。如围绕学生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进行教学,学生会从中体会到经验的价值作用,从而让学生从中体 会到经验的价值作用,从而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生活情境要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二是生活情境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水平;三是生活情境要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四是生活情境要与学习过程形成有机的整体。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新课堂,在新知的导人中运用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有讲故事、听音乐、表演、猜一猜等。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应是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课程内容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融会贯通,整合构建,才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深刻、牢固,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3.尊重独特创造成果,培养学生的运用技巧
关注学生的独特创新成果,不仅能够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更能够使技能运用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学生的独特创新得到尊重和认可,更是课程人文化教学的必然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情境中发现美,让学生依据他们所感知的生活、审美情趣和学生所理解、掌握的美术知识,理解创作,从而不仅激活他们的艺术创作灵感,还让他们更加投入学习。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以手中的画笔描述自己的所想和所感,更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思维,丰富认知感受,满足其多元化的学习发展需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多为学生提供可展示独特创造的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提供平台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要发挥想象力,多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社会的真善美,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运用熟练的表达技巧予以呈现。
4.优化整合各种资源
实践表明,通过优化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能够有效解决”只有共性、缺乏个性”的课程体系所造成的”千校一面”的现象,开发出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成为一个具有艺术化、个性化、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4.1优化学校生活资源。如,设计黑板报、排版学习园地、美化教室一解、指导学生设计舞台背景,以及校园绿化的造型、布局、宣传橱窗的美化等。如此以校园生活资源优化为对象,不仅有利于营造出浓厚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而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使其操作能力在主人翁式的主动学习中得以培养。
4.2优化家居生活资源。家居生活资源的优化包括各方 面,小至课程表、书架、笔架、阅读架、笔筒之类的实用工艺品,大至生活用品、家具、车辆、房屋的没计。需要注意的是家居生活环境的设计应结合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在掌握一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尝试。
4.3优化社会生活资源。社会生活资源包含在社会文化、经济生活之中,如贺卡设计、书籍装帧、标志设计、招贴创意、广告创意、包装、装潢设计等。如此资源优化、技能习得有助于推动学校美术教育的社会化进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社会生存能力。
新课程带来新理念,新理念呼唤新课堂。实施新课程几年来,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老师要全方位地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对他们的听课效率、参与意识、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操作技能给予全面及时地评价。
第四篇:美术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
美术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未来的人才需要有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一门重要课程。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必须要重视艺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在美术鉴赏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从而激活美术课堂,是多媒体技术介入美术鉴赏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在《古希腊雕塑》一课中,老师首先播放用Macromedia Authorware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调入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中模仿古希腊雕塑造型的演出片断和中国运动员刘翔在获得110米栏冠军的的精彩镜头,然后通过丝丝入扣的快速提问和学生的快速回答,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把开幕式中那个片断,和教材中关于古希腊雕塑的重要性的叙述联系起来,说明2004年希腊奥运会开幕式中把古希腊雕塑作为表演内容的原因所在,水到渠成引入到“古希腊雕塑”这一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再如:在高中美术鉴赏《玉石之分》一课的教学中,老师没有在黑板上用楷书板书该课题,而是在课件上用篆书字体来显示,让学生辨认。绝大多数同学会把玉念成王。然后告诉同学们,在古汉语中,王和玉是相通的,汉字中许多以“王”为偏旁的子,都和玉有关,而这些字,都有一个相近的含义,那就是表示“美好”。以此简单的开头,引发学生对“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涵的人文特性的思考。
2、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一段时间,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课件似乎便成了课堂的中心。鼠标替代了教鞭,主仆易位,表面上教师控制着课件,不断点击按钮翻页,使人感到教学是如此的轻松、新奇,但我们慢慢发现,使用这种课件,轻松中暗含无聊,新奇中似有窒息,实际与传统的幻灯片播放无异。而教师则被课件套牢,亦步亦趋去完成教学任务,不能越雷池一步。老师成了操纵按钮的工匠,学生成了被牵着走的小牛犊。
建构主义提倡,利用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学习,让媒体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议论可以使一个模糊的概念变得更加清楚、明朗。因此,教学中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和讨论题等材料,给学生创设一个他们之间产生议论、甚至产生争论的学习情境。由于现代中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讨论时,容易兴奋,思维特别活跃,甚至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样获取的知识往往根深蒂固的烙在学生的脑海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协作学习,有利于敏锐的判断思维的培养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如在《古希腊雕塑》一课的课件中,老师在课件中同时展示米隆《掷铁饼者》和奥运赛场上的铁饼运动员的图片,让同学们自己体扮演运动员角色,投掷铁饼模型演绎投掷动作,感受实际投掷铁饼这项运动的动作和雕塑动态的不同,然后去分析讨论两者不同的原因。通过这一简短、寻常的教学环节的进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提出了两个研究性课题:《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通过古希腊雕塑看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地广泛收集资料,探索解决课题提出的问题,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研究性报告。
3、应突出美术鉴赏课自身特点
善于选择媒体素材。美术鉴赏课相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比较趋“静”,强调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心灵感受。恰当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像功能适当烘托课堂气氛很有必要。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课中,老师用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有助于学生置入到山水画的意境当中。在鉴赏《格尔尼卡》一画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画家创作的历史背景,利用音像剪辑放映一段二战时期的战争场面,能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从而激发他们对德国法西斯的憎恨,对和平的热爱。所有这些音像素材的使用,必须为美术鉴赏这一中心任务服务,否则无异于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美术教师的课件应该美。美术鉴赏课,直观性很强,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在学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就取决于多媒体画面艺术。应该说,美术教师在课件的界面设计上有自身独有的优势,这种优势应该在自己设计的课件中充分的反映出来,应该让课件界面既传达知识信息又体现视觉美感,这也是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美术鉴赏课件应该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所谓交互性,是指计算机和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计算机可以向学习者输出信息,也可以接收学习者的输入命令,并根据命令进行相应处理。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最基本的特点,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计划,也利于学生的自学。
一个课件,不管是从内容、目标还是任务,都应该划分为各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而这各个部分的排列上,既有一个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同时还应提供一个灵活的跳转。课件的初做者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课件没有模快化,整个课件只有下一步、下一步,一直到最后,呈现给使用者的是一种线性结构和单向流程。这种摒弃计算机的高度智能性的做法,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没什么两样。利用Authorware插件DirectMediaXtra插入视频,这个插件可以对进行实时控制音、视频播放、停止,甚至还可以改变媒体的播放速率、音量的大小等。
美术鉴赏过程是动态的过程,美术鉴赏课应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获取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多媒体课件要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参与性。因此课件的交互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小练习,是利用Authorware中的目标对象交互制作的一个拼图游戏程序,该程序先让学生观察一幅美术图片数秒,然后进入打散该图结构的界面,要求他们用鼠标拖动其中的部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图片的重新拼合,如果放错了位置,图片会自动返回原处。类似这样的人机互动,能促进学生的强记能力、判断能力和快速思维能力,有效的巩固所学的知识。
4、自己动手制作美术鉴赏多媒体课件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每个美术教师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的课件资源。这些资源中一些是某教师上某节课的完整课件。
制作课件的平台软件有多种,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广泛开展,掌握这些软件的应用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美术教师对photoshop、3dmax这样的专业软件能自由操控,像Authorware、Flash这样的软件也并非高不可攀。随着Ofiice软件系列软件更新,用PowerPoint也可以作出非常精彩的美术鉴赏课件出来。
如何使多媒体技术介入美术鉴赏课教学,决不仅局限于上述几点。许多方面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特别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结合网络教学增强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灵活性、加强美术学科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在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课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懈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五篇:初中美术课堂该怎么教学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课堂该怎么教学
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容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校园伙伴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画同桌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其他的想法。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变化,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课堂上应该有情感的投入和体验,有探索研究的氛围,有学生惊喜、疑惑、苦思、雀跃等心理活动进行,教学的过程成为激情与智慧共存的综合体。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
如初二的泥塑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光碟、多媒体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农村美术课堂也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