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S版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案
语文版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一、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书写7个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国升旗仪式吗?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二)初读课文,标画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1.自由地初读课文,找出课后的绳子,圈一圈。
2.分小组自学生字,互相正音。
3.课堂开火车检测自学生字效果,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三)识字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旗旦京广严仪式班护
2自学,找出比较难记的生字,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3.生字、新词接龙比赛,巩固读音,强化记忆。
(四)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广严曲旦京众式
2.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
3.教师重点指导“严、式、曲、广”的书写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内涵
教学重点: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升旗的庄严隆重
教学难点:理解“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含义
教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话共有几句?
2.找出:
升旗仪式时间——元旦的清晨;
升旗仪式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3..播放护送国旗的录象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学校升旗仪式的过程和参加升旗的感受。
2.当奥运会上中国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3.小组交流后,班级汇报。
(五)本课小结:
作者按照升国旗的顺序,细致而生动地介绍了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我们的祖国就像升腾的太阳,会越来越富强而伟大。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画一面国旗,查找国旗和国歌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庄严隆重
军人和少先队员——行举手礼
群众——肃立注目 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秋天的文章,(板书课题:秋天)齐读课题,认识“秋”字,你是怎么记住“秋”呢?
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1、自由地朗读课文,用横线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想办法弄懂画横线的字的读音。
3、小组交流生字的读音。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分析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
3、重点分析字形:
枣:上下结构,上面是束少一横,下面是两点.四、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7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交流识记方法。
3、学生汇报,师范写。
4、学生给7个生字组词。
五、作业:
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教学重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二、学习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说。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段写了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怎样?
2、指导背诵。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找出果园里哪些果子熟了? 学习第4自然段
1、丰收的秋天还在哪里呢?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2、学生汇报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2、教育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四、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或图片。板书设计:
稻子
田野里
棉花
高粱 秋天
丰收美丽
苹果
果园里
葡萄
石榴
枣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敕勒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理解诗意。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课题。
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2.背诵诗文
五、总结。
1、背诵古诗。
2、教育学生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庐山瀑布的壮美。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时句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出示挂图)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读诗句,互相纠正字音,把诗句读正确。
三、再读诗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明白。
2.小组交流,互相解答。出示挂图,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想象意境,背诵诗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尺、挂、流、烟,2指导书写。
五、总结谈话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你喜欢的古诗。在古诗朗诵会上读给大家听。
六: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3古诗两首
天
勒乐歌
野
广阔、美丽
牛羊
望庐山瀑布
飞
三千尺
壮观
夸张
疑
落九天
4、日月潭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生字。教学过程:
一、谈话看片,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1.请自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反馈朗读情况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
(2)看图识字
附近群山环绕
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片、央、南、名、美、丽、岛”。读字音,认字形。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作业:
1、熟读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卡认读生字、词。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觉得写最美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研讨。
(1)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
(2)文中的“轻纱”和童话中的仙境指的是什么?(3)什么吸引了游人?
3、指名汇报以上问题。
4、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三、总结全文: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
四、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4.日月潭
北边:日潭
清晨:隐隐约约
日月潭
南边:月潭
中午:清晰朦胧
风光秀丽
语文百花园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2、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懂得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教学重难点:掌握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查字典
1、让学生自学第一部分查字典的内容。
2、学生汇报。
3、认识字典的各组成部分。
4、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
5、怎样在字典中查到生字呢?以绶字为例,边教学边练习查字典。
6、让学生查“笼、绕、羞、隆”
7、总结部首查字法。
三、读一读,比一比
小黑板出示:
1、注目、祖母
2、古迹、估计
3、名胜、名声
你发现了什么?(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四、作业:用部首查字法查第5课生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池上》,背下来。
2、朗读《感谢》,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中
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与爱戴。
3、让学生懂得几个“中国之最”,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和自主积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池上》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讨论。
4、教师点拨不理解的地方。
5、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6、指导背诵
三、读一读
1、出示题目:感谢
2、请大家朗读这首诗歌。
3、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流利。
4、分角色朗读。
5、文中谁感谢谁?(板书)
6、小鸟为什么要感谢蓝天?„„
7、在我们身边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多,你想感谢谁呢?能不能学着短文编一编呢
四、我的收集本
让学生读一读课本上的几个“中国之最”,并把他们收集到收集本上。
五、作业
1、背《池上》。
2、朗读《感谢》,并仿写几句。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暑假生活,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和大家一
起分享快乐。
2、训练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并把自己说的写下来,注意语句连贯、通顺。
教学重难点:能够说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就过去了,你在暑假里过得快乐吗?你有什么有趣的事儿告诉大家?你想知道同学们的趣事吗?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的题目就是“说说我的暑假生活”。
二、说一说
1、看图,指名说说他们的话。
2、分组说说自己的暑假生活。
3、指多名学生说一说。
三、写一写
1、大家说了那么多,能不能写下来呢?
2、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互相读一读,改一改。
4、师讲评学生的习作。
四、作业:修改作文并抄写
5、窗前一株紫丁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会认13个字,会写7个字。教学重难点:掌握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
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
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
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讨交流。
3、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三、识字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四、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师、伸、时、绿、甜、您”。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五、作业:
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体会师生间的深厚情谊。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
2、齐读课文,二、学习课文。
1、学生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2、教师引读。
3、学生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
4、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
三、品读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
栽一株紫丁香
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
4、指导背诵。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首诗歌,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热爱老师的那一颗水晶般的 心。希望大家学习他们要尊敬老师。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交流自己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板书设计:
听
绿叶儿在风里沙沙 窗前一株紫丁香
看
满树盛开的小花
浓厚的师生情
闻
花香(做香甜的梦)
6、阳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学目标:掌握生字新词。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读生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每天都可以走到阳光下,同学们可以快乐地来到阳光下享受
着美好,晴朗,温暖的阳光.而那些享受不到阳光的人又是多么遗憾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阳光的课文.板书:6.阳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2、画出生字.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2、书写生字,出示生字.组词.3 学生在“田”字格内书写.4、评比.出示好的示范、不够好的讲评,指正.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自由读.2、请几个学生分段读.3、全班齐读.五、作业
1、认读,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奶奶的话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听写.2、讲讲课文大致内容.二、学习课文
1、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讲一讲你喜欢的原因.3、汇报学习.4、理解奶奶说的话:“好孩子,不要着急,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
5、学生讨论交流。
三、总结全文.。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奶奶虽然没有得到阳光,但是她感受到了佳子的孝心,佳子的孝心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奶奶的心,希望同学们都能向佳子学习,要懂得小孝敬老人。
四、作业: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设计:
6.阳光
送
佳子
奶奶
爱
7、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教学目标:掌握生字新词。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生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1)
看了这幅画,大家想问什么?(2)
这口井在哪?
(3)
这口井为什么要围起来?(4)
这口井有什么作用?
二、学习生字,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读通顺
认读生字。
2、自由组成四人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
3、师生予以串讲故事。
4、理解题目。
三、自由读课文,提出问题、1、毛主席为什么决定带领红军战士为村里人挖一口井?
2、毛主席怎样找到水源?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
师范写,生书写。
五、作业:抄写生字各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这块石碑。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教学挂图。
2、议论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
二、理解课文,朗读课文。
1、朗读第一段。(1)指名读。(2)师引导。
2、朗读第二段。(1)个别朗读。
(2)请学生回答对自己朗读的满意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满意?讲一讲。
3、朗读第三、四段。(1)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评价。
(3)从“解放”一词,大家想到了什么?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2、教育学生对革命领袖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 板书:
干旱————吃水困难
吃水不忘挖井人
爱
吃水————时刻想念
8、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教学目标:掌握生字新词。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生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教学挂图。
(1)了解什么是扁担,扁担的用途,担东西的工具。(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师: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将军,他面对缺粮的困难,是怎样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
5、朗读全文,要求读通读顺。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指名复述课文的内容。
3、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组词。
3、识记生字。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各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词语。
2、集体订正。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讲了什么?(2)指名回答。(3)全班齐读。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后会浮现什么情景?请仔细观察文中插图,你感受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艰难,辛苦的心情。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1、2句,边读边感悟。
(2)说说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担,后来又不藏了?(3)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山上
8.朱德的扁担
会师
挑粮
藏
敬重
山下
不藏
《识字一》
保护庄稼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
1、了解形声字的结构特点。
2、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教学难点:了解形声字的结构特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猜一猜,谁是庄稼的好卫兵?(青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小青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轻声的读法。
2、指名读,说说谁是保护庄稼的好卫兵?
3、学生齐读,你发现儿歌中的秘密了吗?
三、识字
1、出示要认识的字词卡,学生齐读。
庄稼、卫兵、晴朗、2、教师指导:庄、稼、晴、情、睛、兵
四、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8个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分析只记生字的字形。
4、教师重点指导:卫、晴、眼、庄
五、总结全文。
这首儿歌写了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好卫兵,是人类的好朋友。希望同学们能保护小动物。
六、作业
1、背儿歌。
板书设计:
保护庄稼的好朋友
个小、眼睛大
青蛙
庄稼好卫兵(保护它)
吃害虫
第二篇:语文S版第八册教案(第1-5单元)
1.种子(单一课)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在采集的树种中,有个小女孩较大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表现了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没: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种子
种子
饱满
小姑娘
凝望
乌亮
虔诚
光泽
专注
教学后记:
2.只拣儿童多处行(单一课)教材分析:
这是冰心6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通过春游颐和园见到的活泼可爱的儿童,赞美了美丽的春光,赞美了充满活动的儿童.课文按地点的转换。课文文辞优美,既有写实,又有丰富的联想,适合于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句式,通过分辨事物和联想的训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教学进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教学后记: 钓鱼的启示(单一课)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捕捞鲈鱼到放鲈鱼,由“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而感到“沮丧”,到34年后,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的“我”,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二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
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复习生词
1.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腮、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①“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②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③整读第三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不久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
5.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① 出示:“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② 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③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板书设计:
钓鱼
钓鱼------放鱼-------启示 教学后记:
4*爷爷的芦笛(单一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将课文。讲的是强强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在大海狂怒的夜晚,他非常恐惧,听到爷爷的笛声后,变得勇敢的事。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时间:第二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说说新词的意思。翱翔、婉转、温润、驱赶。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一(1):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
二(2~~6):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
三(11~~13):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3、分段朗读课文。
4、试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复习检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精读第一、二段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不懂的句子。通过朗读,相互启发解决疑难。
4、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价。
(3)听录音轻声跟读。
过渡:看到了海边美丽的景色,听到了爷爷清脆的笛音,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否就是强强此行的收获呢?
六、精读第三、四段
1、自由轻声读这两段,想一想:“放心吧,爷爷,我不怕”与“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躯干得一干二净”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样写,是不是前后矛盾?
2、指名说。
3、默读这两段,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用“——”画出能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
4、指名读有关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读一读你所喜欢的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的句子。
二、继续精读第三、四段
1、默读课文,画出你仍然不懂的语句。
2、指名说。
3、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指导背诵。
三、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背诵第7~~13自然段。
板书:
4*爷爷的芦笛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结实
(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一(综合课)
教材分析:
本百花园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读词语、说词语”“读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积少成多”、“阅读平台”“指南针”“能说活道”“笔下生辉”等训练。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教学难点:
1、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时间:第二周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训练本百花园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读词语、说词语”“读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积少成多”。教学过程:
一、导入:录像短片《小明学语文》
导语:小明今年上四年级,他特别喜爱积累词语,可是由于方法不正确,积累起来十分费事,你们能帮帮他吗?
二、出示词语
瞧 看 瞅 扫 视 盯着
讲 说 商量 告诉 劝告
落落大方 窃窃私语 源源不断
1、寻找规律:
(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
(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
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3、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
三、认识AABC的词语(1)自由轻声朗读词语。
落落大方 窃窃私语
滔滔不绝
源源不断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2)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3)口头说词,必须用上AABC式。
四、将句子补充完整
(1)学生同桌互相朗读课文中的句子。
(2)你注意到了画线的部分了吗?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五、读读背背
(1)
出示文中《四时田园杂兴》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3)全班齐背诵。
六、作业:
学习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训练“阅读平台”、“能说会道”。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口头说AABC的词语。(2)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二、阅读平台----《葡萄叶的梦》
1、指名分段朗读诗歌《葡萄叶的梦》,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只要围绕“葡萄叶的梦”进行讲解都可以)
3、那么,葡萄也得梦是什么呢?
4、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由来。
5、知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要读出对葡萄叶喜爱的情感。
6、全班一起朗读这首儿童诗歌。
三、能说会道-----话说寒假生活。
1、教师读题题目的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3、出示基本要求:
(1)让我们在小组里交流,共同分享那美好的时光。
(2)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个代表,向全班转述组内每个人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
(3)看那个组的代表说得好,大家评一评。
(4)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各个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四、写一写:寒假里的见闻或寒假里发生的一件事
五、学生作文,老师巡视指导
六、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
教学后记:
5、古诗三首(单一课)
教材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受;《寒食》展示了寒食节长安街的迷人风光。《泊船瓜洲》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3 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无处/不/飞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
四、小结
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6、桂林山水(单一课)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法特点
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3 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静”“清” “绿”。)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奇”“秀””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六)全班背诵课文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7、走进丽江(单一课)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位于云南西北部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丽江,那里有吸引游人的“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白雪皑皑的玉龙山等,他以雄伟的山川、古老的城镇,纯朴的民风著称。教学目标: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11个生字。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间:第四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11个生字。
2、初步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美丽的漓江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雄伟城镇纯朴下旬纺织
百货 绵延 闪烁 昂然 挺立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
5、指名说
三、练习朗读
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组互读。
3、小组内交流,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优美的词句。
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学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图)。
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思考:
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板书:地点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3、自读自悟。
(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
(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3)练习朗读。
4、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1)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
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第五、六自然段:
(1)想象读。
(2)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3)出示图片,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
5、揭示中心:文中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8、五彩池(单一课)
教材简析:
本课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奇丽画面,在四川松潘藏龙山上,有许多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水池,池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再加上池周围树木花草的倒影,瑰丽多姿。多美的五彩池啊,真是人间仙境。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积累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词语。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
(1)说说五彩池有些什么特点。
(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时间:第4周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
8、五彩池
2、齐读课题。本文是一篇游记。
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一定觉得很新鲜吧?
这个五彩池在四川省的藏龙山上,那里的景色既奇异又美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注意“一亩”和“漫山遍野”两词的读音。
3、谈初读感受。
(1)五彩池给去游览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奇异、美)
(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别)
(二)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和美的呢?如何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讨论
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2、3节,1人读第4节,交流问题。
理清结构:
课文从“池”和“水”两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奇异和美,这两方面分别对应课文 的第2、3小节。按总分总结构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第l节;第二段:第2、3节;第三段:第4节。
三、精读课文
(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讨论。
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吧“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
板书:大大小小 形状各异
(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对比,比喻)
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词语。
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节
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鲜艳多彩 变幻神奇
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
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读句。
(比喻,颜色丰富,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
(三)略读一三段
1、自读第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2、齐读1、3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
(培养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齐读最后一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8*、五彩池(游记)
(池)
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像葫芦 像镰刀
像脸盆 犹如盛开的莲花
(水)
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红、黄、绿、白、紫、蓝
咖啡色、淡黄色
湖蓝色、翠绿色
颜色(美)
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二(综合课)
教材分析:
本百花园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读词语、说词语”“读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积少成多”、“阅读平台”“指南针”“能说活道”“笔下生辉”等训练。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4、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教学难点:
1、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时间:第4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训练1-4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一个地方,看这是知识花园,你们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吗?知识花园有很多的地方可玩,但是只有答对问题过关才可以往下走。
二、出示词语
姐妹花园
来到姐妹花园你会发现有很多词语就像姐妹一样有相似之处。
1、找姐妹
想一想,下面哪些字可以和以上的字音搭配组成词语,试着把这些词语写下来。
()蝶()水
()驶衣()
山()()才炼()
()色()布()碑
2、(出示一株大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在姐妹花园里,有一株特殊的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想想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试着说一说你还
知道哪些词和这些词差不多。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千变万化 千姿百态
千差万别 千丝万缕 千真万确 千奇百怪
三、丰收园
来到这个园子你们肯定能猜到,这里会有很多知识等着你来收获。
出示:百花图
谁先背下来,百花园的花就会为你开放一次,看谁背得快。
出示古诗、诗歌
同学们背诵得很快,百花园不仅为你们开了花,看还有很多硕果等着你们拿.看看这些诗歌中有哪些你喜欢的词语,把它写在卡片上的小花篮里。
四、妙语堂(练习句、段、篇)
介绍:在百花园里我们有很多收获,妙语堂里更是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校园里有你喜欢的地方吗?是什么样的?你心目中的学校是什么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练习说
小组推荐说
五、小结
今天我们在知识花园中畅游了一番,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的收获。
六、作业:把你们今天说的写在本上。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笔下生辉---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未来的学校。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背诵《渔歌子》
二、能说会道----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1、教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学生自己的照片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4、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一、笔下生辉------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将来的校园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1)想一想:怎样把校园美丽的地方写具体呢?。(2)怎样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二、总结
三、学生写作文,教师随堂指导
四、作业
1、完成习作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3、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教学后记:
9、卫星比武(单一课)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通过讲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课文介绍这几种人造地球卫星时,写法基本一致,先讲它的外形,再介绍它的功能,然后是自述本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教学目标:
1、认识“拐、循”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等10个生字。
2、理解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3、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4、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时间:第5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卫星图片。你喜欢他们吗?能不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2)教师出示卫星课件,学生观察卫星。(3)板书课题。卫星比武
(4)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
2、提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2)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3)课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
(4)你读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3)幻灯出示本课生字.(4)指名认读生字.(5)出示文中词语.(6)学生认读生字
(7)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8)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什么? 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等各式各样卫星的特点与作用,告诉我们在今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里,各种卫星各显神通,为人类做出了人类巨大的贡献.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小组在小组内先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3、各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给课文分段。
五、小结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回去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卫星的构造、作用。
六、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情境导入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学习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哪几种卫星?卫星的什么知识?
2、学生交流汇报,你最感兴趣的是介绍卫星的什么知识?(样子、用途)
3、自由朗读你喜欢的部分,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初步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讲述在自己喜欢这部分知识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评议充分。小组成员互相肯定意见,并补充自己的意见。
6、师生交流,通过读议学习并结合实际体会拟人等说明方法。
五、探究学习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关于其他卫星,你有什么问题吗?
2、激励评价,上网查寻资料。
六、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谈谈你今后在保护动植物方面要怎样做?
七、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收集有关卫星的资料和图片。板书设计:
卫星比武
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各显神通
贡献巨大
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单一课)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的创始人巴斯德如何征服狂犬病的故事。赞扬了巴斯德为造福人类,刻苦钻研、勇于实际的科学精神,同时说明了科学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光要下苦功夫,有时还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课文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巴斯德是怎样征服狂犬病的。重点讲述了巴斯德在人体上试验狂犬疫苗获得成功的艰辛过程。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了解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认识9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教学重点
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体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崇高的品质。
2.“搏”的右上最后一笔是横折,不是横着钩;区别“搏”与“博”
3.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时间:第5周 教学准备
1.巴斯德的有关介绍资料
2.课件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巴斯德与狂犬病的资料。
二)谈话引入、了解巴斯德与狂犬病、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
2.板书课题:巴斯德
3.课件出示链接资料:
4.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单地介绍了巴斯德。打开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巴斯德的什么事?
7.板书:征服狂犬病
8.齐读课题:
9.理解:征服
10、引导质疑:你对题目中的哪个词最感兴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适当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2)板书字音不准确的字的音节:如:潜、孜、靡„„、(3)课件出示会认字:齐读正音。
3.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质疑、解疑、指导书写。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生字、新词的学习,教师点拨、辅导重点、难点问题。]
(2)重点指导“博”、区分“博”与“搏”
课件出示:“博”的笔顺,通过重点笔画变色强调有上边的“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课件演示:“残”右上两笔横稍斜,不是撇。
课件出示:“博”与“搏”的组词练习,进行比较。
(3)书写生字。
(4)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研读课文,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词卡片(或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理解“征服”
1.自由读课文,继续思考课题中“征服”一词说明什么?
2.交流认识。
3.理清文章写作顺序: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的?
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5.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
(三)研读课文2、3自然段:
1.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狂犬病很可怕)
2.指导学生朗读出狂犬病的可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旦”“数日之内便会死亡”、“极为罕见”、“无数人”、“谈‘犬’色变”。
(2)学生互相评读。
[引导学生正确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肯定别人优点,善意提出意见。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 3.引导学生体会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的艰难和是否适用于人体的疑虑,并读出感情。
(1)自由读,感悟巴斯德的情感变化。
(2)指名对比读,引导学生听读、评议:他们读得是否一样?你听出怎样的感情?
(3)你想怎样读?
[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思考的习惯。](4)再评议、朗读过程中理解“五年”、“孜孜不倦”、“终于”,感受征服狂犬病的艰难;同时体会巴斯德为疫苗能否使用于人体的焦虑、疑惑,理解其崇高的责任心。
4.小结:巴斯德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征服狂犬病的道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却是他对如何驱除狂犬病对人体的危害而忧虑不安。接着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使他最终征服了狂犬病?我们接着看课文。
(四)研读课文4—12自然段
1.整体感知:自由读4—12自然段。
思考:这部分内容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情经过中你感受到巴斯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2.研读感受: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默读课文,划出表示巴斯德情感的语句
(2)反复品读感悟:从这些情感变化你中体会到什么?
(3)怎样读好这些语句?
3.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1)代表汇报本组对某一语句的理解。
(2)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相关语句。
(3)其他组评议、补充。
4.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五)总结:
出示名言和补充资料: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六)布置作业:继续查找、收集有关巴斯德的资料,有关动物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把办法。
[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复习、交流资料,写出防病措施。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新词:
1.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
(二)归纳文章结构:
1.回忆文章写作顺序。
2.完成课后49页练习。
(1)自己完成。
(2)反馈定正。
(三)交流相关资料:
1.小组交流。
2.个人展示。
(四)汇报了解到的防治动物病毒传染的措施。
(五)积累词语
1.填写词语花篮。
2.交流自己欣赏的词语。
3.抄写词语。
(六)听写词语,反馈、纠正。板书设计:
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科学研究
孜孜不倦
极度忧虑
挽救孩子
惊魂不定 惊心动魄
筋疲力尽
征服狂犬病 教学后记: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单一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调查报告,作者通过对小树死因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的关系。最后提出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
本文结构条理清楚,各部分看似独立,其实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每一部分用一个过渡句来衔接,使文章浑然一体。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2.继续练习末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字。
4.学习用“并且”造句。教学重点:
1.了解调查报告的写法。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难点:
1.了解报告文学各部分间的联系,2.“宜”、“订”的字音掌握和“圾”、“贸”、“摊”的自行掌握。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6周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 1.老师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3.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的体裁是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小树死因的。)
4.引入:什么是调查报告呢?
二.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调查报告的结构,学习生字。1.学生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认会。2.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分为几部分。3.指名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4.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步量法、人为、订立、国槐、枯萎、集贸市场、适宜、垃圾、树坑、罚等 5.理清文章结构: 6.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7.小组间互相检查识字效果,采取点将提问(板书)的方法巩固识字。
四、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部分结构顺序的安排,朗读课文。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下面我们复习一下:
(二)复习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重点巩固易错字:贸、罚、垃圾。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回顾调查报告的结构组成:
(1)浏览课文,看看调查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
(2)板书: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
(3)引入学习:下面我们分别看看个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作者写调查报告的原因是什么?(1)学生回答后板书: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通过师生评议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以读带讲。](3)导入:看到春天还嫩叶满枝的槐树,到了本该枝繁叶茂的盛夏竟悄然枯死,怎能不令人或不解呢?这正是作蛇蝎调查报告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看作者开始做了哪些事?
3.学习“调查”部分。
(1)默读这部分中1自然段,并划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2)默读这部分中2自然段,并划出表示数字的词语。(3)学生汇报所划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考,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老师根据学生体会归纳板书:
步量统计考察、拍照、画图、列举数据。——摆事实
4.学习“分析”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为什么要考虑这些?
(2)分析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5.学习“结论”部分
(1)小组讨论:作者得出的结论对吗?为什么?
(2)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6.学习“建议”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
(2)你还有什么更合理的建议?
(3)写一写,读一读,议一议。
[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四)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思考:个部分间改变顺序行吗?为什么?
2.拓展学习:介绍关于调查报告的常识(什么是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等)
(五)学习用“并且”造句:
1.指名读课后练习的两个句子。
2.分析“并且”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3.仿照例句说句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收集一些调查报告,学习其结构。
3.收集关于环保的一些资料。
板书设计: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 教学后记:
12*绿色的记事本(单一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小奥茨的老师发给孩子们一本“绿色记事本”,用来记录一些环保行为和想法。通过这种写环保日记的形式,让孩子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并从生活中学习环保知识。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教学目标:
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6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幻灯片出示本课生字词。
4、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5、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生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事什么事?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出示学习提纲
(1)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2)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里记录了些什么?
(3)你认为他做的最“与众不同”的事情是什么?(4)小当娜煮鸡蛋的新方法你了解了吗?
(5)费格小朋友的什么做法让大人们都肃然起敬?(6)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小组内先互相交流。
5、反馈学习情况。
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不用耗费大量的
木材。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板书设计:
12*绿色的记事本
材料:废纸
垃圾
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三(综合课)
教材分析:
本百花园共安排了五项学习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语文大课堂”、“笔下生辉”等。
1、语海畅游-----读对联,辨字音和读句子,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造句等内容。
2、积少成多---读背中外科学家的名言。
3、阅读平台---科学小故事《用冰取火》
4、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5、指南针----介绍的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
6、教学重难点:
1、阅读平台---《用冰取火》
2、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3、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时间:第7 周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积少成多”和“阅读平台”。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例子。
2、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讨论,交流注意点。(1)读对联,辨字音和读句子,(2)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造句。
4、出示课本例子
5、学生做练习,教师反馈做练习情况。
6、(1)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2)学生做课本中的练习。
7、反馈练习情况。
二、积少成多
1、出示幻灯:
中外科学家的名言。学生读这组名言。
2、你还知道那些中外名言。学生反复读诵及至能背。
3、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4、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5、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阅读平台-----《用冰取火》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用冰取火》,要求读得流利、连贯。你读懂了什么?
2、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1、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你喜欢科学小故事吗?为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理由。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四、作业 背诵默写中外名言。
第 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南针“”语文大课堂“ 教学过程:
五、复习导入新课 背诵、默写中外名言。
六、指南针-----介绍的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
1、教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七、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语文大课堂”是一次学以致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交际、分析、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调查报告。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好活动准备:确定调查主题,选择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落实调查任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做好课堂交流;写出调查报告。
(4)想一想:怎样把收集材料呢?。(5)怎样把你你手机的材料进行整理。(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八、总结
九、学生写调查报告,教师随堂指导
十、作业
4、完成习作
5、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6、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教学后记: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单一课)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十分美妙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祖国壮丽的山河。诗歌中写的是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心里感到无比幸福,因为祖国是一个巨大的摇篮,是一个宽阔而温暖的怀抱,我在这个温暖的怀抱里茁壮成长。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学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时间:第8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地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
沙漠 深褐 沼泽 湖泊平原
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
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
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
(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
(3)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米,相当于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出示课件:(生填写)
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
4、学习第三小节
(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
(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四、背诵总结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2、根据文章结构,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二、情境导入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诗歌。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
四、学习诗歌
1.整体感知内容。
2、学习第一节
1)诗歌中写到了几种颜色?
2)为什么说“五颜六色”是形象的语言?
3)你知道祖国有多大,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学习第二节。
本节中作者用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4、学习第三节。
蓝图是什么?祖国的蓝图是什么样子的?
5、学习第四节
问:为什么说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 激励学生上网查找祖国各种情况。
五、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首诗歌你知道了什么?
2、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3、谈谈你今后要为祖国做些什么?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收集有关祖国的资料和图片。板书设计: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九百六十万
祖国
宽阔而温暖
妈妈的怀抱
宏伟的蓝图
教学后记:
14、陈嘉庚办学(单一课)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他十七岁时远涉重洋,一边打工,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国,兴办学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教学目标:
1、从陈嘉庚的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想法,体会情感。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朗读法等。教学时间:第8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抓住陈嘉庚的具体言行。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质疑
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要办学、怎么办的?陈嘉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课件:
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实业家。
(1)读句子,画出重点词语。
(2)根据重点词语,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是“爱国”?)
三、深入学习,感悟人物内心
1、默读课文,用笔划出陈嘉庚的语言、动作,把读的感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
2、指导朗读:出示课件: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对妻子说:“„„。”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
(1)对比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一起来看看陈嘉庚在南洋的生活,出示资料。
陈嘉庚能够把自己的血汗钱,拿来为家乡人民办学,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陈嘉庚在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时,他回到家中又会怎样对妻子说?
4、填空:
课件:
陈嘉庚在海外拼命打工,是为了()。
四、深化体验,运用语言
1、如果你是集美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你会对陈嘉庚说些什么?
2、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又会说些什么?
3、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语言。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陈嘉庚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实业家。今天这节课老师来考考大家字词掌握得怎么样?
二、检查学生词语掌握情况
1、理解字词
华侨
重洋
诚信
积蓄
耽误
欺侮
简朴
2、基础练习
(1)形近字组词
桥()
赚()
悔()
骄()
谦()
诲()
侨()
歉()
海()
(2)总结规律
三、指导写读后感
1、你认为陈嘉庚是个怎样的人?概括的说说。
2、文中陈嘉庚的哪些语言、行为最令你感动?小组交流。
3、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呢?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4、试着动笔尝试写一篇读后感。
5、全班交流评改。
四、布置作业
以读《陈嘉庚办学》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4、陈嘉庚办学
辛勤劳作
有所积蓄
陈嘉庚
拼命赚钱
办学校
热爱家乡
诚信经营
源源不断
教学后记:
15、舞动的北京(单一课)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内容,并告诉我们,这个会徽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赞扬,国际奥委会也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本课地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祖国为荣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含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
2、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3、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人头攒动、会徽、揭晓、通讯、蕴
含、韵味、协调、媒体、乃至、主旨”等词。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教学难点:
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含的灿
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 9 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含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联系文章内容,理解“人头攒动、揭晓、蕴含、韵味、主旨”等词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到北京你能联想到什么?
2、看到“舞动的北京”你又会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通过读课文你都了解了什么?
2、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什么说会徽充满动感和活力?)
三、深入学习,指导朗读
让我们一起走进2003年8月3日傍晚的北京天坛公园,一起去感受北京的动感与活力。
1、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边读边想想一走入天坛公园,你感受到怎样的气氛?
(紧张、隆重)
(2)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会徽(投影)
看到这个奥运会的会徽,谁能说出它的含义,默读课文2—3自然段。
(2)边读边画,画出相关的语言。如果你是北京的奥运使者,你能否清楚明白地向大家介绍这枚会徽的含义吗?(学生练说,内化语言)
(1)想想刚才我们在介绍徽会时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总—分—总)
(2)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5)出示“国徽”
你能像刚才介绍奥运会会徽那样,介绍国徽吗?(学生练说,读写结合)
3、学习第三段
(1)轻声读,读懂了什么?
(2)默读思考:为什么说这个会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3)对比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4)看到我们自己民族的设计,得到别人的赞许,你的心中有什么想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2、巩固生字、新词。
五、布置作业:查阅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巩固生字、新词。
2、运用手中的资料,制作奥运专题小报。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对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有哪些了解?
二、巩固词语
1、出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形近字组词。
三、语文综合实践
1、教师出示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图片,看谁知道他们是谁?
2、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外貌有什么不同?
3、同学讨论,交流,描绘福娃的外形。
4、通过你们手中的资料,谁来说说这五个福娃代表的含义。
5、学生介绍手中的资料,要求抓住重点。
6、除了这五个福娃之外,你对奥运会还有哪些了解?
7、学生讨论交流。
四、作业:
自主动手出一张有关“奥运”的宣传小报。要求内容突出主题、语言生动、图文并茂。
板书设计:
15、舞动的北京
上部
传统印章
奥运会徽
成功
下部
北京2008
教学后记:
16、大使馆妈妈(单一课)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为人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从上海陈飞机到布拉格,由于听不懂外语,手足无措的年轻人得到了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照顾,他顺利到达荷兰之后写了一封感谢信,称大使为妈妈,在信中也表达了自己云元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2、通过角色转换,感受陈小龙在孤助无源的情况下内心的急切和中国大使馆帮助他之后的感激祖国的情感。
3、会认5个生字。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朗读法等。教学时间:第9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使馆吗?(简单介绍大使馆)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课题)
(为什么管大使馆叫妈妈?文章写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理解:爱戴安顿安慰举目无亲
2、指名分段朗读,纠正字音
三、初读课文,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内容我们了解了,下面你们自己试着解答刚才的问题,想一想陈小龙为什么管大使馆叫妈妈?
3、学生读文,做批注。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在机场,陈小龙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他是什么心情?
2、身在异乡的陈小龙举目无亲,和当地的外国人语言也不通,就在此时他得到了大使馆的帮助,读读课文,想一想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当时陈小龙又是怎样的心情
3、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小龙顺利地登上了寻亲的飞机,当他见到了远在荷兰的舅舅并讲述这段经历时,他们的眼眶都湿润了,所以陈小龙写了这封信,感谢使馆的工作人员,但为什么陈小龙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呢?
4、结合课文内容小组讨论。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2、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祖国强盛了,我们才会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幸福生活。
六、作业 给父母将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16、大使妈妈
大使馆-------像妈妈一样关心
陈小龙-------感激与爱戴,热爱祖国
教学后记:
百花园四(综合课)
教材简析:
本百花园安排了“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百花园的训练,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锤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激发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2、通过能说会道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5、能说会道----家乡的变化
6、笔下生辉----写“家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时间:第9周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平台”。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4、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形近字。
5、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6、小组内讨论,交流字的注意点。
7、出示词语,学生自由朗读。
8、你发现了这些词的规律了吗?
9、你能找出这些词语吗?(学生自由交流,小组反馈。)
10、出示幻灯:流离、工整、长短、黑白、真假、是非
11、出示课本重的病句。(1)指导朗读句子。
(2)学生修改病句,教师巡视,实时反馈: 第一句:把“宽阔”改为“辽阔”。第二句:在:和“的后面添上”收听“ 第三句:把“云南孔雀“删掉。
12、教师准备一些课外的病句,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3、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4、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5、展示我的采集本
6、全班互相评价,看谁手机的资料多,教师适时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收集材料的积极性,以及对体育的爱好。
三、阅读平台-----《我是中国人》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我是中国人》,要求读得流利、连贯。你读懂了什么?
3、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7、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8、当外国人嘲笑和侮辱中国时,吉鸿昌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9、说说你敬佩他的原因是什么?
10、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我们从小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无论身在何处,都要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我们是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我们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作业
背诵《凉州词》
第 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教学过程:
十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默写《凉州词》
2、展示收集的奥运会徽
十二、能说会道-----家乡的变化
十三、教师读题目要求。
十四、本次的联系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十五、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照片、资料等,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十六、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十七、笔下生辉------写“家乡”
4、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5、反馈思考情况。
6、幻灯出示要求:
(7)观察家乡的变化,抓住麽一方面,写一片赞美家乡的文章。
(8)如果你认为家乡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写一篇想象作文。
(9)写的时候要之一观察身边的变化,如小河、街道、绿地、楼群,人们的吃、住、行、,及商店、超市等,还要了解一下它们的过去。(10)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十八、总结
十九、进行了刚才的讨论交流,大家对自己的家乡又有了深入的了解,大家一定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家乡,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
二十、作业
7、制定家乡的发展蓝图
8、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9、写一写你为家乡生态环境做的一件事。教学后记:
17、莲叶青青(单一课)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在欣赏荷花的时候,想起了祖母来----祖国是十分爱惜莲叶的,她种的荷花下的工夫人是让人吃惊的,把冒尖的莲叶看成是新生的孙子。倒茶水让邻居进门欣赏莲叶,但是,当有个孩子需要莲叶治病的时候,祖母却大方地剪下了心爱的莲叶。教学要求
1、认识并学会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朗读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时间:第11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一望无边、左邻右舍、念念有词”等词语。
3、学习课文第1段。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解决上面质疑中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练读。
2、分自然段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反馈学习情况。
3、各个小组修改各段意。
4、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国”喜爱莲叶的语句。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
2、自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
3、我喜欢莲叶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喜欢,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心里急急忙忙地寻找着合适的句子。)
4、那么,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课文的学习,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长相,抓住特点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1、学习课文第2段。
讨论:A 祖母喜爱荷花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B 找出课文中体现祖母让我吃惊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
C 看着祖母这样地照顾荷花,有什么感受?并体会了什么?
D 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分析这句子的修辞手法。
2、学习课文第3段。
A 出示提纲。B 让学生自学。C 反馈学习情况。
3、学习课文第4段。
A 全班一起朗读第4段。B 你读懂了什么?你理解最后一句话了吗?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莲叶青青
下大工夫
爱惜莲叶
守、欣、喜
让、欣赏
祖母分享快乐
倒贴茶水
乐于助人
剪叶治疮
念念有词
教学后记:
18、萧山杨梅(单一课)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看着杨梅就想起自己小学时代的一位金老师,金老师非常注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把学生引导一个新奇的天地,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的事。多么令人尊敬的老师啊,多么真挚的师生之情啊!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4.会认“杭、咖、啡、籍、遨、兼”等6个生字,会写“杭、咖、啡、阅、籍、兼、蝉、初、库、沧”等10个生字。掌握“杭州、咖啡、书籍、兼管、蝉鸣、初中、宝库、沧桑”等词语。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准备:作者资料、书籍《爱的教育》《寄小读者》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讲授法等。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时间:第11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找学习伙伴互相读一遍课文,尽量把课文读通顺。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二、质疑解难
1.简单介绍本文主人公——袁鹰。
他成长为作家,和他酷爱文学,从小大量阅读课外书有密切关系。
介绍“萧山杨梅”
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1)组词: 籍()()
初()()
阅()()
兼()()
(2)理解词语:
遨游:漫游,游历。
领略: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作者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感激之情。
三、浏览课文,观看插图,说说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1、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
2、整理图书吃杨梅。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观察生字字形,记忆字形:
“遨”:敖+走之旁
“兼”:笔画记忆
“初”:衣补旁
3.指导写字:
“籍”:上下结构,左下“耒”,右下“昔”
“兼”:笔顺是先写两竖再写撇捺。
“初”注意部首
“沧”最后两笔是横折勾,竖弯勾
[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辅导]
五、作业: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杨梅图。
杨梅大家都吃过。“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
[板书:萧山杨梅]齐读课题
“常常”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经常、时常
意在理解文中词语,丰富学生词语的积累,]
这是为什么呢?打开书自读第一自然段。
——带来一丝温暖,想起一位老师。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作者四年级时的语文金老师。
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金老师的哪些事?
——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梅。[板书: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梅]
[意在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学文探究:
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读读金老师的外貌。
——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几十年了,至今记得,印象很深。
感觉金老师会比较严肃。
2.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我从金老师口中第一次听到“课外阅读”这四个字,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直到如今。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
——把课外阅读当语文作业布置;因人施教,个别辅导。
⑴金老师把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理解词语:一个新奇的天地;遨游天涯海角;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金老师引导我们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指导朗读。看第一幅插图,想象我们读书时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自读;指名读;评读。
从鼓励课外阅读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关心学生。[板书:关心] 3.自读第五、六自然段。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反复读一读,想想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读出金老师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
同桌互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们吃杨梅时的那种惬意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自读;指名读;齐读。
从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爱护学生。[板书:爱护]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质疑:读完这一段话,你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金老师,“我”却发出这样的呼唤,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从中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
——他一定又鼓励和指导一班又一班的学生由课外阅读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
让我们也饱含着对金老师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的情感再读这一段。
四、课外延伸:
在众多的课外书中,金老师最早让“我”阅读的两本书是什么?
——《爱的教育》《寄小读者》
请同学们找来读一读,我想你一定从中有所收获。然后我们可以一起交流读书体会。
板书设计:
萧山杨梅
鼓励课外阅读
关心
感激
整理图书吃杨梅
爱护
思念
教学后记:
19、地震中的父与子(单一课)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文章结构:(1~4)儿子遇难→(5~23)抢救儿子→(24)父子拥抱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最后一句的含义。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时间:第12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谈读了课文,自
己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根据自己的提问,试着回答一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变化。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不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
4、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速读课文,夸夸这对父与子。
2.质疑:①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交流: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5、课后拓展,延续“亲情”
1.自由组成小组,在课后排演广播剧,制成录音带,然后大家在一起听一听,评一评。
2.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
板书设计:
19.地震中的父与子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 爱
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教学后记: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教案
识字2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教育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借肋图片,读词语。
4.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5.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6.朗读感悟。
7.“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8.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9.有节奏地读词语。10.说一说:
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三.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1.指名读词语。
2.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注意文中表示动作的词,曾以填动词的形式来考察学生。
3.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2.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
3.教师范写易错字:琴、喂、观、棋、戏。这些字往年学生考试中写错的很多。4.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展示汇报,师生点评。
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介绍你所熟悉的活动和参加这些活动的收获、乐趣,并写下来。
教学反思:
5.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在理解每一节意思的基础上,了解全篇课文内容的方法。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主学习生字。
要求: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生字及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交流。
a.说说自己认识那些生字,怎么认的。互相教读不认识的字词,并想办法快速记忆。
b.轮读生字,讨论词语的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e.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帮助释疑解难。
3.小组上台展示。
a.开火车快速认读生字。为生字再找些新朋友组成词语。
b.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题,全班讨论。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
3.学生描红,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二、读中悟情、抒情。
1.自由读: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3.学生自读: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质疑。
4.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节朗读,说说这一节都写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小组进行展示,表现出师生情,全班评读。
6.品味词语。
①“绿叶沙沙”像什么?“盛开的花儿”像什么?
②学习:又 又 的句型。(此句型多次考察学生,一定要求全体学生掌握。)7.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并背诵下来。8.教师小结。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四、作业练习。1.抄写生字、组词。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一株紫丁香
唱歌
一株紫丁香(我们爱老师)
笑脸
6.我选我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要对自己有信心,并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体会同学对“我选我”的认同。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质疑。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汉字的读音。2.小组接力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a。记住生字。b.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c.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帮助释疑解难。
4.小组上台展示。
a.开火车快速认读生字。为生字再找些新朋友组成词语。
b.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题,全班讨论。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
3.学生描红,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四、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我”指的是谁? 2.王宁选自己干什么?
3.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
4、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了解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 3.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读出感情。4.带着问题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5.全班交流,教师导读。
6.关于王宁“我选我”一事,说说你的想法?
二、自由读、小组读、全班展示,读出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语气。
三、“我会读”。
1.读一读,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自己试着说两句话。
四、实践活动。假如你竞选班干部,你想说什么?
五、作业练习: 1.生字抄写、组词。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6、我选我
热爱劳动
王宁 关心集体
教学反思:
(大方自信)
7、一分钟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初步感知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闹钟,让学生闭目感受一分钟的长短。2.一分钟很短,但对每个人却很重要。
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就迟到了20分钟呢? 3.学生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4.小组合作学习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2)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3)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帮助释疑解难。5.小组上台展示。
a.开火车快速认读生字。为生字再找些新朋友组成词语。
b.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题,全班讨论。
6.巩固汉字,伙伴互相考考是否认识生字。7.“找找说说”,比一比,看谁组得快。
三、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齐读生字卡片。
二、导入新课并整体感知。
1.指名读第一、第五、六自然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他却迟到了20分钟。他后悔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
(1)自学提示,自由读第2至4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2)小组汇报,全班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3.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这句话。要求读出着急、自责的语气。
4.全班齐读课文并说说: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每一分钟、每秒钟都重要。
5.全班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6.实践活动。体会一分钟里能干什么。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
3.学生描红,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四、作业练习
完成课后“找找说说”。
板书设计:
7、一分钟
一寸光阴一寸金
惜时如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教学反思:
8.难忘的一天
教学目的: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初步掌握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邓爷爷的崇敬。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紧张、激动的心情,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导入新课: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
二、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了读不准的汉字。2.小组分自然段课文,小组互查读音情况。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读准汉字的读音。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字形。5.班上汇报: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汉字的。6.师生点评。
三、自由读课文,学生质疑。
1.为什么“我”的心会砰砰地跳个不停?理解“紧张、激动” 2.“我”的紧张的心情为什么一下子平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2.“我会读”,开火车游戏。
二、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画出小作者心情的句子,看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读第2、3自然段,想想这两段主要写什么时候的心情?(联系第4自然段的开头)3.“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我紧张的心一下子就平静下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开始紧张,后来就不紧张了呢?
4.学生品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语气。
5.学习第4自然段,想一想:表演时我是怎样做的?说一说有关词语。6.小组合作学习第5、6自然段,想:
(1)邓爷爷看完表演后如何评价“我”的表演?找出相关的词语。(2)“娃娃”指谁?
(3)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我”忘不了这一天?(4)“肩上的责任”指什么? 学生讨论心得。
7.指名读第四至六自然段,读出语气。8.全班朗读全文,说说学完这课后有什么感受?
9.实践活动。把课前搜集的有关邓爷爷的故事、名言在全班交流一下。课后可以进行一下展览。
10.用“仔细地”说一句话,并且写下来。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
(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身”字的第六笔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3.学生描红,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四、作业练习。1.抄写生字、组词。2.填一填。
高兴地()仔细地()顺利地()赞许地()沉着地()紧紧地()3.我会说。(1)仔细地----(2)高兴地----板书设计:
8、难 紧张
激动 忘 表演前 心怦怦跳
平静下来 的
表演时 沉着、顺利 一
表演后 兴奋 天 忘不了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
2、积累词语,认识中国姓氏,学习查字典。
3、进行口语交际。
4、才艺展示。
慈祥的微笑 高兴地点头 紧紧地握手 和蔼可亲 仔细、满意 亲切、赞许
再一次握手
5、在认、读、说中学会识字、交际、体现才艺。
6、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
2、积累词语,认识中国姓氏,学习查字典。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这次活动安排了八对汉字,前一个为熟字,后一个为新字,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形声字中表音的部分。这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方法。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并学会应用。“我会认”用来进行巩固生字,并适当进行拓展;“我会读”进一步发现和巩固这种汉字的构字特点。
我会认。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两组汉字错落排列)引导学生读一读,看看哪两个字可成为好朋友。
2.找找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
4.多种形式读生字,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
5.你能用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字?进行交流。
我会读。
1.读读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多种形成读词语,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3.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字吗?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比比”、“读读记记”、“学习查字典”。“读读比比”安排了五组词语,目的让学生通过认读,进行比较,来巩固读音相同的形近字。“读读记记”是一段姓氏歌,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清姓氏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姓氏的部件或
偏旁是不同的。“学习查字典”是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确部首的含义,再进行举例,然后学生尝试加以练习。过程中要采取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读读比比。
1.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读每组词,比较带点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用喜欢的方式读。
4.你能为加点字再组词吗?汇报交流。
姓氏歌。
1.学生同桌互读姓氏歌。
2.回忆这是我学过的哪种识字方法,谁能举其他的例子?
3.多种形式反复读。
学习查字典。
1.复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下面这些字:区、仙、好,比一比谁最快。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种利用字的部首来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教师介绍部首的含义。
3.教师举例,示范部首查字的方法。
4.全班分成几个组,各请一名会部首查字的小老师引导组员查以下生字:悟
5.引导学生归纳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确定部首找部首页码数剩下笔画查找生字)
6.比赛进行书中练习。评出“查字典小能手”。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在学习《我选我》一课的基础上,谈“我的想法”。目的是为让学生对王宁的做法有正确的认识,做事对自己有信心,懂得正确的表现自己,和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意识。教学时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交际准备:
多媒体课件。
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我选我》课文插图)观看,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怎样的画面。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谈)
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谁来说说原因。
2.设定岗位,组织竞选。
(1)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
(2)设立岗位,启发竞选。(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也可以假设岗位。)
(3)小组内选定岗位,进行练习。
3.竞选展示。
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代表,上台“演说”,台下同学进行评议。
第四课时
展示台
这次的展示台是“露一手”。内容不限,形式不拘一格,是学生展示才能,相互学习的良好时机,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能展示自己,体验快乐。要引导学生选好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并且要为展示做好准备,展示时让每人都能“露一手”,这项活动可不受时间所限,以后也可以不定期的进行。
一、看课文插图:
1.看懂什么说什么。
2.想想图中的人会怎样表演。
二、表演才艺:
1.选择适合自己的节目。
2.准备节目。
3.表演节目。
三、评比。
四、作业:
回家表演节目给爸爸妈妈看。
第四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8单元
17、小草之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 的语言美、韵律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草的资料。
演示文稿(小草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作家王宜振把我们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诗歌世界,使我们喜欢上了这首文字,韵律都很优美的诗歌《小草之歌》,让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
2、板题
3、齐读课题
4、结合上节课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请你谈谈小草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答)小结: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草。
5、师:老师很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吗?(老师走到谁面前,谁就读一小节)(伴乐)。
小结: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声音真好听。
6、上节课,同学们提出并解决了两道自探题,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
1)小草之歌中的“之”相当于什么?(生答)师:那小草之歌,也就是——小草的歌。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读课题。
2)看第二题:按结构、内容,诗歌可以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生回答)。
师小结:上节课同学们收获不小,老师真高兴。
二、学习诗歌,理解感悟
(一)学习1~3小结
1、设疑自探
1)请同学们朗读1~3小结,并根据内容提出你的问题。
2)生提问。
3)师:老师归纳了几道自探题,找同学谈一谈。(出示)(自探题下写有自探方法),学生在下面边读边自探。
2、解疑合探
1)这一部分写了小草什么特点?回答、板书:索取很少。
2)修辞方法:拟人。
小结:把小草比作人进行自述,显得生动、亲切、易懂。在写作时,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
3)“我向大自然索取很少。”什么意思?(生答)师: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含义,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小草不渴求什么,只有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带来绿意。
3、找2组女生读1~3小节(一组三人)(要读出对小草的喜爱)。
师小结:小草是渺小的,他却那样乐观、自信;小草是弱小的,他却那样勇敢坚强。让我将小草的喜爱融入到课题朗读之中,齐读课题。
(二)学习4~6小节
1、设疑自探
1)师导入:诗歌前3小结结构上相同,且用得都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我们可以用继续用学前三小节的方法学习4~6小节。在提问时也可以分析、总结前面的提问方法,进行提问。我们看一下1~3小节的问题(师带领学生分析从那些方面进行提问)。(内容结构上,写作方法上,重点语句上)
2)请同学们默读4~6小节,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字词查字典解决。
3)提问。
4)师归纳自探题和自探方法。
5)生自己探究。
2、解疑合探、汇报
1)生答:_______。师:是呀,那微不足道的小草在防洪固沙方面还是大功臣呢!请看这几张图片......师:山坡上的小草将根深深地扎入泥土之中,并连接成网,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稳固沙土。
2)生答:_______。师:(出示图片)每个城市如绿毯般的草坪,给祖国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活力。
3)特点:防洪固沙,美化环境。师:(无私奉献)。
4)让我们将对小草的赞美之情融入到课题之中,齐读课题。
3、师:朗读这一部分时要用坚定的语气,读出小草自豪之情。(找2轮6名男生读)。
师:诗歌具有节奏美,要读出抑扬顿挫,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是读好诗歌的关键。
(三)学习第7小节1、1)设疑自探
在万木萧条的秋冬季节,小草又作何感想呢?
2)全班齐读第7小节
3)面对这一小节你又有何问题要问呢?(别忘了我们总结的提问方法)
4)生提问
5)师归纳写于黑板上
6)生自探
2、解疑合探
1)先同桌互相说一说。
2)汇报“枯槁”草木干枯,枯槁的小草什么样?看一看大屏幕。
3)师:为什么不要担心我面容枯槁?师:我不禁想起了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出示诗,并读)。
师小结:小草用不死的心灵支撑着枯黄的面容,用泥土孕育新的生命与希望,看冬去春回,草地上又是一片生机勃勃。
4)特点:生命力顽强(板书)
5)让我们将对小草的崇敬再一次融入到课题朗读之中。(齐读课题)。
3、表演读这一小节
(四)、质疑再探
1、师:在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下,解决了所有问题,这既是我们自学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同学们,还有什么质疑呢?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写小草之歌呢?(生答)(借赞美小草,赞美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2、多么美的一首诗,谁愿意美美地读出你喜欢的小节?(学生选后展示)师:真是以情动声,生动感人。
(五)、运用拓展
1、师: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在你的小草图上写几句赞美小草的话(伴:《小草》歌曲)。
2、展示
三、总结全文
师: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海角。伴着这首动听的《小草》我们的课即将结束,愿同学们也成为一棵小草,平凡、可爱、坚韧、顽强,为世界争光添彩。
18、争吵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五、教学方法:读中感悟,体会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二、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三、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⑪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⑫()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⑬()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四、课堂小结。
19、小泽征尔的判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断的判断,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学习他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2会用“全神贯注”“再三”“只有。。才”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断的判断,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学习他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教学难点:
了解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学习他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欣赏小泽征尔演奏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交响乐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交响乐,请欣赏。(教师随机介绍什么是指挥家、指挥棒、乐队、乐谱)
师:这位风度翩翩,洒脱、豪放的指挥家就是日本的小泽征尔。
2、“学生判断”的活动
师板书“小泽征尔’教师故意把“尔”写成“耳”,看学生反映,对大胆给老师提出错误的同学提出表扬。让学生评价这位同学为什么受到老师的表扬?
师:从这位同学精彩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发现了错误。更值得表扬的是你在众多听课老师面前,你能勇敢地站起来说出你的判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啊!大家鼓掌表示祝贺。其他同学也许没有发现错误,也许发现了不敢说出自己的判断。我想学习完《小泽征尔的判断》这篇课文,你一定获得很多启示。
二、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提问:看到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感知,复习新词。
1、导语:同学们心中有这么多的问号,这很好!,(虽然同学们的问题还有些肤浅,但是没关系,因为“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那么,围绕乐谱错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默读课文。(出示要求)(1、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准字音。
目的 附和 桂冠 和谐 权威 夺魁全神贯注 考虑 再三 郑重声明
3、小泽征尔是什么人?
他做出怎样的判断?(“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指挥——发现——重奏——还发现)
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判断?指挥家大赛——决赛——面对国际大师——
他判断的对吗?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记叙了小泽征尔参加欧洲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不附和音乐界权威的意见,坚定地指出乐谱中的错误而夺得大赛桂冠的事)
四、细读课文,质疑解惑。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导语:这个故事发生在小泽征尔24岁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音乐指挥,那年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前三名的决赛中,作出了“不,一定是乐谱错了!”的判断。正是因为这次比赛他成了家喻户晓的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呢?
1、在前三名的决赛中,他最后一个出场。问:他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指挥着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曲。
①指名读,评价。指导读重点词语。
②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如果让你参加这样的比赛,你的心情会怎样?
出示:这是一场()的比赛,如果我参加这样的比赛,心情会()。
(世界一流、紧张、激烈)带着你所理解到的心情再读。
③能参加这样世界一流比赛的人一定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板书:出色的音乐才华。)
④小泽征尔来到欧洲参加指挥大赛,可不是来紧张的。“聚精会神”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有到小泽征尔有着怎样的梦想?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导语:小泽征尔就是在这样的比赛中,带着自己的梦想,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以饱满的激情指挥着世界一流的乐队,乐曲是那样的激昂,那样的流畅。突然,小泽征尔发现了乐曲中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觉得不自然。问:此时,小泽征尔会怎么想?
当他将这个发现说出来之后,现场的作曲家和评委是怎样表现的?
出示:现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是小泽征尔的错觉。
①“郑重声明”是什么意思?
②当小泽征尔说乐谱中有错误,现场的作家和评委会怎样对他说?(指导郑重声明应该脸带严肃,声音肯定。)
出示:当小泽征尔指出乐谱中有问题时,所有评委和作曲家郑重声明:“()。”
导语:面对众多音乐大师的质疑,面对他们的郑重声明,小泽征尔是怎么想的?观众又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面对众多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①读,他评。引导学生再这样读。权威是什么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②小泽征尔考虑再三。你有什么样的疑问?(为什么考虑再三?考虑什么?)
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小泽征尔为什么考虑再三?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是参赛的小泽征尔,你会考虑些什么呢?(到底是
乐队的错、还是自己的错、还是乐谱的错?)
④是啊!到底是谁的错呢?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一读这两段话,与小泽征尔一起来进行考虑判断。
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指挥着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曲。
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觉得不对。
⑤结合上述内容讨论完成填空。
不是()的错,因为();不是()的错,因为();
因此一定是()错了
⑥那么由此小泽征尔做出了他考虑再三的正确判断,(板书:正确的判断)
是什么?出示两句话“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不!一顶是乐谱错了!”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试着读一读两句话(教师指导感叹号的读法。)
⑦、在小泽征尔考虑再三的时候,现场的观众会怎样呢?现场的观众会说:“()”
⑧导语:面对权威的质疑,面对观众的怀疑,小泽征尔大吼一声,大吼一声是什么样子?大吼一声地读。从“大吼一声”中你可以体会到小泽征尔此时心里在想什么呢?
出示:面对权威的质疑,面对观众的嘲笑,小泽征尔心里想:“()。”读出你的感受理解。把这句话带进课文中再读!
⑨导语:同学们,小泽征尔如此的表现让我突然有了想表演的冲动。下面我来当权威,找一个同学当小泽征尔。(指导学生说出郑重的语气和小泽征尔的自信)
⑩从小泽征尔身上你看到了一种什么品质?(不怕权威、坚持正确判断、有自信)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导语:是啊,他的喊声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门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此时你又有什么疑问?学习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找答案。
2、读出原因。
3、出示: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坚持正确判断的人,才真正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只有小泽征尔相信自己而又不附和权威们的意见,从而获得了这次大赛的桂冠。”
4、现在你明白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大赛夺魁了吗?
5、如果你就是比赛的评委之一,除了为这位坚持自己判断的指挥家热烈鼓掌之外,你还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如果我是比赛的评委,我会对小泽征尔说:“()。”带着对小泽征尔的赞许再读。
6、另外两个选手也发现了问题,但是面对环境的压力,他们没有坚持。他们在放弃了自己的意见的同时也放弃了冠军?如果你是另两个参赛的选手之一,面对小泽征尔的夺冠,你想说些什么呢?面对小泽征尔的夺冠,我想说()。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只有坚持正确判断的人,才真正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7、总结:是啊,小泽征尔除了他出色的音乐才华以外,更重要的他坚信自己正确的判断,不依附权威们的意见,所以他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四、总结全文
1、课文学到现在,看一看我们之前提过的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回顾问题。是啊,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你的收获会更多啊。
2、再一次面对这位儒雅而伟大的音乐指挥大师,联系你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谈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准备怎么做?
3、出示格言(有关信心的格言)”。
4、就是这样一位指挥大师,不但以他深厚的音乐修养让世人折服,更以他坚持正确判断、自信、不依附权威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世界。让我们带着崇敬再读题目“不!是乐谱错了
5、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小泽征尔出色的指挥艺术。(出示视频)
五、作业设计.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亲人听。
2、阅读《科学家的问题》,想一想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
20、皮巧根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危险、朽烂、不约而同”等词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
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
教具准备: 课件
一、导入谈话。
回忆本单元训练重点是什么?一起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2.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一定见到过许多桥吧,老师准备几张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这里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跟桥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同学们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2、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遇到问题怎么办?(查找工具书、请教同学等)同学们真会学习,那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89页,按照自学提示要求自学吧。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借助音节认读生字,“陡、峭、朽”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的?注意区分:“陡与徒”、“峭与俏、悄、稍、哨、捎、梢”、“朽与巧”的区分。认读词语:绕道、陡峭、朽烂,说说词语的意思。
2、本课有三个生字(课件:陡、峭、朽),看看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写三个。请同学们独立写峭和朽。用部首查字法查“陡”字时,应该查什么偏旁?还有什么字也是左耳旁?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好,让我们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分自然段读一读吧!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呢?请15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2、课题是“皮巧根桥”,通过读课文,同学们认为课文究竟是什么体裁?是写景物或是说明文吗?(写事)那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事情的发展顺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围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
1、谁架了一座什么桥?
2、他为什么要架桥?
3、是怎样架桥的?
4、人们为什么管这座桥叫“皮巧根桥”?
5、后来有了新桥为什么人们还是喜欢这样叫?
带着问题读文,用“---”画出架桥的原因。用“﹏”画出架桥的经过。(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奖与评价的语言。)
六、感悟写作特点
1、比较下列句子中“某某说”的后面使用什么符号。(课件)
课件出示:
A凡是过桥的人都说:“有了这皮巧根桥,过河真是方便多了。”
B“最好发生火灾,”一个孩子说,“那我就能从大火中把娃娃救出来。我就是救火英雄!”
C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
提示语“某某说”的后面使用什么符号,要根据提示语所处的位置来定。仿照上面的例子,试着写句子。
2、课文开头写其他孩子关于怎样做英雄、如何出名的议论和皮巧根的不声不响,从而突出了皮巧根的性格特点,这种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关的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修辞手法叫衬托。
仿写:深秋已过,公园里一片凋零,月季、百合、海棠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梅花凌寒独放。---
七、巩固练习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课后的空花篮中。
板书设计:
20皮巧根桥 架桥的原因:
架桥的经过:
磨斧
砍树 爱心
把大树架在河上(尊敬、喜爱、赞美)
砍光柳枝
加上栏杆
21、一块特别的石头
【我们的解读】
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目标】
1.认识“垛、哄、遗”等生字,会写“哄、爹、砸”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体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悟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教法】
自主、探究 【学法】
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学生依学案自主预习。
二、小组交流展示:
(一)、导入新课。
谈话激趣: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同学们,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块特别的石头》(板书课题)。
[此处设计意在于鼓励学生说话,不拘于形式,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思考。]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思考好了在小组里说一说。三: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展示:
1、朗读展示。
2、生字词展示。
3、交流体会。
二、结合思考题进行集体交流
1.结合资料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 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 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68 下渗冻结成冰
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
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 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 巨石的由来。学文探究:
1.这块石头特别在哪里?读课文有关段落找答案。
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巨石”、“孤零零”,说说它的特别之处。2.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反 复读句子,练习读出语气。
3.李四光为了解开这个问题,都问了谁?结果怎样?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学习。加强语文学习的
操作性、实践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4.学生汇报:
(1)“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小朋友的回答李四光不满意。
看插图。练习读出语气:小朋友们认为“太可笑、太奇怪”了
(2)陈二爹的回答李四光不相信。
(3)爸爸的回答引起李四光进一步思考,仍不满意。
李四光真会动脑筋。
5.“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李四光要自己解开这个谜题。他是如何研究
的?默读课文,划出
有关语句。读读这些词句,想想你有什么体会?
——第九自然段:抓住“学习、考察、想”等词语,感悟李四光对大石头能产生那么多“为 什么”!
练习朗读,小组内评读。
——第十自然段:“考察研究、发现、推翻”,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 的可贵品质看插图,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 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品味词句,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三、总结全文
1.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蕴含着巨大价值。所以李四光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李四光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语言,引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第三课时
一、反馈:
1、背诵检查。
2、习题。
二、作业
1.许多在科学研究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2.愿同学们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22、地图上的发现
【我们的解读】
课文记述的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说”的故事,表现了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教学目标】
1.认识“魏、廓”等生字,会写“吻、锯、拼”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难点】
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有关地理知识。【教法】
自主、探究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学生依学案自主预习。
二、小组交流展示:
(一)、宣布课题,导入新课。(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
(三)思考:
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
[意在顺学而导,将学生提出纷杂的问题梳理成重点问题,使其 他问题迎刃而解。] 1.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2.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 三: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展示:
2、朗读展示。
2、生字词展示。
3、交流体会。
二、结合思考题进行集体交流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学习理解课文。讨论、探究
1.自读1、2自然段。思考: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却恰好
可以拼接在一起。”什么叫参差不齐?
看插图1。
重点理解:“仔细观察”“进一步发现”“逐渐”等词语。
同样的世界地图许多人都看见过,甚至研究过。魏格纳却没有漫不经心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现
象。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2.可是,这只是一个“假说”。“假说”是什么意思?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有足够有力说明的事实证据。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 苦的考察活动。
3.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默读4-7自然段。
——长期艰苦的考察:
72(1)南极洲找到的煤块上有植物生长的痕迹和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这说明2亿年前的南极
洲不是现在的冰雪覆盖,而是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看插图,感受考察的艰苦。
南极洲的冰碛石和大洋洲、非洲发现的冰碛石是完全相同的,说明它们全都来自同一大陆。
读句子,体会“并不在„„也不是„„而是”的推理过程。所以,现在的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裂了,逐
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
4.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大陆漂移说” 5.齐读最后一段。
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再读最后一句,你能说说原因吗?
三、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
一、反馈:
1、背诵检查。
2、习题。
二、作业
1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请写一写。
23、新型玻璃
【我们的解读】
《新型玻璃》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这篇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学性。【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对高科技产生兴趣。2.展开想象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并把它介绍给大家。3.以推销产品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难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并能通过想象设计新型玻璃,从而对高科技产生兴趣。掌握推销产品的表达方法,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法】
自主、探究 【学法】
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学生依学案自主预习。
二、小组交流展示: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作为华能科技公司业务部的经理将以《新型玻璃》一课对大家进行培训,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小小推销员,大家有信心吗?(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
3自由读课文,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四)思考 :
公司新开发了好几种新型玻璃,大家想了解吗?快点打开书,谁来读读第一段?其他人想想这是什么玻璃?它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
板书: 名称 特点和作用 夹丝网 防盗玻璃自动报警 三: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展示:
3、朗读展示。
2、生字词展示。
3、交流体会。
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集体交流
1.我们公司有一位推销员在推销这种玻璃时,遭到了客户的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2.一位施工单位的工程师想要为修建中的一所医院购买病房需要的玻璃。
推销员:嘿!我是华能科技公司推销部的业务员,我公司新开发了一种产品,名叫“夹丝网防盗玻璃”。
客户:(表情)不满意地皱起眉头。
推销员:这种玻璃的特点是可以自动报警,用到医院里简直太合适不过了。这种玻璃非常便宜,100元一平米,如果你们需要,可以找我。
客户:(不耐烦地)太贵了!我们这里根本不需要这样的玻璃,请你快离开这里吧!
3.应该怎样做呢?谁来读一读“推销方法启示”?其他人想这四条中哪一条最重要呢?
幻灯:推销方法启示
(1)说话要有礼貌,态度诚恳。
(2)了解客户的需求,说清楚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产品带给客户的好处。
(3)根据客户的心理,实施相应的价格优惠。
(4)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4.谁愿意按照这四条方法来试一试?其他同学都来当评委。实践阶段
(三)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
一、反馈:
1、背诵检查。
2、习题。
二、作业
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
24、人类的“老师”
【我们的解读】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精巧奇妙的构造和特殊的功能,为人类创造发明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人们根据蛋壳的外形特点,建造了许多有名的建筑物,如:悉尼歌剧院。这其实是运用了“仿一仿”的方法。现在已经有了新兴的科学,叫“仿生学”,简单来说,它就是“仿一仿”(学一学)的创造方法。我们可以模仿某些事物的形状结构或学习它的某些原理,创造出新的物品,产生新的效果。
本活动,通过了解人类运用仿生学进行创造的实例——薄壳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创造发明提供有益的启示。【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了解一些关于仿生学的知识,从中受到启发,树立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向。
2.引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理解“雷达、原理、关键”等词语。【教学重、难点】
了解一些关于仿生学的知识,从中受到启发,树立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向。【教法】
自主、探究 【学法】
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学生依学案自主预习。
二、小组交流展示:
(一)思考: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
生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轮流读一个自然段,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二)整体感知 :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三: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展示:
1、朗读展示。
2、生字词展示。
3、交流体会。
二、集体交流
1.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抽查识字效果。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2.读完课文,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3.学习链接:P111“仿生学”
4.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填写表格。5.汇报交流
三、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
一、反馈:
1、背诵检查。
2、习题。
二、作业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阅读《鼹鼠的启示》。
语文百花园六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词语接龙的方法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3、了解人们使用的各种笔的发明及的演变过程,能够按要求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把“笔的演变”介绍清楚。
4、在了解“笔的演变”的基础上展开想像,改进一种笔,能够把未来的笔介绍清楚,写一篇习作。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能够把未来笔的样子、功能介绍清楚。[教学难点]:
1、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展开想像,将未来笔的样子、功能,介绍清楚。[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图片:看,这是语文百花园。让我们开始语海畅游吧!
1、词语接龙:
词语接龙这个游戏有的同学可能玩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1)自己读例子:藕断丝连——连绵不绝——绝处逢生„„ 轻易而举——举一反三——三长两短„„ 微不足道——道听途说——说三道四„„
(2)小组内练习:
1、2小组3、4小组5、6小组分别进行一组练习。(3)指名学生班级内展示。
(4)师生共同进行词语接龙的游戏。如:生龙活虎——虎头虎脑——恼羞成怒„„
2、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1)自己读例子:小船远去了。(轻快的)小船(渐渐地)远去了。
对比读这两句话,看看第二句话补充了哪些内容? 什么样的小船?怎样地远去了?
(2)自己先独立做练习并写到书上,然后小组内交流。(3)小组代表汇报。(4)同桌互相检查修改。
二、积少成多:
老师知道许多同学积累了好多优美的词语和名言警句,谁愿意给大家说几个?今天我们在学习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名言警句,看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1)出示:读读背背的词语和名言警句。
(2)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和名言警句,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书)
(3)师生交流,感悟其意思。
79(4)指导背诵:自己读背——同桌互背——教师抽查。
三、阅读平台
(1)自己读全文,标出自然段,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读短文,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人们从鼹鼠打洞得到启示,建造了地下铁道,地下铁道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3)默读短文,想一想人们从鼹鼠打洞得到什么启发,建造了地下铁道?地下铁道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
(4)联系生活实际,你还能说出地下铁道给人们带来了哪些许多方便吗?(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有哪些收获?(如:我们人类往往可以从其他生物那里获得启示。)
四、总结: 第三、四课时
一、能说会道:
我们日常与朋友沟通是通过口头的语言传递来完成的,口语的表达是需要反复训练的,下面我们就进行口语的表达的训练,看看谁口齿最清楚,最能说会道。
(1)将课前搜集的关于笔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出示课件:笔的发明及演变的过程。
(3)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一种笔介绍给他听:注意把笔的结构、质地、发明及演变的过程说清楚。(可以采用“笔的自述”、“笔的对话”等拟人化的方法表演。)
(4)指名汇报,集体评议修改,看谁说的好,演的棒。(5)回家后讲给家长或邻居听,请家长或邻居评议。
二、笔下生辉:
平时喜欢写作的同学,现在是你大展才华的好时机,看谁写的文章最出色。(1)你最喜欢哪种笔?你了解它吗?(可以从它的外形、质地、结构、功能和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去思考。)
(2)小组内交流:展开合理的想像,未来的笔会是什么样子,会具备哪些新的功能。
(3)打好腹稿,写出初稿。
(4)班内交流,集体评议,提出修改建议。
(5)自己修改初稿,读给学习伙伴听,征求意见。(6)把你们习作读给家长听。
三、小结:
25、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继续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曾经”“终于”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
一、依据学案内容,自主学习。
二、学习字词,教师指导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学习多音字、四字词语。
三、指导学生分清课文层次
1、思考:课文主要介绍的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四、自己依学案思考,标出自己的体会。
第二课时(展示)
一、简介二万五千里长征,导入新课。
为了北上抗日,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两年的长征,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纵横11个省,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使红军失去了千千万万坚强战士,以敌人失败、我军胜利而告终。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讲的就是在红军过草地时,发生在一个小红军和一位首长身上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分组交流 围绕问题:
1、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的?
2、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红军的倔强?
三、讨论交流。说说陈赓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红军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从中体会小红军的倔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至十自然段,特别要读好描写小红军言行的部分,读出小红军的倔强、可爱。
五、默读第十一至十五自然段,思考问题。
1、陈赓为什么要这样做?
(1)调转马头,向来的路奔跑起来。
2、“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陈赓“调转马头、奔跑起来”说明他已意识到小红军有因疲惫、饥饿而死亡的危险。“狠狠地打”表达了陈赓深深自责、十分悲痛的心情。他明白了:让小红军骑马,他为什么不肯骑;要同他一起走,他为什么找借口不肯和陈赓一块儿走;给他青稞面,他为什么不肯接受,说自己的比陈赓的还多„„
八、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是从哪些内容当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
(明白了小红军很倔强,一心为别人着想,即使自己因过度疲惫、饥饿而死,也不拖累别人。)
情”“回顾”“往事”)
十、各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十一、作业:
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第三课时(检测)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书写生字新词。
三、指导用“曾经”“终于”造句。
1、出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体会用法。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2、练习用“曾经”“终于”写句子。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整体把握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红军倔强、一心为别人着想;陈赓关心、爱护小红军,小红军牺牲了,十分悲痛,深深自责。
2、注意感情的变化,读好对话。
3、抓住重点句段进行指导。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作业:
1、书写生字词,带有生字的生词要能默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6、小兵张嘎夺枪记
一、引入新课,复习旧知。
1、课件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看一个电视剧片段,请同学们边看边想,片中讲的人物是谁,他想得到什么。请!(出示课件1:播放电视剧《小兵张嘎》片段)
预设:生:片中讲的小兵张嘎想得到一把真枪的事。
师:看来,《小兵张嘎》这部电视剧大家都已看过了。嘎子为了给奶奶报仇,为了打鬼子,他多么想得到一把真枪啊!后来有一天,他真的就如愿以偿了。你们想知道嘎子是怎样得到这把真枪的吗?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26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
老师想先看看你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2)龇牙咧嘴 恶狠狠 气势汹汹 目不转睛 得意 兴奋 生齐读。
很好,再仔细看看这些词,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板:鬼子嘎子)这个故事就是围绕鬼子和嘎子展开的,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个嘎子与鬼子斗智斗勇,勇夺手枪的故事吧!故事的起因是————(生:发现枪)师板书
经过是————(生:勇夺枪)师板书 结果是————(生:比试枪)师板书
3、请同学们再看看这些词,再联系课文内容,静静地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鬼子?怎样的嘎子?生交流。
二、口述目标:文章是怎样表现鬼子的凶恶野蛮和嘎子的聪明机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1——5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1-5自然段:找出描写嘎子的句子,画上“﹏﹏”。
2、师导入:同学们读了1——5自然段,我先提个问题:嘎子看见鬼子东张西望地朝这边走来,你们知道鬼子来干什么了吗?(来搜查院子,看里面有没有八路军。)
眼看着鬼子来搜查八路军的下落,嘎子是怎么做的?把这个句子找出来。
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要干什么?”
“眼珠子一转”,说明嘎子在干什么?(想问题。)他在想什么问题呢?
他想出办法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请同学们看看课文插图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横在门口? “横”字能换成“挡”字吗?为什么?
你们觉得嘎子怎么样?(聪明、机智)(板书:机智)
齐读这句话,读出嘎子的聪明、机智来。
3、师导入:鬼子怎会把一个小小年纪的嘎子放在眼里呢,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牙咧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他们要进院子里去。眼见鬼子要进院子里去,嘎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找........出这个句子。
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指名读后请同学们评论一下,他读得好吗?哪些地方读得好?你能再读读吗?
4、师导入:鬼子可不吃嘎子这一套,恶狠狠地用枪把嘎子往旁边一拨,大步往院子里闯去。此时的情况更加危急了,嘎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道:“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读了这句话,请同学们体会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嘎子的聪明和机智呢?
从嘎子的一言一行中都能让我们看到他的勇敢他的机智,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吧!(师读写鬼子的话)
5、同学们,课文学到这,我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虽说嘎子非常机智勇敢,可他毕竟是个孩子呀,面对那么凶的鬼子,小小年纪的嘎子为什么还要去夺枪呢?
6、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从这个自然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嘎子很想得到这支枪)从哪几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呢?
7、交流(预设)
A、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眼睛一亮”说明他看到枪后心情怎样?(兴奋)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他很想要这支枪)要把嘎子想得到枪的心情读出来的话,应该重读哪几个词呢?(一下子、亮)读读这句话。
还有哪句话也体现了嘎子非常急切地想得到这支枪呢?
B、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你读读这句,看你能读出嘎子对枪的向往吗?你为什么要重读“目不转睛地盯着”和“伸手就摘下来”呢?
从这个自然段中,除了感受到嘎子对枪向往,你还感受到什么?(他恨鬼子)他为什么恨鬼子呢?在书中把他恨鬼子的原因找出来画上“——”
你从哪句话中可看出嘎子对鬼子的仇恨呢?那你再把对鬼子的恨也加入你的朗读中好吗?(指名读B句)
8、师:你们知道吗?奶奶可是嘎子在这个世界上与他相依为命的亲人呀!就是与嘎子相依为命的奶奶,就是每天想方设法给嘎子做好吃的奶奶,就是把嘎子视为命根子的奶奶,却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他是多么的恨敌人。正因如此,他才要当兵,他才要夺枪,他才要为奶奶报仇!看到鬼子官腰间的手枪,嘎子(生——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可是,鬼子那么凶残,会让嘎子轻而易举地摘下来吗?(生:不会!)那么,嘎子是怎样 84 寻找机会,从鬼子手中夺下这把枪的呢?下面,我们学习6——10自然段。
四、学习6——10自然段
1、请同学们小声地读6-10小节,边读边想象嘎子与鬼子斗争的情景,看看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让你觉得惊心动魄?(9、10自然段)
2、请同学大声读这两个自然段,把这些惊心动魄的场面用短语概括出来,写在课文右侧的空白处。
2、生交流(出示课件3)
(关门绊鬼子 扫帚拍鬼子 身子压鬼子 咬手腕夺枪)
3、请同学们自由地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嘎子夺枪的精彩场面。同时,把描写嘎子动作的词用圆圈圈出来。反复读读这几句话,从这一系列的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答:嘎子非常勇敢)
是啊!嘎子在枪口下没有退缩,没有害怕,而是勇敢的和鬼子搏斗,看!他使出浑身力气扑向敌人,怎么压?(用身子使劲地压)怎么咬?(狠狠咬)因为他对敌人充满了恨!他仿佛要把对敌人的满腔仇恨都发泄出来。让我们带着这种恨再来读读这段话。(小组比赛读)
读得不错。不过,你们对鬼子的恨还不够深。
(出示课件4)同学们,别哭了,把所有的悲痛化作对敌人的仇恨,再读这段话吧。全班齐读。
五、学习第11自然段
嘎子勇敢地从鬼子手中把手枪给夺下来了,我们心中才有了一些安慰。正是嘎子机智地给八路军报信,勇敢地与鬼子拖延时间,让八路军有了充分的准备,为后面的反攻赢得了时间,抢占了先机,让八路军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痛打鬼子的喜悦吧。男生读第11自然段。
六、学习第12自然段
1、嘎子梦寐以求的枪终于夺下来了,拿到枪后,嘎子的心情又如何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小结:这个嘎子,当上了八路军,淘气劲却一点儿也没改,真个是天真可爱的孩子。(板书:天真可爱)
2、发散:同学们,嘎子凭借他的智慧和勇敢夺得了手枪,敌人也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有滋有味地读了这个故事,但你们可曾知道,在8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曾涌现出多少像嘎子一样的少年英雄啊!家在河北涞源一个小山村的王二小,1942年10月25日,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王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王二小的胸膛„„《鸡毛信》中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
上路。不料途中遭遇敌人,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绵羊的大尾巴下面,瞒过敌兵。敌人逼迫海娃带路。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带路。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敌人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像嘎子、王二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出示课件5)
同学们,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来的这些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表达对这些少年英雄的敬佩之情,让我们在小英雄嘎子面前,恭恭敬敬地给他,也给所有的英雄们行个庄严的队礼吧!(起立!敬礼!)
板书设计:
小兵张嘎夺枪记
发现手枪 机智
勇夺手枪 勇敢
比试手枪 天真
27、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按学案内容展示 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87 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
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四、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第二课时
一、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二、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28、“0”的突破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许海峰不畏强手,勇于为祖国争光 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6个会认字,理解新词。教学重、难点
了解许海峰勇夺冠军的经过,体会许海峰沉着冷静,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学前准备:查找资料、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你对中国奥运史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有关奥运的知识和中国奥运健儿荣获冠军的情况进行交流,以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在课文中画出词语花篮中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再读课文,(自由读)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读课文,感悟理解
1、放录像(雪海风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任命共和国国歌声中学学上升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情学习兴趣。
2、按照自学提示学习课文。
学习提示:
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两次描写许海峰射击时的情景读一读,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可写出简单的批注。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读。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
(指导朗读有关描写许海峰设射击时的情景的句子,体会他的心情。)
你对“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这句话怎样理解?
(有必要时可重放录像,让学生体会在奥运赛场上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的民族自豪感。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巩固练习
1、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及由生字带出的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的花篮上。
五、作业
1、生字、写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办小报活动。题目为“我与祖国的奥运”。
语文百花园七
语海畅游
一、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说说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目的:引导学生感悟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再说话写文章时,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以提高表达效果。过程:1 自己读一读这4个句子,感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出示另一组句子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打比方”或“把物当作人来描绘”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节日的北京,人多极了,鲜花也很多。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里的人们都情绪高涨。★夜深了,这个山村寂静极了。★汹涌的海浪猛烈地向岸边扑来。3 我也能用这两种表达方法写句子。
二、认识修改符号,并练习正确使用。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使用修改符号。过程:
1.认识修改符号。
(1)引导学生看例句和说明认识删去、删改、增加、调换这四种修改符号,(2)了解他们的作用和用法。
2.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用错的字、词、标点。
(1)完成书上的练习。(指导学生要把修改符号些正确,并且要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来检查修改得是否正确。)(2)同住两个同学互换互查。(3)老师给以正确的答案。
(4)扩展联系。老师再提供几个病句,加大练习量。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目的:积累有关理想的格言,树立远大理想,勇敢地去实现理想。过程:1 自己出声的读一读句子,试着理解句子的含义。2 大声地读你能理解的句子,通过读表达你的理解。3 与全班同学交流你理解的句子。(在同学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提升认识。)说说理解了句意之后的感受。(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5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大声的诵读句子。鼓励学生背诵句子。(要求不要太高,能背几句都可。)
阅读平台 目的: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感情,并鼓励学生能为此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过程:1 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诗歌。大体了解诗歌的内容。2 再读诗歌,想一想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3 在小组中讨论:《儿童和平条约》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说说你读后想到了什么?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诵读诗歌。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并展示合作诵读。
29、重阳节的传说
【我们的解读】
《重阳节的传说》这篇课文向人们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古时候在汝河边的一个村庄里出现了瘟魔,村庄里流行起了瘟疫,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历经千辛万苦上山拜师学艺,在练就了一身武艺后,让家乡的人们登上高处,带上茱萸喝了菊花酒避瘟魔,并将瘟魔杀死了。以后大家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反映了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根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教法】
自主、探究 【学法】
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学生依学案自主预习。
二、小组交流展示: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现在哪位同学能背诵,94 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板书:重阳节的传说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新课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浓厚。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教师在课上给足时间,每次读书应明确要求,注意读的质量。]
(三)指导认字和写字(1)屏显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交流“妻、拜、瓶、侵、袭”这 5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学生练习写5个生字、3个词语;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三: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二、展示:
1、朗读展示。
2、生字词展示。
3、交流体会。
二、结合思考题进行集体交流
深入研读
1.指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
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指读、评读: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
2.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
结合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内容。
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 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桓景拜师学艺历尽了艰辛,可见他为民除害的决心多么坚定。] 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
[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读写结合,既理解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精神,又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习传说故事的写作特点,为本单元的习作打基础。从写作角度说,传说故事多半是口头流传的,要求便于记忆,所以多用反复、对比、重叠等修辞方法,使故事情节在反复、对比中产生扣人心弦、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学生在表达时不用告诉他们这些内容,能模仿上文去说就可以了。]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4.学习第二部分:出示灯片
思考题: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
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2)画出让你感动的词句,简单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汇报,理解重点:
(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 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联系上文理解桓景按照师父的办法去做,做好了斩妖除魔 的准备。](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桓景奋勇除魔,毫不畏惧的精神,再有感 情地朗读,读出学生对桓景为民除害的敬佩之情。]
三、总结全文
1.填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 ——、——、——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为民除害。——九月初九 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2.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么。可以用上“因为„„所以„„”。3.说说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第三课时
一、反馈:
1、背诵检查。
2、习题。
二、作业
1、把重阳节的传说讲给家长或别的小朋友听。
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课本》中的民间故故事。反思:
30、寓言两则
【我们的解读】
教育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的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掩耳盗铃、铃铛、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朗读和背诵课文。抄写《守株待兔》最后一个自然段。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的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的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教法】
自主、探究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学生依学案自主预习。
二、小组交流展示: 揭示课题、解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 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教师板书:掩耳盗铃。4.通过预习,谁知道“掩耳盗铃”中的“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
铃”是什么意思?(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l)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勾出来读几遍。(3)再读课文,勾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4)熟练地读课文。2.学生自学。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2)指名试读课文。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
3.重点理解第二自然段。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明明知道 只要„„就„„
(2)在书上勾出含有“只要„„就”的句子齐读。(3)指名用“只要„„就”口头造句。
(4)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①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第(1)小题: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学生在书上勾出写偷铃人怎么想的句子读一读。
②这句话里用了一个关联词语,是哪个关联词语?“掩住”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如果把耳朵捂住,响声就听不见了。)
③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铃声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别人还能听见铃声吗?
99(5)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还这么做 刚„„就„„课文中的插图所描绘的就是这个结果,指名说出图意。)
(6)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盗铃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己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板书:自作聪明,十分愚蠢)(关键在于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7)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
②齐读全文,注意朗读时要把盗铃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思考题:
(1)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2)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3.总结扩展。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铃”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三: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二、展示:
2、朗读展示。
2、生字词展示。
3、交流体会。
二、结合思考题进行集体交流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学习理解课文。讨论、探究 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学习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同学们很喜欢,谁能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说)能把课文背下来吗?(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板书课题。“株”、“待”二字带拼音)
“株”指什么?“待”又指什么?这则寓言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学习能解决这些问题。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确立学习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课堂自学,整体感知全文 1.提出自学要求,布置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③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④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⑤完成学习任务后同小组交流。2.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字词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理解。②指读课文。(正音通句)
③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株:树根或树桩。待:等待。题目的意思是说: 守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看《守株待兔》动画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二自然段。
(1)过渡:那只兔子是怎样死的?
(抓住“不知怎么的”、“一头撞到”,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自捡”)他还会想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的心情吗?(试读)2.第三自然段。
101(1)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做什么事。)(2)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着”,“看看有没有„„”)当时他会怎么想?(着急、盼望、失意。)学生想象。如果你看见了,会怎样劝他?
3.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对事情的这个结果你感到怎样?(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读)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讨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要主动地努力去做。)
2.“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就是从我们所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3.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过?你是怎么做的?以后应怎么做?
三、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
一、反馈:
1、背诵检查。
2、习题。
二、作业
学生自由组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拓展,再次体会寓意。反思:
31、快乐王子
【我们的解读】
《快乐王子》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得意之作,也是近百年来世界公认的优秀童话之一。文中的王子和燕子,一个原本快乐、高贵,令人羡慕,一个原本自由自在、快乐高飞;可他们都因帮助别人而牺牲了自己。在作家营造的浓浓悲情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极善”,领悟到了一种“大乐”。文章语言平实,讲述性强,字里行间蕴涵着一种荡气回肠的美,激发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学目标】
1.认识“雕、柄、迁”等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通过抓住描写人物语言、行动的词语,读懂课文,理解人物,体会快乐王子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3.分组表演并评议,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感受快乐王子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品质。【教法】
自主、探究 【学法】
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学生依学案自主预习。
二、小组交流展示:
(一)1.出示课件: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欧洲式的广场及雕塑画面,一幅幅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画面定格在快乐王子的塑像上。
2.导入谈话。
这一幅幅滚动的画面,使我们欣赏到雄伟华丽的欧洲古建筑及流淌
着异国风情的广场。看,这尊造型独特、金碧辉煌的雕像是谁?让我们学习第31课,破解谜团,聆听发生在这里的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3.板书课题,围绕课题质疑。(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问题意识。)(二)合作学习,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要求做到:学会要认的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小组交流。
(1)理解词语:金箔、塑像、流离失所、英俊、寂寞、无忧无虑、信使、破涕为笑、轰然倒地、朱门、基座、乞丐、载歌载舞。(2)讨论:故事主要写什么?(3)介绍作者、地名及相关名胜等。A.简介王尔德、维纳斯。
B.(展开地图)介绍英国、埃及、尼罗河。C.(看课件)介绍金字塔。
(4)讨论:故事发生在哪里?什么季节?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A.群燕是怎样赞美快乐王子的?那只小燕子为什么要留下来? B.快乐王子在小燕子的协助下救助了哪些人?为什么要救助他们?是怎样救助的?
3.再读课文,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着重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通过重点词语来体会快乐王子善良无私、关爱穷人的高贵品质。)
(1)“快走吧,小燕子。”“快快动身去埃及。”(反复出现三次,这是王子在自己十分孤独,没有眼睛,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对小燕子一遍遍说的话。从王子对待小燕子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王子关爱他人,胜过关心自己。朗读时要读出他急切、诚恳的语调。)
(2)“虽然„„可还是忍不住泪落如雨。请把我剑柄上的宝石,给无助的母亲送去救急。”
(3)“天气太凉行人稀,没人施舍好可怜。送他一颗蓝宝石,安安
第五篇:小学语文s版第2册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s版第2册第二单元教案<2>
4、春雨的色彩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中,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色彩。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中,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色彩。[2.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燕子、麻雀、黄鸳的图片和头饰。
[
3、搜集描写春天的成语、古今诗人的诗歌。]
4、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雨景图片。)[师:春天来了,春雨姐姐也来了。你们瞧,春雨沙沙地下着,树木在雨中绿得发亮,绿得可爱。小草醒了,偷偷地探出小脑袋,桃花开了,张着粉红的笑脸,油菜花黄了,在田野里点起了望不到头的金灯。春雨滋润了万物,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1.小朋友,把你刚才看到的、听到的给大家说说吧!
2.是啊,春雨姐姐给大地换上了一件五颜六色的新衣裳,让咱们去欣赏欣赏春雨的色彩吧!(出示课题)
3.读题。
[4.相机指导写“色”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画出来,多拼几次。2.同桌互相读画出的字词,并互相纠正读音。3.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4.认读所有的生词。5.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6.再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别添字,也别丢字。7.质疑:读了课文,你最想知道些什么?教师作归纳。]
三、理解朗读
1、师激语: 是啊,春雨在小朋友的眼中是那么美。有一段描写春雨的句子,你们能不能也读得很美呢?
2、利用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
3、春雨像什么?想一想,春雨与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
(1)引导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好“ 沙沙沙,沙沙沙”。(2)联系实际说说,你在雨中最想做什么?]
4、初步感知2—5自然段,找出小鸟们的对话。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 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自由读,要求: [①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看看拼音多读几遍。②看看我们的小鸟朋友叫什么名字? ③它们在干什么?] 交流: ①我们的朋友叫什么名字?学生答,师在黑板上贴出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图片。
②它们唧唧喳喳地在干什么?学生读文回答
5、出示课题: 春雨的色彩(引导学生读好课题。)[师:我们的小鸟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几位生字宝宝。看,这些生字宝宝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等着我们去跟它们交朋友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不仅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记住它们长什么样?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1)学生自由拼读。
(2)带拼音齐读后去拼音齐读。(3)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互读,并介绍识字的方法。(4)开小火车读生字,用“ 欢”“ 题“”滴”组词。]
6、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例“: 淋、洒、滴、油”都有三点水“;线、论、颜、淋、洒、滴、油、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等等。]
7、游戏猜字。
(1)春雨落在树林前。(淋)(2)动作表演: 滴管滴水(滴);(3)洒水壶浇水(洒)。
三、检测反馈
[
1、全班快速读字词卡片。]
2、指导书写。
我会写:你、们、红、绿、花、草 【板书设计】
4春雨的色彩 你、红、们、绿、花、草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主动与文本对话、交流,感受语言美、春雨美。
(二)、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了解春雨的一些特性,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能分角色表演课文。【重点难点】
[读中体会小鸟们的天真、活泼、可爱,感受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五彩缤纷的奇妙变化。]
【课前准备】
(一)、教师:
1、自制课件。
2、小燕子、麻雀、黄莺头饰。
3、带有本课生字的小雨点卡片一套。
(二)、学生:
每人准备一套小雨点识字卡片。
一、预习(表演唱导入)
1、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是一首优美的歌,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春姑娘带着春雨娃娃来了。上节课我们跟春雨娃娃交了朋友,它邀请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呢? [跟课件表演唱《小雨沙沙》: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哟哟雨水真甜 哎哟哟我要发芽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哟哟我要出土 哎哟哟我要长大]
2、巩固生字,组词。
(1)春雨娃娃还带来了美丽的春花,让我们摘一摘。课件出示: 线论趣题底颜淋洒滴油欢
(2)读生字。(个别读—小老师带读—集体读)(3)出示生字卡片“ 滴“”欢”“ 题”,学生组词。比比谁是“ 组词大王”。
[(4)读一读书上“ 读读说说”中的词语。(5)任意选择生字;分小组互相组词。]
二、展示交流
1、读好3~5 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美
2、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知什么原因,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出示课件:三只鸟儿在田野中)这群小鸟在干什么呢?(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齐读第二段。
(2)在生活中你和爸爸、妈妈、同学争论过问题吗?怎么争论的? [结合日常生活体验: 大家为了一件事情,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我一句,谁都想说服别人,这就叫“ 争论”。]
3、想知道小燕子、麻雀、小黄莺是怎么争论的吗?这群鸟儿在争论什么问题?
自由读3~5 自然段。
[教师随堂巡视,指导读书的方法,并及时鼓励、表扬会读的小朋友。]
4、集体交流。
学生读,教师板书:课件出示 燕子绿色的小麻雀红色的小黄莺黄色的
理解小鸟眼中春雨的色彩。
[
5、你喜欢哪只小鸟?你最喜欢谁,就把谁说的话多读几遍。]
6、你能把小燕子的话读一读吗?为什么这么读啊?(出示: 春雨是绿色的??柳枝也绿了。)其他的小朋友能试试吗?
(自由读感悟。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你们觉得这情景怎么样?(美)那你们能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吗?(自己试读,指名读,评议)喜欢做小燕子的站起来齐读并表演。]
红色黄色
[
7、你最喜欢谁说的? 说说理由,用上“ 因为„„所以„„”。]
三、指导朗读。(美、争论)
1、角色表演,感受春雨的美。
过渡: 同学们,你们想争论一下吗?现在,你们都是可爱的鸟儿,“ 小燕子“”小麻雀“”黄莺”赶快飞到你的好伙伴身边,告诉他们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组成四人小组,请你在小组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读一读。(2)指名小组练习,评价,再指名表演。
(3)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分角色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2、互相评价,加深感悟。
(1)小鸟们对春雨的色彩看法不一,都认为自己说得对,所以论得很激烈,你们觉得刚才那组同学读得怎样?
(2)请你感悟当时小鸟们的心情,读出小鸟们争论时说话的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辅助朗读。
(3)再请一组同学戴上头饰加上动作,汇报朗读
找出描写春雨落下来样子的词语(落、淋、洒、滴),感悟用词之美,指导朗读3~5 段。]
3、读第六自然段
(1)雨不停地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是怎样说的。(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
(3)思考: 春雨为什么下得更欢了?
[体会“ 沙沙沙”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读“ 沙沙沙”时,语气要逐渐加强有力,注意与开头一段的区别。]
四、检测反馈
1、想象说话,激发对春雨、对大自然的爱。
(1)春雨真美!给大地披上了彩衣。在小动物的眼中,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会落到什么地方呢?
[(2)按句式说一说。春雨是()。你们瞧,春雨落在(),()就()了。](3)小朋友,让我们睁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雨吧!那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课件出示春雨姐姐的话:亲爱的小朋友们,我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
2、画一幅画,展现春雨的色彩。]
3、从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读读记记。
五、总结全文,深化拓展
1.教师总结:小朋友,我们平时看到的春雨是没有颜色的,但她让小草变绿,让桃花变红,让油菜花变黄,小鸟们就说春雨是有颜色的。
[2.拓展:春雨在别的小动物眼中还会是什么颜色的?]
3.布置作业:春雨是没有颜色的,但她却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世界,课后,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天,把你最喜欢的景色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 草地 绿 小麻雀 桃花 红 小黄莺 油菜花 黄
【教学反思】
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的过程中,孩子们被文中小鸟的争论的问题打动了,他们纷纷进入角色去朗读,突然,一向好奇的小旗打断了我的教学——“老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全班学生顿时沉寂了,只有小涵小声地说道:“春雨是无色透明的。”我听了立刻肯定了她的见解,鼓励她再大声说一遍,夸她的见解独到。因为她发现昨天的下的雨就是无色透明的。
我感到很满意,因为我并没有讲解,但是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在这个小小的“空白”中,学生们各抒己见、主动发展,这不正是我们的新课程理念的生动体现吗?春雨是什么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已经能从大自然中找到答案了。
5、世界多美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乎、母、鸡、地、站、空、高”7个字;认识“鸟字旁、提土旁、立字旁、穴宝盖、点横头”5个部首。学会使用ABB式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难点】
[感受“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词的意思。学会使用ABB式的词语。] 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们自由讨论。[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呀”。板书课题:世界多美呀。齐读课题。
(“世”是翘舌音,注意指导读准确。)]
3、认读“世界”、“美”。
[
4、试读课题。提示:读这个课题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要读好这个课题那些词是关键?为什么?]
5、讨论:什么叫世界?
6、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设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出示生字:
母 鸡 蛋 壳 醒 周 乎 整 洞 丽 极 破 站 空 高 地
[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序号画出来。
3、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4、读生字词正字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加字或漏字。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7、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的是哪个小动物的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读没有注音的生字词。
2、识记生字。
[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乎、母、鸡、地”4个字。学习2个新的偏旁。
[让学生先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看看发现了些什么,教师再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4、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5、世界多美呀
乎、母、鸡、地、站、空、高
第2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前让学生在校园里走走看看)刚才我们一起到大自然走了走,感觉怎么样呀?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啊,世界多美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世界多美呀》。
2、齐读课题。指导读题。还能读得更美吗? [(指着课题)这句话是谁说的?(小鸡)让我们学着小鸡美美地说一遍,齐读(读出赞美的语气)。世界到底有多美呢,让我们首先把这些词语读美,它们会帮助我们找到世界美的。
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领读,美美地齐读 蹲着 孵小鸡 站了起来 蛋壳儿 黄乎乎 蓝湛湛 绿茵茵 碧澄澄]
3、复习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⑴指名领读词语。⑵打乱次序去拼音读词。
⑶谁能用上这里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⑷“世界多美呀”是谁说-(板画:小鸡)
世—界—多—美—呀,小鸡是这么说的吗?世界到底怎么美呢?]
二、朗读感悟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自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谁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指名说。
[⑶它怎么会认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指导读。(如果你是小鸡,看到这全是黄色的世界你会感到怎样?)]
⑷教师简单说说鸡蛋里是怎样孵化出小鸡的小知识。
3、交流,学习第四自然段。⑴“世界多美呀!”这句话你是在哪一自然段读到的?是谁说的? [⑵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小鸡在蛋壳里看到的世界是黄色的,现在看到这么美的世界,它心里会怎么样呀?谁能把小鸡的心情读出来?
⑶读读说说:“世界多美呀”美在*****你又是从课文哪里知道的呢?]
4、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⑴这一段共几句话?分句读。
⑵指读第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读,范读。
[⑶出示第二句话(红色字体标出:啄呀啄呀、小小的洞眼)。谁能猜出老师为什么要大家特别注意这些词?你从这些词想到什么?(小鸡力气小,啄起来很吃力,啄蛋壳的时间很长,不容易。)自由练习读,齐读。]
⑷出示第三句话。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是表示颜色的? ⑸出示下面两句话,比较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呢?
他看见天空是蓝的,树木是绿的,小河是碧的。
他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出示:淡蓝的天空图、深蓝的天空图)说话训练:还有什么景物也是蓝湛湛的?
么感觉?(出示图:清澈见底的小河、绿而浑浊的小河)快看这两条小河,哪一条是碧澄澄的?为什么? [口语训练:小鸡在洞眼里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你看到过这样的景色吗?在哪儿看到的?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⑹多么快乐的小鸡呀!想不想分享小鸡的快乐?那我们来读一读,做一做。教师引读第三自然段余下的句子。
“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它用力——,就把蛋壳儿——。它叽叽叽地——慢慢——。”
[⑺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小鸡说些什么?]
三、迁移说话
小朋友,大自然的美,不是只有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其实它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的美吗?
[
1、选词语填空,再小组交流。
例: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
红的()金的()黄的()
嫩的()白的()亮的()]
2、师小结:大自然真美呀!我们不仅要爱护美,更要创造美,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四、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站、空、高”3个字,学会3个部首。
五、布置作业课堂练习[1、给字扩词
母()()()站()()()鸡()()()乎()()()高()()()地()()()
2、想想这些字的组成
母
鸡
蛋
醒 周 乎
整
洞 丽
极
破
站 空
高
地]
3、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把你喜欢的抄写下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5《世界多美呀》 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学生看第一自然段,看母鸡孵小鸡的过程以及小鸡所看到的蛋壳里的世界。让学生去思考:整天面对黄乎乎的世界,小鸡可能会想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扮演小鸡,配合着声音和画面一起来做啄蛋壳的动作,从中体会小鸡啄蛋壳的辛苦。接下来做游戏:小洞眼中看世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意思,结合段末的省略号,让学生猜想小鸡可能还会看到什么,让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加上动作,理解第四自然段。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紧凑,用丰富的图片和角色扮演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环节的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多处使用了游戏和角色扮演的形式,直观地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朗读的点评及指导还不够具体到位,在词语和局势的拓展方面,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一些学生可以应答自如,而另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有些无所适从了,在问题的设计上和表达方式上还要多加揣摩与思考。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2[
3] 4【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习兴趣,积累词句。
[难点:体会汉字的特点;把自己了解的春天与同学们交流。] 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百花园中玩一玩,你们想去吗?这个百花园里的知识可丰富了,相信同学们在里面一定能学到很多知识。
二、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一)学习第一题(我会写左右结构的字)出示:红 油 叶 村 他 鸡 忙 站
[
1、你会读这8个字吗?自由认读,读准字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仔细观察这些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结构、部首、笔画、读音、组词„„)[
3、再仔细看看这些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看看在书写时你发现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4、示范,书写,同桌互相交换欣赏,评一评。
(二)学习第二题(汉字真有趣)出示:你
他
们
伯
低
伸
很
行
往
得
1、你认识这10个字吗?自由读,读准字音。开火车读。[
2、在桌面书空一次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3、你最快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4、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字来组词、说话。]
(三)学习第三题(连一连,读一读)出示:
细细的春雨
像一面大镜子 弯弯的月亮
像无边无际的地毯 茫茫的草原
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圆圆的池塘
像一只小船
1、自由连一连。
[
2、把你连的内容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3、谁愿意既准确又流利地读给大家听?
4、四人小组合作读,看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
5、你觉得这些句子写得美吗?(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打比方的句子,好处是把事物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
6、我们再美美地把它们读一遍,好吗? [
7、你觉得这些事物还可以像什么?比如细细的春雨像牛毛。(弯弯的月亮像一根香蕉,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
8、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句子吗?
(四)学习第四题(看谁读得好)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发现了什么?
3、自由读,要求读得流利,注意“,”的停顿和“。?!”的语气。]
4、自读,评读。
5、自由读。
6、练读、齐读。
(五)学习“背一背”
[
1、拼读,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请拼音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
2、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3、读,检查、正音。
4、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6、读。
[
7、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由读,注意停顿,优美地读一读。]
8、然后试着背一背。
(六)学习“我的采集本” 出示我的采集本:
春雨沙沙沙
小草绿油油 春风轻轻吹
山花红艳艳
1、拼读,把采集本里的词语读准确。[
2、互相读、听,纠正错误读音。
3、读,想想:采集本里的词语写得好吗?为什么?
4、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5、你的采集本,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写到你的采集本里。]
三、检测反馈
说一说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 【板书设计】
百花园二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含苞欲放
春风拂面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桃李争艳 生机勃勃
姹紫嫣红
春雨绵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在老师指导下,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看懂图意,并能用几句话说出图里都有什么?]
3.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展开想像,扩展图的内容,练习说话。4.能看图写几句话。【教学准备】一幅春天的大图,一只青蛙,蝴蝶,蜜蜂小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过后呢?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二、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
1、整体观察,练习说话。
△老师跟你们一样地喜欢春天,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图画里去看看春天,好吗?
△课件出示课本P18画面。
△这是一幅春天的图,多美啊!
△我们一起仔细地看图,说说图里都有什么?——学生说。
△刚才我们说了图里有什么,要想把图里都有什么说全了,不能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那,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说。按什么顺序呢?(可以按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说。)]
——看图: △天空中有什么? ——天空中有太阳和燕子。△这句话说得很清楚。△小河边有什么?
[△先看看近处,再看看远处都有什么?
——学生认真看图。] △谁来说说。——小河边有柳树,有桃花,有迎春花,有小鸟还有小草。
[点评:他把这么多的景物,用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这样的一句话说清了。]
——小河边有柳树、桃花、迎春花、小鸟还有小草。
[点评:他用有什么、什么、什么还有什么的一句话说清了。] △大家向他们这样,小声说说。△指名说。△小河里有什么?
——小河里有小鱼还有人划船。
△刚才我们按着这样的顺序把图里都有什么看清楚了。现在我们按这个顺序说一说。
(自己小声说。两人互相说说。指名说。)[
2、自主选择,扩展句子。
△图里有这么多的景物,把你最喜欢的景物找出来,把它多么美,多么可爱,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说。]
3、展开想像,拓展内容。
[△同学们到图里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景物。让我们闭上眼睛想想:春天,大自然里还有哪些景物。]
——学生说。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看图写话。△图上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大家又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物,我们把你最喜欢的几种景物写一写。
[△写之前一定要选出你景物的景物,按顺序的练习说一说,先说好以后,再写下来。
——学生自己小声说。] △写时要注意格式。
[开头空两个格。第一行用完后,顶格写。把几种景物连起来写,写完一种景物要加标点符号。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
——学生写。
△大部分同学都写完了,同学们写得很了,谁愿意把你写的读给大家听。[※这节课,同学们说得好,写得也很好。回家后把你写得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天空中太阳燕子(飞来飞去)
小河边柳树(绿色)桃花(粉红)迎春花(金黄)小鸟(叫)(唱歌)(叽叽喳喳)小草(绿)
小河里小鱼(快活)(欢快)(游来游去)有人划船(高)
第3课时
★语文大课堂
一、预习活动要求
[
1、自由读内容,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你明确了什么要求?
3、你想和春天交朋友吗?你准备怎样做?
4、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把你的想法、做法对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二、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搜集一些赞美春天的歌曲,或者选(画)一两幅春天景物的图画。[
2、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春游,体验春天的美。]
三、课内交流成果
1、说说你和春天怎样交朋友,把你搜集到的歌曲或图画拿出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2、小组合作演一演,评一评谁和春天是最好的朋友。鼓励每个同学都要做一做。
[可以唱一支关于春天的歌,背一首写春天的诗,画一画春天的景色,还可以说很多描写春天的词语„„]
3、把你想的、说的、做的都写下来。
四、巩固 反馈
在《学习园地》办一个“我和春天交朋友”小展览。
(内容可以是歌曲、图画、照片,也可以是诗或你写的几句话。)【教学反思】
复习引导,新旧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说,会说,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