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

时间:2019-05-13 02:3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

第一篇:浅析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

浅析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

【摘 要】在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课文之间的对话过程,通过对话可以增加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本文针对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改变传授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提高教学中的自主阅读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探析

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并灵活运用语文并非易事。语文教学一直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一些语文的新理念、新模式被不断地提出,用于对语文教学的提升并创新。特别是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提出,指出了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得到提高。

一、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通过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保证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语文的知识,掌握语言学习的能力,进而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和发挥。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交流、探讨的机会,相互沟通和表达,相互学习,不仅提高了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共同提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综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长远的进步和发展。

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论是什么学科,还是学生处于哪个学习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越生动、越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二)分组式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性格等为学生分组,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内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而且由于组员之间学习能力相近,兴趣爱好相似,大家在一起交流起来,氛围也更加和谐。组内成员应在四至六人为宜。同时,分组时也应注重让各组之间的整体水平尽量均衡,这样,各组之间相处起来也会比较和谐。学习时,组内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让组内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组长,负责组内的分工、组织、督促等工作,以锻炼每位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当学生较好地完成组长任务之后,其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也会提高。因此,通过分组式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实践

(一)营造适应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氛围

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设置情境,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合作教学就是满足学生个体内部需要,老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话的实用能力,为语文教学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

(二)增加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机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既希望得到知识,又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在课外延伸阅读中,虽然阅读是个体行为,但共同的目标就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体会交流很有必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结合思想教育、时事教学、班集体建设等环节,让学生汇报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连平,陈俊香.还学生广阔舞台,显课堂精彩魅力——谈自主、合作、探究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J].德州学院学报,2011,S1.[2]虞学化.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途径[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2.[3]叶爱梳.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

[4]李位.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22)

[5]何淑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咨询企鹅:1624575606

第二篇: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与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与教学实践反思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方法与途径的研究,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教育科学前沿课题之一。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探索创造的过程,使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教学,我们通过一年多的探索,结合教学实践,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模式

教学实践 现在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划时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怎样使信息技术为数学服务,怎样使抽象的数学利用技术的手段变得直观易学,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着力探讨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初步设计各学习方式的流程作简要阐述。

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一种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参与确定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基于对自主学习的认识,我们初步设计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的流程:

下面以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学习过程为例来加以说明

(一)设问激趣,引出问题

首先教师打开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一幅壁画,教师介绍这是一幅古埃及底比斯壁画,它描述了古埃及拉绳测量的情景,他们只用一根绳子就能确定直角,下面请大家也来试一试。那么怎样用一根绳子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呢?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提出:怎样判断你所围成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二)独立探索,自主发现

问题1:画图:画出边长分别是下列各组数的三角形 ①3、4、3

②3、4、5

③3、4、6

④6、8、10 判断以上三角形的形状,并叙述自己的发现,借助于几何画板检验自己的判断。教师设计程序:输入△ABC的三边a、b、c的一些值,使得,测得∠ACB=90°;否则∠ACB≠90°

(三)提出猜想,深入探究,由同学自主探究得到:如果三角形三边长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怎样推理论证呢?学生自主探索,借助于Z-Z平台进行学习

(四)证明猜想,统一认识

怎样推理论证呢?学生自主探索,借助于Z-Z平台进行学习

(五)演练反馈,总结提炼

通过几个实例,进一步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总结提炼,深刻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根据我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确定了如下学习流程:

下面就高次不等式的解法为例说明

(一).设问激趣,情景引入

问题:根据市场调查结果,预测某种家电产品从年初的x个月内月需求量y(万件)近似满足, 在以后的月份中那些月份需求量超过2(万件).已知,求x.从而引出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二)分组讨论,探讨方法

将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并解决下面问题:你能解下列不等式吗?(1)(x-4)(x-3)(x-2)<0(2)(x-4)(x-3)(x-2)(x-1)<0 由同学利用图形计算器探索解法。

(三)交流协作,形成方法

通过学生相互的交流和研究形成下面的解法:序轴标根法 归纳:一般地解

形如

不等式的做法;

(1)设不等式右边等于零,得方程的n个根,将这 n个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在序轴上.(2)用一条曲线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穿过这n个根,曲线在序轴上方所对应的区间为不等式为不等式

(四)互辩互启,完善结论 请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4)(-x-3)(x-2)<0的解集为

(2)(x-4)(x-3)2(x-2)<0的解集为

(3)(x-4)(x-3)3(x-2)<0的解集为

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教师的适当点拨,完善序轴标根法。

(五)汇报成果,解决问题

在形成方法后,运用序轴标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例:解下列不等式:

解,曲线在序轴下方所对应的区间的解。

(1);(2);(3);

等价转化为高次方程在运用序轴标根法直接写出解集。

(六)讨论评价,总结反思,通过运用,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序轴标根法在解决高次不等式与分式不等式中的作用,也提高了同学们在建构知识相互合作所带来的效益,增加了同学们相互合作的乐趣。

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是指从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的三个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我们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按以下流程进行学习:

下面就平面图形的镶嵌为例说明探究学习法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利用多媒体播放美丽地板砖图案,说一说家里地板砖是什么形状?砖与砖之间是否有空隙,是否重叠?

思考:这些图案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这些图形拼成一个平面图案有什么特征?由此引入到要研究的课题:镶嵌。

(二)实验探索,提出假设

活动

1、动手实验探索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的规律

具体做法是:首先全班分组活动,动手实验。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纸片,进行镶嵌。看那个小组拼的又快又好。然后展示他们的成果。

(三)教师引导,证明假设

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假设进一步探究,并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证明。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一些问题进行了严格论证,达到了学以致用,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锻炼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兴奋的情绪也是时刻存在,学得非常的愉快。

(四)深入探究,完善结论

活动2:用两种正多边形镶嵌,哪些可以?为什么?

然后小组活动:哪两种正多边形能够镶嵌?看谁找的多? 活动3:用你手中的学具尝试用三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那些可以?为什么? 教师根据同学们所得的一些结论进行点评外,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

(五)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1、现有一些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地砖,选择其中两种镶嵌地面,则有()种选法

A 1 B 2 C 3 D

42.小刚和爸爸到市场买地板砖,准备装修新居,该市场有五种型号的正多边形地砖,它们的内角分别是60 °

°108 °120 °150 °,如果只选一种,这些地砖哪些适用?如果选用两种呢?

(六)评价交流,总结反思 通过同学们的进一步的交流,相互对探究知识的总结,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二.信息技术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相结合的反思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需正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是以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为完成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

2、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任何教学改革,教师都是最初的创造者和最终的执行者,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根据中学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3、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知识学习和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原则。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与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这便是数学创新思维的产生源头。

4、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基本工具的原则。信息技术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扮演以往的角色:教育素材的提供者,或是模拟教育者,或是练习

机器这样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数学知识所需信息、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5、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现实学习服务于终身学习的原则。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数学的学习不应也不可能局限于数学知识本身。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要确定新的教学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已不会也不可能单一的是学校课堂这一渠道。而信息技术提供给数学的,从广义是来说,都是数学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我们认为,这种全新的教学观念至少应包含: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些观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这些观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要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和TI-92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函数图象的变换,可以让学生利用TI-92画下列几组函数的图象,第一组由y=x2的图象与y=(x-1)2,y=(x+1)2的图象关系;第二组由y=x2 的图象与y=x2+1,y=x2-1的图象看关系;第三组由y=x2的图象与y=2x2,y=x2图象的看关系;并有这些特殊的函数的到一般的结论,通过实验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图象的变换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2、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行学习。计算机对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数学知识研究解决的数学课题,使研究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其次,探索型教学平台整合进数学课堂后,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与服务方面前进。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研究步骤,优化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这样的数学教学才使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和数学教学应追求的目标。如学生对住房和购车分期付款的调查研究,在采集大量与之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所提供的统计分析软件,来帮助自己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驾驭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又如,在研究电视发射台对城市的辐射的范围研究性课题中,学生必须收集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通过自主地和与人合作的方式,利用计算机为我们提供的分析工具,去完成研究。从这一研究中,学生可更多地思考为什么要发射人造卫星,能覆盖全球各地区,共需多少颗卫星等更深一层次的问题。这对学生开拓知识面,实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充分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精神的结果,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方式与方法上进行了积累。

(四)、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既可以是数学问题,而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第三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反思

要开展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互动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贯穿始终,就要给学生提供可供研究的海量信息资源。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网络环境给课程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协作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没有性别的差异,没有性格的差异,没有身份的差异,更没有传统评价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的优劣标志。所有学生按照研究课题与兴趣自然分组,充分发表见解、展示研究过程和结论。师生之间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自由平等的对话。学生研究的结论并不重要,展示的成果也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更看重的是学习的完整过程,他们是不是学会了学习?他们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的扶持?他们是不是将成功的在终点冲刺

值得讨论的是,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这种资源中心和协作交流平台并不一定全部是在互联网进行。从教学实际中我们注意到:互联网上的资源和平台就一定适合我们的教学么?互联网络的资源浩瀚无际,但是并非就一定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有用的信息,反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给教师的备课也带来很多盲目性。另一个方面,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商业网络,所用的平台并非是为教育设计的,各种交流平台更是不便于学生们的专题交流。同时所有网站提供的免费主页空间也是没有保障,因此,如果用它来构建学生作业的评估展示平台功能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就目前网络建设和互联网现状,我认为完全可以依托局域网的高速宽带,建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授课平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一方面由教师和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引入互联网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库的作用,引入资源中心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引入学校师生自己创建的信息资源。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在自己的网络上开辟各种专题的信息协作平台。

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也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全方位变革,要使计算机成为教师的真正工具,不要求各学科教师自己从头设计自己制作课件。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并不能要我们的学科教师都费力搞什么多媒体课件,我们只要学会拿来主义和再加工能力,如果有现成的电梯大家都不去使用,岂不是对资源的浪费?浪费了网络资源,还浪费了你自己的精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模式,网络和教育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一个团队、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而网络和教育的结合更是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强大武器。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崭新课题。

第四篇:高中语文自主创新学习模式

“高中语文自主创新学习模式”课改实验

——现代文自主阅读创新学习模式板块结题报告

一、现代文自主阅读创新学习模式的构建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当前各国课程改革都重视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反视我国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着“繁、难、偏、旧”等诸多问题,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树立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自觉完成自主探究、发现质疑、合作交流、总结评价和归纳升华的学习过程”的语文自主学习模式。

(一)、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由自主探究、发现质疑、合作交流、总结评价和归纳升华五个部分组成。

1、自主探究

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智能得不到培养,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应是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能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探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学生是否能进行自主学习,标志之一就是看他是否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确定学习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他才会有独立的思考、深入的钻研。例如诗歌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专题进行研究:或诗人的艺术创作风格,或诗歌的语言特色,或诗歌的思想内容等。

(2)给学生与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传统教学中,老师常担心自己的教学内容完不成,所以课堂上往往是一言堂,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而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结果学生既难以消化又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园地,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应该处处不放心,时时不敢放手,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究。

2、发现质疑

发现质疑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为归宿。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合作交流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而通过合作交流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通过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4、总结评价

“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的习惯,是衡量他聪慧的指标。”传统教学中大多不重视课后的总结评价,一堂课的结束似乎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完成,殊不知课后的总结评价在知识建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最后的环节是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评价自己在本堂课中的得失。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总结予以补充,同时还要点评学生的表现等。

5、归纳升华

归纳升华就是将学生在课堂学到的东西或辩论的问题进行归纳,最后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民主。

总结归纳可分为三种:一种是课堂讨论结束时的即席归纳,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第二种是在一课或一单元结束时将知识归纳成为一个体系,由学生自己完成。第三种是通过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一个典型问题。通过总结,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大大提高。

(二)、自主学习的三个误区

1、自由化

强调学生发挥其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有的教师上课便让学生自己主动看书,教师没有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更没有检查和反馈,如语文课上学生想读哪篇文章就读哪篇文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上课就是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等。自由化还有一种表现就是课堂热热闹闹,教师完全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致使教学内容常常被搁置一边。如一位语文教师在进行某次公开课展示时就是如此:教师出示学习《启示的启示》的阅读材料:一只虫子在墙壁上艰难地爬上又跌落,跌落又爬上。有三个学生看到这一情景后,各自发表了不同的感慨,在教师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时,一位学生突然发问:“老师,虫子不爬怎么办?”教师情急之中,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课堂气氛十分热闹后得出结论:可以用刺激法、诱饵法、激励法、借助法、选择法、掺取法、等待法让虫子爬起来,于是这节课就这样在快乐中结束。让学生去研究让虫子爬起来的种种办法,就这一节课教学内容而言,已远离了阅读教学的目标,没有教学创新的价值可言。这样的课堂能说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吗,这是自由化学习,不是自主学习。

2、讨论化

讨论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有的老师把自主学习理解为自由讨论,学生各说各的,只要在思考就是自由学习。这实际上是一种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自由。自主讨论应该是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互助性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相互支持与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间相互信任;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在这里合作的动机和责任使合作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讨论,在这里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这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自主讨论。

3、浅层庸俗化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更多地是为了通过学生主动观察和比较,思考和总结,更好地学习前人或别人的经验,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进行恰当的选择,不要把探究变成了一种点缀,一种形式,一种模式,好像是在完成一个过程,粗略看上去很有创新味,但细细品味又感到缺乏深入的思考,使探究只在表面上作文章,给人

一种浅层庸俗化的感觉。

(三)、处理好自主学习中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自主学习方式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受到特别的关注,广大学生也深受其益,但是它绝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中好的学习方式,如“启发式”、“尝试法”、“发现法”等,这些方法不仅没有过时,如果灵活利用或是借鉴,则会成为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修正,甚至更新,关键是学习方式必须和教学环境相配,和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最大发展的学习方式,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责任就是促进其学习方式的转变。

2、处理好学习主体与老师引导的关系。

课堂热闹,学生活跃,只是师生互动的一种良好的表现,怎样做到活而不乱,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关键在还于教师的引导。课堂上我们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教学中要设计好问题,自主学习中需要教师设计好核心问题,合作学习中需要教师要提出有价值且学生认同的问题,研究学习中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提炼出研究的问题,这样,在教学的动态中教师与学生互动,针对不同的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问题,适时点拔,最后达到共识,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高效。

3、处理好探究与基础的关系。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课堂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它是在学习其他知识的活动中获得的。可见学生的探究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而自主学习又加深加宽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的全面的把握,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场持久、复杂的攻坚战,我们只有真正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推行自主学习新模式,才能使语文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有新的发展,有的新突破,“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哈佛大学校长言)。

二、“现代文自主阅读创新学习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就具体文章而言,“现代文自主阅读创新学习模式”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从整体把握全文。在教师的导引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出几个指向明确、能涵盖全文的问题(可以从篇章结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风格等角度切入,形式可以是问答式、填充式、选择式等),然后,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读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回答问题,并提出阅读讨论中发现的疑点、问题,再由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阅读、讨论中提出的疑点、问题,可在已把所有设计的问题解答完后作处理,如其他同学自荐解答,或讨论后自悟解答。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印象,为下一步重点研读作准备。

第二步,重点研读。教师根据大纲要求,针对重点段落,按高考阅读题的形式,设计一

些具体的、指向明确的问题,指导学生对这些段落进行仔细的阅读,读后也由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也由小组推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也由教师总结。

第三步,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课文中所涉及的新的基础知识,如语音、成语、文学常识、名言警句等让其分门别类地积累并掌握。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如果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或疑难,可以提出来供全体同学讨论。

第四步,自己总结。在一篇课文学习完以后,让学生自己写一篇学习体会,内容可为思想方面的感想,也可以是艺术技巧方面的领悟等,篇幅可长可短,形式灵活。附案例1:《祝福》教案(第二课时)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俗语,就是在讲,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人真的不能够“貌相”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多媒体出示三幅肖像画),看能不能根据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推测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学生对人物的推测可以是五花八门的,答案不求一致,可请一位学生作答,老师不作总结)

这位同学的回答恰当与否我们姑且不论,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人还是可以部分“貌相”的。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也经常运用外貌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成功的外貌描写可以使我们获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感受。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就成功的运用了外貌描写来塑造祥林嫂的形象,通过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来反映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2、透过外貌分析人物形象——祥林嫂及其社会意义

通过外貌描写尤其是外貌的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的遭遇是鲁迅小说的一大特色。《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主要有三处,请找出来朗读后,思考:

⑴第34自然段的外貌描写反映了祥林嫂此时所处于怎样的社会地位?课文中哪些情节反映出了她的这种社会地位?

明确:从祥林嫂“脸色青黄”和“手脚都壮大”等语句,可以看出祥林嫂是一个长期受剥削压迫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形象。被婆婆强迫卖掉而改嫁(小说的40——64自然段);鲁镇的人们对她丧夫失子的悲剧不予同情,反而给予嘲弄(小说的68——87自然段和103——105自然段);鲁四老爷和鲁四婶因为她是寡妇而歧视她(小说的34自然段、71自然段、107——109自然段、111自然段、19——23自然段):这些都能深刻地说明祥林嫂在他人的眼中像牲口一样,可以被买卖,也是愚弄侮辱的对象,在社会中处于最底层。(这一问题较为简单,学生应该能够看出劳动妇女这一身份,至于“最底层”则不作要求。而对于社会地位的反映能找多少算多少,不求全面)

⑵第34自然段和第66自然段中均有揭示祥林嫂的性格特征的话,这些话揭示出了祥林嫂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一性格特征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有什么关系?

明确:“顺着眼”一句揭示出了祥林嫂温顺的性格特征。正是这一温顺,使她在一次次的迫害面前显得软弱,一生都顺从封建礼教,不知反抗。(在学生回答了类似的答案后追问:她的性格是温顺软弱的,那么她又为什么拼命地反抗改嫁?)在被婆婆强迫卖掉以后,虽然开始有过“出格”的反抗(这反抗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贞洁,这种贞洁观念仍然属于封建礼教的东西,实际上这种“反抗”还是为了顺从封建礼教),最后还是屈服了。在鲁

四老爷的歧视、鲁镇人们的嘲弄面前,她不仅没有给予回击,反而相信柳妈的话力图通过捐门槛来改变悲惨的命运(这实际上又是顺从封建迷信思想),正是这一软弱的性格使她最后走向了灭亡。可以说这种温顺软弱的性格是祥林嫂悲剧的个人原因,是其悲剧的根源之一。(学生应该能够找出“顺着眼”这句话,揭示的性格也应该能粗略的领会出,语言不一定完全一致,可以是类似的词语,如“安分守己”、“软弱”、“逆来顺受”等。至于与悲剧命运的关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求一致)

⑶比较阅读第3、第34、和第66自然段思考:

①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分别揭示了她怎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初到鲁镇时(34自然段),祥林嫂虽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眼角无泪痕,这表明这时候的祥林嫂人还年轻,还有活力,精神还没受到重创,对生活还抱有希望。(教师应该提示学生注意“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这一句。学生可能还会回答生活贫困,心情愉快等,也不能判错)

再到鲁镇时(66自然段),祥林嫂“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 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些表明此时的祥林嫂已经走投无路,精神受到了重创(丧夫失子的打击),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学生可能会回答“忧伤”“痛苦”等都应是正确的)

临死之前(3自然段),这时的祥林嫂年纪不过“四十上下”,可头发“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身体方面),“消尽了悲哀的神气,仿佛木刻似的”,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神态方面,表明祥林嫂的眼睛只是机械地转,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活力),这些描写都说明祥林嫂对生活已经绝望,处于极端麻木的精神状态。(学生有可能答“彻底失望”,“反映迟钝”,“痛苦到了极点”等也正确)②透过祥林嫂的外貌变化,思考祥林嫂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明确:祥林嫂的第一次外貌变化的表面原因是被卖改嫁,丧夫失子,根本原因是婆婆背后的封建礼教(在封建制度下,婆婆对媳妇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媳妇必须听从婆婆的支配,这实际上就是封建族权思想);第二次外貌的巨大变化的表面原因是鲁四老爷的歧视(小说的34、71、107——111自然段)和鲁镇人们(如柳妈等人)的嘲弄(小说的80、85——87、98——101自然段),实际情况是作为封建礼教化身的鲁四老爷因为祥林嫂没有从一而终(尽管是被婆婆强迫的),且又再度守寡而歧视她;而鲁镇的人们也因此冷落嘲弄她,柳妈更用迷信思想来加深她是恐惧(鲁镇的像柳妈一类的人本应同情与他们同处被压迫地位的祥林嫂,可是他们却落井下石,这就更增加了祥林嫂的悲剧性),使她身心均遭受严重的摧残,最后走向毁灭。就这样,婆婆、鲁四老爷和柳妈等鲁镇的人们构成了伤害祥林嫂的具有浓厚封建氛围的社会环境,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外部原因。(学生很容易回答出两次变化的表面原因,但表面原因下的根源可能不容易回答,教师可适当提示)

⑷综合前面我们对上述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思考:作者塑造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

明确:刚才我们透过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和两次外貌变化这个果,去追根溯源,探究了祥林嫂悲剧的根源这个因,可以得出结论:祥林嫂的悲剧有其自身的个人原因(软弱的性格和头脑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更有其外在的社会原因(封建宗法势力的代表——

鲁四老爷、婆婆与同样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柳妈等鲁镇的人们所构成的具有浓厚封建氛围的社会环境),归根结底其悲剧的根源还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小说正是通过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祥林嫂在天灾人祸的打击下、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摧残与迫害下一步一步地走向毁灭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学生可能根据前面的分析能找出自身和社会的原因,但可能不能进一步的归纳社会意义,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3、课外演练

前面我们透过祥林嫂的外貌分析了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了解了外貌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摘自《红楼梦》的三段外貌描写,请选择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具体分析她们的性格特征。(出示多媒体投影,由学生分析)

①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羒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明确:这一处外貌描写运用了五个对偶句,抓住了林黛玉体弱多病、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特征。(学生还可能答出“温柔”、“娇美”、“聪明”等都可以,答案不求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②王熙凤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系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桂珠钗;颈上带赤金盘螭璎络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撒花翡翠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明确:从王熙凤的头饰、裙饰和服装三个方面,极力地铺陈,描写她集珠宝于一身的妆扮,除了显示其贵族少奶奶的身份,还暗示其贪婪和俗气的品性。“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又揭示了王熙凤美丽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诈。“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又表露出王熙凤表面上似乎春风满面、讨人喜欢,实际上隐含着可怕的威势,她极有心机,极善做作。这段外貌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王熙凤虚伪、奸诈、阴险、贪婪的性格特征。(学生的分析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只要能根据文中的外貌进行分析就可以)

③薛宝钗(可与王熙凤的外貌作对比来分析)

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穿着水绿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安分随时,自云藏愚守拙„„

第五篇:“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下实践教学

“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下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能找出各种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通过一些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和初步建模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渗透分类思想,增强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感受现实世界的美与数学的关系,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可以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锻炼意志与品质,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展示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应用概念。

【教学难点】

探究、归纳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对称轴的存在性、特殊位置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剪刀飞机、正方形、圆和不等边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模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展示图形,欣赏对称美――设疑

教师活动:

首先展示三幅“喜”字图案:

师:这三幅“喜”字图案,美不美?美在哪里呢?

然后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生活中一些对称事物图片。

师:看了这些事物的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从而引入本节课主题;探究对称的实质。

学生活动:

学生依据个人爱好选择喜欢的图案说明。

生:它们都是对称的。

设计意图:

其中有两幅是对称的,一幅是不对称的,并说一说为什么,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和不对称美。从生活实际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揭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的本质。

二、独立学习

操作实践,探究对称的实质――建模

教师活动:

请每位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飞机、正方形、圆、不等边三角形四个平面图形模型。

(1)动手检验飞机、正方形、圆、三角形,哪些是对称的?

(2)请你根据操作过程描述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并写出你的结论: _。

(本小组讨论后的结论是: _)。

数学上把这些称为对称图形:飞机、正方形、圆等叫轴对称图形,你能给轴对称图形下个定义吗?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_。

学生活动:

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的这些结论往往是用生活语言描述的,譬如:图形左右相等,图形两边一样等。

设计意图:

这些图形中,有对称的,也有不对称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称的本质――即“折痕”(对称轴)是否存在。

深化概念,讨论对称的要点――质疑

教师活动:

动手操作1:你手中的这个平行四边形(非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模型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请说明理由。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①_。

动手操作2:请找出飞机、正方形、圆这几个图形的对称轴,飞机、正方形、圆的对称轴的条数分别是多少?飞机 _条,正方形_条,圆_条。

判断: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_)。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②_ ;③_。

学生活动:

关于判断这个非特殊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让学生操作演示,充分发表意见,展开辩论,最后发现无论沿哪一条直线折叠,都不能使它两部分完全重合,从而形成一致观点,它不是轴对称图形。从而得到启示①:轴对称图形沿某直线折叠后,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启示②: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启示③:对称轴的条数可不止一条。

设计意图:

通过这些活动,力求使学生在探究中悟理,在交流中激情,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有利于突破难点。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能够取长补短,合作交流,增强集体荣誉感。

巩固概念,列举对称的事物――应用

教师活动:

出示以下两个练习:

练习1:(1)找出下图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2)请大家按对称轴的条数对以上图形分类。

(3)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练习2:请列举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的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活动:

学生不难得出按图形有一条对称轴,两条对称轴……进行分类的方法。接着我鼓励学生继续思考: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可以将图形按有对称轴和没有对称轴分为两类,也可以按对称轴有有限条、无限条和没有将图形分为三类的。

学生从服装、建筑、国旗、会标、汽车标志、中国结等各个方面举例。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体现了数学的分类思想,强化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三、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充分交流讨论,合作完成,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以适度参与学生讨论,可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各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合作完成存在疑惑或较难的题。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优秀生帮教后进生,进一步强化“双基”,使得两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各自的成就感和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落实“对子”,真正把后进生转化落到实处。

四、展示反馈

教师活动:

(1)收集并用多媒体展示:八个小组的描述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2)第一小组展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小组展示:动手操作1和启示①,动手操作2和启示②和启示③。

(3)第三小组展示:练习1.(1)(2)。

(4)各小组竞争展示:(3)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5)第四小组展示:①推理游戏。

(6)各小组竞争展示:②摆一摆;③剪一剪。

教师和学生一道分享学生的展示成果,并及时给予点评、适当点拨,教师追问及时到位。

学生活动:

分组展示,各抒己见,分享他人成果,吸取经验,达成共识,扬长避短。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能、激发创造力的舞台和空间,在这个舞台上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知识,这里突破传统的以师生交流为主的诱导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多边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促进和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拓展提高

发挥想象,创造对称美――升华

教师活动:

依次出示以下例题:

(1)推理游戏: 找规律,在横线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

(2)摆一摆:如图所示,下面三个圆(两个小的等圆、一个大圆)如何摆放,使组成的图形分别只有一条对称轴?两条对称轴?无数条对称轴?

(3)剪一剪:①剪双“喜”字;②你能一刀剪出红十字会标志吗?③自己设计,剪出各种轴对称图形。

作业:设计学校的花园广场,要求设计图为轴对称图形。

学生活动:

“推理游戏”中学生有可能出现两种答案: 和 ;“摆一摆”中学生摆出多种方案;“剪一剪”和“作业”中,由设计者本人谈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在“推理游戏”中,我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该题曾被美国哈佛大学选为入学考试题,目的是让学生觉得自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学试题,增加他们的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摆一摆”中前面题目都是有轴对称图形找到对称轴,然而这道题是先确定对称轴的条数,再组成轴对称图形,目的在于通过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剪一剪”和“作业”中这个课题的条件比较宽松,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自我展示的机会,其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教学反思】

这节课利用“问题串”进行探究启发式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些问题是学生探求新知、生成新知的导航灯,每个问题都能深入挖掘教材的分散点,它们构成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大厦所必需的脚手架,为学生搭建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思维通道。

本堂课采用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中学的“ 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即:“提出问题―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拓展提高”五个环节教学,这种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合作小组”为平台,以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为前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打造快乐高效课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应用、拓展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 五环节”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帮助教师理解新课改理念;有利于帮助教师运用新课改理念驾驭课堂;有利于帮助学生适应“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主”新课堂。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中学)

下载浅析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阶段小结

    【自主课堂档案资料】《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花庄中学课题组 《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自2011年6月立项以后,我们花庄中学......

    新课改下自主合作的语文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自主合作的语文教学模式 仙城中学 高二语文 郁玉霞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教学过程中的这两个方面,孰先孰后,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花多少......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为例 一、设计理念 所谓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合集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主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等建构自主探......

    体育教学中的自主与合作学习模式(最终版)

    体育教学中的自主与合作教学模式 摘要: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持续的研究和探讨,通......

    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论文九篇

    第一篇一、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自身特点树立短期学习目标高中生面临的最终目标是高考的时候考入理想中的大学,为了这个最终的学习目标,学生需要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努......

    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践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当前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因各种缘由,课堂教学是唯一的学习途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层训练”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这三个环节来完成教......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现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中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