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双语教育教学推进情况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3 03:2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4学年度双语教育教学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4学年度双语教育教学推进情况汇报材料》。

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双语教育教学推进情况汇报材料

2013-2014学年度 “双语”教育教学推进情况

工作汇报材料

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办学质量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

2013年12月23日

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办学质量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观、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下面就我校近年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办法以及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简要汇报,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与指导。

一、学校基本情况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创办于1957年,各级政府先后为我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2000多万元的资金。学校总占地面积48486平方米,目前拥有400米运动场及三栋教学楼、食堂,锅炉房等,总建筑面积8606平方米。校园整洁,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教学班14个(其中双语教学班有10个,普通班4个),学生共518名(其中双语班学生有352名,占学生总数的68%:普通班学生166名,占学生总数的32%)。在编教职工有33人(其中双语岗位教师数29名,普通班教师数4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0名,汉族教师3名(其中专任教师参加过自治区级双语培训的教师有1名;地区级2名,市级6名,参加培训的双语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7%。目前取得MHK等级的教师有1名。)

二、双语教学的组织、实施与推进情况:

(一)成立双语教学领导机构,形成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市双语教学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学校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并配备一名师德良好、业务较强、汉语水平较高的双语工作教研员,协助教务处进行 “双语”教学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合理,团结合作,发扬团队精神,保证了双语教学的顺利推进。

(二)出台方案,制定制度,形成双语教学工作的有效机制。

为迅速提升广大教师“双语”教学的教育理念,拓宽视野,提高“双语”教学业务素质,使“双语”教学得以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制定了《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双语教学工作制度》《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双语教学奖励制度》、《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双语教学具体实施措施》等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还起到了激励引导作用。

(三)严格执行双语教学课程计划,狠抓教学管理。

根据 “双语”教学工作推进进度,我校在小学一年级开设了授汉语语文学科的“双语班”,目前我校小学阶段有10个“双语班”,汉语、数学均用双语授课。这对推动我乡民族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提高民族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保证双语教学工作有效推进。

师资队伍是推进双语教学最基本的保障。我校采取外派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教学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以提高汉语授课能力为重点,对全体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强化培训。

1、做好教师的“双语”培训工作。我校克服专任教师短缺的困难,每一学年均选派不同学科的“双语”专任教师参加市“双语”教师培训,截止目前2名教师已参加完自治区举办的汉语培训,12名教师已参加完喀什市举办的教材教法培训,结业后回校担任“双语”教学工作。现有2人正在参加双语培训。对外派培训教师明确要求培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培训作息时间,培训期间考勤与本人年终考评挂钩,学校领导还定期到培训学校了解双语培训教师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督促他们迅速提高双语教学业务素质。

2、积极开展“双语”校本培训工作,对4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全员汉语培训,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授课时间,由我校汉语教师负责授课,并定期测试。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动员教师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汉语学习,边工作,边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时刻不放松汉语学习。同时采取了多种方式为教师创造学习汉语的条件,如给各教研组订阅汉语教学杂志、组织教师个人订阅汉语报刊杂志,通过读报活动,提高教师的汉语水平,开阔教师的视野。

3、在抓好“双语”教学常规的同时,努力抓好“双语”教研工作。主要通过听课、评课、说课、校级公开课、镇级公开课、小课题研究等形式,以课件制作、教案评比、汉语水平比赛为载体逐步推进双语工作,不断提高“双语”教学技能。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每

学期人均听课30节以上。在校级公开课活动中,教师利用班班通熟练授课。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双语远程教育培训。

(五)丰富多彩的“双语”活动促进了广大师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学校德育处、团委、少先大队结合不同的教育主题积极组织双语演讲、汉语黑板报评比、普通话国旗献词、第二课堂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师生的“双语”能力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六)努力构建“双语”校园文化,创设“双语”学习情境。在双语教学推进过程中,语言环境非常重要。我校所处夏马勒乡,100%学生家庭都是维吾尔族,与汉族交往的机会很少,许多学生刚入校时一句汉语都不会。这样的语言环境非常不利于双语教学的推进。为了创设良好的双语教学学习情境,我们在校园文化的宣传方面精心构建“双语”氛围:在布置各教室、办公室和室内外墙壁时,全部使用汉语或汉维双语;我们在校园内的文化石上用汉、维两种语言书写并配图形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教室张贴的《中(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办公室张贴的各类工作职责或制度也全都是汉维双语,组织学生看有关汉语版的动画片,校园广播站使用汉维两种语言播音,学校网站绝大部分内容使用汉语,在升旗仪式、大型集会、专题宣讲时努力使用普通话等。目的是想创设“双语”教学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

(七)领导重视,为双语教学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市乡各级领导非常关注我校“双语”教学工作,多次下校调研,为我校双语教学工作明确思路,指明方向。市教育局领导、市教研室教研员经常深入我校课堂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双语课堂教学,帮助提高双语教学管理水平,仅本学期就集中两次到校听课、检查指导。同时,我校也得到了市教研中心领导和教研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和帮助,为今后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学校党政领导对双语教学能齐抓共管,倾听群众意见,制定了双语教学工作评价制度,形成了较为有效的表彰奖励机制,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在双语教学经费保障上不遗余力,从教学设备的配备、教学资料的购买、硬件设施的补充更新、双语学习环境的创设、双语教师的外出培训、双语教师的表彰奖励等方面尽学校所能,优先保障。

三、推进“双语”教学以来所取得的成绩

我校自2004年开始推进“双语”教学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使广大教职工在推进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目的上统一了认识,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使用汉语,在国旗下领导讲话、开学典礼、大型活动、会议发言等各个场合努力使用普通话,从而带动了全体师生努力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近年来,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被授予市级德育工作达标校、市级文明单位、同时学校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在推进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校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学校网站,使网站成为学

校师生交流、信息发布、考勤管理、考核公示、对外宣传、校务公开等内容展示的平台,在电脑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师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我校始终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四个认同”等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不断强化民汉师生间的互助交流,始终把握好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开展工作的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我校缺少民考汉教师,40岁以下一部分教师虽然分期参加了“双语”教师培训,但是因为培训时间短,且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少,满足不了实际教学要求。40岁以上的教师,虽然也接受了校本汉语培训,但是由于年龄大、底子薄、语言环境差等因素,导致汉语接受能力差,培训效果不明显,大多不能胜任“双语”教学任务。更让我们没有办法的是:因双语教师的短缺,导致双语学科教师超工作量问题无法解决。

2、学生:我校地处乡村,大多数学生是农民子女,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没有汉语学习和交流的社会环境,家长也没有能力督促和帮助学生;部分学生没有受过学前汉语教育,汉语基础非常弱;我校100%的学生是哈萨克族,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差。这些因素对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进程影响较大。

(二)今后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抓好双语教学常规管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面对双语教学教科研力量较薄弱的现状,今后我们会注重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相互听课、评课、交流,使双语教师在实践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艺术能力,培养一支懂教育,懂教法的新型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3、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家长,提高家长对双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农村学前儿童接受汉语教育的入学率。

4、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和外校师生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他们互相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互相学习语言,取长补短,达到各民族师生在和谐环境里共同发展。

5、更加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双语氛围。通过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6、开发富有特色的双语教学校本课程。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

2013年12月23日

第二篇:2014-2015学双语教育教学推进情况汇报材料

2014-2015学 “双语”教育教学推进情况

工作汇报材料

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办学质量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

2014年12月23日

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办学质量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观、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下面就我校近年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办法以及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简要汇报,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与指导。

一、学校基本情况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创办于1957年,各级政府先后为我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2000多万元的资金。学校总占地面积48486平方米,目前拥有400米塑胶运动场及两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食堂、综合楼,锅炉房等,总建筑面积8606平方米。校园绿草如茵,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教学班14个(其中双语教学班有11个,普通班3个),学生共526名(其中双语班学生有402名,占学生总数的76%:普通班学生124名,占学生总数的24%)。在编教职工有33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0名,汉族教师3名),其中学校行政人员1名,专任教师29名,(其中小学专任教师参加过双语培训的15名;正在参加双语培训的教师有2名,参加培训的双语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目前取得MHK等级的教师有3名。

二、双语教学的组织、实施与推进情况:

(一)成立双语教学领导机构,形成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市双语教学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学校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并配备一名师德良好、业务较强、汉语水平较高的双语工作教研员,协助教务处进行 “双语”教学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合理,团结合作,发扬团队精神,保证了双语教学的顺利推进。

(二)出台方案,制定制度,形成双语教学工作的有效机制。

为迅速提升广大教师“双语”教学的教育理念,拓宽视野,提高“双语”教学业务素质,使“双语”教学得以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制定了《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双语教学工作制度》《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双语教学奖励制度》、《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双语教学具体实施措施》等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还起到了激励引导作用。

(三)严格执行双语教学课程计划,狠抓教学管理。

根据 “双语”教学工作推进进度,2005年9月,我校在小学一年级开设了授汉语语文学科的“双语班”,目前我校小学阶段有11个“双语班”,汉语、数学均用双语授课。这对推动我乡民族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提高民族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保证双语教学工作有效推进。

师资队伍是推进双语教学最基本的保障。我校采取外派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教学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以提高汉语授课能力为重点,对全体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强化培训。

1、做好教师的“双语”培训工作。我校克服专任教师短缺的困难,每一学年均选派不同学科的“双语”专任教师参加市“双语”教师培训,截止目前2名教师已参加完自治区举办的汉语培训,12名教师已参加完喀什市举办的教材教法培训,结业后回校担任“双语”教学工作。现有2人正在参加双语培训。对外派培训教师明确要求培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培训作息时间,培训期间考勤与本人年终考评挂钩,学校领导还定期到培训学校了解双语培训教师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督促他们迅速提高双语教学业务素质。

2、积极开展“双语”校本培训工作,对4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全员汉语培训,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授课时间,由我校汉语教师负责授课,并定期测试。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动员教师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汉语学习,边工作,边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时刻不放松汉语学习。同时采取了多种方式为教师创造学习汉语的条件,如给各教研组订阅汉语教学杂志、组织教师个人订阅汉语报刊杂志,通过读报活动,提高教师的汉语水平,开阔教师的视野。

3、在抓好“双语”教学常规的同时,努力抓好“双语”教研工作。主要通过听课、评课、说课、校级公开课、镇级公开课、小课题研究等形式,以课件制作、教案评比、汉语水平比赛为载体逐步推进双语工作,不断提高“双语”教学技能。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每

学期人均听课30节以上。在校级公开课活动中,教师利用班班通熟练授课。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双语远程教育培训。

(五)丰富多彩的“双语”活动促进了广大师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学校德育处、团委、少先大队结合不同的教育主题积极组织双语演讲、汉语黑板报评比、普通话国旗献词、第二课堂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师生的“双语”能力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六)努力构建“双语”校园文化,创设“双语”学习情境。在双语教学推进过程中,语言环境非常重要。我校所处夏马勒乡,100%学生家庭都是维吾尔族,与汉族交往的机会很少,许多学生刚入校时一句汉语都不会。这样的语言环境非常不利于双语教学的推进。为了创设良好的双语教学学习情境,我们在校园文化的宣传方面精心构建“双语”氛围:在布置各教室、办公室和室内外墙壁时,全部使用汉语或汉维双语;我们在校园内的文化石上用汉、维两种语言书写并配图形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教室张贴的《中(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办公室张贴的各类工作职责或制度也全都是汉维双语,组织学生看有关汉语版的动画片,校园广播站使用汉维两种语言播音,学校网站绝大部分内容使用汉语,在升旗仪式、大型集会、专题宣讲时努力使用普通话等。目的是想创设“双语”教学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

(七)领导重视,为双语教学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市乡各级领导非常关注我校“双语”教学工作,多次下校调研,为我校双语教学工作明确思路,指明方向。市教育局领导、市教研室教研员经常深入我校课堂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双语课堂教学,帮助提高双语教学管理水平,仅本学期就集中两次到校听课、检查指导。同时,我校也得到了市教研中心领导和教研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和帮助,为今后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学校党政领导对双语教学能齐抓共管,倾听群众意见,制定了双语教学工作评价制度,形成了较为有效的表彰奖励机制,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在双语教学经费保障上不遗余力,从教学设备的配备、教学资料的购买、硬件设施的补充更新、双语学习环境的创设、双语教师的外出培训、双语教师的表彰奖励等方面尽学校所能,优先保障。

三、推进“双语”教学以来所取得的成绩

我校自2004年开始推进“双语”教学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使广大教职工在推进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目的上统一了认识,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使用汉语,在国旗下领导讲话、开学典礼、大型活动、会议发言等各个场合努力使用普通话,从而带动了全体师生努力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近年来,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被授予市级德育工作达标校、市级文明单位、同时学校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在推进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校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学校网站,使网站成为学

校师生交流、信息发布、考勤管理、考核公示、对外宣传、校务公开等内容展示的平台,在电脑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师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我校始终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四个认同”等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不断强化民汉师生间的互助交流,始终把握好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开展工作的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我校缺少民考汉教师,40岁以下一部分教师虽然分期参加了“双语”教师培训,但是因为培训时间短,且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少,满足不了实际教学要求。40岁以上的教师,虽然也接受了校本汉语培训,但是由于年龄大、底子薄、语言环境差等因素,导致汉语接受能力差,培训效果不明显,大多不能胜任“双语”教学任务。更让我们没有办法的是:因双语教师的短缺,导致双语学科教师超工作量问题无法解决。

2、学生:我校地处乡村,大多数学生是农民子女,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没有汉语学习和交流的社会环境,家长也没有能力督促和帮助学生;部分学生没有受过学前汉语教育,汉语基础非常弱;我校100%的学生是哈萨克族,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差。这些因素对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进程影响较大。

(二)今后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抓好双语教学常规管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面对双语教学教科研力量较薄弱的现状,今后我们会注重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相互听课、评课、交流,使双语教师在实践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艺术能力,培养一支懂教育,懂教法的新型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3、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家长,提高家长对双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农村学前儿童接受汉语教育的入学率。

4、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和外校师生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他们互相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互相学习语言,取长补短,达到各民族师生在和谐环境里共同发展。

5、更加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双语氛围。通过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6、开发富有特色的双语教学校本课程。

夏镇牙力古孜铁热克小学

2014年12月9日

第三篇:双语教学汇报材料

双语教学情况汇报材料

乌什县阿合雅乡中心小学

近年来,乌什县阿合雅乡中心小学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关于大力发展“双语”教育的工作安排部署,在乌什县委、政府的关怀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我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探索“双语”教育的新方法,切实推进“双语”教育工作进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基本情况

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始建于1937年9月,总占地面积18305平方米,隶属于阿合雅乡10村小学,“双语”教育雏形初始于1993年9月,是一所“双语”教学起步较早的民族小学。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努力与创新发展,2003年9月起实行民汉合校,混合编办,目前学校有在校生715名、教学班18个。其中,汉语教学班11个,学生数436名;双语教学班4个,学生数155名,民语言教学班3个,学生数124名。教职工36名,其中汉族教师21名;少数民族教师15名。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克服过去学校经费不足的困难,通过一些对口单位的援助,阿合雅乡中心小学首先保证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投入,为“双语”教学班配备了电视机、VCD、录音机、磁带、语音室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保证了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由于阿合雅乡地处自然环境较差,造成“双语”教师队伍稳定性不强,为了留住这些“沙漠中飞来的金凤凰”,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07年,为阿合雅乡中心小学新建教师宿舍9套,总面积为306平方米,使教师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强化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双语”教师教学水平为适应“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近年来,阿合雅乡中心小学牢牢抓住提高“双语”教师教学水平这个关键,不断强化培训力度。一是以校本培训为载体,不断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针对“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大家通过互相探讨,最终达成共识后,及时解决问题;二是有计划、分批次地选派有潜力、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为期三个月至两年的汉语培训,学校先后组织8名少数民族教师参加了自治区级“双语”培训,7名教师参加了地区级“双语”培训。通过培训,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改进了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三)努力创设环境,激发学生“双语”学习兴趣 为了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寻求“双语”创新模式,使学校每位学生与汉语“亲密接触”的学习环境,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学校在校园和教室的各个角落里布臵许多维汉对照的图片和文字,通过学校宣传栏、每周一句话、校园广播播放汉语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汉语,二是利用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汉语交流,提高汉语交际能力,达到汉语听、说、用的目的。三是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演唱汉语歌曲,讲汉语幽默、笑话等,鼓励学生用汉语交流,通过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时时处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四是加强全校师生日常汉语交流,不论是在课间还是课余,随处都可以听见学生说汉语,为学生学习汉语创设了实践空间。

(四)注重教研,推进“双语”教育进程

我校以教研活动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一是成立“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定期对学生进行汉语学科知识综合测试,定期检查“双语”教师备课、上课、布臵与批改作业等常规工作,深入学生和班级,及时掌握“双语”教学动态,确保双语教学正常有序进行。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组织一次具有针对性的专题教研活动。例如:在起初教少数民族学生识字时,由于孩子们对汉字的接受能力较弱,导致许多教师无从下手。后来通过集体探讨,我们就要求教师在教汉字时,要求学生边读、边用手写,采用让学生口、手、脑并用的记忆方法,结果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积极推荐“双语”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能手、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使“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

(五)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办学模式

学校通过进一步分析乌什县教育发展形势和本校汉语教学发展形势,以及学生的汉语水平,大胆创新办学模式。

1994年9月,学校首次对新招收的一年级民族学生全部实施模式三教学。模式三教学的开展,使过去的教学中表现出不思进取、依纲纳本的教学现象得到了转变。学校积极提倡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探索如何创设情境和氛围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具、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等直观教学方法,采用挂图、播放录音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习兴趣;在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中,提倡少数民族教师尽量用汉语组织和进行教学,丰富教学表情、动作,给学生创造浓厚的汉语学习氛围。

三、取得的成效

自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双语班开办以来,先后输送出汉语毕业班13届,共培养双语兼通人才400余名,其中有8名学生先后考入了内初班,大部分学生经过更高层次的双语教育考入了各大中专院校。这些学生从学校毕业时都能够熟练的用双语进行交流。目前,已有许多我校毕业的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2003年4月阿合雅乡中心小学被自治区评为“双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双语教学取得的成功经验,已辐射到周边城镇乡村学校,农牧民送子女学习双语的意识不断增强,双语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

由于我校地处自然环境较差,造成双语师资队伍稳定性不强,导致一个年级要换好几个教师,给学生的适应能力

造成极大的挑战,从而进一步导致教学质量提高的进程缓慢。

(二)、双语学前教育是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

过去由于家长让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意识薄弱,导致孩子语言接受能力较差,这给双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例如:过去我校新招收的双语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汉语,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以及听、说、用的能力都较差,往往要到三年级才能与汉族教师交流,而此时的学习成绩就难以提高。因此说双语学前教育是双语教育的重要保障。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努力提高“双语”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双语”教学研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双语教研活动,合作探究、互助交流;积极吸收和借鉴各兄弟学校 “双语”教学先进经验,为推进“双语”教育健康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三)改革办学体制,增加办学容量。一是科学安排班额设臵,最大限度地吸收生源,扩大教育规模;二是通过交流经验、培训师资、示范观摩等活动,形成资源共享,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

(四)注重办学效益,提高办学质量。“双语”教育的发展即要有量的扩张,又要有质的提高,在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办学结构的同时,不断提高办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使其规模与结构、质量达到统一,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

求,根据“双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切实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双语教学推进情况

努力拓展新思路 积极推进双语教学

---新疆某县某校“双语”教学工作开展情况

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民族教育素质,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目前,新疆双语教学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中小学正全面推进双语教学,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双语教学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我校也积极融入双语教学的洪流中。

一、学校基本情况

某县某校,原名某县第四小学,学校前身是某县巴仁乡十六村小学,是一所完全民族小学,始建于1958年,2005年2月,经上级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策划三校合一,集民汉于一校,成为了某县第一所双语小学。

占地面积21亩,建筑面积4812平方米。现有民汉学生1165人,25个教学班。其中汉族学生426人,民族学生639人,少数民族学生占54%;教职工74人,专任教师70人,汉语系教师28人,民语系教师42人。

二、双语教学开展情况

(一)双语教学逐步推进,初步取得成绩

2006年9月,某校正式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进行双语教学。招收第一届双语学生120名,其中民族学生49人,民汉学生混编入两个班内,选拔优秀的民考汉教师使用纯汉语进行授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生愿学乐学,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连续3年被评为“语教学先进单位”。在此之后,每年9月招收的双语学生均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二进行授课。至2011年7月,两个民语普通班学生毕业,我校所有双语教学班已全面进入双语教学模式二。

(二)双语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交流学习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发展学习

努力提高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能力。所有学科教师尽可能采用汉语授课;为了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氛围,校园内,师生均不采用民语言交流;同时各年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请进来”活动,利用自习课时间,把汉语最标准的学生请进民语班,领读课文,与民族同学交流,帮助民族学生解决汉语学习中的困难;同年级民汉班级结对子,学生之间结对子,成为友谊互助班级,一起开展联谊活动,这些活动都有效促进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民族团结,民汉学生成为了朋友,使用汉语进行正常交流,相互学习,一起提高,在此项双语教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我校被 2

评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手拉手示范校”,4名学生被评为“民族团结手拉手”小伙伴。

(三)积极组织培训,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提高教师双语基本功素质

大力提高民族教师汉语水平。根据我校教师实际情况,组织汉语初级、中级两个汉语学习班。选任专门的汉族教师提前备课,进行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培训。年龄大、汉语基础差的民族教师教师分入初级班,每周四下午两节课进行汉语学习;年轻、汉语稍好的民族教师分入汉语中级班,每周三下午进行汉语学习。通过学习,初级班的教师由原来一句汉语也不懂,到现在能进行简单的汉语交流,基本掌握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中级班汉语基本达到小学四年级水平,能熟练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每天的升旗仪式中,国旗下话讲这一环节,每位教师都必须参加,尤其是民族教师,必须采用汉语讲话,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锻炼民族教师的汉语表达能力。

每学期组织教师业务考试,民族教师除了参加本学科业务考试,还要参加汉语考试,考试成绩列入量化考核项目之一,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汉语。

三、存在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缺乏,教师参训时间长,出现断层,高素质双语教师相对缺乏,双语精通人员少

某校学生总人数1165人,接受纯汉语教学学生675人,接受双语教学学生490人;专任教师70人,汉语系教师28人,民语系教师42人。从师生比例明显显示出汉语、双语教师师资紧缺、民汉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建校初期上级部门从各学校抽调汉语教师41名,其中汉族教师有36人。这些教师中有民考汉教师、有学习双语专业的汉族教师、也有其他学校抽调来的汉语骨干教师,但仅过了一年时间,这部分教师数量锐减,至2011年,这部分教师仅为28人。虽然也进行了补充,但基本上补进的双语教师质量都不高,汉语文化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部分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差、底子薄,尽管参加汉语培训,边学边教,随着教学年级的升高,这部分教师越来越体现出跟不上汉语教学的脚步,低年级知识比较简单,情况稍好,但这些教师根本无法胜任中高年级的双语教学工作。而且,2005年时,全校22个班级,随着一直六年级12个全维语教学班的逐届毕业,这部分从事全维语教学的教师,年轻的教师能积极学习汉语找到相应岗位的以外,有10名维族教师汉语水平太差,除了教授维语课,已没有其他工作可以胜任,这个学科教师严重超出编制。因此,结构性缺编,教师本身素质不高,造成学生学业成绩差,4

成为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解决我校教师结构性缺编和教师素质不高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学校硬件设施差,硬环境无法给学生好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没有专门的百米达标跑道、音乐教室、美术活动室、实验室;全校仅有一台多媒体,只能在公开课和开展其他大型活动中使用;电脑包括六九二一六部队捐赠10台,总共55台(包括办公用机),微机室电脑46台,不能保证学生人均一台进行授课;2005年以前就开始使用的10部录音机,6部已不能正常使用,在英语、汉语课上教师授课多数时间就只能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因此硬件设施差,教师不能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教学的发展,给推进双语教学,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增臵各项办学设施已成为我校一个重要问题摆在需要解决的前列。

四、努力的方向

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们怎样才能无愧于心,于是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成为我们每一位新教师的座右铭。从校长到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将不懈努力,全力搞好双语教学,我相信我们行。为此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

1、坚持继续把双语教学放在工作的首位。尽可能利用校内教学资源,民汉学生相互学习促进共同发展,把汉语学习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认真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尤其是汉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2、争取为教师创造更多送出去走进来的学习机会。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珍惜每一个出去学习的机会,努力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尊重每一位到我校传经送宝的教师,虚心从他们身上学习知识、学习经验,做到学有所需、学有所用。并且,每位教师的每一次学习不仅是自己的学习,更要努力使每位教师的学习成为带动全员学习的不竭源泉。

3、全力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努力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以便争取得到上级部门更大的支持,使教学硬件设施得到改善,为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某校

2011年8月12日

第五篇:双语教育教学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学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双语教学普及进程的不断加速使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语教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将全疆教育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全面建成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双语教育的深入推进,一些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政策措施逐渐暴露出其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双语教学主导模式的选择存在简单化倾向,引发突出问题

语言和文化多样性是新疆各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多语环境构成了新疆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从国家文化利益的角度看,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吸引力,弘扬国家文化多样性,增加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战略资源储备都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新疆大力推行的双语教育主导模式却会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活力的弱化。根据在《新疆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语发展规划(2010—2020年)》(新政发[2011]30号),新一轮双语教育推进过程中将采用两种双语教育模式。模式一是指小学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高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模式二是指全部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尽管这一文件中对全区各地小学采用模式一或模式二做出了较为灵活的规定,但模式二依然是主导性和导向性的目标模式。这意味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双语教育体系设置中依然是“加授课程”。从教学语言到“加授课程”的改变,不仅会减少少数民族语言在课堂上的运用,而且会全面减少少数民族语言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使少数民族语言从区域性社会交际语言向社区交际语言、族群交际语言和家庭交流语言转化。这种功能上的转型必然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大量减少,从严重影响到少数民族语言的现代化转型。这样的后果既不符合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心理期待,也不符合中华民族长远的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在新疆一些较早推行“以汉语授课,加授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模式的地方,某些少数民族语言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少数民族语言地位的弱化不利于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在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催化下,新疆一些少数民族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对本民族语言在新疆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极为看重。这是在全疆推进双语时无法回避、也无法绕行的现实。目前在全疆推行的“汉语授课,加授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模式却透露出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受到弱化的消极信息。这使不少民族群众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前景产生担忧。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愿意甚至是不能够公开表明内心的担忧。这就为“双语教学是对少数民族推行文化同化”等言论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心理空间。我们必须认识到,以目前的方式推动双语教学的快速普及,表面上并没遇到有多少阻力,但实际上却可能使某些不满情绪不断积聚,严重影响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二)双语师资“一缺两低”情况严重,教学质量堪忧

长期以来,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兼通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双语的少数各级各类教师十分短缺。随着双语教学加速推进,双语教师“一缺两低”(数量缺少,汉语水平低,双语教学能力低)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我们调研的伊犁州、伊宁县、尼勒克县、和田市、墨玉县、喀什市、泽普县、乌恰县等地,当地教育部门都反映双语教师严重短缺。在维吾尔族占本地总人口比例高达97%的和田地区,据教育部门估计,目前全地区双语教师缺口高达1万人。目前已经完成培训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少数民族语言教师转型而来,这些老师大多是通过为期一年或两年的汉语学习培训成为双语教师的。由于学习和使用汉语的时间有限,多数双语老师的汉语水平或使用汉语教学的能力比较低,汉语讲授课程的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为满足双语教学推进的总体部署,全疆各地还采取了多种方式增加双语教师数量,如招收县聘教师、发动师范学院学生支教、动员部分政府机关人员到学校进行阶段性任教等。但这些办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燃眉之急。全疆范围内,双语教师“一缺两低”的现象正在随着双语教学的新一轮加速推进而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重大因素。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新政办发[2009]40号)提供的数字,到2012年,全区学前“双语”教师缺额约1.15万人,到2014年,全区小学“双语”教师缺额约5.6万人,初中缺额约1.3万人。如果考虑到高中阶段双语教学教师的缺口,2012—2014年全疆需要新增加的各类合格的双语教师的数量可能高达8万人以上,平均每年需要新增加2.6万人以上。从近年来新疆双语教师培养的实际进展来看,每年新增加2.6万以上合格的双语教师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

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双语老师是新疆全面推进双语教学建设的根本前提。不顾师资力量的现实状况,一味加快推进双语教学普及的进程,不仅会使双语教育的质量难以保障,而且会削弱少数民族群众对双语教学的接受和认同。一些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担忧,在双语师资条件还很不充分的条件下,大规模快速推进双语教学,将会使整整一代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少数民族语言学不好、汉语学不好、知识和文化学不好的“准文盲”。这种担忧值得高度重视。

(三)大量不具汉语听课能力的学生进入以汉语教学为主的教育体系,加剧了双语教学质量问题

双语教学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样是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全疆小学到高中阶段在少数民族语言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学习、使用汉语的社会环境,实际上不完全具备用汉语听课、学习的能力。这类原本接受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学生,突然转入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后,很多人学习成绩在低水平徘徊,提高缓慢。从双语教育的规律来看,对于缺乏汉语应用环境的少数民族学生完全使用汉语进行授课、只保留少量母语课程的做法,一方面会使学生的母语思维能力和心智能力的培养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的汉语思维和理解能力长期处于紧张和不足状态,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伊宁县一位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反映,没有经过学前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很难适应汉语授课,有的班级40%的学生跟不上课程,老师的压力很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和知识分子对这种不顾教师实际状况、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双语教学意见很大。

(四)教材及辅助学习材料开发滞后,增加了教、学双方的困难,造成双语教学无法进入良性循环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双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能够熟练应用两种语言进行教授,学生具备相应的使用汉语听课学习的语言能力,还需要科学的、适应母语文化背景的、易懂的专用教材,并有丰富的配套辅助教材和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料。由于缺少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编写的汉语教材,新疆各地双语教学中采用全国通用的汉语教材。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与知识背景,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如古文和古代诗歌)在理解上普遍存在较大困难。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语教材内容的动漫、语音等辅助性学习资料也非常缺乏。这些问题加剧了双语教学中已经存在的其他矛盾,使双语教学难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五)配套环节缺失,导致多重负面效应

双语教学的全面推行是一项影响新疆社会长期发展的重大基础性文化工程。随着双语教学的全面推行,新疆的教育体系,以及相关的师资结构,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认知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推进双语教学尤其需要谨慎细致,做好各项配套工作,以缓释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压力。目前,新疆双语教学在配套支持方面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双语教学的整体推进造成了影响。

首先是少数民族语言教师的转岗和安置工作中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当前,双语教学的推行需要大批少数民族语言教师通过学习和培训转型为双语教师。但是,一些少数民族老师由于年龄和其他原因,无法完成向双语教师的转型。对这类少数民族语言教师,教育部门通常安排提前退休、转到教辅岗位或安排其他工作。但无论是提前退休或转岗,都会带来收入降低,社会地位下降等问题,使教师个人利益受到损害。这引起一些少数民族语言老师的不满。教师是少数民族中的文化精英,在少数民族群众心目中通常具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他们个人利益受损、社会地位下降以及对双语教学的不满情绪都会影响到少数民族群众,造成新的不满情绪,从而不利于双语教学的推进。其次是双语教学的经费保障依然不够充分。全面普及学前双语教学是推动双语教学整体顺利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自治区专门出台了《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新财教[2010]118号),对“七地州及九县市”学前双语教学的经费保障进行了全面部署,但学前双语教学在保障经费方面仍然不够充分。以伊宁县为例,至2010年9月,全县已经建成68所学前双语幼儿园,占当地幼儿园总数的70—80%,但由于经费和编制缺乏,大多数双语幼儿园一个班级只配1 个双语老师,没有经费聘请厨师、保育员和勤杂工,教师实施包班教学,还兼任保育、勤杂等工作,负担很重,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按照自治区提出的标准,进入双语幼儿园的少数民族儿童每人每年生活补助1000元,每人每年共用经费300元。但民汉混合编班后,汉族儿童没有这笔经费,既造成各族学生生活待遇上的不平等,事实上也拉低了幼儿的生活补助水平,汉族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都不满意。

双语教育推进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当下制约着双语教学的质量提升和顺利推进,远期则影响着新疆双语教学体系建设的最终成功,影响着新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高度重视。

三 完善新疆双语教学相关环节的政策建议

双语教学的发展是深刻改变新疆语言生态与文化格局的重大文化事件,事关新疆各少数民族群众长远利益和国家根本利益。我们认为,针对新疆双语教学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完善新疆双语教学目标和相关政策,使之更加符合新疆实际,让双语教学真正回归双语的本质

要确定新疆双语教学的合理目标,首要问题是从认识上解决少数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的关系问题。从国家文化战略层面,特别是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来看,新疆双语教学中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来自两个战略性维度的交集: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及的合法性、正义性和紧迫性;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承发展的合理性、正当性和必要性。相对于新疆短期内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气候的波动,这一战略性交集的内容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点。只有从这一战略交集出发,新疆双语教学中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两种语言的比例关系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体系向双语教学体系转型的速度和节奏问题、双语教学的模式构建问题、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发展前景问题才有可能得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合理解答。

当前新疆正在加快推行的“汉语授课,加授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政策目标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出台的,有其历史合理性,对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一政策在出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新疆阶段性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应急色彩。随着双语教育在新疆各地的深入推进,隐藏在这一政策设计中的深层问题也日益暴露。如果不加反思地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将会对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发展带来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最终损害国家根本利益。

建议由中央政府授权,组成包括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新疆教育部门等部门参加的双语教学政策评估和研究组,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相关专家、双语教师和少数民族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完善新疆的双语教学政策和推进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新疆实际、更加符合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真正回归双语的本质。

在提出更为完善的双语教学目标模式和推进规划以前,应当允许新疆各地区根据双语教师培训和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课能力的状况,因地制宜,灵活执行现行的双语教学政策,以减轻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和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利影响。

(二)充分准备双语教学的各项条件,有序推进双语教学普及的进程 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师资准备,把培养数量充分、质量合格双语教师作为推进双语教学的第一要务和第一条件。为此,应该加大投入,加大双语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规模,扩大现有的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大量培养从学前教育体系到终身教育体系的双语教师,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充分的合格师资。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双语教学的推进宁可从缓,也要避免拔苗助长、盲目冒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要从培养学生汉语听课、学习的能力着手,稳步推进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推进,应该与学生的汉语能力相适应。要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汉语听课和学习能力后,再使他们进入汉语与少数民族课程比例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环境中。要避免为追求“双语教学普及指数”而将大量不具备汉语听讲能力的少数民族学生“投入”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中。

第三,要组织力量,迅速开发新疆双语教学所急需的教材和教辅体系。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和文化背景双语教材和教辅资料对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针对新疆双语教学的需要,大量开发具有新疆地方文化特色、丰富生动、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双语教材以及相关的音像和图册等教学辅导资料,为双语教学的顺利推进提供教材保障。

第四,要从新疆各地实际出发,实施差别化双语教学模式。以增进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和母语两种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双语教学模式,是总体性的目标模式。由于新疆各地民族分布、地域性历史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差异,各地在实施这一总体模式的过程,还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等原则,实施差别化的教学模式。只有真正落实好这些原则,一个寓多样于统一的双语教学政策才能落地生根,得到新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衷心拥护。

第五,要做好从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体系向双语教学体系转型的整体性设计。双语教学的全面推行,使原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体系被打破,新的双语教学体系逐渐建立。在这一过程中,要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尽可能使转型过程柔性化,弹性化,人性化,为少数民族师生和学生家长提供认知转型、心理转型的空间,并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新旧两种体系转换对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的冲击。二是要用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理念指导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各个阶段的教学体系转型,形成覆盖各个教育阶段、各种教育类型的相互连通的双语教学体系。三是要努力打通新的双语教学体系与汉语教学体系的连接,使双语教学体系与汉语教育体系之间形成日益紧密的双向交流,充分共享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丰富的教学资源,推动全疆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全面强化双语教学配套措施,为双语教学的成功推进提供强力支撑 双语教学是一项牵涉面极广的系统工程,其顺利推进需要强力支撑。为此,需要强化教育体系改革、就业、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等领域的配套措施。

在教育体系改革领域,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保障工作。一是妥善安排教育体系转型后的少数民族语言教师的工作岗位,使他们收入不降低,地位有保障,心理无负担,赢得他们对双语教学政策的拥护。二是要落实好双语教学的经费保障,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感受双语教学的好处。在实行民、汉学生混合编班的各级各类学校中,一定要全面贯彻各族学生一律平等的原则,实行各类经费和补贴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避免以民族身份确定资助对象或受惠对象的做法。三是做好双语教学的激励性政策设计。建议改革高考中按民族身份进行加分的设计,调整为按双语或多语能力加分,并在高考和其他人才选拔考试中,赋予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英语等语言科目以同等地位,激励全疆各族学生积极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

在就业领域,要逐渐建立针对双语能力的激励机制。要把双语老师视为具有两种专业技能的双技能专业人员,从工资待遇上进行激励,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热爱双语教学、投身双语教学。同时,在公务员考试和其他就业选拔中,将双语能力作为优先录取的条件,营造双语学习的社会环境。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要办好各类少数民族语言报刊、电台、电视频道、出版社、网站,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公共文化产品和少数民族特色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加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提振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

在社会领域,要适当增加少数民族语文翻译人员的数量,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形成尊重少数民族语文的社会氛围。

下载2013-2014学年度双语教育教学推进情况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4学年度双语教育教学推进情况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同志 发布者:刘亚蓓时间:2013-09-06新疆教育信息网 1.您是自治区党委主管教育工......

    双语教学汇报材料1

    在实践中前进双语教学汇报材料——记库尔勒市兰干乡学校教育教学特色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校自2005年至2007年度两次获得库尔勒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库尔勒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双语汇报材料专题

    双语汇报材料 一. 学校基本情况 蒋口镇刘孟楼小学位于张梨园村中部,始建于1952年,学校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2个学前班,专任教师14人,其中小教高级......

    双语汇报材料

    新源县吐尔根乡牧业中学“双语教学”汇报材料 新源县吐尔根乡牧业中学 2010年3月22日 新源县吐尔根乡牧业中学“双语教学” 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概况 新源县吐尔根乡牧......

    双语汇报材料

    和静县第五小学“双语”班汇报材料 花园似的第五小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逸、舒适的学习场所,很自然教育教学工作就成了学校的中心工作,狠抓教育教学是我校所有教师的职责,也......

    双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双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第六中学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及科教系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教科局各科室的关怀、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和学生......

    双语教育教学报告

    XX学校双语教育教学报告 一、学校基本概况 办学宗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校风:修身尚德、锐意进取。教风:爱生、严谨、博学、创新。学风:乐学、善思、合作、......

    双语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茅贡乡地扪小学 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双语教育教学是学校特色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