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联动式言语训练的研究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联动式言语训练的研究
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曹引娟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而读正是积累的过程,写和说正是实践运用的过程。将这二者充分结合,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
在学生的语文课程中,阅读课课时最多,它也担负着更重要的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因此在阅读课中进行读写和读说的训练,效果会更好。
而现在小学语文低中年段教学并不乐观。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年级靠:阅读教学中除了识字写字外,竟然充斥着大量的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忽略了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不知所学,收效甚微。因此,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由编者精心挑选的课文之后,并没有对他们的习作能力起到多大的指导作用。
因此,我们提出《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联动式言语训练的研究 》这个课题,希望能够结合低段语文教材,在低段进行说写结合训练,强化说写结合训练的意识,探寻出说写结合训练的一些规律和方法,以读促写(说),以(说)写促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阅读教学中读写(说)结合训练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低段学生识字量不大,能写的字更少。但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已积累了许多口头语言,利于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段(1-2年级)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因此也决定了我们要让他们敢说,后才敢写爱写。
2.名家教育理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表达的熟练技巧”。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认为:“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
3.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4.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说话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阅读还能为说话写作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反过来讲,说写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以说,阅读与说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读与说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一)研究的工作目标
1.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善于读书,并学会从读书中积累说写素材的有效方法。
2.培养低段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习惯,探索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说(写)一段话的有效方法。
3.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将文字的语言、章法、写作技巧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的课堂授课技巧。
(二)学生质量目标:
学生的阅读、表达、写作的兴趣浓厚,听说读写的习惯、能力有显著提高。
四、研究对象: 1、2年级各抽一个教学班进行。
五、研究周期: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3年9月-2014年7月)1.准备阶段:2013年8月(1)制定课题方案。(2)学习相关的理论和教学案例。2.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5月
(1)认真研读教材,自主备课时有意识地确定好课文的读写(说)结合点。每期有一节课题研究课呈现。
(2)将精彩说话集和优秀的练笔集集中展示,并在班级中的交流。通过互评互阅,让孩子共享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写(说)出更多的好片段。
3.总结阶段:2014年6月(1)将学生的精彩练笔汇编成集。(2)完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实验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七、具体措施:
1.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研讨,以上随堂研讨课或学习教学理论的形式进行。2.确定组内结对教师,结对教师间常听随堂课。年青老师每期至少上一节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课。
3.及时写教学反思,并常交流,每期至少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4.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有条件可邀请有关的专家讲学,为教师开阔视野,接触理论前沿,形成敏锐的科研能力创设条件。
5.充分利用网络,就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就教育教学过程具体环节相互切磋,促进交流,资源共享,展开互动性学习等,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
八、研究成果展示形式(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经验文章。(3)学生精彩课堂练笔(说话)集。
八、课题实验的主研人员
第二篇: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上期回到树人接手教二年级,这应该是第四次教二年级了,很明显的感觉是这个班孩子识字能力比以前几个班强多了,如果再把大量教学时间花在识字教学上显然是一种浪费。如何抓住“语言训练”这条语文的根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是我教这个二年级想得最多的问题,后来参加了我校廖娟主任领衔的课题《如何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研究,在廖主任的指导和课题组老师的启发下,尝试着寻找每课教学的语言训练点,告别了伴随我多年的分析讲解式的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语言训练,一学期多的研究与实践,我的课堂在改变,学生在进步。下面是我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两个例子。
15.《画风》语言训练
【教材简析】
《画风》一文中写到三个小朋友想到了画“飘扬的红旗”、“被风吹弯的小树”、“被风吹斜的雨丝”和“转动的风车”来表示风的存在。课文中对话较多,语句比较简单、朴实,但十分准确。如“一根旗杆”“ 几棵弯弯的小树”“ 几片乌云” “几条斜斜的雨丝”等,教学中可抓住这些语言,对学生进行正确使用量词的训练、学写人物对话训练和语言转换训练。
【训练点一】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过程】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赵小艺、宋涛、陈丹是怎么画出风来的? 2.学生回答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赵小艺在房子前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3.根据所填内容,把量词“片、条、根、棵”送回家 一()旗杆 一()小树 一()乌云 一()雨丝 4.读读填填
一()桥 一()房子 一()森林 一()硬币 一()春雷
()()()()一 雨 一台 一枝 一块
()()()()
【训练点二】学写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
1.勾画出文中赵小艺、宋涛、陈丹说的话,小组分角色读一读。
2.观察这些句子的写法,说说自己的发现。(提示语在前,说后面用“:”,说的话用引号引起来,后引号打在句号外面。)
3.教师示范书写冒号、前后引号,并提醒注意标点的位置,学生练习写三遍。4.完成课后读读写写,再仿写一句。
【训练点三】转换语言,重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改变原有的叙述语言,为学生提供诗句的格式来进行语言实践,即:风来了,风把(),风藏在()。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式,学生把课文写到的四种画风的方法稍作修改后进行了运用,一首小诗便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
风来了
风把(红旗吹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红旗里)风来了
风把(小树的腰吹弯了)风藏在(路边的小树里)风来了
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风来了
风把(风车吹得呼呼直转)风藏在(小朋友的风车上)
——节选自余姚市低塘小学 陈春波《调制语言训练的“鸡尾酒”》 评析: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下“语言发展的底子”,给学生留下语言。教师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训练的平台。这样的训练不仅检测了学生读懂课文的情况,更是内化了课文语言,实现了文本语言向主体语言的转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16.《充气雨衣》语言训练
【教材简析】
《充气雨衣》是一篇略读课文,介绍了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文中生字较多,文章篇幅较长,文中通过打比方的方法描写了“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小演员五颜六色的裙子,正是这徐徐张开的裙子给了小林极大的启示,小林经过不断的思考实践改进,最后发明了充气雨衣。教学本课,可抓住比喻句、问句对学生进行句的训练,通过复述课文,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训练点一】感知比喻句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六一”联欢会上,小林看到了什么?给了小林什么启示?
“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女同学表演舞蹈。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2.朗读这个句子,去掉“就像一把把花伞”可不可以,为什么? 感知比喻句的作用:能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3.这样的句子你还记得哪些?学生回答后,出示下列句子,说说每个句子写的是什么,是怎么写的。
◆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泉水》)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日月潭》)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葡萄沟》)◆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难忘的泼水节》)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北京亮起来了》)4.你能仿照这样的说法说几个打比方的句子吗?
【训练点二】区分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学反问句。【教学过程】
1.小林在发明雨衣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2.刚才我们读到了三个带问号的句子,请大家再来读读。①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②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③用能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3.比较一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给第三个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用能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就能叠起来了。)4.仿照第三个句子写一句话。
【训练点三】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1.小林发明充气雨衣没什么深奥的地方,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觉得司空见惯了,没去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更没动手去改进它,小林却不一样,他发现问题后是怎么做的?默读课文。
2.小林用心思考,勇于实践,最后发明了充气雨衣。小林看到什么?想了些什么?做了什么?
3.抓住“看”“想”“做”三方面,把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在四人小组上讲给同学听。
4..抽一名小组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讲完同学评价,教师点拨,然后再请一名学生讲述。
(张晓琼)
第三篇:浅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朗读训练
浅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朗读训
练
摘 要: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咬文嚼字”中体验情感,达到有效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关键词:激发兴趣;咬文嚼字;情感体验;有效朗读
《课程标准》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低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与纯真的情感,更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然而由于认知和识字量的局限,使得他们在朗读课文时“唱读”多,感情朗读少,背诵快,情感体验少。作为一名低段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抓住低段孩子的这些特点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如何调动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用朗朗书声表达童真,童趣。以下就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兴趣,体验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他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朗读的海洋中,使他们在朗读中乐而忘返,教育者都愿我们的孩子能插上理想的翅膀,遨游在回旋着琅琅书声的艺术天堂
1.利用课文情境图。低段课文一般都有与课文内容结合的情境图,教学课文前让学生先看图,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课文。例如在教学课文《雨后的森林》时,我先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课文情景图,激发学生对雨后森林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当读到“蘑菇撑开小伞,木耳爬满老树,红果枕着绿叶,葡萄滴着水珠”时,我让学生边看书上的情境图,边表演“撑开”“爬满”“枕着”“滴着”这几个动词。一方面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在课文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另一方面,在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爱读情感。
2.多种形式朗读相结合。低段孩子活泼好动,表现欲强,但注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对对子识字,“云对雾,雪对霜,鸟语对花香,山清对水秀”,老师可以带领孩子或击掌或叩桌,一组接一组,男生连女生,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念,当轻而脆的击掌声,柔而温的叩击声和着甜津津的童音送出古老而清新的韵句时,孩子们早己把朗读当成了乐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小时候养成的,越早受益越大。随着孩子们周围生活日益扩展,情感世界也得到了丰富,朗读感悟的水平得到了提升,在更高层次的品味赏析朗读中,我佑更应该让意趣多些,以保护他们朗读的兴趣。
3.师生共读。我一直有这么一个执着的做法,那就是师生“美文共欣赏”,平时向孩子
诵读优美的散文、诗歌、有趣的童话等,也确实享受到美妙的效果。班上订阅的《学语文之友》,《少年百科知识报》,当我看到好文章时,我会绘声绘色地读给孩子们听,有好听的故事,我会讲给他们听,孩子们总会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或热情地鼓起掌来,我就趁机告诉学生好文章、好故事是读不完、讲不尽的,你们想知道得更多,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看、自己读,你们会读得比老师更棒,从而激起他们看书的欲望,读书的劲头一个比一个足,朗读的样子一个比一个入情入境。孩子还相互推荐好书,把自己最喜爱读的书赠给班级,设立读书角。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只要手上拿到文章,就能找到感觉,语感就在这美读诵读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二、咬文嚼字,有效朗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因为有时抓住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抓住重点的词语进行朗读训练。
1.咬文嚼字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由于自身素质、家庭条件、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我在上《春雨的色彩》一文,对小鸟们的“争论”中麻雀说的话怎么读,孩子们各有看法,一位自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认为,“争论”读时语速应又快又急,他见过麻雀与燕子争论时,不该像吵架,要有礼貌,读得缓一些,和和气气的。可这一位又遭到了第三位孩子的反驳,认为有理能说清楚,读得不可太急,但也不能太软,显得没有说服力,语气一定要自信、坚定,理由是,他见过电视中小学生的辩论会就是这样的。学生的每一种朗读处理都是不同的个性气质与生活经验的体现。
2.咬文嚼字与说说写写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例如在教学《学校是我家》时,引导学生从“爱”字入手,体会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情,让学生用“爱”字说话,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快说出了“我爱爸爸妈妈。我爱我的家人。”等很多的句子,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引导了学生的朗读。通过让学生转述、复述、谈体会等方式带动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同时培养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这就是以说带读。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儿童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来用扮一扮课文中的人物,演一演有关的情节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树叶》一课,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树叶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向大家作“我是谁.我拿树叶做什么”的介绍。这样学生自然会抓住文中的重点动词,自然地复述课文,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滋发学生读的积极性。只有突出多读,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只有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形成富有成效的语文能力。
第四篇:小学中低段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
小学中低段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
【摘要】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倾吐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准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拓展课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学生日后各学科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中低段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浅薄,对学习的自主性认识不够,导致其课外阅读量严重缺乏。如何正确培养该阶段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成为时代之需,这篇文章结合本校开展的“打造书香校园”活动,开展了“推进中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从而较大程度地改变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小学中低段 课外阅读 重要性 方法
【基金项目】 课题名称 小学中低段课外阅读的策略设计和研究 课题编号FZYW2016-002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197-02
阅读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影响非常深刻,丰富的阅读经验不仅可以充实我们的日常生活,更能为我们的学习、事业带来有利作用。小学中低级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学校教师、家庭、社会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日后发展造成影响。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加大对小学中低阶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然而,从目前各学校对于该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如何进一步改进课外阅读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小学中低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具有很大的帮助,对其日后在其他学科的学习非常有利。综合多方面情况,小学中低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包括:第一,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过去传统的课内阅读转变为课外阅读,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眼界,使其所学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小学中低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培养个人爱好和特长的关键时期,多鼓励其进行课外阅读能够让孩子对课堂以外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培养个人爱好,提升个人素质和气质。第三,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课外阅读较课内阅读而言涉及内容更广、更活、更贴近生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书本与身边的实际情况结合,促使其多思考,这样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其综合性思维,并发掘其潜能。
二、目前我国小学中低阶段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均加大了对小学阅读教学的改革,从过去课内阅读方式逐步向课外阅读过渡。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该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语文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中低年级小朋友目前阅读的状况并不乐观。我们对本校中低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中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现象:目前,小学中低阶段课外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一)学生年龄较小,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中低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学习的自主力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小学生虽然对外界事物好奇心较强,但是对书本纸质类的东西却充满排斥感。课外阅读大部分均以书本类呈现,该阶段的小学生对这些书籍不感兴趣,书本上单调的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家长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该年龄段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课内知识就万事大吉,忽视了课外知识的学习,影响了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
(二)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缺乏,阅读量不够
课外阅读不仅对其素材具有严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必须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这样才能确保课外阅读的质量。目前,大部分学校虽然购买了大批量的课外读物,但是真正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非常少,课外阅读教学仅仅停留于表面,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有关提高小学中低阶段课外阅读的具体措施探讨
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加大对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教学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其次,要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力度,提升其自身专业素质,让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最重要的是,学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对自己负责,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了解除课本外的知识,为自己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除了以上几点,更要注重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扎实开展活动研究。课题组研究人员以活动为载体,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研究成果,大面积进行实践验证,增强成果的先进性和普适性,总结推广科研成果。
四、小结
综上所述,小学中低阶段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许多缺陷,对整体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制约。为了实现现代化教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和宣传力度,让学生和老师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等。另外,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提升其自身专业素质,将小学生中低阶段课外阅读教学工作提到日程上来,为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加旖旋.近三年北京地区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北京印刷学院,2018
[2]冉敬源.重庆市小学高段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3]侯瑷珲.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教师指导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6
[4]顾颖.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41):48
[5]王敏.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师,2011(08):56-58
第五篇: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总结研究
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总结研究
对于小学低段来说,搞好写字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这不仅是语文基本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低年级在写字教学却面临着许多的困惑,大家感到难度很大。尤其是一年级,刚刚开始进行规范的写字训练,写出来的字像火柴棒一样,到了二三年级甚至都还有很多同学的字在洁净、规范、正确上存在相当的问题。工作中,我一直关注并竭力解决在低段写字教学中发生的种种困难。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对于低段写字教学的开展有了一定的思考,形成了一些方法,感觉效果比较明显。
一. 大纲对低段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
弄清大纲对各年级写字教学的要求,是开展好写字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可以看下面:
一年级学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工整、干净。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二年级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下学期开始练习描红,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运笔方法。学会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年级能比较熟练地写铅笔字。开始练习用钢笔写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学习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培养使用、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
可以发现,大纲对各年级的书写要求不断提高,分层要求,逐步提高。对于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写字教学不是一朝一暮的事,应该静下心来,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要求,一步一步扎实地进行教学,让学生每个阶段都能得到明显的进步。
二. 对学生写字的要求。
1. 对写字姿势和写字准备工作的要求。
对学生写字姿势的要求在一年级开始时就有了明确的学习,那就是三个“一”。然而,就一学期的学习来看,学生完全做到三个“一”的并不多,大多数学生的书写姿势仍然需要不断的强调和纠正。尤其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现的情况更是值得注意:一是笔的准备工作,字写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的没有准备好笔,铅笔粗的同学写的字大,笔画安排不了,同时也容易弄花。二是写字时的握笔,一部分同学因为握笔的姿势不对,呈包围状,并且拿得低,已经遮住了笔尖部分,在写字时不能看到自己的运笔,所以导致笔画弯曲、不能把握结构大小等;三是坐的姿势,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写字时屁股没有完全坐在板凳上,要不是只坐了很少一部分,就是把板凳推得很靠后,弯腰趴在桌子上写,还有些是双脚摆放随意,或伸长或翘起来,这些都是导致写不好字的原因,所以在写字时注意检查并严格要求坐姿是非常必要的。
2. 对写字效果的要求。对学生写字效果的要求应该因人而异,分层指导,为他们每人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为此,我们教研组把对学生写字的要求分成了四个要求等级:一是写干净,不花不黑;二是把字大小写匀称、一致,不超过田字格;三是写好字的间架结构,基本懂得字的避让占位;四是写好笔画,写好笔画的起笔和收笔,懂得把字写得舒展,写出笔锋。在我们为学生确定的四个写字要求等级时,不但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现在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家长明确自己的孩子在书写时应该首先达到的目标,避免家长在家指导书写时的盲目性或抬高要求,让孩子无所适从。当学生一旦书写有了进步时,除了在班上不断表扬外,更是要在家长面前积极夸奖,并进一步与家长交流下一步指导和训练的目标内容,让孩子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更好。我们教研组还在学期过半时,将几个班的孩子统一进行一次写字比赛,在班上评比,也在年级上评比,并把获奖的同学的作业在几个班轮流展示,进一步激发小朋友的写字热情。
3. 训练学生写好独体字。独体字是对基本笔画的实践检验,是掌握笔顺规则的平台,是合体字的基石,教师要起示范作用,不能放任自流。写好独体字最能够让学生对字的大小、平稳、方正、重心进行认识和感受。而教学独体字,我们觉得逐步教会学生找到关键的笔画并写好它,是写好独体字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讲,整个字伸得最长的笔画一般都是比较关键的笔画,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寻找,并把它写好,这个笔画决定字是否显得大方。例如:“七”字的关键笔画是横,如果这横写得不够长,这个字会显得很小气,“心”字的第一点和卧钩是这个字的关键,“耳”字的一竖是关键,决定了这个字是否端正。有几个横向笔画或竖向的字,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间隔要要均匀,如“王”字的三横距离是一样的,田字的横竖的间隔都要相同。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在掌握了独体字的写法后,自然对汉字的书写特点和规律也有了直观的感受,对于合体字的书写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其实,不仅是独体字,抓住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字进行训练,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古人就说:“写好灰飞家,走遍天下有人夸”。
4. 在写字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是要观察书上或教师范写时的笔画位置的安排,如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哪一格、哪一线,笔画的长短安排等。二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同学的字,我们经常把同学们写的字在视频展台上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后评价这位同学的字哪些地方你觉得好,哪些地方你觉得没有写好,应该怎么写、怎么改。这样的评价,不但可以让写字的同学接受自己写的不好的地方,而且在评价的同时也让其它的同学引起注意,促使自己在写的时候克服这些问题。
5. 在学生写字中,时刻把握教师自身对他们书写的要求是最重要的。我们认为,单独的笔画训练或是让学生进行专门的枯燥的练字,一个字写一排等,这是不足取的,在日常作业书写中严加要求,收到的效果会更好。而在写字教学中过分强调笔画的运笔过程,强调起笔、收笔的顿挫,更或是直接把毛笔的书写特点运用现在的教学中,似乎还不合时宜,当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受时来强调也许效果会更好。此外,在检查学生书写时,如果发现有连笔字或是不规范的笔画书写,一定要在全班进行纠正,使所有的同学都引以为戒,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 特别重视课堂板书的示范作用。
最切实的练字方法是在不练中练习,最常用的练字字帖是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教师在课堂上写的每一个字都必须认真规范地书写,毫不怠慢,这样写的结果是学生眼中时时刻刻都是可以学习模仿的字,他们会自觉地把这些字的书写融入到自己的作业当中。而这样,也不仅是在练习,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的思想里形成认真书写的意识,养成规范作业的习惯。
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要能写一手好字,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的训练所能解决的,而是要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奢望整个班上的书写非常出类拔萃,只要看到学生的书写比前一段时间有进步,也是我们写字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