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学评估的优越性

时间:2019-05-13 03:0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高校教学评估的优越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高校教学评估的优越性》。

第一篇:论高校教学评估的优越性

论高校教学评估的优越性 温希良

当前,高校普遍开展的教学评估,方兴未艾,成效显著。笔者六年来参与黑龙江大学的评估工作,不仅亲历了评估的各个过程,对评估的深层机理也作了思考,认为高校教学评估,不但具有合理性(笔者已有专文加以论述),也具有优越性。因为合理与优越,所以短短几年间,评估活动才能如雨后春笋,在全国高校得以蓬勃发展。现就教学评估的优越性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一、专业性

教学评估作为新事物,其非同一般的优势在于,它是一项制度建设。

在计划经济时代,指令性计划主宰着一切,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无不把完成指令性计划作为业绩目标,业绩目标取决于计划实现的状态和程度。这种评价基本属于行政性评价,业务与专业要素体现极不充分,即使如高校教学这类专业性极强的业务活动,也仍以行政性考核评定为主。专业性活动,如果不依专业性指标和方式进行评价,其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必然要大打折扣。就高校教学来说,教师从备课、讲课,到出题、评卷,整个过程贯穿着专业化的业务内容,这个过程仅靠行政评价,是不可能到位和准确的,评价的引导方向也不可能是正确和有效的,而业务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在行政评价中得以解决。

教学评估所以成为一项制度建设,在于它弥补了计划时代的制度缺陷,使专业性活动与专业性评价相匹配,克服了以行政代业务,行政评价包揽一切的弊端。通过专业性评估,不但有了衡量业务活动的尺度与标准,业务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和确认。专业性评估在制度上的缺席,反映了重政治、轻业务的路线偏差。那时,业务活动被排斥、受冲击,专业性评估的制度也不可能被建立起来。今天,高校间迅猛发展的评估热潮,决非权宜之计,而是制度建设需要的反映。

高校教学评估的专业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评估指标的专业内涵。就黑大的评估指标而言,制定过程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人文、理工、外语三类不同的指标体系。每一类指标又遵循教学规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综合效果几个侧面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由于具有充分的专业内涵,使评估获得了鲜明的专业导向。通过评估,有力地推动了教学的深入发展。

(二)评估人员的专业化结构。评估的专业性,要求评估人员也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水准,所以挑选专业水准高,教学经验丰富,又德高望重的专家型教师组成评估队伍,是势所必然。以上二方面的结合,就为评估的专业性要求提供了保证。

如果说评估是中国高校的一项新制度,专业性无疑是这项制度的核心特征。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认为大学校长的工作主要是两项:选贤任能和确定当务之急(见理查德·雷文《大学工作》外文出版社)。突出评估的专业性,为选贤任能开辟了通道,也就把握了高校工作的重心。因为人才培养之中无论是知识体系的建立,还是人格意识的形成,主要要由专业途径来实现。这也就是“教书”与“育人”不能分开的道理。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突出评估的专业性,目的就是借此造就名师,推动教学的普遍提高。仅靠行政评价产生不出名师,名师之“名”,必须由过硬的业务能力来支撑。这就是专业性的教学评估与其他类的评定不同的地方。

强化评估的专业性,也体现了高校办学的新理念。学校办学走什么道路?不能再重复“外行领导内行”的道路,而要走依靠专家、依靠名师办学的道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激励教师成名成家,这样,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形成优势,为校际竞争创造优势,为跻身名校奠定基础。依靠专家办学治校,专业地位才能得到确立和提高,强化评估的专业性的目的就在这里。

二、公正性

公正性是教学评估的灵魂。没有公正,也就没有了社会正义,势必造成混乱,使评估误入歧途,从而丧失了评估的意义。评估活动,从表面上看,是对对象的一种评价,但本质上却是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人的能力、贡献是有大、小之分的,看不到或抹杀这种差别,就丧失了公正性,就是对社会正义的漠视。教学评估的公正性,就是要正视,并公正评价每位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实际表现,确认他们在教学能力与教学贡献上的差异,从而对教学状况做出真实评估。

评估的实质就是区分,不能回避,更不能害怕区分。没有区分,就不能在教学领域进行正常的竞争,也无法做到奖优罚懒。教师工作是个性化很强的精神劳动,由于个性化的作用,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往往过于自恋,自我评价过高,很难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难以虚心学习他人。针对这种状况,进行公正而权威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可以使这部分教师能更冷静、更客观地看待自己与看待他人,摆脱自以为是的羁绊。这里存在着公共评价与个人评价的不同。许多人热心于自我评价,但这样的评价是主观的,也往往是不准确的。公共性评价由于是多数人经反复认证作出的,又十分注重评估的程序化过程,使操作有章可循,通过严格的程序原则,完全摒弃主观人文干扰。所以是客观的,也更符合实际,这样的评价才是公正评价。目前高校开展的教学评估,不过是为了实现评估的公正性与权威性而已。也惟有经过权威性与程序化评估,才能使评估中的区分更合理、更真实、更可信,也才能使教学的实际状况显示得更明了、更清晰。

怎样做到评估的公正性呢?就黑龙江大学的评估经验来看,如下两方面值得特别注意。

(一)尊重多数专家的评估结论。为了实现评估的公正性,评估结论(包括等级确认)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确定。一般说,高校大多采取校、院两级评估。两级评估专家的多数意见才能决定评估结论。例如黑大的优秀教师评选,就采取完全民主公正的方式进行。专家组由各学科专家与院(系)的部分专家组成,对参选教师逐一听课、当场打分,去掉最高与最低分数后,得出的平均分即为最后得分,按分排队,评出当选教师。此种方式,因为代表了多数专家评委的意见,无疑十分民主、透明、公正。这种方式不但为参选教师所接受,也为大多数教师所欢迎。评估专家的职责就是评估,而评估的最高境界就是公正。依靠专家,并尊重多数专家的意见和结论,就是为了实现评估的公正。所以专家按评估指标形成的多数人的结论,就体现了最大限度的公正。

(二)尊重学生对评估的发言权。学生是教学的受众,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理所当然对教学拥有发言权。漠视学生意见,怀疑学生评教的准确性、公正性,理由是不充分的。在个别学生那里,评价可能会出现有失准确、公正的现象,但学生主流的意见必定是公正的。因少数人的意见偏差而无视大多数人的评价,这种态度极不可取。对教师来说,如果不能尊重学生的评议,又如何谈尊重学生呢?良性、健康的师生关系必定是在互相沟通、互相促进中达到融洽的。学生从受众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作出评价,不但十分正常,也十分有益,对改进和提高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如果说尊重学生评议体现了评教的公正性,那么教师尊重学生评议,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学生参与评教,既体现了评估的公正性,也体现了评估对学生的公正性,正是由于评估,才使学生对教学的要求有了最直接的表达,学生的学习权益也才有了最充分的体现。一般说,开展评估的院校,大都把学生评教纳入评估机制,但学生评价所占比重却有所不同。笔者所在的黑大,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意愿,评教中充分重视学生意见的表述,一方面学生定期填写评教卡,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有表述机会;另一方面学生评价要占有相当比重,让学生也成为评教的主体。

事实上,专家评教与学生评教的结合,不但使评教更公正,也使评教更完善。专家注重的往往是专业自身的特点与规律问题,更具专业色彩,更着眼于内容方面的问题。而学生作为受众,在感受性中更关注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即教学手段的优劣得失,他们对教学方法问题更为敏感。这样,专家与学生相结合,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教学做出更为完整的评估。也唯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评估更合理,也更公正。

同时,教学评估又是一个周期性循环进行的动态系统,它的动态性质决定了任何人的评估结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评估的周期性为发展、变化提供了空间,人们在评估的动态系统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新的周期改变评估结论。这个系统对人的描述,显然更真实、合理,也更为公正。

三、激励性

教学评估作为教学行政新的手段,目的是通过评估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提升教学水准的办学目标,这个目标使评估具有了鲜明的激励作用。

通过评估,使教师受到激励,这是评估的本意,也使评估具有了人性化特点。评估中的区分虽然不可避免,但那只是一个程序性的直观结果,在程序性过程背后,却蕴含着评估对广大教师的热情与关爱。这就是对评估的激励性的意义诉求。这使教学评估与一般的检查、评比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使教学评估变得更艰巨,更复杂。

首先,关怀人、关怀教师是评估的出发点。评估的目的在人,不在事,把人文关怀渗透到评估的各个环节中去,可以收到二方面的效果:

(一)有利于沟通评估者与评估对象间的感情,减少对立情绪,使评估更和谐,更顺利;

(二)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中体现出的专家的指导作用对评估对象的帮助与激励。评估对象更为期待的就是这个。高校教学评估不同于一般的专家鉴定或专家论证的地方就在这里。教学评估制度的出台,本意就不是纯粹程序性活动。不能“只看病,不开方”。对评估专家来说,“看病”与“开方”相比,“开方”显得更为重要,更加不能缺少。

其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经验,亟需通过评估得到提高,这也使评估有了关怀青年、提掖新人的作用。近年来,高校新补充的青年教师人数越来越多,不少人已走上讲台,担当起教学任务。他们的业务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已成当务之急。但就高校目前状况看,青年教师的培养仍然任重道远。应该说,青年教师是教学评估最大的受益者,对他们而言,评估不但使他们得到指点,评估专家也往往成为他们专业与教学方面的导师。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估就成了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锻炼执教艺术的学校。

黑大多年评估中始终强调以帮为主的原则,对教师满腔热情,平等相待;发现问题,与本人当即沟通,及时反馈。由于强调“评”要准确,“帮”要到位的评估精神,使评估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评估的激励性也体现在评估的常规化过程中。评估作为一项制度,已经参与到学校的常规运转中去,成为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常规性使评估不再是临时举措,评估的效用也不再受阶段性影响,而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序地发挥作用。黑大实行的“3+”评估模式,二年一个周期,把评估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对教师来说,尤其青年教师,评估的常规化也就意味着评估的激励作用的连续与持久,在反复听课、反馈之中使他们能够不间断地得到鞭策。所以常规化是评估激励作用得以发挥的保证,青年教师在跟踪式评估中,切切实实会得到可靠的锻炼与提高。

教学评估的专业性、公正性、激励性特征,分别从评估的性质、合理性、人文关怀三个层面表现出它的优越性。教学评估,对高校来说,尚是一个新事物,不过已经显示出不可取代的优势。相信它会在运行中逐步得以完善,在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系校教学评估人文学科专家组专家、教授)

第二篇: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

“社会主义”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个定义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

生产资料公有。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形式,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行共同劳动,共同占有产品,从而为消灭剥削奠定了基础。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过两种公有制形式:一是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公社公有制,二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者是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正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导致的共同富裕,相比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的贫富差距,可以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计划经济(当然,当今的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列宁说,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社会经济就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但是,我想,计划经济还应注意适度,如果计划过于具体细致,在生产力达不到生产关系时,会导致人民的积极性反而下降,公社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是如果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适应后,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会更好的体现出来。

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大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提供实现这些权利的政治保障和物质帮助。社会主义民主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后实现的,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三条优越性。说明一:三对关系。

以下三对关系可以更好的阐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以及解释中国现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

主人和公仆。我们的政府及公共服务部门形式上是国家行政事务管理中的领导者,在实质上却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公民在充分享受权利的情况下体会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管理体制没有优劣之分,而仅在资源配置、生产调节等方面有所区别。对于这两种经济手段的运用,邓小平同志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在应用上提倡相时而用,而不应带有制度色彩。

先富和后富。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贯穿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也是优越性的体现。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我们的目的不是老让一小部分人富,而是说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先打破原有的平衡,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要求并引导他们带动其他人也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篇: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

“社会主义”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个定义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

生产资料公有。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形式,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行共同劳动,共同占有产品,从而为消灭剥削奠定了基础。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过两种公有制形式:一是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公社公有制,二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者是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正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导致的共同富裕,相比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的贫富差距,可以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计划经济(当然,当今的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列宁说,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社会经济就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但是,我想,计划经济还应注意适度,如果计划过于具体细致,在生产力达不到生产关系时,会导致人民的积极性反而下降,公社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是如果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适应后,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会更好的体现出来。(不过经济政策不应该代表政治制度,请看下面说明。)

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大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提供实现这些权利的政治保障和物质帮助。社会主义民主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后实现的,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三条优越性。说明一:三对关系。

以下三对关系可以更好的阐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以及解释中国现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

主人和公仆。我们的政府及公共服务部门形式上是国家行政事务管理中的领导者,在实质上却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公民在充分享受权利的情况下体会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管理体制没有优劣之分,而仅在资源配臵、生产调节等方面有所区别。对于这两种经济手段的运用,邓小平同志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在应用上提倡相时而用,而不应带有制度色彩。

先富和后富。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贯穿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也是优越性的体现。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我们的目的不是老让一小部分人富,而是说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先打破原有的平衡,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要求并引导他们带动其他人也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说明二:关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挫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列宁也指出:资本主义已进入了腐朽的、垂死的阶段。然而,整个20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资本主义尽管遭受了几次重大危机的冲击,但并没有走向灭亡,反而获得了新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却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处于低潮。

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在这漫长的历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分配形式、国际经济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经济职能大大加强。同时上层建筑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有效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而且其自我改良和改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是因为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我们应冷静思考和科学分析,不能就此断定社会主义没有前途。

我们应当看到,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一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流产,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决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和原则的破灭。社会主义实践出现的暂时挫折,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历史必然性,但却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和遵循,在探索中出现失误,甚至是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社会主义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自己的国情相结合,开创一条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办好就可以显示出比资本主义更强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第四篇:2013教学评估 文档

务本求实抓教学

生命积淀促成长

---炮院小学教学评估汇报材料

一年来,炮院小学以局教研室工作目标为依据,围绕教学质量年“规范教学管理”的主题,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新课程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校教师紧缺,顶岗教师占到三分之一,面对他们经验不足的现状,校领导积极想办法,做引领,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

利用全体教师会、校领导讲座、校报专刊、师德建设月等各种宣传阵地,举办师德主题教育,演讲活动,竞赛活动,大力宣传师德高尚的教师,展现学校师德风采,提高全体教师师德修养。

2、注重科学研究

学校成立了教科室,按照局教研室对科研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探讨研究课题实施的有效途径,按时进行课题月报。

3、营造教研氛围

领导成员牢固树立“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工作”的理念,先把自身强起来。所有的领导全部兼课,两名教务副主任分别兼任五年级的语文、数学教学工作。本学年四位主抓教学的领导共做讲座8次,业务讲座突出“实”、“新”、“活”的特点,每一次讲座都是各主讲人结合自身经验和学校现状所做的具有针对性的交流。同时,我们实行了领导包教研组的承包制度,每位领导要对所包年级和所包学科进行监督指导。

集体备课注重实效。认真落实“教改大课堂”,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时间、地点、参加人,数学确立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语文确立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模式,做到提前温课、课前预设、课后反思。本学年我们把教研组细化为六个教研小组。首先开学初和每月初进行集体温课,一起讨论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确定教改大课堂内容。其次每周进行教学预设,定出主讲人,根据自己领到的课时任务,查找资料,对照课标,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发挥创造性,高质量完成备课基础工作。然后进行集中说评,大家各抒已见,提出修改意见。第三是同课同构或同课异构。第四是课后反思。教师在不断的研究揣摩中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4、提高教师技能

我校针对青年教师虽缺少教学经验,但充满精力的特点,进行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以提高教学技能。

首先,我校要求青年教师基本功过关。定期交钢笔字和简笔画,年底进行了板书设计比赛,现场抽取一课时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既评比板书设计又参考书写功底。

其次,组织师徒结对。针对每个年级,每个学科进行师徒搭配。每星期要求师傅为徒弟做一节课,徒弟写出听课心得,徒弟再为师傅做一节课,师徒共同议课,学校教务处进行指导监督。

再有,学校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机会。凡是区里组织的比赛、观摩,学校都尽量多的争取名额让年轻教师参加。对于青年教师赵丽娟,更是校长亲自指导,不仅指导她的教学,而且不断推荐到区里崭露头角,因此,赵丽娟老师很快成长为宣化区“希望之星”。

总之,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落在实处。日常教学校领导亲自指导,遇到困惑热情相助。针对一些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思路不够清晰的情况,教务处推出一节“识字教学”,一节“阅读教学”和一节“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示范课,经过大家一起设计备课、观摩、写出心得、再上翻版课、再议,再反思„„一系列的深入研究探讨,真正让老师们常态课上好,上扎实,实现高效课堂。

当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的同时,我们也注重细化日常管理。学校管理制度齐全,对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有详细的量化考核细则,管理目标层层落实,各科室计划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教、学、研”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保证了教学的正确航程。各项检查、指导的有效措施又使得计划落到实处。常规管理支持常态进行。

二、习惯养成奠基学生一生发展

学生的成长是衡量学校所有工作的标尺,只有将学生真正视为教育的主体,从生命成长的角度研究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和效果,才能把握住基础教育的“根基”——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

1、习惯教育构建自我教育 学校引导每位教师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当作自己的工作重点,从学习习惯、读书习惯、礼仪习惯等几方面入手进行养成教育。

首先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按年级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其次注重学法指导的研究。备课时注 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设计,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从培养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着手。

学校定期对低年级同学进行“三个一”测试,对中高年级同学进行积累测试和古诗过级,全校同学进行硬笔书法比赛等。通过日常激励、榜样模仿、强化训练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建书香校园,实现书香怡人,培养读书习惯是我们又一工作重点。为了实现之一工作目标,我校在原有图书的基础上,又出资4000余元新购进了400余本最新出版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实现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馆相结合,开放式图书阅览和流动阅览相结合,固定阅读指导课和随机阅读鉴赏课相结合。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形成读书的习惯,在自身内在素养建设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少年炮校,我们充分利用炮兵指挥基地这一有利条件,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礼仪习惯。而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校针对学生实际,中高年级开设了书法课,意在让学生修得一手好字,训练精气凝神的能力,还开设了《国防教育》了解基本国防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综合实践基地、科学实验基地、小农场,为学生的课外延伸开辟了广泛的天地。

2、校园文化打造养成氛围

我校是一所有着50多年历史的学校,校舍较为简陋,在“校安工程”的关怀下,我校克服重重困难,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初衷,在最短时间 内让所有学生入住新教室,在紧张的经费中挤出资金美化教室和校园,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地享受着学校生活。

本学年我校开展了“校园文化节”,3月份是语文节,从写字、习作、诵读、积累四方面组织活动,进行写字比赛,朗诵比赛,表演课本剧,赛诗会等活动。

4月为数学节,分为三个主题:数学故事与知识窗,数学计算与图形,趣味数学与游戏活动。

5月为英语节,利用英语阅读课学唱英文歌曲,举行手抄报评选,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和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3、成功体验促进身心发展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体现“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精神,评价的多样性,我校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作文竞赛、写字比赛、速算比赛、竖笛比赛、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书法绘画比赛、长跑比赛、跳绳比赛、踢毽比赛、集体赛诗等校园文化活动。在宣化区首届“新蕾杯”作文及才艺大赛中,我校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全面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前期的“我与海洋”征文中各班学生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撰稿,全校300余名学生选出了70余份优秀作品,最终9名同学获优秀奖。之后在宣化区首届现场作文大赛中我校又积极准备,首先进行各班现场作文选拔赛,推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全校现场作文选拔赛,经过密封阅卷、评委审度,选出四位选手参加全区现场童话作文大赛,最终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我校也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此次活动,参加人数之多,参加面之广,评审之公开公平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关键是使他们获得了不曾有过的成功喜悦。

我校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期中、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和前期测评制度,除质量监测外,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谈话交流、作业质量和书写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为每位任课教师购买了鼓励性印章,把对学生的鼓励播撒在一点一滴,关注学生的成长。

总之,“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其落脚点是学生的自我养成教育,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始终不懈追求的教育理想。

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教研室领导的热情关怀下,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今年我校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评为教学先进学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新的发展机遇期,炮院小学将乘创新改革之东风,为创办整体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办学特色“多样化”的示范性的学校而努力!

宣化区炮院小学

2013年4月

务本求实抓教学

生命积淀促成长

—— 教学评估汇报材料

炮院小学

2013年4月

第五篇:教学评估

2017-2018学年姚楼中心小学教师教学评估分析报告

姚楼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建于1977年,学校占地21337平方米,建筑面积4205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人,在校生230人,教学班6个。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我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确立了明确的办学方向: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2018年,我们针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评估,现把我校教学评估工作汇报如下:

教师教学评估:

教师评估,采取教师自评,教研组互评,家长学生问卷评价,学校评价的四级评价机制,各项权重:自评占10%,互评占10%,家长学生评占20%,学校评占60%。

在评估过程中,教师实事求是的剖析自已,客观的评价他人,既充分肯定自己的优势,又努力发现别人的长处。领导小组汇总各方意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公平、公正的评价,对每位教师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提高、改进的措施。

学校教学评估:

学校评估领导小组成员,再次学习领会《通知》及《标准》的精神实质,对学校的工作逐项进行了自查和评估,在广泛征求社会、家长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肯定了我们的优势,找出了问题所在,更加明确了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学校评估的基本流程:成立评估小组---对照标准分析现状---征求教师、家长意见---逐项量化---评估组审核确定结果---提出下学期改进方向。

下面我们对照评估标准,将学校教学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教学管理:(24分)

(一)管理能力

学校的领导班子由3人组成,刘德法校长主持全面工作,各位领导均来自教育第一线,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研究能力。学校领导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准确把握新动态,捕捉新信息,在不断学习中,丰富实际管理经验,提升了研究能力。

(二)管理理念与目标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恪守“关爱每一名学生,关注每一位教师”的理念,努力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全校上下形成了“整体优化、严谨务实,共讲奉献,争创一流”的二小精神。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为保证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们建立了教师成长目标制(打造反思型、合作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学科探究协作制,教导处督导促进制,学校管理激励制的流程管理机制,明确了各管理机制的职责。我们坚持开足开全三级课程,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完善了教、学、研一体的校本研修制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教务管理

1、常规管理。我们强化教学管理,夯实双基,从备、批、讲、评、考、析六个方面严格要求,一丝不苟。除必测科目外,我们对音乐、体育、美术、微机、社会等进行不同形式的测试和考查,保证了学生全面发展。

2、集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我校实行三级备课制:个人备课——组内备课——复备应用。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再次商议目标的确定、问题的设计及检测的内容等。在复备的基础上修改个人教案,形成自己的风格。通过备课制度改革,有利于教师把握教材、预设课堂生成、改进教法,切实提高了备课质量。

3、学生作业管理: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坚持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

三、四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40分钟;

五、六年级作业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教导处将采取抽查和学生家长座谈的形式进行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教学质量分析:每次考试后,教师都要做出书面分析,针对学情进行考百分活动。学校领导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验收情况进行学校层面的质量分析,谈经验,找知识上的缺漏和教法学法上的薄弱环节,进而落实补救措施。

5、教师业务档案。教学资料专人管理。学校档案资料齐全,有反映教学研究、计划制度、教师评估、等学校教学工作全貌的档案资料。教师均有个人业务档案,将凡是能反映自己教学历程、教学成绩的资料,装入个人业务档案盒,档案资料突出个人教学特色。

6、学校的图书、仪器、设备均由专人管理,并严格履行借用程序,做好详细的借用、归还记录,充分发挥了其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学校的各个功能室有专人管理,并能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采用班级集体借阅制,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实行个人借阅,发挥了图书的作用。

学生管理。

1、抓好养成教育。学校成立了礼仪岗、纪律岗、安全岗、卫生岗等学生管理队伍,对各班的常规工作加强检查考核,做到日公布,周小结,月总结,优胜班级颁发流动红旗。积极推行魏书生老师的“四有”管理模式,对班务工作细化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事事有时干,时时有事干,营造了一个“人人是主人翁”的良好班级氛围。

3、以活动促发展。在保留学校常规德育活动(运动会、六

一、歌咏汇操、经典诵读和每月的主题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德育处带领学生到养老院慰问老人,奉献爱心;清明节,带领学生去公园为烈士扫墓,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课程管理(19分)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我校严格执行《河北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实施计划》,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开齐开全课程,并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督导评价。科学演示实验开出率达 100%, 分组实验开出率达 90%。除按规定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外,我们开设了地方课程,在学校“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语文教改实验的基础上开发了校本课程《阅读》,目前我校已成功编写了校本教材《诗文选编》,并应用于教学中。彰显了学校特色。

三、教学条件(19分)

(一)教师队伍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15人,学历达标率100%。从教师的专业技术结构看,中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从教师的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教师3名,35-45岁教师7人,45岁以上教师5人。教师继续教育参训率100%,普通话合格率100%。根据教师的年龄结构、优势与特长,精心安排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岗位,努力做到岗位设置及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合适,争取让每一位教师都从事自己所热爱和善长的岗位,以满足新课程全面实施的需要。

(二)经费保障

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每年按计划拨入教育经费,学校也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前提下,每年拿出30%以上的经费用于满足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施配备、教学资料、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的经费需要。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料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接通了宽带网,注册了远程教育网,成为了国家农远工程项目校,能够满足远程学习、校本研修需要的网络环境。学校备有信息处、电子备课室、多功能厅供教师们网络教研学习。我们开通了“校园网站”“教研博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将学习资料发布在网站、博客中供老师们学习,老师们将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在网站、博客中与大家分享,通过网站、教研博客还可以了解学校乃至全县的小学教学动态。

四、校本研修(19分)

(一)建章立制,让校本教研规范化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逐步实现教-学-研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学校先后出台了《校本教研专业引领制度》《校本教研实践反思制度》《教师评价激励制度》等十几项相关制度,还制定了优秀教研组评选细则。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校长—副校长—教研处—教研组”这一强有力的教学管理指导系统,管理效果显著。

(二)以学代训,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教师专业发展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图书室备有图书10万余册,订阅报刊50多种,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周读一本教育刊物,每天必读教师报,每学期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学校领导班子更是率先垂范,每周一上午集中学习,班子成员轮流组织学习《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等教育报刊中相关文章,并积极讨论交流心得;再就是通过看光盘等视频资料提升班子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

(三)、狠抓教师基本功,提升教师素质。

我校非常注重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两笔一语、课件制作”是我校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教师每人配备小黑板一块,坚持每日练字,钢笔字每周一篇,教导处统一安排内容,以便于检查,每学期举办一次硬笔书法大赛,朗读能力大赛。

五、评价研究(13分)

(一)建立了教师评价制度。我们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课堂教学、教学成果、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的形式,对每一位教师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既肯定教师的成绩,又为教师指明发展的方向,大大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建立了学生评价机制。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公平、公正、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考试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考查学生。同时,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

(三)学校加强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命题研究,学科组制定命题方案,不出偏题、怪题和不符合课标要求的题目。

(四)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全面发展和成绩提高做为重要指标,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高。学生良好习惯得到培养,各方面特长得到提高。

六、教学管理反思及设想

(一)优势

1、学校的领导机构健全完善,配置合理,具有开拓进取胆识与魄力,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2、校本教研与教师基本功培训扎实有效,教师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明显增强。

3、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比例比较协调,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二)不足

师资力量不均衡。某些学科专业教师相对缺乏,小学科的师资力量较薄弱。

七、整改措施:

1、严格控制招生数量,逐步降低班容量,保障学校持续发展、顺利发展。

2、继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科,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提升学校品位。

下载论高校教学评估的优越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高校教学评估的优越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评估材料

    关于刘磊同志教学效果的评估材料 开封县八里湾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刘磊同志,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深入学习......

    教学评估范文大全

    教学评估 1. Students' assessment paves a new approach to achieve the equalit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2. Students' evaluation, either praise or criticism......

    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教学竞赛)工作总结 2013——2014(上) 本学期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我们在八、九周进行了教学评估和教学竞赛活动,把教学竞赛融于常规教学评估之中,历时两周时间,现在......

    教学评估

    2013 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4 年 5 月1 目 录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 2 (一)学科专业设置及特色 ...............................

    论高校的开源节流

    论高校的开源节流 邱洪胜 (山东理工大学计划财务处山东 淄博 255049) [摘要] 高校的快速发展所需资金与高校现有财力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高校必修积极采取各种措......

    三高校论论坛

    川北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一向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

    论高校学生干部工作方法

    论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刘文平 (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合肥230052)[摘要]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队伍,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骨干力量,学生的各项教......

    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摘要:首先明确提出高校学生党的建设的重要性,高校是基层党组织中坚力量,高校是培养优秀共产党员的基地;其次从高校学生党的建设的现状出发,高校学生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