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文本,内化语言,促进记忆
立足文本,内化语言,促进记忆
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是一项重要内容。读懂文本内容,感悟文本蕴含的人文涵义,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表达训练的的前提和基础。结合课文阅读,设计各种言语表达的话题,无疑是促进学生体悟文本,积累课文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而复述课文也是其中很有效的一种方式,只是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受到很多老师的忽视。
不少老师认为复述课文只是机械重复课文内容,没有太多的价值。因而总是在教完课文后匆匆一带而过,甚至大多作为口头性的回家作业。其实这是对复述功能的误解。对于人的大脑来说,复述能将学生的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复述时如果加入了主观的理解,并将新的信息和以往的信息相联系,这样的精细复述更有利于提高记忆的保持量。所以和背诵相比,复述更有利于大脑的长时记忆。许多国家的语文教学都非常重视“复述”,甚至将“复述”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读完课文一定要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因为复述不仅仅是一种练习说话的方式,更是一种促进书面语言长时记忆的途径,扩大学生语言内存的有效手段。学生复述时使用的词句,都是从课文中来的,这些词句在学生以后的表达中出现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中年级正是词句训练的关键时期,复述课文能帮助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记忆,发展逻辑思维。
复述课文一般分为三种: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以四年级上册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为例,课后要求复述课文。这里的复述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的复述。围绕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这两方面复述课文。住破败的古寺、啃干粮,风餐露宿,李时珍和徒弟庞宪却不以为苦,为了万民得福,相反觉得值;为了细致地区分药材的药性,他不怕危险,亲尝草药,令人敬佩。学生抓住了课文中这些主要的内容,复述课文时就能八九不离十,比较顺畅了。
有些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复述时只要突出主题,作一个简要复述即可。如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复述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把重点放在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后忍受了宙斯怎样的惩罚这部分内容上,体现出他英勇不屈、无私无畏,为人类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品质。通过复述,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复述课文内容时采用创造性复述也是一种训练学生语言的好方法。让学生适当改变课文的体裁,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从另一个角度解构文本,这样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如学完《维生素C的故事》课文后,我让学生用自述的形式,以《我叫维生素C》为题复述课文,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维生素C的资料,介绍它的特点和用途等。学生兴致很高,讲得绘声绘色,语文课堂变成了热闹的“产品推介会”,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对文本的内容由此也有了更深的体悟。
中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复述课文内容时,教师还要教给他们一些方法。首先,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脉络,突出中心。中年级的许多课文语言优美,层次清楚,主题明确。复述之前,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在此基础上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其次,复述时要注意详略得当,抓一些重点字词,设计一些提纲挈领的问题来概括全文。在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作为复述的“路标”。学生思路卡壳的时候,就可以依据这些“路标”的提示回顾出课文内容,从而流利、顺畅地完成课文的复述。第三,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说”课文内容。这个说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也是细细咀嚼文本主题的过程。只有由“课文说”变为“我来说”,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短时记忆才会真正转化为长时记忆。
语文课堂上的语言训练无处不在,关键是教师怎样去发掘这些训练元素,并通过设计训练活动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一堂课收获的大小,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语言表达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只要坚持不懈地以表达为重点展开教学,那么就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方法,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将会有实实在在的提高。
第二篇:立足语言,加强实践,促进运用(网上摘录)
立足语言,加强实践,促进运用(网上摘录)
新课程实施近五年了,在这几年中,我们的语文课堂热闹了不少: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追求学生的个性体验与合作交流、追求轰轰烈烈的教学氛围、追求五彩斑斓的课堂“效果”,然而,如此追求,是否让语文课堂变了味?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由此可见,语文应当姓“语”,语文教学就是在言语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发展学生言语能力,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活动。
鉴于此,笔者从语言的感悟、积累与运用这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多法并举,感悟语言
刘勰曾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多法并举,让学生理解语言,这样不仅能架设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情感桥梁,而且能使学生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领悟到课文的真谛。
1、“读”字当先,感悟语言: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体会”二字尤为常见,但,倘若没有朗读的参与,只一味地干“品”,学生往往找不到语言的感觉,文字的妙处并没有在学生心中烙下印迹。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说,以读促写。朗读加深学生体验,朗读促进学生理解,朗读内化学生情感,朗读凸现学生感悟。
2、寓图于文,感悟语言:
“插图多”是人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教材中的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色彩鲜艳,具体现象、富有童趣,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因而,教学时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借助插图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效果较好。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北京亮起来了》一课中第二自然段的教学: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这一自然段中,“华灯高照、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等词将夜幕降临时北京的绚丽多彩灯光尽显无遗,然而,真正要让学生表词达意,却并非易事,语文教学中,很多事物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让学生指着文中插图读读这段话,不讲其意,学生很快便能明白词语的意思。
3、联系实际,感悟语言: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做适当的“移情”,以此体悟文本语言。
如二年级下册《笋芽儿》一文最后一句“她站在山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对自豪一词的理解,我作了如下设计:
师:你们知道自豪的意思吗?
生:就是感到骄傲的意思。
师: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自豪过呢?
生1:我作业完成得好,老师表扬我,我感到很自豪。
生2:我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时候感到很自豪。
生3:我的文章在宁波晚报上发表的时候感到很自豪。
„„
师:我真为有你们这些出色的孩子而感到自豪。
学生在谈起令自己自豪的事的时候,一个个神采奕奕,显得特别高兴,眉宇间露出的尽是“自豪”的神情。
二、注重读背,积累语言
“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只有读得多,记得多,积沙成塔,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因此,我们要在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的基础上积累语言。笔者认为,积累语言离不开读和背,以各种形式的读背来激发学生积累的欲望,达到积累的目的。
1、表演式读背,于演中积累:
⑴ 分角色表演式读背,是一种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感悟作者之情的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学生一旦进入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不仅课文的情感内容落到了实处,而且真正能够让学生用心去记。这个适合对话较多的文本。
⑵ 动作表演式读背,小孩子天性好动,如果能将背诵融入到玩耍之中,做到“寓背于乐”,不仅可以发扬儿童天性,还可以巩固背诵效果,激发学生背诵兴趣。
如《笋芽儿》一课,用“揉”、“伸懒腰”、“撒娇地说”、“扭动身子”、“钻”等动词语把笋芽儿成长的过程描写得非常具体。在朗读这课时,安排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在做做读读中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2、借插图读背,形象性积累:
如《葡萄沟》一文,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甚于抽象思维的特点,出示相关插图,让其看图读背,当需要背诵时,脑中立刻浮现出文中插图,图文结合,相应的文字也就呼之欲出了。
3、按线索读背,有条理积累:
多数文本内容是按一定顺序写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线索。背诵时,可以先让学生理清课文的线索,然后按照这条线索进行背诵。
比如《雷雨》一课,我在教学时,先理清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象这条线索,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顺序背诵下来,条理比较清楚。
又如《颐和园》是按地点转换顺序写的,我们在背诵时便可以牢牢抓住这样一条线索,使学生不易遗忘。
4、抓特点读背,找重点积累:
⑴ 抓文本的段式特点背诵。不少文本的段式、句式较有规律,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抓住文本相应段式特点,着重背诵一段,然后依段背诵。
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等儿童诗。
⑵ 抓文本描写对象的特征背诵。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所描写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并作详细板书,这样能防止漏记且记得准确。
如《北京亮起来了》一文,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找出各个地点的景观,学生根据景观特点背诵,不易遗忘。
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抓住不同人物的特点背诵。
三、架设阶梯,运用语言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课文就是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学生学语文是学课文的语言,课文的表达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感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语文,也才能真正的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
1、想象拓展法: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中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模仿文本语言,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永远的追求。
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最后一段教学片断:
⑴ 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能说出其他判断方位的方法吗?
(生回答:根据指南针、东边日出、西边日落、年轮疏密等。)
⑵ 你能模仿课文的一个小节,把其中的一种判断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学生汇报。)
2、填空补白法:
我们的语文教材往往都蕴含非常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地方文本语言显得有些简略,内容却有较大的想象空时,这就是文章中的“空白点”。我们要努力寻求这些“空白点”,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丰富语言表象,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如《泉水》一文中最后一段“丁冬,丁冬„„”教学片断如下:
⑴ 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些什么?
⑵ 学生交流:
生1:泉水流到了美丽的村庄,流到了大海。
师:你能模仿课文中的话说一说吗?
生思考片刻:泉水流过小村庄,美丽的姑娘忙着来挑水,泉水说:“挑吧,挑吧,我的水又清又甜,能够使人们消除一天的疲劳。”
生2:泉水流过田野,稻田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完了,你么能结出又大又饱满的稻子。”
„„
3、操作运用法: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为此,在语言较为枯燥乏味的科普类文章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文本语言文字,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
如《动手做做看》,这是一个知识类小故事,其中一个片断设计如下:
⑴ 品读文本1~5节:
⑵ 动手做做,看看和伊琳娜做的结果是否一样。
⑶ 指名做实验,要求边做实验边介绍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兴趣盎然,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边操作边介绍更是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机会。
4、情境交流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让他们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善学”,有意识地自觉培养自己的语感。
如《葡萄沟》一课主要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葡萄干制作过程、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这三个部分。学完课文以后,我设计活动如下:你作为葡萄沟中的一员,向大家介绍一下葡萄沟。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面,运用课文语言来夸夸葡萄沟。(留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学生汇报。)
又如教学《阿德的梦》一课,在理解课文内容以后,我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4~5名学生当科学家,其他小朋友当记者。以记者问,科学家答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陈述(每次提问针对一种发明)。当然,“科学家”介绍最新发明时,鼓励其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加入自己的看法,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对各种项目进行陈述时,比较到位!
在语文这方田地,让我们站稳自己的脚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亲密接触语言文字,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唯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语文素养。
第三篇:理论结合实践 促进品德内化
理论结合实践
促进品德内化
点头学区龙田小学
朱有东
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而产生了“激情”、“晓理”、“导行”三大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运用这三个环节,努力让每位学生了解,学生也明白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做什么,不该怎样做。可是,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却往往出现不讲文明礼貌,不懂尊重他人,不会吃苦耐劳,缺乏自理能力等等一大堆问题。这就说明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致使学生“知”与“行”、“情”与“理”的严重分歧。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氛围,促进学生品德内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创设情境、生发情感
思想品德课讲究情感的渲染,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之所至,金石为开”这些话充分肯定了情感的巨大作用。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要转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必须先转变他的情感,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内心需要。因此,思品课应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做到情景交融,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或以语言创设情境、或以实物展现情境、或以图片显示情境、或以音乐渲染情境、或以设疑开拓情境、或以实践体现情境、或以角色表演进入情境、或以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等等,但无定法,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达到质疑、引趣、激情的效果。如教学《敬爱父母长辈》,一上课,老师就运用录像或图画,以真挚丰富的感情描述《黄香温席侍双亲》的故事,再讲述以前学过的“陈毅敬母”的故事,让学生在古今名人敬爱父母的良好情境中对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接着让学生说说所知道的现实生活中敬爱老人的事例,而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游子吟》,让学生从诗句中体验“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的情感。如此,就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拉进了,学生更容易明白“要敬爱父母长辈”这一道理。
二、以情明理、情知互促
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后,孕育出丰富的情感,建立了正确的道德形象。此时,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挖掘教材的内涵,找到教材中的观点与小学生道德观的结合点,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体验,为促进道德的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学生感知了《敬爱父母长辈》一文后,就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展开自我体验,让他们说说“你平时在家是怎样敬爱父 1 母长辈的?”“与文中的主人公珍珍、芳芳相比,你有什么不足之处?”“你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地方?学了本文之后你该怎样做?”在丰富情感的激发下,学生能讲述出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事情,进而抒发自己的敬爱父母长辈的真挚情感,与学生的内心道德感产生共鸣。又如在教学《助人为乐》一文,教师在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播放一首《爱的奉献》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爱”的情感之后,让学生说说“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助人为乐的事例?”“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帮助别人解除困难后,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在浓厚气氛的渲染下,学生们联系实际,畅所欲言。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将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强化自我教育,从而达到内化学生道德的目的。
三、以知导行、知行统一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认知,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之后,就把教学的重点指向和调节他们的道德行为。因为“导行是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行统一的在自觉性,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环节,是教学优劣的最终体现。” 导行的方法很多,如:析图明理导行、辨析事理导行、榜样效仿导行、表演陶情导行等。但无论哪种导行方法,如要真正起到“导之以行”的作用,则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应根据文中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普通性的问题,结合校内外生活组织学生讨论,深入浅出,辨析正误,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从而做到“导行”。如在教学《做事负责》一文,老师可联系本班学生中谁做值日生最负责?本班学生干部谁最负责?来评一评,进行正面引导。然后请这些负责任的值日生或班干部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同时指出部分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并指导改正。再如教《助人为乐》一课,利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丑恶的现象和赖宁、雷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做对比,使学生懂得生活在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同情和帮助有困难的人,将学赖宁、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又如在教学《待人宽厚》一文,可先让两位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表演小品《乒乓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在直观形象、融洽和谐的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而后再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为了些许小事而大加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加以辨析。通过“比一比”、“做一做”、“说一说”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将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成道德行为,使学生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自觉按正确的道德要求去努力,从而达到了导行的作用,达到了内化品德的效果。
四、实践延伸、促进内化 思品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既懂得“是什么”、“为什么”又懂得“怎么做”,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应进行行为意识指导。在课的结尾提出一些带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让学生带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观察、思考、争议,明确“行”的正误。如教学《勤俭节约》一文,结束时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现在生活好了,有的同学整天缠着父母要这要那,与别人比吃穿。”“有的同学因为是独生子女,就在家当起了‘小皇帝’或‘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做家务劳动”以上这些行为你认为对吗?你是怎么做的?或者让学生在本校进行调查:我校有多少同学家里准备了早餐而不吃,却向父母要钱在外吃早餐?然后评评“这种现象好不好?”让学生将这些问题带到实际生活中去“明理”进而“导行”,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内化品德的目的。最后还得应用课堂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行为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将课文所学道理与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与自己身边的先进事迹联系起来,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促使学生在日常实践中做到知行统一。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创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氛围,结合实践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有目的的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用学生的亲身实践去巩固道德认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使学生知、情、意、行各因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
(本文于2001年12月参加福鼎市思品教育论文比赛获二等奖)
第四篇:立足文本语言走进红色经典
立足文本语言走进红色经典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谈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余姚市兰江小学孙峰
[背景]
一提起红色经典课文,许多青年教师就开始摇头:不是怪年代久远,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就是怨思想性太强,容易上成思品课;还有的老师认为故事情节性太强,语言文字训练点难以落实。教学时总是感觉不好把握学情,也难以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似乎只有“灌输”才能完成教育目的。的确,红色经典课文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上,在正确处理个性化理解和正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上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如五上年级《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课堂上除了概括小标题,理清文章内容外,无外乎让学生找找哪些句子反映五壮士的壮举,然后读读议议,最后学生说些空洞的大道理结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鲜有提高。在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中,通过前后两次教学实践,我在红色经典课文如何做到言意兼得上有了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情景描述]
教学实录一: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8年抗战是烙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奋起抵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家看这座山,形状像狼牙(出示狼牙山图片),看到这座山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一起到狼牙山上看看五壮士是怎样奋勇杀敌的。
2、坚定有力地读课题,带着赞颂地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五壮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用一个词语形容五壮士,并把词语写到黑板上。
临危不惧顶天立地坚强不屈„„
3、英雄们的崇高品质是通过什么事情感受到的?
学生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默读3-9自然段,找出表现五壮士英雄壮举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学习重点句。
A、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
棋盘陀走去。
1谁来读读这句话?班长的话特别在哪里? ○
2班长的话应该怎么读?理解“斩钉截铁”○。指名读——齐读——引读
3虽然只有一个走字,但这是坚强的中国人民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B、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
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马宝玉的壮举体现在什么地方?比较“举起”和“猛地举起” ○
2再读读马宝玉大声喊的那句话,你最关注哪个词?砸字可以换成什么字?(扔、投、○
丢、抛„„)能换吗?为什么?这一砸,砸出了什么?(胜利、决心、仇恨„„)
3出示“南京大屠杀、芦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等图片,学生谈感受。如果你就是五○
壮士,面对扑上来的敌人,你会——引读:“同志们,用石头砸!”
虽然只有一个砸字,但这是坚强的中国人民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C、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
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1从哪些词中感受到战士们的崇高精神? ○
2这一跳,意味着什么? ○
3指名读、引读、齐读。○
四、总结提升
1、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让我们轻轻地呼唤壮士们的名字。图片出
示五壮士的照片,学生轻念他们的名字。
2、补充诗歌:舍生取义惊天地,杀身成仁泣鬼神。狼牙山上歼日寇,英雄血铸民族魂。
反思:
从表面上看,教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朗读练习形式多样,阅读分析条理清楚,多媒体运用自然贴切,抓住重点语句、段落感悟人物形象。但是细细琢磨,有一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1、预设时,忽视了教材所处时代背景与学生年龄及所处环境之间巨大的鸿沟。五壮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是在特点历史环境中造就的,只有了解那段历史,才能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五壮士。虽然教师也饱含激情地讲述抗日战争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事迹,但学生始终是“理智”地停留在文字表面,内心情感没有真正激发,因而整堂课没有形成一种氛围。
2、教学中抓住了三个重点句,引导学生感悟五壮士的崇高精神,但过分依赖教师的引导,大部分属于被动接受,缺少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感悟停留在表面。如在“走”字的教学中,在理解“斩钉截铁”的意思后,只是让学生读,说说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五壮士什么精神?虽然学生也会说,但这些都是空洞的大道理,并不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结果。
3、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文本,也没有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去触及五壮士的伟大精神。当教师问你从“砸”“跳”中看出五壮士具有什么品质时,学生的回答往往显得肤浅。
基于对上述几个问题的思考,教研组又一次组织了集体备课,设计了新的教学思路,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
教学实录二:
一、录像引入,创设氛围
1、同学们,我们欣喜地看到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我们的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曾经饱受苦难,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国耻。
2、看录像《南京大屠杀》片断,旁白引入:1937年7月7日,是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面对惨无人道的日寇,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今天,我们一起回到战火纷飞的狼牙山,看看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的英雄壮举。
3、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品词析句,感悟精神
1、默读课文3-9自然段,划出表现五壮士壮举的句子,并写写感受。
2、交流:
A、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1联系生活实际比较:阳光体育活动开始了,体育委员大喊一声:○“同学们,走!”这个“走”和文中的“走”一样吗?
2联系上下文说说五壮士有无其他的选择?理由是什么? ○
3扣词品读,从“斩钉截铁”和“热血沸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4角色写话,如果你是当时班长马宝玉手下的一名普通战士,你如何评价他的选择?你○
想对班长说些什么?
B、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自由读班长大声喊的话,说说哪个词最能体现五壮士的精神。○
“砸”在这里可以换成哪些词:(扔、抛、掷、投、丢„„)分别放到句子中读,比较。2指名表演读。○
一生“砸”得不够用力,师:你这温柔的一砸,肯定砸不死日寇。
再指一生,怒目圆睁,用力往下砸。
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把眼睛瞪得这么大这么圆?
生:我太恨敌人了,我满腔怒火。
再指一生表演读
师:告诉大家,你举起的是什么,砸下去的又是什么?
生:我砸下去的是石头。
师:仅仅是石头吗?还有什么?
生:还有对敌人的仇恨,还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3全班读。○
C、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1自由读,什么地方最让你刻骨铭心? ○
2扣词品读,从“纵身”和“相继”中你体会到什么? ○
四、总结(略)
反思:第二次教学时,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找准文本的阅读兴奋点,使学生与文本展开了真实有效的对话。紧紧抓住三个重点句,通过“读读、演演、比比、议议”等多种方法,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启示与思考]
通过以上两次不同的教学实践,在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上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1、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要还原真实事件场。此类课文往往叙述了历史发生的真实事件,往往距离学生年代久远,往往与学生的认知经验、情感价值观相去甚远,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走进历史,走进人物。如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看影片《南京大屠杀》中的战争片断。这并不是展览暴力的血淋淋的场面,而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使学生沉浸到五壮士“此时此刻”的历史场景中,让学生更真切地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2、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要立足语言文字,实现多重对话。此类课文,学生在内容理解上的困难并不是很大,关键还是要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感受人物形象。要尽量避免在学生容易读懂、内容浅显处花大力气,要把阅读重心落到学生阅读时容易忽略的地方,从而加深阅读的深度。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许多教师往往一遍又一遍地读班长马宝玉的几句话,读出“走”的斩钉截铁,读出“砸”的勇猛与力量,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就表示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吗?不见得。在第二次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四个问题,让学生深入钻研文本,探究“走”的前因后果;同时扣词品读和角色写话,让学生进行如临其境的体验,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也巧妙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3、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要准确把握人文内涵。此类课文往往有着比较明确的价值取向,不能作随意的多元解读,而应尊重历史,尊重作者的思想感情,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时,教师必须注意准确把握它们的核心人文内涵,做到不误导不偏移,并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其放大。这也是教学的底线。
第五篇:立足校园文学促进作文教学
立足校园文学促进作文教学
校园文学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发展中涌现出的一种文学现象,是校园文化的一翼。它是指学生在学生时代创作的文学作品,或者通过校园生活反映社会人生的、主要为学生欣赏和接受的文学。校园文学作品大都放射着文学灵光,彰显出人文个性,令人读之惊喜,品之有味,思之深刻。因而,加强校园文学研究,可为课堂作文教学与创新,提供许多宝贵启示;而作文教学的新探索、新发现,又为校园文学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使校园文学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运行。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弥补。
教育家韩作黎说,搞校园文学不仅仅只是培养大作家,还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增强素质的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实践已经证明,校园文学活动是教育教学的一种好形式,重在陶冶情操,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为此,我们应借鉴校园文学的创作,努力探索作文教学规律,把校园文学创作规律同作文教学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师作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一、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自然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写作基本上属于闭门造车,更缺少竞争、缺少活力,因此写来写去总不见成效。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借鉴校园文学的创作:走向社会,走进自然,贴近生活,有感而发。
首先,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事事关心”,才能把学生的视线引向社会生活,题材才能丰富。其实,作文课不一定非得在教室上,如果条件允许,有时不妨把作文课引向课堂之外,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话,才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鲜活的文章来。本校创办的《?埠印肺难?社刊中所辑录的文章,都是这样一些源自于生活的作品,都是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感触较深、思虑较成熟的内容的加工。因此真实感人,打动读者,即使是议论文也是针砭时弊,鞭辟入里,时代感非常强。
其次,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是历代文人墨客心仪向往之地,从古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现代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许多文学大师都曾流连于山水之间,并因此留下了许多为人称道的佳作。可见,自然界的万物,它的一草一木,一颦一笑,都能惹人联想,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让中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用山水的灵性点燃他们创作的火花。所以,每年,教师都应组织那些热爱文学,喜欢创作的学生到校外去采风,在大自然中捕捉创作的灵感,寻找创作的契机,有效解决学生无内容可写的问题。
二、激励学生创新,进行个性化表达
校园文学特点之一是具有新颖美与创造性。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口,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我们要保持写作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并完善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新体验,产生新思维,形成新表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随情走”,“情真意随”。古人说:“定体则无,大体则有。”各类文体的文章,是有“规”可循,有“方”可依的。
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先简单地讲讲有关“规”和“方”的知识,即精要简明地介绍一点写作基础理论知识,侧重文体知识,这是必要的,可行的。用范文澜先生的话说:“根本宗旨在于讲明作文的法则。”至于应当提出什么论点,应当选择哪些论据,应当从哪些方面论证等等可不必统一“指导”。这样做,使学生知识信息输入与加工处理交错进行,相辅相成,感悟效果明显。
实践证明,学生自主立意,自由布局谋篇,叙想叙之事,写想写之人,抒心灵之感,议神思之理,无清规戒律约束,体畅达之情,达自然之意,就容易写出内容充实、构思奇巧、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让学生永远保持创作的激情,还要让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学会观察,进而把生活中的感悟与自己独特的经历结合起来,让他们自主表达、展现自我,才能写出极具个性的文章。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就如同校园文学创作一样,很有特色,各不一样,个性飞扬。
三、注重充实写作内容,凸显人文色彩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就具体作品而言,世上本没有宝黛爱情,曹雪芹创造出这段爱情;本来没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创造出这个清纯的意境;本来没有人注意“项脊轩”的“物是人非事事休”,归有光把它渲染于纸上。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应充实写作内容。
文学写作充满了创造性,它是最显示人的个性,最富有人文色彩,最需要创造革新的思维活动之一。它在塑造新的艺术形象,提示深刻的主题思想,以情节中的人物遭遇向人们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观点,为艺术画廊增添新形象,或增加新的艺术品种,或以闪现智慧光芒而又生动深刻的语言形象感召人,激励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四、立足社团,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校园文学社秉承自由写作和彰显个性的宗旨,能够为学生营造相对宽松的写作氛围,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掘其写作潜能。学生正是在这种自由创作气氛的感染带动下,表现出丰富的直觉和情感,将生活中的具体感受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出来,简而言之,便是“我手写我心”。
另外,一个农民希望自己种下的庄稼茁壮成长而获得丰收,一个工人盼望亲手制作的产品质量过硬,受人赞赏;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生握起文笔,也希望自己能够有作品发表,得到尽量多读者的认同。所以,我们及时把学生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刊登在校刊《?埠印飞希?同时,积极推荐给相关报刊,如《中国校园文学》《校园文学报》《中学生作文》等。此外,在班内也发动学生办一些小报小刊,多为学生开辟一块发表的园地。近几年来,本校文学社社员已在多家刊物上发表作品,有许多学生的作品在全国及省市作文大赛中获得较好名次,极大地鼓舞了爱好文学的学生,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大力开展校园文学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文学的氛围中受熏陶,在活动中受到激励,在交流中长见识,在实践中增才干,这确实能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要摆脱作文教学困难的境地,普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要立足校园文学,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从而实现校园文学与作文教学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一目的,最终走向“双赢”。
作者单位:山东省汶上县第一中学(2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