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飞翔小学姚秀青数学高峰论坛心得体会
感受名师风采,领略教学思想
----飞翔小学姚秀青
2016年 9月24、25号,我有幸在宜兰宾馆7楼报告厅聆听了朱玉宾、赵改玲和叶鸿林三位数学专家的专题讲座和现场授课,虽然时间短,但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领略了大师的课堂风采,收益颇丰。下面我将对几位老师的课谈自己的感受:
一、注重课前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课前交流是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融洽的交流是课堂成功的基础,也是课堂的良好开端。课前教师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学习中。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精彩的导入,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课堂上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源于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就主动转变了,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回想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地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三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
三、从简单的课堂中体现价值
叶老师讲的《田忌赛马》,简简单单一条线,却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简单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简单是对教学的本质有着清醒认识之后的返璞归真。简单课堂要让教学、课堂变得简单,简单的实际上是最不简单的,它充盈着教师的智慧,寻求简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简单的实际是最为深刻的,是对文本深刻解读之后的深入浅出,是对学生深入了解之后的准确把握,是对精心预设之后即时生成的正确引导。简洁是一切艺术成熟的标志。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身是简洁化的一线贯穿,简洁的课堂结构是引领学生直达灵魂的过程和捷径,是一种令所有老师向往和追求的课堂境界。
四、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朱老师的《条形统计图》,感觉很兴奋,课上得太完美了,总觉得没什么可讲的,他却在课上解决了很多问题,始终一环紧扣一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40分钟,始终紧紧地抓着学生的眼球,每一道题的引导非常到位,点拨亲切自然,而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原有水平。听了朱老师的课,我感觉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我们以往所追求的“高质量”、“高密度”、“高强度”的课堂,也不是空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泛泛而谈的形式化教学。真正的有效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还体现在兴趣的培养上,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探究活动。
能够有幸观摩名师的教学风采,领略名师的教学艺术,聆听名师的讲座真是一种享受,让我确实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从各位大师的课上,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个积极的鼓动者和参与者,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新课堂的创造者;从名师的课上,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意识、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研究探索数学问题,体验分享探索成果。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个性和主体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
第二篇:国培2014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姚路
国培2014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22日,我有幸来西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参加了为期15天的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十余天的培训,我如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自身不足,现把自己这些天的一些感悟归纳如下:
1、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书育人至少要做好三件事: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教给学生知识(尤其是要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要正确高效地影响学生,我们自己首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我们应引导学生做高尚、智慧和勤奋的人。
2、教学方式方法
通过听讲座、听课,我深深地感到,无论是在低段还是在高段,教师所采取的一些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实在一些,不要过于花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快乐。教无定法,但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做一个宏观调控的引导者足以。
3、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
小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仅仅是培养就能树立的。由于年龄关系,越小的孩子,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就越强,即使教师说的、做的全错,孩子们也会信以为真。所以,在班级中,教师不但要系统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习惯,更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榜样。
4、终身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审时度势,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营养,充实知识,提高本领,胜任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否则,我们就会落后于时代,就难以完成肩负的职责任务。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品尝到了一顿最丰富、最美味、最营养、最有价值的“知识文化大餐”。我要重新审视自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的充实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教学中通过自身的素养来感染学生。同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实践,积极将本次培训所学的经验及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篇:张洪秀小学数学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临沂市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研讨会心得体会—— 沂水县杨庄镇北躲庄小学张洪秀 为促进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市教研室组织了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作为刚参加工作不长时间的我,于2013年11月4日至6日有幸参加了这次为期三天的研讨会。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观摩了来沂水、郯城、费县、莒南、平邑、临沭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优质课,认真倾听了专家的点评。观摩学习了河东、兰山的市教学能手模仿的全国优质课,尤其是泰安刘万元老师执教的一节在刚结束的全国优质课中获得一等奖、第二名的《分数乘分数》,让我感触颇深,数学课原来是可以这样上的。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使我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课前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前的交流可以是对学生的表现提出一些要求、可以与学生谈谈话相互介绍、可以是数学游戏、可以是有利于引入新课的故事。通过交流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摩这些老师的课中他们都非常注重这一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郯城一年级的毛芳芳老师,她的课前交流是两个小数学游戏:一个是拍手游戏,纠正学生坐姿;另一个是碰碰车游戏,复习了前面学的8、9的减法。做完这两个游戏时学生的学习热
情高涨,有种箭就要离弦的感觉,趁机进入新课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这一点在我的课中做的不是很好,需要向这些老师们学习。
二、课的设计,也可以别出心裁,独具一格。
听了临沭二年级张磊磊老师的《数学广角——排列问题》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点。他没有跟其他老师似的导入新课后直接搬用课本的例题,而是把课本的例题设置成故事以学生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新课,然后蜗牛和蚂蚁不服气,想挑战乌龟,设置冠军、亚军,让同学们通过猜测、交流、动手实践、验证等环节得出结论,然后教师用合适的语言引入课本的题目以加强练习,这应该是本课的亮点,张老师虽然没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但对我的启发很大。
三、课的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沂水李玉珍老师《解决问题》这节课,她先向学生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展示了很多的旅游景区图片,介绍了彩虹谷,学生们看得很认真,时不时还发出惊讶的声音:哇„!然后由彩虹谷景区一角引入课题,特别是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这环节,展示了一幅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画面有接满苹果的果树,有小猴子,有小鸟,让学生自由发挥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节课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意识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课中不要吝啬,要善于表扬。
表扬是一种力量,低头抬头间给予了别人动力的源泉。在课堂中我经常表扬学生,但是采用的语言比较单一。在观摩这些老师的课时这点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他们都能及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看到表扬学生后的表情及学习的热情,使我意识到表扬与鼓励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像这些老师学习,多采用不同方式来表扬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上要注重反思环节。
听刘万元老师《分数乘分数》这节课,我完全融入到课堂中去了,不知不觉中成了一名真正的学生,听到下课铃声时我觉这节课过的好快。
回想这节课,刘老师的语言、声音具有很大的亲和力,整节课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进行,它有很多其他课的优点,但与其他课不同的是在课中刘老师的反思环节——回头看贯穿整个课堂。开始时由数学信息直接导入,根据信息学生列出算式。然后问: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好呢?学生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画图。在课中教授画图的方法后,让学生闭眼想想画图的过程。在课快结束时让学生说说收获,课件设置了丰收园,让学生说说自己收获,课件展示收获的知识,摘下自己收获的苹果。丰收园这个环节很独特,我第一次见到,在以后我的课堂上可以尝试着用。
六、要以学定教,少讲多学。
学生能说的,教师不必说;学生不会说的,教师才说。观摩了这些优秀教师的课虽然每节课的亮点不同,但他们都没有忽视这一点。在课堂上每个教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引导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去交流,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整节课学生都在忙碌的学习中,没有时间去走神。
课堂上要让学生参与评价,给学生说说自己观点的机会,这点二年级陈晓杰老师《数学广角——排列问题》这节课表现的比较突出,展示不通作品是教师没有马上给与评价,而是问:你觉得该作品怎么样?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通过作品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也更加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使我更加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也更加了解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做到扎实有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学习,再学习。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更加珍惜每次的学习机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第四篇:梁秀红学习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东官中心小学 梁秀红 教师职业注定就是要终身学习的。这些天陆陆续续翻看了《小学数学新课标》,也在网上看了一些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使我受益匪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学生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本次的学习,本人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
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的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他们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思考以往的教学,课堂往往成为老师的舞台,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是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准备每节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三、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认为建立一个激励评价机制也很重要。
激励性的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鼓励以及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主要是通过语言来鼓励和激励的。其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爱和期望。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语言激励,有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教学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习完新课标,我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只有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能为孩子们奉献出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在今后教学中,我将尽力做到让孩子们学喜欢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第五篇:梁秀红学习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东官中心小学梁秀红
教师职业注定就是要终身学习的。这些天陆陆续续翻看了《小学
数学新课标》,也在网上看了一些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使我受益匪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学生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本次的学习,本人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
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
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的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他们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思考以往的教学,课堂往往成为老师的舞台,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是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准备每节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三、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认为建立一个激励评价机制也很重要。
激励性的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鼓励以及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主要是通过语言来鼓励和激励的。其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爱和期望。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语言激励,有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教学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习完新课标,我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只有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能为孩子们奉献出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在今后教学中,我将尽力做到让孩子们学喜欢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