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李晓玲 文章来源: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所 点击数:2722 更新时间:2006-7-25
“行为导向”(Handlungsorientierung)指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行为导向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逐渐成为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主流,并日益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界人士接受和推崇。深入研究“行为导向”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借鉴其精髓,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改革。
一、“行为导向”型教学改革策略产生的背景
首先,经济发展对职业能力要求提高。对职业能力要求变化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技术与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加剧,德国企业的技术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技术综合程度加强。而技术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工作任务、方法与手段,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要求的综合化程度也相应提高。企业为了达到高绩效目的,要求从业人员很好地掌握技能并能及时更新、补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并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等。
其次,德国经济的发展引发了职业和职业概念的更新。不但新旧职业此消彼长,也使一些职业间的界线变得模糊。如信息技术电子工、专业信息人员、信息技术系统业务员等从业者的职责虽比较接近,但这些职业的分界线变得日益模湖。所有这些,都对德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法等进行相应的改革。
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手段,也作为教育内容,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组织改革成为可能。通过面向项目和任务的媒体,可以为包括最新信息与技术在内的“行为导向”培训设计出有意义的学习方案。
二、“行为导向”型教学改革策略的理论架构及实践模式
(一)理论框架
1.职业教育最高目标是养成学生职业行为能力
“行为导向”研究者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仅传授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具体专业知识需要“自我确定,一生不断地学习”。因此将培养“为完成今后任务应获取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即关键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最高目标,并将关键能力比作一把能迅速无阻力地开发不断变化的专业知识的“钥匙”。专业知识加关键能力才能构成一个人完善的综合职业行为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特有能力”与“跨专业能力(关键能力)”两大类别。专业(职业)特有能力一般指向“知识和技能”。跨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则涵盖多项能力,如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集体相处的能力、负责能力等。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对个体发生作用,使个体能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与文明的精华,并能加以调整,作出价值判断,树立新的标准,生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性与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形成事物能力。事物能力和个性及社会能力构成行为能力。
关键能力在“行为导向”理论的视野里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这就要使独立行动、实用思维和职业行为成为个体专业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传授专业、社会和方法行为能力,应成为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学中则应引入行为导向式学习。通过行为导向型教育或培训,才可以使学生获得职业行为能力。
对关键能力进行分解可形成教学的具体目标。
2.以职业行为为教学导向
“行为导向”理论以个体职业行为为其主要教学导向。表二细化了职业行为的结构与层级。在职业教育中,每门课程或模块的教学,一般均应兼顾三类行为的培养要求。
3.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创新
“行为导向”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可概括为:第一,促进独立思考与操作;第二,提出问题并尽可能地解决问题,允许提出多种建议;第四,鼓励合作,而独自进行工作;第五,在评价者依据一定标准评价学生的同时,允许学生自己检查学习成果,控制工作过程;第六,鼓励和赞扬,而不只是指责和挑剔。
(二)行为导向型教学的实践模式
“行为导向”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模式。
1.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要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
项目准备要求学生和教师具有四个中心计划要素:在课堂上引入新的授课方式;教师准备的项目计划;和班级一起协调计划阶段;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原始计划。
项目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锻炼学生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训练学生的专业和职业技能以及跨专业的各种能力,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在针对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行为环境中,形成职业行为能力的一种方法,它特别适合在课堂上对实际生活和职业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运用案例分析,在获得答案和陈述理由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选择。因此,在解决问题的整个思维和工作过程中,要求所有学生亲身经历,例如认识问题、深入了解问题、解决问题、陈述理由,并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案例分析可培养和发展学生决策的能力、从丰富的资料中获取解决问题所需信息与学习内容的能力和将整个决策过程的思维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主要是应学习的需要,让学生扮演一些角色,亲身体验角色的心理、态度、情境等,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的要求。借此可以认真地观察某一特定的行为方式,并能在特定的条件下练习改变的或新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小组反馈意见具有决定性意义。
4.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旨在营造人为环境或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学习职业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据此还可获得重复训练机会,以及随时进行评价的可能性。
模拟教学是一种更为宏观的教学改革策略,它全面考虑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特有的属性、要求与规律。模拟生产与服务的环境加上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卡片展示等富有针对性的协作教学行为,综合作用于学生,围绕专业或职业特有的知识能力及跨专业的关键能力的教学目的和目标,对养成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事务能力及个性与社会能力,得到真实意义上的职业熏陶与锤炼,由此获得的教学效果与质量。这显然是学校教室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所不能及的。
三、行为导向型教学改革策略的价值
1.思想价值
行为导向型教学明确以全面的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倡导多种教学策略与方法,期望学生彻底地、完整地运用手、心、脑等多种感官去学习,追求学生专业技能、方法能力、事务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并举兼得,因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专注于认知过程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狭义概念上的描述性知识)的弊端,使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由单一认知转向专业与跨专业的知、情、意、行并举,又使整个教学过程涉及描述性和程序性两类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问题解决、与他人和集体相处、敬业负责和善于学习等情感、意志及动作作业的练习,其创设的各种不同教学方法,正好满足了学习与教学过程的不同要求。
行为导向型教学理论主张师生的双向互动。认为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热情参与及投入,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教学组织、知识传授、问题咨询与技术指导者,学生则要从知识的接纳器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与主人,教学过程要从教师“专制”转向教师与学生共同“立宪”和全程参与,让学生在富有吸引力、好奇与感性的氛围中获取今后职业生活的金“钥匙”,真正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由教学行为向学习行为的转变。
行为导向教学贵在围绕教学任务或单元,设计出一个个环境及其活动,一个个项目、技术及其方法,并使所有学生共同参加讨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承担不同角色。从方案的设计、前期的准备、信息的收集、计划的修改、方法的选择、方案的实施,到学习的反馈和结果的评价,都敦促学生相互之间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而在携手合作的基础上各司其责,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也就使人人获得角色、获得突出的表现机会并成为活动中的主人,由此更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愿望。此外,行为导向在师生之间容易形成一种融洽的协作关系,在活动或项目中,组织与被组织、指导与被指导,咨询与被咨询等方面,师生以默契配合为准则,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准绳。
2.行为导向教学策略的贡献
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1970年代中期,西德职业学校毕业考试通过率为86%。试行行为导向教学改革以来,通过率最高达到91%,中后期稳定在90%。20世纪90年代初东西德实现合并,即使将从学校型体制过渡到双元制职教体制的原东德毕业生计算在内,通过率也达88%以上。行为导向教学后另一个质量提高的明显例子是,德国学生的生产技术事务能力与品质、社会沟通能力、个人终身探索与学习等综合职业行为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以至于德国包括技术工人素质在内的知识经济综合国力国际排行榜地位名列世界前几位,甚至超越了美国。
学校型职业教育获得发展。行为导向型教学策略的广泛运用,促进了德国学校型职业教育的发展。1980年代中期德国双元制职教学生数量开始下降,90年代初形成低谷,下滑趋势没有终止。但与此同时,学校型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是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在1985-1992年学生数量虽下滑但缓和得多,90年代以来节节上升,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企业培训力量不足的问题得以缓解。长时期以来,德国企业的培训能力在缩减,提供的培训位置不能满足中学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培训位置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更是供小于求。而以模拟工厂公司和项目教学法为核心的行为导向型教学策略的推广运用,使得按此原理建立起来的跨企业培训中心迅速在各地区扩展开来。这种中心不仅提供中小企业不能提供的培训项目或课程,而且为许多没有获得企业培训的学生提供职业基础和准备性培训。企业培训能力不足和培训位置局限等问题得到缓解。
此外,行为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推行,还推动了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及教学组织的改革,如课程的模块化——职业范围内的模块化与课程模块叠加等。在课程设计中出现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跨专业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考虑到了不同专业内容的结合,使得学习目标更为全面。
第二篇: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启示
——学习李文博《德国职业理论与前沿理论介绍》的体会 畜牧兽医专业谷振山01 2014.11.10 2014年10月10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文博老师在全国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上给我们生动讲述了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并对其中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学习后感觉受益匪浅,现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的地位,这源于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的引导,德国的职业教育主流思想包括职业教育设计导向,职业教育能力的开发,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论等五个方面,核心的内容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这种模式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是由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实施的三重负责制。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和管理人员。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职业技能,而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其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所授课程中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双元制职业教育录取过程是学生先同企业签订学徒合同,然后根据学徒的职业,再到相应的学校报到学习,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实际的生产岗位和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及相关工艺知识的培训,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
二、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比较
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之后我们知道,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内容按照各专业部制定的培训条例进行,并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并实施的,以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而在我国,则很少有学校和企业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种合作,具体表现是:
1、职业教育与企业脱节。要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制订详细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强调学用结合,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学习分配,尤其注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但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前一直是由学校单独完成包括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教学内容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导致职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大量的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如今不少学校在推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企图通过此类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但是尽管在理论上谈的很多,真正能够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结合培养人才的职业学校却并不多。
2、职业教育教学系统无法与市场紧密结合。在德国,职业教育的教材经常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进行更新和替换,授课的教师也有很多时间下到企业进行实际的操作,了解最新的技术知识。而在中国,职业学校教师的任务就是讲教材而且教材不变教师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就业市场没有去了解当前的形势缺
乏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积极性。
3、是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没有规范。教材改革盲目而上自成体系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材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编写教材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形成区域的标准和特色往往是各学校自己编写适合自己教学的教材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所以教学改革的效果不明显。
4、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水平的监督体系没有形成统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协会部门没有真正地沟通好对职业技术学校的监督不力学校的理论教学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有些技能鉴定部门为了追求效益和合格率开始降低标准导致学生在就业时职业资格证书不能发挥作用行业协会基本没有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没有为职业教育提供准确的用人信息。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多是单一的学校行为,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和形式模拟的实践教育只使得职业教育的理论化和动手实践的形式化,成为偏离“职业”教育的障碍。虽然自我国大 力推进职业教育以来,已经有许多学校在通过“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模式来促进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这些大喊“实践和教学要统一”的教育模式其实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少学校的学生即使要实习或者进入企业,都是被要求在校学习1-2年之后,才能到相关的企业和单位实习。这种教育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并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可以说,就目前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校的教育差别仍然不明显,除了比普通学校多配备了一些实验实习的设施之外,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实践课程。就国内来看,以分数衡量一切的大潮流也在职业教育中体现着。往往毕业考试的优异成绩,就基本上承认了某一个人已经是位“优秀的技术人员”。而实习成绩,也只不过是一个参考,与毕业考试比起来微不足道。而至于这个“优秀的技术人员”是否能熟练的操纵先进的工业设备,校方完全留给了企业自己去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技术人员到企业以后,不能马上地形成生产力,还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思考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技能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实行的校企合作正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为企业培养专门的技术工人,把岗位需要与培训内容结合起来,把就业与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真实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加之以相关必要的学校理论教育,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
1、建立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规政策上的支持。德国职业教育发展遥遥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教育分流机制比较合理,在小学毕业时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流,初中毕业时再次分流,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差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并没有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异现象,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我国也急需建立合理的教育分流机制,改变不符合个体发展需要的招生考试制度,积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教育。当然,这需要国家在教育政策上给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待遇,加强职业教育的立法,完善各种配套制度的建设。
2.,深化校企合作,切实贯彻产学结合的发展思路。德国的“双元制”,其核心理念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并非常重视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不是停留在接收毕业生的低层次上,而是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了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相对于我国的职业学校而言,虽然也 提倡校企合作,但大多数仅仅是停留在就业这一个层面,其他方面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实质性联系,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需要大力改革探索的方面。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对专业任职标准、资格认定制度、师资培养模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规范了职业教师队伍,确定职业教育的高质量。诚然,高要求必然会有高待遇,德国的职业教师都享受公务员待遇,并享有一系列的在职培训和发展提高的机会。
4.构建多元教育体系,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德国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相关措施,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和互补性。如德国许多州规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德国的职业教育都实现模块化课程与教学,学生所学课程、所取得的学分、获得的证书、文凭无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外,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相互承认。这些举措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要求提供许多便利,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5.,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轨,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历系统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德国建立和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学生必须获得相应的文凭或资格证书才能够就业,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德国的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统一并轨,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的特点。而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的毕业文凭只具有学历证明作用,如果要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必须另外到其他培训机构接受职业培训,这实质上是弱化了职业院校的就业培训功能。各级政府应从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实际出发,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对职业院校的毕业文凭的技能含量给予直接的职业资格认可,实现两证并轨,多证合一。
6.,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探索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德国的职业教育能真正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符合企业需要和生产实践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改革策略强调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这与我国现行的以理论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大相径庭,对我国职业教育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意义。
当然,对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我们不一定就能完全照搬照套,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适合中国自身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模式,让学生从学校走出去,真正的进入企业当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目前最适宜的一种模式。在共同商定课程计划、实训方案、考核标准、就业方向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使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得到了确切保证。在学校仍以班级授课的形式由教师授课,在企业则分成小组由师傅指教。企业培
训主要是使受训者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解决受训者“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师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重要的作用。这种校企的结合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很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对解决对口录用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三篇: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精选)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
石伟平,徐国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作者简介: 石伟平(1957—),男,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国庆(1971一),男,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副教授、博士。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取向,其内涵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设职业教育教学式,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这一体现的建构需要从七个方面进行,同时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
机制,并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
关键词:就业导向;教学改革;理论
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是教学模式改革。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已进入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转换的基本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彻底打破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化教学模式,打破学习与工作的二元割裂状况,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从专业设置、教学体系改革到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这个工程要
能有序、有效地推进,既需要系统考虑体系的各个方面,也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力量。
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界定
什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概括地说,就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所设计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从而达到最大限度
地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相对接包括:①专业结构与职业分类相对接,依据职业分类确定专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相对接,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招生人数;②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对接,课程的体系结构要与工作体系结构相匹配,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课程;③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对接,根据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体系;④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对接,要以情境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为基础,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项目教学等方法,实施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⑤评价方法与企业评价相对接,把企业评价标准和方法融合到学生学业评价中,引导教师和学生按照企业要求进行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然,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它是多种教学模式的集合体,在最为广泛的意义上,只要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教学模式均可以纳入其中。工作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是一个综合过程,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有多种类型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不同的课程做支持,因
而就业导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体系。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理论框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到实验实习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以下分别从这些方面阐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
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一)建立面向人力资源市场的动态专业调节机制
专业设置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向。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因此其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应当是职业。然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依据比较混乱,多数专业是以职业为依据设置的,如护理、烹饪等;但也有些专业是以通用技术为依据设置的,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等;有的专业是以行业为依据设
置的,如电子商务;还有的专业是以产品为依据设置的,如玩具设计与制造、鞋类设计与制造等。后三种专业由于不是以具体职业为依据设置的,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教学目标不清晰的状况。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明确每个专业的职业定向。因此有必要按照职业性原则对专业目录进行疏理,名称能够调整的专业尽可能地按照职业来命名专业,名称难以调整的专业也要具体明确其职业定
位。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依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动态地调节专业设置,造成这一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完全。专业设置要面向人力资源市场,必须依据两个基本数据,即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人力资源市场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其他学校该专业设置情况。因而职业学校在论证新专业时,都要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然而情况往往是,所做文本非常漂亮,但其中有多少数据是基于可靠调查的?有多少数据是准确的?有多少数据对专业设置有直接参考价值?可以说,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仍处于黑箱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专业设置与现实需求相脱节的情况,其后果非常严重,然而其责任又不能完全归于职业学校,因为要准确地获得这些信息谈何容易?即使职业学校能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这项工作,也是重复劳动。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强专业设置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以便于职业学校依据它来设置专业,学生也可以依据它来选择专业,形成面向人力资源市场的动态专业调整机制。
这将大大促进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对接。有力地推动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发展。
(二)以职业能力标准开发与课程体系重组为核心,开发大类专业教学标准
就业导向教学模式形成的第二项核心任务是要开发主要专业的教学标准,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课程体系重组到教师资格要求、实验实训装备标准建立等方面,按照就业导向思想系统
规范专业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1.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定位专业
专业教学标准要通过明确每个专业具体面向的职业岗位来定义人才培养目标。探讨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对于深入认识职业教育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而言,这也是远远不够的。清晰地疏理每个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对于设计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体系非常
重要。
以就业为导向并非不考虑学生需求,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工作岗位,因此它是学生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充分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
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开发专业所面向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
职业能力标准既是规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建立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这就要彻底打破学科课程框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体系。开发这种课程体系的前提是要有职业能力标准。我国目前已有的职业能力标准很不系统,残缺不全,即使有一些,也或者已陈旧,或者本身不够科学,缺乏权威性。若能系统组织并开发国家职业能力标准,必将大大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课程体系建设的进程,快速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专
业教学标准开发要求把面向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开发作为核心内容。
3.建立结构合理的、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体系的核心要素,在目前这个阶段,教学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沿用的基本上还是基于学科思维的三段式课程体系,使得就业导向教学模式推行非常困难。而课程改革也是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前提,如果课程不改革,后者其实也是空谈;只有
建立了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获得动力和方向。因此依据就业导向的指
导思想重组课程体系,是有力地推进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
(1)建立多元化的普通文化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文化课程的定位是多元化的,它既要满足个体人格继续完善的需要,专业学习的需要,还要满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普通文化课程与普通教育相比,因教育性质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因而其普通文化课程也应追求自身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的普通文化课程应彻底摆脱学问式的思路,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应当成为普通文化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理念。实用性指要突出普通文化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选择普通文化课程的内容,突出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职业性指课程内容要服务于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更为彻底的改革是围绕着职业活动来组织课程内容。生活性指课程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要敢于把一些非常实用,而在以往的观念中不受重视的内容纳入到课程,同时还要求这些课程内容按
照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方式,用更加实用的话语进行阐述。
(2)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重组专业课程体系。就业导向教学体系的开发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学内容的微调,而是要从课程设置入手,彻底打破按照学科边界、知识的相关性设置课程的传统习惯,转为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课程,使课程体系与工作体系更好地对接起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性质。必要时,也
可设置少量的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的课程,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课程体系设计,有必要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顺序构建课程体系,把工作实践作为课程体系展开的起点,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传统的“三段式”把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作为教学模式体系展开的起点,旨在追求“厚基础”,但是“厚基础”应当是教学模式体系的目标、终点状态,而非教学模式体系展开的起
点。
这就需要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习惯理念,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主线地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记忆的习惯。这意味着就业导向教学模式将突破仅仅通过增加实践课时来加强实践这一较为狭隘的思维范式,把实践从延伸和应用的地位提升为主体地位,而把传统上理论的“基础地位”转变为“附属地位”。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中、东、西部经济、技术和教育发展不平衡,全国难以实施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因此所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具备一定的弹性,以供不同发展水平的职业学校选择。基本思路是把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依据本专业核心能力所开发的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面向不同地区职业实践的具体情况所开发的供学校选择的成组课程。
(三)开发核心普通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包括课程的性质(定位)、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框架和实施建议等内容。它是政府或学校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以及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和必须达到的标准,是一
个“最低要求”。
专业教学标准只是在宏观上规范了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过程,每一门课程的具体实施,包括教材编写、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均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建设既是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课程思想,提升职业教育内涵的重要途径。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这一环节中。课程标准开发非常重视设计思路的建立,它把其他内容仅仅看作为设计思路的体现而已,这是它与教学大纲最大的区别之一。通过对设计思路的探索,有利于形成具体课程的思想,这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要高度重视课程标准的开发。
普通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标准开发要分别进行。普通文化课程目前最为重要的问题不是课程设置问题,而是每门课程中的内容及其组织问题,即该教授哪些内容,以及按照什么方式来教授这些内容。比如大多数文化课老师认为文化课很难上,学生不感兴趣,但我们也能见到一些把文化课上得非常生动,使学生很爱学的教师。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文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普通文化课程标准的开发,要
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这些课程的性质定位与设计思路上。
专业课程的标准开发,则应确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展开教学的基本思想,这是就业导向思想的最佳体现。职业教育课程不必过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知识如果不能被情境化,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作用并不大。相反,过分追求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会使职校生因畏惧而严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因此,职业教育课程要紧紧围绕着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知识的掌握要服务于能力的建构,教学内容要朝实用方向转变,让学生多学一些和他们将来的职业活动相关的实用知识与
技能。
课程标准开发还要兼顾社会的现实需求。如双证融通,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就业与发展的。这就要求在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能有意识地
融入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技能要求。
(四)开发富有职业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学理念的物化,也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大多数老师没有教材是没法上课的,这一问题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理念要大面积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并真
正成为一种模式固化下来,必须有教材做支持。
目前职教教材的主要问题,除了内容过于学科化,过深过难不实用,没有反映职业性内容外;在内容组织与内容陈述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绝大多数教材尚停留于直接地、静态地、单向地陈述知识。就业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教材,应彻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大力推行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每个项目的学习都要求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有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而且只要教师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其中的许多
问题是不难克服的。
教材不等于课本,课本是教材的核心要素,除了课本外.教材还包括许多辅助材料,如助教光盘、仿真软件等。要加强教辅教材的开发,尤其是要加强仿真软件的开发。实训仿真软件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真实设备与真实情境,但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解决职业学校设备短缺现状。进行工作现场无法进行的实训等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多种教学辅助材料的开发,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大大丰富课程资源,提
高教学质量。
(五)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平台
职业教育教学需要教材,但又远远不能停留于教材。因为职业活动是个内容非常丰富的领域,教材不可能涵盖这么多信息。有的优秀教师一堂课的内容需要占用2G的硬盘,这么丰富的内容显然是无法全部体现在教材中的。只有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才可能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丰富多彩,也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授课模式,让学生在大量生动的案例:项目中建构他们的职业
能力。
课程资源单一,教材内容单调是导致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但是要求每位老师都去开发课程资源,不仅难度大,而且容易造成重复劳动。因此需要通过精品课程等建设项目,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使得优秀教师的资源能够为更多教师所共享,使得教师授课时能轻松获得所需要的丰富的课
程资源,给单调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彻底改变课堂教学现状。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要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引导,认真分析所需要的资源成分,并对资源进行精心筛选,真正把它建成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有利
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库。
(六)建立就业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难有根本性转变,很大程度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做支持。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下,教师不进行教学改革,他的课至少也是合格的课,而花了很多精力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师,由于没有相应的评价做支持,他们的劳动很可能不能获得学校制度上的认可。
因此,要使职业学校真正贯彻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必须建立起就业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就业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包含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等内容,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新模式。学生考核方式,应大力推行“作品”考核,以学生实际制作产品的水平来考核他们的学业成就水平。课堂教学评价,应彻底改革“听课”或是“说课”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学表演、表面作秀等现象,在教学中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有些课堂教学,美其名曰是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课堂非常热闹,实质上多数学生并没有实际收获。课堂教学的核心,应当是给每个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静心思考与制作的环境,并使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尤其是就业导向的教学,以实践为核心,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制作、体验和反思时间。这些课可能看上去很安静,节奏也很慢,学生却能真正获得发展。显然用“听课”等形式是没法评价这种课的,需要开发“教学
跟踪”等教学评价模式。
(七)加强就业导向教学模式支持体系建设
就业导向教学模式实施,需要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等途径,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立开放的教学实施体系。而在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施中,遇到的最为尖锐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具备了实施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的条件,比如教师能力能否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学校是否具备了实施教学的硬件条件。因此,伴随着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这二者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而如何来加强则是需要慎重研究的问题。其核心问题是应当先有师资和设备,还是应当先有课程。通常的观点是应当先储备好师资和实训设备,然后再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这种观点初看似乎很有道理,而事实上其思维模式仍然是机械的准备论。我们从事活动当然需要一些条件,但问题在于,我们应当
具备了这些条件再去进行活动,还是努力在活动过程中创造条件。
我们永远不可能为教学模式改革储备好师资。教学模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就会形成教师什么类型的能力;而如果教学模式不改革。教师也缺乏转变能力的动力。因此,我们只能在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去重建教师的能力,通过大范围地吸引教师参与教学模式改革,来建设就业导向教学模式所需要的教师队伍。从实训条件看,就业导向教学模式实施的确对实训条件有着较高要求,但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即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投入是相当大的。问题在于如此庞大的资金,该如何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才培养功效?实训基地不仅仅是一些硬件和场地,而应当是在理念主导下的物质的综合。只有有了优质的教学模式体系,然后按照这一教学模式体系的实施要
求来建设实训中心,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上述目的。
当然,教学模式改革毕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长期工程。从“复杂”来看,教学模式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学校层面的教学模式改革,都要做到周密计划、全盘考虑,尤其要设计好配套措施。从“长期”来看,教学模式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课堂中师生任何一个行为的改变都非常困难,更何况以项目教学为主导思想的根本性改革;而目前有些条件也确实不够充分.如班级规模比较大。西方国家课堂教学模式从讲授型过渡到活动型,走过了自杜威以来的100多年时间,因而期望在2~3年内教学模式改革取得全面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需要坚信的是,只要我们在努力,就一定会离目标越来越近。为了使这一过程能进行得更加顺利,需要考虑以下实施策略。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策略
(一)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开发技术
目前职业教育界已就教学模式改革思路达成了基本共识,而影响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进程的最大阻力是开发技术的完善。无论多么优秀的理念,如果缺乏开发技术.就难以转化为实践。这方面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很少。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完善,形成严密、合理、易操作的开发技术。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某些省市或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已出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开发技术。建议系统地整
理这些经验,加以细化和完善,形成操作化的开发技术。
(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区域合作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尽管目前在一些省市、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涌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潮,但也存在重复开发的现象。尤其是相同专业重复开发,造成了比较大的浪费。不同区域的技术条件、经济水平的确存在差异,但其中必然也有许多共性,如能求同存异,必将大大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因此建议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建立区域合作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地推进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三)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
要实施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没有企业参与是不行的,这是职业教育的一条特殊规律,也是国际职业教育的共同经验。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真实情境的学习机会,解决学校设备短缺状况,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提高学生就业率。然而目前要大量地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在现阶段尚有许多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政府就不能仅仅“要求”与“指导”,而任凭产学合作停留于民间层面,要努力创造国家层面的产学合作平台。比如可以每年对支持职业教育的企业进行评审,形成排行榜,并在权威媒体予以公布。这项工作如能扎实地进行,必将大大激发企业
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四)采取逐步推进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一方面普遍认识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但是另一方面普遍担心新的教学模式体系实施的难度。的确,新的教学模式体系对师资和实训条件提出了高得多的要求,但是我们也不可能等师资和实训条件完全储备好了再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而是要在改革的过程中来完善师资和实训条件。只有有了新的教学模式思路、教学模式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完善才有了方向。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要坚决防止急躁现象。教学模式改革是个长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效果,要做好长期的规划和准备。新的教学模式方案可以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从改造原有的一部分教学模式开始,逐步用就业导向教学模式体系替代旧的学科型教学模式。
总之,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的必要性本质上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为工作任务储备知识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知识。对职业知识及其学习性质的研究结论表明,后者是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开发的顺利进行.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工学
结合的课程开发机制,并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1期
第四篇:德国“行为导向教学”与中国学导式
德国“行为导向教学”与中国学导式项目教学的对比
--学导式职业教育研究(1)
中国的学导式,是在启发式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即:自学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教与学、工作与管理及生活方式(也是人生的基本理念);学导式以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格五层次人才智能结构优化-人格和谐发展肯于创新、即:五元智能结构的优化为目标,把教学基点移到了“学”上;实行学导式创新的教学原则,有以下6条:自学为主、积极主动;学在导前、及时求导;借鉴模仿、能者为师;因材施导、以导利学;学可促导、相互启发;体验成功、创新超越;并实行学导式创新的教学课程、内容、组织、设计、过程、方法、管理、考核与评价;学导式博采众长、体系开放;适应性强、覆盖面广。用学导式创新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为建设学导式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导式学习型社会=学导式社会做贡献。
一、来自德国职业教育的“行为导向教学”,这一概念不够准确:
1、据称:“职业教育行为导向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按:是何种行为或工作任务?)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按:其实,这应是以学习掌握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与指导思想,或者为培养具有某种行为能力--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与指导思想);
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按:其实,这正是学导式的基本特征与含义),如,项目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
2、职业教育 行为导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按:这里的关键能力--具体含义不明晰!)、职业行为能力(按:这里的职业行为能力--具体含义不明晰!)。
据说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的主流,也被各国职业教育界中有些人接受推崇。这就更必要将它搞准确。
3、其实,职业行为能力(按:职业能力即指专业能力,加上跨专业能力即指关键能力),在这里指的是完善的职业能力。
1)职业能力(按:即-专业能力)--仅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已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1 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同时,-2 还要具有关键能力,即跨专业的能力--多功能、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
它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这样,才是完善的职业能力。
4、因此,培养关键能力(按:即-跨专业能力),成为近20年来德国职教界的最高目标。
这需要在集体的职业活动中。通过解决职业工作任务来实现。
因此,主张引入行为导向式学习,通过行为导向型教育或培训--“行为导向教学”才可获得职业行为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关键能力)。
其实,这不过是通过解决职业工作任务来实现的职业行为能力的开发培养过程;是以学习掌握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指导思想或者为培养具有某种职业行为能力(专业能力和跨专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指导思想,--而这也正是学导式的用武之地。
5、上述问题产生的背景:
1)生产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随着科技发展、知识陈旧律加快、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周期缩短、工艺水平不断更新,必须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按:这正是学导式的用武之地--它以开发自学-探索能力为人才培养的突破口),能根据生产的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2)同时,生产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由于技术与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小组工作的方式成为了工作过程的主要方式,必须具有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按:这也正是学导式的用武之地--自学-解疑、小组互学,开发培养社交-管理能力)
二、通过解决职业工作任务实现职业综合能力与行为培养的学导式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的教与学基本特点:
1、职业教育要培养的能力及其学习内容具有综合性:通常以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教学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它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对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围绕项目或单元教学任务,设计出一个个学习环境及其活动、一个个具体项目、技术及其方法。这不仅涉及专业知识,还必然涉及跨专业知识。
学习内容的综合性,要求教师与学生具有运用跨专业的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当然同时也有利于这种职业行为综合能力的培养。
2、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从收集信息、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实现目标、反馈信息到评价成果,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做活动的主人--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个具体环节的细节;创造了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学生的学习较多采用工作小组方式进行,同时创造条件、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项目教学,使学生臵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这便于学生发挥特长,有助于形成每个学生的责任感与协作精神、及时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3、学习成果--提高多样化的职业能力与行为:学生学习的成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职业能力行为提高--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形成这种多样性的能力,主要不是靠教师教,而更重要的是在职业实践中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因为评价解决问题的学习成果标准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好”与“更好”。
4、职业教育与学习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评价方式:不仅用笔试、口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强调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考核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价标准:灵活运用绝对评价,是否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进步程度,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解决问题的学习成果标准并不是对与错。
评价主体: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独立探究的自学-探索能力、小组合作的社交-管理能力、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进行主动、客观地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体验;
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与此同时,教师给与恰当指导;着重帮助学生对教学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 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对学习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性评价,既关注学生已达到的程度与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生成与变化。
三、通过解决职业工作任务实现职业综合能力与行为培养的学导式职业教育项目教学中师生的主客体地位:
1、通常,看待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代表性的观点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这一观点是从“教学过程是人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这一前提出发,在特殊的认识关系中分析、把握教育教学的主体与客体。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问题及结果的先知者,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被学生所认知,成为学生认知的客体。
2、职业教育学导式项目教学同传统教学相比,显著特征是:问题的情景性、教学任务的实践性。
它的教学、学习内容主要来自企业的生产实践;常常远远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
教学重在培养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仅仅掌握系统知识;
3、职业教育学导式项目教学的教师,对项目教学,事先也没有明确的答案;面对问题情景,教师和学生同样是解决问题的探究者、学习者,地位是平等的,同为主体 ;同学生平等交流、商讨协作的伙伴关系,显然,教师失去了“知识权威”的至尊地位。
4、职业教育师生根据教学目标和生产实际来共同设计教学项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往往超出了教师已有的专业知识范畴,教师失去了以往对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尝试、探索,并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吸纳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的知识来源;师与生谁先获得知识、谁先发现与解决问题,谁就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教师失去了以往的优越感,教学由“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学导式的一起讨论、共同探索。
4、对学生发展--开发五元智能结构的价值:
-1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教师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
-2 在职业教育学导式项目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共在主体,学生主动地探索尝试解决问题,有助于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师生一起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求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等品质,都会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品质。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通过解决职业工作任务实现职业综合能力与行为培养的学导式职业教育项目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职业教育学导式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及投入,师生双向互动,学在导前,学生从知识的接纳者转变为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
1、解决职业工作任务实现职业能力与行为培养的学导式项目教学的准备阶段: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确定教学项目--共同收集信息、制定与论证计划;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结合生产实际和学校的条件,率先为学生开发、设计师和学生完成的教学项目;同时,提出可供学生讨论研究的相关建议,以及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在学生形成具体的实施计划、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具体指导;
2、解决职业工作任务实现职业能力与行为培养的学导式项目教学的实施阶段:教师要着力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当然也要传授知识,但更多的是在学生中间,当学生碰到困难力不胜任时,教师要给于具体帮助。“小组工作”是实施阶段的基本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长与能力,把学生 合理划分为“工作小组”,指导学生明确目标和职责,实现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心理、方法和价值的引导上:
心理层面: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尝试,同时,对学生进行勇于创新、善于合作、抗挫折的意志-调节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社交-管理能力的教育、培养;
方法层面:要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微调:不断完善方案、更新手段、拓展思路,价值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索能力和完善品行结构(探索精神、社会责任感、质量意识;关注对这些方面的感悟和体验;而不仅仅追求所谓的成功、成果)。
3、解决职业工作任务实现职业能力与行为培养的学导式项目教学的评价阶段:前面已经点到,此处不再重复。
4、职业教育师生根据教学目标和生产实际来共同设计教学项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往往超出了教师已有的专业知识范畴,教师失去了以往对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尝试、探索,并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吸纳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的知识来源;师与生谁先获得知识、谁先发现与解决问题,谁就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教师失去了以往的优越感,教学由“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学导式的一起讨论、共同探索。这使教师容易发现自己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不足,体验到对生产实际、工作过程的何等不熟悉,从而愿意继续学习、完善自我。
教师失去了以往的优越感,教学由“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学导式的一起讨论、共同探索。这使教师容易发现自己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不足,体验到对生产实际、工作过程的何等不熟悉,从而愿意继续学习、完善自我。
同时,教师是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理应高于学生;学生的主体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的认识、探究,理应得到教师的启发、引导。在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认识过程,借以引导学生探究、尝试,要发挥启发、引导的积极作用。
5、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方式从个人教学的狭小领域走向集体合作。围绕项目教学,教师指导的内容不仅涉及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还会涉及相邻学科、相关学科、乃至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项目教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企业的生产实践、来源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常常远远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大多数教师很难独自一人就可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需要同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才能胜任指导项目教学、要求各科教师之间的合作,由学科化的教学转变为综合化的教学。
-1 职业教育教师必须与同事密切联系,关注其他专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首先自己要学会合作。这种工作方式的变革,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2 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企业的生产实践、来源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这就把教师推到了“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面前,促使教师从学校走向生产实际,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熟悉工作过程,通过各种方式,跟踪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水平与变革[否则,就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这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形成。
-3 职业教育项目教学为教师综合运用知识、拓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近年来,职教教师的知识“老化”、“窄化”已成为影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但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是综合的教学任务,实质上是对教师知识的丰富性、价值性的检验。教师从中自然会反省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不断学习、充实、更新乃至重构自己包括知识结构在内的五元智能结构。
参考文献:
[1]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2]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3]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关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2,(18).
第五篇:德国职业教育体验与分享
德国职业教育体验与分享
即来之则体之,凡来者当有自己的体验与收获,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学习吧。我人也总想将自身在德国短暂的职业教育体会与大家分享,可事实上我们的体验和领悟是非常有限的,冰山一角而已。就F+U我已是第7,前辈的体验与分享已是甚深,可既然来了,总也得说说吧,说得不一定好,但也算诚意了。为此东拼西凑点,可也力求使其理论、内容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并结合在这里学习全过程特点,在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大家共享。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
1、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早有所闻。过去,我们接触过一些德国的机械设备,一致认为结构合理,加工精密,外观讲究,性能优异,知道这是他们重视职业培训、员工持证上岗,人人关心质量的结果。这次我们接触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产品,使我们加深了这一认识,比如他们生产的小刀,品种有单开的多开的,功能有一种或多种的;眼镜的镜片、相机镜头、放大镜、显微镜、玻璃器皿乃至各种水晶工艺品,型式各异,档次有高有低,而质量都是上乘的。而我国产品虽然使用了同等数量的原材料和类似的加工工艺,但产品的售价,却往往要比他们低数倍甚至几十倍,产品往往只能在地摊或普通商店销售,他们的产品却能在专卖商店里大显威风。造成这种明显的差异的原因,除了两国科技发达的程度不同之外,主要在于员工素质的差别,他们是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和对用户负责的教育。
由此类推,德国的奔驰汽车、西门子电器以及与我省合作、合资的雪年公司、林德公司、京纳公司的产品质量之所以驰名世界的秘诀也在于此。这次实地参观之后,我们时农民也要持证上岗这个原理,确实加深了认识,原来,他们的农民使用的主要农具,早已不是锄头、钉耙,而是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耕作、施肥、除虫、灌溉、采收也已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办法,多数不是靠一般的手工操作了;各种养殖业、种植业也按照先进的种养方式来完成了。凡此种种,确实都需要有不论在观念上、生产操作上、加工成品上都要由训练有素的、懂得科学知识的、会实际操作应用的人来实现,而未经培训的人确实难以胜任。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普通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他们更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成人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除一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因此,在德国不论是第一、还是第二、第三产业,各行各业都强调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而且他们也确实尝到了强调、重视职业教育的甜头。难怪他们把职业教育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翅膀”、“经济发展的柱石”,甚至是“民族存亡的基础”。
2、用法律来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贯彻
我们重点考察了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法治情况。据了解,两德统一后,仍实行原西德的教育制度。德国对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他们坚持依法治教,颁布了许多职教法规,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它包括时职前和职后培训(继续培训和转业培训);对培训企业和受培训者的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培训机构与人员资格的规定;对实施培训条例的监督和考试;对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职业教育研究的规定等。
《职业教育法》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之后该国又相继出台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诸如《企业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余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此外,各部门、行业、地方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如由科教部、经济部等共同制定了《培训条例》,各州和有关行业也颁发了一些实施条例。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学校和办学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一般不干预办学过程。对学校和办学单位做不了,做不好的工作,政府出面协调解决,贯彻了服务的宗旨。
3、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大类。而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中学,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五年制或六年制)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包括企业及其它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培训),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培训)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形成了“H”型的结构网络,(两竖代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横表示相互沟通);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失业救助,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同业公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各司其职,中央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双元制”(也称双轨制)是德国实行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施教主体,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教学而得名的。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
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从以上模式可以看出,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双元制”的作用是给学生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打基础性质的。将来他们无论从事那一个层次的职业,都必须以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为必要条件。
“双元制”是由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实施的三重负责制。•据悉,德国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和管理人员。
德国的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忠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体系的特点是纵向可以逐步发展、横向彼此联系沟通。
4、企业培训
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而他们的企业培训,则又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据有关资料介绍,企业内培训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工业教学车间培训,这是企业内培训中质量最高的培训,多数在主要或大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分离。二是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密切,大都在生产车间中进行。三是传统的手工艺培训,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最密切,教学全在生产现场进行。四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系统培训,通常由大企业或行政机关负责,其主要特征是把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或行政机关的实践培训联系起来;增加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五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非系统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和办公室进行,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实地操作来学习。
跨企业培训是由若干个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培训,也有一些地方当局参加的,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车间也用于跨企业的培训。跨企业培训在各职业领域中的分布很广,而且占有一定的比重。
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各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作出选择,决定采用何种方式。
5、强调教学质量
德国强调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下列四个方面。一是制订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二是强调学用结合,注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三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四是让学员德、智、体会面发展,五是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学生在企业的职业技术培训,由企业作为义务来完成,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要签订合同,其内容包括时间安排,培训方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要保证培训质量,并付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费用,学生也要遵守制度和认真学习,合同由行会或同业公会监督执行,要实现以上要求,各个企业事先都要制订一套详细的教学计划成长学大纲,并按计划严格执行。尽管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但它们都是培养各种技术人才成生产工人的,而不是理论工作者或科研人员。技术人才和生产工人都要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活动,因此必须具备实际的动手能力,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
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建立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制度。比如对教师的学历和资历;专职与位职的结合:教师本身的培训与进修:品德和技能的示范作用:严格的考核制度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规定。与此同时,也十分注意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据介绍,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是他们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特点。通过激烈的竞争。他们的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50%)。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每周在课堂校课25小时左右,•知识更新时间不少于4小时;两年试用合格后,政府终身雇用,享受公务员待遇,免交社会保险,年收入为5--10万欧。
二、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时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4、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具有其它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前东德地区被来越多地用来作为培训机构不足的补救措施。对于我国而言,众多的中小企业难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因此,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以上内容是在参考他人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