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感想

时间:2019-05-13 03:2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于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于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感想》。

第一篇:对于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感想

对于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感想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在我校轰轰烈烈地进行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无论在教学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进步。关于这次改革的我的一些感触和想法,略做整理如下。

一、教师在工作上要有不满现状、锐意改革、谋求进步的改革精神。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都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变化以适应教学的发展变化。正如整个社会发展要求人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行为一样,教学上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显露的良好趋势要及时地进行解决和总结,对不适合教学健康发展的一些做法和思想要及时纠正和摒除。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只要是围绕这个中心目标想方设法地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特点和规范进行改革,就一定会有好的成效。目前,我校教师上上下下都已经有了这么一种共识:不大力发展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没有锐意进取、勇于变革和创新的改革精神,没有破旧迎新的勇气和魄力,我校的各项事业就难以得到快速健康高效地发展。这是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所获得的最大收获之一。

二、课堂教学改革要有开放而深远的眼界。

这次改革不仅在思想上、还是实践中都给我们带来一股清新之气,使我们耳目一新,尤其它的方式和成效让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奇特。但理性的想想,这里也有一些值得揣摩和商榷的地方。比如:是不是我们照搬某个学校的教学模式就算改革了?教学以生为主,是不是在课堂上大量时间让学生“高谈阔论”就行了?学生座位是不是非得要面对面排列才最有效?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有序的课堂纪律和看似纷乱的合作交流学习如何能协调?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是不是还是以分数见高低?如果诸如此类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阐释和解决,就会在思想上和实践上很大程度地制约我校教学结构改革的良性发展,会使我校教学效果出现较大的波动。可以夸张一点地说,我校的教学结构改革是一个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它要使教师的思想和实践都要做出彻底的变革,期间所要与传统的思维定式和教学习惯进行的斗争必定也将持续较长的时间。教学结构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既要关注和引导好这场改革的发展方向,也要预先和及时地对可能或正在出现的问题有可行有效的对策。我们不能老是大脑跟着问题跑,那样会让人感到疲惫、信心逐渐丧失。改革既已启动,我们就要对改革中可能或正在出现的问题进行通盘考虑,拿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对于借鉴别人成功的一些做法,一定要结合我校实情进行合理取舍——对别人有效的,并不一定都适合我们——我们的改革,一定要有适合我校校情的独创的东西;对于教学中传统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改革中要予以保留;改革中难免会有波折,我们既要有百折不挠的雄心和坚韧的意志,也要有承认错误、改正不足、敢于担责的勇气和胆量。这次改革,不能是表演——只是摆个姿势或装个腔就可以赢得别人敷衍的掌声和赞誉。我们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对教师的进步负责,对学校的发展负责,这就要求这次改革应是有真实成效的改革,是个在学校发展史上成里程碑式的改革。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大局观念,都要心怀学生、自我以及学校的发展,努力为改革献策添力。

三、教师要在工作上要做个有心人

这里的有心人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力求使工作效率能不断得到提高。通过自身经历可以知道,安于现状、机械重复、遇难畏缩、害怕变革、工作迟缓等是我校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通病,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快速有效的发展,制约着改革成效的尽快体现。这些不良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心“懒”了。如何使趋于平庸、麻木的心境重新焕发活力,使大脑积极地进行思考运转,这是改革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学校除了要在思想上不断激励教师、物质上奖励教师外,更要在方法上帮扶教师,让他们在改革中不至于陷于无序摸索的迷惘和困惑中,使他们能更快地领会改革的要义、更加主动地去发现、思考和解决改革中的问题、更加积极地实施各项新措施和新方法。通过引导、鼓励和帮扶,会使每个教师深切感受到做有心人给自己、给学校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最终使他们能自觉自发地成为有心于钻研、学习和实践的人。

四、教学结构改革要更加注重对师生的管理和引导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在形式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强度,也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度,这在客观上给教学的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教师在备课和课堂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上由于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会在备课质量和课堂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偏差,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敷衍、应付的做法;同时学生很可能由于课堂氛围宽松而放松自律、放任自己的言行,给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现象,从我校实情出发,如果学校的管理、引导措施和力度跟不上,不能减少和消除上述现象,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改革的成果,甚至导致改革失败。所以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备课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同时要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到自律、自觉,有序地进行自学和交流。要做到这些,既需要教师的责任心支持,也需要学校的有效管理和引导。学校要对教师的备课、授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指导、监督和考察,尽量避免教师敷衍、应付的做法出现;学校要鼓励、支持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合理、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并对其中的好的做法和有效措施能及时总结和推广,对特殊情况和特殊学生学校要积极配合教师、班主任等进行处理,要促进教师想管、会管、管好学生;学校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好的做法和措施,积累经验,集思广益,这样才会促进教学结构改革的积极发展。

第二篇:我校课堂教学尝试改革

正视现实 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行新一轮课改的今天,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合格、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我校今年高考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根据南部山区整体上投入不足、师资匮乏、办学环境差的实际情况,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在一定时间内稳步提高,就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的管理意识,敢啃硬骨头的奋斗精神;必须克服办学经费欠缺、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福利待遇相对较差、教师居住环境差等客观困难;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在短期内并不协调的矛盾。从我校的角度来看,目前最迫切,最重大的任务是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一、在目标上把准两个基本点

一是短期的立足点。要立足于我校的客观实际,在教学的质量要求上还应坚持求乎其上,取乎其中的原则,盲目攀比、人为拔高、急功近利的做法有害无益。二是长期的着眼点。要着眼于我校的发展需要,要坚持贯彻先进的育人理念,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创办南部山区的现代化名校,培养一流的人才。

二、在思想上端正四个认识

1.正确认识教学质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采取科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不仅以高考升学人数为尺度。一要看学校所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要看学生的发展是不是合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结合学我实际,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要苦干不要蛮干,要巧干不要不干,确保不但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上有所提高,更要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有所提高。我们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我们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人格健全、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新型人才。

2.正确认识学校面临的客观困难,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当前,我校存在的客观困难,一是学校硬件设施虽得到较大改善,但与银川及发达地区仍有差距,教育资源差别大,优秀生源流失严重;二是教师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教师缺口较大,投入教学工作的时间受到一定影响;三是学生多、场地相对较小,管理难度增大,相互影响难免:四是办学经费短缺,各类经费捉襟见肘,运转还很困难。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勇于面对这些困难,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这些困难。要采取各种方法,建设师德师风,尽最大努力使教师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使其对每位学生做到耐心教育、体贴关心、谆厚教诲,同时还应在管理上进一步强化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制度建设,使学校的制度更加合理,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更能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修改学校的考核方案,使之更加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的竞争激励机制;三是学校领导班子要严格自律、率先垂范、开拓进取、负重自强。四是正确处理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校、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3.正确认识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努力营造我校教育安全稳定的大好形势 要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就必须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学校安全工作重如泰山,必须人人高度重视。一要成立强有力的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二要利用每周班会课,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三要加强对全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和督察,并做好定期总结和考核;四要加强法制教育,聘请有关部门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五要结合学校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在派出所的指导下,加强学校治保组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提高安全保卫意识,切实做到‚个个心中有目标,人人肩上有压力‛;六要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保卫,为广大师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七要加强对住宿及学生用餐的管理,健全安全责任制,深入调查研究,对校园内外进行排查,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治措施。总之,要切实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对学校各重点时段、要害部位(特别是学生宿舍、微机室、食堂、保管室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进行整治,努力营造全校安全稳定的大好形势。

4.正确认识毕业年级与非毕业年级,统考学科与非统考学科之间的关系 毕业年级的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短期的工作目标。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对毕业年级的管理和考核。一是加强对毕业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提高对毕业年级教师工作的要求标准;三是给毕业年级的管理工作者明确任务。当然,毕业年级考试的成败是与非毕业年级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对非毕业年级的教学要注重对基础的落实;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好毕业年级与非毕业年级的关系。在课程设臵和管理方面.学校要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牢一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对于非统考学科,要重视过程管理,要求教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并进行考核、检查。

三、在工作上做到三个“确保”

1.强化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思想政治素质及业务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要通过思想教育和学习培训活动来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提升为人师表的境界,提高教育教学的本领。继续强化校本教研;进一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都过硬的教师队伍,确保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学校德育工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确保教育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首先,要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理想前途、法制观念、安全卫生、心理健康等教育,继续开展‚读好书、做好事、栽好树‛的三好活动,加强群、团组织建设,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切实培养‚四有新人‛。其次,要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制度,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等意识形态的塑造。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的教育经验,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使学校教育更有效果。开展家长接待日活动,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征求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妥善解决学校教育的热点、焦点问题。组织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设环境和机会,让学生见世面、长见识、经风雨、增能力、汲教训、明是非,逐步树立我校学生应有的个性和风采。

3.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以人为本,确保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确保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

(1)领导班子,理念先行。学校领导成员要经常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由教育缺失所生发的种种弊端和危害,组织学习新的课改理念,理清实质内涵,明确育人目标,找准结合点与突破口,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走向。要把‚发展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大力培养人格健全,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新型人才‛作为班子成员的神圣使命,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让新理念深入每—个班子成员和教师的头脑,潜移默化的发挥作用。

(2)深入课堂,督导考试。只有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对教学工作而言。只有掌握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才能制订切实、科学的管理办法,从而严把教学质量关。有关领导应经常听课、查课,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督导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制度,规范教学,‚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要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工作健康发展,就要真正做到‚常规常抓,逐项落实‛。学校一定要定期修改常规管理制度,如《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听评课制度》、《教师评价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三清制度》、《作业批改要求》等,对教学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同时重视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考评评价,建立教学激励机制,对在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进一步端正教师工作态度,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3)重视培训。学校要尽全力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条件、创造机会。一是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将教研进一步落在实处;二是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使每位教师真正懂得如何从事新课程的教学;三是加强教师外出培训,凡教师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决不放弃。让教师们尽可能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法;四是加强教师的赛课活动。使教师能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教学;五是加强全体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真正做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和谐相处;六是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检测,通过听课及交流等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是否得到提高,确保新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七是对教师要多尊重、多关心、多理解、多支持、多鼓励;要花大力气营造和谐、进取的教育氛围,打造团结奋进的教师群体。

(4)优化管理,形成合力。要切实加强对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等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建立健全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优化内部管理,形成合力,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管理效应,全面推进学校工作。

(5)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是抓好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一系列关系,注重调查研究,充分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分层分班、住校就读、培优补差等工作中,高度重视策略,努力发挥学生家长及家长委员会的重要作用。

(6)月查月考,信息反馈。教学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是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准确的把握教学信息,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月查‛制度、‚月考‛措施。‚月查‛,如教案检查、集体备课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检查、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检查等等,学校可制订和完善‚月查‛制度,力求通过教学阶段性的检查和考核,总结阶段工作中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整改方案,确保阶段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提高,同时也为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每学期末总结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月考‛。试题由各学科教师轮流准备,教科室审阅后再组织考试;备课组长组织批改试卷。这样做,既能弥补了老师上课的缺漏,又培养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利于改进工作,提高水平。每次月考后,及时总结,认真分析成绩和不足。重视建立激励机制,增强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和后进生的鼓励,努力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要借助月查月考工作,促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优化;靠实干、巧干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全方位管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全方位深化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靠扎扎实实的工作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教育教学虽然仍处在较困难的环境中,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有决心、信心、讲方法、重实干苦干和巧干,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的,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校是我区南部山区一所整体上投入不足、师资匮乏、办学环境较差的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但优等生外流严重,设施设备在全区属较好但办学经费欠缺,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福利待遇相对较差。在区内其他学校大量吸纳我县优等生的情况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我们要正确认识我校面临的客观困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基于短期立足点和长期着眼点,我们决定把深化教学研究改革作为教学工作重点,现提出走向校本的教学思路,努力探索‚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研究,实施‚细、慢、浅‛的三字教学方法。

一、探索‚三本‛研究,改革课堂教学 教学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是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共同趋势。根据新课程课标及课程实施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基于以下三点:第一,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直接的目的。学校制定‚探索‘三本’研究,改革课堂教学‛的计划。望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达成共识。

1.以校为本的研究(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研究)(1)为了学校。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教育能力和教育精神的建设,为了学校文化的提升,竭诚打造‚山区教育特色‛的品牌,重塑我校形象。(2)在学校中。学校发展只能是在学校中进行,不能只靠‚取经‛ 来简单移植,而是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努力探索一套适合我校现状的教学模式与方法。(3)基于学校。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教师,教师是学校的当事人,对学校问题有真切的体会和全面把握。以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营造一个严谨、务实、宽松的研究氛围。

2.以师为本的研究(以教师自身发展的研究)从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来看,只有着眼于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的互动和统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会进一步树立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欣赏人、宽容人、发展人的思想,进一步为教师搭建施展才能、发挥潜能的平台;努力健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一对一互动教研模式,形成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增强研究意识;能以研究者的心态臵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3.以生为本的研究(以学生的自身发展为本的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五有‛:即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备课有学生,讲授有学生、考题有学生。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学生不是摇钱树、学生不是受气桶、学生不是教师成名成家的梯架。

希望经过不断的探索‚三本‛教学研究,形成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使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中年教师‚中流砥柱‛,老年教师焕发青春。课堂教学中消除‚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的不良现象,形成‚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举‛和‚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良好氛围,使课堂教学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满意率。开展“三本”教学研究 实施“三字”教学方法

二、确定‚三字‛教法,实践‚三字‛教法 以‚三本‛教学研究为基础,积极实践‚细、慢、浅‛的三字教学法。‚三本‛教学研究的落实必然生成‚细、慢、浅‛三字教学法,相信会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细、慢、浅‛的基本内容是:

1.关于‚细‛ 指传授知识时,根据不同知识点、不同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主干知识要讲清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内涵外延、使用方法等。做到‚两全‛:全面覆盖知识面,构建知识网络;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困难生,让人人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细‛包括六个方面:(1)知识‚细化‛,突出知识的显微性与网络性;(2)备课‚细雕‛,提高教案的操作性与实用性;(3)课堂‚细作‛,发挥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4)作业‚细选‛,强化作业的巩固性与诊断性;(5)试题‚细拼‛,注重考试的诊断性与发展性;(6)辅导‚细致‛,体现查漏补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关子‚慢‛ 就是要克服一切盲目冒进的倾向,始终注意教学进度不脱离学生实际;教学目标不急于求成,分步到位;教学容量由小到大,待知识沉淀好后,再增大容量。‚慢‛的操作过程要求教师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按进程可分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进行前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目的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第二阶段:在教学进行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目的是保证教学高质、高效进行,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第三阶段:在教学进行后的反思,即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目的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3.关于‚浅‛ 就是要求教学标高要适中。什么叫‚适中‛?就是要按课标和考纲要求来设计教学,不随意拔高。‚浅‛到什么程度?我们暂时无法给出一个定量的界定,但有一个原则,什么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上课有听头、作业有练头、复习有劲头、高考有奔头‛,这‚四头‛就是‚浅‛的标准。

4.关于三者关系 ‚细、慢、浅‛三字教学方法是对我校现状和学生实际综合分析后选择的教学方法,三者之间应该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浅‛的是标高,‚细‛的是过程,‚慢‛的是节奏。‚浅‛是核心问题,‚浅‛的目标确定是为了保障‚细‛和‚慢‛的落实,而‚细‛和‚慢‛最终必须完成‚浅‛这个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细‛可能导致教学进度的‚慢‛;正是考虑我们要敢于舍弃那些跳起来也摘不到的树冠上的‚桃子‛;两眼紧盯‚浅‛目标,盯住那些属于我们的‚桃子‛,才有充足的时间‚细嚼慢咽‛。另一方面,要在‚精‛字上做文章.以精讲、精练、精评来防止‚慢‛中可能出现的多、差、费的不良后果,体现精讲高效度、精练高准度、精评高浓度。讲要讲到实处,切中要害,入木三分;练要做到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评要做到指点迷津,拨开云雾。对较高要求的知识要‚精讲、少练、巧评‛,评要点到为止,评在关键处,如果评得过多过杂,可能会把学生弄糊涂。

5.关于操作过程 实际操作时,‚细、慢、浅‛的教学方法要贯穿在三年的各个阶段(尤其是起始年级)的教学中,慢有可能影响教学和复习进度。但我们认真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多少是属于基础的?因此我们提出‚细、慢、浅‛的教学方法,要求各备课组结合周、月考成绩和质量分析可适当调整教学(或复习)内容和方法,但绝不允许抢进度,努力起到了‚稳定军心,稳扎稳打,稳步推进‛的作用。我校还要坚持用教学常规管理的‚三制‛模式(集体备课制、三清制、推门听课制),全程监控学校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以保障‚细、慢、浅‛教学方法的落实,使教师的教学真正能做到‚慢‛中求‚细‛,‚浅‛中求‚稳‛,精心细构知识网络,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以适当的教学(或复习)进度和尽可能少的投入来争取更好的效果。

希望我们通过“细、慢、浅”的三字教学法,使我校课堂教学取得更大成效,高考的升学率得以进一步的提高。望全体教师本着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提出你宝贵的意见,帮助我们改进、完善,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再跨新台阶。

2008届高考复习备考思路

随着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逐步推进,新一轮高考改革已在我区实施一年。为更好的总结07届高考成功经验,迎接2008年高考,综合分析我校实际和教育教学情况,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以及我区自主命题等情况,我们对资料的选择、复习备考及复习方法试做如下安排:

一、复习资料的选择

坚持选用宁夏或实验省区的教辅书,杜绝不加选择的使用整厚本资料的现象。

2007年宁夏、海南、山东、广东率先使用了新课标试卷,08年江苏也将加入,各省单独命题并且都自行颁发了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使用统一的课标,因此实验区考生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可选用统一的教辅书。其理由是:一方面各实验省区虽然单独命题,但命题依据——课程标准是一致的,考试的重点、要求基本统一;另一方面各实验省市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又各有所长,广泛选用各实验省区的教辅资料,可为师生提供更多的考试信息和经验。另外尽量选用我区编印的教辅书(如果有的话)。各自主命题省市在命制高考题目时,通常会选用一些本地的具体情况作为题目的背景材料或信息来源。虽然题目涉及的考点是课程标准要求的,但要对本区情况比较熟悉,答题才能得心应手。因此,在最后的模拟考试阶段,我们仍希望尽量选用我区编拟的模拟题做适应性的模拟训练。

二、怎样复习备考

1.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做到与时俱进

从历年各省自主命制的试卷来看,都遵循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大纲》要求,试题的题型、分值、考试内容和要求均符合《考试大纲》,知识、能力要求一般不超出当时的教育教学实际水平。目前,全国高中课程改革进展很快,07年秋季大多数省市开始实施新课程,而我区已实验四年了。近年来自主命题省市提出的各科高考所考查的能力要求及考点变化就已基于新课程之上,努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加大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查,充分体现有关知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在考查‚双基‛的同时,突出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希望毕业班的教师和学生认真研究07年各实验省、区的高考试题;不要搞题海战术,关注新课标理念,重视教材中的各个栏目,准确把握新高考的改革方向,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策略,做到与时俱进。

2.夯实基础,处理好复习深度与广度的关系

各实验省区自主命题都明确指出:命题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课标》!这并不意味超标命题,而是防止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和简单重复,要注重过程,提倡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运用。新高考命题的总体原则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打破传统的封闭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就历年各省试题来看,无论是跨学科综合还是学科内综合题,命题的基础都是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只有扎实的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因而,我们要求毕业班教师和考生坚持以课本为中心,以基础为重点,由备课组制定复习计划,教科室审定,教务处检查落实。注意利用好课本及练习题、例习题,将课标要求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落实好复习计划,把握好复习时间,集中精力,以基础不变应高考之万变,以此作为备考复习中最基本的策略。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应用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愈发重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能充分发挥考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放性试题和探究性试题,以更有利的考查考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教学中要尽量联系生活、生产、社会、自然和前沿科学实际等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这些历年都是高考命题素材的热点,对备考师生来说都要理性的看待。尤其实行自主命题能更好地发挥高考对地方基础教育积极的导向作用,使地方政府更好地根据省情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在考试科目、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比如文科综合复习要求师生从地理位臵、资源、交通和人口等多个方面来分析我区。应该说只有试题结合我区实际,才会有更大的灵活性,更贴近我区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用性也会更强,而且更符合我区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文科类知识是一种文化积累,只有增加自己的人文底蕴,关注社会的丰富多样,关注人的和谐发展,才有可能考得更好;另外还应具备辨证思维、理性思维能力,全面的看问题,把社会热点问题及有我区特色的问题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拓宽思维,融入到相关的各个科目中去。

三、复习方法

高考复习是一门学问,复习中究竟该如何把握知识要点?怎样才可以培养学科的综合能力?这要求毕业班教师既要认真钻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又要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法。但是,采用怎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尽量靠近既定目标?我们希望仍沿用三轮复习法。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目标与侧重点都有不同,要求也在层层加深。因此,要求教师每个阶段都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复习方案,学生在每个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复习计划,采用不同的复习策略.

第一轮复习(七月中到三月初),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带领同学们重温高中阶段所学的必考课程。这绝不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模块(或专题)的整合,对课本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要过程。因为在第一次学习时,大多数老师都是以知识点为主线依次传授讲解的,又有些相关知识没有学到,不可能进行纵向联系,学生学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而在第一轮复习时,老师教学的主线索应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相结合,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它们系统化、综合化,侧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该阶段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立足课本,激活学过的各个知识点。首先理科应针对学过的概念、原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下一个定义,再和书本进行比较,以加深对复习内容的理解;其次要求教师认真精选课本上的部分典型例题、习题布臵给学生再做一遍并及时检查,因为大多数高考题就是由一些经典题目演变而来的(源于课本),同时这些经典的例习题也是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2)注意所做题目知识点覆盖范围的变化,要有意识地思考、研究这些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地位和相互联系,以及这些题目在课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将使用最多的知识点经常性的进行总结,研究重点知识所在章节,并了解各章节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明确课程整体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4)学生适当做一些历年的高考真题,但不要求做整套的高考试卷,而应该做类似《五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等书中的题目,这样既可以明确过去高考中究竟是如何考查这些知识的,又便于对新课程知识点归纳、整理。(5)师生都应有一本《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对各个知识点都有明确要求,应该以纲为纲。

第二轮复习(三月初到五月初),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提高阶段。这一阶段,应以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应试技巧为主线,着重提高考生用通性、通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注意用一些解题的特殊方法或技巧,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为在这一阶段使复习效果得到切实提高,我们希望做到:(1)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哪一系列的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哪一类问题。(2)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逐步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适当选做一些实验省市的模拟题和高考试卷,弄清高考试卷的命题思路和结构,充分认识高考对于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并重的特征。(3)解题要更加规范。俗语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要求学生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表述首先要让别人能看得懂)。

第三轮复习(五月初到高考),全面模拟与冲刺阶段。按我区对高考试卷结构、题型等要求进行命题、组题或选用合适的成套试题,实行语、数、外、文(理)综合的考试形式,以便学生适应、熟悉高考题型。

四.月考要求。总体要求抓基础,重课本。

我们要求每次月考至少有80%的基础题来源于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及复习题,或者是教材基础知识的再现,20%左右的提高题。采取大题量,小分值。命题由备课组承担,教科室审定,教务处负责组织施考及统计,各科分值与高考分值一致并分单科考试。考后及时总结分析。考后研讨,主要是成绩分析、教学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计划、措施。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各个学科的变化情况,查漏补缺,磨尖治拐。

另外,对于考生来说,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是不够的,应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己的复习效果表,学生每轮复习开始前,把具体考试内容的预计结束日期填人相应空格内;复习中,再把对应部分的复习情况填人表格中;复习后,对各部分的复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性复习,以保证最大程度地、最大幅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对于新一轮高考备考工作,我们要在总结07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积极与区内外兄弟学校联系,珍惜每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希望通过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在08年的高考中取得更好的、能使社会、家长满意的成绩。

第三篇: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课堂导入不仅是道“开胃菜” ——例谈数学课堂导入的作用

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 朱卉斌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不再只是单向的数学知识(结论)的传授和对习题的训练,数学课堂更应该体现出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更加合理地设计数学课堂及活动。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环节,也是数学活动的开端。开始的前几分钟导入设计较好,则会给一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就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整节课教学的成败。

课堂导入不止是让学生由课间休息快速转入课堂教学的过渡环节,也不仅仅是为了教学活动的完整而可有可无的“开胃菜”。导入体现了教师的思维火花和对整节课的把握,具有其独特性和独创性。下面从笔者近期聆听的几节公开课谈谈对课堂导入的再认识。

1、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王磊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七年级7.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他由高铁车票座位号这一生活实例进行了导入。他首先展示了由南京到北京的高铁车票及座位号19A,然后提问学生“我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课程的导入即直接又很直观,学生很快通过“19”和“A”这2个信息找到了座位,老师做了简单思路总结后紧接着提问学生能否在生活中找到像这样确定平面内物体位置的实例,独立思考1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并进行小组发言。通过课堂记录,学生很快寻找到了十字绣、棋盘、LED显示屏、雷达、声纳等生活实例。可以说,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和开放的,不仅找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模型还找到了雷达坐标系模型,并很快抓住了问题的实质——需要两个量进行表示,接着通过老师的进一步引导,学生又得出“有序”、“数量”这些结论。整节课,学生都在围绕老师一开始导入的问题开展思考,而不需反复变换问题情境,整节课显得重点突出而有效。

2、由数学内部的联系进行导入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苏科版七年级10.3的教学内容,南京一中初中部的沈洁老师、金陵中学仙林分校的王大军老师的导入却截然不同。沈洁老师以

y12xxy12形式不同、实质相同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为

y202x2xy20导入,让学生通过第一个方程组的顺利求解及两个方程组方程之间的变形关系寻找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第一个方程组的求解作为铺垫,让学生体会代数式恒等变形、代入、消元的过程,从而类比得到代入消元法求解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

王大军老师的导入则别具一格,他从一道应用题的求解入手让学生先自行解决。学生自然使用其熟知的一元一次方程顺利解决(也有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但暂无法解决),进而提出设两个未知数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怎样求解该方程组。这一导入过程让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并试图寻找2个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通过3轮学生的对话后,顺利找到了“变形”、“代入”、“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些关键词。

两位老师的导入设计,一位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揭开代入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位是利用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均有其独到之处。

3、由学生的错误判断导入新课

由宁波叶琪飞老师执教的人教版B版3.5.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

1xy3的平面区域》,则是利用一道习题“,求4x2y的取值范围”的正、1xy1误两种解法进行导入。他首先请了几位同学展示了该题的解答过程和答案,恰巧第三位同学的解法与前两个同学类似却答案完全不同,引发全班同学的思考。老师因势利导开始研究不等式(组)解集的研究和图形表示,课堂展开自然而目的明确。

4、由学生操作活动导入

数学复习课尤其是毕业班的总复习课,一般都以知识体系总结为导入,辅以概念的简单辨析,然后便是例题讲解和习题训练,课堂往往气氛沉闷,单调且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堂形式也缺少变化。紫东实验学校的钱海峰老师在进行中考一轮复习时,巧妙地使用了综合实践活动——《折纸“折”出了什么》这一课题展开了相关几何知识的复习。导入部分如下:

1、课前请每位学生准备好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黑板上准备一个同型教具。

2、师分别提问: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按照图示折叠,要求点A与点C重合,你能完成吗?能画出折痕吗?能发现哪些量的关系?

3、生1:AE=EC ∠AED=∠CED=90°

生2:DE∥BC DE=1/2 BC

生3:中位线 相似三角形

生4:轴对称 垂直平分线……

经过近8位同学的快速回答和补充,从这个简单的折叠活动中,学生归纳和复习了近9条主要知识点、结论。接下来的课堂,老师再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折叠活动,又归纳和复习了矩形、全等三角形等大量知识。可见,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导入活动,改变了复习课枯燥的局面,变教师归纳为学生主动归纳和整理,学生的思维在一开始就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复习的效果也非常理想。

正如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在课堂伊始的导入有很大关系。因此,数学课堂的导入不应只是一道简单的“开胃菜”,更应该把握好与教学目的、内容和学情的关系,使得导入部分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思维的涟漪。使课的第一重锤真正敲在学生的思维深处。

第四篇:关于我校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1、教师: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集中培训,初步思索探讨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边培训边试行,集中研究每个人的教学总结与计划,而后付诸于教学实践。

2、学生:

首先,在课改前,用一定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这种模式的方法和意义,让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然后,进行合理分组:即由班主任依据考试成绩排名,将全班学生划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考试总成绩的第一至第六名分别担任第一学习小组至第六学习小组的组长,然后倒过来将第七名至第十一名的学生分别按排在第六组至第一组,依次类推。各学习小组实力均等,处于同一起跑线,便于展开良性竞争。各小组优差搭配,便于实施“兵教兵 ”“合作学习”策略。班主任还可以将其他因素(诸如性格特点、思想状态等非智力因素)纳入划分学习小组的依据。一般情况下,科学划分的学习小组便固定下来,适宜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

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都有各组的竞争口号,经常性评比,评比一次,奖优罚差,前2名发奖,对检测不过关的小组(平均分低于全班平均分)要再考一次,对有问题的学生面批作业。让每个学生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使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增值。

3、上课:

(1)预习课上:

课前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预习提纲,提纲要具体,目标要明确,使学生明白这一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习提纲发给学生,学生依据学习提纲,认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自学,然后对照学习提纲看哪些已经明白,哪些有疑问,对于不清楚,不明白,把握不准的问题由学生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相互合作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进入课堂环节。

(2)展示课上:

要求教师少讲,真正将课堂放手交给学生,以培养其独立自主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驾驭课堂的自信,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以改变原先的一堂一师的现状,而是每个人都可为师。上课时,首先由组长提出本组内疑难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质疑,争论,各抒己见,寻找答案,老师则不时地参与讨论或作些提示,解释,等学生讨论完后,也可以师生易位,让学生当小老师,老师就教材中的某个问题或某些内容,让学生尝试着上讲台讲授给

其他同学,听课的同学可以向讲课的“老师”提出问题,进行质疑,教师则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其次,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用纸条的形式发给各小组,然后是小组讨论这些问题,教师可巡回辅导、讲解。这些难题解决之后,各小组派人去黑板上快速抄题,然后学生展示,要么讲,要么写,要么唱,以各种形式自由发挥,展现才能。对展示好的拍掌鼓励加分,小组之间的竞争在此得到充分体现。另外,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展示状况进行调控。教师要当导演,而且要有预见性,针对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要及时机智地处理。教师要将预设的调控程序和措施书写出来,因为学生的展示主要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教师完全可以预见。

(3)反馈课上,教师将早已准备好的检测题(检测题的设置一定体现学习目标,并且题目要典型,)分发给学生,学生快速解答,然后学生之间快速批阅。教师评价。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师和学生可建立“错题记录”。同时让学生整理难题,重点学习,加深理解记忆.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异组的。

4、课下:

课下则引导学生探求课外的知识以补课上之不足。为此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书籍网络得到更多的知识,而后小组可以探讨,将其答案证实给全体同学,初步培养了其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

5、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4、实现“三会”:会学、学会、会用;

5、发展“三维”: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

7、加大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调控力度

1、加大班内学习小组的调控力度。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情况,每个组6-8人,每个组都要有学习优秀者,一般按学习成绩编号排序,让后几位上黑板展示,前几位进行订正和评价,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一节课教师讲解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0分钟。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改变教师作用,由教、领变为启发、督促、帮助。

3、加大学生练习方式的调控力度。让学生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能评”。

4、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力度。充分地让学生展示、袒露。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游学生。

5、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力度。树立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的观念。加大学生课内外预习自学的支配度。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把学生预习自学成效纳入评课标准。晚自习一律不准上课和讲评。

6、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教师要为学生的预习提供目标设计,把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想全想好,能应对学生思维的多种可能和各种突发问题。加大对学生作业、随堂练习、随堂笔记、单元检验试卷等的检查力度。

第五篇:结构感想

结构设计技术总结

一、拿到作业图不要盲目建模计算。先进行全面分析,与建筑设 计人员进行勾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功能、选型等)。

二、建模计算前的前处理要做好。比方荷载的计算要准确,不能估计。要完全根据建筑做法或使用要求来输入。

三、在进行结构建模的时候,要了解每个参数的意义,不要盲目修改参数,修改时要有依据。

四、在计算中,要充分考虑在满足技术条件下的经济性。不能随意加大配筋量或加大构件的截面。这一点要作为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来重视。

五、梁、柱、板等电算结束后要进行大量的调整和修改,这都要有依据可循(可根据验算简图等资料)。具体有以下集中修改或注意事项:

a、梁:

1、梁的标高(是否确定梁底标高及梁上翻等问题)

2、梁的支座负筋不能太疏,要人为加密。

3、梁的跨数要核对。

4、尽量减少钢筋的种类和级差(≤2级)

5、有雨蓬等外挑构件处的梁要加强(可以将此处的箍筋加密、设置抗扭钢筋等措施)

6、钢筋在梁中的放置必须满足净距要求,特别是梁上部钢筋的净距(≥1.5d或30mm)

7、碰到电算结果的井字梁(有主次关系)处,要分清主次关系,在主要梁支座处标出支座筋

8、搁在边梁上的连梁等,在*边梁处的支座筋不宜过大,宜减小,从而减少对边梁的扭矩

9、有主次梁关系,从梁截面上也有区别,次梁适当放小。

b、柱:

1、满足轴压比要求(≤0.9)

2、大跨度的厂房等,柱子截面宜选用长方柱。

3、构造柱的设置(细查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72)

c、板:

1、负筋不宜选用过细的钢筋,可以用较大直径的钢筋代替,可避免施工时被踩下;较大

直径 钢筋不宜过疏,否则受力不力或容易开裂。

2、在结构平面图中须注明标高及板剖面图。

3、屋面板的钢筋须全部拉通。

4、板配筋要表达清楚,不能让施工人员猜测。

5、在结构平面图中,注明雨蓬、阳台、檐口等位置及尺寸,并画出大样。

d、基础:

1、不能将深基础与浅基础混用。

2、基础荷载计算时,千万别漏算荷载(包括底层墙体荷载重量等)

3、基础(包括地梁、承台等)的标高要满足上部管线的通过,一般其上预留300mm 结构设计计算书范本

一、设计依据

1. 执行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与地方标准; 2. 应用的计算分析软件名称、开发单位; 3. 资料:地质勘察报告、试桩报告、动测报告等。



二、结构的安全等级;砼结构、钢结构、桩基、天然地基等安全等级。



三、荷载取值

1.墙自重取值:(1)砼墙 kN/m3 (2)围护外墙 kN/m2 (3)内隔墙 kN/m2 (4)活动隔断等效荷载 kN/m2 2.侧压力、水浮力计算、人防等效静载、底层施工堆载、支挡结构的地面堆载。注:一、二、三部分扩初设计说明中已有时,应复制一份作为施工图设计的资料存档。



四、楼面(含地下室)、屋面荷载计算(推荐格式,括号中数值为推 荐值)1. 底层楼面 静载:

(1)砼板厚 mm,自重标准值(kN),分项系数。(2)面层厚度 mm,自重标准值(kN),分项系数。(3)底粉或吊顶,标准值(1)kN/m2,分项系数1.2。(含吊挂灯具风管重)

静载合计 标准值(kN)/m2 

活载:施工活载标准值(10)kN/m2,分项系数1.3。

2. 楼面荷载计算:按荷载标准层分别写。一般楼面: 静载:

(1)砼板厚 mm,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2)面层厚度 mm,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3)底粉或吊顶,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

小计 kN/m2 活载:(1)活载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4。(2)等效隔断 kN/m2,分项系数1.4。

特殊楼面:机房、贮藏、库房等活载大的逐项写出。(3)隔墙计算:q= kN/m2,hioxqi= kN/m hio(净高)不上人屋面: 静载:

(1)防水层,标准值 kg/m2,分项系数1.2。(2)保温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3)找平隔气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4)mm厚屋面板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静载合计: kN/m2 检修活载:标准值0.7kN/m2,分项系数1.4。

注:不上人的屋面活载平屋面建议标准值1.0kN/m2,斜屋面为0.5kN/m2。上人屋面:

静载:饰面,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刚性面层(50厚),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找平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防水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保温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找平、隔气层,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屋面板自重,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吊顶或底粉,标准值 kN/m2,分项系数1.2。

合 计: kN/m2 楼梯荷载计算: 号楼梯静载:

(1)楼板自重标准值(1.15t+0.08)×24,分项系数1.2。(2)饰面自重标准值1.6d×21(水泥),分项系数1.2。或1.6d×28(石料)(3)底粉自重标准值0.5kN/m2。

合 计: kN/m2 注:(1)t为楼梯板厚(mm),d饰面厚度(m)。(2)1.15=1/cosα,α梯板顷角 α=tg(16/28),即tg(160/280)(3)饰面计算中系数1.6≈(280+165)÷280 



五、地基基础计算书 1. 天然地基

(1)持力层选择,基础底面标高。(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3)底层柱下端内力组合设计值(可以用平面图代替)。(4)基础底面积计算

应归纳总底面积,总垂直荷载设计值,供校对用。(5)基础计算书:冲切、抗剪、抗弯计算。2. 复合地基 (1)静载试验值。(2)承载力设计值计算与选用值。(3)、(4)、(5)同天然地基。3. 桩基

(1)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计算(分别按钻孔计算)。(2)桩数计算

总桩数,总荷载设计值。(3)静载试验分析,桩位调整。(4)承台设计计算(冲切、剪切、抗弯)



六、地下室计算 1. 荷载计算

2. 内力分析:侧板、底板。3. 配筋原则 (1)强度控制顶板。

(2)裂缝控制,结构自防水底板、周边墙板

结构设计新手指南

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只是为了向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做过多的描述,所以我只是按整个过程淡淡的讲了一遍,只是写给初入行者或想入行又对设计过程不了解者看的,再请各位前辈不要笑我,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谢谢。。

一、看懂建筑图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

二、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

1、三维建模

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比如住宅,在房中间做一道梁,本来层就只有3米,一道梁去掉几十公分,那业主不骂人才怪…)。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

2、计算

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纸有利于施工。3。绘图

当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这就看每个人的绘图功底了,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结构师在绘图时还需要针对电算的配筋及截面大小进一步的确定,适当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模型不能完完全全与实际相符。最后还需要根据现行各种规范对施工图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核对,宗旨就是完全符合规范,结构设计本就是一个规范化的事情。我们的设计依据就是那几十本规范,如果施工图中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那发生事故,设计者要负完全责任的。。。总的来讲,结构施工图包括设计总说明,基础说明及基础平面布置,如果是桩基础就还有桩位图,柱网布置及柱平法大样图,每层的梁平法配筋图,每层板配筋图,层面梁板的配筋图,楼梯大样图等,其中根据建筑复杂程度,有几个到几十个结点大样图。4。校对审核出图

当然,一个人做如此复杂的事情往往还是会出错,也对安全不利,所以结构师在完成施工图后,需要一个校对人对整个施工图进行仔细的校对工作,校对通常比较仔细资格也比较老,水平也比较高,设计中的问题多是校对发现的,校对出了问题后返回设计者修改。修改完毕交总工审核,总工进一步发现问题返回设计者修改,通常修改完毕后的施工图,有错误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就是有错误,也对整个结构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然后签完字,盖完出图章和注册章,拿去晒图吧。。5。联系单或设计变更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有时候实际情况与设计考虑的情况不符或,设计的施工难度过大,施工无法满足就需要设计变更,由甲方或施工队提出问题,返回设计修改,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也需要多次到工地现场进行检查,看施工是否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来做的,不对的地方及时指出修改。。

结构统一做法

结构统一做法 设计前提条件

1.1 建筑物安全等级(地基规范):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1.2 建筑物重要性类别(抗震规范):丙类。1.3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1.4 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1.5 设计地震条件:地震分组为第二组。1.6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1.7 抗震等级:框架四级。2 结构荷载条件 2.1 风荷载

A、基本风压取0.8 KN/㎡ B、体型系数:1.4 C、地面粗糙度:B类 2.3 楼面活荷载不折减

2.4 混凝土容重(kN/m3): Gc = 27.00 2.5 周期折减系数: TC = 0.7 2.6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

梁跨中弯矩增大系数: BM = 1.00 2.7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BK = 2.0 2.8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2.9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活荷质量折减系数(两处):

4.6 地梁配筋时,钢筋放大系数上下均取1.05;归并系数1.1;基础归并系数0.3 5.1 柱

5.1.2柱筋放大系数1.1,归并系数0.3;5.1.3 柱纵筋最小配筋率0.9%: 400X400:8φ16

450X450:8φ18或12φ16 500X500:12φ16

600X600:12φ20或16φ18 700X700: 16φ20或20φ18 5.1.4 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 5.1.5 纵筋尽量用φ20,最大不超过φ25

5.1.6 箍筋尽量用φ8,当φ8@100不够时可用至φ10; 原则上,箍筋不采用φ12,否则需说明加大保护层厚度。5.1.7 箍筋加密区用@100;非加密区用@200;角柱箍筋非加密区用@150; 5.1.8 底层箍筋全长加密 5.1.9柱按双偏压计算 5.1.10注意短柱要全长加密

5.2 梁

5.2.1 用平法表示梁配筋,当梁布置密集时,可分为纵向梁,横向梁两张图。梁上下筋放大系数1.05,归并系数0.1。主次梁交接处,吊筋需表示。梁上起柱处,要表示。

5.2.2 梁宽250、其他次梁可小于250,跨度大于8000可用300;梁高1/8-1/12;断面尺寸控制办法:计算时用TAT,看计算结果配筋图内的配筋率图;要求全截面配筋率1.5-1.7之间。5.2.4贯通全跨的上、下纵向筋各不小于2φ14

5.2.5纵筋尽量用φ20及φ18,最大不超过φ25;一排根数不超过4,当配筋面积大时可做至二排或三排(第三排钢筋不超过2根)

5.2.6 梁跨度小于3000,纵向钢筋通长设置;梁跨度3000-4000,第一排纵向钢筋通长设置,如相邻跨跨度不小于6000,则所有纵向钢筋通长设置。

5.2.7 梁箍筋框架梁不小于φ8@200;次梁不小于φ6@200。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为1.5倍梁高且不小于500,加密筋直径8,间距:hb/

4、8d、150三者取小值。5.2.8 如计算需配受扭筋则扭筋间距≤200: 梁高400-450不少于2根(双边); 梁高500-650不少于4根(双边); 梁高700-850不少于6根(双边); 梁高900-1050不少于8根(双边); 5.2.9 扭筋面积分配办法:

梁高≤400:扭筋面积上中下分别为1/3,1/3,1/3 梁高>400:扭筋面积上中下分别为1/4,1/2,1/4 5.2.10裂缝宽度要求:楼面≤0.3;屋面≤0.25.3 板

5.3.4 板配筋图用PKPM生成,板上下筋放大系数1.05。板钢筋不编号,整跨板配筋可编号。边支座设铰接;板面有高差设固端。板图内需表示构造柱。5.3.5裂缝宽度要求:楼面≤0.3;屋面≤0.2

5.3.6 板钢筋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0.27%,分布筋配筋率不小于0.15%: 6 施工图内容及统一要求 6.1板面开洞及周边加筋;

6.2板面标高不同时要有表示或注明标高。

6.5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在结构总说明中统一说明,不在各张施工图中说明。

下载对于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于我校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于护理改革

    对于护理改革,你认为哪些方面需要破除积弊,开拓创新? 人力资源,护士缺编严重;改革转型期体制的不成熟;护士自身素质不过硬,护士的服务意识、服务观念、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能力与......

    课堂教学感想

    课堂教学感想 海南省昌江县叉河中学符福静 课堂上,自我感觉相当良好。正讲得津津有味时,也认为学生也正听得津津有味时,发现有一些学生心不在焉甚至是伏案和周公神游去了,心里顿......

    我校发展改革探究

    我校发展改革探究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学校发展外部环境的日渐复杂,传统的经验型高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高校的发展, 大学科学规划、战略发展思想的重要性......

    我校民族教育综合改革

    我校民族教育综合改革 实施情况 民族教育综合改革实施以来,直卡中心完小全体师生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的教育工作,规范学校管理,顺利开展“民族教育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在州......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课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初探论文 华东师大版

    ——从《三国鼎立》一课谈起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领域宽广,每篇课文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怎样在45分钟时问内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不说是迫在眉睫、......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青云初中自研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先进教育观念的逐步提出,人们对传统的东西更加投以审视的目光,企图摆脱传统的羁绊,而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随着教育......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学习两个积极性,打破以“教师为中心“、......

    改革体育课堂教学(范文模版)

    改革体育课堂教学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切实理解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通过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