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教育教学管理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时间:2019-05-13 03:4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夯实教育教学管理推进高中课程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夯实教育教学管理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第一篇:夯实教育教学管理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夯实教育教学管理

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我们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地处皇姑区西部,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现代化完全中学,多年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平等合作 个性发展,让二十一中学成为个体生命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每位教师勤勉工作,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本着人各有能,因艺受任的原则,培养热爱祖国,品行雅正,学有所长的新时代人才。

0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奠定高中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真正做到平等、合作、个性、发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形成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体系,我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不断思考,摸索着适合我校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学习,把握课改方向

学校领导班子的理念是教师理念改变的前提,几年来,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经验是校领导班子一直关注的问题。

06年暑假,赵智学主任去山东参加新课程培训班了解课改情况;开学前王校长、孙校长、赵智学、张颖玲参加沈阳市高中新课改启动仪式;孙永盛校长参加区干训部组织的培训班,并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观摩课,同时我校规定每月最后一周行政例会为教育法规、课改理论学习时间,每位成员都要认真解读文件,结合自己一个月的学习、培训和听评课谈体会、谈认识,把握课改的精髓,更新教育观念,确 保课改顺利进行。

新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把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更加“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上。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五个带头、七个典范”,即:带头遵守制度,带头教学改革,带头教育科研,带头讲奉献,带头办小事;做廉洁公正的榜样,做求真务实的榜样,做高效服务的榜样,做全面育人的榜样,做打造团队精神的榜样,做为人正派的榜样,做快乐的榜样。校领导走进课堂,践行新课改,体会新课程,为教师做出表率。关注培养目标的变化,使教育对象获得全面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管理首先应考虑并且追求的价值所在。

(二)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保障机制,创造育人环境,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长:王基伟 副组长:孟

成 员:孙永盛

冯恕诚

高永义 职 责:负责课改的全面工作

2.成立学分认定领导委员会

任:王基伟

副主任:孙永盛

冯雨松

成 员:赵智学、郑国伟、张颖玲、各学科教研组组长 职 责:领导和指导学分认定工作,将相关资料归类、存档。

3.成立学科学分认定执行小组

长:本学科教研组长 副组长:本学科本年级备课组长 成员:本学科任课教师

责:负责指导本学科各模块修习学分认定的工作

4.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长:孙永盛 副组长:张颖玲

员:赵智学、郑国伟、谭晓杰、张秘军、于淑敏、罗晓琴、5.成立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

长:孙永盛 副组长:张颖玲、赵智学

员:张秘军、于淑敏、罗晓琴、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学校各职能部门围绕新课程方案的精神制定工作计划,在保持原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与新课改相适应的管理新办法,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优化、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及落实后,改变了老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从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先后制定了《沈阳市第21中学课程改革工作方案》、《学分认定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选修课指导》等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落实各项工作。

(三)教师更新观念,大胆实践 1.树立“服从、服务”观念

服从服务观念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牢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这一核心理念,无论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取舍,还是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的布置等,都要服从服务于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流程时,要把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把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要把不断发现、及时肯定并欣赏学生的闪光点,不断研究、及时满足学生的需求点,4 不断分析、千方百计弥补学生的不足点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竭尽所能、想方设法、扎扎实实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2.校本教研有所加强

新课改以来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等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得以体现。在我校现有师资水平条件下,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校本教研,实行课例教研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改,教研组活动要紧紧围绕课程改革,把握课改方向,通过研讨,听评课,说课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学校规定,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四定”即定地点、定时间、定中心发言人、定研讨主题。通过备课、说课、试讲、改进、上课、评课等过程,强化了集体学习,开阔了大家视野,增强了老师的团队意识,并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学校健康、稳步地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基础。

3.校本培训有的放矢

我校制定了科学的校本培训方案,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以“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关注青年教师”为原则,分层推进,为教师搭建多层次的培训平台。成立教学中心组,为了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组内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促进中心组教师自身提高。经过教师推荐与自荐相结合,学校成立了教学中心组。学校还制定了教学中心组职责条例,为教学中心组规定了具体的 工作任务。“教学中心组”担当着学校教学管理的智库角色,成立两年来,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每年进行教师专业测试,包括新课标和专业知识,参加沈阳市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学测试

4.校本课程开发,与我校的传统文化,生命教育等特色结合

结合我校的传统文化、生命教育特色建设,挖掘教学潜能,开设选修课,开发校本教材,经过教师报名,教师课程推介,学生自主选课,教师自己编写讲义或校本教材等一系列过程,我们教师共申报42门选修课程,最终确定在高一年级开设《摄影构图》、《标准日语》、《野外生存》等13门选修课程,学校对此也有相应的鼓励措施。5.注重校际交流

我们经常派老师去兄弟学校听课,加强与教师学校、教研室的联系。学校与大连36中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每学期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授课、教研、学习。两年来我们承办了数学、语文、历史学科的皇姑区“走进新课程教学大赛”,沈阳市高中课改语文大赛等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与同行探讨教学中的得失,使我校教师受益匪浅。6.教科研能力有所提高

新理论需要学习,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学校不少教师自发订阅、学习有关课改的报刊杂志,积极撰写课改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主动提供研究案例,自觉进行课前研讨和教后反思。以课改激活科研,科研支撑课改,一直是我校科研工作的宗旨,目前已开展的“十一五”课题五个,进入中期总结阶段,同时还申报了沈阳市一线教师科研课 题三项,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很高,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争取每位教师一项校本课题,由教师个人申报,科研处审批。7.合作意识有所增强

我校制定了教师“集体备课评价体系”,经常开展同学科教师的交流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意在渗透和培养教师跨学科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我校课堂教学已经明显改变,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已初步形成,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成效良好。新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从以往单纯的听老师讲课,变成了今天课堂中老师与同学积极互动、交流合作、共同学习的探究者。课改使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逐渐地还给了学生,学生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尊重,自信心、求知欲得到激励,对学校生活有了积极体验,厌学的学生逐渐减少了。

(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首先应该是主动的,是学生“我要学”;第二应该是自主的,是学生“我能学”;第三应该是有差异的,是学生“按我自己的方式去学”;第四应该是体验性的,是学生“不仅在听中学,还要在做中学”;第五应该是合作的,是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应以人为本,要着眼于提升和改善教育的内在品质。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人人想学,人人会学,人人学好。对传统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进行扬弃,建立符合青少 年发展和成长规律、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生动活泼的教育。

实施新课程以来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学中老师开始注重学生的关注点,教学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学生感受到新教材对生活的影响,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如今,部分学生逐步形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敢于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积极地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会,或上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或外出调查访问,学生们感觉到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益较多。

开展研究性学习,善于用现实的角度思考生活中问题。学校有与众不同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这些都是潜在的课程资源,而且触手可及,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师生的认同。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我校师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流程,首先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召开开题会,对学生进行分组,监督研究过程,进行优秀成果的展示,进行表奖,邀请区教研员进行指导。我们保证每位课改年级的学生都参加课题研究,并进行相应的学分认定。

(五)科学评价,客观公正

学校尝试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由过去凭老师一个人和考试分数说了算,改为多元评价、重视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等多种方式的评价实施学分管理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元、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 合、动态的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学校应采取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修习状况。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

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对老师的评价,学校既注重结果与效益,又重视过程投入,促进老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不断反思,迎难而进

面对新课程我们仍有很多困惑 首先,理论认识不够,缺乏前瞻性。

其次,师资培训工作不够深入,教师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学习,需要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第三,科学的评价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将制约课改的顺利进行。第四,高考科目的设置和不确定为课堂教学带领的影响。第五,学校缺乏综合实践课程开设条件,社会资源不足。

第二篇: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在国际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我国教育的实际和国家对人才发展的需求而提出来的,核心观点是围绕“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而展开的。2001年6月,教育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高中课程改革承载着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高中课程改革的五大目标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次高中课改的价值追求,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较好地与国际基础教育所倡导的现代化接轨,本次课改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课程内容的突破: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课程结构的创新: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践环境;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新的高中课程评价机制: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督机制。

5、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三、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程内容与结构的调整

1、高中课程基本内容的调整(“三个层次八个领域”)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八个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2、变化的主要情况

国家课程增加选修课:必修课学分116个(每一模块为2学分,一个学分为18课时),共2088课时;选修课学分22个,共396课时。

国家课程新增课程:信息技术4学分;通用技术4学分;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研究性学习15学分。

规范校本课程:规定学分6学分;每学分18课时。

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来看,教材要求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增强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教学的方法来看,主要要求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

从评价改革看,主要包括下列的变化:

高考方案:各省确定,教育部备案 ;

学业水平考试:各省统一组织,类似现行的省会考;

综合素质评定:定标准、有管理机制 ;

模块考试:学校自己命题、组织,类似于现在的单元测验;

学生毕业的规定:修习完成规定的不少于144个学分、各学科省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综合素质评价合格。

从这样的评价改革方案看,体现出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把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把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把测试与评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四、目前的困难

高中课程改革自2010年秋实施以来,学校按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稳步推进。目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不适应

一是观念上不适应;二是对以模块为系统的教材不适应;三是教学方法跟不上已经变化了的教材。

2、家长对课改不理解、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了实验品;特别是到今天省上的高考方案仍然未公布。

3、教学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基本上是70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实验设备设施落后,多数为02年、03年时的设备,就是这种设备也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验与探究学习;通用技术设备完全没有。

4、教师结构不合理与数量严重不足

学科极其不配套,同时几乎所有学科都缺教师。以我校为例,2012年秋季教师缺额将达到22人之多,其中语文2人、数学1人、外语4人、物理4人、化学2人、生物1人、历史1人、地理1人、政治2人、通用技术3人、音乐1人(这还不包括学校聘请的9名教师)。没有优秀的教师,课改无法顺利实施,质量无法有效提高;连数量都不足的时候,可能什么都谈不上了。

5、学生也不适应

特别是对于新的学习方式不适应,多数学生做不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基本上是按旧的思路复习与学习;以模块编制的教材,总体难度较大,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第三篇:夯实教学管理过程

夯实教学管理过程,创新教研教改方法

利川市都亭一小孙传明

学校教务处的工作历来就是多而杂,作为教务主任应全力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应急式管理,而应是一种企业式的规划管理,在工作中,教务主任应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协助校长独立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使一切工作进一步规范到位,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重听课

1、听评常规课

听常规课是我们教务处三人的一项硬性指标,每学期不少于四十节,并要求由授课教师签字后,由校长亲自审核,才算过关。我们在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后,有侧重、有目的的听教师的常规课,事前不打招呼,上课时直接进入教室,听完即查教案,交换意见,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教师的听课要求听教学研究课和推门听课的节数一样,特别是推门听课时,首先要上报教务处,然后由授课教师签字,再到教务处签章。

2、听评过关课

每一学年,以一个年级为突破口,让每一个教师上两节到三节过关课,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一起去听教师的授课。并以85分为及格标准,如果所有听课人的均分不足不85分,即视为该授课人课不过关,要重新进行第二轮重授,直至过关为止。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还曾邀请过市教研室的徐光华、张红艺老师、覃辉术老师和中心学校的教研员牟方元一起参与。

3、听指导帮助课,对刚踏入讲坛的教师和硬是讲课过不了关的的教师,我们采取跟踪听课的办法,首先确定一个帮扶对象,一起研究教材,帮助试讲,直到他们上路为止。几年来,我校年轻教师进步很快,特别是刘扬、刘静、高建超、熊平等青年教师由原来不成形的课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经常承担州、市、校三级公开课任务。我校彭学英的科学优质课获州一等奖、牟丽的语文优质课获市一等奖,余芳的品德课《安全才能回家》获市一等奖。

4、听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的示范课,引路课。学校每学期确定一门学科为重点学科,进行重点突破,如我们今年就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英语,为了有实效,我们采用经验引路的办法,由该学科的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根据其它教师的需求来确定所上的节数,组织本学科的全体教师听课,得到启发后再自己上课。

二、抓备课

我们对备课工作的管理主要是,首先应向全体教师提出备课的要求,明确备课的各个要素,重视各个环节的质量,特别是备课后面的反思,看教师不是真的对自己的课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是不是在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其次为了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我们大力推行集体备课,我校以年级或学科组建备课组,还确立和完善了由备课组长负责的集体备课制度,我们单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组织,业务领导参加做总结。

集体备课先确立一个主备课人备课,讨论时,由组员提出改正意见,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教案,然后由主备教师上课,全备课组听课,再坐下来进行教后反思。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听课——反思。一系列的研讨,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研讨活动中来,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务实进行校本教研

俗话说:问渠那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取的一生,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得提高师资水平,其方式是多向性的,其方法可通过进修培训、校本培训、外出学习等。我们大都是采用的校本培训,它经济实惠,参与面广,校本培训力求做到三个字“勤、实、严”,勤就是校本培训的安排要勤,不能指望教师参与一两次就能有很大的收获,要教师参与的次数要多;实就是切入点要实,要针对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培训,同时培训过程要实在,对每一次培训活动,要精心组织,避免“假、大、空”,要力争让每一次活动教师都能有所获;严就是校本培训要严格管理,要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实效评价制度,绝不让一次教研活动流于形势,走过场。总之我校的校本培训达到了让教师反思、研究、不断摸索教育教学规律,建设了一支高水平教育科研队伍。

四、强力推行激励机制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落实教学各项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制定了《都一小教学管理成绩量化细则》。从基本工作量、工作态度、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教研成绩五个方面进行赋分和扣分。拉大不同档次之间的悬殊,切实杜绝了做与不做、做得好与不好一样。如在教学实绩这方面,每学期由学校组织的的统一考试,按同年级的平行班级评出一、二、三个档次,班级单科居全市第一名奖2000元、第二名1800元、第三名1500元、第四名1000元、第五名500元;年级单科平均分居全市第一名奖4000元、第二名奖3000元、第三名奖2000元,今年我校在三年全州抽考的数学中,就有蒋茂凤、贺志碧、高健超分别得到了2700元,六年级的曾令英老师得到了2000元。这样就杜绝了吃大锅饭,玩得多的和做得多的一个样的局面。让教师不得不参与竞争,从而不断提高成绩。

第四篇:深化教学管理 推进课程改革

深化教学管理 推进课程改革 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校长 刘建国

按照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统一部署,从2004年秋季开始,威海二中开始了《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的实验工作。高中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仿效,具体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推进这项改革。回首一年多来的课改实验,既有山重水复的迷茫,又有柳暗花明的惊喜。现将我们的一些尝试和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个总结,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

我们高度重视课改实验的管理工作,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备课组长、各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并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课改年级文理分科时间和第二学期的课程设计》的课题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在威海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研究成果(第一批)评选中获一等奖。

我们利用每周一次的办公例会,汇报、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讨对策与措施,组织教师采用分析会、座谈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认真研究、探讨课改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把老师们在课改中好的经验、作法、想法能尽快地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使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我们对各学科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得与失的探讨、典型案例的分析等都及时汇总,以备课组为单位汇编成《校本教研资料汇编》,各备课组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拟定编写内容:①备课中解决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问题;②重点、难点问题突破的实例;③试题(月考、平日自编习题等);④教案(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等);⑤课堂实录;⑥教学案例(故事);⑦教育教学论文;⑧课件;⑨实验报告、调查报告;⑩选编资料等。目前,我们已印发了4期《教育改革论坛》、12期《教育艺术案例选编》。我们将这些以教师自己的教学故事、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们自己写的研究论文为蓝本的材料统一印发至各处室每位老师,这给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帮助,同时也为课改理念的宣传、普及、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课改无涯勤探索‛,在学习中理解。

教师是新课改实验的主人,为了使老师们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我们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我们保证课改起始年级的任课教师全部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主要是通过环境熏陶、学习榜样、师徒结对、及时评价、大胆使用、举行比赛等方法促其尽快适宜课程改革需要;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训主要是通过提供发展平台,外出参观学习、搞课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和理论学习等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培训,促使他们在课程改革中当好排头兵;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是通过短期进修,参加有关学术会议,进行有关现代教育等理论知识、教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和技能等新课程理论培训。

我们制定了《威海二中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对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培训活动,不但及时安排教师准时参加,而且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必须当好‚二传手‛,将学习内容、心得体会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写出详细的书面总结材料,在全校或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从而做到‚一人学习,全员受益‛,实现资源传导和共享。一年多来,学校先后有40多名教师外出培训回来后交流了学习心得,上了示范课,我们这种以点带面的作法使课改工作顺利推进。我们还派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请高校、名校教师来校讲学,请课改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切实提高课改培训的实效性。我们先后聘请北京四中谷丹、唐契两位老师来校作数学、物理高考专题讲座;聘请清华大学郭亦玲教授来我校举办‚创新教育‛讲座;聘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所的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吴刚平、胡慧闵等5名教授、3名博士生对骨干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新课改培训。老师们在讲座学习中进一步解读了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真正理解了课改精神,接受了课改理念,使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实践中感悟。

面对合校后丰富的教师资源,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实现教师之间的合作,‚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为进一步加大备课力度,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从根本上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学校领导固定备课组,参与每一次集体备课,落实备课组长责任制,实行集体办公、统一安排备课时间,实行主备人说课,集体讨论、评议、修订、优化;主备人修改,集体审定;主备人试讲,备课组评点矫正的备课程序。备课组教师在使用时根据自己的班情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并且要求‚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学案、统一练习、统一作业‛的‚五统一‛,实现了智力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推进课改经常性的工作就是听课、评课、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我们制定了《威海二中听、评课制度》,以研讨课开路,要求每个备课组定期安排一节专门的研讨课,大家集中听课,课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由讲课者介绍设计思路和授课后实际达到的教学效果,听课者畅所欲言进行评点,不论是上课者、听课者还是评课者,对新课改的课堂教学都有了不同层次的认识,为教师上好课提供了借鉴。在典型研讨课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教师人人上达标课,让课堂教学全面开花。我们将上达标课的人员重点放在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采用的形式是教师集体备课,同年级组(或同学科)教师相互听课,听后互相评课。这一活动教师参与面达到100%,教师们普遍感到,通过上达标课新课改的课堂标准明朗了许多,眼前有为之一亮的感觉。在上达标课、研讨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好的典型,及时组织进行课改实验观摩课,启迪大家的思路。我们每学期组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上好校内公开课或观摩课,我校有6名教师举行了市直高中示范课。在市教研中心组织的青年教师新课改汇报会上,我校李琰老师执教的英语示范课以其观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形式新、教学效果好,受到了听课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这无疑是对我们课改实验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鞭策。

面对新课程标准,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教学结构;如何更好地理解、把握新教材的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方法……在市教育局、市教研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签订了‚普通高中课堂教学重建‛合作课题研究的协议,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专家、学者的指导下,着力开展‚普通高中课堂教学重建‛课题的研究,紧扣新课程教学的热点,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点,把科研重点放在帮助指导教师开展课程改革实施研究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实践上。我们与华师大课程研究所合作课题之三个子课题:‚课堂重建‛、‚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在上学期核心组成员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本学期扩展到高

一、高二所有备课组和所有教师。老师们把课题研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密切结合,纷纷在自己的“实验田”里搞实验,一套套活泼、新颖的教学方案脱颖而出,有多人次参与了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新课程资源开发和地方教材选编工作。在威海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研究成果第一批评选活动中,我校有15位教师申报的教研成果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在第二批评选活动中,我们从老师们上报的101篇论文、教案、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中选出了20篇参加威海市第二批课改实践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学校承担的威海市‚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六个立项课题:(1)、在高中阶段开展韵律操和舞蹈教学的研究;(2)、高中英语学法指导;(3)、物理探索培养优生途径;(4)、史地学法指导;(5)、生物概念获得模式研究;(6)、政治学习方法指导于2005年5月全部通过专家鉴定并结题;语文组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学校承担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学习策略与创造力培养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与心理素质训练‛和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总课题‚山东省中小学英语特色教育研究‛的子课题《阅读理解与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研究》,先后于2005年8月、12月通过专家鉴定并结题。学校心理学实验课题‚指导学习策略,激发学习潜能的实验研究‛获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威海市‘十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山东省英语特色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优秀实验基地‛,被授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实验学校‛。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搞浓了学校的教研氛围,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又为教学质量的再提高引来了源头活水。

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总结中提升。

在课改实践中,我们注重教学反思,我们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按照一堂优质课、示范课的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不仅进行课后反思,还要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通过实行‚课后思‛、‚单元思‛、‚月后思‛、‚期中思‛、‚期末思‛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反思,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反思意识和习惯。我们鼓励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同时,勤动笔,撰写心得体会,整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个案分析等。

在课改实践中,我们感到教师最感兴趣、最受欢迎的教学实践就是个案学习创新。我们密切联系教师教学实际,按‚选取个案--个案学习--个案分析(反思)--个案讨论--创造(撰写)个案--评价(展示)个案‛六个步骤,对教师个案进行评价和选取。我们让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最具教学个性特色的个案或课案进行学习、分析、反思,随之结合教学实践相互交流研讨,撰写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教学个案或案例,在学科备课组中进行交流,分享成果,共同提高,进一步凸显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对教师撰写的教学个案定期进行疏理、筛选,汇编成教学个案专辑,及时总结推广。我们组织了‚新课改课堂实践‛个案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到师生撰写论文、课堂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典型示范教案等198篇,这些课堂实录真实地反映了对当前教育教学中某一具体问题的探索,‚发他人之未发‛,‚做他人之未做‛,具有新思维、新创意,使新课改理念更快、更好地转变为老师们自觉的教学实践,营造了校本研究的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结一年多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深感课改辛苦,也体验到了课改的快乐,因为我们初步尝到了课改的甜头。

1、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新课改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效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材先行,教参滞后,又无教辅资料,老师们普遍感到新课程要求高,课难上,许多教师为能适应新课程教学,不断地自我加‚压‛,与新课程同成长。许多老师将新课改理念融会贯通于教学实践中,以敏锐的视角撰写了大量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从2004年9月到2006年3月,我校共有90多篇教师论文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在省、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有30多名教师获奖;在省、市级课件评选活动中,也有多名教师获奖。

2、师生角色发生明显变化。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已成为师生的共识。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平等参与者‛的角色出现,课堂上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例如丛萍老师在政治课教学中尝试着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走上三尺讲台就‚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主题共同进行合作、探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得到了同行们的充分肯定;宋召华老师在地理课上开展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环境破坏能否避免‛ 的辩论会,体现了新课改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孙志军老师的论文《立足新课标 全人发展----语文口语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一改过去的‚听、说、读、写‛四条线并行的作法,确立了‚口语交际‛的基本理念,对我校高一语文新课改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胡荣军老师的生物课从学生感兴趣的‚遗传病的发病机理‛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收集大量资料,鼓励学生着眼于现实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老师又把学生收集的资料作为课本内容的重要补充,整理打印成稿,分发给全年级学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进一步观察社会、走进生活、关注国计民生、关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关爱生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学习过程中闪现的思想火花提炼成一篇篇有独到见解的小论文,我校的校本教研专辑《教育改革论坛》第3 期中收录了的学生论文:《中国的明珠---威海》、《威海市区环境空气的研究》、《浅谈赤潮的发生、危害和对策》、《同居地球村,人兽相煎何急》、《转基因食品研究现状的初步探讨》、《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等。学生们在新课改理念下收获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在威海市第三届科技节活动中格外引人注目,有15篇学生论文、2幅科技画、2 个网页制作、1 个小制作小发明分别获奖。

3、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新课程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新课题,针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老师们只有通过学习、研究才能在新课程教学中掌握主动,老师们普遍意识到自身素质提高迫在眉睫。教师们自觉参与听课、评课,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用教学中的第一手材料,结合新课程理念,认真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经验总结、教学案例,主动上网与校外专家、教师交流与对话,共同寻找解决困惑的办法,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当然,课改实验工作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轻松事情,不同于某些工作能立竿见影。课改实验的成效有可能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凸显出来。但我们坚信,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学习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必须顺应这个潮流。在课改的道路上虽然步履维艰,但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坚持不懈地探索、尝试、提高。我们将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突破口,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夯实新课程实验基础而努力!

第五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实 施 方 案

(讨论稿)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改革,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整体安排部署,经自治区课改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2008年秋季开始全疆各语种普通高中学校起始年级将全部实施高中新课程。为了保证全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坚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把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作为深化自治区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立足自治区实际,吸取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高中学校成为学习性组织,为培养与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1.制定和实施自治区及各高中学校《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探索在不同条件下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为新课程在自治区的适应和推进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2.制定自治区高中课程管理制度,形成开发和共享课程资源的工作机制,建设独具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高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高中学校建设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

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创建学校新的课程文化。

4.探索服务新课程目标、适应新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建立新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探索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6.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7.实现普通高中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快普通高中发展步伐。

三、工作原则

鉴于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基础和条件的差异,对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校,提出三种不同层次的要求:(一)第一层次要求(基本要求)

1.高一年级不少于4个教学班,班额在50人左右;

2.能够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40%的选修 I模块,能满足学生3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和在选修I中获得22个学分;

3.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能满足学生在选修Ⅱ中获得6个学分;

4.具有从高二年级开始的学生跨班级选课学习的条件; 5.任课教师全部参加新课程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能够承担高中新课程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和选修模块的教学工作; 6.学校的教学设施及设备能保证新课程开设的需要; 7.学校要建立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学研究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8.建立并全面实施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

(二)第二层次要求(较高要求)1.达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层次要求;

2.能够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60%的选修I模块;学生3年在选修I中获得的学分高于22个学分;

3.能够开设地方课程和若干门类的学校课程,能满足学生在选修Ⅱ中获得6个以上的学分;

4.学生选课最低开班人数可少到40人;

5.重视和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并能对教师教学提供有效帮助;教师教学方式能服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性学习;

6.学校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取得成效,教师普遍重视自我反思和 同伴互助。

(三)第三层次的要求(高水平要求)1.达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第二层次要求;

2.能够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80%的选修I模块;学生3年中获得的选修学分高于36个学分(其中在选修I中获得的学分高于28个学分,在选修Ⅱ中获得的学分高于8个学分);

3.能够按照学生选课要求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并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或优势研究性学习项目;

4.学生选课最低开班人数可少到30人,并能允许部分学生跨年级选课;

5.教师能正确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学生普遍能够自主学习和选择性的学习;

6.新课程所需要的条件性资源完备,学校拥有能不断更新和服务便捷的课程资源;

7.学校校本教学研究成效显著,教师合作探究、反思教学已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

以上三个层次要求,是自治区对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水平等级评估的依据。第一层次的要求是对每一所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校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目前还达不到第一层次要求的普通高中学校必须在2008年秋季招生前达到第一层次要求。对能够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

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对照三个层次的要求对学校进 行准确定位,做好三年实施规划和提高新课程实施等级水平的计划,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不断提高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层次水平。自治区将在能够达到第三层次要求的学校中,评选自治区级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示范学校;在能够达到第一、二层次要求的学校中,择优评选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特色学校。

四、组织领导

1.自治区及各地州(市)要成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课改办)和专家工作组(以下简称专家组),整合各方面力量,系统高效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2.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施做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施过程监控。为了加强领导,做好协调统筹,领导小组要由教育、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自治区及各地州(市)课改领导小组要由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组长。3.课改办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决策执行和日常管理。课改办设在教育行政部门,课改办人员配备要精干,以提高决策执行和办事的效率。

4.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为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决策、执行、监控提供咨询服务和专业支持。其成员由自治区及各地州(市)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专家、高中优秀校长和教师组成。专家组要通过高中新课程实施项目研究和对样本校的工作指导,研究和解决实施推进 工作中重点和难点问题。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基地,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广大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参与者。要通过权责下移,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也要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6.自治区及各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分别建立样本学校联系制度,形成在学校层面上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并组织好对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过程评估,及时反馈情况、总结经验、树立典型,通过实施新课程使每一所学校逐步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

五、重点工作(一)新课程培训工作

1.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保各级教育行政人员、教研员以及师范院校的相关人员、普通高中学校校长、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

2.高中新课程培训由自治区领导小组制定全疆统一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任务,规定培训内容、学时,制定检查评估标准。通过各级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高中校长、教师才能承担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任务。

(二)教材管理与课程资源建设 1.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教材选用采取由自治区教育厅公布教材目录。各地州(市)由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及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选择本地州(市)的高中教材,教材选定后报自治区课改办,由自治区课改办适当平衡后确定。

2.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各高中学校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校际间资源互惠共享,加强普通高中与大专院校、教科研部门和职业学校在师资、设备、场所、信息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探索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三)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和新课程的实施

1.自治区教育厅将出台《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实施指导意见》,各高中学校要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及自治区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校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特色,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形成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制定出反映学生个性差异、有利于学生特长潜能发挥的课程计划表。

2.自治区教育厅将出台《普通高中学校学生选课指导意见》,建立并不断完善学生选课制度,在选课程序上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在科目设置和课时安排上要讲究效率和操作便捷,在选课管理上要有利于保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高中学校要积极探索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组织管理形式。要以行政班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管理,开展班团活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扬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并解决好学生选课给学校常规 管理带来的新问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4.普通高中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及时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探索适应学生选择、基于课程模块的教学模式,并为促进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获得多种形式的专业支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职业习惯,形成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环境,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四)建立科学的高中教育评价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1.要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自治区教育厅将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分认定指导意见》,普通高中要按照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中的内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2.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为契机,尽快建立“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学校自主发展”相结合的普通高中学校评估制度,形成学校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的互动与促进的机制,使普通高中评估成为保障新课程实施顺利进行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引导学校以及家长和社会对高中教育性质正确定位,逐步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利于学校不断进步的良 好环境条件。

3.自治区教育厅将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前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方案》,建立有利于高中新课程顺利实施、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的考试评价制度。

六、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三个到位”

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是一场触及基础教育深层次矛盾的深刻变革,是基础教育领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人才基础的具体体现。全疆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要把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作为全区教育工作,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责任要到位。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承担其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要聚精会神抓高中课程改革;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工,通力合作,形成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合力。

二是政策要到位。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保障和促进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政策制订好、落实好。

三是经费要到位。各级政府在今后五年内每年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专项经费,用于高中新课程培训、项目研究、实施推进等各项工作。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中学校也要多渠道筹措经费专项用于本地、本校的教师培训、办学条件改善等实施推进 工作。

(二)坚持科研先行,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对实施工作的指导 1.高中新课程实施正确的决策、有效的培训、有序的实施都有赖于科学研究。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项目的研究工作,为项目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自治区将设立项目研究成果奖,激励项目研究人员快出成果、出好成果。2.自治区项目研究组要认真学习《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结合自治区实际及时转化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为全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做好新课程的各项培训工作,加强对高中学校实施工作的指导,努力解决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3.各级教研、师训部门和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各级教研部门都要以学校为基地、以课改研究项目为中心,统筹安排各学科的教研活动,特别要重视抓好校本研修基地和项目样本校。高等院校、师训部门要积极投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教研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师资培训、项目研究和实施指导工作。

(三)加强跟进管理,做好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督导评估

自治区将制订《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评估方案》,在全疆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示范校和特色校评估工作。各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好对本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专项调研和阶段性评 估。自治区每年将召开一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研讨会,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对本校的自我评估,努力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水平。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工作的良好氛围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和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重大意义,宣传普通高中新课改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争取广泛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载夯实教育教学管理推进高中课程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夯实教育教学管理推进高中课程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嫩江高中课程改革事迹材料

    嫩江高中课程改革事迹材料 2007年秋季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我省各中学的高中全面铺开,我校在冯锐校长的率领下按《黑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进行了为时三年的实验。回顾三年......

    2009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自2009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

    高中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汇报材料

    文章来 源 w ww.5 Y K J.Com 1 高中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汇报材料近年来,我校坚持 “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

    高中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汇报材料

    高中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汇报材料近年来,我校坚持 “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

    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

    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 1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

    阳光镇2013年小学部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阳光镇2013年小学部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为更好学习和推广南宁市衡阳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积极推进我镇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进程,努力提高我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从而......

    规范教学管理 推进教育创新

    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西泉建福九年制学校 2014.06 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西泉建福九年制学校办学情况汇报 西泉建福九年......

    三篇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文章

    三篇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文章 2001年秋季,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高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