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与写作(檀美云)

时间:2019-05-13 03:3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阅读与写作(檀美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阅读与写作(檀美云)》。

第一篇:浅谈阅读与写作(檀美云)

浅谈阅读与写作

记南京之行学习心得体会

执笔人:檀美云

今年十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第十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走近名师,走近我崇拜已久的于永正老师,我既激动又欣喜。三天的全程听课,虽然很累,但是大师们那富有个性的精彩课堂和热情洋溢的生动报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王松舟

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超越理解,关注表达。——孙双金

学语言,用语言,说和写都是表达,都是语言训练的机会。——于永正

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教学设计都要辐射文章的身:以点带面,以少代多,读写结合。——林莘

······

大师们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时时撞击着我的心灵,我不断地叩问自己:为什么这些专家一致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并且在观摩课上将“语言文字的运用”都做到了极致?以前不是注重课文内容的理解吗?后来仔细想想,专家们所倡导的实际上和我们老师平时所强调的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是一致的。知识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学习。如果我们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那就是一堆死知识,就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智慧。那样的学习还能叫有效学习吗?学生又怎能日渐聪明?其实我们在课堂上也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比如单元习作训练,课堂上设计小练笔。遗憾的是我们的课堂小练笔只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或隔靴捎痒,没有挠到实处。就拿我来说吧,我经常把小练笔放到一节课的末尾。结果不是留给学生写作的时间特别少,就是正巧下课了,让学生课下写。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学生的写作得不到及时地指导和反馈,自然也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造成这种教学败笔的根源就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认识上不够深刻。此次观摩课的学习让我充分认识了课堂小练笔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下面结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断谈谈我的认识。

《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充满浓郁的乡村气息,散发出诱人的泥土芬芳,字里行间流淌着童年的自由和快乐。其中关于铲地的内容生动有趣。于老师紧紧抓住这个点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体会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写法,再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写作创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写得兴趣盎然。请看于老师是如何深入浅出,层层诱导的: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一件趣事?(老师边问边圈出黑板上学生写的“趣事”二字)

学生汇报交流。有说铲地的,有说摘黄瓜、吃黄瓜的,有说追蜻蜓的······

师:这些趣事中写得最具体,最生动,最仔细的是哪一件?

生:铲地。

师:请同学们读铲地这部分内容,放声读,有表情的读,至少读三遍。

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请一个学生读,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老师也仔细聆听。

师:停!有个字读错了,“杆”字。锄杆、鱼杆、枪杆、烟杆,柄长的念gān,短的念gǎn。接着读。(学生继续往下读,读完了。)

师:读得不错!准确流畅。但没有看到你脸上的笑。(微笑着说)看老师读。

(评:我们平常都是说“听老师读”,于老师别出心裁,说成“看老师读”,看什么——看老师的表情和动作,如果表情和动作到位了,得体了,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自然就理解了。)

师范读。面带微笑,并伴有形体动作。台下台上一片笑声。

(评: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读出了祖父的慈祥和宽容,还读出了“我”——一个小女孩的天真顽皮,尤其是“我”那种不服气的语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范读是于老师的独门绝活,凸显了一个艺术家的气质和天赋。范读也是于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老师绘声绘色的表演为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明了努力方向。)

学生练读,师巡视指导。

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于老师和一女生互演祖父与小女孩。于老师演得惟妙惟肖,学生较之前面,大有进步。

师:老师看同学们笑得很开心。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把这件“趣事”写好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说说你的体会。

(评:通常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要解决两个问题,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学什么——学作者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写。于老师这个环节的设计就解决了“怎么写”这个问题,也就是作者的表达手法。这为下文小练笔的安排铺路搭桥,埋下了伏笔。学生写起来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节。板书:选事

写对话

动作描写

师:同学们,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呢?我们来比赛写一写,写三五行可以,四七行也行。

学生开始写。

学生作品展示:请两三个学生自己上台朗读,师边听边指出用词不当,表达不得体的地方,并指导学生修改。

师出示自己写的下水文,请学生代读。

倾听于老师的讲课,是享受,更是教益。于老师的课堂借用张田若先生的话来讲,那就是:炉火纯青,潇洒自如。他的幽默风趣,他的大教至简,余音绕梁,让你回味无穷。你看他将阅读与写作融合一起,如此简单从容,轻巧自然,不费吹灰之力。教着教着,将课文的精彩片段悄无声息地演绎成了写作范文。由读过渡到写,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我们看到于老师没有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手法进行过多的分析和讲解,仅凭读与写的训练、指导,学生不仅领悟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和表达特点,还卓有成效的训练了表达,巩固了所学新知。这就是活学活用。这就是学语言,用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阅读教学中适时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儿童善于模仿,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让学生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中所积累和感悟的知识进行写作,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于老师的成功教学,不管是老师的范读环节,还是读写结合的运作,都是抓住了“儿童善于模仿”这个心理特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希望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精心设计每节课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抓住 契机,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创作的平台,让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2012-12-11

第二篇:音乐与人物形象教案设计_王美云范文

音乐与人物形象教案设计深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中学 王美云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对音乐如何刻画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2、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进行创造性设计,并大胆自信的表现出来。教学重难点:

重点:(1)提高学生分析音乐怎样刻画人物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进行综合表现。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讨论实践法、师生合作法。

教学设计:本节课涵盖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会作品,理解音乐在表达人物形象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师生互动方式设计这节课,力求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感受音乐,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力求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表现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愉悦自然地气氛中,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得到审美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同学,她身高一米六零左右,身材苗条,瓜子脸,最明显的是脸上带着一副眼镜,她就是我们班的于淇同学。

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刚才老师的介绍,你们在什么课上经常接触? 生:语文课。

师:这描写属于什么描写? 生:人物形象描写。

师: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除了语文课,你们还在什么课上接触过? 生:美术课。

师:非常正确,其实除了语文课和美术课上能刻画人物形象,音乐也能生动得刻画人物形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音乐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二、《猫和老鼠》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无声的动画《猫和老鼠》,通过观看,同学们要能简单叙述一下你们看到的故事情节。生:观看动画(播放课件)并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对故事情节把握的非常正确。那么,你能看出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吗?请回答。

师:下面,我们把这段动画配上音乐再欣赏一遍,请同学们体会,在刻画人物时,有音乐和没音乐有什么不同?(播放有音动画)师:你们能告诉老师配上音乐后,对猫和老鼠的形象有什么新的认识

吗?

生:分组讨论、回答、总结:老鼠-聪明灵巧,猫-傻呼呼、笨拙,动作夸张。配上音乐后,通过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使人物性格的刻画更具体、更形象。

三、《两个犹太人》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两个拟人化的人物形象,音乐把这两个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下面我们要欣赏的乐曲《两个犹太人》是对现实中两个人物的刻画,这两个人物一个是穷人,一个是富人。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过身边的人吗?能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吗?(提示:衣着、体态、表情、语气、行为等方面)

2、生:议论、回答,并互相补充。

3、师:大家的观察力都非常强,那么,请展开你们的联想:当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根据你设想的情景,设计一个情景剧。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设计排练。

4、生:自由组合,讨论、编排情景剧。

5、师:我发现有的同学设计的非常好,很有创意。现在谁能到前边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表演才能呢?

6、生:表演作品。

7、师:刚才两位同学表演得好不好?掌声鼓励!还有那些同学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呢?

8、生:表演作品。

9、师:刚才同学们表演的情景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他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而且两位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我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同学们的作品一一展示,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相互交流表演。刚才,两组同学的表演,用的是语言和动作这两种手段,下面请同学们领略一下音乐是怎样来刻画这两个人物的。(播放课件音乐)

10、生:欣赏音乐《两个犹太人》。

11、师:通过欣赏音乐,你们觉得音乐刻画的这两个人物性格各有什么样的特征?

12、生:抢答、总结。

穷人:悲哀、怯懦、可怜巴巴;富人:冷酷、傲慢、盛气凌人。

13、师: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形象把握得非常准确。那么,音乐是通过那些要素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呢?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边这首乐曲,请大家注意听。(播放课件音乐)

14、生:二次欣赏乐曲《两个犹太人》。

15、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乐曲是用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呢?大家可以互相讨论再回答。

16、生:讨论问题。

17、师:我可以给大家提示一下,例如节奏、音调等。

18、生:讨论结束、回答问题并互相补充。总结:富人:音调干涩、冷漠,节奏僵硬怪异;穷人:颤抖的重复音,下行的调式。

19、师:大家分析得非常好!用音乐能把人物刻画的这么逼真的作曲

家真是了不起!大家知道这位作曲家是谁吗?知道这首曲子的由来吗?

20、生:根据课本介绍作曲家是穆索尔斯基。并介绍一下这首曲子的来历:穆索尔斯基有一位好友是著名的画家——维克托.哈特曼,在他去世后,大家为了纪念这位画家,为他举办了一个画展。在这次画展的作品中,有两个人物画的惟妙惟肖,就是这两个犹太人。这两个人物本不在同一幅画中,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看到这两个人物后,触动了创作灵感,把这两个人物安排在一起,创作了名曲《两个犹太人》,用音乐对他们做出了生动逼真的描述。

21、师:音乐欣赏完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如果你是一个富人或者穷人,你该怎么做呢?

22、生:议论回答总结。作为穷人不能自卑,要奋发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作为富人,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扶助弱小;我们大家要一起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3、师: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用音乐来刻画,那么故事中的人物,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呢?下面这首曲子就是取自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千零一夜》。那位同学能为我们讲一下《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由来呢?

四、《苏丹王和舍赫拉查达》

1、生:学生讲故事。

2、师:故事非常感人,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讲述,我们了解到女主人公舍赫拉查达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生:美丽、温柔、聪明机灵。

4、师:男主人公苏丹王呢?

5、生:凶残、狂暴。

6、师:那么,音乐是怎样把这两位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出来的呢?下面请欣赏乐曲《苏丹王和舍赫拉查达》。(播放课件音乐)

7、生:欣赏乐曲。

8、师:下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这段音乐中刻画了苏丹王和舍赫拉查达怎样的形象?

9、生:讨论、交流并总结。

10、师:那么音乐是通过哪些方面把这两位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出开的呢?请再次欣赏一遍。(播放课件音乐)

11、生:欣赏乐曲,讨论交流。总结。舍赫拉查达——乐器:小提琴独奏;力度:较弱;旋律:优美流畅。苏丹王——乐器:铜管乐器;力度:非常强;旋律:不流畅、不规整。

五、总结:

1、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通过三个作品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音乐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的巨大作用,以及她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语文课上,我们用字、词、句来刻画人物;美术课我们用色彩、线条刻画人物。而音乐用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旋律、节奏、力度、乐器、音调等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由此我们也能看出:艺术之间是相同的。

3、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用乐为自己的同学、朋友、老师和父母刻画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下课!

第三篇:檀林中学体音美学科工作计划

檀林中学体音美学科工作计划

一、教学计划:

各年级在体育教学中继续贯彻新课标精神,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型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施和落实。每节课的常规要求和体能训练必不可少。从第三周开始,安排组织体音美学科研究课展示活动,积极准备,及时上报所有教师的上课内容、时间,组织好全组教师的听课、说课和评课工作。积极响应学校的教研工作安排,做好表率作用,上好教研员的示范课。指导和协助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赛教活动。

二、教研活动计划:

1、第一周(2007.9.3):学习洋思经验,讨论我校体音美教学中的问题,交流体音美学科研究展示课的研究方向和课堂设计,进行集体备课。交流校篮球队、足球队、羽毛队的训练情况和存在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案。(中心发言人: 余友福)

2、第五周(2007.10.6):讨论春季运动会的设项、组织和编排工作。就教研员的研究示范课进行集体备课,由教研员就示范课的目标、课堂设计、组织方法和大家进行交流。(中心发言人: 余友福)

3、第十周(2007.11.13):总结前半学期教学工作,反思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由参加赛教的青年教师就参赛的课题、目标、内容、课堂设计、组织方法等进行做课,其他教师评课。(中心发言人: 陈学元)

4、第十五周(2007.12.10):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及经验交流活动。每位学科教师必须发言。教学上就“如何正确认识学生体育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中心发言人: 朱春松)

三、体育兴趣活动课堂训练计划:

分别组织篮球、足球、羽毛球的兴趣课堂,每个项目分普及班和提高班,提高班即为校代表队。利用周一、周五课外活动时间和周六下午进行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技术、战术及裁判知识。音乐方面组织校合唱团,坚持周一、周五课外活动时间的训练工作。

四、校内体育竞赛活动安排:

本学期校级大型竞赛活动主要是“ 十、一”前后的校秋季运动会。各年级的球类联赛、拔河比赛、体操比赛和其它竞赛活动,由各年级自己制定计划,由体音美组协调安排和组织实施。

檀林中学体音美组

2007。9。1

第四篇:《诗经——伐檀与硕鼠》教案

《诗经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赋、比、兴等表现手法。2.了解古代民歌的又一特点:重章叠唱。3.了解文言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

4.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及时代意义,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的鉴别

教学方法:以《伐檀》为示范重点,带动二、三章的学习;以《伐檀》的学习带动《硕鼠》的学习,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3课时。《伐檀》、《硕鼠》,《无衣》各1课时。进程:

第一课时(总第13课时)

要点: 步骤:

一、导入:

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有关《诗经》的知识。

二、了解《诗经》:

1、《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的光辉起点;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对后世影响很大。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前十一世纪)到春秋中叶(前六世纪)五百年间所产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首。汉代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诗”被尊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是“五经”之首。知道古代的“四书五经”指什么?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诗经》的成书过程:

①、诗歌口头流传。千千万万首民间歌谣,由于没有文字记载而失传。②、采诗。自周代始,歌谣始被采集记录下来。

《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俗。”《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除了采集的民间诗歌外,也有一些诗歌是由乐师们或贵族大夫们制作的。这些民间乐歌和贵族乐歌,是《诗经》的基础。

③、删诗。由于周王朝版图广大,交通不便,所以,乐官采集到的诗歌,不过是九牛一毛,散佚者正不知有多少。收集到的诗,大约在春秋中期,经过执政者及乐官们按照他们的标准再淘汰许多。

史传“孔子删诗”,实不可信。《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公子季札游鲁观周乐,鲁国乐师为之表演风、雅、颂,其体制与数目与今本差不多。而孔子当时只有八岁,当然不能删诗。

《伐檀》第 1 页

3、《诗经》的内容:

①、年代:西周初年——春秋中叶五百多年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②、内容:

a.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控诉统治者不劳而获,表现抗争精神。《伐檀》、《硕鼠》等。

b.抨击当时恶政。《正月》、《君子于役》等。c.歌颂爱情:《关雎》、《木瓜》等。

4、《诗经》的分类: 按音乐上风格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风:风土之音。各诸侯国的民歌,15国风。风,又叫“国风”,是周代各地的民歌,共十五国,160首。“风”诗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朝庭之音。西周都城及附近的乐歌。“雅”诗是贵族阶级的作品,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首。基本上是周王朝的史诗,其中有些讽喻性作品,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黑暗,对我们了解当时历史,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3)颂:宗庙之音。宗庙祭祀是的乐歌。“颂”诗都是贵族阶级在宗庙祭祀活动中所用的乐歌。“颂”诗由“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组成,共40首,对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宗教思想和风俗礼仪,有一定认识价值。

5、《诗经》的艺术手法:

①、赋:直陈其事。直截了当地铺陈、抒写、叙述,把要表达的思想明确地、有层次的说出来,给人以明确的印象。赋: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也。”这是一种直接叙事,反复铺陈的艺术手法(也就是直接说,反复说)。如《七月》叙写了一个农夫一年十二个月的劳动和生活。《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②比:朱熹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比方,这是一种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进行叙事描写的艺术手法。如你还是说一个人长得丑,若用“比”的手法来说,就比较委婉:如《硕鼠》将贪得无厌的奴隶主比喻为大老鼠。“肤如凝脂”、“手如柔荑”。

③兴:朱熹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是一种通过先描写其它事物来引出描写对象的表现手法。这里先描写的事物往往与描写对象没什么必然联系,但一般大都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鸠和鸣之和谐兴君子配淑女之和谐,喻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爱情美满。《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景起兴,烘托主人公惆怅的心境。现代作品也有兴,如歌曲歌手尹相杰“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以天气的易观兴自己所爱之人内心之难猜。河套地区民歌:“山在水在石头在,别人都在你不在”。陕北民歌:“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了面面容易拉话话难”。又如“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天上下雨地上流,两口子打架不记仇”。

六义:《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

6、语言特点:

(1)《诗经》在结构上大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手法。叠字、叠词、叠句是《诗经》中大量采用的手法,许多诗歌各章各段之间一般往往只有几个关键字不同,其余字句都完全相同,这种手法,是《诗经》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种手法的好处有二:

①这种反复咏唱,既可以突出事物特征,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又可以形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旋律,有一唱三叹之妙。

②便于传唱、记忆。一首诗无论有多少节,你只要记住第一节,再记住其它节中几个关键字,整首诗就可轻松搞定。

《伐檀》第 2 页(①重章。即诗章的重复。《硕鼠》、《蒹葭》。作用:a.一唱三叹,反复吟咏,使诗人的感情得到充分的表达。b.在音乐上有一种回返往复的音乐美。②重言。即叠词。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作用:a.音韵美。b.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如:“依依”二字,既有音韵美,又状杨柳苍翠欲滴,柔软的枝条迎着和煦的春风,摇曳生姿,好像饱含深情,依依惜别。“霏霏”二字,状天气阴沉,雨雪连绵,连月不开,阴风怒号,乌云承宇貌。朱自清先生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散文的语言叠词运用很多。如《荷塘月色》用了三十多个叠词。)

(2)语言形式主要是四言诗。《诗经》里的诗歌,大多数都是四字一句,隔句押韵,如《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种通篇四字一句的纯四言诗,句式和谐,韵律流畅,读来琅琅上口,富有一种整齐美。

《诗经》里面也有一些诗以四言为主,杂以其它句式,比如《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种语言形式,整齐之中有变化,句子长短交错,节奏铿锵悦耳,很有音乐美。

7、《诗经》的影响: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影响是极其深刻而广泛长久的。

在文学史方面,《诗经》所开创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后代许多文学家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都深受其影响。《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对古代诗文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许多诗人散文家在创作的时候都大量采用这种手法,即使当代的一些诗歌,也大量运用这些手法,如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就大量地使用了兴的手法,贺敬之的《回延安》也运用了许多比兴手法。

在文化史方面,《诗经》是古代求学之人学习文化的必修课,《论语》上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学习《诗经》,就没有办法说话,可见《诗经》对古代文化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

三、学习《伐檀》

(一)初读。重点阅读第一章。(即第一节)。

要求:第一遍默读,用铅笔画出难读难懂的字,对照注释和工具书读懂。第二遍小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

2.合上书,你能准确地读讲出下列字词吗?

(河之)干 稼 穑 胡 廛 狩 猎 县 貆 素 注意:“干”与现代词语“干事”、“树干”、“干燥”中的“干”音、义的区别;“县”为“悬”的通假字。

3.指名朗读,注意字音的准确。

《伐檀》第 3 页 4.接力译文。由第一组第一名学生开始译文,每人译一句,接力完成全章译文。

(二)再读。

1.第一章共有5句,你认为可分为几层?各层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展开时运用了哪种思维方式?

提示:第一句为一层,写的是伐木奴隶的劳动情景,这种直陈其事的写法叫“赋”。后三句是伐木奴隶的感慨。第二句写的河水,由这一句引出了后三句,因此后四句可分为一层。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兴”。由第一层展开到第二层时运用了联想。

(三)研读。

1.为前后两层各拟一个小标题。例:“河边伐檀”、“怒斥君子”

“河边伐木”、“义责君子”“河边劳动”、“感慨君子”

“河边伐木”、“议嘲君子”

提示:第一层拟“河边伐檀”或“伐木”均好,“劳动则过于宽泛”。第二层“怒斥”、“义质”都属上乘之作,“感慨”则褒贬不明。“议嘲”更有一种居高临下感,实在是最佳品。(板书最佳小标题:“河边伐檀”“议嘲君子”)

2.读第二、第三章。第二、三两章与第一章有很多对应词,试找出来。檀—辐、轮; 干—侧、漘;涟—直、沦; 廛—亿、囷;貆—特、鹑;餐—食、飧 注意:读准“漘chún”、“飧sūn”、“囷qūn”。鉴别:“特”的古今义。古:小兽;今:不一般的。

比较这些对应词的微小差别:辐,车条;轮,车轮,这构成了劳动的先后程序:伐木——制辐条——輮车轮。涟,水波;直,波平;沦,小波。其它各组对应词意义基本相同。这种在诗中语 句基本相同重复咏唱的方法叫重章叠唱,至于其它文学样式有类似现象,那可能是一种借鉴吧。这种重章叠唱我们不仅不觉得重复啰嗦,反而感到这样反复咏唱,有强调主题,深化感情的作用。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奴隶们内心的愤恨不平的感情。体会“兮”(相当于“啊”)字的作用。

教师指导:注意逻辑重音“不、不、胡、三百、不、不、胡、县貆、君子、不素”;注意节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4.现在有人要为《伐檀》画插图,你认为第一句该如何配图?请用几句话将图面介绍出来。

例:清晨的河边,太阳穿过树缝照到一片林子里,河水泛着小波纹。画面主要有五个人,两人正在抡斧砍一株大树;还有两人正扛着树往河边走,另有一人正站在河边堆积的树木上招呼着。他们衣着褴褛,膝头都磨破了,赤着脚,扛木头的奴隶脸正朝着画面,可清楚看见脸上淌下的汗珠及紧皱的双眉。

(四)作业:1.总结本课中的“兮”字的用法。

2.背诵全诗。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伐檀》第 4 页 注释

①坎坎:用力伐木的声音。②干:河岸。③涟:风吹水面形成 的波纹。漪: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④稼:种田。穑:收割。⑤禾: 稻谷。廛(chan):束,捆。(6)县:同“悬”,挂。貆(huan):小貉。(7)素:空,白。素餐:意思是白吃饭不干活。(8)辐:车轮上的辐条。(9)直:河水直条状的波纹。(10)亿:束,捆。(11)特:三岁的兽。(12)漘(chun):水边。(13)沦:小波。(14)囷(qun):束,捆。⑤ 鹑:鹌鹑。(16)飧(sun):熟食。

叮叮当当砍檀树,把树堆在河岸上。河水清清起波纹。既不耕种不收割,为何取稻三百束? 又不上山去打猎,却见庭中挂貉肉? 那些贵族大老爷,从来就会白吃饭。

叮当砍树做车辐,把树堆在河旁边。

《伐檀》第 5 页 河水清清起直波。既不耕种不收割,为何取稻三百捆? 又不上山去打猎,却见庭中挂兽肉? 那些贵族大老爷,从来就会白吃饭。

叮当砍树做车轮,把树堆放在河边。河水清清起环波。既不耕种不收割,为何取稻三百束? 又不上山去打猎,却见庭中挂鹌鹑?

《伐檀》第 6 页 那些贵族大老爷,从来只会白吃饭。

第二课时:学习《硕鼠》 要点:

1.学习《硕鼠》,理解“比”的表现手法。

2.比较阅读《伐檀》、《硕鼠》。过程:

一、提问。背诵《伐檀》。

二、初读。学习《伐檀》的阅读方法,勾出应注意的词。解释以下词语:

硕、黍、贯、顾、逝、乐土、爰。师:“食”、“岁”、“去”、“适”等词在现代语言中也很活跃,辨析它们的古今意义。

三、再读。1.在第一章中,歌者有什么打算? 2.歌者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生活、工作的地方呢? 3.这一章可分成几层?

4.仿照《伐檀》的学习方法,也用两个短语来概括每层的意思,看看能拟出多少种。例:“指斥硕鼠”、“向往乐土”

“怒责主人”、“远走他乡” “控诉奴隶主”、“奴隶要解放” “斥硕鼠”、“誓离乡” “斥硕鼠,歌者不平”、“求解放,奴隶远走” “痛斥硕鼠,怨愤难平”、“录求乐土,争取解放”; “斥硕鼠怨愤难平”,“要自由乐土唯求”(板书其中一个小标题:“怒斥硕鼠”、“向往乐土”)5.接力译出这一章。6.自由朗读,现场背诵。

7.学习《伐檀》的学习方法,找出本诗第二、三章中与第一章相对应的词。黍——麦、苗;顾——德、劳;乐土——乐国、乐郊;所——直 这些对应词有无细微差别?这些差别对表现全诗主旨有无作用? 提示:“黍、麦、苗”这一组对应词有一点微小差别,“黍”指的是碾出的粮食;“麦”指的是长成的庄稼;“苗“则是刚出土的嫩苗。这表明这只大老鼠越来越贪婪,不仅吃粮食,吃庄稼,而且连未长成的嫩苗都不放过。“顾“,表照顾,顾及;“德”,表施恩;“劳”,表慰劳、犒劳;这表明奴隶们要求解放的心情愈来愈迫切,对自身价值、自身权利的认识也愈来愈明确。先仅要求照顾,最后就要求犒劳了。

四、研读。比较《伐檀》与《硕鼠》,能否得出以下结论? 1.两篇都用了“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2.两篇都用了“重章叠唱”式,且所用方法完全一致。3.因为都选自《诗经》中的“魏风”,故两篇的句式及语言风格基本相同。4.两篇的主题基本相同,都表明了奴隶们反抗剥削,要求解放的心情。

教师明确:两诗都唱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都揭露了奴隶主剥削的本质,这种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来揭示现实生活本质的创作方法叫“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即本单元所说的“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五、有表情地朗诵两首诗。

《伐檀》第 7 页

六、作业: 课外改写《硕鼠》为散文

附:

1、《伐檀》译文

砍伐檀树响叮噹,放在河边两岸上,河水清清起波浪。不种田又不拿镰,为啥粮仓三百间?不出狩又不打猎,为啥猎獾挂你院?那些大人老爷们,不是白白吃闲饭!

叮叮噹噹砍檀树,放在河边做车辐,河水清清波浪舒。不种田又不拿镰,为啥聚谷百亿万?不出狩又不打猎,为啥大兽挂你院?那些大人老爷们,不是白白吃闲饭!

砍伐檀树响声震,放在河边做车轮,河水清清起波纹。不种田又不拿镰,为啥粮仓间间满?不出狩又不打猎,为啥鹌鹑挂你院?那些大人老爷们,不是白白吃闲饭!

2、《硕鼠》译文: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大麦粒!多年辛苦养活你,拚死拚活谁感激。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邑。新乐邑呀新乐邑,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苗!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有谁去过徒长叹!

原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①三岁:‘泛指多年。贯:事,侍奉。女:同“汝”,你。②顾:顾怜。莫我肯顾:莫肯顾我。③逝:用作“誓”。去:离开。④德:这里的意思是感激。⑤爱:乃。直:同“值”,代价。③劳:慰劳。① 号:感激

译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顾怜我。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土。乐土乐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栖身处。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顾怜我。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土。乐土乐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栖身处。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犒劳我。

《伐檀》第 8 页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郊。乐郊乐郊真安逸,谁会长叹加哭号!

第二课时

要点: 步骤:

一、问题导入

1、大家预习了《无衣》,知道这首诗是采用哪一种方式来展开的吗?(对话)

2、谁与谁的对话?(“我”与“子”)

3、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抓住“岂曰无衣”一句分析,是平级关系)

二、内容把握(要结合说话背景,在什么情况下有了这一些对话?)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这是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

三、内容分析(各章侧重点)第一章,统一思想。

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求。“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第三章,一起上战场。“与子同偕”,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四、特点(先找异同)

1、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原因: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

2、重章复唱

每章第一、二句,分别与“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

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同仇”:一起抗击敌人;“偕作”:一起行动起来;“偕行”:一起上战场:共同仇敌,而共同行动,最终一齐奔赴战场。

三方面连贯起来,内容更具体,战斗力更强。当劳动人民在强敌压境、外族入侵时,大家同仇敌忾,保卫家园,争取和平生活,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伐檀》第 9 页

3、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五、主题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诵读这首诗,要注意全诗慷慨雄壮的基调。

六、补充:

问: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味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象,创造“我”的形象。

明确:“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译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下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伐檀》第 10 页

第五篇:耽美写作揭密

耽美写作揭密(转帖)(2008-06-10 16:40:26)要素论

新闻写作有要素:叫做五个W一个H。我看了许多耽美小说之后,发现耽美界里的写作也可以套到这个公式里去。各位如果不信,且听我一一道来。

What(何事)--虽然有一点明知故问,但是一定要写清楚,而且最好一开篇就直奔主题,就是耽美。

耽美里的故事是美丽的,也是奇特的。在这里拒绝平庸(平庸的故事没人爱看),要勇于直书近乎绝望的爱情(耽美里描写的爱情都是绝望的,就算主角性格够坚强,最后也要把他逼到绝望,否则誓不罢休。),要勇于面对近乎惨淡的人生(这个就更不用说了,不论是虐还是被虐,不论是肉体虐还是精神虐,反正都是痛苦,这样的人生想不惨淡也不行啊。)。

就象看韩剧,感觉韩国是白血病(或其它绝症)高发区一样,耽美界是事故高发区,什么车祸、战争、宫廷政变、权力斗争等等各种事故(想平平安安过日子,那是休想。),都是家常便饭,所以到最后,主角十有八九死翘翘或接近死翘翘。

如果实在没有情节,那么可以拿事故堆砌,大家尽可以发挥想象,不要考虑可能性,因为举凡可以想得到的事故,不论多严重,多不合理,发生概率多小,都经常在耽美界里发生。

Who(何人)--这里指的是小说中的主角,指攻和受的设定。

对小攻而言,绝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普通人物。如果在古代,应该是帝王将相或者贵公子;在现代,应该是商界总裁或者黑帮老大或者学生领袖或者其他杰出人士。在神界,那就更不用说了,神仙或者魔鬼更不可能是普通人了。总之他要是个大头目,他要么有钱要么有权要么有头有脸,反正不能是个白丁,换言之,一定要是某个重要脑袋。

他们的共同点是要么权利骄人,要么财大气粗,最不济也要孔武有力;并且统统不讲理,一言不合就要虐,就算他平常是谦谦君子,只要一看见小受,君子风度要马上消失无踪(碰到这样不讲理的人,小受就只有求天保佑了。所以祈祷是每个小受必学的功课,如果不信神也没关系,小受早晚都会喊‘天哪!’);或者不屑于讲理,明明有误会,我早就知道有误会,可是我就是不说(这是不屑于解释,当然都解释清楚就没有下文了)。至于长相,如果能漂亮就更好啦,但是一定是硬线条的,不可太柔和。

对小受而言,首先要漂亮,能让人瞬间晕眩天摇地动天崩地裂何似在人间者为最佳。即使不能倾国倾城,起码也要小鸟依人,如果能再有林妹妹般的楚楚可怜就更理想了(开始时不楚楚可怜也没关系,早晚都会被小攻折腾得楚楚可怜,甚至作者还可以大笔一挥,发生个把车祸什么的让小受一步到位,达到这个目标。)。

为什么首要漂亮?那是当然了,因为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冒着让小受容貌大打折扣的风险,让小攻挺身而出对姿色平庸的小受青眼有加,会让读者怀疑小攻是不是素得太久了,以至于如此上不了台面都可以轻易把他击昏,太自贬身价了吧。

其次要有脾气,而且最好是坏脾气,否则就冲突不起来了。当然他如果只凭小攻的几句甜言蜜语或者小恩小惠就倒戈,那也就没意思了。或者小受都是扎一针也不知嗳呦一下的,那虐起来也就没劲儿了。不过如果反应太激烈了,通篇都是恩哦啊啊,也看着单调。

第三要突出特征,就是吸引小攻的身体特征了。什么阳光般的笑容啦、细腻的肌肤啦、锁骨啦、红唇啦、细腰啦等等性感部位。尤其是细腰,以细得要断了为最佳。什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攻消得人憔悴,那是小受的真实写照。这一点在长篇中更有发展潜力,即使开始腰不细,没关系,到了结局的时候都能折腾细了。

Where(哪里)--指事件发生的地点,最好是密室或接近密室。这里不是指命案发生的密室,而是事件发生的地点,它当然不可能是公众场合(众人:废话,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干这种事儿的吗?)。

关于这个每个人可以自行设计,基本上只要符合三个条件就可以了。一要是一间屋子(可以是附带游泳池得豪宅,或者皇宫,或者王府,或者天堂等等),二要有一张床(当然没床,躺地板上或草地上或菜地上等等近似床的地方都可以。如果是个天使,可以直接躺在云堆里,即方便又环保。),三要备有方便的药物或器械(这个每个人可以自由发挥)。(众人:说的全都是废话,为什么不在这里详细解释?)密室视情节的需要,可以设计一个或几个,但切记绝对必不可少。

Why(何故)--指的就是为什么相爱,这一点一定要交待清楚,而且要合情合理。

你说什么?没有经历过同性相恋,所以不会写?没关系,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现在有一种说法:相爱就是相互折腾,在耽美界里尤其如此。不论是虐攻还是虐受,其实都是折腾。双方相爱要折腾,一方不爱一方爱得要死更要折腾。

一般一开始是偶遇(包括强迫),但是这个时候要么小攻糊涂,要么小受糊涂,总之是凑不到一块去(任凭读者着急,作者不急。)。后面的发展就可以加入个人空间了,总之是要制造各种机会(或者事故),让小攻小受有相处的机会,直到他们中有一方恍然好大的雾呀,原来我一生追求的他就在这里为止。结局有两种:如果是喜剧,要平淡温馨,要有激情过后的快乐。如果是悲剧,那就更容易了,尽可以让他们爱得轰轰烈烈,然后安排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废掉或索性死掉(注意,废掉大部分情况下更容易赚到眼泪)。

When(何时)--指的是情节发生的时间。时间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它应该很有戏剧效果。

可供选择的时间其实不多,只有午夜、凌晨、黄昏。当然也有昼夜不停的折腾的,但是因为大都在密室中发生,所以将之归于午夜(众人:你见过在光天化日之下性骚扰的吗?)。

午夜不是平凡的午夜,如果不是月黑风高,也要雷电交加。凌晨也不是普通的凌晨,应该是月明星稀或者一星如月。至于黄昏,至少要有‘血色’才够意思。

总而言之,要尽量避开朝九晚五的庸碌时段,想方设法接近气象学或者天文学的一切非正常状况(学天文的在这方面会有先天优势)。

H--这一个就不用详细解释了,这个在耽美小说里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有丰富的阅读经验(注意,不是体验),或者丰富的想象力,那么这一点可以有多白写多白,有多刺激写多刺激(我一直很佩服会写H的人,因为我不会,悲哀呀...)。

没有直接的H也没关系,可以打擦边球。通过明示、暗示让读者想看还看不到,心痒难挠之下一直追着看下去。如果写得好,更加象百爪挠心一样,逼着读者掉进地雷阵或者万丈深渊。因为加上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所以这样的H有时比直接的H更有力量(对于这样的作者,我是加N倍的佩服,因为这种写作方法要象国画技法一样留白,比直接写要艰难得多。)。

这是我看耽美小说总结出来的经验,只要照方调配,就可以配出新的小说来(众人:听起来怎么象配方奶粉?)。我现在把它公布出来共享,希望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把耽美进行到底。

下载浅谈阅读与写作(檀美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阅读与写作(檀美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现美写作教案

    关于《美的发现,学会抒情》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教学课题:发现美,追求美,抒发美 学情分析:学生一拿起笔就头疼,不知道写作文该如何下手,许多学生平时说话神采飞扬,一旦......

    《伐檀》与《硕鼠》的异同之处(精选合集)

    《伐檀》与《硕鼠》的异同之处 【摘要】《伐檀》和《硕鼠》同属《诗经》中的《魏风》, 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异同之处。 【关键词】《伐檀》《硕鼠》,相同,不同。 《诗经》是我国历......

    4 《诗经——伐檀与硕鼠》教案

    《诗经》:两首 授课时间;10月8_10日 第6周 星期四、六 授课班美术 教学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2.了解古代民歌的又一特点:重章叠唱。 3......

    小学生年味浦江醉美檀溪作文[五篇范例]

    小学生年味浦江醉美檀溪作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

    与美同行(范文模版)

    与美同行 美是什么,美是雨中为你撑起的雨伞,美是在危难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美是在公交车上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个动作,美是斑马线前踩下的刹车„„美无处不在。 我已走过了十三个......

    纪美云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纪美云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纪美云自1990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

    写作记下你心中的美

    写作 记下你心中的美 【文题导引】 美无处不有,美无时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会有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亲情的温暖,他人的关怀,同学的友谊,班集体的荣誉等等,......

    与云有关的古诗词

    与云有关的古诗词 (一)《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