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5年全国电大教学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2005年全国电大教学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一、会议基本情况和主要收获
2005年全国电大教学会议于8月5日至8月9日在哈尔滨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为各省级电大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长(教学处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有关负责人,共162人。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规范教学管理、落实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总结近年来开放教育试点工作,部署近期的工作;二是针对试点项目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措施;三是研究深化教学改革问题,讨论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文件及相关实施方案。
在这次会议上,中央电大党委书记、副校长于云秀同志就“规范教学管理、落实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作了重要讲话。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同志作了“大力加强试点教学工作,真抓实干保证教学质量”的主题报告。中央电大教务处、考试中心、教学支持服务中心、现教中心和评估办等7个部门就教学改革方案、考试改革方案、网上教学、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过程管理规定、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会议安排了上海、宁波、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3个省市电大进行了经验介绍,并对“中央电大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确保开放教育试点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央电大2004—2010年教学改革方案要点”“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过程管理规定”、、“中央电大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考试改革的若干意见”、“广播电视大学学籍管理办法”、“中央电大关于开放教育教学点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的若干意见”、“中央电大关于开展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管理规定”等7个教学改革配套文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会议结束时,严冰副校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这次会议的主要收获。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会议,又是一次经验交流会和总结性评估动员会。会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务实、必要、及时。这次会议对于以试点总结评估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落实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对于继续深化电大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教学与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将起到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
会议达成了四点共识。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观,强化生命线意识,突出教学中心的地位。当前尤其要处理好扩大开放和提高质量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抓教学质量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二是总结性评估的重点是模式探索,关键是质量保证,总结性评估首先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估。要着眼电大开放教学的持续稳定发展,以总结性评估为契机,通过开展开放教育质量年活动,针对薄弱环节,落实整改措施,完善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三是抓教学质量不是权宜之计。抓教学质量不能做表面文章,一定要真抓实干,解决一切实际问题。当前教学工作 的重点是在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花大力气规范教学管理,落实教学过程,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对各种违规办学行为和教学质量问题必须采取更加坚决的措施及时严肃处理。四是必须按照“扩大开放,保证质量、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方针,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继续推进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提升电大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成果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首先应看对电大远程教育的发展是否有实际推动作用。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加快改革进程。
二、中央电大党委书记、副校长于云秀同志讲话要点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规范教学管理、落实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质量要做哪些工作,严冰同志同志要做主题报告。我主要讲三层意思:
(一)近年来我们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有了新的起色。一是教学工作已成为电大的中心工作。开放教育试点已经放在电大各级各类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中期评估之后表现尤为突出。电大由过去的管理型向教学试题型转变,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二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我们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进展。考试改革的试点正在逐步推开。我们建立的专业平台、课程平台、网上考试已经推开。三是教学过程的管理正在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我们不仅有各项规章制度,还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要求,人性化的导学助学做得很好,尤其是在管理上既做到了坚持原则又与各地实际相结合。四是教学管理的研究有了新的成果。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专业课程的研究,研究中心组发挥了作用,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有了很大的推进。五是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电大的教学管理任务太重了,电大的办学规模太大了,我们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面对电大进一步发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任务十分艰巨,任重道远。一是外部环境尤其是成人教育竞争激烈,向下延伸艰难。二是电大系统办学的优势能够向下延伸,但电大系统脆弱,社会上现在非常关注电大,电大成了“聚焦”的对象,三是从管理来讲,我们有许多不适应和认识理念上的偏差,实质是办学指导思想上的偏差。要提高有效管理。我们的管理有了改进,但没有根本转变。要认真研究省(市)教育厅对这次总结性评估的认定。已经合格的单位不一定真正合格。个别地方教学管理特别是考试中反映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加强教学管理必须求真务实抓实效。教书育人对电大来讲,要有高度责任感,要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电大的办学无论是哪一级,都要有整体观念。要边干边落实,要抓落实,落实落实再落实。要按照管理规范的要求,切实进行整改,尤其是教学点的整改要抓出成效。总结性评估的目的是促 进发展。相信这次会议之后,大家会更加努力工作,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的发展。
三、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同志讲话要求
(一)关于试点教学的开展情况
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探索,规范教学管理及加强教学点建设,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以及探索共建共享机制,落实教学过程和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一些市级电大及教学点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没有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教学质量意识淡薄,不能切实履行试点协议规定的职责和自觉维护系统办学的整体性,领导班子不重视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对教学的有效投入不足。
二是一些市级电大特别是基层教学点的办学条件、教学与教学管理的能力和办学规模、层次不相匹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是专业办学条件和师资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差距较大,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还不能真正适应试点要求。
三是教学管理特别是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管理制度及教学质量保证的措施尚未真正落在实处,导致违规违纪行为和教学事故时有发生,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从意识到机制都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四是模式改革的课题研究和试点实践脱节的现象仍比较明 显,且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传统教学模式在一些教学点一定程度上仍起主导作用,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如何充分和有效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落实。
五是利用信息化设施开展远程教育的实际能力还有明显欠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总体水平,特别是课程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有待提高。教学资源还不能适应模式改革的要求,不能满足教学点组织实施教学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实际需要。现有的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网上教学活动开展太少。
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推进试点进程中要重点进行整改的问题。各试点电大要以总结性评估为契机,针对存在问题,抓紧整改,抓出成效。
(二)关于开放教育质量年活动
开展“开放教育质量年”活动,旨在按照“扩大开放、保证质量、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试点教学工作,落实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特别是针对试点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试点总结性评估指标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规范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要深化教学改革,继续推进人才及教学管理模式改革,逐步将试点成果转化为常规教学。
开展“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意识。必须从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教学质量问题;必须充分认识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性;必须切实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和监控;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狠抓落实;加大规范管理力度,推进教学点建设;提高招生工作管理水平,把好入口关;重视对违规办学行为和教学事故的处理。三是落实过程。强化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保证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保证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规范课程考核管理,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抓紧检查要注意实际效果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学督导机构;实行试点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和处理制度。五是完善条件。完善教学条件,重视试点专业教学条件的落实,包括专业教师配置、教学资源配置、试验、实习场地设施等教学条件;完善卫星资源接收、计算机网络、网络应用系统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撑系统,重在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三)关于总结性评估
总结性评估工作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特定阶段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开放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试点项目再重要也是电大发展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开放教育对电大的意义要放到改革进程中才能看到其意义。总结性评估要切实解决制约电大发展较深层次的问题。二是量的扩长和质的提升的关系。在不少方面,质的提升之后量的扩张。要以总结性评估为契机,继续关注量的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三是短期行为也不能光说是负面效应。要把短期行为增强放大为长期效益,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试点能否转化为常态。
下一学期总结性评估工作安排。今年6月份对宁波、贵州电 大进行了试评估。中央电大召开了二次校长办公会,召开了教育部试点评估专家组会议。确定下一学期的总结性评估最多8家。要有意识的把总结性评估时间拉长。要把“兴奋点”放到“改”、“建”、“管理”、“发展”上。这样加上宁波、贵州电大,2005年总结性评估不超过10家,最早的要道到10月底进行第一批总结性评估,其他安排在明年上半年。
(四)关于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三个前提: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二是开放教育条件下教学模式探索,三是基于网络条件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模式共同具备的特点:一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体现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二是充分利用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三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导学;四是学校通过系统运作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这次总结性评估,对教学模式考察的重点是看其形成的轨迹,即看教学模式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过程;同时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实际验证,这里有两个重点,也是两个难点,一是教师参与情况,二是教学点的体现,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来源于学生。总之,考察教学模式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实践性、注重形成性(轨迹)、注重多样性、注重系统性。
(五)其他工作
1、关于教学点建设与管理。中央电大今年要对教学点进行 全面清理。并召开教学点建设管理专题研讨会。
2、关于电大教育现状调研。这是教育部交给中央电大的调研课题。已经立项。采取点面结合调查。全国44所省级电大都要参加,要填写问卷调查表。中央电大 已确定河北、黑龙江、陕西、江苏、广东、江西、河南等7所省电大为牵头单位,并组织其周边省(市)电大进行调查。
3、关于网上教学检查和多媒体课件大赛。今年9月份中央电大要进行一次网上教学检查,年底组织一次多媒体课件大赛。这次多媒体课件大赛重点突出能够进行实验实习的小课件和网络课程。
4、关于考试改革问题。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中央电大进行了考试改革专项试点,在此基础上全国44所省级电大逐步推开。这次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对5门课程的网上考试。各省(市)电大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中央电大考试中心要求,组织专门班子,加强组织领导,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考试改革任务,为试点教学改革的深化奠定基础。
第二篇: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一、会议概况
XX年2月3日—4日,省旅游局组织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XX年旅游工作,探讨当前旅游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部署XX年旅游工作。全省各市州、林区、直管市、先进旅游县区和重点旅游县市的旅游局长,旅游明星乡镇负责人,部分旅游集团公司的负责人,省直有关部门、新闻单位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旅游局局长杜云生主持,副省长韩忠学、省计委副主任肖安明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来自全省的19个先进单位作了书面交流,并表彰了一批“先进旅游县区”、“旅游明星乡镇”、“县区级旅游局优秀局长”。我们襄樊市作为19个先进单位之一交流了经验,我市的谷城县、南漳县薛坪镇等分别作为全省第二批旅游先进县区、旅游明星乡镇受到了表彰。
二、会议主要精神
会议指出,XX年,是实施“十五”旅游计划的第一年。尽管有美国“9·11事件”影响,全球旅游业总体上呈下滑趋势,但我省入境旅游仍出现超历史增长,国内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旅游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全省共 接待海外游客66.78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48.14%,创汇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1%,都超过了1997年我省历史上的最好水平,国内旅游606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7亿元;旅游总收入达352.55亿元,同比增长25.3%。会议同时指出了XX年全省旅游发展的一些主要变化:一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全省各地形成了关注旅游、支持旅游的整体氛围。从各级地方政府到各相关部门,从新闻媒体到社会各界,都普遍增强了对旅游业的关注度、支持度和参与度。许多地方政府研究提出了发展政策和措施,增加了旅游专项资金和促销经费,在机构改革中加强了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农业、林业、文化、宗教、体育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延伸了旅游产业链;二是旅游品牌形象开始凸现。去年对照国家标准,全省共评定4A级旅游区8家,3A级旅游区3家,2A级旅游区23家,推动了旅游区点的标准化建设。武汉、宜昌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设施大为改善,旅游功能有所增强,旅游形象有所提升;三是旅游市场有所拓宽。全省各级各地普遍加大了联合促销、节庆促销、横向促销、媒体推介的促销力度,加强了横向组团联系,共外联组织海外游客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5.5%。特别是武汉、宜昌、襄樊、神农架等地出现在中央媒体的密度,在我省历史上是少有的,促进了省内旅游的发展;四是旅游行业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坚持行业建设和 管理两手抓,促进了旅游行业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启动了襄樊、荆门、鄂州、丹江口4个城市的创优工作。组织评定了全省第二批“先进旅游县区”5个和“旅游星级乡镇”10个。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行业管理。落实了全省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旅游行政执法制度。全省旅游质量投诉比上年有明显减少。五是旅游产业发展更显生机。中小企业改制有了新的进展,景区转让工作有了好的开头。一些旅游企业积极开展与国内知名旅行社的合作,为保持去年海外市场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引进外资和社会资金5.73亿元,其中引进外资项目2个,引进资金超过1500万美元。
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加快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会议指出,我省旅游业与外省发展水平和自身发展潜力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从行业整体发展上讲,全省旅游业仍处在粗放型发展阶段。尽管全省旅游行业总量在大幅增长,但供给结构不合理,购物和娱乐消费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较低。从行业结构来讲,全省旅游主题形象不鲜明,整体吸引力不强,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比较差,缺乏竞争优势。会议认为,美国“9·11事件”,世界三大经济体的萎缩,对今年的世界旅游业肯定会有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井然,可以在国际上树立起安全旅游的形象。可以成为招徕国际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国家提出的培育旅游 等新的消费热点的政策,既会促进国内旅游的繁荣,也会引起省际间市场竞争的加剧。因此,要对形势有一个足够估计、准确把握、及时应对。
为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会议要求,切实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旅游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一是增强市场观念,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的关系。强调市场主导,并不是否定“政府主导”的作用,而是根据职能转变,更恰当提出政府在发展旅游中的推动作用,强调市场主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重组优化;强调政府推动,就是政府要履行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下大力解决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和市场环境;二是增强开放观念,处理好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的关系。要勇于改革我们旅游行业不适应形势发展体制
和机制问题,推动旅游业对外开放;三是增强全局观念,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的关系。一方面要增强全局意识,全力支持全省旅游精品名牌建设,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各地、各有关方面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壮大我省旅游产业;四是增强务实观念,处理好环境营造与狠抓落实的关系。要继续巩固和发展近年来取得的旅游环境,抓好借势 造势、氛围营造工作,推动旅游发展环境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工作求发展。
会议提出,XX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主线,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在继续扩大旅游产业规模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在全面推进旅游建设过程中重点突破,努力实现旅游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使我省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全省力争接待海外旅游者73.5万人次,同比增长10%,创汇2亿美元,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391亿元,增长11%。
为顺利实现XX年全省旅游发展目标,会议要求,必须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精品名牌形象,大力开展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是要加快武汉由集散地向目的地城市的转变。要增强武汉城市旅游集散地功能,加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加强国际化航空口岸建设,提高入鄂旅游的便捷性。要以滨江滨湖、文物景观为特色,大力发展商贸会展型、文化休闲型旅游产品。二是集中力量,抓好以三峡坝区为中心的宜昌旅游区域建设。要加快三峡工程周边辐射景区的论证与建设,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加强特色游览项目的组织升级工作。积极支持三 峡工程总公司开发建设与三峡大坝配套的旅游项目、葛洲坝集团“中华鲟鱼馆”的改造扩建、清江水电公司的清江旅游开发以及宜昌黄牛岩景区的主题景观建设,搞好区域规划协调与配合。要通过项目的创意、策划和论证,加快宜昌周边辅助性景区的改造升级,提高宜昌城区旅游购物场所和特色文化表演场所的档次。三是以十堰、襄樊为依托,加快武当山区域旅游建设。一方面要积极申报将武当山列入“世界自然、非物质遗产”两大目录,借以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要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增加景区的旅游项目,提高品位和参与性,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尽快使景区上档次、接待上规模、管理上水平。四是加快神农架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要坚持生态旅游的永恒主题,在发展观光旅游、保持一定增长的同时,要精心策划、组织一批专项和特种旅游项目,以吸引特定层次的旅游群体,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五是适应市场需要,开发建设不同层面的旅游目的地景区。要针对省外和省内周边市场,大力开发适合1—3日行程的旅游景区,抓好襄樊隆中、九宫山、大别山、梁子湖、洪湖、明显陵等国内旅游景区建设。六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要与省计委一道,继续抓住发行国债项目的政策机遇,保持我省在中部地区争取国债项目的领先位置。要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投资领域,加大招商引资 力度,鼓励和支持大公司、大集团、民营资本等进 入旅游行业。要实行旅游发展规划向项目规划的转变,策划、编制一批有规模、有品位、有市场的旅游项目计划,为招商引资开发奠定基础。
围绕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提高旅游行业供给水平。要重点在“行、吃、购、娱”四个字上做好文章,通过挖掘整理、配套完善,使之成为我省旅游主题形象的有力支撑:第一,进一步抓好旅游畅通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几次旅游现场办公会精神,狠抓公路建设项目的落实,使神农架、九宫山景区旅游公路有明显改观,宜昌三峡、武当山、大别山景区的可进入性有所提高。要加强武汉、宜昌的航空口岸建设,加快襄樊、恩施机场的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旅游车辆的更新换代,增强旅游汽车的运力。第二,抓好特色饮食工程。要坚持“老字号”传统与新品牌创意相结合,发扬名品的传统特色,鼓励研制适合现代潮流的美味佳肴,发展光XX北特色饮食文化。在“吃”字上实现一地一个特色、一店一个风味的目标。第三,抓好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工作。要积极支持农业、工业、林业、文物、体育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开发,丰富旅游商品市场。要鼓励和支持旅游商品有特色的地方,加强与客源比较集中的城市或景区联合,增强旅游商品的整体供应能力。第四,抓好特色娱乐项目开发工作。要把武汉、宜昌、武当山、神农架、大别山等地特色娱乐项目开发工作提到重要日程,加快场所改 造和项目升级步伐,使之尽快见成效。其他各地根据各自的实际,也要做好特色娱乐项目的开发整理工作。
围绕旅游主形象,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一是增强区域联动意识,加大产品整合力度。全省上下要统一认识,协调一致,共同抓好重点旅游市场、重要促销活动,以提升湖北整体形象,增强湖北旅游的形象竞争力。
各地也要根据自己的客源市场情况,认真策划好、组织好有针对性的市场促销工作。二是针对不同的海外市场采取相应的产品策略。要针对远近市场、不同客源国市场,抓好三峡旅游产品的重新组合与包装,推出“世界遗产·三国文化”组合型产品线路;要以三峡旅游为依托,继续丰富产品内容,编排、延伸、重组长江游船产品;要针对“汉文化圈”近距离海外市场,以武汉为集散地,设计、组合武当山、古隆中、关陵、荆州XX等文化旅游线路。三是大力开发国内旅游市场。要针对国内市场的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和市场策略。重点抓好三峡、武当山、神农架与武汉、宜昌、十堰、襄樊等城市的产品组合和创新;精心组织赴XX、山东等地的促销活动,组织好省外媒体入鄂采访工作。继续组织好“湖北人游湖北”活动,积极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开发省内周边客源市场,特别是周边的城市市场。针对旅游旺季和三个 黄金周,提高媒体对湖北旅游关注度,增强旅游新闻报道和专版宣传的密度,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四是继续举办好旅游节庆活动。把“中国湖北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作为我省旅游节庆活动的重点,把“神农架生态旅游节”作为配套活动,以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名义举办好、组织好,力争取得综合效应,为打造我省旅游精品名牌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五是抓住三峡工程蓄水发电的机遇,提前策划组织好XX年宣传促销活动。要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局在宜昌举办XX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纪念活动,争取尽快在武汉举办“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要主动配合三峡工程在XX年以前连续发生的一些大事,研究具体方案,借机开展宣传促销,树立湖北新三峡旅游形象,力争保持三峡旅游业增长的势头。
进一步扩大旅游行业对外开放。一是要支持旅行社行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积极支持旅行社对外寻求合资与合作,在引资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鼓励和支持旅行社在现有条件下,加强与国内知名旅行社的合资与合作,支持省内旅行社在省内实施连锁经营,向一体化方面发展。鼓励旅行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业内的网络合作和横向交流,尽力实现旅游业务的“双赢”。二是加快旅游景区对外开放步伐。要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内外资金和先进管理方式,扩大引资规模,拓宽引资领域,在引进外资内资、参与景区经营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加快国内大企业、民营 资本进入旅游行业的步伐。要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内资金、管理和技术,加快旅游开发步伐,特别是要在加强与大型民营旅游企业、与旅游关联度高的上市公司、金融、交通、网络企业的合作上寻找突破。四是不断拓宽旅游行业对外开放的领域。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境外、省外及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一是抓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推动襄樊、荆门、赤壁、丹江口等5个城市增强旅游功能,改善基础环境,提升产业地位,尽快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要对现有的优秀旅游城市进行复核检查,积极支持宜昌市瞄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目标,组织实施各项创建达标活动。二是推动星级饭店实现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开展星级饭店、星级游船的复核工作。开展“全省十佳旅游星级饭店”创建评比活动,树立起行业标杆。三要积极开展国家“三区”创建工作。扎扎实实地抓好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创建工作。以“三区”标准化创建活动推动旅游精品的开发建设。继续推进旅游区创A达标工作,促进精品名牌景区建设。四要开展“中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力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昌坛子岭、梁子湖、洪湖蓝田等4个 示范点,今年年底获得首批“中国工业、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同时,启动“湖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湖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评比活动。五是全面推行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适应入世的要求,指导和推动旅游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和ISO18000的认证工作,全面推行行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加快我省旅游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一是要统一认识。按照国家旅游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抓好旅游市场秩序整顿规范工作,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二是要突出重点。要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其参创城市为重点,大力开展旅游市场整顿规范工作;要清理整顿旅行社市场,坚决查处一批违纪的旅行社;要依法规范出境旅游市场。加强出境旅游质量保证金、领队、广告发布、门市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要针对导游、领队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清除政治、道德、业务素质不合格的导游和领队,净化导游和领队队伍,提高其素质。三是要加强地方法规规章建设。尽快修改出台《湖北省旅游管理条例》,发布有关旅行社门市管理、广告管理以及旅游行政执法规范等规章,制定出台全省
旅行社审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导游人员管理法规、规章。四是要加大旅游行政执法力度。要加强旅游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能力。旅游部门要与公安、工商、税务、物价、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联合检查执法,提高旅游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督机制的建设,形成行政、社会、新闻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逐步完善旅游投诉受理制度,疏通投诉受理渠道,不断提高投诉受理和处理水平。
围绕旅游主题形象,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一是要加强旅游人才的教育培养。适应地方机构改革的需要,组织县区级旅游局长培训研讨班。加强管理人才培养。选派一批管理人员赴省外或出国深造。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国外和省外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以此提高我省旅游管理的整体水平。二是要加强导游队伍的素质培养。从制度上、方式上、管理上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从思想上知识上和趣味上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和讲解水平。三是要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建设。继续开展“文明风景旅游区”、“青年文明号”、“文明导游员”和“文明行业示范点”活动,大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为旅游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奠定基础。四是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努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建设,树立全省良好的旅游 行业形象。
转变职能,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一是要转变管理职能,抓紧清理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事务。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努力提高组织和管理旅游经济工作的能力。二是要注重发挥旅游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行使好行业自律、服务、沟通和自我保护职能。
三、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初步打算
迅速组织召开一次全市旅游经济发展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迎检动员大会,消化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XX年工作,安排、部署XX年全市旅游及创优迎检工作。
配合市委、市政府指导各部门优质高效地完成创优目标。通过创优,促进城市旅游环境的改善、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确保5月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加紧组建旅游监察大队、配齐配强人员,提供必要的装备,为治理旅游市场提供人员准备。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旅行社的经营和导游管理上,进一步清理、净化我市旅游市场,坚决改变我市旅游市场长期以来的无序状态、在全省“销号”。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一是完善我市城市旅游资讯网建设,加快政府热线,旅游网页的上档升级,建立起旅游宣传的信息平台;二是有选择地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针对性地开发广东、河南市场,力争这些地区 入樊旅游人数有较大实破;三是坚持上大台、登大报、搞大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目光。配合“一节一会”,邀请名人、专家策划一些经典活动,逐步完成节会中旅游充当主角的转变。四是积极支持、扶持一批县级、甚至民间的节庆活动,如桃花节、梨花节、庙会等,为培植襄樊旅游节庆品牌打下基础。
在旅游总规的框架范围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支持、组织相关单位启动一批旅游区点或旅游项目的前期开发准备和论证工作,确定10大重点旅游景区或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配合、支持项目主体单位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成一批游客中心和旅游厕所;抢抓国家实施“三区”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有一批景点成为全省、全国的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和旅游度假区;进一步落实“一江两山”办公会支持项目,争取在为襄樊机场以及道路建设改造上争取、落实部分项目资金,改善旅游的交通环境。
落实旅游饭店的星级复核、旅游景区的A级评定、旅游企业的ISO9000、ISO14000的认证工作,坚持推进旅游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促进旅游企业实现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提高其内在竞争力,积极应对入世带来的冲击。
联合有关部门启动“文明风景旅游区”、“青年文明号”、“文明导游点”和“文明行业示范点”活动,大力开展以诚 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信用道德教育,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旅游市场的整顿规范提供思想保
第三篇:城市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今天九点半,市委召开城市建设专题会议,突然接到通知,让我代表古城指挥部汇报,于是草拟了这份提纲,城市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今天的汇报提纲今年古城指挥部,从正月初四参加市里会议以来,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确定工作目标,完善修详规,分解任务,责任到人,走出去夯实资金,请进来研究项目,就等天气允许,几个项目就将破土动工。
一、融资平台的公司资产整合情况,工作汇报《城市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古城开发公司到目前,已经整合土地500余亩,价值一亿六千万。现在土地已经摘牌,只差没拿到土地使用证。土地部门正在想办法。如何能盘活这笔资产,土地证是第一要件。
二、融资进展情况。深圳华商银行的在谈融资遇到些阻力,对政府的信贷难度加大。正在恰谈的是东亚银行和大新银行,现在刘芳在北京谈得比较顺利,可望解决一个亿的贷款,但前提是必须得有土地使用证等抵押物。
三、崇寿寺工程情况。目前一家投资商已经备好建设资金,正在做工程概算和平面设计。它准备投资2亿元,今年完成主体工程,明年完成配套工程,第三年完成附属工程。它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寺庙建设的土地政策。
四、其他几项工程。规划展厅这场雪后就支合子板,最先开工。城门城墙工程垫资方正要签订合同,受大雪影响晚了几天。目前一家开发商正在研究古城钟鼓楼以西以南部分的整体建设问题,这样和崇寿寺、规划展厅就连成一片,古城西南部分就成型了。
第四篇: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刘宁
一、会议概况:市委于11月16日在市委小礼堂召开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会议由市长刘雪荣主持。市领导王静平、刘树生、熊长江、梅香雪、高迎涛出席会议,各县市区委书记、宣传部长、分管县市区长、市直各单位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刘树生宣读了《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对在国家级省级重大文艺活动中获奖作品和人才进行奖励表彰的通报》。市“四大家”领导现场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市委书记刘善桥就加强全市文化建设作了重要讲话。
二、会议主要精神:
1、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文化是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固化和传承,是联系历史和未来的桥梁。加强文化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发掘黄冈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是培育人文精神、满足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迫切需要。必须像重视物质文明建设那样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文化工作,像重视做强经济硬实力那样重视做强文化软实力,努力推动文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2、认真落实加强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积极谋划好文化建设,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抓落实,推动黄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要编好文化发展规划,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做精做响文化品牌,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3、切实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建设的环境;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培育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工作;着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精品。
4、建立文化建设的完整支撑体系。结合黄冈实际,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要建立一个文化建设的完整支撑体系。一是政策支撑体系;二是人才支撑体系;三是阵地支撑体系;四是组织支撑体系,努力把我市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贯彻落实文化建设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面对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先进的理念、开阔的思路、得力的措施,着力抓好各项文化工程建设,努力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目标。
1、全面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县图书馆建设,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增加县图书馆的人员的编制和经费。向上争取少儿图书馆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博物馆建设工程,争取将县博物馆建设纳入国家和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大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争取团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项目。争取团风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场馆建设步伐。推动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社区和住宅小区建设一批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配套设施,加强文化站的制度建设,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抓好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利用工作,实现农家书屋建设的全覆盖。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工程共建共享的机制。
2、认真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文化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加强机关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文化服务手段。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农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和文化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图书馆要争取加入武汉城市圈图书馆联盟,实现武汉城市圈图书借阅“一卡通”,积极开展“你读书,我买单”活动,推动全民阅读,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全民素质,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工作汇报《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农家书屋要做到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采取“以钱养事”的方式,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免费送图书、送电影、送文艺演出到农村,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逐步实现县图书馆、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各公益文化服务单位要改善服务态度,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3、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程。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修订文物保护规划,积极申报和争取保护资金。加强文化遗址保护,深入挖掘和开发文物资源,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全力打造名人文化品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介团风红色文化,重点完善名人故居、杜皮烈士陵园、八斗湾共存社遗址、渡江烈士纪念牌等红色旅游景点设施,推动红色旅游景点开发,使团风红色旅游后来居上。筹建名人展览馆,利用名人效应,扩大团风文化的影响力。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保护体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丝弦锣鼓、团风气会、淋山河詹家龙等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抢救和保护。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马家潭龙舟会、詹家湖龙舟赛活动,扎实做好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申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和和培训机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民间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与播扬。
4、重点实施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树立文艺精品品牌意识,突出工作重点,狠抓精品生产,围绕团风历史人文资源和团风建设成就开展文艺创作活动,把《楚天文学》《楚风》办成出人才出作品的重要阵地。启动县创作室的人员编制和经费,制定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规划,出台重大题材理论成果和文艺获奖作品奖励政策,设立“团风文学”奖和“团风艺术”奖,力争推出一批精品力作,着力打造笔墨下的团风,歌声中的团风、镜头中的团风、舞台和银屏上的团风,以学术成果和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团风,推介团风。积极开展名人文化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全力保护和恢复名人在团风的遗址遗存。着力打造“一县一品”农民画品牌,有组织的开展“农民画”创作培训,探讨和研究农民画产业化的新途径,实现农民画产业的新突破。全力打造“湖北大鼓”品牌,整理出版“湖北大鼓”史料和传统剧目,录制出版“湖北大鼓”经典段子,培养传承人,改善设施设备,推出精品力作,使“湖北大鼓”长盛不衰。
5、加快实施文化产业开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经济。制订优惠政策,推动文化创新,扩大招商引资,放宽准入门槛,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深入挖掘和广泛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大力开发旅游文化商品,推动文化与农业、工业、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等产业的融合,积极探索和兴办文化产业园,提升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以回龙山为重点的名人旅游群落,以大崎山森林公园、杜皮烈士陵园为主体的红、绿色旅游群落,以团风古乌林和三国古战场为主体、以渡江公园为支撑的古风旅游群落。积极扶持印刷出版、影视传媒、广播电视、文艺演出、文化娱乐、艺术培训、艺术品交易和会议展览等文化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鼓励发展动漫、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业态,引进一家投资过千万元的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企业在县城落户。
6、全力实施文化市场净化工程。加快文化执法队伍建设步伐,整合资源,组建奋斗和健全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综合执法大队,解决执法人员的编制和经费。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规范执法行为,优化发展环境,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加强执法机构的设施设备建设,改善执法环境和条件。全面加强市场管理,加强日常监管,促进城乡文化市场朝着规范化经营管理方向发展,鼓励网吧通过连锁整合做大做强。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维护出版物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7、努力实施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切实抓好文化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把文化人才建设工程纳入全县人才工作的总体布局,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落实。建立全县文化人才信息库,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领军型、复合型文化人才。采取学习培训、项目扶持、实践锻炼等多种跟踪培养方式,重点抓好中青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开阔用人视野,扩大选人范围,发现并培养一批乡土艺术家、民间艺术传人、文化经纪人等特殊文化人才。加大各类专业文化人才和急需紧缺文化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文化专业人才的政治经济待遇。建立文化人才表彰和激励机制,采取以奖代投、以奖代补的办法,对获得国家级大奖的各类文化产品和作者给予重奖。积极探索和改革文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推行文化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将贡献与收入挂钩,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长效机制。打破体制、身份界限,把体制外人才纳入人才工作服务对象,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方式,鼓励和支持体制外人才参与重大文化工程和项目建设。
四、亟需解决的事项
1、组建团风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宣传部、省编办、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和出版局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鄂办文[2010]15号和省编委《关于整合组建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编制管理的指导意见》(鄂编文[2010]22号)精神,今年12月底要全面完成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组建任务。根据文件要求,县综合执法大队需要定编15人,人员整合在原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执法人员中采取考试考核选拔录用。
2、增加县图书馆购书经费和人员编制。11月18日,我县图书馆新馆已竣工开馆,工作量和藏书量明显增加,亟待增加购书经费和人员编制。建议购书经费从3.6万元增加到15万元,人员编制由目前的4人增加到10人。
第五篇: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一、会议概况2002年2月3日—4日,省旅游局组织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1年旅游工作,探讨当前旅游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部署2002年旅游工作。全省各市州、林区、直管市、先进旅游县区和重点旅游县市的旅游局长,旅游明星乡镇负责人,部分旅游集团公司的负责人,省
直有关部门、新闻单位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旅游局局长杜云生主持,副省长韩忠学、省计委副主任肖安明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来自全省的19个先进单位作了书面交流,并表彰了一批“先进旅游县区”、“旅游明星乡镇”、“县区级旅游局优秀局长”。我们襄樊市作为19个先进单位之一交流了经验,我市的谷城县、南漳县薛坪镇等分别作为全省第二批旅游先进县区、旅游明星乡镇受到了表彰。
二、会议主要精神会议指出,2001年,是实施“十五”旅游计划的第一年。尽管有美国“9·11事件”影响,全球旅游业总体上呈下滑趋势,但我省入境旅游仍出现超历史增长,国内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旅游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66.78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48.14%,创汇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1%,都超过了1997年我省历史上的最好水平,国内旅游606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7亿元;旅游总收入达352.55亿元,同比增长25.3%。会议同时指出了2001年全省旅游发展的一些主要变化:一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全省各地形成了关注旅游、支持旅游的整体氛围。从各级地方政府到各相关部门,从新闻媒体到社会各界,都普遍增强了对旅游业的关注度、支持度和参与度。许多地方政府研究提出了发展政策和措施,增加了旅游专项资金和促销经费,在机构改革中加强了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农业、林业、文化、宗教、体育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延伸了旅游产业链;二是旅游品牌形象开始凸现。去年对照国家标准,全省共评定4A级旅游区8家,3A级旅游区3家,2A级旅游区23家,推动了旅游区点的标准化建设。武汉、宜昌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设施大为改善,旅游功能有所增强,旅游形象有所提升;三是旅游市场有所拓宽。全省各级各地普遍加大了联合促销、节庆促销、横向促销、媒体推介的促销力度,加强了横向组团联系,共外联组织海外游客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5.5%。特别是武汉、宜昌、襄樊、神农架等地出现在中央媒体的密度,在我省历史上是少有的,促进了省内旅游的发展;四是旅游行业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坚持行业建设和管理两手抓,促进了旅游行业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启动了襄樊、荆门、鄂州、丹江口4个城市的创优工作。组织评定了全省第二批“先进旅游县区”5个和“旅游星级乡镇”10个。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行业管理。落实了全省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旅游行政执法制度。全省旅游质量投诉比上年有明显减少。五是旅游产业发展更显生机。中小企业改制有了新的进展,景区转让工作有了好的开头。一些旅游企业积极开展与国内知名旅行社的合作,为保持去年海外市场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引进外资和社会资金5.73亿元,其中引进外资项目2个,引进资金超过1500万美元。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加快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会议指出,我省旅游业与外省发展水平和自身发展潜力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从行业整体发展上讲,全省旅游业仍处在粗放型发展阶段。尽管全省旅游行业总量在大幅增长,但供给结构不合理,购物和娱乐消费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较低。从行业结构来讲,全省旅游主题形象不鲜明,整体吸引力不强,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比较差,缺乏竞争优势。会议认为,美国“9·11事件”,世界三大经济体的萎缩,对今年的世界旅游业肯定会有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井然,可以在国际上树立起安全旅游的形象。可以成为招徕国际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国家提出的培育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的政策,既会促进国内旅游的繁荣,也会引起省际间市场竞争的加剧。因此,要对形势有一个足够估计、准确把握、及时应对。为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会议要求,切实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旅游发展中的几个关系:一是增强市场观念,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的关系。强调市场主导,并不是否定“政府主导”的作用,而是根据职能转变,更恰当提出政府在发展旅游中的推动作用,强调市场主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重组优化;强调政府推动,就是政府要履行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下大力解决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和市场环境;二是增强开放观念,处理好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的关系。要勇于改革我们旅游行业不适应形势发展体制[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