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3:3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

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有感

随着新课程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所接触和接受,现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闪烁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亮丽火花。这种火花是新旧课程理念冲撞下的自然生成,是教师渐次接受新理念装化为教学行为过程的必然现象。但是现行的课堂教学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中一下具体细节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到底该如何将这些理念内化为行为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阅读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一书以后,感受颇深。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细节的研究与雕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一书更多的从实践操作层面引领我们如何关注教学细节,关注课堂实效,关注教育智慧。全书分为理念与行为融合篇、汉语拼音与识字、写字篇、口语交际篇、阅读篇、综合性学习篇几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关于语文课堂教育中的方方面面,是小学语文教师参考学习的一本好书。

回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曾经也是状况多多。

课堂回顾一:课堂上,一直有好问的学生给你来一个措手不及,老师会答复:“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老师现在回答不上来,下课后我们在讨论一下。”这样的答复几乎看似是老师面对难题百试百灵的妙药。其实,这种应对措施,并不见得恰当。

今天的课堂,教学重心下移了,学生活跃了,课堂灵动了,在对话与思维的碰撞中,学生难免会突发奇想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有问题,有疑难,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的思维处在活跃状态,他们正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之中,在他们脑海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往往是指向多元,要予以正确解答比较困难。

教师的上述做法虽然缓解了来自于学生的压力,借助于推迟战术将问题的研讨拖后到了课后来解决,但也蕴含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见得都由教师来回答,学生也可以成为问题的解答者甚至是评判者。既然教学重心已经下移了,那么,下移的重心也包括学生对自身问题的解释、说明、解答。换句话说,学生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可以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第二,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越来越难以胜任回答的职责,需要考虑其他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学生出身各异,生长背景差异甚大,知识结构彼此不同,视角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对问题进行分析时,的确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他们的出其不意、精灵古怪,常会陷教师于招架状态之中。处此情景,教师不见得所有问题都自己抗,让他自己试着回答或动员班级其他学生回答都是可以的。

第三,如果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以这种方式来处理,久而久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的教学权威形象,甚至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争相提问并比试看谁难得住教师的现象。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同样需要探寻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分析学生问题提出的背景、立场、角度、缘由,并将其作为后续教学资源加以有效利用。

学生有问题,是件好的事情。学生勇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事情。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进而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更是值得大力倡导的事情。在这里,教师要注意的是,你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和解答者,学生也蕴含着大量的问题解决资源。

课堂回顾二:“你来回答问题”,指着某位举手或未举手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指令。这样是课堂上经常发生的事。其实老师可以叫出该生名字,可是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叫出学生的名字,其实反映了对学生的尊重,也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重视。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人的标志,在这个名字里,体现着这位同学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特质,也是这位同学把自己看作独立于他人的重要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响亮地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在学生眼睛里一定程度上透射出教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以人为本,体现在各个方面。能否叫出学生的名字,也是是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细节表现。

课堂回顾三:当某位同学回答问题较为圆满后,老师面向全班同学问道“这位同学回答的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老师接着说:“大家一起表扬他(她)”,全班同学有节奏地鼓掌,以示对这位同学的表扬。

听到这些掌声,看到这些场景,我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鼓掌是发自内心的吗?是真诚地向这位同学表示自己的赞赏吗?这样的掌声到底有多少分量?

表扬、激励是课堂上的重要手段。表扬到位,激励得方,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调动其学习热情,更进一步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对于学生而言,也需要在自己学习有一定成就时,获得来自于教师或同学的鼓励。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一个人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学习,只能发挥自己20%-30%的才能,而在有激励的环境下学习,最多可发挥自身70%-80%的才能。表扬或激励既然有着这么大的作用,教师自当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作为重要手段。问题在于,这样的掌声有多少是发自鼓掌的学生内心的,学生有用鼓掌表扬同学的内在愿望吗?

作为教师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同学发言中的精彩支持,与自己原本想得答案做一下对比,如果觉得的确不错,那么就真诚发出“你真棒”的赞美言论,真心地为同学的回答喝彩。

类似的课堂细节还有很多,课堂上只要我们将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将反思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将实效作为自己教学的落脚点,让我们关注课堂中的细节,真正地将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效融合。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触和理解,几乎可以说所有的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都有意识地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但要说新课程所倡导教学理念和思想完全被我们教师所接纳并转化为行为应该说尚需时日。可能绝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大多耳熟能详,而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是理念与行为想分离的。

读了本书,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一问题:

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堂活动重表现、轻体验;有一位外国专家听了中国一位特级教师的一堂无可挑剔的、非常顺利的数学课说:“我有一个疑问:既然学生都懂了,我们还教什么?”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现在的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堂重表现的实质。文中还例举了其他的一些存在问题:小组合作重形式、轻实质;探究重执行、缺思维;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书中提到一旦发现学生的解题结果与标准答案不符,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应的评价。而我们平常的可能因为时间较紧而忽略。

又如: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常常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能切实给人以享受和启迪。实际教学中,我们可能僵化地理解合作学习,浅白地追求小组学习的'形式。甚至有时将小组合作等同与小组讨论,有的合作学习内容没有价值,有的合作学习缺乏深入自主和个体体验,有的合作时间不足、没有反馈交流等,不一而足。

又如: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有价值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控制手段。但是,有的课堂上是一问到底,不可否认,大量的问题固然能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但数量过多,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思考。试问,这样能有多少收获呢?

再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增进学生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以学习者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堂实践、探讨的热点。但却发现其中问题多多,亟待解决:如果整堂课事事探究,甚至时时探究,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必要;探究控制不好便变相成为由学生发现、选择、决定,一切跟着学生走;只重过程,忽视结果…

书中提到的三不要四要让我印象深刻:不要什么培训时的感觉很好,也不要观摩时的感觉很好,更不要教学时的感觉很好;要的是回到课堂还是会操作,要的是学生的感觉很好,要的是学生学有所获,要的是不走样的体现学生主体理念与行为的有效融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学生,将学生作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需要不断学习,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需要不断反思,将反思作为自己的必修课;需要不断关注细节,将细节作为一个成功教师的基本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与雕琢。

最后用一位名人话来结束读了本书的体会:一个教师应该:“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或更靠近学科专业上的行家,同时不自傲不自封,终身学习,变有限的“一桶水”为不尽的“长流水”。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

山坑乡中心学校

朱文娟

当我阅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这本书后,我对以后“何时进行合作学习”有了几点新的思考与尝试。

一、辨析易混概念时,开展合作

“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我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的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1、2、3、5、7、8、9这些数中,那些是质数?你会选出其中两个组成互质数吗?为什么?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各小组争辩激烈,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到各组巡视,听取同学的讨论,启发诱导,鼓励敢于发言,勇于争论的学生,引导合作讨论,步步深入。

各小组代表竞先发表意见:

生1:我们小组认为质数有2、3、5、7,这些数分别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生2:我们组认为这些数中能组成6组互质数,如1和2;1和3;1和5;1和7;1和8;1和9,因为1和任意一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生3:还有2和3;3和5;5和7也是互质数,因为两个数都是质数的一定时互质数。生4:我们小组补充了7和8,也是互质数,因为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一定是互质数。生5:8和9也是互质数,他们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生6:8和9都是合数,不是质数,怎能是互质数呢? 教师及时点拨:判断两个数是否是互质数,关键看什么?

生7:我们小组一致认为8和9都是合数,但它们的公约数只有1,所以是互质数。通过激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在七嘴八舌中,学生正确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与各自内涵,还掌握了组合互质数的规律。

二、发现规律性知识时,开展合作

我们应细致推敲研究教材,领会编写意图,破析知识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分数化成小数,书上只介绍用分子除以分母的一般方法。对于分母是20、25、50、125的特殊分数,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新的化法。出示1/125=(小数),让学生讨论:“你能想出更简便的化法吗?”学生带着悬念纷纷自找伙伴进行合作探究。当教师听到同学“真难想呀”的话语时,轻声提醒:“能否将1/125变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路茅塞顿开,在思索讨论的基础上很快解决了问题。

三、实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合作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实验、理解掌握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悟出除法中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我先让他们动手操作,“分别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的小棒,要求每四根分别摆成一个正方形,各能摆几个正方形?分别剩下几根?”在列式计算:9÷4=2……1;10÷4=2……2;11÷4=2……3;12÷4=3。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小组讨论:“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有机种可能?除数和余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关系?从中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学生有了思维空间,经过交流启发就能回答出: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1、2、3;除数大,余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由于学生有了操作感知经验,牢固的形成了“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概念。教师进一步引导各小组开展猜想活动,内化概念。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余数是7,除数最小是();如果余数是10,除数应在什么数与什么数之间?学生争论的面红耳赤,问题都迎刃而解。

四、选择解答策略时,开展合作

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细心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合作探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得出准确的答案。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要求学生算出“一个气象小组测的一周中每天最高气温分别是:30度、33度、31度、32度、29度、32度、33度,这一周平均每天最高气温是多少度?”,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解答,作业在小组内互阅、互改、互评并阐述列式根据。最后从(30+33+31+32+29+32+33)÷7≈31(度);30+(3+1+2-1+2+3)÷7≈31(度)中看出后一种解法最新颖。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一般解法,还学会了用“假设平均数+校正数=平均数”的创新解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能力较强或思维活跃的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是出乎教师的意料,他们敢于创新求异,跨出新的境界。

总之读了这本书,还有许多感触,最后就用我们周局长的一句话来结束我对这本书的体会:“不要抱着自己那两桶臭了变味的水,而要成为永远流动的水。”

第四篇:《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暑假,我在网上读了《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书,感触颇深。郑老师把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了解得一清二楚,并且抓住了课堂教学细节的关键核心问题进行了研究。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课堂中的小事我们经常遇到,只不过我们没有放在眼里。而这些小事在郑老师的眼中却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在本书中郑老师从课堂教学的七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严密的阐述。感受最深的.是《并非井然有序的课堂》一文。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把这些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课堂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由“静”取而代之“动”。学生动了、活了,教学重心下移了,而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各有差异,由此出现的学生之间你快我慢、你说我停、你动我静等一系列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探讨什么样的乱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书中引用美国学者的话“适度混乱的人、机器和系统,经常比组织性高的群体更有效率,更具有恢复能力,并且创造性更强。”“乱”是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如果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由此可见,虽然学生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学习小组,但都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有点“乱”,实际上是“活”。但这种“活”中也要有新的要求,过于放纵不管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让课堂规范就要掌握课堂调控,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回,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课堂的能力。总之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课堂还真需要“活”“乱”的存在。

总之课堂教学也是一个艰辛的的旅程,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堂的这50个细节,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要勤观察、多思考,时刻关注课堂上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改革才能不断的深入发展。五十个细节虽然只是给我们指出了改革的方向,却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努力朝课堂教学细节的规范发展。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相关文章:

1.《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范文

2.《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

3.我最难忘的一个课堂教学细节作文

4.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后感

5.《教育的55个细节》读后感

6.《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7.《用细节教育孩子》读后感

8.《教育的细节》读后感5篇

9.《细节》读后感400字作文

第五篇:《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

张曙光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不相同的意蕴。

暑期,我认真拜读了郑金洲老师写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这本书的内容很直白,就像一面无形的镜子,照出了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怎么去解决。

整本书分为七个板块:“课堂教学特征,教学方法探索,教师的语言行为,课堂中的非语言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突发事件以及课堂教学环境”。比较全面,细致地总结了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情况,教学细节。这本书的主旨是把教育教学的细节把握经验提炼出来,把细节蕴含的意义揭示出来。郑老师认为真相在细节;力量在细节;魅力在细节;问题在细节;意义在细节。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但在教学活动中一些“细枝末节”往往被我们忽略,不是我们不够重视,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郑老师通过自己平时的听课,总结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且容易被忽略的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多为我们教师较为常见的教学行为,不论是在公开课上,还是在常规课中,一些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在这本书中,郑老师用他独特的见解进行分析,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让我不禁联想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思考自己教学中的利与弊,也让我受益匪浅。课堂教学各项活动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丝毫没有杂乱的迹象,是很多老师追求的方向。也是我对课堂的首要要求。就是俗话说的“压住堂”。但是郑老师认为这样的课堂使学生失去了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限制了学生的行为,教师是课堂的操控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新课程所倡导的是“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张的是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替代传授、灌输式的教学。真正落实这些教学理念、方式到实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会或多或少的失去原有的“秩序”。而课堂的一些“无序”正是学生参与性与创造性的体现。课堂的一些“无序”也正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往往会成为这堂课的亮点。

大多数教师,包括我自己,有时候都很反感学生课堂上的“无序”以及混乱的局面,总感觉面对学生端正坐好,两眼望着自己的时候讲课是最舒服的,学生的听课效率也最高。但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其实,课堂会出现的“杂乱”,其实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杂乱,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的杂乱。让我信服这一观点,并不是纯粹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例如:上学期,我和张小勇老师所任教的四(六)班,在我们两位男老师严格、认真的管理下,班纪班风比较良好,学生们成绩也非常优异。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杂乱”的现象,这些“杂乱”现象的制造者是:“吕秋阳、徐教程、方向阳、于博文、徐源、江奇阳、张梓萌、周子航”等几位聪明、活泼、能说会道的学生;这些学生爱思考问题、爱举手回答问题、爱争论问题----这样,课堂上不免就出现了所谓的“杂乱”想象;也就是热闹现象。但是,有时担心过于热闹,会影响课堂纪律,也怕被领导看见造成误会---某某老师课堂纪律太差了。因此,赶快压抑学生情绪,草草收场了。留下了一丢丢的遗憾。

有时候老师们会开玩笑说,学生们头脑灵活的班级课上一般都比较乱,而学生比较呆板的班级就是老师心中认可的乖学生。虽然只是句玩笑话,但的确是教学中比较常见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用更加成熟的心态接受学生课堂上适当的“杂乱”,并积极引导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调动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开阔思维,在集体探索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只有那些心中有学生,充满智慧,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理解和真切眷顾的教师才能去主动创设、积极捕捉与有效开掘这些精妙的细节,方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下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 (推荐)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在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细节往往成为全局成败的关键。在教学中也同样如此,细节虽小,有时毫不......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六十铺总后希望小学:张克彦 张学森 从我踏上讲台,担任一名语文教师至今,第一堂公开课的经历令我终身难忘,那是刚进学校不久的一次公开课,我的师傅党满......

    课堂教学细节

    议课:关注课堂教学细节(一)limei1972428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四位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

    小学语文《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课堂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一、欣赏导入,初步感受动作描写的魅力 师: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首同学们都很熟悉的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课件展示:《游子吟》画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博白县双旺镇长田小学 严春凤 语文是学好各类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概括起来有几种:读、听、看、......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撰写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郑教授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从 “课堂教学特征”、“教学方法探索”、“教师的语言”、“......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撰写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郑教授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从 “课堂教学特征”、“教学方法探索”、“教师的语言”、“......

    课堂教学的五十个细节读后感 三篇

    课堂教学的五十个细节读后感(一)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