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儿童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孩童时代,童心无暇、童真可爱、聪慧乖巧、率性不羁。给幼儿一张画纸,他会给你一个世界的精彩。他们在作画时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这正体现了孩子的天真、幼稚的美。教师要做的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经过一学期的美术教学中,我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剖析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大部分幼儿园中,美术的创作环境很不到位,幼儿的操作工具,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而教师,作为美的传递者,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只会注重幼儿的技巧技能,却也忽略了幼儿的个性表达。同时通过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作意识、操作表现以及作品展示,发现教师在追求图画真实时候,较大程度上抹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绘画活动中,除了命题画,还有自由画。在指导自由画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以为,这是很简单的,只要给幼儿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了,缺少了必要的讲解,导致幼儿在作画过程中无从下笔。
(一)重技巧,轻想象和建议
事实上,作为一个成功的美术活动,除了让幼儿得到技能技巧方面的提高,更加不能忽略的是幼儿情感的体验,也就是审美。《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二)追求真实,忽略幼儿特点
是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还是教师范画的复制?在艺术活动中,应该明白《纲要》中的表述“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由此可见,艺术领域是一个个性化极强的领域,在幼儿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不要一味的追求幼儿画了一幅多么象样的画,而是要激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三)自由画太随意,幼儿无从下手
画画前,我是这样引导的:可以画我能以前画过的,也可以画自己想画的。当孩子打开作画工具后,迟迟没有下笔。几分钟过去,只有寥寥几个开始下笔,大部分孩子都眼巴巴的看着我:老师,我能画什么呀?老师,我不会„„课后,我不断地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再看看孩子的画,我感到很困惑。后来,经过学习、观察才明白。幼儿作画其实就和我们写文章一样,他们也要思考:我该画什么?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是除了要华丽的辞藻外,更需要的是大胆的想象。更何况是幼儿的绘画作品?教师应认识到:发展幼儿自主创作能力和想象力,除了给幼儿机会是远远不够的。给幼儿一个空洞的主题,一盒笔,一张纸,就让幼儿开始画,幼儿的大脑会一片空白,无所适从,不知从哪儿着手开始画。
(四)美术创作环境,不够到位
在幼儿园中,幼儿美术活动的形式,可利用的材料比较单一。上美术活动,除了画就是印。同时,幼儿作画的工具比较单一:油画棒(大部分时间使用)、水彩笔、颜料(较少使用)《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可以因地制宜,带领幼儿收集,并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教玩具、活动器械、手工艺品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二、提高幼儿园美术教学对策
针对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如: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示范讲解到底要不要?该如何掌握好示范讲解的分寸?什么是范画?范画的作用是什么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发现对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关注技能指导,但也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想象空间 教师在指导幼儿美术活动中,除了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内容外,应引导幼儿去体会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创造美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教师应围绕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如何造型用色和安排画面以及运用工具方面,使幼儿体会这种艺术创作的含义,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更可以引导幼儿提问,来训练幼儿的感受,逐步养成敏锐的辩析力,去判断什么是美,美在哪里?要让幼儿不但对自己的美术作品看的同样重要,并让他们充满自信的相互交流和讨论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在技术指导上,教师应讲解示范要到位,注重幼儿的个性表达:
1、艺术教育要彰显幼儿的个性表达,需要传授必要的审美知识与操作技能。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思路一定要清晰,讲解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比如:给一张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好象文学作品有一个如诗如画的题目一样,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活动中一定要用儿童的语言,富有童心童趣,才能更好的吸引幼儿参与活动。
2、把握好讲解示范的度,积极为幼儿打开创作的思路。“绘画是艺术,艺术离开创造就没有了生命力”。在指导幼儿作画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要与众不同。
3、充分调动孩子的表达兴趣,为幼儿整理经验,提升水平。正所谓“教学要有法,教时无定法,贵在能得法。”幼儿掌握绘画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通过一、二次练习就可以掌握,往往要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教学能使幼儿,不只限于自身的经验,能带动幼儿经过修正的,理想化的现实,使幼儿能按照教师给予的形式美原则指导下的技能和方法进行作业。教师还应尊重幼儿的现状,从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出发,去确定略高于幼儿基础的教育目标,而不可机械地按照学校的教学进度去勉强幼儿。
(二)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不能硬生生的交给幼儿,而是让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在撕纸贴画《西瓜和梨》活动中,让幼儿把小纸条变成一片片,然后将小纸片贴在一起,制作西瓜和梨,让幼儿知道西瓜和梨的外形颜色有区别。此外还可以让幼儿进行一些玩色游戏:如让幼儿在纸上拓印树叶后添画,变成一条条小金鱼。又如用石头蘸上颜色,放在纸盒里进行滚画,不一会儿便会变出一块块漂亮的花盒子。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教师指导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比如练习画直线教师可以说“开火车”,让幼儿用画笔在纸上开火车。有一次在“烟花飞舞”这一绘画活动中,家家小朋友画了几笔便拿着画纸跑上来说:“老师,我不画了!”对此我没有用强硬的口气让她下去继续作画,而是对她说:“家家,你看你的烟花还没有升上天呢,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都还没有看见,你怎么把他们藏起来了?快放出来,让我们的幼儿园也变的漂亮起来,好不好?”家家听了赶紧下去又认真地画了起来。还有一次在涂色活动“苹果”中,燕燕随手拿起一支黑笔涂了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苹果是不是坏了呀?坏苹果吃了可会肚子痛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画一只吃了身体健康的红苹果好吗?”他立即边唱苹果歌,边带劲地涂了起来。有趣的美术游戏,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着美术创作活动,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游戏与美术教学的优化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教学中,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和幼儿这样的对话: 教师:这是什么? 幼儿:花。
教师:花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圆形的。教师:花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红色的。教师:学会了没有? 幼儿:学会了。
但在幼儿作画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幼儿迟迟不敢落笔,好像心中没底,就怕自己画错了。还有一些技能掌握稍微好一点的幼儿,老老实实的照着教师的范画在画,画的还有点像。还有个别大胆顽皮一点的幼儿在随意的勾画一通,引来的却是教师的指导语:“看仔细,要这样画,不要乱画。看似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活动,却隐藏着一些问题:教师这样的提问有效吗?能不能调动幼儿的创作积极性?答案是:不能。那该如何提高呢?(1)提问要紧扣目标;(2)提问需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3)尽量挖掘幼儿的内心想法和独特见解;(4)提问尽量避免二选一式和封闭式的,多开放式;(5)提问要采取循序渐进。
(五)作画指导要重视,提高作品质量
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放松,感觉一节课已经结束,接下来的就是幼儿自己的事情了。其实在幼儿操作的同时,教师需做好“指导、互动、观察、评价”。首先,教师要观察幼儿是否有自己的创作目标,能否体现幼儿的自我表达?再要分析幼儿的作品,能否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有没有达到一幅好作品的“标准”,如:色彩的丰富协调,造型的亮丽新颖,主题结构与背景的对比等等;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只有通过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不断被的自我学习与飞跃,才有可能慢慢进步,就好像达芬奇小时候画鸡蛋一样,通过自身的努力练习与教师的有力指导,在美术中也会有所提高。
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但小班的幼儿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他们的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有部分幼儿对绘画是怎样一回事也并不清楚,所以在幼儿美术方面,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和帮助幼儿由不习惯过渡到习惯,由不清楚过渡到清楚,并使之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在活动中,逐步得到提高和进步。
第二篇: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作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不断修剪、培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
近年来,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我区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师资配备、器材配备、培训学习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美术学科也依照新课标的指引,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了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开展了各种艺术活动,拓宽师生的艺术视野,注重发掘和培养有美术特长的学生,为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美术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各学校之间师资配备不均衡,城乡美术硬件和软件设施配备不均,部分美术教师专业及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吃老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各学段美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导致学生知识重复学习,浪费课堂时间,形成教学盲点。学校重视成绩,轻视美育,导致美术教师积极性不高等等问题。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各种知识的厚积薄发,以及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老师只有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才能明白自身的不足。那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怎样才能上好美术课?我们对全区美术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策略,以期在以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问题一:美术设施配备与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
最近几年,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加大了美术器材的投资力度。但多数学校的美术器材配备仍相对不足,大部分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而相当多的工具材料不是随便哪一个美术用品店就可以买到,甚至不是一个学生所能准备的。我们都知道,美术是材料的艺术,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材料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例如中国画,对工具材料有绝对的局限性要求,宣纸、墨汁、毛笔、毛毡等材料缺一不可。制作版画,就得有制作版画专门的工具材料;做陶艺要有除陶泥以外的拉坯机、转盘、电窑等必备的工具。材料的繁杂、琐细和特殊性,以及学生自身经济条件的差异的不同,导致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无材料上课的现象,没有材料,学生只能欣赏欣赏图片,看看课本,这样的美术课,失去了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更谈不上和谐高效。
专门的功能完善的美术教室的缺乏,也成为制约美术和谐高效课堂进程的现实问题。现在绝大部分学校的美术课是和文化课共用一个教室。学生要在美术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手忙脚乱地将文化课资料放进桌洞,再将美术材料铺满桌面。有时,直到上课铃声响过后,还会看到有学生在忙着准备材料,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和课堂效果。
解决策略:
1、根据城乡学校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大胆开拓创新美术教学,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内容还有待加强,活动的形式尽量丰富多彩,还可以因地制宜的结合乡土资源增加泥塑、手工等各具特色的活动类型。
2、结合初中、小学美术课程,为各个学校配备较为完整的美术器材,特别是对可循环使用的美术器材的配备。
3、设立专门的功能齐全的美术教室,每节课上课前由老师提前将工具材料准备齐,而学生只需要带易耗材料前往上课。既节省了学生的课前准备时间,又不影响正常上课秩序,更有利于美术课的正常开展。
问题二:美术师资配备与推进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
美术作为艺术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具有系统全面的美术理论知识。尤其美术理论知识,涵盖了古今中外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演变的方方面面,它渗透在学生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渗透在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制作与体验中,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就可以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的。
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中,有非美术专业教师进行着美术教学,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也不具备专业技能,课堂授课效率低,不能对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不能从美育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
建议:美术教师队伍专业化。
问题三: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形式化
义务阶段美术课的课型很多,内容丰富。根据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美术教师要不断的研究、探索,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美术课堂的优化高效。因此,如何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把美术教学落到实处,是我们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新的问题:
策略一:解决美术课堂教学流程中各环节问题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课前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在美术课的教学中,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准备之外,教师更要从所任年级学生的特点考虑,结合各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精心准备丰富的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连贯的美术学习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了解美术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节课上课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课前几问能让自己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能更加充分,不上无准备之课。
二、美术教材的合理使用:
义务阶段美术教材的设臵打破了传统美术教育的学科界限,根据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扩大了美术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也正是这个亮点,往往让我们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忽略了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差距。教材里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位艺术大师都想讲,而且认为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一个都要深入的的讲,但是受时间限制,哪一个也都没有讲透,教师的力气没少出,学生听的也是一头雾水。所以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要秉着“减、简、精”的宗旨,有目的进行取舍。要舍得放弃,通俗易懂的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收放自如:
课堂教学当然是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师课前准备的有组织性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作的无组织性的矛盾。如何来克服这一矛盾呢?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充分的考虑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并在出现情况时,能灵活“应变”进行有必要的“干预”,既做到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美术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但往往一味的追求美术课堂的有序整齐又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要根据课程需要灵活安排课堂教学形式,不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使美术课堂教学做到即灵活多变又收放自如,真正的做好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一堂高效、有序的美术课,应该是活而不闹的,也就是:课堂气氛要宽松,学生思维要活跃,创作表现时要静心。
四、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不仅在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把握”。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问题设臵要有让学生有讨论的价值,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是捕鱼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教学环节中要尽量简化不必要的教学环节,避免华而不实的无效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的“诱导”其实就是教学思路的把握,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使学生主动又快乐地学习。另外,在美术教学中,还应注意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融合衔接,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知识灵活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来理解实践,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教师的课堂示范。美术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更易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课堂中要做启发引领性的美术技能示范而不是处处示范。
五、美术作业的评价:
一堂美术课要让学生很好地完成符合教材要求的作业难度较大,美术课小学一周两节,初中一周只有一节,有时候学生刚准备好工具做了一半就要下课了,作业又不便拖到下课时间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是不情愿地收起绘画或手工工具,将作业交出来,这样的作业“半成品”的居多,做得特别快的虽能做完,但也比较“粗糙”。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兴趣、技能的训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适时以课后拓展的形式将学生的作品引入课后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以迁移和应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新课改中提出的作业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而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更应该站在所任年级学生的思维角度来看待他们的作品,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而学生的自评、互评又能给学生以参考和借鉴,自主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策略二:明确美术课堂教学应具备的以下条件
1、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本课知识点,获得本课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相关的美术知识技能。学生认知充足,感觉愉快,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目标达成度就会越高。
2、学习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尽量让组内每个同学都能有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合理搭配,不是为了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应在真正遇到有挑战性的、学生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3、课堂评价并不仅仅是作业完成任务后的点评,应贯穿于课堂的每一部分。只不过在作业点评时突出一些。点评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技能方法、情感价值观、合作态度等等各方面表现。对学生评价应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互评的方式与方法,重视客观评价。激励手段中鼓掌和表扬最好不要。
4、课堂示范不用从头到尾。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教师也可以从局部入手,让学生参与进去。(中国画的示范要加强)
5、美术课堂中的板书设计必须要有,板书的多少可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设计。
6、美术欣赏课中安排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可结合内容适可而止。欣赏课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评述能力。
7、多媒体应用要恰到好处,为课服务。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课件做得多么好,要明白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8、不要让学生用朗读课文代替回答问题。课堂提问也不是简单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而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讨论。
9、美术课堂秩序不一定要坐姿统一、发言举手,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倾听,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不同意见与看法。
10、作业展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展示的尽量都展示,既使再差也有亮点。问题四:美术教师的付出与收获。
应试教育体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与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相比,美术学科属于“小科”、“副科”,有不被重视的劣势。主课、副课的概念无论对老师、学生、家长都已有了深入的影响,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学生画画,小学科无足轻重,潜移默化中削减了对美术教育的重视。较多学校的美术学科不受重视,学校“评先树优,职称评定,进修深造”等机会都离美术教师甚远,这些现象也极大地挫伤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多种原因促成了有的美术教师工作中存在惰性,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责任心不强,消极应对。还有一部分美术教师缺乏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导致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技能退化,工作懈怠。
问题分析:美术教师在实践中应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活到老,学到老,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牟平区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音体美课无例外”、“技能抽测”等措施,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直处于学校教学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回归了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策略一:以实际行动体现新时期美术教师师德风貌
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要做到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做到以身作则,自觉修身养性,以
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策略二: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1、教学评估和经验交流是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个优良传统。美术教学要扎实开展好“三标”活动:一是立标,将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扎实教学功底的美术教师确立为“立标”人,上好“立标”课。二是学标,组织学科教师观摩立标课,开展好观课、评课、议课活动,促进美术课堂的高效。三是达标,到2012年12月以前,在立标、学标的基础上每位美术教师要上好一节“达标”课,迎接教体局组织人员对达标课的推门听课验收。
2、利用美术教研会时间不定期的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摩,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提出问题,指出不足,互相交流经验,为下一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做好准备。让老师了解了不同年级段的教学情况,使美术的整体教学更有连贯性和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紧凑、更有实效。
3、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激励着美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进一步深化教研力度,在研讨过程中,以教学中一些现实的问题,进行交流学习,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了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提高了我区美术教育整体的教研能力与研究水平。一起探讨教学手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实完善各自的教学方法,使每个人在教学中逐渐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策略三:加强教师技能和教学比武,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
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选拔优秀人才,本学年将组织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比武活动,让每位教师在比赛的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反思、学会借鉴,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在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使每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在活动过程中快速成长!
策略四:完善教师考核机制 改变观点,平衡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教师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美术老师的积极性。
问题五:“体艺211项目”技能检测与美术课堂教学的之间的矛盾和衔接 自实施“体艺211”技能检测以来,全区的中小学生的艺术活动也丰富起来,学生从原来的死记硬背美术理论到现在的重视“技能训练 艺术表现”中来,全区形成了浓厚的“练技能,促能力,提素质”的活动氛围,学生的活动丰富了,从书本中解脱出来。然而通过实践检测,众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也出现在我们面前:美术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部分教师摒弃课本,一上课就组织学生练技能,忽略了课本知识的传授。还有的教师为了取得好成绩,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忽略了美术技能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导致学生的美术技能学习出现了“只会表面,囫囵吞枣”的现象。
问题分析:“体艺211项目”实施以来,学生的技能活动丰富起来,但学生的美术技能学习毕竟只是一种爱好和素养的培养,不是培养专业的美术生,教学中要遵循美术技能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明确“体艺211项目”的正确导向,重视学生美术技能过程的学习和培养。
策略一:正确领悟“体艺211项目”内涵和方向
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真正掌握简单的美术技能特长,通过学生的动手体验,了解和体会美术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并结合美术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加以引导,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策略二:完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工作
力争把美术教学常规工作指导、检查与“体艺211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美术作业的检查、推门听课、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非书面抽测等评价检测手段加强“体艺211项目”的评价检测力度,只分等次,不排名次。根据课本内容引领适合学段的考查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指导美术教师切实做好理论结合实践,在技能训练中深入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策略四:开展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美术教学研究、美术课题申报等活 丰富的艺术活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并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因地制宜的根据学校师资、学生特长、学校资源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艺术活动,深入学生美术技能的学习,也为国家、省、市级各类书法绘画比赛选拔优秀人才和作品,丰富“体艺211项目”活动。
策略五:积极参加美术业务培训活动,提升教育理念
从美术教学理念、美术教学能力、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形成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只要努力就能上“台阶”的成长机制,从而促进美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我区的美术教学质量,实现“体艺2+1”项目的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还在继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难免会存在误解和片面认识,今后我区的广大美术教师会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理性地分析和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扎实的工作态度为我区今后的美术教学改革把握好正确的方向!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中心小学 1346745456 作者:SystemMaster 来
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美术教学作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不断修剪、培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
近年来,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我区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师资配备、器材配备、培训学习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美术学科也依照新课标的指引,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了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开展了各种艺术活动,拓宽师生的艺术视野,注重发掘和培养有美术特长的学生,为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美术教学工作取
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各学校之间师资配备不均衡,城乡美术硬件和软件设施配备不均,部分美术教师专业及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吃老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各学段美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导致学生知识重复学习,浪费课堂时间,形成教学盲点。学校重视成绩,轻视美育,导致美术教师积极性不高等等问题。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各种知识的厚积薄发,以及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老师只有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才能明白自身的不足。那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怎样才能上好美术课?我们对全区美术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策略,以期在以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问题一:美术设施配备与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
最近几年,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加大了美术器材的投资力度。但多数学校的美术器材配备仍相对不足,大部分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而相当多的工具材料不是随便哪一个美术用品店就可以买到,甚至不是一个学生所能准备的。我们都知道,美术是材料的艺术,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材料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例如中国画,对工具材料有绝对的局限性要求,宣纸、墨汁、毛笔、毛毡等材料缺一不可。制作版画,就得有制作版画专门的工具材料;做陶艺要有除陶泥以外的拉坯机、转盘、电窑等必备的工具。材料的繁杂、琐细和特殊性,以及学生自身经济条件的差异的不同,导致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无材料上课的现象,没有材料,学生只能欣赏欣赏图片,看看课本,这样的美术课,失去了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更谈不上和谐高效。
专门的功能完善的美术教室的缺乏,也成为制约美术和谐高效课堂进程的现实问题。现在绝大部分学校的美术课是和文化课共用一个教室。学生要在美术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手忙脚乱地将文化课资料放进桌洞,再将美术材料铺满桌面。有时,直到上课铃声响过后,还会看到有学生在忙着准备材料,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和课堂效果。
解决策略:
1、根据城乡学校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大胆开拓创新美术教学,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内容还有待加强,活动的形式尽量丰富多彩,还可以因地制宜的结合乡土资源增加泥塑、手工等各具特色的活动类型。
2、结合初中、小学美术课程,为各个学校配备较为完整的美术器材,特别是对可循环使用的美术器材的配备。
3、设立专门的功能齐全的美术教室,每节课上课前由老师提前将工具材料准备齐,而学生只需要带易耗材料前往上课。既节省了学生的课前准备时间,又不影响正常上课秩序,更有利于美术课的正常开展。
问题二:美术师资配备与推进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美术作为艺术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具有系统全面的美术理论知识。尤其美术理论知识,涵盖了古今中外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演变的方方面面,它渗透在学生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渗透在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制作与体验中,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就可以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的。
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中,有非美术专业教师进行着美术教学,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也不具备专业技能,课堂授课效率低,不能对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不能从美育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
建议:美术教师队伍专业化。
问题三: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形式化
义务阶段美术课的课型很多,内容丰富。根据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美术教师要不断的研究、探索,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美术课堂的优化高效。因此,如何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把美术教学落到实处,是我们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新的问题:
策略一:解决美术课堂教学流程中各环节问题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课前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在美术课的教学中,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准备之外,教师更要从所任年级学生的特点考虑,结合各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精心准备丰富的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连贯的美术学习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了解美术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节课上课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课前几问能让自己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能更加充分,不上无准备之课。
二、美术教材的合理使用:
义务阶段美术教材的设臵打破了传统美术教育的学科界限,根据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扩大了美术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也正是这个亮点,往往让我们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忽略了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差距。教材里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位艺术大师都想讲,而且认为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一个都要深入的的讲,但是受时间限制,哪一个也都没有讲透,教师的力气没少出,学生听的也是一头雾水。所以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要秉着“减、简、精”的宗旨,有目的进行取舍。要舍得放弃,通俗易懂的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收放自如:
课堂教学当然是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师课前准备的有组织性与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创作的无组织性的矛盾。如何来克服这一矛盾呢?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充分的考虑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并在出现情况时,能灵活“应变”进行有必要的“干预”,既做到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美术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但往往一味的追求美术课堂的有序整齐又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要根据课程需要灵活安排课堂教学形式,不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使美术课堂教学做到即灵活多变又收放自如,真正的做好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一堂高效、有序的美术课,应该是活而不闹的,也就是:课堂气氛要宽松,学生思维要活跃,创作表现时要静心。
四、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不仅在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把握”。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问题设臵要有让学生有讨论的价值,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是捕鱼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教学环节中要尽量简化不必要的教学环节,避免华而不实的无效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的“诱导”其实就是教学思路的把握,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使学生主动又快乐地学习。另外,在美术教学中,还应注意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融合衔接,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知识灵活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来理解实践,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教师的课堂示范。美术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更易于学生更快更好地
掌握,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课堂中要做启发引领性的美术技能示范而不是处处示范。
五、美术作业的评价:
一堂美术课要让学生很好地完成符合教材要求的作业难度较大,美术课小学一周两节,初中一周只有一节,有时候学生刚准备好工具做了一半就要下课了,作业又不便拖到下课时间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是不情愿地收起绘画或手工工具,将作业交出来,这样的作业“半成品”的居多,做得特别快的虽能做完,但也比较“粗糙”。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兴趣、技能的训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适时以课后拓展的形式将学生的作品引入课后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以迁移和应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新课改中提出的作业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而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更应该站在所任年级学生的思维角度来看待他们的作品,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而学生的自评、互评又能给学生以参考和借鉴,自主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策略二:明确美术课堂教学应具备的以下条件
1、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本课知识点,获得本课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相关的美术知识技能。学生认知充足,感觉愉快,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目标达成度就会越高。
2、学习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尽量让组内每个同学都能有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合理搭配,不是为了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应在真正遇到有挑战性的、学生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3、课堂评价并不仅仅是作业完成任务后的点评,应贯穿于课堂的每一部分。只不过在作业点评时突出一些。点评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技能方法、情感价值观、合作态度等等各方面表现。对学生评价应采用学生
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互评的方式与方法,重视客观评价。激励手段中鼓掌和表扬最好不要。
4、课堂示范不用从头到尾。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教师也可以从局部入手,让学生参与进去。(中国画的示范要加强)
5、美术课堂中的板书设计必须要有,板书的多少可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设计。
6、美术欣赏课中安排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可结合内容适可而止。欣赏课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评述能力。
7、多媒体应用要恰到好处,为课服务。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课件做得多么好,要明白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8、不要让学生用朗读课文代替回答问题。课堂提问也不是简单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而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讨论。
9、美术课堂秩序不一定要坐姿统一、发言举手,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倾听,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不同意见与看法。
10、作业展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展示的尽量都展示,既使再差也有亮点。
问题四:美术教师的付出与收获。
应试教育体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与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相比,美术学科属于“小科”、“副科”,有不被重视的劣势。主课、副课的概念无论对老师、学生、家长都已有了深入的影响,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学生画画,小学科无足轻重,潜移默化中削减了对美术教育的重视。较多学校的美术学科不受重视,学校“评先树优,职称评定,进修深造”等机会都离美术教师甚远,这些现象也极大地挫伤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多种原因促成了有的美术教师工作中存在惰性,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责任心不强,消极应对。还有一部分美术教师缺乏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导致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技能退
化,工作懈怠。
问题分析:美术教师在实践中应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活到老,学到老,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牟平区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音体美课无例外”、“技能抽测”等措施,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直处于学校教学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回归了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策略一:以实际行动体现新时期美术教师师德风貌
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要做到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做到以身作则,自觉修身养性,以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策略二: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1、教学评估和经验交流是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个优良传统。美术教学要扎实开展好“三标”活动:一是立标,将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扎实教学功底的美术教师确立为“立标”人,上好“立标”课。二是学标,组织学科教师观摩立标课,开展好观课、评课、议课活动,促进美术课堂的高效。三是达标,到2012年12月以前,在立标、学标的基础上每位美术教师要上好一节“达标”课,迎接教体局组织人员对达标课的推门听课验收。
2、利用美术教研会时间不定期的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摩,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提出问题,指出不足,互相交流经验,为下一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做好准备。让老师了解了不同年级段的教学情况,使美术的整体教学更有连贯性和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紧凑、更有实效。
3、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激励着美术教
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进一步深化教研力度,在研讨过程中,以教学中一些现实的问题,进行交流学习,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了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提高了我区美术教育整体的教研能力与研究水平。一起探讨教学手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实完善各自的教学方法,使每个人在教学中逐渐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策略三:加强教师技能和教学比武,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 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选拔优秀人才,本学年将组织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比武活动,让每位教师在比赛的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反思、学会借鉴,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在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使每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在活动过程中快速成长!
策略四:完善教师考核机制
改变观点,平衡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教师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美术老师的积极性。
问题五:“体艺211项目”技能检测与美术课堂教学的之间的矛盾和衔接
自实施“体艺211”技能检测以来,全区的中小学生的艺术活动也丰富起来,学生从原来的死记硬背美术理论到现在的重视“技能训练 艺术表现”中来,全区形成了浓厚的“练技能,促能力,提素质”的活动氛围,学生的活动丰富了,从书本中解脱出来。然而通过实践检测,众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也出现在我们面前:美术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部分教师摒弃课本,一上课就组织学生练技能,忽略了课本知识的传授。还有的教师为了取得好成绩,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忽略了美术技能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导致学生的美术技能学习出现了“只会表面,囫囵吞枣”的现象。
问题分析:“体艺211项目”实施以来,学生的技能活动丰富起来,但学生的美术技能学习毕竟只是一种爱好和素养的培养,不是培养专业 的美术生,教学中要遵循美术技能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明确“体艺211项目”的正确导向,重视学生美术技能过程的学习和培养。
策略一:正确领悟“体艺211项目”内涵和方向
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真正掌握简单的美术技能特长,通过学生的动手体验,了解和体会美术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并结合美术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加以引导,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策略二:完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工作 力争把美术教学常规工作指导、检查与“体艺211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美术作业的检查、推门听课、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非书面抽测等评价检测手段加强“体艺211项目”的评价检测力度,只分等次,不排名次。根据课本内容引领适合学段的考查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指导美术教师切实做好理论结合实践,在技能训练中深入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策略四:开展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美术教学研究、美术课题申报等活
丰富的艺术活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并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因地制宜的根据学校师资、学生特长、学校资源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艺术活动,深入学生美术技能的学习,也为国家、省、市级各类书法绘画比赛选拔优秀人才和作品,丰富“体艺211项目”活动。
策略五:积极参加美术业务培训活动,提升教育理念
从美术教学理念、美术教学能力、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形成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只要努力就能上“台阶”的成长机制,从而促进美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我区的美术教学质量,实现“体艺2+1”项目的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还在继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难免会存在误解和片面认识,今后我区的广大美术教师会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理性地分析和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扎实的工作态度为我区今后的美术教学改革把握好正确的方向!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目前一些学校,美术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对课堂质量要求比较低,缺乏相应的教学能力,导致了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不高。因此,需要实行教学模式改革,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问题;方案
在小学开设美术这门课程,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思维。开展美术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大意义,但是现在实行的应试教育对美术教学有一定的冲击,因为学生需要集中精力去学习语、数、外等学科,就没有学习美术的时间了,对学生的美术学习非常不利。因此,现在的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意识到发展中的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课本为参考对象进行教学的,因此,现在的小学美术教学非常单一,基本上都是理论教学,在课堂上没有相关的实践,课堂上基本都是教师在讲授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留给学生进行实际画画的时间非常少。小学美术课堂的时间为四十分钟,基本上只有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我练习或创作自己作品,学生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想要在十五分钟的时间里面构思出一个比较好的作品,并绘制出来是有很大困难的,很多的大师级人物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第二,有一些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差,这时候教师就会有一种非常急切的心情要去帮助这些学生完成作品,因为这些都是教学之内的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完成应有的任务,才会导致出现这种教学紧张的情况。像这种模式非常单一的美术教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反而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素材偏离生活出现的问题。生活中缺少的并不是美,缺少的是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历并不是很丰富,但是在他们这个年纪,是非常好动的,他们还喜欢去模仿一些动作或一些行为,对周围一些比较美好的事物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读取”,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把知识掌握得更好,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把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事物更好地表达出来。这样他们在美术学习上会有更大的进步,还可以帮助他们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理解得更加透彻。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美术教师在选择素材的时候往往脱离小学生的生活,这样小学生就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到教师选择素材的含义,对他们的学习不仅不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甚至还会让他们的美术学习能力降低。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对教学素材的选择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一定要选择那些小学生可以接受的素材去进行实际教学,这样是对小学生的负责,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小学生把美术这门课程学好,同时他们的小组学习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3)课堂评价和情景教学。通过教学改革,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加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教学。在现在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美术教师都在努力地去创设出更好的场景,比如音乐情景、故事情景等。这是非常可取的,适当地去创建一些合适的场景对小学美术教学会有比较大的帮助,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他们应该学习的实际,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对美术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把美术这门学科学习得更好。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使用了太多的场景的话,对学生的学习就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些时候,教师创建的一些场景是非常生动的,而且让人们感觉场景非常美好,但是创建过多会影响教学进度,这些场景就成了教师拖延教学时间的一种方式了,不仅没有什么实际的教学意义,最重要的是耽误了学生的上课时间,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损失。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1)丰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把每位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这是美术教学独特的魅力之一。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的能力有关系,主要表现在,教师是否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是不是可以让每位小学生都去努力尝试自己去学习,在课堂上自我发挥,即时创作。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去进行自我创作,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模仿。
(2)努力提高小组学习成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确保其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可以采取下面的这几种措施。第一,把小学美术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每位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去准备相应的素材,把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美术。第二,把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多元化地展开。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时进入到不同的小组进行交流,然后把交流之后得来的经验传递给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这样可以取长补短让学习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之,小学美术这门学科对小学生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正视现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活跃小学美术课堂气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参与到小学美术学习中来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成功,这时候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海华.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J].广西教育,2012(7).[2]张海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3(2).[3]赵成炎.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J].大观周刊,2012(22).(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
第四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增加人文素质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尽管美术并不属于考试科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为学生带来了诸多乐趣,促进了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可由于很多外在的原因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出现了众多问题,美术教育的实施,几乎是一片空白,实在令人担忧。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的学科中无法代替的,但当前美术教育现实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我发现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是非常薄弱的!那么我们又将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本文重点谈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农村小学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中,艺术教育还没有它应有的地位,相当多的农村小学还没有真正重视美术课。同时,又受到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眼里都明显有“主”“副”课之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只关心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规模小的农村小学,学生基本上无缘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美术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即使是教师随意打发一节美术课,不少领导和家长也习以为常。有些学校在课程表上安排了美术课,实际上却并未开设,有些学校虽说开设了美术课,但一到“关键”时刻,如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或是毕业考试,这些课程就只好让位于“主”课了,美术课就很难守住“阵地”了。关于这一点学校领导和老师也是持有这样的态度,表面上学校是主抓素质教育,但实质上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与现象广泛存在,美术教学存在大面积的空白。
在家庭教育方面,有许多孩子对美术产生兴趣,在家或在学校业余时间练练笔,反而被斥责为“不务正业”,关于这一点,在农村家庭中普遍存在,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样的思想更是让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更无法发展,学生无法系统的接受美术基础知识教育,更谈不上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了。
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科学育人。重视美术教育,教育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引进课堂,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学校要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包括美术人材和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的培养。
二、加强美术老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在农村小学中美术老师缺员严重,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只好把美术课作为“搭配”课,就是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学校也不会分他们任教美术课,而让他们任教语文或数学课,这样专业美术老师大多无用武之地,却由那些喜欢美术或略懂点美术的老师兼任。现在许多学校的毕业班由于课务而取消了美术课,只好在业余时间,安排学生画五六张作业,应付检查。美术作为艺术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具有系统全面的美术理论知识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中,有非美术专业教师进行着美术教学,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也不具备专业技能,课堂授课效率低,不能对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不能从美育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学校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
三、因地制宜,激发兴趣,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美术课堂中应克服两种倾象。一方面,不能因为它课时少,对升学率无多大直接影响,或得不到某些学校领导的重视,就采取放任的态度;另一方面,不能因为强调了美术课当做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而设立的课目,对学生进行了过多的美术技能训练,或提出过高的要求。
在农村,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作品不太可能,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有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也很重视,教育投资意识比较强,抓住家长这个心理,就可以向家长做思想工作,为孩子买好一点的美术学习用品,班里的“富”学生多了,就会带动整个班的进步。考虑到条件差的学生还占相当大的比例,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该因地制宜做些调整,比如绘画,可以选择节材的形式,教学以线描为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像力。
工艺课的灵活性更大,除了简单的剪纸外,还可以让学生再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没有橡皮泥,可以用泥土,泥土的大小不受限制,在农村随处可见,更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再如纸塑,我们可以利用废纸为材料进行工艺教学和创作。
总之,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术。我们要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进行改革实践,使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不断规范化、合理化。让每一节美术课都充满活力,同时用手中的画笔点亮学生的心灵,让美丽永驻天地间。
〖生成过程〗 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话题在教育界已讨论了多年,美术教育也逐步走上了正轨,但在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中还存在着不足,例如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农村经济条件制约等。对此我们可以从转变观念。科学育人,加强师资,改善条件,重视教学,因地制宜等方面进行改进。
〖创新体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 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小学全面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不言而喻,美术课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
〖创新价值〗 美术教育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精神行为,其本质从来就是以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时代要求,必须为现代化的需求和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服务,同时作为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美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家国民文化素质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在新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问题二: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而不是教师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问题三: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
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还有吗?”……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的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变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形式呆板,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动起来。就像涂长顺老师说的,由原来的“填鸭子”到现在的“问鸭子”了。
就会造成评价的失真。这主要是未能掌握激励性评价的“度”而造成的。
二、今后的教学对策
1、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生命互动成长的过程,以师带生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具有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观念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否诚心诚意的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一个个具有个性且是鲜活生命的人,这是教学的关键问题。在教学时,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特点灵活的运用教材的内容,根据区域特点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即有选择性地删减,更注重以人为本,变不利为有利,从学生的实际基础为出发点展开更好的教学。
2、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境促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3、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并存
新课程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当中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我们要注意小组合作的时机。一要选准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来说,出现新知识,需要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合作探讨;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也有一定难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有争议的时候、而且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在辩论中求真。二要把合作技能当做重要内容教给学生。首先,要如同传授学科知识一般教会学生各项合作、人际交往技能。如,“善于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专注地听,眼睛注视着对方,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等。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通过模仿形成合作技能。三要注意在合作交流中,要提出合适的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空,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弱势群体,不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一定要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注重个性化的学习。
4、注重创设全面参与的学习活动,动静结合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