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epo论文
浅谈EEPO有效教学
覃秀莲
EEPO 新课堂是应对EEPO 有效教育的新要求来构建的课堂。EEPO 新课堂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教育的有效, 这与新课程的新理念完全一致, 它是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但在EEPO 方式的研究、实践过程中, 曾有不少的教师发现, EEPO 新课堂与传统的优质课有许多地方是一致的, 甚至认为EEPO 新课堂就等同于过去的优质课,为此, 在操作实践中, 有人仍凭着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设计教学, 然后再用EEPO 的某种课型方式生硬地往上套。其实, 这种认识是肤浅的, 做法是幼稚的, 这样的课,即使能套上一些EEPO 的课型要素, 但它也仅仅是外在的形似, 并不能体现EEPO 新课堂的神韵。仔细地揣摩,EEPO 新课堂在实质上与传统课堂包括传统的优质课,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备课的思路不同
在充分研究教材与学生的前提下, 传统的备课在很多情况下是跟着感觉走, 从部分的设计开始, 最后才形成整体;EEPO 新课堂则不然, 它首先确定的是课型方式, 由课型方式决定自己的教学步骤与策略。
EEPO 课型方式不是僵硬的教学模式, 它体现的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如“ 要素组合方式”, 它呈现的基本理念就是“ 七个要素轮换着用”, 即根据人的生理特点, 适时组织学生的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 避免疲劳, 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平台互动方式” 所呈现的基本理念是: 抓住关键要素, 搭建多向度平台, 使学生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让知识点得到有效的强化。又如“ 二元方式”, 它强调充分地“ 想”、科学地“ 做”, 让学生亲历一个科学的研究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确定了这样的课型方式, 下面的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的设计才能应运而生。所以, EEPO 的备课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 它是在新理念的支撑下进行的。
二、课堂上的教学文化不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 记忆型教学文化”、“ 传授型教学文化”。在很多的优质课中, 教师尽其所能,体现的不过是“ 展示型教学文化”, 展示的是教师本人的素质, 体现的是教师的水平, 学生仅仅是一种陪衬。EEPO 新课堂, 依托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操作技术, 它所呈现的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文化。EEPO 新课堂的教学文化是建立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的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的训练,约定、规则的制定, 表达呈现方式的运用, 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都是EEPO 新课堂教学文化的基本要素。EEPO 新课堂必须把EEPO 新的理念与教学活动融合成一体, 将这些新文化的基本要素变成现实的、常规的、自觉的教学活动, 形成一种常态,这样, 一个新的教学文化才能得以真正的生成,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EEPO 新课堂。
三、教师的关注点不同
有人曾说过, 一个成熟的教师, 在课堂上他的注意力的分配是: 80%在学生的身上, 20%在教材、教案上。正因为如此, 他才有可能随时地调控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地捕捉教学契机、机智地面对课堂生成。然而,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 是自己的教案以及教案流程, 是如何呈现自己的精彩。
EEPO 新课堂追求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东西, 即学生的知识性、个性、创造性, 以及课堂上“互动———主动———能动”的联动状态。用孟照彬教授最经典的话说, “ 在教学领域谁把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最擅长的知识性结合起来, 并使之大众化, 谁的教学水平就走入世界前列”, “ 谁要使学习者进入一流水平的培养状态,谁就要使学习者的联动(互动———主动———能动)进入常规状况(变成教学的自觉行为)”。所以, EEPO 新课堂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夯实, 更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训练、潜能的开发、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从课堂教学来看, EEPO 新课堂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学的实效。因此, 把课做实, 把立足点真正地放在学生的身上, 这是EEPO 新课堂与传统课以及所谓的“ 优质课” 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有效教育不能认为是一种教学模式,中国近二十年来出现的教学模式成百上千,但因为一种模式存在局限性,因而生命力非常有限,包括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衡水的“诱思教学模式”都非常局限,教育者只有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而是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研究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篇:EEPO论文
谈学习实践“EEPO有效教育”的心得体会
“EEPO有效教育”是集中西方最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它把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和东方最擅长的知识性有机结合,经创始人孟照彬教授重新整合、创新、并在近1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精华之作。“EEPO有效教育”的操作技术容易被广大教师接受,如果熟练运用,可以迅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EEPO有效教育”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找到了平衡点,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广大教师开辟了教学道路上新鲜途径。从初识“EEPO有效教育”,到深入学习研究“EEPO有效教育”,再到摸索实践“EEPO有效教育”,一路上,我摸爬滚打,几经尝试,几经失败,但最终“拨开云雾见天日”。以下是我学习探索实践“EEPO有效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转变观念和方式
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大胆探寻课程改革新途径,原来自己也注重新的教育理念的渗透,但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同有了方向,却没有可寻的道路一样,课程改革的步伐艰难。学习了“EEPO有效教育”,使我明白课程改革一定要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往的课堂教学常常满堂灌,其结果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收效不大。EEPO课型方式如旱地里的及时雨,使举步艰难的课程改革充满了生机。听、说、看、想、做、动、静的结合,符合新课程理念,运用得当能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活力。虽然自己平时也在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行动策略,但理论和实际难以结合,操作起来顾此失彼。EEPO课型方式的实践,使我们克服了往昔的盲目性,看、听、想、讲、做、动、静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同层次学生间形成的优势互补,及时解决了课堂中不少学习难题。而EEPO方式中的要素组合、平台互动这些课型方式可操作性强,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学生能主动收集资料,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作了有力的铺垫,教学效果显著。
二、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EEPO有效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培训,首要的问题是老师如何交主动权。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是传统课型最大的特点,许多教师从教以来一直如此教学,俗称“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2010年6月,我有幸参加教育局举办的EEPO教学方式的培训,并亲自聆听了孟照彬教授对“EEPO有效教育”的诠释。“老师有时要学会向学生示弱”,这话有点令人深思。示弱,是让位于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确实是明智的做法。《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的教学中,我运用的是要素组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同学通过对战争的分析,提出和平的重要性;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历史事迹的学习,高度赞扬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并产生了保护祖国的使命感和热爱之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融入了个人的见解并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这让习惯把着讲的我充分认识到,只要充分信任学生,并给足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就会带给老师惊喜和感动。学生的个性是各式各样的,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丰富多彩的,把每个学生的想法汇集起来,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一本读不尽、阅不完的书,就是知识的万花筒。“EEPO有效教育”倡导的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在快乐中学习。
三、注重导学案的设计
我们都在说“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这实际上也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但是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究、摸索,而又让人困惑的问题。EEPO教学的理念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EEPO有效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在上一堂真正意义上的EEPO课程时,不但要有教案,而且要有导学案。导学案是让学生课前进行了自学,而课堂上就变成了针对问题,答疑解惑的场所,这样课堂就如同知识超市一样,学生根据自己所需选择,即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没有兴趣吗?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也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为高效课堂创造了条件。今天我们要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把所有学生的学习都提高到一个自主学习的高度。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我导向——明确学习的目标,自我激励——有感情的投入,自我监控——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让学生能够把这一原理应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去。原有的试图说服学生、命令学生、简单重复已有的正确结论的学习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利,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完善学习方式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疑、调查、探究,关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有效学习。
四、课堂的变化
在以前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讲课,又要兼顾纪律监督,防止有些学生不认真听课扰乱课堂纪律,同时,老师还要发挥自己“火眼金睛”观察有没有学生睡觉,传统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参与到课堂来。自从运用了EEPO课型方式上课后,我深有感触,昔日“听话”的课堂变成了“对话”的课堂,“众星捧月”的课堂变成了“群星灿烂”的课堂。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点拨形成的立体思维网络,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课堂的确“活”起来了。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约定、角色分工、汇报成果等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做好,需要一段时间的规范训练,多练几次,熟悉了,学生和教师都会喜欢上这种愉快的教学方式。
五、学会教学反思
我在“EEPO”课型方式的实践中,经常反思自己当天的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新的课型方式如何去把握?”如此不断反思,给了我很多启示:
1、在采用新课型方式时,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EEPO”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丰厚的知识和不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是学不到手的。
3、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后,他们收集到的资料丰富多彩,学生这个课堂资源不利用实在可惜。
六、效率优先、过程优化
EEPO课型方式的精髓就是效率优先,过程优化,但说来容易,做来难,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大胆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尤其应该注意让学得快、学得慢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都有一定的发展。
战胜自己,告别昨天,是艰难的,痛苦的,但参与了EEPO课型方式的老师们,毕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毕竟是感受多,收获多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之后,往往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愿每一位老师都能在“EEPO有效教育”的实践探索的“灯火”处寻到那人,那景。
第三篇:EEPO论文
打造魅力课堂——“MS—EEPO有效教育”
“EEPO——有效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教育要讲效率,过程要讲优化”,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从学习方法上训练学生,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知识个性的创造。EEPO的学习方法训练中,其约定、倾听、关注、利用资源和空间合作效率等,让我们的课堂呈现一种生动的师生默契,生生默契的活力课堂。
本学期我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孟照彬教授的EEPO培训。对EEPO有效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多次组织我们学习“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并且让我们把“EEPO——有效教育”和“生本课堂”进行有效结合,运用于课堂。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双基”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那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率,改革课型和结构,处理好师与生,生与生,教材与学生相互关系。EEPO所总结和创造方法,在许多方面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往教学中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效果不好。如:数学教学方面。在老套的课堂中,老师多讲,反复讲,多做,反复做,课堂呈现满堂讲,满堂灌的学习现象。学生累,学生烦,学生厌学。有不少学生对课堂没有新鲜感,上课没有精神。写作业总感到头疼,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一个个检查,一个个批改又必须花很多时间,作业出现的错误由教师的全批全改,也耗费很多时间,可向学生反馈的结果很多时候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而加以改正。课堂上教师习惯在全班提问个别学生,能开口说话的人不多,学生参与率很低,课堂有时是一潭死水。
本学期我尝试用EEPO的平台互动方式和要素组合方式操作。首先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推选组长。然后训练团队合作,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虽然他们年纪还小,但他们认为老师给了他们一个学习的平台,就是相信他们能行,在组长的带领下很自觉地学习。如探究新知的小组合作,互相讨论,组长安排记录员做好记录。检查反馈给老师,老师再根据组长的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这样全班都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也不会有漏网的鱼了,同时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在全班汇报的时候,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对不到之处,同学们给以补充,这样的课堂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采用EEPO的课型上课,也使昔日的听话变成了“对话”,“众星捧月”的课堂变成“群星灿烂”。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相互点拨的立体思维网活起来。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本学期的《2、3、5的倍数的特征》的时候,先给孩子们布置一张前置作业做好预习,课堂中再让孩子们合作讨论。团队合作探究2、3、5的倍数的特征,组长记录,最后各组展示学习卡。各组成员互相观看,互相评价。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又以学生的身份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方法调整。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展示学习卡后又让学生合作总结2、3、5的倍数的特征。这堂课学生们的表现和学习能力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这堂课虽然操作不太流畅,但有一股活力,与平时传统的教法相比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队合作发挥了作用。每个队员都为本组的荣誉在组长的组织下积极地投入学习。如1号小组组长黄幸宁检查组员李鑫的前置作业时发现了几处计算错误,立即指导他修改。她在辅导同学时自己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差生也减轻了心理压力。
2、集体探究新知,寻找2、3、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规律时,大家各抒己见,共同讨论,总结出2、3、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学起来就得心应手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互动好,枯燥的新受课变成了有趣的活动课了,无形中培优补差工作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落实。
3、在学习的过程中“听、看、讲、想、做、动、静”几个环节培养了儿童勤动手,动脑,乐于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课堂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EEPO——有效教育”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魅力。作为一名实验教师,我应该善于接受新的信息,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教和学的实际效果。EEPO还有很多理念和操作程序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体验。
第四篇:EEPO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当前,面临有很多学生厌学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通过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深有感触,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他的期望太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专心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因为我们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
4、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5、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有的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的技巧,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效果,只是一味地满堂灌,致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评价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第五篇:EEPO学习心得
学习“EEPO——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西安经开区泾渭学校 秦 潇
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EEPO教学模式活动,做为数学组的一员,我也积极投入到了探索之中。
通过课前了解,作为教师必须学会撑握3-5种的教学方式。其中“基本上课方式”——要素组合方式。指的是,把 “听、看、讲、想、做”这几种方式组合起来上课,效果最好。因为孟教授根据研究发现,教学方式只需要学生看来学习的,学生只能掌握20%;如果是以讲与听结合起来的方式教学,学生能掌握30%;讲、听、看三者结合起来,学生能掌握50%;讲、听、看、想结合起来教学,学生能掌握70%;而把讲、听、看、想、做结合起来,学生能掌握90%。特别是“想、做”这两种方式,属于开放性的、动态的方式,把它们同“听看讲”这样的静态方式结合起来,这正好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前15分钟最集中,老师们应充分利用这前15分钟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那些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过于复杂情境的教学设计都是与规律相违背的,我们的教学课前预设应该是:导入环节——简单、有趣;探究新知——做中学;复习巩固——动静结合。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应是怎样的形态?未来的教师应具有怎样的素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应怎样有效控制?……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在为期三天的讲学中,孟照彬教授为全体教师作了专场报告和培训,并现场演示了其创立的“第六种教学方式”,分析了目前国际、国内的教育现状,介绍了“有效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方式。孟照彬教授在讲学中,将平台互动方式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及管理调控机制等几方面综合起来形成的这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通过现场演示、现场互动、课例点评等,向学员们阐明了创造的方法论,并在许多方面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让与会教师深受启发。在小组讨论中,老师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eepo—— 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其操作系统包括:
一、学生学习方式,2、教师教学课型方式,3、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训练内容包括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利用、约定与规则动静转换、一般性激励、学习的表达呈现、速度训练(记忆、阅读、写作、记录、计算等速度训练)、社会实践体验等。
教师组织教学的课型方式包括许多种,这里介绍以下三种:(1)要素组合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重点是关注看、讲、想、做、动、静以及各要素交换使用等教学互动要素。
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其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顺应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单纯看,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效率只有30%,学生讲、听、看想结合,学习效果达50%,如果讲、听、看、想、动静转换,学习效果可达70%,如果各要素有机的巧妙组合运用,教学效果高达90%。
(2)“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平台互动方式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通过有效教育的探索,我认为,有效教育将人们原来轻易不敢问津的高深繁杂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及技术方式,尝到了有效教育„化繁为简‟的妙处和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