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
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
内容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进入了幼儿园的课堂,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冲击和挑战。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模拟性、启发性的直观手段。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诱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让幼儿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关键词:
信息技术、数学、兴趣、创新、主题情境 正文: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而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我们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课件正是这样一座桥梁。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的吸引着幼儿,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幼儿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使我们的教学日益综合化和现代化,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运用flash动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幼儿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当幼儿对于所学事物建立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它能使幼儿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信息技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同时它又能创设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在导入部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幼儿园大班开了一个联欢会,可热闹了,有的小朋友在唱歌,有的小朋友在跳舞,幼儿园为了办好这次联欢会买了好多的水果,准备分给所有的小朋友,可是到了最后,有的水果还剩很多,有的水果却已经没有了,于是,有些小朋友不开心了。动画型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和注意,通过刚才的故事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会有小朋友不开心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组织幼儿讨论,从而揭示课题,生动形象的信息刺激着幼儿的感官,把幼儿带入趣味性故事情境中,引发幼儿想象。通过信息技术灵活的操作手段,配以动画效果和声音效果,又再次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性,同时还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认知动力和能力,推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巧妙地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会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产生好奇心,而因为幼儿的抽象思维比较差,他们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推理无明显反应。所以在面对数学教学中的抽象现象知识或抽象的概念时,幼儿往往不能理解和掌握。但利用信息技术其自身的优势可以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具体可观的事物,从而使幼儿得到更多的感性经验,为进一步形成数学概念、掌握知识打好基础。如: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一知识点幼儿总是掌握不好,理解不清。过去往往是教师用模型时钟机械化的重复操作,语言反复强调,不仅操作不方便,效果也不尽人意。但是在多媒体课件中这一难题就不会存在。在课件中创设故事情境——参观时钟王国,让幼儿观察画面上呈现的一个大钟面,并预设分针走一圈,时钟走一格的程序。鼠标点击一次,那么幼儿就能清晰的看到时钟的分针走了一圈,而时针走一格,然后定格。如此反复点击,当点击到第十二次时,幼儿就能马上得出结果:分针走了十二圈,而时针只走一圈。虽然只是课件的一个片段,但它却将抽象化、概念化的知识逐步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降低了幼儿理解的坡度,有效地突破难点,使幼儿轻松地掌握新的知识点。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形成初步的数、量、形概念。数概念不同于其它知识,它相对于其它知识更为抽象和复杂,幼儿的知识经验比较贫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还不能理解许多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同时幼儿的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因而造成了幼儿必须在特定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flash课件以其生动丰富的动画、逼真的声音,为幼儿呈现一个动态的画面,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其客观世界的很多事实和现象、物体的数量、空间特性、形的概念等,具体、清晰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刺激着幼儿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从而获得有关数、量、形的经验,形成初步的数、量、形概念。教学相邻数时,我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了一幢房子,房子里住着数字宝宝,数字宝宝都有邻居,前面的邻居是小邻居,后面的邻居是大邻居,以邻居的方式让幼儿认识相邻数,利用多媒体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获,动静结合,引发了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如在教学“认图形”时,我向幼儿介绍,今天老师带了几位图形朋友来,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半圆形一个个都像真的飞到了我们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幼儿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的显示五个图形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节目:有绿绿的草地(三角形),有房子(三角形、长方形),烟囱里还正冒着烟(半圆形);有漂亮的小轿车(长方形、圆形、正方形);有在水里游泳的鸭子;还有长长的的火车(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幼儿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幼儿回答十分积极踊跃。简单的图形拼组出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此外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去再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幼儿的潜能,使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更加强有力的认识手段,有助于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变难为易,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学习数学应该是贴近于日常生活的,但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我们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的特征,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幼儿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章艳、杨卿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素质教育探讨 2009、10
2、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3、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01月
第二篇:浅析力量运用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一、对于舞蹈中力量训练的认识„„„„„„„„„„„„„„„„„„„3
(一)力量训练的内容„„„„„„„„„„„„„„„„„„„„„„„3
(二)力量训练的意义„„„„„„„„„„„„„„„„„„„„„„„3
二、对于舞蹈中力量训练重要性的分析„„„„„„„„„„„„„„„„4
(一)力量训练的范围„„„„„„„„„„„„„„„„„„„„„„„5 1.耐力素质„„„„„„„„„„„„„„„„„„„„„„„„„„„5 2.爆发力素质„„„„„„„„„„„„„„„„„„„„„„„„„„„5 3.动力素质„„„„„„„„„„„„„„„„„„„„„„„„„„„„5
(二)常见的力量练习„„„„„„„„„„„„„„„„„„„„„„„„6 1.腰部肌肉的力量训练„„„„„„„„„„„„„„„„„„„„„„„„6 2.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6 3.腹部肌肉的力量训练„„„„„„„„„„„„„„„„„„„„„„„„6
(三)力量训练注意事项„„„„„„„„„„„„„„„„„„„„„„„7 1.力量训练前要做好准备活动„„„„„„„„„„„„„„„„„„„„„7 2.力量训练结束后放松练习„„„„„„„„„„„„„„„„„„„„„„7 3.训练动作要规范„„„„„„„„„„„„„„„„„„„„„„„„„7
三、舞蹈作品中力量的作用„„„„„„„„„„„„„„„„„„„„„„7
(一)《天遇》作品中力量的作用„„„„„„„„„„„„„„„„„„„„8
(二)《天鹅湖》作品中力量的作用„„„„„„„„„„„„„„„„„„„9 结语„„„„„„„„„„„„„„„„„„„„„„„„„„„„„„„10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浅析力量运用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摘要:舞蹈在中国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巫术,是一种祭祀活动,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同样也跟中国原始社会的劳动分不开,人们在劳动中为了让彼此知晓自己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开始了通过肢体语言的动律,形象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后产生了舞蹈,后来经过发展。当然对于舞蹈的起源发展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本文中主要论述的是舞蹈当中力量的运用,包括力量的重要性,重要意义的方面,没有力量的支撑没有办法完成舞蹈动作,同样也要根据舞者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也要分析不同部位的训练方法,中国和国外演员在身体结构的差异不同,找到互相取长补短之处。本文以两个对比性较强的舞蹈作品做分析,分析其力量在舞蹈中的作用,更加深刻的揭示出力量的重要性。关键词:舞蹈训练,力量训练,作用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use of force in dance Abstract: in China dance originated in China witchcraft, is a kind of ritual activities, art is one of the oldest, also with China primitive society labor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people in the labor in order to let each other know their meaning and emotion, began legal action through body language.Your emotional expression image, and then produces a dance, then after the development.Of course, the origi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ance for many scholars have their own view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use of the power of dance, including the strength of the importance, significance, no power support there is no way to complete the dance moves, and also to develop different training program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analyze the training individual dancers.F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actors differenc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body, to find each other.In this paper, the two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ance works, analysis of its strength in the role of dance, a more profound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power.Key words: dance training, strength training, role 1 引言
在文化产业日益发展的现今社会,人们对舞蹈的要求不止局限于娱乐,更是一种对美的要求,对于专业舞者的要求也同样日益提升。在专业中要求突破创新达到更高的水平,同样离不开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教师通过有规律地舞蹈训练来培养舞蹈演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对舞者肢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发展各项基本能力和专业素质,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舞蹈训练同样包含着方方面面,软度是一个舞者最基本的素质,能力是一个舞者可以优美的完成舞蹈动作的前提,而这些基本的素质中力量是贯穿始终的,我们知道舞蹈训练不是单一进行的,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没有基本力量的支撑,根本完不成舞蹈训练,由此可见,力量在舞蹈训练,以及舞蹈作品的完成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一、对于舞蹈中力量训练的认识。(一)力量训练的内容
舞蹈的力量练习包括在基本功训练的方方面面,例如芭蕾中的擦地练习,看似平常,却包含着脚尖脚腕,大腿内侧肌肉的收紧力量练习,一个基本的站姿,同样也需要力量的支撑,手臂外旋用力,挺胸收腹,肩胛骨、臀部同样在用力。可以说力量包含在整个舞蹈当中。以芭蕾基训举例,擦地,蹲,五位擦地,小踢腿,小弹腿,环动,腰部练习,跳跃练习,全部都是力量练习所包含的内容。只有扎实基本功的练习,才能将肢体灵活运用在舞蹈动作当中,才能使每一个动作完成的有质感。
(二)力量练习的意义
有人认为舞蹈中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软开度,那么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力量,最基本的下腰搬腿可能都没办法完成。就可以看出力量素质是作为专业舞蹈训练中最基础的内容,舞蹈以人的肢体语言为核心,用身体动作诠释作品,展现所想表达的内容,只有拥有良好的肌肉控制力,才能保证舞蹈动作的完成,才能使动作富有质感,达到我们审美的需求。拥有良好的力量素质,肌肉控制力,不但可以保证我们在舞蹈动作中少受伤害,还能锻炼肢体协调性,充分发挥舞蹈技术水平,创造更多优秀作品。
舞蹈力量的训练,同样也是对个人肢体肌肉的训练,舞者演员通过力量的训练达到可以掌握肌肉的能力,同样也在肌肉的作用下完成舞蹈动作。专业舞者和业务舞者,在这一方面同样可以看出差异,重心不稳,同样也是对肌肉控制力差,力量练习不到位造成的差异;,更好的让自己的身体成为传递美的工具,将肢体语言和内心情绪情感相结合。
如现当代舞蹈需要的不仅仅是爆发力,通过肌肉力量的练习让肢体更加稳定,从把杆动作到地面动作,都需要舞者拥有力量控制自己的肢体,从而更加完美的完成动作,一瞬间静止的点同样需要力量的控制,爆发力与控制力的结合。民族舞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在藏舞中一个简单的颤膝,也有力量的运用要做到颤而不窜,体会力量的收放自如,太松就会丧失质感,太紧又会显得动作僵硬;古典舞又是万变不离其圆的本质,在圆中做动作,更是控制力量的转移,运动。弹跳,旋转,提沉,呼吸都有力量始终蕴含其中,更是对肢体肌肉的控制力的体现。作为舞者还要训练的就是技术技巧方面的训练,没有力量的支持,跳跃动作跳不高,旋转动作站不稳,在一些翻的技巧中也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造成摔倒、扭伤的不良后果。对于一个专业的舞者,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需要良好的肌肉控制力,特别是中段,背肌腰肌,腹肌,腿部力量,甚至膝盖、脚踝、脚背、手腕、以及 3 面部肌肉都应该进行全面系统的力量训练,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舞蹈的美感,不分国界,尤其是现今的社会,各国之间加强文化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当然根据不同国家,不同舞者,同样都是力量训练也会产生差异。
二、对于舞蹈中力量练习重要性的分析(一)力量练习的范围。1.耐力素质
上文也曾提到过耐力力量训练同样是我国舞者训练必备内容之一,耐力是动力性和静止性中长时间保持肌肉的紧张而又不能降低效率的运动能力,它是力量和耐力的综合能力。作为舞者演员,要想完成一个好的作品或者是大型物件作品,没有耐力是根本没办法完成的,舞蹈表演的时间越久,越是要求舞者在整个表演过程都要精力充沛,根据舞蹈的特点。
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也要根据年龄体能的不能制定不一样的方案,着重训练动作的单一次数的反复,例如中跳练习,要尽可能多的重复跳跃的次数,达到耐力的训练怒地,逐渐增加负荷量 2.爆发力素质
爆发力量即爆发力,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使身体快速起动的动作或迅速腾空的力量。身体快速位移,起跳腾空等急速运动都需要爆发性力量,能否有效的完成快速运动的技术动作以及跳跃性技术动作很大部分都取决于舞者的爆发性力量,它需要速度与力量高度结合。中断爆发性力量素质也是体育舞蹈的核心素质,是连接下肢与身体的纽带。爆发力首先可以从弹跳方面举例,一个舞者的弹跳能;哦往往体现在爆发力素质的好坏,一个高质量的弹跳,不仅要求舞者完成动作的质感,而且瞬间离地所需要肌肉的爆发力作为基础。爆发力可以说是存在每一个舞蹈动作中,渗透于舞者体内贯穿每一个细节,因此爆发力的练习不能忽略,也需要时间来磨合。
在舞蹈训练中经常见到的爆发力的训练方法,例如跑步训练,很多艺校以及艺考的学生,在早功之前要进行晨跑,但是并不是针对爆发力的训练 ,要想在短时间提高舞者爆发力素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50米,100米的短跑训练,据了解,曾经一名“桃李杯”舞蹈演员经过不断地短跑练习,从原来的九秒多,提高到七秒多,因此短跑运动,是短期提高爆发力最简单的方法,在大踢腿中同样也体现了爆发力的练习。总之爆发力素质的训练贯穿整个舞蹈训练,同时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训练意义。3.动力素质 4 古典舞中有很多灵活的髋部动作,很多国类外优秀选手髋部在多维空间做摆动和转动的大幅度动作,让舞蹈更具欣赏价值,髋部的运动也是古典舞项目的主要技术特征之一,髋部在运动中主要做上下的挤压绕动,上身的力量充分向中断挤压,这就主要是需要运用髋部深层的小肌肉群和身体的中断力量。提高髋部的动力力量,让舞姿更加妩媚动人。
(二)常见的力量练习1.腰部肌肉的力量练习
腰部肌肉是人体中做不发达最不好练习的一块肌肉群,但是腰部也是任何舞蹈动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论是在现当代舞蹈,芭蕾舞蹈,民族舞蹈,以及各种技巧练习中,腰部力量都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控制整个上半身的稳定性。腰部力量练习,也要注重循序渐进,背肌练习也是最常见的腰部力量练习之一,可以根据舞者能力逐渐加长控制时间,另外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就是,下半腰,在空中耗住,不要轻易落地,同样也可以达到训练目的。但是腰部肌肉同样也是非常脆弱,又有非常多的神经经络和骨骼,都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在腰部练习之后,一定要注意回腰和放松的练习。2.腿部肌肉的力量练习
腿部肌肉力量的练习,同样也是作为一个舞者必需具备的素质之一,踢腿的爆发力,旋转的稳定性,舞姿的控制力都离不开腿部肌肉的力量,大腿上的肌肉群又分为大腿肌群,小腿肌群,大腿肌群又分为前外侧,后外侧和内侧三个肌肉群,小腿肌肉群又分为前群,后群外侧群。最常见的肌肉练习有我们的控制锻炼大腿肌肉群,蹲练习我们大腿内侧肌肉的力量,芭蕾中常见的小踢腿和小弹腿以及大踢腿都是锻炼腿部肌肉力量的,腿部肌肉繁多,锻炼方法也是较其他部位最多的。但是同样要注意力量练习结束后的放松练习。舞蹈演员以美为主,防止肌肉粘连成块。
3.腹肌肌肉的力量练习
腹肌的练习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甚至觉得在舞蹈当中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增强腹部肌肉机能,可以保护脊柱不受伤害,同样跟身体其他肌肉群都是相辅相成的,在舞蹈中任何的肌肉力量训练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一个肢体,一块肌肉,可以脱离群体独立完成舞蹈动作,在控制中腹肌同样也要用力夹紧,保持身体平衡,在下腰结束后同样要依靠腹肌力量使身体直立,而在舞蹈动作中腹肌的作用更加突出。腹部力量练习的训练通常有仰卧起坐,腹肌训练,把杆下腰起立都是对腹肌的训练,腹肌训练不像腿部训练那么立竿见影,同样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才能练出想要的结果。6
(三)力量练习的注意事项 1.力量训练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力量训练同样也是肌肉的训练联系虽然不像体育运动员一样对力量的要求那么强,但是在训练之前也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提升肌肉热度,肌肉收缩的阻力减小,预防肌肉拉伤和疼痛。
2.力量训练结束后放松练习
舞者在大强度训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放松练习。这是因为训练的过程中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肌肉容易粘连,形成肌肉块,影响肌肉的弹性,同时作为舞者对美的要求,不进行放松练习也会影响肌肉的线条美感,舞蹈区别于体育项目,不仅要锻炼肌肉的收缩弹性,也要注意整体的美感。
3.训练动作要规范
在力量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动作规范性,例如芭蕾基训中的蹲练习,锻炼大腿内侧肌肉的收缩和力量,一定要注意收紧臀部,在训练中动作不规范,很难锻炼到预期的效果,也容易将大腿外侧肌肉越练越发达,从而影响效果。对每一个动作都要有意识的体会肌肉的收缩,互相协调的关系,只有这样的练习才能满足高难度的动作对力量的要求,同时也不会影响肌肉线条的美感。
三、舞蹈作品中力量的作用(一)《天遇》作品中力量的作用
随着《武林争霸》节目的播出,很多人开始关注着舞蹈,舞蹈表演和舞蹈比赛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新一代优秀的舞蹈演员刘福洋和朱洁静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并不陌生,中美舞林冠军对抗赛双人舞《天遇》,两个舞蹈演员配合默契,古典舞中夹杂着蒙古的元素完美地诠释了这支优雅而高贵的双人舞蹈,悲怆而又凄美,浪漫而又神秘的爱情故事。
整个舞蹈虽然只有两分三十秒的时间,在表演中一次次的得到了国际友人的掌声,可见其感染力。同样力量的训练最后的目的是要应用于作品之中,给观众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这支舞蹈中,同样也蕴含着非常多的舞蹈双人技巧,连续几个空中翻越,不光需要男演员的力量将女演员抛出空中,同样也需要女演员全身肌肉收紧,在空中背肌,腰肌,腹肌,大腿肌肉一起,互相依存,借力发力,才能呈现非常漂亮的双人技巧;而动作虽然简单,却也拥有一定的难度两个人完全同步的动作,得到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当然默契也是至关重要的,除了默契意外,也不难看出力量的运用,男女演员在力量训练中和自身生长发育本来也存在这一定的个体差异,在作品中可以看到,男生女生要完成同样的动作,对于女生而言,也 7 是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如果没有良好的力量训练方法,没有台下刻苦努力的练习,也没办法完成,干净利落的滚地,不胜繁多的旋转,引人注目的托举,每一个深长的呼吸,把两人纠结难舍表达的极其细腻,完美的呈现了古典舞中的毯技,赢得了国外友人的掌声。
当然中国舞蹈和国外舞蹈也是有区别的,在这段舞蹈中,很少可以看出舞者个人技巧展示,而更多的是双人配合完成的动作,这也是中国创编舞蹈的特色,具有剧情,带有情感的演绎着人物形象,这一点就区别于芭蕾舞剧,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天鹅湖》,虽然戏剧性很强,但是其中舞蹈个人技巧展示也是有非常多的地方。
(二)《天鹅湖》作品中力量的运用
《天鹅湖》舞剧共分四幕,是芭蕾艺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杰作,也是人类几千年舞蹈文化的最高峰,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芭蕾舞蹈团演出场次最多,版本最多,观众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部芭蕾舞剧。芭蕾舞有着复杂的结构形式和特定的技巧要求,在我们大学所接触的芭蕾基础训练,也只是就牛一毛,这个舞段同样包含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以及男女独舞的部分,不难发现全剧中有非常多的技术计较,这也跟我们中国创作的舞蹈作品,有些大不同,所以芭蕾中更加注重力量的练习,尤其在作品中32个“挥鞭转”更是震撼人心,挥鞭转就是在四位转的基础上出收腿,出腿不低于九十度,不只是动力腿肌肉加紧,保持外开,主力腿同样也是非常重要,脚尖立起来要稳,转的时候身体要正,如果脚上没力量是很难做到的,还有就是一开始的蹲,我们也知道挥鞭腿时就熬后跟不能着地所有的力量都是最开始的蹲所带动的,用力不能过猛这个时候爆发力太强同样也会导致重心偏移,没办法完成动作,大学四年,班上挥鞭转的平均值也屈指可数,更何况要完成32个挥鞭转,难度也同样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力量的支持,是不能完成的,甚至都没有办法跳完整个舞剧。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国外的舞蹈审美可能有所不能,身体结构不同同样训练模式也不同,在这些所有的不同之处中,对力量的训练和重视都是大同小异的,更可以看出力量运动在舞蹈的方方面面,舞蹈的各方面素质也是相互依存的,从来没有过独立存在,又要满足舞蹈美的需求,所以肌肉的训练又区别于体育训 8 练。没有力量就没有办法完成一个作品,力量贯穿始终。
根据中国舞者和欧美国外舞者肌肉分布特点的不同中国舞者的训练更着重于耐力的训练在身体各部分肌肉天生就比国外舞者弱的基础上,想要赶超也更是遥不可及。但是在训练中我们同样可以根据体型的不同,着眼于耐力,灵活性的训练,在《舞林争霸》中,中国版本跟美国版本的舞蹈类型还是有区别的,中国舞者以柔为美,在柔中同样体现了力量的运用控制力的练习由此可见,而欧美版的以力量街舞技巧为主的表演形式,同样也发挥着他们体型和先天肌肉的优势作用。
因此可以看到,中国舞者侧重于耐力,流线型肌肉的训练,从而达到肢体具有很好的控制力,完成作品;欧美等国外舞者侧重于肌肉的坚实训练,从而完成挑战更高难度的技术技巧。9 结语 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要经过非常严酷的蜕变过程,很多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就放弃了,留下的都是很多坚强,愿意在这天路上走下去的舞者。通过舞蹈训练达到舞者基本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舞蹈基本功也不是两三天就可以看到结果的,科学的方法和指导也是非常的重要。在所有素质训练中最重要的力量训练,就需要我们进行全面分析,从人体肌肉骨骼的不同,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结合肌肉和肌肉力内在的联系进行了解分析。在中国舞蹈创作中也可以多学习国外优良的训练方式,取长补短,继续开发力量训练与运用突破,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参考文献
王步标,华明《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高云《舞蹈解刨学》【M】 北京:高等出版社,2004 汪薇,《我国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J】大舞台2014 李娟,《论舞蹈意境的审美特征以及创造》【J】音乐时代,2013 蓝凡,《舞蹈形式导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报2003 李世昌《运动解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洪艳,《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7 10
第三篇: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定稿)
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
东新小学
田贵红
【内容摘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当前发展的一种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尝试,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从而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信息技术给我的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活力,使我的教学工作变的更加轻松。运用信息技术,能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能更好帮助学生学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它能把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形象地再现于课堂之中。电脑演示把烦琐的教师语言能直观展现给学生们。它转变了我的教育思想,使我的课堂活跃起来,充满了多彩的颜色。教给学生们健康的上网,正确的对待网络与自己的关系,让网络辅助他们的学习。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的多元化,能使学生的思想长上翅膀,在科学知识的蓝天下,展翅高飞。
【关键词】信息技术
融入 小学
数学
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的辅助我的教学,我在数学的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我的数学课上的应用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关键是教师要“学会使用”
首先教学质量的高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关键在教师。只有在教师真正掌握、能灵活运用的前提下,才能去用和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使教师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基础。
其次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唯一的信息源,转而成为信息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了,教师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软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迎接现代教育技术对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挑战。
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让教师参加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走出去学习或通过教师自学等途径来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
二、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营造了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形象的情境是小学数学的最有力的支持。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大量的图象、图形、动画、视频以及各种音频信息,为各科教学创设仿真的或虚拟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地进入课文的情境或意境之中,既能使学生更好理解与感悟抽象的文字概念,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营造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在的愉悦的情境中学习,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不仅使知识达到牢固记忆,并且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在教学的开端就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情”和“趣”下功夫。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时,有个知识难点,是已知游泳池的长、宽、高求游泳池的表面积。我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在屏幕上放映游泳馆里人们游泳的场面,然后谈话:“同学们喜欢游泳吗?学生兴高采烈答:“喜欢,喜欢”。我接着说:“上个周末老师去游泳馆游泳了,我遇到了一个问题谁能帮助我解决呀?”这时学生们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着急地说:“老师快说呀。”我接着说:“我遇到了两个小学生,他们谈论一个问题。”一边演示带声像的动画课件:两个小学生的对话,意思就是估算游泳池的表面积,小学生目测出了游泳池长、宽、高的数据。我说:“仔细观察游泳池谁能帮助估算一下这个游泳池的表面积呢?”边演示边将画面停留在整个游泳池上。有的同学小声说:“游泳池五个面组成的。”我追问了一句:“同学们,游泳池有几个表面呢?说说理由。”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五个”,有的同学还开玩笑地说:“如果要是六个表面的话那怎么游泳呀。”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不时时机地说:“仔细观察游泳池,怎么列式呢?”同学按照自己的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课件依次演示每个面的面积求法,最后得出游泳池的总面积。最后屏幕演示那两名小朋友其中一名小朋友的正确解答。我对同学们说:“我们同学能用更多方式求游泳池的表面积,你们更棒!”学生们的积极性倍增。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们有身临其镜的感觉,使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使教师由单纯地讲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讲解者,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 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 获取知识。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成员汇报。运用电脑出示复习题和引导的题。学生自己完成后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派代表用电脑演示自己的做法。每个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接着课件出示新课,出示了应用题的各个关键的条件,让学生仔细观察编出应用题。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接着让学生电脑演示自己编的应用题。其他同学们给与评价后完成列式计算,再用电脑演示给同学们看。这一系列交流的环节都是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完成的。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活跃了他们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加爱学数学。
(二)转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消极被动地听讲,始终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而现代教育媒体走进课堂,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 为学习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 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三)增强了媒体的作用,使教学媒体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媒体只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的工具,而现代 教育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后,进一步增强了媒体的作用,电教媒体直接介入教学 活动过程,以其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从而成为学生新的认知工具。如在数学课上,讲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0”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三角形,学生勿庸置疑,但是其它的三角形呢?尽管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学生也不太理解,当我们在计算机上运用《几何画板》软件,画出一个任意三角形,度量出其角度,再加以计算会得出它的内角和为1800,并可以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其特征会不变。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加深印象。又如:当讲到正方形的展开图时,当老师画出了展开图,大部分学生也许也难以完全通过想象而理解,如果运用Flash软件,在计算机加以制作后,进行展开演示,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学生会一目了然。
(四)缩短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认识事特的过程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 运用知识几个环节组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则把上述环节融合为一 体,以其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特有优势,缩短了时空距离,把远方的东西呈现 在学生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促进了学生多种 感官直接参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教学过程,从而缩短了学生认识事物 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意志 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首先出示例题:“一台冰箱的价钱是2500元,一台饮水机的价钱是冰箱的五分之一,一台饮水机多少元?”问:同学们怎样解答?学生们很快的说出了算试,然后电脑出示线段图,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出其他的解答方法,通过电脑操作、演示、讨论、观察、思考、理解,同学们分别说出三种正确的算法。
通过电脑演示,同学们更加直观的理解了题意找出了不同的等量关系,寻找到了不同的解法,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使学生开阔了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转变了教材单一的局面,使新型的音像教材不断丰富。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学领域后,新型的现代化的教材体系出现了,幻灯、投 影、录音、电影、电视、光盘、计算机软件等新型音像教材按照人的认识规律,以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信息,丰富教材内容,这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刻的变革。如:《圆锥的认识》中,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同学们对圆锥有了直观深刻的了解。使学生们很快就了解了圆锥的基本形态和具有的特征。尤其是圆锥高的演示,由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课件中用一条线表示出来,既节省了时间又不用老师过多语言的讲解。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融入了数学课堂,以其形象性、趣味性、高效性等特点,激活了数学课堂,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学生学习新知搭桥铺路,拓宽视野,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看看我们的现状,看看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迅速提高,想想21世纪对于人才的要求,想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再等了,不能再等别人帮我们来搞开发,我们必须自立、自强。相信,我们的努力会让以后的教学更加完善。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总之,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转变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它使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使我们教学更加快乐,使学生们的学习更加轻松。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工作融入了无限的力量。
第四篇:浅论如何将“活动——发展”教学模式运用在会计教学中(出版)
浅论如何将“活动——发展”教学模式运用在会计教学中
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朱逢杰
【内容摘要】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以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在各学科教学中,已逐步采用 “活动——发展”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通过开展活动,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在会计这一专业学科中,我们作为中职类职业教育工作者,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会计专业的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着潜在的要求。本文仅就此谈一些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
【关键词】:“活动——发展”、实践、创设情境、能动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形象地称之为“静听课程”,它有利于老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学效率较高,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会计的课堂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单纯运用讲授型的课堂教学,只能培养出一批实践操作能力差的教育“次品”,我们需要合理选择适用的教学模式去有效地引导学生。“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就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笔者将结合自身会计教学过程中一些心得体会,浅谈个人的一些教学见解。
一、“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概述
“活动——发展”教学模式是活动化教学中的一种,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构建“活动——发展”教学模式旨在建立一个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体 1 系,正确把握职业活动的教学特征,探索其教学规律,充分发挥专业课的特有功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质疑——思考——定义
会计是一门专业学科,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的概念时,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往往很难将概念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思考,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企业资金周转过程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让学生合上课本,展开讨论:“假设你是一个企业家,手头上拥有一笔资金,你将如何运用这笔资金产生更多的利润?”,学生顺着主题去思考,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利用这笔资金建立厂房,购进设备、原材料,投入生产,产出产品,投入市场,产生利润等。这时我们可顺着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加深课程的理解,从“建立厂房,购进设备”,我们可在这一点上引申出“固定资产”的定义及要求;同样原理,也可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原材料、生产成本”等会计科目的定义,这样不仅消除学生初接触会计知识的神秘感和疑惑,而且为下一步知识的引入垫定了基础。
(二)讨论——归类——总结
在开展教学过程时,我们要擅于引导学生开展必要的讨论活动,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再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出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例如在《基础会计》涉及到了生产核算过程中多种人员的工资问题,如生产车间的工人、车间管理人员、厂部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学生在进行核算过程中,往往容易混淆,所以,我们应让学生直接参与讨论,再进行有效地归类,并作出总结。如我们事先提出讨论的题目:“四种人员的工作特点是什么?与生产有无直接联系?”,经过一番讨论后,我们可进行归类总结:
(三)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活动——发展”教学模式下,提倡的是以学生动手为主,体验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基础会计》的会计凭证这一章节中,记账凭证附件的处理是个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操作部分。所以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授课时,课前可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常用的原始凭证(如:车票等)、浆糊、白纸等,我们利用了半节课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对记账凭证附件的处理,并填好了记账凭证,从而使用学生对于记账凭证实际操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在关于各种银行结算方式的程序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的教学中,我们依据教学内容,创 2 设情境,将则可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扮演付款单位、收款单位、付款单位开户行及收款单位开户行,让其模拟整个结算过程。在几轮模拟中,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从而熟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这样一来,活动生动有趣,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结算方式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而且还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课本中没有提及的问题,并且通过一种结算方式的模拟操作,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地掌握其他结算方式的具体使用方法。
三、开展“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在“活动——发展”这一教学模式中,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围绕课程要求,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多讨论。我们应根据问题创设情景,擅于将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让其将自身的思维转换成一种社会角色的思维,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一种内在的认知需求,由原有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能主动地去寻找相应资料去演练自身所设置的社会角色,从而带动课程的拓展和教学内容的深化。
(二)问题创设的科学性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创设一些问题来供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以此引入所学的教学内容。在创设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与针对性。在开展讨论时,如果我们没有引导好,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的混乱,引起学生漫无边际地假设讨论,所以我们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讨论主题。
二是创设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问题过深,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讨论难以展开;问题过广,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创设的情境难以形成,无法直触教学内容的探究点。所以,我们应对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有着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创设问题。
(三)教与学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开展“活动——发展”的模式教学,我们应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授课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对学生进行解惑。在这一模式教学中,我们应擅放、擅收!擅放是指教师在提出问题,并擅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社会角色的转换,进行知识的深入学习;擅收是指教师在学生讨论完毕后,应擅长于总结知识点的内容,对所授的知识进行 3 有效性归纳。对于当堂课程没有能很好地解答的问题,我们应设立疑问点,让学生课后寻找资料,利于下一堂课程的有效链接。
参考文献:
1、《“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原理》,陈健志,《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8期
2、《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赖志奎、方善森,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五篇:浅谈体验式教学运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体验式教学运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 要
体验式教学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情感,并对幼儿引导,让幼儿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它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幼儿主体精神的构建、身心发展的完善、道德的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影响幼儿体验生成的原因, 幼儿园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幼儿体验的升华, 使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体验
体验式教学法
幼儿教育
过去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强调知识传承,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生学把幼儿的成长看作可以预设的操作流程, 进而忽视幼儿自身及幼儿的生活体验,而体验式教学法一改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让小朋友在栩栩如生的师生互动以及幼儿间的互动情境活动中去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体验的涵义
体验体验是哲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学科中的重要范畴, 是由“经验”“经历”等概念发展而来。不同学科从不同方面对体验进行定义。从哲学方面把体验定义为体验乃是一种在场方式, 也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主体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之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从心理学方面出发,把体验定义为认为: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感受”,“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心理活动。从美学角度看,体验是读者在观赏和享受美时产生的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特殊的内在感受, 伴随着紧张、剧烈的内部活动, 丰富活跃的想像、热烈欢快的情感。也有学者从教育学角度给体验下定义,认为体验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既是一种活动, 也是活动的结果。
本文采用的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一是重视实践, 体验是个体的亲身经历, 是动态的过程;二是体验的指向性, 是为了认识周围的事物, 体验最终是对外界的一种认识。
体验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现代教学逐渐接受。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可以引导教师改变原有的授受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关注幼儿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采取措施,创设情境,以保证幼儿获得亲身感受。让幼儿从心理、生理、身体方面认识实践与活动,所以说体验式教学法对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呢?,如何让幼儿在快乐学习和丰富的体验中,获得有益身心的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亲身体验
体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体验是对生活情境的多次提炼。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给幼儿提供真实体验的机会,让幼儿不断地在情境中接触、感知,不断地在情境中去亲历、去思考、去表达,从而不断地加深与扩展他们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对意义的理解。《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例如:在幼儿园在园欢度“六一”时,幼儿们参加游园活动,教师用照相机记录了孩子们的开心画面,用各种皱纸、卡纸、泡沫纸等做成许多可爱的装点物,将每一张照片张贴在主题墙上。在这里有孩子们激励竞赛的场面,有孩子们获胜的笑脸,也有孩子与家长共同嬉戏的温馨画面等,幼儿看到主题墙后,可以自然而然地表达、交流、回味、评价。孩子们在照片、教师制作的物件墙饰中,重新感受了“六一”的快乐,同时也让教师、家长与孩子一起走进了孩子们的欢乐世界。
2.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幼儿在体验中学习
每个幼儿都是先天的科学家,他们都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世界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周围的世界,问题没完没了,探索接连不断。所以要想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不能不给他们进入实践感受的机会,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去探索问题,体验神奇,发现乐趣。
幼儿好奇心强,控制力差,所以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单一,要经常调整教学方式,采取多种体验交流的形式,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在幼儿园中的教育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儿童文学为基本教材,一些形象具体、可感性强,篇幅短小、情节单纯以图为主。因此,在教学中不强调统一的故事内容与情节,而是引导、启发幼儿独立的思考与理解,怎么想就怎么讲。教学中也可以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性、参与性,对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等的培养都是较好的手段。
3.运用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信是我们迈向社会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而体验成功又是影响自信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从体验成功来培养自信心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调查研究,自信心发展的关键年龄是3一5岁。卡顿芬(Couington,1984)的自我价值论中提出“儿童白幼就学习到成功后使人感到满足,使人自信心提高,使人产生自我价值感。”因此,从幼儿阶段入手培养自信心就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成功体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1)提高自身能力,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
要想获得成功体验,归根结底来源于幼儿有较强的能力,并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所以,要想让幼儿获得自信,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人们是喜欢我的、需要我的。其次认识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给孩子以充分的爱和关怀,同时 给予孩子信任,相信他们的能力。要根据幼儿原有的水平提供相应的个别活动或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自己能行,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在集体中的位置。同时,因为幼儿的依赖性比较强,他们会内化成人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自己,所以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评价标准也要客观,对幼儿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让幼儿体验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有能力的人。在此基础上,要逐步地提高要求,帮助幼儿提高能力、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成功。
(2)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所以在幼儿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现代教育设备(如多媒体技术)、教具可以把抽象的活动用具体的图像、声音等方式直观表现出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有效地帮助幼儿 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为幼儿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促进幼儿全面成长。所以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做好榜样作用。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给幼儿选择适合的同伴榜样来帮助幼儿学习,获得相同的效能感和成功体验。同时家长和教师自己作为幼儿的榜样也要有自信心。因为成人对儿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有语言的也有非语言的、潜移默化的。事实上,对孩子自信心产生最大影响的正是他们自己。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向孩子传递安全感、价值感和个人信念方面的非语言信息。不自信的父母通常培养出不自信的孩子,因此父母要从自身着手,培养自身的自信,多向孩子讲授自己成功的经历。总之,成功体验对自信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儿童自信的关键就在于让他们拥有成功的经历,体验到成 功的喜悦。家长和教育者要重视成功体验的重要地位,在日常生活中和教育教学中加强儿童的成功体验,培育出更自信的下一代。
体验式教学重视幼儿在受教育中的情绪、情感体验,立足于幼儿在教学中的亲身体验,强调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凸显对生命的体悟,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人生。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是一种探索,是对生命的体验,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