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及其关联话题的要点采撷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高级讲师、工程师
教学目标 :通过对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及其关联话题的阐述,用以强化班主任的任职素质和扩展班主任的教育视野;通过对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特征以及模式的讲解,用以进一步探寻班主任的工作内涵和进一步提升班 主任的任教能力。参考资料
讨论题目 1.教学设计的主体是谁?为什么? 2.围绕教学设计的纠结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3.面对一些厌学状况,我们应该持有何种态度? 4.作为教师,为什么要主动承担教育责任? 5.您如何领会王国维指出的治学三境界? 6.您如何看待新“一桶水”和“一碗水”的问题? 7.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8.如何全面体现“素质为本、技能为准,品德为尚、拓展为强”的教学特质?
典型案例第一句话:教学,离不开教学设计。第二句话:教学,不能离开教学设计。第一句话从客观上观察:
教学工作与教学设计一定是相伴相随。第二句话从主观上强调:
教学工作与教学设计一定要不离不弃。2011/10/26 6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学设计是学校的基本工作;教学设计是教改的基本切入点和基本体现面。2011/10/26 7 这些要点是: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学设计的纠结,教学设计的根基教学设计的给力,教学设计的特质,教学设计的设计 2011/10/26 8 许多事实提醒我们:
面对不同的方略,我们可以研究,可以借鉴,可以推敲,可以尝试,也可以拿来;面对不同的方略,我们不可以人云亦云,不可以盲目听从,不可以全部照搬,更不可以邯郸学步!2011/10/26 9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去实施,不能以一概全。” 2011/10/26 10 教学设计的主体不仅仅是专家、更应该是每一位任课教师。2011/10/26 11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教学设计的主人,这个职业才能发挥出最灿 烂的光辉,才能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2011/10/26 12 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技能,担负起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工作,才能满足“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要求并畅享这个职业的光辉。2011/10/26 13 消极应付的态度只能怨天尤人,将表层的现象视为事物的缘由,漠视实质问题的存在,始终沉沌原池故里,平添几多新纠结。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剥茧抽丝,从复杂的局面中找到困境的督脉,切实解决实质问题,最终扭转不利局面,营造一片新天地。2011/10/26 14 通过反复探讨教学设计这个话题,能够加深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通过认真探讨教学设计这个话题,能够加强对教学设计的重视; 通过广泛探讨教学设计这个话题,能够加大对教学设计的运用。2011/10/26 15 教师需要直面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主动担当教育中的许多责任。没有主动担当,就不会有责任感!2011/10/26 16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2011/10/26 17 治学三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 2011/10/26 18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2011/10/26 19 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罗家伦 2011/10/26 2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师恩似母恩》作为一名教师,能和学生之间建立这种职责之上的真挚情感,是十分珍贵的。这种珍贵的真挚情感是我们教师特有的、可得、又不易得的精神财富。这种真挚情感正是我们做好教学设计的根基。
2011/10/26 232009年12月21日,胡锦涛主席在珠海市高级技 工学校亲切勉励学生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努力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胡锦涛主席指出:现在,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非常匮乏。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潜心钻研专业技能,努力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11/10/26 25 该决定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2011/10/26 26 该决定指出: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2011/10/26 27 该意见指出: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2011/10/26 28 该意见指出: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 2011/10/26 29 该意见指出: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
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全 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1/10/26 30 该纲要指出:为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万名高级技师。2011/10/26 31 该纲要指出:为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每年重点培养和支持2万名各类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在中小学校、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 人才。2011/10/26 32 在培训中,我们得到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开阔了眼界,扩展了思路,转变了观念,提升了综合素质!我们无比欣慰的感到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在培训中得到了升华,我们的教研能力在培训中发生了超越性的飞跃!这次培训将成为我们人生中一处重要驿站,使我们终身受益!2011/10/26 33 作为教师,除了注意装满自己的一桶水,更应该注意如何将自己桶内的水更多、更好地倒进学生的碗里。2011/10/26 34 教师不仅需要一颗爱心、一份真挚情感,更须应职业的要求,为学生们搭建一座从未知到有知、从略知到深知、从误知到真知的知识桥,这座桥来自教学设计;我们应该深切感受到:当学生们 产生厌学情绪或感到枯燥无味时,还应为学生们搭建一座“从枯燥无味到妙趣横生的桥”,这座桥也是来自教学设计。2011/10/26 35 我们的教师应付出更多的精力,用以加强我们的基本技能——教学设计。我们的各级领导应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用以加强和实践教学设计的筹划与演练。
教学设计中一定含有具体的方法与措施和不断创新的设计思路。2011/10/26 38 总的来说,教学设计是用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计划,是调整特定因素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的预案。2011/10/26 39 教学设计是指导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是指导教师教 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方案。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具体环 节及其衔接,具体活动的组织与形式都会受到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与控制。2011/10/26 40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机械性劳动,而是一项发挥教师才智,焕发生命活力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创造性活动。教学设计非常强调教师要能够针对教学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因为每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技能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2011/10/26 41 教学设计的规范性的要求,没有也不可能扼杀教师在教学设计活 动中、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反之,教师的创造性应满足教学设计的规范性要求。如:不脱离教学目标,不随意改动教学内容,等等 2011/10/26 42 教学设计要完成如下的任务: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分析学员状况,设置教学环境,编排教学环节,策划教学评估 2011/10/26 43 教学设计有如下模式: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任务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情景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效果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这些模式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授对象进行选择。2011/10/26 44 教学设计的步骤
学习需要分析 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策略制定,教学成果评价 学习内容分析,修改培训对象分析,随意改换教学设计中的教 学方法是一种无羁之举,随机变换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方法乃 是教学之必然。
“教学有法,且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境,巧妙地因势利导,机制灵活地贯彻教学设计之意图,使之具有弹性,以获取最大教学之成效。构建“从枯燥无味到妙趣横生的桥”将是不断改建、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凝聚着您教学设计的 心血,饱含着您教学劳动的汗水。当您将这座“桥”奉献给课堂、奉献给孩子们时,这座“桥”将是您教育生涯中回味良久的动人画卷。当您将这座“桥” 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事业中时,这座“桥”将是您灿烂人生中激荡苍穹的不朽篇章。敬请诸位,不吝指正。谢 谢
第二篇:职业教育教学论文(定稿)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之我见
刘大伟
摘要:在职业技术教育与技工培养中,教师要结合课程任务内容,根据实训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运用科学有效的集合优势方法,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能力为本位
教育界有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教学方法随着时代对培养人才智力和能力的要求,总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职业教育项目课程要求“基于工作任务”选取并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情景为载体,精心设计实训项目,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为核心的原则,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强调以“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一体化设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评价要以“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为原则,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实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课程任务内容,根据实训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运用科学有效的集合优势方法,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促使职业技术教学取得又快又好又省的绩效,这才是职业课程的目的和教学的本质。
笔者在多年职业技术教育与技工培养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式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记述于此,愿与同道共享。
1、兴趣导入教学法
兴趣导入法是教师在课程导入时,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课型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导入形式的方法,重在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写作文对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学生不会作文,害怕作文。他们在作文中寻找不到快乐,也就没有了写作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不仅仅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要积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条件,满足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自我表现的欲望。
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能对学生的练笔进行及时批改指导,挑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与大家品评,力求让每个同学都有文章或文章片段被诵读的机会。为提高表扬面,还从中筛选一些放到班级所建的qq群里以及校园网上,让更多的人浏览他们的优秀作品。这些文字的点击率与关注程度,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情绪,让他们乐此不彼,他们作文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后,写作的能力也就慢慢地提升了。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引发思维的前提,所以教师的教法应做到或悬念疑云顿起,或情境理念交融,或妙语意趣横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职业技术课程教师导入方法更是各不相同,但宗旨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其思维的创造性。再者就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紧扣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制作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导入教案,让学生感觉新鲜。
2、启发式讲授互动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如同“能力本位”教学理念一样,是运用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场合的指导思想,更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教育过程的指导思想。所以,它适用于各学科的课程教学。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学会写专业介绍,找工作要会写自我鉴定,自我评价,自荐信等。把作文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温总理要求教育改革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做事。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系统地讲授知识的同时,常要渗透着启发式指导思想,伴以多种多样的启发方式。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优化组合运用启发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合”教学目标的实现。
讲授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思维互动、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在职业教育各学科教学改革中是个焦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实施好启发互动式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方法策略:一是把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考,加大自主学习力度,学会应学的内容;三是教学要民主,使学生愿意学。
3、做中得学教学法
“做中得学法”即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感知、体验、归纳和总结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方法。要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做中学,学中做,螺旋式提高。知道做某事的知识,并不等于会做和具有方法技能,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技能和知识后才能做好某事并形成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上非常强调“做”,在方法上主张“教、学、做合一”, 这种做法、学法、教法三者合一的方法,首先以“动手动脑做”为基础,为我们研究职业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思路。
4、现场实训教学法
现场实训教学是组织学生到工作现场边教边学边做或“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而展开的练习操作活动,是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职业教育今后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现场教学大体有四种方式:①专业直观认知性现场教学参观,为学习新课奠定感性认识基础。②巩固加深知识性现场教学,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知识后,通过参观、调查和感受,了解知识应用情况,巩固所学的知识。③掌握生产劳动技能现场教学,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到现场参加实际操作,锻炼劳动技能,这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主要形式。④考级考证培训现场教学,在学生经过严格技能训练基础上,通过集中培训帮助学生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现场实训教学的优势明显,对于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课程知识,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于技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就地示范,学员就地操练,练后就用,掌握技能较快,而且扎实有效。现场实训法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是职业技能教学的重头戏,是办学成功的关键。同时还要改进完善现场实训教学的内容。
5、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需要,组织学生对所要考察的实例进行研究讨论,学习如何学会提出“正确的问题”,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锻炼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案例实践教学在法律、管理、商务类课程中应用较多,在其它学科或培训班也广泛应用案例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要引起教学活动结构、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为使教学双方相互适应,案例教学要设计好以下三个步骤:①选编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案例;②精心组织讨论交流案例;③案例评价。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主体与主导的统一,学生独立活动在教学中占很大比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训练、品德的培养都应借助案例讨论展开。首先,案例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悉心指导下进行的,从案例的选编、布置、组织讨论到最后评价,都体现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其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与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统一。第三是掌握专业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学生在研讨案例的过程中,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听取他人的发言,在多项信息交流中,促进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和进步,有助于增长知识、发展合作、协调和沟通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6、情境体验教学法
情境体验教学法是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真实环境创设、模拟情景和亲身体验,将教学与技能训练科目融合在一起,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技能开辟实践途径,感知经验和知识、获取技能的方法。这种情境体验教学实训活动效果较为突出。首先,教师将学生带入模拟情境或实境,先阐述任务,学生在创设的教学环境中领受任务,分组拟定程序计划,再观察教师演示、再分组分角色扮演操作性训练,最后通过师生共评方式检测效果,师生总结提高,获取服务和管理知识和技能。教学方式及地点有:①多媒体教室模拟导游训练。②校园公园实景导游训练。③在厅场馆所创设实境训练技能。情境体验教学要体现“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要以美为突破口,以情境为纽带,以思考为核心,以活动为途径,以实境为源泉。
7、岗位角色模拟法
岗位角色模拟法顾名思义是模拟企业、公司、社团组织或政府组织中各种真实的工作环境岗位,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从中体会各种岗位职能、岗位间的关系及如何协调,处理问题,完成岗位职责的教学方法。
8、多媒体视听教学法
多媒体视听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功放、扩音等现代化工具教学的活动。具有集声、像、文字于一体,能听能看,高速可以放慢,微观可以放大,信息量大,形象生动,便于记忆,化难为易,容易理解,有教学效率高的优越性。同时,多媒体教学已由过去的辅助教学手段跃至目前的主要教学手段,课件上载校园网供学生上网学习,可以弥补当前职业技术课程课时和内容压缩较多,学时较少的不足,是更加直观逼真的教学环境。可利用多媒体视听教学充分开发教学和培训项目。
多媒体视听教学的缺点是师生交流性较差,对教师操作设备、制作课件、选编内容要求高,利用图形、图表、动画、声音等方面还不够直观,演示效果有待提高。因此,要求讲解播放过程要与学生记录、讨论、理解活动有机配合起来。再有新生程度参差不齐,自学能力和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差,授课应适时利用暂停和板书形式,加强师生交流,使学生容易跟上,在课堂中解决问题更好。
以上八种教学方法是职业技术教学中常用的主要方法。此外还有直观演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练习教学法、培训教学法等也都是构建“理实一体”课堂教学的好方法。
第三篇:汽修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金穗课堂教学:汽修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职业教育已形成中国教育方向的主流,教育部已启动将全国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转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现在普通院校毕业流行“大学向左,专业向右”的定向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新模式: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后,各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借鉴其教学,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实训为导向,校企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而现今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不适应当今的职业教育方向,急需探讨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因此,要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现陕西金穗国际汽车学院的老师们根据多年从事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教学,探讨思路如下。
关键词:职业技能、教学模式、实训效果、教学方法、就业方向
一、创建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为例,立足于加强实训项目教学环节,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以汽车修理为模块,配合汽车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训练。金穗学院教学团队认为以汽车发动机十个大类实训岗位(发动机分解、气缸套检修、曲柄连杆机构检修、配气机构检修、柴油机供给系、汽油机供给系、润滑系检修、冷却系检修、起动系、点火系)为模块,单独实训,自成体系,最后设置综合岗位实训。通过学生对各汽车发动机各岗位资料的训练和操作,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对各岗位规程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及动手操作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
二、采用案例式模块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校现有的实训的140多台整装车辆还其他设备为基础,立足于汽车维修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分解课程任务,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实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进一步打破“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坐”的传统教学模式,推动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从而全面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实训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重视项目的选择、实施合理的教学步骤、教师的评价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操手段。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
现在以喷油器的检测与清洗的实训项目展开分析;采用多媒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训项目教学步骤如下:
1、实训项目说明
喷油器的检测与清洗,是汽车维修中常见的故障之一,通过实训我们掌握电控燃油系统的相关知识,喷油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喷油器的电路控制等内容。也将学习喷油器的好坏对发动机运行性能的影响。
2、实训设备准备
实训场地准备,教学设备准备
3、组建维修小组
按照"案例式模块教学"、让维修小组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将全班分为:分6个大组、而每大组又分3个小组、3个小组的功能是“实操-记录-保障”。
分组教学的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又保证学生分工到位各司其职、以学促学、以学促管.4、教学目标及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喷油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掌握喷油器的检测与清洗的方法
(3)实习操作时注意安全,使用汽油时防止火灾
5、故障诊断思路(教学难点)(1)故障案例导入
一辆普桑轿车,行驶10万公里后,发现发动机怠速不稳,中速度行驶发窜,就车加速超过3000r/min时发动机抖动。在修理店更换燃油泵后故障依旧。通过电脑检测发现有缺缸现象,拆下喷油器,发现喷油器严重堵塞。
(2)故障案例分析
6、老师示范操作(1)常见喷油器清洗方式有三种
A、人工清洗、B、专用设备清洗、C、免拆清洗(2)现在就以人工清洗展开分析
喷油器的拆卸,准备如下;
A、燃油系统卸压、B、拆卸电瓶正负极、C、拆卸油轨、D、拆卸喷油器卡固、E、取下喷油器(3)老师实操演示(4)人工清洗方法
按先拆后装,后拆先装的原则装复试车后一切OK.7、学生分组实训(教学重点)
(1)要求同学们按照标准分组的位置入座,并同时下发“实训操作流程表”和“实训操作单”
(2)学生实训时,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观察学生对喷油器检修的步骤,操作规范,工具的使用情况.(3)学生分组操作(4)相关理论讲解(5)喷油器控制电路分析
8、实训项目总结
(1)结合学生的操作情况,再次突击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提醒学生注意。(2)对学生操作时存在的问题给予指示,对操作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与学生互动。(3)作业评价,对上次学生作业点评。
(4)清理工具、保养设备、把实训场地及车辆打扫干净(按6S管理)
9、课后作业布置
(1)喷油器检测与清洗的方法与步骤(2)如何对喷油器控制电路进行检查
以上就是一个实训项目的完整的教学步骤,教学课时不定。根据实训项目大小而定。
四、校企结合,让学生成为“汽修技师”上岗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与行业的特点结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实践方式。中职学校的学生步入社会,其实践能力对其就业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人认为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学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且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还能向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学习,能有效提高其维修技能,对其以后步入社会及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五、制定合理而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根据不同专业设置相应的课程。如汽车检测与运营工程师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汽车产业的需要,着重于应用型技术课程的开设。如电子技术原理、电控自动变速器技术,高配置控制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原理、接口技术、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课程。按照技能点,带着故障和案例设置教学大纲,这些课程内容必须与当代汽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要紧密联系实际,要以当今具有代表性的轿车作为典型,及时补充更新教材,新设备,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汽车技术水平及发展势。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以及汽车维修岗位对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考虑学生职业专业的课程可适当安排以下内容:汽车配件管理与商务、维修企业管理、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喷涂技术、4S商务流程与售后服务。总之,课程及教学计划都应是科学及行之有效的,从而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就业能力。
六、结束语
作为新时代的职业教师,应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陕西金穗国际汽车学院寻求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模式中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综观目前汽修行业的现状及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发展,应该坚信,在汽车维修这一领域我们职业学校定会大有作为,但要走的路还很长,“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五化”原则
内容摘要:
[论文摘要]课程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围绕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问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学习目标能力化、学习任务项目化、学习情境职场化、学习资源立体化、学习评价过程化”的“五化”原则,凸显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项目驱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等特点,积极促进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技术实践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设计 “五化”原则
一、引言
课程是教育机构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方案,是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规定。课程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由教育教学诸多要素整合而成,包括目标、计划、经验与体验等,是以动态形式存在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课程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指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依据课程主题及学习者特征、环境条件等因素,为学习者策划学习活动的过程。课程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任务设计、学习方法与策略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评价方法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始终围绕学生主体,积极为其认识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对于经验、知识与策略的积累、反思及升华。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与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应当是工作过程导向的,将职业活动中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养成为主线,着眼于蕴涵在行动体系中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培养企业及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以“学习目标能力化、学习任务项目化、学习情境职场化、学习资源立体化、学习评价过程化”为内容的“五化”原则,在课程建设中凸显“项目驱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等特点,以促进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技术实践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五化”原则
(一)学习目标能力化
学习目标明确了课程的出发点及归宿;学习目标越明确、越切合实际情况,学习者课程学习中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一方面,学习目标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课程主题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特征;另一方面,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密切相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一般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等;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学习目标的设计应能体现出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目标设计应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主线,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性、实践性的特点,即学习目标能力化。个体的职业能力通常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的整合。专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如会计专业记账查账的能力、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能力,导游管理专业设计旅行方案、开展景区景点讲解的能力,软件技术专业阅读程序模型、编写程序代码的能力等。方法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如解决问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
学习目标设计应特别注重目标的可测量性。学习目标应该是外显的,明确、具体、可测量、可展示,不能停留在知道、理解、熟悉知识的层面上,而是注重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如物流管理专业“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生产系统内设施布置的原则与方法,合理布置生产系统的地理位置;能运用定量工具编制各类生产计划,合理调节生产能力与实际需求的矛盾;能运用生产运作管理的现场管理方法,有效控制生产系统正常运作中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能运用运作管理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系统状态进行合理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生产系统的改进与完善。采用“能做什么”的方式直接描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备明确的可测量性、可展示性,对于课程教学的实施与评价也非常有利。
(二)学习任务项目化
学习任务是学习目标的载体。因此,学习任务的设计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学习任务设计包括: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之间的依托与支撑、学习任务之间的逻辑结构、学习任务与学习情境的有机结合、学习任务与学习者的调整与适应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任务设计应该是工作过程导向的,以专业就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的分析为起点,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工作过程(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选择课程内容,并以之为参照系对知识内容实施序化,着眼于蕴涵在行动体系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筑造课程内容结构。
工作项目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完整性等特征。真实性指项目的选取立足于职业实践或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项目结果具有实际利用价值,是可使用的产品或可落实的行动方案。典型性指项目的选取立足于体现岗位工作过程的突出特点,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和教学规律。综合性指项目的选取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一定的复杂度,需要运用多种领域知识和多方面能力、借助于多种可能的资源才可以完成。完整性指项目的选取立足于解决岗位工作过程中的某一完整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的某一部分,学生可以经历并体验完整的行动过程,包括:咨询一计划一决策一实施一监控一评价,在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获得完整的职业体验、培养并锻炼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三)学习情境职场化
学习情境是服务于学习的微环境,是“学习被刺激和支持的地方”。学习情境作为课程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物理的、现实的(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是心理的、人工的(如情感环境、认知环境)。从空间布局来看,传统的教室(包括实验室、实训室)布局多以教学为目的进行设置,更多考虑如何有利于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掌控与指导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实现岗位工作场景的模拟以及岗位工作过程的再现考虑较少。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不能有效感知外界环境对未来职业生涯所起的作用,也无法在心理环境中将“所学”与未来工作中“所用”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在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中,职业教育课程学习情境的改革也非常重要。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努力创建与真实职业场景直接相关的学习环境,即学习情境职场化。如,为会计专业“会计实务操作”课程创建模拟财务大厅的学习场景,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商品采购管理”“物流管理”课程创建模拟连锁超市采购部、物流中心的学习场景,为软件技术专业“j2me程序设计”课程创建模拟软件公司研发部的学习场景。在模拟职场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充分唤醒,工作性行为取代了单纯的学习性行为,经验和策略的获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锻炼”,知识和技能的养成在工作过程中动态实现。
第五篇:职业教育
2012公务员考试社会热点——食品安全问题
【背景材料】
2012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待,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的一年,无疑是食品安全问题极为严峻的一年,食品安全方面的事件层出不穷:“瘦肉精”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再起**;“回炉面包”刚刚下架,“牛肉膏”接踵而来;与“地沟油”的战斗尚未结束,转眼“添加剂”又加入了战群;“三聚氰胺”的知识尚未被消化,又开“黄曲霉素”的教育课堂。本以为这场食品市场的浩劫能随着旧年的钟声就此打住,可是费列罗“蛆虫门”又来闹新春,浙江经视也于近日对杭州各大超市进行了卧底调差,揭露了超市自制熟食存在的安全隐患,真当是说不完这食品安全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试题预测:请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谈谈你的看法。
【京佳思路】
1.表明对这一事件的评价,体现个人观点。
2.多方面分析该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反映出的实质问题。
3.提出对策和建议
【京佳解析】
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出现,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一次事件过后,往往不会去思考它深层次的原因,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等原因,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屡现,具体说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食品生产的总体水平不高;
第二,由于食品生产源头多、链条长,食品安全统一管理的难度很大;
第三,环境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风险性居高不下;
第四,我国的食品监管体制存在缺陷。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和执法不严等原因,大量的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处在法律监督的“盲区”。
对此,提出几点解决措施: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1、管理权限要清晰,责权要分明,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加强管理,引导健康消费,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控制技术;
3、重点抓好源头治理工作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4、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
5、加强舆论监督,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反应机制;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希望食品监督部门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整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内容:
公务员考试热点分析:食品安全标准不能削足适履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破”与“立”
食品安全“城乡二元分割”
关于校车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三等奖xl 于 2012-01-11 16:10:51 发表 只看该作者
一、关于校车安全管理与校车服务总体政策的衔接
校车安全问题涉及学校的规划布局、公共交通的发展、校车使用的对象、校车资金的筹措、财政支持的范围、校车的运营模式等问题,需要统筹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校车服务总体政策。校车安全条例作为校车安全管理的专门法规,重在解决保障校车安全的制度、措施问题,同时也应与校车服务的总体政策相衔接,作出必要的原则规定。为此,征求意见稿在“总则”中主要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各方面普遍认为,尽量缩短学生上学距离,减少交通风险,是减少校车安全事故的源头性措施,应当切实贯彻《义务教育法》关于保障学生就近入学,以及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学生入学的规定。据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居住的学生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缩短上学距离,减少交通风险。(第三条第一款)
二是,许多意见认为,学生集体乘坐校车,交通风险过于集中,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造成大量未成年人伤亡。解决确需乘车上下学的学生的交通需求,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倡学生乘坐公交车辆上下学。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设置公交线路和站点,为学生乘车上下学提供方便。(第三条第二款)
三是,不少意见提出,发展校车服务,离不开政府支持,但应明确支持的对象和重点。从我国国情出发,城市应保障就近入学和以公共交通为主解决学生交通需求,需由政府给予必要支持的主要应当是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学生提供的校车服务。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支持校车服务的税收优惠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第三条第三款)
四是,根据各方面意见,对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校车服务规划作了原则规定,明确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教育行政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方便学生,明确范围、突出重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校车服务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校车服务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校车服务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第四条)
二、关于保障校车安全的主要制度、措施
这是条例的主要内容。根据各方面意见,总结实践经验,针对保障校车安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环节,征求意见稿主要作了以下八个方面的规定:
一是明确校车安全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审核校车使用申请和校车驾驶人资格申请,组织开展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办理校车注册登记并核发校车标牌,审查校车驾驶人资格,查处校车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取缔上路行驶的非法校车,并配合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产品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第六条)。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协调,征求意见稿还规定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校车安全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共同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第五条)。
二是明确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保障校车安全的责任。配备校车的学校和为学校提供校车服务的单位是保证校车安全的主体,应当对校车的安全负责。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车的安全维护,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校车驾驶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和急救知识(第十一条)。由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提供校车服务的,学校应当与校车服务提供单位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校车运营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二条)。使用校车的学校应当制定学生乘坐校车的安全守则,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安全,并对学生、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向学生讲解校车安全乘坐知识和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技能并定期组织演练(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同时,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义务,配合学校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拒绝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接送学生(第十三条第三款)。
三是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标准体系,从源头上保障校车安全。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标准体系,校车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校车安全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及时制定和修订完善;校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所生产、改装的校车符合校车安全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出厂销售。(第七条)
四是对校车使用实行许可制度,确保校车使用安全。校车的安全性能是保障其行驶安全的基础。针对实践中屡有发生的将安全性能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以至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问题,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只有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等安全保障条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审查合格,取得校车标牌的7座以上载客汽车,方可作为校车使用(第十四条)。并规定,禁止将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接送幼儿、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专用校车(第十八条)。为保证校车持续符合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还对校车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等作了比一般客车更为严格的规定(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
五是严格校车驾驶人的资格条件和驾驶行为规范。驾驶人的安全驾驶是保障校车安全的关键。鉴于校车乘坐对象的特殊性,征求意见稿对校车驾驶人规定了比一般车辆驾驶人更为严格的资格条件,只有符合规定条件,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方可驾驶校车(第二十二条)。征求意见稿还对校车驾驶人的出车安全检查以及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六是强化校车通行的安全保障。征求意见稿规定:校车应当按照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确定的线路行驶,尽量避开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校车确需经过危险路段的,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警告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校车经过的道路出现不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状况或者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为保障校车通行和停靠安全,征求意见稿对校车享有的优先权作了规定,包括:交通警察遇运载学生的校车,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校车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不得超越(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征求意见稿还规定,校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并对严禁校车超载作了重申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
七是保障学生的乘车安全。乘坐校车的是未成年人,为保障他们的乘车安全,需要有专人全程照管。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学校应当指派照管人员随校车全程照管乘车学生,并应定期对随车照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和急救知识(第三十六条)。随车照管人员的职责包括:引导、指挥学生有序上下车;发现驾驶人无校车驾驶资格,或者发现驾驶人饮酒、校车超载等明显妨碍行车安全情形的,制止校车开行并立即向学校负责人报告;清点乘车学生人数,确保乘车学生安全落座,确认车门关闭后方可示意驾驶人启动校车;制止学生在校车行驶过程中离开座位等危险行为;核实学生下车人数,确认乘车学生已经全部离车后,本人方可离车等(第三十七条)。征求意见稿还规定:校车的副驾驶座位不得安排学生乘坐;校车驾驶人不得在校车载有学生时给车辆加油,不得在校车发动机引擎熄灭前离开驾驶座位;校车行驶途中,除依法执行职务的交通警察外,不得允许与乘车学生无关的人员上车(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
八是明确法律责任,严格责任追究。为确保条例各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征求意见稿对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校车的,使用拼装、擅自改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的,将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的,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单位不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的,随车照管人员不履行本条例规定职责的,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校车超速、超载的,以及教育行政、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的行为等,分别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包括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规定,对违反本条例,造成校车安全事故的,依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法律、行政法规从重处罚。(第七章)
此外,征求意见稿规定,专用校车应当符合专用校车国家标准,接送幼儿、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专用校车。我国的专用小学生校车国家标准实施不久,幼儿专用校车国家标准正在抓紧制定,在条例施行后的一段时间内,专用校车的生产还不能满足需求。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征求意见稿在“附则”中规定了一个过渡期,即: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年内,用于接送幼儿、小学生的专用校车不能满足需求的,可以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使用其他取得校车标牌的载客汽车(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的其他各项规定在过渡期内都应执行。当前,校车安全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如何避免校车事故频频发生?发展校车有哪些模式?值得大家深思。
一 校车不规范是威胁学生安全的重要原因
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对校车的需求很大,具体体现在:在农村,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大量撤并校,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家长没空接送。一些地方通过建寄宿制学校解决这个问题。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不适宜住校,而且住校的学生放假回家也需要校车,但校车的供给没有及时跟上。很多校车干脆是私人运营,没有资质,更有甚者用农用三轮车、摩托车接送孩子,很多时候,人多车少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各种校车超载现象就非常严重。家长即担心,也很无奈,明知这样的车不安全,但是没有正规的校车,只能让孩子冒风险。正规校车缺乏,造成了“黑校车”泛滥,超载等违规行为,给孩子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二 落实政府责任是解决校车问题的核心
对于发展校车,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校车的运营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比如通过立法保证校车的路权,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资源只有政府能够提供。加之,校车运营的利润较低,责任重大,更多的是公益服务性质,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吸引力不大。所以,政府应该在校车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对于校车的发展,政府应该承担主导责任,积极推动校车工程的实施,为普及校车提供资源,并对日常运营实施严格监管。政府还应推动相关立法,一方面让校车在行驶中享有一定“特权”,尽可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为监管校车运营提供依据。
我国没有专门的校车法,在义务教育法中也没有关于校车的规定,造成监管中无法可依。另外,一些统筹的工作也需要政府各部门互相协调来做,比如设计校车的行驶路线等,这些更加说明政府在校车安全问题上的重要性。三 拓展工作思路是解决校车问题的关键
关于校车的运营,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于具体的运营,有些地方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把校车运营委托给客运公司;办校车不能是单纯的“慈善工程”,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该以适当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当然,政府不一定要把购买、运营等具体事务一揽子包办,可以鼓励企业、学校来办校车。但是政府也不能完全不管,要切实做好立法、监管、统筹等工作。四 各项配套措施跟上是解决校车问题的重点
当前校车安全该由哪个部门管,实践中,教育、公安、交通等各部门都沾边,可是责任没有明确界定,“都能管”可能就变成“都不管”。
很多学校不愿意办校车,主要是怕出了问题负不起责任。有的地方出了校车事故,就仅仅处分校长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这是没有道理的。校车不是教育部门一个部门可以管的事情。校车是政府应该配套的义务教育基础资源,教育部门在其中只能起到一个配合的作用。这个问题需要由政府牵头,由发改委、交通、教育等部门互相配合,共同解决。因此,政府应该尽快把相关立法提上日程,通过立法来明确各方面权责。有了法律依据,校车的安全监管才能在实践中有法可依,公安部门、交通部门、教育部门的职责才能明晰,这样监管才能落到实处。比如说,公安部门要负起车辆和司机资质认证的责任,交通部门要负起交通运行监督的责任,教育部门要配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对校车安全进行监督。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安全发展。
所以解决校车问题,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观念问题,是把校车放在一个什么位置来考虑的问题。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各项配套措施也应跟上,如专门成立管理机构,推动立法等。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只搞“一阵风”式的重视,校车安全问题依旧会刻不容缓,学生的生命健康更是无从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校车安全
校车的“高危常态”正倒逼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预防和避免儿童各种意外伤害,特别要加强校园治安、消防安全和校车交通安全工作。要通过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这充分表明儿童工作的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校车安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满足人的需求,保障人的安全。校车事故的频发正呼吁保障孩子安全,优化校车服务的需求。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包括“为了谁”,还包括“依靠谁”,发展依靠人,校车安全依靠人。因此,保障孩子安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依靠政府、学校、社会和大环境的共同努力来保障校车安全。
一、依靠政府,提高政府积极主动性,是保障校车安全的“关键点”。
现今出现的校车数量不足、质量不达标、事故隐患多等乱象背后,实是投资不够、立法空白、监管缺位等政府工作的不力。因此,根治“校车乱象”必须依靠政府:一要加强校车监管,对全国各类校车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校车应立即停运并及时整改,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二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校车专项资金,划清学校、公司和家庭的职责,保障校车的配备、标准和运营的长效性;三要加快《校车安全条例》法规的出台,把各种校车安全因素,比如校车质量标准、校车司机技能、校车安全权责等纳入法制轨道并及时落实到位,确保学生的特殊保护权利,为孩子建造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
二、依靠学校,提高学校安全责任意识,是保障校车安全的“着力点”。
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城市择校风气蔓延,孩子上学路越来越远,校车自然成为人们渴求的教育资源,进而向学校提出了巨大的资金要求,然而,部分学校资历较差,尤其是私立幼儿园加之利益的驱使更是可省则省,进一步导致车辆质量和司机素质的底下,加大校车安全隐患。因此,清除校车的“高危常态”,必须依靠学校:一要提高私人办学门槛,把校车纳入办校必备条件,提高学校的硬件条件要求;二要加大学校和司机的校车安全责任,学生乘车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随车制,并明确校长、随车教师和司机的权责,做到接送工作定线、定车、定位、定时,确保校车不超载、不超速,遵守行车规则;三要定期举办师生乘车安全教育,并适时进行各种预案演练和考核,使学生认识到问题校车的危害和隐患,自觉抵制和遵守交通秩序。
三、依靠社会,提高社会行车文明素质,是保障校车安全的“制高点”。
校车也是车,是车就要在路上跑,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现今道路建设与汽车发展矛盾的加剧引起交通行为秩序混乱,这很大程度的加大了校车安全隐患。同时,部分有条件的家庭对校车的不信任而私家车专接送或打的上下学,使上下学时间学校周围成为严重交通拥堵点,从而与安全隐患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保障校车安全行驶,社会责无旁贷,必须依靠社会共建文明行车环境,全社会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和礼让、信任校车的习惯,不仅有利于保障校车安全,还有利于避免汽车资源的浪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和减少家长接送子女时间,进而更有利于减少全社会的交通事故,促进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更进一步讲,校车虽是我国的大问题,但校车只是一个硬件,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个相适应的环境,全民关心教育,关爱孩子,关注健康的氛围。光有车没有一个关心孩子,重视教育,学生优先的育人为本大环境,那么那些载着学生的校车终究会让人担心,让人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