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时间:2019-05-13 03:5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第一篇: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人格塑造策略。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 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①]语 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 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 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 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所讲:“要写 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激越,笔带锋芒,长于鼓动,在于他是战事纷繁年代里力阻“霸道”主“王道”的纵横家、雄辩家;鲁迅 杂文如匕首、似投枪,犀利尖锐,深刻辛辣,因为他是风雨如磐的旧中国里愤世嫉俗的 革命干将;毛泽东诗文境界开阔,语锋毕现,活泼鲜明,因为他具有一代伟人的胸怀和 卓越政治家的气魄。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人为地割裂“心”、“言”而大谈什么语感培 养。学诗的功夫在诗外,要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首先得塑造优秀的人格。

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 ”[②]这一命题,即使人对语言现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着 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把人格的构建塑造当作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 方面来加以界定,其创意就在于发掘“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 现”,其 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尽管语感能力的形成转化过程寓有人格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机制,但 这并不意味语文教学于良好人格的培养是无所作为或可有可无的,相反,其深刻的审美 体验能力却为语文教学赋予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人格塑造优势。

二、促进个性发展策略。

良好的语感能力极富个性,而个性往往又孕育着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无法谈及创造性。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的头脑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林妹 妹形象,一千个学生的头脑中也有一千个不同的阿Q和孔乙己形象。这就是说个性和创 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③],首先应 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语感能力培养要着力于个性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曾经说过:“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致理解词语所包 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④]因此,教 学中就不应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 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于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 的个性和创造性。比如分析《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未必非得把学生驱入用阶级分 析的观点去认识其“反抗”意义的思维峡谷不可,如果有同学从人性方面去考察,得出 那是本能的“挣扎”也不能否定;读《荷塘月色》,有学生只为朦胧、宁静、优美的意 境所陶醉,并未领略什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 也没什么不妥;陆游的《咏梅》是题咏 人生的高格调之作,就没有必要用同一套子勉强 学生同毛泽东《咏梅》诗分出高下。

三、能动参与策略。

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性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 涵咏”体味过程中习得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 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 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积极 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近年来语文界积极倡导的“语文活动课” 就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培养语感能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措施,学生在 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中有了强烈的作者、读者角色意识,自动探究、倾心实践,于 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认知图式的构建。

四、实践感受策略。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⑤]学生学习的能 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实质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情况如何。基础教育,语 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实质上是关于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或者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应当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 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 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目前“大语文”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 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地不在,让学生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 反复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际操作训练中,把语言还原到一定语言环 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五、整体感知策略。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 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⑥]这就是说,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 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这里强调 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 的深厚意蕴,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单元整体,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甚 至在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基于上述理解,整体感知作 为一个方法论术语,它对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就分外突出了。

六、形象思维策略。

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事实上直觉思维说到底属于形象 思维的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 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再从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来看,人脑对拼音文字的处理 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位来职掌的,汉字具有“左视野优越性。”[⑦]而左视野传入 的信息主 要由右脑处理,右脑主要储存“图像”,所谓形象思维主要由右脑完成,而右 脑与创造性思维又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此,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 力培养来说,形象思维策略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总之,视语感能力培养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由语文学科内部规定性和教学活 动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现代化语文教学就是要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使得学生面对语文材料,创造性地感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东西,用有限的知 识孕育和启迪最多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把人格构建塑造能力视为语感能力最高 层次意义上的目标。这不仅为深化语文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展示出广阔前景,更对社会 文化意义上的人的素质培养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

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悟。衡量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写作水平的高低,关键看他语感强不强。新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理念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对语文教学十分有用的建议。语感强,在写作或口语交际时,能帮助我们准确地传情达意,让人更加明白、了解自己的意图。现阶段教师应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还是离不开多读、多背、多写这三大传统法宝,具体阐释如下:

一. 加强阅读实践、诱发语感。

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阅读实践的重要性,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只会哭到能言善辩,其间需要经过漫长的语言听、说、读、写地实践才能形成如此巨大的变化,其中多读起了重要作用。有人研究,杜甫的上千首诗,竟然很少使用重复的语句,而且处处妙语联珠,时时语出惊人。郭沫若曾题联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他能胸藏万汇之奥妙何在?是跟“读书破万卷”息息相关。可见阅读可以使人丰富词汇,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要诱发学生产生语感,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儿童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了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许多知识,在他们的启蒙阶段,我们做教师、家长的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语文资源对他们进行熏陶,让他们对读书感兴趣,如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让学生多看故事书、童话、名人传记、文学名著等,让他们在阅读中既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又能学到很多名言佳句。这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做好读书笔记,记下好词好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辩论会、演课文剧等阅读活动。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强化,又能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增强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欲望,获取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朗读背诵、强化语感。

新大纲规定学生六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还规定了小学生必背诵的80首古诗,应该说学生能过大量的读书实践也产生了语感,但他们在写作时往往无从下笔,更谈不上挥洒自如。究其原因是没有 真正形成语感,很多书上的内容由于他们的认识水平低、生活阅历浅,只能囫囵吞枣地接受,时间一长大都忘记。要让学生真正形成语感,还得学习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的精华--朗读、背诵,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文章精品,用语规范、文词雅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如现代作家朱自清、老舍、巴金、叶圣陶这些文学大家的作品,以及唐诗宋词,教师要让学生熟读精思,对于重要章段要强化朗读背诵,这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有的内容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即使讲得口干舌燥,但由于学生没有切身经验和感受,暂时不能理解;有的内容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采用朗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发挥记忆力强的优势,反复诵读,烂熟于心,待时机成熟后,他们自己慢慢地就领会到其中的意思。

三. 多写多练、形成语感。

书读得多、背得多,如果不多练,容易造成眼高手低,就如学游泳,即使有再好的教练教,如果不下水亲自多实践,最终仍然游不好。所以要让学生真正形成语感,还得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多写,当然写的方式练笔的机会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能通过办手抄报、投稿、自办个人作文选、作文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多练笔。由于学生勤于练笔,在考试中往往胸有成竹、产生灵感,把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自然地用到所写的内容中,实现语言的内化,进行知识的迁移。最近我班期末考试以《美丽的XX》为题写一处景物,表达对它的赞美,并写出事物的动态和静态。由于我平时注意鼓励学生多练笔,刚接手的新班大多也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其中一个学 生在写《美丽的逸仙湖》中有这样一段话:“这里的景色真美啊,湖边有一些翠绿的柳树,柳枝垂到湖面上,引来许多小鸟,有的留在柳枝上;有的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尾尖偶尔沾一下湖面,荡出一圈圈波纹。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在这种境界里,似乎真的来到了仙境般的世界,居然把旁边的喧闹也忘记了。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要是我是一只小鸟就好了,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不知不觉,那些小鸟飞走了。”很明显,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课文《燕子》、《草原》、《一夜的工作》的痕迹,但却毫不牵强附会,而是将这些内容巧妙地组合,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可见,学生通过练笔,也能把平时背诵的精华灵活自如地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语感。

语感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多读、多背、多写,增强他的语感,形成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工作带来方便

语感是语文素质教育之本

素质教育要以学科教学为凭借,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语文是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学科,占课时最多,且具有工 具性功能。因此,语文科对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而找准语文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工作面是重中之重。

语文由语言文字组成,语音、字形作为一种信号,传递“语义”信息。学习语文就是从接收信号及所表示的信息开始的,接收信息的强弱、正误、精粗、直接影响了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另一重要是语言的表达,表达力的大小、深浅、优劣,直接反映了语文素质水平。

根据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语感就是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理解表达,指的是对语言的感受;使用反映,指的是生成感人的语言。语感作为语言信息的动态存在形式,是由生成、传递、吸收、加工组成的循环系统,它的运动转化过程正是语文教与学的过程。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在认识系统中,认识对象是语文形式,语文形式起支配作用,即使研究内容,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握语文形式,培养语文能力。

语感充分而全面地表现了语文形式,它的运动对象和内容涵盖了语文教学目标要求的所有方面,也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全过程。由此可见,语感的能力实质就是语文素质。

看来,把握语感的特征,培养相应的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

一、对语感的直觉性要有灵敏的受感力

人类对语言的感知,首先靠直觉。听到话语,马上与先前已形成的语意联系起来,一听就懂;看到文字,立刻与先前已有的字义联系起来,一看就通。即使音、形与意义之间有一定差距,也能凭语气、动作、表情的直觉,准确感悟其内容,甚至连非文字的路标、商标、警标之类的符号也能明白其表示的意思。

人们对语言的感知,主要靠直觉。在现实生活中,看文章,基本上靠直觉感受语言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判断,来不及对语言进行理性分析或深入探究,并不对理解产生怀疑或对判断寻找依据,满足于取得的总体感觉。

既然语感的产生首先且主要靠直觉,这就意味着大量的语感是快速直接生成的。因此,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才能从容的适应语感的直觉性特征,正如一台质量好的电视机,一开,图像、声音立刻清晰地出现,说明性能好,灵敏度高。一个先天眼瞎耳聋,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的人,无法接收音像,就无从生成语感,也就丧失语文能力。

当然,人要具备对语感的敏锐感受力,要比制造高性能的电器复杂得多,除了生理的健全,耳聪目明,还要心理正常,有优秀的心理品质;除了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要有厚实的语文知识,同时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虽然语感为主来自直觉,但是灵敏的受感力却来自理性。在长期与语言打交道的经历中,大量地、用心地研究语言现象,熟悉语言规律,才能达到熟而生巧。灵敏的受感力还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主动地时刻关心着语言的方方面面,听报告,读文章,听广播,看电视,即使是平常的交谈或漫步街头,都处处留心,就会常有意外收获——发现错音、错字、不符句法等问题。语言的敏感性是一种最 重要最基本的语文素养,除了实现对语感的直觉之外,还对净化社会语言文字,提纯自己的语言有巨大作用。这样的素质一旦形成,其作用能超出语文领域。讲究语言文字的规范纯洁性,必然要伴之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这就生发了科学研究的习惯和能力,这就远远超越了语文的范畴。

语言的敏感性对提高语言的使用效率作用很大。对小学生而言,听得准,读得快,提高听课效率,增加阅读量,必然增加知识总量。具备这样的语文素质,是每一个当代人必不可少的。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熟练地掌握工具,首先体现在灵活运用上,这正是语感的敏锐性。

二、对语感的异变性要有灵通的应变力

语言环境和语言结构不同,其蕴含的语感随之发生异变。就语言本身而言,词义有本义、引申义、修辞义之分;同一个意思有褒贬、中性、谦语、婉言之分;语法、句式、体裁、风格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这样,语言本已富有多向、多元、多层的语感功能。就语言实践而言,汉民族语言有悠久的丰富积淀和漫长的演革变化,有广袤的地域和众多的群体差异,有外来语的渗透和时代新语汇的诞生,都加大了语义语感的异变。就语言施受而言,施感时语意随意气、表情而变;受感时语感随心理和素养而异。地方特色的约定俗成,职业、专业的行活、术语,都使语言的表达和语感变得千差万别。

语感的变化正显示语言的发展和生命力,从而使语言丰富多彩、日臻完善,但它又给语言的驾驭操作增加了内容和难度。语感的异变 几乎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这些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语感的异变性有灵通的应变力,是语文素质的重要方面。培养这种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处变不乱,以不变应万变。

灵通的应变力要以广泛而扎实的知识为基础。启动语感异变的因素,主要动因来自语言外部,既有历史的演革又有时代的发展。变动的内容虽然在语言内部,变化的机制却出自人的心理活动。因此,除了精通语文基础知识,还要略知各科语言特性,同时要关心现实生活中语言现象的相关知识,才能把握语言的来龙去脉。

灵通的应变力要以把握异变规律为凭借。语言语感尽管变化多端,但运动变化是有序的,有一定的轨迹规律。词有词法,句有句法,篇有章法„„即使约定俗成也有习惯法则,这些“法”就是规律,就是万变不离之“宗”。

学生一旦具备这种灵通的应变力,就能站得高,望得远,驾驭动态语言现象的语文能力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语文素质便达到更高层次。

首先,对语言的感知能透过表象领悟本质,看穿假象,准确捕捉实质。面对纷繁复杂的灵活多变的动态语言,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智、理性、从容地审察,进而准确地生成清晰的语感,这是另一层次的耳聪目明,心明眼亮。

其次,具备了这样的语文素质,对于扩大语言交流的地域、人群,成了现实的可能:对于阅读各学科书籍,吸收多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供了得心应手的方便。

同时,语文作为工具学科,这样的语文素质,可以使这一工具增 加功能。就像自动翻译相一样,输入的是不同民族的语言,译出的却是所需的统一语言,一个人对语言的感知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对各种语言现象快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在使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时,能应付自如。

三、对语感的经验性要有灵活的运用力

语感是一种理解性的反映,理解和反映都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语感的产生需要丰厚坚实的经验作基础。

人们对语言有灵敏的直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灵感”,而是长期生活经验积淀、众多信息知识储备为基础在起作用。人们在语言实践中,感觉器官经受过多种语言方式的感应,取得对语言学习,揣摩、分析、比较、判断的经验,当同类语言现象重新出现时,就可以以这些经验为基础,作出直觉的反映。

人们对语言的异变性之所以具有灵通的应变力,也是以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为支撑的。在语言实践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与语言相关的知识,经历了无数是非曲直的语言领悟,并积淀为牢固的经验系统,当语言以一种新鲜的形式出现时,便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

知识经验对于语感的把握还有一种值得重视的作用,即“监察反馈”作用。在听话读文时,对语言文字中的无意失误,能凭借知识经验给予矫正、修复,获得符合语感发布者本意的理解。在自己说话、行文时,自动监察自己的语言行为,凭借知识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节,做到准确的表达。

知识经验固然很重要,但它的活化能力更重要。运用的灵活程度决定了语言的利用效率。活化差,语感就肤浅、狭窄、迟钝;活化强,语感就深刻、全面、灵敏。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语言应用的频率加大,对语文这一工具的灵活操作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对语感经验运用的灵活程度,已成为语文素质的灵魂。

要提高知识经验的运用力和灵活度,首先要理性地对待语感,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注重语言行为的实践。对前人经验总结而成的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注重与语言实践的结合。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一切结论、经验都应在研究实践之后,对各式各样的语言材料,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推敲和研究,以保证经验的可靠性实用性。

其次,要科学地保存语感。对于语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贮存,要讲究记忆技巧,有序地保留信息,建构一个便于检索、快速再现的系统网络,以保证经验活化有快捷的敏感性。

同时,要经常地实践语感。语感能力是不断训练中形成的,语文既然是工具,工具的使用有熟能生巧的特点。因此,经常地进行语言实践,使语感成为一种习惯与本能,这是对语感的经验性灵活运用的切实保证。

四、对语感的整体性要有完善的综合力

语感的生成需要语言这一外在的物质材料,即构成语言的全部要素;同时还需要有心理这一内在的精神材料,即普通心理和个性心理。正 确的语感要具备完整的内、外部材料的各种成份。如果材料成份残缺,语感就失实或无法产生。

就语言的成份而言,字词是由音、形、义甚至包括其性质、类别组成的一个整体,才能完整表示概念;句子是由词语、语序、句式、标点,甚至语气、语境组成统一体才能明确表示句意;几句话乃至成段成篇的语言是语法、逻辑、修辞、文法整体的有机配合,创造出情节、形象、中心、文彩,才综合产生了感人的效果。

就心理的因素而言,语言感受的产生,首先要有感知、识记、表象、想象、联想的心理投入,同时要有注意、情感、兴趣的心理参与。

语感的整体性是客体,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所要的语文素质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发现和认识,即主观能动性。具有完善的综合力才是主体应有的素质。

完善的综合力应体现在:在感知语言时候,能把临时快速、准确、敏捷的直觉和平时的揣摩、品味、分析、论证综合起来;在应付语感异变的时候,能把社会历史沉淀的静态规律和时代发展的动态现实综合起来;对于认知语感的习惯和本能,能把丰厚的知识经验积蓄和实践中自觉地深化、更新综合起来。

要具备对语感整体性有完善的综合能力,首先要多种感官参与语言感知的实践。如字词的整体性最基本的有音、形、义三个方面,这就要动用听觉、视觉、意觉等器官同时参与,并把各种感知结果协调为一个整体,从而把握字词的语感内涵。

其次,要多种心理因素投入语感活动。语感的产生是多种心理功 能协调活动的结果,人们对语言的接触、理解、感受、记忆、运用,离不开注意、识记、表象、思维、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投入的心理因素残缺,语感就不完整,不到位。

同时,要多种能力相互配合,同步促进。语感的复杂性和特征的多元性,决定了掌握语感应同时具备多种相应的能力。单一的能力,不论是直觉的感受力还是异变的应变力或是经验地运用力,仅能解决语感的某方面的问题;只有各种能力有机的配合,才能全面把握语感。这些能力是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同步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不断完善,提高语文素质。

五、对语感的规律性要有灵巧的迁移力

增强语感对语文素质的提高是很全面的,不但表现在对语言的收受方面,而且表现在对语言的使用方面。即不但表现在受语之感,还表现在施感人之语。后一种能力素质是以前一种能力素质为基础的。因此,对语感的规律性进行灵巧的迁移成了“半壁江山”,非常重要。

语文学习有12字“宪法”:字、词、句、篇,语、逻、修、文、听、说、读、写。前8个字是构成语感的基本要素,后4个字是语感的传达过程,也正是人类交流思想的活动,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方式。说写是传出信息的,听读是接收信息的,说写的能力是在听读中学得的。因此,要着力实现从听、读向说、写迁移。

在人对语言的把握主要靠直觉这一特点上,不要满足于接受语感的灵敏,一听就懂,一读就通,还要把它灵巧迁移到施放感人之语上,平时会话,即兴演讲,能脱口而出,侃侃而言;写稿做文章能信笔而 就,文顺意达。

在实现这一迁移的过程中,要分析语言感人之所在,之缘故,从听、读中吸取语感的精华,完善自己的说、写;要在听、读中挑剔语感存在的差错、并引以为戒,改善自己的说、写。只有这样灵巧的迁移,说,写能力才能发展提高。

在把握语感纷繁异变特性方面,要注意其变化的原理和规律,在说、写时充分利用和严格遵循。尽量多学几手表达的方法、研究“激动人心”的技巧,使自己创造的语感,不但意思准确,而且简明、生动、深刻。只有这样巧妙的迁移,才能提高语文素质的品位。

把握语言知识和语感经验方面,要把知识变成常识,把理论化为现实,把经验带入实践,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及时吸收有时代气息的新词语、新语法,密切注视语言发展的新动向,创造符合潮流的语言风格,使自己说,写产生的语感,既符合规律,又有个性特色。把语言的感染力迁移到更高的档次。

第二篇:培养小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模版)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

仙游赖店中心小学

黄晓日韦

《 小

教 学 大 纲

》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要达到这个目的,如果能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语感”这个基础做起,其收效是不可低估的。

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首位,尤其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感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使它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叶圣陶先生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什么是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正因为如此,它堪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标识。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其实,语言文字之妙,更需以神会之。但是,由于语感毕竟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这也使很多教师在如何培养学生语感方面普遍到“像雾像雨又像风”。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根据语感发展的水平,为认为可将语感的培养分成四个层次。

一、感知

感知层次是言语主体对语言对象所做出的反应,即是人的感、知觉系统对言语事物做出的综合判断。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人体器官调动的越多,大脑获得的信息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如果只是用眼睛去“读”(默读)时,大脑获得的信息较单一。而当开口诵读时,语感信息通过视觉、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也成倍提高。而且教材中文学作品适合于诵读,有表情读,分角色读,有利于学生在诵读中不断品味,形成语流、语感。通过吟咏诵读,耳朵也可以具体地感受到语言抑扬有致的音韵,缓急合宜的节奏;眼睛可以把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鲜明的形象;内心能够和作者的心相通,敏锐地感知课文的内容。

特级老师王崧舟的教学方法素有“语感派”之称,他在执教小于名篇《草船借箭》时,注重小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积淀语感。

师:想想从哪里体会到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生:书上这样写:“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我想,三天后江上出现了大雾,这就反映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好的,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读的让大家感到雾真的很大。(生读此句。)

师:这雾大吗?小雾!(生读第二遍。)

师:这雾大吗?中雾!(生读第三遍。)

师:还不够大;你们听王老师读。(师范读)来,像老师这样读一读!(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

师:这场大雾,鲁肃看到了,他心里会怎们想?

生:他会感到非常害怕。

师:好,你来当鲁肃,读读这句话,读出让人害怕的语气。(一生读。)

师:你不是鲁肃!(众笑。)谁能读得更让人害怕?(另一生读,很有感情。)

师:读得好!诸葛亮也看到了这场雾,又是什么心情?(生读,读出了“高兴”。)

师:读得好!这场大雾我诸葛亮都盼了三天了!(众笑。)来,一起读一读。这节语文课“读”占鳌头,眼、耳、口、心俱参加运动,实属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这节课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语气诵读关键句,让他们分别读出了雾很大,鲁肃的害怕和诸葛亮的高兴。如此这般潜心诵读、换位体验之后,学生不仅对文本的内涵及人物品质更加了然于心,也自然积淀起了语感素养。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

实际上,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复诵读,读中感悟”,乃是语文学习的“尖端武器”。

二、理解

理解层次是当各种言语信息相继在言语主体的大脑中留下兴奋的痕迹,或进一步受到有关言语信息的刺激,大脑对新旧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加工,使新旧信息加以整合。

宋朝的陆象山说:“读书切切戒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急要细思量。”语感的获得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必须进行适当的语感分析,考究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品味语言,品味意境,增强语感。

纵横比较,品出精妙。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词语比较、句子比较、段落比较等。其中词语比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它的方式有删除法、换词法、联系上下文比较法、横纵向比较法等,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等方式,可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细腻等特色。例如,课文《开国大典》中,“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课文连用了四个传到,如果改用一个传到,读起来感觉如何呢?对比着读读,学生就会觉得课文的表达气势磅礴,充分表达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自豪感和毛主席这一宣告的庄严和雄伟。从比较中学生领悟到生动的语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反复揣摩,品出神韵。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一篇文章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进行推敲、揣摩、细细体会,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

三、迁移

迁移层次是对言语对象进一步品味、比较,言语主体的自我学习意识被激活,并用相应的词语加以传达表述。

对小学生来说,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主,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阅读时只有凭想象出言语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声响、能辨出色彩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内涵。例如在教学《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我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释词译句后,是这样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结合诗中的词语,说说这首诗表现的季节和特点。

在诗人描绘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说说它们的色彩。哪些景物是静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把动态的景物描述一下。

“千秋”、“万里”把我们引到了画面以外,使你想到了什么?

在我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入情入境,浮想联翩,眼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从形象上感受到诗人的心情。这样,把语感的培养寓于训练之中,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真实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语言的形象化,既降低了理解的难道,又达到了在轻松愉快之中培养语感能力的目的。

四、升华

升华层次指的是言语主体不是被动接受言语对象所给定的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探求在新的语境中创造性地将感悟到的言语体现出新意象。这是语感的最高层次。

《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时武士押着一个齐国罪犯经过,受到楚王的嘲笑,晏子不卑不亢反把楚王奚弄。

这段文字描述了楚王的凌弱欺小和晏子的一身正气、不卑不亢。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和领会课文中的言语,并通过语感的升华对这段话作出意义上的补充。

从以上这些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式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他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第三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二思,三写,四用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3.1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

水口小学邹金山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作品中,有一部分作品,作者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圆明园的毁灭》。“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引导学生感悟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圆明园很多风景已不复存在,对圆明园的美只能凭空想像。要想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必须化抽象为具体,借助图片,音乐等媒体,联系生活,激发想象,让学生体验、感受、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感。

教学中,应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迷人的画面,接着出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等图片,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片,与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进行对照。在图片的引领下,学生进入了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境界,油然而生出赞美,自豪之情。此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某个景点),把这一幅幅图片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这样由抽象到具体,化抽象为直观,形象,“读文——想像——感悟——表达”相结合,既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又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感。

第五篇:培养语感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语感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浙江省缙云县职业中专/潜锡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更新语文教育观念,将“语文教学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地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想,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感实践、重视语感分析,落实这三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言习得

语感来自积累。从历史上看,除极个别的“神童”之外,任何一位文学文化大师都是饱学之士。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法,可见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好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怎样让学生积极有效地投入到积累文字的过程中来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教师进课堂前让学生齐读或齐背古诗词,每周一篇。内容是附录中的古诗词及师生推荐的优秀诗作。通过这一环节,毋需其它时间,学生就可以把该背的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

(二)、在黑板上设立名人名言专栏,由学生根据学号轮流上来写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把他们推荐给大家。每天上语文课前,这个同学就领着大家念一下,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其他同学把这些记录在自己的摘记本上。当天的内容当天记,并且把他读熟,甚至会背。这个活动全班参与,不仅练了字,也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而且还可以让名人的深邃思想在无形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做好摘记。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主要在课后落实。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做好抽查督促工作。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篇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总之,要造就语文这座金字塔,大脑中总是要积累一些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应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积累更多的词汇、语汇,以形成更多的概念、判断。要把记忆背诵佳作名篇、典范文章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名篇佳作、典范文章是作者思维敏捷、条理明晰的直接反映,学生通过学习,特别是记忆背诵这些文章或诗篇,可以从中学习并进而掌握更多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提高语感能力。

二、加强语感实践,体验语言韵味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形成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加强语感实践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前说话

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由学生自定,可以说说新闻,可以谈谈趣事,可以说一则笑话,也可以读一篇佳作,还可以向大家推荐好书……不要小看这“课前三分钟说话”,它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首先,因为语文是一门外延十分宽广的学科,需要创建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学语文的广阔天地,千方百计地拓宽语文内容、形式和渠道,给学生开发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营造一块富有人文内涵的沃土。课前三分钟说话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兴趣,指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口语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观察和表达中渗透语感训练。通过说新闻,谈趣事,说笑话,读佳作等活动,让这些丰富多彩的知识来影响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加强语感培养的效果。

其次,通过说话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多方面的准确的直觉感知,因为我们要求学生说话说得清晰、准确、得体,注意衔接与过渡,注意语气的贯通与变化,让学生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注意话语的情味,学会含蓄地表述个人的请求与意见,达到委婉含蓄的效果。这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感能力。

(二)重视课文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诵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地引导学生吟咏诵读,以触发学生的语感。具体方法有:

(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像七年级上册的《春》、《敬畏生命》、《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由老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教师范读前,应给学生布置任务,这样学生会听得更认真。当然也可以放课文录音。但我觉得教师范读的效果更好,学生听得更认真,他们还会对你的朗读加以评点。评点的过程也就是他们自己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

(2)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时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有感情,有节奏地投入诵读。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更准确、更细腻、更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齐读、小组读、学生个别读,各种方式综合运用,教师再运用一些小技艺(如朗读比赛),学生朗读热情会高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诗歌时,我就经常采用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诗歌内容,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感情,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操。

(3)理解朗读,重在体会。教师经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笔者在教读时,引导学生反复有事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技艺指导,尤其是重音的处理,让学生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了,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写作训练。“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写随笔、写读书心得,还应当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进一步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三、加强语感分析,感受人文精神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加强语感分析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揣摩、品味语言

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每节课抽出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对精彩语句做点评极有必要。或由学生自己选择精彩语句、语段作评点,或由老师圈定重点语句让学生思考分析,或由学生质疑提问全班一起探讨。不论哪种方法,教师都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对这一点,我的做法是:

1、依据语境,解读语意。指导学生把句子放在整篇文章中去理解,不要孤立地去揣摩。如理解,《风筝》中的“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一句,如果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理解了。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

2、联系文章写作背景。一篇文章的写作是和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的。如《风筝》一文中的“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此句的深意。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月24日,当时的中国,正是“严冬时节”,一片肃杀,封建思想有形无形的摧残着人,结合这点,就容易理解这一句了。

3、结合修辞方法,分析句子含义。如理解《风筝》中“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一句,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扼杀游戏,就是扼杀天性。

4、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这生活体验将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为此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和阅历,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这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又如朱自清的《背景》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一个初中学生如果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就更易于体味《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

(二)挖掘作品人文内涵,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摘自《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对社会有用的人。人文素养是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文学、艺术、美学等。如何重视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些素养的形成,需要语文教师有效的利用课程资源、文本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语言,挖掘文章蕴涵的有教育意义的人文内涵,让语文教学闪射人性之光。具体方法有:

1、联系法。即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谈谈学了文章后的感受。如学《斑羚飞渡》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后,可让学生畅谈自己学了本文后的收获。从“草率、鲁莽、不自量力”的老斑羚身上,从坚定、果敢、从容的镰刀头羊身上,从为了年轻一代的生命,毅然决定牺牲自己的老斑羚身上,从自觉、从容、无畏的中壮年斑羚身上,从年轻斑羚身上,从猎人身上……学生都能悟得许多道理。

2、设置情境法。即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的一种方法。同样以《斑羚飞渡》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如果你就是这群斑羚中的一员(老年斑羚、中壮年斑羚、年轻斑羚任选其一)你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让学生切身感受当时悲壮的场面,体会斑羚牺牲精神的可贵。

3、类比法。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像斑羚一样--同样具有牺牲精神的人物的表现及自己所受到的启发。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感人的画面,如利用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的雷锋,走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官兵们,奋战在SARS最前线的医生护士们……用他们的奉献精神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一次洗礼。

4、对比法。教师可以引导把现实生活和课文内容进行比较,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仍以《斑羚飞渡》为例:温顺的斑羚可以为保护物种从容走向死亡,而制造了千千万万劳动工具的人类呢,在动物面前就不感到惭愧吗?斑羚们没有意识,没有思维,没有像我们人类用以交流的发达语言,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后代的生存而去主动牺牲生命,“心甘情愿”的,“从容”地走向死亡。想想我们现在,不要说是生死关头,就是日常生活,是否都愿意为了集体为了他人,而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呢?大头娃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那些利益熏心、无视别人生命、主宰别人生死的牛奶制造商!面对溺水而亡的扔在岸边的孩童,大人孩子竟可以如此“从容”、“坦然”的就在死去孩子的周围水域边嬉戏(2004年7月22日浙江1818黄金眼真实再现)!漠视生命的这份“超脱”让我们震憾于人性的沦落!诸如此类的卑鄙、沦落、丧失人性的底线难道不该让我们去捍卫?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次文本的“思品”挖掘胜过枯燥的感恩教育,胜过形式主义的社会实践。通过对比,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有对过去的反思和对以后行动的深层次的思考,面对人性的生死考验,人类又该怎样体现一种精神?面对周围的险境,人类又该怎样体现一种精神?面对周围的险境,我们又如何去学会生存?……这就是《斑羚飞渡》这一课的思想教育价值。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感染熏陶,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语感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但绝非就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能包容一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这还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地研究、探索、提高、升华,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浅谈中学生写作实践的指导策略

现代初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追求独立,自尊心强,喜好表现。在他们的头脑中充满了新奇的思想。其语言的表达,关注的焦点、行为方式,都有很强的时代感。他们心中有许多“情绪”需要向社会、向他人渲泄和表达。作为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们以发挥、创造、发泄、表达的机会。如:要求学生每周至少收集两篇精彩文段,并在空白处写上些鉴赏文字,每次双休日收上来检查,发现好的“文章”或鉴赏文字在课上介绍并表扬,课后大家传阅,或上“壁报”供大家赏读。如将自己的“情绪”以写作形式表达出来,不但对“情绪”起到舒缓调节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创造学生学语文、爱生活、爱作文的文学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

一、激发真情实感,唤醒写作欲望。

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需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一是引导学生道真情、说实话,提倡写心理话,作“心里文”,树立好文章应该由“心”而发,表达心灵的思想。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与做人的真谛也道出了作文的真谛。所以作文与做人应该统一起来,学作文的过程也就是学做人的过程;教作文的过程也就是教做人的过程。写文章不是做文字游戏,作文就是把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心里所想、亲身经历的。用自己的语言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让真挚的感情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文章应出自天然,只有“真”,才能“善”和“美”。二是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自己的文风。平时作文示范课时多念一些个性化的作文,不同风格的作文,启发学生了解多样化的思考方式,再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

二、激励“用心”生活,记录自我真情。

许多中学生作文时感到生活范围狭窄,所以无事可记;生活单调枯燥,所以

无情可抒。学生生活确实不够丰富,不够宽广,不够波澜起伏。平凡的生活正是文学最好的素材,坚定学生写作身边生活的信心。学生对世界的感触,可能不成熟,但绝对不单调。但是中学生大多不敢写自己的情感,觉得格调不高,觉得人物形象不完美。要让他们重新认识:生活小事、自己的情感才应该是自己文字的主体,才可以表达成很好的文字。写作实践既需要社会生活的砺炼,又需要学习技艺的磨练,是一个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到信息输出的过程。因此,要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深入生活,绝不当旁观者,要积极参与,多留心观察,多分析、多总结、多积累。生活中到处有美,只有用心才能发现,才能有所收获。社会生活色彩纷呈,变幻莫测,但课堂时间有限,课本中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又较少,只有带领学生涉猎课外,才能扩展视野,增强兴趣。比如:开展课前三分钟训练,给学生口头锻炼的机会。内容不限,可以讲个笑话,说件新闻,邻里趣事,自我介绍等;开展语文知识竞赛,如链接成语、对对联、猜谜语、编歇后语和小故事等;举办诗文朗诵比赛、表演小品相声等。

三、以“趣”促“导”,反思提升。

中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也有自己的兴趣对象。他们对回忆性的文章多数不擅长,而当下发生的事可以写得津津有味。他们可能不喜欢鲁迅却不能拒绝韩寒,不喜欢《红楼梦》,却痴迷《哈里波特》,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压制或轻视。应该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尽量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试着分析这些作品的成功处与缺陷,多与学生平等地沟通。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素养提高都在有裨益。同时可以尝试播放一些世界名著的电影录像,阅读一些世界名著的片断,慢慢启发他们欣赏高雅的能力。比如:讲读课随机变成观察课、作文课,并及时拟出不同侧面的题目,让他们把见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学生能不兴趣盎然、全心投入,挥洒成文吗?从写作中得到美的享受,无疑激发了调动了学生写作潜能,丰富了学生头脑,充实了学生写作素材。

四、互改互讲,共同提高。重视学生的作文实践,还要关注学生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新奇的事物比刻板的、多次重复千篇一律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传统的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全批全改,而结果是作文发下来,学生对教师的“辛勤劳动”边看都不看一眼,教师的辛苦白白付之东流。教学中我发现叫学生结对子或以组为单位评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兴趣很浓,觉得过瘾,于是我就试行了。但在学生活动中,我绝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事先做好批改指导。告诉学生首先要纵观全篇,整体评判,包括体裁、中心、选材、结构、抄写等。其次,着眼局部,重在推敲词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及标点的选择等。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有步骤地、有目标地进行修改,减少了修改时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同学之间还增强了团结,加深了理解和友谊。评改的步骤如下:首先是同桌互改,接下来小组互评互改,择优拿到全班念,师生共同评判,让大家充分发言,说明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作者在评判基础上再补充删改,最后教师择优出专栏或投寄报社。这样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搞下去,就不愁文章稿不好了。

总之,激发学生自发地或或自觉地投入写作实践,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动力,是使他们感受到写作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记述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方式,是整理自己思想,挖掘自己潜能的有效途径。

对“语文课内学习法”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思考

语文课内学习法,是安徽省无为县教育局教研室盛书山老师主持的一项初中语文国家级课题。课题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探索学法,确定教法,构建了“读----问----试----评”的课内语文学习模式。四个环节中,“读”是“问”“试”的基础和前提;“问”是对“读”深化和扩展;“试”是解决“读”与“问”中的问题,检验本节课学习的得与失;“评”是对“读”“问”“试”过程与结果的评价。

语文课内学习法的主要理念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其教学的主要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大胆尝试,积极参加课内语文实践活动。落实理念和策略的关键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到位发挥。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我以为应在“导”上做文章:导读,导思----导问,导疑----导试,导练----导评,导结。

一、导读,导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阅读教学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此句,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目标反复读书、带着问题反复思考。朗读要书声琅琅、念念有辞。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表现在明确“读”的目标、层次,设计“读”的方法;指明“思”的内容、要求,引导“思”的路径、方法等。至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读”“思”创造时间和空间,“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二、导问,导疑

语文教学,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指引质疑的途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读”、“试”、“评”时,才能真正激发参与的意识、态度。如果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问题转,就无主体性可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先有“疑”后有“问”,先有“问”后有“试”,再产生新“疑”。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启发诱导学生“疑”、“问”上着力。学生从不会疑、不会问到学会疑、学会问,到善疑善问,有一个过程。这个能力形成的过程,无疑离不了教师的启发、疏导。

l.要抓好预习思疑、自读质疑环节的教学,教会学生思疑质疑。引导学生求疑于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易错处和无疑处。

2.要在“导问”时,组织学生梳理所提问题,找出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值得讨论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

3.要根据学生梳理出的问题,组织“试”(讨论、交流),针对点拨、指导。做到学生质疑与教师“导疑、导问”有机结合,质疑与解疑结合,“问”与“试”结合。

4.要重视习惯培养。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边读边想边卷点勾划的习惯等。

三、导试,导练

组织学生针对所提问题讨论、探究,析疑、解疑,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表现在精要恰当的引导、点拨上。既要把握准讨论、探究的质与向,即紧紧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又要控制好讨论、探究的量与度,做到少而精,不面面俱到,做到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

(一)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启发、补充,要议论纷纷、凿凿有据。要想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讨论、探究,问题就不能多,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精要,就不能浅显或艰深。一般可以围绕梳理好的学生所提问题,围绕课后的思考题(两者常常是统一的)。

(二)学生能通过讨论、探究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诱导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引导、点拨,一定要在学生理解不了不讲就影响讨论、探究时,要在学生应当理解而未能理解的地方。

(三)要把教师的活动大幅度减下来,在“试”的时间、量、面上都予以保证。

l.每节课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让给学生“试”(读写听说,合作探究)。

2.要特别重视“试”的质量,调动学生“试”的积极性是关键所在。因此,要主要根据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组织教学。3.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试”。建议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保证全员参与。

四、导评,导结

现代认识学指出,教学“要培养学生自己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并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司马贺语)。可见,对“读”“问”“试”的情况进行评价判断、归纳小结,应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的事。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指导学生评判,作结,保留正确的,符合要求的,舍弃多余的或不合要求的,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虽有一些教师注意到“导评”、“导结”,但不“到位”。为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对“读”“问”“试”的情况评价判断,作出结论,使学生的主体性到位。

1.实行多元评价,学生可以评同学,也可以评老师。

2.突出评价重点,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如果“评”面面俱到,必然蜻蜓点水,无法深入,评价也就徒有形式,是低效或无效活动,还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构建科学、有效、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机制

科学、有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最强音,要使语文教育的发展进步与社会同步,我认为必须构建科学、有效、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机制,进而展示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最独特的个性魅力,以期推动汉语言文学、文化教学科学有效地向前迈进。

语文是语言(字、词、句、段、篇、题等)、文学(诗、词、曲、联、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化(文史、文体、时代沿革、价值观、人生观等)的统一体,同时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还是人技教育、人生教育、人格教育的统一体。我们清楚:双基要渗透人技教育;整体感悟要通过作品的文学体悟渗透人生教育;而文化贯穿在语言、文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细节,其间各处无不渗透着人格教育。文化意识及文化内容的归纳提炼,体现在大中小学的任何学科的教学当中。

从事语文教学与语文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引领学生并要求他们努力“爬”上文化高坡,在中小学阶段埋下文化的种子并使之扎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即把语文的学习与个人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掌握了语言,有了些许语言修养,只能算是活着;鉴赏了文学,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可以称得上懂得了生活;而真正把握和汲取了文化,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涵养,并能够把有价值的知识,学问的方法形成一个体系(滋养心灵的知识结构),就可以使人生提高一个境界,让属于人的灵魂与精神层面更趋于丰富与厚重。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发展地做到善教乐学呢?

我认为,首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语文的本质。科学,通常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语文教育教学主要承担的是训练与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科学思维任务。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思维品质,厉炼情感脉路,提高精神境界进而提升生活的质量。语文教学中,狠抓文化的提炼与总结(每篇文章专家选材入本的主要依据是她的文化价值,是她的健康积极有价值的时代感或超前性),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并得以净化与升华,同时让民族基本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延续。其次,应努力追求应用精讲多练,事半功倍的方法,练准练全句段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再次,应树立简洁明了的教学观,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重点难点的制定上下功夫。做到长文讲短,短文讲透,掘深。因为,科学的内涵绝不只是某些人认为的现代科技,课件进课堂。科学,精确地表达应该是:简单、简洁、合理、有效,并具有发展性。它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第四,应注重语文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运用所学语文的各方面知识,活学活用。第五,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补充与提高语文能力有密切关系的字法、书法、词法、句法、文法、章法、听法、说法、读法、讲法等,让“法”深入学生内心,依“法”学,依“法”练,要练得科学、规范有效,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趋于“规范”、“合理”;有意识、有计划地补充形式逻辑(概念、判断、推理)的基础知识与辩证逻辑(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六,树立与坚定如下几个观点或者观念:

1、“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观点,提倡用例讲“道”。

2、把语文课上成讲读----感悟----训练课,枯燥的文章讲出(“嚼”出)味道来;感性强的文章总结出智慧来,理性强的作品再讲得透彻些。

3、让一方摆脱对另一方的依附,即“教是为了不教”。要牢固树立此观念,讲学法,导疑难,求消化,追融通。

4、强调研究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式,狠抓预习(如何提问,如何引“悱”与引“愤”);研究课上学习的方式、方法、教法(如何“启”,如何“发”),板书设计及训练内容的科学有效;研究课后温习内容的要求与达到的目标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在新的形势下努力增强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练内功意识。在科学、有效发展的旗帜下,练就哲睿,深邃的教脑;练实严谨务实的教风;练熟亲和质朴的教态。重新塑造与铸就传承语言、文学、文化,播撒真、美、善的教魂。携手共建科学、有效、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机制,以期创造出祖国汉语言文学,文化教育的辉煌灿烂的明天。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 10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二)“目标展示”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讲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三)“直观教具”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七根火柴》一课时,我就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对党的一片赤诚。《核舟记》一课,我又同样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四)“语感传送”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会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针对初一学生,我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 /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之中。又如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我首先朗读李瑛写的《一月的哀思》感染学生,然后转入正课。

(五)“动手操作”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

如:学习诗歌《渔歌子》,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诗歌《渔歌子》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又如,《小桔灯》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小桔灯,从中体会小桔灯的含义。

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体现导入艺术的“活”和学生的“动”。“活”与“动”工作做得好,就能既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化。

(六)“演示实验”导入法。

实验,并不只是理化课堂上才有的。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还应当是一名实验员。用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看到所发生的一切,所产生的现象,可以诱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如:学习《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根据课文内容,事先准备一朵喇叭花,一杯肥皂水、一杯醋。课上,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来变魔术。哗!语文教师变魔术,学生的心儿一下被“吊”起。于是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马上变蓝,又放进醋里,又变红,学生纷纷问为什么会这样,因此,对本课就产生了兴趣。又如《同志的信任》这一课,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我也采用实验导入,既诱发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当时的背景----白色恐怖下采取的秘密革命活动。因此,实验导入新课不愧是一种“催化剂”。

(七)“讲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人民的勤务员》导入就讲述雷锋小时候的故事,《天上的街市》导入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等等。通过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音乐感染”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又如《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

(九)“讲文学史”导入法

许多文学家的感人的事迹,不但能引人入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向先辈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如《榆钱饭》一课,作者刘绍棠,当我介绍到他的小说《青枝绿叶》在 1953年被编入高中课本,而他本人当时还正在读高中时,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又如朱自清“抵制日货”,“不为五斗米折腰”事迹,鲁迅先生的“口诛笔伐”“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等等,这些文学史料能深深打动学生,使他们产生热爱文学的共鸣。

(十)“幻灯投影”导入法

这是一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导入方式,条件好的学校可充分地利用。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均可采用现成的投影材料导入。“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有针对性,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如《纪念白求恩》一课,既可用“语感传送”法,又可用图示的直观法,还可用白求恩事迹导入。这就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最佳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既扣“文笔”,又扣“心弦”。

其次,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 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再者,对于可供操作的导入,为保证课堂质量,要精心设计,有时还需预演摹拟,做到“万无一失”。

总之,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同时,还要明确,应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尊重学生个性,构建和谐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阅读过程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空间。让学生有独立的思想,鼓励学生求同的时候,更应鼓励学生求异!我们应该认为不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教会学生说,我不懂!教会学生说,我还有不同意见!教会学生说,我不赞成!”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自读课文时,有人习惯于默读,有人习惯于轻声读,有人却习惯于大声朗读。在对问题的探讨上有人习惯于独立思考,有人习惯于合作讨论。在表达感情上,有人习惯于用富有情感的朗读,有人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有人却用写心得的方式。每一种方式的选择,对于他本人来说都是最好的,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以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我在教学诗两首时让学生朗读时就注重了这一点,学生有的大声朗读,有的轻声朗读,有的合作朗读,效果很好。

让学生走进 “作业超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然也是作业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应该让他们从“统一作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权自我选择作业方法、自我安排作业内容、自我设计作业形式,让他们的个性在自主作业的舞台上飞扬。比如:开设“作业超市”让学生在“作业超市”里自由选择。认知性作业、能力性作业、智力性作业、批判性作业、听辩训练、抄写、朗读、口语交际、写作构建起“作业超市”,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自由选择。即使是同一内容的题目也应分出层次,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找()住了。分三个层次的要求: A所填的词句,可以全部选用课文中的。B所填的词句可以一部分是课文中的,一部分是自己填;C所填的词句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零距离接触,沟通无障碍。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所以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经常询问学生对自己的教学的感受。蹲下来听一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一评课,对我们应该很有好处。学生经常问我老师你能读读吗,老师你能背下来吗?刚开始时我觉得不自然,可时间长了,就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了。反而对我的背功大有帮助。还真得感谢这帮孩子们。

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我激发学生从课本插图入手,通过自己读,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让他们自己从课文中找证据,分析出图上的人物的身份。大家的思维活跃,不断碰撞出火花,甚至有的挣的面红耳赤。有的同学认为文中出现了四位作家,有的则认为是五位。确定后面站着的是漠伯桑后,我给其余作家标上代号(按从右至左顺序)A、B、C、D,给大家时间,根据文中的描写,找一找文中的作家各是谁?学生说出各自答案,意见出现分歧。有的同学认为A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来,如同风帆一样。有的学生说也可能是屠格涅夫“高卢式的大胡子”是八字胡。另一个学生说不可能,D是屠格涅夫。因为书上说屠格涅夫是“仰坐在沙发上”,所以D是屠格涅夫

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A找到课文与生活的结合点,把学生带入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幅总理画像,一段哀乐,就能把学生带入沉痛之中。B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教学《桂林山水》可以组织学生为桂林设计广告语活动;教学《田忌赛马》时可以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赛马现场直播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学《落花生》时设计辩论:是做苹果一样的人好,还是做花生一样的人好?C生活语文的介入,如公园文化、街道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商场文化、家庭文化、寝室文化等等。一位教师组织学生上街学语文,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新思路

作为语文教师要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切不可把 “放养”当活动,把“随意”当开放,把“不管”当研究,简单地把“四人小组”当合作。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自学、分析、获得一种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不必过分理性化、标准化,而更多地从人本、文本的角度去评价,使学生慢慢积聚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感悟到祖国语文的魅力。有两句话很有名,一句是:“告诉我的我会忘掉,展示给我看的我可能会记住,参与其中的我会真正理解。”另一句是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的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由此得出:语文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更多是学生的参与、体验、感悟、理解、应用,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激活学生写作兴趣之方法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 ,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 后 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 ,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 时 老师再进行点评 ,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

作文训练的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1]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 ,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 ,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构建写作乐园

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说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2]为此,教师要精心备课,鼓励创新,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可以找些有个性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写得有点鲜味,就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探索未被别人发现的领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又别具匠心的作文,将其在班上范读,让学生来共同赏析、评价,指出其新颖之处,这样一来,就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有一次写环保类作文,有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写卫河的治理情况:先是臭气熏天的情景;后来水变清,出现了钓鱼、游泳的怡人情景;没过几天,卫河又变成了臭水河,上面漂满了塑料袋。从而反映环境治理需要长抓不懈的主题。还有学生文章中反映小区建设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反映生活的真实,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自己的个性。

古诗文阅读教学激趣之法

河北省徐水县漕河镇南留中学 高战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提高古诗文阅读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探讨。

一、导语激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

二、诵读激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篇古文,首先要从诵读入手,诵读分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教师范读,使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达到既定目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诵读过程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如教《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先由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句读,然后通过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进一步分析课文,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读起来自然有兴趣,效果就不言而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诵读显得尤其重要。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朗读成诵,学生很快就会悟到词中的几种意象,经过老师略加点拨,就会明白众多意象构成行旅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从而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三、活动激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乐学语文,愿上语文课,不怕古诗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古诗文教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如教学《核舟记》,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画具,课堂上通过记忆把“核舟”画出来。许多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但也有些学生说“太难了”,“让我们看看书吧”。在学生充满求知欲时,老师允许他们看一会儿书,蓄足的势一下子变成旺盛的活力,由兴趣转化为想学,由想学转化为能学,由能学转化为会学,学生很快就感知了课文内容,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可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让学生上台表演,教学《愚公移山》可针对愚公愚不愚开辩论会。此外,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语文活动,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生在实践中才智得到发挥,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

四、竞争激趣。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举措。我在古诗文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常有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通过在班中诵读赛,竞争参赛资格。班中还举行古诗文成语、典故出处集锦比赛,给搜集得多的同学加平时素质量化得分。还学习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出题互考,并通过评比方式进行,让学生多查找资料。同学们各显神通,有一种在知识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他们在竞争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参与积极状态和兴趣程度。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想象激趣。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及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温庭筠《梦江南》的教学,抓住“独”、“倚”、“脉脉”等词,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描述出这样一幅广阔、多彩的美人凭栏远眺图:一位少妇盼望丈夫归来,终日呆立楼头,仔细数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帆船,面对着江水悠悠,夕阳依依离去,总是失望惆怅。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词人笔下的怨妇思夫的愁苦难熬之情。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让学生面对面跟古人对话,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鱼我所欲也》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孟子“性善论”的讨论,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质疑激趣。“学则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为了启发学生有大进,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见解。通过质疑、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首先,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需要教师的鼓励,因为大多数学生想质疑而疑虑重重,既怕老师瞧不起自己,又怕同学讥笑。这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那怕是提出看起来幼稚可笑的问题,也要给以充分肯定。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在学习中发现,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第三,还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设疑、质疑的基本方法可以从认识事物的三个层面上考虑,一是“是什么”,二是“怎么样”,三是“为什么”。就一篇古诗文而言,可从字词、句式、结构、主旨、语言特点等方面设疑、质疑。这样能使学生有疑可质,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

七、板书激趣。板书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诵读。因此板书的原则必须忠于文本,突出重点,易于背诵。如苏轼《江城子》可设计如下板书: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射猎老虎 比孙权 建功立业 射天狼 比魏尚 抵抗侵略

根据不同诗文内容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可树状、网状、表格、图画等。如果是比较、总结性质的可用表格,语文知识结构可用树状。如教第五册第 25课《诗词五首》总结时,可将“作品、作者、体例、出处”等内容用表格列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还可学习魏书生老师“懒”的做法,故意将一些易错的字不写或写错,让学生填写或改正,激发学生改错别字的习惯。有时为了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归纳内容、写段意等可由学生板书。这些都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八、教态激趣。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语言等都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试想,如果教师上课时无精打采,学生能兴致勃勃吗?上课时要始终保持愉快、乐观的精神,满怀信心,即使再累,也要振作精神。讲课时语言要富于变化,并伴随一些手势、表情。朗读时语调抑郁顿挫,语速适度调节,感情真挚等都能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此外,教师深入钻研教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利用多媒体辅佐教学,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对古诗文的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待于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我在这里只是谈了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浅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因此,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创新,就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创造欲。创造力来自于对理想和未来事业的追求,来自于对事物或活动的入迷,来自于忘我的浓厚的兴趣。牛顿就是对苹果落地有着很强好奇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可见好奇心和兴趣是创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措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和创造兴趣,点燃起他们创造的火花,有计划地在学生心灵中播下创造的种子,逐渐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如教学讲读课文《愚公移山》时,学生会好奇地问,愚公带领全家人去移挡在自己屋前的两座大山,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方法----搬家呢?这时,学生都感到很新奇,疑问促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转化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爱动脑筋,然后请同学们共同探讨原因,再予以点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又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如果一开始教师采取的是批评的态度,批评学生上课打岔,那么以后学生就不爱提问题了,自然也不会去思考更多的问题。这样,创造性思维便受到抑制。

二、打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阔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以作文教学为例,例如让七年级学生写一篇作文----《暴雨下》,体裁、内容不限。有的学生写的是下暴雨时激烈的场面;有的学生写的是暴雨下发生的一件事;有的由暴雨想起一件往事或一个人……他们各展其才,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符合学生“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的创新想法,并且要经常设置一些富有创意、想象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来训练学生。比如念一篇设置了悬念的小说开头部分给学生听,然后请学生猜猜后面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展开,学生的答案越奇怪,越有想象力就越好。

三、鼓励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独特性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有卓识,有新见解、新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特点往往体现于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质疑,对“完美无缺”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对教师的质疑等。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去大胆质疑,通过质疑发问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解放思想,培养质疑习惯。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如果学生养成了善于发问质疑的习惯,那么就对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在教学时教师应解放畏首畏尾的思想,要鼓励学生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即便是荒唐可笑不合情理的错误解答也不要挖苦学生,应尊重学生敢于质疑精神,允许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思维方式,老师都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声中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传授方法,提高质疑水平。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实际和不着边际的滥问。以思想内容为例,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文章表达的中心去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质疑水平。如《伟人细胞》一课,就有同学提出极有思想价值的问题,“„自领破书'这个故事中,贾里说:„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会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你赞成他的说法吗?我们如何安慰他……像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无不体现着独立思考、深入读书的主动求知心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四、激发想象,挖掘创造源泉。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空间。

(一)通过指导观察培养想象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是发展想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和事物的过程中,既要教给观察方法,又要启发学生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展开创造性想象,合理地想象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内容。如指导观察蜜蜂,可以想到蜜蜂勤劳、无私奉献的特点,由此还可以想到勤劳、无私奉献的人民用智慧的双手进行现代化建设……

(二)通过阅读教学培养想象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象,又通过想象进一步创造出新的意象。如教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老师进一步问“如果请你为哈尔威船长立碑撰文,你会写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哈尔威船长永垂不朽!”有的说“您把死留给自己,把平安送给别人!”有的说“您和日月同光,您与海洋长存!”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展开了想象,进行了创造性思维。此外,让学生根据有关情景即兴表演或绘画、将古诗文改写成现代散文等,都可以作为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培养想象,挖掘创新的好方法。

(三)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习作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运用想象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过《我们家的男子汉》后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位男子汉,并描绘 20 年后的蓝图……此外还可以通过故事改编、续写、扩写、科幻作文等等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从而挖掘他们创造的源泉。

五、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相伴、相辅、相长的。当学生想到的事情要准备付诸行动和实施时,会有一种动力、一种激情。而当他想出来的事情能做到、能实现时,就会进一步激发其创造的潜能,使之源源不断地进行创造。反之,如果想出来的事情没有实践的机会,或者没有实践的能力,那么,时间长了其创造兴趣就会慢慢地淡化或泯灭。因此,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保证。如学完《柳叶儿》一课后,可以让学生们去采摘柳叶,并开展炒菜做饭竞赛。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在欢乐的笑声里,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既体味到了本文中心,又锻炼了动手创造能力。也可举行有关语文的游戏、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会等,学生自办手抄报、自编自演课本剧、开展社会调查、自办图书角、自办校园广播电视节目、举办手工制作展、小发明展等,使学生从多种渠道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让学生多感观参与,充分体验创造性劳动的艰辛和喜悦,充分展示他们创造性劳动成果,让成就感激励他们在创造活动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另外教师也应不断为自身充电,强化身教魅力。身教重于言传,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有使命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与时俱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智慧是无穷的,老师是他们永远值得信赖的朋友;另一方面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在备、讲、批、辅等环节推陈出新,展示自己设计的新教具,揭示解题新思路、新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沐浴的阳光每天都是新鲜的。教师的自身显示出了创新的魅力,催化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

初中语文课四课型教学法初探

----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几点尝试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曾一度令教师厌烦,学生头痛。“上课讲课文,复习背课文,考试写课文。考后忘课文。”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窒息了语文课应有的生命力,面对这一现象,我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初步尝试了“阅读--讨论--解惑--探索”四课型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以主人姿态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所谓四课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各部分的固有顺序,把教材分为几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都依次经历阅读、讨论、解惑、探索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构成一种课型,简称“四课型”,下面我将四课型的操作要点阐述如下: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 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邓稼先》一文时,首先放几张关于人造卫星升空时的片子--(自制的课件),然后教师对照片子有声有色地向学生讲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经过,再引导学生回想2003年10月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场面阅读本文,从而激发学生对邓稼先的了解和崇敬,使阅读在美好的气氛中起步。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

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那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3、前后对照提问题。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联系各科提问题。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

当然,提问题的方法很多,这是普遍常用的四种方法而已。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针对学生在讲解《藤野先生》一文时,展示了关于敬佩教师的几幅画面(自制的课件):有名人敬师的,有少先队员敬师的;有解放军战士敬师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鲁迅敬师的原因。

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第三,指导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第四、教师组织重点问题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直接参讨论,但应做到“引而不发”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起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全班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时,教师应作画龙点睛的讲解,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认识。如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时,先出示四幅图画--(自制的课件)即课前预习中的四幅画,让同学们找出正确答案,再学习课文,然后对课文进行讨论,要求:找出文中的一个观点谈看法,必须用典型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找出文中的观点“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举了居里夫人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有的同学举了伽利略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还有的同学举哥白尼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最后围绕“读书有害还是有益”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读好书能陶冶人的情操,增长知识,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有的同学则认为:“读书能使人走向歧途,因为不好的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两中不同的意见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这时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和诱发:读好书,如沐春风;读坏书,如饮鸩酒。这种课堂讨论活动既有学生之间的交锋,又有师生之间的争论,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能力。

三、解惑课

讨论课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尚未解决,特别是全班争论的重点问题,意见不统一,或理解不够深透。这时,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师,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到了。为此,我设置了解惑课,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易明,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前后各节之间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这些都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兴奋点是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时,首先放投影有关安塞腰鼓的图片(教师自制的),再让学生思考:平时你见过安塞腰鼓吗?你打过它吗?打鼓的都是些什么人?打鼓的那个场面你见过吗?如果没见过,想见吗 ?等等,这样便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本文。

第三、教师的讲解要从形象入手,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有关问题,都是属于理性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使学生以形象为入门的向导,步步深入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道理。在学习《土地的誓言》一文时,学生提出“土地怎么会发出誓言?它为什么发誓言?如果不会,那又是谁发出的誓言?他发出了什么誓言?”于是出示图片并讲清本文的要点:原来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时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为东北的土地所发出的誓言,在讲清本文要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使学生澄清了模糊的认识,同时也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四、探索课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应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为达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学生做完几道教师规定的练习题,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前进的能力。于是我就在解惑课后设置了探索课。做法如下:

第一、专题探索。每学习一课,都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放几幅有关的图片(自制的课件)--如果你遇到一个孩子在一个危险的山崖上进退两难时,你如何让他下来?学习课文后再组织学生围绕“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你会怎么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怎样处理?从中受到哪些启发?”进行专题探索。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既谈出了自己的做法,又写出了受到的启发,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使学生对困难的处理有了正确的方法,同时也懂得了生活的哲理。

第二、自拟复习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拟定本单元的复习提纲和自测题目。不搞束缚学生思想的所谓答案格式,而是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出分析各种问题的思路。

第三、单元小结及写小论文。指导学生书面表达每单元的知识序列纵横结构,写出学习每一个单元的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初步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学习《斑羚飞渡》一文后,有的学生把体会小结融为一体,写出《生命的永恒》读后感,有的则写出《我看镰刀头羊》,而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后,他们又写出了我对“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看法等,这些,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体会,在知识上反映出的小论文。它大大的激发了学生自学的热情。

运用“四课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觉悟;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绘画解说式语文教学法

一、绘画解说的基本含义

绘画是指学生依据课文的言语去感受体会作者所创设的物象以及意境乃至人物情绪,然后进行想象、制作加工,再创造成图画的过程。

解说是指对绘画中难以绘出的内容或已经给出图画但不甚满意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以展示自己头脑中的丰富图画。

绘画解说法所依据的每一篇课文的内容是多元的,它可以依据全文的内容而绘制一个全景团,也可以依据某一重点、难点内容而绘制一个局部,还可以依据某一人物而绘制一个特写……该法对调动师生双方尤其是学生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作用,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薪的教学模式。

二、绘画与老师板书的鳌异

1、主体不同

板书是老师为了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而书写的内容,老师的板书虽具有强化印象、提纲契领的作用,但在这一活动中,老师是绝对的主角,板书的一切内容皆出自老师的手,学生只有坐在那里看老师写,然后自己跟着抄的义务,而无参与板书的权利,长此以往,老师的思维是发达了,而学生的思维难免要僵化一些,这样,极不利于学生健康思维的培养。

而绘画则不同,它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动手(可以在黑板上绘。也可以在自己座位上绘),老师只是提示学生或启发学生,起一个辅助的作用。这样,学生的手脚放开了,思维搞活了,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再加上绘画后的补充用说,说的能力也就不断地提高了。

2、形式不同

老师的板书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用汉字来表意,也就是说老师将重点、难点的相关内容书写在黑板上,而这些内容的深层意象却表达不出来。如,某一段的文字表达了主人公的。恐惧状态,老师板书“恐惧”二字,这只是一个抽象的表象、“恐惧”的具体状况却无法表现。但每个的心中却存在着恐惧的具体形象,换句话说,学生的心中却能将“恐惧”这一特点形象化,它可以是浑身的颤抖,可以是目光的呆滞,可以是面部肌肉的紧缩扭曲……而这一层的形象,文字板书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尽管每一个人的心中形象是不同的,但只要能够表达出来,即使表达得不怎么完美,也已经比停留在汉字字面上也前进了一步,这前进了的一步就已经够了。绘画是将文字转换成意象再转换线条来表注意思的,即文字----意象----线条意图,过程虽然复杂了,但思维却活跃了,思索也深刻了。动动手了,创新也就开始了。

3、结果不同 老师的板书,只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课文中的知识,你没有再创造的权利,老师学生只是停留在诠释裸文内容的浅层次上,而这种理解如果是在老师启发下进行的话,用还是不错的。如果是在老师的满堂灌,恐怕只能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理解”恐怕也就值得怀疑了,而绘画法是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学生必须先动脑筋理解课文然后才能进行创造,所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做法必须摒弃,而应在老师的点拨之下,主动地去思考,最后再创造,从而完成“超越”撰文本身,做到知识的迁移。这一高层次的能力培养,符合创新的教育思想。

4、作用不同

板书培养的是理解能力,而绘画培养的是创造能力。

三、绘画解说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

黑格尔说:“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比起其他艺术都较远较广阔”语文课本中字词的明白性与字词下面的空白性为我们提供了想象、再创造的可能性。

“解说”在教学中的可行性无须多言。

“绘画”在教学中也是可行的,一些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美术知识,也会一些简笔画。二来这里所说的绘画不是美术识的那种绘画,它不需要过多地装饰,只是 7个示意图而已,即使不怎么美观也无大碍,因为还有随后的语言解说。

1、实物、事理类说明文

说明文是三大文体之一,其目的就是说出来相关内容而便人明确,所以其语言准确而明晰,我们完全可以依此进行绘画。

说明文中有些是对实物进行说明的,诸如,植物、动物、建筑物、自然风光等均可绘其形,《一个好树种----泡桐》、《甫州六月荔梭丹》、《松员》、《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等属于此类。

另外,说明文中一些比较简单的事理说明,也可以截取相关的某个内容而状其貌,诸如,《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眼睛与仿生学》、《大自然警钟常鸣》等即为此种。

2、托物抒情,风光游记类散文

此类中的物,自然风光均可予以表现。《羚羊木雕》中的羚羊,《我的小桃材》的桃树,《小桔灯》中的桔灯,《记一辆纺车》中的纺车,《白杨礼赞》中的白杨,《空中楼阁》中的搂阁等,以上文中的“物”不难绘出。《雨中登泰山》、《绿》、《荷塘月色》、《黄山记》、《无山景物记》、《雄关赋》等等,均可绘制一幅、两幅图画予以表现。

3、写景、叙事类的古代诗、词、曲 古人写诗讲究“意境”,意境自然是可以绘制出图形来的,许多优秀的古代诗词曲都被绘成相关的自画广为印制,书店中的这类图书多如牛毛。这种现象也充分说明了以古诗为内容而绘图的可行性,这类内容在初中涉及的较多。如盂浩然的《过故人庄》.张志和的《渔歌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等。

4、小说、戏剧中的人物造型设计,主要动作设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形象傻读者认识社会生活的,人物形象是否鲜明成为一篇小说好坏的标准,我们可以给人物设计海型。像课文《装在套于里的人》的一个插图,就是完全依据课文中的描述而来的。文中说“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于,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高中三册)这段文字再配上相应的一幅画,学生对主人公的特点就会一目了然,再加上进一步的分析图画,诸如图画中的别里科夫走起路来总是脚踏在方块的格子里,也就表现了他因循守田.不敢越雷池一步,害怕新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物特点,这样我们就对十九世纪末期,俄国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社会生活有了认识。还有其他深文中人物造型图也可以绘制出来的。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守财奴》中的葛朗台……

小说中主要情节设计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主人公的特点。剪《药》中的上坟,《母亲》中的散发传单等均为我们理解人物形象,进而认识生活提供了一个根好途径。

我们完全能够以这些插图为榜样,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再现我们所认识的人物形象特点及社会生活特色。

四、绘画解说法的几种具体运用方式

1、学生单体局部理解创造法

学生个人通过筛进课文信息,抓住自己感受较深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事物……进行绘图。

2、学生单体整体把握创追法

学生个人通过对全文章的理解后,合上书本,进行艺术再创造。设计人物造型、设计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注意氛围),3、学生多体讨论同绘到达法

几个学生一起,速过阅读课文后,共同商议讨论设计,这种方法课堂气氛活跃,理解课文最为深刻,再现课文这为准确。

4、师生同读同绘创造法 一些理解较为困难的文章,可以采用老师边读边解释边绘图的方法,学生可以对图画提出自己的设想,师生共同创造。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交融综合使用。

五、绘图解说法对创作思维形成的作用

1、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绘图用说法,学生人人可做,但也有一个比较优秀的标准,就是谁的图画最符合、最准确、最全面地反映了文章的本来情况。为了达到展示自我的心理要求,学生会主动地反复学习课文,力求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层次的理解,自觉学习的习惯就会养成。

2、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

为了将文字表现为图画形状,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想象,想象力也会随之增强。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嘴能力

将心中想象的情景用手描绘出来,用嘴表达出来,都是对学生创造性蒙质的培养,总而言之,绘画解说式语文教学法对创作型人才的培养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作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强调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创造。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贯彻到学科教学之中。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而作文教学更应当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学着用语言文字来反映生活、表情达意的活动。学生即使是最笨拙、最稚嫩的笔,也或多或少,这样那样地渗透着他们的主观感受,反映着他们的某种情感体验,是一个主观、个性的创造性劳动。由此看来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很有必要,也是可能的。

在作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指导作文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的创意,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习作,只要不离题,只要文体对,就应尽可能让各自的想象力展翅高飞,来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的生活是崭新的,学生的感受是丰富的,在俄文指导中只要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那么,学生就敢于言别人之未言,发别人之未发,写别人之未写。

(二)俄文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联想,多角度分析,激发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为,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能得到不同的印象;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在写《我这个人呀》这个俄文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写自己如何快乐、认真、刻苦等等,而有一个学生却着力铺叙自己一件不光彩的事的经过,最后用心理描写表示了深深的懊悔,角度与人不同,有了新意。

(三)指导学生作文立意要创新。要求写出的作文有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例如一位学生《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时写道:“想把记忆移植到日本首相的脑中,让他清晰地回忆日本二占期间的种种血腥罪行,让他向所有的日本人告白,承认历史,承认罪行„„”,这表达了一个中学生的良好愿望和正义感,立意很新。

(四)指导学生逆向思维。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之外”的效果。按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原则,彩正反置换的办法逆向思索,从中找到与众不同的新观点。例如“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文明宿舍不文明”、“人未走茶已凉”、“闲不住的闲人”、“傻子不傻二三事”等等,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培养创新能力。

下载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感培养[合集五篇]

    语感培养,你重视了吗 ──弹奏语感培养“四重奏”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篇课文,教师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还是“丈二和尚──摸......

    如何培养英语语感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良好语感在我从教的这两年里,我逐渐领悟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重语感的培养。经常有学生在问我问题时说:“老师,我这道题虽然答对了,可还是有点......

    语感与语感培养

    语感与语感培养 浙江金华白龙桥高中 张炳通 内容提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了解字......

    英语语感培养

    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内容摘要]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教......

    语文教学培养语感能力例谈

    语文教学培养语感能力例谈语感,即读者或听者通过阅读或听他人讲话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学好语文,提高......

    培养语感 夯实基础

    培养语感 夯实基础 江苏省盐城市诚信初级实验中学 赵连友(224021)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

    培养语感的方法

    加强诵读,熟悉文本,培养语感 ):① 教育价值提升。学习方式上位于学习方法,还包括学习习惯、意识、态度、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意......

    儿童画教学方法及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儿童画教学及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儿童绘画教育除了能够对儿童进行“全面智力启蒙”,而且还能更有效地调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进而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在儿童画教学中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