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多元化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发展

时间:2019-05-13 04:0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多元化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多元化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发展》。

第一篇:开展多元化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发展

开展多元化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的个性、个人价值、专业发展得到高度重视。因此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以促进教师创新能力和教学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教师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评价,促使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自觉地进行工作方法和努力方向的自我调整。其中教师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改进的努力程度。因此我校在教师评价发面立足于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发现和张扬教师的教学个性为突破口,开展教师、领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活动,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全面发展。

一、“以学论教”的课堂评价,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商讨制定符合课改要求的新的课堂评估标准,即“好课”的标准。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过程、创新能力的显现等学生实际的收获情况,而不再是单纯的只看重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自身发挥的情况。因此对沿用了多年课堂评价标准就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以便更准确地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让教师本人亲自参与制定,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师自觉地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亲身参与,在商讨的过程中又可以发表个人的见解,因此教师本人就会发自内心的认可新的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更加自觉地向着标准的方向努力,自我提醒,主动改进,减少了以往对评价的应付和对立心理,极大的调动了教师课改的积极性。

我校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利用教研组活动集体学习和教师本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以《走进新课程》和《学科新课程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和讨论,并写出一定数量的学习笔记和体会。(学校教导处定期进行检查和督促)。然后,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全组老师进行讨论和制定,拿出本学科的意见。最后提交学校教导处进行审定和修改,确定最终标准。现我校每个学科都有不同的课堂评价标准,既有共性也有不同点,如语文课堂评价标准突出了教师对学生语言感知力的训练;物理、化学课堂评价标准则突出了教师对学生实验探究、现象探究能力的训练等。不同的评价标准既强调了要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教学功能,又促进了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发展教学个性。

2、由教师本人、教师之间、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课堂评价,发挥不同的评价功能。

①教师自评:教师自评就是通过教师对自己课堂的评价,促进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在学校每学期开展的创新课评课中和学校领导听平日课的反馈中,教师本人都要首先进行自评,谈自己的课堂设计理由、谈课堂中有哪些满意的地方和不满意的地方、自己有哪些收获等等。先进行自我分析,然后再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会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更好的沟通交流,了解更多的信息,使评价的意见更具有说服性。教师的自评在最终的评价结果中只作为参考因素,不作为主要意见。

②教师互评:教师互评是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的最好形式。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星期至少听一节课并且课后要进行评课,并写出2至3篇的优秀评课稿;创新课的时间也安排在本

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目的是便于及时地评课。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听课时要带着问题听课:这个教学环节处理得好吗?你是否想得到?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设计?评课时要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既要谈本节课的优点也要敢于发表意见指出不足。教师的互评作为最终评价结果的重要参考意见。

③学校领导评课: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都分管1到2个教研组,平日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坚持不打招呼的听课,课后及时地进行评课。评课的重点既包括这堂课的优缺点,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挖掘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和表扬,鼓励教师今后继续努力。因此领导的评课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课堂指导,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

④学生评课: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是教师工作结果的直接体现,因此学生的评价更具有直接性和说服力。学校每学期于期中和期末两次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进行评教活动。问卷的内容包括:任课教师的上课特点、你最喜欢的教师、你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做那些改进等。由教导处确定参加问卷学生的学号,并对学生正确引导,引导学生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从而了解教师上课的实际情况。学生评课的结果作为教学考核的内容之一。

⑤家长评课:学校每年都举行“家长与课改同行”开放周活动,便于让家长了解学校和老师,了解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在开放周上,学校邀请家长到学校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听课,和任课教师交谈,听学校开设的关于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留下听课意见,并反馈给教师。

二、改革教案检查的重点,突出教学思路的设计和课后记的评价。

新的教案检查改变过去重点看教学环节全不全,教师的书写详不详细等方面,侧重于看教师有没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设计,有没有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同时也通过对课后记的评价,进一步促进教师每一节课后进行反思,及时的自我调整,自我弥补不足。学校在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就专门对课后记从哪些方面书写做了具体的说明,包括:这节课的设计是否合理,在实施过程中是否都做到位了;课堂中有无突发事件,处理得是否恰当;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是否被调整到最佳;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际反映有多少差距;哪些知识点、解题方法还需进一步巩固等。引导教师全方位的从“学生的学到教师的导”进行有价值的反思总结,并及时地记录下来,便于今后借鉴。学校不定期的对课后记进行检查,并及时地反馈意见,促使教师形成反思的习惯。

三、以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也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特别是可以帮助教师寻找到实施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因此我校一直坚持每位任课教师都要承担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并把指导的情况作为教学评价的内容之一。从选题的指导,到研究过程的步步引导,到最后结题形式的辅导,学校教导处都要进行跟踪评价,并及时地进行反馈和指导。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通过家长座谈会或家长信的形式反馈到学校。最终形成对教师开展研究性活动的最终评价。

我校通过对教师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激励和调控,促进教师在全面发展中发展特长,张扬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是近几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取得较大提高的重要原因,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学评价还需随时的调整,因此我校将继续努力探讨教师评价策略。

第二篇:追求多元化教学 促进个性发展

追求多元化教学 促进个性发展

——《品德与社会》教学感悟

北票市第一小学潘越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是将学生置身于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只有把所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努力追求多元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科学预设生成动态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总是开放性、创造性地存在着。他们是课堂活力的象征,总是带着自己的认识、经验、情感、思考、灵感、兴致等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因此,课堂教学必然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我们可以预测它,但是无法预先规定它。在实施教学预案过程中,当学生的活动偏离了教师的“预设”时,教师就应该考虑变化的实情,适时调整教学环节,灵活展开,促使教学动态的生成。如教《画画我们的学校》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预设的第三项活动是“夸夸我们的学校”,意图是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可是实施这一教学环节时,有好多同学没有看到学校的亮点,却不断批评学校的不足,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追逐打闹”等。面对这些与教学预设完全背道而驰的“生成资源”,我灵活地重新调节、整合这部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他们认识到,指出校园的不足实际上是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对学校的热爱,面对这些不足就要身体力行,努力保护环境。这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心中有案,教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生成中,随时把握课堂的亮点和课

堂生成的切入点,才能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矛盾,使《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二、激活教材赋予生命

《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与其他读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通过教学实现学

生的自我构建,达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而教材只有被激活才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应深入钻研教材,在尊重、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学活动赋予教材以生命,使教材处于被“激活”状态。如教《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时,我通过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以活生生的事例,激活“危险在哪里”“多发的意外事故种类”“真实的故事”等文本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危险无处不在;紧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和应急措施;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自卫、自救的方法,逐步形成较强的自救能力,以便用于今后的实际生活中。

三、多元评价乐学悦纳

当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多元评价体系突出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能够激

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促使学生愿学、乐学,使其不断进步。评价多元化包括: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多元化。我们强调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因此,对每个学生的目标要求允许有差异。如教《介绍我们的学校》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进行“创意大赛”和“奇思妙想”。有的学生的设计不理想,缺乏想象力和超前意识。我在指出他们创意不足的同时,投去积极、赞许的目光,表扬他们的积极参与意识,受到鼓舞的学生对老师报以微笑。学生享受到参与的快乐,激起了学习的乐趣。我们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模式,既提高了学生以及家长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评价本身促进学生、家长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教《这周“我”当家》一课时,我采用了课内与课外评、自评、、同学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不仅在课上快乐地学习,而且十

分高兴地接受了来自各方面的评价结果,对自己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

四、开放探究 自主互动

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

展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品德与社会》教材是开放的对话型文本,它将各种生长因素融入师生、生生的对话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共同开发这些生长因素,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包括学习时间、内容和方法的开放等,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等,打破课时、课堂及课程的壁垒,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开放式学习和探究,把师问生答的单向交流,引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此外,我还利用信息网络和学生进行交流,拓展学习空间,把学习场从教室扩展到真实的生活世界中,让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努力学习。我还不断地创设、搭建各种舞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主能力。如教《集体荣誉靠大家》一课时,课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几项比赛,人人参与活动。我又要求学生打扫教室,随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活动和劳动感受写在日记里。到了上课那天,我并没有要求学生对着书本来学习,而是让他们谈自己活动和劳动时的情景,遇到的困难,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我在学生谈感受的同时,播放录像,最后再组织学生评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比老师枯燥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五、回归生活发展自我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唤醒人的生命感、创造感、价值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所以,仅仅靠课堂上的课本学习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实践,去理解,去感悟,并努力对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个性化理解,才能逐步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成为真正独立的自我。所以,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去感受,去体验,如教《合理购物》一课时,课前我先布置学生调差一下家庭的收支情况,然后让他们制定月消费计划,上课时,我把社会生活搬到课堂上,准备一些物品,设计一些购物学问,让学生在模拟活动中锻炼合理购物的本领,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够合理购物。

总之,通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多元化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舞台中逐步体验感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不断熔炼,铸造完美的人生。

第三篇:教师多元化评价总结

水冶镇五中 教师多元化评价总结

按上级的要求,在教师多元化评价活动中,我们认真开展了教师多元化评价工作。加强了教师素质建设,在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坚持讲奉献、讲正气、爱学习的工作态度,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培养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吧我校教师建设成为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队伍。现将本次多元化评价工作总结如下: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根据安阳县教体局印发的《关于实施教师多元化评价评选“教育标兵”的意见》的要求和部署,制定了水冶镇五中教师多元化评价细则,同时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刘鸿刚为组长,杜连卿、韩长水为副组长,韩复员、周艳瑞、朱建军及教代会为成员的领导组织机构,做到每个程序都严格筛选。

2、选好教育标兵,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进行了正确的评价,对自己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体现自我的价值,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调动广大教师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进一步促进学校良好教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教师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学习,教师在不断追求进步的同时,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四篇:完善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发展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发展

——静海县高中学校任课教师评价情况调研报告 静海六中薛宗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静海县各普通高中学校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至今已有七年。七年来,我们在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我县高中学校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于2013年6月对我县高中学校任课教师评价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了我县高中学校的任课教师评价体系。应当肯定,七年来,我县各高中学校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尚需完善。

一、我县高中学校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新进展

七年来,我县各高中学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精神,积极进行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践探索,使我县各高中学校的任课教师评价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一)评价目的:开始关注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每位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与改进,每位教师都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内在需求和可能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根本战略,成为21世纪各国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自2006年秋季实施新课改以来,我县各高中学校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任课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评价这一杠杆促进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评价形式:注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运用 传统教师评价主要是一种终结性评价,重视教师教学的最终结果,忽视教师教学的具体过程。而教学结果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学生的家庭背景、起始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所以,单纯以教学结果来评价任课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很不合理的。近几年,我县各高中学校在构建新的教师评价体系时力图关注教师工作的过程,将教师日常工作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考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种安排和活动是否符合规律和原则,是否有创新,是否最优化,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调研中发现,有的学校已经尝试在青年教师中采取成长记录的方式,将“教师业务档案袋”变为“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其内容包括:我的学习、我的班级、我的课堂、我成功的教学设计、我的教学闪光点、教学中我所得到的启示、我的教学遗憾、点滴录、我的成绩等栏目。学校试图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体现教师的发展过程,通过教师之间的互阅等方式使教师之间增加一些相互了解的具体途径。有的学校还将教师工作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机结合,学校教研组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建立了听评课制度。通过对某节课的具体分析,让教师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长处与不足,或者由教师们共同研讨,客观地评析他人的课堂教学,同时自己也从中得到启发与提高。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中的体现,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变化,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等等。

(三)评价主体:从纯“他评”开始走向“他评”与“自评”相结合 原有的教师评价往往把主体定位在评价者(即领导者)身上,广大教师只是被动的受评价者。他们只有听候“审判”的资格,而没有“申辩”的权利。评价者往往以“法官”自居,只作“宣判”,这样的结果,往往达不到评价目的,反而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自评逐渐走进了我县各高中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初步形成了教师人人都是评价者,人人都是被评价者,全员参与评价的局面。通过自评、互评、学生评、学校评等多元评价主体的结合,大大提高了任课教师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二、我县高中学校任课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笔者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县各高中学校在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方面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在理论上和操作方式上都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评价态度:有“走过场”的思想 在中国长期形成的过于重视人情的氛围下,有的高中学校在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过程中往往一团和气,评价者只是抱着一种走过场的想法,使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结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评价主体: 注重他评, 轻视自评

当前我县各高中学校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主要采取“他评”方式, 如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自评”在教师评价中所占权重很小。不可否认,“他评”是教师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评价实践中, 由于他人往往只注意教师的显性工作, 而忽视教师的隐性工作, 难以把握教师全面、真实的信息, 也就很难对教师的实际情况作出恰当、公正的判断。学生主要是从个人的学习角度评价教师的教学,他们缺乏对教学目标或意图、内容和方法的总体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甚至师生关系都可能使他们在评价教师中有失客观。领导评价更是难以客观准确。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学情况的了解只能借助一些零碎的信息,比如:一堂课,部分学生座谈会等,对教师长期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人格力量等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师的工作相对独立性强,同行之间对对方的教学情况也不一定十分了解,特别是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之间,同行在一起工作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对对方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填写评价表格时只能靠印象,抑或靠人际关系。另外,由于优秀、良好、合格几个等级都有一定的比例,对别人评价过高,就可能把自己挤入下一个等级,因此,常出现压低别人抬高自己的现象。

(三)评价指标:不合理、操作性差 目前,我县高中学校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指标没有考虑教师工作的特点。教师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成果具有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成果往往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实现,而现有的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往往是以学期为时间单元的,这就势必会造成教师教学工作急功近利化,往往只顾学生的眼前成绩,不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算。二是评价指标没有体现差异性。文科和理科之间,高考学科、水平考试学科与非考试学科之间,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同,用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去衡量所有任课教师,势必会造成评价的不公平。因此,在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应该体现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教师发展阶段之间的差异性,从而确保教师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三是评价指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不统一。任课教师评价是学校引导教师将个人工作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统一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科学的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是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在教师个体工作上的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师评价过程中,有的学校长期沿用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有的学校评价指标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调整,但还是不能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因此,评价指标的设计要保持与学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以利于更好实现学校的目标,确保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四是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性。现有的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往往会出现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现象:过于复杂,就使得在相对较紧的评价时间和较多参评者的情况下,加大工作量,增加统计难度;过于简单,又可能造成评价工作的片面性。因此,如何在考核指标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还需进一步探索。

(四)评价结果:促进发展的功能未充分发挥

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优化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评价结果的分析反馈是十分重要的。而目前多数学校的做法是,将评价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和安排学校教学工作岗位的依据,而对教师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未进行慎重的分析和及时反馈。教师通过评价所了解的只是学生和同行给自己的评价结果,并未真正去探讨和改进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大大减弱了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我县高中学校任课教师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指标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少应包括职业认同感、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因此,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指标必须兼顾教师工作绩效、履行职责、教师素质三个方面。教师教学工作绩效、履行职责、教师素质这三个方面各自在整个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及每一个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本文只讨论指标的内容。1.工作绩效指标

教学工作绩效指标是对教师教学工作实绩和效果的评价。教学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教研成果两部分。学生的发展又可以分为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三个方面;教师的教研成果是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主要表现为著作、论文等。下面重点说明如何运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绩效。运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绩效主要采用以下四个指标:平均分的增减值、均差数的增减值、优等生率的增减值、中等生率的增减值。平均分的增减值是指(某班)一个学科本次考试与相邻的前一次考试相比平均分数值的增减;均差数的增减值是指(某班)一个学科本次考试与相邻的前一次考试相比均差数的增减值。平均分的增减值和均差数的增减值两项指标,可以反映出某一学科全班平均水平的变化状况——是相对稳定,还是进步或退步,以此作为推断教师教学工作效果的主要参考(当然,变化的原因也可能主要是试题难度变化的结果或班主任工作的结果)。优等生率的增减值和中等生率的增减值是指(某班级)一个学科本次考试与相邻的前一次考试相比优等生率、中等生率数值的增减。优等生率、中等生率的计算方法是:将某一学科全年级学生的考试分数按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理论,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区间分成4等份-----优等生区间占总区间的1/4(25%),中等生区间占总区间的1/2(50%),暂时落后生区间占总区间的1/4(25%)。第一等份的最低分数为该学科优等生的最低分数线,第三等份的最低分数为中等生的最低分数线。按照该学科优等生、中等生的最低分数线来统计本班该学科的优等生、中等生数,并分别计算占全班级学生人数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比就是该学科的优等生率、中等生率。利用优等生率的增减值和中等生率的增减值不仅可以进行同一学科不同班级教师之间的比较、同一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比较,而且还可以进行同一教师不同时间段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2.履行职责指标

任课教师认真履行职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必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履行教学工作职责指标可以分为教学态度、备课、课堂教学(含实验)、作业批改、暂时落后学生的辅导、优秀学生的辅导、学生评价、教学效率、教学反思等九个二级指标。在进行教师履行教学工作职责的评价时,要特别突出两个指标:一是教学态度。教学态度表现在很多方面,既表现在备课、课堂教学(含实验)、作业批改、暂时落后学生的辅导、优秀学生的辅导、学生评价、教学反思等相关环节中,又表现在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隐性工作中,比如,教师积极向上的动机、课余的自我拓展、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备课前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对教学内容的再开发等,这些因素都是很难进行评价,但又对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身发展起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说,这些因素都会反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可以通过听课实际感受到。因此,可通过进行事先不打招呼的听推门课和指导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实际效果进行质性评价来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行动态的过程性评价,以引导教师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用积极的情感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进行有效教学;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有生命对话的学堂,使教学成为一门艺术,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二是教学效率。就是看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高质量、低消耗”的原则,即取得每项教学成绩的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否有利于学生和老师的身心健康。如果是以牺牲学生的睡眠、娱乐、锻炼、身心健康为代价换来的显著教学工作成绩,那么,即使这种教学工作成绩再显著,其经验也是不值得推广的。我们强调这一指标的目的是把教学的改革引导到提高效益的方向上来。3.教师素质指标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必须包括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标准中的教师素质指标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研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四个二级指标。这些二级指标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级指标:职业道德包括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切实履行教师职责、对学生有爱心、有健康的心态、尊重学生与家长、团结协作、有奉献精神、遵守劳动纪律等。教学能力包括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发展概况、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与概念、熟悉本学科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善于将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等。科研能力包括教育科研意识、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科学的教学实验、积极承担教学公开课、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和实验报告、校本教研等指标。自我规划能力包括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的能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周期性的、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的能力等。

(二)改进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1.成立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和评价工作小组。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由学校领导和有群众威信的骨干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完善评价方案,领导和全程监控评价工作,纠正评价中的偏差,有效控制评价标准。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工作小组由学校领导、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代表若干人组成,负责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工作的全程操作。

2.确定评价周期。任课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应符合学校工作特点,以每学期评价一次或每学评价一次为比较适宜。对获得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可以考虑实行部分指标“免检”,主要评价其教学研究和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成绩。至于“免检”与否,“免检”的范围大小等具体情况由各学校根据校情自定。

3.收集评价信息,建立评价档案。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工作小组要全面收集、综合处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和可参考的过程性考核记录资料等评价信息,参照教师本人制定的学期(学年)发展目标,对每位教师做出全面分析,为之写出符合个人特点和发展要求的书面评价报告,提出指导性建议,为其日后发展指明方向。评价结束后,如果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结果有异议,可以向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提出申请,要求重新评价。

(三)发挥评价结果对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重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信息,明确自己今后改进与发展的方向、目标,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因此,评价结果不仅要作为岗位聘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评选先进的依据,而且要向教师反馈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工作小组拟定的评价报告,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问题和不足的根源,探讨克服缺陷,保持优势的措施与途径,从而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结束语

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改革、完善的课题,对学校、校长、教师来说,都需要有一个逐步认识与提高的过程。尽善尽美的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现实中可能还不存在,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但是,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不断向着尽可能合情合理、科学完美的方向去探索,去改革,那么,我们的任课教师发展性评价就可以促使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焕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我县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第五篇:开展教师自我展示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开展教师自我展示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字体 大 中 小】 作者:杨国忠 2010-08-03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第 1 页

摘 要: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本文对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自我;展示;促进;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杨国忠,辽源市西安区实验小学。

当前,教师的评价大致由自我评价、群众评价、领导评价组成。教师自我评价和群众评价的主要形式是写个人总结,以年组为单位进行逐一听取个人总结和相互评价。这种形式可以让每位教师认真回顾以往的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地总结经验,思考问题。也可以使年组、教研组同事之间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但是,有些人往往不能客观地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或者是空话连篇,只谈理论,不触及实质问题。使总结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在相互评价时也只谈优点,不愿指出他人之不足,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领导评价时也往往由于教师数量较多,难于全面和准确。评价中种种条件的相互制约,使教师的评价缺乏准确性和透明度。所以,教师评价工作不能真正成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催化剂。由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寻求和探索教师评价的新方法,让全体教师在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和激励,促进自身成长和发展。

一、教师自我展示评价的探索

教师的工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准确、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位教师必须从整体素质去定性、定量地分析和评价。

(一)自我展示评价的方法

每位教师把一学期以来的工作状况认真梳理,分类展示出来,让全校教师充分地相互了解,以便于教师的横向比较、客观评价。

1.自我展示的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笔记、班主任工作日志、教案、听课笔记、教学反思材料、教学软件、教具、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科研课题材料、各级优秀课证书、各项荣誉证书;学生作业、习作、试卷、手抄报、读书笔记、读后感、班级所获得各种荣誉证书。

2.自我展示评价的形式。学校提供场地,展示教师的个人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全体教师相互观摩并做好记录,按评价标准打分,填写好赋分表格。3.自我展示评价的赋分。在自我展示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按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进行量化赋分。赋分表格由学校评价工作小组统计处理之后,作为自我评价和群众评价分数。领导小组和评价工作小组成员对所有的教师进行量化赋分。三项分数各按权重10%、30%、60%计入总分。

(二)自我展示评价的特征及作用

1.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自我展示评价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的被评价者转变为评价的主体,既要对自己负责任地总结经验,挖掘不足,又要在展示中认真地查阅他人的材料,发现他人的长处,全面地了解他人,对他人做出恰当地评价。所以,每个教师都成为了既评价别人又评价自己的评价主体

学生发展的材料是从“以学评教的角度”参与展示的。学生的发展佐证了教师的工作,学生的成绩包含着教师的辛勤劳动。所以学生也是教师评价的主体。自我、同事、领导、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充分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2.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自我展示评价搜集了教师文化修养、业务能力、思想品质、班级管理、德育等方面的材料,充分展示了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展示了工作业绩和成果,体现了评价的全面性。

3.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自我展示评价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又有学习别人的机会。打破了年级组、教研组的界限,扩大了相互了解和学习的范围。在统一评价标准的框架下,通过横向比较和综合分析。避免了相互不了解、或者情感亲疏造成的评价结果的偏失,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4.评价价值的激励性。自我展示评价增强了评价的透明度,每个人展示的材料,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清清楚楚。面对他人的材料,每个人都会产生与自己对比的心态,这无疑是对自己是一种激励。评价的结论又是根据展示材料汇集大家的评价意见做出的,因此有极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励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评价他人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过程中认识水平得到升华和提高。

5.评价心理的稳定性。以往个人总结式的评价方式,容易产生次序效应,对第一次听到的新信息给予好评;也容易产生从众效应,随波逐流;还会产生成见效应与定势效应,从以前的印象,或者领导态度、种种宣传效果中获取做出评价的依据,这些因素都会使评价结论缺乏准确性。自我展示评价可以尽量减少种种误差。由于评价者面对着丰富的展示材料,他们从认识材料到认识材料的主人;从评价材料到评价材料的主人;从直观到抽象地做出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摆脱一些心理因素的束缚,以稳定的心理状态得出合理的评价结论。

(三)自我展示评价和其他评价方法的结合

为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每一位教师,让他们感到评价的公平公正,我们从定性研究的角度把自我展示评价与普通评价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力求评价效果的最优化。1.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结合。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动态过程是难以表述的。所以必须把动态的课堂教学和静态的展示材料评价结合起来。我们在自我展示评价标准的框架中,对“授课”项目的评价标准又进行了细化。结合动态评价的内容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能力、学科整合、学习方式、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评价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评价中特别关注教师是如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学习、如何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我们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发给每一位教师,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和掌握,使其按评价标准去备课、讲课,努力实践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在观摩别人讲课时,按评价标准去衡量。从而做出较准确的评价。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把平时听课所获得的动态信息与展示材料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赋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三级指标为41项,总分为一百分,以0.05的权重含在自我展示评价B-8项目指标的分数内。这样把课堂教学评价与展示评价的紧密结合,使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趋于合理。

材料内涵和外显行为评价的结合。师德修养是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集中体现,它指导和规范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可以认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表现就是师德修养的外显行为。我们从自我展示材料的分析中可以找到教师政治思想、师德修养的反映,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教师做的很好但没有写出来,也有些内容是文字难以表述的。怎样把言与行统一起来并准确地评价每一位教师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反复研究和探索,我们决定把展示评价和外显行为的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在教师展示的各种文字材料中寻找思想火花的闪光点,又要结合日常工作中的责任感、事业心、职业道德方面的种种表现、政治活动中的种种态度来综合评价师德修养。

3.班主任工作的评价。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内容较多,有些内容是自我展示评价不能包含的。所以,我们拟订了《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考核班级管理和建设、班风班貌、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工作。评价分数汇入总分。最后的评价结果按班主任、科任二部分按70%、30%比例选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二、自我展示评价的思考

要真正发挥自我展示评价的作用必须作好几项工作:

(一)建立评价组织机构,保证评价的有序开展。

自我展示评价是教师评价工作新的探索和实践,学校领导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要由校长带头成立评价领导小组,抽调思想好、能力强的教师组成评价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展示内容、展示时间的确定、展示评价标准体系的审定、展示评价结论的认定、展示评价活动总结以及表彰的决定。展示评价工作小组负责贯彻领导小组的决定,做好评价展示的布置、评价赋分表格的制作发放、收集、整理以及赋分结果的统计等具体事宜。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保证评价的合理公正。

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状况,拟订恰当的展示评价指标体系是展示评价的基础工作。指标要从“量和质”二个方面做出定量和定性的要求。标准统一,便于公正合理地进行赋分。我们从教师队伍专业化总体要求入手,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努力达到简洁、清楚、明确、可量、可比。增强了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从而比较客观、标准地对每位教师做出评价。对评价指标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熟悉地掌握和运用。达到标准了解一致,赋分尺度一致。

(三)进行成果认定,保证成果的真实性。

为保证展示材料的严肃性和真实性,真正发挥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评价领导小组还要认真负责成果的审定。对于参与展示的材料进行认定。对于那些网上下载的论文、叙事研究、经验材料、心得体会一律删除;对于没有通过正常渠道、没有参加评课活动而获得的各项优秀课证书一律宣布作废。只有严格把关才能保证各类成果的真实性。才能有效调动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四)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把教师历次自我展示的材料装入学校统一发放的文件夹,作为教师成长档案,由自己保管。教师成长档案搜集和记录着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的课程生活;记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记录着教师五彩斑斓的人生。所以,自我展示评价必须建立在教师成长档案建设的基础之上。

(五)自我展示评价要以人为本

自我展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评价过程都要渗透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它的价值在于允许教师对自己所展示的材料质量和价值做出判断,允许对自己的成长进行反思和评价,促进教师对自己的发展负责。

1.让教师参与评价标准的拟订。评价标准是自我展示评价的核心,是检验教师行为规范的尺度。标准只有被广大教师所承认和掌握才能发挥评价的真正作用。

2.让教师自己确定展示材料。在教师对评价目的、评价方式方法、评价指标、评价过程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搜集选择展示材料。体现对被评价者主体地位的尊重。被评价者可以较全面地提供信息资料,有足够的阐述自身想法的时间和机会。同时也给评价者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较好地避免评价的偏颇。

教师自我展示评价是在实施新课程的环境下的一次尝试,评价标准和操作过程还不够科学和规范。我们会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努力完善,使展示评价真正有利于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效,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江静,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3).[2]陈玉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应特别关照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5).《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年第2期

下载开展多元化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多元化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进课堂教学评价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改进课堂教学评价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改进,总体思路是采用质性评价,运用先进手段,加大交流研讨力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1、课堂教学......

    正面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正面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摘要】:评价是对客观事物的状态与价值的判断。教学评价——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所做出的肯定性语言,以此调动激励学生积极......

    教师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实施方案

    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政治良好、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

    教师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实施方案.

    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 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建设一支具有政治良好、 业务精良, 结构合理、 相对稳定的教......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网络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和律师、医生一样,有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万隆初中 1994年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尽管我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

    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发展

    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发展 王向阳 现代信息技术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造成教师的一种依赖,一种惰性,对老师们创造性地开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