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下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渗透
新课标下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语文,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对发展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到今天,并极大丰富了中华民 族的文化。这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一门心思把力气 下在字词章句的教授上。但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后,给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和更高的要求,就是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所 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注重字词学习,又要重视思想内容的学习;我觉得文言文是教材中最能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部分。我们中华民族有很 多传统美德, 这些传统美德不能丢失, 语文教学应该对其进行很好的传扬。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 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华夏 先祖用文字记载的长达五千多年光辉的民 族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它早已溶入 中华民族灵魂的历史传承之中 ,并深深影 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在当代中国,中 华传统文化仍是熠熠生辉。2006年国家颁 布《十一五国家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 将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 文、诗词的比重。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 祭典活动 ,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品 质的结晶 ,同样它们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 文明的伟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诺 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 ,有一 个令人注目的口号“: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 生存下去 ,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 子的智慧。”这里的“孔子”就可说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典型象征。这更能说明随着我国 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 可和自觉学习。自然 ,作为站在新世纪讲 台、执教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更应义不容辞 地担当起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 ,将语文学 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效充分发挥 出来 ,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徜 徉 ,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光大。
1关注课标变化, 重视传统文化
“ 语言是储存传统的水库 ”,汉语也不 例外 ,传统文化是它的核心。基于此 ,身为 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 ,必然要包 涵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内蕴。“语文是最重 要的交际工具 ,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一语中的 ,它凸现出语文在人们交际中对 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在素质教 育继续深化的今天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养 ,就是素质教育“ 以德育为核心 ”理 念的 集中体现 ,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 要求;而作为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 连的文言文必然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传续文 化的重任。
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 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使每个学生在熟练掌 握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 ,也能对其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地方民俗文化 的教育和实用语文的指导 ,使他们在热爱 传统文化、热爱家乡文化的基础上发挥出 创造潜能 ,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想素养和道德修养呢?正 值我深感困惑之际 ,课改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施教之途 ,使我豁然开朗。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定位于交际工 具、文化载体。即说明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 语言能力 ,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语文指 导;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丰厚学生的 文化积淀 ,借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语文的“ 人
文性 ”此 时早已不再是一个 附庸 ,在新的课程标准定位下已经具备与“ 工具性 ”并重的基石地位。“ 人文 ”脱胎于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 “ 人文主义 ”。而时至今日,在我看来无论时 代如何不同、地域如何变化、称谓如何变 更,语文“ 以人为中心 ”的 红旗高擎依然。所 以语文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 同时 ,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下“, 考什么 ,教什么 ”成 了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尤以文言文教学最易掉进应试的窠臼 ,索然 寡味的课堂抹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不知不觉中语文教学也就丧失了传承民 族优秀文化的应有功能。
2知识学习与文化弘扬并重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文明 ,是最古老的但又是最有生命力的文明。虽然在历史发展中多次被迫断开 ,但其思想精髓却是一脉相承的,丰厚的历史积淀使中华的语言文字包蕴着极为丰 富的含义。在教学活动中 ,传承、弘扬传统 文化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绝不 能让绵延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认 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需要。但是如何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怎样在实践中体验感悟?采取什么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 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 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 化底蕴奠定基础。”这是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 阅读与鉴赏 ”的明确要求 ,以此为指导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 认识中华文 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所以 ,语文学习就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 主要方式。它所承载的就不光是对语言文 字的使用,其间又负载了无数文化的东西。有历史为证 ,语文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到今天 ,仍在极大地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 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 性。文言文教学因其选用文本的特性以及 文本本身所浸透的传统文化 ,在教学过程 中就必然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 精神。而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却是教师在字 词章句教授上花大力气。在新课程标准提 出后 ,文言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就是将 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中。所以我觉得文言 文教学既要注重字词教学 ,又要重视思想 内容的学习,借助它最能传扬传统文化。我 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 ,这些传统美 德不能丢失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得到更好 的传扬。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就有很多篇目浸透 着传统文化 ,体现出我国的传统美德 ,在二 千年多前孔子就有“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 的求知恳言,韩愈又用他《师说》中的“ 惑而 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等 警句来告 诫我们。这些生动的句子让学生在学习中 就能意识到尊师重教的重要。《长歌行》里 的“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少 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让学生在学习中就能读出应 当珍惜时间 ,勤奋努力的感触。时下倡导的 “ 终身学习”理念 ,这一真理早在《劝学》中 就有“ 学不可以已 ”的 相似论述。亲自探索 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苏轼也以古文的形式 ,借助《石钟山记》把“用实践寻求真理”的真 谛带给我们。今日读来,让人深切感受到的 确是篇篇朱玉 ,不愧能传诵千古。
当我们被韩剧中“ 大长今 ”的 坚定意志 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折服时 ,细品我们 的教材也会发现诸多相近的内容 :志向和 现实并非一步之遥 ,在实现志向的过程中 必然要有挫折 ,在屈辱与事业的两难取舍 之间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告诉学生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 ,可以忍受暂时的屈辱; 《五人墓碑记》通过诉说平凡人的故事告诉 学生舍生取义的人必将被载入史册 ,受到 后人的景仰 ,做平凡人未必只能平凡地活 着 ,同样也可以活得有益于他人 ,有益于社 会。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让学生明白了人 生的意义 ,也更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同中华民 族传统精神 ,它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 核心 ,以凝聚民族、推动民族前进为特征 的;它 既是传统的 ,又是时代的。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的“ 合理内核 ”是 不言而喻的。存 在即是合理的,更何况存在了五千多年。之 所以说它具有“ 合理内核”是因为它包含了 以上种种人类的一般命题。语文教育专家 刘国正说过“: 古诗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 ,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 教材。”的确 ,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 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 ,或歌咏山川 ,或记述经历 ,或阐发哲理 ,或抒怀言志 ,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 求。学生浸润其中 ,涵咏体味 ,会无形中受 到熏陶、感染。由此可见 ,在文言文教学中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必要的。
3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探索与实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高 中阶段的语文教育要注重审美能力的培 养 ,通过品味和鉴赏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 美情趣、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能 力。”文言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徜徉于语言 文字所营造的奇妙情境 ,流连于传统文化 深厚迷人的海洋 ,不仅让学生在文字上增 些品味增些风采 ,还要在思想内容上多些 感悟多些升华 ,在情感上多些感动多些向 往。
在日常文言文教学中我坚持深入探索 并积极实践“ 引导— 诵读— 探究— 拓展”的 课堂教学模式。文本是我们教学的第一介 体 ,它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 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 中华文化浓厚而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 材内在的文化因子 ,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依照文本并结合学生实际,我通常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 文本注释、引语 为基础 , 知人论世 , 了解有关民族文化信 息。(2)从 文本故事情节中 ,涵咏优游,深入 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3)从 课文词句入 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4)探究 文本主题 ,深切感悟和领会蕴含的优秀民 族精神。
首先新课引导就是通过与文本相关的 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 等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 会品味鉴赏文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 百态的社会美 ,巧夺天工的艺术美,缜密精 确的科学美 ,生动形象的语言美。
其次加强课堂诵读的比重,没有情感的
共鸣,没有声情并茂,再好的作品也仅是一纸 空文。古人诵读就强调要沉浸其中,物我两 忘。读到兴处,踱来踱去,摇头晃脑,品味文章 的韵味美、音乐美。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 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 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 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 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 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我的具体做法是(:1)通读与精读相结合(;2)美读与品读相结合。学生明确了诵读的重要性,就会充满热情的 投入其中,品尝诵读带来的甜美滋味,才能更 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 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古诗文的 音韵特色 ,丰富自己的语言 ,积累而形成语 感。真所谓“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 再次探究包含着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 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文本中蕴涵的思想 美和情感美 ,探究文本中的民俗风情和民 族情结 ,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多 方面内容。比如说 ,我在讲授《苏武传》时 ,文中写道“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 使留在汉者 ”,待到苏武牧羊北海时 ,苏武 是旄节不离手“, 卧起操持 ”。课 堂进程至 此,学生疑惑 :苏武出使匈奴为什么“ 持节 ” 呢?他 为什么对旄节情有独衷 ,还“ 卧起操 持”呢?我的解答就必然要涉及中国传统文 化知识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与学生一起 探讨旄节的意义。旄节作为汉使的身份信 物 ,只有配持它匈奴人才会相信你是大汉 使者 ,否则不予接纳。同时我还讲解了“ 忠 义”思 想的内涵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古时 的忠君思想是很浓厚的 ,以“ 卧起操持 ”这 一点就说明在苏武身上有深刻的体现。苏 武正是深刻铭记“忠于皇上”这一传统忠君 思想 ,才会对象征自己国家的旄节情有独 衷“, 卧起操持 ”,不让它落入匈奴人之手而 使自己国家的荣誉受到侮辱。这些探究过 程之后 ,学生已对文章的含义及苏武这一 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拓展就是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 ,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文本为基点 ,向同 类题材的作品扩展;以文本为基点 ,进一步 向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等。例如《五人墓碑 记》中“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 爱国情操可 以延展出《触龙说赵太后》中“刚健奋进、自 强不息”的 民族精神;以《齐桓晋文之事》中 的“ 民贵君轻、天下为公 ”的 民本思想指导 拓展阅读《庄暴见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荆轲刺秦王》中“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的 英雄气概 ,可以联系到同样饱含民族精神 的名篇佳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先天下 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 政治抱负 ,司马迁《报任安书》里“ 死有轻于鸿毛 ,重于 泰山 ”的 高贵品德 ,鲁迅先生“ 横眉冷对千
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 浩然正气等等。经过不懈的探索实践 ,我认为只要创造性 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文本中具有文化气息的 内容,就能让祖国五千年丰富多彩、波澜壮 阔的文化画轴 ,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 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 ,使学生大开眼 界、大饱耳福。自然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感 受到语文之美 ,并且慢慢让其感悟其中的 意境 ,那么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不再只是一 个理想 ,就成为了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承担 的一个现时的重要职责 ,我们也必然能完 成它。
4结语
古往今来 ,我们很难想象 ,一个从来不 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 富、有志报国的人。现今语文教学积极引导 学生品读古文经典并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 渗透 ,努力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 神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 ,这必将有助于学 生自觉抵制各色的精神污染 ,必将有助于 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和 民族精神 ,必将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精 神家园。
我想身为教师需要给学生留下些精 神。我想身为立志优秀的教师也应该给学 生留下些精神。试想当民族遇到危难时,学 生能想到老师曾告诉他“ 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趋避之 ”;当他掌握权利时 ,也能 想起老师的教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即便身为普通人也会时时告诫 自己“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在学生心中播下远大志向的种子 ,当他在 人生抉择的关头脑海中能浮现出那些饱含 民族精神的话语 ,能让他把涵养高尚的情 操当作自己永远的追求 ,对一个教师而言 ,这不就是我们塑造灵魂的终极目标吗?说 到底 ,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 ,人文素养就 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好传统 文化之根 ,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 的滋养 ,让学生既学文化 ,又学做人 ,语文 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 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M].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2]鲁枢元.语言与传统[J].中学语文,2002, 6.[3]吴履平,何慧君 ,姚富根.20世纪中小学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5]王松泉 ,王伯勋 ,王静义.中国语文教育 史简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第二篇:试论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的渗透
试论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的渗透
双牌二中
周泽黎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实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高中阶段进行文言文教学是促使学生了解、继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在高中生中的传承。
一、着力发挥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功能。
《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指出欲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必须了解作者本人生平以及作者本身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家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是密切相连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课文解读的时候,不应该让学生仅仅阅读课文本身,这样很难让学生把握其中的深层内涵。教师应教会学生知人论世,让学生紧密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阅读课文,领略课文的奥秘。“知人”,就是让学生知道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作者在写作时总是不自觉地带着自身经历的烙印,而且每一个作者都有独特的创作风格,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追求。知道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就可以推断出作家其他作品的风格了。“论世”,就是让学生知道作者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掌握那一时代的作家创作的共性风格,这样学生分析具体的作品时就变得容易了。
《过秦论》一文从表面上看,意在指责秦朝快速灭亡的过错。如果不了解作者生平遭际,不了解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对课文的解读仅仅止步于此,会很难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层思想。授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贾谊的生平背景: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向朝廷提出政治改革的计划,然而,政治改革计划却遭到朝廷和皇帝的否决,并被当朝皇帝贬谪。学生了解该背景后,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在人生失意之时,贾谊为什么还能以“过秦论”来劝谏西汉皇帝呢?这表明了什么?学生联系贾谊的遭际,就会体会到贾谊思想境界的崇高,明白了这篇课文表现了贾谊虽遭迫害、身居长沙,却仍然心忧国事、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了解了贾谊这一历史名人的故事,增加了对西汉那一段历史的了解,加深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
二、着力促使学生了解语言文化常识
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文言文,必须学习文言文的语言。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必须掌握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还有常用文言句式的运用。由此可见,了解文言文的语言常识,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熟知文言文的语言常识,才能扫清文言文阅读中的障碍。需要注意的是,学习文言文的语言常识,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去背字典和语法,而是应该教会学生看懂课后的注释,并在工具书的帮助下,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明白字词的意思,达到疏通文意的程度。
《六国论》一文的实词有“厌”“积威”“劫”“亡”“厥”“颠覆”“孤危”“安寝”等,虚词有“或”“至于”“虽”等。文言句式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是一个典型的固定句式进行叙述的句子。“为……所”是一个表示被动的固定句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里采用了使动用法;“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这名中的“小”:形作名,小的方面
“大”:形作名,大的方面也是采用了词语活用的手法。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等手法的运用使句子有了变化,避免了呆滞,达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应引导学生了解以上语言常识。
三、着力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在文言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专题活动,比如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执教《劝学》这一节课的时候,对这一篇文章所体现的“学”的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探究,如向学生介绍古代“学与思”的内涵,并让学生思考,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如何发挥“思考”的思想;也可以介绍荀子的生平,让学生对战国时期这一伟大思想家的生平和哲学思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教师开展这一专题讲座,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与思”的重要性,并能促使学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
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让学生的精神受到滋养,能深化文言文的学习,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思索并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第三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阶段主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为重点,提高自身认识,引领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国情。作为当代教师需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逐步迁移到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每个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将深入展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渗透。
一、巧用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青春期的成长特点他们会对比较新颖的和已有经验有关联的内容感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抓住时机巧妙的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对称、旋转等有关的内容时,可以引入故宫、天坛、京剧脸谱、福娃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图片使学生在学习欣赏的过程中,既体验到图形对称美的存在,又了解古代建筑、文化的底蕴深厚。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
又如,在学习数学转化这一重要思想时可以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五六岁时,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的程度可以比上常人了。孙权送来一只巨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向他的下属询问这件事,可众大臣都想不出办法。曹冲说把象安放到船上,在水没过船的地方刻上记号,称实物装上船,比较之下就知道结果了。曹超听了很高兴,立刻按这个办法实施行动。实际上,聪明的曹冲用的是等量替换法,这一转化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被用到,更体现思维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用传统文化吸引学生,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妙用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动人以言之,其感不深”,榜样是看得见的真理,用榜样去教育人,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青少年有必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了解对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物事迹,这对于学生认清国情,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介绍我国是最早发现并实用勾股定理的,我国古称直角边为“勾”与“股”,因而将这条定理成为勾股定理。古今证法400多种,在我国西汉《周髀算经》中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500多年,并且东汉时的赵爽用弦图证法很直观、简明的得出结论,他表现了中国古代数学家高超的证题思想和对数学的转眼精神,是民族的骄傲。
在认识无理数时,教师可以介绍魏晋之际杰出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中利用割圆术得出准确的圆周率值=3.1416,为圆周率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在数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在刘徽之后,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3.1415926。在讲解如何注重数学学习方法时可以引入宋代著名数学教育家杨辉,他主张数学教育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主张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学习者抓住要领,反复练习。他的“司算纲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数学教学大纲。在生活中用到合理安排工作进程时我们可以借鉴华罗庚的统筹法这一数学方法,三、深挖教材,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在数学教学中,传统文化并不突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专研,充分挖掘出中?A传统文化因素,在教学中应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学习方程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决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今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教师说明这是著名难题,以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学生挑战困难的意识,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在讲解最短路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入古代数学中这道数学题,有一棵枯树直立在地上,树高2丈,粗3尺,有一根藤条从树根处缠绕而上到达树顶,请问这根藤条有多长?同学们为解决问题会将大树展开成平面图在利用学过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学生不仅学会在平面的基础上计算最短路径,又认识到立体图形上最短路径问题要转化为平面图形上的最短路径去计算,又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教与学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当下的教学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学到知识指导我们做好事,更应该得到品德修养上的文化提升引领我们做好人。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抓住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树立自信心,我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实例值得教师去引入,值得学生感受、学习。
比如,在讲解乘方时,让学生去感受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的结果增大的越来越快。教师可以引用这样的历史故事:从前,新疆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阿凡提,那时有个很坏的皇帝欺压百姓,阿凡提可不怕总想找机会收拾一下皇帝,有一天,阿凡提偶得机会与皇帝下棋,皇帝说这样下棋不够刺激,赌点什么吧,阿凡提说好啊,皇帝说如果我赢了你就给我打长工,阿凡提说行啊。皇帝问阿凡提你赢了呢,阿凡提看看皇帝的粮仓,说如果我赢了你就在棋盘的格子里放米就行。皇帝问怎么放,阿凡提说,棋盘上一共这么多格子,你要输了,就在第一个格子上放一粒米,第二个格子上放两粒米,以后每个格子上的米粒都是上一格的一倍,放完就行了。皇帝想,我家粮库那么大,别说一个小小棋盘了,就是再大很多的棋盘也装得下啊。于是他欣然答应。结果阿凡提赢了棋,皇帝在兑现承诺时发现,别说他一个粮库,就是再多几个粮库也装不满她的棋盘。故事讲完可以让学生去思考里面蕴含的数学知识并试着去计算解决。在学生计算时会发现乘方的结果增大越来越快特别是底数很大时增大的很快。这样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会感受数学的智慧又会充分参与并试图解决,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又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
总之,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上,初中数学教学也应承担起来。渗透文化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充实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更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渗透。因为我们有责任让传统文化体现到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国文化的侵染,为自身成长奠定基石。
第四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人教版新教材也浸润着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而且特别注意选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是我们应当认真探究和实践的课题。
关键词
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在思品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效。思想品德课教师担任了学校德育的重任,更是要在教学中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前,中学生中仍然存着道德观念淡薄,思想行为失控,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思想品德教学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中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启迪作用。如何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的实效性,是摆在所有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下能解,则非师矣。”虽然传统文化教育被列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其内容却散在于教材具体的章节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粒粒皆辛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注意搜集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做教学的有心人。“问渠哪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言传身教,积极阅读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典籍和蒙学读物,对传统文化进行钻研和消化,力求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与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自觉的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教师只有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因而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亲师信道,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与教育。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运用成语故事,使学生轻松学习
成语来自寓言故事、历史典故和人们的经典语言,内涵丰富、语言精炼,积淀了祖先的聪明才智。运用成语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讲孝敬父母时,可引入周朝闵子骞“单衣顺母”,汉朝黄香“扇忱温衾”的故事;“管鲍之交”、“高山流水”、“程门立雪”等成语典故,既能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受到强烈震撼,又能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名言警句,使课堂教学富有智慧
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名言警句蕴含智慧,发人深省。人教版教材将恰当的名言、谚语等列出时,特别注意使用了中华传统的格言和古代思想家的名言。据笔者统计,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共收录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谚语约90多条,其中,关于我国传统文化优秀伦理精神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约40多条,例如在七年级《日新又新我尝新》一课中就列出了5条。名言警句浅显易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光芒。我们如能较好地利用名言警句,能使课堂教学耳目一新,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八年级上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引用我国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所引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这些思想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品贡性格形成时期的中学生来说,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巧用诗词,使教学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和璀璨明珠。许多古诗词里所蕴含的忧国忧民、乐观豁达、追求向上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品德、人文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初中学生已学过不少的名人佳作,教师应善于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例如,讲七年级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时,可引用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讲爱洒心间时,可引入《游子吟》和《诗经》里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诗句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的触角渗透到学习、生活各方面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传承优秀人格,弘扬传统美德,把传统文化的养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内化为学生品质,提高学生道德水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组织我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例如,忧患意识、诚信教育、生命教育、知耻和义利观教育等专题。第二,利用丰富的民间文化,开展祖国传统节日和民间文化等方面的关联性研究,指导学生作材料搜集、归类、分析、提炼工作。第三,通过辩论会、演讲赛、讨论会等形式,激发学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感想,歌以言志,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第四,利用《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国古训美言编辑成相关资料,对传统统经典可考虑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配套使用,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通过以上途径和课堂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总之,利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负责、自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龄人一同感受阳光下的温暖,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第五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富源县富村镇第一中学
杨仁旺
【内容提要】:面对教科书中蕴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竟然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感情。走上社会后心灵荒芜,价值观缺失,形成心理荒漠困扰人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学习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传统文化 由文入世 知人论世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一 传统文化教育的迷失
人是社会的动物,身处历史和时代巨大变革时期人们的心理也有剧烈震荡。君不见,街头巷尾麻将成风,人们赖此休闲,在输与赢的刺激中感受自身的存在;少管所中十多岁少年.如花年纪却不得不面对铁窗之苦,皆因当时面子重要,小事酿成大祸,祸延己身;初中学生尚未脱去稚气,却人心思动,准备去混社会„„以上种种表现,使笔者感到沉重,有那么多优秀文化传统的神州大地上,人心竟如此空虚浮躁,撇去功利的浮沫,人们心中的操守与底线使人不忍触及。今日种种果皆因前日种种因,在他们身上教育履行“除鄙见,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责任是缺位的。更可怕的是漠视甚至鄙视传统文化,在各类洋节日面前,青年们趋之若鹜,传统节日里却喊着“无聊,没意思”“老土”“人家外国。”从心理上对祖国文化的自轻自贱不免使人心寒,什么原因使身受十多年国文教育熏陶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怨愤诅咒之语?传统文化缺席,学生无缘了解其博大精深,高雅从容,自然无从去敬仰崇拜了。可中学教科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又何以收效甚微?源于以前我们所教的仅仅是知识,不是教做人,知识不用就会很快被遗忘,无缘从心理上接受传统文化中的推己及人,尊师重道,重义轻利,那自然会形成庸俗低级的价值观,人生观,如自私自利,虚荣偏激,重利忘义空虚浮躁。那又如何向学生传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使他们成为人格磊落,性情豁达,勇于进取,以天下为己任的新时代主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慎重思考的问题。
幸运的是随着国力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拥有传统文化意义的事物已成时尚。比如乐坛刮起的《菊花台》《青花瓷》的中国风,家装业的“中国元素”。乘着这股强劲的东风,如何将传统文化春风化雨融入青少年心中,而不是浮在表面,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常见幼儿园的小人儿奶声奶气吟诵传统启蒙经典的声音,仿佛听见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迫切呐喊,因而不论从过去,现在,未来,各时空思索都共指一个主题,“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这是时代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因而笔者提出本论题《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二 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语文密不可分
中学生的年龄多在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正是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错失了将很难弥补,他们的文化积淀和修养会影响其一生,又因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敏感,叛逆使传统文化渗透既迫切又颇费心力。
中学教育仍是基础教育,其基本任务是向中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而言之分为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细而言之更分为语数英体音美等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既是基础课,又是工具课。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同时,受到优秀文化熏陶,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又培养其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无疑会指导他们更好的学习其他知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他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有独特地位,语言文字是思想载体,学生目视其文,涵咏其味,意会其理,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田。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比其他学科学科任务更重。课文教学目标中思想感情和价值观既直指传统文化,所以语文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责无旁贷。
三 传统文化概念及其在语文教材中的表现
明确了传播传统文化重要性后,还要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承传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其发展历史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印记着自己民族和国家的鲜明特色,这就是民族文化或种族文化。文化会超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不同阶段,连续的承传与发展,并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实际影响,就形成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和西方文化的缜密重逻辑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重神韵和体验。早在文字产生之前我国就产生了以耕地为主的农业文明,以草药针灸为主的精微深奥的医药文明,以琴瑟为主的音乐文明,还有以血缘为中心、以禅让为标志的礼制文明。中国人以汉字独特的结构特点创造了独步世界的汉字书法文明。另外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玉文化,服饰文化、烹饪文化等均饮誉世界。
在中学英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重礼仪重教育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礼贤下士,谦恭待人,观者为之感动,侯朱二人为之动容。《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穷冬远行入山向老师请教问题,立于门外雪野中,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向往表现在色恭礼至中。二、重视道德修养
孔子教育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一切应该依礼而行。当然此“礼”在现代社会有新注释,是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子路行事粗豪,孔子责骂子路 “野哉,由也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论语》一文中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推己及人,与人为善。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更提出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强调人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尤为重视尊老爱幼,善养浩然正气给人挺拔轩昂的印象。见《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频繁的见于诗文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却闻泣泪满衣赏”等等很多。四、更有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如屈原的“亦余心之善兮,虽僻远亦何伤!”中高喊出从不妥协,从不气馁,生命不熄战斗不止的奋发精神。
五、孝义也是经常出现的主题。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形象一直流传至今,六、还有纳谏,用人以及取信于民的治国之道;爱民,清正廉洁,勤俭的为官之道;以史为鉴,眀乎得失,严明法纪,依法治国的法制传统。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学语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
四、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传统一旦为人们接受,不管自觉或不自觉,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导向与制约的作用。传统文化存在与文字和生活中,那也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一、学习古诗文过程中要注意由文入世,知人论世。
1、除了课堂普通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知,启发联想。首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文底蕴。意象是生命感情的具体支撑点,表现的情绪因其共同的民族心理和精神特征更成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意象,逐渐养成学生对诗词意象细腻敏锐的文化感受,才能使学生在与诗人独特感情共鸣过程真切体验到精神文化的美丽,心灵得到陶冶,品性得到熏陶。2、知人论世
使学生体悟到为文和为人是一体的,诗词作品无疑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激发创造力,让学生补写、续写、改写古诗文为散文,进一步将书中知识化为己有,设身处地地以作者思维去思考。、重视拓展延伸阅读。
和传统文化相比,课文内容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比较系统地介绍诗词艺术的基本知识,有关诗词欣赏的理论书籍供学生研究,对于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指导自编诗集或进行诗词创作,课内与课外共同创设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环境氛围,调动学生潜在的情感体验,达到自觉内化之功。
二、书本学习之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的影子,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生活中学习应以表达为主。如果说在书中学习是输入积累,生活中学习就是输出感悟。生活中的节假日,风俗习惯都是学习的很好入口,引导学生参观古迹,缅怀古人,追思豪情;观看现实中婚丧嫁娶风俗,分析各环节设置目的,感受传统文化;在日常与人交往中关注那些共性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感受传统更可以通过与长辈直接交流,获得有关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应用实例。将各种感悟记录下来写入文章,坚持日久,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自身也被熏染,朝着人格完善,注重道德修养的方向发展了。五、弘扬传统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文化因其和漫长的封建社会相伴相生,发展过程中自然也融入了一些糟粕。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拿来主义分析地继承。这就需要老师在指导学习过程中自身有较高修养,较强分析能力,尤其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研究材料更可能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何选择,就要本着时代需要和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双层标准来衡量了。
六、前景展望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来的世界是少年的时代。未来的世界文化更加多元化,国家的竞争其本质是文化之间的竞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将中华少年培养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目标的四有心新人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2《中国传统文化精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 3《唐诗三百首》2002年8月第4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