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编者按:本调研报告在是201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重点学术活动“浙江省地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资助下开展的调研成果,由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梁勤欧教授执笔,在调研过程中得到王海斌、钱海林、陈伟、徐洋林、沈海燕、金子兴、郑宇醒、李军杰、章晓燕、李俊成、耿文强、潘方平等12位老师提供基础调研资料,特此致谢。
浙江省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高考改革前是按照院校填报专业,改革后是按照专业填报院校。由此倒逼学生在选择科目之时就要做好未来专业生涯、职业发展的初步规划。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浙江省和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推出高考改革方案。面对新高考,普通高中都回到同一起跑线,任何一所普通高中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要甩掉身上现有的包袱,突破自身发展困境。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从2014年高一开始实行,2017年将迎来第一届毕业生。到2016年10月份为止,所有的学生都已经参加了第一次的考试。在浙江省新高考的第三次地理学考、选考之后,通过进一步调研,反思其利弊显得更为重要。从目前来看,新高考改革还是有利有弊,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客观面对,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完善改革。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
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从新高考改革开始前的调研,到政策文件的出台,再到实施过程中的情况调研,一直很重视;下面的学校也十分重视,一直在探索中,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上下教育部门的重视是取得新高考改革,乃至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二)学生、学校、教师
(1)学生具有选择权,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浙江省高中课程与考试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植入“选择性学习”的先进理念,让学生对课程拥有选择权,让学生对双考拥有选择权,让学生对专业拥有选择权。
浙江省高中课程与考试改革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越多,其实更强调针对性。7选3提供选择的多样性,就让学生需要更关注自己的兴趣特长。
(2)学校更加重视生涯规划,开设了生涯(职业)规划课程
浙江省高中课程与考试改革让学校和学生更加重视生涯规划。老的高考改革方案有文理分科,这其实也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提前关注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也是一种生涯规划。新考改由于需要7选3,这就更加强化了生涯规划,学生需要从更多的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和今后要从事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看,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进步。
好多学校开设了生涯(职业)规划课程,努力让学生对未来人生与职业目标有基本的理想,新课改的设计理念是先进的、科学的、美好的。(3)教师更加重视学生主体性
由于考虑到让学生选择学科,所以学科老师更加关注自身教学的艺术性,关注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能真正喜欢这门课。
(三)新高考给地理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使地理学科从原来的“小媳妇”地位,跃升为与理化平起平坐的地位。尤其是在中下学习水平生源的学校,选考地理的学生人数基本排名最前。即使是在一些生源顶尖的中学,选考地理的学生人数也大幅度提升(如杭州二中原来文科班学生仅60人左右,但2014级选考地理学生人数达到了160人)。
新高考后,从学科看,选地理学科的学生总体上仅次于化学。可以说新高考为地理学科受到学校的重视程度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地理小组变成了地理大组。
当然,选地理学科的人数存在明显的校际差异。超一流的重点中学,选考地理的人数数量少。杭二和镇海中学等,物理化学等学科存在明显的优势,选考地理的人数相对来说仍然比较少。
学科师资力量水平高的学校,选考同类学科的人数就比较多。浙江省苍南中学,技术师资水平高,选技术的学生占的比重就高。衢州二中,政治学科和地理学科在学校中,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因此选政治和地理的人数就很多。
存在刻意引导的学校,选考地理的人数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
选考地理学科人数的增长,地理教学的“繁荣”,造成地理教师严重短缺,许多教师均在满负荷运转。
(四)新高考有利于扩大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核
新高考有利于扩大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核范围,避免原先大量学少量考的现象。原来文综地理共11选择题2综合题(包含约6~7小问题),现在选考地理共25选择题4综合题(包含约16~18小问题)。
新高考选考试题相对降低了难度,尤其是选择题,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原先文综选择题过难以及猜测得分的现象。模块设置比较合理,“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有机结合在综合题中考核,较好地落实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新高考4道综合题均以中外区域为背景,系统考查地理相关知识,突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利于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等学科素养。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的问题。
(一)学生负担加重,考试压力变大
新高考背景下,三年课程由原来的两年内完成变为一年内完成。因为要选择选考科目,高考指挥棒必然驱使学生要尽早体验每个学科,高一并开科目不得超过8门的要求是工作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由于有两次高考机会,学生进入高二就进入了高考程序。学校为了高考,增加了课时。三年最多达22场学考高考,战线如此漫长,学生压力、焦虑时间延长,学生、家长普遍感慨压力大。
新高考的实施,学生成倍辛苦。因为如高一学生,即便省厅有规定只能并开8门,但这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8门多吗?还是很多,因为原来传统高考下,学生已经确定了自己的高考学科,所以他只要学6门就可以了,但现在学生不确定,老师也不确定,所以老师必须把这8门学科以高考难度教,学生也以高考难度学,多了两门高考难度的学科,学生肯定比原来辛苦;第二,学生希望比别人更提前确定自己的兴趣学科,所以很多学生会主动去学习其他科目,造成许多学生高一阶段要学10门及以上的高考难度级别的学科,学生肯定更加辛苦。
为了学考考A,不属于“选考科目”的学科为参加第二次考试要找社会辅导机构补课,增加了普通高考之外的负担。当然存在地区差异。在发达地区,虽然周末不补课,但学生大量涌入教育机构。在经济落后的衢州丽水等地区,高二周末就开始补课。有的学校一个月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
传统的高考背景,学生很苦,苦读,苦学,苦思,因此减负成为主流。改革的初衷是为高三减负,但事实上造成了压力向高一高二年级传递的结果。新高考之后,学生从高一高二就开始选课,有很多从高一下学期就已经开始准备高考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影响是较大的。同时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在这样的选考机制下,会出现成绩越好,负担越轻;成绩越差,负担越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成绩好的学生在高三11月后甚至连英语都不用学了,只剩下语文数学两门。对学生心理造成极大影响。总之,从高一进来就为应试和分数而学,这与课改考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的初衷相背。
(二)学生们在选择权面前不知所措
浙江新高考方案的最大亮点,就是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7选3,选的不仅是考试科目,还有高考录取时的大学专业。很显然,在人生规划方面,让学生在高中就对人生规划有个安排不太容易。他们大多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是新高考方案显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选择能力,学生们拿着沉甸甸的选择权而不知所措。
第一次选择出现在选择哪三门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从小在家长、老师呵护下长大,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孩子们都是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去进行的,在赋予的选择权面前犹豫、迷惑、纠结甚至痛苦。
第二次选择是新高考10月选考和英语成绩出来后,学生如何选择科目来利用第二次选考的机会。比如,一个冲刺名校的学生,三门选考分别为91分、91分、91分,他是三门继续学,还是对某一门放弃,主攻其他有优势有潜力的两门呢?
选考分数揭晓后,学生变的比较浮躁,心态的不稳、情绪的波动导致他们对于地理学习的态度犹豫不决:很多考了91赋分的同学,面临着是否继续参加第二次选考,参加第二次选考是否还继续上地理课等众多的问题。面对个性越来越足的学生,如何引导并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
高一以行政班教学时,学生在学习必修地理时表现为较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高二以走班教学时,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高三复习开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又比较充足。选考出分后,学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心态比较浮躁,学习的目标开始有些模糊。
(三)滋生投机取巧思想
浙江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容易在学生中产生投机取巧思想。在学生心目中造成努力无效,投机更重要的影响,进而导致与教育真正方向背道而驰。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培养正直、善良、幸福、积极上进的人,但在新高考的赋分制度下,极有可能产生这样一种现象,某学生第一次考试卷面成绩获得72分,赋分可能为85分,经过整整6个月的学习,该学生第二次考试卷面成绩为80分,赋分可能变为76分。这就会产生,一个人不需要努力的,因为积极努力极有可能没有效果。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兴趣固然重要,但真正让一个人做好一份工作需要坚持,习惯和毅力的作用更大,如果连这些都让学生抛弃,会让所有的人对教育失去信心。
新高考改革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中难免为各种投机现象的滋生提供生长空间。这会导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都产生投机的心理,对高中教育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四)教学管理问题凸显,教学秩序混乱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要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要变革教学管理方式,要实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比如面对众多选科组合,学校要建立智能选课平台、智能分班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师生评价系统、师生门禁考勤系统;为方便走班管理,学校要建立课程管理系统等等,这一切都是在非常急迫的时间里急需完善的。
按照新高考地理选考设置,参加地理学考时间一般放在高二阶段、选考时间放在了高三阶段10月和次年的4月。选考学生从高一阶段完成必修三本书的教学任务后,高二阶段的9月——次年5月中旬进行了区域地理、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的教学安排,从次年5月中旬——9月详细复习了必修一及与各圈层相关的自然灾害等内容,9月下旬对必修二进行了粗略的复习。高三阶段的10月下旬——12月,完成必修
二、必修三的系统复习,次年1月——3月进行二轮专题复习和加试题训练,以迎接4月的选考。
高二教学时区域地理如何进行教学——是详实的复习还是总体粗略的开展呢?一轮复习时间如何安排——第一次选考前是否快速完成一轮复习呢?第一次选考后的教学如何安排?
每到考试,轮到的科目加班加点,别的科目减课让路,包括最重要语文数学英语,造成学生学习混乱。
每年考试次数过多,每次考试天数过多,每天考试门数过多。每年暑假8月炎热天气高中提前开学,破坏传统形成的优良自然生态,8月暑天不利于学生学习生活。学考后学生变动频繁,为应试而带来如此的教学秩序失衡乃至破坏实为不值。一次学考后学生成绩不理想,而想参加第2次考试,一般学校都没有教学力量来组织第二次教学,半年后学生属于非学考科目的考试,独立复习成绩又能如何?学生年度之间博弈选科的潮汐现象导致学科师资结构失衡,短缺与富余并存,给教师聘用、评价和管理带来挑战和混乱。
(五)教师的课务空前增加,地理教师严重短缺
由于选考地理学生的迅速增加,导致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跟不上学生数量增加的步伐。因此地理教师严重短缺,师资严重不足。尤其在普通中学,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学校地理出现了每周16-20节课的超负荷工作,导致对学生面批和辅导的时间不够充足。尤其是10月选考前,对新高考的地理复习有“闭门造车”的感觉,复习的效果也因此有所打折扣。
由于课务量大,课多且很多是重叠的,平时除了组内不定期的教研活动之外,缺乏对外沟通、了解和学习,造成教师出差、进修时无法代课,影响教学进度,甚至教师无法出差或失去进修机会。
新高考带来的教学变革对老师带来的冲击很大。教师们的不解与焦虑,一部分来自于他并没有真正了解改革对学生长远成长的考虑,在改革的大潮下,一线教师被迫推入海中,潮涨潮落,让教师无所适从。另一部分来自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研究的滞后。虽然教育教研部门开展了相应的教学研讨,但是从观念的变革到教学行为的落实还是有一定距离的,领跑新高考的教师们摸着石头过河,不利于学科教学的宏观把握。当然,几次选考过后,大家对难度如何把握有了相应的概念后,教学节奏会重新调整。
(六)学科发展隐忧
学科选科目前看多数属于分数博弈,而非兴趣或其他。技术多了,物理少了。物理这种基础学科怎么办?理工科是国家发展的支柱,集体性的物理学科回避不仅给学生大学带来学习的障碍,对整个国家未来人才培养也是个挑战。
把学考和高考揉合为一张试卷,把通过性和选拔性考试混为一谈,是对考试技术的漠视,70+30的试卷构造是改革最大的缺陷。2016年10月物理学科裸考100分人数就达1.5%,是对这种不尊重规律和专业的最好佐证。
三次选考试题难易度变化较大,尤其本次(2016年10月卷)试题偏难,对之后的选考复习难度难易把握。应该讲,在现在的体制和社会环境下,选考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是评价着一个学校的好坏。所以新高考的“学考、选考”仍然是指挥棒,学校教学中“学考、选考”试卷的功能导向依然强势,纵观近3次考试试卷,发现试题难度波动大,试题质量波动大。这些让指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无所适从,最好的结果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包括冷僻生僻的知识点。结果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与考试制度改革、课改愿景背道而驰。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教学与管理方面
顶层设计上,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与选拔的理性思维(基础功能)含量。针对新一轮高考改革加重地球科学(自然地理)内容的背景,浙江省地理选考部分的内容可以适当向“精”和“深”方向延伸,即选考部分要求不要面面俱到,而重点选择几个点的考查内容,提升试题的理性思维含量,也提高地理学科的选拔功能。尤其是选考内容可以与高校相关专业更进一步接轨,促使相关专业适当考虑指定选考地理学科。
高中课程改革重在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需引导学生创新实践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地理学科的基础在高
一、分流在高
二、收获主要在高三的10月,其次才是高二的4月。于是地理教学的主要规划就按照高三10月参加选考的进度来设计,这样补课避免忽视了高二4月和高三4月参加选考的学生的群体。
过度选择带来盲目和资源浪费,根据制度设计,学生自由选择学科,一些学校采用全面走班的方式,对学生的选择不加限制,满足了学生的初期学习需求,但是由于师资、教室等资源配套等不足,多数学生认为建议采用套餐加部分学科走班模式会更加符合后期学习需求,不必节节走班,减少精力浪费。
加强教学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调整。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精神,选考科目必须走班教学。据了解,目前选考科目有不少学校存在捆绑选课,并以行政班开展教学,这是不符合教育厅精神的。因此,所有教师都需要调整教学班管理传统方法。传统教学班与行政班合二为一,管理中可以依赖班主任、班干部等,而在走班制下,班主任的许多职责需要由学科教师承担。因此,除了做好自身教学工作外,还需要注意熟悉学生、注意教学节奏的调整、注意加强学生的监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在选考中取得优秀成绩奠定基础。
(二)考试方面
(1)淡化学考作用,减少考试次数。
浙江这次改革方案的一个方向性问题,就是不恰当的强化了学考的作用。现如今大学升学率都近90%,还要那么如临大敌的围绕一张高中毕业证书为中心设计考试方案,是否是本末倒置?以前是高三高考压力,现在是两年的学考加高考的22场压力。
建议:学考改为通过性考试,脱离与高考(包括三位一体)的关系,从源头上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并且学考改回只考一次(这也是后续其他省份的普遍做法),可以有一次的补考机会,安排在学期末进行。选考科目不用再进行学考。(2)学考选考分开,改变70+30模式。
从目前其他跟进的高考改革省份看,都没采用我们的70+30模式,说明我们这种模式也没有被认可和效仿,这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模式注定没有生命力。两种考试功能不同,难度系数有别,命题技术理论上存天然缺陷。
建议:学考和高考分开,70+30试卷模式也分开,学生有了选考就不用再学考。(3)选考时间固定,选考都定高三。
这次改革的另一个方向性问题,是不恰当地夸大了“选择”的意义,强调课程“选择”在中学阶段的至高无上作用,这是造成教学混乱、学生无所适从的理论根源。高二就通过了选考,间隔1-2年怎么参加这个学科的学习?学科学习也是和大学接轨的,连续不间断学习是重要的学习规律。
建议:对“选择性”理念做顶层设计层面修订。对选择的内涵和外延从新界定,哪些是国家统一规定,不用选,哪些是可以个性化可以自己选。
对国家课程必修科目,回归统一的省级课程安排。取消学考跨年级一起划档的做法。
考试时间调整:改变在学期中(4月、10月)考试的做法,改为每年6月7-8日进行一次6个科目的考试。如一定要保留两次,可在提前俩月(即4月)举行一次6个科目开考的考试。
(4)加强新考试特征的研究,做好新老高考的转换
老高考教学时间远远长于新高考,因此教学可以按部就班进行,即高二阶段全面了解区域地理知识和开展两本选修课程教学。但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学时段大大缩小。因此,区域地理的教学就需要压缩,而应研究如何有效渗透在平时的系统地理教学中,主要是加强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教学。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地理教学的效度,为学生在首选考中取得优越成绩奠定基础。此外,教学重心要进一步降低,加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更关注社会热点,注意教学素材的选题和立意,注意加强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并用地理思维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方面
有足够的时间让教师充电。当下的教师培训,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推出的重要举措。学习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应该让教师自行去解决。教师由于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去学习,或者不愿意去学习(工作疲累)。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应的工作量表,真正为教师减负,让会思考的老师能有时间去反思。
加强制度保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师资调配,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矛盾。
让师范生的实习变成更有效的资源。每年的8月中旬至10月底,是学考和选考的冲刺阶段,这样可以让高校的师范生到各普通高中实习任教高一同时兼听高
二、高三的功课,保证高一刚开学有老师到位,同时锻炼了师范生的实战能力,为学校选拨新教师提供一个为期两个月的考察和培养时期。
(执笔人:梁勤欧,浙江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第二篇:公务用车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公务用车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公务用车制度为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方便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也不例外的配备了公务用车,从目前公务用车的现状来看,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还存在许多现象和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车辆管理现状
人民银行的公务用车包括运钞车、护卫车、公务用车和其他交通工具,主要用于机关特货押运、行政公务、接待服务等公务活动的需要等。近几年,大多基层央行不断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对公务车制定了《机关车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来加强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一是根据车辆的使用性质,确定车辆的主要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车辆及驾驶人员的管理。明确其职责;二是严格执行派车制度,公车原则上不得私用、外借;三是严格车辆及驾驶人员管理;四是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实行,原则上确保了公车公用,防止私用滥用及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
(一)车辆报废执行程序脱离实际。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运输工具类的报废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或累计行驶里程执行,超过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或累计行驶里程需强制报废。但实际执行中,上级行要求车辆在报废请示文件中需要附地市车管部门出具拟报废车辆的鉴定报告单,上级部门才能够进行研究审批。实际上,部分地方车管部门只有在车辆交回回收公司以后才给出具鉴定报告单,为了取得车管部门的鉴定报告单,单位只有将车辆交回回收公司,造成在上级部门未审批前,请示报废车辆单位的车辆已经报废,但由于上级行尚未批复,未销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形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二)公务用车的运行成本过高,费用负担重。一是大排量公务用车使得养车费用大幅增加,无论是缴纳的车辆保险,还是日常保养所需列支的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费,无疑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二是由于车辆使用管理缺乏节约意识。部分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计成本,不管办事的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造成公务用车出车频繁,再加上当前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造成日常运行成本激增,给费用支出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三)公务用车处置难,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根据目前央行基层单位公务用车的普遍情况来看,原则上已达到报废年限但未达到行驶里程的车辆,只允许按规定进行报废,不允许处置转让,但实际情况是这部分车辆还能继续使用,报废所得的残值收入(三四百元)远小于处置转让收入,造成资产不必要的浪费。
三、建议:
(一)统一报废程序,理顺操作渠道。上级行在车辆报废的审批操作中,应针对实际情况,报送车辆请示文件时取消所附的地市车管部门出具报废车辆的鉴定报告单,在车辆报废审批以后再将地市车管部门报废车辆的鉴定报告单上报上级行进行备案,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二)规范公务用车管理,降低费用开支成本。从严控制公务用车,加强单车使用成本核算,切实降低公务用车费用支出。一是加强用车审批程序;二是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予以相应的费用补助;三是加强车辆统一集中管理,公务用车集中调度,尽量并车使用,公务活动能几人同行的,不分乘多辆车,集体活动,不分散使用多辆车;四是严禁公车私用,车辆外出须填写外出事由和申请;五是根据出车里程按实核算油耗、过路费用等开支,降低燃料消耗和运输成本。
(三)加大车辆监管力度。在加强对车辆管理的同时,要加大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力度,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审查、监督力度,加强对公务用车经费使用、公车消费的监督,加大违规使用公车的处置力度。
(四)以效益性为原则,完善车辆处置渠道。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浪费,允许到期车辆进行处置转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委托中介拍卖机构进行公开拍卖,减少和杜绝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现象。这样,既可进一步提高资产处置的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的发生,又可防止资产的浪费。
(五)实行公务用车分配货币化改革。一是央行可以根据需要保留运钞车和护卫车,取消或保留少量公务用车,公务人员取消公务用车待遇,按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将取消的车辆向社会公开拍卖,拍卖过程中对内部职工可享受拍卖价一定的优惠。二是可以实行“私车公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车辆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机关工作人员,私车公用就是指当公务需要时,由单位指派干部驾驶自备车招待公务,参照有关标准予以补助。其优点是能有效解决派车难、节约经费开支、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也能达到减少公务用车数量、方便工作的要求。
第三篇:公务用车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公务用车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公务用车制度为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方便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也不例外的配备了公务用车,从目前公务用车的现状来看,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还存在许多现象和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车辆管理现状
人民银行的公务用车包括运钞车、护卫车、公务用车和其他交通工具,主要用于机关特货押运、行政公务、接待服务等公务活动的需要等。近几年,大多基层央行不断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对公务车制定了《机关车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来加强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一是根据车辆的使用性质,确定车辆的主要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车辆及驾驶人员的管理。明确其职责;二是严格执行派车制度,公车原则上不得私用、外借;三是严格车辆及驾驶人员管理;四是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实行,原则上确保了公车公用,防止私用滥用及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
(一)车辆报废执行程序脱离实际。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运输工具类的报废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或累计行驶里程执行,超过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或累计行驶里程需强制报废。但实际执行中,上级行要求车辆在报废请示文件中需要附地市车管部门出具拟报废车辆的鉴定报告单,上级部门才能够进行研究审批。实际上,部分地方车管部门只有在车辆交回回收公司以后才给出具鉴定报告单,为了取得车管部门的鉴定报告单,单位只有将车辆交回回收公司,造成在上级部门未审批前,请示报废车辆单位的车辆已经报废,但由于上级行尚未批复,未销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形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二)公务用车的运行成本过高,费用负担重。一是大排量公务用车使得养车费用大幅增加,无论是缴纳的车辆保险,还是日常保养所需列支的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费,无疑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二是由于车辆使用管理缺乏节约意识。部分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计成本,不管办事的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造成公务用车出车频繁,再加上当前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造成日常运行成本激增,给费用支出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三)公务用车处置难,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根据目前央行基层单位公务用车的普遍情况来看,原则上已达到报废年限但未达到行驶里程的车辆,只允许按规定进行报废,不允许处置转让,但实际情况是这部分车辆还能继续使用,报废所得的残值收入(三四百元)远小于处置转让收入,造成资产不必要的浪费。
三、建议:
(一)统一报废程序,理顺操作渠道。上级行在车辆报废的审批操作中,应针对实际情况,报送车辆请示文件时取消所附的地市车管部门出具报废车辆的鉴定报告单,在车辆报废审批以后再将地市车管部门报废车辆的鉴定报告单上报上级行进行备案,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二)规范公务用车管理,降低费用开支成本。从严控制公务用车,加强单车使用成本核算,切实降低公务用车费用支出。一是加强用车审批程序;二是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予以相应的费用补助;三是加强车辆统一集中管理,公务用车集中调度,尽量并车使用,公
务活动能几人同行的,不分乘多辆车,集体活动,不分散使用多辆车;四是严禁公车私用,车辆外出须填写外出事由和申请;五是根据出车里程按实核算油耗、过路费用等开支,降低燃料消耗和运输成本。
(三)加大车辆监管力度。在加强对车辆管理的同时,要加大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力度,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审查、监督力度,加强对公务用车经费使用、公车消费的监督,加大违规使用公车的处置力度。
(四)以效益性为原则,完善车辆处置渠道。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浪费,允许到期车辆进行处置转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委托中介拍卖机构进行公开拍卖,减少和杜绝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现象。这样,既可进一步提高资产处置的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的发生,又可防止资产的浪费。
(五)实行公务用车分配货币化改革。一是央行可以根据需要保留运钞车和护卫车,取消或保留少量公务用车,公务人员取消公务用车待遇,按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将取消的车辆向社会公开拍卖,拍卖过程中对内部职工可享受拍卖价一定的优惠。二是可以实行“私车公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车辆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机关工作人员,私车公用就是指当公务需要时,由单位指派干部驾驶自备车招待公务,参照有关标准予以补助。其优点是能有效解决派车难、节约经费开支、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也能达到减少公务用车数量、方便工作的要求。
第四篇:浙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2009年08月06日 第B06B07版:社会·民生·民意
找工作不难,找理想的工作很难
——浙江省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及思考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6698
●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大学生占了63.0%,其中,个私经济就占53.2%,而备受大学生青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分别只占20.2%、11.9%和4.9%。●只有34.9%的新大学生能够留在杭州、宁波这两个大城市的城区工作,到温州等9个设区市的城区及义乌市等中等城市工作的占23.9%,41.2%的大学生需要到基层县(市)工作。
●2008年,有7.8%的20~24岁的青年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或和家人一起创业。
●企业新招用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有66.7%的单位2009年全年没有招收大学生的计划,其中,分别有46.1%、61.8%、69.8%、70.1%、49.1%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年没有招收大学生的计划。
●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
金汝斌 黄建生 章剑卫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包括高职、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就业,更是寄托着千万家庭的殷切希望。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加深,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路在何方?
现状:总体形势稳定但供求矛盾加剧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使得浙江省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2008年,浙江省20~24岁的青年大学生的失业率为6.3%,与近几年的水平基本保持一致。据教育部门统计,200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3.2%,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虽然这两组数据的统计对象、口径、时点和调查方式等均不相同,但数据反映的情况和趋势却基本一致,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浙江省总体稳定的大学生就业局势。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也影响到就业形势。浙江省企业用工大大减少,企业关停(减)产、休假和裁员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用工需求趋于谨慎。一季度浙江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增反降,同比减少1.6%,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
其中,受供求两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局势更是逐步趋于紧张。
一方面,我国自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114万人,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611万人,使得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浙江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快速增长,屡创历史新高,2009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23.3万人,比2008年增加1.8万人,增长8.2%。
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趋缓、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明显减少。从一些高校掌握的招聘单位提供的大学生就业岗位看,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岗位比往年下降30%以上,大学生的供需比有所下降,平均每个毕业生收到的签约意向也较往年减少。另外,根据浙江省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用人单位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全部需求的8.0%,比上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对大学生的用工需求占8.4%,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随着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供求矛盾的加剧,使得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现。据2009年5月浙江省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4岁青年大学生的失业率为
5.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9个百分点。虽然大学生的失业率比上年有所提高,但大学生就业局势总体趋稳定。
为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去年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并且政策力度空前。在这些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就业形势紧张的格局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据教育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6月20日,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68.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0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专科生和高职生的签约率分别提高了6.5、8.7、2.3个百分点。
虽然当前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感觉就业难度加大,但浙江的大学生就业机会仍然比较多。从浙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还是表现在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就业中普遍存在“找份工作不难,但找份理想的工作很难”的现象。
但是,随着大学生的就业逐步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近年来新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与大学生的就业愿望,以及历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均存在较大的落差。2008年,浙江省20~24岁的新大学毕业生中,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进入民营企业工作,占了63.0%,其中,个私经济就占53.2%,而备受大学生青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分别只占20.2%、11.9%和4.9%,与大学生的期望有较大差距。与
历届大学生相比,尤其是与2001年以前毕业的大学生相比,新大学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下降了28.3个百分点,而在民营企业工作的提高了29.8个百分点,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他们的师兄师姐们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别。
从大学生的就业地域来看,也离大学生们的期望有不少距离。只有34.9%的新大学生能够留在杭州、宁波这两个大城市的城区(包括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海曙、江东、江北、北仑、镇海、鄞州等14个区)工作,到温州等9个设区市的城区及义乌市这些中等城市工作的占23.9%,41.2%的大学生需要到基层县(市)工作。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体现。
趋势:民营企业、创业和基层是三条新路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出现了民营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和基层就业等三大趋势。
浙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近年来,在机关事业、国企和外商投资企业等经济类型吸纳大学生就业逐步趋缓的情况下,民营经济不但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强、比重大,并且逐年稳步提升,对大学生就业的贡献呈现“一枝独秀”的发展态势。据2008年11月开展的浙江省劳动力抽样调查显示,有63.0%的20~24岁新就业大学生在民营经济就业,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与此相反,作为大学生传统就业“大户”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只吸纳了20.2%的新大学生,并且这一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本应对大学生这个高素质劳动力群体有着旺盛需求,但近年来其对大学生就业的贡献不升反降,2008年在其就业的20~24岁大学生的比重不足5%。
创业是就业之源,以创业促就业,变被动为主动,是大学毕业生面对严峻就业形势的一种积极思路。
随着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和帮扶计划陆续出台,大学生创业环境和创业条件也日趋成熟。浙江省规定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行业外,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毕业生两年内创业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许多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开设了创业培训方面的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大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各地政府或高校还纷纷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或者孵化器,降低创业成本,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
大学生“从就业到创业”,既是浙江浓厚创业环境熏陶和创业政策鼓励的结果,也是浙江大学生择业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表现。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浙江的大学毕业生主动转变就业观念,选择了自主创业。2008年,有7.8%的20~24岁的青年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或和家人一起创业,这一比重近年来均以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稳步提升。
浙江是一个以县域经济发展快、活力旺、实力强的省份,坚持以农村工业化推动浙江省工业化,走出了一条专业市场、块状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路子,县域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至2008年底,浙江省在任大学生村官人数达到18533人,分布在浙江省所有县(市、区)的村(社区)中,从总量上看,57.3%的村(社区)已配有大学生村官,其中嘉兴、湖州已经达到全覆盖,部分县(区、市)已经实现村村有大学生村官。浙江省政府在2009年4月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争取今明两年浙江省增加两万个城乡社区工作者岗位,并计划招聘1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及农村乡镇卫生医疗工作。
随着基层就业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很多大学生也开始转变就业的地域观念,愿意到基层、农村就业。调查显示,近年来留在大城市的大学生比重逐步降低,到基层县(市)的相应增长,而到中等城市的大学生则基本保持稳定。2008年,选择到基层县(市)工作的20~24岁青年大学生比重分别比2007年、2006年提高1.4和3.0个百分点,呈稳步增长趋势;相反,留在杭州、宁波这两个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比重逐年下降,而选择在中等城市工作的大学生基本保持稳定。
问题:大学生和企业不太知道促进就业政策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各级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大学生自身也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应对就业难的挑战。但在各方一系列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首先,大学生和企业对促进就业政策的知晓率均偏低。去年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由于政出多门,并且各级地方政府也都结合当地情况对中央的政策有所拓展,导致不同地方的政策都不尽相同。政策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使得大学生和企业对促进就业政策的知晓率均偏低。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示只是听说过有优惠政策,但不清楚具体内容,甚至不少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辅导员也难以完全掌握各地政策的详细情况。从企业来看,调查显示,11.5%的用人单位“没有听说过”相关优惠政策,52.0%的用人单位“知道,但不十分清楚”优惠政策有哪些内容、如何申请等,只有33.6%的用人单位“基本了解”,而“十分了解”的用人单位更是只有2.9%。其中,民营企业“基本了解”或“十分了解”的仅为34.1%,分别比机关和事业单位低40.6和27.9个百分点。这表明政策的宣传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其次,优惠政策的落实尚有待加强。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中明确规定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市场准入、资金、税费、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但是由于尚未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优惠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大多还停留在政策层面。并且这些优惠政策分散在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等多个部门,加上大学生是初次创业,没有实际的申请经验,使得许多优惠政策尚难以落实到大学生身上,尤其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上,创业的大学生们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扶持。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向政府部门申请创业基金。而在创业资金短缺时向银行贷款时,却因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风险大,在申请贷款时又没法出示贵重的抵押物,被拒绝的概率很高。
同样的,一些促进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也是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难以落实到企业,对企业招用大学生的推动作用尚未体现。调查显示,在今年5月底前已招收过大学生的单位中,只有1.8%的企业享受过相关优惠政策,4.9%的企业正在申请相关补贴,而93.3%的企业没有申请或者不知道相关政策。
第三,企业新招用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并且由于下一阶段的经济走势尚不明朗,许多企业用工仍趋于谨慎,新招用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单位更是减少了招聘应届毕业生的计划。调查数据显示,在调查的全部单位中,有66.7%的单位2009年全年没有招收大学生的计划,其中,分别有46.1%、61.8%、69.8%、70.1%、49.1%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年没有招收大学生的计划;与往年相比,今年有9.2%的用人单位减少了计划招收大学生数量,77.7%的单位基本持平,而只有13.1%的单位增加招聘大学生人数;分别有17.1%、25.4%、10.6%、6.2%、22.2%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今年的大学生招收人数有所减少,其中,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减少招收的单位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单位;截至5月底,全部调查单位已完成了48.5%的大学生招收计划。
第四,缺乏实践经验仍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分别有27.0%的大学生(单选项)和57.1%的用人单位(多选项)有着相同的感受,有59.6%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时首先考虑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这说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双方已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高度共识,并有着迫切的需求。当前,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制约着大学生难有实习机会,进而导致大学生实践经验的缺乏。
第五,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仍需加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放下身段,先就业后择业,应是大学生主动应对当前就业难的有效举措。许多大学生也是这样做的,他们通过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等形式,主动地破解就业难。但是,也有不少的大学生被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吓倒,既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愿去从事太辛劳的工作,也没有去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己的求职本领,而是在家坐等,“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不强。2008年11月的浙江省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在尚未就业的身体健康的20~24岁大学毕业生中,有29.7%的人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索性空等在家里,变成了“啃老族”;有13.2%的毕业生选择在家里一门心思准备考研、考公务员等,期望一步到位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另有12.1%的人将寻找工作的重任完全委托给家人亲友,在求职过程中做“甩手掌柜”,而不是自己主动地通过招聘会、网络等形式积极寻找工作。
第六,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有所下降。以发展经济来促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终之道。虽然近年来浙江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速始终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学生就业弹性系数呈逐年下降态势,浙江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建议: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合力
第一,统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政策的落实,抓紧制定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为使更多的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更加深入地了解促进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促进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要加大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各地要及时对各项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进行梳理,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基本内容、享受条件和申请办法,及时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发布,并编印成册,免费发放给大学生和企业,帮助大学生和企业进一步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
第二,统筹相关行政和政策资源,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行政合力。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关系到民生的重要工作,需要统筹相关政策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资源,各部门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共同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合力。加强各政府部门现有行政资源的协作,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点。其中,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的整合是政府资源整合的重中之重。
第三,统筹协调大学生见习制度和实习制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日前,浙江省政府要求各地加快建立回原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今年争取在浙江省建立见习基地1000家。大学生见习制度的实施,对于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更应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实习情况,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未雨绸缪,使大学生在毕业前就具备岗位对口的实践经历。
第四,统筹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在转型升级中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要通过体制创新构建有利于促进浙江经济转型提升的制度环境,切实破解产学研合作的各种障碍,加快创业创新平台的建设,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着力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
第五,统筹人才需求规划与大学生培养计划,实现大学生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错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破解这个错位的有效方法,就是要统筹协调人才需求规划与大学生培养计划,实现大学生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要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现有人才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增强人才需求规划编制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统计局)
第五篇:议单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议单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任去珍
单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主人翁精神:
表现为定位不明确,积极性不高,未全力以赴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工作停留在表面,未形成我要怎么做;
解决方法:按时发放工资;有相应的晋升通道,奖惩分明;提高员工积极性。
二、制度不够规范化,流程化:
解决方法:规范制度,制定相关事项的流程细节;做到无论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有章可寻,可以通过流程查漏补缺。
三、员工缺乏大健康意识、营销意识、竞争意识:
解决方法:
1、大健康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健康小常识(如每个员工每天学习1-2个健康小常识并应用于居民,日积月累从而为居民提供足够专业的人文关怀)
2、营销意识:只要想出有效可行的营销点子即“金点子”给予相应的奖励;
3、竞争意识:分组进行打分竞争,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四、凝聚力,团队精神欠佳:
解决方法:部分考核以团队形式考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形成相互帮衬、共同进步的局面。岗位存在的问题:
一、留于形式:健康教育讲座、咨询等停留于形式,未真正实现价值;
解决方法:丰富讲座内容,把日常保健常识贯穿其中,理疗相应好处贯穿于中,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二、宣传推广力度不足:仅停留在国家所要求的健康教育活动 解决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了解可开发市场,并有相应的延伸宣传;
三、高度不够:局限于社区居民
解决方法:站在社会大健康的层面,全局考虑发展趋势、市场空缺、并结合当前形势找出如何循序渐进引导居民消费观念的方法;
四、宣传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仅停留在讲座、咨询等方面
解决方法:开发新的活动方式,如和居民共同举办活动,激发居民热情;
五、自身原因:没有主动学习,做好自我定位、明确目标,积极主动性不够,未发挥主人翁精神
解决方法:每天坚持学习1-2条保健常识,走出去了解,全力以赴。竞争对手分析:
一、理疗馆:
1、优势: 客户来源稳定:(1)可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健康档案管理中获详细的客户信息包括家族史、遗传史等。(2)有马主任精湛医术品牌做保障保证客户量。
市场定位:理疗除了用于保健外,最主要的是治病,把保健行为上升到了医疗行为,从而提高了理疗的价值。可信度高: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落实的基层单位,可信度强,不用担心皮包公司,骗子公司
2、劣势:
核心竞争力技术不到位:理疗人员对理疗项目的相关手法技术不到位 解决方法:积极参与培训,主动学习,并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形成不仅学会还可以复制,根据不同等级奖金提成等级不等,从而促进主动学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服务保障:服务态度不够好
解决方法:不定期进行服务质量的考核评判并开设客户投诉通道,对服务质量进行评分,月底对服务质量差的进行惩罚,服务质量好的予以奖励,包括物质精神各层面,如公示服务明星之类的 环境质量相对差:包括硬件设备、卫生环境等方面
解决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下,首先保证干净整洁,其次通过粘贴壁画等小挂件增加温馨度
营销理念差:对客户的推销能力差,不太会引导客户
解决方法:营销方面组织培训,做到关爱式咨询,互动式治疗,体验式营销,并在操作过程中总结出居民的消费类型,消费习惯,居民的结构类型,以及合理的诉求。
2018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