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感悟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感悟
贵州黔西县第四中学
李晓红
我从教快十一年了,我感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但是对于学习却不怎么感兴趣。曾经面对这种情形我很担忧,也有一些无助。最初教学经验不足,对语文教学技巧不熟练,于是没有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后来,经过老教师的指导,自己的努力学习,终于找到了一些方式方法。我感悟到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一方面是学生有惰性,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方式方法不对,对学生而言自己没有魅力,让学生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必须备的是学生,而不是备课文,要让学生积极快乐的参与教学。在此期间,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教学中的感悟。早在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指的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让学生“以学习为乐”,我想这是每个老师和学生的心愿。作为语文老师,我也非常想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快乐学习,成为一个乐学者。
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骨干的。我回想起我的学生时代,学习语文感觉也有点乏味,除了写生字、读课文、背诵、默写,好像没给我留下什么有乐趣的事。再看看我从教的十来年,我是否也让我的学生和我有同感呢?我想做一个让学生提起来就觉得学习不累的老师,想让我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也能很好的学习,让他们爱上学习、爱上语文。我想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方法是关键。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多思考,多实践。这些说着容易,但要真的实践起来,并不那么简单。我们会担心,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玩高兴了,他们学到东西没,考试怎么办?单单让他们写生字、读课文、背诵、默写,别说
他们,连我自己也觉得乏味。正当我无所适从时,陆逊老师来到我们学校,作了一次“研究性学习”课程培训,让我打了消心中的顾虑。他讲的有句话让我很受益,他说:“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固定、有限的,而我们让他们学习这种知识的方法是可以多种的。我们作为教师要教学生的不单单是这些知识,更要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学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见解”。对呀,物理、化学、数学、历史是这样,语文难道不是这样的吗?生字词、语法、文章体裁、阅读技巧、写作技巧……,这些大多都有固定的知识点。既然是这样,我干嘛要让课堂那么枯燥,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无趣的事呢? 我想可以这样做:
一、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从导入开始: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让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我在教学《再塑生命》这堂公开课时,在导入这一环节我作了精心设计。我带了一条不透明的丝巾,在上课时,我走到一位坐在中间靠后一点的同学面前,然后用丝巾蒙上他的眼睛,我走回讲台,让他从座位那里走到讲台。他走得跌跌撞撞,一路不知所措,同学们有的在笑他、有的对他说着小心点、有的露出了紧张的表情!他在做这一举动时同学们的注意力都很集中,都很想知道我要干什么,都很想参与这个游戏。当这位同学走到讲台,我把丝巾解下来,让他谈谈这一路的感受,他说:“一路我觉得一片漆黑,心里有点害怕,还想知道是哪些同学笑我……”。我想他现在对作者的内心感受应当是有所体会了。接着我又让其他同学谈谈如果自己双目失明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这节课也由于这个导入,让我和同学们走得更近,打消了同学们的心里恐惧,整堂课同学们学得很积极投入。课后同学们给我说这节课学得轻松,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我也很开心,因为我的这堂课没让学生觉得乏味。
二、让学生走近课本:
有时,我们不喜欢什么,是因为不了解。同学们不喜欢哪篇文章、不喜欢哪
个作家,可能也是因为不了解。那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就让他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让他们置身其中。比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羚羊木雕》等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去扮演里边的人物,把这篇课文演出来。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同学们下去很认真的看课本,个个都很想把自己的角色演好。扮演皇帝和两个骗子的几位同学演的很到位,人物性格都能突显,让全班同学捧腹大笑,我看到了同学们这样学习时的快乐。我不用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给同学们分析,因为他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对人物的内心、性格特点等都经过揣摩,在经过表演把人物特点外化。等到我让他们总结人物性格特征时,都能答得八九不离十。这样不仅老师轻松,而且同学们的记忆也非常深刻。
三、适当设计课外活动:
让学生的学习走出课堂,这才能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更爱学习。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同学们把课内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他们是很感兴趣的。例如:让他们找找生活中我们经常读错的字、有哪些成语我们现代人改用了、去寻找街上有特色的店名、去看看我们周围有哪些文物、有什么传说、家乡有哪些名胜景区、有什么民风民俗……。我想这些活动会给同学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和知识。
四、总而语言之;我们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好的教学方法需要去探究。但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有乐趣,兴趣,意趣,情趣,把教学活动放到提升学生的潜能和学习源动力上,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让同学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乐学,我能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感悟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后,“体验”“感悟”出现频率飙升,在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领域更是如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建议,我们已耳熟能详,感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呢?
一、巧用媒体
从引导的手段上讲,主要指运用多种方式(声音、图像、动画、游戏、竞赛、多媒体技术或让学生当“小老师”等)营造出一种最佳的教学情境,吸引全体学生全面地参与,激活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和眼睛,让他们的视、听、触、味觉全方位地参与。
有位老师在教学《跳水》时,引导学生思考:当孩子走上横木,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你有哪些办法可以救孩子?学生的思维被引入到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创意空间,他们积极踊跃地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把自己的解救方法同船长的解救方法进行比较,不但使学生看到了船长的沉着机智,而且使学生明白了“跳水”是当时最好的解救办法。还比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我们很多老师不局限于让学生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而是引导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称象方法。这样,既有发散思维的训练也有集中思维的训练,不仅延伸了课文内容,而且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巧联生活
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语文教学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语文课堂上,要唤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联系自身感受来品味语言,感悟文字。
《第一场雪》中有句话这样写着:“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蓬松松““沉甸甸”两个叠词,生动具体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情态。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联系平时在电视或挂图中看到的雪景来理解,对于“蓬松松”的雪球怎么是“沉甸甸"的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更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来理解。如棉球是蓬松松的拿在手上不会感觉到沉,但将一团棉球放在一张薄薄的纸上,它却是沉甸甸的。联系这个生活经验,再让学生到台上亲自演示,这样学生就能正确而生动地理解到,那雪球是堆积在承载力很小的树叶上的,所以会让人感到沉甸甸的。
再如在学苏教版二册《识字1》(“春天 春风 春雨„„”)一课时,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对课文达到更好的理解。
春天是美好的。然而这种美好在孩子们眼中可能是平常而又平淡的。要唤醒他们的感觉!
所以在学“春风”一词时我先问学生:冬天的风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马上想到:冬天的风是寒冷的,是令人颤抖的,是呼呼的,是灰色的,是白色的„„我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适时板书:冬天 寒风刺骨、狂风呼啸。再问学生:春天的风呢?学生马上回答:是温暖的,是柔和的,是绿色的、红色的„„此时我再板书“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么一说,春天在孩子们脑海中一下子鲜活起来了。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
又说到“春雨”,让他们和夏天的雷雨、暴雨,秋天的冷雨相比,孩子们头脑中的经验再次被调动起来,体会到了春雨“细雨如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么一来,孩子们成了“有心人”,真正感受到了春天的独特与美好,除课本上所学的词语之外,还轻松掌握了等许多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然后再读这篇韵文时,不用多指导,孩子们就津津有味,美得很。且在不知不觉中,扩展了学习内容,真是一举多得。
三、巧问问题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语言文字。只有学生心中“意会”,才能通过朗读来“言传”。
苏教版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中有几段小松树的独白。某师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一番话应该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所以先让学生自读后思考: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说这话时应该是什么语气?这时在黑板上画了一座陡峭的山峰,峰顶上画了一株细小的小松树,然后渲染: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一看,所有的东西都在自己脚下,小松树心里会怎么想?说这话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动作?请你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来读一读小松树的话。
这么一来,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自然就读出味来了。而且,他们的语言也丰富了:小松树多么得意!小松树多么威风!他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此时借机板书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学生联系课文品味,学生很快记住并理解。
可见,学生对语言文字都有自己的感悟,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想方设法引导他们感悟,在学生感悟后更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积累,才能使他们真正学有所得。
四、巧诱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认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新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标准》提出一堂课要“围绕课时教学目标保证学生自学质疑的时间达5——10分钟”正是出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学会质疑,能更快更准把握语言文字,感悟语言。
某师在教学《麋鹿》课文时,对学生说:“你们对麋鹿那么感兴趣,想不想自己去了解它、研究它?”学生一听两眼放光,师一看时机成熟了,就引导说:“要弄懂这些问题,主要靠自己仔细读书,现在请你们初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再提出新的问题?”
学生们一听积极性更高了,就非常认真地读了课文,很快又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抓住“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这句问道:“麋鹿是一种动物,怎么会有传奇色彩?”有的学生问道:“麋鹿像牛像马像麋像驴,应该叫四像,为什么叫‘四不像’?”„„,我把这些问题也写在了黑板上,以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义。
五、巧设练习
根据课文思想意义和中心内容的关系,设计具有扩展功能且能多元解答的练习题为感悟点,学生尝试后,针对不同答案展开讨论,从中牵动、引发、感悟这部分内涵。
如支玉恒老师教学《我要的是葫芦》,在学生通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填空:一()葫芦。学生有的填“个”,有的填“棵”。教师即可相机诱导,讨论“个”与“棵”两个词的不同,可导读第一段第一至第三句,认识“个”含在“棵”中;理解“个”与“棵”的关系,可导读该段第四至五句,感知一棵长得好,一个才可爱;讨论课文中的“我”要的是“个”还是“棵”,可导读二、三段,认真读析描写那个人的语言、神
态、动作行为的语句,认识他不去管“棵”只要“个”的特点;讨论这个人能不能得到他所要的葫芦,可导读第四段,并联系全文寻找原因,感受棵与个的联系;想象这个人如果以后再种葫芦将会怎么做,可从结果引发多思,深化主旨。由此初步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抓住“个”与“棵”的联系设计练习,在讨论引导中感悟,可起纲举目张之效。
综上几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真正让学生入情、入境,有所悟,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姜成凤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更应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针对语文教学我想在此谈谈自己在一线教学中一些偶得的点滴感悟。
一、做好课前预习,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是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错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在每一学期的开学初都会有针对性的对孩子们提出一些学习要求,特别是针对每一篇课文的预习更是十分具体。
每一篇课文在老师上课前同学们必须做好下面这几个预习内容:
1、自学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4、针对文本提出自己有创造性的问题两个以上
5、画出文中你认为值得思考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6、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7、查阅与课文有关的一些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作品相关的知识等)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查资料,这一块要进行一定的指导,否则孩子们查找的资料与上课内容不相符,反而会影响教学。
教学中我发现只要是班上的同学真正的做到了预习,那么这节课上下来就会很轻松,教学效果也会更佳。从这可以看出课前预习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我们的课堂更有生命力。
二、充分地了解孩子们的认知情况,教孩子们需要的知识
过去的语文教学,只是把教材当作学习语文知识的教科书。一套教材就是一棵知识树,一篇课文里有若干个知识点,课文是因知识点的分布而存在,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是语文知识。现代语文教学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思维,明确了获得审美体验的要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语文的教学观有很大的改观。我认为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今年区里组织我们全区老师参加了一个远程培训,在学习中我听到一位教授的观点是要教给孩子们想要学的知识。听完后我反思了很久,觉得这个观点很有建树性,也很适合现代当前的语文教学。现在的孩子学习的视野十分开阔,他们懂的东西,我们老师不见得就知道。如果教学中我们还是按老传统来的话,上课时讲一些他们早就明白的内容,你想他们会认真听讲吗?我想这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在教学前要对自己班上的孩子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再结合我们的教学内容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举几个小例子来说:十五年前如果我们跟孩子们讲一些浅显易懂的电脑知识,我想他们肯定是兴趣盎然。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讲一些简单的网络知识他们会说你老土。这是时间造成的学习需求差异。农村学校的课堂你给孩子们讲一些农作物的生长,那说难听一点是班门弄斧。而在城市里讲这个的话,他们就觉得奇妙无比。我看到在科学课上我们的孩子对他们精心培养的绿豆苗是呵护有加。这是地域造成的学习需求差异。上家长开放课时,我上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上完后我发现平时课堂上差异不是很大的两个班在这次教学中的表现截然不同:一班的孩子上课时主动积极,学得灵活,家长的反馈也很好;二班的孩子课上不怎么表现,与教师的互动较被动。这说明不同的班级对于学习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
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要学会“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都是把一些知识点提炼出来告诉学生,并让他们记住来应付我们的各种考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授之以鱼”的做法。我认为这是要淘汰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一下“授之以渔”的做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也告知我们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学会一定的欣赏语言文字、感知语言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一定的学语文的方法。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传授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借助这些方法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能在不要老师、家长的监督和辅导下都能自主地学习语文,这是我们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无论接手哪一个班,首先会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语文的能力。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培养:
1、自学、预习的能力
2、阅读方法的掌握
3、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
4、作文修改的能力(自评和他评)
5、读书兴趣的培养(读课外书和写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卡)等。一般这样一年下来,我班上的孩子的语文学习的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也让我的语文教学会进行得更加顺利一些。
四、要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语文学习资源既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又包括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主要有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外学习资源则非常广泛,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日常生活话题等。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是着眼于语文教材的话,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是满足不了孩子学习需求的,孩子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我家女儿只有三岁多一点,并没有上学,但她能够把平时在碟片中看到的,听到我讲的故事中的一些片段让我和她一起演,也能很自然的顺口就是一两句比喻句、拟人句。这些说明生活中语文的学习面是很广的,有许多孩子在学前都具备这种天赋。可是有些现象常常是事与愿违,许多孩子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后反而失去了这种天赋,不会说有诗意的语言,不会写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些都在无声的告诉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形式和范围是不是都存在一些不合理性。
认识到这些后每当开家长会时,我都会告诉家长们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并更有效地让孩子学习语文。可深圳是一个“忙碌”的城市,家长不是太忙没时间管孩子,就是太闲不管孩子顾自己娱乐去了,真正能接受我的建议的家长不知有几个。想想我们的孩子整天生活在水泥城堡之中,只能通过电视、电脑去了解周围的世界,这总是少了那一份真实,更少了一份自然与纯真。回顾我们童年时那无拘无束的生活可是为我们增添了多少好的语文学习素材呀!鉴于这一些社会现实,如何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视野这个责任就无形中落在我们的身上。
五、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读为本”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及一些音乐、图片、实物、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也可以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习情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课上让大家抓住关键句找出关键段,然后再抓重点词来品悟,这时穿插进去的读比刚开始的读有了很大的改变。紧接着我就让孩子们再欣赏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并结合文本进行再一次的感悟,让学生再读效果又不一样了。最后我选择第三段中的一部分,把它进行变式成为一首奇丽的小诗,让学生再读,那感觉就有了诗的意境美。课后学生反应,这节课上下来,他们没有觉得累,而且学习的收获很多。可前段时间我抱着很高的期望值去参加的《现代与经典》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听到一位大师的课有些让人大跌眼镜:一节长达九十分钟的长课,真正让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虽然说大师在课堂上的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佩服不已,但总让人感觉这节课少了一点最起码的语文味道。我认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读这一关,在课堂上“以读为本”,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道。
六、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慎用
多媒体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助力,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形象,更有吸引力。但我觉得现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有些泛滥,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必用不可的就用,可用可不用的就最好别用,不必用的就坚决不能用。
我一直都认为语言文字的美是要用心灵去感知的,有些时候甚至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受。一本自己很感兴趣的书,如果被拍成电视后,那种无法形容的巨大落差让人简直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记得上中学时听过一个评书《萍踪侠影》。当时家里各方面条件不是太好,只有一台外婆家给的收音机,每天中午放学回到家中一边做饭一边听评书可是一大享受。那时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张丹枫都成了我的偶像,女主人公云蕾就是梦中情人般的象征。可这一美好的形象在香港把它搬上荧幕后就在我的脑海中被彻底地毁灭了。那风流倜傥的张丹枫和冷艳可人的云蕾的形像被主演刘松仁和米雪糟蹋得不成样了,因此我只看了几集就坚决不看这部电视连续剧了。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我就举一个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上《火烧云》这一课时,全班孩子本来在头脑中有几十种火烧云的形状,更是赋予它们一些奇丽的颜色。可当我们把课前准备的课件打上屏幕时,刷地一下所有孩子脑中就只有这一种样子的火烧云了,孩子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就被我们这现代的教学媒体给无声地抹杀了。这不是正映证了一个教育幽默中说的那样,我们中国通过教育把拥有各种形状脑袋的孩子们变成只拥有一种形状脑袋的孩子了吗?
汉语言可以说是我国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一个载体,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把利器,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掌握的人类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出现一个艳阳天。
第四篇:语文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
瞿靖中心小学罗鸣
做了多年的语文教师,什么是语文呢?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它的基本任务是教会 “学语文,用语文”如果语文课失去了工具性,那无所谓什么人文性、实践性了,因此工具性是语文的生命。语文课姓“语”,形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的专责,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才是语文课育人的最大价值所在。
那怎样才能体现语文味呢?一要注重语文的多元影响和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课堂上我们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教师要做为一个鼓励者、欣赏者,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回答都给予肯定和表扬,我们更要适当的引导。二是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并不是完全通过书本来实现的,更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而这实践靠得是“练”,因此语文课离不开“训练”,教师的“训”,学生的“练”,“训”和“练”的结合,就形成了语文教学过程。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科学地“训”,学生如何自主有效地“练”。三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学生的良好的语感的形成一般是先感知客观事物,然后是对语言及其所反映的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注重品词、品句、品读的训练,应突出“以读为本”的特点。良好的语感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因此要从整体入手,从文字的意蕴进行感受、体现和领悟,从而完整地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继而以声传情,形成良好的语感。
只要我们正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的语文课就是能上出“语文味”。
教学感悟重读经典 感悟生活
读书,在这个社会,是个落伍的词语了,时髦的词语大多是与金钱和权力有关,期货啦、股票啦、分红啦。但是,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我们的工作就是教人读书,生活再烦躁、信仰再缺失、道德再沦丧,有些文字却会历经千年,墨香依旧。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些经典,也许你觉得没有时间读了,没兴趣读,或者已经读过了。那么你们有学生,你们有孩子,让他们读一些经典,至少不会有害的。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也许现在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是好比曹雪芹先生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群雄逐鹿中原,各路英雄竞天下,个中滋味岂能用“成者王、败者寇”来一言以蔽之,“青梅祝酒论英雄”曹操与刘备也许也有一分惺惺相惜的英雄泪,以儒家思想民本思想指导下的作者“贬曹杨刘”,然而,谁也不能否认,曹操也是一代英豪一代枭雄,不然何以写出“东临沧海,以观碣石”这样气势磅礴的诗篇,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以此为生的红学文人,古今中外,还有哪部文学作品可以使那么多人为之倾倒,一部爱情悲剧下的家族史,几个家族悲剧下的民族史,语言的传情达意,写作的草蛇灰线,要是韩愈老先生在世,也许又会说:“曹工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伤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当官的从政的应该读读《水浒》,看看善良的老百姓是如何一步一步被逼上梁山。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曲词唱尽千般怨。
当代的文学家中,我们的孩子是否应该了解一下巴金和他的《家》,沈从文和他的《边城》,钱钟书和他的《围城》,理解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我们的工作也是围城。了解一下矛盾和他的《子夜》,了解一下曹禺和他的《雷雨》,了解一下老舍和他的《茶馆》,了解一下朱自清的一身傲骨,我们要知道鲁迅为什么伟大,对比一下,现在的文人还有谁还会象鲁迅一样呐喊,当然,我们这个媚俗势利权贵的社会还能否容下第二个鲁迅的存在。
我们再放眼望去,看看塞万提斯的《唐吉柯德》,看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看看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看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体会那种“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形象。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看莎士比亚的悲剧,看托尔斯泰的《复活》,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匹克维克外传》。看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羊脂球》、契可府的《套中人》、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那种冷眼看人生,客观写世界的艺术感染力,足可以打动人心。大家还记得下面一首诗吗?“如果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悲伤不要气馁。在痛苦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把希望寄托给未来,眼前的事情虽然叫人苦恼,但一切转眼就会过去,一过去,生活又充满了欢笑。”普希金的这首诗是否曾唤醒你少年时的迷惘。
人间五千年,现在给我五分钟的时间来讲,也许太短,很多名字只能在脑子
里一一闪过,记得美丽的杜拉丝吗?记得川端康成吗?记得卢曼鲁兰吗?记得王小波吗?记得冰心吗?经典的浩瀚长河里也许上面我所说的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但是至少应该给我们的孩子介绍他们的名字,不要让超女和SHE充斥他们的心灵。现如今,一个民族为了谋生正在无奈和痛苦的学习外语,在堕落中冷落母语,在疯狂地学习谋生地技能,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也不可能是长久的现象。作为我们教师,我们要知道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形势下,教育我们的孩子品读经典感悟生活为生命奠基。
第五篇:语文教学感悟
语文教学是应更重远虑还是应更重近忧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它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更重视多读,多思,更重视观察体验。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阅读名著,在生活中体验。可对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三:
一、认识问题 有许多业外人士(包括家长、其他学科的老师)
认为语文是很好教很好学的,能说话能写字就会学语文。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时间应花在做习题上。许多家长认为做题才是学习,才是作业,读书不算作业,特别是读课外书,那更是旁门左道,大逆不道的。还有功利心作怪,觉得数理化外更好“捞分”,语文就算不怎么搞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使劲搞短期也没有太大的效应,那还不如把时间花在那些科目上。
二、时间问题 每门课的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学好自己的这门课,这无可厚非。但太多的老师认同一个真理:量变引起质变。所以每科的作业总是少不了的。那些作业是要动笔写出来的,背诵要检查的,这样的作业学生不做是不行的,这是“硬”任务。可是语文不行,语文除了记忆,除了少量的作业要写之外,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要有相当的阅读量,而这样的作业是不好检查的,更不可能点点滴滴落实到笔头上。这是“软”任务。而学生的精力毕竟有限,那就只有先完成“硬”任务,在保证不受批评的前提下,再来完成“软”任务。累了,晚了,“软”任务也就成了没任务了。久而久之,语文也就成了“薄弱学科”。
三、方式问题 现在的学生缺少生活体验,情商偏低,看不到让他们感动的人和事。一写作文,说到亲情,就是妈妈在严冬的深夜送我上医院;一提到诚信就是在路上捡到一个装满现金的钱包交给警察叔叔。这也不全怪他们,他们没有生活的储备,只有“闭门造车”,能这样算不错了。因为现在的许多家长把孩子关在家里,什么活动都不让参加,什么事情都不让干,认为学生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从哪里去找真情实感?其实带学生亲身实践考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比如春游,踏青等,可考虑到安全问题,谁敢去做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出了问题,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就算是让学生在电视中学习,或是利用网络,都是行不通的,因为学生没有自觉性,要么看不相关的节目,要么上网打游戏,家长管不了,就干脆一竿子打死,不许看。这个渠道又堵上了,就是过年过节,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家长也是不愿意,不放心,自己又舍不得花时间去陪伴,于是那些布置写的文章又是凭空杜撰的“精华”。甚至好书的推荐,语文老师也是胆战心惊,因为文件明确提出:教师不得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或资料。这涉及到费用问题,更是“红线中的红线”,是“雷区”。
所以可以概括,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除了包里几本书,就剩老师一张嘴了。可纵观任何一个作家文学家,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又经过生活的洗礼,积淀下丰富的情感之后,才有旷世之作的呢?我们不说当作家文学家,但要学好语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多读,多体验,多思考,一个都不能少。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那么远干什么,我们现在要的是升学,是考重高。怎样提高AB率。这就说到语文教学的远虑和近忧上了。
如果远虑,我们就应当多让学生读书,读经典读名著,指导他们读什么,如何读,从中获益。就应当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情感,指导他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体察人间百态,品尝世态炎凉。这是要花大量的时间的,我们要不怕花时间,哪怕是金贵的课堂,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
如果近忧,我们就关上门研究中考考什么,不考什么。哪些技巧对中考有用。时间应花在多做习题,多讲技巧之上。以前我也这样,大纲要求考的我就讲,不考的就少讲甚至不讲。比如句子的成分划分,句群的关系等。可毕业后学生反馈的情况是,到了高中后,许多的知识欠缺,于是高中的老师说初中的老师在搞什么名堂,就象我们当初责怪小学的老师一样。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从我这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学到学习语文的一些好的方法,将来成为情感丰富,博学多才的人,而不是见到题目就兴奋,拿到作文就凭技巧瞎编的“考试机器”。
该多远虑还是多近忧呢?也许有人会说:既要远虑又要近忧!
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