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目前被关注的九个教学模式
中国目前被关注的九个教学模式
“课改”代名词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领跑高中领着“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这里的学生管老师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课改如何应对和满足升学的挑战与要求?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构建“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
“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点评: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通途。伴随课改生成的“学生自治”管理文化,重新解读了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
不让教师进课堂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
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点评: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这里的学生怕下课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与新知的徐翔校长一样,天卉中学的胡志民校长也是一个主张“学习即临帖”的校长。因为“临帖”的“不走样”,天卉中学的课改很快就显现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仅一举在全县夺魁,而且有四门主要功课成绩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
如今,天卉中学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观学习,其“临帖”杜郎口而“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因其更具课程的变革意义,愈发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学生这样评价:“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
“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们独创的“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他们借助各种文艺手段,说学逗唱演,比的正是谁的班级文化更出彩。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点评:“大单元教学”模式立足于“破”,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进行重新组合,实现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立的首先是“人”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美谈”。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
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
立人首先立的是“人”。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
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点评:从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到整体包干、整体验收,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从而使课堂走向重生。
丑小鸭如何变天鹅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类似于“杜郎口旋风”,宁达中学的崛起被媒称之为“宁达现象”。
宁达到底有什么样的经验?宁达的经验是不是“二手货”?是杜郎口的“翻版”,还是对杜郎口经验“继承与生成”的持续性发展?
宁达的经验其实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张项理校长说过的“名言”是:教育必须完成进化,既然要课改,就绝不做拖着尾巴的“类人猿”。
他七下杜郎口,和大多数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校长达成共识: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
他们提出“把问题学生当成生病的孩子”这样的育人理念,他们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只要随意走进宁达中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如同走进了人声鼎沸的“学习超市”。这里几乎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孪生”课堂。“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
点评:这所学校曾被认为是“捡破烂儿的学校”,但今天宁达中学已经成为全国课改名校,也成为了当地学生向往的学校。“自主与开放”是其核心价值,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技术与新文化高度融合
——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文汇报》曾以《郑州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为题大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改革,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崔振喜校长说,找到一种东西取代黑板。这种东西就叫交互式电子白板。
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好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生成了郑州市第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崔校长介绍说,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
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点评:102中学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硬件条件好的省会学校应该如何学习杜郎口。他们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生成了自己的模式和课程,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安徽课改的“小岗村”
——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点评:被誉为安徽课改的“小岗村”,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的瓶颈,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成为当地课改典范。
浅谈中国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并没有考虑太多,就当是一篇随笔杂谈而已,所以我相信接下来的每句话都通俗易懂,其实我觉得文绉绉没啥优势,问题的本质表述清楚了让读者明白了那就够了。什么专业的术语我用不来,我只是用我的经验在说话,如果您觉得有道理可以心里默许。
说什么经验丰富那肯定是假的,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从学前班(那个时期还没有所谓的幼儿园)算起,上学上了整整17年,真是个可怕的数字!人生能有几个17年?
我就一农村娃,接触电脑那是在初中了,有个上机课完了是那种大屁股的清华同方,连开机都不知道啥玩意但又好面子,于是乎看着旁边男孩子操作自己装模作样的摸着主机箱一顿乱点,很幸运的屏幕亮了!接下来那就又是迷茫了,我要干嘛?我能干嘛?我什么都不会啊!!初中三年加高中三年上机课,我唯一做的事就是练打字,没准老师开心可以让我们玩会打地鼠。
那会的教学模式那肯定都是面对面的了,每天得早早起来迎着朝阳上学堂,坐在教室那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乖乖的看着黑板听着老师激昂的演讲。高中时代其实是有多媒体教室的,但我的记忆中就是去看电影的。哈哈,那会我的英语老师特别逗,有事没事就带我们往多媒体教室跑,课上基本听英语歌,没事还录个视频说是制作成碟片留纪念。到大学那就是多媒体进教室了,每一门课程的授课,教授们提前把PPT稍微整改下,一到教室多媒体一打开,好了,开始上课!不负责任的老师会从头到尾都在翻阅PPT。即便是互联网化了但同学们还是聚一起上课且人数更多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没法管理,也就点个名抽查下就好。我只想说:大学是一个放飞鸟的地方,更多的人因此变得堕落。
这种教学模式我不知道持续了多久反正很久就是了,那么它还会一直生存下去吗?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社会越来越互联网化了,每个传统行业都开始注重线上推广了,朋友圈都是搞微商的了,我吃个饭逛个街也只要收下快递就好了......很多培训机构这几年已经实现线上培训教学了,这是一个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过程。我身边好些朋友报了班,都是在教室里进行远程教学,不过报名费照样高的惊人。前几天接触到因酷教育的慕课平台,里面有个“班级”的模块,tob_id_3486
听完因酷教育CEO的解说,我明白了他的初衷,就是想让中国的教学模式往线上转,让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实现班级管理的规范化、公平化、人性化,这是中国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就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因酷教育是个刚成立的公司,个个是技术出身,我相信产品肯定没问题,但靠这个团队能扭转整个中国的教学模式吗?中国的教学模式线上化那肯定是最终趋势所向,但工程浩大,中国人的思想比较顽固,这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希望那些走在前沿的人能一直走下去,愿更多的人去支持此举。
第二篇:中国目前被关注的九个教学模式
课型导航,破解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改革难题
发布时间: 2014-03-01 16:20:34 作者:杜悦
发表者: 徐建强
浏览次数:(211)评论次数:
(0)
摘要: 基于综合性学习的历史与社会课型课例研究,2014年2月26日《中国教育报》第十版:“课型导航,破解历史与...如何引导学生合理而高效地进行综合性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何种方式能促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如今越来越多类似的具体问题让一线教师感到困惑。浙江省将课型课例作为促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载体,成功进行了教师培训和课型推广。
隆冬时节,温州市瓯海区电影院座无虚席。“为什么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他最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师卓艺颖循循善诱,伴着大屏幕上徐徐播放的各种背景资料,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立即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这是前不久“基于综合性学习的历史与社会课型课例研究研讨会”上的一堂公开课展示,也是教师应用“课型”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以课例课型为载体的课堂,是浙江省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成功尝试,它为课改的全面与纵深推进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操作模式。
学科特质带出课改难题
综合课如何“综”是课程改革带来的教学难题。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牛学文教研员十几年来一直在探索这门课程的改革之道,他介绍说,“历史与社会”是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学方式变化较大的课程。课改以前,历史、人文地理与社会等学科原来都是单科教授的,课改后相关课程整合为一门课,成为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该课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粗看起来,它涉及的内容面非常广,仔细分析还是能找到课程的逻辑线索的,那就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主线,搭建出的“工”字形结构。具体而言,在人教版七至九年级的教科书中,这些内容以“生活的时空”、“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和“发展的选择”三个主题循序渐进地展现出来。
同数学、语文等传统学科相比,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崭新的课程,较多借鉴欧美国家课程的组织结构,综合性较强,知识更新快,兼顾知识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这是该课的特征,也是难点所在。这门课在一开始就有非常高的定位——着眼于对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有效合作。因此它在基础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促进学生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获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目前各学校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师主要由原来教授历史或者地理的教师承担,也包括部分由其他学科转过来的教师。综合课程中如何处理历史、地理等课程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理而高效地进行综合性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何种方式能促进教学目标有效地达成?如今越来越多的具体问题让一线教师感到困惑,这些问题也正是课堂改革的关键所在。
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推进
只有理论上深入浅出、实践上可观可学,方能吸引一线教师的视线。只有看到可观可学的典型课例之后,一线教师才会真正投身于“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改革之中。这是浙江省许多教研员深入调研之后的体会。
为促进综合性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浙江省教研室召集一些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成课题组,针对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的特点,对“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其中牛学文的“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从2007年起,经过课题论证,一些教师和教研员开始进行子课题的研究。接下来成立了青年教师研修共同体,共同探讨实践阶段的问题。课题组相关人员在持续的调研中认识到,有必要从综合学科的特质出发,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方式、教习内容的不同,开发基于“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型,形成较为典型的课型课例。同时他们还进行了“浙江省历史与社会课程疑难问题解决”培训。
教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也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关键所在。在师资结构上,一些地区存在教师平均年龄较大、转行或者兼职教师较多的情况,制约着该学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现有175位思品、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平均教龄20年,其中有40人是从音体美等其他学科转任本学科的,还有47位是主教语数外兼任思品与社会课的兼职教师。其中很多人感到原有的学科背景难以适应现有的教材与教学。为此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促进了本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该区已有多位教师获得温州市与浙江省教师优质课评比的奖项。
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有机结合,目前在浙江省已成为一个双向推进、相互促进的常态模式。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课型课例研究,总结了课程改革以来的课堂教学探索,实践层面上课例与经验则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素材,也为理论的矫正补充了素材。
通过课型促进教学设计
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学习行为和“综合性学习”的学科教学特点,课题组总结出几种课型,即:联系阅读课、自主问答课、自主讨论课、自评互判课等课型。目前这几种课型经过不断改进提高已日趋成熟并逐渐在浙江省范围内推广。
“联系阅读”是指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将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知识与素材整合起来进行阅读。阅读材料主要是文字,也包括公式、图表等。这种阅读行为与问答、评价等学习方式相结合,成为一种开放式阅读。
“自主问答”即学生自主、积极地提出和解答问题。“问”即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依托学习内容(包括史料、图片、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答”即解答问题,学生自主解答自己、同伴、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里的问题主要指学习的重点、难点与易混淆点。“自主问答课”是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
“自主讨论”课型通常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选问题,并就这一问题自由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的课堂学习类型。
“自评互判”课型中的学生自评是指学生根据某一具体的标准或准则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互判是指学生对同伴的表现依据一定的标准或准则做出评价。这种评判与传统意义上的评价相比,有显著的不同,它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评价或者互相评价,涉及总体学习状况或知识细节,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和比较研究,相关课题人员发现,有效的教学行为主要包括“引人入胜”、“精导妙引”和“结尾无穷”三大环节,其中,“精导妙引”应一直贯穿“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和“自评互判”四个学习板块之中。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课堂上随时充满了新奇,一些同学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开始解答和讨论……以前上课老是溜号开小差,现在我没机会走神儿了。”“老师鼓励我们提问,这些话题都是我们感兴趣的,所以我们都很投入。”
“以前上复习课,老师总是让我们不停地背。现在复习课有很多活动,不知不觉就把知识整理了一遍,很有趣。”这是学生对历史与社会新课型的评价。
课题实施以来,课题实施者通过听课、评课和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考察了“综合性学习”不同课型的影响。一项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对于“你喜欢„联系阅读、自主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的课堂学习方式吗”这项问题,有95%的学生选择“喜欢”,只有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在问及“请你说出喜欢的理由”时,学生普遍指出,它有效改善了课堂学习状态,主要表现在: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了。
教师则指出,课型推广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力促进了教师对综合课程的认识深度和实施力度。通过教学成绩比照,“综合性学习”新课型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提高。学生相关问卷中的积极反馈更让很多教师感到欣慰,比如,在“你认为目前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模式和你的学习成绩有直接关系吗?请说出理由。”问题中,90%的学生选择了“有关系”,理由包括“因为我喜欢这样的课堂”、“老师尊重我们,经常给我们学习的机会”、“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法变了,成绩就提高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等。学生对于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充分肯定也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动力。原文链接:http://files/moe/s5147/201402/164628.html
基于综合性学习的历史与社会课型课例研究,请关注2014年2月26日《中国教育报》第十版:“课型导航,破解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改革难题”
第三篇:探讨中国目前销售模式
探索新的营销模式
杨俊成传统的营销模式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作用日趋微弱,现代营销模式层出不群,首先网络化普及每个公司和家庭,目前需要购买物品首先想到的是网络查询、比较和选择。针对我们公司的产品特点和市场占有情况,如何探索并创新的提出一条适应公司发展和产品定位的销售模式,是我们需要面临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现在需要探讨的是一种如何在目前市场上最有效的销售模式,如何建立这种满足我公司发展需要的营销模式并培养与之相适应的营销团队,是我们今后一项最重要的、长期的、有策划的、有措施的工作。
第一部分:目前中国市场存在着下述问题一,产品的同质性日益趋近,相同产品的价位、质量、交货期、服务和品牌效应的差距越来越小。因此如何销售我们的产品,需要在一下方面做大量工作:
1.产品定位(高速冲床和特殊的热压机)
2.销售团队组建和网点定位
3.广告效应(包括新闻发布会,展会等等)
4.用针对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问题
5.用优异的性价比来占领市场
6.优质和及时的服务
二,品牌效应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小
针对这种有利情况,给我们这样的企业一个极好的发展空间和有利发展渠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如下工作:
1)培育自身销售体系,争取社会销售渠道
我们的销售策略是;
(1)做好服务,以服务带动产品销量。
(2)帮助客户把好处想够,把痛苦想透
(3)买卖点要清楚
三,各个生产商均以销售终端客户为第一目标,利用中间环节销售是另一种销售模式或者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针对我们产品一定首选直销,在特定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中间环境的资源。
第二部分销售模式的探讨
销售模式是目前影响我们销售额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有必要探讨出一种适合于我公司发展的营销模式: 1,市场分析(领导者的意识要创新)
经过近年来我、对江西、浙江、山东、上海市场分析,首先体会到这几个市场各有不同:江西是延续着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计划市场模式,这种模式严重制约了江西经济发展,江西企业领导层有着严重的官本位,官就位的思想。致使其GDP始终是全国倒数第二;浙江市场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市场经济,,企业决策层有着强烈的市场意识,设备采购基本不图品牌、不讲关系,一切以满足生产需要和成本控制为决策依据、发展速度极快,GDP始终占据全国第二;山东市集国有、民营、集体经济为一体,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且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地域性,胶东半岛的发展速度较快,鲁西南的发展较慢。上海市场是一种快速有序的完全商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我们只要做好自身工作,就能快速进入上海市场。在上海做市场我们首先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一旦有需求,我们能够快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就极有可能形成订单。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从市场经济时代过渡到知识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市场对产品质量与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将更加强烈,就目前全国市场而言:设备选型已经从传统的普通型向数控型、全自动化发展,从单机转向加工单元、柔性加工线方向发展。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设备制造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有时会出现无序、恶意竞争。分析和研究市场显得非常重要,也是我们制定策略的依据,做为一名销售人员,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市场开拓者,肩付着担子不轻,随着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设备需求总量会日益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没有理由不抓住机遇,我们要有正确的销售方针与政策。我们也要重视每一位市场开拓者,当然我们也知道市场只相信竞争,市场需求和决策会变得越来越理智。
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条信息可能就是一大定单,信息是否及时得到和反馈?售前服务是否及时到位?销售策略是否正确?这些都需要市场来检验。
2,市场的销售模式:
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高端技术的革新,特别是网络技术带来几何倍数增长速度,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扩容,让信息传播对于各个厂商没有区别,机床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目前制约我厂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分析市场有以下几点:
第一,销售模式:中国的市场是大的,也是有潜力可开发的,不同的厂商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经营手段和推销方式:归结如下。,一般的经销方式:经销商看中利润。厂家给予经销商一定利润。经销商大力推销其厂设备,其产品优以低中挡为主。,直销:厂家直接设立办事处,直销本厂产品,并配有交通工具,特约经销(股份制营销),即生产商特约其经销商经销自己产品,并且经销商参与生产商一定的股份,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依赖。这种模式是未来占领市场的最好模式,这种模式解决了相互的难处,(这种模式是我们目前需要研究和探索的的一种新的销售模式)
第二:交货期限
中国目前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家首先拿到订单后才购设备,因此,我们的信息反馈是否及时对他们能否订单有着一定影响,当然,民营企业家要求交货时间越短越好,这样对双方带来利益也就越大。
第三:产品质量
当产品进入市场时,用户都希望产品永远没有什么质量问题,这是很有难度的,我们在追求高品质产品的基础上、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我们要有相应的处理程序和应急预案,即使我们的产品出现问题,我们反应的速度和态度将决定产品的市场反应,并对后续的订单形成直接的影响。
第四:产品价格:
在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价格竞争是第一位的。目前的市场竞争以价位战为主,只有产品的特点和技术优势才有可能得到一个好的价位。
我们的设备价格如何定位,特点和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定位好我们市场和机床价格,把最合适的衣服买个最合适的人。
第五: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我们工厂的声誉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销售后的工作。以上因素无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那么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第一:我们要打破陈旧的销售形式,我们要建立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网络化销售模式。各个企业在网上建立互信的平台。及时的将自己新型的产品分享给供货商,实现远程的监管机制。
第二:网络化的服务:我们要通过现代手段实现远程的服务,做到客户的问题随时了解,马上解决。第三:要知道目前的形势和对手,对于我们目前的市场和未来做一个最好的预测和市场分析
第四篇:中国律师行业未来十年需要关注的九个问
中国律师行业未来十年需要关注的九个问题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律师制度恢复30周年,在这30年里,中国律师经过了改革大潮的的演化和撞击,在依法治国的方略中举足轻重,同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与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广大律师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律师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挑战,而且更是机遇。12月5日,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律师》杂志社、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了“新形势下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论坛”。400余名律师参与论坛,共同分析和判断在新的形势下律师行业发展的前景及律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共同探讨与展望律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特摘编部分嘉宾及律师的发言,以飨读者。
律师的职业使命与追求--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大家早上好!首先,代表主办单位之一清华大学法学院欢迎大家来参加“新形势下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论坛”,感谢大家牺牲休息的时间参加这么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对新形势下中国律师行业的发展,我想它不仅仅是指的律师行业自己的事情,也是我们法学界、法律教育界非常关心的事情。跟在座的各位律师朋友一样,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入大学法学法律,后来从事不同的法律领域。有些是从事法律的实物,有些是从事法律教学研究,我们见证了过去30年中国律师行业发展的每一个进度。在短短30年时间,我们感觉到中国的律师行业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由最初的不到200个律师,我看到过一个统计,1979年全国的律师数量不到200人,今天职业律师已经达到15万甚至更多。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律师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发达国家平均人口,每300人有1名律师,而我们国家经过这30年的努力,现在达到了每9000人有1名律师,跟原来相比已经有很大的进步。
在九十年代初朱?基总理当时有一段话:“在本世纪末中国需要至少30万名律师”,今天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字,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前10年已经快结束了,我觉得中国律师行业一方面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另一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来研讨。举办这个论坛的目的就是在回顾成绩的基础上,展望中国律师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向,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为一个广义的法律工作者,包括律师、法学教育研究者,我觉得对未来中国的律师行业的发展有两个领域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除了现在大家所从事的这些行业、领域之外,对未来的发展,我们看到今天中国经济社会跟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但是我们以前大学法学院所培养的模式,我们所设立的培养目标跟今天律师行业发展的需求是有很大的脱节。我们今天的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很多还是八十年代的,主要是适应当时计划市场经济的需要。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社会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今天在座的很多朋友都非常了解,我们现在需要大量的律师,不仅能够处理国内的法律业务,需要一大批熟悉国际业务的法律工作者。
有些人说中国能够处理国际业务的律师,全国加起来也就1000人,甚至不到1000人,这不到1000人的律师已经被大量的外国公司聘走了,真正能够适应中国的公民、中国的企业对外交往需要的法律工作者,现在还没有一个法学院敢说我培养的人可以做这些事情,也就是我的产品是适应这个需求的。但是这一块业务又是大量的,每3天就有1起针对中国企业反倾销的调查,在报纸上几乎每1天都能看到这方面的新闻,这是我们整个法律服务行业一个巨大的缺失,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讨、去努力、去填补这么多的空白。而且中国的律师在未来国际经济贸易继续重构过程中也要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以前是普通的作用,未来我觉得我们中国法律对国际经济、政治的重构,要提供积极的法律建议、法律意义。
我们以前基本上算是跟班,这整个秩序是西方的法律界构建起来的,显然,这么一个法律秩序是不够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我们中国法律界的参与要慢慢地发挥主导、甚至领导作用。我们看到这个领域第一是参与,第二要逐渐地发挥领导与主导作用,这里需要我们非常努力地去学习,去提高我们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未来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二、对中国律师行业新形势下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还要深化对法治的认识,认识到我们要构建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的法治使命和责任。律师行业不可避免地跟商业联系在一起,但是律师行业绝对不是商业,它是一个职业,我们有自己的职业使命、职业理念、职业理想需要追求,这些是超越商业的。各位律师每天的工作是赚钱的,但赚钱不是根本目的,那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就是要构建一个法治的国家,完善我们国家的法治。最近,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今年也是美利坚合众国成立220年,现代英国成立320年,如果我们回忆一下、研究一下中国历史上这些朝代,如果一个朝代过了200、300年,这样的朝代会是什么样子?肯定是江河日下,这个王朝基本上是步入了晚年,最终走向消亡。但是我们看今天,尽管受金融危机沉重的打击,对英国、美国这些国家影响很大,但是有没有看到像中国的清朝、中国的明朝过了200年的时候,清朝过了200年的时候已经跟很多国家签订了割地赔款研究,我们要研究什么样的国家是真正能够长期持续的?我们今年是60岁,什么样的国家才能更长久?必须是法治国家,这是这些国家共同的心愿,只有法治国家才是真正能够长期持续的。
为什么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1999年又把它写入《宪法》里,这就使我们认识到法治是今天国家的生命所在。我们作为中国的律师行业,不管是从事一般的民事商事业,或者是其它的非诉讼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为中国法治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中国律师行业这些年的发展一直在做这方面的跟踪和研究,得出了这么一点感想。
下面我们说一下作为一名法学教育的工作者,跟律师行业间需要加强联系。中国的法学教育和中国的法律职业基本上是两张皮,这个跟很多国家还不一样,我们还没有构成一个法律共同体。律师行业要关注中国的法学教育,积极地参与中国法学教育,培养未来的法律人才,这个方式有多种多样。像有些国家他们法学院的课程是由律师专业协会来规划的,你招多少人甚至都由律师协会来规定,法律系的学生自动进入法律行业。我们国家不一定是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是法律职业界参与法律教育,大家互相地探讨法治建设的问题,我相信对双方都是非常有益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在历史上曾经是非常的辉煌,成立于1929年,在1952年以前清华法学院为国家也培养了一些杰出的法律人才,我没有说很多,因为我们历史上招生的人数非常少,尽管人数少,但是精英很多。大家都非常熟知的一些杰出的法学家,像王铁涯、陈启强先生,这些都是清华的毕业生。从1952年到1995年清华大学没有法学教育,但是清华的毕业生有很多从事法律工作,这里面也产生了一些非常杰出的人,比如说我们原来司法部的部长先生,清华大学正式恢复法学教育是1995年,到今天已经有14年的历史。我们一开始的定位非常明确,我们不会简单地去重复其它大学法学教育的模式,不是要去复制一个北大、或人民大学,我们一定要寻找自己在法治中国社会发展当中的定位。一个是强调复合型人才,既懂法律,又懂其它专业知识。第二、强调他的国际性,外向型的法治人才。从我们的导师队伍构成上大家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80%是在国外留学的。还有一点,我们强调跟法律事务界联系,把法律教育既变成一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育,同时,它也是专业教育,把理论教育、理想教育跟实物教育相结合。我们非常高兴跟法律实务界,尤其是律师行业加强联系。
中国律师行业未来十年需要关注的九个问题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主任赵晓鲁
我们这个论坛的主题是“新形势下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论坛”,为什么讲新形势?我自己有一个感受。最近,我们社会各阶层都在搞各种研讨活动,现在正处在中国发展的转折期。第一、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今后30年应该怎样走?第二、中国律师制度恢复了30年,我们今后30年应该如何走?我觉得新形势有两个基本特点,1.承前启后。2.改革创新。我想在这样一个思想指导下来研究一下律师行业未来10年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我理了一下,大概有九个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有些点点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四大因素”决定未来十年律师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特征。律师行业的走向和律师行业今后发展的内在规律,离不开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点与研究,律师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皮的话,律师的制度就是毛,毛是附在社会主义这张制度的皮上,因此我们要研究毛和皮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今后30年面临着一个全面的社会转型期,这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当对今后律师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讲是十年的影响,实际有些因素有可能影响到今后的30年。
第一个因素,中国社会转型的六大特征对律师业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会转型,很多人在研讨的时候提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模式目前还没有完全定型,前30年我们取得了最大的成绩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们后30年将出现一个全面转型,将在政治、经济、文化、司法各个方面全面转型,而基本上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模式,因此后30年对中国社会转型来讲任重道远,同时,后30年转型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应当对律师行业会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会转型的六个特征我自己这样来体会,今后30年是今后发展的黄金期;第二个特征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第三个是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第四个特征是社会全面转型期;在这几个特征中起决定作用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今后30年的全面转型有两个基本特点。两方面,第一方面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政治特征。
第二、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发展道路,这是今后30年社会转型期一个政治特征、一个民主特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坚持做到三坚持?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实际上对我们律师行业将起着非常深远的根本性的影响。
中国的发展道路不同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过去我们在政治理论和历史学的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单主线、一元化发展,过去一直坚持社会发展的阶段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现在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改革开放30年一直困扰着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我们现在的改革是不是搞资本主义?后来我感觉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该是单主线和一元化的发展模式,它应该是双主线多元化,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模式。双主线就是以海洋文化为基本特征的这样一些国家,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欧美、北美,到整个英语国家体系,特别是英联邦这样一些国家,他们在社会上发展走的是一条道路。
中国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黄土文化为基本特征的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发展水平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在历史发展规律上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它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基于这个认识,现在我们提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主要不是基于意识形态,而是基于中国发展的内在规律所提出来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今后发展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方略。
由此在这个基本思想的指导之下中国律师行业如何发展?就要学习西方律师业发达国家一切优秀、积极的内容,同时也要结合我们中国的国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制度之下,中国律师业的发展方向和它的内在规律。
第二个因素: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产生的的四个新特点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为律师行业的国际法律服务带来新契机。
尽管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是一次非常大的冲击,但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从中国将来在世界发展的总格局的地位变化来看,这次危机对我们中国的发展来讲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机遇和挑战永远是不可分的,只有战胜了挑战才能抓住机遇。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我个人的判断,西方发达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要走出低谷,基本上还要几十年。我们有可能在2010年可以基本走出低谷,经济学家的分析有各种各样的案例,我对中国经济提前走出低谷非常有信心。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恢复中间就有两到三年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将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第一、西方经济强国实力相对疲软,和中国经济相对增强,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尽管我们现在涉外业务有非常大的下降,我相信明年或后年中国将第二次成为世界投资的乐土,我们涉外服务业包括国内服务业具有涉外因素的业务,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
第二、中国如何利用这30年左右的发展时间在经济实力对比下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包括文化格局,其实这是全国、全民族和律师行业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律师行业现在越来越感受到社会赋予它的服务大局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第三、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整个国际秩序在重新洗牌。有的同仁讲今后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我倒不这么乐观,我觉得美国一国独大的情况在30年内不会改变,软实力在更长的时间也不会改变,但是中国有可能在重新洗牌以后世界新格局的状态下发挥它的大国作用,这一点在经济危机以后我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
第四、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建立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重新思考的机会。前30年我们的改革开放主要是形成了外向型经济体系,今后30年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大国内陆型国家的,黄土文化国家的自我循环的经济圈的建立。黄土文化大陆型经济循环圈的建立和国际一体化的经济循环圈,两个经济循环圈将会相互契合,相互影响和相互推动,而不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去。这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一个更好的模式,当然要实现这个模式,我们必须要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来激发我们的内在需求,从而使国民经济建立在以内在循环圈为立足之本,为基础的根基之上。
第三个因素:不断扩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律师社会价值与作用的凸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扩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一定要探寻在目前的体制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化,社会民主化不断扩大,这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历史任务,社会民主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律师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律师业经常有人说律师在中国存在的根基在什么地方?其实根本根基在于一个社会的民主化,没有律师代表私权地位的提高,中国社会的民主化是不可能完成的。
社会建设的民主化、社会三大力量结构的变化,我们讲社会公平正义,它的私权力和公权力的公正化。此外,社会民主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司法民主化,这里有三个特征,其中建立法律共同体,除了公检法以外,一定要提高律师的地位,律师是代表私权力,如果没有私权力只有共权力的话,那我们法律共同体的构建是有着严重的缺陷。
我们现在越来越体会到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进入良性循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一定是大体同步。第二、法治建设和道德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我们过去在学校老师给我们讲的伦理道德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不一样的,这些年我对中西文化两种不同制度的比较过程中,越来越发现一个社会在它向高级层次发展,高级形态发展的时候,法治和伦理道德将越来越有价值。中华民族的文化如何建设,也是方方面面在探讨的问题,这里我就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我们的文化在攻坚过程中有几个思路。
第一、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修身其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文化最核心的理念。治国平天下现在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成果承担了这方面的任务,已经引导我们民族在向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道路上,正在方向明确地向前前进,但是修身其家在伦理道德的调整方面,是现在中华文明的一大趋势。我们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不是可以承担这个任务?如果它经过改造以后毫无疑问是有着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但是诞生于两千年封建社会的传统,儒家文化有几大缺失,人文精神的缺失;民主精神的缺失;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北京律师包括全国律师在建立律师文化过程中,对于推进提升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华文明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律师行业大发展第二阶段面临着两个瓶颈。这两个瓶颈,前30年发展可以称之为中国律师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后30年称为中国律师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我们同时面临着中国律师业发展的两大瓶颈,这两大瓶颈是律师质量的提升滞后于律师数量的发展,行业的精神建设滞后于行业的业务建设。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我们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行业的精神建设应当是我们今后10年行业内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
第三、如何引领律师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主要应该是以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历年来引领我们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服务大局和律师行业承载的四大职能。服务大局现在在北京律师行业有了越来越深刻的感触,律师行业不是单纯的为市场经济服务,它的行为也不能单纯地界定为商业行为,它承载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和大局服务的社会职能,律师行业承载着行业职能,也从前30年主要以市场经济为特点,为服务对象逐渐发展为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社会职能关键是什么?为我们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为最广大老百姓服务。
第五、北京律师行业这些年,特别是从05年以来,律师行业数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已经有2万1千人,律师数量的爆炸式发展给我们整个律师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内部结构的诸多变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办事,要求我们以和谐的状态来发展,如果我们内部架构失衡,就不可能和谐地发展,就不可能健康地发展。我提出了行业现在目前有八个内部结构的失衡,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第六、中交所的发展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在律师事务所,盈科所现在人数上在今年成为北京律师行业第一。北京现在年创收在1亿以上的超大型的律师事务所已经超过了10个,我觉得从律师行业健康发展来看,大所、中小所发展不能失衡。我们在充分肯定和发扬大所的引领作用、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的同时,我们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中小所的规范化、品牌化、精品化的建设上去。
第七、我们今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两结合管理体制是深化改革和完善,我们要坚持两结合管理体制的基本制度。在律师行业自理管理方面,这个一定要坚持民主化方向,就是要实现三大权力构架的制约平衡。目前决策权、执行权相对来说比较好,监督权处在一个比较弱小的地位,因此如何加强监督权的建设?实际上是保证我们今后律师行业自律管理坚持民主化方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
第八、从战略发展角度培养年轻律师的三大课题。我们现在越来越注意到律师队伍的发展,无论从全国还是在北京,半数以上都已经是年轻律师,如何将行业好的传统、好的业务传帮带,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行业战略研究的地位,否则我们后继就会出现断层。年轻律师从谋事之初就要有谋道和意识,这个道使以社会主义法律主义为指导。第二,通过公益服务树立年轻律师的社会责任感,增加社会阅历,增加老百姓的血肉联系。第九、为最广大老百姓服务大局。追求社会公平正义首先是要追求和实现最广大老百姓的公平正义,其中就包括社会法律服务资源一定要均衡化,我们这个行业不能嫌贫爱富,我们在积极开拓市场化服务的时候,我们也要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公益化,最终实现市场化服务和公益化服务的结合影响,促进和相互提高。如果说我们这个律师行业真正能成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做到律师心中要有老百姓的时候,那么我们律师行业建立起来了以社会责任为核心要素的律师文化,我们就找到了律师行业的生命之魂。谢谢!
律师事务所发展之路--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梅向荣
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就律师行业的发展之路与大家交流。我这次主要讲三方面。第一、律师事务所发展之路的基本的发展基础;第二、结合我们所的经验给大家来共同探讨律师事务所的发展;第三、想跟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刚才大家提到的律师事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律师同行应该承担起律师行业的发展责任。
下面我先谈一下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基础。刚才王院长在发言中提到,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律师作为一个商业看待,律师一定是对中国,甚至是对世界整个人类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才是一个律师行业得以生存和发展之道。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基础,我们都可以回想一下,最初从事律师行业追求的最朴素的目标,我们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最淳朴的理想来到律师行业,最初我们并不是因为律师行业能对我们的人生,给我们的家庭带来财富才去做的。我们追寻着心目中的理想追求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投向了这个行业。我一直跟法学院的孩子们讲,在如何时候你都不要忘记最初选择这个职业所追寻的价值观,这就是律师事务所发展基础,首先要理解律师行业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国家应该承担责任,这是一个律师事务所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脱离了法治的理想,脱离了社会公民的价值追求,脱离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对社会的责任,空谈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这个基础上谈到律师事务所如何为社会去提供有价值的法律服务这个主题。
我们为什么叫新形势?前30年律师行业发展经历了一个阶段,后30年国家的科学发展引导,提出了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国家从追求效应到现在的追求公平,律师行业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律师事务所在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面临着很多问题,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法律问题。律师事务所发展的基础是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法律服务,这是我们律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们要客户对法律的需求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做过很多行业,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现在的社会要求每一个律师提供的是精细化的法律服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化,只有专业的服务才能得到当事人的认同。在法律服务事物中会涉及到综合型的服务要求,规定一个律师要能解决所有的法律问题,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法律是那么复杂,我们的行业是那么多,我一个人不在一个专业领域里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律师能提供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管理。但是律师个人并不能解决企业客户所有的法律问题,应该通过律师事务所把不同专业的律师组合起来,从而为客户提供综合型的法律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现在整个法律需求市场发生的变化。
我们现在的律师行业发展需求数量的变化赶不上质量的变化,但数量的变化远远超过质量的变化。我们现在法律服务市场出现的是很多律师没有事做,为什么?他们都在另外一个低端的市场里做。相反,我们的律师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这就是现在法律服务的现状。要适应这种需求,我们律师个人,律师事务所如何为适应这种变化趋势建立相应的机制?这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基础。
第二、我结合一下我们盈科律师事务所发展的情况,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每个所的发展情况都不尽相同,我只是把我们发展中的一些做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并不是都要做大型、都要做中型,你可以到不同的国家,像美国、英国、日本,你会看到他们律师行业发展是什么样的状态。我的理解是这样,首先,不管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大小,首先要解决的是专业化的问题。我们在07年(…)部长到我们所来考察的时候,我们当时的合伙人根据法律服务市场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建设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这里得到了部长的充分肯定。客户服务需求的变化是要求提供精细化服务,因此无论是大型所、中型所还是小型所,首先一定要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专业化服务,是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根本,每个律师事务所要根据自己的人才结构,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化的目标。
我谈一下我们所的发展。第一、专业化建设;专业化建设跟规模化是不相冲突的,现在很多所人员很多,我们的做法是每一个律师都在做自己的事,这个不适应专业化的要求,很多所也做到了规模化,如果大家相互不合作,规模化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品质化。我们邀请了很多专业人士给我们讲,美国律师事务所是怎么做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第一、我们在全球的每一个办公室的每一个律师提供的服务标准都是统一的,这点让我非常赞叹。他找到每个律师,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都是一样的。第二、国际化,全球化是律师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我们跟国际的律师事务所交流非常多,国际的交流会让我们看到中国律师行业和国外的律师行业之间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律师特征,借鉴别人的律师经验来得到自己的发展。
第四、文化建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但是作为一个律师事务所而言,文化的核心理念首先是要坚持对社会,对我们国家追求公平。从文化层面到核心理念到制度层面,和各种社会、文化的交流活动结合在一起。
下面我谈一下律师事务所的人才战略。律师事务所在人才战略中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下午我们有一个余律师,他是2008年3月到我们所工作,现在已经担任我们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成为领导我们律师事务所的领导,我们给青年律师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他们跟律师事务所的成长结合在一起,分享律师事务所成长的结果。这是我们做的几个方面的工作。希望大家共同分享,促进我们行业的发展。
下面我谈一下律师事务所的社会责任。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这30年确实是非常快的,现在中国律师行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发展责任,律师是一个私权力的代表,中国律师行业的发展对我们国家未来30年,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律师要为社会创造核心价值观,行业发展到今天与国际的一些律师行业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08年全北京市律师行业总体数84亿,我看到的数据是在07年他们的营业利润就达到了20亿美元,它的利润是20亿美元,这个可以看到我们跟国际的差距。而国外律师事务所在北京去年的收入是40亿,他们的收入已经占到这个行业的一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服务能力和国际大所的差别。
我们这次的论坛主要的目的是分享智慧、共同成长,我们律师行业大家要共同承担起中国律师行业的发展责任。谢谢大家!
中国律师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家力
今天非常感谢主办方盈科律师事务所邀请我在这做一个跟同行交流的题目。我记得我曾经参加过中国律师论坛,我参加完之后就发誓再也不参加所谓的律师论坛,今天我又来了,律师事务所和我们产业经营组织这么一个发展论坛,它包含的内容和它所阐述的问题都是我们同行所关心的。中国律师的未来,我觉得是由现在所决定的,中国律师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可以说你谈未来离不开现在,谈现在也离不开过去,我觉得三个题目讲的是一个问题,就是律师发展的问题。
说中国律师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律师的历史,从中国律师史来看,中国律师是分以下几个阶段。历史的起源,中国什么时候有律师;第二、民国时期大发展;第三、1949年解放到反右,反右到文革,在北京1995年第四届律师协会由全国律师组成,我当时是常务理事。现在从1995年到2009年的北京律师协会刚刚公布了行业指数,这个行业指数目前为止是最新的一个,截止到2009年的数据,我们简短地回顾一下中国律师几个阶段的发展。
中国律师是从什么时候起源的呢?简单地说,中国的律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政治体制没有律师制度,律师制度完全是从西方移植来的,最初的律师制度起源是来自于清朝末年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要求西方的审判制度,这就要求控辩双方有律师,这就产生了第一批律师。为什么中国的社会地位低?因为你的器官不是肢体长出来的,是移植来的,移植来的就终身排斥,到现在还排斥律师一个外来的器官,这就是中国律师起源给中国律师地位带来不足的根儿上的东西。
从西方移植来的起源以后到民国时期大发展,现在很多人讲到台湾马英九是学法律的,民进党那几个人都是学法律的,我们首先说台湾现实的管制就是由律师来进行的,律师是台湾现在制度最重要的参与者和领导者,为什么?台湾的律师制度秉承了民国的律师制度,在民国时期中国律师制度诞生以后,出台了三个“律师法”,这三个律师法是上一个世纪初所诞生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律师法之一,民国时期的律师发展奠定了国民党从大陆逃离台湾的法治制度,奠定了现在台湾这群人以律师为主体的,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传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比如说(沈良)律师等等都出现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不仅出现了法律上的、立法上的空前的发达,出现了整体律师的发展,同时,出现了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几个大律师。我们试想现在的律师谁敢说有相当于(沈良)大律师出任共和国的司法部长,以及(师洋)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代表的律师,我们现在能有这种耳熟能详的大律师吗?我们现在的律师不如民国。
另外一个标志,当时的国民议会成员有三分之二是由律师组成的,我们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三分之二组成,他们通过了一个法律,只要是国会议员就自动取得律师资格,可见当时的律师对政治制度、对法治建设的作用有多大。当然,还有后来台湾的经济起飞,为台湾的政治制度法律化寻求了历史和法律的保障,这就是在民国时期的大发展。
当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夺取了政权,我们接受了一部分律师,得到了法治的恢复。我们当时是有律师制度,不幸的是到了1957年,经过8年以后反右斗争把90%以上的斗争打成右派,中国律师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就在1949年还没有得到对敌伪律师得到改造的情况下,共产党反右斗争使律师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这是律师在中国起源以后遭受最沉重的毁灭性的打击。从1957年以后到1959年又开始恢复律师制度,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下边挂起了北京市法律顾问牌子,到1966年北京已经恢复了几十位法律顾问处的工作者。大家知道文化大革命彻底产出公检法,律师也不将存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律师在全国消失。这是历史阶段。
到了1979年北京以及全国律师制度开始恢复,北京从几个人、法律顾问处逐渐恢复,在前不久刚召开的北京市律师协会恢复30周年庆典上,我们把恢复以来的老律师都一一请来,请他们给我们见证历史。1979年到1995年我们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为什么这么讲?1979年到1995年是中国律师重要的恢复阶段,也是直到今天大发展的很重要的历史时期。在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在公检法法律建设的前提下,律师制度得以彻底地恢复,老律师归队,新的法律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个队伍,为什么我们95年划一个界?就全国律师来讲有一个很重要的事件,95年我国第一部《律师法》出台,晚了将近一个世纪以后,中华民国律师法在1912年出台,我们的律师法在1995年出台,90年以后我们出台了律师法。就北京市律师协会改选,全部由职业律师组成,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及副会长,它标志着中国两结合管理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律师制度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北京律师来讲,95年以前绝大部分都是过半律师事务所和合作律师事务所,从95年开始北京律师进入全面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发展到今天这个产业规模,和95年放开政策、允许律师搞合伙律师事务所是分不开的。
我在这里用北京律师协会在香港汇报上的一篇文章来做一个概括,北京律师引领了中国律师发展的态势,从北京的律师发展可以看出全国律师发展的弊端。30年来,到2009年北京律师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至2009年10月,北京拥有职业律师2100名,居全国第一位,约占全国律师总数的11%,约占北京市长住人口比例的1%,北京地区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比例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现有律所1211家,占全国总数的7.6%。为什么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以及接近发达国家?北京律师按照人口每万人的比率以及超过日本,迅速接近西欧国家,但和美国还有一定差距。北京律师事务所不仅在内地在40余城市开设了149家分支机构,正在第1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0余支国外合作办事处,2008年全北京市国内律师事务所业务收入总值达84.5亿人民币,纳税10亿人民币,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这就是1995年到2009年北京律师发展的情况。
我们举了这么多成就,存在不存在问题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我们第一个存在的问题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我们的文化知识跟外国律师事务所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第二、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北京律师遭到投诉的违规违纪的比例跟北京市律师的成长比例是共同发展的,所以在律师事务所管理方面,在个人律师素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三、律师内部管理混乱,没有形成规模化管理。刚才我说的北京市行业发展报告讲到,律师事务所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61.4%律师认为难以制约律师专业方向的发展,难以形成专业化方向;25.0%律师认为,很难协调包括合伙人在内的各种关系、考核以及分配方案;18.1律师认为难以找到最佳分配方案等,这是绝大部分律师事务所管理遇到的瓶颈。我说律师事务所遇到内部管理混乱问题是有统计数据的。
第四、从整体业务来讲,高端业务被少数大所垄断,真正有涉外业务的不到30余家,在整个行业当中能够进行高端业务法律服务的比例相当小。
第五、恶性竞争、低价竞争的情况非常严峻,我们在报告当中也有显示。
我们在报告中据统计,将近一半的律师会遇到同行贬低这种恶性竞争的事情,提供或承诺提供回扣承揽业务的律师占47.1%,比例相当高;利用新闻媒介扩大自己专业能力的占44.4%,明显低于同业的收费水平竞争某项法律业务的占40.1%,从上述数据表明我们的证据已经达到了非常白热化的程度。
第六、发展律师不平衡,从全国方面来看沿海地区好,非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差,差到什么程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地方的律师收入已经超过全国律师收入的80%,西北五省加一块律师收入不及北京前十位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就北京来讲在城区和郊区的差别也是非常巨大的,北京的郊区律师和城区律师已经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以朝阳区为例,朝阳区的律师收入占全国律师收入的七分之一,朝阳区是中国最大的大的律师事务所的集散地,包括盈科所在的朝阳区,显出了巨大的地区差异。
第七、真正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律师事务所非常有限。也就是耳熟能量几家,没有形成团队,更没有形成一批产业群。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分布上10人以下的律师事务所占的58.2%,21000多人10个人以下的律师事务所占了60%左右。在20人到29人占7.9%,30?40人的占7.3%,50到99人占3.3%,有100人以上律师从业事务所占了1.1%,这是北京的数据,如果这个数据放大到全国,我想再加一个零、两个零,根据不同的地区往上加,这个数据可想而知。结论是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比较现代化的律师事务所在北京也不到1.1%,这是存在的很多的问题。
存在问题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我有几个想法。
第一、大型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具体怎么发展,同行都有很多高见。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国际化和专业化,诸多化当中最难的两化。国际化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化的,如果没去国外留学的经历,谈何国际化?专业化,大家知道现在的知识更新非常快速,学一门手艺,变成一个职业的领域需要实力。我们强调来强调去,律师事务所未来发展方向也就看到国际化和专业化,别的都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这个事务所有国际化,它必定会形成很好的律师事务所。有的律师事务所为什么吸引海归?与其说吸引海归发展海外业务,倒不如说海归经过外国学学院的培养有共同的理念,有教育水平的同一化和一致化。海归很容易聚到一块,海归也容易产生共鸣。没有海外的教育,众多的律师跟海归在价值观上会产生分歧,有没有海归是国际化最主要的一个焦点。
专业化是律师细化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功,专业化是在我们已经成年,大学毕业若干年以后在重新学习前提下的专业化,这个专业化也非一日耳语,律师事务所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专业化。
律师事务所发展方向是律师人数迅猛增长。我这里有个报告指明2005年以后律师发展速度远远超过05年以前,但是业务量的发展并没有像人数增长速度那么快,所以在北京未来的发展当中,律师人数的发展应该超过律师业务量的发展。
第三、律师业务领域更加宽广,越来越宽广,涉及到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广阔。
第四、将有相当一部分律师走出国门进修,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律师在国外学成回国,相当一部分前几年留学在外培养的学生将回流中国,进入中国本土化的律师事务所,加剧中国律师事务所的竞争,在未来三五年内有一批人将陆续回归中国本土市场,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第五、地区性差异将进一步扩大而不会缩小。不同地区律师发展的方向走了两个相反的道路。
第六、即便如此,律师行业将来是中国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在未来的若干年当中律师行业会吸引众多的法学院校毕业生,积极非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律师行业。
第七、中国律师的社会地位其改变最根本的可能,就是中国律师政治地位的改善。比如说中国的律师能够进入中共中央的决策层,能够成为政治局委员,甚至成为政治局常委,中国的律师社会地位随之改变。如果中国的律师不进入中央决策层,中国律师社会地位在短时间内是改变不了的,中国律师会更多地向商业化方向发展,会成为富人,会成为富而不贵的人。这个问题没有中国律师实质性进入主流的政治体制,那就不可能改变。
第五篇:浅析目前营林模式的现状
浅析目前营林模式的现状
摘 要:建立一种新的营林模式,改变传统林业的营林措施,采取生态林业结合化学除草等营林技术,减少林地的人为干扰,对维持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营林;模式;绿化
传统林业的营林模式的程序多为劈杂-炼山-清杂-挖明穴-回表土-栽植-扩穴培土-全锄-劈杂割藤-抚育至郁闭成林。该营林技术措施对自然环境人为破坏严重,尤其采用炼山的林地清理方式以及挖明穴整地方式,造成采伐剩余物迅速矿质化,部分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烧失,严重破坏植被,前2年林地几乎全面裸露,必然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引起地力衰退,对人工杉木林可持续经营、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极为不利。为此,根据林业发展要求以及相关资料,探讨林业少耕法栽培人工杉木及营林技术措施,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营林模式。新的营林机制提出的背景
随着政策的调整,林业项目减少,曾经轰轰烈烈的全国退耕还林工作受阻,其力度和规模都不能适应建设“绿色宝库”的要求。同时,伴随着前几年退耕还林的是城镇化、工业化的J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像以往那样大规模组织劳力造林比较困难。且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两工”取消,依靠“两工”植树造林也己成为历史。然而,从另外方向却看到了新的曙光。一方面,近年来各县区局对通过“四荒”拍卖和户包小流域治理等措施,民营林业异军突起,成为造林主体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方式。一是严格按照营林生产的各项管理办法和制度要求,全面开展营造林工作,春季将完成上级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各基层单位周边绿化云杉、樟松,做好庭院绿化、义务植树等;二是采取自愿申请的方式,根据职工承受能力,无偿为其提供苗圃自产的云杉苗木,在荒山荒地上进行移植和培育,并按照林业局森调的坐标面积和移植株数,同职工签订统一的承包合同,合同期限为20年;三是规定职工只允许出售绿化苗木,不允许出售成材,在出售绿化苗木时,按照国家造林成活率达到80%回收标准的规定,预留够所需的苗木,其余苗木在资源、营林部门出具苗木认证后,可以自行出售;林地和按要求预留苗木的林权归林业局所有;四是解决了几个苗圃云杉苗木积压过剩的问题,使荒山荒地得到绿化,提升森林的覆盖率,更可以通过出售云杉大苗增加职工的收入。营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树种选择不当,苗木质量低下。苗木是营林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作业设计不科学,树种选择不当,没有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没有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和产业结构调整等,一些行政领导干预严重,树种单一,乡土树种使用率低、林木良种推广率低,苗木质量低劣,不按设计栽植,擅自变更树种营林,最终造成林木生长不良,苗木存活率低。
2.2 整地不规范,改善立地效果差。整地可以起到改善立地,提高土壤墒情,促进苗木成活生长等重要作用。由于整地不科学,没有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整、适树适整、讲求实效,整地质量低,被动应付,改善立地效果差,保水蓄水能力低,起不到应用的作用。有的则过于大搞形势主义,严重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植被,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又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
2.3 造林初植密度小,栽植质量差,缺乏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苗木生长量小,存活率低,林分质量差。
2.4 幼林抚育和管护滞后。由于水源、运输、劳力、财力等因素,苗木栽植后不能及时充足浇水,林权不清,抚育管护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苗木的存活。缺乏科技支撑和系统管理,难以确保工程的最终建设质量。需要继续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一企绿化一山”工程实施后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但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推进当中也必然面临一些新的课题。
3.1 工程实施的组织形式一定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企业作为“一企绿化一山”工程的实施主体,其资金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但缺乏栽植技术、管护经验和精力上难以完成到位的劣势也不容置疑。相反,乡镇经过多年退耕还林实践的锻炼,拥有较为纯熟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管护经验,缺乏的恰恰就是资金。如何使企业和乡镇双方形成优势互补就成为需要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纵观工程实施以来的情况,大体不外乎以下三种组织形式:一是企业出资,乡镇组织实施;二是企业出资,乡镇、企业共同与施工队签订合同实施。这种形式的特点是责任和义务较为明确,使乡镇的监督与把关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确保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三是企业自行组织实施。这种形式除个别有丰富栽树经验的民营林场外,大多数绿化效果并不理想,成活率普遍较低。
3.2 一定要充分考虑规划设计和苗木供应两大关键环节
规划重在科学、合理。这次企业家积极性之所以如此高涨与规划地点选在企业周边有很大关系。企业家都把绿化工程作为展示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位来慎重对待,精心实施,使企业把山地绿化和企业绿化统筹考虑,一并实施,并逐步向生态型、环保型目标迈进。并尽可能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结合,立体种植,避免千篇一律。由于植树造林工程季节性强,加之要求当年栽植,保活见绿,对苗木供应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大发展乡土优质苗木,建立适宜本地栽植的苗木基地,这样既可以保证苗木适应本地气候和苗源充足供应,还可以促进本地农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实践证明,本地苗木栽植成活率要远远大于外地苗木成活率,一般可达到90%以上。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态环境问题从来没有得到今天这样的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当今,全社会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有了一个大的飞跃,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缺少森林的生态环境是不健全的。因此,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离不开结构复杂、物种丰富、功能齐全、生态效益最大的天然林。
参考文献
[1] 沈宝贵.林业少耕法栽培杉木营林模式的初步研究.福建林业科技.2001
[2] 王兴林.浅谈营林技术措施.民营科技.2012
[3]沈成.浅谈绿化营林模式.华章.2013